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事迹

2020-09-28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推荐第2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推荐第3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桂花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规划2010——2012

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越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政府责任,突出资源配置,坚持全面推进。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整体规划,统筹各类工程和项目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突出重点,扶持薄弱项目。制定倾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积极扶持家庭贫困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3、注重内涵,提高质量。坚持内涵发展,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在制定政策、确定项目、安排资

金时优先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1、力争实现学校在2011年达到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2、实现校园校舍、仪器设备、图书、公用经费、师资等资源均衡配置。

3、推进和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制度化轨道。

(二)主要任务

1、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

要在近几年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加快中学布局调整的步伐。对因学校布局调整超过规定半径的学生,优先落实好国家对住宿生的补助政策和校车政策。

2、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划校园校舍,按照国家抗震设防和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标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使学校校园校舍达到《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加强学校仪器设备和图书设备,积极推进设备达标,增强教学保障能力。完善学校后勤保障条件建设,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

3、优化教师资配置

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大

体均衡。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大力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教师“一评三考”进入学校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加强师德教育,深入开展“敬业共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继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立足本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4、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发挥强校办学辐射作用

实施“托管办学”。教育局委托实验中学对我校实施管理。在托管期间,实验中学派得力教师到我校走教,我校派教师到实验中学进修,参加集体备课、公开课、听评课等教学和教研活动。实验中学在托管期间把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推荐给我校,使我校的教育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5、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要以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创新教研活动为工作平台,以创新求突破。结合我校实际,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新课程和有效教学的理念下,形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新局面,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6.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施教。

按照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开全开足课程,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办好《成长与你同行》教育专题节目。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学生的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与教学指导体系。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班主任工作,实行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努力使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二).确保经费,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保证上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种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经费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办学条件改善,不得用于人员开资和学校公用经费支出。

桂花中学

桂花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达标规划2011——2012

桂花中学

推荐第4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一、提升干部队伍素养

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大都市的地位和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天津市坚持把提高干部、教师素质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核心环节予以重点建设。

让校长、教师成名成家。天津市注重优秀校长队伍和教师对伍建设,创造最优越的条件促其成名成家。在实施了两期“十百千工程”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民主科学的原则,从全市遴选200名工作扎实、刻苦钻研、积淀深厚、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校长作为培养对象。用三年时间,分研修学习、深度培养、择优推介三个阶段集中培养,以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

市财政按每人平均10万元的标准,总计投入2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集中投向课程开发、导师指导、境外培训、异地挂职等项目。为促进培养对象自觉发展、竞相发展、早日成才,天津市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包括竞争择优机制、跟进后续培养机制、定期召回机制、开放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成本分担和成本返还机制等,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培养对象的内驱力。

按照既定的培养方案,目前,“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员,已经进入深度培养和二期学员的高端培训阶段。一批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员在“全国第二届未来教育家论坛 ”和学员个人教育专著首发式及推介会上一展风采,赢得广泛赞誉。

壮大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农村教师力量薄弱,是(障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为此,天津市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面向农村学校,把工作业绩突

出、愿意扎根农村的教师选入农村骨干教师建设项目的培育对象。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用五年时间,着力培养200名市级、600名区级、5000名校级农村骨干教师,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在农村地区引领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天津市设立的农村骨干教师建设项目,“按需施训、立足课堂、强化实践、开放合作”,采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行为跟进”的新型培训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案例分析、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和外语培训,重在开阔视野,观念更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引领骨干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和感悟《规范》中提出的 “志存高远,知荣明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要求,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

如今,天津市农村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广大学员在名师讲堂、学员论坛和志愿者学校研修基地潜心钻研,增长了才干,大幅度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创建均衡发展合作学区

经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多方面努力,天津市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学校之间管理、师资、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困扰薄弱校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学生择校的主要原因。

天津市创新发展思路,建立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校际合作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均衡发展合作学区试验。均衡发展合作学区是根据学校布局,组成的若干学区,每个学区由一所具有先发优势的学校作为中心校,周边3至4所学校为成员校。联合学区以中心校为核心,分层组建由校长、副校长、学科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合作共同体,中心校负责牵头统一进行校本教研、教学观摩、课题合作、学科检测与质量分析等活动。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盘活学区内教育

资源,图书馆、运动场、天文台、各类专用教室向学区内成员校开放,成员校之间可进行干部跨校挂职,教师跨校授课等形式的人员交流,形成共用共享机制。

均衡发展合作学区主要有中心辐射型、点面结合型、校际联动型、捆绑发展型等协作、互助、共赢的活动方式。在硬件共享方面,通过建立学区内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了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均衡发展合作学区实践使所有成员校充分意识到所肩负的共同发展责任;为创新教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为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均衡发展合作学区是天津市基于自己的教育发展现状而探索建立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非行政性组织,它的运行为创新学校发展模式带来了希望。河西区“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南开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合体,都是这种合作机制的成功典范。 2007年,天津市教委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建立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的意见》,把统筹教育资源,组建均衡发展合作学区,逐步建立更具实效性、普惠性的校际合作发展机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三、促进教师城乡对口交流

天津市通过制度设计不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对口交流工作,一是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乡镇任教服务期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各区县要定期选派城镇骨干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特级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二是落实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计划,要求各区县新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原则上都要到农村锻炼一年,对试用期内到农村锻炼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给予定级和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帮扶制度,市内六区和市教委直属校分别与农村区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100所城乡中小学结成了对口支援对子,市内六城区每年选派100名优秀教师到对口区县农村任教。

为配合教师交流制度的实施,今年天津市正式启动“流动教师公寓项目”,在“老五县”距离城镇20公里以上的农村学校,投资建设76套流动教师公寓,覆盖211所学校,惠及600余名教师,切实让城镇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天津并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把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这篇文章做实、做好,为孩子的未来、天津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奠基。

推荐第5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料】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分析】

一、机制的创新

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当前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一一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学习教育政策的有关知识。

说实话,如果不是沈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我自己应该是不会主动来关注教育政策的,因为,我总觉得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感觉都是在泛泛而谈,很笼统,针对性不够。而且虽然隔段时间国家就会出台新的教育政策,但其实许多根本性的“疑难杂症”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强调,具体有没有实现目标或者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不过,查阅了之前的一些教育政策或者法规文本,我发现这一次的纲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很多地方都强调了——机制,都提到了要建立教育的监督,教育质量的评估,均衡状况的保障机制,均衡状况的监督督导制度。经过资料查阅,我找到了,国家在这一“新机制”上建立了具体、详细的标准,简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制度”。

第一个制度,纲要建立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在一个区域内重点校或者非重点校的存在,或者差距的扩大或缩小,都意味着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变化的状况,对这个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因此要制定一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指标体系、评估的方法,要以客观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各个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程度,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制度,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关于国务院提出的: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第二个制度,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也是充分利用这种均衡发展的数据,对各级政府、党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究竟做得怎么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不均衡还是更均衡了,要把这个和对他的政绩的评估、考核结合起来,这需要相关的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评估中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政治的高度、老百姓满意的高度,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三个制度,建立了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做得怎么样的公示制度,可以让全国老百姓、让媒体、让社会大众来监督。

第四个制度,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会上,有关负责人就此有明确的说:“对做得好的一定要大力表扬,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是等十年以后看做得怎么样,而是今后每一年或者每几年都要进行评估,看看各地的义务均衡发展状况如何。这其实是以教育政策的评价为基础的,既是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价,其实更是对执行情况的评价,由此可以了解政策实行的方向是否正确,或者这个政策实行之后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以及哪里需要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对比评价”的好处。

我觉得,这些制度的建设与配套执行可以说是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措施。同时,对于社会公众,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肯定会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那么政策、规划的实施将顺利不少。这样在良性循环之下,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将更加有效,更加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内容的全面

机制的创新是这次纲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在内容上,教育部门也较全面的分析概括了引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就此系统地提出相应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在校际差距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是在城乡差距上,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支付力度,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差异。

接下来,我想结合第

一、第二大点,谈谈我的一点小想法。

(一)校际差距

其中,在第一块内容里面,教育部提到了“择校”这一热点话题,这是咱们老百姓“既爱又恨”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我们知道,学校之间的差距是由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在这一次的规划中,教育部相应的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从根本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治理择校乱收费现象,从完善政策角度来缓解城市择校现象。

