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尔先进事迹

2020-05-1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廷—巴特尔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5日电(记者勿日汗)37年前,一个共和国开国少将的儿子来到遥远的锡林郭勒草原插队当知青,从此放弃城市的繁华,心甘情愿扎根在这片偏远的草原,带领牧民走上幸福致富路。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蒙古族,195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父亲廷懋是新中国授予的内蒙古最早的4名少将之一。

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插队来到萨如拉图亚嘎查。在这里,这位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快学会了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先后担任了嘎查长、农场负责人、林场场长。1976年,21岁的廷·巴特尔由于表现突出、工作出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物资匮乏的草原上,虽然生活清苦,但牧民的热情、淳朴深深感动着廷·巴特尔。有一次天黑,廷·巴特尔外出工作来到一户牧民家,牧民将仅有的面条端给他吃,等他吃饱以后,牧民让自己的孩子们喝面汤。这一场景让廷·巴特尔深受震动,他心里升起个念头,要让这里的牧民和他们的孩子痛痛快快地吃上面条!

不久,萨如拉图亚嘎查的乳品厂因为连年亏损准备停产。廷·巴特尔知道后,为牧民出了个救厂子的主意。他帮牧民们把手工生产乳品变为机器批量生产。一年下来,乳品厂扭亏为盈,赚了5万多元。这笔钱足够让这里的每一个牧民衣食无忧地过上两年。得到了牧民们信任的廷·巴特尔也当选为嘎查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青大返城。父亲廷懋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正好负责落实政策和知青返城工作。人们都说,廷·巴特尔肯定是第一个回城的,但是廷·巴特尔一次次将机会拱手相让,最后他一个人留在了草原。后来,廷·巴特尔与牧民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相恋、结婚,彻底将根扎在了草原,也多次谢绝了组织上给予他回城、提干的机会。

热爱草原的廷·巴特尔非常重视草原生态保护,看到牧民们盲目发展羊群规模,草原负荷加重而导致退化时,他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养200头牛费劲还是养1000只羊费劲?”在他一遍遍的劝解下,牧民们纷纷压缩小畜,改养肉牛、奶牛,草场也慢慢得到了恢复。

为了草原的美丽,为了牧民的富裕,廷·巴特尔殚精竭虑,终日操劳。他建起嘎查历史上第一个牛业公司,带领牧民发展多种养殖,搞起了旅游业,还修通了公路,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在牧民心中,他不仅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农艺师、技术员和医生,更是老年人的好儿子,同龄人的好兄弟,年轻人的好长辈。30多年来,他扎根草原,情系牧民,带领嘎查广大牧民走上了一条保护生态、建设草原的富裕之路,被誉为“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的事迹传遍全国,感动了很多人,他也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当人们不止一次地问起,一个将军的儿子,真的愿意当一辈子牧民,当一辈子普通老百姓吗?他回答说:“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名,生活多么富有,而在于能否深深扎根于群众,为他们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戴。我就愿做一棵扎根草原的红柳,永远守护这片草原。”

推荐第2篇:巴特尔先进事迹

无 悔 戍 边 情

——记农四师优秀共产党员77团六连巴特尔

“我叫巴特,有事请找我”这句话已经成为七十七团六连职工巴特尔最常说起的一句话。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巴特尔乐于助人、勤劳肯干,脑子灵活的他又热心带领连队职工共同致富,在该团六连他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巴特尔,男,蒙古族,生于1977年1月18日,农四师七十七团六连职工。于1996年参军入伍,2001年复员回到六连。在近两年的生产生活中,连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回顾从前,巴特尔说年轻时他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是当兵的那几年,让他真正成长起来。他热爱军人这份神圣的事业,看到绿色的军营,就会联想到家乡团场茁壮生长的庄稼,也是在当兵期间,他开始真正思考生活这本大书。

巴特尔同志于1996年12月光荣入伍参军,在部队上入伍第一年就获得“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第二年被所在部队提升为副班长;在部队的第三年由于工作出色,又被提升为班长。就这样,他一点点在部队的关怀下逐步成长、不断成熟。

1

在部队上,巴特尔由于工作成绩显著,第四年光荣的被批准为正式中共党员。入党之后,他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勤奋、踏实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志。部队领导看见他如此努力也非常喜欢他。通过近三年时间的锻炼,巴特尔更加成熟了。1999年代表部队参加西部军事大演习,荣获团嘉奖一次、班集体嘉奖一次;2000年在部队作为班长的他又多了一份责任,关心和带领新战士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和全班战士团结一心,共同协助连队领导搞好战士的管理工作。2001年带班期间,巴特尔带领自己班组的战士代表部队驻扎喀喇昆仑山,进行高原寒区适应性训练,获得了兄弟连队的赞誉。

在诸多荣誉面前,巴特尔始终保持着军人冷静、不断进取的心态,由于工作踏实,他被部队看中,要让他转志愿兵。他没有答应,在巴特尔的心里,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当兵期间,他常常被一个梦牵引着不断完善自己,他常梦见自己热爱的绿色军营忽然变成了家乡团场广袤的土地,那些在风里摇摆的绿色庄稼似乎在不停地召唤着自己,从那时起, 2 他就暗暗下决心,做一个合格的军人,退伍后回到团场带领职工群众一起致富。

在部队锻炼成长的5年,对巴特尔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部队他学到了许多知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为巴特尔复员之后能够出色的完成连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复原回到七十七团之后,巴特尔一直在六连承包土地至今。由于他脑子活络,一心扑在种地致富上,又踏实肯干,每年他家种植的作物总是长得比其它地块的好。同时,他家里又养有牲畜,每天饲喂牲畜之后,他总会抽一定的时间看看种植、养殖的书籍、上网查看最新的农业动态,研究怎样种地可以高产增收,牲畜怎么养才更科学。他始终认为走种养结合的路子,是致富的一大法宝。因此,复原回来之后后,他经常和连队种养殖经验丰富的职工交流经验,然后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多年来,由于他脑子灵活,人又年轻,一直坚持走种养结合、农牧并举的双赢道路,获得了丰富的养殖、种植经验。同时,在种地问题上,他始终坚信科学种田,连队推出新技 3 术、新经验,他总是第一个带头试用。在自己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把好的做法传授给他的左邻右舍,大家都交口称赞巴特尔是一个好小伙。

巴特尔家现拥有牛8头、羊50只,另外还附带养殖一些禽类。除了满足自家食用以外,还可以零星的卖一些换现钱贴补家用。今年,巴特尔的牛又下牛娃子了。天气刚一转暖,他就早早买来50只鸡雏,他有笔明白账,提前饲养,就早几个月出栏,这样就避开了大鸡集体上市的高峰期,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就是巴特尔,凡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他心里永远都有本明白账,怎么发展能少走冤枉路,怎么干才最有效率。他说:“始终坚持种养结合,就一定可以致富,虽说时间有些漫长,但是,这样挣钱稳当、踏实。”

巴特尔在部队上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回到连队参加工作,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他认为讲究科学种田,搞好养殖业是连队职工的本分。工作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他知道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农业生产者,仅凭吃苦肯干是不够的,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指导生产十分重要,他要做一个有知识、懂科学的新型职工。

推荐第3篇:巴特尔

民生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巴特尔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同步增长,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2009年底,我们果断地把发展战略由“强区富民”调整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2010年,自治区财政拿出11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一半)投入民生领域,使发展的成果充分惠及全区2400万各族群众,开创了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内蒙古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

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凸显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紧迫性。内蒙古改革发展起步晚,民生问题历史欠账多。一是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在101个旗县中,目前还有60个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多数为边境地区、牧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人口150多万,其中74%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区公路、铁路的路网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和86%,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农田、草场灌溉面积仅为耕地、草原面积的40%和0.45%,部分农牧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生存环境亟待改善。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的62.5%,重度和极重度占36.7%。资源开发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尤其在牧区,既要草原增绿,又要牧业增效、牧民增收,难度很大。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艰巨性。尽管实现了连续8年的高速增长,但内蒙古仍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在经济结构上,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多数位于产业链中低端,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不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育不充分,导致了创业、就业能力不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城乡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内蒙古人均GDP已进入7000美元,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特殊的发展环境,突出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解决好民生问题意义尤为重大。内蒙古横跨祖国北部和西部,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交错居住着蒙汉回满朝等55个民族,保障民族团结,始终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内蒙古毗邻俄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蒙古民族跨界而居,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大背景下,必须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稳定根基,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内蒙古来说,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不断拓宽民生之路

改善民生千头万绪,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为全区人民谋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内蒙古特色的惠民之路。

以增加收入为核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一方面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聚集产业、吸纳人口、带动就业的功能,引导农村牧区人口有序转移,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更加重视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一是坚持把农牧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将地方财政各项支农支牧资金的30%以上用于“三牧”,将农牧业产业化资金和扶贫资金的60%向“三牧”倾斜。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目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作物已达到66%,设施蔬菜、马铃薯面积双双突破百万亩。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2200家,去年农牧民通过产业化人均增收2677元。三是实施以工补农。采取村企共建、水权臵换、生态补偿、开发补偿等多种形式,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10年新建农村用沼气10万户,解决了139.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5000户游牧民的定居问题。加大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去年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246.8万人。 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为重点,在统筹区域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集中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54.2%和58.8%。统筹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为此,我们着力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率先发展,打造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并与国家规划中的呼包银经济带对接;对相对落后的东部盟市,扶持其融入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们举全区之力帮扶落后的兴安盟,去年指定由发展最快的鄂尔多斯市对口帮扶。今年,兴安盟计划开工建设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6个,总投资936亿元。并且与北京市协商将对口帮扶的重点调整为集中帮扶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2010年安排教育支出405亿元,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生住宿费,免除了蒙语和朝语高中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书本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全年共建各类卫生项目508个。二是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标准。2010年全区社会保障支出291.3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水平等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三是十分珍视并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各族群众都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是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去年自治区抽调17名省级领导、370名厅级领导和2万多名干部深入基层化解矛盾,中央交办的565个信访案件全部化解。自治区党委、政府3次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究解决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使一些多年积累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惠及全区近50万群众。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既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之举。我们努力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双赢。一方面,在全国较早实施了牧区、林区和矿区生态移民、转移致富、集中发展战略,在统筹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方面率先探索。2010年1月,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促进牧民增收的政策意见,自治区本级财政共安排资金9亿元,加上盟市旗县配套资金,全区共安排惠牧补贴15亿元以上,牧民人均受益近千元。另一方面,我们抓住国务院决定正式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机遇,在恢复草原生态的同时,使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政策落到实处。

以开放带动为杠杆,在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解决民生问题。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既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边疆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们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陆续建成开放19个口岸,以开放促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强与俄蒙两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使边境口岸成为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物流、劳务集散地,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跨境旅游等服务业,带动边境地区老百姓增收致富。如今满洲里、二连浩特已分别成为我国对俄蒙最大的陆路口岸。同时,大力推动自治区向全国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共同发展中惠及民生。

三、新时期推进民生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在“十二五”时期使全区的民生改善跃上新台阶,这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攻方向,综合施策,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突破难点,建立健全利民惠民的公共财政体制。坚持富民优先,要敢于攻坚克难。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方向,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再分配和最终分配更加公平。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向基层特别是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合理统筹使用民生资金,用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基本问题。二要确立民生优先的政策导向,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今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各级政府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不得低于本级财政支出的50%,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握重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一要抓好社会就业,解决“民生之本”。要以保障就业为先,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安臵就业工作。二要抓好居民收入,增加“民生之源”。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现在的17698元增加到3万元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5530元增加到1万元左右。三要抓好社会保障,铸牢“民生之盾”。2011年要按照不低于12%的增长速度,全面提高保障水准,到“十二五”末实现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取土地出让成交价的5%—7%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2011年计划总投入420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4.64万套、2752万平方米。四要抓好社会事业,提升“民生福祉”。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到“十二五”末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为带动全区的民生事业,自治区政府今年计划投入788.4亿元,重点推进“十项民生工程”,为民办好“十二件实事”。

着眼长远,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富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百年大计,既要政府推动,更要全社会参与;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加快民生工作立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社会参与、面向民众的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政府调控和健全市场机制相结合,动员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力量参与生态、基础设施、社区服务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民生保障能力。二要完善政府工作机制。根据已确定的“十二五”民生指标,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下达“任务书”、“军令状”,分解落实富民任务。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富民优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使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观和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富民优先上来。

推荐第4篇:毕力格巴特尔先进事迹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

毕力格巴特尔,蒙古族,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1968年3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高中文化。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是土生土长的镶黄旗草原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近年来,镶黄旗的气候十年九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场日益恶化、退化、沙化,牧民养畜成本逐年增加,仅靠传统畜牧业生产已经无法维持家庭生活,看到牧区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情况,毕力格巴特尔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追求牲畜头数的经营模式只会导致草场退化日益严重,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养畜的饲养模式,发展效益性畜牧业,走科学养畜之路。2001年,他经过考察和学习,决定带头饲养西门塔尔牛,当时,在镶黄旗饲养西门塔尔牛还没有先例,况且饲养西门塔尔牛投资大、见效慢、风险大,家里的人不支持,牧民老乡也等着看他的笑话。在这种情况下,他力排众议,毅然出栏部分饲养的绵羊,又和亲戚朋友借钱,筹款五万余元从赤峰买回20头西门

塔尔牛,牛买回来以后,就成了他的命根子,他认真学习西门塔尔牛的饲养知识,努力实践,尽心饲养,甚至多次睡在牛的圈舍中,经过精心饲养,到出栏的时候每头牛赚到了一千多元,效益十分可观。看到毕力格巴特尔养“洋牛”效益好,牧民老乡们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请求他帮助大家养牛致富,他不计前嫌,主动分享养牛经验和技术,帮助牧民群众成立了镶黄旗巴嘎达布苏嘎查巴音锡勒牧民养殖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吸收会员18户,截至目前,合作社良种牛发展到300多头,良种羊发展到5600只,参加牧民合作社的牧民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随着牧民群众收入的稳步增加,毕力格巴特尔在牧民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2006年他当选为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以一村之长的身份带领牧民群众共同致富。当选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以后,他不计报酬、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带领大家实施巴嘎达布苏嘎查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工作,在建设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成果卓著:一是他身体力行,积极响应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号召,坚持抓棚圈建设,截至目前

已累计新建标准化暖棚3700平方米,加上原有砖木结构畜棚畜圈,现已超过了户均一处100平方米的标准;二是他依靠广大牧民群众,带头自筹资金,结合国家投资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架通了草原深处10个浩特用电线路,实现了全嘎查牧民盼望已久的村村通电、户户用电的愿望;三是为改善嘎查交通条件,投资50万元(个人出资5万元),历时2年修筑了巴嘎达布苏嘎查至文贡乌拉苏木全长5公里的砂石路,结束了草原深处牧民群众行路难的历史。巴嘎达布苏嘎查至文贡乌拉苏木砂石路是多年来巴嘎达布苏嘎查人民的期盼,他积极争取到项目后,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参与占用牧民草场补偿工作,多次组织嘎查牧民群众召开砂石路修建进度会议,多次走镇里、跑旗里,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砂石路的修建工作于2009年完工,方便了嘎查200余名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全力促成了牧民活动中心的建成,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夯实了基础。从项目的立项争取到最后的活动中心的落成剪彩,再到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转与维护,毕力格巴特尔都参与其中,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安排部署,殚精竭虑,为了项目的成功实施累病过多

次,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劝他歇一歇,他却说“我们嘎查基础设施起点低,牧民老乡艰苦了一辈子,有点儿小病都要到镇上旗里那么远的地方去看,从来没有看书看报参加娱乐活动的场所,养的牲畜出问题了也没有办法,却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我,现在我有机会了,一定要把这个活动中心建成建好,不辜负广大牧民群众的期望,决不能懈怠。”他的话掷地有声,牧民活动中心如期完工,投入使用,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五是大力发展草产业。毕力格巴特尔在担任巴嘎达布苏嘎查长以后,他认真考察嘎查畜牧业的问题,由于天然草场面积有限,再加上连年干旱天气,所产牧草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正常的畜牧要求,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每年都需要购入大量草料,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资金,有些牧民群众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探索解决办法,身体力行,筹资20万元,打深水机井,对160亩高产饲草料基地实现灌溉,此外,还种植了900多亩青贮玉米,2010年喜获丰收,基地的青贮饲料能够满足嘎查大部分牧民的生产需求,每斤0.12元价格的青贮饲料大幅度降低了嘎查牧民的饲养

成本,同时高产饲料为嘎查的集体经济带来了三余万元的收入。毕力格巴特尔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为个人谋取私利,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身为嘎查长,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确定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民主管理嘎查事务”的工作原则。工作中抓好牧民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毕力格巴特尔同志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下,巴嘎达布苏嘎查的嘎查经济、草原生态、牧民收入等各项指标都在镶黄旗的评比中名列前茅。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2004年被评为镶黄旗青年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镶黄旗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为镶黄旗第十一届党代表,2007年被评为镶黄旗劳动模范,2007年当选镶黄旗人大代表,2008年被授予锡林郭勒盟科技技术示范户称号。

推荐第5篇:4.18延巴特尔先进事迹

扎根草原深处——

党的好干部廷〃巴特尔先进事迹之一

锡林郭勒草原美丽壮阔,一望无际。

1974年夏天,19岁的蒙古族小伙子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来到这里插队,从此就在草原深处扎下了根,一干就是28个春秋。

他的父亲廷懋是1955年授衔的少将,曾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政委,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廷〃巴特尔本可以选择另一条生活道路,回到城市里从政、经商,或坐办公室,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草原深处,成为牧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大草原上‚三个代表‛的坚定实践者、真正的草原巴特尔(英雄)。

如今的廷〃巴特尔,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县)洪格尔高勒苏木(乡)萨如拉图亚噶查(村)的党支部书记。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偏远的牧区,廷〃巴特尔毅然选择了后者。一次次返城的机会,廷〃巴特尔都让给了别人,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留在了草原

廷〃巴特尔11岁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时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的廷懋成了‚黑帮‛,被关押起来;内蒙古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任上的母亲也未能幸免。廷〃巴特尔成了无人照顾、受人歧视的‚黑崽子‛。

在*的屈辱和磨难中,廷〃巴特尔度过了中学时代。1974年,巴特尔高中毕业了。他曾经想当兵,但遭到了拒绝。既然‚黑崽子‛当不了兵,就上山下乡吧。

那时,父亲的‚牛棚‛生活已经结束。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廷〃巴特尔的手指指向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锡林郭勒草原深处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偏远的噶查。他知道,蒙语‚萨如拉图亚‛是月亮的意思,多美呀!

