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集镇建设实施方案

2020-08-03 来源:实施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集镇建设实施方案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根据鱼泉乡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及打造鱼泉生态宜居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围绕全乡提出的打造生态宜居的要求,按照“一年迈出重要进展、三年取得全面突破、五年实现整体跨越”的工作要求,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以整体开发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开发模式,推进集镇的城镇化进程,把鱼泉乡打造成全区生态旅游小集镇,生态宜居的好地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基地。

二、目标任务

主要任务:完善一套规划、新修一条大街、一个接待中心、一批上档次的农家乐、一个山货市场、一个旅游小商品市场、一个移民安置点、一个文化广场、整治一条河、改造一条街道。

分阶段任务:

——2008年,重点推进阶段。一是完善集镇整体规划方案、风貌设计等工作;二是改造乡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三是建设鱼泉乡文化广场;四是新修文化中心、社保所办公楼;五是新建龙泉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六是移民50户到集镇;七是新修300米的集镇街道;八是完善其附属设施;九是建设农贸市场(山货市场)。

——2009年—2011年全面突破阶段。一是延伸300米大街,完善整条大街建设;二是开发河对岸的街道建设,建设两座大桥;三是搬迁移民200户;四是建设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基地各类配套设施;五是整治河道;六是完成各类市场的建设;七是改造旧街。

——2012年,整体跨越阶段。一是旅游小集镇规模基本成型;二是各类绿化、集镇辅助设施到位;三是拓展区开发整体推进;四是集镇人口达到2000人左右;五是各类市场、接待设施功能完善。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政府广场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预计总投资:11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政府办公大楼的全面改造,广场基础和功能设施建设、文化中心和社保所办公楼建设、龙泉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二)生态移民区工程建设

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分三期进行投入,搬迁300户,1000人,房屋建设面积30000平方米,附属基础设施、街道、管网等,2008年完成50户移民搬迁,,300米街道的建设任务。

(三)集镇市场工程建设

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余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小商品市场、山货市场、汽车站等工程建设。

(四)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基地建设

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余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中心建设、接待设施建设、娱乐设施建设、附属疗养中心建设。

(五)河道整治建设

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余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河堤整治、河道治理、两岸绿化建设。

(六)旧街改造工程建设

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余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拆迁旧房60余户,改造街道500余米,完善各类附属设施、绿化等

四、工作要求

(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紧扣打造鱼泉生态牌、旅游小集镇、生态宜居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科学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一是要突出鱼泉地方特色,特别是作为旅游集镇和生态宜居这两个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建筑的格调一定要符合新的要求;三是要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相适应;四是突出建设的有用性、新颖性。

(二)分步投入,快速推进

2008年是集镇建设的开局之年,筹措资金到不到位、积极性调动得好不好,是打造集镇的关键之年。因此,全乡上下要按照规划,分步做好工作。一是按照整体规划,分阶段步骤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二是按照每一阶段的工作,抢抓时间,排好各类工程建设的工期;三是积极与开发商协调,为业主创造好的投资环境。

(三)招商引资,整合资金

今年,城镇建设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因此,为了进一步筹措资金,乡政府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是引进重庆有经济实力的开发商对集镇进行整体开发;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打工人员回乡到集镇落户;三是争取上级政策,引进重庆有关疗养单位落户集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分工负责

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集镇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集镇建设的分年度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国土、乡建等部门要根据乡政府的总体要求,制定好开发规划、优惠政策,拟定好房屋拆迁,征地拆迁等工作,村委会将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各类矛盾纠纷,在尽短时间内将土地交付使用。

(二)强化措施,积极引导

今年是鱼泉集镇建设开发的第一年,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乡政府将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高山农民、地质灾害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户到集镇落户。同时,积极引导,外出打工的青年到集镇创业。其次,乡政府将引进一些产业项目,为到集镇落户的群众解决今后的生计发展问题。

南川区鱼泉乡集镇建设时间安排表

时间

主要建设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人

配合单位

2008年2月

宣传、摸底阶段

乡国土、城建

范兴禄、程润祥、陈平

各村委会

3月-4月

完成集镇基础数据的收集,引进公司对集镇进行规划,并完成控制性详规;落实征地拆迁任务,土地储备工作到位;农户落户集镇登记。

乡政府、乡国土所、城建办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1社、4社

5月-6月

土地交付使用,启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单位完成管网、房屋的风貌设计;乡政府办公大楼、广场设计方案出台;工程进行招投标。

乡政府、乡国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4社

7月-8月

扶贫搬迁工程启动;乡政府办公大楼改造工程启动;文化中心启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启动

乡政府、乡国

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农业社

9月—12月

工程进入建设阶段,力争完成各项工程的主体工程

乡政府、乡国

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农业社

2009年1月

各类房屋进行外装饰,能完工的尽力完成;其它附属工程开始实施;

乡政府、乡国

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农业社

2009年3月至4月

完善各类管网安装,广场附属设施项目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完成;启动公路的硬化。

乡政府、乡国

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农业社

2009年5月至6月

硬化完成公路,绿化建设,路灯安装,广场的其它配套设施完善。

乡政府、乡国

土所、城建办

杨君敏、李梦华

程润祥、陈平

龙泉村支两委及农业社

说明:1.该时间表是整个集镇建设工程进度,其具体情况在工作中再作调整;

2.除以上的牵头单位、责任人、配合单位为主外,其它的乡级各部门、各村委会要积极配合整个集镇建设;

3.如果集镇实行整体开发,则以开发商的时间表为准;其政府办公楼的建设、广场建设工程将作相应调整;

4.乡国土、城建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应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衔接,争取尽量避免工程中不必要的停工。

推荐第2篇:集镇建设实施方案doc

集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抢抓有力机遇,破解商贸发展难题,扎实推进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辐射带动“两省五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造临夏西部商贸批发、购物、宜居、休闲、旅游名镇,根据县委、县政府“项目带动强基础、教育优先提质量、劳务输转求突破、产业培育破难题、改善民生促和谐、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建设“商贸、购物、宜居、旅游名镇”为目标,按照“集镇建设与市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公共设施相结合,与突出民族特色相结合,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原则,乘国务院重点扶持临夏经济发展和全州“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发展战略的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实施大河家集镇改造建设大会战,坚持大气魄投入、大手笔建设,提高大河家镇城镇化水平,加速融入中心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优美、和谐、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二、总体定位

按照突出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貌、打造度假胜地及州级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干快上,用2年时间,把大河家镇打造成拥有宾招床位1200张、日接游能力1.2万人以上的物流、购物、人居、旅游、民族风情

展示名镇。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编制规划

1、配合兰州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大河家镇总体规划》。

2、编制《大河家集镇控制性详规》和《大河家集镇修建性详规》。

(二)打造旅游名镇

加快大河家集镇建设,提升完善集镇功能,实施“十个一”工程。

(1)打造一个“度假区”。充分利用大河家一级、二级水电站、炳灵一级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四个水电站的整体区位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黄河度假区。高品位、快速推进物流、人居、旅游等工程建设,丰富产品,完善功能,整体开发完成200亩的建设任务。

(2)建设一条“文化带”。利用现有的积石雄关、临津古渡、禹王庙、黄河水系等历史古迹,高标准建设长6.5公里、占地290亩的文化带,按照“忆河、品河、听河、乐河、映河”五个篇章,打造集休闲、购物、景观为一体,彰显大河家文化特色的高档次文化带,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品位和价值。

(3)实施一个“街道硬化、亮化工程”。做靓五条“街”,以集镇建设的大项目为主体,实施刘集河两岸及西街道路硬化工程,长2160米,(刘集河两岸960米,西街1200米)宽20米,硬化

路面4.3万平方米。以滨河大道为主,建设长约8公里的街道实施亮化工程,对沿街主要建筑进行景观装饰,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提升接游能力,延伸休闲产业链条。

(4)建好一个“广场”和物流中心。对占地18亩的大河家镇中心绿地提升改造,发挥功能。建设占地200亩的仓储物流园区一个,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商品批发市场及中转仓库。

(5)建设一个民族风情博览园区。建设占地200亩的民族风情博览园一个。建设民族园、民族特色展厅,娱乐等附属设施。

(6)建设一个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占地200亩,建设廉租房6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楼10万平方米。

(7)整治一条“河”。按照防洪、景观标准,彻底改造刘集河,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8)实施一项“改造”。对5条街道旧商铺3.8万平方米房屋进行民族特色立体改造,新建商铺5.6万平方米。

(9)建设一个“系统”。对4条主街道、刘集河两岸3.8公里道路实施排水工程,安装DN300-600砼管6.6公里。建设热水供应系统和给排水(包括污水)系统,彻底解决集镇供水问题。

(10)建设一套“公共设施”。新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四处公厕”及“四个专业市场”,结合集镇建设整治项目,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三)完善交通体系

构建交通网络,联通各景区景点和两个县的旅游交通网络,

形成环积石山的交通体系,主要建设完善五条道路:

1、协助建好临大公路。临夏至大河家集镇,总长74公里。

2、建好环城公路。以北环路(滨河路)为主干道,建设南环路、东环路、西环路,总长10公里。

3、建好新城区连接路。建设连接商住、物流中心、风情园项目所在地的新城区道路,总长1.8公里。

4、美化滨河路、临津公路、民族街,总长约6.2公里。

5、建设沿黄公路。开通大河家经刘家峡至兰州的沿黄快速通道,融入兰州1小时经济圈。

(四)完善景区功能

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扩大景区接游能力,做好“四心两园”建设和宾馆酒店建设及升级改造。

1、建设“四心两园”:

(1)实施好民族特色风味中心街项目。位于民族风情博览园。建设民族园、民族特色展厅,发展民族风味小吃和特优农副产品。

(2)建设好商贸中心项目。位于仓储物流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设商品批发市场三栋,集中式物流中转仓库三栋。

(3)建设好高档休闲娱乐中心项目。位于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建设高档次娱乐休闲场所一处。

(4)建设好一批商住中心项目。位于住宅与后勤服务区,建设廉租房6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楼10万平方米,提高居住水平。