“从根本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具体实际,我认为,政府应该致力于改造薄弱学校,教师校长的交流制度的建立,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另外,还可以通过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扩大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覆盖半径等一系列措施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别。按照规划纲要所指明的方向去努力实施,缩小校际差距,“择校”这一问题才有可能有所缓解。

而影响校际差距的一个大因素可以说是——师资水平。哪里的师资力量强大,家长就采取各种“手段”拼了命地往里钻。出现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就是因为城乡师资水平差异太大。针对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从而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逐渐缩小差距。

另外,“加强薄弱学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待重视的。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师信息化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化教师”的标志。这几次的见习下来,我有去过大家口中的像湖师附小、爱山这样的“一线小学”,也去过环渚、龙泉、凤凰等相对薄弱的小学。见习期间,这两类学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教师信息化能力差距甚大。记得有一次去凤凰小学,学校大队部下通知需要各中队辅导员帮助队员申请雏鹰章,而这个活动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我们的指导老师完全不会,也没有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去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而是完全的分配给我们去完成。教师也是“社会人”,更加是社会人的“引领者”,所以现代教师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可喜的是,这次会议中,教育部有提到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也包括我们家长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当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培训,在里面都有专门安排。

(二)城乡差距

第二块内容主要针对“城乡差距”的缩小,提出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这里我将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财政投入”和“学校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成正比的,因此可以合为一块讲。国家应该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有一个工程非常好,那就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要继续施行;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

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另外,我认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机构应该积极开展面向薄弱学校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薄弱学校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因此,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其次是“教师配置”问题,我认为以下五个小策略可以考虑考虑。

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为农村中小学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只有这样,加大财政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二块内容里面还提到了“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其中,有一个定语“区域内”,我认为它其实相当的重要。

“区域内”,为什么只是区域内呢?很明显,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而且,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原本就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比如2007年的统计:我们国家较发达的某个地区省会城市,小学的平均经费是4314元,最少的某些省,有的是264块,有的是378块,有的是382块„„相差了十几倍,说明我们国家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这是国家的一个基本国情。国家从整个战略发展来讲,大力加强中西部的发展,使我们全国都能够有一个更均衡的全国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能够达到更高的状态。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是一个过程,在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区县为主,这样的话各个省之间财力,以经济为主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带来对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这个差距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国家对中西部的重视会逐步的缩小,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即使在一个省,当我们实现省级统筹,区县为主的时候,在同一个省,包括在东部的发达省市,区县之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巨大的。所以从解决这个问题来讲,政府以省级统筹区县为主,对一些东部的发达省,我国认为对于那些经济确实比较困难,在短期内经济很难发展起来的甚至应该变为以省为主,来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光靠一个县的财力,光靠目前某些只能解决部分资金的专项支付力度是不够的,从中央政府现在也在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特别对薄弱地区、中西部地区。所以策略上,首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要强调的是,所有目标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因为均衡是相对的,会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的目标。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美好愿望,也是国家的一个美好愿望,虽然过程很漫长,路上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但是在相关条例纲要的日趋完善之下,加上社会、学校、个体的共同努力,不敢保证这个“愿望”能够完全

实现、完全达到,但至少会有所进步,有所改善,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一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肯定能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进行引导、控制和协调,而一个社会本来就是在不断摸索与探险中一步一步进步、发展以及繁荣起来的。

推荐第6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一、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政府要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以区为主、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新目标,将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提升好每一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快建立更具公益性、义务性、均衡性的义务教育体系,切实缩小城乡之间、层级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知识: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 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均等。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个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三)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问题: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区域、高质量学校、高质量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能“削峰填谷”,而应在“填谷”的同时,鼓励高质量的地区、学校都能有所发展,共同发展。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绝对平均发展,而是缩小差距。有人认为:均衡发展就是绝对平均地配置教育资源、绝对平均地获得学习成绩。实际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是一种基本的工作要求和过程,是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区域、城乡、学校、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并不是要彻底地消灭这种差距。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千校一面”的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教育机会的均衡、资源投入的均衡、最低教育质量和最低教育效果的均衡,并不是要抹杀在上述基础上的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有些人认为教育均衡只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但实际上,教育均衡应该是权利、机会、资源、过程、结果等的全面均衡。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均衡而忽视其他方面,势必会造成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效益时出现不协调,使整体最理想的效能难以实现。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断续发展、短期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由基本均衡到更高层面的不均衡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阶段交叉、综合连续、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同步化的“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允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分阶段发展,但大家都要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

目前存在着“上学难、上学贵”等热点问题,怎样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

答:新义务教育法对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作出专门的规定。比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并明确“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以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为什么还要修改法案?是不是现在的义务教育有很多问题?

答:之所以要修改,是因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吸纳,有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

新法坚持怎样的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

答:以人为本,保障权利是新法最突出的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新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制定本法。特别是对于学生这一章比较系统地确认了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针对不同的儿童和少年,哪怕是弱势群体都进行了特别的规定。同时,法律还从多个方面规定权利的保障,规定了学校管理的责任,规定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的责任,也规定了国家在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责任。这样的规定使得权利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

什么是义务教育?它有什么特点?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它具有公益性、统一性与强制性的特点。

新法中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是否意味着,新法实施后,学生上学不用交任何费用?

答:按照原《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国城乡的义务教育学校一直收取杂费,用以补充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新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同时也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按照国家要求,沿海发达地区要从XX 年开始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而我市不仅已于今年春季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还将于秋季开学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费;但对城市而言,我市目前还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何时开始实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我市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那么教育所需的各种经费怎样保障?

答:国家对义务教育采取新的经费保障机制,这样一个保障机制首先体现在义务教育的投入上。新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新法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新法对实施义务教育的管理机制是否有新的变化?

答:新法对义务教育的管理机制有了明确的规定。新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这是根据近年来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确立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调整了义务教育管理的事权,增加了省级人民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职责。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东中西部、城市与农村、不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对此,新法有所考虑吗?

答:新法针对我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熟政策、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从师资流动、预算编制、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规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我们现在提倡进行素质教育,对此新法有何规定?

答:新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概念,规定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法还对教育教学和教师予以专章规定,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教学和师资保障。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新法是否涉及教师的问题?

答:新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作出新的明确的规定。第三十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具备国家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这将目前中学教师职务系列和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了起来,将为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小学任教,调动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十一条还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地区补助津贴”等规定,对保障、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地位与待遇都会有产生重要的影响。

推荐第7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平店乡平店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力度,扎实做好迎检工作,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刘兆安

成员:姚丰收,刘玉停,刘天海,杨艳丽,

陈灵杰,牛晓颖,刘凤杰,刘玉华

三、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契机,抓好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校园环境进一步绿化和美化,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校园环境一流化。

1、逐步建立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系统管理各种档案资料。逐步建全领导、教师责任落实制度,争取做到学校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达到无缝覆盖,不留死角。

2、加强学校教学业务的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改革。

3、制订学校章程,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4、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使师生人人能够接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到高新科学知识。

5、努力更新添置图书、添置教学设施。

6、更新办公设备和学生课桌凳。

7、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8、合理规划校园。争取使我校整体布局趋于合理,教学基础设施完善。 (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

1、探索德育工作途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精神(举止文明、有责任感和爱心)、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设计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人文教育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动情中养成品行。

2、加强学科教学,发展智力,增强能力,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立学习的精神。要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对后进学生的辅导,争取学科质量的全面提高。

3、全面实施《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体育教育,认真开展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以及体育健康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使全体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4、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三)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实施名师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思想领先、作风过硬、富于开拓精神的干部队伍和一支观念超前、师德高尚、有强烈责任感和较高学术修养、富有创造力的和谐团结的教师群体。

1、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做到思想上要有活力,工作上要有创新力,管理上要有凝聚力。成为“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好班子。

2、强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竞争、合作、进取的良好氛围和激励机制,形成乐于奉献、富有特色、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

3、教师学历要求在近两年内全部达到高层次学历。鼓励和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进修,努力为教师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

(四)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

1、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使学校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2、和谐管理,加强办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初步形成制度与人文、继承与创新、共性与特色、民主与集中、稳定与发展相匹配的和谐管理思想,以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3、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通过强化常规管理,提升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4、建设学习型组织。要注重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促使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学习型的教师。要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努力形成学习氛围。

5、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稳定发展。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订好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的应急预案,切实抓好校舍、消防、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认真排查、消除隐患,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6、推行校务公开,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

