牧童古诗续写作文范文

2023-01-1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古诗《游园不值》续写作文600字

正当我要离开时,突然看见一枝红杏已经冲出墙来了,它是那么娇嫩,那么富有生命力啊!我仿佛看到园内的花儿都争奇斗艳,报喜的杜鹃花,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令人向往啊!

今天真是个愉快的日子,我去找找我的老朋友赏赏他家的私人花园吧!

一路上,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一阵阵微风伴随着我,小鸟欢快地叫着,仿佛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我兴致勃勃地走在路上。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他家门前,paopaov.com小声地敲了敲门,可他久久不来开门。我认为他肯定有事出去了,在我低头扫兴就想离开时,mzmov.com突然看见了一个个脚印踩在了青苔上,我的鞋底也全是青苔。我认为他大概怪罪我们踩了他的青苔,hh11xx.com才不开门的,于是我又敲了敲门,可屋子里仍然没动静。正当我要离开时,突然看见一枝红杏已经冲出墙来了,它是那么娇嫩,那么富有生命力啊!我仿佛看到园内的花儿都争奇斗艳,报喜的杜鹃花,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令人向往啊!我认为他的名声也像这枝红杏一样关不住,我感到十分欣慰。

这次来,我虽然没有看见园内天堂般的景象,我有些扫兴,但我看见了那枝冲出墙来的红杏,更加坚定了我下次还要来的决心。

推荐第2篇:古诗《牧童》

基于年段有效教学的增强小课题研训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加强读写结合,提高课堂实效的行动研究”

《牧童》教学设计(一课时)

【设计意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运用相类似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对学生读懂古诗,理解古诗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如《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无羁无拌的生活,既显示出古代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也隐含了作者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与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在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两首诗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明诗意,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美好而完整的诗境。

【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草场、笛声、牧童、月夜组成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整首诗描绘的是牧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恬静的生活和牧童无羁无绊的心灵。“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透过诗,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多的古诗学习经验,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也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一些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还比较难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牧童生活对于在城市里成长的小孩而言距离较远,特别是那种自然放松的生活状态。学生不太容易能体会到,所以,要通过教师运用感性而直观的语言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牧童》,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感受牧童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说牧童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古诗三首》中的《牧童》(师板书题目),看着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 [预设] 生1.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古诗《所见》

师: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生背古诗“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如果学生在背的时候没有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再背一背或者全班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一篇描写牧童意欲捉蝉的五言诗,刻画出了牧童活泼机灵、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个顽皮可爱、天真烂漫的小牧童形象一定记忆犹新,那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牧童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诶,老师这里可没有答案,相信等你们上完了这堂课,自己就给解决了。看着这个题目,还有谁想说说的吗?

[预设] 生2:我还想到了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又是怎样的一个小牧童?

生:纯朴率真、自由自在的牧童。

师: 那你就读出他的自由自在来。注意要在哪个词上下功夫。(遥指) (生背)

[教师小结] 其实,古代有很多描写牧童的诗,再比如,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七岁的时候所写的《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牧童。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写的。那他笔下的牧童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本第22页,自由大声地朗读,在读的时候,老师要求你们做到“三读”(板书)。一读字正腔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读抑扬顿挫,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应该读出怎样的节奏,你就怎么读。三读诗中意境。想象画面再读一读。老师相信,完成这三个要求的同学,已经可以做到熟读成诵了(师板书)。待会,老师和你们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建构过程完成的,而这一建构又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所以,在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古诗中的牧童形象,既复习了所学习的古诗,又明确了牧童形象的一般特点,为理解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打下基础。此外,通过背诵古诗,能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古诗的学习氛围中去。有利于第二环节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由字及句,明诗意

[导语] 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老师现在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到了黑板上的这四个字。今天老师换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叫作“点词成句”。如果你做到了熟读,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如果你知道了,就马上举手示意,可以吗?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吧。合上书。

师:弄

[预设] 生: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读诗要有读诗的感觉,再来一次。(生再读) 师:读完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 生:笛弄晚风

生2:笛子怎么会逗弄晚风呢?

师:这个问题说明你有在认真地读诗,笛弄晚风,这里的笛指的是笛声,那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理解?(如没有学生回答,可以引导提问是谁在逗弄谁?是谁中有谁?) [预设] 生:风中有笛声,是风在逗弄笛声。 [引导] 师:风逗弄笛声,会怎么样?

[预设] 生:会时断时续。是笛声在风中时断时续。

[引导] 师:那时断时续的笛声听上去是怎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描述吗? [预设] 生:一下子听得见,一下子听不见。

生2:一下高,一下低。

师:这就是晚风在逗弄笛声啊,听起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这里的三四声指的就是

三、四声笛音吗? 生:不是,是虚指。

师:那就是悠扬的不间断的笛声,是吗?谁吹的?(牧童)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吹的?

[预设] 生:放牛回来的时候。 [预设] 生2:黄昏后。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归来饭饱黄昏后)哦。牧童放牛归来,黄昏里,劳作了一天后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时断时续。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那作者为什么就用“弄”,不用别的词呢? [预设] 生:弄这个词,让人觉得笛声和晚风在玩游戏,像好朋友一样。 [引导] 师:你学过乐器吗?你吹笛子的时候和牧童吹笛子的时候一样吗?(不一样)我们来看看牧童是怎么吹笛子的。

(出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 《村晚》)

[引导] 师:他是怎么吹的?

[预设] 生:信口吹的,牧童吹笛的时候很随意。

[引导] 师: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 这时候,牧童的心情怎样? [预设] 生:牧童心情很舒畅,很悠闲。

师:是啊,一个悠闲,惬意的牧童!一个“弄”字,不仅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还让人感受到了牧童愉快,舒畅的心情。把一种很悠闲很怡然自得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注意要读出一种悠闲,自得的趣味来。

(生读)

[导语] 师:这句诗看来同学们都会了,那下一句会不会难倒你们呢?铺 生:草铺横野六七里

师:铺(生再背)谁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要点这个“铺”字。 [预设] 生:铺,给人一种一大片草原的感觉,看不到边的。

生2:连绵不绝的感觉,很辽阔,很壮观。 (那就用你的读体现出它的壮观)

师:给铺组个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那一般铺会用来搭配?(地砖,床,地毯„„)你们觉得这柔软的草像什么?

生:地毯。

[引导] 师:而且这地毯很——(大),望不到边。走在这样的原野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 生: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那你就用舒服的感觉读一读) [预设] 生2:舒畅。

(那你就用舒畅的感觉读一读)

师:在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张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啊。这铺字既写出了草原的大,又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平缓,舒服。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你愿意体现它的辽阔和柔软都可以。

(生读)

师:那你还能从诗句中的哪个词知道这是个辽阔的草原呢? 生:六七里

师:这也是一个——(虚指),也突出了草原的无边无际。但这里的六七里该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呢。老师试着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更能体现原野的广。(第一种快,第二种慢)那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再大些。

(生读)

师:你们见到过绿意葱茏、连绵不绝草原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出示课件)

[导语] 师:那现在我们再来读这句诗,感觉肯定是不一样了。

(生读草铺横野六七里) 师:现在,原野上传来牧童的笛声,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传来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的笛声,(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行在归途上的牧童,骑牛弄笛,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伴着悠扬飘逸的笛声,就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导语]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充当点词人,看看他回点哪个词。 [预设] 生:卧

(不脱蓑衣卧月明)

师:背的真熟练,再背。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点这个词呢?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生:我读出了,牧童很惬意地躺着,在赏月。 [引导] 师:他会怎么卧? [预设] 生:大字型躺着

生2:驾着二郎腿

(读一读。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2:牧童很舒服、很随意地躺着。(你也读一读。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他回来以后,吃了晚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下了。 [导语] 师:他是在什么时候躺下的? [预设] 生:归来以后。

师:牛羊入圈,空闲了。无忧无虑的时候。 生2; 吃饱饭以后

师: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的时候。 生3:月亮升起的时候,

师: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夜空的时候。 [引导] 师:所以,诗人用了“卧”来生动形象地表现牧童的悠然自得。如果你就是牧童,你能和大家分享你那时候的感受吗?

师:所以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读,师相机指导)

师:如果老师换个词呢?你们听听还有这种感觉吗?“不脱蓑衣躺月明”说说你的看法。 (生说)

[导语] 师:看来熟读成诵真的难不倒你们,个个都是背诵古诗的小能手。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齐背一背这首诗,背的时候不讲快,讲求的是背诗的节奏,要背出诗的韵味来。在背的时候,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牧童哪些生活场景。

(齐背)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并在此基础上悟诗情。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一遍遍地读,学生才能产生自身的真切体会,才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而在熟读成诵基础上的多读,无疑起到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运用点词成句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进行有效教学,另一方面,其机动性也给古诗词教学添加了一丝新鲜和活力,不仅能有效地抓字眼,明诗意,还能就读诗方法上给学生以很好的启示。

三、以一带三,悟诗情

[导语] 师:这首诗一共有两句,分别写了牧童哪些生活场景呢? [预设] 生:第一句写了牧童放牛归来。

师:在悠扬的笛声中,在清风拂面的日暮时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说)

师:日暮将近,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带着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的笛声,那是晚归的牧童在弄笛,笛声合着晚风,随风飘扬。你眼前是怎样的一个牧童?

[预设] 生:一个十分惬意的,自由自在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弄笛。 师:牧童是在很随意的吹着笛子,怎么高兴怎么吹,怎么乐意怎么吹是。所以这是一个悠闲,自由自在的牧童。还有吗?

