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俊先进事迹报告会

2021-01-01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习张明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向张明俊学习,争做合格党员

——学习张明俊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ASDF校党支部

LXX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教育系统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0月26日,ASDF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来到天柱山村,参观学习张明俊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怀着无比敬仰和激动的心情瞻仰了张明俊生平事迹展,包含热泪倾听了讲解员对张明俊先进事迹的介绍,学习观看了张明俊先进事迹专题片。

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查看,听取介绍,我深刻感受到张明俊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主动担当的政治品格;牢记使命,忠实履责,矢志不渝的责任意识;情系群众,一心为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我要以张明俊为标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亮牌对标争先锋”活动为载体,立足岗位,认真履职,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张明俊同志用自己的言行为广大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出了榜样!在他短暂的人生里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与璀璨的传承。张明俊同志时刻提醒着我们广大党员同志和领导干部始终要把永远听党话,坚定的跟着党走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信条。他用自身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修身做人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按照“两学一做”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更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践行“两学一做”。

我校虽处于KK镇最偏远的基层学校,但有幸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到了张明俊同志的事迹,他一心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基层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真情挚爱并且深刻认识到他对党忠诚,他尽职尽责,一心为民,胸怀大爱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学习,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牢记入党誓词,铸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把实践作为砥砺品质的课堂,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把慎独慎微作为严格律己的操守,努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更是给予我们的箴言。

作为乡村一名普通党员教师的我,虽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但我要像他一样,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在工作中应该身先士卒,尽职尽责!在生活中,更要乐于助人,胸怀大爱,保持和谐的同事关系,始终要为学校的蒸蒸日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更认识到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是张明俊同志留下的不朽的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严格践行“两学一做”,时刻牢记张明俊同志的事迹,要以他为学习榜样,以思想自觉提升行动自觉,督促自己,完善自己,为党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社会添砖加瓦。望领导督促指正,我定将此次学习心得铭记于心,以全新的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推荐第2篇:学习张明俊同志先进事迹n心得

学习张明俊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建民办事处二里九制学校

李闯

为了认真做好第四季度“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2016年10月26日中午,汉滨区建民办事处二里九年制学校党支部组织辖区党员一行15人到汉滨区瀛湖镇天柱山村村委会三楼展室参观学习了张明俊同志先进事迹。

在张明俊先进事迹展室,大家先后参观了大爱情怀、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对党忠诚四个版块感人事迹图片,并认真了聆听讲解员讲解。参观结束后,二里九年制学校党支部书记吴明安同志要求各党小组回去后认真组织大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践行“两学一做”,争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青年党员教师,通过学习先时,我更在思索,今天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党员教师。

一、新时代的新型党员教师应该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新时代的党员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来引导、爱护、教育学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

二、新时代的新型党员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有效学习的一面旗帜

教育在发展,学生在提高,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党员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首先应成为终身学习、有效学习的楷模。面对新时代的学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创新工作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的思想俱进,与学生的需求俱进,与学生的发展俱进。

当前正处于从新教育尝试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教育改革飞速前进的步伐,我们青年党员教师要率先解放思想,用新观念、新方法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大胆开拓的精神来担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做一个新时代新型的党员教师,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党员教师,这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将始终坚持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面旗帜,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要求的一面旗帜,让自己的生命在事业中闪光,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推荐第3篇: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

9月4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安静肃穆,当“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坐着轮椅被推上主席台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如今,双腿高位截肢的张丽莉创面已基本愈合,将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接受康复治疗。

“今天,在这里进行事迹报告会,说实话,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张丽莉说。

人们眼圈红了,几个月前的那一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门口,正值放学的时候,一辆失控的客车向孩子们直冲而来,瘦弱的老师张丽莉不知哪来的力气,冲上前去用身体使劲撞开紧挨着她的两名同学,同时伸出双臂,奋力推开身边另外两名同学……学生得救了,可她却被碾到车轮下,倒在了血泊中。

是什么,让她在一瞬间做出如此的选择?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说:“丽莉一心扑在事业上。她有一本工作日记,记录了班上50多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甚至最近的情绪变化、微小进步。”

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说:“丽莉很阳光、爱生活。她的网名叫„华丽内心‟,她的空间叫„一脸幸福‟,她最喜欢的歌词是„有一种光亮,小小的,却能为人指引方向;有一种力量,微微的,却能使人变得坚强……‟”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邹韵说:“车祸发生时,她的确没有时间思索,但她惯性的本能天平却毫不犹豫选择了学生。就像丽莉后来说的,这是每一个爱学生的教师都会有的本能!”

“只要你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会记住我。”张丽莉总是这样自我介绍。是啊,这样一个爱学生的张丽莉,这样一个爱生活的张丽莉,这样一个坚强的张丽莉,看到孩子生命危在旦夕,怎么会不冲上去呢?

听众动容了,心揪紧了,有人掏出纸巾,擦拭着脸上滑落的泪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声音哽咽了:“作为医生,我和同事看过太多沮丧和悲伤。然而,张丽莉用她顽强不屈的性格、豁达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永恒的期待,诠释了生命别样的美丽!”

掌声经久不息,这朵美丽的茉莉花,开在了700多位现场听众心里。

推荐第4篇:张明老师先进事迹

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材料

八台镇赵案庄小学

张明

2011年10月20日

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材料

我叫张明,现年30岁,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在八台镇赵案庄小学任教。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开拓进取。以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教学第一线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博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尊敬,也赢得了上级领导、同事及家长的认可。 思想政治方面,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言行举止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为人师表,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 语言文明,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身作则,并能用自己的品 德言行来教育感染学生。在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团结同志, 积极服从领导和学校的安排, 对工作尽职尽责, 敢挑重担。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成绩显著。

响应八台镇中心校支边工作精神,2010年的 8月份,我主动请缨,到最边远最艰苦的马庄小学支边教学,自从我踏进马庄小学起,我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流水教师\",而是把自己当作本校正式老师对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的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跟同事融洽相处,对学生处于一片爱心。

在马庄小学,我勇挑重担,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品德教学、书法教学、劳动教学、三四年级英语教学、二年级品德教学,还担任学校的语文教研工作、少先队工作及新教育工作。在担任以上工作的过程中,任劳任怨,从不向校领导讲条件,认真、热情地对待每项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进信息技术教学的传统方式,把课程内容与现代科学知识紧密结合。我手把手地教会其他教师使用电教设备,从而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作为教师,我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成长的基础。 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我对工作充满热情、一丝不苟。我除了认真教学以外, 还负责起了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在负责远程教育、电教工作中,经过他一个人的刻苦努力, 我校拥有了良好的远程教育、电教环境。比如,学校具有了闭路电视网络、接入计算机互联网、三室互连等设施。