四、具体工作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 (1)开展自查; (2)制定整改措施; (3)解决突出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1)完善档案资料; (2)迎接评估验收。

2017年9月

平店乡平店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17年9月

推荐第8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Xxx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工作之中。依据《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等文件精神,开展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服务于xx管理区7个行政村,人口总数1.25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xxx0元。全校共有教学班n个,在校学生数nn人,教职工共21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学校用地总面积9000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学校藏书4500册,普通教室面积 540平方米,教辅用房面积 330平方米,办公用房240平方米,生活用房1320平方米。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全县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我校根据县局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比城区教师每月多105元(绩效工资的10%)。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等都能按要求及时到账。

(三)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在县教育局牵线下,由xxx援建,投资100万元,于2007年10月竣工了一栋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2010年工作以来,我校又加大了投入力度,整修厕所、房屋、操场等,并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我校各功能室配置合理,电子白板室、音乐室仪器室、图书室配备齐全,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使我校就读的学生能和城区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1、教学设施:教室有统一提供的标准课桌椅。

2、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校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按标准配齐配足。

(五)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女教师6人。

专任教师合格率:全校21名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11 人,中师学历 10人,岗位合格率为100%。

此外,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自“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家访中面访覆盖所有学生家庭,并反馈情况,进行主题回访。在赛课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人人上讲台,覆盖所有学科。

(六)普及程度

1、入学率:入学率100%。

2、辍学率:近三年来,没有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七)教育质量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五、问题和差距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我校软件工程基本达标,但

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学校围墙急需整修,电线老化需要更换,食堂需要改造,没有微机室及其装备,需要上级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针对我校的不足,争取各级部门的关注,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Xxx小学

2013年10月

推荐第9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塔河县 会、县党务工作现场会;特别是学校在关爱工程工作上的一系列举措上,如“爱心”服务站、“爱心”超市等创建上,多次得到莅临学校的领导及参观者的高度赞誉(如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省教育学院领导)。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我校制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使各项工作在落实中,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给学校的义务保障经费,我校严格执行年度预决算制度,把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用到教学中去。近三年来生均公用经费投入分别是2219.87元、2300.47元、2574.53元,呈逐年递增趋势。

(三)办学条件

多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维修了教学楼,完善了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活动室、录播教室等功能室,并实现了班班通。

(四)保障机制

1、关注困难群体学生辍学问题。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认真落实 “贫困单亲留守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健全,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用好、用活上拨的资金,坚持校务公开。

2、加强学生学籍的管理。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各种学籍管理表册、资料按年归档登记,以便随时查阅。教务处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按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的档案,并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学生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和毕业、修业等规定,不得为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的学生更改或重新制作学生档案等材料。

3、实行“三包”“三查”:校长包入学率,班主任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期初查入学率,期终查巩固率,期末查合格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真正落实了校长“包入学,班主任包巩固,教师包合格的责任制,辍学率为0%。

4、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学生家长清楚保证适龄儿童入学是家长的一项义务,同时也是学生的一项权利。从而使学生家长主动送子女入学。

5、制度强校

一是分别制订了《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目标考评及奖惩办法》等,在制度执行和操作上采用阳光作业,上至校长,下至一般同志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本着为学生、为家长、为教育、为自己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

方案及全县统一作息时间。三是通过立德树人从严治校,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不乱办班不乱订教辅资料、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五)、教师队伍

师资概况:应编教职工总数79人,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学历教师比例50%,县级骨干教师12人。

1、校本培训构高效。为每名班主任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为每位教师设计“教海拾贝”、“师德手册”,便于采撷工作点滴,记录爱的脚印,提升了教师教科研的后劲。学校班子成员深入课堂,继续推动“生态课堂”,研究形成4321校本培训模式。使“生态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2、有效教研促成长。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磨砺摸索出了生态教学模式——四学教学模式。即预学、互学、导学、评学。教师们真正做到了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课程,做到了授人以渔。

3、创新评价策略。生态课堂生态评价。扎实进行质量跟踪监测,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尝试让学生自拟测试题的探究,让学生参与出题,标出学生的姓名,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质量与管理

学校紧紧抓住生态课堂教学这一条主线,以“预学—导学—互学-评学”的“四学”高效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

提高课堂效率;以4321校本培训模式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把课堂作为改革的主阵地,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突破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管理定校

一是牢固树立以“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为办学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均衡发展、提高质量”的教育主题,制定了“一二三四”工程,二是提高管理效能。班子实际人数在书记、校长两人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名德育副校长,但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继续优化中层干部队伍,实行条线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激励中层干部努力成为师德的楷模、教学的骨干、管理的能手。

2、德育凝校

在“1234” 德育模式的引领下,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系列活动:如微笑进校园、寻找身边的美、“温情驿站”服务、“爱心超市”、“爱心一帮一”捐赠、走进敬老院、警民共建庆佳节、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习、家长学校的开设、家长开放日、“家庭才艺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爱、自信、自立的良好品质,使教育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拓展到了社会。

3、文化美校

学校的“走廊文化”以传统节日文化、国学、绘画、书法等主题设置,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隐形教育。

推荐第10篇:西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西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档案

类别:体育健康管理

卷名:米坪小学常规教学检查

及体艺卫工作细则

单位:自2013年9月至2014年

2月

保管期限 永久

本卷共1件5页归档号

第11篇:大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简 报 (第三十二期)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

县委书记陈刚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1—

9月下旬,大关县委书记陈刚深入悦乐镇、上高桥乡、玉碗镇、木杆镇等多个乡镇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陈书记每到一所学校都仔细了解了各乡镇学校辖区内人口、占地面积、在校生情况、师资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各学校教学设施配备等情况,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陈刚指出,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四个一流:建一流的班子、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树一流的形象。

—2—

陈刚要求,各学校要在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和师德建设等制度建设上再添措施,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精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孩子在脱贫路上掉队,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扶智、扶贫助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育人功能。各学校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实事求是,以实用够用为前提,改善学校办学条

—3—

件,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要加强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免费午餐质量;要强化管理,抓好校园安全稳定,抓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陈刚强调:抓好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关键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解决食宿问题,才不辜负家长的期盼和社会的期待。每一所学校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学得好,要不断加强控辍保学管理,从机制责任上不准辍学、办学过程中不让辍学、服务保障上不想辍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关爱的阵地作用,充满感情的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知晓学校家底,熟悉学生家庭情况,对号入座,因材施教,定时和不定时地与家长和监护人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夯实好基础,努力做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好老师,为大关教育的发展写下美好的篇章。

—4—

(玉碗镇、悦乐镇中心校 蔡泽洪 文礼奎 )

大关县教育局召开2017至2018学年教育事业统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全面改薄 “二十条底线”要求督导工作会议

2017年9月20日,大关县教育局召开2017至2018学年教育事业统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全面改薄“二十条底线”要求督导工作会议,教育局党委在家领导,机关各股室及督学,各乡(镇)中心校、中学、县直各校(园)、民办幼儿园园长、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学校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业务人员,负责“二十条底线”督导工作相关人员共八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5— 会议要求:一是高度重视辍学生(尤其是卡户辍学生)返校工作;二是立即整改县委陈书记在学校调研中提出的问题;三是严守“二十条底线”,切实做好全面改薄督导工作;四是中小学起始年级严禁出现56人(含56人)以上大班额;五是高度重视“三残”少儿入学工作,确保达标。六是严格做好学校图书和教学仪器的使用、管理及维修工作;七是做好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供应筹备工作;八是切实做好2017至2018学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做到不错报、不漏报;九是全面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十是抓好新学年党建工作,积极发展新党员。

会议还传达了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学校安全、维稳、教育精准扶贫等相关工作,对教育事业统计和全面改薄“二十条底线”要求督导系统录入工作开展了业务培训。

—6—

(均衡办

郭演洪)

天星二中开展“学《党章》、讲党

课”活动

为进一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使全校教职工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学校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9月19日,天星二中开展了“学党章,讲党课”活动。

学校支部副书记向与会教师解读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特点,党支部书记通过“木桶法则”、“温水煮蛙”、“蛇的蜕变”告诫老师们,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有危机意识,不能安于现状,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常态。三是要能够跟上改革的步伐,能经受得住改革的阵痛,从而使自己不断的“蜕变”。最后,学校党支部书记要求全体教职工,一

