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韩英先进事迹

2020-04-19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韩玉英先进事迹

计生工作的“排头兵”百姓拥护的“当家人”

—积石山县石塬乡沈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韩玉英同志先进事迹韩玉英,女,撒拉族,生于1963年3月,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积石山县石塬乡沈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她也是全县唯一一名女性村支书。先后担任村保健员,村计划生育自管小组长,2008年起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她始终把“不能愧对乡亲们对我的信任”记在心中,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畏艰难,克服压力,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争当计生工作“排头兵”,做百姓拥护的“当家人”,为全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解“疙瘩”增强凝聚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支书是榜样”。针对村支部在群众眼里缺乏威信,工作很难打开局面的实际,韩玉英同志刚刚上任便串巷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寻意见,了解群众对村班子的看法;与班子成员之间加强沟通,以心换心,寻找影响村班子凝聚力的主要问题。在讨论决定灾民建房、生育指标安排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时,发扬民主,让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行使权力,解开了村干部的思想“疙瘩”,使他们在工作上更有了积极性、主动性。村“两委”班子真正形成了一个大事讲原则、讲党性,小事讲团结、讲风格的先进集体,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立制度、堵“门子”增强公信力

“公生明,廉生威”。韩玉英同志深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只有公平公正,群众才能拥护。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坚持管好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为了摸清全村群众贫困状况,她召开社长会、两委会,对每个社的群众贫富程度进行了排序造册,对倒数排序的贫困户逐年逐次的安排,对计生“两户”和少生快富家庭给予了优先照顾。在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落实及危旧房改造、整村推进、户用沼气、暖棚建设等惠民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亲朋好友都来走关系、找门路,希望她能关照,但他都没有答应,苦口婆心的进行说服,使有些亲戚至今都生她的气,说她“死脑筋”,但这“死脑筋”带给她的是班子成员的支持和群众的信服。

计生协会作后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利用村计生协会组织,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同时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她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协会的会员要带头宣传计划生育知识,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她带领村干部通过村上的大小会议、村计划生育专栏、计生标语、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各种政策。倡导关爱女孩、关爱女性就是关爱我们人类本身。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韩玉英同志一直坚信计划生育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事业,为此,她亲自抓人口计生工作,对全村计划生育节育对象,项目对象等数据她都对答如流,对于哪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她总是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自少生快富项目实施以来,她就动员一切符合条件的对象申报,截止目前,该村有37户育龄夫妇申报了少生快富项目,享受了国家的优惠政策。通过不懈努力,该村被命名为“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示范村”,人口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她凭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公正无私办事的原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竖立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和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在她的带领下,沈家坪村人口计生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先后被州、县有关部门授予 “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村”,“计划生育优质村”,她本人也多次评为全州“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党务先进工作者”、“全县优秀妇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推荐第2篇:韩春英先进事迹

带来温暖让人感动的社区人

——韩春英

今天,我想要介绍一位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受到居民群众不一样的信赖与尊重的人——韩春英,我们称呼她为韩主任。她叫韩春英,党员,今年50岁了,自1996年,中建新疆建工集团一建公司退管办将她派驻到北京路街道呈祥社区,这一干就是18年。一建是解放以来第一批进疆的国有老企业,后因新疆的发展,公司因建筑工程欠费等原因,造成企业困难,不断改制,大量的老员工尤其是最基层的企业退休职工得不到很好的退休待遇与照顾。因人员庞大不可能全部移交政府管理。因此现在一建的退休员工大都收入一般。一建家属院的退休居民都由一建派驻社区的干部韩春英同志负责照顾。18年来,她用真心深切的关怀,用行动默默地付出。无论居民是困难,还是怨言,也无所谓是岗位的要求,还是她个人情感需求,她对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融合。

韩春英到社区工作以来,一直本着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态度,服务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她来说,没有上班和下班的时间区别。自2003年70岁以上老人可办理《老年优待证》以来,韩春英就开始为居民办理。后来65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办理《老年优待证》,且能办理《老年人乘车卡》,韩春英同志就开始一直尽心尽快为每位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且将《老年人乘车卡》一并办理好,交到每位老人的手中,并告知优惠政策。

呈祥社区共有三大院落,1302户,约3246人,三分之一

以上都是退休老人。其中退休人员家庭近500余户,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户20余户,50余人。年龄在60至70岁以上的人员居多,80岁以上60余人,90岁以上4人。韩春英不仅仅是为他们办理老人证,平时的居民家庭纠纷调解,家庭困难老人、单独老人、残疾人、空巢老人,韩春英都了如指掌而且必为他们提供帮助。老人的丧葬,韩春英一定到场送葬,老人的儿女婚嫁,韩春英必到送礼。少数民族家庭的红白事也务必尊重民族习惯,最让我们敬佩的是,所有红白事的礼金和丧葬费,都出自她个人自己的腰包。一年下来,光白事多有20余次,少也有十几次。就是这样一个人,家家户户只要有需要她从不推辞,从不缺席,从不叫累,从不张扬,切尽心尽力,与居民感同身受,共欢喜同悲痛。不止如此,休息和放假时间,她去的最多地方是儿童村,因为她是那里的义工,我不知道她干了多少年来,只是三年前我到这个社区她就已经在做义工了。

今天我告诉韩姐,我要写你的事迹,她很不愿意配合我。她不想宣扬,不想“戴高帽”。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她的事迹,能在社区这样普通岗位为民服务这么多年这么用心这么用情,我早已被深深的感动了。不说别的,来社区的许多人,不只是老年人和她们的子女,只要在这片区居住的人都喜欢一进社区门,先问一句:“韩主任在不在?”不管办什么事,好像有韩主任在就能踏实就会解决。所以华丽的辞藻,官方的夸奖,我都不想用。一个简单的人,做了一些不太简单事。正能量在这里传递着,我们愿这个好人幸福平安!

个人先进典型推荐表

备注: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另附。

推荐第3篇:韩英上传教案

巩固提升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嫁接、诱人、压条”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克隆”是什么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难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

三、前置学习活动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逐段逐段地阅读,想一想每一段介绍了关于克隆的哪些知识?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 谈话导入,初步了解

课前同学们都认真读了课文,你记住了有关克隆的哪些知识?可以借助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指生答) 学情预设:

1.第一段:以孙悟空为例,说明克隆。(生板书:以孙悟空为例,说明克隆) 2.第二段: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指出无性繁殖即克隆。(生板书: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3.第三段:植物的克隆。(生板书:植物的克隆) 4.第四段:低等生物的克隆。(生板书:低等生物的克隆)

5.第五段:以克隆羊“多利”介绍高等动物的克隆。(生板书:高等动物的克隆) 6.第六段: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生板书: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

7.第七段: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质粮食、蔬菜、家畜新品种。(生板书:培育优质粮食、蔬菜、家畜新品种)

8.第八段:克隆技术可以挽救濒危动物和人的生命。(生板书:挽救濒危动物和人的生命)

9.第九段:克隆技术的前景。(生板书:克隆技术的前景)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什么是克隆。1.学生自读。

2.指名说说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师指出: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说一句。

3.扣住中心句“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说说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渗透说明方法:举例子)结合省略号再举些例子。 植物:扦插 压条 嫁接

(相机补充葡萄、桂花、桃树等植物的克隆方式。)

4.低等生物:分裂 (补充视频,感受细菌的分裂繁殖)看着不太舒服,但读文字还好,谁来读一读。齐读。

(三) 精读课文 感悟神奇 1.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高等动物的克隆很神奇。

克隆多利的方法很复杂,但说白了,就是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培育成一只羊。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科学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2)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A.交流

B.视频观看克隆过程 C.看图片,谈意义 2.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造福人类:

A.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

(补充微型莲藕:取下一片小小的莲藕藕尖,运用克隆技术,两年内可培育出200支微型种藕,按传统方式,每亩藕地用种量达200公斤,而采用克隆种藕,每亩仅需50公斤,易于运输并且不带病毒。) B.挽救濒危物种。

出示: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①理解“绝”的意思。

“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气息中止,死亡;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⑥极,最;⑦绝对。

②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C.培植人体“配件”。

出示: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①理解“制造”“配件” “装配”

②指导学生抓住两个“能够”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D.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

E.师:假如我是科学家,我想克隆„„ 3.交流“克隆”的利与弊。板书:造福人类 4.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师: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诱人”什么意思?

(四)总结课文 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想象没停止,课后请同学们把对克隆技术的了解与展望跟身边的人分享分享。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写话练习:假如你会克隆,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

要求:(1)想法要奇妙 (2)表达要有条理 (3)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六)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植物 下定义

低等生物 举例 高等生物 分类 神奇 造福人类

(邳庄镇回民明德小学

韩英)

推荐第4篇:卫生室工作计划韩英

2013年第一学期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2012-2013年第二学期卫生室工作计划

麻镇中心小学韩英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入推进“健康校园”建设,继续加强学校卫生防疫、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学校健康服务水平,努力使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健康、有实效。

一、主要工作与要求。

1、加强卫生的防治宣传教育。开学初要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及季节性多发病预防。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卫生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卫生保健意识深入人心。

2、重点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要提高对学生晨检工作的认识,发现学生有发热、流感、、水痘等流行性疾病症状的,班主任和卫生保健老师要迅速向有关领导报告并迅速采取措施,并送医院治疗。

3、继续做好“健康校园”的建设工作。要结合学校新一轮发展要求,通过广播、黑板报、班(队)会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教育师生树立“学校是我家,健康靠大家”的浓厚意识,增强师生“讲卫生、重健康、防疾病”的意识和自律行为,提高师生“人人都是卫生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营造起人人维护学校环境卫生,人人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继续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安排好各班室外保洁责任区,并坚持每天清扫一次。看见公共场所有垃圾、纸屑,有关班级要及时清扫。各个班级、办公室、各个 1

