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先进事迹

2021-01-24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李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男,汉族,1976年11月生,1999年10月入党,法侓大专学历,现任***镇大周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兵营长等职。

2007年从部队复员后在浙江沿海地区某一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看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富裕,想想家乡人民温饱刚刚解决,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军人特有的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与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自担任村干部后.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无声的誓言。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干部现有水平离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加强学习自觉锻炼。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时向优秀的村干部学习,虚心请教

身边的同志。虽然在部队工作十几年但部队工作和农村工作完全不一样,只有不断学习和转变观念才能开展好工作。刚开始,工作没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怎么办,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群众素质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方法也要不一样。以适应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学习时我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大大增强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认真抓党建、党员是关键。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难点村“、干部工作散漫,不求是创新,党员作风差,在群众中没有威望,平时很少过组织生活,自从我分管党建组织工作后向党支部建议现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再去抓工作,通过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干部责任心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全村78名党员找到了目标明确了责任。

三、舍小家、顾大家,守清贫、耐寂寞。

2010年7月份正是创先争优学习阶段作为组织委员对每次活动都要认真准备,召集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当时家属面临分娩,需要有人照顾可我早出晚归。虽然家属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每次回家也能从眼神里看出怨恨,在分娩的当天

我到镇里送创先争优的材料,等我赶到医院孩子已经出生了,父亲说你妻子难产,医生让家属签字时,是我签的,我教了一辈子书,只有这次写字手是颤抖的,听了父亲的话,从不流泪的我在也坚持不住自己,想想愧对家人和孩子,但擦干泪想想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取的成绩心里得到了安慰,在分管组织的同时还兼任村委会会计,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营长等职。管好组织建设,还要负责“三资”管理,村里的财务是群众最关注的,对于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对惠农资正进行认真发放登记,平时认真管好用好村里每一分钱。职务多工作量大,其他村干部可以轮流值班,我每天必须到村里来,群众办事不按时,有时很晚也会找上门,家属带小孩我们帮不上忙,爷爷奶奶生病住院,我也只能挤出点时间到医院匆匆看上一眼,我家三代都是党员,爷爷经常说当村干就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所以家里的人比较理解,通过努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使命。

推荐第2篇:李秀连事迹

至孝儿媳李秀连

----大营镇前庄头村孝顺媳妇李秀连先进事迹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十二年如一日服侍半身不遂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事迹传遍整个乡镇,她就是大营镇前庄头村李秀连同志。

李秀连,今年54岁,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公公在她结婚前就病逝了,婆婆在1996年因患脑血栓落下了半身不遂。为给婆婆治病他们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于是她和丈夫一边为忙活生计,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收入大都花在了婆婆的治疗上,一家人过的虽然清贫但很和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11月李秀连的丈夫因突发疾病治疗无效死亡,一时间李秀连感觉像天塌了一样,伤心的她甚至有随丈夫而去的想法。但是看到80岁高龄瘫坐在床上的婆婆以及三个年幼的孩子,李秀连意识到婆婆需要她,孩子需要她,这个家需要她。她一把抹干了泪水,抱住婆婆说:“娘,不哭,有我呢!”此刻她正拼命的仰着头不让眼泪掉下来。从此,李秀连便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干农活、打零工、整理家务、照顾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婆婆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婆婆本来就因生活不能自理而不开心,再加上儿子的骤然离世就常耍性子,发脾气。李秀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婆婆说“娘,再苦再难咱也要过日子,什么困难咱都不怕,我会照顾你的。”在她不断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李秀连自己省吃俭用,但给婆婆看病买药却毫不吝啬;买了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婆婆吃;她一个人为婆婆端屎倒尿,梳洗喂饭。婆婆大小便失禁,屎尿弄到被褥上是常事,她总是及时更换、拆洗,毫无怨言;为了防止婆婆生褥疮,她每天都要给婆婆擦净身子还隔三差五的背着婆婆出门晒晒太阳;婆婆因为白天睡得比较多,一到晚上就睡不着,她就强打着精神整晚整晚地陪着说话。

这些年来,李秀连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婆婆身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饭,替婆婆换衣服、搓身、梳洗、倒屎倒尿、喂饭喂药,还根据婆婆的口味变着法做好吃的,把婆婆照顾的无微不至。这些年来,老人从未生过褥疮、从未穿过湿衣服,屋内也没有难闻的气味。村里许多老人都时常来串门看望和陪陪老人,并羡慕的说她是上辈子积了德,娶了个孝顺贤惠的好儿媳妇。直到2011年9月老人去世前的那段日子,李秀连还是一如既往。有人问她:“你这样做为了什么?值吗?”她总是淡淡地一笑,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这是丈夫留给我的使命,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可能说不完整孝道的内涵,但在十几年的生活点滴中,她把中华民族的孝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事迹感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推荐第3篇:李连朋求职信

尊敬的招聘主管: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下面,我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向您作

简单的个人自我介绍:

我叫李连朋,来自于美丽的吉林市。

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化专业应届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

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

的事业成功,三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

好的成绩。

学习固然重要,但能力培养也必不可少。两年多来,学校为提高自己的工作

能力,积累经验,从大一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几周时间进

行专业实训极, 同时也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兼职工作等。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

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

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

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自荐材料。

谢谢

推荐第4篇:李秀连事迹

至孝儿媳李秀连

----大营镇前庄头村孝顺媳妇李秀连先进事迹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十二年如一日服侍半身不遂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事迹传遍整个乡镇,她就是大营镇前庄头村李秀连同志。

李秀连,今年54岁,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公公在她结婚前就病逝了,婆婆在1996年因患脑血栓落下了半身不遂。为给婆婆治病他们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于是她和丈夫一边为忙活生计,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收入大都花在了婆婆的治疗上,一家人过的虽然清贫但很和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11月李秀连的丈夫因突发疾病治疗无效死亡,一时间李秀连感觉像天塌了一样,伤心的她甚至有随丈夫而去的想法。但是看到80岁高龄瘫坐在床上的婆婆以及三个年幼的孩子,李秀连意识到婆婆需要她,孩子需要她,这个家需要她。她一把抹干了泪水,抱住婆婆说:“娘,不哭,有我呢!”此刻她正拼命的仰着头不让眼泪掉下来。从此,李秀连便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干农活、打零工、整理家务、照顾年幼的孩子和患病的婆婆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婆婆本来就因生活不能自理而不开心,再加上儿子的骤然离世就常耍性子,发脾气。李秀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婆婆说“娘,再苦再难咱也要过日子,什么困难咱都不怕,我会照顾你的。”在她不断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李秀连自己省吃俭用,但给婆婆看病买药却毫不吝啬;买了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婆婆吃;她一个人为婆婆端屎倒尿,梳洗喂饭。婆婆大小便失禁,屎尿弄到被褥上是常事,她总是及时更换、拆洗,毫无怨言;为了防止婆婆生褥疮,她每天都要给婆婆擦净身子还隔三差五的背着婆婆出门晒晒太阳;婆婆因为白天睡得比较多,一到晚上就睡不着,她就强打着精神整晚整晚地陪着说话。

这些年来,李秀连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婆婆身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饭,替婆婆换衣服、搓身、梳洗、倒屎倒尿、喂饭喂药,还根据婆婆的口味变着法做好吃的,把婆婆照顾的无微不至。这些年来,老人从未生过褥疮、从未穿过湿衣服,屋内也没有难闻的气味。村里许多老人都时常来串门看望和陪陪老人,并羡慕的说她是上辈子积了德,娶了个孝顺贤惠的好儿媳妇。直到2011年9月老人去世前的那段日子,李秀连还是一如既往。有人问她:“你这样做为了什么?值吗?”她总是淡淡地一笑,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这是丈夫留给我的使命,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可能说不完整孝道的内涵,但在十几年的生活点滴中,她把中华民族的孝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的事迹感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推荐第5篇:张连庆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心底无私天地宽

——张连庆先进事迹

伴着和煦的春风,贮木场开展“三创”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的升温。贮木场积极谋划发展转型创业之路,结合“进行一次淬火、重塑一个自我”的大讨论,各战线开展了“木材产量调减,企业经济转型,贮木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模范,他们创业的热情、创新的激情、创优的决心,就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

张连庆是贮木场“五清二化”小组的成员,是贮木场骨干,精通业务。负责配车、组织车辆、检验纠纷仲裁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持“踏实干事、老实做人”的原则,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工作中张连庆以身作则、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冬季木材生产开始后,他是全场最忙的人了。因为老伴身体患病,五点就要起床做饭,每天都是在六点之前已经围着楞场的各个楞头转了个遍,为此亲戚朋友很不理解,经常挖苦他、讽刺他。他还笑着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工作性质最好,工作时还能锻炼身体。”

