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编制

2020-10-13 来源:实施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xxxx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编制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大力推进xxx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是xxxxx着眼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努力,xxx在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产业带动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xxxx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但不可回避的是,随着xxx建设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采煤区地面沉降塌陷、水环境恶化、地表旱化,周边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农田减产、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受损、地质灾害隐患增加,企业“三废”处理任务日趋加重,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这些问题不仅使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新的压力,也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大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着力解决企业“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问题,对于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将xxxx建设成我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和xxx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xxx位于xxxx以东,距离xxx市xx公里, 产业规划面积xxxx平方公里。范围覆盖xx、xx、xx、xx等x个县市(区)。区域内地表属低缓剥蚀残丘地貌,沙丘广布,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生态环境脆弱。

xxx包括xx、xx、xx等xx个矿区、xx个井田以及xx、xx等xx个电厂和xxx工业园、xxx园等xx个工业园区,含煤面积约xxx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xxx多亿吨,远景预测储量近xxxx亿吨。xxxx年产煤达xxxx多万吨,已累计产煤约xx亿吨。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矿区开采引发的地表破坏比较严重,地面变形越来越明显,采煤沉陷及生态影响范围已达xxx平方公里,按照每采万吨煤引起地表沉陷面积及生态影响范围进行测算,未来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及影响范围预计将达到xxxx平方公里。此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导致矿区及周边大气、水系、土壤中有害物质和悬浮物指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企业产能不断提升,xxx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将愈加严峻,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科学编制xxx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建设任务、建设重点,对于加快xx自然生态保护和重建,加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和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园区“三废”处理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

xx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工程建设将充分整合国家正在实施的xxx工程、xxx工程、xxx工程等,并做为主要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企业自主治理、企业出资、xx、xxx、xxx支持、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采煤沉陷区搬迁补偿机制,搞好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保障居民合法利益,把搬迁补偿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工程建设将积极借鉴国内外矿区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模式,并与多年来xx建设积累的经验和措施相结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工程建设不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而且在组织实施、机制措施、资金保障、技术支撑等方面,都是切实可行的。

三、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区域基础调查和研究

收集编案所需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背景或现状资料,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有关资料。利用最新遥感影像图、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井田位置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工业园区布局图、城镇规划布局图、采区搬迁安置新区规划布局图等,采取室内判读区划,现场逐地块调查落实的方式,开展采煤沉陷区面积和分布状况调

查、立地类型和修复措施调查、园区及周边绿化状况调查、沉陷区居民及房屋和建筑物状况调查、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企业“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调查等,为方案编制及各专项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二)区域系统分析与评价

根据现状调查及各类资料,系统分析评价区域自然概况、社会状况,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状况、水环境状况、大气环境状况及固废处理状况,提出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以及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产业结构等制约因素及面临突出问题。

(三)确定工程建设思路及目标指标

提出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区划界定生态建设项目实施范围,明确工业园区与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交换关系。提出生态修复目标与指标和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以及指标可达性分析等。

(四)提出工程建设总体设计方案

1、提出生态修复项目布局方案,完成立地类型划定及质量评价,确定营造林、封禁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草原保护恢复的区域范围和具体位置及面积,确定工业园区内外及沉陷区居民安置区和主要通道绿化范围、标准和基本模式,合理确定造林绿化树种、林种面积构成及配置模式,确定流域综合治理主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制定种苗供应方案、设备配备方案、林草植被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方案等。

2、围绕产业循环体系、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体系及支撑保

障体系四个方面,对工业园区“三废”处理及污染控制进行总体设计,以xxx产业为核心,优化园区的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生态工业模式,进行核心产业清洁发展方案研究,提出大气和水污染物的控制、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五)确定重点支撑项目及投资规模

1、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状况和立地条件,按照区域布局及主要任务,提出防沙治沙、封禁保护、退耕还林(草)、退化草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果林建设、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工业园区绿化建设、通道绿化建设等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项目。确定建设项目实施范围、实施期限、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实施主体等相关内容,提出建设项目投资数量和资金来源,做出年度投资计划安排。

2、提出工业园区产业循环体系、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的重点支撑项目,包括产业补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管理项目等,确定重点项目建设位置、主要工艺技术及流程、实施期限、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等相关内容。根据重点项目类型及工程预算指标提出各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做出年度投资计划安排。

3、科学评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项目综合效益。

(六)提出工程实施保障措施

提出保障方案实施及实现预期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等各项措施。

四、工作组织

编案工作由xxxxxx统一组织协调, xxxxx作为项目总牵头负责单位,协同xxx设计院、xxx设计院等单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成立编案工作组,按照行业分工,共同完成编案工作。

五、进度安排

初步计划xxx年xx月下旬--xx月中旬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内业判读区划及野外调查工作;xx年xx月中旬--xx年1月中旬完成分项设计方案编制及方案汇总;xxx年x月下旬完成成果送审稿,组织成果审定论证;xx年x月中旬提交最终成果,并按程序报批。

六、预期成果

编案工作的主要成果包括:实施方案文件、各类规划设计图和调查统计表。

七、经费概算(见附表)

xx年xx月xx日

推荐第2篇:审计实施方案编制

审计实施方案编制

第五十七条 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对于审计机关已经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第五十八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目标;

(二)审计范围;

(三)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和根据本准则第七十三条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

(四)审计工作要求,包括项目审计进度安排、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等。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

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2 第七十三条 审计组针对审计事项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包括:

(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

(四)确定审计时间;

(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

(六)其他必要措施。

第七十四条 审计组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应当为重要审计事项分派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并评估特定审计事项是否需要利用外部专家的工作。

第七十七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持续关注已作出的重要性判断和对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是否恰当,及时作出修正,并调整审计应对措施。

第七十九条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 3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第八十条 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中的下列事项,应当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一)审计目标;

(二)审计组组长;

(三)审计重点;

(四)现场审计结束时间。

第八十一条 编制和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可以采取文字、表格或者两者相结合的形式。

推荐第3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实施方案编制格式及要求

一、编制要求

以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和项目可研报告批复为依据,编制实施方案(扩初设计),严格控制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实施方案(扩初设计)原则上要求具有农业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写。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的深度:(1)应符合主管部门对项目批复的内容和投资规模(投资不能超过或降低计划的10%);(2)能据以实施项目建设,可操作性强;

(3)能据以购置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每个子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准备。

二、编制格式

(一) 封面要求:包括项目名称、主管部门、承担单位(章)、承担单位负责人及联系电话、项目法人、法人代表、建设地点、编写单位、编写时间。

(二)目录

(三)主体部分要求

第一章 项目概况(文字简述、800字以内)

1、项目名称;

2、项目主管单位;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法人);

5、项目建设地点;

6、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9、项目建设期限;

10、项目预期效益。

第二章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

祥细地址(边界及周围)描述,与项目有关的建设条件(如改扩建工程的现有基础,土壤土质,供水、供电、交通等)描述。附(1)位置图,(2)规划图。

第四章 技术工艺方案

1、工艺选择及工艺设计:良种(含牧草种子、品种保护)项目要说明良种生产总技术路线、良种引进及繁殖任务、品种生产程序及方法、品种检测及签定流程等;加工项目要说明加工工艺流程、产品方案等;田间工程项目要说明田间工艺技术流程;动物保护工程项目要说明疫病诊断、监测、检验的有关技术总路线,设备选型等。上述具体到建筑工程的要说明建筑(如实验室等)工艺设计、室外工艺设施等。

2、项目技术来源: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1、土建工程

总平面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场地概述、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交通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绿化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容积率)和工程量,

(1)建筑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建筑设计(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及层高、立面造型、装修标准和构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筑规模、建筑物组成、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等)、门窗表等。

(2)结构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结构设计(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材料选用、特殊技术处理等)。

(3)建筑设计图纸:

a平面图:表明承重和非承重墙、柱(壁柱)和轴线、轴线编号。表明墙、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及其规格、阳台、雨蓬、平台、台阶、坡道、变形缝、水池、卫生器具及其它设备设施。注明各房间、车间等名称和房间的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爆、防火等),门窗编号,绘出有特殊要求的主要厅、室的具体布置。标明轴线间尺寸、外包轴线总长及其它尺寸与轴线关系。标明室内、外地面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标明剖切线及编号。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需要时应绘制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标注技术经济指标(建筑占在面积、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套数、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标准层套型及各套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和套数等)。

b立面图: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繁简,选择绘制有代表性的立面。立面图应标明建筑两端轴线、轴线编号。立面外轮廓、门窗、雨蓬、檐口、女儿墙顶、屋顶、平台、栏杆、台阶、变形缝和主要装饰及材料。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等标高或高度。

c剖面图:剖面应剖在建筑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剖面图应绘内外墙、柱、轴线及其编号,内外门窗、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出屋顶烟囱、吊车、吊车渠、吊顶、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台阶、坡道等。标注各层标高和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以及各层之间尺寸及其它必要的尺寸等。

2、田间工程

包括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内部作业(包括土方图,道路、排水沟、排灌等标准横断面,复杂工程要在总平面图上对各专业管线的干线进行平面综合)等。并简要文字说明。

3、仪器设备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列出主要设备及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单价、总价、用途、采购方式等。

4、引种

主要品种名称、数量、产地、品质、单价、总价、引种方式等(种畜禽要说明性别、年龄或重量等)。

第六章 项目设计概算

1、概算依据

a上级审批文件、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b初步设计项目一览表;c设计图纸(或内部作业图)文字说明和主要设备及村料表;d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现行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专业安装工程概、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地区材料、构配件预算价格、间接费用定额和有关费用规定等文件;e现行的有关设备原价及运杂费价;f现行的有关其他费用定额、指标和价格;g建设场地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h类似工程概、预算及技术经济指标。

2、项目投资概算

(1)土建工程概算,列表说明。

(2)田间工程概算,列表说明。

(3)仪器设备购置概算,列表说明。

(4)引种概算。

(5)其他费用,不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的其他必要的费用支出,如土地征购费、房屋拆迁费、拆迁安置费、青苗补偿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研究试验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办公和生活家俱购置费、联合试运转费、勘察设计费、供电贴费、监理费以及由地方有关部门收取的费用。

(6)基本预备费,即不可预见的工程费用。

第七章 资金筹措

根据批复进行资金总筹措。应具体对每个子项的资金筹措进行列表说明,即哪些为中央投资、哪些为地方配套、哪些为单位自筹或其它资金。

第八章 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

说明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的期限。对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引种等每个子项建设的进度具体安排。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如工程组、财务组、监理组、技术组、招投标组等);

3、项目法人制和责任追究制;

4、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工程建设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等);