—7— 定要用习总书记的好老师的四个标准,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党性修养,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活动结束,老师们反映,听了党课后,既备感压力,又充满信心,坚信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不会成为学校这个“木桶”的短板。

(天星二中

杨忠孟)

预防为主 警钟长鸣

—8— 2017年9月22日大关县悦乐镇第二中学开展了法制教育

讲座暨消防、地震演练。

该校聘请昭通市交警水昭支队陈队长开展了一场生动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大量典型、鲜活的案例,用丰富的语言以及现场提问作答互动等环节,从教育学生正确识别交通信号和标志;爱护公路设施设备,以及如何安全行走,如何远离机动车辆和如何保护自己等,使全校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应的交通安全法律常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9— 在消防、地震演练过程中,学校演练领导组注重周密部署、反应迅速、有序撤离三个环节。通过演练,达到了“在意外来临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从容应对意外灾害,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保证全校师生当火灾、地震监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时,快速、有序、高效应急避难,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强师生预防突发事故的意识,培养师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时,逃生、救援的能力,从而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悦乐二中党支部

蒋德贤)

大关县开展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及基本功竞赛

为全面实施“教育兴县”战略,提高全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给全县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 —10— 能、学习交流的平台。9月18日至20日,大关县第三届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及基本功竞赛,在笔山小学和翠华镇完小两个赛点分学科进行,来自全县9个乡镇的70名教师参加比赛。

参赛选手均是经过乡镇预选赛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教风活泼,课堂教学质量高,效果好,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较好地诠释了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教学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

—11— 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的体现了我县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创建成果。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陈明燕、萧宁、闵毅、李廷秀、李春燕、钱飞、舒兴媛、章喆八名教师分别获得各学科组第一名,他们将代表大关县参加昭通市第三届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及基本功竞赛。

以赛促练,以练促提高。本次大赛为我县广大青年教师创造相互切磋,增进交流,锤炼基本功的机会,是大关县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及基本功训练的一次检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起 —12— 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大关县教育局 罗江

校对:张

郭演洪

—13— 燕)

第12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仙桃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安排

(一)学校建设改造

现状分析:

我校于20XX年建设完工,当时缺乏资金,建筑水平低下,时间久远,未能修缮。到目前为止,部分功能用房,辅助用房破坏严重,设施设备极其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配电房已丧失供电功能,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设施残缺,厕所已无法使用,运动场周围水沟存在安全隐患,草坪与学校布局极不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不尽完善。

第一期(20XX年)

1、彻底消危:

①、配电房。瓦面破损,椽檩腐朽,墙体倾斜,设施存旧,需改建危房资金4万元,配制室内设备1万元,计5万元。

②、学校围墙。计10万元。

2、全面翻新:

学生宿舍楼。宿舍楼阳台下陷,门窗残缺,墙面斑驳,围栏缺损,地面不平,设施差,供水条件设备差,布局不当,需翻新资金30万元。

3、迅速新建:

新建冲水式厕所,需新建资金20万元,设置配置5万元,计25万元。

新建校园文化广场,需资金5万元。

4、添置设施:

①、完善学校澡堂设施,需资金10万元。

②、完善技术装备。按高标准的要求配齐80%的仪器、设备和图书。

③、添置体育器材。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基本完善所有设施和器械配备。

④、学生餐桌。需购置学生餐桌120套,资金5万元。

⑤、学生住宿用床。需购置铁床500套,资金10万元。

⑥、翻新七年级学生课桌。 第二期(20XX年)

1、翻新学校主教学楼。

2、改造建设标准化实验室。

3、完善学校主校道硬化,并将校门西移需建设资金10万元。

4、完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建设。

5、建设网络教室,实行班班通。

6、翻新八年级学生课桌。 第三期(20XX年)

1、高标准建设全封闭式运动场,完成塑胶跑道建设。

2、添置体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标准100%完善所有设施和所有器材配套。

3、完善技术装备。按高标准的要求配齐所有仪器、设备和图书。

4、建好电子阅览室。

5、翻新九年级学生课桌。

6、学校水网改造。资金8万元。

7、游泳池配套设施。资金10万。

(二)教师队伍建设

1、现状摸底

我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65人,其中35岁以内的教师有30人,占%,36-44岁的教师有10人,占%,45岁以上的教师有25人,占%,现有本科文凭的教师9人,大专学历教师38人,中专学历教师17人,厨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33人,初级职称教师29人。

2、转岗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师与学生1:17的人员编制数的要求,我校教师人员编制数目前已经超编,但实际上由于我校教师人员配制复杂,有二三十名教师是通过民转公、直转等形式进入我校任教,有极少数教师由于能力水平和身休状况诸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安置在后勤岗就业或在家休息。目前,我校在一些小科如地理、生物、历史、政治这几科上就缺乏能胜任这些学科的专职教师,音美教师也偏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积极鼓励部分教师进行转岗,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还定期地输送教师到农村小学进行支教,用以缓解我校教师暂时超编现象。

3、教师培训提高建议

⑴、利用休息时间,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以此推动多媒体教学

⑵、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⑶、订阅教师学习资料,认真学习,写自学心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⑷、规范教学行为,学课标,学教育方针,充实自我,不断提高。

⑸、开展教研活动,学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素质教育推进方案

1、现状分析

①、基本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但三级课程不能完全开齐,其一,在以分数为标准选拔人才的今天,还是没能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框,其二,由于没有很好的师资力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的不全,校本教材有些是东拼西凑的内容,实用性不强,因此,有些课时用来学习中考科目。其三,开设校本课程,没有象样的实践基地,在我们乡镇上这些课程,学生家长也不理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②、关心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现有学生706人,其中留守学生就达560人,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生不尽相同,他们大多数由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引导不得法,隔代教育造成了许多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他们表现在:

A、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介入少。他们年龄大,身体差,文化不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正确辅导,而且监护人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大,有明显的代沟,加之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 B、性格缺陷。在外打工,他们的父母回来一次不容易,平时与父母沟通又少,缺乏教育,在校严,在家松,形成强烈反差,性格养成为任性,没有耐心,不愿与人有效沟通。逐步形成了畸形心理。

C、行为偏差。由于缺乏管束,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弱,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抽烟喝酒、上网吧和游戏厅,占染很多不良习气。

D、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部分打式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③、教师年龄普遍老化,青年教师少。我校教师平均年龄是43岁,近5年来没有再进青年教师,相反部分骨干教师调的调,走的走,教师结构不是很合理。部分学科集中,有些专业却不够。

④、教师业务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多教师是民转公调进我校的,他们大多是中师文凭,没有初中教师任职资格,有些教师根本不能胜任初中教学任务,更有甚者无法驾驭课堂,他们上课时,有的学生更是视无忌惮,课堂上乱成一窝粥。他们上课比不上课更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大教师培训迫在眉睫,有部分教师通过自修与函授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学校也组织教师在暑假期间到市学习,另外,学校也对教师进行自培,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何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制作课件,如何做好听评课,如何写教育案例,如何写教学反思等。如外派学习或参加外县市的教研活动时,由于学校资金有限,不能每次都能派人参与,只能在限范围内参与。因此,学校教师会失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时机。

⑤、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动时,有相互抢占的现象,不够用)。青年教师有时还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中、老年教师几乎很少使用多媒体。

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仍以分数为主,仍然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操作。受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以分定优,以分定校仍是学生被选秀的标准。因此,还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全面评估学生综合素质。

2、目标与任务

学校面向教育和社会实际,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长远发展这为主的思想,在解决教与学、教与研、学与用的矛盾时,树立以鼓励改革创新为主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员育人,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身,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3、主要措施

①、落实课程计划,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增强法规意识,坚持按课程计划开课,按教学大纲教学,坚决克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学校不得自作主张,任意增加课时,挤占其他课程或延长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

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杜绝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优化教育教学设施,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想办法筹措资金购买教学设备和建造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④、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孝雅教育、心理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智。

⑤、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多开展教研活动,包括市外市内及校内的各种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实录,丰富新的教学理念,践行教学实际,逐渐提高教学能力。

⑥、大力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培养敬业上进的教师队伍。 深入学习教师新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八荣八耻》。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敬业爱岗,爱生爱校的职业新风尚。

⑦、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尽可能满足教师外出培训的要求。多引进,再实践,再消化,再内化,达到学以致用。