张连庆不断学习总结,自己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三勤”“三顶”“三顺”。“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勤到楞场走,只要有时间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就到楞场转;勤到楞场看,看是否按照“五清二化”标准作业;勤到楞场说,对不符合标准作业马上说。“三顶”即:敢向上顶、敢向外顶、敢向内顶。向领导指出不利销售弊端,敢于和一些上级顶着干;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公正仲裁,敢于顶着外面说情的压力;妻子多病失于照顾,敢于顶着家人都对他的抱怨开展工作。“三顺”即:保证通顺,每天想尽办法根据材种、车种,分配装车作业;保证畅顺,合理调配各个票据、装车次序;保证作业区清顺,调整车辆到最合适的楞去装木材。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喊他:“张老师”。因为,很多检验员都愿意听他讲课,在他讲解木材检验知识时,能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像听故事一样。化繁就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每个人都听得明白、听得懂,可操作性强。

今年,贮木场改变原有的体制,检验科独立,从贮木场拨离出来,约束山上生产单位生产量,管理木材入库。贮木场木材付出车辆由公安局把门放行,公安局抽调各科、所、队的公务员检查木材车辆,检查核对无误后,放行车辆,林政稽查大队、局纪委在各道口进行抽查,确保木材效益不流失。给张连庆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他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身为基层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小组中带头作出“廉洁承诺保证”,充分发挥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作用,自觉带头遵守局党委、林业局和上级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 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木材营销活动,没有为亲朋好友提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供木材营销方便,没有做侵害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违规的事不办、越格的事不做。在抓遏制木材效益流失方面,显示出了他较强的党性原则,与歪风邪气斗争的坚强决心,不怕威胁和恐吓,敢抓、敢管、敢碰硬。在维护企业利益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连庆同志从事“五清二化”工作以来 ,数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投入到了“五清二化”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认真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心胸宽广,为人谦和,待人热情,每天早6:00之前他准时来到单位,下班后,常常很晚才离开,在他的心中,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星期天、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五清二化”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从车辆管理,票据统计到检验纠纷仲裁、配车和组织车辆等工作,他都能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按原则及时处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毫无怨言。

回首张连庆同志走过的每一天,他体验着“五清二化”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并在不断工作中找到了缺点和不足,新时期“五清二化”工作对他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将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默默耕耘„„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张连庆同志在贮木场这块沃土上,正认真履行着一名“五清二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推荐第6篇:张连庆先进事迹

贮木场“三创”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心底无私天地宽

——张连庆先进事迹

伴着和煦的春风,贮木场开展“三创”活动的热情也在不断的升温。贮木场积极谋划发展转型创业之路,结合“进行一次淬火、重塑一个自我”的大讨论,各战线开展了“木材产量调减,企业经济转型,贮木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涌现了很多模范,他们创业的热情、创新的激情、创优的决心,就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

张连庆是贮木场“五清二化”小组的成员,是贮木场骨干,精通业务。负责配车、组织车辆、检验纠纷仲裁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持“踏实干事、老实做人”的原则,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工作中张连庆以身作则、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冬季木材生产开始后,他是全场最忙的人了。因为老伴身体患病,五点就要起床做饭,每天都是在六点之前已经围着楞场的各个楞头转了个遍,为此亲戚朋友很不理解,经常挖苦他、讽刺他。他还笑着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工作性质最好,工作时还能锻炼身体。”

张连庆不断学习总结,自己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三勤”“三顶”“三顺”。“三勤”即:腿勤、眼勤、嘴勤。勤到楞场走,只要有时间

1就到楞场转;勤到楞场看,看是否按照“五清二化”标准作业;勤到楞场说,对不符合标准作业马上说。“三顶”即:敢向上顶、敢向外顶、敢向内顶。向领导指出不利销售弊端,敢于和一些上级顶着干;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公正仲裁,敢于顶着外面说情的压力;妻子多病失于照顾,敢于顶着家人都对他的抱怨开展工作。“三顺”即:保证通顺,每天想尽办法根据材种、车种,分配装车作业;保证畅顺,合理调配各个票据、装车次序;保证作业区清顺,调整车辆到最合适的楞去装木材。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喊他:“张老师”。因为,很多检验员都愿意听他讲课,在他讲解木材检验知识时,能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像听故事一样。化繁就简、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每个人都听得明白、听得懂,可操作性强。

今年,贮木场改变原有的体制,检验科独立,从贮木场拨离出来,约束山上生产单位生产量,管理木材入库。贮木场木材付出车辆由公安局把门放行,公安局抽调各科、所、队的公务员检查木材车辆,检查核对无误后,放行车辆,林政稽查大队、局纪委在各道口进行抽查,确保木材效益不流失。给张连庆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他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身为基层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小组中带头作出“廉洁承诺保证”,充分发挥好廉洁自律的表率作用,自觉带头遵守局党委、林业局和上级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 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木材营销活动,没有为亲朋好友提

供木材营销方便,没有做侵害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违规的事不办、越格的事不做。在抓遏制木材效益流失方面,显示出了他较强的党性原则,与歪风邪气斗争的坚强决心,不怕威胁和恐吓,敢抓、敢管、敢碰硬。在维护企业利益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连庆同志从事“五清二化”工作以来 ,数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投入到了“五清二化”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认真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心胸宽广,为人谦和,待人热情,每天早6:00之前他准时来到单位,下班后,常常很晚才离开,在他的心中,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他都会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星期天、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五清二化”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从车辆管理,票据统计到检验纠纷仲裁、配车和组织车辆等工作,他都能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地按原则及时处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毫无怨言。

回首张连庆同志走过的每一天,他体验着“五清二化”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并在不断工作中找到了缺点和不足,新时期“五清二化”工作对他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将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默默耕耘„„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张连庆同志在贮木场这块沃土上,正认真履行着一名“五清二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推荐第7篇:李春连教案.jsp

《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词(投向、愿意、姿势、情况、慢吞吞、热烈、情绪、讲述、普通话、鼓励),会正确认读重点词组(麻痹症、残疾、镇定、掌声、文静、轮流、注视、持久、平息、动听)。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入理解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通过本课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深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

朗读法

问答法

多媒体演示法

创设情境想象法(教学方法的表述过于笼统,选择其中的两种作具体阐述,如创设情境想象法如何操作等)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掌声响起来》、《爱的奉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歌曲《掌声响起来》

师: 亲爱的小朋友们,听了这首歌曲,我们知道掌声代表着尊重、欢迎、赞尚、激动等等,掌声可以给予人鼓励与信心,你们得到过掌声吗?当时你们心理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 对!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掌声》(板书:掌声),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看到了“掌声”这个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快速地默读一遍课文。 (学生开始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师: 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让老师给大家朗读一下这篇

课文,同学们在听老师读的过程中要把本课的生字词

以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出来,而且还要给课文标好段!【课文配乐响起】 (教师开始朗读课文)

2.师:好了,同学们读了一遍也听了一遍,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看看大家有没有和这一课的词语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呢?下面我们的火车开动咯!【多媒体课件上显示本课的生字词语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多音字】

(学生们开火车读词语)

3.师:同学们真棒!都能把本课的生字词读准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并把它们记在脑袋瓜里! (学生们开始齐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师:词语我们都读准确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这次咱们要注意读通句子,特别是刚才同学们画下来的难读的句子,并且请同桌检查,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开始吧,看哪些同学读得最认真!

(学生们开始同桌互读) 2.师:下面老师要检查大家的朗读情况咯,请六个同学,每人负责读一段,看谁读得最好!【多媒体开始播放课文配乐】 (学生们举手朗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同学们都已经多次阅读课文了,那大家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 (学生齐声说“英子”)

2.师:哪位同学给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显示课文第一段】 (学生举手朗读)

3.师:请问同学们,现在的英子给大家的印象是怎样呢? (学生们各抒己见) 4.师:是的!第一自然段里的英子是忧郁的,那同学们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英子的忧郁呢?(板书:忧郁) (学生举手发言)

5.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非常好!老师想象到呀,当同学们在操场上游戏的时候,英子却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当同学们还在上学路上的时候,英子早已早早地来到教室,而放学的时候,她却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6.师:是啊,身体的残疾总是让英子躲躲藏藏,她总是觉得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十分怎样呢?(板书:自卑) (学生齐声说“自卑”)

7.师:下面大家试着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英子的忧郁与自卑。(学生开始有感情地读)

8.师:后来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哪些变化呢?看哪些同学最快找到相关的句子!【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的句子】 (学生举手回到,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9.师:原来英子默默地坐在一角,现在跟同学们一起游戏了,还忧郁吗? ( 学生齐声回答“不忧郁了!”)

10.师:对!现在的英子变得开朗,自信了!(板书:开朗、自信) (学生跟着做笔记)

11.师:看到英子的变化,大家高不高兴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读出高兴的心情【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句子】 学生开始齐声朗读相关句子)

12.师:那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或者面对困难时,如果有人把掌声送给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掌声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甚至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这是英子告诉我们的,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英子,去聆听她的故事。(板书:忧郁、自卑、开朗、自信)

二、分析课文 深入拓展(标题和标题之间空一行,下同)

1.师:谁能用黑板上的字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学生举手发言)

2.师:记住了,同学们,只要我们抓住了关键字词,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学生齐声回答)

3.师:请同学们默读第

2、3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学生开始默读)

4.师:好了,同学们!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划的句子呢? (学生举手回答)

5.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那一刻英子是怎样的心情呢?谁能大胆地说出来?【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的句子】 (学生举手回答) 6.师:从低头这一动作,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与紧张,那还有哪些句子呢?