5、项目运行机制

第十章 项目效益分析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结论及有关说明

项目建设的主要结论,以及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

问题。

附图:

1、项目位置图;

2、项目规划图;

3、土建、田间等工程立体、平面、剖面图;

4、加工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指加工项目);

5、其它设计图。

附表:

1、项目总投资概算及资金使用计划汇总表

(1)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2)土建工程投资概算表(含工程预算、取费、材料价格等)

(3)田间工程投资概算表(含工程预算、取费、材料价格等)

(4)仪器设备清单

(5)引种清单

2、项目财务分析表

附件:批复、地方配套资金承诺、有关建设方面(如租征地、工程设计等)的协议、法人证明、领导及技术小组、建设管理办法等。

推荐第4篇:浅谈如何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浅谈如何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完成审计项目任务,实施审计过程的工作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以及对审计事项确定的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时间、执行的审计人员等应对措施;审计工作要求,包括项目审计进度安排、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等。一个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突出、审计应对措施得当,人员职责分工明晰的审计实施方案往往对审计组完成审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负责编制,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要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明确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要仔细研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项目的要求,以确定审计目标。如预算执行审计要明确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真实、合法、绩效性的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要明确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目标;其他审计项目要明确在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方面的审计目标。

二、要充分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并结合审计目标要求,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判断问题的重要性来确定审计方案中的审计事项,以及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1、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询问、检查书面文书、现场观察、追踪业务流程、分析等方法,从单位性质组织结构、职责范围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等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2、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分析调查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

3、审计人员针对调查了解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是否属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的严重缺陷;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及公众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审计组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以确定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

4、审计实施方案中应明确审计人员分工、审计时间审计步骤和方法,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应安排不同的审计人员负责实施,对认为重要的审计事项应安排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承担,并根据不同的审计事项采取账务检查、盘存实物、计算机审计等审计步骤和方法,同时明确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事项的时间,做到分工明晰,责任分明。

三、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要注意征求审计组成员、其他有经验审计人员意见,保证审计实施方案的切实可行,方案完成后要及时下发审计组成员,使每位审计组成员明白各自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在实施审计方案过程中对出现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发生变化;审计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审计事项发生变化;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形之一的,审计组应当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以保证审计项目的顺利有效实施。

总之,审计组在现场审计实施、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在考核审计项目时均需要依据审计实施方案,所以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注重审计方案的编写和有效执行,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推荐第5篇:浅谈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

浅谈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十要”

《国家审计准则》第五十七条规定: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笔者从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及特点出发,在做好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谈一谈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十要”,仅供审计同仁参考。

一、基本情况“要”清楚。审计立项依据,被审计单位(项目)名称,被审计单位主要职能、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内设机构数、下属单位数,被审计当事人基本情况等等要编制清楚。

二、审计目标“要”准确。通过对被审计当事人任期内各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在审计工作目标具体化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各级党委政府、审计机关、委托单位的要求,根据审计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和审计经验,时间要求,做到量力而行,综合确定具体审计工作目标,要防止大而空。

三、审计范围“要”恰当。在审计时间范围上要与被审计当事人任期一致;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当地全部政府性资金,包括一般预算、基金预算、预算外资金、政府性负债和其他专项资金(基金);上述全部政府性资金涉及到的重大项目

和部门单位都应列入审计或审计调查的范围。必要时可以追溯审计其他年度和延伸审计其他相关单位。

四、重点内容“要”突出。

(一)经济或职能工作业绩情况。审计核实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职责、任务相关的经济工作目标或职能业务目标完成情况。掌握被审计领导干部为本部门(单位)系统的事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二)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财政财务收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资金(基金)使用、预算外收支、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审查单位重点投资的规模、结构、决策程序、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效益效果情况。

(四)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重点审查本部门(单位)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个人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

五、审计风险“要”评估。一方面,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般涉及会计年度较多、时间周期较长、业务内容繁杂,再加上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资源有限。因此,存在一定的审计检查风险。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既对单位,又对个人,既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又关系到被审计当事人的仕途。因此,存在一定的廉政审计风险。要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严格控制这两种审计风险。

六、步骤方法“要”操作。在编制实施方案确定审计步骤、

审计方法时,要紧密结合上级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审计资源情况,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等因素,选择既能满足完成任务,又能审计组成员熟练操作,还能紧扣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实际的步骤和方法,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七、时间安排“要”合理。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时间,一般安排30个有效工作日为宜,特殊情况例外。第一阶段:用1-3天时间做好审前调查,起草审计实施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第二阶段:用25天左右的时间,实施审计查证及相关情况调查。第三阶段:用2天左右的时间,整理有关资料,草拟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八、审计分工“要”恰当。根据审计组成员所长和审计项目实际需要,由审计组长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对审计组全体人员进行恰当的分工,确定主审和复核人员。确保个人目标、审计事项、审计质量、完成时间“四个”落实。

九、评价提纲“要”融入。把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纲融入审计实施方案之中,实施审计的重点就是审计评价的重点。为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或职能工作业绩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个人执行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等作出评价打好基础。从而达到审计报告对审计实施方案评价提纲要求的内容,在审计查证的基础上评价到位,对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

项不作评价的要求。

十、方案报告“要”结合。要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撰写审计报告的结合上下功夫,要围绕审计报告“报什么”,在实施方案中编制“审什么”。使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就是审计实施的重点,审计实施的重点就是审计报告要“报”的重点。因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在完成审计项目任务时所依据的具体指导方案,在整个项目审计实施中起着桥梁和扭带作用,科学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事关整个审计项目的成败。所以,在具体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时,只有认真搞好调查,紧密结合实际,统筹目标任务、利用审计资源,兼顾业务水平、结合报告要求,才能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功半事倍的效果。

推荐第6篇: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附件2:

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要求,为科学编制我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使方案编制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方案编制领导小组

为加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确保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省林业厅成立“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厅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为: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产业处、公安局、营林总站、办公室、人事处、林规院。

(二)成立方案编制小组

为落实方案编制工作具体责任,确保方案编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小组”,组长由承担方案编制任务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负责人和林规院副院长担任,成员从林规 6

院、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抽调组成。

二、方案编制工作步骤

(一)拟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指导和规范天保工程二期省级实施方案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

(二)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初步方案”。因各实施单位上报的森林分类区划数、职工人数曾多次调整,加之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建设任务与投资有限,因此,先由编制小组综合分析相关因素后,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提交厅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审定。

(三)审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审定会邀请厅有关领导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根据审定意见,修订“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

(四)初步分配建设任务与投资。根据审定确定的“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将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到各实施单位。

(五)与各实施单位对接相关基础数据。只对接原上报的相关数据、新增编案单位及直属单位与相关县资源数据,了解现实情况,不对接初步分解的任务与投资。

(六)确认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根据数据对接情况,对初步分配任务与投资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

(七)下发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省林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行文下发“关于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并随文下发“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及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规模。

(八)组织培训。下发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的同时,组织编制人员进行培训。接着开展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

(九)方案审批

1.省级方案的审批。省级方案编制完成后,邀请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省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省林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行文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2.县级方案的审批。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包括省直属单位),通过专家审查论证,由县级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审批(省直属单位报省林业厅审批)。

三、时间安排

(一)3月21日前完成“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

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3月25日前完成“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的审定。

(三)3月底前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的初步分配。

(四)4月10日前完成与各实施单位的相关数据对接。

(五)4月20日前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的调整和确认,并下发“关于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

(六)5月底前完成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6月底前完成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报批工作。

四、部门职责

(一)基金管理站:一是负责对工程二期任务与投资的分配及审核把关;二是负责投资资金的申报;三是与林规院、天保中心一道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四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二)省林规院:一是负责制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二是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三是负责

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四是配合厅相关部门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和对接审核;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三)省天保中心:一是负责提供编案所需的天保一期实施情况及二期相关基础数据;二是负责地方公益林、国有林、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公益林建设、森林抚育等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相应数据与各实施单位的对接;三是与林规院一道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四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四)公益林管理中心:一是负责提供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的相关基础数据;二是负责国家级公益林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与各实施单位的对接;三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四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五)资源管理站:一是负责提供各实施单位二类调查等有关基础数据;二是配合天保中心做好集体林的地方公益林、国有林等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对接工作;三是配合公益林管理中心做好国家级公益林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及对接工作;四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六)其它部门:厅办公室负责文字把关和与省政府及有关厅局的协调工作;营林总站配合天保中心做好国有林森林抚育任

务的分配;产业处和人事处配合天保中心做好职工人数的审核和社会保险补助经费的分配;公安局配合天保中心做好政策性社会性支出人员的核实与补助经费的分配。

五、编制工作经费

(一)省级编制工作经费。省级方案编制工作经费从天保中心工作经费中列支。

(二)县级编制工作经费。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由各实施单位承担,可从一期结余的森林管护费中列支。

推荐第7篇:“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精心组织,立足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和\"泉州湾滨海城市\"的战略定位,结合丰泽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区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未来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加快\"营造五种环境、推进三大转变\"的步伐,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和重大举措,使\"十一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原则要求

(1)回顾总结与前瞻分析并重。要对我区\"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吸取有益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要对丰泽今后可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困难、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

(2)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并重。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关系密切,不可或缺,专项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总体规划要在各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深化。总体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规划期以~--2010年5年为主,展望到2020年,不宜设置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可行。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之间要相互衔接。

(3)规划与课题研究并重。编制规划要从课题研究入手,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前期研究。重点是发展环境、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前期研究,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打下基矗要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并纳入规划。

(4)部门、专家编制与干部群众参与并重。研究课题可以公开对社会招标,邀请各科研、咨询机构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发动全区干部群众参与,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编制及论证要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个行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5)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发展并重。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搞好发展思路的研究,不设置过多过细指标;社会、民生发展方面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目标要求,不能过于笼统和模糊。

三、\"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分工

总体规划由区发展计划局牵头,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编制;专项规划由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编制,区发展计划局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由区发展计划局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已拟定11个前期研究课题,详见附件)。

为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对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十一五\"规划(草案)的编制,将面向社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直接委托等方式进行。

四、\"十一五\"规划编制的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

从~年9月开始至年底,主要任务:

(1)组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专家咨询组,充实工作队伍和力量,组织学习,参加培训,落实必要的专项工作保障经费。

(2)组织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探讨我区\"十一五\"发展相关重大问题。

(3)形成\"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二)第二阶段

~年1月至8月,主要任务:

(1)做好有关规划编制的调研工作,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

(2)起草专项规划草案。

(3)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完成规划衔接和论证工作,同时开展\"十一五\"规划宣传工作。