生2:快乐,开心的牧童。(是的,悠闲随意的,自由自在的能不快乐吗) 师:第二句写了什么场景

[预设] 生:第二句写了吃完了晚饭之后,牧童在休息。

师:你同样也来试一试。 (生说)

师:回到家的牧童,吃饱了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赏月休息了。不和家人相聚,不和伙伴玩耍,手握笛子,与晚风为伴,以天当被,以草地当床, 从课文的注释里我们知道,蓑衣是指用棕或者草编制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的。棕是指棕榈树的叶子,质地很硬。那蓑衣决不是一件漂亮、舒适的衣服,牧童为什么连蓑衣不脱就直接卧月明了呢? [预设] 生:牧童辛苦了一天,累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生:他是很自在的,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

师:是啊,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天为盖地为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样的生活真是——? (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预设] 生:自然放松的。

生:安逸的。 生:惬意的。

师: 如果可以让你和小牧童互换,去体验对方的生活,你们愿意吗?说说理由。(生发表观点) 老师知道,你们都想过牧童的生活,都心向往之。可是,诗人在诗中只描写了牧童的两个生活场景,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以信。那牧童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真如诗人所言那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呢?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首诗里的牧童。

(出示课件并请一位同学朗读)

《牧童》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这么入情入境,连我都觉得他就是那个“不脱蓑衣卧月明”的小牧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里的牧童又在做些什么呢? 这首《牧童》是唐代诗人栖蟾所作,前面的三句诗,分别体现了三个牧童的生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三幅画分别对应的是哪句诗呢?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师:看着这三张图,,也可以联系所学课文,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交流感受) 师:诗人在诗中也抒发了他对牧童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谁来读一读。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生表达自己的理解)

师:当牧童躺在柔柔的草地上,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诗人吕岩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的时候,他说——(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当暮色中,归来的牧童伴着清风握着短笛信口吹,诗人感叹地说——(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动情地):同学们,诗人生活的年代正值黄巢之乱,诗人为了躲避战乱携全家到终南山一带,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像牧童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把这种感情带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我们再来读一读《牧童》。(生读)

(配乐)

师: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 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把这首《牧童》送给他作一首催眠曲吧!

(生读)

[设计意图]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引用了栖蟾的《牧童》和诗人吕岩的背景资料,通过两首古诗在诗意、诗境等方面的比照,从而达到了古诗间的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而适时地朗读,使学生不仅在读中悟情,更在读中抒情,表达出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结语] 师: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牧童虽然没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风明月的草坡上照样怡然自得,让人羡慕。他享受到了只属于他独自一人的恬静与快乐。如果是两个小孩子在一起,那情况又会怎样呢?明天我们接着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舟过安仁》。

推荐第3篇:(8) 续写作文

(8) 续写作文

1、什么是续写

让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续写。续写就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将内容继续延伸,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是把不完整的故事继续补充写完整的写作。它有助于培养我们合理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续写的形式

从续写练习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出故事的开头,然后要求续写故事的情节和结尾。在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续写大多都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第二次赛跑》。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但是故事的中心变了,这次兔子接受教训,顺利获得胜利。这类续写,既要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想象,注意与原文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还要有新意。

3、续写常用方法

(1)展开想象,合理推测原文内容。

展开想象,就是对原文故事没有写出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推想,打开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几种情况,几种结果,然后从中加以选择。譬如,四年级有篇课文《雨中》,写的是在傍晚的雨中,一位姑娘将满载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姑娘万分焦急。课文仅仅对傍晚雨中路上的情景,以及姑娘翻倒箩筐的情景进行了描写。许多同学写出了不同的文章。有的续写出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故事,赞颂了社会的文明之风。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了路人的冷漠,斥责了这种做法。还有的写出了姑娘为了不堵塞交通,忍痛放弃捡拾苹果的故事。这几种故事的结局都是合理的,这样续写的文章就会内容丰富而有新意。

(2)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特别是给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譬如,文章《难忘的一件事》,文章给出的材料是这样的:

每当我看到下雨,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位叔叔的身影,而那件事也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夏季的一天,放学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和一个小姑娘站在学校门口等人接。天色越来越晚,我们两个都焦急不安。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一个身影向学校奔来……

同学们的续写各种各样,大部分同学读懂了材料的内容,写出了叔叔是小姑娘的爸爸。经过合理推想写出这位叔叔看到我的焦急,就主动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打出租车、或将自己的雨伞借给我等情节,吻合了前面的材料。但是有的同学写出了叔叔是一个坏人,我机智勇敢地与他进行了斗争,成功脱险的事情。仅看所续写的内容好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结合文章已经给出的材料就会发现,续写的内容与题目和开头有些矛盾。这种与坏人斗争的事应该是惊心动魄或者是心有余悸的,而不大可能是久久难以忘怀的,你们说对吗?

例文评析【文题】

体育课上,五(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要求:

1.根据提供的情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续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脚扭伤之后》。

2.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把和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具体。

提示:面对省略号,我们可以引发许多想象。可以想象王军当时痛苦的样子,以及师生的关心;可以想象师生怎样送他上医院治疗,怎样送他回家;还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同学们怎样探望,怎样帮助他补课;还可以想象不知姓名的司机,怎样帮同学们把王军送往医院;也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不忘班集体,为班级出力量……可想象的内容太多了!同学们要抓住“脚扭伤之后”来展开合理想象,会续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在想象时,一定要注意“合理”,也就是要切合文中所给情节的实际,切合同学们生活的实际。不合情理地“胡编”,会违背了练习续写的意图。

选择怎样的材料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是要赞扬同学之间的友情呢,还是赞颂老师对学生的爱,或是要反映改革大潮中人的真情……中心确定之后,围绕中心去想象,把和中心有关的内容想具体,写具体就行了。

[续写]

脚扭伤之后

体育课上,五(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只见他手指着右脚,咬着牙说:“疼……疼死我了。”几个身高体壮的男生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出沙坑,小心翼翼地脱下他的鞋袜一看,啊,脚腕已经肿了起来,并且青里透紫地出现了淤血,王军也由于疼痛而汗珠直淌。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有的说:“快送医院吧。”有的说:“快打电话通知他爸妈吧。”更有心急的同学,上前就要为他按摩,恨不得一下子把那个大肿包给揉下去。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心急火燎的时候(由[xszw.org]整理),体育王老师却镇定自若。他制止了要给王军按摩的同学,对大家说:“刚刚扭伤,绝不可以乱动,大家听我安排:冯旭——马上去医务室请校医,并让她带一卷绷带来;肖鹏——你劲大,把王军背到水池边。”肖鹏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王军背到了水池边。同学们也一齐围了过来。

老师边用水池中的冷水冲洗王军扭伤的脚,边告诉我们,这是防止继续瘀血。一会儿,校医李老师来了,用绷带把王军脚腕上部缠紧。体育老师又告诉我们,这是不让肿胀再扩散。然后,他又叮嘱王军把脚架在高处,保证血液回流畅通。看着老师熟练的操作,听着那头头是道的讲解,再看王军减轻了痛苦的表情,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一齐向老师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这时,王老师又推来一辆自行车,让王军坐在后车架上,和校医一起把他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堂课上得可真有价值,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事后连受伤的王军都开玩笑说:“用我身体的疼痛为你们换来了急救知识,值——”从此,大家更佩服体育王老师了。

【评析】

这篇习作想象非常新颖,小作者写体育老师如何当场“紧急处理”,从而觉得这节体育课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值”。文中写老师的“镇定自若”,和同学们“一下子都慌了”形成鲜明对比,使体育老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写大家更佩服王老师了,是发自内心的呼声。

[小结]

总之,续写既要注意原有故事情节,合理想象;又要敢于创新,写出新意。 那么怎样续写呢?

一、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二、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三、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下面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续写.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到西天取经。正值6月天气,烈日当空,他们走得又累又渴。

来到一座荒庙,孙悟空说:“你们在这里休息休息。我出去找点果子来给大家解渴。”猪八戒连忙说:“我也去,我也去!”

猪八戒跟着孙悟空走呀,走呀,脚踏在晒热了的土地上,烫得难受,他心里后悔起来。走了一段路,看见路边有棵白杨树,猪八戒想:“要是能在这树下睡一会儿多好!”他就假装肚子痛,说:“猴哥,我肚子痛,走不动了,就在这里等你。”

孙悟空点点头,一个筋斗翻上天去了。猪八戒来到白杨树下,感到十分凉快。忽然,他看见山脚下有个绿油油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猪八戒连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大西瓜。他心里高兴极了。

他把大西瓜搬到树下,拔出刀来,正要切又放下了,心想:“师父和沙僧在庙里等着呢,我不能一个人吃了这个大西瓜。”他想不吃,可又实在嘴馋,眼睛看着这个又圆又大的西瓜,嘴里直流口水。他忍不住举起刀来,边切边说:“我把这瓜切成四块,我先吃自己的一块,也说得过去。”切好,便拿起一块,大吃起来。

再说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来到南海边上。这里到处瓜果飘香。他来不及细看,急忙爬上树去,摘了满满一包果子,往身上一背,又一个筋斗,回到原来的地方。他正要落下,却从云缝里看见猪八戒捧着一块西瓜在吃,吃完一块,又拿起一块,嘴里还不停地在说些什么。

孙悟空便停住细听。只听见猪八戒说:“一块瓜不解渴,我再把猴子的一块吃了吧!留下两块给师父和沙僧,也说得过去。”猪八戒几口就把那块西瓜啃完了,接着又说:“可越吃越想吃了,嘿,我把沙僧的一块也吃了吧,给师父留下一块。”说着又捧起一块吃起来。孙悟空听了心想:“这傻子也真贪吃,但总算还记得师父。”他正想着,不料,猪八戒啃光了这块西瓜,又捧起最后一块西瓜来,说:“师父,师父!不是老猪不留给您吃,一来是老猪实在口渴,二来拿回去一块西瓜也不好意思,就让我老猪代您吃了吧。”说着就把西瓜往嘴里送。孙悟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便在空中叫了声:“八戒!”

猪八戒听见孙悟空叫他,心慌了。他怕孙悟空看见他吃剩下的西瓜皮,就把它们扔得远远的。接着,猪八戒就跟着孙悟空往回走。

才走几步,猪八戒就踩上一块西瓜皮,摔了一脚,脸都跌肿了。孙悟空连忙把他扶起来。猪八戒站起来一看,原来是自己丢的西瓜皮。

想不到才走了十几步,他又踩上一块西瓜皮,身子一摇,跌倒了。孙悟空把他扶起,叫声:“哎呀,又是哪个家伙?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

猪八戒心想:“怎么又碰上一块,真倒霉!可要小心点儿。”他刚想到这儿,忽然脚下一滑,又跌了一跤。孙悟空把他扶起来,说:“八戒!你今天怎么老是摔跤?”猪八戒低头细看,又是一块西瓜皮。他的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来到庙前,猪八戒想:“总算到了,让我老猪进去,好好休息休息,这一路摔得我好苦。”心里一急,脚步加快,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

唐僧、沙僧看见八戒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肿了一大半,就问他是怎么回事。猪八戒结结巴巴地说:“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一个大西瓜,这一路上摔了四跤。”说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故事梗概:《猪八戒吃西瓜》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偷懒、嘴馋,偷吃西瓜的事.表现了他可笑、可爱、笨拙憨厚的人物性格,也批评了这种自私嘴馋、好吃懒做的行为.读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会觉得猪八戒很可笑.可笑过之后,想不想对八戒说点儿什么,或者推测一下八戒吃完西瓜后将会发生的故事.要写这次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承接上文,自然过渡

为了使续写的故事或要对八戒说的话写得生动有趣,而且要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应简要叙述一下猪八戒吃西瓜时的情景及当时的矛盾心理,但为了突出重点,这部分内容要写得简略些,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内容.