可姨父对他说:‚别去那个地方,我在那里打过土匪,那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那正好,我去了,就不回来了。‛廷〃巴特尔平静地说。

‚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

谁也没有料到,那个晚上近乎随意地那么一指,竟决定了廷〃巴特尔的一生。

1974年7月,廷〃巴特尔和40多名知青一起,怀着年青人的激情和梦想,颠簸了700多公里的路途,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

大草原不仅广袤,而且美丽,宁静,让廷〃巴特尔的身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快慰。尽管生活的艰辛、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都出乎意料;但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容,抚慰着廷〃巴特尔的心灵,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他说:‚到了草原,彷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牧民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而他们的孩子却享受不到。晚上牧民和我们都没有被子,只能和衣而卧,看到我们衣服单薄,牧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我们盖上,你不同意都不行。‛从那时起,廷〃巴特尔就对自己说:‚牧民对我的好,一定要报答!‛

报答的心情化作了实际的行动。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巴特尔样样干得起劲,样样干得出色。不知不觉中,廷〃巴特尔成了全嘎查40多名知青的‚头儿‛,并先后担任农场负责人和林场场长,成了牧民们喜爱、信赖的‚知青巴特尔‛。

1976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国家落实政策,下乡知青可以返城了。消息传来,知青点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说:‚终于有盼头了!‛可是,当大家得知廷〃巴特尔的父亲负责落实知青政策,热烈喧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有老子当靠山,第一个走的准是廷〃巴特尔。‛

知青们开始躲避他,疏远他。巴特尔明白大家的心理,嘎查召开知青大会,廷〃巴特尔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谁有指标谁可以走,没有指标我的让出来。大家留下来干,我领头;走,我把最后一个送上车!‛

知青们一个个地走了,没走的也心绪浮动,而廷〃巴特尔仍在扎扎实实地干。村乳品厂连年亏损,难以为继,巴特尔主动请缨,接过厂长的担子。白天搞生产,晚上点着蜡烛自己动手改造机器设备。有的干部想从厂子里白拿乳品,巴特尔回答:‚不行,这是集体的财产。‛一年下来,巴特尔体重掉了十来斤,厂子却扭亏为盈,赚了5万块。

这一年的11月20日,21岁的廷〃巴特尔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廷〃巴特尔融入牧民的大家庭中,就像一颗金色的种子,在博大而丰厚的草原上吸取养分,开花结果

牧区的生活不如城里舒适,牧民们对于知青纷纷回城都能理解。牧民宝音德力格尔说:‚廷〃巴特尔不回城,我也奇怪,如果换了我,有条件回城,我肯定回去了。‛

但廷〃巴特尔坚持留在草原,自有他的道理。

一年春节,已经当上副嘎查长的廷〃巴特尔回呼和浩特探亲。母亲看着皮肤黑红的儿子,心疼地说:‚巴特尔,我和你爸都老了,你回来吧,回到我们身边来。‛

巴特尔对母亲说:‚我不能回来。回城我是文盲,在牧区我算是有文化的人。再说,我一走,牧民就哭。‛

‚要不先把户口迁回来,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再回来。‛

‚那怎么行呢!我已经是牧民了,得生活在草原上。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

当他风尘仆仆回到萨如拉图亚时,闻讯赶来迎接的牧民们‚呼啦‛一下围住了他,有人冲上前来紧紧地抱住他,好像生怕他跑掉似的。热泪盈眶的巴特尔深深地感到,牧民对自己的这份深挚的感情,比什么都真实,比什么都珍贵。

母亲对巴特尔留在草原的理由将信将疑,她要亲自来草原看看究竟。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萨如拉嘎查,老人家才真切地感受了牧民对巴特尔的依恋之情。她对记者说:‚牧民们什么事情都找巴特尔商量,有了什么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巴特尔,把他当成了主心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不会相信的。‛打那以后,老人再也不提回城的事了。

也许是怕廷〃巴特尔会突然走掉,牧民们开始为他张罗婚事。一天,嘎查里的套马能手、巴特尔的好朋友道不钦苏荣把他拉到一旁,神情庄重地说:‚我有两个妹妹,非常勤劳,你挑一个在咱这儿成个家吧!‛

1981年底,廷〃巴特尔和道不钦苏荣的小妹妹额尔登其木格结婚了。因为工作出色,嘎查奖励巴特尔一匹带小马驹的母马,他用这匹母马换了一顶小蒙古包,这便成了他们的洞房,成了他们的家。母亲从呼和浩特赶来,看着那一顶破毡房和两双筷子、两个碗的家当,心疼得落了泪。巴特尔却笑着安慰母亲:‚没啥,别的牧民也是这样过来的。‛

牧民们见巴特尔在草原安了家,都打心眼里高兴,并公推他当领导。1983年,萨如拉图亚嘎查举行嘎查长换届选举,廷〃巴特尔差一票就获全票,但参加会议的牧民们不干了,他们拍着桌子大声喝问:‚谁没投廷〃巴特尔的票?有种的站出来!‛原来,是廷〃巴特尔想推荐更年轻、更有文化的人当嘎查长,所以没投自己的票。牧民知道了实情,才没有计较。

家风连着党风。廷〃巴特尔的成长,与良好的家风熏染密不可分。而扎根草原28年的磨砺,使廷〃巴特尔由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

从萨如拉图亚嘎查采访完毕,我们驱车来到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军区大院,采访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老人。

老人年近九旬,精神矍铄,爽朗健谈。他早年就读山东大学,曾任学生会主席,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后来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36年加入党组织,1937年参加八路军。

应当说,廷〃巴特尔的成长和成就与家庭的教育影响密不可分。但廷懋老人谦逊地说:‚廷〃巴特尔不是我们培养的,是草原培养了他,是牧民培养了他,是党培养了他。我对孩子谈不上多少教育,如果说教育,那就是家庭的影响。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高贵,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被打成‘黑帮’后,对我和家人最好的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因此,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在我这个家庭,我特别强调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我们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爱劳动。平时家里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活儿,都是自己干,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此外,我也常常给他们叨咕:一不要依赖父母,那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路要自己走,事业要自己干;二做人要有一点‘傻气’,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不要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谁都不喜欢;三要注意强壮身体。‛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廷懋将军也时常惦记着自己的儿子,也曾经去草原看望,但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不惊动当地的领导。草原的路不好走,汽车在沙窝子里爬了窝,牧民们知道后骑马赶来推车。‚人民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廷懋老人深有感触地说。谈起儿子巴特尔留在草原的事,老人说:‚有人不理解巴特尔的选择,似乎高级干部的子女留在草原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牧民需要他,需要就是价值嘛!他在牧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为什么非让他回来不可呢?‛

老人接着说:‚我退休的时候,北京军区在北京八大处给我盖了房子,还可以带一个子女进京就近照顾我。我问巴特尔愿不愿意跟我进北京,他表示不愿离开草原,我就把北京的房子退了。这个时候他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牧民,与嘎查牧民兄弟的感情更深了,事业也发展起来了,心情舒畅,日子过得不错。他的选择我很理解,我欣赏我的儿子。‛

问及对巴特尔的宣传有什么建议,廷懋老人说:‚这个宣传有必要,走的是正路,弘扬的是正气。但是,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了。其实人都有缺点,巴特尔也不例外。‛

‚实事求是,不要拔高了。‛说得多好,我们铭记着老人的叮嘱。(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23日电)

牧民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廷〃巴特尔先进事迹之二

廷〃巴特尔(右)与嘎查长那松陶克陶一起了解柠条生长情况。吴坤胜摄

2001年1月,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锡林郭勒草原。飞雪挟着扬沙织成一张污浊的大网,铺天盖地而来。白魔肆虐,天昏地暗,廷〃巴特尔心急如焚:嘎查牧户人畜怎么样了?有没有毡包被风雪吞没?有没有断粮断柴的人家?有没有人畜被困在风雪中迷路的?想着想着,廷〃巴特尔再也坐不住了,顾不得妻子的劝告,顾不得生命的危险,开着自己的客货车,冲进了暴风雪中。

凭着对嘎查一沟一壑的谙熟,凭着对每一户牧民的惦记,廷〃巴特尔就像天外来客一样出现在一户户牧民的家里,为身处险境的牧户们送来了粮食、草料,送来了党对群众的关怀。牧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心中却在庆幸自己的嘎查能有这么一位好书记、贴心人。

‚做人要正,做事要公,做官要清‛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一把手‛。廷〃巴特尔之所以受到嘎查牧民的衷心拥戴,不光是他作为高干子弟留在草原不回城,更重要的是他党性强,人品好,脑子灵,有能力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八十年代初,村里分自留畜时,廷〃巴特尔定了一项政策:知青不能养自留畜。当时知青只剩他一个人了,这个政策实际就是管他自己的。当时,一头牛才合三四十元钱,如果凑点钱,买上十来头牛,轻轻松松一倒手就能赚上几十倍。但廷〃巴特尔自断财路,没沾集体这个便宜。

1983年村里实行草畜双承包,承包的结果,嘎查长廷〃巴特尔的牲畜最少,草场也最差。1996年重新划分草场时,草原局的同志为补偿巴特尔的损失,把靠河边的好草场划给了他,他发现后坚决换了过来。照他的话说:‚做官就不能让牧民吃亏,宁可亏自己,也不能亏了牧民!‛

这次重新划分草场,上面派来的测绘人员放下一张图纸就走了。廷巴特开着自己的客货车奔波了一个月,上沙梁,趟大河,照着图上的地址,一家一户地丈量,硬是用25天的时间做完了别的嘎查需要5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是完成了,可他那辆客货车却差点报废了。

鉴于牧户过去常因草场划分不均发生争执,每次调解都得到旗里找划分图。为解决这个问题,廷〃巴特尔晚上挑灯夜战,自学测绘知识,白天开车、骑马实地测量。几天后,一幅1:5万的精确的萨如拉图亚草场划分图问世了。图上,草场划分、水井位臵、牧民住址,河流和树木分布,都标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有了精确的划分图,牧户再也没有为草场划分发生争执。廷〃巴特尔也借助这张图对村里的发展进行规划。

萨如拉图亚嘎查面积437.5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新加坡,村干部开展工作需要交通费用,同时还要招待各方面的客人。但巴特尔上任以来,嘎查帐面上却没有一张汽油票和汽车修理费单据,招待费的单据也只有50元钱。是干部没开展工作?不是。车是用了,用的是干部自己的车;油是耗了,花的是干部自己的钱;客人也招待了,吃的是干部自家的饭。洪格尔高勒苏木党委书记宝力嘎对记者算了一笔帐,他说:‚这四年,我个人去巴特尔家商量工作至少有200次,不算吃饭,光是喝奶茶,就有600碗,每碗3毛钱,合计就是180元。大家想想,算上其他各方面领导和客人,廷〃巴特尔一家光是招待费,就要花去多少钱?‛

为公家花了多少钱,廷〃巴特尔从不记帐,而嘎查的帐目却是一清二楚。嘎查的钱由正副嘎查长和廷〃巴特尔三人共管,一人当会计,一人干出纳,一人管现金。牧民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向牧民公布帐目,廷〃巴特尔还规定:哪个牧民都可以查帐,不用申请,不限时间。 ‚牧民需要什么,他就琢磨什么‛

采访中,记者询问牧民:‚廷〃巴特尔这个人怎么样?‛牧民的回答不约而同:‚好。‛

‚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怎么办?‛牧民的回答也不约而同:‚找廷〃巴特尔。‛

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时刻牢记着为牧民服务的宗旨。他说:‚对‘三个代表’的要求,我用最实在的话跟牧民说,主要的还不是说,而是从实处做,做好了不用多说。‛

廷〃巴特尔头脑灵敏,勤奋好学,一年四季,脑子不停,手脚不闲。凡是牧区生产、牧民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学习,都钻研,都琢磨。大到设计房屋、暖棚,修理汽车、拖拉机、摩托车、收割机、电视机和其他牧业机械,小到做家俱、马鞍子、蒙古袍、水桶、腰带、被褥、棉衣,他都会,就连治个小病小灾的,他也会。牧民找他帮忙或跟他学习,他从来都是二话不说。二十多年来,廷〃巴特尔到底帮助牧民做了多少事,谁也数不清。由于土质沙化,在草原打井十分危险,常常出现安全事故。廷〃巴特尔认真琢磨,发明了一种用水泥管逐渐下移的打井法,既安全又提高了速度。

在萨如拉图亚,廷〃巴特尔就像一位事事操心的‚家长‛,牧民们娶妻生子、购买机具、牲畜出栏,找他;俩口子吵架、孩子不听话,找他;甚至有个头疼脑热、小伤小病,也找他。在牧民心目中,廷〃巴特尔不仅是支部书记,也是农艺师、技术员、赤脚医生,不仅是老人的好儿孙,也是同龄人的好兄弟、年轻人的好长辈。牧民们觉得,有事找廷〃巴特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廷〃巴特尔自己也说:‚这些事,我不管谁管?‛

一次,一户牧民家的小女孩儿哭得背过了气,家长以为孩子死了,急得大哭。正在附近的廷〃巴特尔听到哭声急忙赶了过来。

‚咋了?‛

‚孩子死了!‛孩子父母哭泣着说。

摸摸还有脉,廷〃巴特尔急忙用白酒揉搓孩子的胸口和脚心,然后倒提小腿,敲打后背。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孩子父母又惊又喜,要给恩人磕头,廷〃巴特尔拉起夫妻俩,说:‚孩子是暂时昏过去了,现在好了,快好好看着孩子吧!‛

如今,这个女孩儿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扶贫帮困是党员的义务,更是书记的责任‛

靠着党的好政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廷〃巴特尔成了嘎查的富裕户,家里客货车、摩托车、电视机、电话机、搂草机、收割机、青贮粉碎机等等,一应俱全,还盖起了4 间大瓦房和两处库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己富了,但廷〃巴特尔从未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和支部书记的责任:带领牧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扶贫帮困是党员的义务,更是书记的责任。‛

萨如拉图亚嘎查地处沙地与沙漠的结合部,曾是全苏木生态条件最差、经济最落后的嘎查。1983年草畜双承包时,嘎查有1.4万头牲畜,由于经营不善,加上自然灾害,到1993年只剩下7000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一些牧民把分到手的牛羊换了钱,没几年就坐吃山空,成了贫困户。

对于贫困牧民,廷〃巴特尔总是热情地给以帮助和扶持。他自家的草料、蔬菜、草籽、树苗,只要牧民打声招呼,想拿什么拿什么。记者一路采访的十几户牧民,几乎都得到过廷〃巴特尔的扶助。有人估计,这几年来,廷〃巴特尔为牧民搭进去不下10万元。

他还动员富裕户特别是党员富裕户,与贫困户结对子,以富带贫,共同致富。他自己带头扶持两户贫困户。一户男主人已故,只剩下女主人和三个孩子,无依无靠。廷〃巴特尔为他们盖起两间房,送给他们几十只羊。如今,这家已有牲畜上百只,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30多岁的大巴特尔家里贫困,没有牲畜,只好外出打工。廷〃巴特尔对他说:‚你回嘎查来吧,在外面我们没法帮你。‛大巴特尔回来了。廷〃巴特尔从嘎查拨给他100只流动扶贫羊,还为他申请了一笔扶贫款,帮他盖起两间房,又花了几天时间为他设计了一座适合沙漠地区又便于搬迁的活动式暖棚,然后亲自到苏木选购材料,用自己的车运到大巴特尔家帮他搭建。在廷〃巴特尔的帮助下,大巴特尔摆脱了贫困。去年苏木遭遇大雪灾时,大巴特尔家的羊安全过冬,无一死亡。

先治懒后扶贫,评比式扶贫讲条件

不要以为廷〃巴特尔的扶贫是无条件的,恰恰相反,他对于扶贫是很讲条件的。

观念的转变源于一次扶贫的失败。

嘎查里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和五个孩子都是高中毕业,有文化,可就是不爱干活,穷得家徒四壁。旗里给她家200只扶贫羊,可过了两三年剩下不到60只,问她怎么回事,她竟振振有词:‚你们没给种公羊,怎么下羔子?‛

既然这个态度,旗里不再扶持,把羊收了。

廷〃把特尔当了书记,她又找上了家门。廷〃巴特尔给了她家100只流动扶贫羊。一个月后,苏木来检查,那100只羊不见了。原来,都被她转包给了别人,她一家人什么也不干,坐在家里拿转包费,还辩解说:‚放羊多累呀!‛

廷〃巴特尔生气了,把羊收回嘎查。但让廷〃巴特尔没有料到的是,没了扶持,这户人家反倒白手起家,自己干起来,现在已经有了50多只羊。

这件事触动了廷〃巴特尔。他和嘎查干部商量决定,先治懒后扶贫,今后扶贫不能白给,也不再把嘎查的扶贫羊无偿分散于众多贫困户,而改以承包的形式每年集中扶持两户。每年的羊毛收入和50%成活的羊羔归承包户所有。这两个承包户要通过评比产生,廷〃巴特尔设定的评比项目包括:是否主动交税、是否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是否积极参加嘎查会议、是否酗酒、是否占用别人草场、是否送孩子上学、是否重视家庭卫生、家庭和邻里关系是否和睦,等等,做得好加一分,否则减一分,分数最高的两个贫困户可以得到一年的扶持。

促人上进、用心良苦的‚评比式扶贫‛,不仅激发了贫困户经营的责任感和致富的主动性,使一些贫困户走出了困境,而且带动了嘎查风气的好转,提高了牧民的文明修养和精神境界。

由这种全新的扶贫思路和扶贫方式,我们不难看到廷〃巴特尔——一个草原嘎查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草原的建设者——

党的好干部廷〃巴特尔先进事迹之三

在廷〃巴特尔自己承包的草场里,他种植的柠条已近两米高。他希望牧民们都能划片围封轮牧,种草种树,让草原恢复生机。吴坤胜摄

廷〃巴特尔是平凡的,黑红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朴实的举止,与普通牧民没有两样;廷〃巴特尔又是非凡的,在他的身上,有着普通牧民所不具备的素质:敏锐的头脑,长远的眼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跟时代的思想观念。

他比别人更早地看到了草原生态面临的问题,看到了现行生产方式的弊端,看到了牧民生活方式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结合嘎查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带领牧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牧民致富并行不悖的路子。这对于一个文化不高的基层嘎查支书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草原之子对草原母亲深挚的爱。

廷〃巴特尔,不仅是党的好干部,牧民的贴心人,也是一位新时代的草原建设者。

‚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也是子孙后代的命根子‛

草原在逐渐沙化,这是草原人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

1983年草畜承包后,由于牧民致富心切,过量养畜,草场超载,加之气候连年干旱,草原沙化日益严重。廷〃巴特尔说:‚1974年,我到阿巴嘎旗,记得我骑马到旗里去的时候,一路上草稍扫着膝盖。可现在呢,有些地方草短得连老鼠的肚皮都遮不住了。1975年的时候,科研部门调查,阿巴嘎旗有七百多种牧草,到了2000年只剩下二百来种。草原生态不治理实在是不行了,要是再过十几年二十几年,这儿变成一片荒漠,我们怎么向子孙交代呢?!‛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2000年底到2001年初,连刮几场沙尘暴,阿旗许多地方沙进草退。廷〃巴特尔的草场却因祸得福。他的草场牧草繁茂,从相邻嘎查刮来的浮土,被吸附在草根下,足有半尺厚。据专家介绍,沙地自然育生的表层浮土,一千年才积存一公分左右。几场沙尘暴下来,廷〃巴特尔的草场集大自然数千年所赐沃土于一刻,来年牧草的长势可想而知。可是,廷〃巴特尔的心情不喜反悲,因为他知道,自己得到的好处恰恰来自人家的损失,怎么高兴得起来!如果不能遏制草原沙化的大趋势,那么沙化与贫困势必形成恶性循环。

形势逼人。‚过去的头号任务是计划生育,现在计划生育不难了,保护草原生态已成为今后的头等大事,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也是子孙后代的命根子!‛这是廷〃巴特尔发出的呼吁。

‚拿出办法来,干出样子来‛

草原要保护,牧民要致富,这是一对矛盾。怎么解决呢?智慧的廷〃巴特尔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改革现行的畜牧生产方式。他的方法是用围栏将草场分隔分为六到八个区,其中四个区实行四季轮牧,一到两个区禁牧,一到两个区种植树木和青贮饲料。轮牧、禁牧可使大部分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种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种植青贮,则可以减少对牧草的消耗,为轮牧、禁牧提供条件。 自从当了支书,廷〃巴特尔就开始推广新的畜牧生产方式,逢人必说,逢会必讲,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但改革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建立围栏需要投资,有的牧民舍不得投资,把挣来的钱都缝在绵裤里,廷〃巴特尔劝他们放手投资,以钱生钱;但牧民是很实际的,在见到效益之前,很难让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牧民说:‚自家的草场,自家的羊,爱怎么放就怎么放!‛‚搞围栏?谁爱围谁围!‛

廷〃巴特尔意识到,不仅要拿出办法来,还得干出样子来,让事实说话。他把自己承包的6000亩草场用围栏分为六个区,实行四季轮牧,外加种树、种青贮、打井、补播草籽,还在房后建起了暖棚,夏季种菜,冬季接羔。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原本是嘎查沙化最严重的草场,变成了全苏木最好的,牧草不仅够用,还有富裕。草好,牛羊发育就好,膘情就好。别人家两头牛卖800元,廷〃巴特尔家一头牛就卖了1200元。牛一般4岁开始生犊,每年只生1胎,而廷〃巴特尔的牛3岁开始生犊,而且一年生两胎,年初、年底各1胎,一年下来37头牛竟生下52个犊。牧民们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摆在面前。

草好了,动物也多了。廷〃巴特尔的草场上,出现了狐狸、狍子和獾,生态日益好转。

事实比理论更能服人。牧民纷纷照着廷〃巴特尔的样子干起来。新畜牧方式推广的结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000多元,嘎查草原生态明显改善,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在前年年冬天去年春天的特大雪灾中,萨如拉图亚嘎查没有损失一头牲畜。看着别的地方一片片倒下的牛羊,牧民们信服地说:‚跟着廷〃巴特尔书记干准没错。‛

在廷〃巴特尔的影响下,嘎查的多种经营也逐步开展起来。富裕户樊海把自家的牲畜卖掉,成了养鱼专业户,使5000多亩草场得到保护。

‚蹄腿理论‛和‚植树专家‛

牧民们从新的畜牧方式中尝到了甜头,但廷〃巴特尔并不满足,他又在考虑解决新的难题。

萨如拉图亚嘎查的牲畜以绵羊为主。牧民的求富心理导致过量繁育羊羔,使草畜矛盾十分突出。怎么办?廷〃巴特尔对羊和牛进行了比较:一般情况下,5只羊的售价与1头牛相等,但5只羊是20只蹄,1头牛只有4条腿,前者对草场的破坏显然更大。为此廷〃巴特尔毅然进行牲畜结构调整,忍痛将自家的几百只羊处理掉,改养200余头牛。

妻子不理解:‚咱家的青贮、饲草每年可收几十万公斤,再养千八百只羊都没问题,为什么都卖掉了?‛

廷〃巴特尔解释说:‚咱家的饲料是没问题,但草原不堪重负,需要休养生息,我得给大家带个头。‛ 从此,廷〃巴特尔逢人就宣传他的‚蹄腿理论‛:‚1000只小畜有4000只蹄,200头大畜有800条腿,收入一样,可哪个对草场破坏大呢?‛他还补充说:‚羊吃草根,四蹄刨草,牛不吃草根,吃饱了就爬在草地上倒嚼,还是养牛好。‛

已经从廷〃巴特尔的建议中得到实惠的牧民,很快接受了他的‚蹄腿理论‛,纷纷卖羊买牛,嘎查牲畜结构逐步调整,牲畜数量不断压缩,而牧民收入却看涨,2000年嘎查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800多元。到记者前去采访时,嘎查的羊已所剩无几了。