(5)建设好大河家风情文化公园。位于韩陕家滩,占地500

亩,建设儿童游乐园、休闲、娱乐等设施。

(6)建设好黄河风情线公园。位于北滨河路,长6.5公里、占地290亩。

2、扩大宾招能力:按照宾招床位达5000张的目标要求,兴建和改造一批宾招酒店。

(1)新建一个酒店。建设四星级宾馆1个。

(2)改造一批饭店。对现有宾馆酒店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接游能力和水平。

四、工作举措

(一)统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大河家集镇改造工作顺利开展,县上成立了大河家集镇建设指挥部。

总 指 挥:马占山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副总指挥:韩文明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李平州水电局副调研员

马文吉 县委办公室主任

苏学忠 县人大办公室主任

马全胜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马维林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 马清明 县财政局局长 马忠英 县建设局局长 王树诚 县发改局局长 马 澎 县审计局局长

董 汛 县委农办(扶贫办)主任

祁永仓 县交通局局长

张万林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王俊寿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韩绍先 县商务局局长

马生辉

马鹏阳

马玉忠

马佩文

马兴华

马学良

冶成义

马占海

马玉虎

陈尚雄

马腾飞 马占山杨玉贤马成虎拜真理海生清 贺永强 王怀成县招商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县城管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大河家镇党委书记 大河家镇镇长 县农行行长 县信用联社理事 县检察院副院长 县法院副院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民政局副局长 县水电局副局长 县监察局副局长 县电力公司经理 县联通公司经理

县邮政局局长

县电信局局长

辛 钰 县移动公司经理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韩文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内设八个工作组:

1、宣传动员组

组 长:马兴华

副组长:马学忠 马成云 白守海 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及社长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质监局、药监局、广电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宣传法律、法规,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及大河家 镇改造建设政策,营造集镇建设良好氛围。

2、规划协调组 组 长:马忠英 副组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国土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编制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3、征地组 组 长:张万林

副组长:马学良、马学忠、马清明 四堡子村,周家村村干部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财政局、国土局、药监局

职责:负责建设用地的征地,报批工作。

4、拆迁组 组 长:马兴华

副组长: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大河家村村干部及社长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安监局、药监局、大河家村委会

职责: 在集镇建设实施过程中,所有拆迁户房屋的拆 迁、补偿、建设地点的落实和暂时过渡工作。

5、建设组:

组 长:马学良

副组长:马学忠、马成云、白守海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建设局、安监局、药监局、大河家村村干部

职责: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建设,负责工程安全和建设质量。

6、治安管理组: 组 长:马腾飞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公安局

职责:严厉打击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为集镇改造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7、杆线迁移组 组 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电力局、电信局

职责:集镇建设改造地块的各类杆线的迁移、协调等。

8、镇区管理组: 组 长:马学良

成员单位:大河家镇政府、城管局、工商局

职责:对镇区卫生环境、经营交通秩序情况等进行管理。

(二)加强政策保障

1、规划保障。按照“规划审批一支笔、建设布局一盘棋”的原则,集中统一规划管理。根据集镇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聘请国内规划专家和权威机构编制景区、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走高端、建精品、创一流。加强对建设过程中规划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2、社会保障:对符合条件的失地居民纳入城乡低保,住房困难的城镇居民优先解决廉租房。

3、用地保障。土地依法征用、依法报批、合理补偿,用地指标重点向城镇建设方面倾斜,首先解决2年城镇建设项目的用地。

4、资金保障。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经营、资产经营、土地运作,加强跑项争资,争取上级资金、银行贷款、大企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

5、法制保障。妥善处理和化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信访问题,对无理取闹、煽动闹事、强揽工程等阻挠集镇开发建设的行为,公、检、法等部门提前介入,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创造良好建设环境。

(三)强化抓管机制

以“白加黑”、“五加二”模式开展工作,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结合集镇建设实际,实行“三定”和“六个一”的抓管机制。

1、三定:

(1)定额:定阶段完成投资规模,确保工程进度。 (2)定期:定时间完成工程量,确保出效果。 (3)定责: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确保落实到位。

2、“六个一”

(1)明确一名责任领导。实行领导挂点责任制,每个项目明确一个小组班子成员挂点负责。

(2)明确一个责任单位。每个项目明确一个单位负责协调和抓管推进。

(3)拟定一个工作时间表。每个项目拟定一个推进时间安排表,明确工作安排,并按期推进项目建设。

(4)成立一个指挥部。重点项目抽调相关单位干部组成指挥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矛盾。

(5)制作一个项目公示牌。每个项目制作一个公示牌,明确工期、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

(6)制定一套奖惩办法。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奖惩进行量化和细化。

(四)统一标准

统一补偿及预算标准,并张榜公示公告,自觉接受群众和社

会监督,不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切实维护公众利益。

1、统一征地补偿标准。

2、统一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3、统一管网管线定额和取费标准。

4、统一各项优惠政策。

(五)分期分项实施

1、分项目由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

2、分项目由责任单位进行招投标(或议标)和设计施工。

3、分项目由责任单位组织征地拆迁工作。

4、分项目由责任单位进行环境协调、督促进度。

5、分项目由责任单位组织竣工验收、资料汇编整理、资产移交验收。

(六)加强调度督查

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总指挥部半月一调度,各项目指挥部、责任单位一周一调度。总指挥部督导组半月一督查。对进展不顺、工作不力、形象不好、服务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

(七)严明工作纪律

禁止违规插手工程领域的招投标,严格规划审批,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重点把好三关。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把好规划设计关和执行关。

2、严格工程建设程序,把好源头防腐关。

3、严格工程建设标准,严把质量关和进度关。

五、工作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2月25日至3月5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改造项目,安排启动资金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

2、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2月23日至3月15日)。在大河家镇召开集镇改造动员会,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集镇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拆迁阶段(2011年3月15日至4月5日)。

拆除主街道旧商铺1655间、3.8万平方米。对4月5日前拆除动工建设的个体户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金,4月25日前拆除动工建设的个体户每户2000元奖励金,对逾期不拆除不建设的协调有关部门按照有关程序依法拆除建设。

4、建设阶段(2011年4月5日至10月31日)。

各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结合集镇建设的实际,指导个体户按照详细性规划和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

5、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大河家镇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六、优惠政策及补助标准

为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补偿标准。

1、拆除新建的商铺按照砖混结构房屋 4层以下(含四层)400元/平方米 ,5层(含五层)以上的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旧城改造区内新建4层(含四层)以下的300元 /平方米,5层(含五层)以上的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

2、对于整体搬迁的商铺,按商铺改造标准的3倍给予补偿,对搬迁的农宅按商铺改造标准的2倍给予补偿进行征收。

3、旧商铺按照统一标准“穿衣戴帽”的商铺每米补助1500元(按实际修建的铺面长度计算)。

4、对按要求原址动工建设的由国土部门现场及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完成主体后由建设部门现场及时办理房屋产权证,除工本费外免收其他费用,金融部门积极提供贷款予以支持。

推荐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

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

推荐第4篇:美丽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美丽xx、精致xx、幸福xx,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全域打造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优、村庄环境美、乡风文明好、基层基础实的幸福美丽新农村,经过村委会讨论调研后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美丽的xx村,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浙江省xx市xx县xx镇xx脚,全村地域面积5.1平方公里,共xx户,xx人,耕地面积xx亩,其中水田面积xx亩,山林面积xx亩。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平均每年新发展早生良种茶xx亩,毛竹产业快速壮大。通过实施“低改垦抚、培育龙头、基地带动、内扩外移”四大战略,创建了以xx村粮食功能区块为中心的百亩粮田示范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年扩大土地流转面积。2009年初完成了xx村的线路进行改造,推广电子信息化工程, 2010年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并及时对村内自来水工程进行了新装与改善工程,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基本实现了村主要道路硬化,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洁美庭院、美化家园”等活动,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村庄内露天厕所改造60%,卫生厕所入户率均达95%。

二、村主要特色和资源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古人云:最佳风水莫过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不错的,xx背靠xx镇第一高山——公山尖,安如泰山,几千年来自然灾害都悄悄躲过。一弯新月似的河流唱着歌从村前流过,给xx村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人才。左边是绿油油的高产示范水田,像条青龙似的守护村庄。新淳杨公路如一条巨龙似的,跨过高山,越过平原,趟过河流,呼啸着从xx村右边前盘旋而过,这条致富的路将开启xx崭新的篇章。xx村是xx县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块璞玉,有待大家一起来开发。

2、源远流长的人文故事

xx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人文故事,例如:能呼风唤雨的乌龙大王,跋山涉水只等闲的赤脚大仙,知识渊博的解晋,少时游学乐施的方腊,勤俭持家的草席大王……翻开xx村谱,无数野史传说扑面而来,令人新奇而沉醉。这些人文故事,只需要发动村中老人回忆记录,然后稍加修改润色,便是绝妙的故事,都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支点和启示点。

3、不能忘记的革命历史

昔日革命领导人方志敏,带领红军经xx的公山尖峡谷,遇到当地地主武装围堵,元气大伤。后突围后,辗转到白马,终于被俘,解押到江西上饶,最后壮烈牺牲。现在公山尖的有个山谷,含铁矿比较多,好像个天然的录音盒,每逢雷雨大作时,隐约有枪炮隆隆作响,仿佛在重播历史的电影。可以建造革命英雄纪念碑,成为爱国革命教育基地。

4、伟岸挺拔的公山尖

xx湖的旅游已经形成品牌且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佛、禅、寺的文化建设项目更是地域难找和资源稀缺;经过察看“公山尖、万佛山生态游”项目在xx湖西部。我们建议:我们可以利用轮廓粗线条设计、因此稍微开发就可以接待游客的,由此产出周期和回报比都是相当明显;只要因地制宜、立足保护、科学利用、这个项目就是确实可行的哦。 资源优势、宗教资源:

1、xx湖正在建设“国际旅游休闲综合体”,我们依附xx湖的当地品牌、并且大市镇距xx市100个城市综合体发展规划之一的姜家风情小镇“xx湖遂安古城小镇”(已建成开放)和“东方好莱坞”(xx县政府招商引资几十亿正在开发中)轮渡过来20只有分钟左右,两者因为距离近所以今后的辐射作用会相当明显;如果我们这个景点建成了、那么以后游客既能“在姜家做一回古城的守望者”、20分钟过来我们这里“又可以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2、此项目在大市镇xx村、在镇中心所在地,所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另外15分钟的地方就有高山悬崖b(洞坞自然村)可以做“悬空寺庙”c的项目期待开发中、20分钟有下姜村“习近平和张德江帮扶的“新农村宣教点”d以及农家乐e可以接待、还有中途的花石源口“七都港大漂流”f“沙滩项目”g和下姜村口的“阴坞石公石母高山景观”h(山上面的高山景观那是相当的好),目前条件成熟了这些项目都需迫切开发中;这里当地有这么多比较集中的优势资源,如果各方经过协商,几个村共同组建《西部山野旅游联合体》或者是“xx湖西部旅游集团”那么大家就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旅游景点的品牌口碑定会是含金量十足;各方可以进行整体合作租赁开发、采取单项建设、资源合作经营权初定多少年不得改变来联合操作、所以这个项目的启动对当地其他资源的宣传、开发和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3,此项目初步启动后进行立项、依靠政府进行再融资,对附近有这么多的景点可以结合起来操作、对当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大发展将会起到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利商富民和谐发展的时代推手; 4,这个项目地域所在大市镇、附近就可以建设“土特产的集中销售市场”来为游客服务和提升部分农富产品的潜在价值给农民增加收入。 5,xx湖和当地的佛文化还不浓厚、有这个项目对当地旅游的资源利用和文化内涵是一大提升、立项和开发的过程定会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圣贤者乐佛。万佛山生态游是集“田野风光--悬崖峭壁--佛宇庙寺——文化提升——影视基地(附近20分钟轮渡的姜家几年后就有)”这样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到这里在灵山、秀水和悠然南山的意境之中感悟佛教的真谛、品味人生得失、升华人生境界;---其资源品种之全、品位之高、韵味之雅在当地是独一无二的,其品牌的价值将来是非常超值。目前是投资打造万佛山生态旅游的最佳时期;然后进行立项、依托政府进行再融资来改造和提升,根据时代功能分不同的阶段来对山上面的“万佛”进行细分、利用和雕刻(佛文化的有些内涵补充和提升是需要几百年的传承和发扬的事情)。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纳文明财富”。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万佛山”生态游;集“田野风光--佛宇庙寺--悬崖峭壁--附近今后有影视基地”,这样几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使游客来了以后在灵山、秀水和悠然南山的意境之中品味人生得失,感悟生命的价值、领会佛教真谛的境界是不言而喻。我们可以采用当地农村土地入股和资源入股、其他资金入股、智力入股和政策入股的股份方式进行现代企业的公司化操作方式,各方进行整体租赁开发、采取单项建设、资源合作经营权初期定50年不得改变,入股资金3年后经过公司协商(80%股份同意后)转让给个人或者政府均可。

5、乐于奉献的乡贤

xx工业资源匮乏,村级经济落后,是个外出打工最多的村庄,每年有大量的热钱是通过外出打工者汇回村中的,而且有很多打工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跃为老板。村中无数新洋房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无不展现出村民殷实的家底。我们可以利用大年初一,广发英雄帖,邀请外出打工者来村委会喝喝茶,畅谈建议,为xx出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会有故事发生。

6、崭新的规划蓝图

xx村紧密团结在xx县委周围,依托老百姓,群策群力,搞好科学规划,我们计划在三个月时间做出《xx村规划蓝图》,对xx整体旅游项目和农林项目进行统一规划,而且报上级领导审批。我们可以将蓝图配上效果图,做成路边灯光平喷绘广告,吸引来往客商前来考察投资。在此基础上,发动村民乡贤的力量,编辑彩印好《xx招商引资规划书》,利用邮政渠道投寄浙江省部分企业领导和旅游投资人,吸引外资搞旅游建设,带动村级经济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环保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富民之路。

三、主要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团结在xx县大市镇政府领导周围,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把xx打造成“生活富裕、精致向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村庄整治、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培育和精神文明提升为切入点,以村庄疏理改造、地方服务标准推行、精品村庄建设、整治精品线打造、森林xx行动和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为重点,精心打造富裕之乡、生态之乡、精致之乡、休闲之乡、和谐之乡。

四、基本原则

1、因村制宜、坚持争创特色原则。只有富有乡土特色,才有生命力,我们要立足xx村庄实际,从现有条件出发,分类指导,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充分挖掘地理、资源、人文优势,因村制宜,从全面普及向突出重点转变,从面面俱到向体现特色转变,积极营造各具亮点特色的新农村。

2、政府引导、坚持群众主体原则。要综合运用政府政策引导、项目扶持、规划指导、试点示范等政策手段积极推进xx新农村建设,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成为推进xx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3、量力而行、坚持注重实效原则。要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理性建设,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整体推进、坚持突出重点原则。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重点,以点扩面,整村整片整乡推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倒排工期、落实保障,切实完成目标任务。

五、目标任务

(一)实现村庄建设新面貌

1、大力推进整洁村容改造。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宜通则通”原则,加大整治力度,全力推进村庄梳理改造,通过宅基地复垦、梳理式改造、零星宅基地整理和村集体统一经营,全面完成“一户多宅”清理整治,继续推进闲置房拆除,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明确村庄发展导向,留足建设发展需地,合理规划农村新区、村庄景观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整乡整治铺垫基础。

2、切实提高村级服务标准。继续在全乡推广美化家园地方服务标准,在xx村开展门前三包、村庄保洁、庭院美化等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垃圾日产日清动态保洁,全面清理乱堆放、乱张贴、乱悬挂现象,积极推行星级评优制度,建立保洁、评优、督查队伍,落实激励机制,定期组织评议、考评活动,结合建设生态景观、休闲公园等公益设施,努力把庭院打造成精致的小品,把村庄建设成美丽的家园。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全乡推行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实施市级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创建工作,完成乡农民集聚区市政道路建设,启动商住楼和多层公寓开发,农村网络公路实现基本覆盖,实现星级农民会所、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医疗服务站全覆盖,村内道路全面硬化、亮化、洁化、美化,农村面貌切实改观、村级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4、打造特色星级村庄。以土地集约利用、布局精致实用、设施功能完善、环境生态美观为目标,全面提升村庄建设品质,实现墙面粉刷立新、道路清致优雅、景观布点成群,充分挖掘村庄资源特色,形成生态旅游、田园风光、滨海风情、文化特色四种发展导向,把村庄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人文历史进行融合串联,开发乡村文化风情体验和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公山尖等村级旅游景点,形成一日乡村游精品线,实现村美民富人和政通的目标。

5、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xx丰富的农产品,致力无污染绿色高山农产品生产,尝试“公司——村委——农家”模式,摸清市场脉搏,开辟村级企业,打造村级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1)、“xx湖老妈牌”豆瓣酱。 利用村里种本地土生土长的大豆,生产各种口味的豆瓣酱(甜酱、辣酱、土酱……),并申请专利品牌,大打亲情牌。因为这种豆瓣酱是60.70.80.90上学必备佳肴,也是那个年代xx学子外出苦学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呼唤起外地打工成功者回家创业的心弦,能批量生产,相信也能打入外面的市场。

(2)、“xx牌”豆制品。我们充分发动村民种植老牌子大豆,杜绝转基因大豆,然后统一工艺,开展深加工:嫩豆腐、老豆腐、豆腐干、薄和厚的百叶、豆腐衣、腐竹、素鸡、油豆腐、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火腿等。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豆浆、腐竹等;豆鼓、豆腐乳、臭豆腐等统一商标,多元化渠道销售。 (3)、“公山尖牌”干菜制品。xx最高的山峰是公山尖,我们利用屋前屋后,发动群众种植可以制作干菜的蔬菜,例如绍兴的梅干菜,可以泡汤喝,绍兴很多大老板酒足饭饱后,来一小碟臭豆腐,加一碗梅干菜泡汤,可以津津有味地品尝个半天。甚至有的大老板开着豪车乘飞机来到某一小店,去品尝梅干菜汤。这就是一个字—— 土 !土得掉渣的东西才能深入人心。 (4)、“磨心尖牌”(千里岗牌)茶叶。xx县最高峰是磨心尖,高1522.5米,千里岗山脉最高峰。 我们统一发动茶农,统一工艺,统一标准,统一注册,统一销售茶叶,杜绝打价钱战,杜绝恶性竞争,争取做精品,打造村级名茶。

(6)、策划特色旅游项目。休闲观光旅游业方兴未艾 ,诸暨赵家镇就是打造千年香榧林(国家森林公园)和樱桃节这两个拳头产品,诸暨同山的酒文化——同山烧,山下湖的珍珠美丽旅游线,大唐的袜子节,枫桥的衬衫节。我建议可以参考攀岩、户外探险等刺激性的旅游项目,争取体育局的支持。

(7)、成立xx休闲山庄。 我们可以以股份形式参股,吸引外地创业者回乡投资,人多力量大,而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脉,甚至可以以固定房子资产反馈给投资者,让投资者放心安心。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经营,然后统一分红。

A、特色山珍——种植或收集山上的野味,例如:地衣、马兰头、野蕨菜、蘑菇、竹笋、娃娃菜、高山蔬菜……

B、特色水产——田鱼(丽水青田特有稻田养殖,可以引进)、大鲵(人工养殖娃娃鱼)、石斑鱼、汪刺鱼、鲶鱼、桂鱼、乌鲢……

C、特色养殖——野猪、天鹅、梅花鹿……

D、特色垂钓——人工鱼池、摸泥鳅、钓黄鳝、采莲蓬……

E、特色休闲——攀岩、野外拓展训练、真人CF枪战……

F、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村谱,走访老人,回忆革命事迹,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馆)

G、开心农场—— 我们可以建设小块开心农场,用篱笆围出一小块,架上摄像头,通上网络,出租给xx上海城里人,帮他们打理。

H、夕阳红村居——利用到公山尖的大路边,建造一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小房子,租给城里人来养老度假,利用他们的消费市场带动村级经济。

7、发展电商营销项目。利用村电脑室,组建电子营销员,大力推进电商换市,拍摄网络视频,开设xx网站,请专业的老师指导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把xx推广到xx、上海、全中国。开设“xx旅游节”(草莓节、葡萄节、茶叶节、野外生存拓展节……),邀请电影电视导演来xx采访选景等,扩大知名度,吸引xx上海老年人来xx来旅游观光、养老休闲,打造旅游金字招牌。

(二)实现淳杨靓丽新干线

1、打造新干线精品风景线。以营造亮点、精致打造为目标,围绕村级主干道路全面推进沿线村庄整治,主要实施沿线植树绿化、道路整治亮化、墙体立面改造、违章搭建清理、景观全线布点等五项内容,重点完成村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面”实现全域打造。