支边学校离家远,我经常中午自己在校做饭,有时吃住在校。这样我有更多时间备课、辅导学生,还经常家访学生。有一天早晨,我发现班里的一位学生没来,我赶忙去学生家,并进行家访。我一进学生的家,就看见妈妈正在学生给喂药。原来学生生病了,我就叮嘱学生好好养病。随后,我就每天放学给他补课,直到他病好后为止。学生和他的父母很感动。

总之,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教育教学中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因此,我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一致推荐我为优秀教师。

推荐第5篇:张吉俊老师先进事迹

陪伴让孝与爱插上温馨的翅膀

——记张吉俊老师先进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张吉俊老师在基层教育战线上耕耘了二十余载。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育教学业绩十分突出,是教育战线上的的老黄牛。曾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在学校,他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在家里,他是一位好丈夫,好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他兄弟姐妹三人,他是老大。父母亲艰苦劳作,紧衣缩食,供养他上学,凭着他的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走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他认为:陪伴是最好的孝与爱的方式,让老人心情舒畅是最好的孝顺“食品”。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他每天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在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姐姐、妻子、儿子、侄儿、侄女都十分孝顺。妹妹虽然在外地,但是常牵挂着老人,逢年过节都抽空回来看望老人,使老人能享受天伦之乐。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母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年他岳父被查出了癌症,14年来,他悉心照顾患病的岳父,比老人的女儿还要贴心周到,深受亲朋邻居的赞扬。多年的朝夕相处,杨志峰的付出,老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当别人说起“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丈母总是理直气壮地否认,因为她有一个比亲儿子还亲的好女婿。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这话用在张吉俊身上,一点也不过分。2014

他父母是慈祥而伟大的,与人为善,与邻里和睦相处。他更是左邻右舍尊老爱亲的楷模,我们真心希望他的父母亲能跨过百岁,也衷心地祝福他们一家人幸福安康,把尊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推荐第6篇:张永俊先进事迹简介

张永俊先进事迹简介

张永俊,男,1968年7月生,1994年入党,石家庄铁道学院桥隧技术专业专科毕业,1992年开始在村委会参加工作,先后历任村团支部书记、村委副主任、副支书、村主任、支书,现任该村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农村干部时刻不忘发展农业技术,带领群众发展高效农业。他1994年率先带领群众发展西瓜种植技术,使北丰村群众种植西瓜提前一个月上市,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2008年多次组织村里技术人员到山东、内黄、河北等地参加学习,并率先带头在107国道东建起了一个占地200亩的大棚百亩园。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该园区的面积已突破北丰地域的限制,发展到南丰村,使园区面积达到800余亩。

2004年开始,组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北京铁路打出了自己的名牌。组织的铁路工电检修队,在北京铁路局高能力、高声誉,成为保障正常运输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务工团队,张永俊

同志原本不用参加太多的具体劳动和实际工作,但他始终以一名普通农民和普通工人的姿态出现,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施工一线,他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和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全村群众点亮致富砆小康的带领人,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心骨,我们相信,北丰村有这样一位领导人,不仅是北丰群众的幸福,更是全县乃至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学习的榜样。

推荐第7篇:学习张明俊研讨材料

学习张明俊先进事迹研讨发言 将军初级中学:陈德森

我支部于2016年11月26日支张明俊先进事迹展室进行了参观学习,学习后深爱感动。 张明俊同志1965年1月出生,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2年担任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十几年如一日,牢记宗旨、敢于担当、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在他的带领下,天柱山村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好类村、陕西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陕西省水库移民示范村。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陕西省党员致富带头人、陕西省郭孝义式农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最美村官、安康好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农村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他是我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是全区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更是我们现身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心存乐于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做为教师,我们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服务于学生,服务好学生。2,发扬大爱情怀,真正做到教育从细,关爱学生,耐心服务学生。3,敢于担当,担当起抓质量,促质量,提升质量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做好教育教学工作。4,坚守信念,净化心灵,缩短与张明俊的差距,以党员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

推荐第8篇:胡明俊长期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胡明俊长期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胡明俊,男,1964出生,四川**实录团湾村人。现系川合客30108客船船主。在多年的行船生涯中,多次见义勇为。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2012年12月15日晚10点,胡明俊照往常一样早已收船在船上休息看电视。同靠在岸边上游的是利民号。在利民号船顶上有一人在钓鱼。忽听见钓鱼的人在呼救有人落雨。胡明俊翻身爬起趴在船上的栏杆上想看个究竟。只见从利民号方向的河面上有什么东西在水里奋力挣扎,不一会儿就被水冲到胡明俊所在的船面前,原来是一落水的人,眼看就要被冲到胡明俊的船底了,这对于不熟悉水性的人来说,绝对会呛水沉下去而导致无法施救。胡明俊赶快脱下外衣。翻过船栏杆一手吊在栏杆上,一手伸手抓住落水的人,然后一步一挪地往岸边拖。被救上来的是一妇女,因家庭纠纷而跳水。事后,该女的家人对胡明俊非常感谢。另外一起是在2013年6月份的一天傍晚,在车辋码头。胡明俊已收船在船上乘凉,岸边也有很多人在乘凉。忽然在渡船上有一四十多岁的妇女扑通跳入水中。在岸边的人纷纷呼救。不断有人向该女仍矿泉水瓶,渡船上的管理人也向其伸出划竿,但该女一心寻死,拒绝他人的救助。胡明俊仗着良好的水性,一个猛子扎到她身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她拉到岸边。事后胡明俊惊出一身冷汗,因该女一心寻死,对胡明俊的施救拒绝,还差点将胡明俊也拉入水底。

推荐第9篇: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从放映室出来,我心里就在想像雷锋一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如今到哪里去找?而郭明义无非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个21世纪看似离我们很远,却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活雷锋”。

郭明义,一个平凡的工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他坚持20年来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16年来拿出工资总额的一半捐助希望工程,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人物,不愧被评为“学雷锋标兵”。雷锋身上的爱心和奉献的精神,在郭明义的身上可谓被发挥的凌淋尽致。

有人问他你自己并不富裕,为什么还去帮助别人?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而郭明义的回答很简单:送去几百元钱和急需的东西,就能帮助一个家庭渡过难关;拿出300元钱,就能让一个孩子有学上,这都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那么自己的人生便无怨无悔。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我们做不到像郭明义一样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奉献给社会,但是我们能够选择做一位懂得感恩的人,我们能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全球气

候在变暖,而我们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一些为了谋取一己之利的人们只知道大肆的砍伐林木以及燃烧矿物燃料,他们有考虑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吗?他们的公德心哪里去了?