草原的退化,使当过林场场长的廷〃巴特尔对植树更加重视了。

为了种好树,他在自家院子附近建了一片苗圃试验地,凡是能弄到的树种,他都要试种一下。2000年,廷〃巴特尔与妻子在河边按正常深度种植了1000余棵插条,在另一处又深埋种植了一片插条。天旱无雨,他却叮嘱妻子不要给树浇水,以便检验插条在原始状态下的生存能力。试验的结果,正常种植的插条几乎全部枯死,而深埋的插条全部成活,深埋插条从土下30公分处生根,再往下的部分成了吸取水分的吸管儿。妻子埋怨他怪人做怪事,廷〃巴特尔笑着说:‚我亲自做过试验,心里有了谱,再向牧户推广时,不就避免了损失?自己损失点、累点,怕啥?‛

2001年春,旗林业局准备招标搞一个生态项目,廷〃巴特尔听说后急忙前去争取。技术人员来嘎查一看吃了一惊:只见牧草过膝,满目青翠,黄柳、红柳、沙棘、爬地柏随处可见,沙地围封全面启动,植树造林初具规模;而相邻的另一个嘎查却是枯黄一片。

旗林业局局长心里有数:资金投到萨如拉图亚嘎查不会打水漂。不久,两个黄柳采条基地、一个爬地柏基地,3 个占地1.8万亩的项目区在萨如拉图亚嘎查落户了。

天公作美,一场透雨淅淅沥沥下了两个多小时。令人惊奇的是,仅一河之隔的另一个嘎查却滴雨未下。牧民们服气地说:‚廷书记让咱们保护生态环境,这话一点都不差!‛

‚做新时代的新牧民‛

廷〃巴特尔深知,改善牧民生活,不光要增加收入,还要丰富精神生活,养成文明风尚。他对记者说:‚当年我刚到嘎查插队时,为了使自己像个牧民,故意把自己弄脏弄黑;现在反过来了,我这个当支书的,要带头做新时代的新牧民。‛

牧民豪爽好饮,但喝酒过量害了身体,误了事,还不文明。有的牧民用羊换酒,越喝越穷。有一个当民兵的牧民,醉酒后开枪自杀。廷〃巴特尔深受震动,开始反对酗酒,自己带头戒酒,一有机会就宣传酗酒的危害。开始,遇到的阻力不小,特别是草畜承包后,有的牧民天天喝酒,还向廷〃巴特尔叫板:‚我又喝酒了,你怎么着?喝你家的酒了?‛尽管如此,廷〃巴特尔还是坚持不懈地反对酗酒,渐渐的,牧民被他的好心和诚意打动,听从了他的规劝。现在,萨如拉图亚嘎查没有一个酗酒的牧民。

廷〃巴特尔知道,除陋习与树新风要并举,两者相辅相成。他与支部成员商量决定,每月开一次嘎查牧民大会,会后举行交谊舞会。牧民不会跳,廷〃巴特尔就领着妻子专程到苏木学了两个晚上,回来传授推广。后来又把舞会发展成晚会,开展演唱跳舞比赛、技巧展示、男女混合特技赛跑、击鼓传花等等,草原的夜晚不再寂寞,牧民之间的隔阂在娱乐中化解。

为在牧民中树立讲卫生的新风尚,廷〃巴特尔别出心裁地规定:今后凡是不收拾家的,奖一把笤帚;不洗脸的,奖一块香皂;随处乱吐的,奖一个痰盂……当然,直到现在,没有一户牧民得到这种‚奖励‛,但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却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了。

廷〃巴特尔把交税看得很重。有一年,得知有几户牧民没交税,他在牧民大会上宣布:‚有几户没交税,再给几天宽限,还不交,就点名了。一上黑名单,以后的扶贫、救灾物资、草料都没你的份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狠,廷〃巴特尔的回答是:‚不交税就是对国家不尽义务,都不交税,国家咋办?‛尽管态度严厉,还是留有余地。一个没交税的牧民私下对他说:‚没交税的有我,没点我的名,很给面子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现在的萨如拉图亚嘎查,交税不用督促,牧民们都是提前一两个月主动交税。

牧民不仅向国家纳税,也热心公益。只要有修路、植树等义务劳动,牧民都踊跃参加,有的牧民甚至全家上阵,以致廷〃巴特尔不得不宣布:谁家不留人看管牛羊,要扣分!苏木拉长电、搞程控电话、建有线电视网、修派出所,萨如拉图亚嘎查的牧民自愿捐助了七万多元。

功夫不负苦心人。当年生态条件差、贫困落后的萨如拉图亚嘎查,如今已变成了生态改善、文明富裕的嘎查。这与廷〃巴特尔的辛勤努力密切相关。但他诚恳地对记者强调:‚功劳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许多人做得比我多,比我好,比如嘎查长那松陶克陶,他话不多,但干得多,贡献大。‛

‚我不愿做都市里供人观赏的花卉/只愿做浑善达克沙地的一棵小草/为牧民遮挡一丝风寒/为草原增添一点绿色/为祖国大地减轻一点沙尘暴的袭扰……‛

这是廷〃巴特尔写下的诗句,也是廷〃巴特尔壮美人生的诠释,更是他扎根草原28年的真实写照。如今,廷〃巴特尔正和萨如拉图亚嘎查的牧民兄弟一道,续写着大草原上更美丽的新诗篇。

推荐第6篇:毕力格巴特尔先进事迹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

毕力格巴特尔,蒙古族,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1968年3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高中文化。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是土生土长的镶黄旗草原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近年来,镶黄旗的气候十年九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场日益恶化、退化、沙化,牧民养畜成本逐年增加,仅靠传统畜牧业生产已经无法维持家庭生活,看到牧区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情况,毕力格巴特尔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追求牲畜头数的经营模式只会导致草场退化日益严重,要想得到长久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养畜的饲养模式,发展效益性畜牧业,走科学养畜之路。2001年,他经过考察和学习,决定带头饲养西门塔尔牛,当时,在镶黄旗饲养西门塔尔牛还没有先例,况且饲养西门塔尔牛投资大、见效慢、风险大,家里的人不支持,牧民老乡也等着看他的笑话。在这种情况下,他力排众议,毅然出栏部分饲养的绵羊,又和亲戚朋友借钱,筹款五万余元从赤峰买回20头西门

塔尔牛,牛买回来以后,就成了他的命根子,他认真学习西门塔尔牛的饲养知识,努力实践,尽心饲养,甚至多次睡在牛的圈舍中,经过精心饲养,到出栏的时候每头牛赚到了一千多元,效益十分可观。看到毕力格巴特尔养“洋牛”效益好,牧民老乡们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请求他帮助大家养牛致富,他不计前嫌,主动分享养牛经验和技术,帮助牧民群众成立了镶黄旗巴嘎达布苏嘎查巴音锡勒牧民养殖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吸收会员18户,截至目前,合作社良种牛发展到300多头,良种羊发展到5600只,参加牧民合作社的牧民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随着牧民群众收入的稳步增加,毕力格巴特尔在牧民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2006年他当选为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以一村之长的身份带领牧民群众共同致富。当选巴嘎达布苏嘎查嘎查长以后,他不计报酬、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带领大家实施巴嘎达布苏嘎查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工作,在建设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成果卓著:一是他身体力行,积极响应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号召,坚持抓棚圈建设,截至目前

已累计新建标准化暖棚3700平方米,加上原有砖木结构畜棚畜圈,现已超过了户均一处100平方米的标准;二是他依靠广大牧民群众,带头自筹资金,结合国家投资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架通了草原深处10个浩特用电线路,实现了全嘎查牧民盼望已久的村村通电、户户用电的愿望;三是为改善嘎查交通条件,投资50万元(个人出资5万元),历时2年修筑了巴嘎达布苏嘎查至文贡乌拉苏木全长5公里的砂石路,结束了草原深处牧民群众行路难的历史。巴嘎达布苏嘎查至文贡乌拉苏木砂石路是多年来巴嘎达布苏嘎查人民的期盼,他积极争取到项目后,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参与占用牧民草场补偿工作,多次组织嘎查牧民群众召开砂石路修建进度会议,多次走镇里、跑旗里,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砂石路的修建工作于2009年完工,方便了嘎查200余名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全力促成了牧民活动中心的建成,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夯实了基础。从项目的立项争取到最后的活动中心的落成剪彩,再到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转与维护,毕力格巴特尔都参与其中,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安排部署,殚精竭虑,为了项目的成功实施累病过多

次,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劝他歇一歇,他却说“我们嘎查基础设施起点低,牧民老乡艰苦了一辈子,有点儿小病都要到镇上旗里那么远的地方去看,从来没有看书看报参加娱乐活动的场所,养的牲畜出问题了也没有办法,却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我,现在我有机会了,一定要把这个活动中心建成建好,不辜负广大牧民群众的期望,决不能懈怠。”他的话掷地有声,牧民活动中心如期完工,投入使用,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五是大力发展草产业。毕力格巴特尔在担任巴嘎达布苏嘎查长以后,他认真考察嘎查畜牧业的问题,由于天然草场面积有限,再加上连年干旱天气,所产牧草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正常的畜牧要求,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每年都需要购入大量草料,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资金,有些牧民群众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探索解决办法,身体力行,筹资20万元,打深水机井,对160亩高产饲草料基地实现灌溉,此外,还种植了900多亩青贮玉米,2010年喜获丰收,基地的青贮饲料能够满足嘎查大部分牧民的生产需求,每斤0.12元价格的青贮饲料大幅度降低了嘎查牧民的饲养

成本,同时高产饲料为嘎查的集体经济带来了三余万元的收入。毕力格巴特尔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为个人谋取私利,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身为嘎查长,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确定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民主管理嘎查事务”的工作原则。工作中抓好牧民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毕力格巴特尔同志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下,巴嘎达布苏嘎查的嘎查经济、草原生态、牧民收入等各项指标都在镶黄旗的评比中名列前茅。

毕力格巴特尔同志2004年被评为镶黄旗青年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镶黄旗先进工作者,2006年当选为镶黄旗第十一届党代表,2007年被评为镶黄旗劳动模范,2007年当选镶黄旗人大代表,2008年被授予锡林郭勒盟科技技术示范户称号。

推荐第7篇:0810巴特尔主席讲话

在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五次全委(扩大) 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6月28日)

巴特尔

同志们: 上午,胡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就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对落实国务院《意见》、做好第九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贯彻落实春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两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把中央的关怀和支持转化为推动内蒙古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对内蒙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巨大支持和对全区2400多万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意见》的重大意义。国务院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全局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这

-1-

在我区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关怀,是人心所向、恰逢其时。

一是中央的亲切关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内蒙古的发展。2009年,经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提出,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批示同意,中央正式启动研究制定支持内蒙古发展意见的各项工作。李克强副总理对《意见》的制定给予具体指导,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支持政策。2010年,贺国强书记、*书记 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后,分别向中央提出了加快研究制定支持内蒙古发展意见的建议。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 43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在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科学论证,形成了一系列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见》初稿,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与“十二五”规划作了衔接。今年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了《意见》。可以说,《意见》从酝酿、起草到制定、通过,自始至终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

二是人心所向。一直以来,全区上下都在期盼中央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意见,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反映和争取。国家着手研究制定意见的消息传来,各族干部群众无比振奋,各级齐心协力配合开展工作。去年国家调研组来我区,到12个盟市、60多个旗县市区进行专题调研,所到之处各族干部群众纷纷提供情况、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尽早出台意见。今年4月,中央第三地方巡视组来我区开展巡视回访工作,在征求意见时大家都表达了对国务院给予内蒙古政策支持的热切企盼,希望巡视组把干部群众-2-

的心声向中央转达。巡视组准备了几个向中央反映的重要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建议中央尽早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意见。所以说,《意见》的出台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是人心所向。

三是恰逢其时。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区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十年迈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这一关键时刻,《意见》的出台为我区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就在国务院准备研究《意见》的前夕,我区发生了由锡盟两起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震动。有些同志在想,是不是我们的发展思路出了问题,甚至一些旗县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在疑虑今后还要不要发展?国务院领导同志问我们,这个时候出台好不好,会不会让外界把《意见》出台与事件联系在一起?对此,我们向国务院说明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考虑:一方面,事件的发生与《意见》的出台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不是因为内蒙古出了事国家才出台政策给予支持,而是《意见》己经成熟、国务院准备研究的时候恰巧发生了这样的事件;另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思路、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候,国务院出台这个《意见》,表明了中央殷切期望内蒙古不仅需要继续发展、而且应该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提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科学发展信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意见》的出台是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二)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意见》分十一

-3-

个部分,共50条。不仅是宏观指导性、操作性强,而且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这里的含金量不是说要给我们多少钱、让哪些省给予内蒙古以对口支持,如果大家查一下国务院出台的类似文件,也包括公认含金量最高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确定的支持西藏发展的31条,也没有一项关于给钱给物的条文。之所以说含金量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描绘了发展的宏伟蓝图。《意见》站在统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我区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即: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这个战略定位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是对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和准确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着力点”的指导思想和“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力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前列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明确了重大任务和措施。在《意见》制定过程中,自治区领导及相关方面多次与中央领导和调研组汇报沟通,阐述我们的观点,表达我们的关切,提出我们的请求,现在看来,基本上得到了采纳。所有关系内蒙古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意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许多希望解决的突出问题、实施的重大项目都有了明确的意见,一些方面还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完全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4-

发展实际。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意见》把我区生态环境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体部署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和项目,比如,启动实施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科尔沁草原、阴山北麓草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工程;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研究制定草原征用占用补偿标准;在林区实施“伐木能源”工程;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等,将对我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中提到的具体项目达40个。其中不仅有我们一直积极争取的重大项目,比如呼张客专、赤峰和通辽至京沈客专等铁路项目,通辽至沈阳、临河至哈密等高速公路,锡盟至南京特高压等输电通道以及机场、水利项目。而且还有一些各级都非常关注、长期争取的支持措施,比如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国债转贷资金全部改为拨款;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旗县以下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盟市的配套资金;适当增加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特别是未利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审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在产业发展方面,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打造蒙西、蒙东两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优先在内蒙古布局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积极有序发展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5-

装备制造业等,对于我区加快构建多元现代产业体系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到2015和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并配套很多具体措施。比如,加大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国家对基层边远地区教育、卫生和农牧业技术服务人员工资倾斜政策等。在统筹区域发展和扩大开放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发展;加大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支持内蒙古与沿海地区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与相邻省区合作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推进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研究建立二连浩特国家重点 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像这样大到整个生态建设、四大基地建设,小到一条公路、一条铁路、一个机场、一座水库的表述,在近几年出台的文件中是极其少见的。这些措施不仅重点突出、项目具体、操作性强,而且与我们的工作思路和重点相一致,对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巨大支持和有力指导。

第三,提出了有明确占位、空间较大的支持政策。《意见》把支持我区的事项基本都写到了,有了这个占位,就为争取具体支持创造了条件。《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内蒙古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我区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臵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同时合理确定我区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这些政策对我区优-6-

势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巨大而长远的,为过去很多想做而不能做或不能放手做的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比如煤化工产业,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38号文件,明确规定三年内不再新批煤化工项目,现在我们有了《意见》,就可以有理有据地去争取有关部委的支持;再比如电力多边交易问题,去年国家发改委和一些部门明确叫停,不允许各地搞特殊电价。但《意见》明确提出,内蒙古要大力推进电力多边交易。这对于我们有效解决发电装机闲臵、出力不足的问题是非常大的支持。同时,《意见》在很多方面赋予我区先行先试的权力,给了我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比如,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完善内蒙古煤炭等矿产资源领域收费基金政策,完善风电产业税收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支持内蒙古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点;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进内蒙古整体列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鼓励农村牧区集体和个人以土地、草牧场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当地资源开发建设等,都体现了对内蒙古的大力支持。这里涉及了这么多宽泛的政策指向,给予了我们许多逐步细化和合理延伸的余地。如何才能用活用足国家赋予我们的政策和权利,完全在于我们能否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开动我们的脑筋,发挥各级干部的才智,来更多地争取为国家多作贡献的机会。

(三)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意见》博大精深,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关乎全区各族群众的福祉。各级一定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力求收到最大成效。

第一,精心组织,深入学习。要通过学习,不断加深

-7-

对《意见》重大意义的认识,按照《意见》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真正使学习《意见》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工作、完善思路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对《意见》的学习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花时间、下功夫带头学习,深入研究,不仅要明白给什么、让什么,而且要知道要什么、怎么要;不仅要了解中央希望或要求我们做什么,而且要研究怎么做、做得好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用足用好中央的政策,真正把政策的内涵挖掘出来,把含金量提炼出来,运用于工作当中。

第二,加强宣传,凝聚共识。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意见》,系统深入地解读《意见》,让《意见》广为人知、深入人心。通过宣传,不但要让各级干部明白掌握,自觉按照《意见》的要求做工作;而且要让各族群众知晓了解,感受到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和支持;不但要让大家知道《意见》出台了,而且要让大家知道《意见》很管用;不但要在区内家喻户晓,达到统一思想、提振信心的目的,而且要向区外广泛宣传,让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内蒙古、参与内蒙古的开发与建设。

第三,明确责任,推动落实。争取《意见》出台,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还有很多很细的工作要去做。一要快。要趁热打铁、及时跟进,抓紧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分工方案,及早主动与国家部委对接汇报,争取相关部委尽早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和支持文件,使《意见》的政策效应具体化、最大化;二要细。把《意见》的各项内容、每一条款都细化分解到具-8-

体部门、地区和工作人员,能落实到项目、资金上的,抓紧细化落实。要定时间、定质量、定任务,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担子。要坚持分工不分家,既要认真完成本地区、本部门任务,也要积极配合其他地区、部门做好工作。三要深。对一些长期性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工作,要考虑得深远一些。比如,节能减排指标一定就是5年,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和当前长远发展需要,在认真测算、积极稳妥的基础上向国家提出建议。四要实。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亲自督促。各级监察部门、自治区党政两办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推进工作落实。各级都要建立起目标责任体系,完善目标考核督查制度,对落实工作定期进行通报,保证各个环节、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意见》的出台为内蒙古推进科学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这一机遇,迅速行动起来,把中央的关怀和支持转化为促进自治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深入贯彻落实胡春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更加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两年,自治区党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深化区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在推进科学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把战略重点由“强区富民”调整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抓社会事业,实现了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提高了城乡低保等六项补助和发放标准,达到和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

-9-

中小学寄宿生住宿费,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校安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明显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了价格临时补贴政策等。仅2010年,全区各级财政民生投入就达1000亿元,相当于过去10年民生投入的总和,仅教育支出就安排了405亿元,社会保障支出近300亿元,各项民生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刻意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把发展的着力点从追求速度转变到追求质量和效益上来,财政收入实现增量、速度与结构的协调推进,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近70%。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着力解决 “一煤独大”、结构单

一、对资源依赖偏重的问题,推动装备制造业等非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四是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强调美丽与发展双赢,点上开发也绝不能忽视环境问题。为了加大对“三牧”的投入,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惠牧补贴政策,全区各级财政安排惠牧补贴资金15亿元,牧民人均受益千元左右;同时,我们还争取国家出台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我区10.2亿亩可利用草原每年投入资金40多亿元。据统计,2009---2010年国家和自治区对“三牧”的投入达到228亿元,相当于1947---2008年61年投入总和的1.24倍。五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强调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硬任务,下大力化解社会矛盾。2010年全区用于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超过40亿元,惠及群众近50万人。中央交办我区的信访事项全部结案,自治区交办的信访事项化解率在96%以上,重复进京非访-10-

量年底退到全国第23位,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的思路和措施是积极主动、富有预见性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自治区实际,与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部分地方科学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一些干部重经济轻民生、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还很浓重,导致在落实科学发展各项要求部署中走了样、变了调,锡盟事件就暴露出这样的问题。一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饥不择食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把企业和项目引进来,优惠政策口子开的很大,甚至对无证照经营、未批先建的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不惜牺牲生态利益、群众利益为企业发展获利让路放行。二是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具体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些工作还研究的不深、不细,特别是对群众利益考虑的还不够,习惯于用一次性补偿的简单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对开矿占用土地草场以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考虑得少,总认为给点钱就一了百了;移民搬迁中,总认为搬出来就完事大吉,至于撤出来的地方合不合适、农牧民适不适应、就业社保等问题怎么解决,对这些后续问题考虑得不多、落实得不够。三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社会管理上有麻痹思想。长期的稳定和发展使一些干部缺少忧患意识,政治敏锐性不强,麻痹大意。事实上,国外的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捣乱,一天也没停止过,社会矛盾凸显期存在容易诱发突发事件的共性问题在内蒙古也同样存在。这就说明,内蒙古不是不会出事,如果工作

-11-

不到位就有可能出事,甚至出大事。这次锡盟两起刑事案件,引发了锡盟6个旗县出现群体性聚集事件,全区9个盟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正是因为处理得当,才没有酿成大事。这次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四是下情上达不力。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既不解决,也不上报,酿成重大事件后才报告。我让政府办公厅查了一下,近几年对企业生产经营中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没有一个地区提出反思总结措施并向自治区政府报告的。这些教训必须深刻吸取、认真总结、加快改进。