(学生继续举手回答)

7.师:老师找到了这些句子,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的句子】

(学生们一起朗读相关的句子)

8.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英子的眼圈红红的吗? (学生举手回答)

9.师: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同学们假如英子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学生们积极发言)

10.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啊,就在英子站起来的那一刻,教室里怎样呢?【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句子】 (学生们齐声朗读)

11.师:那掌声是怎样的呢?【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句子】 (学生们齐声朗读)

12.师:那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好,让我们一起写感受。(板书:鼓励) 13.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这时,你们又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的句子】 (学生举手回答)

14.师:这一次,同学们除了给英子送去鼓励之外,还给英子送去赞赏。(板书:赞赏)

15.师:其实呀,英子虽然身体残疾,但其他方面都和我们一样,甚至更出色,比如她的故事就讲得很出色,你们的掌声也让英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她向大家做了怎样的回应呢?【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的句子】 16.师:此时的一摇一晃跟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举手回答)

17.师:你们真聪明!同学们你送给英子的不只是掌声,还有给她生活的勇气,那如果把这一切换成一个字,那就是爱,就是这份爱使英子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变得自信,所以她才能鼓起勇气,面对生活,正如她给我们的来信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英子的来信吧!【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句子】

(学生齐声朗读)

三、激发想象

师:课文里的同学们是用掌声为英子送去了关爱,那生活中你们还打算用什么方式为同学送去关爱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们开始小组讨论)

四、小结

师:当别人忧愁的时候,我们为她唱一首歌;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为她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当别人受伤的时候,我们伸手帮一帮。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语都是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深深的爱,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记住书本导读里的一句话“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布置作业,延伸情感

(一)请同学们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二)给英子同学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29 掌声

忧郁

鼓励

开朗

自卑

赞赏

自信 春连:

教案的思路不够清晰,序号有些乱,我已帮你作了修改,你按要求修改。部分修改过的地方我已用红色标识出来了,你认真看下,可以直接在这个文档上修改。修改好后可以定稿了。严格按照学校论文的版式和字体要求排版,将打印好的说课稿、教案、课件一式两份装订好后交给方桂虹。

沈老师 2010-12-2

推荐第8篇:作文:母亲李连娣

上佳市小学六(4)班李连娣

我的后妈

我不懂母爱,不懂得母爱有多深,因为妈妈很早就离开了我。但我有一位疼我的后妈。

当父亲和母亲离婚后,我随着爸爸一起生活,不久后,我有了一个新妈妈,就是她。她刚来时,我不知怎的很反感她。凭良心讲,她并不是像老人们讲的那样凶恶、丑陋的后妈,她外貌还不错,就是身材发福点。那时候如果谁有个后妈,在不懂事的伙伴中会被耻笑的。而且会被他们欺负,会说你是没妈的可怜孩儿。因为怕他们笑,所以每次上街,我都不愿意跟她一起,怕被同学看到了嘲笑。要是实在没办法跟她一起上街,我也总是走在最前面,她随尾,就像电影里地下工作者一般警惕四周的任何动静。

记得一次开家长会,她来了,同学问我:“你妈妈?”我一怔:“怎么会呢?她只不过是我家的佣人而已啦。”当自己说完,转头看她,她没出声,只是眼里蓄满了泪水。我的心猛地一揪,她来了我们家这么多年,我和她说话的字数都不超过三百多字。她每次煮得菜,我都说不好吃;每次换上新衣服时,我会想尽办法把衣服弄脏,每次我听音乐时,我都会把音量跳到最大。每次....尽管我这样做,她都没骂我、打我,依然像妈妈一样对我。那时我在学校经常惹事,好故意气她。 我想尽一切办法去气她,她总是眼中充满关切,默默地看着我,自言自语的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象别的母女那样好好相处呢?我真把你当成我的亲生女儿看待,你为什么就不能听我一次呢?”她意味深长

地说,回想起那些往事,每次下雨,她总是第一时间去我学校松伞和一些衣物,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她去,每次她都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唠唠叨叨,让我吃饱穿暖,那样的生活都快让我变成小公主似的。我突然觉得心里十分惭愧。

她给予我太多太多。妈妈,当我终于可以释怀叫你妈妈时,我感觉这并有像我想象中那么难。妈妈,我爱你!

推荐第9篇:作文:母亲李连娣

上佳市小学六(4)班李连娣

我的后妈

我不懂母爱,不懂得母爱有多深,因为妈妈很早就离开了我。但我有一位疼我的后妈。

当父亲和母亲离婚后,我随着爸爸一起生活,不久后,我有了一个新妈妈,就是她。她刚来时,我不知怎的很反感她。凭良心讲,她并不是像老人们讲的那样凶恶、丑陋的后妈,她外貌还不错,就是身材发福点。那时候如果谁有个后妈,在不懂事的伙伴中会被耻笑的。而且会被他们欺负,会说你是没妈的可怜孩儿。因为怕他们笑,所以每次上街,我都不愿意跟她一起,怕被同学看到了嘲笑。要是实在没办法跟她一起上街,我也总是走在最前面,她随尾,就像电影里地下工作者一般警惕四周的任何动静。

记得一次开家长会,她来了,同学问我:“你妈妈?”我一怔:“怎么会呢?她只不过是我家的佣人而已啦。”当自己说完,转头看她,她没出声,只是眼里蓄满了泪水。我的心猛地一揪,她来了我们家这么多年,我和她说话的字数都不超过三百多字。她每次煮得菜,我都说不好吃;每次换上新衣服时,我会想尽办法把衣服弄脏,每次我听音乐时,我都会把音量跳到最大。每次....尽管我这样做,她都没骂我、打我,依然像妈妈一样对我。那时我在学校经常惹事,好故意气她。 我想尽一切办法去气她,她总是眼中充满关切,默默地看着我,自言自语的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象别的母女那样好好相处呢?我真把你当成我的亲生女儿看待,你为什么就不能听我一次呢?”她意味深长

地说,回想起那些往事,每次下雨,她总是第一时间去我学校松伞和一些衣物,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她去,每次她都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唠唠叨叨,让我吃饱穿暖,那样的生活都快让我变成小公主似的。我突然觉得心里十分惭愧。

她给予我太多太多。妈妈,当我终于可以释怀叫你妈妈时,我感觉这并有像我想象中那么难。妈妈,我爱你!

推荐第10篇:李海连学年度工作总结 李海连

2010-2011学年度工作总结

辅导员:李海连

这个学期结束了,我努力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希望能引导他们成人、成才,顺利地毕业。现将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情况

我作为班主任主要负责0802园林工程、0801环境保护与检测以及0801中专畜牧兽医班,三个班一共91人,今年已经都离校了,其中中专班在今年4月份已经离校,大专生在11月底也离开了学校。相较以前刚来学校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了成熟的思想,为人处世也由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更需要关注心理的变化

二、班主任常规工作

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是跟学校学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这学期,我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就业方面,在开学刚开始,我配合就业办积极帮同学们参谋就业单位,组织同学们参加招聘会,帮每个同学找到一个比较称心如意的实习单位。另一方面,就心理上疏通他们毕业前的恐惧心理,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毕业。重点强调毕业的安全问题,以及在实习单位的新环境适应问题。一学期来,作为班主任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习惯

狠抓学习风气,重塑习惯,就是在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上要进行极大的转变。可以说,能否很好地转变学习习惯和观念,从短期来说关系到学生大学三年的成长,从长期来说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从小的方面来说关系学生个人的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能否在大一就开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事关重大。

1、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奖惩,照章执行,规范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迟到扣2分,得到任课老师表扬加4分;上课不能开手机;上课要与老师配合等。通过这些规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该有的学习行为,什么是不该有的,并能形成习惯。

2、帮助学习委员在班级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并结成“一帮一”对子。通过这些活动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不定期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诗歌朗诵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大大加强。

了,所以,在这半年的工作中,主要做了很大的思想工作。

4、“社会需要什么人才”等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学习是生存之本,今天的学习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这样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通过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班及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得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好评。

(二)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关键策略。但是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是建立在跟学生的沟通、了解和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工作中会涉及到非常具体的一些事情,比较典型的有通宵上网、谈恋爱问题、借钱提前消费问题、寝室同学难以相处问题等等。这一些方方面面的跟学习相关的生活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大学生一个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 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

(1)志存高远;有目的就有动力。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有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让他们不感到无聊,沉湎上网等。

(2)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大学生守则》,修正自己言行。并通过班会用典型事例说服学生。使同学们正确看待网络和正确使用网络。基本杜绝通宵上网的现象。 (3)积极配合院系各项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班级公约规定,只要在院系获奖,班级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文明寝室的评选等,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且取得较好成绩。由这些活动丰富了同学的业余生活,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4)注重体育锻炼,形成健康体魄;班级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和羽毛球等,并开展班内一系列体育比赛,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形成健康体魄。