2、推进“森林xx”行动。按乡村扩绿添景、庭院增色提档要求,大兴植树绿化,做到村村有计划、户户有落实、人人有任务,重点开展护村林建设、村道绿化、河道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化,全面普及农村公园,森林村庄基本覆盖,建设“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生态园林乡村,实现村庄美、景观美、生态美。

(三)提升xx村人文素养

1、提升文明素养。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爱国主义国防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村蕾计划”等行动,普及科普知识,积极创建市县级文明村、科普示范村,将新农村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和激励全乡人民爱护家园、建设新农村,意识到不仅要家里美,更需要村庄美,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实现农村居民素质提升,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理念。

2、繁荣农村文化。加大文化教育投入,新建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村落文化宫全覆盖,普及农村图书室、教育室、宣传长廊等文化场所,大力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完善村级信息网络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村庄。推进农村文体活动,全面更新文体设施,建设健身公园、活动中心等文体娱乐场所。加快文化阵地建设,普及农村妇女健身队伍,发展壮大xx舞狮队、竹马队、女子排舞队、孙悟空组合唱等民间文艺组织,推进民俗文化村市重点文化企业建设,积极举办农民文化节和各类文艺活动。

(四)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农业,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用生态化理念打造农业。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不断扩大规模化、设施化、精品化基地面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围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名特优农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开展观光休闲农业高效设施农业。

2、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支撑和发展后劲,各村要立足实际,深挖潜力,用好资源,创新思路,着力增强造血功能。提升现有集体资产,学习借鉴xx村经验,对已发展村级资产,加强科技创新和后续管理;灵活利用村级资源,用好生态人文资源、集体房产资源以及村庄梳理改造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鼓励村企合作开发,兴建村级经济发展项目;积极探索吸引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等新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新发展。

(五)和谐村级基础网络

1、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干部、党员先锋作用,率先垂范,全力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通过组织教育培训、外出考察,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通过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好干部、好搭档、先锋党员,树立先进学习典型,充分激励工作积极性;通过实施后备干部培育行动,积极吸纳农村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2、引导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示范带动,让群众看得到成绩,听得到实效,学得到做法,使新农村建设深入民心;通过开展“美化家园·争创百佳”活动,有效激发群众建设家园积极性;通过发挥代表、妇女、青年作用,建立代表督查、妇女评星等多支队伍,积极引导群众自觉配合、主动参与;通过发挥新农村建设同乡促进会作用,凝聚人心,聚全乡之力建设新农村,形成村村互比、户户互督、人人参与、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为整乡打造奠定扎实基础。

3、推进村级管理创新。借鉴“枫桥经验”,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化解基层矛盾问题,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借鉴城区物业管理经验,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在村庄建设、民主管理、便民服务、绿化养护、社会治安以及三资管理上探索高效可行的管理模式,促进村级管理创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六、实施步骤

本次工作实施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分四个阶段推进。

1、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2月)。乡村两级联动,逐级召开动员大会,拟订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部署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3月1日—2013年11月15日)。对照本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各职能办公室制订实施细则和考核方案,将任务落实到村,责任到人,各村按照任务要求,因村制宜拟定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实施,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幸福美丽家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3、考核验收阶段(2013年11月—12月30日)。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党群、宣传、农业、城建、政法、妇联、团委、文化站等职能办公室组织实施,联合相关部门、党代表、人大代表、老干部组建考核组,对各村、各项目进行月督促、季抽查、半年巡查、全年考评,使整乡打造幸福美丽新农村行动扎实推进、有力实施、取得实效。

4、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4年2月20日)。各村要对照任务要求,做好年中、年末总结,开展“回头看”活动和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通过实践经验积累,不断推进工作进程,为新农村建设提升发展奠定基础。

七、保障措施

1、领导挂帅,责任落实。实行书记、村长领导亲自抓、村委分头抓,明确人员,落实资金,加强协调,抓好落实。成立以xx村委书记为组长,村长为副组长,打造幸福美丽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检查、指导、督办、考核。

2、多种宣传,点燃氛围。通过会议发动、广播宣传、标语横幅、网络信息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掀起新农村建设工作热潮,做到家喻户晓,及时总结好思路、好经验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政策激励,保驾护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对森林xx行动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财政将分别每年补助,对村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村庄整治等将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加强干部工作激励,将本项工作列入联村干部、村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提高干部考核激励基数,对做出积极贡献的干部、群众给予表彰激励。

推荐第5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1 基本原则:

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

2 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3、加强我村医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建监管水平,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路边“三堆”、门前杂物,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每月召开天星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

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 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 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3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

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天星村。

四、具体施工名称和地点

1、洋太路97KM+200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2、洋太路99K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3、洋太路100KM—102KM路外栽种紫荆树,间距3米。

4、罗继财、赵应茹、陈素芳场院边砌花栏总长150米。

5、村委会前院场栽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

6、庞胜山两侧山墙与后墙进行粉白处理,刘先荣、陈素芳墙面粉白处理,计8间。

五、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天星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长: 成 员:

(二)、建立督查检查机制。

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检查、月底开会、总结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2015年11月15日

推荐第6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推荐第7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下文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2016年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3.2016年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4.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5.2016年乡镇两学一做实施方案

6.2016乡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7.2016年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8.2016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9.2016机关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10.市2016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

推荐第8篇: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镇学校“美丽校园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

为推进美丽校园建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式高品位可持续发展,全面优化校园环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根据《德州市“美丽乡村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弘扬学校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教育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拓展学校文化活动领域,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立足育人,突出文化,因校制宜,尊重传统,彰显特色,发挥创意,体现审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

以学校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的学校文化建设为内容,争创“五优”校园:创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节约校园。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组织开展有效的学校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自2013年起开始实施,在原有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将学校建设成为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的校园。形成教师教育语录、师生值岗、科技艺术节、教师集体备课、学校管理干部论坛、家长学校、学生路队分流放学、学生兴趣队组活动、大课间活动和学校楼宇文化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品牌。

四、具体任务

(一)建设和谐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校风建设。学校要凸显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传承学校优秀传统,彰显学校个性发展特色。

1、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应深入细致地了解自身的发展历史和蕴涵的文化底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切合本校实际的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并通过研讨、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使之为全校师生所认同、接受,让师生受到学校特色文化的激励和熏染。

2、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风是一个学校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学校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结合现代办学理念,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务实创新”的校风,“慈爱公正、严谨博学”的教风,“勤思敏学、活泼向上”的学风,使学校能有独具特色的标识或精神支柱,让“三风”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主旋律和核心竞争力。

3、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努力塑造“四种形象”,在社会树立“质量高、有特色、环境好”的形象;在家长中树立“优质、真诚、满意、放心”的形象;在学生中树立“学园、乐园、家园、花园”的形象;在教师中树立“公平、理解、信任、拥护”的形象。使学校更安全和谐,更高雅纯洁,更温馨快乐。学校成员确立责任意识,树立起“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共同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自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自觉珍惜和维护学校的声誉,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二) 建设文雅守纪的学校行为文化

1、培养学生雅行习惯。让学生动手美化、净化自己的教室,形成文明、洁净、安全的教室文化;加强食堂、走廊等重点场所的卫生治理,消除卫生死角,引导学生自觉摈弃不良行为,形成节约意识,打造高品位餐厅文化、走廊文化;创设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设计、精心布置,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形成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

2、拓宽课堂渠道,形成学校课程实施特色。

(1)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构建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创设平等对话、合作研讨、探究创新的课堂文化。

(2)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学校要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雅行训练校本课程教材,建立分年段、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雅行训练序列,让雅行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谋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共进;打造师生值岗、路队分流放学、大课间活动等学校雅行训练品牌,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提升人格境界。

(3)把科技、艺术、体育、美育教育融入课程文化建设中。以学校传统的“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三结合教育”等内容为支点,建立科技、艺术和三结合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加快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建立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的学生兴趣队组,实现学生特色项目活动规范化、经常化、趣味化;开展好“科技艺术节”、“读书节”、“六一节”等学校传统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班、书法班、美术班、体育班、舞蹈班、科技制作小组等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获得一次登台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感悟、体验成功。

3、创新活动内容,形成学校主题教育特色。广泛开展有特定主题的校园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挖掘社区教育资源,通过报告会、演讲、参观考察、网上互动、主题班会、社区联谊、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

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培养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个性心理品质。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领导小组,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建立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读书交流平台,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一次图书推介会;每学期一次读书知识竞赛;每学期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学期一次诗歌朗诵会;每学期一次作文竞赛),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开放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满足师生阅读的需求。着力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和教师教育语录征集活动,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5、精心设计学校仪式与典礼仪程,形成仪式与典礼活动特色。学校仪式与典礼包括升(降)国旗仪式、总结表彰仪式、入学(党、团、队)仪式、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和纪念性典礼等,精心设计学校仪式与典礼仪程,建立管理制度,定期举行,长期坚持,形成传统。

(三) 建设规范严谨的学校制度文化

1、建立健全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制度文化既表现为以文本、书面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学校规章制度,又表现为师生创设规章制度与遵守规章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学校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和学校规范管理的水平。学校要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规范校园秩序,推进依法治校,增强师生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2、建立规范的执行、监督和奖惩机制。学校要规范管理,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每一项工作都有始有终、落到实处,每一项工作都有较为详实的资料记录和完备的档案材料,体现学校的管理过程,记录学校的发展历史。

3、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作实效为本的原则,体现学校全体成员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发挥潜能,鼓励创新,激发教职工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规范、和谐的工作环境。

4、注重制度意识的培养。通过典范感染、从小事做起等手段加强制度意识的培养。

(四)建设雅致协调的学校物质文化

1、有体现自身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服等体现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标志,广泛发动广大师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其参与设计和评选过程,培养广大师生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引导学生在牢记校训、咏唱校歌、佩戴校徽中传承学校精神。

2、建设校园自然环境,形成学校自然环境特色。校园自然环境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在总体构想上有超前意识,力求一流,长期不落后。

(1)学校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对现有校舍、大型建筑设施如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以及师生食堂、厕所、体育设施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深化教育功能;校门、校园道路、车辆停放场所、学生活动场所、国旗护栏等设施设置要实用、美观、和谐、统一。功能按标识清晰醒目;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