总之,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否定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了、形势好了,就掩盖、回避、忽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我区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四个环境建设上加大力度。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内蒙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毋庸臵疑。国家要求建设的两个屏障,第一个就是生态屏障;国务院《意见》中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第一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于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措施已多次部署,各级要继续抓好落实。这里,我着重重申两方面的概念,如果表述不清楚,不仅会引起群众的误解,甚-12-

至会被敌对势力拿来大做文章。一是关于阶段性禁牧。目前一些人对禁牧有不同看法,认为剥夺了牧民在世代繁衍生息的草原上生产生活的权利;认为暂停自然放牧是断了牧民饲养牲畜换取经济来源的生计。一些干部对禁牧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楚,客观上影响了政策的宣传和落实。需要向大家讲清楚的是:首先,从时间上讲,禁牧不是永久性禁牧,而是阶段性禁牧,是为了让草原休养生息、得到恢复,禁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态恢复的状况。为了让牧民理解支持,今后不能再简单地提禁牧,而是讲阶段性禁牧;其次,从空间上讲,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实施阶段性禁牧,而是针对严重退化和不宜放牧的荒漠草原采取恢复措施。对一些水草相对好的草原,还是以草畜平衡为主。在落实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时,自治区确定的阶段性禁牧区4.04亿亩,占全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5.8%;而草畜平衡区6.16亿亩,占64.2%,仍是大头。第三,阶段性禁牧不会降低牧民生活水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都有补贴,而且补贴的力度很大,所以能够保证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有人算了一笔账,苏尼特右旗一户牧民有1.5万亩草场,禁牧前养五六百只羊,每年纯收入4万元。阶段性禁牧后,按照国家禁牧补助标准框算,在恢复草场的同时每年还可获得7万元左右的补助金,比养畜时还多。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给牧民讲明白,把账算清楚,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二是关于生态移民。今后,我们不仅要在表述上统一口径:讲生态移民就是指不适宜生产生存地区的生态移民;而且在宣传和具体实施中要统一思想:生态移民不是简单的移民搬迁,而是有重点、有目的、有

-13-

保障的迁移。首先,生态移民针对的是生态环境极度恶劣、不适合生存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既是为了恢复草原生态,也是为了让搬出来的农牧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而不是困守在条件恶劣的地方重复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次,生态移民必须要让搬出来的农牧民生产生活有保障、有提高,而不是搬出来就不管了。如果迁出来的农牧民生活反而不如以前,我们做这项工作还有什么意义?从而就不可能得到农牧民的真心拥护和积极配合。这方面鄂尔多斯做比较好的实践,他们提出“四个一”的措施,为转移出来的农牧民找一份工作、领一份社保、发一份补贴、给一套住房,有效地解决了转移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收到了恢复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双重效果。各地各部门要开动脑筋、形成合力,充分利用符合政策的资金,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生活和生计问题。尽管各地区的情况和条件不一样,但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向这个方向努力。

第二,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存环境。随着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明显。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上植被和地下水的保护。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特别是要解决好粗放经营、破坏资源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现在,一些小企业乱挖滥采,急功近利,不仅造成生态破坏,水位下降、植被枯死、地表塌陷、水土流失,而且造成严重的噪音、粉尘污染,导致矿区及周边群众无法正常生产生活,干群、企群关系紧张,已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生态社会问题。对此,我-14-

们必须予以坚决制止。自治区政府准备在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指导意见》,将对有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上印发了文件的征求意见稿,供大家讨论。这里我强调三点:一是严把产业布局关。在一些环境敏感地区,点上开发必须慎之又慎,特别像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这些目前生态还比较好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必须搞好布局规划,坚持集中集约发展。做规划不能遍地开花,要统一到盟市层面,并与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借煤矿企业整合重组的时机,从严控制并压缩矿业企业的数量,规定要达到的产能规模,坚决淘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企业、小矿山。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褐煤集中区要提高矿山建设准入标准,大幅度减少矿山企业和矿井数量。三是认真治理矿山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在草原、森林、水资源短缺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必须建立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影响监测评估制度;把矿山防尘、绿化和矿区道路、矿产品运输通道及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等,作为建设和生产的前提条件,同步配套建设;对已投产的项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办理。

第三,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殊的区情区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维稳之弦,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民族团结的环境。我区一直保持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水乳交融,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树立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典范。我们要倍加珍惜、共同维护好这样荣誉和各民族之间的感

-15-

情,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二是企地共赢的环境。现在,一些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利润,却不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留下种种问题让政府买单。据测算,我区矿产资源开发每占一亩地仅收水土流失防治费330元,而治理修复最少需要6万元。地方在增长和政绩的驱使下,更多地强调为企业服务,而忽视弱化了对企业的监管。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会损害地方利益,也会损害企业利益。因此,政府在抓好服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创造公平的环境,让守法经营的企业放心发展,让违法违规的企业受到严厉惩罚;企业在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回馈社会、回馈百姓。三是群众富裕的环境。现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是由民生问题引发的,比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损害群众利益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利益共享机制,让群众在发展进程中真正得到实惠和尊严。离开了这一根本,社会是不会稳定的,各种事件、事端会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如果出了问题,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全局。当前,我区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特别是民间借贷蕴含的风险很大,以鄂尔多斯为中心、辐射周边盟市的民间借贷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要引起足够重视。一是规模大。据测算,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规模在1100---1300亿元,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相当,其短期贷款规模是正规金融机构的4倍左右。二是人数多。从普通居民到政府官员,甚至还有学生和退休职工。根据人-16-

行的问卷调查,东胜区个人民间借贷参与率达到89.4%。三是利率高。月利率普遍在3%---4%,年利率40%---50%,甚至更高。四是风险大。资金主要流向煤炭和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滞销、煤炭价格下跌,导致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将面临全面崩盘的危险,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冲击。200

8、2009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民问借贷就出现了问题,鄂尔多斯两级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诉讼纠纷分别增长了89%和92%。而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给各级政府带来了无穷的困扰。万里大造林、石小红案、金利斌案都是典型的例子,也都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各级地方政府首先要避免搅入其中,承担连带责任。同时,银监、人行、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提前进行防范;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加正规金融供给。今后,要明确一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不是融资,而是金融秩序的监管。

(三)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

第一,建立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资源富集是内蒙古的优势,发展经济不能脱离这个优势。关键是怎样做到有序有度开发,既让资源最大限度地支持发展、惠及群众,也让资源开发可持续,给子孙后代留下财富。近年来,自治区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之于煤,用之于生态环境恢复、群众利益补偿;坚持资源就地转化一半,完善资源配臵政策等,收到了很好的成

-17-

效,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目前,自治区正在着手研究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征地 (草牧场)补偿办法,保证被征地农牧民、矿区农牧民生活水平随企业效益的增长相应提高;所有补偿一律按照标准的上限执行;对矿山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粉尘、噪音、水源污染等,由企业予以补偿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在提交会议的《征求意见稿》中也已明确,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补偿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建立经济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在解决征地、拆迁、移民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时,往往采取一次性补偿的办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农牧民在得到补偿后,往往因为缺乏理财能力和长远意识,很快就把钱花完了,又没有持续的经济来源,今后的生计就出现了问题。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从长远上为农牧民考虑。比如,建立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鼓励农牧民用被征用土地、草牧场获得的补偿金入股矿山企业,与企业协商建立优先分配机制,按股份或按约定优先分红;采取把土地和草牧场出租给企业的形式,定期获得租金收益。再比如,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从企业来讲,在一个地区发展,有责任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这样既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也改善了企群关系,群众会主动维护企业利益。从政府来讲,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被征用土地草牧场的农牧民只要符合就业条件,经培训合格的,企业要优先安排就业;矿山企业采取劳务委托承包等方式,支持所在地苏木乡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等。

-18-

第三,严格落实责任制。严明的纪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不仅要对企业加强监管,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级干部也要严格纪律要求。要保障政令畅通,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坚决贯彻落实,绝不能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一条基本的工作纪律和政治纪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级负责制,是哪一级该负的责任,就该由哪级承担。不能平时“报喜不报忧”,遇到问题时推卸责任。盟市、旗县政府是所在地矿山企业的监管主体,对当地矿山建设、生产经营秩序负有监管职责,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组织研究解决矿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

(四)认真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今年前5个月,我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3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3%。预计上半年GDP增长16%左右,总体运行情况比较好,但也存在着物价上涨较快、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国家为了控制物价,进一步收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高位。下半年我们面对的形势仍很复杂,任务十分繁重。

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这里我重点强调四项工作: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在提高资源型产业发展层次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进一步深化与中央大企业的合

-19-

作,加强与各省区市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全面落实好己经达成的协议和项目。二是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要抓住国家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意见的机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和审批核准工作,争取一批项目。要抓住项目施工的黄金期,在保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达产进度。三是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到5月底,我区已开工建设20.9万套,开工率达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进度不平衡,有的盟市开工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各地区要认真落实建设资金和用地,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四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很高,燃点很低,一旦发生问题,不仅影响群众健康,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切要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国务院“四个一律”的要求和自治区“一岗双责”责任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同志们,这次全委会议是在新形势下推进自治区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迎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20-

推荐第8篇:巴特尔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巴特尔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创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达到55%,提高78个百分点。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盟市发展加速,其他地区发展呈现新局面。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

1 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能够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开始向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目标迈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实施了77个重大科技项目,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的支出是“十五”时期的35倍,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74%,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考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创造性地实施了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等政策措施,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254%,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78%提高到482%,实现利润由226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导力量。面对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具备了年产400亿斤粮食、23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10万吨绒毛的生产能力,牛奶、羊肉、羊绒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妥善处置奶粉事件,全力保护奶农利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了乳业健康发展。针对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对城镇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煤产量由2

2 6亿吨增加到79亿吨,电力装机由1989万千瓦增加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

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和煤制

乙二醇五大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30多项技术、工艺和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作物比重达到66%,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设施蔬菜、马铃薯面积双双突破百万亩。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达2200家,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86家,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以上,增长15倍。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人口布局调整和城市扩容改造,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累计新增城镇人口21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61平方公里。

(三)着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

3 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勘查工作,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500亿吨。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累计扶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75万人。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引入国电集团重组了蒙能公司,呼兴电网上划国家电网公司,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依法开征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进一步完善了煤炭资源配置政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剥离办社会和辅业改制

4 取得重大进展。金融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成功组建了内蒙古银行,搭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农村信用社资产效益大幅增长,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农业政策性保险走在全国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有关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协作,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实际到位1万多亿元。加快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深化与俄蒙的经贸合作,累计引进国外资金实际到位12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4倍。

(六)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化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上访持续下降。加强隐蔽战线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标本兼治,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强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五年来,我们成功举办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等重大活动,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共和国60华诞的各项保障任务,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在缓解国家煤电紧张、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刚刚过去的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上,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9%,跨过万亿元门槛。农牧业喜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43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实现利润增长60%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70亿元,增长25.8%,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72.1亿元,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

5 售总额达到3337亿元,增长19%。全区投入近千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办了“十件实事”、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出台了促进牧民增收、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24.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7%和12%。加快建设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积极推动东部盟市融入东北、华北加快发展,确定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京蒙对口帮扶重点调整为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统筹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胜利完成了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经过五年的实践,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立足自治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探索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必须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更加自觉地将内蒙古置于全国发展大局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集聚,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

6 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所有为自治区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和支持内蒙古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偏重,非资源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原字号”产品比重大,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六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

7 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超过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520万人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各项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实现上述目标,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从我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出发,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坚持转变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三是坚持富民强区。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构建和谐内蒙古。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动力,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保持投资的足够强度和适度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

8 大政府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和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投资力度。抓好项目储备和建设管理,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确立企业和社会的投资主体地位,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努力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控制物价总水平,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出口商品物流园区建设,保持出口较快增长,逐步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加强产业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达到450亿斤以上,牲畜存栏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完善惠农惠牧政策和农牧业补贴机制,不断增加“三农三牧”投入。稳定和完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于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能源)、新型煤化工、冶金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巩固提升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冶金建材和稀土产业,大力支持装备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建设,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布

9 局和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加大对东部盟市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在融入周边发展、加强盟市合作中构筑发展新优势。扶持困难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力度。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化格局,着力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两级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呼包鄂城市一体化进程,大力培育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集中力量加快盟市所在地城区建设,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小城市。搞好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加快农牧民向城镇转移步伐,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集约布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基础设施、能源输送通道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强化资源保障和综合利用。通过制度规范、监管约束和科技创新等方式,切实推进能源、材料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严格土地资源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管理,提高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对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继续组织实施各类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以解决饮用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推广循环利用技术,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和循环型城市与社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增加森林和草原碳汇,建立固碳标准体系,探索开展碳汇交易。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切实加大民生工作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加快

10 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蒙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统筹人口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四)深入推进改革和科技创新,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工程,加大对非资源型产业研发项目孵化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认真抓好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继续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组织实施好“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英才培养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把“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在引进战略投资、对接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与俄蒙的合作交流,

11 更大范围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强科技文化交流,努力把我区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以建设和谐内蒙古为目标,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建立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互联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支持国防、边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投资、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投入。推动银企合作,全力争取金融信贷资金。认真落实国务院新“36条”,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加大开放引资力度,扩大与各省区市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强与中央大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央企扩大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

12 预期,增强消费能力。落实鼓励消费的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健全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积极发展文化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等多种消费形式,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实施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300项,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5100亿元。加快14个高速出口通道建设,建成赤峰至平庄、通辽至双辽等4条高速公路,加快旗县通一级公路建设,启动实施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确保完成公路建设投资450亿元。开工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赤峰和通辽至京沈客专等19个重点铁路项目,新开工里程3100公里。开工建设阿拉善通勤机场。加快推进锡盟至南京、蒙西至潍坊、乌兰察布至南昌等电力外送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区内500千伏主网架和220千伏电网建设。积极推进海勃湾水利枢纽等在建项目,力争开工尼尔基、绰勒下游灌区项目,做好扎罗木德水库、锡林郭勒供水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农牧业、服务业、节能环保、城市建设和民生领域的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储备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做好“三农三牧”工作,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全面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避灾型农牧业,力争新增设施蔬菜和设施马铃薯面积各30万亩。通过增加投入等措施,加快建设“菜篮子”基地,提高蔬菜自给水平,充分发挥其对平抑市场物价的积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草原牧区大力推进联户家庭牧场和现代化家庭牧场建设,加快农区半农区标准化圈舍建设,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参与农牧业开发经营。继续组织实施肉牛、奶牛、肉羊高产创建工程。加强质量监管和重大疫情防控,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和比重,土地出让收益重点向农牧业开发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倾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进一步提高

13 水旱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全面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加强以灌溉饲草料基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实现100万人安全饮水目标。

深化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扩大草原承包经营规范化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机制,促进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深化以公益林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公益林确权率力争达到80%以上。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完善惠农惠牧政策。加大“三农三牧”投入,财政支出用于农村牧区的总量、增量、增幅都要有所提高。完善农牧业补贴机制,形成适合农区、牧区、林区特点的农牧业补贴政策。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草原生态奖补等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加快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农牧民转移步伐,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实施好东部富余劳动力到西部就业工作。统筹用好各项惠农惠牧资金,促进农牧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现代化开采水平。加强电网建设,扩大电力外送规模。优化电力结构,继续推进东西部两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全年新开工风电规模3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2万千瓦。加快推进新型煤化工国家示范工程和自治区重点煤化工项目建设,争取开工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和上海庙100万吨乙二醇等重大项目。抓好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延伸加工,大力培育、引进、集聚加工企业,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和高附加值的钢铁、有色深加工产品,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新型化发展。稳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扩大乳、绒加工业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以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为重点,做大做强肉、薯、粮油加工业。

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政策的导向作用,吸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带动非资源型产业快

14 速发展。加快发展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光伏产业及其配套产业。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包头稀土交易中心建设。支持北奔、华泰等企业扩大产能,推进汽车整车制造及发动机、变速箱等配件生产。加强大型风电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提速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产业转移项目。科学制定园区产业规划,认真研究财税、金融、土地和资源配置支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点培育6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扎实开展“促进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年”活动,全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推进“双百工程”为引擎,促进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区优势和较高产业关联度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调整结构、促进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等专项资金投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设计咨询等产业,促进工业生产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煤炭、聚氯乙烯、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和大型专业化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支持内蒙古银行等地方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文化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延伸旅游产业链。以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实力。

(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制度,做好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和示范点建设。继续做好关闭落后小企业工作,加大电石、铁合金等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探索碳汇核算、交易途径,发展碳汇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继续推

15 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做好主要城市、重点流域、重金属和农村牧区污染防治工作。

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妥善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加强稀土矿产开发监管,促进稀土资源合理利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大煤田灭火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火区治理任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加强湖泊、河流等水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进水权置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认真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争取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沙漠沙地专项保护治理工程和乌梁素海重点湿地保护与治理工程,力争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00万亩,退牧还草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加强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多极发展、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化路子。科学编制和严格落实城镇体系规划,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两级城镇体系建设。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镇化率和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突出抓好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做大盟市所在地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搞好与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配套衔接。进一步完善有序转移农牧业人口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在劳动报酬、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继续做好鄂尔多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编制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促进交通、通讯和金融等方面的融合,着力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推动东部盟市融入东北三省、京津冀等周边地区发展,加快

16 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加大盟市间合作力度,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区域间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组织实施好京蒙对口帮扶和鄂尔多斯市支援兴安盟工作。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攻坚,启动实施新一轮扶贫移民示范点建设。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居民生活实行阶梯式电价和水价制度。加快环保收费改革,完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资源税改革,实现煤炭、天然气、原油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加快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增强社会服务供给能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任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努力提高开放水平。继续推动区域合作,加快落实与北京、湖北等省市及东北地区合作框架协议,拓展与天津、浙江等省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园区共建,抓好东部盟市承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做好曹妃甸建设出海港口和临港工业区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与辽宁协作建设绥中出海港口。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扩大战略性资源进口规模。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今年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确定为12%,接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目的是把改善民生落实到真金白银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继续抓好“十项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不断丰富内容,提升民生工作整体水平。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立足

17 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落实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企业工资平均指导线,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和保证金等制度。制定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通过让利于民促进增收。研究出台新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自治区本级财政的社会保障补助资金投入。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盟市统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优先保证用地供应,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设保障性住房4052万套。加强物价管理,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稳定物价政策,逐步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认真做好扶贫济困和救灾工作。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全部免除用蒙(朝)语授课的高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费和教科书费,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教科书费,三年内全部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学前教育试点工程,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一期建设任务。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实用技能培训体系。认真落实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不断提升民族教育水平。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积极化解高校债务,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试点政策。积极推进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全面完成82个旗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完成186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2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改扩建任务。加强新型农村牧区合

18 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推行异地参合就医。大力发展蒙中医药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共享、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及草原书屋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实施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实施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抢救性文物保护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做强做优民族出版产业。加强广播影视工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大积案化解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积极支持驻区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八)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加大社区建设和管理力度。

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清理审批事项,今年自治区权限内的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各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继续深化政务公开,畅通群众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渠道。切实加强政务服务,构建面向基层、

19 面向群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各级党政机关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保持零增长;大力压缩会议、文件等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责任重大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推荐第9篇:巴特尔在通辽市调研

巴特尔在通辽市调研,并在扎鲁特旗抗洪抢险一线考察指导工作

2011-7-29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发布者:7668ccoo评论0条

7月2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通辽市调研,并在扎鲁特旗抗洪抢险一线考察指导工作。

近日,扎鲁特旗中北部持续遭遇强降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全旗多个地区出现险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鲁北镇城区段,巴特尔登上堤坝,查看水情和堤坝加固排险情况。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防死守,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抢险工作,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巴特尔高度赞扬抗洪抢险突击队员和武警官兵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再接再厉,确保堤坝万无一失。

在结束对抗洪抢险一线的考察

指导后,巴特尔来到扎鲁特旗兴月农资农机建材物流综合园区和教育园区。兴月综合园区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能为地方新增1500个就业岗位。巴特尔指出,要充分发挥通辽市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物流及相关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扩大就业。教育园区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园区共有4个校区,可容纳1.3万名学生就学,占全旗中小学生的32%。巴特尔指出,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随后,巴特尔来到扎鲁特旗罕山商业步行街,走访了搬迁牧民田索英经营的民族工艺品店和回乡创业大学生图布新创办的装饰设计室。在王索英的工艺品店里,巴特尔与她一起算起了进城后的收入账。当得知当地政府对她的各项补贴和扶持政策都能一一落实到位后,巴特尔指出,只有妥善解决好转移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才能确保农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级政府要从住房、就业、技术培训、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转移农牧民提供优质服务。巴特尔勉励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图布新利用学到的知识,努力开拓更广阔的事业空间。巴特尔说,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建设中的通辽市孝庄园文化旅游区是以孝庄、嘎达梅林等历史名人和科尔沁蒙古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也是第二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孝庄园,巴特尔详细了解了园区建设和历史遗迹保护情况。他指出,要加强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使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扬。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研究室和通辽市的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记者 刘洋)

作者:刘洋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推荐第10篇:巴特尔芙莱化妆品促销活动方案

唐山华灵礼仪模特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南新西道68—2唐山华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六合嘉园底商)

巴特尔芙莱品牌化妆品促销活动方案

(预案)

一、活动目的:

1、新品推广,提升该品牌化妆品的品牌知名度

2、通过活动现场的旺盛人气,挖掘潜在客户群体

3、充分利用活动现场火爆气氛,达到现场促销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

2011年8月日

三、活动地点:

人民购物广场

四、现场布置

1、人民商场广场搭建主席台,尺寸为8m长*8m宽,高度1m,两侧设台阶,其中舞台区为8m*3m,T台区为延伸出5m;台上铺设红地毯。

2、搭建后背屏:规格为长8m*高5m,台上4m。后背屏上安装彩喷,主题:“火爆夏日,美丽再造,巴特尔芙莱送好礼”(主题待定);

3、主席台台面、台阶、台围;

4、主席台设专业音响一套。(音响设备包含有:两对主音响,一对反送)

五、节目安排

上午:9:00——11:30

1.开场舞

2.主持人串场介绍该品牌化妆品

华凌热线:28198892844419Http:E-mail:tshl1994@126.com 1

3.歌曲 女声独唱

4.集体舞蹈(主办方)

5.模特走秀(主持人介绍化妆品信息等)

6.抽奖环节(建议,可发送化妆品)

7.男声独唱

8.集体舞蹈(主办方)

9.女子舞蹈

10.模特走秀(展示化妆品,主持人配合)

11.向观众派发小礼品环节(建议,可发送化妆品小样)

12.抽奖环节(建议可发送化妆品)

13.集体舞蹈(主办方)

下午:15:00—18:00

14.开场舞:女子热舞

15.歌曲 女声独唱

16.模特走秀

17.集体舞蹈(主办方)

18.男声独唱

19.抽奖环节(建议)

20.集体舞蹈(主办方)

21.女子舞蹈

22.魔术表演

23.