2、合理想象,生动有趣

八戒尽情享用甘甜可口的大西瓜后,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或见此情景,你会对八戒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做到合理周密.可能会想是由于猪八戒吃西瓜时狼吞虎咽,只顾自己,忘了师父、师兄,惹恼了悟空遭到了捉弄.在回去拜见师父的路上八戒突然肚子疼,搞得八戒满地打滚,痛恨自己不该贪吃,你可能会说八戒自作自受,不讲情理;或许想到八戒为了惩罚自己,承担了去西天取经之行化斋的一切任务,进而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本领,你或许会说这是徒弟孝敬师父应该做的;或许想到八戒当着师父的面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负荆请罪,以后的日子变得善良仁慈不贪吃,你可能会说要是真的改掉偷懒贪吃的恶习该多好啊……同学们可能还有许多金点子,写出来比试一下,看谁写得更新奇、合理、有趣.

3、设置悬念,引人回味

八戒经历此次磨难之后,依然是自私嘴馋、好吃懒做,还是事事为他人着想呢?你希望自己心中的八戒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给读者塑造出一个崭新的八戒形象,赢得读者的青睐.

【 学生例文1 】 《猪八戒吃西瓜》续编

唐僧师徒西去取经路过一座庙时准备讨点吃的,可里面没有人.师父只好派孙悟空去找些野果子充机.站在一旁的八戒等不及了,也要跟着去.可走到半路,八戒假装肚子疼,悟空早就看穿了八戒的诡计,但没有说出口,便一个跟头飞走了.这时,躺在树下的八戒发现了个西瓜,因为嘴馋把西瓜全吃了,而且找了四个充分的理由对付师父、悟空和沙僧.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采野果归来的悟空早已看得一清二楚了.悟空突然叫了一声,趁八戒愣神的工夫变成一只小飞虫钻进了八戒的肚子里.八戒吃完最后一块西瓜后,怕被猴哥发现,把西瓜皮扔得远远的.这时,悟空来到八戒面前,拉着他去面见师父.在回去的路上,八戒连续摔了四个跟头.悟空心想:这叫自作自受.来到师父面前,八戒只好红着脸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师父,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了.孙悟空便把采来的野果子分给大家吃,吃完后便继续赶路.西行的路上,八戒直喊肚子疼.悟空风趣地说:“别耍花招了,又想吃‘西瓜’?”“不,俺老猪没骗你.”八戒无奈地说.悟空没管那么多,还是继续前行.八戒肚子疼得要命,在地上直打滚.心想:都怪自己贪吃嘴馋.可他哪里知道,在自己吃西瓜狼吞虎咽时,悟空趁机变成一只小飞虫钻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师父看八戒疼成这样,心里很难过,便走过来关切地问:“要不要给你请医生?”八戒疼得在地上翻来覆去地直打滚,一边打滚一边喊:“哎哟,疼死我了,我再也不……哪里还顾得上与师父交谈.师父连忙说:“悟空快看看八戒到底怎么了?”悟空装模作样地在八戒的肚子上按了按,趁八戒张嘴的空儿,就从嘴里飞了出来,八戒立刻就不叫了.八戒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虫子在作怪.八戒急忙说:“谢谢你,大师兄,是你救了我的命……”这时,悟空严肃地说:“八戒,这就是对你的惩罚.”说完,便用金箍棒使劲儿往地上一拄,土地佬便出来了.“大圣,有事吗?”悟空说:“以后只要八戒再偷懒贪吃,你就把那只小飞虫叫来,让他再想方设法钻到八戒的肚子里,好好惩治惩治他这个奸懒馋猾的家伙……”“好!”土地佬应了一声就不见了.在以后西天取经的日子里,八戒不但改掉了偷懒贪吃的毛病,而且学得十分乖巧,一路上化斋的任务都由老猪一个人包了,从没愧对过师父及师兄.

【 教师点评 】 在习作前,小作者又重新仔细浏览了《猪八戒吃西瓜》这篇课文,细细琢磨了猪八戒的性格特点,首先细想了猪八戒的可笑之处——私自切瓜,每吃一块之前,总是自言自语,自我圆场.然后,体会他四次吃瓜时的心理,弄懂了他说的理由难圆的话.所续写的故事,想象合理,前后有关联,人物性格自然和谐.小作者能够在通读原文,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不但能把八戒偷懒贪吃的老毛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带着一种对八戒偷懒贪吃这种行为的极其不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巧妙恰当,符合人物的特点,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 学生例文2 】 《猪八戒吃西瓜》后传

猪八戒独自尽情享用了一个甘甜可口的大西瓜后,却遭到猴哥的一翻戏弄,不仅造得满身青一块紫一块,还弄得面红耳赤,连白白胖胖的大肚皮也跟着红得不可收拾.这可真是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师父看着他那一脸不好意思的难堪相,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八戒,以后切不可贪吃忘义呀.”猪八戒见师父这样宽容,更不好意思了,真想一下子钻进地缝里.他心里暗暗地责怪自己:“真没出息,自作自受,活该,活该!” 这时站在一旁的急性子孙悟空实在耐不住了,开口便骂:“你这呆子,还不快谢谢师父!”“啊?啊?”猪八戒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两手抱拳给师父作了个辑,连声说:“谢谢师父,谢谢师父……”

从此以后,猪八戒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好吃懒做了,还主动推荐自己去化斋,化到斋饭也不再贪图小便宜,总是带回来和师父、师兄弟一起吃.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时间慢慢过去了,又是一年的六月,八戒按照惯例又顶着烈日去化斋.悟空心想:这呆子这一年来为了给我们化斋饭吃,也算是尽心尽力,今天让我来试他一试.想到这,悟空变成一只小飞虫落在八戒的肩膀上监视着他的行动.走啊,走啊,八戒被日头晒得大汗淋漓,腿也软了起来,他奇渴难熬,自言自语道:“现在要是有个西瓜该多好哇!”悟空听了心里乐了:这下机会来了.他便吹了一口气在前边变出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八戒一眼就看到了西瓜,上前就抱了起来.悟空心里嘀咕:这呆子不会又要吃了吧.这时只听八戒兴奋地说:“这回可好了,这么好的西瓜我要抱回去和师父、猴哥、沙师弟一起吃.”说完就往回走去.悟空连忙现出原形,对八戒说:“八戒,你真棒!”猪八戒见猴哥站在面前,都明白了,摸着大肚皮憨厚地笑了,“猴哥,你又戏弄我老猪,嘿嘿嘿,嘿嘿嘿……”说完,兄弟俩一同去化斋了.化斋回来,唐僧一边吃着斋饭,一边听悟空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欣慰地笑了.

【 教师点评 】 猪八戒自上次因为贪吃落得狼狈不堪的残相后,师父及师兄弟依然为他创造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八戒也由原来的好吃懒做,事事变得勤奋主动,时刻为他人着想,的确变了一番模样.从而使我们认识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决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导致终生遗憾!应适当给别人创造改过自新的机会.八戒也正是在这种逆境中重新站起来的,我们应为之骄傲、自豪! 小作者能够在掌握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使自己续编的故事合理有趣、生动,吸引读者.文中对八戒知错就改的难堪相描写得十分贴切,简直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本文语言幽默诙谐,尤其对八戒后来不再好吃懒做,主动推荐自己去化斋的描写更符合儿童的特点,而且适合儿童的特点.从而使八戒也改变了形象,得到了师父、师兄弟的喜爱.

松子不见了

材料:秋天到了,松树一家忙了好多天,采了许多松子,藏在仓库——树洞里,准备作为过冬的粮食.一天早上,小松鼠发现,仓库里的松子不见了.要求:根据提供的开头,展开想象,续写作文.题目自己拟定.提示:松子不见了,小松鼠找到原因了吗?松子不见了,松鼠一家会怎么办呢? 松子不见了

秋天到了,住在森林里的松鼠一家忙碌起来.他们要干嘛呢?哎!猜对了,他们在收藏松子呢!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仓库——树洞填满了松子.“啊!终于填满了.”小松鼠高兴地说.“可以做个美梦了.”到了晚上,松鼠一家因为太累了,所以很快地进入了梦乡.嘘!千万别吵醒他们,让他们好好休息吧! 早上,只听见树洞了传来小松鼠的声音:“爸爸,妈妈,不好了,松子不见了.”松鼠一家准备把这件奇怪的事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又采了一些松子,用来做诱饵,以查个究竟.晚上,松鼠一家谁也没有睡觉,到了半夜,他们听到了脚步声,连忙装出熟睡的样子,不一会儿,一群老鼠蹑手蹑脚地走进树洞,又偷走了松鼠一家刚采的松子.老鼠走后,松鼠爸爸立即打电话给猫大哥:“喂,猫大哥吗?我是松鼠爸爸,我们家的松子全部给老鼠给偷走了.”“好,我立即到现场.”过了几分钟,猫大哥就敲门而进,还带了一个麻袋,麻袋里不时传来“吱吱吱”地哀求声:“猫大哥,您饶了我们吧!我们以后再也不做坏事了.”猫大哥笑容可掬地对松鼠一家说:“罪犯我给你们带来了.”松鼠一家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猫大哥.”“快说,你们把松子都藏哪儿了,不说实话,看我不吃了你们!”猫大哥大声喝道.“好...好...我们说,就藏在大树下面的地洞里.”于是,松鼠一家用铲子挖了起来,足足半个时辰,才把松子全挖出来.松鼠一家靠着这些松子度过了漫长的冬天.