(三)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新生入校,经过一个月的军训观察,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本学期定期召开了两次班干部会议,一次班级全体同学对班干部的评议。解决了班干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个别班干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四)将学生看成自己孩子,用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爱护他们。

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到我校,人生地不熟,还有的是第一次离家,所以大多数不适宜。如有同学对食堂菜太辣吃不贯,有同学对气候不适而生病,有同学因想家而睡不着觉等。作为班主任我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慢慢适宜。对饮食不惯的,告诉他们那里有适合他们的饭菜;生

病的同学,到寝室去看望;想家的同学跟他们聊天,及时疏导,并按排同学陪伴等。使同学顺利过了过度期。

回首过去一年半的工作,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让我时刻铭记一定要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过去的一年是学院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探索的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工作中更加完善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生。

2011年1月6日

第11篇:李雯先进事迹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辛勤耕耘结硕果

——记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学校教师李雯

李雯同志,女,汉族,出生于1975年8月。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数学教师。1999年开始在新疆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子女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用真诚的工作热情,主动承担起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战线默默地奉献了10个年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期一个平凡教师的风采。

热爱教育 爱生如子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首先要充满阳光。”教育者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李雯同志对自己的孩子一贯是无暇顾及,老师们经常笑称她的孩子是“自由成长”——撒手不管,而对待学生她却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由于班中孩子大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住校生又多,她时刻关心着她们的生活。住校生杨晓燕病了,她买好药送到她手中,并叮嘱她要按时吃药;祁福财同学的床单破了,她把床单拿回家中帮他补好;平安夜的晚上,她为全班的同学买了苹果,祝愿他们都能平平安安。最难忘的是有一天下午放学后,突闻学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中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中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一等奖、二等奖。她本人也应此多次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严于律己 硕果累累

无论作为一名教师,还是班主任,她始终坚守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只讲奉献,不图回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成为学校教师的楷模。

她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诚恳宽厚的处事原则,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同事的爱戴,被校领导定为思想行为过硬的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01-2002年被评为共青团农场优秀教师;2002-2003年被评为共青团农场先进教师;2005年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2006年撰写的数学教学论文被教育论坛评为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07-2008学年度先后被评为共青团农场优秀德育工作者、共青团农场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评为“模范和谐小康家庭”称号。2009年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荣誉称号。

她深知: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她将认真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天职,愿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 3 -

第12篇:李茹茹先进事迹

李茹茹同学的先进事迹

我是八年级(2)班的李茹茹同学我担任这两个科代表的职务,同时又是一名团员。我很荣幸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从这次竞选中,我不仅仅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又可以在这次竞选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好学生” 这个称号并不是一个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一点点的付出,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在眼里,意在心里。这样才能是一个人真正能配得上的这样一个称号。“三好”可谓就是品质好,道德好,学习好。

那一次,我进校门时在地上捡了170元钱,我知道这170元钱是交的资料费。于是我把书包放回去,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教务处,我在一楼找了一圈没找到一个老师,于是我出去找到了臧主任。我说我捡到了170元钱,我便把捡钱的过程仔细地给主任说了一遍。我跟着主任来到政教处,主任问我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我如实回答了主任的问题后,主任又拿了一个本子记下来以后才让我走了。过了两天,我在学校的黑板上看到了表扬,虽然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但是我却让老师记住了自己。对呀,一个人得到表扬并不是目的,只要能帮助到另一个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另外我怎能配得上团员这个伟大的称号呢。

做为课代表的我,应该在同学面前起一个表率作用。不然怎能让一个班的同学团结在一起呢?作为一个课代表,要有责任心,要有一个治理班级的办法。使同学们都喜欢上这一科,自然而然一个班的班风也就会体现在其中,得到老师的夸赞。我相信在自己与同学们配合的阶段我们八(2)班也能更上一层 楼。

作为一个团员,我要学会组织。组织这个职务并非那么容易,如果把一个班组织好的话,那么,我们班一定能成为八年级得一个亮点,焦点,成为八年级的‘雄者’。在班级文化中我多次参加了班级文化组织活动,经过每一次的组织活动我们都在一点点的进步。而我需要加强一下自我原因,多参加一些活动,提高自己。 我相信:在我们班同学的努力下,八年级(2)班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成为老师口中真正的“好班”。

第13篇:李林森先进事迹

近期,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转发的通知》(德创先发38号),李林森先进事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弘扬优秀品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全省发展新跨越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希望广大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在工作中起好表率。

一、充分认识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李林森同志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 年7月被确诊患肝癌晚期后,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近两年时间,2011 年7 月31 日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 岁。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林森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以一名党员干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公正廉明、开拓进取,在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选任制度上屡创全国经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要系统总结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组织广泛宣传;要将学习李林森同志列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重要内容,先从中组部机关做起。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明确要求加大力度,在省内广泛宣传事迹,形成学习热潮。按照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要求,大力弘扬李林森同志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宗旨,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四川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清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所展现的精神实质

李林森同志是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重大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典型,他以短暂人生的崇高境界,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宝贵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党性坚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李林森同志生前始终牢记党的教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把坚强的党性体现在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实际工作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和“优秀”的时代特征。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李林森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党委书记还是组织部长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党员、干部、人才,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李林森同志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使用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的职业品德。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李林森同志始终坚持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加强学习、升能力、不懈进取、奋发有为作为一贯的追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努力推动组织工作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品格。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清正廉洁、一生坦荡的高尚情操。李林森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

组工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李林森同志生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患病后,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争,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

附:百姓的眼泪——李林森先进事迹采访手记

在达州采访李林森先进事迹的那段日子里,每一个与他交往过的人,在我们面前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每到动情之处,他们总是难以按捺内心的伤痛,泪水夺眶而出,事迹材料《李林森先进事迹》。

他们为什么要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对于许多基层老百姓来说,组织部长应该离他们很远,但他们的泪水却一次次告诉我们:他们很近,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亲人,他们心贴着心。

在梨树乡荆竹坝村,我们见到了39岁的残疾人李代菊,我们采访的第一个老百姓。谈到李林森,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是个好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全靠他帮我们挺过难关。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娘家人。每次他来,都让儿子管他喊舅舅!”

1995年,李代菊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一家四口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2008年,这个贫困家庭正为孩子几百元学费发愁时,李林森出现了。“当时,我们还住在山上,从村委到我们家要走40多分钟。他听说我们家困难,特地过来给了我们500元,并反复叮嘱我们,别让孩子辍学,有困难和他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代菊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去年,我们家被洪水冲了,修房子他还买了3吨水泥。我搬进新家,想请他吃一顿我做的肘子,没想到他就 ”

在李代菊家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听说我们要采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荆竹坝村许多村民都自发地赶来。年逾七旬的陈一山见到我们特别激动,拉着我们去看他的新房子。那是一幢两层楼高的新房,门口一块“高山移民扶贫工程”的牌子格外醒目。

陈一山过去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009年10月,李林森在下乡调研中,专程跋涉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前往他家里座谈。“他问我,想不想搬到山下去?我担心住到山下没田没地,生活无着落。没想到,他马上组织乡干部开会,把我纳入了高山移民扶贫工程项目。房子解决了,还吃上了低保。”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女孩熊静在李林森资助下,考上了大学,如今在深圳工作;李春秀等80多户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每天走两公里去挑水;秦家沟社有了索桥,难产妇女因夜间过不了河死亡的惨剧再不可能发生。

采访时,我们发现,越偏远的山区,越穷苦的百姓,有关李林森的故事就越丰富、越感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穷苦百姓,他们是李林森最牵挂的人。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重点围绕着李林森担任组织部长时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四评村官”,那是他推进基层党建的一大创举。我们沿着崎岖山路前行,约摸1个多小时,来到了往川坝村。村里的老百姓正在村里的平坝上聊天,一派安逸祥和。

谈到李林森,老百姓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一提到“四评村官”,他们都笑了,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 “很好,自己选,自己评,这样才能选对人!”