24.

25.

26.向观众派发小礼品环节(建议) 抽奖环节(建议) 模特走秀 集体舞蹈(主办方)

上午下午的节目安排顺序可以应实际需求变化!

备注:演出活动与现场促销环节相互结合,促销人员掌控促销时机(节目为促销服务),力求把每一个潜在客户发展成为现场购买力。

华灵礼仪模特有限责任公司华凌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1-07-31

第11篇: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

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宋良廷,男,5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车疃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地处县城北2.5公里,全村共有521户、2118口人、4000亩耕地,47名党员,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6元。他所带领的村党支部自1997年以来连续13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2年分别被省、市、县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邯郸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一、扎实肯干,做青年人的楷模。他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各个岗位上,树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向时代先进模范学习。他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向老同志、老党员、群众学习社会知识,尤其是学习岗位知识,多方面丰富自己,刻苦的学习提高了自己工作能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从来不放松自己,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二、抓班子,扭住关键带队伍。在当选为车疃村支部书记后,他带出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加强学习提素质。通过上党课、电化教育、聘请专家到村授课等方式,广泛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科技知识等内容,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次,建章立制抓规范。先后制定了党支部班子议事、党员学习培训、重大事项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开展活动树形象。通过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1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保持了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抓规范,恳谈例会显成效。他和村支部成员坚持每周一晚上召开干群恳谈例会,雷打不动,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要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说道说道。他谱好了三步曲:一是会前准备。即每次恳谈会前由村支部确定1—2个议题;二是会中引导。即主持人注意引导与会人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做到不跑题;三是会后落实。对重大事项的落实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定期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02年10月,在上级基金会的支持下,该村决定建一幢教学楼。经预算,教学楼总投资48万元,有8万元的资金缺口,借又借不到,向群众摊派又违反政策,这下可愁坏了他。后来,把这件事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寻求解决途径。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大家的事大家办,由村干部群众集资解决。不到三天时间,干部集资5万元,群众集资3万元全部到位,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工程顺利施工。

三、谋发展,围绕中心作文章。在他的带领下,在经济发展方面,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发展。先后投入28万元,打深浅机井7眼,埋设防渗管道2200米,架电1500米,修开发路10000多米,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初,他经多方考察,敏锐的感觉到花卉苗木的发展前景广阔,效益也比种蔬菜大棚高的多,便组织部分群众到县常青花卉基地、河南鄢陵等地参观学习,迅速调动了群众发展花卉苗木的积极性。

四、干实事,勤政为民树形象。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他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全部盯在工地上,没日没夜,人累瘦了、晒

黑了,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受到群众的一致赞扬。宋良廷主动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3万元积蓄,为创建工作垫资。村党支部一班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根据该村人口多居住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干部反复讨论,在采取群众同意和上级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决定整体搬迁,该工程从2008年开始,在村南建起了4栋五层高标准住宅楼可容纳120户入驻村新居,成为馆陶县新民居建设第一村。2010年重新谋划启动了车疃社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必将成为邯郸东部新民居示范村。2010年底,车疃群众自发敲锣打鼓送来了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德政之典范、干部之楷模”和“建设新民居、造福全村人”,这是车疃村群众对他和党支部一班人最好的评价,最高的奖赏。

第12篇: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

宋良廷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宋良廷,男,5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车疃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地处县城北2.5公里,全村共有521户、2118口人、4000亩耕地,47名党员,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6元。他所带领的村党支部自1997年以来连续13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2年分别被省、市、县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邯郸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一、扎实肯干,做青年人的楷模。他参加工作以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各个岗位上,树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向时代先进模范学习。他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向老同志、老党员、群众学习社会知识,尤其是学习岗位知识,多方面丰富自己,刻苦的学习提高了自己工作能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从来不放松自己,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二、抓班子,扭住关键带队伍。在当选为车疃村支部书记后,他带出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加强学习提素质。通过上党课、电化教育、聘请专家到村授课等方式,广泛深入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科技知识等内容,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次,建章立制抓规范。先后制定了党支部班子议事、党员学习培训、重大事项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开展活动树形象。通过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1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保持了先进性,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抓规范,恳谈例会显成效。他和村支部成员坚持每周一晚上召开干群恳谈例会,雷打不动,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要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说道说道。他谱好了三步曲:一是会前准备。即每次恳谈会前由村支部确定1—2个议题;二是会中引导。即主持人注意引导与会人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做到不跑题;三是会后落实。对重大事项的落实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定期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02年10月,在上级基金会的支持下,该村决定建一幢教学楼。经预算,教学楼总投资48万元,有8万元的资金缺口,借又借不到,向群众摊派又违反政策,这下可愁坏了他。后来,把这件事拿到干群恳谈例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寻求解决途径。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大家的事大家办,由村干部群众集资解决。不到三天时间,干部集资5万元,群众集资3万元全部到位,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工程顺利施工。

三、谋发展,围绕中心作文章。在他的带领下,在经济发展方面,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发展。先后投入28万元,打深浅机井7眼,埋设防渗管道2200米,架电1500米,修开发路10000多米,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初,他经多方考察,敏锐的感觉到花卉苗木的发展前景广阔,效益也比种蔬菜大棚高的多,便组织部分群众到县常青花卉基地、河南鄢陵等地参观学习,迅速调动了群众发展花卉苗木的积极性。

四、干实事,勤政为民树形象。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他和党支部班子成员全部盯在工地上,没日没夜,人累瘦了、晒

黑了,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受到群众的一致赞扬。宋良廷主动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3万元积蓄,为创建工作垫资。村党支部一班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根据该村人口多居住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干部反复讨论,在采取群众同意和上级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决定整体搬迁,该工程从2008年开始,在村南建起了4栋五层高标准住宅楼可容纳120户入驻村新居,成为馆陶县新民居建设第一村。2010年重新谋划启动了车疃社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建成后必将成为邯郸东部新民居示范村。2010年底,车疃群众自发敲锣打鼓送来了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德政之典范、干部之楷模”和“建设新民居、造福全村人”,这是车疃村群众对他和党支部一班人最好的评价,最高的奖赏。

第13篇: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巴特尔)

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3日)

巴特尔

同志们:

在全区“两会”刚刚胜利闭幕之际,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这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对于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胡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一会儿,鲁昕副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十一五”时期财政累计投入教育支出99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建成了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在西部省区市中率先实现了“两基”达标,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民族教

1 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利,提高了人口素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不能完全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并存,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不同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服务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中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我们编织了《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行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

2 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思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剑、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上,落实到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落实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在工作摆布、项目安排、优惠政策等方面向教育倾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更好地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殷切期盼。

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推动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一)要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目标。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在全区城乡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根据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着力在缩小“三个差距”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基础条件相对均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一是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财政拨款、

3 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农村牧区倾斜,实行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到2015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积极推进义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均衡配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标准化要求。三是努力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

(二)要把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紧迫任务。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这是促进教育发展、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切实把这件关系长远、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2011年实施这项政策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头至关重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落实好配套资金,把工作做实做细,特别是要做好普通高中汉语授课学生的分类界定,按照贫困生优先的原型,有计划、按比例地扎实推进,确保公平合理、稳定有序。

(三)要把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关注农牧民工子女、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

4 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满足留守儿童入学住宿需求。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要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完善资助政策。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助学贷款,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区工业化快速推进,急需一大批技能型人才,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牧民进城务工,也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这种需要,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从另一方面讲,目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牧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发展职业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建设比较完善的实用技能培训体系。继续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盟市政府要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统筹协调当地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建立以高

5 职学校为龙头、中职学校为基础、吸收当地企业参与的职教集团,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快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办好旗县职教中心,加强涉农涉牧专业建设,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牧区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十一五”时期,我区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及规模扩张的任务,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着力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继续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进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高校学分制改革。加强重点院校、重点学科建设,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建设一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共同研发、共建平台、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开展科技合作,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传

6 承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贯彻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努力实现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当地同级同类学校优质水平,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在全国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先进行列的目标。在制定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各项教育工程项目时,优先安排民族教育项目,确保民族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各盟市要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随财力提高逐步增加,要继续坚持“两主一公”办学模式,增强民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能力,改善民族学校寄宿条件,逐步提高民族学校助学金标准。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大力培养蒙汉兼通人才。

(四)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要加快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纳入城镇和农村牧区建设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要优先满足学前教育需要。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组织实施农村牧区学前教育试点工程。严格规范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补助。到2020年在全区人口聚集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五)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好的教师是好的教育的必备条件。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

7 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必须看到,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区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认真办好师范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院校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农村牧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创新农村牧区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二是提高教师待遇。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安心从教解除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教师收入和分配制度,通过实施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广大教师工资待遇。对长期在农村牧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三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养成的过程。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用自身的人格、学识魅力去感召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校在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及评价时,要将师德表现作为首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学术浮躁现象和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健康的学术道德和风气。

四、深化教育改革

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完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充满

8 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政府责无旁贷,但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把该管好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要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自主进行学校内部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要逐步取消各差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使各级政府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类学校接教育规律办教育。

(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扭转当前存在的选人用人偏重学历、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错误倾向。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毅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社会选人用人评价机制。为学校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在评价主体上,要探索建立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考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我们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尽快启动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相衔接的高

9 考改革。

(三)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地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重点发展非义务阶段教育,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认真落实好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切实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地位。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

同志们,发展教育事业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第14篇: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胡春华巴特尔作重要讲话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胡春华巴特尔作重要讲话

刊发时间:2011年01月24日 内蒙古日报 【字体:小 大】

1月23日,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胡春华要求,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好自治区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主持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讲话。自治区领导邢云、张力、乌兰、李佳、符太增、曹征海、柳秀、连辑、郭启俊、布小林、郑福田出席会议。

胡春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强调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释,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发展。

胡春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区教育工作的成就,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给予高度评价。要求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组织实施好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普及教育。要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大力推行双语教学,不断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队伍建设,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努力推出更多实用科技成果。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

与人才需求有效对接。

胡春华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正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胡春华要求,要切实抓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优先保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幅度。要加大对农村牧区、贫困地区教育支持力度,完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和残障少年儿童等困难和特殊群体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了学、上得好学。要以实施校安工程为重点,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及实验设备配备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加大对本土教育及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关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要做好寄宿制学校的服务管理工作,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使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巴特尔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强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思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机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上,落实到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落实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在工作摆布、项目安排、优惠政策等方

面向教育倾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更好地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殷切期盼。

巴特尔强调,推动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区范围内整体均衡发展;要把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紧迫任务,落实好配套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公平合理、稳定有序;要把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要牢固树立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完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体制机制。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教育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为积极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努力。鲁昕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她说,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内蒙古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部属高校参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建设,支持内蒙古教育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鲁昕对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五点具体意见: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全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二是要抓好改革试点和重大项目,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三是要紧扣地区特点和薄弱环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四是要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要扩大教育合作和教育开放,提升地区教育的影响力,为地区发展、人民幸福和国家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各盟市委书记、盟市长,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市长;分管教育的副盟市长、教育局长;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自治

区的本科院校、广播电视大学的党政主要领导和驻呼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领导和部分民办高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

第15篇:新疆艾克拜尔先进事迹

乌鲁木齐市邮政速递局投递员艾克拜尔同志

先进事迹

艾克拜尔,一名普普通通的维吾尔族邮政投递员。26年来奔忙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累计行程超过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为社会各界用户投送各类邮件1700余万件,质量全红;26年来艾克拜尔同志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乌鲁木齐市‚十佳‛投递员、新疆邮政系统‚先进生产者‛,并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邮电部‚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十佳‛投递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7年度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2008年荣获新疆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

立足本职、创新思路、丰富诚信服务新内涵

艾克拜尔同志凡事都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以求真的态度,坚持学习,锤炼服务技能。艾克拜尔同志常说:‚生活中没有弱者,只有不愿努力的人‛。在工作中,他有这样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使自己的学识、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邮政服务工作的要求。

千百年来,邮政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邮政投递员更被人们誉为‚鸿雁‛、‚信使‛,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爱戴。26年前,年轻的艾克拜尔满怀自豪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走上了邮政投递工作岗位。

艾克拜尔是一个要强的人。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只凭一腔热情想要做好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刚刚参加工作的艾克拜尔因为不熟悉汉语,只能投递一个段道,而别人往往投递四五个甚至更多。‚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虽然我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机,但我相信决心就象种子,实干才是肥料‛,要强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语言关,尽快胜任本职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上夜校补习汉语,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啃几口干馕便赶往学校。两年多的时间里,没误过一天班,没落下一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汉语水平很快提高了,从懵懵懂懂到能说会写,投递范围也增加到了六个段道,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还常常能使‚死信‛复活。

仅仅依靠勤奋,艾克拜尔最多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递员,事实上,是对于‚诚信‛的不渝追求真正帮助他成长为深受用户信赖的绿衣使者。艾克拜尔常常提到一件难忘的往事,八十年代初,老投递员赵海棠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写着解放前的旧地址和姓名,面对这样一封‚死信‛,在本来可以退回的情况下,本着对台湾同胞的热爱,到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收信人,促成了失散亲人的团聚。维吾尔族谚语说‚许人一物,千金不移‛,老投递员赵海棠的事迹就象是一道绚丽的阳光,照亮了艾克拜尔年轻的心,他猛然间明白了邮政投递员这一职业的崇高意义,那远在海峡彼岸的台胞寄出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和问候,更多的是凝聚在信封上对投递员无限的信任啊!就在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像老投递员赵海棠那样,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把每一封邮件妥妥贴贴的送到用户手中,做一名用‚诚信‛为群众服务的人民邮递员。

有一次,艾克拜尔在投递时,发现一张再投汇款通知单,收件人地址是‚固原巷托乎提收‛。固原巷共有3条巷子、200多个门牌,近千户人家,到哪里去找这个‚托乎提‛呢?按邮件处理规则,这是一张典型的地址欠详邮件,完全可以退回原处。但当艾克拜尔看到附言栏内‚三个月退休工资‛字样时,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收件人。他积极走访居委会和派出所,在户籍警的帮助下,终于在和平南路56号找到了托乎提。当老人拿到汇款通知单,激动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我家里有事正愁着用钱呐!‛听到这一声声的道谢,艾克拜尔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心里充满了快乐。

艾克拜尔同志在工作中,以他开朗的个性、谦虚、自信的品格架起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守信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克服了投递服务工作中一个又一个难题。对待工作他始终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对待用户他诚实守信、服务热情,他的脸上永远带着灿烂的笑容,身上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就是以这么一种近于执着的倔强劲儿,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工作业绩,不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支持,也用那以诚为本的服务换取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精细服务、廉洁奉公、树立诚信服务新形象

邮政服务是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艾克拜尔同志在邮政服务中,树立了真诚服务理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在一言一行中发扬奉献精神、体现服务真谛、创新服务内涵,做到了耐心精细、文明礼貌、热情服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充分发扬了作为人民邮递员的排头兵精神。艾克拜尔同志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和决心,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为普通群众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真心真意地为群众办实事。

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心‛。投递服务工作要做到‚一人要称千人心、万人心‛,难度可想而知,但艾克拜尔做到了!在投递过程中,他总是帮用户代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业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只要群众拿着信件或包裹站在路边向他招手,他就会停下车来为他们服务。许多人说,艾克拜尔为我们开了一个‚流动邮局‛。二十多年来,艾克拜尔换了很多投递段道,每次调离时,当地的用户都依依不舍。一次,投递局的领导到新疆大学征求用户意见,收发室的负责人拉着领导的手问:‚艾克拜尔现在调到哪去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劲留给我们的印象可太深了。‛其实这时,艾克拜尔已经调离这个投递段道两年了。

乌拉泊地处乌市南郊,是市内投递路线最长、条件最艰苦的段道之一,平时经常刮

5、6级大风,投递员都不太愿意去那里,艾克拜尔却主动要求承担这一片区的投递任务,他说,‚我是党员,让我去吧‛!这里部队单位多,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收发人员经常换,而战士们又盼信心切,每次邮车一到,大伙又争又抢,很容易造成信件丢失和破损。为保证邮件安全,艾克拜尔不厌其烦地向收发员讲解邮件交接制度的重要性,帮助收发员建立严格的登记交接制度。几年来,虽然部队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他负责投递的信报却从未发生过丢损。

艾克拜尔开车去乌拉泊要经过月明楼批发市场。日子长了,一些小老板盯上了艾克拜尔和他的绿色小邮车。一天,一位外地老板拉住艾克拜尔说:‚咱们做笔买卖怎么样?你每天帮我把这些货拉到乌拉泊,我每次给你50块钱,既不影响你工作,又能赚点外块,好不好?‛艾克拜尔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老板不解地问:‚又没有别人知道,难道钱多会咬手吗?‛艾克拜尔说:‚用公家的车干私活,这和偷窃没有两样,我不能对不起那些信任我的用户,也不能让别人指着我的脊梁说邮局的坏话!‛ 在平时的工作中,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艾克拜尔同志就是这样以严谨诚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绝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的错误。艾克拜尔同志以他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使大家都能从平凡而单调的日常工作中感悟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让诚实守信的服务品质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

事无巨细、至真至诚、勇创诚信服务新标杆

艾克拜尔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以服务群众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实践党员先进性活动中,艾克拜尔同志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勇于实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始终以一颗真诚的心,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

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艾克拜尔同志从他工作了二十二年的邮政投递局调到了速递局。考虑到他是局里年龄最大的投递员,领导有意给他调换一个工作轻松一点的岗位,他却说:‚照顾身体不好的同志吧,我还能干。‛在速递局虽然同样是从事投递工作,但由于所投递邮件的性质不同,对投递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为尽快适应新岗位,艾克拜尔虚心得像个刚入局的‚新工‛。他边学边干,不懂就问,不厌其烦,丝毫没有老师傅的架子。只要局里组织学习培训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很快,他对新岗位上的所有业务了如指掌,工作起来更是如鱼得水。

艾克拜尔所在的同城法院文书收投部,以投递法院文书为主,不仅对投递时限要求高,对投递质量更是要求万无一失。这项业务刚刚试开办时,由于投递难度大,妥投率低,一度陷于停、办两难的困境。如何提高法院文书的妥投率,成为决定这项新业务命运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困难面前,艾克拜尔没有退缩,他说:‚邮局和法院既然签订了合同,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想办法去解决,轻易退件的事情不能干,那等于退掉了人家对邮局的信任啊!‛说干就干,细心的艾克拜尔发现,造成法院文书业务送达难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当事人不愿意接收,甚至有意躲避。因此,在当事人上班时间进行投送往往无功而返。艾克拜尔索性改变‚策略‛,利用业余时间直接将文书送到当事人家中去!即使这样,还有人百般推辞,拒不签收。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投递员就无奈地回班了,可艾克拜尔不!他对用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但是,总会有用户因为一些原因情绪失控,面红耳赤的争辩,咄咄逼人的辱骂,甚至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这些都曾发生在艾克拜尔的身上。当这些愤怒、斥责、辱骂纷纷向艾克拜尔涌来时,艾克拜尔总是忍耐、忍耐、再忍耐。面对用户,艾克拜尔始终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从内心深处体谅群众的内心感受,一而再、再而三的耐心向他们解释。艾克拜尔总是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应该做的。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却最终为又一份法院文书业务的妥投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一名用户给艾克拜尔打电话:‚现在收件人在家,说不定一会儿就要外出,这个人非常难找到啊!‛正在吃饭的艾克拜尔放下饭碗直奔单位,找到要投送的法院文书后,又立即赶往收件人处。事后,原告方诚心诚意邀请艾克拜尔吃饭以示谢意,因为‚这件长达一年之久无法送达的传票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艾克拜尔婉言拒绝了。在他的努力下,2005年他投递法院文书一万五千多次,妥投八千余件,没有出一个差错。同事们惊叹他的业绩,却不知道2005年,在妥投率大幅度提高的背后,‚隐藏‛着艾克拜尔同志默默无闻加班加点90多个工作日、夜班投递60多次的‚秘密‛!而年近半百的艾克拜尔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向领导提出一次补休之类的要求。他说,既然这是我份内的工作,我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干好它!他还主动将别人送不出去的法院文书接过来,自己想方设法去投递,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当我们访问接触过艾克拜尔的用户时,总能感受到人们对他的信任和赞誉。‚艾克拜尔真是个好人!‛天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斯依提法官在电话中激动的说,‚他给我们投递传票的时候,送达率达到99%,以前我们

7、8个人干的活,他一个人都能承担下来,太了不起了。他干起工作不分白天晚上,电话都是随叫随到,他调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他对工作的执着与努力得到了用户的赞扬和法院的充分肯定,也为企业赢得了荣誉。经过他的努力,现在,法院文书业务已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期,正在逐步走上正轨。而他,却总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打开局面后,转身去开拓新的市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需要我的地方!‛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育女成才新楷模

艾克拜尔不但有着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且不趋利媚俗,不投机取巧;不为名所困,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惑,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恪尽职守,在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艾克拜尔,拥有一个清贫但幸福的‚五口之家‛----他、妻子、两个女儿和年逾七旬的岳母。妻子下岗后,为照顾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一直没能出去找工作。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艾克拜尔身上,可艾克拜尔却始终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他常常对家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受辛苦,得不到幸福;不讲信用,得不到安宁。

走进艾克拜尔的家,你会看到,这个并不宽敞的家被收拾得一尘不染;这个家里只有最简单、最基本的陈设,但并不影响全家人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一台21寸的彩电和一台170升的冰箱是家里的两个‚大件‛,电视图像已模糊,屏幕上不停滚动的黑白条纹比人像还清晰;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冰箱还整日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妻子开玩笑说,它就像艾克拜尔一样‚敬业‛----可他们依然凑合着用,不敢多花一分钱,因为给母亲治病需要钱,两个孩子上学也需要钱!