狐狸喝鱼汤

狐狸宴请鹤,用宽平的石碗盛汤,鹤什么也没喝着;鹤回请狐狸,用长颈小口的瓶 子盛肉块,狐狸呢立为博士,称大戴,又名“太傅《礼》”.选辑古代各种礼仪,当然 只能饿肚子了.狐狸吃了亏,可是不甘心,总想寻个机会,教训教训鹤.一天,狐狸找到鹤,笑嘻嘻地说:“鹤大嫂,能请我喝点儿鲜鱼汤吗?我真喜欢用 你家的那个小瓶喝汤哩!”

鹤略一展翅,挺有礼貌地把狐狸让进屋,说:“欢迎,欢迎!”鹤快手快脚地洗呀, 剁呀,烧呀,很快端出一大瓶鲜鱼汤,说:“狐老弟,请吧!”

鱼汤喷香喷香的味儿,诱得狐狸直咽口水.他探头看了看小瓶子,变戏法似的从身 上掏出一支长长的吸管,插入细细的瓶颈内,狡黠地一笑,说:“没料到吧?”他用劲 儿吸了起来,哪知连吸十几次,连一口汤也没吸到.这下轮到鹤笑了:“你也没料到吧?我在汤里拌了点儿淀粉,这是专为招待你这样 的客人的.”

狐狸只好再一次饿着肚子走了.也可以:1.旧事物,与新事物的辨证关系,2.生命的延续性即旧的事物即将消失,而新的事物延续.3.作为年轻一代延续老一辈优秀传统4.感叹事物兴衰

推荐第4篇:穷人续写作文

穷人续写

祝阳二中6(1)张志文

桑娜拉开帐子,七个小脑袋排成一行,睡得很香甜。渔夫把帐子关上,对妻子说:“你怎么不早说,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呢。

渔夫对桑娜说:“桑娜,我们总会熬过去的,孩子们都会很好,你不必担心。”桑娜对他说:“好了,太晚了,孩子们都睡了,我们也赶紧睡吧。”“嗯。”炉子关了,灯灭了,一切都静了。

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发现旁边多了两个小弟弟,没等桑娜解释,孩子们就争着说:“一定是到我家玩几天的吧!妈妈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他们的。”说完,他们就和西蒙的孩子玩起来。

桑娜叹了口气,然后把西蒙埋在小树林里,领着不懂事的孩子来到他的墓前,对她说:“西蒙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你的孩子的。”

二十年后,这个小渔村渐渐富裕了起来,桑娜一家也住进了大房子。此时的桑娜和渔夫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儿女们都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捶腿、按摩、讲他们工作时的故事„„两位老人笑得很开心。突然,渔夫对桑娜说:“还记得西蒙吗?如果她在天上看着,应该会很开心吧!”

一家都沉默了。桑娜说:“不如我们去看看她吧。”“嗯,

好。”

推荐第5篇:狐假虎威续写作文

狐假虎威续写作文

狐假虎威续写作文

(一)

自从《狐假虎威》那个>故事发生后,老虎咬牙切齿地说:“哼!狐狸呀狐狸,咱们走着瞧。”

过了几天,老虎出去捕捉猎物,真是冤家路窄,迎面碰到了狐狸,老虎心中不禁暗暗想到:“哈!我报仇的机会来了!”狐狸一看那老虎的气势,吓得魂都飞了一半。但狐狸毕竟是骗人的老手,很快镇静下来,脸上堆满媚笑向老虎问好。老虎没声没气地问他上次为什么要骗他。狐狸委屈地说:“真冤枉啊!上次没骗您,是上天派我来服侍您的。”油嘴滑舌的狐狸把老虎又骗了。他眼珠子一转,说:“大王,您的威名远扬。不仅是动物界,就是人类也没有人不知道您的威名啊!我现在给您捉跳蚤,好吗?”老虎完全相信了狐狸,任他跳到背上,狐狸神气地拍拍老虎的头,摸摸老虎的屁股,神气的不得了。

老虎对狐狸相当满意,可他哪里知道,在树后面,草丛中有许多小动物在盯着他们纷纷议论。就这样,狐狸又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老虎的魔掌,他又以老虎的威名显示了自己。

狐假虎威续写作文

(二)

上一次,老虎被狐狸耍的团团转,老虎的威言也就一落千杖,狐狸倒是士起大增,老虎也有好几个月没出门了,这一次它终于鼓起>勇气出了门。

它一出门,小动物们都纷纷议论起来,气的老虎是火冒三杖,它猛的一吼,小动物们都四处逃散,不久那只狐狸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那些小动物,原来那些小动物们是来找狐狸撑腰的,狐狸拍拍老虎的肩,老虎顿时气的要飞起来,但它压住心里的火,在想,我也要骗骗它,也要使它丢净脸面,可是狐狸以跤滑得天下哪有那么容宜呀!

第二天,老虎去找狐狸,向它发出挑战,狐狸也答应了,这次比跑步,随着小山羊的枪声,它们俩像火箭似的冲出去,可是狐狸是向家跑,狐狸又一次骗了老虎,老虎也又一次丢净脸面,他红着脸回家了。

这一次老虎算是无脸出家门了。

狐假虎威续写作文

(三)

自从狐狸骗过了老虎之后,就开始自大起来,每天将这件事讲给其他动物听,等到最后,整个森林都传遍了这件事情。当小兔子听到这件事情时,眼睛咕噜一转,心生一计,便找上了乌鸦,对乌鸦说:“乌鸦姐姐,我知道,那万恶的狐狸曾将你骗过,它真的是太过分了,您看,您现在是最具权威的整容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除去狐狸这一森

林公害。”乌鸦点点头,表示同意,便在一起商讨‘除狐大计’。然后,他又找上老虎,假装被老虎捕获,然后兔子装作害怕极了的样子,畏畏缩缩的对老虎说:“老虎大哥,您可是百兽之王啊,但是,我可听说有小动物不服你的管教,您说这是多大的耻辱啊,只要您答应我不吃我,我就告诉您那不知好歹的是谁。”

老虎听了,将抓小兔子的爪子松开,兔子感到身上一松,就一溜烟跑掉啦,边跑边说:“狐狸说您啊,技不如人,连他都比不过,实在是笨的要命,根本不配当百兽之王,还有,我告诉您,那天动物们之所以看到‘狐狸’害怕,那是因为您在他身后,动物们真正害怕的,不是那狐狸,而是威风凛凛的您啊,从那以后,他就开始欺压我们,还自称百兽之王,你不信看看,它额头上肯定有个‘王’字。身为百兽之王的您怎么可以容忍他这样呢,您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说着,便跑开了。老虎心想:对啊,难得动物们这么信任我,我一定要除去狐狸,找回面子。

最后,它又找上了狐狸,对狐狸说:“狐狸大王,您先别吃我,我给您提一个建议,您能将那老虎玩的团团转,您就应该是我们森林的王者,但是??”狐狸正洋洋得意,可听了小兔子的话,便问:“还有什么事啊。”兔子说:“老虎头上有着一个王字,而您没有,不如找整容师给您整整容,这样我们在气势上就又胜了他们一筹,难道不是吗?”狐狸点点头。便跟着小兔子来到乌鸦这里整容,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它们便怂恿狐狸去见老虎,老虎看到狐狸的额头上果然有着一个‘王’字,气的气不打一处来,就一下子将狐狸给吃了。

这时候,小兔子走了出来,对老虎说:“虎大哥,您看,我没骗您吧,我还知道它的一个秘密呢,那就是狐狸生前有着一批宝藏,埋藏在一口井内,不如您将它取出,那您得下半生可就吃喝不愁了。”老虎听了,觉得也对,就随他去了,刚到井边,看到里面一只老虎,就转身对小兔子说:“这是怎么回事。”小兔子说:“那是一直守护着宝藏的老虎,现在已经病怏怏的了,还怎么是您的>对手,打败他,您就可以称霸森林了。”

老虎听了,觉得有理,就跳了下去,再也上不来了,从此,森林一片祥和。小兔子靠着它的聪明才智,成为了森林的大英雄。

推荐第6篇:续写作文(优秀)

(期考作文:续写《金色的脚印》)

我回家了

正太郎把我放回了森林里,我不用再受铁链束缚,能在森林里和父母、朋友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我回家后,生活的很幸福。早上,我跟我的朋友松鼠、兔子一起玩耍,我们一会儿在草地上追逐、奔跑,一会儿爬到大树上蹦跳嬉戏,一会儿躺在树下安静休息„„玩得快乐极了。傍晚,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食物,听它们讲自己经历过的故事。我每天都过着这样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生活。

我生活得很幸福,但我没有忘记正太郎这位大恩人,没有忘记他将我放回森林的动人情境。我经常来到正太郎的家旁,躲在附近的草丛,等待着正太郎出现。一有动静,我就探出头去看是不是正太郎,可我一直没能再见到他,真的好像他啊!一天,我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正太郎,他的腿被一个捕兽夹子夹住,血直流下来,脸上显露出痛苦的表情,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我看到了,十分着急,急忙跑过去帮正太郎打开夹子,可我力气太小,无论怎么咬、怎么抓,都打不开夹子。我想要放弃,但我又想到是正太郎就救了我,我要知恩图报,我顿时又充满了力量,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又踩又拉又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夹子打开了。正太郎说:“谢谢你,小狐狸。”说着边用手抚摸我的毛,我也舔了舔他的手。

从此,我又回到森林里快快乐乐地生活,时常还去看望正太郎。我的生活每天都充实、快乐。

推荐第7篇:西游记续写作文

西游记续写作文

西>游记续写

来源:原创 作者:韩雪茹

话说猪八戒取得真经后,封了一个净坛使者的称号,八戒想:终于可以安享清福了。从此,他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每次吃过的香蕉皮总是乱扔。

一天,八戒正要睡觉,突然感觉肚子一阵剧烈的疼痛,他赶忙连滚带爬地进了华佗府。华佗果真是名副其实的神医,看见八戒便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净坛使者,你这病要找你的师兄斗战胜佛孙悟空了,在我这儿治不好。”华佗一本正经地说。八戒想:不会是什么绝症吧?!想到这里,八戒的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嗡”的一声晕了过去。等八戒醒过来了,华佗拿着八戒的身体检查表格,大声读出来了:“八戒同志,您的卡路里高、脂肪高、血压高„„除了个儿不高,哪都高。”八戒又一次晕在了华佗府。

八戒无奈,只好去花果山向师兄索要良药。他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花果山,花果山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患病在身的八戒可顾不上欣赏景色。他走着走着忽然一群小猴子挡住了去路,八戒知道这些小猴子的厉害,用尽甜言蜜语赞美他们,可他们不吃这套,摆出一副要开打的架势。孙悟空听见了外面的动静,赶忙从洞中走了出来,一见是八戒便问:“呆子,什么事?”