一、相映成趣。从形式到内容力求体现整体美感。

(2)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绿化美化。充分考虑花季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可因地制宜增设凉亭、水池、绿色长廊等设施,扩大学生活动面积,并配以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音响设施。

3、注重学校人文景观建设,构建学校人文景观特色。学校人文景观位置恰当合理,内容寓意深远,设计新颖独特。校园悬挂张贴标语口号能够反映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既有对社会、对家长的办学承诺,又有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名人格言和警示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策群力,精心编写和摘选有关内容;精心设计展示形式,分清层次,体现和谐美和整体美;精心设置展示位置,在学生不同活动场所(教室、实验室、阅览室、走廊、宿舍、食堂、厕所等)设置不同教育内容的格言,突出教育目标和效果。

4、构建校园传媒环境,形成校园传媒特色。

(1)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放校园节目,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知识。

(2)学校办校报、校刊等,为师生的自我展示搭建平台,拓展校园传媒的功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文化传播载体采用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并让师生积极参与编辑、制作,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3)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功能教室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要使其发挥伴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大功效。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2月――2013年3月

学校从学校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

学校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美丽校园建设工作措施,形成学校建设的科学系统,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各方面初步显现鲜明特色,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形成学校特色和品牌。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组织好美丽校园建设的阶段反思、调整再发展工作,开展阶段性的总结,围绕“创特色、上档次、重效果”的工作原则,提炼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的经验,提出继续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新发展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措施,高标准整体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美丽校园建设,是今年确定的工作重点之一。学校成立“美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制订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研究,注重实效

通过调查、参观、研究、思考、试点、总结,加深教师对美丽校园建设的认识。引导教师在传承学校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尤其要在校园景观、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网络运用、制度建设和校本管理等多领域有所突破。

(三) 增加投入,加强建设

加大对美丽校园建设的投入,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美丽校园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附:美丽校园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推荐第9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推荐第10篇: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校园”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石各庄镇初级中学 2014年3月

“美丽校园”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建设“美丽天津”、“美丽武清”精神,进一步推进建设“美丽校园”工程,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念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三统一的原则,抓住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活动开展四个重点,以人为本,领导引领,全员参与,共同构建高品位、有特色的和谐校园。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协调安排,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团支部、班主任积极参与,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在规划、落实、督查、奖惩各个方面制定得力措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三、具体分工

德育处:师生风纪,宣传舆论,文化氛围。 教务处:师生风纪,教风建设,教学教研。 总务处:环境建设,美化绿化,服务质量。

四、具体内容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主要指学校内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和优化美化。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精心设计,巧妙布置,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使校园处处体现出鲜明而又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1、校园美化

(1)操场西侧、北侧栽种法国梧桐36棵,西侧安装40米护栏。 (2)粉涮、整修教学楼外墙;更换楼前及楼后广场砖。

(3)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体育锻炼标志和宣传画、宣传标语,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

(4)整修、油漆防盗护栏等。

(5)教学区每层楼悬挂6块(共18块)名人字画(或温馨话语)、哲理名言或名校图片。

2、教室美化

(1)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校训。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的十个好习惯》等张贴上墙。 (3)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

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4)教室内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

(5)整修教室投影柜。

4、办公室美化。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办公室公约》、教师制度等常规要求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2)建立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纳入学期年级组评比考核。

(3)适当位置可张贴国画或书法一组,最好是师生自己的作品,以增强文化气息。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主要指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管理文化。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优化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达到约束人、引导人、教育人的目的。

1、工作目标: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

2、工作任务: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各部门、各班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健全学校规划和章程、教职员工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德育方案、文体活动管理制度、课堂常规、师德规范、班主任工作制度、奖惩细则、各类预案等等,并将所有制度汇编成册。

(2)培育和谐的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保障。学校对管理文化的目标定位是:学生成长、教师成才、学校成功;管理文化构建的落脚点是: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纵向分块,分教育、教学、后勤三块管理;横向分线,实行学校、年级、班级三线管理,各部门、各班级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自主、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主要指提升和凝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校训、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精神、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等。

1、工作目标:

结合本校实际,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

2、工作任务

(1)师生明确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内涵。 (2)激励性的校歌——《启盼明天》,师生人人会唱校歌。 (3)各班均有规范的班训、班风、班规;开展制作班徽、班规活动。 (4)每学年组织一次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评比表彰活动,并将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展示,激励师生进步。

(5)定期开展评选“三好班集体”、“文明班级”活动。

(6)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安全教育工作、师德先进事迹、行为习惯典范,解读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7)定期组织读书交流评比活动,定期组织每周寄语,每周一本好书(刊、网)等推荐评选活动。 (8)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如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合唱团、书法兴趣小组等。

(9)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青年读书会、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教工之家等。

(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根据教育需求,设计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1、工作目标: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鲜活校园文化生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2、工作任务: A、教学活动

(1)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青年教师说课竞赛、课件评比、人人赛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2)定期开展观摩课或教研活动。

(3)定期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开放周活动。 (4)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5)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开放家长学校,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活动。

B、班级文化活动

(1)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指导员,负责全面指导建设本班文化。 (2)师生共同设计适合本班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训、班徽等。 (3)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坚持与时俱进开展主题教育班会。 (4)组织学生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利用教室各块专栏开展班务工作。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6)争创文明班集体、养成教育示范班评比活动,树立良好班风、学风。 (7)建好图书角,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文化内涵。 C、专题文化活动

(1)开展主题“好书伴我成长”、“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征文、演讲比赛。

(2)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切实增加学生法制观念。 (3)认真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认真开展“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5)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提升我校师生剪纸艺术水平和加强“畅想未来”学生音乐社团建设。

(6)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

四、实施步骤

“美丽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做到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先进的文化培养人现将我校文化建设工作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动员阶段(2014年2月)。

1、学校制定方案;

2、学校召开全体师生的动员大会;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4月)

1、以“书香校园”建设为重点,培养学生“晨读、午写、晚省”习惯,积极开展读书、演讲、朗诵等活动。

2、在“民族精神代代传”的号召下,引导师生积极投入到“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热潮中,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股学雷锋高潮。

3、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主体系列活动。开展集体跳绳、运动会、剪纸、绘画、舞蹈、歌咏比赛等活动。

4、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

5、绿化、美化校园。根据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主题教育日,积极开展“我为美丽校园做贡献”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些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各处室根据具体分工逐步完成以上“美丽校园”建设内容。 第三阶段:检查评估,形成特色。(2014年5-6月)

要邀请和组织各界人士走进校园,为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并梳理合理化建议,改进提升,为打造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把脉。

五、总体要求

此次美丽校园建设是积极响应“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重在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美丽校园。力争突出我校一个特色(书香校园),两个亮点(剪纸与国画)。

1、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教育性。以校园环境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校园的每一寸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空地都具有教育作用。各部门、各班级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积极行动,使得整个校园和谐统一,布置物的制作必须讲究艺术性,必须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师生自己动手、亲自创作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勤俭节约、创新创造,达到简洁、美观、高雅、大方、催人奋进。

2、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突出主题性。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班班主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负责者,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所有员工和所有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各部门以其负责人为核心、各班级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参与中建设,在建设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3、坚持百花齐放,突出特色性。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只做总体上的、纲领性的、指导性的安排,各部门、各班级依据自己的情况,结合我校的综合优势,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自己的文化建设发展规划;要从办学理念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班级有特色,部门有特点,学校有新貌;总之,在文化建设活动中,力争在我校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大好局面。

第1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场)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

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局)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四)完善公共服务

13.提升完善卫生设施。推进乡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升级,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14.强化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家书屋,2015年重点完善83个农家书屋,配齐配全各类图书,力争到2017年88个农家书屋全部达标。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建设,2015年完善40个村级活动室,到2017年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逐步完善25处文体广场,力争到2017年文体广场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其中:2015年建设7处文体广场。(责任单位:县文广体局、各乡镇场)

15.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利用好国家、省、市扶持政策,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村村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宽带网络。力争到2017年,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100% ,其中:2015年完成2354户,至2017年完成3354户。(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文广体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6.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力争到2017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绿色标识达15个,原料基地达6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45万亩。其中:2015年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绿色标识12个,建设原料基地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40万亩。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行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鼓励果蔬、水稻、畜禽制品就地加工,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2015年计划转移劳动力7.08万人,力争到2017年转移劳动力8万人。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牧局、各乡镇场)

17.发展乡村旅游业。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桌、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力争到2020年,特色农家院、大小餐饮企业达到500家,农业旅游观光及温泉果蔬采摘基地突破5处,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各乡镇场)

18.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转化升级。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入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区。搭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农业科技网络,开创网络商务,农产品质量信息精确到户,实现农业生产园区精准生产,经营管理、监督追溯、社会服务智能化、网络化。(责任单位: 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19.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拉动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2015年,发展各类合作组织30个、家庭农场10个、500亩以上大户70户,土地流转面积增加5万亩。力争到2017年,各类合作组织发展到30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200个,1000亩以上大户达到200户,实现土地流转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六)精神文明创建

20.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

2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适应信访新常态,严格落实信访责任,有效化解新案积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信访局、各乡镇场)

22.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示范村、重点村、达标村文明户比重分别达到70%、60%和50%;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弘扬文明新风,抵制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实施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具体实施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并定期向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领导小组上报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责任分工,主动落实建设任务,整合资金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按照目标时序,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加快整乡整村推进。充分调动和挖掘现有基础较好乡镇场及村的积极性和潜力,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全县至少集中推进一至两个乡镇场,做到整村规划、整乡建设、整体推进,统筹区域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建设,打造一批建设标准高、影响作用大的示范区域,提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四合合胜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社会参与、帮扶共建“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多渠道、多角度解决美丽乡村“筹资”难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统筹使用农牧业、水利、林业、道路、扶贫、环保、文化卫生等方面涉农资金,集中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完善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加强项目建成后管理维护和监督,探索管护运营新机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督导考核机制,加强指导督查,强化动态跟踪,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对建设不力、进展缓慢的,限期予以整改。对于推进较快达到评定标准的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给与一定资金扶持。

第12篇:韩集镇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韩集镇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我县“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我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镇根据县局精神和本镇教育实际情况开展以“规范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形象”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年”创建活动。为推动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为主题,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履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对象

全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

三、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引导全镇教师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