2005年,当两个争气的女儿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时,艾克拜尔一家在欣喜之余感到深深的压力:报到时一次性要交学杂费一万多元!这对于月收入仅1500元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艾克拜尔东挪西借,却未向组织提任何非分的要求。速递局领导和市局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发起‚金秋助学‛捐款活动,才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两个女儿每月只有250元生活费,连老师都摇头:‚这么点钱,让孩子们怎么过呀!‛艾克拜尔回答:‚困难是暂时的,再苦再累我会把孩子们供出来!我会加倍努力工作,我也会支持孩子们通过勤工俭学自力更生。我一定会和女儿们共同克服难关,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

艾克拜尔同志作为邮政服务中的普通一员,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扬排头兵精神,结合邮政服务特点,创新邮政服务内涵,表现出了良好的党性修养、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在邮政服务中,有经验也有不足,但最重要的是工作圆满完成之后,内心的那份充实感‛。艾克拜尔同志朴实而又真诚的话语,是每一个邮政服务人员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这就是艾克拜尔。一个平凡而朴实的人,一个可敬可爱的人,一个视信用高于生命的人,一个甘于奉献而不求索取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诚实守信作了最好的诠释,体现了一名普通邮政职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不渝!他对用户的真诚,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的忠诚,一点一滴地感动和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愿我们的身边涌现出更多像艾克拜尔一样的‚绿衣使者‛,为人们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第16篇:张廷伟抗j旱救灾先进事迹

力挺旱灾时局 强化“三保”措施

竭力带领干群众谱写烈日下的凯歌

—张廷伟同志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2009年7月以来,桐梓县容光乡遭受60年不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旱情,持续的干旱天气给容光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全乡大范围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春耕生产严重受阻。面对困境,容光乡党委书记张廷伟同志临危不惧,高度重视,在“三保”(保人饮用水、保春耕生产、保企业用水)目标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领导和团结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抗旱救灾,为夺取抗旱救灾取得阶段成效做出突出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一、高度重视,超前部署,在旱灾面前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性 2010年2月底容光乡已遇持续干旱少雨天气,作为党委书记的张廷伟同志首先想到的是全乡人畜饮水问题,那时,整个桐梓县未启动抗旱救灾工作,根据媒体报道的全国旱灾形势,他及时主持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全乡抗旱救灾工作。3月3日的专题党委会议召开后,按照会议研究确定的意见,他立即组织召开全体乡村组干部会议,及时将抗旱救灾工作进行细化部署,迅速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竭力抗旱救灾。一是乡党委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他亲自担任组长,下设七个抗旱救灾工作队,分别由各挂村领导任工作队队长,抽调全乡各挂帮部门的干部和所涉村的村干部组成强劲有力的抗旱救灾工作队。二是组织各工作队到各村受灾村组农户调查摸底,统计旱灾受损情况;三是工作队对目前有限的抗旱水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制定用水制度,明确用水秩序;四是要求工作队、乡村调解委员会深入村组农户,排查处理水事纠纷,维护正常的用水秩序。正是这些超前的有效举措,让全乡人民在用水上没有恐慌,并为夺取抗旱救灾阶段胜利抗占了先机。

二、权衡轻重,正确把握,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抓好抓扎实

灾情发生后,全乡人畜饮水、企业用水、春耕生产均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我乡的13400亩农作物受到严重的影响,2010年春季玉米根本无法播种。全乡7个村4546户24920人,现有15000余人、牲畜22500头(只、羽)饮水十分困难,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面对六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气,张廷伟同志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气馁,他高度重视救灾工作。在困难面前,他没有推卸,毅然承担起抗旱救灾工作的重任,他充分认识到:“灾情就是命令,水乃生命之源,民生就是第一要务”。于是他在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把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作为春节后重中之中的工作来抓,抗旱救灾就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抗旱救灾。他要求全乡干群要力挺旱灾时局,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以赴保人饮用水、保春耕生产、保企业用水,确保全乡社会稳定。作为乡抗旱救灾工作的指挥长,在他带头开展抗旱救灾的全过程中,他始终从理解人、关心人、保障人、服务人的角度出发,把为民找水、运水、引水、送水、背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让全乡老百姓在自然灾害面前,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才是百姓的靠山。

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帮助支持

在抗旱救灾的过程中,通过全乡干部一线深度了解灾情,他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汇总灾情,形成专题灾情报告,与收集到灾情图片和影像资料一并上报到县委、县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力求取得县委、县政府在救灾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截止至4月1日,县委、政府有关领导五次奔赴容光乡指导抗旱救灾,并及时下达了十余万救灾资金,有效缓解了乡级财政抗旱救灾资金短缺的压力,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抗旱救灾保民生的工作格局。

四、敢于攻坚,冲锋在前,切实解决了抗旱救灾工作的关键性问题

在抗旱救灾期间,张廷伟同亲自带领队伍,冲锋在前,切实解决抗旱期间的实际困难,一是帮助群众寻找水源,并号召受灾群众开展自救,按“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有水积水、能蓄则蓄,号召群众自筹储水、运水、背水工具,有秩序、有组织的供应群众生活用水;同时组织各送水队,将盘龙河的水装袋、装桶运输免费供应,目前,乡人民政府已耗资6万多元,向受灾群众运输生活用水1000余吨,受益36个村民组2000多农户。二是在工作中形成规范制度,要求加强对供水的管理,强化巡查和值班工作,在水源、水质等关键环节做好防范,防止破坏、投毒和污染事件发生。三是动员群众根据气候变化情况,择时育种育苗,将旱情对春耕生产影响降到最低。四是充分利用项目资金290万元,完善了容光集镇人饮工程和盘龙新村人饮工程,解决了多年来集镇人口供水不稳定的难题。五是针对容光煤矿等大项目用水量大的问题,主动协调矿群纠纷,在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搭接新的水源,确保企业生产用水的供应。

在抗旱救灾的沟渠堰坝旁、在乡村小路上、在受灾户家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有险情的地方,总有他的身影,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了周围的群众,一些群众感慨地说:“那里有旱情,那里有缺水,那里就有共产党,那里就准有我们的张廷伟书记”!

目前,旱情没有实质缓解,张廷伟同志在阶段调度会上强调:“灾情不减,队伍不散,党员干部要亲赴一线,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与抗旱救灾战斗到底”。这就是一名基层张书记在抗旱救灾上对人民的承诺。

2010年4月2日

第17篇:罗兰巴特采访录

罗兰·巴尔特:知识分子有什么用?

时间:2010-12-31 10:28 作者:罗兰·巴尔特,王立秋/译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444次

罗兰·巴尔特,法国文学结构主义及符号学之父,不久前继米歇尔?福柯和皮埃尔?布雷之后,刚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巴尔特表述了许多文学与哲学批评的新方法,这些方法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致地追随和用户。在高等实践研究院担任多年教授以后,作为一名衷心却保守个人私生活的教师,罗兰?巴尔特同意在他即将在法兰西学院举行的文学符号学教职就职演说前与贝尔纳尔-昂利?莱维(Bernard-HenriLévis)对话。

问:罗兰?巴尔特,我们很少看到你,你也绝少在公共场合说话:除你的著作外,我们对你几乎一无所知„„

答:假设你说的是真的话,那是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访谈。我感觉陷于两种危险之间:要么你会以一种客观的方式阐述各种立场,是人们相信你认为自己是个“思想家”,要么,我就得不断地说“我”,从而招来自我主义的指责。

问:然而,在《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RlandBarthes[parRlandBarthes])中,你说到了自己。但在那里,由于过多地谈论与你的童年和青少年相关的主题,对于之后发生的一切,成熟的巴尔特,你不断增长的声誉和文学上的成就,你依然奇怪地保持沉默„„

答:这仅仅是——我相信,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我对童年和青春时期记得很清楚,我知道那些(事件发生的)日期并能指出(它们发生的)地点。而在那之后,很奇怪地,我就不再记得什么了,我不能回忆起日期,我自己生命中的日期。就像我只有一种处于开端的记忆,就像青少年形成了记忆的范例性的、独特的时刻。是的,这就是全部:在青春期后,我把自己的生命看作一种无尽的当下,不可拆分并置入透视图(perspective,即不可分离出层次)。

问:这意味着,你从字面上来说并没有某种“自传”„„

答:我没有自传。或者,更确切地说,从我曾写下的第一行字开始,我就再也看不到自己,我不再有自我的影像。我不能想想自我,再也不能在影像中凝固自我。

问:这是否恰好解释了在《罗兰?巴尔特》中,你成年时期的照片的缺席?

答:我几乎没有这样的图片。我因需要而分成两个部分。关于小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叙述,它都反映在相片里了,因为那是记忆、影像真实的年月和时代。至于剩下的部分,相反,我没有再用图片来说明什么,因为我没有,因此(关于这部分的)一切都通过写作来完成。

问:这个分界线也是一次疾病。无论如何,它们是当/同时代的„„

答:在我这里,正确的词汇不是“疾病”,而是“肺结核”。因为在那时,在化学疗法出现之前,肺结核真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差不多要说,是一种上帝的选拔。你甚至能够从外界想象一种向那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像托马斯?曼的《魔山》里的汉斯?卡斯托普„„有肺结核的人会严肃地思考,就像我过去那样,思考在疗养院或类似疗养机构的地方终其一生的可能性„„

问:一种外在于时间的生活?不可为时间的危险所触及?

答:让我们这么说:这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说类似于修道院生活制度的生活。一种规定的生活,一种严格日程化的,就像在修道院里那样的生活的风味:一种甚至今天也还追着我不放的,令人不安的现象,而我,则意图在今年法兰西学院的课程中触及这点。

问:我们总是谈论作为某种残缺,减弱或切断的疾病。我们很少思考它带来的东西具有某种积极的性质,甚至对见证的实践来说„„

答:确实如此。对我来说,我没有发现在远离世界的地方度过这五六年有多困难:我的性格无疑倾向于“内在性”,倾向于阅读的孤寂。我得到了什么?当然是一种文化的形式。一种对“共同生活”的经验,其特征是一种友谊的强化,以及这样的一种保障:朋友持续地在身边亲近,而永远不曾远离。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后,一种永远比我世纪的年龄年轻五到六岁的奇怪的感觉。

问:那时你写作么?

答:不管怎么说,我读了许多,因为,毕竟,比如说,我是在我第二次入住疗养院的时候读完米什莱的所有作品的。另一方面,我写的很少。只有两篇文章,一篇与纪德的《日记》有关,另一片则论及加缪的《局外人》,后者是《写作的零度》的种子。

问:你认识纪德么?

答:不,我从来都不认识他。我见过他一次,远远地,在吕太提亚旅馆:当时他正在边读书边吃梨。因此我从来就不认识他;但他身上有一千种东西在吸引着我,以及当时许多其他的年轻人。

问:比如说?

答:他是个新教徒。他弹钢琴。他谈论欲望。他写作。

问:对你来说,是新教徒意味着什么?

答:很难说。因为在信仰消失的时候,只有印记,影像,留了下来。而影像属于其他人。要说我“像不像”清教徒,这得由他们来决定。

问:我的意思是,你的宗教学徒身份是如何渗入你的身体的?

答:我可以,相当谨慎地说,清教青年能够提供一种对事物的特殊的品味,一种内在性的,内在语言的特殊的变态,主体与自我的持续的对话。然后,别忘了成为一名新教徒意味着没有哪怕一丝牧师是什么,或按祷词祈祷的观念„„但这些东西应该留给研究心态的社会学家,如果法国的新教主义还能使他们感兴趣的话。

问:据说你首先是一名“享乐主义者”。这是种误解么?

答:享乐主义被认为是“不好的”。这不是很好。理解得很糟糕。这个词(表达的意思)竟能变得如此轻蔑,这简直难以置信!没有任何人——就连一个也没有——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胆敢承担享乐主义(之名)。那是个“下流的”词。

问:但是你呢,你拥护享乐主义么?

答:也许找个新词(来说它)会更好。因为如果享乐主义是一种哲学的话,那么,构成其根基的文本就是极其脆弱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文本。只有一个传统。所以,要把自己放到文本如此不连贯传统如此贫乏的地方是很困难的。

问:然而,我们还是有伊壁鸠鲁主义。

答:是的,但它在很久之前就已遭到了非难„„

问:但你确实有某种“道德性(morality)”„„

答:可以说,一种情感关系的道德性。但我不能说它,因为我要说的太多——就像中国谚语告诉我们的那样:“最黑的地方,在灯下。”

问:有件事你从来不谈:性„„

答:与此相反,我谈论感官。

问:确切地说,你有时会谈到性,但为的是最小化它的重要性。比如说,选自你一本书(即《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的这句话:“对我来说,形成(成长)时期的问题,与其说是性,不如说是金钱”„„

答:我那么说的意思是,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苦于性的限制,即便这样的限制在四十年前比现在要强大的多。坦率地说,我有时会对某些人对规范的铁的控制的义愤感到奇怪。我并不是在否定那个体制的力量,当然,但永远存在许多可供逃逸的缺口。

问:你的逃避是出于何种的奇迹?

答:我没有逃避。只是我一直给恋爱中的存在以优先性,并经常用“被拒绝”的观念来代替“被禁止”的观念。让我痛苦的并不是什么被禁止了,而是什么被拒绝了,这是全然不同的。

问:让我们继续谈论这种“感官性”。你以同等的快乐来谈论文学,音乐或歌剧,一盘食物,一次旅行,或一种语言,就好像它们是同样的愉悦„„

答:不总是这样。比如说,毕竟,音乐和歌剧,有很大的不同。我爱听音乐,我也经常听音乐。但对我来说,真正的享受,是做音乐:过去我曾经歌唱,而今,我演奏钢琴。歌剧又是另一回事。我该怎么说呢——歌剧是一种节日,是嗓音的节日;我享受它,但我不是一个歌剧迷。

问:歌剧也是一种“总体的景观”。

答:我同意。但我不得不说,我个人对歌剧的享受并非根源于它特定的某一面;很可能,存在两种类型的歌剧爱好者:那些为音乐所吸引的人,以及,那些热爱歌剧本身的人,而我,属于前一种。对我来说,在歌剧中存在两个特别重要的,不连贯的时刻:上演(miseenscène)的直接的惊奇——我把这看作一种窥视,以及音乐和人声的内化的愉悦——这第二个时刻本身就能让我闭上眼睛享受音乐。

问:你好像是在说歌剧不是音乐但它却是你在歌剧中享受的那种音乐。

答: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歌剧爱好者„„比如说,这个夏天,我第一次去巴罗伊特;那里很迷人,但在我在那里度过的一个星期里,我实际上并没有听音乐,因为在那里除歌剧外没有其他音乐会。

问:除却这样或那样的特别的吸引外,你喜欢旅行(本身)么?

答:我曾经喜欢,相当地,但现在不那么喜欢了。曾经有段时间,我在帽子落下的一瞬间(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不停蹄地)动身前往数次吸引我的不同的国家。在摩洛哥之后,我很喜欢荷兰和意大利。最近,是日本„„

问:你的享受是多样的,我猜测,这与你在那里发现的东西有关„„

答:当然。但我从不在乎历史遗迹,文化风物之类的东西,除了荷兰的绘画。在我旅行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我可以在途中抓住的那些生活的艺术的集束。投入一个既简单又不透明的世界(对旅行者来说,一切都很简单)。不是浸在贫乏里的粗俗,而是一种对一种我仅仅感知为声音,比如说,的语言的激起情欲的沉浸。一切粗俗,一切愚蠢,一切侵害都被消除了。

问:最后,你认为旅行是一种放松的、受启发的人种学(人种志,民族志)的形式„„

答:它就是某种类似于此的东西。比如说,像东京那样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组令人惊奇的人种学的素材。在那里的时候我充满了一名人种学家的所有激情。

问:我猜想,这种态度也延续到(你的)人际关系之中。

答:我要给你一个直接的回答:旅行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险,一系列强度非凡的可能的历险。旅行显然与某种爱的意识相关,(在旅行的时候)人们总是处处留心„„

问:然而,有一次旅行你却没有谈论,最近的一次„„

答:是的,我知道,中国。我在那里待了三周。这次的行程组织严密,当然,根据的是经典的办事。即便我们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

问:当你回来的时候,关于这次旅行,你却几乎什么也没写。为什么?

答:我写的很少,但我以切近的注意及兴致看到并聆听了一切。然而,写作需要别的某种东西,附加于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之上的,某种尖刻的东西,而在中国,我没有找到这种东西。

问:但中国当然也充满了符号!

答:那当然不错。但你说的很有道理:符号对我来说只有在引诱或激怒我的时候才是重要的。符号本身对我来说永远是不够的,我还需要阅读它们的欲望。我不是一名阐释学者。

问:而这次,你除了一篇关于“中性”的文章外,什么也没有从北京带回来„„

答:在中国,我发现绝对没有情欲、感官或爱欲之兴致或突入的可能性。出于偶然(因境遇而定)的原因,我同意。也许从结构的原因来看也一样:在这里我指的尤其是体制的德育。

问:你谈到“生活的艺术的集束”:生活的艺术也就是人们吃东西的方式,作为文化的一个面向的食物。

答:作为一种文化的事物(客体/对象),食物对我来说至少意味着三点。首先,母性模型的灵光,就其为母亲思虑和准备而言,食物也是一种滋养物:那就是我喜欢的食物。其次,从这个家庭的基础出发,我享受朝向新的、不同寻常的事物的离题和脱轨:我无法抵抗一盘富有新奇之声誉的食物的诱惑。以及最后,我对宴乐,对一切吃东西的友谊特别敏感,但只是在宴乐处于较小规模的情况下如此:在同伴数目变得过于巨大的时候,膳食也就变得无聊,我也就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否则,我就会因无聊而饮食过度。

问:你并没有真正回答我之前的那个问题。当你写道你生命的形成问题(成长问题)是金钱而不是姓的时候,你意味的是什么?

答:仅仅是这样的,即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那时屋子里经常没有食物。我们不得不去塞纳街的一家杂货店买点法式馅饼或一些土豆,而这就是我们不得不吃的一切。生活实际上是根据每月第一天的节奏来度过的,那时房租到期。我面前的,是我母亲辛勤工作装订书籍的日常景观,而这个工作对她来说绝对是不合适的。贫困,在那个时候,具有一种实存的轮廓(等高线?),而今,在法国,它也许不再是这个样子了„„

问:但你却出身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资产阶级。

答:一个彻底贫困的资产阶级家庭。因此也就有了一种强化真实的贫困的符号学的效应,一种在这个世界上在物质上失势的意识,即便在这个家庭成功地维持了它一些先前的生活标准的情况下也如此。比如说,我记得,每年开学时候发生的小危机。我没有合适的衣服。没有钱买学校用品。没有钱买教材。你瞧,这是一些在你身上留下长时间印记,并在日后使你奢侈过度的小事。

问:这就是你再三声称的对小资产阶级的厌恶的来源么?

答:我在我的书里使用那个术语是真的;但这些天我用得少了,因为你会厌倦自己的语言。不管怎么说,这是不可否认的:在小资产阶级那里有某种既让我入迷,又使我不快的伦理的和/或美学的元素。但这真的很具有原创性么?在福楼拜那里就有。他会承认小资产阶级的存在?政治上和历史上,小资产阶级都是世纪的关键,上升的阶级,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在身边看到的东西。资产阶级和普罗阶级(无产阶级)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抽象,而小资产阶级则无处不在,甚至在资产阶级和普罗阶级——无论他们还剩下什么——中也如此。

问:那么你不再相信普罗阶级,不再相信它的历史任务,及其所有政治上的产物了么?