(三)第三阶段

~年9月至~年初区人大召开前,主要任务:

(1)完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征求意见和组织论证,形成送审稿,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提交区人大审议。

(2)完善形成专项规划。

(四)第四阶段

\"十一五\"规划纲要经区人大审议批准后,主要任务:

(1)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广泛宣传\"十一五\"规划,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2)提出分年度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努力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3)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如遇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五、\"十一五\"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

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今明两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涉及面广、工作繁重,编制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成立丰泽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发展计划局。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协调组织\"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工作;负责提出\"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负责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文本;负责牵头协调专项规划;负责\"十一五\"规划成果的编辑出版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直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并指定联络员负责与区\"十

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和协调。

推荐第8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说明 2

附: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说明

一、引言

方案编制的依据,来源

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目标任务:实施面积、产量(产值)、增产率(增收)等目标任务和经济效益指标。

2、技术指标:良种及主体技术等覆盖率。

3、社会效益指标:对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及经济、社会的影响。

4、生态效益指标: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三、项目实施地点、范围、时间

1、实施地点:项目落在何县(区、市)、镇(乡)、村组及地名。

2、实施范围:项目确定的实施面积,涉及村组及土地流转农户。

3、实施时间:起止时间(X年X月至X年X月),分阶段实施计划。

四、项目实施基本情况及条件

实施区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状况及生产、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等。

根据项目特点和实施要求,确定主体技术、配套技术和重点应用的新技术,并进行合理组装配套。

五、项目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组织管理、物资与资金落实、检查与考核、验收与总结。

推荐第9篇:街道办事处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郭家街道办事处村镇规划编制项目

实施方案

为强化村镇规划的龙头地位和调控作用,使村镇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指导全街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切实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发展民营经济,壮大财源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计划利用一年半时间到2013年完成全街有总体规划修编及村庄编制任务(乡镇村庄布点规划、村庄集中居住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修编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街道东临市区,西距济乐高速中出口2公里,德滨高速、省道

314、乐陵市西外环均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山东省五金工具之乡”,应该发挥产业特色,壮大五金工具产业园,形成产业特色。

(二)合理布局,强化功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确定村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对工业、商 - 1 -

业、交通、文化、教育、住宅和市政公用等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局。

(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认真处理好近期和远期、改建与新建、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标准要高,注重特色,注重规模,注重区位,注重产业”的总体要求,切实体现功能完善,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

(四)落实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正确处理村镇建设与资源开发保护的关系,积极走好改造的路子,保持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项目,注重生态环境及文物古迹保护,统筹安排村镇的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好绿化、美化工作。重视村镇防灾抗灾。

三、筹资方案

郭家街道办事处规划编制项目预算总投资60万元,市级投入20万元,街道自筹10万元,向上申请资金30万元。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充分发动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完成辖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调查,了解民意,考察民情,为规划编制工作准备好第一手完备、真实的资料

(二)地形图测绘及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村庄布点规划阶段(2012年5-2012年10月)聘请专业资质单位结合对街道进行地形图测绘及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村庄布点规划,使规划切实符合社区经济发展需要;

(三)村庄规划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2月)进行村庄规划;

(四)组织公示、评审报批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进行公示,并上报评审报批规划。

五、保障措施

1、建立机构,加强培训。根据规划任务和规划编制要求,成立村镇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上切实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抓好村镇规划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2、认真组织,细化分工。集中时间搞好地形测量、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基础性工作;深入实地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典型,总结经验,提出措施,推动工作快速进展。

3、严格纪律,完善制度。规划编制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划编制工作调研及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确实符合社区内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奖惩措施,促使工作快速顺利进行。

4、加大宣传,征求民意。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各村村委会牵头组织,村民代表参与,对规划进行公示。征求农民

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村的风俗和习惯,力求规划切实符合实际,让农民接受,使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监督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推荐第10篇: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粤府办(2005)87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国土资源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对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是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为做好我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指导作用,统筹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切实解决广东国土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规划目的:

1.合理配置国土资源, 按照建设和谐广东的战略要求,在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全省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实现广东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2.制定优化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的方案,通过国土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安排,为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开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科学规划高效、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战略途径,统筹协调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在未来15-20年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提出国土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方案。

4.研究制定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为广东省编制阶段性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建立国土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国土规划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各项发展规划中的基础性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力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三、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以广东省行政管辖区域为基本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确定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4年。

(三)主要内容:

1.揭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摸清全省国土资源实际情况,重点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容量,提出资源开发战略,确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2.提出国土开发空间战略。对全省国土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分区管理和建设引导等内容开展研究,提出空间开发战略。明确规划期全省国土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划分全省国土开发功能区划,对经济建设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及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和对策建议。

3.设计国土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分析研究全省当前和规划期面临的包括生态安全、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全省国土安全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国土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

依法规划科学规划

4.提出推进区域国土开发合作的意见。从泛珠三角以及更大区域范围,审视全省国土开发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相关区域国土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合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5.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提出落实全省国土规划政策与制度建设的建议,如规划制度、配套法规、资金保障、重点地区和项目支持政策等。

(四)专题研究

围绕国土规划的总目标,为满足省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设立13个研究专题,分别为: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各专题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总体规划编制及其专题研究,要与《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其中与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现有专题研究类似的专题,要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做到资源共享和口径一致,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

四、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涉及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大体分为国土开发的战略和开发模式的理论、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理论、国土资源空间整合的理论、环境重整理论和国土开发的保障系统的理论等(见附件2)。

(二)技术路线:国土规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9个程序:前期研究、编制工作大纲、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编制规划纲要、规划方案、规划成果、规划报批、规划实施。在规划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经过专家论证、征求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环节(见附件3)。

五、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主要包括6项:广东省国土规划文本、广东省国土规划说明、广东省国土规划图集、广东省国土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广东省国土规划技术总结、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

六、工作组织

为确保国土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经国土资源部以及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4)、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5)、专家委员会(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6)、编制工作委员会(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7)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见附件8)。

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专家委员会由聘请的国土规划、国土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

在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委员会,具体执行省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

七、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6月?10月25日)。研究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组织及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分工,召开全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大会。上述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推进。

(二)制定具体工作计划阶段(2005年10月26日?11月20日)。各小组组织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内容,确定专题研究的承担单位,全面开展专题研究。

(三)专题研究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5月)。各专题研究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

2分析论证,形成初步成果,并进行专家论证审查,对总体规划提出框架设想并进行论证。

(四)规划纲要起草阶段(2006年1月?6月)。修改完善专题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广东省国土规划(初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06年7月?8月)。对总体规划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广东省国土规划(征求意见稿)》。

(六)审定阶段(2006年9月?12月)。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国土资源部以及省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进一步完善,形成《广东省国土规划(送审稿)》,报请国土资源部和省人民政府联合审批,或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审批。

八、规划编制经费预算

省政府安排专项研究经费对规划编制予以保障。具体经费安排由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政府审定。

九、其他事项

(一)省国土资源厅设立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日常工作;

(二)中科院地理所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力量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三)综合协调组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作为北京的联系、协调和工作单位;

(四)2005年内在省内召开一次高层次的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我省开展国土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研讨。

附件:

1.专题介绍

2.国土规划的理论架构

3.国土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示意图

4.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5.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6.省国土规划编制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

7.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

8.省国土规划编制组织机构示意图

附件1:专题介绍

专题1.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在总结国内外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背景,重点分析我省国土开发的形势与任务,全面系统分析、概括省域国土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明确省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提出省国土规划编制的思路、原则和技术路线。

专题2.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

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国土开发的实践经验,预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资源需求,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专题3.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分析我省空间开发的历史进程和现状,结合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研究,深入研究全省空间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包括轴线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都市区的空间协调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新空间发展战略、以土地调控为手段的空间与产业引导战略等。

专题4.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系统分析我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对全省国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未来15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3依法规划科学规划

提出对策。

专题5.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研究分析我省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对2006-2020年省土地资源的供求形势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

专题6.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

分析我省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和预测规划期内全省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及具体的保障途径、本地资源的开发策略和空间调控手段。

专题7.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

通过分析我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岸线资源合理布局建议方案,明确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

专题8.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当前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预测未来15年省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和节水潜力,主要区域面临的问题以及水环境的趋势,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与重大措施。

专题9.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省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地质灾害、赤潮、风暴等)的成因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研究提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的目标,以及与省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形成的综合防灾减灾策略。

专题10.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建立我省国土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国土资源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专题11.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提出保障我省国土规划实施的体制条件、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

专题12.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在分析研究我省国土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对省国土规划实施将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专题13.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各省的国土资源状况及各自的优劣势,研究如何在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第11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罗平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和曲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转发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云建村„2010‟702号)的通知(曲建字„2010‟172号),切实做好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把全县农村规划建设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体现民族特殊原则;坚持适度集中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县共有村庄1347个,其中行政村154个,自然村1193个。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 1

(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一要深入开展法规宣传活动,普及村镇规划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监督村镇规划工作;二要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让农民参与规划,在规划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村的风俗和习惯,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农民接受。规划经报批后还要公开展示,广泛宣传,并辅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把规划确定下来,使规划具有约束力,形成执行规划的自觉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三)突出重点,完善规划。行政村按“两图一书”(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要根据村庄人口分布、区位条件、产业特点、资源状况等因素,按照撤并、改造、保护、扩建、新建等类型对村庄进行分类,并明确村庄规划发展目标;自然村按“三图一书”(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编制建设规划,编制建设规划要符合行政村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综合布置住宅、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四)严格程序,规范审批。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要严格按《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程序报

- 3有的卫星影像图、地形图和地震、环保、气象、地质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共同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典型,总结经验,提出措施,推动工作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尽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规划联动管理机制,并安排专人负责各项日常工作,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资金,保障经费。在省市财政补助每村规划工作经费2000元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每村1000元,每村的规划工作经费不超过3000元。

(三)配强队伍,加强培训。在人员组成上,成立由县、乡(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三结合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机构,重点以乡(镇)和村干部为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为辅。同时,要采用现场指导和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全县村庄规划编制业务人员的技能和水平。

(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一是实施规划应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要建立完善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队伍,督促检查村庄建设按规划执行。

- 5

第12篇:挂钩竣工资料编制实施方案

竣工资料编制实施方案

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 国土资源局 (1)需提供资料以下

1、项目区实施规划立项批复文件(如有变更需提供变更批复文件);

2、出具项目区竣工验收请示及自查报告;

3、项目区涉及招标、监理、廉政建设有关资料;

4、项目区资金使用、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分期验收项目可暂不提交单需单独写说明);

5、挂钩周转指标归还情况报告;

6、项目农民集中居住区红线范围;