⑧、加强绩效考核力度,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制定相关教学考绩考评细则、教研成果考评细则,师德考评细则、教师考勤考评细则,规范管理,公平操作,严格实行绩效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⑨、建立建全学生评价机制,不以分数论英雄。 合理评价学生的好与差,要多方面考核,要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来权衡,不要单方面来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培养。

三、工作专班

市教育局指导工作领导、市教科研副院长:秦和平中心学校校长:谢进军

组长:颜永华

成员:魏军金义新熊帮清李加军

第13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泰和县发改委履行义务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汇报

为切实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委紧紧围绕教育发展目标,积极履行义务教育工作职责,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义务教育工作的巩固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我委在义务教育工作职能履行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统筹规划,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我委在编制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积极组织人员,深入教育第一线,广泛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统筹考虑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将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扶持教育事业,尤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面,切实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为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每年的年度计划中都安排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提出了具体目标。为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落到实处,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监督检查,在编制基建投资计划时,从而有重点地解决校建项目的投资及安排项目建设用地,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条件的改善。同时,将中小学配置列入计划,按义务教育规定标准配备学校用地,方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保证义务教育学校的设施达标。

2、优化服务,促进教育事业更快发展

为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促进工程顺利进行,达到投资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建设项目改善教学条件的作用,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我委主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变投资管理为投资服务。一是对教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不受投资计划的限制;二是对申报前来办理立项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明确办理时限,优先安排投资计划。权限内项目立即给予办理立项手续,需转报的项目也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转报手续;三是对符合网点布局调整的校建项目,如需要申报建设用地,我们优先报批用地计划。如在国家实施土地市场整顿和治理期间,我委按规定积极申报国债危改项目用地计划,从而保证了国债项目建设用地的需要。

3、积极支持,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争取上级对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缓解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一直是我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委积极发挥管项目、争资金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开展争资立项工作。一方面,注重理解国家投资政策,把握国家资金投向,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提报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在此基础上,主动加强与上级发展和改革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申报的项目,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以争取上级对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更大的投入,更大的资金扶持。2007年以来,争取到国家对我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职业中等学校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扶持资金共计3665万元,其中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14个,争取中央资金1425万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资

金520万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740万元。其中塘洲初中学生宿舍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是2010年争取到的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来看,全县学校建设和发展资金短缺,部分学校负债较重,债务纠纷时有发生,影响正常教学和学校稳定,部分学校运转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学校校舍标准不高,教育教学用房不足,教学设施和图书配置不够齐全,学生生活设施明显不足,且条件较差。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设备还需要不断更新和添置,校舍还需要维修改造。三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残疾少年儿童和流动人口中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仍是薄弱环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继续强化规划和计划的指导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推行素质教育。

2、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公正。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14篇: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简 报 (第九期)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0月15日

翠华镇中心校在重阳佳节召开

离退休教师座谈会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6年10月9日下午14:30翠华镇中心校组织离退休教师七十余人欢聚在翠华镇镇完小,召开重阳节佳节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心校李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建设和发

- 1

为了庆祝党95周年华诞,根据各级文件精神,大关一中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学党史 知党情 颂党恩 跟党走”作文知识竞赛活动,此次活动共收集作文685篇,经过精心评选出优秀奖25篇,三等奖15篇,二等奖10篇,一等奖5篇。

通过此次活动,全校师生回顾党的奋斗、发展和辉煌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是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永远跟着共产党,中国这艘巨轮才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也才能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刘安才

供稿)

大关县教育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到 悦乐镇中心完小检查指导工作

10月13日,大关县教育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一行4人到悦乐镇中心完小进行常规检查。

检查组对学校食堂、餐具,学生的就餐及秩序,食品安全,

- 3

10月13日,高桥镇中心校积极组织各村校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听党的话,做好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在庄严的少先队仪式中,各校的建队日主题活动拉开序幕,活动内容有:新队员入队仪式,面对火红的队旗,新队员们庄严宣誓,老队员和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也一起重温了入队誓词。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故事汇、分享会、经典诵读,激发少年儿童的理想梦、科学梦、创造梦、报国梦。

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员们表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感到幸福,以后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一代新人,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桥镇中心校 供稿)

高桥镇中心校组织召开校园安全管理暨风险防控培训会

- 5 10月13日下午1点,“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听党的话作好少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7周年的主题大会随着铿锵有力的队歌在大桥小学二年级拉开了序幕。

大桥小学所有的少先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引导下,重温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历史、了解了红领巾的意义、少先队员们在少年儿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辅导员还带领了全体队员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们回应着:时刻准备着!会上大队长代表所有的队员们做了表态发言,学校校长向他们提出了做好一个现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必须要有文化、有德行、要自信等等要求。( 大桥小学

供稿

玉碗镇中心校召开

2016年秋营养餐管理暨安全工作培训会

2016年10月14日,玉碗镇中心校召开“2016年秋营养餐管理暨安全工作培训会”,全镇各村校(园)长、食堂管理人员及食堂从业人员共3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会议聘请了县教育局营养办主管人员授课,就“对食堂从业

- 7

第15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材料

1、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1月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启动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认定工作。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推进,甘肃省列入2013—2020年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县(市、区)87个。省上规划我县在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 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 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8、均衡发展“八大均衡”: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衡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

9、永昌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履行政府职责,落实领导责任;二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四是改善力学条件,优化充分有环境;五是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六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七是巩固两基成果,规范办学行为。

10、永昌二小为做好学校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立了自评领导小组和专项评估小组。自评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组成,校长任组长,全面领导自评工作。自评领导小组下设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四个专项评估小组和一个档案建设小组。专项评估小组负责具体项目的自评工作。

11、永昌二小占地面积2512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845平方米。拥有 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76人,学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藏书45492册,生均17册,达到规定标准。学校拥有普通教室59个,科学实验室3个、计算机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图书阅览室、校医室和体育器材室各一间。各处室设备齐全、设臵合理,建设都已达到标准。

12、学校还建成了卫星教育地面接收站、微机网络中心、校园局域网、300米硬化跑道,10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器材配备都已达标。满足了学校信息化教学及教育教学的各类需求。

13、学校按要求设臵了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机构设臵和领导指数达标。教职工总数146人,专任教师141人,达到每班2.7的配备标准,教师学历结构符合要求,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4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99.3%;中级以上教师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7%;教师职务的学科分布趋于合理。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8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县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33人。

1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新审议确定了“厚德、启智、健体、笃行”的校训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以及“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15、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大力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提出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永昌二小“学生十好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创造性地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云川之花”10个序列、“云川小能手”6个序列。

16、永昌县第二小为了打造学校特色,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成立的永昌县第二小“云川艺术团”,下设云川舞蹈队、云川管乐队、云川口风琴队。艺术团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县各级演出和大型庆典活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17、为了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还以“阳光、快乐、健康”为主题,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一个键子,一个沙包,一根跳绳;成立了1500多人的“花式篮球队”,多人的韵律跳绳活动。

18、永昌县第二小学乡村少年宫在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阅读五个方面,共成立了18个兴趣小组,按照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的活动小组,乡村少年宫的建成使用为我校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的场所。

19、永昌二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确定了“厚德、启智、健体、笃行”的校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扎实,敬业育人”的教风和“勤学好问,活泼向上”的学风以及“教学管理求实、教学观念求新、教学方法求活、教学质量求高、学生负担求轻”的独特办学风格。

20、“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树形象、以质量创辉煌”已成为永昌县第二小学教育教学的永恒话题。

21、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努力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进,逐步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夯实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学校管理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22、学校拥有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美术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云川艺术教育中心、学术报告厅、少先队活动中心、红领巾书屋(阅览室和“图书超市”)等功能室。

第16篇: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及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通报

宝应县人民政府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坚持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科学兴县战略,推动义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相协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一致,实现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省“双高普九”督查评估的基础上,近三年先后被评为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县、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扬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县。基本实现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大体相当,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1.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责任,实施城乡教育同步规划。坚持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统筹兼顾、一起规划,同步推动、协调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第一,摆上重要位置。县委、县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宝应教育发展,不仅要优质,还要均衡。重点围绕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了弘扬、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要求,努力建设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坚持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关键举措,积极鼓励、支持乡镇和教育部门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学校内涵,扩大优质资源,缩小发展差距。第二,注重规划引导。紧抓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农村教育,制定了《宝应县城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宝应县城乡教育质量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在农村侧重抓好布局调整,办好中心学校、重点学校;在城区侧重抓好新建小区教育资源配置和相对薄弱学校改造,为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强化责任考核。坚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对镇区、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考核,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与指导。