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

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重要来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与内容

(一)广泛动员,全面启动阶段(2014年3月)

1、活动内容(每周集中学习1次、各项活动有记录并存档案)

①各学校成立“师德师风活动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3月11号组织全镇教师学习“三创建一巩固”工作文件汇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法步骤。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规范言行,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自觉性。3月底组织全镇“社

会各界座谈会”,以推动全镇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②结合实际,通过橱窗、宣传栏、广播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③结合实际,签定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

④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

(二)民主评议阶段(2014年4月—6月)

1、自我反思

组织教职工从思想和行为上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对照师德师风“十不准”标准进行深刻剖析,写出书面材料。

①思想方面有没有违背教育方针、政策,散步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有没有只顾个人得失,不顾全大局,或只教书不育人的思想。

②工作方面有没有敷衍塞责、马虎从教,不备课,不批改作业,有没有拒不接受学校正常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甚至擅自脱岗;有没有不爱学习,不钻研业务的行为;有没有上课接打手机行为;有没有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后进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③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有偿家教,向学生、家长推销教辅资料,接受或索要学生、家长财务等以教谋私的行为。

2.开门评议

通过开展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本校的师德师风情况,在教师中开展无记名问卷互评,或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

等形式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告知教职工,并督促其认真整改各校认真组织自检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三)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7月)

1.讨论反思

各中心小学重点开展“五看活动”,教职工重点开展“十查”活动。坚持边学边纠正的原则,把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中“查”,在“查”中“纠”,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巩固“学”的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切实予以整改。

2.阶段要求

每周1次集中学习,每次有记录,有体会。每个教职工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不少于1篇。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校干部和教职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依法执教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整改提高阶段(2014年8月)

1.制定整改方案

积极开展“二评”活动。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让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质量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评议结果公开,切实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作风。

2.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

利用周

六、周日时间,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活动。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在家访过程中做好家访记录。

(五)典型评树阶段(2014年9---12月份)

各学校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身边典型的评树,积极挖掘典型的先进事迹,通过师德演讲比赛、事迹报告会、设立示范岗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宣传,为广大教师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通过典型带动,激发广大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教育局将在活动期间,开展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并组织“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各学校树立师德标兵,并在参加全镇“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六)

为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韩集镇中心校成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宋召辉

副组长:王国辉、赵彦庆、刘希明、李书贞

成 员:史训发、刘辉、郑春祥、李宗光、赵铁泉、高艳峰、马建众

韩集镇中心校

2014-3-11

第13篇:集镇建设标语

加强集镇建设管理,促进人民满意集镇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民满意集镇

建设新集镇 受益每个人

满意集镇建设 人人有责任

抢抓机遇振奋精神

努力开创人民满意集镇建设新局面

建设新集镇倡导新生活

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集镇

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建设人民满意集镇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人民满意集镇

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建设人民满意集镇的主体作用

发展新产业、建设新集镇、构建新机制、树立新风尚

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集镇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

1、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新农村 受益每个人

3、新农村建设 人人有责任

4、全党动员,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5、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6、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7、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8、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环境优美农村

9、农村要环保 青山绿水好

10、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12、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13、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1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15、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16、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7、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8、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19、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20、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1、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建新机制、树立新风尚

22、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都江堰

23、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4、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环保型农业、生

态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

25、深入开展清理垃圾、清洁河道、改厕改圈和村庄绿化活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26、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7、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集中“无四乱”、绿色乡村面貌新

28、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29、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邻里相亲互相富

30、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31、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32、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

33、春耕不好误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34、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5、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36、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水平

37、用自己的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3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9、生产发展是根本,生活富裕是目的

40、周围多栽树,乡村胜都市

41、不信邪迷信,养我浩然正气

42、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43、不搞赌博打骂,保持安宁和气

44、群众心中有秆称,民主管理自公正

45、君子守信讲良心,坑蒙拐骗是小人

46、争做科技致富的新农民

47、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48、健康是福

49、富而思进,富而思善,富而思文

50、再穷也不能穷精神,再富也不能丢精神

51、推己及人,仁爱为本

5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

53、共同致富,天下大同

54、家有一老是个宝,要知人人都要老

55、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56、夫妻和睦家道兴旺,兄弟和睦源远流长

57、邻里和睦办事顺畅,村院和睦赛过天堂

58、莫为小事争,莫把闲言讲

59、四季有花香,环境更优美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共建新农村;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 是生活方式的革命;

建设新农村,全面奔小康;

树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一看路、二看树、三看环境、四看住;

村村有规划,建设要规范;

要想富,修好路;

公司加农户,农民快致富;

改水改厕保健康;

垃圾往里填,用气不要钱;

农民学技能,处处能赚钱;

建好党支部,带领群众富;

农村生活城镇化,党的恩情比天大;

发展生产生活富,乡风纯朴讲民主;

勤奋劳动富裕户,安居乐业和谐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温馨美好家园。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推进城市文明,提升公民素质。

推进城市文明,争做文明市民。

做文明宜昌人,创全国文明城。

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宜昌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生活家园。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家园。

同爱一方热土,共建文明家园。

文明城市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人更美。

文明每一分,温馨每一时,快乐每一天。文明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手牵手共建和谐,心连心同讲文明。心连心,手拉手,共创文明新宜昌。.你我携手同努力,文明之花遍宜昌。文明环境你我共创,美好生活大家同享。点滴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

文明礼让,传承美好风尚。

共创文明城市,同享幸福生活。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文明从细微处做起!

第14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

****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

集镇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是农村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我镇集镇建设, 县人大各位领导深入我镇进行视察、走访,对我镇集镇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对我镇后期集镇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现将****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需要,****镇党委、政府于1995年5月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请求将镇政府及镇直机关迁建到大桥村宋家坪。1996年开始在全镇腹地宋家坪建设中心集镇。1997年12月28日,镇政府机关率先迁住新集镇,揭开了新集镇建设的序幕。新集镇沿316国道依势而建,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已经初具规模,集镇全长公里,总面积亩,镇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住户集中,现有住户户,常住人口余人,是****县乃至湖北连通陕西的边贸口子镇。

97年开始建设时,为了扩大集镇建设规模,镇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在各村广泛邀请群众到集镇建房兴业,当时有一百多户群众从各地来买地建房。由于建设初期,各项事业启动困难,当时的建房没有收费,缺乏合理的规划,

导致集镇建设一度陷入混乱,不按规划开发、未批先建的现象没有及时制止,给后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009年,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后,本着“规划先行、建管并举、镇村协调、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思路,着力抓好镇村集镇建设,着力打造边贸口子“明星”镇。一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集镇。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市、县设计专家实地查看集镇地形地貌,制订了依托316国道向两端扩延,“一廊多组团”( 316国道为一廊,集镇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为多组团)式的集镇中长期建设规划,科学拓展集镇发展空间,合理确定集镇建设的项目、时间和规模。二是完善一套制度。出台了《****镇集镇规划土地管理制度》、《****镇集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对镇辖区内主干道划分成9个责任区,责任到单位、到人,量化考核标准,不断健全集镇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完成一批净化靓化工程。2010年,党委政府就全面启动了集镇净化靓化工程。筹措资金在街道修建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在郊区修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垃圾乱倒乱堆污染环境污染水源的状况。规划在集镇主、次两条干道安装高杆路灯60余盏;在集镇公路两旁各拓宽1.5米铺设人行道彩砖,解决集镇摩托占道乱放和行人安全问题;按照“统一尺寸、统一格调、统一高度、统一安装”的原则制作并更换集镇商铺广告牌,打造整齐

靓丽的商贸一条街。四是新建一个市场。在集镇中心新建一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当地农产品交易和群众生活提供很好的平台,倾力打造****县江南片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目前市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优化集镇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位,镇党委政府对全镇集镇建房用地情况进行了清理。集镇现有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国有面积平方米,集体面积平方米。2008年3月至今,集镇新增住房户,新增住房面积平方米,改建户,其中已办有手续的宗(涉及商业开发性质宗,居民建房宗,其中存在少批多建的宗。),总面积平方米,涉及耕地宗,面积平方米;未办手续的宗(涉及商业开发性质宗,居民建房宗),总面积平方米,涉及耕地宗,面积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1、规划部门办事程序不明确。建房多次申请办理规划手续而不能办理,致使合理用地也无法审批,因而造成了违法用地案件时有发生。

2、部分用户为骗取手续,盲目迁入户口,以多户联建或拆旧换新为借口报批,而实际是在搞开发。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受利益驱动,为了降低成本,逃避规费,擅自开发。

3、过去住房未按手续办,擅自开发的现象比较多。

前全镇共有违规建房户,政府对已建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上没有明确抓手,同时由于涉及群众人数众多,一管就会犯众怒,工作难以开展。

4、对未报先建、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政府及时出面制止并责令停工,但由于政府无执法权,缺乏相应执法手段,造成政府在现场时停工,离开即复工的现象。

5、有些群众确实需要建房的,政府无明确的收费项目和相应处罚手段,使政府不能作为,造成了大量违规建筑。

三、意见及建议

为加强集镇土地管理,促进集镇建设集约、节约用地,规范集镇用地秩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整治:

1、加大集镇用地的监管力度,严防以各种名义骗取手续,开发违规商品户、居民房。

2、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对那些拒不办理审批手续,又不停工,抢建强建的违规建筑,采取强制停工、停电、停水等措施,坚决做到完善一户,复工一户。

3、为促进集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从根本上遏制违法用地苗头的反弹,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手续报批及传递程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15篇:集镇建设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

为了集镇建设的速度加快,尽早完成投资,更好地拉动集镇经济,原则同意南川御雄公司开临时石料场一间,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政府同意御雄公司在上坝关口开临时石料场一间,及原207省道建设所用的料场。

二、料场征地费用由御雄公司负责,征地工作由镇城建指挥和土坪村委负责组织。

三、一切安全责任由御雄公司负责。

四、该场出料只能用于集镇建设,不得向外出售,否则镇政府将停止生产。

五、该场在集镇建设完工后,立即关闭。

六、电力部门协调处理好用点工作。

七、派出所协调处理好炸材供应,暂下配套炸材50套使用。

八、国土部门协调好开采工作。

九、安全监管工作由政府负责,派安监站集体实施监管。

十、采开程序严格按照规程办理,开采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资格和开采设备。

第16篇:集镇建设基本情况

集镇建设基本情况

一、概况

XX镇位于岳西县的西南边陲,与太湖、潜山交界,距县城33公里。XX镇是由原XX镇与XX乡合并为新的XX镇,区域面积由原来的平方公里增加到平方公里,人口由 多人增加到 人,辖 个行政村, 个村民组, 户。本镇是我县的重点中心镇之一,集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 人,通信、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较健全,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心医院1所,客运车站1所。