答:我说的是曾经有段时间普罗阶级可以被看到,但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个时候,在法国,普罗阶级受到了无政府-工团主义和普鲁东的社会主义传统的震动和刺激,但今天,这个传统已为马克思主义和常规的(职业)工会制度所取代。

问:你曾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么?

答:“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表达中,动词“成为(tobe,去当)”意味着什么呢?我已经在这里解释过我的立场了。我很晚才在一个后来死去的好友的鼓励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goover)”,他曾是一名托洛茨基分子。因此我参与却从未成为一名激进主义者,并且我的参与是通过一个与当时已经被称作斯大林主义的那种东西无关的持不同政见的群体来完成的。我只能说我读过马克思,列宁,托洛茨基。当然,并非所有的著作,我只读过他们的一些作品。现在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重读过他们的作品了,除了在这儿那儿出现的一个马克思的文本。

问:你像读米什莱,萨德,或福楼拜的文本那样读马克思的文本么?(把它当做)一个纯粹的符号体系,生产着纯粹的享受?

答:马克思可以这么读,但列宁,甚至托洛茨基都不行。而且我不认为人们可以像阅读任何其他作家那样阅读马克思,人们不能忽视(马克思引起的)政治效应,以及后来作为结果的刻印——马克思的文本完全存在于其中。

问:你的态度有点像拉德罗(GuyLardreau),扬贝(Jambet),或格吕克斯曼(AndréGlucksmann)„„

答:我知道格吕克斯曼,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过,我也喜欢他做的东西。至于《天使》(L’Ange),我没有读过,但我听过它。我想你能够理解——我感觉与这些立场非常接近但我必须和它们保持一种不可计算的距离。我想,这是出于风格的原因。不是某种写作的风格(文体),而是普遍意义上的风格„„

问:我的意思是,和许多其他采取你的立场的人不同,你身后并没有任何的“政治路线”„„

答:我的书面作品不包括任何在政治这个词的主题意义上说的政治话语:我不处理那些直接是政治的,带有政治“立场”的话题。原因在于,我无法在政治上兴奋,而如今没有激情的话语是不可能被听到的,就这么简单。要使话语被听到,就必须跨越一个分贝的临界值。而我没有跨越这个门槛。

问:你看起来为此而后悔。

答:政治不尽然是谈论,它也可以是聆听。也许我们缺乏一种在政治上聆听和注意的实践。

问:如果我们不得不为你选择一个标签的话,“左翼知识分子”看起来正好。

答:要说左派是否认为我是其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这还有待他们的决定。对我来说,这样还好,只要左派不单单被理解为观念,而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不屈服的敏感性,一种感知现实的方式。在我这里——(这意味着)一种不变的无政府主义的根基,在这个词最词源学的意义上说。

问:一种对权力的拒斥?

答:我们可以说是对其普遍存在——权力无处不在——及其持续——权力是永久存在的——的一种极端的敏感性。它永不疲倦,不断向前,就像日历一样。权力是复数的。我因此而有这样的感觉,即我个人的战争不是与权力而是与多种权力,无论它们是什么,打响的。这也许就是那使我更成其为“左派分子”而不是“左倾”的那种东西;但使事情变得复杂的是,我并没有那种左派的“风格”。

问:你认为一种“风格”或一种对“风格”的拒斥足以设定某个政治过程么?

答:在个体的层面上,一个政治过程是存在(主义)地设定的。比如说,权力不仅是压迫的,压制性的,也是使人沮丧的东西:无论在哪里,只要我变得沮丧,那里就有权力在运作。

问:而今天,1977年,你不觉得沮丧么?

答:沮丧,但不是特别地愤怒。知道现在,可被称作左派气质的那种东西也还是在于那些并非计划而是重要的主题的焦点的关系中(被)决定的:1914年前的反教权主义,战争期间的和平主义,接着是抵抗运动,再然后是阿尔及利亚战争„„今天,第一次,一切都变得不同了:我们有吉斯卡尔,他毕竟是一个相当不那么死板的代理人,或者说,我们有一个我实际上并不把它看作政治感情的团结点——即便它确实是一个好计划——的“共同计划”。在我看来,当前情景中新鲜的地方,在于我无法找到任何导向的标准。

问:这就是为什么你接受吉斯卡尔的午宴邀请的原因么?

答:原因不在于此。我是出于好奇,一种聆听事物的喜好,有点像潜行的神话猎人。而一个神话猎人,正如你知道的那样,必须四处捕猎。

问:你对这次午宴有什么期待?

答:发现吉斯卡尔是否以别于政治家的别的什么语言说话。显然,为查明这点,你就必须听他以私人的身份说话。事实上我确实对他有着这样的印象,他是一个知道如何从远处(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以一种次级的或反思性的话语谈论自己的经验的人。对我来说,有趣的是注意到数种语言的“脱钩”和“拆解”。至于他所说的,显然是一种在与左派知识分子的文化彻底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得到接合/表达的政治哲学。

问:你认为他个人而言有魅力么?

答:是的,就我看起来在他的本土元素中看到的好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资产阶级而言。

问:你们都谈了些什么?

答: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话。也许他为不得不精炼其意象而失望——或愉快——:但我们是他谈的比我们自己谈论的更多。

问:左派并不特别赞同这次午宴„„

答:我知道。甚至在左派,也有许多用容易做到的愤怒来取代艰难的分析的人(即它们宁可理所当然地愤怒也不肯动动脑子来分析下情势):那是令人震惊且极不正确的;他们不和敌人交谈,不和敌人吃饭。人必须保持纯洁。这都是左派“好行为”的一个部分。

问:你一直都没有想过回到你二十年前的神话学,在左的方向上增添更多的劳动,走向新的左派神话学么?

答:二十年来情景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二十年里人们经历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这次事件解放了,开启了左派一方的语言,但代价是同时透露出某种特定的傲慢。首要的是,在一个百分之四十九的人民都给左派投票的过度,如果不曾有过一种转变,一种社会神话学的伪装的话,那是令人惊奇的:神话随多数而来。那么,为什么我在描述这种新的神话学上有所耽搁呢?我永远不会这么做,除非左派自身支持这样的一个事业。比如说,《新观察家》„„

问:众神话学中的一个:吉斯卡尔确实是“敌人”,这对你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么?

答:它代表的,在他身后把他推到今天这个权位的人,当然是(敌人)。但存在这样一种历史的辩证,这个辩证会对事物作出如此的安排以至于也许,某天,他对我们来说,与其他人相比更不成其为敌人„„

问:因此最终,如果你确实具有某种政治立场的话,那也是某种类似于笛卡尔的临时道德(provisionalmorality)的东西,那是一种一直是临时的、最小限度的、极简主义的政治„„

答:最小限度的立场的观念是我感兴趣,而且它经常在我看来,是最小的不义。据我所知,政治中的底线,不可妥协的点,是法西斯主义的问题。我属于知道法西斯主义是什么并对其有所记忆的那一代人。在这点上说,我的承诺将是即刻而绝对的。

问:那是不是说在此限度之下——毕竟这个底线也是相当之高了——一切都是平等的,而政治的选择也是互相不可区分的?

答:这个限度并没有它看起来的那么高。首先,因为法西斯主义包含许多东西;让我具体地说,对我来说,法西斯主义意味着一切不但禁止人们说话且首先强迫人们说话的体制。其次,法西斯主义是权力的持续的诱惑物,其自然的元素,在被扔出前门后还会从后门回来的那种东西。这个限度很快就会被触及„„

问:一个政治上的极简主义者还会参与,还会欲望革命么?

答:很奇怪:革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意象,但它当然是一种可怕的现实。当然了,革命可能仍然是一种意象,而人们则可能欲望这种意象,推动这种意象。但它不只是一种意象,在世界上存在许多革命的化身。而这,你瞧,恰恰从根本上使问题变得复杂„„至于那些革命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我要说它们是“令人失望的”。它们是使我们很多人苦恼的大失望的处所。这些社会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国家并没有消退„„就我而言,谈论革命是蛊惑人心的,但我会欣然谈论颠覆(subversion)。这意味着:从底部上升以欺弄事物,使它们偏离既定的道路,改变它们预期的目的地。

问:难道“自由主义”不是一种可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立场么?

答:存在两种自由主义。一种几乎总是——深层次上说——威权主义的,家长式的,站在良知的一边。因此,也就存在一种伦理大过于政治的自由主义,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也就应当给它另起一个名字。某种类似于对判断的深度悬置的东西。一种适用于一切客体或主体的彻底的非种族主义(nonracism),它将走向,我们可以说,禅的方向。

问:那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观念?

答:那差不多必然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观念。

问:曾经有一段时间,知识分子们认为自己是“大地上的盐”„„

答:在我看来,我要说知识分子更像社会的垃圾(refuse)。严格意义上说的废物(waste),也即,除非复原,否则就不可用于任何目的的东西。事实上,确实有体制试图复原我们代表的这类垃圾,但是,从根本上说,废物是无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分子是无用的。

问:你说“废物”的意思是什么?

答:组织的废物证明了其包含的物质的通过(paage)。人体的废物,比方说,证明了消化的过程。那么,知识分子,则证实了把他们作为废品生产出来的那段历史的经过。知识分子,以拒斥,冲动,欲望,混乱,堵塞的形式,使很可能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的那种东西晶体化(使之结晶可见)。乐观主义者会说知识分子是一种“见证”。我要说,它只是一道“痕迹”。

问:那么你就是在说知识分子是彻底无用的咯。

答:无用,却危险;一切强大的体制都会试图协调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呈现的那种危险本质上说是象征性的;他被当作一种处在观察下的疾病,一种人们为在一个受到控制的空间内限制语言的幻想和繁盛而保持的令人讨厌的增补。

问:那么你作为废品是何种过程的产物?

答: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无疑是语言中的一种历史兴趣(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是许多流行,时尚,新词和流行词(留下)的痕迹。

问:你提到时尚:这是不是说正在风行的那些东西呢?换言之,你阅读你的同时代人的作品么?

答:事实上,我一般来说读的很少。这不是忏悔,读的少显然是出于我的写作。我有三种阅读方式,三种阅读材料的方式。第一种阅读方式在于把一本书过目:我收到一本书,我听到与这本书有关的一些东西,因此我把这本书过目;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却从来没有人谈论过的阅读。和就盲人的类视觉视像(paropticalvision)写作专题学术论文的于尔?罗曼(JulesRomains)一样,我也要指出,存在一类与这第一类流畅而偶然的阅读相关的信息,但它发挥了相同的功能:一种对位于听觉(para-acoustical)的信息。我的第二种阅读方式适用于我的作品:一个准备的过程,一篇文章,一本书——好吧,在这种情况下我读书,从头到尾地阅读,记笔记,但我只是按照我的工作来读它们,它们走进我的作品。而第三种阅读类型是我的枕边阅读(睡前阅读),通常读的是经典„„

问: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答:我的“同时代人”?我几乎都把他们放到第一个范畴里了:我把他们“过目”。为什么?很难说。很可能是因为我害怕受到与我太过于接近的物质/素材的诱惑,它是如此地切近以至于我没有能力改变它。我不认为我自己在重新从事福柯、德勒兹或索莱尔斯的工作„„它太近了。它在一种太过于同时代,绝对同时代的语言中到达。

问:存在例外么?

答:有一些。曾经有一阵子一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并渗入了我的工作,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总是处于意外。而且,无论何时,只要我严肃地阅读一本同时代的著作,那都是在它出版很长时间以后,而绝不是在它流行的时候。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它的时候,噪音实在是太多了,我也就不想去读它。比如说,我读过德勒兹的《尼采》和《反俄狄浦斯》,但都是在它们出版一段时间之后。

问:还有拉康,毕竟,你经常提到他。

答:我还真不知道“经常”这回事。事实上,(提到他)大多是在我写作《恋人絮语》的时候。因为我需要一种“心理学”,而只有精神分析学家才能给我提供这种东西。也正是在那里,在那个确切的点上,我经常遇到拉康。

问:拉康主义或拉康的“文本”?

答:都有。拉康的文本本身就让我很感兴趣,它能把事物动员起来(使事物动起来)。

问:因为文字的游戏?

答:事实上,不。那是我最不敏感的东西;我看到它的意谓,但我不去听。然而,剩下的,我通常都很喜欢。回到尼采的类型学,拉康至多是相当罕见的“牧师”和“艺术家”的混合。

问:在想象物,你著作的核心主题,和影象-剧目(image-repertoire),以及拉康的想象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么?

答:是的,它们是一回事,但我确定通过对它进行孤立,我使这个主题发生了变形。我有这样的印象,即影像-剧目几乎是精神分析学者贫乏的联系。(它)困于真实界与符号界之间,看起来受到了低估,至少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公认的文本的低估。另一方面,我的下一本书,会是对这种影像-剧目的确证。

问:你读你的书么?我的意思是,你会重读你的作品么?

答:绝不。我太过于恐惧。要么我就会认为它们很好而我不再有能力做到那么好,要么我会发现它们很糟糕并后悔写了它们。

问:你知道谁阅读你的作品么?你为谁写作?

答:我认为人们总是知道自己对谁,为谁说话。在言语受到关注的地方,总是存在一群确定的听众,即便这个听众是异质性的。然而界定写作的绝对独特性的,实际上却是呼语(allocution)的零度。那地方是存在的,但它却是空的。人们永远不知道谁会填充那个空间,以及,你为谁而写作。

问:你有时会有为子孙后代而写作的感觉么?

答:坦率地说,不。我不能想象我的作品全集(oeuvre),我的文本,在我死后会被人阅读。确切地说我真没有想象到这点。

问:你说“作品全集”。你意识到你在写作的是一个“作品全集”么?

答:不。而且,我本能地把“作品全集”变成“文本”:我并没有(自己在)创造某个作品全集的意识。我写作每一个文本就像它(自己)到来一样。通过一种执念,战略的连续性和迂回的混合。

问:还存在其他任何以别的方式建构出来的“作品全集”么?

答:也许不。我不知道。

问:但不管怎么说,确定的是,你经常,像瓦莱里一样,“即期(ondemand,应要求)”写作。

答:通常是这样的,但说实话,越来越少。在作为一个写作任务的时候,事情进行的都很顺利,无论它是一本书的前言,对一个画家的介绍,还是一篇文章„„简言之,如果是委托给我的写作的话,事情就会进展的相当顺利。另一方面,在要求是为了某个论题,比如说,在我不得不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麻烦起来。而在我任由自己接受这些要求的时候,我就会变得相当苦恼于写作。

问:这解释了你写作的东西的极度片段化的特征„„

答:这就像一种倾向(proclivity)。我越来越近地向片段移动——我享受随片段的风味,我相信其理论上的重要性。顺便说一句,我是如此地沉浸于片段以至于我开始不能写作那些带有某种特定的长度和延续性的文本。

问:即便你的作品片段化并服从于(特定写作)任务(因环境而定)的偶然性,它还是为一些重大的主题所贯穿,所统一„„

答:存在主题。比如说,影像-剧目。方向。定见(doxa)。也存在反-歇斯底里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只是在最近才出现的。按我要再重复一遍,它们是主题。

问:你的意思是它们不是哲学“概念”么?

答:不。它们是概念。但它们是隐喻-概念,发挥着隐喻的功能。而如果尼采说的是真的话,如果概念确有,如他所说的那种隐喻的起源的话,那么,我放置自我的位置,正是这个起源处。因此我的概念并没有通常为哲学家所给予的那种精确性。

问:在你的著作中最震撼的不是精确性的缺席而更多地是你的概念挪用或概念紧扣的那种狂野而不受约束的天性。

答:“狂野”是个合适的词。我遵循着某种并不总是认出原创专属性的,有些非法的法则。这并非来自某种抗争的精神,而是来自欲望的直接性(无中介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来自于贪婪。正因为贪婪,又是我才会抓住别人的主题和言语不放。顺便说一句,在别人从我这里“拿走”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从不抱怨。

问:因此,你作品的同一性与其主题相比更在于这种操作咯?

答:正是。运动与操作,而不是主题或概念。比如说,“转变”。影像的转变。词的意义的转变。或者,词源学的资源。又或,概念的变形,失真。整个儿一系列的方法,进程——为此,我也许应当试图在《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中确立一个术语。

问:这些进程的目标是什么?他们至于具有某种特定的的目标,独立地隶属于它们纯粹的执行的目标么?

答:我期待的是一种不会麻痹他者、读者的写作。但那也不会太过于熟悉,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希望实现某种既不是麻痹性的又不是过分“友好”的写作。

问:你过去常说你寻找的是一些“网格”,通过这些网格来理解和占有现实„„

答:我不认为我曾经谈论过网格。不管怎么说,如果我谈论过的话,那么,那也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一种我四处随身携带的,适用于所有地方的网格。但我认为从封皮驱出现实是很可能的,正如我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不带“网格”地驱出现实!而那就是符号学的全部问题之所在:一开始它是一个网格,而我本人则尝试使之成为一个网格。但当它成为一个网格的时候,它根本就不生发任何事物。因此我不得不去别处,当然了,同时,也不否定符号学。

问:在说到你的作品的时候,不喜欢你谈论某种写作的迷信和神圣化的人们„„

答:我并不反对神圣化。拉康在不久前曾经说过真正的无神论者是相当罕见的。神圣者总在某个地方„„因此,让我们还是这么说吧,对我来说,结果证明这个神圣者就是写作。让我再重复一遍:不神圣化任何东西是艰难的。索莱尔斯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做到这点的人。也许。他也可能在某处有个秘密,就像萨德那里的圣?丰的亵渎神明那样。不管怎么说,对我来说,我肯定神圣化了写作的极乐。

问:语言也是一种口语——戏剧的语言,比如说。

答:我和戏剧的关系相当复杂。作为一种隐喻的能量,戏剧对我来说仍然非常重要:我到处都看到戏剧,在写作中,在影像中,等等。但就上剧院看戏而言,我不再对戏剧抱有很大的兴趣,现在我几乎不去看戏。我们可以说我仍然对戏剧化敏感,那是一种在我先前提到的意义上说的操作。

问:一种你在教导的语言中认出的操作。

答:教师-学生的关系又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种契约的关系,但也是一种欲望的关系,一种意味着失望的可能性并因此而暗示着欲望实现之可能性的互惠的欲望关系。我挑逗性地说:那是一个出卖灵魂(卖淫)的合同。

问:今年你就要加入法兰西学院了。你认为这种教导关系的本性会以任何方式发生变化么?

答:我不这么认为。我希望不会。不管怎么说,在我的研讨班的框架内部,我总是基于教学保持着一种“田园式”的关系。除了对那些选择我(听我说话)的主体,那些前来聆听我的主体——而我则把自我强加于他们——我绝不演说。这些特权的条件也是,依照定义,学院里的课程的条件。

问:除了探讨班意味着对话,而课程则意味着独白(自言自语)„„

答:这不必然向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有这样一种使人痛苦的偏见,它声称在教学关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那个说话的人,而聆听的人则一无所有。但事情在两面都有发生,在我看来。聆听不一定就会遭到责难——以言说的名义。聆听也可以使积极主动的享受。

问:换言之,没有强迫性的权力关系?