2.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推动城乡办学条件同步改善。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教育发展要素建设,奋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动员大会,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与各镇、有关部门签订了专项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到位。第

一、强化硬件建设。对硬件指标进行项目化管理,逐项落实工作方案,实行挂图式作战、全过程跟踪,确保“硬件不软”。2009年,在城区投入1450万元,建成白田小学,改造安宜初中,并启动开发区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在农村投入4953万元,建筑3.7万平方米,顺利完成了9个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28个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同时投入2715万元,支持范水高中、曹甸高中按四星级高中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1600多万元,新增了一批信息化办公设备,新创市数字化校园18所。第二,提高教师待遇。在推动农村教师国标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为农村教师缴纳医疗保险的基础上,2009年兑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教师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推动软件保障。对相关软件指标完成进度、达到标准等予以严格要求,确保“软件过硬”。目前,全县14个镇均建成“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区域教育现代化的16项指标中,我县已有8项完全到位、5项略有不足、3项存在差距,有望在2010年底达到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标准。 3.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保障城乡教育资金同步到位。不断出台、设法落实扶持农村教育的优惠政策,力促城乡教育同发展、共进步。第一,设立农村教师专项补贴。从2006开始,按年人均200元的标准,每年筹措150万元,补贴农村学校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加大考核奖励金额,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安排农村基础建设奖补资金。每年安排500—600万元,奖励乡镇政府实施布局调整,组织省优质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等创建。“十一五”以来,共安排农村学校基础建设奖补资金2500多万元。第三,重视薄弱学校改造。积极实施“城区反哺农村,高中反哺初中”的互助战略,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会议,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明确责任,签订年度结对帮扶工作责任书,整合全县小学、初中优质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结对帮扶,城区中小学都与乡镇学校结成了对子。第四,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结构。通过进、转、培等渠道,设法优化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结构,近两年义务教育段新补充的教师80%以上都安排在农村中小学。第五,组建发展集群。根据学校现状,把同质学校组织起来,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分类推进,整体发展。到2009年底,全县创成省优质园27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5.8%,在省优质园就读的幼儿占幼儿总数的78%;创成省实验小学27所,占小学总数的50.9%,在省实验小学、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就读的小学生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96%;22所重点初中均为省级示范初中;重点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均为三星级以上学校。

4.以加快转型发展为突破,促进城乡学校内涵同步提升。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题,组织校长研讨,邀请专家辅导,明确思路举措,推进教育转型发展。第一,坚持以目标定位引领。按照2009年为启动年、2010年为推进年、2011年为提升年的目标思路,确定每一年度工作目标和具体思路,努力通过内涵建设激发“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的目标追求,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第二,坚持抓关键要素推进。紧紧抓队伍建设、管理、教科研、素质教育、特色、文化六大要素,结合学校实际,分类提出要求,稳步予以推进。围绕“修德强能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强化队伍建设,目前全县拥有省市特级教师13名、市县骨干教师700多名,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规范、精细、高效的方向标,强化学校管理,促进管理提质增效。注重针对性、实战性研讨,强化教科研,一大批教科研成果得到了及时转化。按照夯实基础、放大亮点、打造精品、创设特色、凝练文化的思路,强化特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第三,坚持用创“星”手段促效。设立“队伍建设之星”、“管理之星”、“教科研之星”、“素质教育之星”、“品牌特色之星”,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创“星”活动,把注重工作结果与注重工作过程有机结合,拟定创“星”奖惩办法,着力提高工作推进力度与成效。

5.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关键,实现城乡教育满意度同步提高。立足“学有所教”,着眼“一个不少”,坚持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扶贫助学帮教活动,现已建立起贫困生有人帮扶、学困生有人帮教、留守儿童有人关爱、残疾儿童无门槛入学的保障体系。县政府成立了“爱心助成才” 基金会,设立了“国山助学”基金,坚持开展“慈善一日捐”等助学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每年筹集帮扶资金700余万元,为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上了“保险”。坚持在画川初中、安宜高中鲁垛校区分别招收初中、高中宏志班。逐年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切实抓好随班就读,保证每一位三类残疾少年儿童有学可上。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助学方面的各项政策规定,面向全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3440名特困生,发放了33.5万元免费券,用于免除作业本费和教辅用书费,确保社会弱势群体享受到相对均等的教育服务。2009年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3.5%;小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98%;高中入学率97.20%;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

二、关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情况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程中,我们始终高扬素质教育旗帜,更加自觉地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更加自觉地注重走内涵发展之路,更加自觉地从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1.建立和完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坚持从组织领导入手,从机制建设着力,推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第一,强化领导和指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人事、司法、团县委、关工委等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县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由教育局牵头的指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工作。第二,强化要求和责任。县政府印发了《宝应县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第三,强化督查和考核。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每月突出一个主题,对各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根据教育工作阶段性特点,随机选取课题进行“飞检”,通过当场打分、现场录像、及时反馈、书面通报等形式,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坚持把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对各镇、有关部门、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多措并举,力求起到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全面促进、整体推进的功效。

2.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和招生考试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指挥棒,近年来我们严格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健康成长。第一,改革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上,侧重于考查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规、政策规定的执行力度、规范化程度;对教师的评价上,侧重于考查执行减负增效规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的情况,取消优秀率指标,重点考核平均分、合格率;对学生的评价上,侧重于考查基本素质、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状况。第二,规范招生行为。在义务教育段,一律实行施教区招生,就近免试入学,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班额规定,统一由教育局职能科室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实行均衡分班。在高中阶段,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制度。翔宇宝应县中学安排50%的招生计划分解到全县各初中,由各初中学校推荐入学,促进初中办学均衡,遏制择校现象。逐年加大体艺特长生招录比例,每年有350名左右的初中特长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在全市率先举办高中宏志班,每年面向全县招收50余名特困初中生,减免学杂费,补贴生活费,让素质优良、家庭贫寒的孩子有机会就读高中学校。第三,推进课程政策。自2002年以来,坚持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工作,2005年又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力攻克固化的传统观念、教育模式和评价方式,强力将课改工作引向深入。在课改中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高度重视学生的“书包问题”,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第一,出台减负增效规定。制定《减负增效八项规定》,出台“六统

一、六不准”,分别就各校课程计划、作息时间、教学进度、学生作业量、考试频率、学生校外实践活动量等作出统一界定。同时,严厉禁止违规补课、举办实验班重点班、举行淘汰性考试、推销辅导资料、擅自改变课程计划等有违素质教育本质的行为。第二,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公布学校课程设置,各学校将作息时间、班级课程表公布在校园网上;作出减负公开承诺,各校通过校园网、家校通、宣传栏等平台,向家长、学生公开承诺,确保“减负增效”深入人心,有效推进。第三,深入开展“三评”活动。结合教育行风建设,以“减负增效”为重点,教育局每年组织开展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社会评教育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测评、家长打分等方式和途径,全面把握各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动态。第四,健全监督奖惩机制。对学校“减负增效”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增设监督投诉电话,公布网上监督信箱。将“减负增效”纳入对学校、干部、教师年度考评体系。

三、不足问题与今后打算

近年来,我们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教育事业发展还不够均衡,素质教育推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素质教育氛围不够浓烈。部分群众对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还存有种种疑虑和误解,面对教育新政,不能积极适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对接。不少同志片面地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割裂开来,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实施素质教育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人才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了集中稀缺教育资源办好重点学校的政策,对推动当时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客观造成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有所显现,择校热有所升温,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发展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教育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学校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主流舆论导向,使全社会和广大家长更加支持这项工作。表彰奖励作出贡献的优秀校长和教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均衡发展的要求,自觉投身到素质教育中来。