(2)负责组织协调施工方、乡镇及竣工编制单位互通情况,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3)对项目的生产成果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

(二) 乡镇政府 (1)需提供以下资料

1、拆旧地块农民安置去向表(需盖县局章);

2、拆迁农户满意程度调查报告;

3、与农户签订的复垦耕地承包协议及房屋补赔偿合同;; (2)协助编制单位对复垦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测量;

(三)施工方

(1)需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拆旧地块整理前、整理中、整理后照片及视频资料;

2、拆旧地块指示牌

3、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含有验收资质单位出具的房屋验收报告)。分期验收项目可暂不提交,但需单独写说明;

4、复垦耕地质量报告(由成都市农技推广站出具耕地质量报告,需写明复垦处耕地的地力等级分级,提出提高复垦出土壤的肥力的有效措施),符合条件的补划为基本农田的文件及图件;(2)配合编制公司对项目区拆旧地块的复垦情况进行现场踏勘和测量;

(四)监理方

(1)需提供以下资料

1、监理方案及总结;

2、监理对工程质量的评估报告;

(五)编制公司

1、组织人员对拆旧地块进行测量,并最终形成勘测定界图。

2、负责收集整理各单位提供的资料,形成竣工资料;

3、编制竣工资料报告,制作项目区竣工图;

4、负责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5、负责项目最终的报件工作;

第13篇:小农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贵州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

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工程特性表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提要

1.1项目背景

简要说明项目实施背景和有关法规、政策、文件等方面的依据以及规划设计过程。

1.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

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人口、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项目区(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骨干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现状运行情况。

1.3建设目标与任务

1.3.1项目县建设目标与任务

简述原申报项目建设方案的三年建设目标与任务(分年度叙述)。

1.3.2年度目标与任务

详述项目建设年度的目标与任务。

1.3.3项目完成情况

叙述三年建设目标已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

1.4年度项目范围及建设规模

应包括本年度实施的灌溉面积,按乡镇分田、土统计出来,其中新增灌溉面积不少于30%。

1.5年度项目建设内容

简述本年度项目拟建设的主要内容,如蓄、引、提水源工程和相应的输配水设施数量及相应主要指标。

1.6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简述工程概算总投资,各相关费用(如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临时工程、独立费)等,说明资金筹措方案。

第二章

年度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项目区现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政府重视和群众支持、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机制和水源保障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三章

年度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

3.1水文气象特征

详述项目区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季节特征、蒸发量)和主要自然灾害等有关情况。

3.2.1灌区规划

明确本年度项目的灌溉区域、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应按水源情况描述供水、输水、配水方案和主要建筑物规划布置。

3.2.2水源情况

详细说明灌区的水源分布,蓄水、引水、提水水源的基本参数,及各水源所控制的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准确评价已有的水利工程运行现状。

3.3设计保证率、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

3.3.1设计保证率

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5%,针对贵州省小型农田水利的综合情况考虑,一般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0%,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灌溉保证率按85%~~95%取值。

3.3.2 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应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的规定,节水控制目标,结合渠系水利用系数、管道水利用系数等进行推算得出。

3.3.3灌溉制度和定额

应根据灌区内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进行灌溉制度设计,定额主要依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725-2011),按各地区在用水定额中分区的不同,进行灌溉制度设计。

3.4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3.4.1需水量计算

根据灌区内的灌溉面积、作物组成,以及灌溉制度的设计,计算灌区内各种作物的需水总量,同时根据作物灌溉制度设计,计算最大灌水率及灌溉水利用系数,并推算出最大引用流量。

3.4.2来水量计算

应根据3.2.2条水源情况,计算得出设计保证率下灌溉时段的水源来水量情况,在充分考虑其他用水户并扣除用水量后的来水量,才能进行供需平衡。

为简化水量平衡计算,应当注意的是:在对有调蓄能力的水利设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时,小

(一)型水库以上(含)应进行兴利调节计算,山塘及小

(二)型水库,利用《贵州省中小型水库α~β关系模型的编制与应用》的“α~β关系模型”演算,山塘容积很小则可以直接用2倍库容来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3.4.3水量供需平衡

通过上述需水量与来水量的计算,可进行项目的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当水源为拦河坝引水时,由于拦河坝基本不能进行调节,故不能以总来水量进行平衡,而须以灌溉时段的来水流量与同期最大需水流量来进行平衡。

而当水源为机泵提水时,则应以提水流量、水池调节与灌区需水流量三者来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第四章

工程地质

4.1勘察工作概况及工作量

简述应做的勘察工作内容。

4.2工程地质简况

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岩性、构造及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物理地质现象等。

4.3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应详细对主要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详细的处理措施和建议,坝体最大高度大于15m的山塘或拦河引水坝,无论是新建还是除险加固,都必须采取钻探等有效的地质勘察手段,来准确的判定工程地质条件,并将相应资料作为报告附件一起报送。

4.4天然建筑材料

应对项目区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进行评价,当天然建筑材料缺乏时,提出人工材料来源及质量评价和建议。

4.5结论及建议

- 4在水源条件缺乏的地区,可适当采用集雨灌溉工程,设计时应确定系统布局、集雨场型式、面积,汇流方式及汇流渠系布置、渠道结构、主要建筑物,集雨设施型式、容积、结构设计。

5.4.2 输配水工程

(1)渠道工程:应说明渠系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渠道配水方式、流量、水力坡降、水流流态、冲刷、淤积等水力计算条件、方法,提出计算成果;渠道断面形式、设计尺寸及水力要素设计指标。

渠道主要建筑物(如渡槽、倒虹吸管、陡坡、跌水等):说明各类建筑物的过水能力、水力衔接条件、消能防冲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主要建筑物的工作水位、工程布置、结构型式、高程、坡降、断面尺寸及运行条件;说明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及稳定计算方法并提出计算成果;说明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地基处理、防渗措施。量水设施设置应与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结合布置。

各渠道建筑物在渠道纵剖面图中应体现出来。

(2)管道输水工程:应确定放水口间距、灌水周期、设计流量、田块规格、管网布局、干支管水力计算及管道管径和用量、主要建筑物等。选定管道的型式、管槽高程、断面尺寸、长度等;说明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确定管道布置,选定管材、管径及安全保护措施,主管上应有排沙、排空设置。(水稻灌溉建议不采用管灌)。

5.4.3排涝工程

排涝设计标准是确定排水工程规模的依据。通常采用受涝区发生一定频率或重现期的降雨不成灾为标准。降雨是确定排涝标准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作物的耐淹程度(包括耐淹深度及历时)及承泄区的水位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排涝工程的规模和投资的大小。

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应根据排涝面积、地面坡度、植被条件、暴雨特 性和暴雨量等情况,以及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等条件确定。旱作区一般可

- 677.2编制原则及依据

依据:关于发布《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及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系列定额(2011版)的通知(黔水建【2012】6号)。

价格水平:采用实施方案编制期上一季度的价格水平。

7.3基础单价计算

7.3.1人工预算单价

采用《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及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系列定额(2011版)的通知(黔水建【2012】6号)。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应根据人社部发[2011]75号通知,结合工程项目所属的分区津贴计列。

7.3.2材料预算单价

采用《贵州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及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系列定额(2011版)的通知(黔水建【2012】6号)。

若主要材料和砂石料预算价格低于上述单价时,按预算价格进入工程单价;若主要材料和砂石料预算价格高于上述单价时,按上述单价进入工程单价,预算价格与限价差额以补差形式计算列入“材料价差”项,并按规定计取税金。

主要材料从工地仓库以后的人工二次倒运费分摊进入材料预算价,不应单列二次倒运费。

7.4概算项目组成及独立费用取费标准

投资概算的概算项目组成由建筑工程(第一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第二部分)、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第三部分)、临时工程(第四部分)及独立费用(第五部分)组成。独立费用取费标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第四部分工程费用按定额执行。

独立费用分建设管理费、招标业务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勘测设计费、经济技术咨询及审查工作费、工程保险费六个部分,其中: 建设管理费:按上述一~四部分之和的3.0%计列;

- 91011系,确定项目实施与质量监督的管理措施。

第十章 建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10.1 工程运行期管理

提出运行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管理模式,应拟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集中连片的中型工程)分散的小型工程要全面组织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管理。

10.2 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确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并确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尤其是管理区提出工程经过的村庄和人员密集区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警示标志,同时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其他安全措施。

10.3 工程管理设施

复核工程管理单位所需管理区面积,明确管理区位置;复核工程管理设施数量,对于改、扩建工程,应说明管理单位现有设施及使用情况;说明工程观测和监测设施及设备数量,并提出设施及设备的维护管理要点和技术要求。

10.4 工程运行机制

应充分考虑并完善已成的水源及灌区

其他

概算书(单独成册) 附图(单独成册)

第14篇: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本大纲进行编制。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

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地质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申请延续、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等地质工作成果。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主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涉及多矿种的,要进行综合勘查。

(二)年度工作安排

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

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

七、预期成果

预期勘查成果(矿产地、资源量、储量)及相应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二)经费保障措施

(三)质量保障措施

(四)安全保障措施

九、其它

(一)附图与附表要求

附图(或插图):勘查区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图、物化探异常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及工程布置图、主要勘探线剖面图(或设计勘探线剖面图)等。

附表(或插表):工作量一览表、经费预算表等。

(二)报送要求

实施方案要求同时报送纸介质和电子文档。电子文档采用Word格式,A4幅面;附表采用Excel格式,附图用MapGis或ArcGis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

第15篇: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解读

原文: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

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本大纲进行编制。 解读:

大纲适用范围: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 大纲各章组成

一、绪言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四、勘查工作部署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六、经费预算

七、预期成果

八、保障措施

九、其它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原文: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解读:应依次分别说明:

1、探矿权人的基本情况应反映出探矿权申请人满足的基本条件: (1)具备法人资格,但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不得作为探矿权申请人; (2)具备与申请勘查矿种及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3)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万元,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实施方案安排的本年度勘查投入资金;在1年内申请两个以上探矿权的,其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不得低于探矿权申请项目安排的本年度勘查投入资金总和。

2、勘查项目基本情况:矿权首次设立时间,首登面积,勘查矿种;现有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有效期限、面积、列表说明拐点坐标(包括北京54经纬度及直角坐标、西安80经纬度及直角坐标)。

3、矿权的历次转让、延续和变更情况要逐一交待清楚。本次申请是新立?延续?分立?还是变更范围或勘查单位„„。申请面积、勘查矿种、申请期限几年。并列表说明变更面积后的拐点坐标(北京54经纬度及直角坐标、西安80经纬度及直角坐标)。