郭明义的个人报告深深的感动了我,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爱就是奉献,就是一个人能为人民做点什么,多做点什么?幸福就是一个人能够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依赖,被社会所需要。郭明义的精神让我感到震撼,让我相信这个世界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多一点爱,就多一点色彩,如果大家都像郭明义一样有着爱与奉献的精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的和谐,生活也会更加的美好!

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为他人掏心置腹的人,一个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于社会的人,我想在几十年后,就是几百年以后,人民也不会遗忘他,因为他谱写的不是一首流行曲,而是一部生命曲。

推荐第10篇:观《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定稿)

观《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

2012年5月8日这天晚上,丽莉老师向往常一样与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的走出校门口。没想到祸从天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而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双腿高位截瘫……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张丽莉老师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

张丽莉老师时常把学生放在心上,爱生如子。“丽莉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赵鸣雁说,“张丽莉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我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一定向她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救助学生。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我们人民教师就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是学生的衣食父母,我们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生活。恪尽职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曲爱之歌。用自己的行动唱响一曲爱的奉献。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是我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楷模,是师德的表率。而她自己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当她醒来时才知道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她说自己也成痛苦果,流过泪,但她最终坦然面对了,因为我还能感觉到温暖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还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这一切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所有的感觉和感情汇成一句话:活着真好。

她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师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们要向她学习,学习他为教育工作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学习他勇于开拓的敬业精神;学习她面对困难坚强乐观的精神。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线。

第11篇:学习张书堂先进事迹报告会

学习张书堂先进事迹报告会

第二支部讨论总结

今天全局干部职工聚集会议室,聆听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向张书堂学习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张书堂同志在寨坪村担任支部书记25年中,带领村民艰苦奋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殷实宽裕,寨坪村率先跻身全市“小康村”行列,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红旗党支部”,张书堂同志也先后荣获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特别是在担任新寨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后,得知身患重病,仍然义无反顾、矢志不渝,把为新寨人办实事作为第一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报告会上,大学生村官、电台记者等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细讲述了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好支书张书堂的感人事迹。会场内多次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结束,二支部当即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了学习讨论,大家群情激愤,踊跃发言,深被张书堂事迹感染。

支部首先明确讨论主题:学习张书堂精神,与太行精神想结合,与我局争创建五型机关相结合,学习张书堂精神,促进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和我局干部职工的作风转变,人人争做国土资源工作先锋和卫士,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全体党员一致认为:张书堂是普通的,因为他把自己深深融入到了老百姓中间。进百家门,操百家心,全身心投入在为群众谋发展、奔小康、办实事、增福祉的工作上,丝毫不懈怠,一点不敷衍,总是尽心竭力解难事,全心全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同时,张书堂又是闪光的,因为他把百姓为天的信念牢牢铭刻在脑海里,把扎实办事的作风始终贯穿在工作中,一心为民、踏实干事,在平凡的事业里体现和代表了党员应有的境界,在具体工作中忠诚践行着党的根本宗旨和作风,是我们党员队伍里的优秀分子,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学习张书堂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政治信念、淳朴的共产党员情怀;学习他心系群众、为老百姓谋事干事的可贵精神;学习他廉洁奉公、甘守清贫的优秀品格;学习他坚忍不拔、无私忘我的工作激情;学习他不畏困境、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

与会讨论党员认为:学习张书堂坚定的党性原则,对于这位农村干部来说坚定的党性原则最朴实的表现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最平凡的事就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张书堂朴实而平凡的事迹,正是我们机关干部学习的东西。

学习张书堂最终目的是干部作风转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大家认为要把“书堂精神”与工作紧密联系,从小事做起,严格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勤恳敬业,文明礼貌服务,心系百姓,深入基层,不图回报;要把“书堂精神”与干部转型紧密联系,

第12篇:先进事迹报告会

先进事迹报告会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

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

为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塑造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时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新形象,2007年8月14日,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长春隆重举行了“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事迹长春首场报告会。这次报告会,是近半年来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纪律作风整改专项活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参加此次演讲的有先进个人辽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局长吴艳、先进集体代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李珮文、先进单位代表图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吴慧杰。来自省及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各直属单位、长春市各县级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共350多人现场聆听了先进事迹报告。

吴艳,是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先进个人。作为辽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分局局长,她始终坚持不懈地做到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无私奉献,切实体现了新时期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好地诠释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根本任务。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遇到的环境如何变化,她都持之以恒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岗位多变,业绩突出;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

先进集体行政审批办公室,是在2006年4月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新成立的部门,是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窗口。他们的工作业绩一直都位居全省各厅局的前列。在去年3个季度、年终进厅单位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名列省直46个进厅单位第一,今年又连续两个季度名列第一。作为审批权力高度集中的部门,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加强廉洁自律,管好权、用好权,坚持依法审批,廉洁审批,高效审批,真诚优质服务。他们主动采取大幅度增加即办件、缩短办理时限,设立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预约服务、集中审批”,大胆放权、委托审批,电子申报、网上审批,“拆件审批”,提前介入、前置审查等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通过建立、实施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守则、行政审批办公室内部运行的程序、制度、办法,以及行政审批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近20项制度,特别是实行了工作人员A、B角交叉分工制约制,坚决杜绝“以审”谋私问题的发生,很好地履行了“监管是责任,审批是承诺”的要求,受到了管理相对人的普遍好评,多次收到来自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表扬信和致谢锦旗,树立了部门良好形象。

先进单位图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理念,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主动探索科学监管、民主监管的方式、方法,以和谐促监管,以科学求实效,很好地解决了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的问题,并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实现了行政相对人服气,地方政府满意,社会认可,政行风测评取得了全市前四名的好成绩。