2.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保障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找准体制机制障碍,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走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第一,进一步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坚持把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发展集群、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第二,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对原有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办学等模式,优化校长、教师的统筹调配机制,加强校长等学校管理人员跨校、跨片任职。坚持把好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当然推进均衡发展,决不能“削峰填谷”,决不能丧失学校的特色和差异,缺乏优质学校的引领也会导致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因此,我们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也将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特色和水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三,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全面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看素质教育是不是真正得到了落实,学校是不是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是不是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坚持将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等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乡镇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3.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第一,推动硬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结合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统一城乡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保证学校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使县内中小学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第二,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决定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大新教师补充、转岗减员、专业培训、优秀教师送教、青年教师支教等力度,使薄弱学校师资状况进一步好转。第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优秀课程和教材可以在网上随时查到。鼓励名校开放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输送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学校之间结对帮扶、集群互助的力度和密度。第四,根据城镇化趋势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当前,我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持续减少,个别乡镇少数学校学生严重偏少,相比之下,城区又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现象。建好、办好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注重城市扩张与教育资源配置相适应,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政策。

4.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扶持力度。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努力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格局。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政策,探索有效途径,落实好“学有所教”。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加强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进一步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为他们将来增强就业能力和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5.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内涵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学校三年内涵发展规划,引导学校坚定内涵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重点。把管理作为内涵发展的关键。严格执行教育新政,大力推行“双值导”、“月典型调研”、“飞检”等,促使学校管理规范、精致、高效。把质量作为内涵发展核心。强化德育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每月抓好一个主题活动,实施文明细胞工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拓展素质教育基地,提高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成效。加强体艺工作。深入开展“体艺2+1”实验,全面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聚焦课堂、主攻实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立足从源头上、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推行静校教研,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力促教科研成果得到转化与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夯实基础、放大亮点、打造精品、创设特色,积淀文化。力争通过较短时间的打拼,进一步促进全县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长久保持宝应教育高位走强的强劲态势。

第17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地区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适龄少年创造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事求是,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整体推进全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我校对均衡发展的各项任务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步骤,本着“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注重内涵,办出特色。不仅要关注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更要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要积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要为学生的成长留出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3、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在实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三、全校教育概况 我校共有在校学生596名,有15个教学班(10个汉语言班,3个柯语言班,2个维双语班)不存在大班额的情况。时有学生转学的情况发生,多数去了阿克苏市三中、阿克苏市四中等学校,缘由这些学校建校时间长、底子后、资金充沛,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影响力。

3、师资水平

教职工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文件精神我校于2014年9月派出1名老师对薄弱学校进行教育指导;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配备、调动、管理等方面符合要求;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目前,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多渠道交流,交流面不低于10%,交流年限不少于一年,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科研制度健全,机构建设符合标准;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教育质量

按国家和地区课程计划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把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实践环节,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得到缩小

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按规定开设各类专题教育课,继续实行毕业生“双证”制度。有效开发并充分使用好地方的各类课程资源,开设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的特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改进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地区十中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规划》,加快教师成长步伐,缩短成长周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6、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实施新课程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阿克苏地区十中 2014年11月13日

第18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是怎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努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全市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XX〕8号)精神,结合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正确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县(市、区)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进行布局调整,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县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由此而引发的“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导致市区和县城学校尤其是一些优质学校的班容量严重超额,不仅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不利于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性、现实性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把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战略性目标任务,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职责,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将工作重心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保障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制定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20XX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XX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XX年实现市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积极鼓励各县(市、区)创造条件,尽快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和校舍安全标准,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所有学校公用经费拨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办学经费保障水平基本均衡;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行,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机制,教师配置基本均衡;贫困家庭学生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特殊教育得到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基本均等;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进一步完善,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基本均等;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择校热”、“乱收费”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增加教育资源?

4.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和义务教育投入公告制度,将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分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任期考核目标。?

5.依法加快居民区配套学校建设步伐。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根据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进程,依法加强配套学校建设,落实政府办学的责任。新建、改建居民区应当配套设置相应规模的学校,并与居民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新建的学校应当符合学校设置规划,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办学标准。城市中心城区要综合考虑区位特点、人口流动状况、群众需求等因素,抓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作,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入学就读的需求。

6.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国发〔20XX〕22号),按照我省制定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筹集工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各级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强化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工作,并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教育资金的有关政策,确保依法足额征收。同时,积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

7.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义务教育经费要严格按照预算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也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要统筹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专项经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

三、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步伐,促进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8.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要求,制订本区域内学校分步达到标准化的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在实施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教育设施设备和仪器等配备工作,完善教育教学功能。对办学条件低于基本标准的学校要限期改造,力争20XX年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标准。

9.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按照我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要求,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统筹使用义务教育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薄弱学校改造。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建分校或与薄弱学校“结对子”等方式,提高区域内学校整体均衡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仙桃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安排

(一)学校建设改造

现状分析:

我校于20XX年建设完工,当时缺乏资金,建筑水平低下,时间久远,未能修缮。到目前为止,部分功能用房,辅助用房破坏严重,设施设备极其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配电房已丧失供电功能,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设施残缺,厕所已无法使用,运动场周围水沟存在安全隐患,草坪与学校布局极不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不尽完善。

第一期(20XX年)

1、彻底消危:

①、配电房。瓦面破损,椽檩腐朽,墙体倾斜,设施存旧,需改建危房资金4万元,配制室内设备1万元,计5万元。

②、学校围墙。计10万元。

2、全面翻新:

学生宿舍楼。宿舍楼阳台下陷,门窗残缺,墙面斑驳,围栏缺损,地面不平,设施差,供水条件设备差,布局不当,需翻新资金30万元。

3、迅速新建:

新建冲水式厕所,需新建资金20万元,设置配置5万元,计25万元。

新建校园文化广场,需资金5万元。

4、添置设施:

①、完善学校澡堂设施,需资金10万元。

②、完善技术装备。按高标准的要求配齐80%的仪器、设备和图书。

③、添置体育器材。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基本完善所有设施和器械配备。

④、学生餐桌。需购置学生餐桌120套,资金5万元。

⑤、学生住宿用床。需购置铁床500套,资金10万元。

⑥、翻新七年级学生课桌。

第二期(20XX年)

1、翻新学校主教学楼。

2、改造建设标准化实验室。

3、完善学校主校道硬化,并将校门西移需建设资金10万元。

4、完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建设。

5、建设网络教室,实行班班通。

6、翻新八年级学生课桌。

第三期(20XX年)

1、高标准建设全封闭式运动场,完成塑胶跑道建设。

2、添置体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标准100%完善所有设施和所有器材配套。

3、完善技术装备。按高标准的要求配齐所有仪器、设备和图书。

4、建好电子阅览室。

5、翻新九年级学生课桌。

6、学校水网改造。资金8万元。

7、游泳池配套设施。资金10万。

(二)教师队伍建设

1、现状摸底

我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65人,其中35岁以内的教师有30人,占%,36-44岁的教师有10人,占%,45岁以上的教师有25人,占%,现有本科文凭的教师9人,大专学历教师38人,中专学历教师17人,厨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33人,初级职称教师29人。

2、转岗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师与学生1:17的人员编制数的要求,我校教师人员编制数目前已经超编,但实际上由于我校教师人员配制复杂,有二三十名教师是通过民转公、直转等形式进入我校任教,有极少数教师由于能力水平和身休状况诸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安置在后勤岗就业或在家休息。目前,我校在一些小科如地理、生物、历史、政治这几科上就缺乏能胜任这些学科的专职教师,音美教师也偏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积极鼓励部分教师进行转岗,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还定期地输送教师到农村小学进行支教,用以缓解我校教师暂时超编现象。

3、教师培训提高建议

⑴、利用休息时间,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以此推动多媒体教学

⑵、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⑶、订阅教师学习资料,认真学习,写自学心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⑷、规范教学行为,学课标,学教育方针,充实自我,不断提高。

⑸、开展教研活动,学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素质教育推进方案

1、现状分析

①、基本按国家规定开设课程,但三级课程不能完全开齐,其一,在以分数为标准选拔人才的今天,还是没能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框,其二,由于没有很好的师资力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的不全,校本教材有些是东拼西凑的内容,实用性不强,因此,有些课时用来学习中考科目。其三,开设校本课程,没有象样的实践基地,在我们乡镇上这些课程,学生家长也不理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②、关心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现有学生706人,其中留守学生就达560人,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其他学生不尽相同,他们大多数由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引导不得法,隔代教育造成了许多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他们表现在:

A、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介入少。他们年龄大,身体差,文化不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正确辅导,而且监护人与留守学生思想观念差异大,有明显的代沟,加之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