2013年第一学期小学卫生室工作计划

部室要加强清洁卫生值日制度,要坚持做好每天清洁一次,每周大扫一次,保持班级、办公室及部室日常的清洁、整齐、美观。

5、进一步加强“六病”防治工作。预防近视眼、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特别是加强近视的预防。重点监控学生视力,近视生常抓不懈要持平。卫生保健老师和全体任课老师要十分注意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知识和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切实保证眼保健操时间、检查、监督落实,准时上课、下课不拖堂,不让学生疲劳作业。严格落实“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规范用眼卫生,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协同家长对学生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为主,及早发现、及早纠正、及早治疗,共同保护学生视力。

6、坚持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教室、办公室、厕所的卫生,除有小干部检查之外,学校值周老师和班主任不定时、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7、继续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学校卫生保健教师要认真学习学校卫生与保健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使命感与责任感。要切实做好常见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及各项书面的登记、调查、统计。要认真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服务工作。对学生中发生各种流行性疾病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上报。平时要加强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沟通,要认真参与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的指导和监督。

2012/12/27

推荐第5篇:李红英先进事迹

浅议感动

-----周奇纪

我是李红英。只是在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妻子、一名员工应该做的事情。组织上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实在是愧不敢当李红英如是说。

李红英用中国传统女性最朴素的方法诠释着对爱情的忠贞,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感。有了责任,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李红英不以家庭困难为借口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以身体透支为理由降低工作的标准,而是以一个女人瘦弱的双肩,用一颗真诚感恩的心,勇敢地挑起家庭、工作两副重担,并做到了无可替代。

李红英是一面闪光的镜子,照出美好的人性,给身边人带去温暖的力量;李红英是一把尺子,衡量出中华传统道德,以崇高的人格立世;李红英更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树立社会楷模,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生动展示了建行诚实、公正、稳健、创造核心价值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君心中无爱,则世间处处阴霾;心中有爱,则世间光芒万丈。古往今来,爱的含义被众多名家频频诠释,而此刻读起来却生疏得很。李红英让我们看到了爱的真谛。爱小家才能够爱大家,对亲人有责任才能够对社会有责任。李红英的事迹虽然不是什么壮举,却是那么的感人,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

建行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像李红英式的普通员工的努力工作和辛勤奉献。我们要学习李红英把服务客户作为快乐之源,用娴熟的业务知识,标准的服务规范,灵活的营销技能,博采众长,成为银行业务的行家里手;要学习李红英对建行的赤诚之爱、对岗位职责的不渝之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毅力肩负起转型发展的重任,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一是热爱生活,塑造阳光心态,只有内心充满热量,才能释放正能量。二是努力学习,敬业精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三是尽职履责,求真务实。像红英一样,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四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在平凡的岗位上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把组织的信任当成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王洪章董事长看到李红英的先进事迹后批示:虽无惊天伟业,看似事迹平平,但本人承载的份量和持之以恒的‘五个没有’工作业绩,难以不让人赞叹和感动。这是建设银行员工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王洪章董事长称赞李红英是优秀员工的杰出代表,李红英的先进事迹必将化作一股强大的正能量,从根本上推动全行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

此时,我仿佛听到自己感动的心跳。

此刻,我已然看见茫茫人海里,他们向我们走来,那一抹建行蓝是那么的亲切、醒目。

感动,这两个字眼又一次被唤醒。感动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推荐第6篇:平面设计师韩家英

韩家英:在文化间做自如游走的设计

1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韩家英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这么深厚的积累,再加上时代赋予的运气。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1966年,5岁的韩家英跟随父母从天津迁徙至陕西关中平原小城兴平。他从小爱画画,梦想能进入大学学画画,但他却经历了三次高考才如愿,最终进入了装潢美术专业。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装潢设计对当时的中国大地来说还是件新生事物,“每天训练如何均匀上色,每天临摹中国古典图案,完全没有考虑市场,实际上就是培养工匠。”韩家英回忆。直到1984年,日本京都艺术大学的教授九谷正树到西安美院给他们讲了一个礼拜的课,韩家英他们才知道了包豪斯,知道了广告公司的运营机制„„

但这一“土”一“洋”的冲击,却为韩家英日后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随后20年间,中国设计到底应该向东走还是向西走,一直成为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每次论战刚起,总有人会拿韩家英出来举例:“你看,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时尚审美相结合并不难,韩家英不是做到了吗?”

2设计师的工作是社会的镜子

“镜像”展出了韩家英20年来的设计代表作两百多件。为何叫“镜像”?“很多人对设计师的工作有误解,认为设计师是搞艺术的,实际上设计师是为市场服务的,而从设计师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习惯、审美水平的变迁,就像镜子一样。”韩家英说。

在韩家英的作品里,我们也能看出不同年代的流行风尚。比如最初,1990年他从西安下海到深圳,任职于万科文化传播公司,当时他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第一本四色印刷海报。那个时候,最时兴的通讯方式是传呼机,最时髦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韩家英连续为万方传讯、鸿波通讯、新大洲摩托等进行品牌设计,逐渐迎来事业的暖春。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家电行业兴旺之时,他为康佳和创维等企业进行品牌形象系统规划,先拔头筹。新世纪以来,他多次参与电影的美术指导,为各类文化节以及图书馆设计VI系统,也记录了中国在文化和艺术上的发展轨迹。

真正让韩家英赢得国际声誉的是他创作的大量文化海报,著名的《沟通》以及《天涯》系列海报在国内外都获得广泛的称赞,连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都不禁称赞他为“最有书卷气的设计师”。

3 文化与商业不冲突

韩家英对汉字有独特的喜爱,由他近年来设计的《哲学与国学》、《妙法自然》、《字象乾坤》等海报中可见一斑。“我在西安读书的时候,老师多会教2000多年前的东西,西安的秦汉、隋唐文化,经常唐以后的事都不说了。所以传统的东西对我影响巨大,我认为那才是最美的。唐代的书法是很讲究的,即使现在我们都用电脑打字了,但文字依然是有美感的。”

在韩家英的20年设计生涯中,合作了十几年的《天涯》是其重要的一笔。《天涯》是国内纯文学杂志的标杆,韩家英给《天涯》做的设计也是国内平面设计界的一杆旗帜。最初十年,韩家英依然通过解构汉字来为《天涯》赋予特殊魔力,后来,他慢慢转向以传统文人符号为设计主题,比如宣纸、太湖石、线装书、竹子等等,通过组合产生出一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形象。2009年韩家英凭着一张“2007天涯系列海报”获得“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金奖”,依然是朴素的双色套印,画面下方的二分之一是一摞摞山一样的书,重重叠叠变成一个可载舟也可覆舟的书海。

“现在人们还是把设计割裂成为‘商业’的设计和‘艺术文化’的设计,认为商业就是随大流的,做滥了的,而艺术文化的才是经典设计。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我认为,今天的中国需要设计师有能力驾驭二者。”韩家英说,“设计与商业二者本是不可分的,撇掉哪一方都不行。我希望通过展览能够把这种观点,或者说是我自己多年的体会呈现出来。”

他的作品既与当代风靡全球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脉相承,但又透出一股毫无修饰地来自当代中国的味道。而这种中国味道并不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太多中国文化的元素或图形,也不是因为他主张建立中国的设计标准,更不是因为他的设计风格迎合了某种西方的艺术标准,我想更多地是因为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纠结、一种暧昧、一种坚定的矛盾和一种长期的挣扎,这种纠结、暧昧、矛盾正是来自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这种挣扎显然是一个设计师对创作自由的渴求。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出中国设计不同于其他国家设计的独特的富有之处。

对于韩家英而言,他作品中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或文字仅仅是“具有东方色彩的纯形式的东西”,比如,韩家英最著名的《天涯》系列。在长达十多年的连续创作中,《天涯》系列中大部分作品将中国文字作为创作元素,但在这些创作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所讲究的笔法、骨法或章法,那些充满灵性和韵味的笔划或字形被碎片式地用来成为设计师勾勒及表达创意的“零件”。这一点与很多强调“神似”或“写意”的设计师的观点不同,他更坦率地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过去的文化像是一个大型的仓库,“里面储满了你可以随便借用或者拆卸装配的风格零件”。他不会与母体文化发生情感上的纠缠以至于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痛苦回忆,而带着一种深深的怀旧的个人情绪。

相对于现代主义作品中滔滔不绝的解释,韩家英则“反对在画面中有任何直接的理性意义表达”。换句话说,在这些作品中,参符显然是完全不存在的,而意符和指符也被分离,同时意符及其所指的意义也被搁置一旁,剩下的只是纯粹的指符被片断地、零碎地、

散落地拼贴在画面中,表达着设计师对日常生活的主观感悟和对艺术表现的直觉。即使他曾生长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八百里秦川所积淀下来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纯粹的形象或幻影,它们并不再拥有同过去一样的意义,剩下的只是纯粹的指符的链接,是形式上的转移或嫁接。这样的创作思维在韩家英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设计思维、存在的经验和设计作品都空间化了,但我们并不能用旧的思维去理解这样的“空间化”,因为它并不是材料或结构等物质上的空间化,而是一种抛开意义之后的纯粹的“图形(或字形)”之间相关联的联系。事实上,这种纯指符的艺术风格与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风靡全球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韩家英作为当代的设计师,并没有脱离当代全球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历史时代背景,也就是说,韩家英并不是一个当代设计界的异类或特立独行者,他的设计风格完全符合甚至受益于当代的艺术逻辑和文化逻辑,他是当代平面设计历史构建的参与者。以此,我们也可以推论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是世界当代平面设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如果读者同意上述关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分析的话,韩家英设计作品所呈现的很多地方同一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相差不大,特别在设计风格上,这可能成为韩家英在九十年代末被批评为“迎合了西方设计标准”的原因吧?但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这样一种符合时代审美需求或时代艺术逻辑的设计风格,并不能成为我们今天思考韩家英设计或让西方设计师(或研究学者)对其刮目相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或者从一个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草率地对这样一种风格背后的复杂现象进行严厉地批判也会显得单一和天真。因为如果仅仅局限在风格的角度去理解韩家英的设计,很难看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这样的批评也显得有些“表面”。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去探究韩家英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中那种因不同文化及不同意识形态的撞击而产生的矛盾,也许这才是其设计的核心魅力所在。