4、根据“新立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每延续一次时间最长为2年,并应提高符合规范要求的勘查工作阶段。确需延长本勘查阶段时间的,应组织进行专家论证,若可再准予一次在本勘查阶段的延续,应缩减勘查面积,每次缩减的勘查面积不得低于首次勘查许可证载明勘查面积的25%”。 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

简要说明勘查单位名称,勘查资质等级(甲级:可做勘探及以下报告;乙级:可做详查及以下报告;丙级:可做普查及以下报告),从事勘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构成,勘查工作经历及主要业绩、承担本项目勘查工作的能力等。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大纲未提供原文,应按规范充实。

总要求:本部分内容是勘查实施方案编制的基础,应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来写,目的要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要具体,针对性要强,表述要规范。针对性方面要与具体的勘查矿种、地质条件和勘查阶段相对应。 矿产勘查阶段及工作内容:

分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深入,各阶段的勘查工作程度都至少包括地质研究程度、矿石质量研究、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个方面(以各矿种勘查规范为准)。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简要撰写,主要写与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实施有关的内容。附交通图,图件要清晰规范、图件要素要全。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原文: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申请延续(或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及初步成果,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说明开展延续(或变更勘查范围和勘查矿种)的依据和理由。 解读:

这部分内容要收集齐全勘查区以往地质资料。

对前人工作情况,只需简要说明本区做了什么工作,有哪些可利用的成果即可。

对自己取得矿权以来的工作情况,则应详细说明:做了什么工作,工作量完成情况,尤其是前一勘查期完成的工作及投入资金情况应与年检报告相吻合。取得的成果要说清是否已发现矿体及矿体的数量、规模大小,矿石品位或品质情况,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等内容。

对新立项目,应反映勘查区是否具备相应的成矿地质条件; 对延续、变更申请项目,要充分反映出探矿权人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应列表表示),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延续、变更提供依据。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原文: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遥感等地质工作成果。 解读:

对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可简要说明即可。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原文:

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1、勘查区地质特征 (1)地层 (2)构造 (3)岩浆岩 (4)变质岩

(5)物、化、遥异常特征

(6)矿体特征:说明矿体产出状态、分布范围、矿体数量、规模大小(长度、厚度、延深情况)、产状、矿石品位、矿石类型等,矿体已有工程点控制情况。对于砂矿床还应包括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有关内容。 (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详查) (8)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详查)

如该探矿权工作程度很低,无已知矿体,则应说明本区异常分布情况、矿化蚀变情况等找矿线索。

2、成矿条件分析

应重点分析与勘查矿种相对应的成矿地质作用,总结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为勘查矿种的确定和勘查工程布置进一步提供地质依据。特别要注意多矿种的综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以指导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

例如:若是地层控矿,应重点对相应的层位及岩相作勘查部署;若是构造控矿,应重点对相应的容矿构造作勘查部署,兼顾导矿构造和破矿构造等。有了找矿标志,到有找矿标志或找矿标志组合的地方去找矿。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原文: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涉及多矿种的,须进行综合勘查。 解读:

主要包括四层意思: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技术路线(施工原则);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综合勘查。

1、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

普查项目只需简要说明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工程布置原则即可。 详查项目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5项判别指标,确定勘查类型。对详查区勘查类型进行论述,以确定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线距、点距)。同一矿区,工程间距应取一确定值。且地表(槽探)工程间距应比深部(钻探)工程间距加密一倍。

2、技术路线(施工原则):

应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则进行,基准孔、参数孔、沿走向和倾向的主导剖面应优先施工。各阶段工程布置应考虑后续勘查和开发工作的衔接。每一类工程的施工应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

3、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根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工程间距是指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应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

4、综合勘查。

原文:涉及多矿种的,须进行综合勘查:

解读: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对同体共生矿,应综合考虑,整体勘查,运用综合指标圈定矿体;对异体共生矿,应利用勘查主矿产的工程进行控制,其控制程度,视具体情况确定。

应据地质条件、产出特征、共伴生关系、价值大小、需求程度、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等条件,对市场适销对路、经济价值较大、并能同时开采的共生矿,尤其是位于首采地段或露采境界内的共生矿,应加强综合评价。对伴生矿产,据经济价值确定其评价程度。

(二)年度工作安排

原文: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

解读:将总体工作部署中确定的勘查工程,依据年度确定的目标任务所需的工作量,安排到相应的年度中,并依据规范做好经费预算,附相应的表格。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要注意具体的年度数量应与探矿权类型相匹配,如新立的3年,延续的2年。

应列表说明设计的地质测量、物化探、槽探、坑探、钻探等的工作量、编号、施工顺序等。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原文:

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物化探、槽探、井探、坑探、钻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

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解读:

特别要注意不同的勘查阶段同一勘查手段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勘查手段各自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技术质量要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中的勘查技术要求和勘查工作质量。

(一)、勘查各阶段的技术要求不同:

1、预查

全面收集预查区内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重砂、探矿工程等各种信息,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对有希望的地区,选择几条路线,进行比例尺为1/50000或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辅以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异常进行Ⅱ-Ⅲ级查证,圈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对发现的矿(化)点或经类比认定为矿化引起的异常及有意义的地质体进行研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从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预测,必要时可投人极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采集测试样品。

寻找的矿产与地表(下)水关系密切时,应收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为开展下步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应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当有估算资源量的必要参数时,可以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

2、普查

普查工作中无需进行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可以是正测、简测或草测。通过 1: 25000-1:5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查,对区内地质特征的查明程度应达到相应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矿地质条件达到大致查明程度。

通过1:10000--1:2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方法手段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并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

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对已发现的矿产,应与邻区同类型已开采矿山,从矿石物质组成、主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粒度大小、有害组分及影响选冶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对比,为是否值得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研究有无投资机会,是否值得转入详查,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333+334?。

3、详查 详查工作中,地质测量及地形测量均应是正测。金矿详查的地质测量及地形测量比例尺不小于1/2000。其他矿种不小于1/5000。

详查工作中水文地质测量面积应为矿区水文地质单元面积;工程地质以工程岩组为评价单元。以办采矿证为目的的详查,其水工环测量工作程度要达到矿山设计的要求。

样品分析项目的确定应参照国家地质总局1977年7月颁布实行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中的要求,金属矿基本分析样一般分析主矿种和共生矿种,伴生矿种在组合样中分析即可。组合样应分矿层组合,样品组合数应不大于5—8个。内外检样不少于30件,样多时可分别按不少于10%、5%计。小体重样不少于30件,且应有代表性,其样品平均品位应与矿山全区平均品位基本一致,品位相差较大的样应剔除。氧化矿、松散矿、非金属矿应采大体重样。

(二)、勘查工作质量要求

1、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2、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4、物探、化探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地球物理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的质量,都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各项测试数据应准确、可靠。

5、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3--5 m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6、采样及测试(含加工选冶试验样品)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连续取样。

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加工选冶试验样品的采取,要考虑矿石类型、特征及代表性,能分采的应分类型采集。加工选冶试验的各环节都必须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

7、地质编录、综合整理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原始地质编录要在现场进行,应及时、准确、客观、齐全,综合整理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全面、深人的分析研究。鼓励使用计算机辅助野外采集系统,凡能用计算机成图、成表的资料,都应按标准化表格内容的要求填写。工程、采样、测试、编录的质量问题及矿体、矿石质量的异常变化,应如实在报告中一一反映。

六、经费预算 原文:

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 解读:

经费预算反映的是勘查工作经费投入,要注意是否与相应的勘查阶段和勘查工程相吻合,是否达到最低勘查投入要求。(①第一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2000元;②第二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5000元;③从第三个勘查年度起,每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10000元。)

探矿权人当年度的勘查投入高于最低勘查投入标准的,高于部分可以计入下一个勘查年度的勘查投入。

七、预期成果 原文:

预期勘查成果(矿产地、资源量、储量)及相应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 解读:

注意与相应的勘查阶段相对应,特别是新增的资源储量级别。常见的图件有地形地质图、实际材料图、矿化异常图、勘查工程布置图、储量计算图、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实测)等;常见的表格有勘查工作量一览表、矿种品位表、储量计算表等。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组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专业、年龄、职称)是否合理。要注意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应与相应勘查阶段的勘查手段方法选择和勘查技术要求相适应。

(二)经费保障措施

探矿权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以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为依据,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第一勘查年度资金投入额,同时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总资金的1/3。

(三)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保障措施是否完善。主要从有关技术规范上针对相应的勘查质量要求提出质量保障措施。

(四)安全保障措施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九、其它

(一)、附图与附表要求

附图(或插图):勘查区交通位置图、实际材料图、地形地质图及工程布置图、(区域地质图、物化探异常图、主要勘探线剖面图(或设计勘探线剖面图))等。

附表(或插表):工作量一览表、经费预算表、品位表等。

(二)报送要求

实施方案要求同时报送纸介质8份和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采用Word格式,A4幅面;附表采用Excel格式,附图用MapGIS或ArcGIS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

第二部分 常见问题与指正

一、方案编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三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探矿权人出于自身利益出发盲目圈地,不以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为依据,也不从自身所具有的资金实力及勘查能力出发,“占山为王”据为己有,许多探矿权登记后未及时开展实质性的勘查工作,只象征性地做些工作以维持探矿权。

二是部分探矿权人登记探矿权后,不按规范要求开展工作,而是以采代探实行掠夺性开采,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扰乱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正常秩序。

三是不按地质勘查规律盲目探矿,有的普查未做,矿(化)体分布、规模、产状不清,就直接上坑探、钻探,碰运气。

应按从预查到普查、详查的顺序,一般先做面上工作如:物化探、填图、地质测量等工作,圈出异常,并对异常进行查证,针对异常布设槽探、浅井等工程取样化验,圈出矿(化)体,再用钻探、坑探等工程对矿体进行系统控制,估算资源储量。要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提高找矿效果。

目前规定探矿权登记时须提交勘查实施方案并组织评审备案后方予以办理,主管部门的缩减面积政策;在勘查工作期间严格依据勘查实施方案对勘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在项目续登或升级勘查时,对前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按方案进行对照检查等政策,对于改善上述不良现象十分有效。

另外,详查方案审查要求至少副总工或技术负责人以上来参会,因地勘单位不夠重视。普查、详查等阶段的方案审查探矿权人要参会。

对探矿权升级分立的一般应先审详查方案再审分割后的普查方案。

(二)勘查实施方案名称不规范

问题:有的名称中出现:乡、镇名,„„ 规范命名:江西省××县××(地名)铜矿普查

矿点为市辖区时:江西省××市××区××(地名)铜矿普查 矿权区范围较大时:江西省××县××地区铜矿普查 如:江西省德兴市梅花坪萤石矿普查;