以上三个先进典型都是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纪律作风整改专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他们都坚持做到了以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度负责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横量工作的唯一标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报告会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纪检组长郭庆河主持。会上,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越春代表长春市系统干部职工做了表态发言,决心以先进为榜样,全面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树立系统良好形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隋殿军代表省局党组强调了三点意见,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先进事迹中认真汲取营养,明确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一要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塑造 “四个新形象。(“为民、护民、利民”;干净、干事、干成事;反应快捷、执行有力、权威可信;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新形象。)二要以学习先进为契机,把“树立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加强纪律作风整改专项活动引向深入,在解决深层次矛盾,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三要发挥先进作用,带动各项工作开创新的局面。他号召全系统各级监管部门和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要在“突出监管重点、解决监管热点、攻破监管难点”上拓展整改思路,针对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的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技术支撑等各个环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科学监管理念。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经得起考验,抵挡得住各种诱惑,反腐倡廉,警钟常鸣,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构建和谐吉林做出新的贡献。

此外,自今日起,以省局有关领导分别为组长的四个工作组将按时间顺序安排,带领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的代表组成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分赴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四平、辽源、延边、吉林等8个地区做巡回演讲。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活动,在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尚属首次。相信这些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一定会得到很好地发扬光大,并在全省系统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

第13篇:先进事迹报告会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行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报告会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宣传优秀毕业生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同学刻苦学习、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组成报告团的代表是由学校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三好学生标兵代表、优秀学生干部代表、自强自立先进个人代表、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今天,我院迎来了三位报告团成员,他们

wángwénlù分别是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王文璐,人文学院的韦níngbō

xiǎnlóng

wéi宁波和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鲜龙。在此,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由我介绍一下来自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王文璐学姐

王文璐,女,汉族,198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兰州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7级热能与动力工程6班学生。曾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班级团支书。在校期间通过国家英语

四、六级等级考试及国家计算机(C语言)二级考试;获2007-2008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07-2008和2009-2010学年分别获校一等奖学金,2008-2009学年获校二等奖学金,获2007-2008学年度校“三好学生”,获2008-2009学年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获2011届“优秀毕业生”称号;保送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下面就首先掌声有请王文璐学姐为我们带来先进事迹报告《做时间的主人,不断充实自己》。有请。

Speech 听了王文璐学姐的报告大家一定获益匪浅,那么我再为大家介绍来自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韦宁波学长。

韦宁波,男,汉族,1988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甘肃陇南人,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2007级法学1班学生。在校期间,曾先后任人文学院自律部委员、自律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主席等职,2007学年被评为人文学院优秀学生干部,2008学年被评为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团学干部”并获得兰州理工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学习成绩优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并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08学年获得兰州理工大学校二等奖学金;在2008年人文学院“金秋杯”诗歌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兰州理工大学第六届“共青杯”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三名;在兰州理工大学首届“红柳骄子”辩论联赛人文学院选拔赛中“优秀辩手”称号。

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韦宁波学长为我们做题为《扬就业之帆,启梦想之旅》报告,有请! Speech 谢谢韦宁波学长的精彩报告,那么最后为您介绍的是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鲜龙学长。

鲜 龙,男,汉族,198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国家计算机

二、三级考试与英语

四、六级考试。先后获得过2007—2008年度、2008—2009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09—2010年度“国家奖学金”。曾两次被评为兰州理工大学校“三好学生”和一次校“三好标兵”。在2009年举办的“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甘肃赛区二等奖、2010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得西部赛区三等奖。

那么现在就有请鲜龙学长给我们分享他的先进事迹《锲而不舍,超越自己》。

Speech 非常感谢以上三位报告团成员的精彩报告。相信大家已经在此次报告会中收获颇丰。最后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三位报告团成员报以最衷心的感谢以及最诚挚的祝福。那么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

第14篇:先进事迹报告会

观看远程教育“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李林森同志生于1969年,宣汉县红岭乡人,先后担任宣汉县三河乡副乡长、乡长,东林乡、五宝镇党委书记,宣汉县副县长,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于2006年11月担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年仅42岁的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李林森同志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近日,我们村委会通过远程教育观看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燃尽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李林森》、《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他燃尽生命写忠诚,巴山渠水为之垂泪;他呕心沥血铸党魂,迎得万民口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态度决定一切”,他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为民服务、淡泊名利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感人事迹、高尚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领着我们阔步前进。

在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地方。他提出的“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争一流”的思路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李林森同志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基层工作的“四重”: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四评村官”:自我荐评、群众相评、组

织考评、公开竞评;“五议社区”:群众代表公议、党员干部评议、驻区单位参议、社区之间互议、乡镇党委审议,这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层的重大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后,更应该以此为契机、以此为榜样、以此为动力,努力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学习李林森同志忠诚求实的品德修养。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中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四德”: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德才兼备。品德决定人的成败,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李林森同志不仅拥有高素质的品德言行,他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去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将工作做好、做实,忠诚敬业、勇于担当、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难。

二是学习李林森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通过观看远程教育,我们了解到李林森同志将工作时刻放在第一位。在他病重期间依然坚持工作,这种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品格鼓舞了全体党员干部,他勤勤恳恳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代的各项事业,他孜孜不倦地书写共产党员的忠诚,他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党的好同志,是祖国的好儿子。

三是学习李林森同志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把忠诚作为一种

职守;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辛苦作为一种财富;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朴实而又干练的六句话,展现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职业操守,带出了一支工作争先进,服务争一流的组工干部队伍。李林森同志从基层一步步走来,一路上留下的是他为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而晕倒,是他为资助贫困大学生而负债,是他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从基层发掘。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他严以律己、克己奉公,从不利用职务的便利为自己谋取福利,甚至当他病重期间,为了不给党和政府增添麻烦,嘱咐妻子将自己的病情隐瞒。就是这样一位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将一生的心血倾注在大巴山,这片新世纪改革开放的热土。

通过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自身,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更应该尽忠职守,踏实苦干,践行“奔跑精神”,建利民之言、谋利民之策、办利民之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打造“五个新宣汉”而不懈奋斗!