不管是他早在九十年代时提出向“西方标准”靠拢,还是二十年之后的今天致力于找寻“中国设计标准”,不同时期对不同“标准”的寻找使韩家英的设计观又带有一些精英主义的保守和对“规则”的敬畏。必须指出的是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标准”?如果依照一些本质主义者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可能会对其设计思想和作品产生误解。因为这些“标准”的提出完全超出了凯末尔主义(Kemalism,可参见 Samuel P.Huntint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1993)或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构架,置身于全球化的视野中,也就是说,韩家英的设计视野并不在于“西方”或“中国”,而在“标准”之上。显然,这里的“标准”并不停留在形式主义的表面,而是一种价值标准,是一种具有观念意义的哲学性思辨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是一种对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批判。很多法兰克福学派批评家批评后现代主义总是借着“人民”的名义把大众文化变成一个“媚俗(Kistch)的帝国”而大肆地全球化蔓延,成为一种霸权的艺术模式(可参见Theodor W.Adorno关于“Culture Industry”的论述)。而对韩家英来说,打着所谓“全民创意”的幌子,受超级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影响的个体作品无规则激增极端地摧毁着设计文化的核心内容,使设计师陷入一种迷失方向的混乱之中,艺术(或对设计项目)敏感性的解体和碎裂,设计价值的散落和破碎已成为阻碍中国设计文化核心价值形成的最大的权力意志。事实上,

韩家英所批判的这些混乱正是中国平面设计在遭遇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范式和中国当代艺术美学范式双重冲击时的主要症候。

而这种纠结和矛盾也正是韩家英作为中国当代设计师区别于外国设计师的根本所在,是很多西方设计师所不具备的“有意思”的地方,它不仅反映出中国设计师在艺术形式上被后现代主义艺术逻辑侵蚀的无意识状态,同时又反映出中国设计师在意识形态上对这一文化逻辑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源自于对社会的责任,源自于对设计创作自由的渴求,更源自于设计文化的志向。所以我们可以把它解读为是一种西方后现代主义与非西方风格形式间交汇的文化艺术表征,是中国这三十年发展模式在设计方面的真实反映,这样的解读因涉足于社会学研究框架是中国设计研究并未被开垦的土壤。韩家英这种对设计形式和设计价值观的思考通过设计作品而表现出来的设计魅力为中国的设计研究添加了一笔可贵的财富,成为研究后现代主义设计逻辑及中国当代艺术语言时不可回避的经典素材。

推荐第7篇:临夏生态园

甘肃临夏生态园的设计中融入了临夏花儿文化,对水的处理极为重视,给静态的景观增加动感。借地形台阶修成渠道、跌水、瀑布、喷泉、壁泉。作为装饰点缀的小品形持多样,有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吃饭,游憩、居住的环境。

庭院特点: 自然风景园、纯朴、田园城市

主要元素:生态舞台 江南水乡风情庭院 流水彩陶雕塑

仿真古树、流水假山、翠竹(或松、梅、兰、菊、荷)

甘肃森诺园林景观艺术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承揽园林雕塑、园林景观、园林设计、主题公园;三维动画、多媒体动画制作、住宅小区内水系、地板铺装、绿化、假山、园林小品、亭台水榭、酒店装潢、生态餐厅、生态洗浴、欧式构件等工程的设计与营造专业团队。公司秉承“天和人一”、“虽由人造、宛然天开”的设计理念,以传统营造手法和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艺术和美学原理,对城乡环境艺术策划、艺术规划、艺术设计、艺术营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传承与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提高和环保环境艺术工程质量与美学品质是我们的传承,城乡居住环境的和谐和艺术化是我们的理想和期盼,我们为此将殚精竭虑和不懈努力。

推荐第8篇:临夏中学

临夏中学

临夏中学始建于1923年。1943年设立高中部。1980年被确定为全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9年、1992年、2006年三度被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校现有各族学生35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46人,占学生总数的35.6%。现有64个高中教学班。有教职工269人,其中专任教师239人,省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省州级青年教学能手37人。有高级职称教师64人,中级职称教师82人,初级职称教师7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3.31%。2005年,通过州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2008年5月,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初评。

2009年5月,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远景,确定了“崇德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悦纳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弘扬“严谨治学,乐于奉献,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学校传统,倡导“立德修身,严谨诚信,爱心育人,敬业乐群”的教风;培育“敬、进、竞、谨、静、净”的学风;以“志向远大、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鲜明”为育人目标,遵循“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办学宗旨,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州内各族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学校建有综合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2355平方米,图书阅览楼1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栋,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已建成连接综合教学楼、旧教学楼的校园网,另建有计算机室4个(其中教师电子阅览室1个),各办公室安装有计算机。有多媒体教室11个(包括8个安装有电子白板的教室),微机总数达537台。有容纳700人的多功能厅1个,能容纳1800多人、投影设施齐备的多功能大厅1个,有能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1个。图书阅览室2个,面积520多平方米,可供400多人同时阅览。教师阅览室1个,面积16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67万册。拥有100米直跑道、250米环形跑道的人造草坪标准体育场1个,面积7952平方米。有640多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1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体育器材达到国家《中学体育器材实施目录》二类标准,能满足师生活动的需要。按照《临州府纪【2008】7号》文件精神,随着“临中小区”的开发建设,校园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校园整体布局将更加合理。目前,学校申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已通过。80年来,特别是解放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培养了以数万计的建设人才,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校园面积达80亩,全校有教职人员189名,其中专任教师146名。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0名,中级教师65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16名。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族学生2400多名。自1984年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州首位。2003年6月最后一届初中生毕业,标志着临夏中学迈开了向省级示范性高中冲刺的新步伐。2003年高考,参考的488名学生中,397名学生被省内外各类高校录取,升学率为81.35%。2003年10月,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2355平米的综合教学楼建成并投 入使用。2004年4月,投资38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5600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在新的世纪,以直接造就地方建设人才,间接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为己任的甘肃省临夏中学,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地方党政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指导下,恪守“团结自强,求真创新,敬业勤学,育人报国”的校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9篇:韩凤祥先进事迹

个人简介: 韩凤祥,男,195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主治医师,现任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1971年入党,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西营卫生院黄琚村卫生室、韩琚村卫生室、叶琚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农村医疗服务工作。他43年如一日恪守平凡岗位,心系群众健康,兢兢业业、真情为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被誉为“群众最信赖的人”。连续10年被市、县卫生局授予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3年获全国模范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05年10月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这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者;2006年5月被卫生局授予人民健康卫士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东营市委授予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位普通乡村医生的崇高追求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韩凤祥

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无论是患者还是同行,都会竖起大拇指;有这样一位普通乡村医生,在43年漫漫行医路上时刻把群众利益装在心中,德技双馨、真情为民,被群众誉为“信得过的人”;有这样一位有着40年党龄的乡村医生,在平凡岗位上,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凭一腔赤诚,踏遍十里八乡的沟沟坎坎,用坦荡如砥的胸怀和暖人心脾的服务,塑造了一位乡村共产党员质朴崇高的人生情怀。他,就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乡村医生——韩凤祥。

当医生,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

韩凤祥是广饶县大王镇卫生院叶琚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从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娃成长为一名群众爱戴的医生,这决非偶然。1965年,韩凤

1 祥中学毕业后,摆在他面前有多种人生选择。但是,10岁时父亲长年因病卧床,请先生难,求药难的童年记忆和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深深地触动了韩凤祥。他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当医生,而且一定要当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医生。”就这样, 一句年轻时的承诺化作了鞭策韩凤祥40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术、真诚服务群众的一种朴素责任感和内驱力。多少年来,他嘴边常挂着这样一句话:“病人看病不容易,只要上了门,就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为病人做点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在农村做医生,有一半时间要用在出诊看病上,老韩给自己定了一个“四不”准则:无论什么时候,不抽人家一支烟,不喝人家一杯酒,不吃病家一口饭,不拿病家一棵葱、一把菜。许多群众被他热忱的服务所感动,非要给他写表扬信,要求上级给予表彰。老韩却说:“群众有病本来就很难,更不能给人家添负担,做医生.就应该这么做。”他先后在院办、村办卫生所工作,不论在哪里,老韩暖人心坎的服务倍受人们称道。

韩凤祥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上,不管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有一个严冬,天气意外的冷,寒风裹夹着小雨飘洒不停,已是深夜12点了,踩着泥泞,出诊刚到家的韩凤祥正准备吃饭,这时,一连串急促地敲门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村民韩克祥妻子焦急地告诉韩凤祥:“我家克祥咳嗽、气急、嘴唇发紫……”他马上意识到病情危急,稍有耽搁,就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背起药箱,转身就走,一步一个踉跄地跑了二里多路。到病人家时,外衣已被雨水淋湿,但他全然不顾,立即投入紧张的救治:快速检查、诊断,吸痰、吸氧、输液……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韩凤祥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他常说:“救命如救火,迟一分钟,就能误一条命;快一分钟,就可使人起死回生……”。2006年6月的一天,火 2 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中午在田里割麦子的村民黄正彬突然中暑,正在自家地里播种玉米的韩凤祥,听到呼救后,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在麦茬地里奔跑了两里多路。一到那里,就将病人背到荫凉处,打来凉水,为其降温……直到病人苏醒,他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妻子发现他的双脚戳得象蚂蜂窝,流血不止,心疼地责怪他,可韩凤祥说:“我受点伤不要紧,抢救病人要紧哪!”