答:在话语中当然存在权力的问题,在一切话语中都如此,而我将在我的就职演说中谈论这点。至于余下的部分,我不认为我需要为支持常常转入心理剧的虚假的对话而急着消除课程。独白当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戏剧,甚至是一种欺骗性的,流动的以及不确定的喜剧,其中正在进行着一个言语与聆听之间的微妙的游戏。独白不一定是专横的;它也可以是“可爱的”。

第18篇:吐尔逊斯依提先进事迹

吐尔逊·斯依提先进事迹材料 吐尔逊〃斯依提,男,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共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党委组织委员。从事党务工作几年来,能够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的纪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他平时能刻苦钻研学习党务知识,注重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自身素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农村班子建设,为促进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身为组织委员,该同志注重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参加各项组织活动,都能站在党员群众的前列,以身作则做表率。他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能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平时关心团结同志,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吐尔逊〃斯依提同志自2011年任组织委员以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党建工作上,基层党建工作事繁任务重,但他工作积极主动,遇到突击性工作任务时经常没有节假日,有时还夜间加班,他都无怨无悔。党建各项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他注重党建基础工作,强化“五大载体”建设,重视农村党员作用的发挥,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双培双带”先锋工作的有效开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很好地体现,群众反映很好。

三是勇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吐尔逊〃斯依提同志从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几年,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中勇于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了解农村党建工作的实际,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他组织全乡开展基层党组织“双评双促”试点活动;针对新发展党员外出多,谈话不及时的现状,他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集中上党课,提高他们掌握党的知识水平;针对村级后备干部来源匮乏的限制,针对传统的“三会一课”开展不正常的实际,他提出了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的设想,得到了乡党委的认可,并予以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试点开展。

吐尔逊〃斯依提同志倡导并组织实施的多项党建试点工作,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也必将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四是能把党务工作与乡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干好党务工作就是更好地促进中心工作。几年来,该同志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参与乡里的中心工作。分工村时,他能积极协调村“两委”特别是“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关系,工作方法灵活,所分工的村年终综合考评均在全乡名列前茅。连续两年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都出色地完成,在闻合高速、河运高速征地时,被征地农民因对有关政策不了解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时,他能深入到农户家中向群众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讲清政策规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征地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没有出现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五是兴建农村活动场所优化办公条件

克孜勒苏乡农村办公条件落后,该同志积极主动协助党委书记抓好村级组织场所建设工作,负责工程建设的协调,完成了村委会建设工作。实现了办公有地点,活动有场所,改变了过去村支书家就是支部办公室的落后面貌。

六是注重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虽然他在组织委员的岗位上已干了几年,但是他深知:作为一名组织员,要想做好党建工作,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给党务工作者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他十分重视知识的更新,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能自觉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的形势,把握时代的脉搏,自觉锤炼,以不断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能力。

七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当好发展党员的“第一把关人”按照党员发展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几年来,我乡的党员发展工作很有成效。我乡共发展党员50名,党员发展的结构比例都达到了县委组织部的要求。每当代表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谈话时,他总是认真细致地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教育发展对象既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公民,更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吐尔逊〃斯依提同志对待党务工作满腔热情,他具有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深受党员和群众的好评,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优秀组织员。

二0一二年六月

第19篇: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

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

文/张斌贤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为数不多的大教育家之一。而他的历史地位的奠定,主要在于他提供了一系列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关于教学问题的思想。他的教学理论不仅独具特色,更重要的是,它继承并发展了近代教学研究的成果,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教学认识的水平。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这是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课题,在赫尔巴特以前,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和裴斯塔洛齐等人都先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财富。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建立是以前人工作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它既不是纯粹思辩的产物,也不是单纯经验的结果,而是努力按照心理的原理系统建立起来的。总的看来,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有三重心理学基础。

首先,赫尔巴特认为,应当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课程。他指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经验和同情(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经验,只是更倾向于伦理和社会的方面),这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①。这里,赫尔巴特与卢梭要求重视儿童经验的见解是一致的。但他又进一步指出,儿童的早期经验是分散和杂乱的,需要教学予以补充和整理,他说:“经验仿佛期待教学追随它,以分析它所积累的(表象)群;安排和连结它的分散的、不定形的碎片”②,这是因为,相对于经验和交往,教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能更深入地渗透到心灵之中③。这样,赫尔巴特就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发展了卢梭的思想,并且改造了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那么,教学如何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补充由经验和交往已经得到的东西”④?这首先要求教学的内容能够与儿童的日常经验密切联系,赫尔巴特认为,直观教材正符合这样的要求,对直观教材加以运用,能够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为丰富, 确切和真实, 因此,教学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月球中的山和天堂的天使这样一些脱离儿童经验的材料⑤。在这方面,赫尔巴特与裴斯塔洛齐的主张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赫尔巴特认为,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本身就存在于经验之中。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想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或使之返回意识的内心力量,或者说它是一种激起心理活动的

1 手段”⑥,因此, 只有能够激起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他明确指出: “要掌握知识,并且得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具有兴趣”⑦。而“厌倦是教学的最大罪恶”。

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依据他对兴趣的分类对教学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认为,根据经验兴趣,应设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学科;根据思辩的兴趣,应设置数学、逻辑和文法等学科:根据审美兴趣,应设有文学、绘画等学科;根据同情兴趣,应设外国语(古典语和现代语)、本国语等;根据 社会兴趣,应设历史、政治和法律等学科;根据宗教兴趣,应设神学,等等,在近代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所制定的课程计划是最为广泛和庞大的,它几乎包含了当时所有的重要知识门类,而这是与其多方面兴趣的思想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一致的。

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第二重心理学基础是观念活动的规律,确切地说是统觉原理,这一点是与前一个基础相联系的。在赫尔巴特看来,虽然观念所由形成的感觉经验是杂乱的碎片,但这并不意味着观念的活动也是杂乱无章的,恰恰相反,它是井然有序、严格按照频率律和联想律。换句话说,新观念和新知识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产生的,这就引起课程设计的需要。根据统觉原理, “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题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题材”⑧。这是赫尔巴特极为重要的思想,他指出: “最有效地、自始至终地安排教学整体,以便使每一个先前的结果为相似的和较远的结果做好学生心理的准备,这是我在一些教育著作中主要考虑的问题”。⑨

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 “相关”和“集中”的原则。所谓相关是指学校不同科目的安排和教学应当互相影响,这一原则到今天仍然有用,集中原则指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所有其他科目都作为理解它的手段。赫尔巴特认为,历史和数学应当是学科的中心。这两项原则是基本目的在于保持学科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它们对于以后德国和美国的赫尔巴特学派的课程思想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甚至从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中也可以看到影响的痕迹。

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第三重心理学基础是文化纪元理论 (在生物学中称为 “复演论”),这种理论在十

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学术界乃是一种普遍的信仰。2 莱辛 (Leing 1729— 1871)赫德尔 ( J· G· Herder 1744—1803),黑格尔以及后来的斯宾塞都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如果说,在哲学家和文学家那里,它是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在教育界,它则成为一种儿童发展的理论⑩,从而支配了诸如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理论。* 赫尔巴特从席勒那里接受了这种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早期,感觉在认识中起着主导作用,以后,想象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想象力可以在诗(例如《荷马史诗》)与神话中发现,最后, 当理性发展起来时,人类就进入它的成年。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儿童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的基础是种族发展在相应阶段上的文化成果。* 以此为基础,赫尔特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教学内容的程序。他认为, 儿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婴儿期 (1—3岁);2.幼儿期(4—8岁);3.童年期;4.青年期。依据这个阶段划分,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是,在婴儿期(相当于人类历史的早期),对身体的照管优先于其他一切,并大力培养儿童的感受性、加强感官训练(这基本上承袭了卢梭的思想);在幼儿期(相当于人类的“想象”期),教学内容以《荷马史诗》为主,以发展其理性。

文化纪元理论本身是否正确,赫尔巴特以此为基础所阐述的课程理论是否合理,这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但他的主观愿望,即自觉地把课程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应当加以肯定的,这对于始于二十世纪初的 “使教材心理学化”的思潮具有深刻的影响。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特殊贡献主要不在于它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而在于他继承了前人的合理思想,使之融合到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并赋予以严格和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从而使课程的设置与编制有了 明确的依据,这就避免了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了课程设计的散乱现象,以保证教学有效地进行。

赫尔巴特继承了前人、特别是裴斯塔洛齐关于直观教学的主张,认为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指出,“在儿童和少年时代的教育职业中,直观是最重 3 要的”*除了通过直观的教学,没有一种教学是适合儿童的”*但同时他也看到,没有心智的训练,感官就一事无成,他说:“直观的正确性„„存在于综合地联系关于一物形式的一切因素中”*由于这个原因,他坚决反对费希特的信徒约翰生在其《裴斯塔洛齐方法之批评》一书中所提出的“把一切知识简化为直观,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的观点。这表明,赫尔巴特开始对直观方法进行某种修正,而这种修正他是用唯理主义哲学补充经验主义哲学而实现的。

唯理主义哲学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人类理智活动的最高形式存在于理性和概念之中。赫尔巴特把哲学上(同时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心理学)的唯理主义原理与经验主义相融合,并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产生了他的从感觉经验开始,经过分析和综合,最后达到概念的教学方法的进程。这是赫尔巴特教学方法心理学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赫尔巴特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是以其统觉理论与文化纪元理论为基础的。 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主要环节:感官的刺激,观念的分析与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赫尔巴特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方法的联系,就产生了他所谓的“教学进程”。

赫尔巴特所谓的单纯提示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直观教学方法。在统觉活动的第一环节,当前刺激所形成的表象要能引起意识中或意识阈下与之相似的观念活动,那么,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和频率,单纯提示教学正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赫尔巴特认为,单纯提示的教学是直接建立在学生经验之上的,是对经验的摹仿和复制,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经验。他指出: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运用各种图画作为帮助;这些图画越是没有为儿童不加思索地观看过或者作为无意义的娱乐而误用过,越对教学有帮助”。单纯提示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感官的运用,得到一些“与儿童已经观察过的事物相类似,并与之有关联”的感觉表象,从而为观念的联合作准备,因此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它的局限性,因而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加以运用。

在统觉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由于要形成观念的复合或融合,因而首先必须对不同的观念和表象区分(分析),以便发现观念间的相似、相同和不同,这就需要进行分析教学。分析教学是在单纯提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作用在于,对同时出现在感官前的事物,物体加以分析;用赫尔巴特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同 4 时出现的环境分析为个别的事物,把事物分析为组成部分,进而分析为特性。通过分析教学,儿童对当前刺激的反应更加清晰,从而为观念的联合作好准备。分析教学有两个阶段,第一,教师要求学生指出并命名当前出现的物体,然后转向尚未发展的,但儿童已经感觉或看到的事物;第二, “指出一个已经给定整体中的重要事实,这些部分的相关位置,它们的联系和活动性”。* 分析教学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接受“事实上呈现的材料”, 因而并不能获得普遍的知识,它必须向上发展到抽象的领域。在这里,赫尔巴特受康德认识论思想的影响是很明显 的。

统觉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是新旧观念的联合、统觉团的形成,而综合教学正“提供组成的成分并准备成分的联合”。通过综合教学,由单纯提示所提供的清晰表象和分析教学产生的对表象的区分,就形成了观念的联合,也就是获得了新的知识与概念。

这样,赫尔巴特就以心理学为基础,克服了单纯运用直观教学所产生的缺陷,使之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获得了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历史上已产生的各种孤立的不同教学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动力性过程,这是对教学方法的重大发展。他继承了前人,又超越了前人。

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教学方法应当不断地变换,这一方面是为了遵循儿童的心智活动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保持兴趣和注意,应有的作用。这一点至今仍然是教育界的信条。此外,赫尔巴特清楚地看到了个性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教学应当按照学生的个性进行。

在教学方法方面赫尔巴特的最大贡献在于在继承、修正了前人思想的同时,运用系统的心理学原理,发展了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开创性的独到见解。在西方教育史上,象他这样对教育发展做出了如此重大贡献的教育家是为数不多的。

但在另一方面,赫尔巴特也遗留下了一些他未能予以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分析教学与综合教学是前后相继进行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和顺序是很明确的,这未免过于机械;尤其是在当他在论述不同年 5 龄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时,甚至把二者割裂开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而从当时的思想条件看,这种缺陷应归咎于赫尔巴特本人的主观认识。

赫尔巴特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它是与统觉和兴趣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或者说,是以它们作为基础的,在赫尔巴特教学心理学化的理论中, 它是一个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具体传授等的庞大整体,是一个规范化了的教学模式和程序。

赫尔巴特认为,统觉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他指出,兴趣活动也可以划分为阶段:1.注意:由于心智活动“使一种表象比较突出并对其余表象发挥作用”,这就使兴趣活动对它产生一种倾向;2.期待:但新引起的表象活动往往并不能立刻出现在意识中, 兴趣活动因而转向对之产生期待:3.要求:从兴趣中产生欲望, “这种欲望通过对象的要求,使它本身显示出来”;*4.行动: “当人的能力为要求所使用的时候,要求便进而为行动”。* 统觉和兴趣是教学形式阶段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基础*,但仅具备了这些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认识到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赫尔巴特认为这有两种:专心与审思。所谓专心是指集中一任何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而审思则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据德·加谟分析,审思是由专心活动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同化作用。*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由于专心活动是相互隔绝的,因而不仅需要许多专心活动,而且需要使之与审思活动不断地互相转化,并使之在审思活动中联合起来,他把这称之为理智的呼吸。

正是在上述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明了: 当一个表象由于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之前,兴趣活动开始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新学习知识的准备;

联合: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人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学生由“一个专心活动进展到另一个专心活动中去”,因而产生观念的联合,即新旧知识开始结合,但尚未出现最后结合,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 (新知识)前的

6 期待阶段。对教师来说,应当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系统:但最初形成的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的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概念。

方法:强化新旧观念间的系统联合,这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活动,巩固新知识。这时,兴趣就进行到行动阶段。

以上是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在赫尔巴特以后,德国、美国的赫尔巴特主义者继承了他的理论,并做了一定的修正。

从古代以来,每一个文明社会至少有某些成员曾经发展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曾经试验过关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性质的一些想法,但直到十九世纪初,除了赫尔巴特,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学曾经明确提出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教学模式的主张。裴斯塔洛齐虽然曾经设想寻找教学的普遍要素,以便使教学方法得到简化,可以广泛地加以运用,但赫尔巴特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对教学过程的一切因素、一切活动加以抽象,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法上,而且,赫尔巴持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抽象的,这使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因素在实在和确定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使教育史上各种合理的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在心理学的前提下融合起来。再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在赫尔巴特自身的思想体系中,也是一种高度综合,是他对后世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杜威评论说:“„„很少有人试图依据一般的原理对进行讲述的方法做出概括,形成公式,其中之一,即赫尔巴特讲授分解为依次相联的五个阶段(原文如此一一引者注),对于学生静听的讲述课关系极为重要,而且对于讲述课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他所有的主张”。* 教学形式阶段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从理论上讲,由于使教学活动形成为一个明确、有机联系和规范化了的程序,因而提供了一种一切教学活动都可以参照的模式,任何教师不管他本人的素养如何,都可以依据它进行教学。正因如此,赫尔巴特及其信徒的教学形式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育史上,从古到今,很少有一种教学形式可以与它所产生的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相匹敌。

在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中,包含了许多今日看来仍然不是陈旧的思 7 想,从具体到抽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表明了这样一个深刻的见解,即学习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师对学习的指导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自我指导。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无论在艺术或在伦理方面,学校只能承担一个人所需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最普遍的部分,这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从一般到特殊,能够不断向前扩展、通过环境更新自己*,这即是统觉的作用, 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他认为: “人类通过它所产生的思想范围而不断教育自己”。英国学者费尔金夫妇曾经说过一句话,形象地揭示了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他们说: “赫尔巴特的学生象是一条能够适应任何风流变化的船,它最初是由教师把舵的,以后则由学生自己经过训练和自我获得的力量来掌握, 以驶向目的地”;在这一点上,赫尔巴特的见解与当今所谓智力发展,尽管有许多区别,但在实质上是共通的,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甚至在当代的一些教学理论中也可以发现它的影响痕迹。例如程序教学,虽然它与形式阶段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中的一些原理,例如小步子,赫尔巴特也曾经明确提出过,他说: “因为初学者只能缓慢前进,(因此)对他来说,最小的步子也是最快的步子。他必须每一点上都停留一下,以便能够对每一事实都清楚地理解”。* 。因此, 虽然不能断言普莱西,斯金纳等人在创建程序教学理论时曾接受了赫尔巴特的影响,但从二者的相似中可以看到,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是包含着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因素。

当然,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是十分完善的,它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他把复杂的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诚然,教学活动是有章可循的,而且,教学形式阶段本身也多少反映了教学中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一般逻辑,但过于简单化,非但不可能使教学的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造成各种新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赫尔巴特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不同科目、不同年龄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因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寻求可遵循的基本规律——虽然影响了现代化教育理论,但它的形式却被抛弃,或者说被扬弃了。

在赫尔巴特的体系中,教学心理学化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思想整体,它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学以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基础,用 8 他的话说就是心理学的条件决定教学过程;其次,教学以心理发展为目的,这就是他主张的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发展多方面兴趣的:第三,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前两点在赫尔巴特以前,曾经有许多教育家先后作过不同程度的论述,他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在于,赋予前人合理思想以坚定的基础,并加以综合,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但教学本身就是心理过程和心理发展这一论断,则是由赫尔巴特首先明确提出、并加以系统阐述的。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和心理活动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中认识事物,吸收知识本身就是统觉展开的心理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不断形成的统觉团所产生理智背景能够使儿童在整个一生都可加以利用。因此,统觉过程不仅是教学活动所特有的,这样,教学与心理发展就是一致的。教学本身的进展同时也正是儿童心理的发展。这个思想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把教学与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教学既能更好地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又能直接促进心理的发展。这也就是说,心理发展并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最终才能达到的目标,而且是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都可能产生的;同时, 由于两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教学就不再是单纯地顺应心理活动,而是促进心理发展的主动力量,用赫尔巴特的话说,教学虽然不能创造心理活动,但能加速它们。*这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发现。 但是,绝不能因此夸大赫尔巴特教学心理化理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它只是表明了使教学心理化这一个长期探索的历史过程的开端,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并没有真正解决使教学心理化的所有问题,更没有达到终极的真理。

一方面,赫尔巴特虽然努力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学科,但在他所处的时代,完成这项工作的思想条件远未成熟;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心理学建立在他的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这就严重损害了它的科学性,使之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在主观上,赫尔巴特是企图建立科学的心理学作为其教育、教学理论的思想基础,但在客观上,基础本身的缺陷反而影响了以它为依据建立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赫尔巴特虽然努力把心理学与教学相互联系起来,但是,他的教学理论并非完全是其心理学的产物,换句话说,从总体上讲,他的教学理论是心理学化了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总体的每一部分,每一个方面都是以心理学为依据的;从思想的发展来看,赫尔巴特只是到了晚年才真正全面地以心理学为基础阐释其教育、教学理论,而在此之前,他的理论体系的基本结 9 构已经形成,一些重要的原理业已提出,因此,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其心理学之间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裂痕,也就是说,内容与形式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 当赫尔巴特用自己的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教学现象时,常常使后者屈就于前者,这样,他的心理学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抹煞了其教学理论的光泽。这就是为什么后人能够抛弃他的心理学,但却不能因而否定其教育、教学理论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④⑦* :Herbart’s OutLInes of Educaaonal Doctrine。Eng frans by A.F。Lange, N Y, 1909, P6

9、P6

9、P

44、P113——1

14、P52, NoteP8

4、P

211、P209 ②③*:Herbart’s Science

of

Education Eng trans by H.M. and E.FELkin,Boston,1908,P1

38、P140\\ P154—1

55、P1

31、P126 ⑤⑨*:Herbart’s ABC of Sensen Perception,Eng trans by Eckoff N.Y 1914,P41—42,P281一28

2、P1

57、P1

37、P1

35、P140——141 ⑥ 但赫尔巴特又认为,兴趣是一种产生于观念关系的感觉, 因此,观念必须以恰当的关系给予,以引起兴趣。杜威认为,这是一种循环论证(见上Dewey:Interest as related to will P237—241) *a 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3,N.Y,1918,P240 ⑧墨菲、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上册,第82页。

⑩ 20世纪初,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S.hall)明确地把它当作一种儿童心理学理论并加以系统化。

*F.eby and C.F Arrowood: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N.y1934, P778。

*但赫尔巴特又认为, 没有必要拘泥于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Qutlines of Educetional Doctrines,P53).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中,类似这样的矛盾并非绝无仅有。

*赫尔巴特指出, 教学的自然程序就是兴趣的渐进过程(Qutlines of 10 Educationa Doctrine P94) *在赫尔巴特之后, 杜威、克伯屈受其影响, 也进行了相似的工作。 参见上J.P Wynn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Westport Connecticut,1970,P323—326 *转引自A.C奥恩斯坦《美国教育学基础》,刘付枕等译,人民教育出版杜,1984年版,第50页。

*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LondOn,1921, Herbart’s Science 。 (完)

and Practice of 11

P188

第20篇:北京百思巴特培训总结

百思巴特四轮定位仪培训总结及我校二级维护训练计划

2010年5月4日-5日我参加了北京百思巴特四轮定位仪的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百思巴特四轮定位仪是此次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护团体项目指定的竞赛设备,因此对于此次培训我是十分认真的,没缺席任何一次训练,都按照培训部门的安排按时上课。

通过此次培训我掌握了百思巴特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到了国赛中对四轮定位项目的要求,得到了最新敲定的国赛四轮定位项目的操作工单以及理论题目,竞赛过程,评分标准。在培训过程中我是第一个要求亲自操作四轮定位的老师,通过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我充分掌握了四轮定位操作的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举升机的操作,传感器的水平,车辆信息的录入,车轮偏位补偿等。整个操作过程中重点就是轮毂的偏位补偿,在操作中要先按下补偿键,旋转90度再按下补偿键,需要确定四个位置进行补偿,之后按下计算键。在此次培训接近尾声时,大部分教师都离开了,当天下午我提出了加练,也请马工程师指导,收获很大。

参照此次培训的内容以及国赛要求制定我校训练计划

培训回来后我利用时间很好的学习了《汽车底盘测量技术》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最新的四轮定位工单,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我有充分的信心指导学生参加国赛,并初步制定了培训的计划。 培训计划:

此次的国赛中要求有二级维护和四轮定位以及理论知识三个组成部分,综合我校现有的设备考虑是无法完成训练的。因此要完成训练需要以下软硬件支持。

1.百思巴特四轮定位设备(供选手训练使用)

2.汽车二级维护项目工单 (此工单为修改后的163项) 3.卡罗拉车辆 (供选手训练二级维护项目使用)

有了以上设备加上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的认真准备相信此次国赛我们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我的培训总结及二级维护训练计划,请领导审阅。

另:带回《汽车底盘测量技术》教材一本

四轮定位操作工单定稿 一份

拍摄的教学参考相片若干张

乔文龙 2010-5-12

《廷巴特尔先进事迹.doc》
廷巴特尔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