B、性格缺陷。在外打工,他们的父母回来一次不容易,平时与父母沟通又少,缺乏教育,在校严,在家松,形成强烈反差,性格养成为任性,没有耐心,不愿与人有效沟通。逐步形成了畸形心理。

C、行为偏差。由于缺乏管束,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弱,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抽烟喝酒、上网吧和游戏厅,占染很多不良习气。

D、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部分打式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③、教师年龄普遍老化,青年教师少。我校教师平均年龄是43岁,近5年来没有再进青年教师,相反部分骨干教师调的调,走的走,教师结构不是很合理。部分学科集中,有些专业却不够。

④、教师业务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多教师是民转公调进我校的,他们大多是中师文凭,没有初中教师任职资格,有些教师根本不能胜任初中教学任务,更有甚者无法驾驭课堂,他们上课时,有的学生更是视无忌惮,课堂上乱成一窝粥。他们上课比不上课更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大教师培训迫在眉睫,有部分教师通过自修与函授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学校也组织教师在暑假期间到市学习,另外,学校也对教师进行自培,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如何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制作课件,如何做好听评课,如何写教育案例,如何写教学反思等。如外派学习或参加外县市的教研活动时,由于学校资金有限,不能每次都能派人参与,只能在限范围内参与。因此,学校教师会失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时机。

⑤、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动时,有相互抢占的现象,不够用)。青年教师有时还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中、老年教师几乎很少使用多媒体。

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仍以分数为主,仍然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操作。受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以分定优,以分定校仍是学生被选秀的标准。因此,还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全面评估学生综合素质。

2、目标与任务

学校面向教育和社会实际,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长远发展这为主的思想,在解决教与学、教与研、学与用的矛盾时,树立以鼓励改革创新为主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员育人,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身,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3、主要措施

①、落实课程计划,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增强法规意识,坚持按课程计划开课,按教学大纲教学,坚决克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学校不得自作主张,任意增加课时,挤占其他课程或延长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

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杜绝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优化教育教学设施,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想办法筹措资金购买教学设备和建造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④、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孝雅教育、心理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智。

⑤、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多开展教研活动,包括市外市内及校内的各种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实录,丰富新的教学理念,践行教学实际,逐渐提高教学能力。

⑥、大力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培养敬业上进的教师队伍。

深入学习教师新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八荣八耻》。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敬业爱岗,爱生爱校的职业新风尚。

⑦、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尽可能满足教师外出培训的要求。多引进,再实践,再消化,再内化,达到学以致用。

⑧、加强绩效考核力度,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制定相关教学考绩考评细则、教研成果考评细则,师德考评细则、教师考勤考评细则,规范管理,公平操作,严格实行绩效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⑨、建立建全学生评价机制,不以分数论英雄。

合理评价学生的好与差,要多方面考核,要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来权衡,不要单方面来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培养。

三、工作专班

市教育局指导工作领导、市教科研副院长:秦和平

中心学校校长:谢进军

组长:颜永华

成员:魏军金义新熊帮清李加军

第19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介

镇位于鹿门孟浩然一衣带水,河傍镇入汉水,福银高速公路和316国道跨境40余公里,南接汉丹铁路,西临襄阳飞机场,水、陆、空交通便捷。辖行政村42个,3个居委会,地域面积11.4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人。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8所,联小1所,农村教学点4个,成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教学班174个,其中初中46个班,小学122班,幼儿园6个班。在职教师731人,初中在校学生2933人,小学在校学生3945人。全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2.4%,小学年巩固率达99.61%,初中年巩固率达98.8%,初中毕业生毕业率达98%。

近年来,镇始终把教育工作纳入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教育发展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上收到区财政,加大了对教育投入,做到三个增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2009年为2952万元,2010年为2523.24万元,2011年为2495.7 万元。2009年中小学生公用经费分别为515元和 315元, 2010年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为515 元和315元,2011公用经费为615元和415元。

镇集中使用校舍安全经费,加强对永久性保留学校的建设,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近年来,建设教师公寓三栋104套;建教学楼两栋;学生公寓两栋;学生食堂三个;篮球场10个,整修跑道1060米,硬化活动场地、道路8704.9平方米,维修校舍8160多平方米,加固教学楼、学生宿舍四栋,完善了水冲式厕所改造。中学和街内四所小学安装了81套“班班通”设备,建起标准化功能室、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室内外体育设施的完善,给学生强身健体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镇共有教职工 672 人,专任教师 645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89人,学历达标率 100% :小学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均为助理级以上,全部具备小学教师资格,任职率达100%;初中专任教师25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 %。近三年分配到本镇的16名资教生教师均为本科学历。10 名校长参加了区组织的校长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率为100%。

坚持规范办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开齐课程,按标准课时开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3 % ,中小学生体育合格率和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

近年来,2011年镇中考综合评估在全区乡镇由2006年以前多年的第十三名上升到前四名;初级中学在全区同级学校综合排名也由2006年的第18位上升到第5位,小学学校之间综合指数差距由三年前的0.75缩小到0.35。

镇各中小学把师生当亲人,认真落实“双五”关爱工程,让爱充盈在师生心间。为学生办了五件实事,即让学生吃上安全热乎的饭菜、坐上结实耐用的桌凳、喝上免费的开水、在冬暖夏凉的教室内学习、配备生活教师,关心贴近学生生活,全镇共购进桌凳3000多套,保温车、保温桶20多个,电扇250多台,茶水桶50多个,投资30多万元服务学生。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街道社区经常看到学校校长、老师家访的身影。 通过家访,家校关系、师生关系进一步密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家校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第20篇:大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简 报 (第一期)

大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5月15日

甘当绿叶 乐于奉献

——大关县木杆镇中心校举行师德演讲比赛

4月28日,大关县木杆镇中心校举办“甘当绿叶,乐于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比赛。全镇小学教师13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演讲比赛选手由木杆镇各小学党支部推选,共有十八位老师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老师们紧紧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有”标准和“甘当绿叶,乐于奉献”主题,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或身边的教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倾注爱心的感人事迹,颂扬教师默默耕耘、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引起了在座同仁的共鸣,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的心,台下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激烈的比赛,一二三等奖项均有归属,在场领导为获奖选手颁了奖。

- 1教育局领导强调,一是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必胜的信心;二是既要有决心,又要有方法;三是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四是既要关注学科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五是心中装着学生,有奉献精神。

(蒙世清

供稿)

吉利中心校紧抓培训促新分教师业务技能提高

针对近年来新上岗教师越来越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现状,为让他们尽快融入教育大家庭,适应教书育人的新岗位,吉利中心校紧抓培训不放松。

一是抓课堂教学培训,中心校挂钩领导负责协调中心教研组,通过进课堂听课、上示范课、评课和一对一指导等形式为新分教师传经送宝。二是抓专题培训,提升新分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截至2016年4月底,已组织新分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课堂建构”、“如何指导语文朗读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专题的培训交流。三是抓传帮带,落实校本培训,各校根据新分教师人数及教学情况,合理结对,一对一帮扶,相互取长

- 34月25日至28日,高桥镇中心校组织全镇教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进行学习。会议由各村校校长主持,中心校挂钩领导入校指导,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总则、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国家安全制度、一般规定、情报信息、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审查监管、危机管控、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附则等七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进行了学习。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全面了解了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对积极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制定本法的依据及重大作用有了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教师及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后,中心校挂钩领导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积极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学校、学生安全,更要维护好自身安全。

(高桥镇中心校

供稿)

- 5悉流程,规范操作,确保考试科学、高效。三要严明纪律,确保平稳顺利。要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佩证上岗,严格遵守实验考查纪律。四是要求各考点将安全工作作为第一工作要务来抓,要保证参考学生在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的安全。 (蒙世清

供稿)

昭阳区青岗岭中心校到高桥镇中心校开展

校际交流活动

5月6日,昭阳区青岗岭中心校到大关县高桥镇中心校开展以“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校常规管理”为主的校际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前,青岗岭中心校参会教师参观了镇完小、车来村完小、新开村完小的学生宿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观看了镇完小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接下来的常规管理交流会上,高桥镇中心校校长就如何抓好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校常规管理两个方面做了交流发言。最后与会老师们就住校生的管理、行为养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次以学校管理为主的校际交流活动,拉近了两个区域学校间的距离,增进了身处不同地域学校间的了解,为以后的合作交流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对彼此学校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桥中心校 供稿)

天星二中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 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事迹.doc》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