“呜呜„„华佗说我无药可救。”

“他算老几?他说无药可救,我偏要说有药可救。”

“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只见孙悟空在八戒头上轻轻一点,八戒顿时有枯木逢春般的>温暖。

“如果你再吃了睡,睡了吃,我就不会再医治你了。”

八戒忙点了点头。

从此,八戒真的再也不敢吃了睡、睡了吃了。

老师点评:文中生动地刻画了猪八戒贪吃贪睡而又胆小怕死的形象,想象丰富。

推荐第8篇:塞翁失马续写作文

去参战的人,大部分都死了,这一仗败得很惨烈。虽然老人和儿子保全了性命,但是他们也没有免除被捉去做苦力的厄运。但是,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终于有一次,胡人首领发现了老人的善于占卜,便请老人来当他的军师。老人每次占卜的都很准,帮胡人首领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老人和他儿子的地位也在逐渐升高。乐极生悲,老人越来越骄傲了,占卜的也渐渐开始不准确了。有一次出征,由于老人占卜的失误,而损失了一半主力和大面积的领土。胡人首领大怒,下令要将老人和他儿子处极刑。他们父子俩奋力逃出了胡人的境地,一路乞讨,前往他国求生。在路上,他们救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这位老人为了报答他们,给了他们一个做工精细的小木盒。打开一看,原来是个小精灵。精灵可怜他们父子两人,把他们带到了24世纪。并给了他们大量的钱财及住宅。一开始父子俩还有些不适应,接着开始越来越喜欢这生活。没事,可以去月球欣赏那太阳的美丽,家是豪华的水下豪宅,家里尽是些机器佣人。正当父子两人准备来享受这天伦之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了父子两人与其他现代人的不同,把父子两人赶到外太空里去了。

推荐第9篇:中考续写作文

中考续写作文三篇

1续写穷人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看着西蒙那两个孩子熟睡的样子,说:“这两个家伙真可爱啊!”桑娜笑了笑,回道:“是可爱,可是我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渔夫答道:“没关系,以后我早一点出去打鱼就好了。”“那好吧,时间也不早了,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干活呢!”

自从桑娜她们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艰苦,渔夫天天起早贪黑地出去打鱼,有时候就只能捕几条小鱼,桑娜天天在家里缝缝补补,几年如一日。

终于到了尽头,他们再也支持不下去了,干脆把房子卖了,带着7个孩子过上了乞讨的生活。

他们一路上挨家挨户地乞讨,可是没有人施舍他们,不是一脚把他们踹开,就是用冷水向他们身上泼,他们今天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施舍,还弄了一身脏。他们食物也只剩下了一块小小的黑色面包。

这时,有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衣着单薄,只穿了一件带着补丁的外套,走路也一瘸一拐。他苦苦哀求道:“行行好吧,给我点东西吃吧。”桑娜看了看他,深思了片刻,说道:算了,这是最后一片黑面包了,看你这么可怜就给你吧!“老人急忙接过黑面包,说了几声谢谢,就一瘸一拐地走走了,消失在人群中。

渔夫见到桑娜把最后一块黑面包给了那位老人,叫道:”桑娜,你疯了吗?那可是我们最后一片黑面包啊!”

桑娜不满意地回答:“这个老人已经走过大半生,现在要去世了,难道连吃都吃不饱吗?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帮助他。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又不是我们第一次不吃饭。”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没再说什么了。

过了几天,桑娜一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昏倒在路旁。突然,桑娜感到阵阵暖意,一下子醒过来。发现自己在一个豪华的住宅里,旁边有一张纸条,旁边还有一大捆钱。那张纸条上写着:

你好,现在这座宅子是你的了,旁边的钱也是你的了,请你好好地生活。

桑娜看了,一脸的迷茫。最后,她从其他人口中知道了:她施舍的老人其实是一位大富豪,她的善良感动了那位老人,决定让她一家过上快乐的生活。

从此,桑娜一家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2《窗》的续写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他后悔了,他内疚了,他害怕了,他难过了。

噢,我是多么地卑劣啊!我怎么会有那么可怕的想法,竟断送了一条生命!噢,我是多么可悲啊!他皱眉,痛苦地想道。

对不起,同伴!对不起,同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亲爱的,善良的同伴!他内疚着。

噢!亲爱的同伴,真的对不起,你不会来找我吧!千万不要来哦!真心的对不起!他又彻夜难眠了,他恐惧着,他害怕着。 亲爱的同伴,真是恨死自己了!如果那天晚上,我帮你按了电铃,该多好!如果你好了,我说出了我的想法,想去你的那张床上,亲眼看一看外面,该多好!如果,你还在,该多好!我就不会孤零零的了!他难过着。

噢,同伴,你放心,这儿住进了另一位病友,我一定会向你一样的,为他讲述窗外的一切!我相信他不会向我一样,不会有这样可怕的念头,这样卑劣的!他虔诚地祈祷着,同时也保证着。

如他所愿,第二天这个病房便住进了另一位病人。

他们互相交谈着,像他们以前一样。

终于,有一天他也获得医生的允许,可以分别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一个小时。他终于要履行承诺了他那憋了极久上午泪水,像决堤的水又通一般,使劲地哭了出来,仿佛要把这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

3续写《孔乙己》

孔乙己喝完酒,又在旁人的笑声中,慢慢走去了。半路上来了一群小孩子,嘻嘻哈哈地围着他唱:“孔乙己,穷书生,偷书不成折了腿;孔乙己,偷书贼!”孔乙己涨红了脸,青筋显现:“非贼,非贼也……窃书不算是偷,非偷也……”

逃离了酒店,又碰见小孩子的嘲笑。孔乙己满是羞愧,逃脱了这群小孩,现在的他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想:“读书人岂有流浪街头之理。”于是艰难地爬上山,天灰蒙蒙,夹杂着细雨,孔乙己身上的伤发疼,口中念道:“天色如吾之心也,雨,如吾之泪……吾在世上再无意义,干脆一死,一了百了,君子无眷于世也……”说着,向悬崖边挪去。突然,停下来说:“未可,未可,吾未达成心愿,死不得,死不得,吾必再度参加科举,讨个功名回来。”于是又回去了。

孔乙己多天没来了。人们确信他真的死了。店里没有快活的气氛了,人们无聊地喝酒,没人提到孔乙己。掌柜翻看了旧账本,又念叨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的事:“这贼书生,死也不把钱还清,扮什么清高啊!”这时店外有对话声:“听说孔乙己中榜了,这次还真捞个功名回来,他正在回镇的路上,大班人马护送他呢!”“真的么?他不是死了么?”这下店里都开了话题,大家对孔乙己中榜的事充满怀疑。掌柜撇着嘴笑道:“怎么可能,贼当上状元,笑话……”一会儿人各自散了。

几个时辰后,远远传来敲锣打鼓声,离酒店越来越近了。大伙都出来看热闹了!只见一大队人马走来,报录人喊道:“孔老爷中榜回乡咯!”人马来到店门口停下来,一个衣冠楚楚,干干净净的人大步地向店里迈,后面有十多个随从。嘿,正是当年那个穿着又脏又破,浑浑噩噩的孔乙己,他真的中了状元!掌柜都吓呆了,孔乙己从袖中摸出二十个钱,掼在桌上:“看好了,没少你的,还多出一个!”掌柜不知所措:“是,是!多谢孔大人,多谢孔老爷!孔老爷要来点什么下酒吗?”

这时,丁举人来了,一进酒店就向孔乙己跪下:“孔大人,孔老爷!小的诸多不是,请原谅,您大的不不计小的过,我已派人给您筑了套房子,小的陪你去看看,如何?”“好吧!”孔乙己向外走去。“来人,保护孔老爷!”丁举人像只小狗跟在后头。掌柜说:“孔老爷慢走啊!”

接下来,人们不断往孔乙己家里跑,送猪、鸡蛋、鹅,金银珠宝,为了讨好孔乙己,掌柜还要求我写一本《有关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书。

[中考续写作文三篇]

推荐第10篇:穷人续写作文

《穷人》续写

桑娜和渔夫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后,日子变得更加艰苦。收养西蒙孩子的那天,外面正狂风怒号,不时发出呼呼的声音。桑娜忧心忡忡地对渔夫说:“现在我们又收养了两个孩子,日子就更加辛苦了,我准备把西蒙葬在海边,你看怎么样?”渔夫听了后,握紧了手说:“我们能挺过来的,就把西蒙葬在海边吧。”桑娜听了后,点了点头,便睡觉了。

第二天,桑娜的小女儿醒了过来,对正在做饭的桑娜说:“妈妈,怎么多了两个小弟弟呀!”桑娜听了后,有些难过地说:“他们是邻居西蒙的孩子,你们的西蒙阿姨前天死了。”小女儿听了后,难过的说:“我不会告诉两个小弟弟的,我会好好和他们玩的。”听到这里,桑娜欣慰地笑了。过了一会儿,所有孩子都醒了,渔夫也出去打渔了。桑娜的孩子和西蒙的孩子玩得很好,桑娜看见了,在心里默默地说:“西蒙,你的孩子我会照顾的很好,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们呀!