修水县辉煌地热水可行性勘查(相当于详查)。 不同勘查阶段的方案不能混淆。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不够具体

绪言部分对勘查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作了具体的要求,在审查中常发现方案对此介绍不符要求,尤其是延续、变更探矿权项目,不能够将历次延续情况叙述清楚;探矿权范围变更在图上表达不清等。

(三)勘查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不够具体

勘查资质情况常见问题三种:一是有的探矿权人不聘请签有合同的勘查单位做工作,而是私自请人做工作;二是有的勘查单位因忙不过来或其它原因转包承担的勘查工作或让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从事勘查工作;三是不按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类别或等级从事勘查工作。这些都是违反《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的行为,可以处以罚款甚至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

对详查工作,勘查资质水工环丙级的不能做,可请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做;如果要达办采矿证要求的话,水工环要达勘探程度,要甲级资质的单位才能做。

(四)以往工作情况叙述不完整

对以往工作程度叙述重点是本区曾开展的工作,所取得的地质成果;特别是延续或勘查工作升级的矿区,须将前一阶段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交代清楚。具体说明前一次探矿权登记时部署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并在实际材料图和工作布置图上明确表示,如未完成当时布置的工程量,须说明未完成的原因,同时对前阶段工作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述。

(五)勘查区地质情况

(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介绍过于简单

(2)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研究不够深入

(六)勘查工作部署

1、总体部署不能点面结合

方案中工作部署是对探矿权整个区域而言,大多数的方案均采用从地表地质、物化探测量,对区内赋存的矿化带地表揭露和局部深部验证的工作思路。但部分方案往往只偏重区内已知矿化带地段的勘查工作,而对整个面上的勘查工作不能全面顾及,尤其是勘查区面积较大,且区内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矿化时,应采用相应比例尺的地质、物、化探测量,以进一步圈定找矿有利地段开展评价工作,否则就达不到评价全区的要求。

根据部办公厅 [2011]51号文规定,对缩小面积放弃掉的区域要汇交地质资料,如未开展工作的需提交放弃勘查区块无需汇交地质资料的意见表,弃勘表由市局盖章编号。

2、工作量布置不符要求

部分勘查实施方案中工程量的布设不从勘查区找矿工作需要出发,从而出现两种不同形式的不合理现象:

一是部署太简单,迁就探矿权人不愿较多投入而又能保矿权延续的心态,使工程布设达不到相应勘查任务的要求;

二是部署尽量多的探矿工程,编制者出于勘查单位的利益,工程量愈多,实施者所获利润愈大。势必造成许多工程量的浪费。

三是工作量部署不当,地质依据不足或未根据工作阶段、矿种勘查规范要求,违反地质勘查规律盲目布设坑道或钻探工程,甚至普查时就开展1:2000地质测量,使布设的工程超前、无效,造成浪费。

200号文和29号文规定:探矿权人应按照勘查实施方案进行勘查施工,需要对勘查实施方案进行调整的,应及时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调整工作量缩减l/3以上的,登记管理机关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

3、比例尺不尽合理

部分勘查实施方案中化探工作、地质测量和剖面测量以及工程布置图的比例尺不尽合理,有的勘查区预查化探一下上1:10000的比例尺,应从1:25000做起;前阶段工作已作1∶5000地质简测,本次工作仍作1∶2000地质简测,在本次要开展评价工作的已知矿化带地段也未作相应比例尺的地质测量。个别较小

2面积勘查区,地质测量的比例尺过小,如有一面积为2km的勘查区,却布置了1∶2.5万的地质简测,有限的观察点不能满足成图要求。有的工程布置图的比例尺太小,图面工程和质量点看不清。

4、勘探线布置不合理

勘探线一般垂直矿体走向布设,普查时应为详查时加密勘探线考虑预留相应勘探线及编号。而有的方案勘探线布设却不顾及这些。

5、工程进展的时间节点不明确

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依据总体部署,方案应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从方案评审的情况反映,许多方案对工作进展安排过于粗糙,特别是投入工作较多、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对各种方法、手段的实物工作量完成的时间节点未加以说明。应在方案中以横道图表示或说明。

(七)关于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1、地物化综合找矿体现不够

矿产资源勘查尤其是金属矿勘查的普查阶段,根据勘查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地物化多种技术综合找矿,圈定矿化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判别深部矿化情况,已是普遍的作法。特别是近几年来物探技术的发展,更高的分辨率和抗干扰性对于区分不同地质体的敏感度更高,勘探深度可达千米以上。数据处理及反演技术的提高更能快速圈定异常并作出评价,为探矿工程布设提供依据及目标。但相当一部分方案中只用传统的地质测量,地表揭露与深部钻孔探索的工作方法,物、化探技术不作为。

2、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不符规范要求

从审查情况看,方案中普遍对于地质测量,槽、井、钻探施工及开采、加工、化验这方面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交代较全面。但是对于勘查区内布置的物化探工作的要求则大多不够具体:物探工作往往只明确方法种类(如电法、测试等)不具体表明测量的参数及所用仪器设备、测试装置的相关参数;未布置相应的物性参数测试研究工作;化探工作只交代工作方法及比例尺,但不明确指示元素,取样的层位、粒度、分析测试的要求均未具体规定。

对详查区应全面开展详查工作,如:不能圈出1平方公里详查面积,但只做0.1平方公里的详查工作,否则详查方案与报告审查通不过。详查工作地形、工程要测量,水工环等开采技术条件也要基本查明。

3、综合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所提交的方案中普遍对勘查区的综合研究工作不够重视,实际上在勘查工作中这是一个不可缺失且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取得成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有必要在方案中针对勘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主攻矿化类型,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等开展相应的综合研究工作,以指导各阶段的勘查工作。

(八)经费预算:

常出现部署的工作量与经费预算不吻合的现象。

(九)预期成果

方案中对预期成果必须单独列支,并对勘查工作成果的预期目标(矿产地、资源量、储量)以及相应的勘查报告、图件、附表等均需具体地注明。对勘查方案中布置较多的物化探工作方法时,应规定按规范要求提交物化探专项工作报告及附图、表。

(十)保障措施

(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介绍过于简单 (2)质量保障措施不齐全 (3)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十一)关于附图、附表

审查中方案附图、附表主要有三类问题:

一是实际材料图反映以往工作成果和民窿等要素不全;

二是本次开展勘查工作的工作布置图上缺少方案中设计的工作内容,如面积性地质和物化探工作区,勘探线及有关钻孔位置,坑道平面位置等。

三是普遍缺少品位表。

(十二)勘查单位对方案未作认真审核

在方案审查中常发现许多由于粗心大意所形成的低级错误,如勘查区地名不符,图幅名不正确与地理坐标不相符,工作量前后不对应,引用资料盲目,甚至将外省地层名称照搬至勘查区,以及用词不当,文理不通等现象。相关图件中缺失最基本的内容等等。

此类现象说明勘查单位对编制人提交的方案未作认真审查,草率上交,也反映出勘查单位对编制勘查实施方案这一环节不够重视。请各地勘查单位对上报的方案先进行内部审查。

二、严格执行大纲要求,提高方案编制水平

上述勘查实施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对勘查实施方案认识不足,偏面地认为只是探矿权办理过程中所要履行的一个手续而已。本人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方案编制水平。

(一)详尽收集以往工作成果资料

勘查区大多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地物化工作,尤其是探矿权延续、变更或勘查工作升级的项目。因而本次勘查工作实质上是以往工作的延续,勘查实施方案必须充分反映本次工作以前由何人完成了何种找矿工作,投入了多少工作量及经费,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查明的资源量或成果报告),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等。 对已开展评价的矿(化)体除说明初步查明的资源量及平面展布特征,应以相关文字与图件基本反映其空间展布特征。对区内以往物化探工作的成果资料也必须充分反映在方案中。

(二)认真研究区域及勘查区地物化特征

一般而言,申请探矿权的地段往往是位于区域成矿带中找矿有利部位,并在局部已有较好的矿化显示。为此须对区域及勘查区的成矿作用及主要矿化类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作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反映在方案相应章节中,使方案确定的主攻矿种及找矿类型目的明确,依据充分。同时勘查区也往往是经以往小比例尺物化探测量所圈定的各类异常区,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必须充分把握区内主要地质体和矿化蚀变的物性参数与电磁场特征,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特别是勘查区主要的异常特征(目前提交的方案中这方面反映不足)。区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介绍不能仅限于异常面积与成矿元素峰值,尚需研究异常形态,成矿及主要指示元素含量梯度变化,元素组合、分带特征及与所处地质背景之关系等,为勘查实施方案中物化探工作方法选择和工作量布设提供依据,也为应用物化探成果布置验证工程打下基础。

(三)有效选择勘查工作方法手段

与以往地质工作设计书的要求相同,方案编制必须在总结以往地质物化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勘查区地质成矿条件及矿化特征,运用正确合理的工作方法与手段,评价区内矿化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含矿性,为下一步继续评价提供靶区和基础资料;或进一步控制矿体的形态与规模、品位变化情况,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以及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等。

如果布置的工作量较大或重点矿区,有必要作不同方法、不同装置的试验,以求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四)合理布置勘查工作,提高勘查工作成效

方案编制本身就是一个深化认识综合研究的过程。经专家评审,更使得方案勘查工作依据充分,方法技术可行,工程布置合理。并通过主管部门依据方案对勘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勘查工作结束时核查验收,保证了勘查经费有效投入,勘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实施,并取得较好的勘查成果。

勘查工作量布设是根据勘查区找矿工作具体情况所确定的勘查目的和任务为依据,并遵行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的地质勘查规律,探矿权人与勘查单位均应遵从这个规律,而非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随意布置工作量。

“勘查实施方案调整工作量缩减三分之一以上的,探矿权人应重新提交经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 由此可见方案布设的工作量不可随意调整。但对于级别较低的普查区而言,探矿工程开展具有不确定性,需视前阶段工程见矿情况而定,需要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实施方案中可设定部分机动工程量,并说明是否实施的原则与实施顺序。

(五)严格执行勘查工作规范标准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规定:“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在实施方案中的方法技术介绍,质量技术要求设定均必须参照规范要求执行,凡在实施方案中采用的各种方法手段都必须参照规范标准,包括开展的各项物化探工作也应参照相关规范作具体要求。