“朴实厚道,富有爱心”是韩风祥为人之本,行医之道。二十三年来,遇到的患者不论是一身汗水,还是两脚泥巴;也不论是普通病,还是急重病,他总是热情、精心地为群众诊治,对于一些行走困难的病人,韩凤祥总是主动上门诊治。邻村一位郭老太太因脑梗塞后遗症而瘫痪在床,韩风祥根据病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每天为老太太针灸配合电疗,风雨无阻。半年后,病人可以下床行走了,现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分文未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孤寡老人,韩凤祥更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早年丧妻、膝下无儿无女的黄老汉,患癌症后,韩凤祥坚持天天登门为其看病,还端茶倒水,常常守候到深夜。老人病情加重,疼痛难忍,韩凤祥跑上跑下,主动帮助办理麻醉卡,每天到镇卫生院为其取药,根据病情变化适时治疗,直到老人去世。

“病人身上无小事”是韩凤祥一贯的工作信条。面对因病而来的群众。他尽自己全力帮助他们。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优先治疗,遇到下雨下雪,他从家中拿来雨具,以便病人早些回家。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他常减免治疗费甚至全部费用。作为一名医生他觉得这很平常,但乡亲们却在心中永远记下了这份情。几十年来,韩风祥已记不清多少次午夜饭饺子端到嘴边,又被叫走;多少年深夜出诊,彻夜不眠。韩风祥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经常胸闷,心慌,易疲劳,可他每天要看100多名病人。韩风祥对病人十分细心,万般关心,在群众心中,韩医生是他们永远信赖的人。 3 这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却象甘露一样滋润着病人的心田。

韩凤祥以他的忠厚、朴实、仁爱、善良,铸就了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用一腔真情关爱着村民的生命和健康。一次,有个村民突发脑出血,生命岌岌可危,他立即赶到病人家中,边输液,边向医院护送。在救护车里,病人不断地呕吐,韩凤祥顾不上满身的污物和难闻的气味,及时为病人调整体位、清理呼吸道、加压注射脱水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入院后,这个病人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连住院的钱都没有,韩凤祥马上从怀里掏出刚卖粮还没捂热的600元……

恪守使命

心系群众

韩凤祥始终牢记一个村医的使命,坚持防重于治,奔波劳碌,热情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前几年,为了让孩子们按时预防接种,他背起药箱挨家挨户上门服务。有些群众对预防接种有偏见,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为此他常常迎着晨曦出,踏着夜幕归。一个药箱、一辆破自行车就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足迹遍布村民院院落落的最好见证。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对村里20多名返乡人员,他都及时跟踪随访,测体温,查疫情,丝毫没有懈怠。老韩和那辆吱吱作响的自行车成了乡亲们眼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韩凤祥酷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村里的老百姓都说,卫生所就是他的家。平时,每天第一个到班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在卫生所周边的村子,家家种植大棚蔬菜,早起卖菜,傍晚摘菜成了村民雷打不动的惯例。韩凤祥为了让村民们看病取药方便及时,就给自己定下一个作息时间表,早上六点上班,十一点下班匆匆吃点饭;中午十二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多钟,每天工作十

四、五个小时,常常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踏着夜幕回到家中。老伴心疼他,免不了嗔怪他几句,可老伴心中更明白,老韩是 4 为了乡亲们能够顺顺利利地看病啊!叶琚卫生所是卫生院设立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南临临淄,东接李鹊镇,辖区5个村,2500多口人。由于韩凤祥医术精、医德好,外县区的病人络绎不绝,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让韩医生看一看。每天韩凤祥都要看100多个病人,开一大摞处方,就是回到家中,也会不时被来诊的乡亲们所打断。新、老病人对他都有着纯粹地信赖,就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信任他,在他们心里,韩凤祥永远是让患者信赖的人。而他却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名“全天候”医生,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多少年来他总是让所里的同事回家与亲人团聚,自己却像一个卫士坚守在岗位上。

“身体健康就是福”。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尤其是因病致贫的困难户,韩凤祥总是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节省医药费用。2003年夏收时,62多岁的村民李保泰患感冒,想着田里的6亩麦子还未收割,心急如焚,便请韩医生挂点氨基酸补补身子提提神。老韩耐心地说:“感冒不需要用高档药,你挣点钱也不容易,用些普通感冒药就行了。”听着韩医生的话,李保泰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来,你对我们治病花钱,总是和用你自己的钱一样,算了又算。” 韩凤祥不但自己这样做,还要求所里的同事对任何病人都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话:“韩医生看病,花钱少,好得快!”

韩凤祥心系群众,真诚而不虚伪,真情而不炫耀,在村民的心目中,他是病魔的克星,是生命的救星。

虽说在四里八乡,韩凤祥的医术是出了名的,但他对自己的医疗技术从不满足。一本一寸多厚、已残破不堪《乡村医生实用手册》,他总是爱不释手。所里同事都说,在卫生所,闲谈没他的份,扑克从没打过,一有空,就专心致志地钻研医书。他常说,我们当医生的,为群众看病,诊断一定要“准”!看得准,群众就会少花冤枉钱,也减少痛苦;看不准,就 5 是对群众不负责任!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他订阅了《中国乡村医生》、《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等杂志。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他注意搜集民间经典验方,结合临床实践,潜心组方,精心施治,中西药合用,大大提高了疗效。他除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经验外,尤其擅长小儿科疾病的诊治。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周围几十个村庄,很多临淄、青州的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老韩不善言谈,工作间隙,他常对所内人员说:“看病要勤动脑子,勤观察病情变化,多看书学习,这样技术进步才快。”面对康复患者的千恩万谢以及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他总是婉言谢绝。

顾全大局 质朴情怀

多少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顾全着大家却偏偏忘了自己的小家。家,对韩凤祥来讲,只是宿舍和食堂。就是农忙季节,五亩地庄稼和一亩地的大棚菜也都是妻子领着孩子起早摸黑地收种。前年秋收,他下决心留在家里,和妻子一起收玉米,可没过多久,又被请去出诊,韩凤祥只好对妻子歉意地一笑。他的一生欠下妻子的不只是感情债,也欠下了无数的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韩凤祥不会这么傻,他没日没夜地干,挣不到钱,会这么卖力?然而,他确实是两袖清风,从不沾一分外块钱。一件的确良衬衣穿了10多年,早已稀薄如网;一双双妻子缝制的布鞋伴随他走过了漫漫人生路;那辆乡亲们熟悉的自行车修了又修,骑起来吱吱作响,整整用了20年。只有在前几年经济好转后,他才买了辆嘉陵方便出诊。他对自己就是这样刻薄,而遇到特困户看病缺钱,他一掏就是几十元,上百元……

1998年全乡实施了卫生一体化管理,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这可难坏了村领导。原来韩琚村的乡亲们听到韩凤祥要走的消息后纷纷找到村委,要求把韩医生留下来。面对村委和乡亲们各种方式的挽留,韩凤祥动情地说:“我虽不在韩琚,但我忘不了您们;调动岗位是为了更好地为咱管区的群众服务,这是件好事。” 一体化管理刚开始时,部分乡 6 医心里有疙瘩,韩凤祥识大体,顾大局,充分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众乡医走上一体化管理的路子上来。“一体化管理对老百姓有好处,对自己的工作也有益,不能光想自己的小算盘”。在叶琚卫生所任所长的他,工作中严格管理,以身示范,配合医院布署,做好卫生所的业务发展工作。对所内年轻医生,他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将积累的经验倾授于他们,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行医。这几年,卫生所得到了蓬勃发展,两个效益都名列全院前茅,成为群众最放心、最满意的卫生所,连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单位。

韩凤祥,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为何有这样的人格魅力?为何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他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用辛劳的汗水,呵护着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韩凤祥,他以行动实践着一个乡村医生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以奉献,铸就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和卫生工作者的壮丽人生。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推荐第10篇:韩同林先进事迹

关于盒子支付市场规范函(违规)

创建时间:2014-05-19 09:43:25 附件: S36C-114051409560.pdf

各省级代理商:

亲爱的“盒”伙人们,为能共同维护盒子支付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品牌口碑,拒绝一切有损我们共同生存的大平台的利益行为,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气质,我们需要“盒”伙人们树立与盒子相同的价值观,不做夸大宣传、违规宣传、恶意宣传,而是严于克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地推人员,共同维护盒子支付良好的对外形象,做对品牌有提升、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盒子支付深知,优异的产品和品牌的保障是销售得以实质提升的根本,但再好的产品也离不开你们的市场推广和对商户的培养教育。为了市场的稳定,我们需要一起维护品牌荣誉 ,一起赢得市场的认可。

但近期发现有部分代理未按合同约定在线上渠道出售本公司产品,且出现违规内容。(违规内容例如:可刷自己信用卡、可套现等给公司产品造成负面影响的词句)现公司规定,勒令各级代理商对所属本公司所有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并不得再次发布产品进行出售(任何在售产品标题及详情页面不得出现本公司产品相关信息。例:标题或产品页面出现“钱盒”、“盒子支付” 等)如未按约定时间下架产品的,将做以下处理:此函发出后3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一级代理商5000元罚金;5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10000元的罚金;7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15000元的罚金。如发现有恶意在线出售扰乱市场的,将直接取消代理商资格。(例:xx日在线出售,我司确定违规,已按约定时间下架但又利用时间差重复发布该类产品的)

另,有代理商在线上空挂不售的,但如发现情况为真实销售,同做违规处理。亦有代理商用“盒子支付”或“钱盒’的名义售卖其他品牌商品,对此类现象,同样视为违规,做违规处理。

对判定违规有异议的(例:同行恶意诋毁)可提出申诉,市场部核查属实可取消违规处理,但如再次发现未经授权在线出售,不容申诉,立即做违规处理。

未经我司网销授权许可,任何伙伴不得使用我司品牌商标及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我司产品,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及合作伙伴合法利益,特声明如下:

1.消费者通过非我司授权的网络渠道购买的我司产品,均视为假货,我司概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2.任何合作伙伴在未经我司授权下通过网络渠道公开销售或伪造销售我司旗下品牌产品的行为,将严重损害我司及合作伙伴的权益。如有盒子伙伴擅自将我司产品公开在网络上销售,一经发现,我司将永久取消其代理权,并将追究法律责任。

同时,希望亲爱的“盒”伙人们,一同监督,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为我们美好的将来一起努力。做一个优异的中国“盒”伙人。