桑娜和西蒙的孩子都一天天长大了,一天,桑娜觉得应该要告诉西蒙孩子他们身世了。桑娜把西辉和西溪带到了西蒙的坟墓前,告诉了他们的身世,西蒙的孩子听了后,哭着说:妈妈,虽然我们不是您生的,但我们还是要好好孝敬您和爸爸。”

十几年后,七个孩子都考上了最好的大学,都成了富翁,他们带着桑娜和渔夫,走出了这座小山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穷人》续写

桑娜拉开帐子时渔夫发现了两“陌生”的孩子——西蒙的孩子,渔夫笑了笑的是那么灿烂,他抱起两个正在熟睡的孩子,亲这两个孩子的脸蛋。笑着说:“亲爱的马上睡吧!明天我们要更加努力!”“好!”桑娜在匆匆的补了几下那张破帆睡了。

第二天早上桑娜早早的起来,换好了衣服,桑娜发现了她的老公早早的起床打鱼去了孩子们还在睡着。他笑着看着七个孩子。然后做饭了,他把黑色如石头般的面包,与几条小鱼炖好,不一会儿那个香味儿像小虫一样钻进每个孩子的鼻子。桑娜的五个孩子一骨碌的爬起来,看着母亲的锅里发出的香气这是,这是又一个孩子发现有一个软软的东西隔着他的脚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结果西蒙的两个孩子其中有一个正在吃他的脚!他小心翼翼的拔出他的脚,并问她的母亲:’妈,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睡在咱们家里?说着他指向那两个孩子桑拿平静地说:“这是们邻居西蒙的孩子,昨天我去西蒙家时,我发现西蒙因病死了她的两个孩子一才刚会爬,一个还不会说话,我不想让他们饿死,所以我才抱回来。请你们同情一下。”“好!”五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当那两个孩子醒来时五个孩子把最软的面包喂给那个孩子,桑拿把最鲜美鱼肉喂的给了他俩......

在桑娜和五个孩子的照看下,他们慢慢长大,都有了个工作。更不忘西蒙的养育之恩!

《穷人》续写

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大的取名为西楠,小的取名为西坤,因为他俩的来临,桑娜一家增添了一丝丝的欢快和一点点的压力。渔夫每天起早贪黑的去打鱼,桑娜每天为别人洗衣服洗碗,而大女儿和大儿子在家照顾剩下的五个孩子,每天勉勉强强可以填饱肚子。就这样5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最大的17,最小的8岁,大女儿和儿子去城里打工二儿子和三儿子陪父亲出去打鱼,二女儿在家打扫卫生和照顾西坤和西楠,桑娜每天忐忑不安的想:“如果,有一天西坤和西楠知道了,他们会不会不要我们了......会不会质疑我们......会不会远走他乡......他们来了?.....不还没来......我该怎么和他们说呢......毕竟是8年感情啊!”

门突然开了,他们迈着欢快的脚步冲进屋子。温柔的对桑娜说:“妈妈,我回来了!“

”来你们坐下,我和你们说一件事。“

”如果因为一些事你们会忘记我么。“

”当然不会啊!“

”其实......我,我不是你的亲身母亲,你的亲身母亲在你们很小的时后就去世了。”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你永远是我的妈妈。“

听了这句话桑娜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欣慰地笑了。

《穷人》续写

自从家里又多了两个孩子之后,桑娜一家的生活就更艰苦了。渔夫每天出去打鱼,而桑娜要出去打工挣钱,桑娜每天的慈善之举让一个老人很在意,于是他做了桑娜的邻居。老人每天都默默地帮助桑娜一家,桑娜却浑然不知,但把老人当亲人对待。桑娜家里的七个孩子很听话,生活也在一点点地改善,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渔夫病倒了。为了让家人更好的生活下去,他放弃治疗,桑娜本以为渔夫活不了多久,但在老人和孩子们的帮助下,渔夫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哦,天啊,感谢老天爷“渔夫说,”桑娜,我说是不是我们欠老人家点儿什么吧,总觉得不对劲儿呵?“桑娜看看七个愉快的孩子,又看看老人的家里,突然大叫道:”什么?不可能啊,他难道是„„“老人在门缝中听的一清二楚,他快活地笑了。第二天,桑娜一家人发现老人不见了,一会儿,大孩子递给她一个小盒子,桑娜打开盒子,差点吓晕了过去:里面有一摞百元大钞和一张纸条。纸条上有一个地址,他们按照地址走到了一个豪华大别墅前,这时,一个衣着整洁的老人走了出来,慈祥地对他们笑,说:欢迎呵,以后你们就跟我生活在一起,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

于是他们和老人一起过着舒适的生活。

《穷人》续写

白色的帐子缓缓拉开,桑娜和渔夫在微弱的马灯的照耀下,看到了西蒙的孩子,都是卷头发,有圆脸蛋,两个浅黄色的小脑袋紧紧靠在一起。渔夫对桑娜微微一笑,说:“桑娜,无论如何我们家多么贫苦,我们也要养活这七个孩子,即使我们挨冻唉饿,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可是,他的内心向汹涌澎湃的大海一样,不能平静。唉,往后的日子一定更难熬了„„桑娜惊呆了,她没想到丈夫会说这样的话,她原本以为丈夫会打她,会骂他,桑娜高兴极了。外面的大海狰狞可怕,可家里却显得格外温馨。炉子旺旺地烧着,驱走了他心里的一丝寒冷,使他从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五年后,岁月这只可恶的蜘蛛在桑娜年轻的脸上织起了网——皱纹。可是,桑娜毫无怨言,看着自己的七个孩子健康成长,她就满足了。桑娜也没告诉那两个孩子自己的身世,也许是母亲遭遇厄运时,他们还太小,已经淡忘了。

渔夫又早早的去捕鱼了,桑娜站在小屋门口,目送着丈夫远去。就去照顾刚起床的孩子,桑娜把面包放进烤炉里。让孩子吃完早饭后。桑娜才正式开始工作。傍晚,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一网的鱼,在回家之前,他已经到集市上卖掉了比较大的鱼,换了不少的钱,在回来的路上,他还带了几块面包。一边走,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哦,你回来了,鱼打的怎么样,”“很好,很好,打了一网鱼了,今天有鱼吃了,感谢上帝,让我们有鱼吃,“几个孩子欢欢喜喜地吃饭,桑娜看着孩子们这样狼吞虎咽,也露出了秋后菊花般的笑。

《穷人》续写

自从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家的生活更拮据了,桑娜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工作,渔夫找出晚归,一家人经常吃不饱。

有一次,渔夫出门打鱼时,恰巧遇到史无前例的海上风暴,巨浪击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风暴中影影约约闪动着一个身影——渔夫正费力的驾着小船,他刚躲过一个巨浪,有一个巨浪咆哮而来,将他的小船打的粉碎,渔夫也沉入海底。苏醒后他发现自己已来到一座水下宫殿前,从里面游出一条美人鱼,说:“你好,远方的客人,欢迎你来到这里,我有一把斧头和一柄钢叉,你如能穿过前方这大森林,你就能活着出去。别担心,里面就像陆地,有足够的氧气”。说完便消失了。

渔夫拿着钢叉,斧头,进入丛林中,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条小溪前,溪中满是水草,传来一个声音:“喂,渔夫,能帮我把水草清理干净吗?”,“没问题”。渔夫很快答应了,迅速拿起钢叉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可叉子坏了。“谢谢,我怎么报答你呢?“不用了,我要赶路,再见!”

第二天,他看见林子里有一堆篝火,火堆马上就要熄灭了,它用微弱的声音说:“渔夫,帮我添几根树枝吧。渔夫赶紧去找干枯的树枝,带刺的树枝挂伤了渔夫的手指,篝火旺起来时,渔夫说:“对不起,我要赶路了”。

就这样走着走着,他听到呻吟的声音,往前一看,原来是一张大网把风给缠住了,渔夫抡起斧头,将网砍开,风得救了,挽留渔夫,渔夫依然接着赶路。

就这样走了几天几夜,他饥肠辘辘,浑身无力,那只美人鱼出现了说:“你善良、勇敢、感动了上帝,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并送你回去”。渔夫思考片刻回答说:“我希望我们家不为生活烦恼。”当渔夫睁开眼时:他已来到一座宫殿前,妻子和孩子们都高兴地迎接他”。

第11篇:续写作文指导

续写作文指导

续写要求:

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续写指导:

1、读懂、读透所给原文是续写最关键的一环,原文至少要认真阅读三遍以上。

2、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

3、原文的所有主要角色,续文中必须都安排“戏”。因为人物是记叙文的主体,所以要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强人物描写,让人物充分活动,还不得违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

4、要遵循原文明示或暗示的线索。续写部分与原文要紧密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要找出原文的情节(包括细节),按生活的逻辑给予照应,设计高潮,突出矛盾冲突。

5、续写部分的语言风格要力争与所给选文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或平实、或生动、或幽默、或典雅等。

同学们,在了解了原文和续写要求后,还要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相信你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续写文字。

第12篇:古诗诵读牧童

古诗诵读牧童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笛”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1、读读这些诗句,你有什么发现?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2、在这些诗句里写了天真可爱的孩童,他们有的调皮,有的聪明,有的悠闲自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看看他诗中的孩童是怎样的呢?

读 诗题

知道牧童是做什么的人吗?(放牛、放羊的小孩子)吕岩:也叫吕洞宾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二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及韵味。

3、分组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及韵味。

4、齐读。要读得津津有味。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请大家再读古诗,诗中有哪些景物?有什么人?有什么声音?在我们一边读诗的时候,一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请在诗句中圈出来。

(红体字要副板书)

2、学生默读,进行圈画。

3、交流:(板书)

牧童(人) 草铺横野、卧月明(景)

笛声、风声(声音)

师:正所谓“诗中有画。”让我们一起随着诗句中的景物、声音,继续读诗,我们的脑海里能浮现怎样的画面呢?

四、品读古诗,走进意境

1、草铺横野六七里

⑴ 指导:有谁给“铺”组个词。(铺满、铺展、铺天盖地……) ⑵什么铺满了? 预设:草 说明草长的茂盛。 ⑶放眼望去,在辽阔的原野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 ⑷指导诵读:

这景色,让我们陶醉,深呼一口气,都是草的芳香啊? 谁来读一读?

有着对性的评价 如:“六七里”读得好,让我感受到了原野的辽阔。

“铺”读得好,原野上真是绿草如茵啊,茂盛极了,在早地上打个滚,躺着睡一觉,舒服极了。

齐读。

师:广阔的原野是静谧的,但不是死气沉沉的。听!从远处传来了什么?