羊场村委会2011年10月19日

第15篇:先进事迹报告会

先进事迹报告会反馈

2013年5月29日下午,多个优秀组织,以及优秀班级代表经我院的盛情邀请亲临我院,进行了优秀事迹的报告。

第一个为我们报告的是来自文法学院学生会的学生代表郭忠雯,郭同学从组织建设、常规工作、特色活动、宣传新局面和我们在路上这五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报告,且以“三个‘自我’工作方针”来构建模型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些先进管理体系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校十佳社团之一的ERP协会代表白璐为我们进行了第二场演讲,白同学从四个方面“齐心协力谋发展、博学笃行重实践、倾心营造获嘉勉、同心同德创新天”为我们讲述了这一社团的辉煌历程,并且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ERP方面的知识。第三个为我们进行报告的是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的国贸1101班的代表,这个团结向上的团体从进去我校开始就把乐观向上服务社会作为团支部的目标,在进入大学的俩年时间里以此为发展方向,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校级的优秀社会实践团动物医学院“疫苗使用抗风险,科技支农势在行”社会实践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品的社会实践团队。在负责人张玉娇的讲解下,我们对于社会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无论是从目的、思路、调研方法等方面都给我们一个新的全面的实践思路,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我院将更加多元化的展开实践,以求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最后为我们进行演讲的是挑战杯获奖的代表食品学院挤压再造淀粉类专用工程食品构质研究的负责人殷丹婷,跟随的她的演讲我们走进了挑战杯,对于挑战杯我们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使想参加挑战杯的同学

不会再对挑战杯迷茫,对以后参加挑战杯有了一定的方向。且从她的挑战杯中我们看到了科研的严谨性以及科学性,对我们未来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这里,再次感谢来到我院的优秀组织和优秀班级代表,感谢他们为我院所作的报告,让我们在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其它学院的优点。对我们未来的学生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学院团委学习部

2012年5月29日

第16篇:先进事迹”报告会

公路分局开展“全国模范养路工孙耀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同期 :记者出镜)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运城市公路分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临猗公路段北京到班班长孙耀军的先进事迹被立为学习典范。20年来,他坚持在基层工作。20年来,他苦学科学养路技术。20年来。他连续15年获得省公路局、运城市公路分局“养护技术能手”能手称号,他现在正在为运城市公路分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做先进事迹报告。

(解说)报告会中,孙耀军同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叙述了他20年来在干线公路基层上的工作。他带领技术攻关小组苦学钻研、反复研究冬季养路新技术,用5年时间反复试验总结出“土工补贴法”,并得到了全市公路系统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冬季不能用“油”补坑的历史。

孙耀军同志20年来,在干线公路基层岗位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但是公路系统的学习楷模,也是全市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

(采访 运城市公路分局党组书记 局长)

恰逢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我们依此为载体,把“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了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开展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孙耀军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于事业,

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的拼搏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热潮转化为推进公路事业简阳官正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为把我市建成“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以及建设“四基地一中心”,实现“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向党的十八大胜利招考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17篇:林俊德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林俊德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总装备部某基地副政治委员 侯力军

林俊德同志是“两弹一星”伟业的重要开拓者,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核科学家。他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浓缩为一句话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毛主席作出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一批批海外学者、专家教授、高校学子,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奔赴核试验基地。林俊德就是第一批选调到基地的优秀大学生。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他说,一定要勤奋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一伟大事业。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林俊德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第一时间就准确地测到了核爆炸的冲击波数据。当周总理问,这次爆炸是不是核爆?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根据林俊德提供的数据,坚定地向总理报告,测量数据证明是核爆。那一刻,林俊德无比兴奋。

林俊德同志把开拓创新当作毕生追求。

他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首战立功。从此,“林氏”压力自记仪遍布试验场的各个角落,效应试验用的坦克、飞机、火车,从万米高空到地上地下的各种工事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轻便实用的仪器。作为功勋装备,这种仪器在我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第一次氢弹乃至整个大气层核试验阶段,完整测得了冲击波数据,为我国核武器威力确定和爆炸效应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推动建立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力学测量体系。他带领团队先后创建10余种测量系统,从大山深处的平洞到戈壁滩上的竖井,一路披荆斩棘,系统掌握了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他还敏锐地发起了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研究,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他引领了我国爆炸力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某重大国防实验装备,为保持我国核武器的有效性奠定了重要基础;研制出某大型实验装置,为解决国内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常规兵器毁伤等爆炸力学研究的难题,提供了必要手段;研制的声电报靶系统,解决了常规兵器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世界性难题,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林俊德同志把牺牲奉献融入灵魂血脉。

特殊年代,林俊德默默奉献;时代变了,他依然默默坚守。当选院士后,他给自己立下“三不”原则: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2001年,某技术学院想聘请他担任客座教授,承诺年薪20万元,提供一栋别墅,一年只去一次就可以,他当即回绝:“我既不熟悉你们的教学工作,又不从事你们的研究领域,这个忙我帮不上。”

林俊德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忠诚使命看得重于一切。即便是身患癌症后,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未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生命的最后8天,他3次拒绝手术治疗,强忍病痛整理完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大量科研资料;在生命的最后3天,他3次打电话指导科研工作,2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任务;在生命的最后1天,他用尽气力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发起了悲壮冲锋,9次请求下床工作,直至把他最牵挂的某重大课题技术思路梳理清楚,留给后人。

住院时,他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需要处理的事情:归档科研资料,完善技术方案,审改学生论文,家人留言等11件事。去世后,我们打开他的小笔记本,其他10项事情他都一一安排好了,唯独“家人留言”这项还是空白,一个字也没有留下。弥留之际,他留给组织的一句话就是:“把我埋在马兰。”

在马兰的戈壁滩上,生长着一种名叫胡杨的树木,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人们说,它死后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林俊德就是一棵扎根大漠戈壁的胡杨树,就是千千万万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就是一名永垂不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陪伴老林一辈子我很幸福

林俊德的妻子 黄建琴

我和老林既是夫妻,又是同事,都是核试验科技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在戈壁滩上相识相知,一起工作生活了45年。

我和老林是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认识的,又是在第一颗氢弹试验那一年结婚的。我俩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但不是他进场,就是我出差,恋爱两年只见过两次面,加起来还不到一天。婚后我对老林逐渐加深了了解,在他心中,事业大于天,责任重于山。他一年到头始终都在拼命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和试验场,经常工作到深夜,很少能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家几乎成了他的旅店,就连过春节也照常加班。

老林对工作的投入近乎痴迷,为了核试验什么都不顾。记得女儿快出生时,老林正忙于试验任务,我怀孕后回老家生孩子。女儿满月时,老林才来接我,考虑到当时我的工作也很忙,加上戈壁滩生活条件艰苦,实在没办法抚养女儿,他悄悄地和我商量:“咱俩都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托付给大嫂吧。”儿子也是我一个人回老家生的,同样也是寄养在外婆家。两个孩子都是3岁时才接到身边。

我和老林都是大学毕业,他在基地也带了不少学生,按道理,我们有能力辅导孩子。由于工作忙,别说辅导孩子学习,就连他们的日常生活,还经常顾不上。老林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觉得愧对孩子。其实老林是非常疼爱孩子的。他知道女儿爱吃新疆烤馕,每次出差路过乌鲁木齐,总要亲自排队给女儿买几个;儿子从10岁离开我们去外地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老林给儿子写了100多封信。