49岁的往川坝村村民冉启国,一直在煤矿上打工。在他心中,似乎每次换届选举都离他很远。去年10月,他突然接到村干部的电话,要他去投票。“前任村支书说得凶,但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见得多,社会上跑得有些经验,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潘毅果然没有辜负1400多名村民的寄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硬化了联户路,新修了社道路和石拱桥,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项目都是在李部长的协调下争取来的。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兑现公平竞评时的承诺。”潘毅说。

采访中,我们告诉乡亲们,“四评村官”就是李林森创造的,许多乡亲们哭了。他们知道,没有“四评村官”,他们可能选不出潘毅;没有潘毅,他们可能还要生活在那个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的小村子里。

幸福来之不易,热泪诉说恩情。

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帮助老百姓致富,也是李林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蜂桶乡,我们见到了38岁的村民胡发章。2007年一次偶遇,让他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当时我刚从新疆打工回来,路上遇到李林森。他让我带头种木瓜,还帮我找来了技术人员。”胡发章说。如今,让水坝村有180多户种起了木瓜。

“今年2月,我还打电话给他,请他来看木瓜花,开得多灿烂,他说过段时间一定来;可木瓜熟了,他却走了 ”说到这时,胡发章的妻子不停地掉泪。

百姓为李林森落泪,更多的是因为他惊人的担当。

2009年7月,李林森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不对外说出病情,不给组织添麻烦,不让父母受痛苦。生病的消息在6个人间戛然而止。

李林森拿出仅有的5万元积蓄,又向亲友借了20万元,在妻子和妹夫的陪同下,悄悄来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面对组织、同事和家人的问候,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做了一个胆管搭桥手术。采访中,我们发现,他忘我工作,真的让身边的人都相信了。

但这两年,对于万源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原主任蒲智慧来说,却很残忍。她总是过得“提心吊胆”,因为她是知情人之一,她不知道面前的这座大山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塌。“我常常在想,等到他走的那天,那些他曾经帮助的人,肯定会哭得死去活来。”

这是我们在采访中获取的一个细节:去年底,一名组工干部听说李林森身体不好,前去看望他。到他家才几分钟,组织部就来了一个电话,说有急件要及时处理。李林森听了,精神突然一下就来了,立即起身换拖鞋准备到办公室。

李林森母亲很生气,问儿子:“你还要不要命?”但平时非常听母亲话的李林森显得倔强,执意要去办公室。母亲平时非常疼爱他,从没骂过他。那天母亲急哭了,流着眼泪骂了他一句:“犟牛!”

李林森把工作当命。早在5月他病重之时,我们曾去重庆的大坪医院看他,看到的是一个让人揪心的画面:一名面容枯黄,骨瘦如柴的男子躺在病床上打着电话:

“大竹镇、靠重庆城口县的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山乡镇,是我们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请你们一定要盯紧点儿!”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我们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

妻子向琪的话让我们震惊:“癌症会让他走,但是如果不让他工作,他可能会走得更快。”

再犟的牛,也有休息的时候。

他走了。8月3日,达州市上万名干部群众冒着大雨,自发赶到达州殡仪馆,向李林森挥泪告别。当天,达州下起了暴雨,仿佛打穿了雨伞,干部群众全身被淋湿,大家的脸上雨水伴着泪水。

他常说,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但他要笑着离开。对工作和百姓,他已没有太多遗憾;对妻儿和父母,那无限的牵挂和愧疚也已凝成眼角的最后一滴泪水。

李林森为什么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因为他把百姓当命。在他心中,当农民的汗味、家禽的臭味和大山的清香都是一样时,他就和老百姓心贴着心了。

采访结束了,我们也找到了答案:李林森,老百姓的组织部长!

第14篇:李林森先进事迹

李林森先进事迹

李林森同志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 年7月被确诊患肝癌晚期后,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近两年时间,2011 年7 月31 日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 岁。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林森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以一名党员干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公正廉明、开拓进取,在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选任制度上屡创全国经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要系统总结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组织广泛宣传;要将学习李林森同志列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大力弘扬李林森同志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宗旨,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15篇:李林森先进事迹

李林森

人物简介

李林森(1969.09—2011.07),男,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学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入党,曾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因病去世,享年42岁。

人物生平

1989年9月—1991年9月,西南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 1991年9月—1994年1月,四川省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

1994年1月—1999年7月,宣汉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其间: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下派任宣汉县五宝乡九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5月任宣汉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副科长;1994年9月至1996年12月参加四川省委二党校法律本科函授学习毕业);

1999年7月—2002年7月,宣汉县三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2002年7月—2004年2月,宣汉县东林乡党委书记;

2004年2月—2004年10月,宣汉县五宝镇党委书记;

2004年10月—2006年2月,宣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宣汉县五宝镇党委书记;

2006年2月—2006年11月,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6年11月,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11年7月31日,因病不幸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去世。

人物事迹

依依惜别的深情

2006年2月,在四川省宣汉县“9〃5”抗洪救灾“火线”提拔起来的宣汉县副县长兼五宝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调任万源市副市长,11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去万源赴任的那天下午,李林森本想悄悄离开五宝,让来接他的朋友把车停在场镇边上的汽车站,自己再从镇政府走小路去车站,途中还是被人发现了。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按当地传统,大家给他送来热水瓶、搪瓷茶杯和踏花被。李林森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道别,近3公里长的街道,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看着满街依依不舍、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李林森眼含热泪,婉言谢绝了乡亲们送来的纪念品。

回龙村村民覃有松等人把踏花被“扔”在车上掉头就走了。覃有松动情地说:“洪灾过后,李书记为了我们早点搬进新房,天天上工地来看进度,协调建房材料和工人,他为我们操了不少心!”后来,李林森还是把这些踏花被分送给了镇上的困难群众。

2004年9月5日,持续特大暴雨洪灾导致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面临着奔涌洪水围困的险境。

“共产党员,请跟我上!”灾情发生后,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此后数日,五宝场镇完全成了一座孤岛,外面的援助进不来,两万多人失去家园,所有生活物资全被洪水浸泡,交通中断、信息中断、电力中断……除了一身衣服,许多群众什么都没有了。

“绝不能让一个群众饿倒、病倒、冻倒!”在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面前,李林森沉着应对,昼夜奋战。由于长时间劳累,他心力交瘁,体力严重透支。9月21日上午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醒来后,他一只手打着吊针,一只手拿出手机询问情况、安排工作。一位县领导责备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强行”夺走了手机。“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我呀!我躺下了,老百姓怎么办?”李林森就像战场上的士兵被夺走武器一样,泪水夺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灾后重建的日子,他依然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顿可口饭、没洗一次热水澡……洪灾中,郑家容经营的药店价值20多万元的药品被洪水冲走,成了一无所有的特困户。绝望中,郑家容几次喝农药欲“一死了之”,都是李林森组织镇村干部及时赶到,才使她脱险。李林森还组织干部到她家清理淤泥、清洗修理药柜等,又协调信用社贷款6万元,使药店在洪灾后不到半个月就恢复了营业。

灾后的五宝,活跃着一支支马帮队,那是李林森在公路中断、重建物资无法运抵的情况下,动员全镇养马群众用马背托起重建的重任。灾后不到四个月,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

如今,在高梯、回龙等村的石壁、墙壁上,仍随处可见“共产党好”、“天给我们灾难,党给我们温暖”等群众自发写下的标语。群众心目中的“救命书记”李林森,被表彰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他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巡回宣讲。 “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

“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中心、服从全局”,“基层党建必须创新出彩出色”,“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担任组织部长后,李林森仍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点子,推动万源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万源地域宽广,乡镇村分布稀散,加之山高路险林密,下一次乡需要很长时间。李林森马不停蹄,在较短的时间内跑遍了全市53个乡镇和395个村(社区),许多干部姓甚名谁,有什么长处,缺点是什么,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基层最关键是基层组织,最关键是基层干部。”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扩大选人视野,探索更加民主的村干部选任模式。

2007年初春,达州市委把村级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交给万源。曾经在3个乡镇当过“一把手”的李林森,经过深入调研,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并得到上级认可在全省、全国推广。

万源市沙滩镇栀子园村村民刘奉国说,活了66岁,当家作主评“村官”、选书记让他印象最深刻:想干事儿的人先“自我荐评”,村民们再来“群众相评”,提出村干部参选标准,推荐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人选;经“组织考评”后,再开展“公开竞评”,参选者在全村人面前发表 “施政演讲”,由村民投票选出最满意的干部。

通过“四评”,当年万源市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仅36岁,比上届低了19岁;文化程度大幅攀升,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61人,占41%。沙滩镇,方圆上百平方公里都是深山老林,村民居住分散,过去家族势力对村级换届选举影响较大。现在通过 “四评村官”,大伙明白选好选准“当家人”关系到切身利益,家族势力、裙带关系甚至贿选顽疾不攻自破。新选出来的栀子园村党支部书记程志明没让乡亲们失望。在他的带领下,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伙感慨地说,“我们选对了领头人啊!”

如何创新组织形式,扩大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村级组织成功换届后,李林森又迅速投入到新的攻坚破难中。位于大竹镇染房村的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距市区70多公里,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民营企业。把党组织建到立川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李林森为此多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谈心交心,建立了村企联合党支部。依托这一平台,1000多户群众与企业签订了 “生猪订单养殖合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李林森常说:“选人用人是党委的最大形象,关系事业成败和群众是否真正满意。”“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组织部长就是要把人才选准用好。”他旗臶鲜明地践行着“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

紫溪乡地处川陕渝交界处,每年10月开始大雪封山,次年4月才冰消雪融。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在这里一干就是整整15年。2010年,万源市委调整干部,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万源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比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这么好,王承兴凭啥?李林森一改平时的温和:“谁能够坚持在全市最艰苦的乡镇工作15年?王承兴在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家里父母长期患病,娃娃念书没人照顾,却从没向组织喊苦喊累,没提过任何要求,谁能做到?!”