(六)着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就矿产勘查而言,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并非很难,而真正要做到地物化结合,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谈何容易,需要在勘查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艰辛而有效的努力。其中勘查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与业务技术)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此处仅提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随着找矿工作难度增大,找矿深度增加,功深找盲需要各种技术方法结合进行,这就给我们勘查技术人员的地物化综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人员需要学习物化探方法技术,物化探人员需要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二者皆不可缺。

第16篇:农田水利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水田项目水田项目

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水田项目县)

水田项目县建设范围、内容要求

依据全省水田灌溉发展规划,近期我省水田项目县建设范围为5万亩以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内容具体包括:

1、小型水源工程:包括塘坝(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引水堰闸(引水流量小于1立方米每秒渠首)、小型灌溉排水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等;

2、灌溉排水渠系工程:5万亩以下灌区骨干渠沟道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建设;

3、相应配套工程:包括必要的机耕道路和生产桥等。

4、必要的量测水设施、灌溉试验站等。设计资质和精度要求

水田项目县设计单位的资质原则上要求具有水利工程丙级以上设计资质,但建设内容包括引水堰闸、小型灌溉排水泵站的必须具备水利乙级设计资质。实施方案设计精度要求达到初步设计阶段。

目录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1.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水文 1.5工程地质 1.6 工程任务及规模 1.7工程布置及设计 1.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9施工组织设计 1.10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1.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2.2 经济社会状况 2.3 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3.1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3.2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水文 4.1 概况

4.2 气象、水文基本情况 4.3 径流洪水 4.4 水位流量关系 4.5 施工洪水 4.6 泥沙冰情 5 工程地质 5.1 概述 5.2 勘察依据标准 5.3 区域地质概况 5.4 工程地质条件 5.5 天然建材调查 5.6 结论及建议 6 工程任务及规模 6.1工程任务 6.2灌排工程规模 7 工程布置及设计 7.1 设计依据 7.2 建设等别和标准 7.3 方案比选 7.4 工程总体布置 7.5 灌溉、排水渠沟道设计 7.6 建筑物设计 7.7 主要工程量 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8.2 投资概算 8.3 年度实施计划 8.4 资金筹措方案 8.5 建设资金管理 9 施工组织设计 9.1 施工条件 9.2 施工导游

9.3 施工总布置及主体工程施工 9.4 施工总进度安排 10主要效益评价

10.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10.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10.3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10.4 社会效益方面 11 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 11.1 项目建设管理

11.2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1.3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11.4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2 附表 13 附图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项目县建设方案立项背景。

编制依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度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15】142号)(财农[2009]92号)、《××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54—200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计算规范》(SL278—200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等。(如有新出规范以新规范为准) 1.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项目县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灌区基本现状。

1.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与作用,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水文 水文成果 1.5工程地质 结论及建议 1.6 工程任务及规模 简述工程任务及规模 1.7工程布置及设计 简述工程布置及设计 1.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简述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整合的来源、建设范围及规模。 1.9施工组织设计

简述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 1.10主要效益评价 简述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1.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建设管理体制。建后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 2 项目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项目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水资源状况,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等。 2.2 经济社会状况

项目区(乡镇、村数等)及人口状况,2015年度县财政收入、可用财力等财政状况,县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粮食及其他作物的种植结构、产量、产值等情况。 2.3 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2015年建设项目灌区基本情况:项目灌区建成年代、运行状况、中大型灌区的干支渠现状及其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情况等。 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3.1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3.2 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改造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等。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期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 4 水文

建设内容有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及重要骨干建筑物内容时须详细论述 4.1 概况

4.2 气象、水文基本情况 4.3 径流洪水 4.4 水位流量关系 4.5 施工洪水 4.6 泥沙冰情 5 工程地质

建设内容有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及重要骨干建筑物内容时须详细论述 5.1 概述 5.2 勘察依据标准 5.3 区域地质概况 5.4 工程地质条件 5.5 天然建材调查 5.6 结论及建议 6 工程任务及规模 6.1工程任务 6.2灌排工程规模

灌区涝区总体规划,灌溉制度、水土供需平衡分析、规模和参数等。 7 工程布置及设计 7.1 设计依据

包括前期各项成果,各种规范等 7.2 建设等别和标准 建设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泵站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等国家技术规范要求。 7.3 方案比选

引水堰闸、灌溉排水泵站须进行位置、型式和方案比选 7.4 工程总体布置 包括总体布置原则和布置方案,明确项目区建设位置与范围,工程总体布局,说明各片水源与渠首布置、灌排渠系及配套建筑总体布置。综合考虑地形、水源条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农田水利项目县发展项目,努力打造高标准、现代化节水灌溉规模化建设片,做到工程相对集中,形成规模,重在特色,打造亮点,加强示范与推广。

7.5 灌溉、排水渠沟道设计

依据前期规划可研和渠沟道实测基础资料,提出其水利要素、设计成果等内容 7.6 建筑物设计 灌溉工程

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稳定设计、水利计算等内容 (1)泵站设计

包括机泵选型、进水池尺寸的确定、泵房布置(泵房结构形式、泵房尺寸的确定、泵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引渠断面设计、前池设计、出水池设计(出水管直径的确定、出水池宽度的确定、管口淹没度的确定、出水池长度的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泵站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2)水闸设计

包括闸孔孔径计算、消能防冲计算、防渗长度计算、交通桥尺寸的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水闸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3)涵洞设计

包括设计流量计算、洞型判别、底坡选择、设计水深计算、洞高的确定、水面衔接计算、涵洞进出口高程计算、下游渠底高程较洞口底板降落值计算、下游渠底高程确定等步骤,并绘制涵洞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4)渡槽设计

包括水力设计(进出口型式及高程的确定)、各部尺寸的拟定、渡槽地基承载力计算、稳定验算等步骤,并绘制渡槽平面图、纵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5)其它建筑物设计 (6)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设内容

对渠系建筑物进行分类统计,填写渠系建筑物设计计算成果汇总表(数量、建设性质、规模/设计参数) 排涝工程

包括排涝泵站、闸站、排水涵洞等建筑物设计,典型设计要求同渠系建筑物,并填写排涝工程设计计算成果汇总表(数量、建设性质、规模/设计参数) 7.7 主要工程量

根据项目区实施项目建筑物设计参数与典型设计图,对各类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进行分类概算:土石方开挖***万m3,土石方回填***万m3,砌石***万m3,现浇砼***万m3,预制砼***万m3,垫层**万m3,管道***km。

此外如有灌溉排水泵站设计内容时,还应有水机、电器及金属结构设计内容,如发生占地时,还应有占地方面设计内容。 8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8.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按照黑龙江省最新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按2015年第三季度各县(市、区)的《工程造价信息》建筑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附大宗材料预算单价汇总表)。 8.2 投资概算 8.3 年度实施计划 8.4 资金筹措方案

工程总投资***万元,按照中央下达资金与地方资金配套,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县(市、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万元。 8.5 建设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明确财政补助和自筹资金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拨付方式,设立农田水利项目县财务办公室,健全专项资金使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批,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定期对工程资金的使用进行财务审计。 9 施工组织设计 9.1 施工条件

包括工程概况、场内外交通、建材及水电风供应、天然建材等内容 9.2 施工导流

提出导流标准,进行导流建筑物设计、施工降水设计 9.3 施工总布置及主体工程施工

施工布置原则,堆料场、砼拌合、钢筋加工、生活区等布置 9.4 施工总进度安排

包括工期安排及各单项工程进度安排 10 主要效益评价

10.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项目实施后,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将大大改善,能够充分满足灌区范围内农田的正常灌溉和排涝需要,发挥水利工程为农业服务的作用,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新增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新增经济作物产值等。 10.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灌区水利条件的改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也必定相应增加,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从而加快灌区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三农”问题。 10.3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从工程设施配套、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林网化密度、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角度,分析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 10.4 社会效益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发挥灌区的最大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极大地改善灌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灌溉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减少了水事纠纷,减轻了基层政府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项目的实施,也必将为实现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供必要的软硬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1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管护 11.1 项目建设管理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说明农田水利项目县(区)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施工管理方式、材料及设备采购计划与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度等。 11.2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应按照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有关政策要求,项目区要积极推广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以项目区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积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使项目区改革有大的发展。具体实践上,项目区管理体制上将打破目前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采取“项目区管理所+用水者协会”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 11.3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项目运行管理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用水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农村水利的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促进节约用水和农民增收,实现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一认识,认真探索,扎实推进,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落实有关管护主体,管理所明确专管人员,订立岗位责任制及控制运用检查制度,以保证工程效益正常发挥。支、斗、农渠工程由受益乡村负责管理,及时管好用好工程;积极推行项目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促使农民积极参与项目区管理,提高项目区的管理水平,增强实际管理效果。 11.4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制定工程设施管护措施,明确项目区管理所、各管理站和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权限与管护主体,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设施管护的经费来源,以保障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巩固和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成果,实现项目区良性运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2附表 附表1: 项目县2016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附表2: 项目县项目投资汇总表

附表3:项目县2016年引水堰闸工程水利要素表 附表4: 项目县2016年小型泵站水利要素表 附表5: 项目县2016年渠沟道水利要素表

附表6: 项目县2016年灌区涵闸等建筑物水利要素表 附表7: 项目县2016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汇总表 13 附图

(1)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实施项目分布示意图 (2)渠沟道工程设计纵横断面图

(3)各类建筑物(闸、站、涵、桥等)设计平面图、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4)引水堰闸及灌溉排水泵站工程设计平面图、剖面图及细部构造图

第17篇:《~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编制

《2013~2015年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

编制要求及技术说明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2013-2015年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项目复核的通知要求,为做好该项工作,提出如下编制要求及技术说明: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认真总结中小河流治理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暴露出的新问题,进一步细化《总体规划》建设任务和项目安排,满足《总体规划》实施进度和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投资力度的需要,指导各地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为力争完成《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奠定基础。

《13-15年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的编制要坚持遵循规划,依据《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建设任务、投资控制规模,细化落实治理项目。坚持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优先安排人口相对密集、洪涝灾害频发的河流河段治理、解决突出问题,注重治理效益。坚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要根据河流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治理规模、标准和措施,尽量保持河道自然形态,防止侵占河道,促进人水和谐。坚持注重管理,

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同步建立和完善河道管理机制,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巩固和保持治理成果。

二、编制范围与重点

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

涉及河流:《总体规划》提出的2013-2015年开展治理的2977条中小河流(简称“新河”)和《近期规划》中部分需要继续治理的河流(简称“老河”)。

重点河段:重点安排人口相对密集、洪涝灾害频发、防洪最薄弱急需治理的河流河段,优先实施“新河”上的治理河段及项目。

单个项目工程投资规模以及项目分类等与《近期规划》一致。

三、主要目标与工作内容

按照到2015年前实施完成《总体规划》确定的治理5000余条中小河流的目标要求,细化落实2013-2015年治理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明确2013-2015年需要治理的中小河流。