近几年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集镇建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集镇居民人均收入可达到 元,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之一。

二、集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侧重长远,高起点、高标准的做好各种规划。

为促进XX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发挥XX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推动镇域协调发展,使小城镇布局不断趋向科学化,2006年以来,为适应新形式下小城镇

各项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体思路,聘请了安庆市规划设计二院对XX镇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2007年通过了专家评审。新修编的集镇总体规划,一是突出了基础设施城市化的特点,将给、排水,道路、供电、通信、环保等进行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二是重点对镇区1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进行了编制规划,人口0。52万人;同时还规划了远期2平方公里的布局方向,人口将达到1万人。三是突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XX镇是我县重点中心集镇,也是一个老集镇,老街面貌比较破旧,为改变镇容镇貌,改变镇区群众的生活环境,指定了以老区改造为主老街空间布局改造规划;老镇区向东延伸3公里的小区建设规划,以及以扩大为目的 “XX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北区规划,目前,这3个规划都已经在实施当中,现已有了明显的成效。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集镇功能。镇党委、政府众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集镇环境,完善配套功能。道路建设方面:投资 万元完成了府前路沥青路面平方米;投资100万元拉通了移民路,新建沥青路面3000平方米;投资256万元沟通了菖撞路,新建沥青路面平方米;教育卫生方面:投、引资金700万元,新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多方筹集资

金20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幼儿园的迁址建设;投资90万元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中心医院住院楼;环境整治方面:投入了30万元新建了集镇北面垃圾填埋场;投入12万元对街道进行了整治,清除路障、垃圾、杂草、垃圾集中池;投入了20万元新建了府前路的排污管网建设。为了适应集镇发展需要,争取国债资金筹建自来水厂。

3、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提高集镇品位。

为强化镇区管理,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镇容镇貌集中整治活动。

(1)突出组织领导抓创建。在文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指挥长,镇长为组长的村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村镇建设办、派出所、司法所、文化站、广播站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职责分工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2)突出一个标尺抓创建。既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做到规划一处,建设一处,管理一处。

(3)突出创建机制抓创建。对创建机制进行改革,对镇区的卫生区域实行细化分工,将集镇区划为多个小区,交由菖蒲社区进行管理,将小区的清扫、保洁、收集垃圾和管

理落实到人,做到全天候保洁。

(4)突出手段抓文明创建。对户外广告、标牌、招牌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损坏严重、用字不规范、有不良文化现象的广告,进行拆除和刷新制作;对车辆的乱停乱放进行整治,使之做到定点停放,有序经营。

4、以发展工业化推动集镇化,打牢集镇建设的基础。工业是集镇发展建设的产业支撑。工业化不仅可以为第

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也是加速城镇建设的助推器,为镇区人口的集聚,扩大集镇规模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实际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服装加工业,以推动集镇的扩张。

目前,镇区商业网点达200多家,道路硬化铺设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镇区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上升到了6000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0%,由于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改善了人居环境,集镇的吸引力、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经营户来我镇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了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镇商贸更加活跃、市场更繁荣、人气更旺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编制近期规划,控制详规,严格设计各项目专业规划,办理“一书一证”,严格规划程序。

2、提高全镇干群规划意识,特别是领导规划意识是集

镇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城镇建设方在主要领导起带头作用,成立组织,严格把关。

3、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镇,生态集镇是增加集镇辐射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4、狠抓项目管理,依法查处违章项目建设是落实集镇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第17篇:集镇建设简介

棠棣镇集镇建设情况简介

棠棣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城区12公里,辖27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耕地3.7万亩,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76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乡镇的目标,按照拉大骨架、完善功能、生态宜居的要求,坚持以经营城镇理念谋划集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集镇建设,通过实施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中心文化广场、新桃小区、棠棣北街美化工程、兴业路商住小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集镇块头日益壮大,集镇环境得到优化,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一是高起点抓规划,功能分区更优化。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为更好地适**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牢牢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的建设原则,投入资金50万元,聘请高水平设计单位对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规划进行修编设计,规划面积由原来的0.76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规划的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目前规划成果已经全部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修编为集镇下一步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方向,有力地规范了集镇建设秩序。二是高标准抓建设,基础配套更完善。按照集镇美化、亮化、硬化、绿化的总体要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2014年镇政府先后投资30万元铺设了集镇北街彩色步砖1公里,投入15万元新增路灯31盏,投入45万元硬化维修集镇道路2公里,投入11万元建设了北街景观绿化带,镇区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集镇功能更加完善。三是高强度抓整治,人居环境更舒适。以建设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大对集镇公共卫生的管理力度,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工程。配备了洒水车1台、垃圾车4台,在镇区设置了环保型垃圾箱156个,大型垃圾池13个,划分责任,建立了门前四包责任制,教育引导村民集中投放垃圾,做到了垃圾集中倾倒、统一收集和处理,安排专人对集镇街道实行常态化卫生保洁。加强对集镇环境秩序的整治。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乱象组织了专班力量进行集中清理和强力整治,集镇的环境焕然一新。

第18篇:某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XX村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规范村务管理制度,把XX村建设成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好家园。根据上级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县、乡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努力促进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全面提升人居质量、经济实力、生活水平。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X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全面达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标准,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乡风淳厚文明的美丽新家园。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村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绿色生态为向导,

根据本村实际编制方案。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科学划分生产生活区域,依法统筹使用土地。坚持多规融合、协调系统的原则,统筹考虑相关规划特点。

二、现状分析与村庄定位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区县城XX部,XX乡镇街道XX部。村庄离XX国道、XX省道XX公里,距XX高速XX公里,距离日照机场XX公里,交通便利。XX村现有总面积XX亩,耕地面积共XX亩,林地XX亩,蔬菜基地XX亩,村庄现有XX户XX人,人均纯收入已达到XX元。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通过不断投入和建设,在村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基础上,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农村。主要成绩有:

- 23

有序,无乱贴乱画现象;生产生活用品集中有序存放,无安全隐患;无露天焚烧垃圾及秸秆现象;无乱倒填埋生活垃圾现象;划定专门畜禽养殖区域,实现人畜分离,无畜禽乱跑现象。村居按标准配备垃圾箱(桶)、运输车辆和保洁人员,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或处理。

3、抓好村庄绿化与河道坑塘保护。做好绿化及保护工作,按照山东省美丽乡村评价标准,提高绿地林木覆盖率。抓好村庄河道坑塘整治,禁止排污、扔倒垃圾,做好生态化保护,水质达标,洁净美观。

4、抓好户用厨房与户用厕所改造。全力做好改造升级工作。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各村民住户厨房安全独立、清洁卫生。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尽快实现全覆盖。

5、抓好病媒及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村内每年定期组织对鼠、蝇、蚊、蟑螂等病媒及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治。保证村居内无疫情发生,确保村民生命健康不受威胁。

6、村庄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农业废弃物及时收集、妥善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无露天焚烧现象。

(三)村庄主导产业发展工作

1、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四新”促“四化”,培育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健康养老、特色餐饮、精品民

宿等新业态。村内每年经济总收入较上年度有所增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

2、确定主导产业为XX产业,发展规模为XX亩,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3、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种养大户XX家、家庭农场XX家、专业合作社XX家、龙头企业XX家。

4、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配备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设备。主要农产品采用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农业品牌XX个。

5、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开展村内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6、开展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村民均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

(四)公共服务和配套工作

1、依托乡镇或社区的为农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2、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XX年建成村卫生室一处。卫生室建筑面积XX㎡,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观察室、值班室和药房;配备符合山东省村卫生室配置标准要求的基本设备;从业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遵守医德行

规;村卫生室遵守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村卫生室有关规章制度;村民普遍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3、提升公共教育和文化体育水平。提高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水平,2018年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活跃农村文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成村综合文体服务中心一处,基本功能空间包括:图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综合展览室。建成文体公共活动广场一处,配套各类设施设备,建成公共阅报栏、村级广播系统。

4、完善社会保障。村庄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全部落实到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最低生活保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五保供养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集中供养率≥70%;符合民政部门补贴要求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低收入家庭身故者殡葬补贴覆盖率达到100%;被征地村民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5、加强公共安全,搞好便民服务。建立健全治安制度、配备综治管理人员;建成村庄治安防控体系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无各类安全事故;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设置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或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建成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点。

(五)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 7

2、加强平安建设。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治保组织,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做到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发生,无黑恶势力和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立畅通的信访工作机制,杜绝非正常上访现象发生。

3、加强长效管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监督检查工作要求,鼓励村民监督参与,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从2018年7月开始至2020年12月结束。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2018年7月)

通过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8年8月—9月)

2014年8月底前,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 2014年9月底前,召开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情况通报会,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18年10月—2020年6月) 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村庄建设工作、村容环境工作、产业发展工作、公共服务工作、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村务管理工作”六项创建工作。2016年6月底前,村各项重点建设基本完成,要达到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 9

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法教育等专题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民培训、专家咨询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形成“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片群众”的联动效应。

(三)注重舆论宣传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村居公示栏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突出问题,起到示范带动和警示教育作用。提炼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和典型经验,采用专题报道、领导访谈、专家调研、相关会议介绍等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外的品牌宣传和互动交流。

附件:

1、XX村美丽乡村建设年度计划表

2、XX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表

XX村村委会

2018年6月

第19篇:美丽乡村建设文件实施方案

X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经村三委成员讨论,根据本村实际特制定我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

(一)整治村庄环境。按照镇环境综合整治要求,重点整治沿路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乱贴乱画,清理柴草堆、垃圾堆、沙土堆,拆除破败建筑,结合危房改造对房屋、围墙进行粉刷,净化美化村庄院落,整治村庄公共空间,亮化主要街巷和公共场所。集中治理环境差、卫生脏、秩序乱问题。到2018年,全面完成本村环境整治,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区基本实现净化、亮化、美化。