2007年乡镇人事调整,在组织部工作的徐世和被提名推荐为乡镇党委书记人选。大家都以为他会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乡镇,结果却安排到“八大高寒山区乡”之一的堰塘乡。李林森找徐世和谈心:“组织部的干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很关注。把你安排到偏远乡镇,可以使你得到更好的锻炼。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干部,好好工作,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为组织部争光!”徐世和愉快地奔赴新的岗位,并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更加理解了李林森的良苦用心,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好领导、好兄长。

李林森任组织部长以来,万源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直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得到妥善安排,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被选拔到合适岗位上。

“整个万源县,5年没有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说。

2007年底,李林森在翻阅万源市干部名册时,越看眉头锁得越紧:全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3人,部门局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正科级领导干部,几乎全是“60后”,班子严重老化,后继乏人。

“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李林森心急如焚,向市委郑重提议,亟待培养一支有激情、勇担当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2009年,李林森带队走访省内各大高校,到校园里摆展台、搞讲演,拉开了“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的大幕。当年,万源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研究生数量是以往的5倍。

在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前列。 “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

“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在有些人眼中,组织部长有权,更不会差钱,而李林森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09年12月,得知万源市委要调整干部,乡党委副书记的张某多次借向李林森汇报工作的机会送钱送物,希望得到提拔,都遭到李林森严厉拒绝和批评:“歪门邪道你少来!只要你干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信任你,组织会考虑的!”春节来临,张某又跑到李林森宣汉县的老家去“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让他进。 2011年2月底,一位“老部下”得知李林森在家养病,专程上门看望。看到李林森日渐消瘦,脸色憔悴,“老部下”心如刀绞。临别时,眼含泪水,悄悄把1000元钱塞给李林森的母亲,托老人家给买点营养品。“收回去!不然,看我怎么处理你!”李林森发现了,急得从沙发上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老领导,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能来看我,我精神就好多了!拿钱的话,以后就别来我家了!”面对一脸真诚的“老部下”,李林森依然严词拒绝了。 “工作就是他的药,爱人民者人民爱”

“大竹镇、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寒山区乡镇,是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特别重视,确保圆满成功!”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必须确保党代表的质量。”

“梨树乡荆竹坝村是我挂包帮的联系点,5组李代菊的两个娃娃下学期该读大四了,不知道学杂费筹没筹齐。向琪(李林森妻子),你把省委这次奖给我的5000块钱,托人带给李代菊家,算是一点心意。还有,草坝镇老党员郭钊贤的老伴患肺气肿,不晓得好些没有?他们太苦了。”

2011年7月,重庆大坪医院重症监护室,李林森双目紧闭,面色蜡黄地昏睡在病床上,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嘴里不时艰难地挤出几句话来。妻子边用毛巾轻轻擦拭着丈夫虚汗淋漓的面庞,边点头说:“老李,你就安心养病嘛,这些,我都记住了。”

到万源工作以来,长年累月熬更守夜地工作,李林森的身体过度透支,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2009年7月,万源市委“七一”表彰大会召开后,连续熬了4个夜晚的李林森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7月2日,他开始腹泻不止,身体近乎虚脱。在万源治疗后一直不见好转,转院到成都医院,诊断结果:肝癌晚期!

“人都是哭着来的。要死,也要笑着走吧。”李林森告诉妻子,“不要对外说病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不能让父母痛苦。”他拿出全部积蓄,又向妻弟、妹妹借了近15万,筹齐了20万医疗费,悄悄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

术后2个多月回到万源,他只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做了个“胆管搭桥手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尽管经常被剧烈病痛折磨得脸色发黑、身体浮肿、面容憔悴,但他依然不改“拼命三郎”的本色,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只有中午或晚上,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去医院打静脉留臵针。

因为太操劳,李林森出现严重的术后排异反应,转氨酶陡升到300多,手指、脚趾关节开裂,拿东西、走路钻心地痛。他赶到重庆大坪医院复查治疗。刚到第一天就接到万源市委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他当即要求出院。主治医生很震惊:“你哪里是来治病的,简直是把生命当儿戏!”“你今天敢走,今后就不再收你入院!”“医生,事情紧急,我必须得回去啊!”李林森丢下这句话,连夜赶回了400公里外的万源。

凭着莫大的勇气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李林森拖着重病之躯坚持工作了1年零9个月。2011年4月20日中午,参加完市委会议,病情严重恶化的李林森被家人送进重庆大坪医院。经诊断:李林森又患上肺癌,同样已是晚期!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

李林森平静地给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发短信:“对不起,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难以坚守岗位,请求辞去组织部长职务。”直到这时,朝夕相处的同事才得知他隐瞒绝症重病已近两年!

住院期间,李林森把病房当成了办公室,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工作情况,对重要文稿亲自修改把关。一天,为了商讨乡镇党委换届文件修改,足足打了两个多小时电话,直到手机没电。他,似乎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癌症晚期病人!

“林森同志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下属、把群众始终装在心里最重的位臵。”与李林森共事多年的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家忠说。

他是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人。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在“9〃3”洪灾灾后重建那段艰难的日子,他总会几十块、三五百地捐济一些困难群众,自己却欠下了1.7万元的债,直到离开五宝两年后才还清。任组织部长后,注重整合资源开展党内帮扶,先后为30多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了10多万元救助资金。

2011年春节,李林森在走访慰问中,看到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李国元还住在用几根木棒撑起的土坯房里。一阵心酸,眼眶潮湿。他紧紧握着李国元的手说:“老人家,对不起呀,让您受苦了,我这个组织部长不称职啊!”李林森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多元钱放在李国元老人的手中,并当场表态从代管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1万元,协调相关乡镇、部门解决1万多元,帮助老人修建新房。

前不久,李国元搬进了新房。“李部长说要来看我,咋还没来?”老人不知道,李部长这辈子再也不能来了。

2011年7月31日,听妻子念完达州市“两会”新闻的李林森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弥留之际,他向市领导发出最后的短信:“感谢领导的关心关爱,自己的工作远没做好,惭愧呀——不争气的李林森。” 社会评价

李源潮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李林森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的事迹经新华社报道后,2011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等领导作出批示

2011年7月5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出重要批示:“认真贯彻源潮部长批示精神,配合做好总结宣传工作。”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也先后批示要求,认真学习宣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达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段再青十分关心李林森同志,要求认真学习好、宣传好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达州市委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

2011年7月20日,中共达州市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2004年“9〃3”洪灾中,李林森作为宣汉县五宝镇党委书记,组织安全转移群众近2万人,圆满完成“重建一个新五宝”任务,被誉为“救命书记”。在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万源市任职以来,锐意改革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公道正派提升干部选任公信度,一心为民赢得干部群众真心拥戴,勇斗病魔忠诚奉献党和人民事业,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组工干部的时代风范。

李林森同志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生坦荡,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的重大典型,是达州革命老区红色土地上培育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学习的好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活动。

2011年9月19日,四川省委组织部举行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李林森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参加工作以来历经9个岗位,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身患绝症后仍坚持工作,直至燃尽最后的生命之火,年仅42岁。报告会上,李林森的亲友、同事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李林森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真实再现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光辉形象,深深感动了聆听报告的党员干部。

柯尊平强调,李林森同志是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组工干部杰出代表,是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来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各级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深刻把握李林森同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迅速掀起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热潮。要认真学习李林森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政治品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职业操守,改革创新、不甘平庸的进取精神,胸怀大爱、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为党、为人民作出最大贡献。要学习弘扬李林森同志崇高精神,牢固树立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自觉做到忠诚、公道、自律、亲和,做李林森式的好干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省组织系统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把学习李林森同志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换届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见行动,努力取得组织工作 “三服务、两满意”的实际成效。

第16篇:李连成先进事迹

特别能吃亏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李连成

西辛庄村位于河南濮阳县境黄河北滞洪区内,是一个仅有680口人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平原地带的小村。李连成,男,1951年3月生人,一个在不足700人的小村从1991年担任18年支部书记以来,带头吃苦、带头吃亏、带头干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使一个偏僻穷村发展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年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600元连年递增到2008年的14200元。1999年、2000年、2001年濮阳县委、濮阳市委、河南省委先后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李连成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李连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由此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7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01年9月)、全国劳模(2005年4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7年9月)等称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2002年11月)、十七次(2007年11月)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2003年3月)、十一届(200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辛庄村也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2003年、2008年7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4年7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6月)、全国农工商旅游示范村(2006年9月)。李连成作为农民,还当选为河南省委委员、党的十七大主席团成员、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以李连成为人物原型,编排了大型现代豫剧及电影《村官李天成》走红全国,摄制了八集电视连续剧《当家人》在中央电视台一台黄金时段播出等。