2、笛弄晚风三四声

⑴ 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笛声。(未见牧童,先闻笛声。)

听一听笛声(播放)

⑵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笛声。(悠扬的……)

⑶ 就这样不停地吹,也不好玩啊,怎么吹,才好玩呢?牧童想到了——

提示:笛弄晚风 让笛声去和晚风逗弄、嬉戏。 ⑷师引读:

师: 我把笛声吹长一些,让晚风把笛声吹到广阔的原野上。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短一点,晚风中的笛声也变短了。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得欢快些,晚风中的笛声也变得欢快了。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得舒缓些,晚风中的笛声也变得舒缓了。 生读。

⑸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⑹师叙一二句诗意: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 齐读一二句诗。

师:黄昏时分,牛羊入圈,人要归家,该空闲了,也要吃饭了。

3、归来饱饭黄昏后,

⑴、指多名生读。评价: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 ⑵、齐读

师:吃饱了饭,要干什么去啊?

4、不脱蓑衣卧月明

⑴指名说 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明月。

师: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诗哪一个字是说牧童躺下了。“卧”

⑵牧童“卧”下来,觉得舒服吗?为什么?

预设:生1:舒服,我能看到天空中的明月……

生2:舒服,大地是我的床,草软绵绵的,吸一口气,还能闻到草的芳香。 生3:舒服,晚风就像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生4:舒服,躺在草地上,还能听到蛐蛐在为我唱歌

师: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看来,这一“卧” 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啊!

⑶指名读这句诗。评价

⑷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怎样的牧童?

师述: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卧,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齐读

三、四行诗。

五、吟诵诗歌,领略意境。

1、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2、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指名读诗。

3、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4、(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如《所见》、《小儿垂钓》

2、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你还能够感受到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

出示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⑴自由读一读 ⑵指名读一读 ⑶齐读

3、课后,请大家收集这样的诗,让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古代诗人笔下孩童的生活。

第13篇:古诗牧童教案

《牧童》教学设计

南阳小学 田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播放一首竹笛音乐后]师:同学们,听到这清脆悦耳的竹笛,你们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会想到谁在吹着笛子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笛子。 生:我看见了一个牧童,边赶着牛边吹着笛子呢!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还能记得写牧童的古诗吗? 生:《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读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牧童吧!看看你喜欢吗?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 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 各种形式指名朗读,读出节奏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等古诗学习方法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4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14篇:改写古诗《牧童》

改写古诗《牧童》

改写古诗《牧童》

绿草如茵,铺满了广阔的原野,放眼一望无垠。翠绿的小草迎着晚风微微地扭动着身子。此刻,耀眼的太阳,已经慢慢落下了山......

在晚风中,交杂着一声、两声的笛声,还时不时地传来黄牛的“哞哞”声。这会是谁呢?是谁打破了这夜晚的寂静?

微弱的月光下,隐隐地看见了远处有一头老黄牛,上面骑着身穿蓑衣的牧童,在逗弄着手中的木笛。哦,原来那悠扬悦耳的笛声,是从他那儿传来的。只见那牧童翻了个跟头,从那高大的黄牛上跳下来,还转了转手中的木笛,一蹦一跳地走着,看起来他的心情十分愉快。接着,他又吹起了笛子,那声音是多么动听、美妙啊!真是太享受了!就连停在树上休息的知了,都忍不住叫起来:“知了!知了!”这声音与笛声多配呀!就好像在唱“二重唱”呢!

牧童吹累了,就靠在知了停着的那棵树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数着地上那密密麻麻的小草。他也许还不知道,小草这么多,他是数不完的。但是他依然很认真地数着,好像怎么也不觉得无聊。

牧童回家吃饱了饭,太阳已经完全下山了。他又回到这里,眼神看起来有些疲倦。谁知他连蓑衣也不脱,就直接躺下来,手中还握着那只木笛。数着星星、望着月亮,他就这样,睡着了......

第15篇:牧童古诗教案

《牧童》教案

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

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

渗透学习栖蟾的《牧童》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

我看到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一首描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

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

正音:这个 “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

1.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

A 草铺横野六七里

(1) “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

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

草冒横野六七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铺得再广阔些,再读。

3.看着这样的原野,你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指名说。出示:

郁郁葱葱

青草繁茂

绿茵遍野

绿毡铺地

绿草如毯

铺青迭翠

绿草如茵

一碧千里

生机盎然

绿草茸茸

绿草如毡

( 草地仿佛一块无暇的绿毡,在铺展。

郁郁葱葱像碧绿的画卷在铺展

再读

4.在这么广阔的草地上,牧童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小结:对,牧童就是这样,在原野上自在地玩,自由地乐。这广阔的原野带给了牧童多少的乐趣啊,一起读读这句

板书:自由!

过渡:一个“铺”字激活了我们想象,再往下读读,让我们再往下读读,我们还看到怎样的画面?

B 笛弄晚风三四声

“弄”:(板书“弄”字)

1.组词:诗中弄笛就是——(玩弄笛子)

怎样就叫“逗弄、玩弄”笛子呢?这问题不急着回答。也许读懂了这句诗你也就明白了弄字。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 《村晚》

看看注释,你读懂这句了吗?不成曲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这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笛弄”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啊。

指导朗读:笛声高了,引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低了

引读

3.(联系生活)我们班很多孩子也在学乐器!那你们学乐器能不能说“弄”?(时间、地点、目的、心情)根据学生所说的,给予回应:你说的是地点不同

哦,你是为了形成一样技能,目的不一样啊

心态也不一样呢

4.我听出来了,他的弄笛比我们多了几分轻松,几分自由,少了几分压力,几分紧张。心情也是自由自在啊!这就是““笛弄”啊。

板书:自在!再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看到牧童在晚风中怎样吹笛子了吗?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

5.写话

你可以写第一句,也可以写第二句,能干的同学也可以把第

一、二句都写下来。要做到下笔如有神。

6.交流。回读第一二句。

7.拓展:

刚才,你们这么一想象啊,牧童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示画面),他也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句里:(师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你也读读,(生读„„)见到牧童了吗?他正干吗呢?

是呀,牧童骑着牛,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游荡在青山青草里。这样的生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哪,我们一起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带着对这两幅画的美好印象,让我们再读吕岩的这两句诗,读出牧童的悠闲与自在:(齐读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哪个字又激活了你的想象?

C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请你看看插图,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话面?指名说。再读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卧: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卧的?

他就是这样,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卧就怎么卧,多自在啊,谁读读这句?透过插图和这个卧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板书:悠闲

这么自在的感觉,我们一起在读中享受

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

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5.(音乐起)来,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再次体会牧童的这份悠闲与自在。

四、合:牧童身影在人间

1.通过刚才的学,诗人笔下的牧童仿佛就在我们面前闪现。吕岩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牧童呢?让我们看一下吕岩的资料

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这回你知道他为什么写牧童了么?——吕岩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

3.总结:其实,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

刚才我们在学习《牧童>诗的过程中,读到了栖蟾的几句诗,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完整的诗,题目也叫《牧童》。(出示)让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 《村晚》)

回读生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

4.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

有位专家他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在古人的诗作中以牧童为主题的诗在不同的朝代中曾出现过二十多次。

诗人想表达的都是对乡村牧童生活的向往啊。而这二十多首写牧童的诗,都是表达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的向往和追求。像这样写牧童的诗,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的文字,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板书:文化

5.如果你以后再听到短笛声,——你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生:吕岩);你可能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牧童》,再齐背诵。)

师:从此,你对牧童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相信写牧童的诗还会延续,写牧童的歌不会间断。

6.作业菜单:选做

1.课外收集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感受。

2.把《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默写《牧童》。

第16篇:古诗牧童教案

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一首竹笛音乐后]师:同学们,听到这清脆悦耳的竹笛,你们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会想到谁在吹着笛子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笛子。 生:我看见了一个牧童,边赶着牛边吹着笛子呢!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还能记得写牧童的古诗吗?

生:《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读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牧童吧!看看你喜欢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要求: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 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 各种形式指名朗读,读出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等古诗学习方法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4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板书设计

第17篇:古诗牧童教案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童年趣事分享导入(童年故事汇) 同学们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师总结:童年是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更是一首诗

(板书课题:牧童)

大家看一看课本,这首诗是哪位是人写的?(出示吕岩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大声的 自由朗读。请学同学朗读

2、强调读诗要注意韵律、节奏。要学生画出节奏 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3、教师作朗读示范。

(要求: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并说说你从朗读中看了怎样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

(1)当有同学说到广阔的草原时,ppt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诗句,题问从哪里看出草原的广阔。(找准诗眼)

(2)六七里真的只有六七里吗? (六七里是虚指,强调草原的广阔) (3)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童会做些什么呢?(引出下一句) 牧童的笛声课调皮了,大家把“笛弄晚风三四声”再读一读,哪个字最能体现着风的调皮。(“弄”字)

三四(虚指笛声时断时续),说到虚指,还有那一句是和这一句也是同样的 出示两句诗,体会两个虚指的词(两次互换位置)

(4)总结前两句诗的学习方法

(5)自己分析下面两句诗,说一说你的理解 (6)重点解读卧,为什么用“卧”

(7)诗人正在经历着战争、诗人笔下的牧童啊蓑衣也没有脱,就卧在广阔的草原上,这说明什么?总结本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8)、再读一遍这首诗,要读出牧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作业:

背诵这首,收集我们学过的有关牧童的诗

四、板书设计

第18篇:牧童 古诗鉴赏

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第19篇:《穷人》续写作文500字

《穷人》续写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女邻居西蒙的孩子,和家里的五个孩子睡在一起,睡得特别香甜。渔夫惊讶的说:“你把他们抱过来啦!”

“是呀。”桑娜说,“我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就抱过来了。我想你会揍我的。”

“怎么会呢?”渔夫说,“你做了一件善良的事情,我怎么会打你呢!”

不多说了,睡吧。”渔夫说,“明天希望多打几条鱼回来,上帝保佑。”

“嗯,睡吧。”桑娜说,“西蒙两个孩子的衣服有点破了。我明天给他们补一补。”

说完,桑娜和渔夫就安然入睡了。

第二天早上,天气十分晴朗,很适合出海打鱼去了。因为昨晚睡得有点晚,所以现在还非常磕睡。

孩子们起床,其他五个孩子都去海边玩了,只有西蒙的两个孩子在家里待着。

“怎么不出去玩?”桑娜说,“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阿姨,我们的妈妈哪去了?”