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2977条各省区初选中小河流名录,以及省区原上报的相关治理项目成果,原则上尽量维持省区已上报的初选“新河”,但考虑到发生洪涝灾害后暴露的新问题,以及按轻重缓急确需调整的河流情况,可在保

持规划投资控制规模、及河流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置换调整。同时,对部分《近期规划》2209条中小河流中的仍存在突出问题需要继续治理的“老河”进行遴选和明确。

2、细化2013-2015年治理项目。

在明确2013-2015年需要治理的中小河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该河流最需要治理的重点河段,因地制宜地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等工程措施,合理安排治理项目,提出每条河流治理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建设内容和工程投资估算。

3、提出优先实施的治理项目。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两档投资控制规模,省区对2013-2015年治理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序,按照突出重点和优先实施“新河”的原则,进一步提出优先实施的治理项目。

四、技术说明

(一)需要填报的河流表格

1、各省区需要填报的河流表格分为“表1:2013-2015年新河”和“表2:已有规划河流”2个表。

表1的表头上方提出的“新河控制条数”,是全国2977条“新河”中本省区的控制条数,“2009-2015年总规划条数” 是本省区“新河”控制条数与《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中本省区的“老河”数量之和,省区不得自行调整河流控制数量;“优先实施项目投资控制规

模”和“13-15年实施方案控制总规模”,是依据《总体规划》提出的两档投资规模,统筹分配给本省区的控制投资规模,是确定各省区治理河段项目数量以及进行项目排序的依据。

2、表1中所列2013-2015年初选中小河流(“新河”),是《总体规划》编制期间省区上报河流和排序意见的汇总成果,如河流确需调整,须在表中列出的“新河控制条数”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置换或增删;“新河”的流域面积指标应与水利普查相关成果相衔接,避免出入过大。表中提出的“优先实施项目投资控制规模”,应首先满足本省区“新河”一河一项目的投资需求,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填报表中“新河”拟治理河段数量。

3、表2中所列已有规划中小河流,是《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提出的2209条中小河流各省区河流名录,如有需要继续治理的河流,通过填报表2中该河流13-15年增加治理河段数量进行确定,老河新项目的合计投资与本省区“新河”项目的合计投资总和,应控制在表1中提出的“13-15年实施方案控制总规模”之内。

(二) 项目报表系统与项目排序

1、《13-15年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中的河流及项目,均需要填报项目报表系统;为了便于全国汇总,请使用本网站下载的报表系统。

2、项目报表系统中的“项目录入表”第一列是序号列,

本省区项目的排序结果反映在序号列中。省区在项目排序时,应按照突出重点和优先实施“新河”的原则,先安排“新河”一河一项目,再统筹考虑“老河”新项目和“新河”其他项目的安排。

3、项目报表系统应与填报河流表格同时进行,河流表格表中填报的指标及数量,应与项目报表系统汇总的结果保持一致。

(三) 联系人及其它

各省区需要提交的成果是填报后的河流表格和项目报表系统,请于7月10日前将该两项成果表发送水规总院联系人韩素华和霍风霖,同时抄送相关流域机构。

报表系统联系人:

韩素华010-68785503(办),13681050143,hansh@iwhr.com

霍 风 霖 010 - 62033377转8102(办),15910928352, huofenglin@giwp.org.cn

第18篇: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附件:

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一、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一)试点单位基本情况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

(五)项目规划和投资

(六)保障措施

(七)需要国家给予的支持

二、实施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

(一)试点单位基本情况

试点企业应包括以下基本情况:企业现状(名称、性质、主要产品产能及其市场情况、资产及经营情况、人员及构成等);资源条件、能源、水资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消耗水平与国内外同行业的比较),清洁生产实施情况,“三废”综合利用情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废物排放和处置(污染防治)情况;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试点园区和省市应包括以下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情况;国民经济 1

发展状况,包括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等;资源环境状况,包括主要资源条件,能源、水、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废物排放和处置情况、环境质量状况;环保投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

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绿色消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已开展的工作及其进展情况。

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及技术应用情况。 已经采取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等措施。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试点单位要提出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资源产出率、单位产品资源消耗(能耗、水耗、主要原材料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等方面的目标(建议编制最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流程)。试点园区和省市还要提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三废”、生活垃圾方面的目标以及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面的目标等。

各试点单位提出的发展目标应高于国发[2005]22号文的指标要求;试点企业在资源产出率、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方面要力争达到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试点企业、园区在固废和废水排放方面要以实现“零”排放为目标;试点省市要提出减少固废和废水排放方面的总量控制目标。

(四)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要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提出需解决哪些关键性问题;要提出与目标对应的主要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和标志性工程。

(五)项目规划和投资

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对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所涉及的各类项目要予以说明,包括已经建成、正在实施和规划中的项目。

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要列出项目清单,其中的核心项目要达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要求,并说明项目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对规划项目要做出投资估算,说明投资来源和资金安排计划。

(六)保障措施

建立试点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如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定试点工作负责人和联络人;明确责任分工和技术支持单位;提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配套政策等。

(七)需要国家给予的支持

试点企业可根据项目规划,提出1-2项确需国家给予支持的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化技术或需要引进的关键技术,提出相关政策支持建议等;

试点园区和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重点项目、技术、政策等。

拟申请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或重点技术),须是在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项目和技术。重点项目要达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要求(另行编报)。

(八)实施期限

试点实施期限为2006-2010年。各试点单位要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至少要提出2008年目标、计划)。

第19篇: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江市村庄规划

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文文号:丽政办发〔2011〕6号

2011年3月3日主题词:城乡建设 乡镇 村庄规划△

,我市制定了《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七日乡镇村庄规划△通知2011年1静

通知【编辑录入: 17日印(共42】

提高村庄规。

发表日期: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为切实做好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划质量,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主题词:城乡建设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月份)—————————————————————————————————————打字:马校对:顾永康

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实施省、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和《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结合丽江市村庄规划工作情况,特制定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的原则,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体现地方特色”和“看得懂、管得住、易实施”的要求,立足改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加快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步伐,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丽江市2011年必须完成全市

工作,达到全市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

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明确目标任务。

(一)坚持政策,把握原则。

庄的性质定位、人口和用地规模、产业布局与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等进行规模预测和科学规划。二是村庄规划建设要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立足于整治环境,抓好村庄规划,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内容应简洁易懂、便于实施。

(二)发动群众,广泛宣传。

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让村民参与规划,在规划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村的风俗和习惯,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村民接受。规划450个行政村,100%。各县(区)要按照丽江市村庄规划一是村庄规划包括整治和建设两个部分,对村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一要发挥 4452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经报批后还要公开展示,广泛宣传,并辅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把规划确定下来,使规划具有约束力,形成执行规划的自觉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要深入开展法规宣传活动,普及村镇规划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监督村庄规划工作。

(三)突出重点,完善规划内容。重点村规划成果要达到“三图一书”标准:即村庄现状分析图、村庄布局总平面规划图、建筑方案选型图及说明书。比例尺要求1:5000或1:10000。

(四)认真评审,按法定程序报批。

府,县(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规划成果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并送县(区)规划建设、国土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土地管理所、村委会各存档一份。

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进度采取月报制度,每月

面上报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次工作进度。

三、工作要求

(一)各县(区)必须在

施方案,结合县情、区情尽快编制出符合本县(区)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实施方案及培训工作情况上报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2011年2—8月为各县(区)野外数据采集收集阶段,完成地形图数据采集和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内业工作,

方案修改、文本制作工作。

(三)2011年9—102011年1 包括村庄规划编制、5日前(节假日顺延)书征求意见、专家评审、村庄规划编制的主体是乡(镇)人民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全市通报一月底,按照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 月为各县(区)村庄规划成果上报、审批阶段。

(四)2011年11月为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总结阶段。各县(区)务必于2011年11月30日前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总结上报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2月为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总结阶段。

(五)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村庄规划编制专家组,负责对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成果的审查。

(六)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专家组由市级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进行指导,专家组组成人员名单另行通知。

(七)村庄规划编制人员的组成由各县(区)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组成,可以组成由乡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三结合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可以由规划编制专业队伍承包,也可以由县、乡集中人员、集中财力、集中设备统一规划编制,或者由各县(区)规划管理人员、大学生村官、乡领导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民共同承担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八)村庄规划编制应与上位法定规划为依据,根据《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进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必须符合有关的技术规定。

(九)各县(区)要建立村庄规划编制信息平台,经批准后的村庄规划成果录入全市村庄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依据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丽江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丽江市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丽江市规划局,负责日常工作。

县(区)、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做好组织协调。各县(区)成立县(区)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县(区)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做好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责任人,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乡(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和目标,签定目标

责任书,并于2011年1月20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乡(镇)长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乡(镇)要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村庄规划管理工作。

各县(区)和乡(镇)要适应依法行政、统一管理和强化监督的需要,健全和理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并按照职责权限要求,保证人员编制,选配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群众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岗位。保证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等各项工作,在政策执行、工作要求、质量监测、调查统计、信息上报、档案管理等方面,做到沟通及时畅通、工作高效节约。

第20篇: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中长期规划——县级规划是最贴近人民、最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因此,编制我县“十二五” 规划必须立足县情,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规划好,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科技教育

、人民生活、公共服务、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等融为一体,做到重点突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西盟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西盟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西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立足县情和发展新要求,围绕“基础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文化兴县、固边稳县”战略,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西盟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西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探索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战略重点,为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西盟打下坚实基础。

指导性和操作性原则。规划既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西盟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提出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规划内容和发展目标,要落实到项目、落实到年度、落实到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的评价机制,努力使规划成为贴近人民、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实施性和约束力的规划,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在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影响全县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抓住西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十二五”规划编制要尽量减少行业发展等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容,充实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要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针对性、方案性。

公众参与原则。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化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改革的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使“十二五”规划 真正成为体现政府要求、反映人民呼声的规划。

规范程序原则。在编制程序上,按照前期工作、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大问题研究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重点课题,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城乡、区域、科技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提出规划的基本思路,明确本部门、本领域“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县发展和改革局结合西盟实际,研究提出我县重大的前期研究课题《目录》,以及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意见。

(二)编制总体规划

编制好总体规划,切实增强行动纲领的功能,确立总体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龙头”地位。总体规划要突出特色,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odoc.com/)策、措施等。总体规划由县“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提出涉及本单位和部门、本领域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措施建议。

(三)编

《实施方案编制.doc》
实施方案编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