西辛庄村过去因为穷,人们都带有歧视性地叫它“小辛庄”。该村在土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是贫农,连户中农都没有,地里光长盐碱不长庄稼,每口人分粮食从不超过200斤。李连成家境极为贫寒未能进学堂一天,1977年分家时,两间破得都是窟隆的小屋、一张旧床、一口锅、一把勺子就是李连成的全部家当。因为穷,李连成的父母和弟兄几个在村里常受眼子气,李连成为了给孩子看病筹钱把家里正下蛋的老母鸡都卖掉了。也就是改革开放后,有了新政策,西辛庄人才有了希望。1978年李连成开始到山西拉煤,到内蒙搞建筑,后来回家搞地膜西瓜种植,以顽强的毅力摆脱困境,并略有积累。1983年,中原油田刚刚成立,他抓住当时濮阳蔬菜比较紧缺的机会,搞了三个蔬菜大棚,他没有文化和技术,就一次次骑自行车到农业局请教专家,按一年1万元高酬从开封南郊聘请技术员作指导,1988年两亩辣椒一年产量高达1万公斤,收2万元。到1991年九年下来他净赚了17万元,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成为西辛庄村里的首富。那些年,村里矛盾重重,村民们成群结对地冲入村干部家,抱着村里的帐本闹到公社找领导。就在这一年的8月,李连成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看到村里绝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拮据,李连成坐不住了,决定将自家的菜棚转让给村民李连本、李文理两个贫困户,并无偿传授技术。在李连成的带领下,全村三年下来,蔬菜大棚发展到40多个,为群众增加收入32万元。到1994年,濮阳市搞“白色工程”,号召全市农村都搞蔬菜大棚。李连成马上意识到还是物以稀为贵,全市都搞了,利润就低了,有了初步积累,要想实现全村经济二次腾飞,必须办企业,叫大家兑钱上项目,有利同赚,有风险共担。其实在当时李连成并不懂“股份合作制”这个词。李连成种菜行,搞企业哪行?群众的思想并不好统一,不肯拿自己劳动心血交给不识一个字去办企业的李连成。经再三动员,最后只有李连成等13户共兑股,共兑21万元办了西辛庄第一家企业——再生纸厂,1995年试生产实现股分红利12.7万元。1996年底正当群众眼馋时,李连成做通股东工作,将这个价值100多万元的厂以低价68万元转卖给全村村民,让全村人以每股1万元入股。1997年元旦那天全村一片欢呼,仅一天吸纳股份120万元。随着企业的滚动发展,李连成又到江苏等积极寻找项目,选中了工业用呢项目,为聘请专家竟在徐州厂门口等专家一等就是三天,并以30万元安家费和

3、7利润分成(专家三西辛庄七)的比例答应专家的要求,没想到李连成等三人三天仅花费64元,他们买个凉席过夜买些干粮充饥。1998年9月该村建好了两层教学楼(后改建为三层)和教师平房公寓,这是全村的第二幢楼。李连成讲,像他这一年龄的人上过学的不多,吃了这方面的亏,下一代的孩子都是跑到几里外的外村小学上学。要想发展必须有文化,要想有文化必须重视教育,所以在办厂同时,首要就是办学校,村里不但建了楼和公寓,村里还为教师安排了生活需要物品,无论上级何时发工资,村里保证每月按时给教师兑付工资,并保证从企业抽出钱为教师发奖金。为了节约开支,村里无论办厂还是建学校都是实行义务工,包括楼房设计都是李连成自己琢磨出来的。

李连成2007年12月被表彰为濮阳市农村农村基层勤廉双优十佳村干部。实际上,李连成自当选支部书记那天就立下了“要是喝群众一盅酒就割舌头,花公家一分剁手指头”的军令状,规定村里不设吃喝招待费,如果需要管饭,村干部对口回自己家自费安排。李连成曾经说过,领导盼的是叫村干部干事的,只要干好事比请领导吃饭给领导送礼都强。多年来该村没有分文招待费。也正是在该村的积极影响下,濮阳县委、市委组织部作出了取消村级招待费的决定。村里财务是容易引起群众疑义的集点,为接受群众监督,改变群众因财务上访,该村让一二生产队长管钱,三四生产队长管账,村会计只管保存帐本不见钱,村里研究重大问题由村民代表会商定,大家议的事大家愿意干。同时村里又成立了监督小组,让爱上访的当组长,让好怀疑村干部花钱的和坚持公道正派的党员群众当成员。为化解群众矛盾,他以德治村,格外照顾过去与他家关系不好的户,大胆启用过去曾经打骂过他父母的村民的孩子当企业中层干部或副厂长。村民们深受感动,发自内心对李连成佩服。如,在村民李健稳家大门口,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不太工整地写有这么一段话:“我李健稳全家向李连成书记学习,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习他为村民办实事,学习他为村民克服困难,学习他艰苦朴素、艰苦创业,学习讲文明、讲卫生等等”

西辛庄村的新村规划从1998年9月开始启动,当时情景是,为推进新村建设,搞好规划,李连成在选址问题上决定“咱是支书,要带头吃亏,哪没有人要往哪搬,谁有意见谁给我换”。当群众看到他选一个嗅水坑时,没有一户埋怨李连成不公的。李连成这次搬家,拆房子的损失不算,光垫那两米多深的的大坑,到最后自家就花了16000多元。有了李连成的带头,西辛庄一幢幢205平方的别墅楼群神速般相继建设,到2000年底,全村旧房全部拆除,就地建新,200套楼房全部建成。2000年7月的一天,村民们有400多人敲鼓打锣给李连成家送去匾牌,上书“赠李连成书记: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这种难得的农村正气无疑就是西辛庄村潜在的发展动力!

2000年3月濮阳市纪委六次全会暨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反腐倡廉集中教育大会上,李连成应邀作了一个半小时的专题报告。4月6日,濮阳市委组织部下发了《中共濮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向李连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4月市委作出了《中共濮阳市委关于开展向李连成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5月濮阳市轰轰烈烈开展了学习李连成、建设西辛庄式小康村活动,全市培养出了103个西辛庄式的小康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李连成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濮阳李连成现象”。所谓“李连成现象”可以解释为,“培养、树立李连成典型,弘扬光大李连成精神,进而带动西辛庄村党支部和李连成式的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个人,用典型的无形资源财富和潜在的内在动力,实现了其自身价值的扩大化,用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濮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此成功之举,在当地被誉为„李连成现象‟”。

在河南省委、濮阳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原油田为西辛庄铺设了日供能力15万方的天然气专线管道。濮阳县在以西辛庄村为主的庆祖镇规划出了“濮阳县庆祖电光源工业聚集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西辛庄也从此由股份合作制向股份与招商并举的办法推进经济大发展。濮阳华珍电子有限公司、台一工业有限公司、家胜灯饰有限公司等电光源企业相继落户。李连成同志不仅竭诚为外来企业搞好服务,还注重通过服务学习先进技术,发展自身。2006年4月,看到外地电光源企业的发展,李连成的“发展瘾”又上来了。他决定自己也试着搞一个,又在村里找了两户懂技术的村民,经过协商,每家出10万元建了一个自己的天成科技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办成功后至2007年元旦,每个股份能分红22万元的时候,李连成再次提出二次创业,将公司低价转让给了全村村民,吸纳村民股份达500万元。2007年底该公司分红高达股金的30%。在李连成带动下,西辛庄相继建起了亚光节能灯厂、华辉节能厂、星光节能灯厂、久阳节能灯厂、纸箱厂、纯净水厂等。目前,这里已形成了豫东北规划最大的电光源产业集群,聚集区面积发展到650亩,厂房6万多平方米,企业达18家,总投资8亿元,区内有资产超亿元的企业5家,年产节能灯3500万只、灯蕊柱40亿只、汽车摩托车灯6000万只,电光源玻璃拉管12万吨、节日灯50亿粒,产品出口美国、欧盟及国内等市场。2008年聚集区企业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65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8000人。十几年来,西辛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年递增:从1991年600元(李连成任支部那年)到2010年16000元。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和聚集区人员的增多,西辛庄村的服务业也得以快速发展。2007年西辛庄以村民股份形式投资500万元建起了融宾馆、餐饮、超市、商务、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楼,村里成立了联兴物业管理公司,逐步走出了有如城市里的物业管理模式。2008年西辛庄以股份形式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的全省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纳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如今,我们走进西辛庄村,宽阔的主干道,气派的照明灯,家家户户挂满枝头的果实,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格外醒目;厂区内,前来观光的客商一批又一批,一辆辆不同类型的小汽车在不停穿梭,操着南腔北调的行人,穿着新潮的衣服,迈着轻盈的步伐,完全有如过着城市般的生活。西辛庄确实变了,原来“有”的变“没”了,原来“没有”的变“有”了。比如西辛庄村自建村以来就没有学校,现在建设了全市一流的三层教学大楼,使全村学生由70人发展为700多人,解决了邻村和聚集区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同时还建设了三室一厅的四层教师家属楼。不仅有了学校,村里还有了敬老院,有了秸秆气化站(秸秆气可供全村人做饭用气,现在被天然气取代),有柏油路,有路灯,有自来水,有下水道,有人工湖,有文化广场,有秧歌队,有阅览室,有办公楼,有千亩生态林,生态林里还飞来许多山鸡。村里还有统一使用的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等,村里还有福利,每月一口人7度电不收钱,每人3吨水不收钱,孩子上学不收钱,村里有摩托车、小轿车,手机电话,有宽带网,有线电视,村里有了工厂,每家每户有别墅小院等等,再如,李连成过去没读过一天书,不识一个字,没有同学,自2000年7月时起一天认三个字,现在能认两千多字,党的十七大报告会上,胡总书记的64页报告他仅有两个字不认识,现在李连成也开始学电脑、英语了……所有这些都原来“没有”的现在“有”了。西辛庄村原来“有”的不好的现象现在“没有”了。比如,过去你争我斗,矛盾重重,上访时有不断,现在没有上访告状的,没有邻里不和的,没有不孝敬老人的,还没有练法轮功的,没有一个说共产党不好的。李连成在报告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17篇:李海林先进事迹