(二)治理面源污染。加大“三改”(改厕、改灶、改圈)力度,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鼓励村民使用清洁能源。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禁止牲畜散养,农业生产中尽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到2018年,我村“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现象能得到基本改善;

(三)打造绿色景观。利用路边、渠边和房前屋后、鼓励村民种植树木花草,见缝插绿、见空造景,做到村里村外绿茵覆盖,加强四荒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实施公益林保护

— 1 — 和退耕还林工作,持续提高绿化率,实现山上森林化。结合水利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措施治理河道,疏浚沟渠,实现堤固、河畅、水清、岸绿,构建绮丽山水、美丽田园、绿色村庄相得益彰的农村生态体系。

(四)挖掘乡村文化。加快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村镇、生态村镇,开展弘扬传统美德实践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构建特色鲜明、文明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五)完善基础设施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信息化、村级卫生室、群众文化场所等项目建设,到2018年,基本实现本村水、电、路、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以村支书饶明生为组长,第一书记万生春为指导员,村三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负责美丽乡村建设中协调、检查等事项。成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建立完善考核奖罚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村干部积分制考核,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

(二)重视长效管护。坚持建设、整治与管护并重,建立我村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指定专人进行卫生保洁、基础设施管护、管理等,坚持“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理念,推行村庄环境治理巡查、“流动红旗”和农户清洁卫生门前“三包”、“红黑榜”评比等制度,做到“自己家园自己管”。

XXX村委会

2017年8月10日 — 3 —

第20篇:乾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乾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乾县奠定基础,按照中省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打响“文明乾县,幸福家园”乾县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

(二)坚持量力而行。立足农村经济基础、资源秉赋、区位优势、人文积淀等条件,实行梯次培育,突出建设重点,分类制定创建项目,避免无序冒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建管并举。整合资源,优先配置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绩效考核,科学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把长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

(四)坚持特色培育。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根据各村实际,注重环境提升,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及文明素质培养,推进旅游开发,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大城市文化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五)坚持发展创新。拓展思路,把发展产业、提升产业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各村结合产业特点,争创工业特色强村、农业特色强村、休闲产业强村,并注重建设重点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实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乾岐高速、乾礼路、乾姜路、夹北路、铁前路等重点道路工程,2013年年底完成乾武路、乾姜路升等改造工程,建成贯通县域南北的大通道。到2015年底,建成县镇示范路56公里、通村示范路32公里、村庄道路746公里,全面实现村庄道路水泥化目标,农村客运通达率达到80%以上。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县乡村道路按责任主体分类实施养护管理,提高县内道路通行质量。

2、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全面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加快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五改”步伐,到2015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实现全域覆盖,每个镇建有1个以上垃圾中转或处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15%。下大力气治理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禽畜乱放、杂物乱堆、柴草乱垛的“五乱”现象,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政府补助、以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筹资机制,确保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正常运行。

3、大力推进村庄美化绿化。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加强“三旁两地”( 村旁、屋旁、路旁、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鼓励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形成房前屋后果木林、广场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完成造林3万亩,绿化道路520公里,新建绿色家园示范村30个。实施“点亮乡村”工程,在183个行政村安装路灯2万盏。

4、完善农业供水和灌溉工程体系。建成周城、临平、新阳、阳洪、灵源、城关、大杨、漠西等镇节水示范园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修复抽水站238眼,新打修复机电井296眼,配套渠系建筑物23480座,铺设低压暗管

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2013年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关于“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从今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要求,根据财政部《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西部强省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探索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和有效模式,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最终实现陕西农村“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一事一议民主议事制度,议字当先,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规划引导,突出重点。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要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最大限度的整合、调集各类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办大事。

——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不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发挥县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全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建设模式上、进度上、政策支持上不搞一刀切,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符合城乡发展规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符合群众发展要求。同时,深化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等改革,创新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范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3年全省在眉县、乾县、耀州、汉阴、白水等5个县(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级选择蓝田、户县、渭滨、岐山、太白、彬县、秦都、永寿、临渭、大荔、西乡、杨陵等12个县(区)和韩城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自主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范围推开。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形式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

(二)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

(三)围绕移民搬迁和重点镇建设,配合做好相关的水、电、路、亮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满足农村公共服务需求。

(四)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五、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工作措施

(一)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县(区)要根据中省文件要求,尽快明确试点范围、支持重点、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内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2013-2015年)实施方案。试点实施方案及2013年实施的具体项目汇总表经所在市综改办审核后以县(区)人民政府名义于8月20日前报送省综改办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

(二)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试点县(区)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分类指导,分年度实施。结合城乡一体化和重点镇建设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要求,区分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探索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三)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除中、省财政奖补资金外,试点县(区)都要调整支出结构,按照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规模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公共资源加速向农村倾斜、延伸的新形势,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作用,最大限度的整合涉农资金,统筹村级建设性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资金监管。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行项目库管理。各地在试点村的选择上,要结合移民搬迁,综合考虑村庄规模、受益人口、自然条件等因素,注重长远性,选点要相对集中,坚决反对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严禁大拆大建和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在项目立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事一议民主

议事程序,健全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机制,严禁加重农民负担或违背农民意愿搞行政命令和“运动式”的创建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综改、财政等部门牵头组织作用,发挥交通、水利、住建、文化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在项目资金拨付过程中,要实行县(区)报账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约束机制,试点县(区)实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切实防止借整合之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或截留挪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严格问责制度,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检查。各试点县(区)要充分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督导,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重点,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省、市综改、财政部门要加强指导,注意总结规律性经验和成熟模式,为在全省范围试点奠定基础。

(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现有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

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积聚效应,扎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各市、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彬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8-2

2浏览次数:113 次

来源:咸阳财政信息网

(2013-2015年)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为建设咸阳市域副中心、打造“美丽彬县”奠定基础,按照建设“三富一强一美”新陕西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美丽乡村、幸福彬县”为主题,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努力建设一批领先关中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规划先行。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的

衔接,突出地域特色,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落地,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注重特色。因村制宜,突出重点,开展城镇郊区村聚集化、川道村多样化、山区村特色化的“三化”建设。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精心设计载体,注重挖掘地域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彰显村庄特色。

——合力共建。与以工代赈移民搬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带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县247个建制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50%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两违”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危旧房改造有效推进,废弃牲畜舍及时清理,“空心村”及旧村居得到有效整治,无乱搭乱盖现象。村庄整体建筑、

布局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能融入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较好地体现“美丽乡村”丰富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100%村庄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得到落实。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效益显著,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健全,50%以上村达到“柏油(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卫生计生室、文化图书室、治安调解室、百货小超市、活动广场、绿化美化”八进村和“自来水、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卫生间、互联网、有线电视”六入户目标,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民主,“一事一议”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农村治安状况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其他群体性事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优化整治工程

1、精心编制规划。聘请具有较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本着“传承先周古豳文化内涵,注重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精心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突出活动广场、公共厕所、中小超市、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等,尤其是群众户型设计要大胆创新,既突出地方特色,又融进现代化元素,真正做到内部结构合理、外部新颖别致、配套设施齐全。通过落实规划所配套的建设项目和资金,统筹移民搬迁、农村住房改造、通村示范公路和通组连户路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实施农村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升等改造彬湫等6条188.7公里县级公路,完成太蒙等14条175.6公里县乡道路改造工程,维修加固红岩河桥、高渠桥等8座农村危桥,提高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强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快红岩河水库建设,维修加固李家川水库、漫滩水库,建设曹家店等3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着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太峪拜家河等30个新农村重点村和义门鸭河湾等15个旧改村电网改造工程,保障农村供电质量。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利用三年时间,完成营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到2015年底,186个新村达到省级“三化一片林”建设标准,绿化率达到30%;镇村公路全面绿化到位,绿化率达到35%。

3、集中推进村庄整治。坚持把村庄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农村城市化管理模式,集中开展点、线、面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改善农村面貌。

永寿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8-2

2浏览次数:161 次

来源:咸阳财政信息网

(2013-2015)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也是我县今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切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确保建出成效、建出亮点、检出特色,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永寿县2013年至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美丽乡村、福安永寿”为主题,以“科学规划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优化整治、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创业增收、乡风文明培育四大工程,着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具有永寿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转型跨越、争创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15年,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全县50%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巩固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覆盖率达100%,村庄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全域规划,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分批实施的思路,先行抓好交通主干道沿线和风景区的美好乡村建设,逐村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围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抓好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历史遗存与文化保护开发等各项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永寿地域文化风格,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点面结合、远近结合、难易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重点突破。现阶段以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为主,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策扶持、资源整合、部门协作、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美好

乡村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实施村庄优化整治工程。

1、建立健全规划体系。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的要求,科学编制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创建主题、目标方向、总体布局以及建设导引。配套编制精品线路、精品村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设详规,科学定位景观带和节点村的功能、规模和特色。强化与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确保规划能落地、可实施。要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传承优秀文化,注重展现地域特色和关中风格。对村落尚未定型、可深度打造的村庄,或者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应聘请资质高、视野广、理念新的设计团队全面编制建设规划;对村落形态已经基本定型,不可能拆建新建的,规划应侧重于局部改造和节点建设。

2、分类推进全域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展点、线、面综合整治,惠及全体农民。一是以整镇整治为重点扎实推进和谐生态村建设。改变单点式的整治方法,把全镇范围的环境整治项目一次性打包实行市场化运作,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以道路硬化、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绿化亮化等为重点,配套推进安全饮水工程、民居改造、信息化电气化等建设,统筹交通沿线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等,以达到改变农村整体面貌的效果。二是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路、精品村和精品区块。结合美丽乡村先进镇、先进村创建,突出沿路、沿江、沿景区连片整治,全面提升“两清两治一绿” (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乱、村容美化)的清洁家园水平。在提升整治村各项基础设施标准或示范村的基础上,实施以“一规二特三化”为重点的精品村建设,一规即规划引领,居住、商贸、休闲、生产功能合理,房屋式样美观实用,村庄体现特色;二特即特色文化保护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三化即净化、美化、亮化。依托区域自然、产业、文化特色,开展连片整治,建设若干个精品村为主体的精品区块。三是大力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明确各类村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建设中心村。建立项目统筹推进机制,交通、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土地整治等建设项目向中心村建设倾斜,不断提升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3、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抓好农村人饮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重点修复建设抽水灌溉工程13

《美丽集镇建设实施方案.doc》
美丽集镇建设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