老林对自己的身体一直很自信,有点儿不舒服也不在乎,总认为能扛过去。两年前,我发现他一下子瘦了很多,一到半夜就胃疼,多次劝他去医院查一查,可他总是说现在工作忙,往后推一推吧。今年3月,他在跟基地领导汇报工作时,领导看他脸色不好,坚持让他去做全面体检。在北京,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老林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一再叮嘱我:“我们自己的痛苦自己担待吧,不要把病情告诉别人,别给大家添麻烦。”

尽管北京的医疗条件很好,但老林不肯在北京继续住院,他反复对我说:“建琴呀,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得赶紧回单位处理工作上的事。”为了他工作方便,5月23日,我陪老林转到西安唐都医院,刚入院他就催着我回家把笔记本电脑给他拿来。在随后的8天里,看着他用颤抖的手批改学生的论文,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还要整理电脑文件,看着他在和死神争分夺秒,一点点地消耗自己的生命,我的心像刀割一样,但我和孩子不敢、也不能去劝阻他,因为我很清楚,老林此时已把能做完这些事,看得比他的命还重要。

在生命的最后两天,老林说话越来越吃力,有时含含糊糊,断断续续,只有我能听得懂。那时,他念叨最多的还是工作,还想给我们家人说些心里话。在他的小本子上有一栏家人留言,本来是想给疼爱的孙子、外孙写几句话的,可最终也没能写成。弥留之际,他给我留下三句话:“后事一切从简,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我埋在马兰。”还对儿子、女儿说:“你们要照顾好妈妈。”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老林住院的60多天,是我们夫妻在一起生活最长的一段时间。老林曾经对我说过,“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从没说过‘我爱你’,但实际上我都努力做了。”我们虽然缺少点浪漫,但我觉得我们过得很和睦、很充实。

回想我和老林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幸福的时刻,还是1964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我们有缘相识;1996年最后一次核试验,我们在罗布泊场区,能一起置身在欢庆成功的人群中,我们深感能够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自豪。老林住院期间经常说:“我75岁了,这辈子干了核试验这件事,我很满意。”这是老林的心里话,也是我们那代人的共同心声。把一生献给国防科技事业,我们觉得很光荣;陪伴老林一辈子,我觉得很幸福。

最后八天的生命冲锋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惠宾科护士长 安丽君

我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0年,护理过许许多多身患绝症的病人,与林俊德院士接触的短短8天,是我永生难忘的8天。

5月23日下午5时,我第一次见到林院士。他身形消瘦、面容憔悴,言谈举止却淡定从容,丝毫看不出身患重病。翻看他的病历后,我才得知他患的是胆管癌,已到晚期,同时伴有腹腔积液、多发肝囊肿、慢性胃炎等疾病。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生命留给老人的时间不多了。

5月24日上午9时,我们拿出连夜研究的治疗方案与他商讨。没想到一听说要做手术和化疗,他当即回绝道:“我之所以没有在北京做,就是担心术后影响工作。”我们实言相告:如果手术,可能会延长一些生命;不手术的话,癌细胞会很快扩散,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他却十分平静地说:“如果不能工作,多活几天又有什么意义?”

5月26日下午3时20分,林院士病情突然恶化,出现消化道大面积出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经过一天的紧张救治,血总算止住了。这时,林院士却提出:“在这里没有电脑,探望时间又有限,我没法工作,请把我转回普通病房。”考虑到他的脉搏、血压、心率等参数明显异常,我们没有同意。无奈之下,他又让老伴出面协调,领导也劝他多观察一段时间,他直截了当地说:“这样呆着,比死了还难受,我宁要有质量的一天,也不要没有质量的十天。”

5月29日上午9时,林院士转回普通病房。一位老中医朋友前来探望,林院士见面就问:“用中医的办法治疗,能不能延长几天时间,好把手头工作再处理一下。”当时,我和老中医相对无语。走出病房后,老中医泪流满面地说:“我们没办法延长他的生命,他想工作就让他工作吧。”

下午5时10分,林院士突然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若不及时解除,将会危及生命。专家提出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外科手术,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另一种是下肠梗阻导管,这种方法需要将3米多长的管子从鼻腔插入肠道。林院士担心手术后可能无法工作,毅然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在近90分钟操作过程中,他疼得面部肌肉变形,却没有喊过一声,没有表现出一丝不配合。

5月30日下午4时45分,林院士肚皮胀得发亮,心率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身体严重缺氧。意识到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强烈要求在病房加一张办公桌。身上插满了胃管、引流管、吸氧管、输液管,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要求拔掉引流管和胃管,不断强调说:“带着管子工作不在状态,我需要的是时间和效率。”

5月31日,林院士住院后的第八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似乎感到死神的脚步已经迫近,从7时44分到9时54分,他先后9次发出强烈请求,反复强调他牵头的一个项目,如果不交代清楚,就无法延续下去,对国家将是很大的损失,对他个人也是永远的遗憾。

办公桌离病床只有几步,但对已经不能站立的林院士来说,哪怕挪动几厘米,都是艰难的征程。9时55分,大家搀扶他一点一点往前挪,当他勉强坐在椅子上时,呼吸更加急促,头颈有些发软,全靠别人帮他扶着。

10时54分,他颤抖的手已经握不住鼠标,视力也渐渐模糊,几次向女儿要眼镜。女儿告诉他,眼镜戴着呢。在场的人都劝他休息,面对一声声请求、一双双泪眼,他反复说,“不要强迫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即便是他答应暂时停止了工作,也只愿坐在椅子上休息,几分钟后又继续操作。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林院士的生命体征几乎到了极限的边缘,但他依然在坚持,资料从电脑里找、按ABC的顺序排、开启保险柜的示意图已画在本子上了„„

11时09分,我们极力劝他躺回病床,他这才最后一次查看了电脑里的文件,艰难地说:“好吧,谢谢!”他累了,躺下了,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

“发狂”工作的核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所研究员 邱爱慈

我和林俊德院士是同事,我们都是从“两弹一星”那个火热年代走过来的,同样的理想抱负,同样的事业平台,同样的成长经历,让我对他有着更深的了解。

林院士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一靠机遇,二靠‘发狂’。”他说的机遇,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决策研制“两弹一星”;他说的“发狂”,就是从事“两弹一星”时的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