此函件发出,收件人必须遵守。

第11篇:韩玉堂的先进事迹

关于客运车主韩玉堂的先进事迹

——宁城县汽车客运站

人之初,性本善。坚持自己的本心,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心灵得到一次人性的释放是一件美事。

从事客运多年,一直在天义到赤峰跑车,每天要遇到很多事,我一直坚持乘客坐我的车,是对自己的放心、信任,我也要对他们象自己家人一样看待。这次让写几件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2003年冬天的一个晚班,到天义后,天早已黑了,乘客下完车扫车时发现一个座位上有一黑包,我说有人忘掉东西了,看看有没有联系方式,打开一看,几捆100元的现金,我一想,在2003年几万元是个很大数目,可以买来套房子,交人找不到钱一定很着急,也没有联系电话,等吧!等了大约半小时,几个人匆匆赶来,说掉了一小包,说的钱数、在哪个座上丢的,都对,他又找了一个车站认识的人做见证不是冒领,我将包还给了他,他很感动,又是买烟又是要安排吃饭,我都拒绝了。原来他是收粮食的,丢了粮食款,下车时插翅难飞 包丢了。每年都有几十起掉东西在车上的,大到笔记本电脑,小到手机、身份证,不胜枚举。我都想办法还给他们,不让他们着急。

跑车要学会各种应急知识,有一次一个年轻小伙子癫痫发作,身体僵直,牙齿紧咬,小便失禁,我赶紧把他上身放平,看看咬没咬舌头,用力按人中,同时让驾驶员把车开往最近医院,找他身上电话本,给他家里打电话,到医院做好准备。在

1

这次乘客都帮忙往医院抬。见到医生放心了,说没有重大问题,半小时以后清醒了。我们在车上常遇见病人,我都询问病情,做到零事故。那几年常有生活困难的老人免费坐车,这几年国家福利事业发展很快,这些老人一般都乘出租车看病出门,见不到了。为了乘客方便,我常跟医生交流,学一些最基本的医学知识,也买了赤峰市区地图,记住一些主要地点,怎么方便乘客,方便乘客办事。

客车是一个地区的名片,也是窗口,学习宁城的历史,读宁城的县志,为一些外地乘客介绍一下宁城的历史、人文、景观,让外地人到宁城来,也知道宁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几个中国之最。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北京的乘客专门到宁城看大明塔,从赤峰乘车开始我给他们介绍了路。他们吃惊宁城有这么多好地方,原计划一天行程,在宁城待了四五天,并在游玩过程中不断给我打电话询问,走时专门坐我的车到赤峰,并表示感谢,说到宁城遇到一个客车的乘务员都知道这么多,我笑着告诉他们,宁城的客车司乘人员都这样,我是知道的比较少的。您们回北京后给同事朋友介绍,到我们宁城这片净土看看,告诉他们宁城有汉长城、汉郡、中国最大的黑松林、最大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中国第二高塔以及1290年才开发的热水温泉。

正确的社会定位就能做好本职工作,做些换位思考就能事事为乘客着想。乘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本职工作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对我们中举手之劳,却能帮助乘客度过一些困难,何乐而不为?

2

第12篇:韩和勋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

保生产 抓安全 促增收 争当基层“三创”先锋

——记韩和勋先进事迹

韩和勋同志是贮木场生产工段工段长。 他始终时刻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始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全组工人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年年月月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为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贡献。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党员岗位先锋”。

他所在的工段担负着木材生产卸车和装归任务,是我场生产的终于工序,也是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如果卸车不及时,装归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全场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 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肩上担子的沉重。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带领全段工人按时完成场交给的卸车任务是我的光荣职责”。我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坚决克服。决不辜负场领导的期望,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冬运木材生产是全场工作的中心,卸车量大,机械设备陈旧。 为保卸车,保森铁车辆周转,他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无论车什么时候到场,从未有压车,卸不完不下班回家,晚上10点下班回家是常事。而且,无论晚上几点下班回家,从不耽误第二天上班,并天天第一个到场,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正常卸车。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

有一次吊车出现了故障,如果不按时修好,将影响第二天的卸车,影响到全场的生产。他没有下班回家,吃了两个面包,同维修工人一起连夜抢修,一直干到凌晨3点钟把吊车修好。接着又投入了了卸车。他这种不怕困难连续工作的精神,受到了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称赞。

卸车是一个比较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风天还是雨天、白天还是黑天、雪天还是严寒,必须把当日木材车卸完。韩和勋同志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地工作。2012年1月份,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冬运木材生产大会战,他与全班工人顶风雪、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齐心合力艰苦奋战,天天按时完成卸车任务,并创造了日卸192辆、日进材2050立方米、累计月进材46400立方米的三个历史新记录,为整个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的时候应当走在前,在生产最需要的时候冲在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大家做出榜样。

有一次,东侧第三节链子传送机被动轮瓦合子破裂,造成全线停产。面对这种情况,他二话没说,马上组织工人在寒风刺骨的冬季里进行室外抢修。脸冻伤了,手也冻出了泡,没有叫一声苦和疼。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正常生产。

韩和勋同志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一次,在卸链子时,不慎从卸材台上掉了下来,造成脑震荡,医生让他住院治疗。他说:“冬运木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

材生产正处在关键时期,生产需要我,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休息呢?我不能离开岗位”。 他晚上在家点滴,白天照常上班,没有休息一天。他这种把个人安危于不顾,顽强工作的高贵品质,受到了全场职工的深深敬佩。

他关心别人,勤于助人,脑子活,在生产闲季,他组织工段工人到县建筑工地干活,使全班工人增加了收入。他常说我们没有条件创业,这就是我们的灵活“创业”。

工段有两台机床有故障不能使用,工段更换的零件都是外委加工,增加了成本。是韩和勋代领工友们搞起了技术革新,是原有的机床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为贮木场节省了成本。

针对卸车危险性大的情况,他严格地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并对全班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从不违章指挥作业。他以身作则,提出了“六不准”:不准上班喝酒、不准工作时吸烟、不准擅离岗位、不准随便旷工、不准压车、不准以木谋私,为全班工人做出了榜样。他所在的班组没有发生过生产重大事故和职工违法违规的问题,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

韩和勋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爱企奉献,充分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职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党员,是党员学习的楷模。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段长,是全段的排头兵。

第13篇:韩和勋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

保生产抓安全促增收

争当基层“三创”先锋

——记韩和勋先进事迹

韩和勋同志是贮木场生产工段工段长。 他始终时刻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始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全组工人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年年月月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为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贡献。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党员岗位先锋”。

他所在的工段担负着木材生产卸车和装归任务,是我场生产的终于工序,也是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如果卸车不及时,装归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全场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 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肩上担子的沉重。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带领全段工人按时完成场交给的卸车任务是我的光荣职责”。我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坚决克服。决不辜负场领导的期望,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冬运木材生产是全场工作的中心,卸车量大,机械设备陈旧。 为保卸车,保森铁车辆周转,他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无论车什么时候到场,从未有压车,卸不完不下班回家,晚上10点下班回家是常事。而且,无论晚上几点下班回家,从不耽误第二天上班,并天天第一个到场,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正常卸车。

有一次吊车出现了故障,如果不按时修好,将影响第二天的卸车,影响到全场的生产。他没有下班回家,吃了两个面包,同维修工人一起连夜抢修,一直干到凌晨3点钟把吊车修好。接着又投入了了卸车。他这种不怕困难连续工作的精神,受到了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称赞。

卸车是一个比较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风天还是雨天、白天还是黑天、雪天还是严寒,必须把当日木材车卸完。韩和勋同志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地工作。2012年1月份,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冬运木材生产大会战,他与全班工人顶风雪、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齐心合力艰苦奋战,天天按时完成卸车任务,并创造了日卸192辆、日进材2050立方米、累计月进材46400立方米的三个历史新记录,为整个冬运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的时候应当走在前,在生产最需要的时候冲在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大家做出榜样。

有一次,东侧第三节链子传送机被动轮瓦合子破裂,造成全线停产。面对这种情况,他二话没说,马上组织工人在寒风刺骨的冬季里进行室外抢修。脸冻伤了,手也冻出了泡,没有叫一声苦和疼。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正常生产。

韩和勋同志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一次,在卸链子时,不慎从卸材台上掉了下来,造成脑震荡,医生让他住院治疗。他说:“冬运木

材生产正处在关键时期,生产需要我,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休息呢?我不能离开岗位”。 他晚上在家点滴,白天照常上班,没有休息一天。他这种把个人安危于不顾,顽强工作的高贵品质,受到了全场职工的深深敬佩。

他关心别人,勤于助人,脑子活,在生产闲季,他组织工段工人到县建筑工地干活,使全班工人增加了收入。他常说我们没有条件创业,这就是我们的灵活“创业”。

工段有两台机床有故障不能使用,工段更换的零件都是外委加工,增加了成本。是韩和勋代领工友们搞起了技术革新,是原有的机床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为贮木场节省了成本。

针对卸车危险性大的情况,他严格地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并对全班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从不违章指挥作业。他以身作则,提出了“六不准”:不准上班喝酒、不准工作时吸烟、不准擅离岗位、不准随便旷工、不准压车、不准以木谋私,为全班工人做出了榜样。他所在的班组没有发生过生产重大事故和职工违法违规的问题,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

韩和勋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爱企奉献,充分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职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党员,是党员学习的楷模。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名好段长,是全段的排头兵。

第14篇:杜洪英先进事迹

浙江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杜洪英先进事迹

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从山东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至今已31年。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员,成了数千万党员的优秀代表、全国组工干部的学习榜样。

朴实之中有华章,平淡之中见精彩。杜洪英的可贵之处,正是她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2009年10月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今年4月,杜洪英作为全国组织系统的两名代表之一,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位爱岗敬业的档案员

在不少人眼里,杜洪英是个守旧的人。

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坐一坐,你就会发现,吱吱响的空调用了五六年了,发灰的旧地毯用了十多年了,褪色了的办公桌已用20多年了。当然,最旧的,还数那台西湖牌缝纫机,算起来“工龄”快30年了。