“你们的妈妈出去办点儿事,让阿姨照顾你们。”

“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说着,两个孩子大哭起“

“怎么会呢?”桑娜边说边哄两个孩子。

到了下午,渔夫回来了。

“今天的收获真丰富呀!”渔夫边说边把渔网拉进来,里面全是鱼。

吃饭的时候,西蒙的孩子把事情也忘了。和和气气的吃着饭。从此以后,渔夫每次出去打渔都是满载而归,过上了比以前更温馨的生活。以后也没有发生什么事。 欢迎联系站长

第20篇:如何写好续写作文

如何写好续写作文

谈到“续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续写”。续写就是根据原文的内容,把故事继续编下去。有的时候,有了故事的起因,顺着这个故事的思路通过想象继续写它的经过和结果。有的时候,告诉你故事的结尾,倒叙故事的起因和经过。有的时候,给你一个故事,要求续写的文章与原文成转折关系,这叫逆向续写。还有一种续写,只告诉我们一个场景,给出时间、地点、人物,由此续写下去,想象的范围更广。总之,续写要根据原材料提供的线索、范围、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等,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使原文的情节能够合理地发展,构成完整的故事。

续写重要的一点是要紧扣中心来写,避免漫无边际。那么,续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1.认真读懂给你提供的材料,想一想续写后整篇文章中心是什么,要根据这个中心,展开想象的翅膀,补续事情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展开想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想象要符合原文的发展,人物和事物要与原文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②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即使虚构,其内容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不能为了追求故事的离奇曲折,编得天花乱坠,使人难以相信。③想象成的作文,要与提供的材料融为一体,要有明确的中心,重点要突出,有详有略地把事情写清楚。

2.续写部分和前面的文章衔接得上,并且与原文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相一致。故事情节的向后延续发展要合乎情理。

3.续写的语言要尽可能与原文的语言保持风格上的一致。

读故事,续写作文

续写就是围绕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或电影故事,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续写还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章开头,续写成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续写文章时要注意:

一是要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开头、结尾或其他线索,明确续写的方向和路子。

二是续写时,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人物的思想要前后一致,叙述的语气上下也要一致。下面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续写。

故事梗概:《猪八戒吃西瓜》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偷懒、嘴馋,偷吃西瓜的事。表现了他可笑、可爱、笨拙憨厚的人物性格,也批评了这种自私嘴馋、好吃懒做的行为。(原文详见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35课)

读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会觉得猪八戒很可笑。可笑过之后,想不想对八戒说点儿什么,或者推测一下八戒吃完西瓜后将会发生的故事。要写这次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承接上文,自然过渡

为了使续写的故事或要对八戒说的话写得生动有趣,而且要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应简要叙述一下猪八戒吃西瓜时的情景及当时的矛盾心理,但为了突出重点,这部分内容要写得简略些,自然过渡到下一段内容。

2、合理想象,生动有趣

八戒尽情享用甘甜可口的大西瓜后,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或见此情景,你会对八戒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做到合理周密。可能会想是由于猪八戒吃西瓜时狼吞虎咽,只顾自己,忘了师父、师兄,惹恼了悟空遭到了捉弄。在回去拜见师父的路上八戒突然肚子疼,搞得八戒满地打滚,痛恨自己不该贪吃,你可能会说八戒自作自受,不讲情理;或许想到八戒为了惩罚自己,承担了去西天取经之行化斋的一切任务,进而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本领,你或许会说这是徒弟孝敬师父应该做的;或许想到八戒当

着师父的面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负荆请罪,以后的日子变得善良仁慈不贪吃,你可能会说要是真的改掉偷懒贪吃的恶习该多好啊……同学们可能还有许多金点子,写出来比试一下,看谁写得更新奇、合理、有趣。

3、设置悬念,引人回味

八戒经历此次磨难之后,依然是自私嘴馋、好吃懒做,还是事事为他人着想呢?你希望自己心中的八戒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想象,给读者塑造出一个崭新的八戒形象,赢得读者的青睐。

【 学生例文1 】 《猪八戒吃西瓜》续编

唐僧师徒西去取经路过一座庙时准备讨点吃的,可里面没有人。师父只好派孙悟空去找些野果子充机。站在一旁的八戒等不及了,也要跟着去。可走到半路,八戒假装肚子疼,悟空早就看穿了八戒的诡计,但没有说出口,便一个跟头飞走了。这时,躺在树下的八戒发现了个西瓜,因为嘴馋把西瓜全吃了,而且找了四个充分的理由对付师父、悟空和沙僧。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采野果归来的悟空早已看得一清二楚了。

悟空突然叫了一声,趁八戒愣神的工夫变成一只小飞虫钻进了八戒的肚子里。八戒吃完最后一块西瓜后,怕被猴哥发现,把西瓜皮扔得远远的。这时,悟空来到八戒面前,拉着他去面见师父。在回去的路上,八戒连续摔了四个跟头。悟空心想:这叫自作自受。来到师父面前,八戒只好红着脸把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师父,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了。

孙悟空便把采来的野果子分给大家吃,吃完后便继续赶路。西行的路上,八戒直喊肚子疼。悟空风趣地说:“别耍花招了,又想吃„西瓜‟?”“不,俺老猪没骗你。”八戒无奈地说。悟空没管那么多,还是继续前行。八戒肚子疼得要命,在地上直打滚。心想:都怪自己贪吃嘴馋。可他哪里知道,在自己吃西瓜狼吞虎咽时,悟空趁机变成一只小飞虫钻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师父看八戒疼成这样,心里很难过,便走过来关切地问:“要不要给你请医生?”八戒疼得在地上翻来覆去地直打滚,一边打滚一边喊:“哎哟,疼死我了,我再也不……哪里还顾得上与师父交谈。师父连忙说:“悟空快看看八戒到底怎么了?”悟空装模作样地在八戒的肚子上按了按,趁八戒张嘴的空儿,就从嘴里飞了出来,八戒立刻就不叫了。八戒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虫子在作怪。八戒急忙说:“谢谢你,大师兄,是你救了我的命……”这时,悟空严肃地说:“八戒,这就是对你的惩罚。”说完,便用金箍棒使劲儿往地上一拄,土地佬便出来了。“大圣,有事吗?”悟空说:“以后只要八戒再偷懒贪吃,你就把那只小飞虫叫来,让他再想方设法钻到八戒的肚子里,好好惩治惩治他这个奸懒馋猾的家伙……”“好!”土地佬应了一声就不见了。

在以后西天取经的日子里,八戒不但改掉了偷懒贪吃的毛病,而且学得十分乖巧,一路上化斋的任务都由老猪一个人包了,从没愧对过师父及师兄。

【 教师点评 】 在习作前,小作者又重新仔细浏览了《猪八戒吃西瓜》这篇课文,细细琢磨了猪八戒的性格特点,首先细想了猪八戒的可笑之处——私自切瓜,每吃一块之前,总是自言自语,自我圆场。然后,体会他四次吃瓜时的心理,弄懂了他说的理由难圆的话。所续写的故事,想象合理,前后有关联,人物性格自然和谐。小作者能够在通读原文,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不但能把八戒偷懒贪吃的老毛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带着一种对八戒偷懒贪吃这种行为的极其不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巧妙恰当,符合人物的特点,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 学生例文2 】 《猪八戒吃西瓜》后传

猪八戒独自尽情享用了一个甘甜可口的大西瓜后,却遭到猴哥的一翻戏弄,不仅造得满身青一块紫一块,还弄得面红耳赤,连白白胖胖的大肚皮也跟着红得不可收拾。这可真是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师父看着他那一脸不好意思的难堪相,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八戒,以后切不可贪吃忘义呀。”猪八戒见师父这样宽容,更不好意思了,真想一下子钻进地缝里。他心里暗暗地责怪自己:“真没出息,自作自受,活该,活该!” 这时站在一旁的急性子孙悟空实在耐不住了,开口便骂:“你这呆子,还不快谢谢师父!”“啊?啊?”猪八戒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两手抱拳给师父作了个辑,连声说:“谢谢师父,谢谢师父……”

从此以后,猪八戒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好吃懒做了,还主动推荐自己去化斋,化到斋饭也不再贪图小便宜,总是带回来和师父、师兄弟一起吃。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时间慢慢过去了,又是一年的六月,八戒按照惯例又顶着烈日去化斋。悟空心想:这呆子这一年来为了给我们化斋饭吃,也算是尽心尽力,今天让我来试他一试。想到这,悟空变成一只小飞虫落在八戒的肩膀上监视着他的行动。走啊,走啊,八戒被日头晒得大汗淋漓,腿也软了起来,他奇渴难熬,自言自语道:“现在要是有个西瓜该多好哇!”悟空听了心里乐了:这下机会来了。他便吹了一口气在前边变出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八戒一眼就看到了西瓜,上前就抱了起来。悟空心里嘀咕:这呆子不会又要吃了吧。这时只听八戒兴奋地说:“这回可好了,这么好的西瓜我要抱回去和师父、猴哥、沙师弟一起吃。”说完就往回走去。悟空连忙现出原形,对八戒说:“八戒,你真棒!”猪八戒见猴哥站在面前,都明白了,摸着大肚皮憨厚地笑了,“猴哥,你又戏弄我老猪,嘿嘿嘿,嘿嘿嘿……”说完,兄弟俩一同去化斋了。

化斋回来,唐僧一边吃着斋饭,一边听悟空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欣慰地笑了。

【 教师点评 】 猪八戒自上次因为贪吃落得狼狈不堪的残相后,师父及师兄弟依然为他创造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八戒也由原来的好吃懒做,事事变得勤奋主动,时刻为他人着想,的确变了一番模样。从而使我们认识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决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导致终生遗憾!应适当给别人创造改过自新的机会。八戒也正是在这种逆境中重新站起来的,我们应为之骄傲、自豪! 小作者能够在掌握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使自己续编的故事合理有趣、生动,吸引读者。文中对八戒知错就改的难堪相描写得十分贴切,简直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本文语言幽默诙谐,尤其对八戒后来不再好吃懒做,主动推荐自己去化斋的描写更符合儿童的特点,而且适合儿童的特点。从而使八戒也改变了形象,得到了师父、师兄弟的喜爱。

《牧童古诗续写作文范文.doc》
牧童古诗续写作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