林院士的“发狂”,在艰苦创业时期,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大学毕业没几年的林俊德受命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仪器。研制这种仪器最难的是动力问题。国外的机测仪器一般是用小型稳速电机作动力,但这项技术当时我国还没有掌握。怎么办?林俊德像着了迷似的,整天苦思冥想,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有一天,受街上电报大楼钟声的启发,林俊德产生了灵感——决定用钟表发条作动力,设计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并在反复实验后,攻克了“动力”这一难题。接下来就是尽快找到适合记录冲击波形的介质。林俊德先后尝试了10多种材料,最后还是在戈壁滩上找到了一种硬木头,用火烧炭化后派上了用场。经过一年半的艰辛探索,他们研制出能在核爆炸电磁脉冲等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首次核试验中试用成功。这种罐头盒大小的仪器,现在看很简陋,但当时立了大功、成为功勋装备,在以后的核试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66年的冬天,我国首次氢弹试验不久将要进行。这次试验方式由塔爆改为飞机空投,需要在高空对冲击波进行测量,必须尽快解决自记仪高空防冻、高空定点、落地防震等一系列难题。他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研制工作中。由于仪器要在很低的温度下工作,当时没有实验室的条件,他们就背着仪器,先是跑到附近的山坡上,利用深夜和凌晨最冷的时刻做实验。为了更真实地模拟仪器使用环境,他们又爬到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冬天的山顶空气稀薄,冰封雪冻,寒风刺骨,他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山上待了整整一夜,手冻僵了,脚冻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赶在爆炸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我国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手段。

不媚外、不迷信、不跟风,坚持走自己的路,林院士在自主创新上也有一股“发狂”的拼劲。他始终瞄着最前沿、最难啃、最急需的课题攻坚克难。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地下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和研究的需要,基地决定研制某种力学装置。当时,这种装置用传统的驱动技术,在国内外已经相当成熟,有的同志建议借鉴别人的设计来做。但林俊德说:“科研的核心是创新,要做就要做得比别人都好。”凭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强烈的科研自信,他独辟蹊径,发明了新型的气体驱动发射机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设计、加工和实验,成功研制出高效、安全、环保、性能优良的力学实验装置。

林俊德经常要和炸药打交道,每次和同事做实验,他总是冲在前面。一次在室外对炸药进行抽检,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好时,只听见林俊德大声喊:“大家都不要动,让我来。”说完就冲上前去,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又转过头来,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沉着冷静地拆除引信,排除了险情。把生死置之度外,林院士的这种“发狂”,不仅是源于对事业的极端负责,更是因为他骨子里挚爱这项事业,愿意用整个的生命去投入。

一个人“发狂”工作,一阵子容易,一辈子很难啊。林院士用一生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像林院士那样,胸怀祖国,珍惜机遇,奋发工作。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就没有干不好的事,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恩师永远引领我前行

总装备部某基地技术部总工程师 钟方华

我是林俊德院士的学生。在我办公室书柜的正中间,摆着一个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每当看到它,老师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老师的一生就像他研制的压力自记仪那样,虽然简单却很精准,尽管朴实却很高效,看似平凡却蕴含智慧,始终引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钻研学问重在实践、贵在积累,这是老师带领我们搞科研时常讲的经验。记得某前沿课题攻关,相应实验平台尚未建立,为尽快攻克核心技术难关,老师就带着我们在实验区的空地上,挖了个2米多深的土坑进行探索性实验。土坑里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如冰窖,遇到下雨积水可以养鱼,可老师全然不顾,总说实践出真知,坚持和我们一起爬上爬下做实验,一干就是几年。那段时间,我们时常一身土一身泥,同事们都说我们真像一帮民工,背后也悄悄地称老师为“民工院士”。

老师不仅做事亲力亲为,还特别善于知识储备和及时总结。他有个习惯,每个课题都准备一个文件袋,做课题过程中,不管有什么新现象、新启发、新思考,或遇到什么问题,总要及时记录下来,塞进文件袋里。天长日久,文件袋成了装满奇思妙想的“锦囊袋”。凡是做过的实验,老师都专门建立一个档案,就像医生给病人建立病历那样,几十年从不间断。需要的资料数据,我们准能在他那儿找到。

讲实效、讲创造性,对国家负责,是老师科研创新的一贯思想。他最善于用简便实用的方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发明压力自记仪,就是用简单的钟表发条代替结构复杂的电机;他利用材料塑性变形的特性改进设计,顺利实现了地下核试验仪器设备的防震;他用两根普通的铜丝,巧妙解决了声靶检测系统的传感器标定问题;就连戈壁滩上的沙子,也被他“点石成金”,用作大型实验装备的一种特殊材料,不仅解决了一大技术难题,还节约了大量经费。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老师那一代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学术追求上,老师奋斗进取的本色不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亲自承担课题研究;不管处于什么年龄,他对工作需要的新知识都保持浓厚的兴趣;每逢重大研究课题立项,他都深入思考,拿出符合核试验发展需要的意见建议。在日常生活上,老师艰苦朴素的本色不变。家中的沙发是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的,客厅的小木椅是用边角料打制的;母校浙大百年校庆的纪念手表戴了15年,旧得磨手了,就用透明胶粘着;用了20年的公文包,已分不清颜色,他总说能用就行。在师生交往上,老师率直纯真的本色不变。我跟老师20年了,仅去过他家3次,好几个师弟还是在整理老师遗物时,才第一次踏进他的家门;我们和老师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屈指可数,即使一起出差,他一定坚持他的老规矩:谁的工资高谁请客;因为老师喜欢打乒乓球,他当选院士时,我们送给他的贺礼就是一只乒乓球拍,老师特别高兴,每次打球都带着。

与老师接触时间长了,我慢慢感到他虽外表冷峻,但内心火热,培养学生总是精心入微、精雕细刻。在老师的电脑里,他为每名学生都建有一个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专长、培养计划、课题建议,甚至每次电话汇报工作的内容。今年老师生病住院后,他特意让师弟把文件夹拷走。那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从跟老师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我们的每一步成长,老师都悉心为我们规划着、指点着、记录着。

5月23日,我出差路过西安给师母打电话,想去医院看看老师,他却让师母转告我,不急,回去好好工作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我很不情愿,又不好违背老师,谁知这竟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敬爱的恩师走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用精神品格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我们将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微薄力量

第18篇: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每年3月17日前后,我都会去看望陈俊武先生,为他送上生日祝福。常有朋友问我,是什么,让你一直追随陈老?