当然,令人印象更深的,还在于杜洪英坚守了30多年的老规矩:担心外来人员鞋底带来湿气,进档案室前必须换上拖鞋;外来人员在查档案时不能喝水,避免水滴弄湿档案;档案室里的温度和湿度,永远处于恒温恒干状态。为了保护档案,杜洪英不允许有人破例。

杜洪英的守旧,还表现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

刚到玉环参加工作,杜洪英发现部里的档案就散放在几十只旧的木箱子里,有的见头不见尾,有的见尾不见头,翻一翻,没有几份是完整的。杜洪英下决心把它们全部补全。

“补齐这6000多份材料,实在是不容易。”杜洪英说,对玉环人来说,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但对一个北方人来说,到鸡山、海山等海岛去,坐一趟船就是遭一趟罪。“一坐上船,我就开始吐,最后连黄胆水都吐不出来了。同事们见状,纷纷劝我别再出门,材料由乡镇干部带上来好了。”

但杜洪英坚决不肯,这倒不是她不相信别人,只是考虑到一些材料甄别,只有自己亲眼所见后才更加放心。杜洪英说,在档案材料鉴定方面,她认为还是保守一些更为妥当。就这样,花了3年多时间,杜洪英硬是把涉及玉环全县6000多名干部的档案,全部给补齐了。

很难相信,就是这么一个守旧的人,身上还有无数创新潜能,硬是把枯燥乏味的档案工作,搞得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在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有一扇铁门,随着岁月流逝,门框与铁门 - 1 -

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看到这一情况,杜洪英灵机一动,请人在边上钉上了一圈橡胶密封条,结果门框与铁门又能严丝合缝地关上了。

类似的巧思还有不少。考虑到大雨时水会溅进来,档案室装上双层玻璃窗,墙壁也筑厚几厘米。“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雷雨台风天了。”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搞的几套档案快速查找法。

查档案费时费力是档案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通过不断摸索,杜洪英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办法。凭借这些方法,查档案的人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由于简便易行,这些方法已在全省组织系统进行推广。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要退休了。可眼下她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去年,省里要求用5年时间,用全国统一标准对各地所有档案重新整理一遍。杜洪英说,希望自己今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档案管理上,该守旧的守旧,该创新的创新,争取赶在退休之前,加班加点把档案重新梳理一遍,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名刚正不阿的老组工

不论做人做事,杜洪英的热情是出了名的。

“我评上了中级职称后,材料没有加到档案里,自己都忘了这事。可杜大姐知道后,主动给我打电话,催我补齐材料。我的工资,因此也加了一级。”在县委大院里工作的小张,提起这事,至今一脸感激。

对待工作,杜洪英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整理档案过程中,她发现哪份档案中材料不足,会马上通知对方补齐;档案中情况变动,会通知更新;基层上报的表格,一有差错马上纠正。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她管理的档案,装订规范,材料齐全,次次抽查,次次达到国家级标准。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

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多份热情,多操份心,别人就少点麻烦,少点遗憾。”杜洪英说,档案无小事,热心顶要紧。

但就是这位大伙口中热情似火的杜大姐,也有固执的时候。

一次,玉环县一位领导向组织部打来报告,要求办理离休手续。自传

里,这位领导写道:“1949年8月15日,我到单位报到上班。领导说明天是中秋节了,单位要放假了,你还是回家吃了月饼再来上班吧。”

杜洪英做事好较真,她向这位领导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领导参加工作时间填的是农历,再买来万年历一查,发现这位领导离1949年10月1日前的离休标准,迟了一天。

当杜洪英把这一结果告诉这位领导时,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这时,不少熟人跑来做杜洪英的工作,希望她能够通融通融,照顾一下这位领导,但杜洪英拒绝了。

“态度应该谦让,原则不能退让。”杜洪英说,有些东西,该坚守的还是要坚守。

规矩如石,原则似铁。别小看了杜洪英是个小小的档案员,有时候她的权力还真不小。考虑利益关系,现在的档案中出现了“出生年月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学位越填越高”等怪现象。每当发现这些情况,杜洪英在与对方沟通后,就会坚持改过来。为此,她得罪过不少人。一次,一名干部想改动档案记录被拒绝后十分生气:“看她还能管到退休吗?”杜洪英听后心里笑笑:我偏偏要管到退休。

杜洪英说,对待工作和事业,我问心无愧。

一个淡泊名利的老实人

玉环县委组织部里,流传着杜洪英三拒调升的故事。

一次,是杜洪英刚参加工作时,被借调到地委组织部帮忙整理档案。看到杜洪英态度热情,手脚勤快,部里的一位领导十分满意,希望她能够留下来。但杜洪英想到玉环这摊子档案没人管,谢绝了。

还有一次,是玉环县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看到杜洪英长期在部里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表现出色,就想给她调到一个待遇好的部门去。谁知杜洪英却说,档案工作更适合自己,她又一次谢绝了。

前些年,县档案局一位领导退居二线,组织部领导找她谈话,说准备推荐她到一个能够发挥她专长的领导岗位工作,她又婉言谢绝了。

“父亲是个南下干部,常常教育我们,跟先烈们相比,我们饭够吃,衣够穿,生活够幸福了。相比之下,什么权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次有人问杜洪英,她总是这样回答。

有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杜洪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一年比一年更出色。

一次,浙江省委组织部派人来玉环抽查档案,偶尔在一份档案的骑缝里发现了一枚订书针,玉环县委组织部当年的档案工作因此没有评上省里先进。面对这一结果,杜洪英非常难过。她花了1个多月时间,把档案室

里的6000多份资料全部检查了一遍,直到没有发现一枚订书针为止。“我高兴的是,这些年,尽管职务没有进步,但档案工作质量却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不比职务比工作,我问心无愧。”

一位和蔼可敬的好大姐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与档案打了几乎一辈子交道的杜洪英,回忆走过的人生,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亏欠家人太多了。

1997年3月,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希望她抽空回去照顾一下。当时,正值玉环全县机构改革,工作忙,杜洪英没有向部里请假。一个星期后,再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杜洪英才匆忙赶回了家。她守在父亲的病榻前,忍不往潸然泪下:作为女儿,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

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工作是个轻松活。但在杜洪英眼里,档案工作却是个干不完的细致活。为此,她经常晚上加班,总爱把手里的每一份档案整理得完美无瑕。每当工作一忙,不少家务活就摊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头上。自己业绩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杜洪英一心扑在档案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家人,也很少有时间回山东老家看望亲人,但对部里的同志,她却胜似亲人。作为部里年龄最大的同志,每当逢年过节,她总是挨家挨户登门看望机关离退休老同志;每当部里同志家有喜事,她总是像家人一样忙里忙外。

县委组织部一位干部的妻子说起杜洪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怀孕时,每次产前检查,因为丈夫经常出差,杜洪英就帮她记下检查的日期。时间一到,就主动打来电话,并经常陪她到医院检查。孩子生下后,杜洪英又一趟一趟往医院跑,忙前忙后。邻床的病人羡慕地说,你这个“婆婆”,对你可真好。

诚实奉事,真心待人。正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使杜洪英赢得了大伙的敬重。如今走在玉环县委大院,不管是县级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熟悉杜洪英的人,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杜大姐”。

第15篇:杜洪英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

杜洪英,女,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高中文化。

杜洪英同志30多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在档案室的一方小小天地里,始终践行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进步”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优良作风。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杜洪英,女,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高中文化,现任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

杜洪英同志祖籍山东莒南。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两岁时,她随着因公致残的父亲迁回山东。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一直与档案打交道,至今已32年。杜洪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进步

1979年,杜洪英到玉环县委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从此便整日“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装装订订,一干就是32年。

杜洪英刚接手档案管理时,干部档案就放在几十个旧木箱子里,材料残缺不全,但困难并没有吓倒杜洪英。她一个乡接一个乡,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跑,寻找、清查、整理„„硬是在3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6000多份材料,救活了大量的“死”档案。[2]

玉环是个海岛县,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部里的同志见杜洪英晕船,经常对她说别跑海岛了,材料由他们带来,可杜洪英总是坚持一路颠簸、呕吐着去偏远海岛收集材料。同事们无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都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30多年了,玉环县委组织部先后换了12任部长,同杜洪英一起工作的许多同志相继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可杜洪英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员。许多同志劝她换个环境,到实惠、轻松的单位工作,她都婉言谢绝。“我觉得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份档案更完整

规范,组织考察干部时有准确的档案记录,这就是我的进步了。”在她的眼中,进步被赋予这层含义。

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决定了杜洪英只能和无言的卷宗打交道,且不说工作的枯燥寂寞、生活的清贫乏味,人生的天地也似乎因此变得狭小了,但杜洪英乐在其中。很多人称赞杜洪英干档案工作细致入微,甚至是精雕细琢。

在这里,每一页破损的材料都由她亲手裱糊,每一页卷角材料都由她亲手抚平,每一页参差不齐的材料都由她亲自裁齐。档案室里的窗帘、地毯、铁柜,甚至墙角的盆栽花草,都是杜洪英亲自添置的,杜洪英对档案室的一切充满了感情。档案室的湿度是严格控制的,湿度太高档案就容易发霉,湿度太低档案又容易变脆,杜洪英像呵护婴儿一般不差毫厘。每年刮台风季节,杜洪英总是要把档案室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做到万无一失。就算这样,她回到家后还是一直惦念着室内的卷宗,生怕某个门窗会漏风渗水。为此,她曾多次冒着大风大雨,半夜回到档案室“坚守阵地”,直到窗外的风雨渐渐平息„„而在平时,只要一离开椅子她就自然伸手去关窗,这手势成了职业习惯,以致在家中也是如此。家人总说:“你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都说杜洪英熟悉档案室的一切胜过自己的家,不看档案检索目录,也能马上查找出任何一个县管干部的档案。通过不断的实践,她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并在全国各地推广。