是什么呢?是他传授知识的方法吗?是他钻研学术的劲头吗?我想,更多的还是他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1999年,我接到通知: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参加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没有想到三十天的封闭培训后,像历届高研班一样,我们也收到了陈院士的一份大礼——每个人都有一个题量超大、周期超过一年的大作业。这份大作业让我意识到封闭培训,只是高研班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陈院士要求我们汇集整理自己所在装置的数据,按高研班教授的方法做计算,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最后还要提出解决方案。这相当于对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炼油装置,在不停工的情况下,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来一次CT,还要从CT片中发现疑难杂症,再去开出治病的药方。

在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完成这样的大作业主要靠手算,我们都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全部完成。作业完成后,陈院士还要组织面试,逐一提问。这一招,逼着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滥竽充数。

当时我的大作业一共涉及数据1万多个,涉及各类公式500多个,全篇打印件达到200多页,6万多字。同样的作业,陈院士要审阅很多份。答辩前的一天,我接到他的`电话:“小宫,有几处问题需要和你商量,在第6页第10行,你引用的公式不对,原因是不是这样……还有第89页第7行,你的分析结论是对的,但支持这个结论的数据有问题,原因是不是这样……

当时我震惊了,我的作业就有上万个数据啊,加上其他同学的作业,足足有几十万个数据,年过七旬的陈院士居然逐一检查我们的作业,而且到了这么细致的程度:连我错的那些不起眼的数据,他都一个一个找出来告诉我。他可是著名的院士啊!

后来得知,20xx年那一年,不要说平时的节假日,就连过春节,陈院士也在批改我们的作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陈院士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第19篇:张明

学习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拯救女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日记》以及相关报道,我了解了张广秀的先进事迹,她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尽心竭力,患上白血病后仍为村里工作奔忙。从张广秀身上,我感受到了她的坚强品质和高尚精神,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学习的典范,她的精神让人感动,使人震憾,令人敬佩!

张广秀说过:‚为了农村这片热土,为了继续为农民服务,为了我所选择的也是我所钟爱的村官事业,为了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的人,我一定要早日战胜病魔,我坚信我会胜利!‛她的坚毅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的坚强让我们难以相信她是一个柔弱的女生,身体上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心里仍记挂着自己在村里未完成的工作,她的执着与坚强将激励着所有大学生‚村官‛更加努力的工作,用真心地付出回报社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自己不断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学习张广秀的韧劲

学习她的韧劲,就是学习她坚忍不拔的奉献精神。虽然身患重病,但她毫不气馁、毫不动摇、毫不停歇,认真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踏实干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这是大学生村官对选择的一种坚守,对责任的一种坚守,对理想的一种坚守,正是这种坚守,体现出了当代青年人的风采,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村官的风采。大学生村官要以这种精神为自豪,要以这种精神为动力,坚忍不拔地去创造新时代、走入新时代。

三、学习张广秀的拼劲

学习她的拼劲,就是学习她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农村工作很艰苦、很寂寞、很复杂,需要大学生村官正确面对、敢于面对,特别是对于一个身患重病的年轻女村官,她能够在病痛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需要的是何等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张广秀的事迹证明,正是这种一心为民的拼搏精神,才赢得了群众的认可,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大学生村官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四、磨练自己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

张广秀身患白血病,仍心系村民,坚持与病魔抗争,她的坚强让人折服,同样身为大学生‚村官‛,我要积极向她学习,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农村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论面临怎样的难题,我都将以张广秀的先进事迹为精神支撑,勇敢面对。

五、学会感恩,用真情回报社会

‚病好了,我还回去做‘村官’!‛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足以说明她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在张广秀最困难的时候,社会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赋予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她也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病愈后还去当‚村官‛。人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用真情去回报社会,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六、学习张广秀淡泊自然的人生态度

她没有作出什么惊天伟业的事业,她只是用朴实的感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身心地为村民服务,这是一种真诚的感情、朴实的感情、也是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我们就是要学习张广秀一心为民、听党的话、扎根基层、奉献才干、锻炼成长的心境,用一颗平常心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做好关系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大学生村官。

七、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张广秀工作期间,在基层党建、惠农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农村账务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她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选择了在农村工作就应该无怨无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村里群众多做好事、办实事,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大学生村官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所在。当张广秀身患白血病后仍为村里工作奔忙,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尽心竭力,她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牵动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心。勿容臵疑,张广秀的事迹正在感动着中国,就像今年春旱中的一滴甘露,让她的精神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在全国的大学生村官中生根发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张广秀为榜样,以她的精神为动力,脚踏实地,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尽心竭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用无悔的青春奉献基层,服务群众!

第20篇: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体会

20xx年*月*日下午,我参加了**在**组织的市信访局张云泉局长先进事迹报告会。

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听报告之前不以为然的同志都落下了热泪,张云泉局长两个小时的报告,是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所能达到的,让我感动。我认为,张云泉局长值得学习,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该强势宣传、学习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大部分党员早就该反省反省自身了”。听完报告,我总的感受是:学习他的真实,学习他“为人民服务”毫不放松的精神。“认真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这句话不知为多少人所说,但张局长他是真实的做,他说“不能让群众骂像木头一样坐在那儿”,硬是从对政府信访工作的不熟悉走到全国先进。政府信访工作涉及各行各业,专业性极强,而且都是下面处理不了的难事,没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哪能行,一件事情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政府形象,党群关系。他不喜应酬,不会打麻将,不会打扑克,他把时间用在学习各种新政策、新法规、新要求上,数年如一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群众”张局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实实践“三个代表”。他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不顾误解、诬陷,临危不惧开展工作,眼睛被打废,指头被打废;为人民谋幸福,他不计时间、不计费用、不计心血,成为老人们的“真”儿子、“三个代表”,小孩的“真”父亲,党的“真”干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真实实践‘三个代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成为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语言,在新中国成立后,还被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要真实的做到、毫不松懈的做到“为人民服务”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张局长做到了。因此,无数普通群众都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什么能在日常工作中与普通群众建立起如此鱼水相亲、乳水交融的情谊?这是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位党员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都为党和人民做了些什么?!我们对党还有没有发自心底的感情?!以前我总以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只要能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承担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后果等,同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价值实现等行为负责,就够了。通过这次“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学习,我进一步地认识到只做好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个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事业的激情可能会保持一阵子,但要保持一辈子是很困难的。

作为教师,这份责任感尤其显得重要。张局长在报告中一再提到“如果全民教育上去了,就不会有人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党的教育工作者,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为牢记学校“让一切学生得到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对待工作恪尽职守、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起到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张明俊先进事迹报告会.doc》
张明俊先进事迹报告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