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能让

也许在外人看来,档案室太平静了,甚至平静得有点压抑,但也有不平静的时候。杜洪英深深懂得,干部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党性觉悟,自觉坚持档案工作原则和制度,秉公办事。

为了更好地管住这个“家”,杜洪英修订完善了《查阅档案制度》、《保密制度》和《库房管理制度》等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挂在墙上醒目处。这是为了告诫自己,也提醒别人一定要照章办事。

当然,也有碰到过个别人不照章办事的尴尬事。少数干部在填写履历表时,出现出生时间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的现象。有些人甚至托亲戚朋友走关系说人情,想擅自改动档案记录。每当碰上这类事,杜洪英始终坚持“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能让”,一概回绝,刚正不阿。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找杜洪英,要求把他的干部身份改为职工身份,把档案退回原单位,以便早日退休,让子女顶职,被杜洪英婉言回绝。

“不能让一个投机钻营者得利,也不能让一个老实人吃亏。”这是杜洪英一直坚持的原则。在县委机关工作的小张在评上中级职称后,没有及时将相关材料加到档案中,甚至连他自己都忘了这事,可杜洪英知道后,立即给他打电话补齐材料,他的工资也因此加了一级。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她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更赢得了大家的爱戴。

杜洪英同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优秀共产党员、县“十佳公仆”、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

第16篇:李红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廊坊市财政监督稽查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红英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一鸣惊人的创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普通工作;但她却在平凡中酝酿着感人的心,践行着党的忠诚卫士、充当群众的贴心人。她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她的精神凝聚力量、激励人心。李红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是一面优秀财政干部的光辉旗帜。她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了她作为财政干部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

我们学习李红英的先进事迹,一是要学习她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为党的事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二是要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切实做到学习她真心为民谋利、真诚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三是要学习她服务发展、勇于开拓、真抓实干的崇高精神,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李红英同志为楷模,顾大局、讲付出、讲实干、讲奉献、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执纪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的财政工作更好的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是注重知识能力,提高学习能力。财政监督在全市

财政工作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我市经济工作不断发展和深入,财政资金的使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更有效的、充分的使用财政资金,要求财政监督必须发挥其应有的监督检查职能。为此,我们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践行党的宗旨,提升服务能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单位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提升执行能力。结合建设社会主

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协助做好局领导工作,尤其是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作用,为全市财政工作保驾护航,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17篇:陈超英先进事迹

范文一: 陈超英,一位中国共产党员,53岁因公殉职,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没有见过她,甚至她的名字也是在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的党会上才知道,一位如此简单纯粹、平易近人的领导,但却拥有众多光芒璀璨的头衔,赢得群众的贴心人的赞誉。这一切,源于她35年的工作历程,一贯对党的事业执着坚定,为企业发展忘我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她的一生,甚至她的生命,都献给了企业,献给了人民。一种坚持的力量绽放出的美丽,更是一种用生命奉献出来的光荣。

她工作中特有的激情、无私无欲的作风;生活中大姐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在了我的心底,将陪伴一生。

人只要有一种精神,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息。而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永远充满激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凡是都能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很喜欢这样的精神,这样的人生观,这样的激情,它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前方。这种精神切切实实,要求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信念,而陈超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它的诠释,她得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将会教育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永远充满激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凡事都要格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中,忘记辛苦;凡是才会不计回报的无私奉献。

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一面旗帜,这正是陈超英同志无欲无私的表现,她问心无愧的对待每个人。在这物质的世界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她做到了,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证明了这个世界还可以明亮起来,证明了人可以摆脱物质的束缚,自由自在的活着。陈超英同志走了,留下一面旗帜,我们应该接过这面旗帜,引领时代的前进。

超英大姐用小事精神传递真情大爱。做好小事不难,难的是能长期用心发现并做好小事,更难的是一辈子都把小事做好。陈超英同志做到了,她时时刻刻把职工群众的小事挂在心上,带着最真挚的感情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她的事迹看似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个别事在以前甚至觉得微不足道,可是用小事精神的法则审视,件件都关系着职工群众的利益,件件非小事。

她有一颗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心,她是一个基层党务的工作者,是一个对党和事业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切近群众的优秀领导,她的身上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和品质。

生命如花历经风吹雨打,热情似火淬炼了光辉人生。她的点点滴滴将被世人传颂,而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持之以恒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感谢您带给我们的感动,感谢您传递给我们的信念,您教会了我们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人生的质感。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会在这座丰碑下时刻反省自己,激励自己。陈书记,一路走好。

范文二: 陈超英,生前系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1年6月13日,她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3 岁。今年5月23日,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陈超英殉职后,不仅所属单位的职工、离退休人员深深哀悼,社会有关人士也无不对她的离去彻骨哀恸与扼腕痛惜。职工群众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她,1000多人从各地赶来长沙送别她,称赞她是国企基层党群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女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大姐书记,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切,与她35 年的工作历程是分不开的:对工作不畏艰难,坚持原则,从不夹带私利,对职工亲切有加,关怀备至,如同亲人、儿女。

陈超英的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的情操。她秉持一贯实事求是作风,把有利于企业发展、不愧对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的天平一边是公平公正的信念,一边是公心公义的无私,讲团结、讲付出、讲诚信,不争名、不夺利、不越位,做到了领导放心、同事信赖、群众满意。自走上领导岗位以来,她与每届领导班子成员共事,留下的共同印象是:她讲话办事不捎带个人感情、不夹带一己私利。

无法想象一位领导会这样深入一线,把所有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法想象一位领导把所有的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能清楚记得;无法想象一位领导低调简朴到鲜为人知,亲和形象却广为流传;更无法想象一位挥洒青春热情的领导骤然消失于我们的生活,虽未谋面却被震撼和感动。

陈超英作为公司的主要领导,坚持执政为民、用权为公。她分管过房改、物业,手里掌握上千套住房分配权,但没有为自己拿过一套房,哪怕是一间中午临时休息的过渡房。殉职前一直住在15公里以外、一套爱人单位建了十几年的80平米公寓房。她长期主管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两个亲妹妹失业十多年,几个侄儿大学毕业到外地打工,但她坚守给自己立的规矩,没有给任何亲人在单位安排过工作。她是公司工程分包与材料设备招投标监督小组组长,但从不为任何亲朋介绍工程业务、联系材料供应,曾经数次婉言拒绝了老同学提出的分包工程要求。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陈超英经常这样说。她在工作上总是亲力亲为,有时候她主管部门的职工都感觉很累,往往忙中偷闲休息片刻。每当此时,她就自己带头干。陈超英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快、不够用,从2003 年以来,她没有休过一天年休假,更没有休过一次探亲假,干起工作来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她自己的家在长沙城北,单位在城南,公交车单程颠簸1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干脆把四季换洗衣服放在单位,办公室里的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出差随时可以走,经常加班到凌晨就睡在办公室。她殉职后,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她每年平均有200来天深入施工一线,大家都戏称她为工作上的超人、事业上的超女。就连她人生的终点,都定格在慰问职工回家的路上。

有人说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而陈超英同志则更是用真挚的情感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她所做的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勤劳的耕耘,默默地奉献,但却如水一般慢慢地浸润人们的心田,虽然朴实无华,却见证了平凡中的伟大,而她所持的,无非是一身正气,满腔热情,以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常常都会有如陈超英同志这样的廉洁勤政的干部的先进事迹见诸网络、报端,仔细品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都如陈超英一般,有正气,讲原则,满怀热情,也同样不以善小而不为,如此日积月累也成就了他们伟大的品格和光辉的事迹。

对事业的执着,对原则的坚持,这或许是我们所缺乏的,在被陈超英同志事迹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她尽忠职守、乐于奉献、把群众铭记在心的精神,而这样的人也必然能获得人们的爱戴,也为人所铭记。

第18篇:彭秀英先进事迹

见义勇为

舍己救人

---彭秀英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彭秀英,女,汉族,中共党员,淮阳县王店乡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人。1945年6月生于王店乡刘菜园行政村彭瓦房庄,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嫁到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1970年至1978年任打鸡园生产队妇女队长,其间,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劳动模范。2012年5月26日上午午11时,在106国道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段为解救一名3岁男童不幸去世,享年67岁。

5月26日11时,村民刘攀抱着不足1岁的女儿,带着3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不知什么原因,刘寒硕想从东往西跑过公路,到对面去。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往北疾驶而来。‚快回来、快回来!‛见此情景,刘攀大喊。伴着一声刺耳的紧急刹车声,大货车往西猛转向躲闪,却依然没能躲开。眼见大货车向着孩子冲去,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

据目击群众说,货车司机见撞到了人,立即往后倒车,车后轮又碰到了倒在路边的男童头部,‚要是不往后倒,孩子应该是没什么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交警部门、120很快赶到现场,将老人和孩子送到淮阳县新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67岁的彭秀英于当天12时许停止了呼吸。当天,被救的孩子转到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据值班医生介绍,孩子额骨骨折,但精神稳定,现已脱离危险期,通过治疗,应该会康复良好。

2012年5月26日11时左右,村民刘攀带着三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刘寒硕突然从106国道路东跑向路西,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向北疾驶而来,大货车司机看见小孩后紧急刹车,并往西猛转向躲闪,但依然没能躲开孩子。眼见大货车就要撞向孩子,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事故发生后,老人和孩子被送往淮阳县新人民医院, 67岁的彭秀英经抢救无效,于当天12时许离开人世,被救的孩子经治疗,目前精神稳定,已脱离危险。

儿女心中的慈母 邻居眼中的善人

彭秀英老人的突然离去,令亲人们悲痛不已。在儿女们的印象里,母亲就和普通农村妇女一样,过的是手脚不停、自顾衣食、时时教导晚辈的平淡日子。孝敬长辈,团结邻里,母亲为他们做出了榜样,她用行动教会孩子们怎样孝敬老人、怎样与人为善。

‚太突然了,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面对危险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大家一点

2 儿都不感到意外。‛村民们聚在一起,在哀思中议论着彭秀英不顾自身安危、车前救人的壮举,大伙儿都被她的行为感动着。邻居们纷纷到彭秀英家中帮忙料理丧事。

说起彭秀英大娘的好,邻居张巧玲泪流满面。‚秀英大娘可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平日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她都会去帮忙;谁家顾不上接小孩儿,她就会一块儿接回来;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她也会细心照看,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孙子孙女。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围着她,一口一个奶奶,叫得可亲了……‛

在邻居劳艳琴的印象中,无论邻居谁家有事,秀英大娘总是有求必应。自己种的菜,她常常给这家点儿,送那家点儿,对邻居一点儿都不吝啬;看到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过去帮忙。正是彭秀英老人乐于助人的行为,令她在村里拥有了极高的威望。左邻右舍拌嘴吵架,彭秀英一出面,立马就消停了。说起来,邻里之间也没啥大矛盾,都是一些琐碎小事,彭秀英老人由于处理得让人信服,大伙儿都觉得她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好邻居。

让人尊敬的好党员 令网友感动的‚党员老奶奶‛

从妈妈口中得知老人的英雄事迹后,在淮阳城关上学的吴义天小朋友冒着细雨步行五六公里,前来给不认识的彭秀英老人送行。他想亲眼看一看,自己心目中这位舍身救人的英雄老奶奶到底啥模样。

3 据祝寨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彭作录介绍,彭秀英姐弟4人,父亲是南下干部。1948年父亲走后,她母亲就带着他们姊妹几个在老家生活。虽然彭秀英的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在教育子女方面却非常严厉,在母亲的影响下,尚未出嫁的彭秀英由于表现突出,于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嫁到打鸡园村的第二年,彭秀英就成了生产队的妇女队长,每次都领头干脏活、累活,从不叫一声苦。出事前,尽管已67岁了,每逢村里修路、建校,她都带头响应,主动多捐款,从没落过人后。

村委会主任彭作录说,虽然彭秀英家庭困难,但她从未向村委会张过口。2008年,由于彭秀英的丈夫连年瘫痪在床,按照规定,村里给她申请了低保补助,但彭秀英知道后并不领情。她认为自己眼下还能挺过去,低保金应发给更需帮助、真正贫困的农户。最后,彭秀英硬是把低保名额让给了同村一个更困难的村民。彭作录充满深情地回忆,彭秀英平时为人和善,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她能在那么危险的时刻伸手救人,绝不是偶然的。她用自己的生命向党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她是打鸡园全体村民心中最优秀的共产党员。

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作出批示:‚老党员彭秀英舍身救人的壮举,值得全县人民学习。‛

不少80后、90后网友对彭秀英老人的壮举深表敬佩,尊称老人为‚最感人党员老奶奶‛。中华龙都网网友‚弦歌‛说:‚从小我们就接受教育,舍己救人是崇高的行为,是中

4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彭秀英老人这种纯洁而勇敢的举动就像耀眼的流星划过苍茫的陈州大地,让世人受到灵魂洗礼,令人赞叹崇敬!‛网友‚晨之风‛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彭秀英老人的壮举已经感动了整个陈州大地,向舍己救人的老党员彭秀英学习,向过世的老奶奶致敬!默哀!‛网友‚独占一江秋‛说:‚67岁的农村老奶奶,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深奥的大道理她或许并不知道多少,但在生死关头,‘党员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祝英雄奶奶一路走好。‛

第19篇:宋英同志先进事迹

离休干部宋英同志先进事迹

2012年1月8日,通州区金沙镇南山新村95岁的宋英老人捐资100万元,与通州区慈善基金会、通州区老干部局、金沙镇人民政府签订协议,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该基金是宋英和已逝老伴姜美善的共同积蓄,其他三方将按照老人的意愿,将这款项用于帮助金沙镇的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

宋英同志于1918年1月出生在通州区西亭镇湾子头,23岁那年,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位教师先生姜美善。1942年2月姜美善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分别任南通县警卫团文教助理,苏中四分区专署交通处秘书。1946年1月,宋英跟随丈夫来到苏皖边区一分区,从此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宋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姜美善根据组织需要被编入云南支队六大队一中队,在云南曲靖专署民政科工作,宋英则被安排在曲靖专署粮食局当了一名粮票管理员。此后,姜美善先后在云南省人事厅、组织部工作,曾任墨江县县委书记,思茅地区轻手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2011年2月7日,因突发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宋英先后任云南省百货公司人事科科员、墨江县财政局副局长、思茅地区财政干校科书科副科长等职,1972年离休。

1979年5月,宋英与姜美善从云南双双回到通州区金沙镇老家安度晚年。根据国家政策,当地政府为这对老人建了过渡房,后来又分配了102平方米的公房,老人一直住到现在。

宋英与姜美善夫妇没有子女,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每个房间内都摆放着早已脱去光彩的家具,使用的电灯,还是原来的长管日光灯,开关是拉线的;卫生间内,一根小绳子上挂着毛巾,马桶的表层已经大部分脱落。卧室里,有点现代气息的就是一台已经用了10多年的电视机,床、桌子、椅子和衣柜都有点“古典”了。其中一只箱子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买的。至于床、藤椅、八仙桌等家具大多是从云南运回来的。

宋英和丈夫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那颗从善的心始终没有改变。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宋英、姜美善夫妇在捐款500元后,又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青海省玉树大地震也牵动着他俩的心,从媒体上看到地震灾情后,他俩立即通过金沙镇机关工委向灾区捐款1000元。此外,他俩还在2009年、2010年分别捐款1000元,通过通州区扶贫协会,资助贫困孤儿上学。

面对一生积攒下来的100万元,姜美善生前曾跟宋英商量,钱存在那里都是“死” 钱,如果把钱用“活”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做很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情。2010年

1月18日,夫妇俩共同立下《关于我们的财产遗嘱》:“房屋(有房产证)是房改分配给我们的,住房是由我们二人购臵的,储蓄款是我们节俭存下的,特此立下遗嘱,不管今后谁先谁后逝世,都相互转承。财产是我们二人共同节俭的,不是祖传遗产,不予分配……”

姜美善去世后,宋英为了却丈夫的心愿和表达自己的愿望,多次找到通州区老干部局、民政局和金沙镇人民政府商议如何处臵他俩的积蓄财产,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设立冠以他俩名字的慈善基金,用于帮助金沙镇的贫困老党员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2012年1月5日,宋英捧着16张累计金额99.96万元的存折来到镇政府,说这些钱取出后加上利息,作为首批慈善基金。1月8日,通州区慈善会、民政局、老干部局、金沙镇人民政府,为“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专门举行了仪式。仪式上,宋英说,等到自己百年之后,现在居住的这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变现后纳入慈善基金,继续发挥作用。宋英同志用无私奉献展现了一片爱心,用淳朴举动诠释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崭新形象。

第20篇:任海英先进事迹

任海英先进事迹

任海英,是我市环卫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扫工,

1993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以她女性特有的刚毅和吃苦耐劳、苦干实干对待自已的这份平凡工作,十年来,在我市商铺林立的涌金大道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我市的环卫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艰辛和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5年以来,任海英连续被新乡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辉县市人民政府授予“城市美容师”。

无论任何一个人想干一番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城市的一个老居民,去干清洁工这一行,首先面对的是家人、亲友的不理解和四邻的冷眼,她为此也曾和她们争论、辩理,但一时却很难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她想:这份工作虽说苦累,受别人鄙视,但为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形象,和谐的环境,自己受点苦累值得。于是,不顾别人的议论和冷眼,毅然走上了环卫清扫的艰辛之路,决心在这平凡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踏上环卫清扫这条路,无论是夏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北风刺骨的寒冬,每天凌晨两点钟,她准时出现在自已的清扫路段,挥舞着手中的扫帚,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所管理的路段按照“六净六无”的标准扫得干干净净,做到了领导检查不检查一个样,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市民的一致好评。督查人员说她扫的路段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是样板路段,给她布置的事,一定会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同时,她还热心帮助同路段的其她姐妹,遇到别人偶尔迟到或特殊情况,二话不说,抡起扫帚就一块干了起来,直到将路段清扫干净,才拿起工具回家。她的举动使大家深受感动,她所在涌金大道的清扫质量明显改观。

在工作过程中,她发现有时的的路面特别净,仔细观察,原来是扫帚上挂了几缕废塑料绳,她想要是扫帚上都绑上塑料绳,扫出的地将会更干净。于是她就将家中的塑料袋拆成一根根的细绳,仔细捆在扫帚上,往地上一试,果然比平时干净的多。于是她将这个方法介绍给同伴,很快在广大清扫工之间传播开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清扫保洁质量,而且降低了清扫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工具消耗。

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涌金大道两侧先后开发了佳联国际、万和人家小区和涌金商贸城,工程车辆抛洒滴漏现象经常发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事,苦思冥想后,任海英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建筑工地,找到车主,耐心的做车主的思想工作,宣传环卫工作的重要性,请他们多理解、多支持环卫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时遇到素质较差的车主故意刁难,口吐脏话对她进行污辱、恐吓,她忍受着委屈,总是面带笑容和人家讲道理,时间长了,终于原先那些不自觉存在偏见的人,被任海英的敬业精神所感动,都自觉配合她的工作,都将车子严密包扎,覆盖完好后才上路,路面明显比以前干净漂亮多了。

由于常年在清扫一线工作,造成腰椎严重劳损,弯腰扫地时间长了,腰都直不起来,但她从不向困难低头,十几年来,她很少请假,更不会影响工作。有一次大检查,适逢她严重感冒、发烧,全身无力,但是她始终没有向领导提起,坚持按时上下班,一丝不苟的完成自已的工作,下班之后再去医院打针、输液,第二天仍按时出现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她的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了环卫职工良好的形象。

任海英作为一名普通的清扫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今后,她将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发扬“脏了我一人,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向先进人物学习,干好本职工作,给广大市民创造洁净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报答党和政府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辉县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2013年8月11日

《临夏韩英先进事迹.doc》
临夏韩英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