李海林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海林同志于1982年毕业于淮北技师学院机电专业,同年8月分配到张庄矿选煤厂机厂,1995年调入到淮北矿物局910厂85车间机电班。

在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该同志善于向老师傅学习,善于钻研,刻苦学习机电理论知识,苦练设备维修技能,系统的学习了机床维修﹑钳工技术﹑机械制图﹑机械理论等知识,由于技能突出,工作出色,很快当选为张庄矿选煤厂机厂钳工班班长,并多次参加厂年度停产检修工作,先后参加各类大中型设备的维修和设计工作。该同志勤奋好学,工作中能吃苦,肯钻研,很快成长为张庄矿选煤厂机电车间的技术骨干,以优异的业务成绩得到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1995年,李海林同志调入910厂85车间机电班,为更加系统的学习业务知识,该同志于2002年,2009年先后二次到淮北技师学院参加机电工高级培训和机修技师培训班学习,系统的学习了机械设计概论﹑金属工艺﹑工程力学﹑极限配合与测量﹑液压传动理论等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技能,以优异的成绩两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并于2008年通过了集团公司理论与实践的考核,获得了机修技师的证书。

该同志从事火工行业设备维修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苦于钻研,很快掌握了各类火工设备的性能与维修技术,如油压机﹑注塑机﹑拉拔机等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系统掌握了火工品半成品制线﹑导爆管﹑火工品延期药﹑火工品制药﹑雷管成品装配等各个工艺设备的维修技术,由于该同志技术精湛﹑心细好学,在进入车间的第三年就被选为火工工艺设备维修保养带头人,并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车间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并带出了一批业务技术强,设备维修技术精湛的徒弟,其带出的徒弟多数已成为车间设备维修的中坚力量,其中多人被评为\"星级员工\"﹑"技术能手"。

该同志正是依靠扎实的设备维修的理论知识与精湛的技术,多次排除生产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先后解决了“注塑工作台注塑压力不能承受问题”, “电磁换向伐位置不到位”,“油压系统损坏齿泵”等众多技术难题,为车间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到了保驾护航,得到了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同志在工作中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善于观察思考,多次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设备安全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率,该同志利用喷雾器原理用空压气路与自来水路相结合设计出喷造潮器,大大提高了生产现场的造潮效率,解决了火工生产现场地面洒水提高空气湿度效果不佳的难题。通过设计改造火工品延期体拉拔机链道,解决了拉拔机震动大﹑断铅等现象。通过改装延期装药机加装二位三通阀,提高了延期装药机的性能。通过改变卡口机卡套直径,缩短工作行程提高卡口工作效率等等多项技改项目,从而改进了设备,提高了火工品制造的生产效率。

近年来,由于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机电设备向电气控制﹑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机电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同志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学习新的设备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和提高机电设备维修技能,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好运用到生产中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第18篇:李彬先进事迹

李彬的先进事迹

2007年8月,福建省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员李彬挂职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村支部第一书记。短短三年间,这个省级扶贫重点村发生了巨变,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2850元,提高到2009年的6100元,一跃成为清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平安先行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今年6月,李彬因过度劳累导致慢性肾衰竭,需要做换肾手术。消息传开,鲜水村村民自发为李彬捐款,更有村民要捐出自己的肾换取李彬的健康。

老百姓的感情是最质朴的,只有真心真意为民干实事的干部,老百姓才会真正欢迎他、惦记他。李彬把村民当做兄弟姐妹,用自

己的真心与村民打成一片。当年一进村,他把要办的15件实事一一列出时,村民心中还充满疑问。当一件件计划变成现实后,村民越来越由衷地拥护他、感激他。李彬做的事情,都是村民最想做的,李彬处处为村民着想,村民自然就把他当成亲人。

李彬不仅仅是一个模范扶贫村干部,更是一位‚非常上进、非常用心、非常尽责‛的检察官。办案中因为表现突出,他曾被中纪委等八部委荣记二等功。在反贪局6年多时间里,李彬制作、起草了近2000份表格、报告,形成了十几万字的文字材料,仅涉案赃款赃物清理工作笔记就做了近3万字。从法警到检察员,从检察官到村官,李彬的学习能力也让同事十分敬佩。他只是中专毕业,但从走上岗位那一天起,他就没有放松过自身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他用10年时间完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业课程,并取得了硕士学位。

李彬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检察官心系群众、倾心为民的公仆精神;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致力发展、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敬业精神。李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干部和人民检察官的良好形象。

村民眼中的李彬——真汉子 好书记

让1490多个村民记住一辈子,需要多少时间?

让1490多个村民称赞一辈子,需要多少时间?

直到重病在床,想的念的依然是500公里外那个小村庄的李彬,用3年的时间,换来鲜水村村民刻骨铭心的爱。

是怎样一条汉子,能让60多岁的老爷爷揪心落泪?让70多岁的老奶奶要捐肾?让村民们走出一辈子都不曾走出的村庄,来省城探望?

让我们听听村民们怎样讲述这位‚鲜水村‛人。

‚他有精气神,没有官架子‛ 讲述人:村民 黄炳通

我是在李彬到任后探望我们五保户的时候认识他的。

我对他第一印象很不错。他问我们种什么粮食,养没养猪,还问我们喝什么水,收入有多少。态度非常和善,没有官架子。

我双目失明,看不见李彬。但是这个书记说话很有力气,听得出很有精气神。我猜他个子不会很矮,而且长得比较‚满足‛。 可是今年初以来,我听妈妈说李彬瘦了好多,她都不敢认他了。7月6日捐款那天,我也去了。妈妈带了糕饼、长寿面和鸡蛋给他,回来后就跑去庙里拜菩萨,一直念叨李彬是个好人,要高福高寿,平平安安。

‚他发脾气,让我非常自责‛

讲述人:村民 沈在启

李彬是个好脾气的村干部,从来没见过他对谁发脾气。但他曾对我发过一次脾气,让我到现在还非常自责。

去年秋天,村里的环村道在做路面硬化。一天,李彬碰巧要出去办事,离村一周。走之前他特意交代,‚每天都要去监督路肩的水泥浇灌施工‛。

我监督一天后,忽然接到通知要去县里开一个紧急会议,就匆忙开会去了,忘记让别的同志顶替我监督,而且一走就是两天。

李彬回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施工进展怎么样了。当他知道我擅自离开,有两天完全没有人去监督施工后,非常生气。他黑着脸对我说:‚如果你没有空,就直说,怎么能答应了的事情又不完成呢?这是没有责任心!‛

我非常羞愧。因为,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修这条村道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不能让它变成豆腐渣工程。

村道修好之前,无论刮风下雨,不到万不得已,他每天都亲自监督工程进展情况。

‚他说这样的‘心意’不能领‛讲述人:村民 邹立文

前几年,我家种植蜜雪梨没有什么效益。李彬到这里后,介绍我去看一些种植技术方面的书,还拉资金帮扶我。我用帮扶资金买了化肥,加上这两年科学管理,效益比往年翻一番。 为了感谢李彬对我的关心,蜜雪梨收成时,我送了一箱给他,却被他推了回来。其实那点水果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可是他就是不肯收。他说我们村民收入少,挣几个钱不容易,这样的‚心意‛,他不能领。

‚这小伙够仗义,没忘记老哥我‛ 讲述人:村老年协会会长 李仁富

我听说村里来了个新书记之后,觉得很新鲜,利用赶圩的时候到乡政府走了一趟。那时候他刚报到,住在乡政府里。

这小伙子不错,第一次见我就给我倒茶。

后来我只要没事就跑去和他聊天,跟他说村里的事情,也跟他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村里要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跟我提。对于村里的建设,他有时还会征求我的意见和建议。

前年春节过后,他来找我,想让我帮他把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做起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小伙够仗义,没忘记老哥我。我们就商量成立了老人协会。他弄来了麻将、桌子、凳子和电视,帮我们订了报纸,还制作了章程呢。

现在村里那些老人每天都愿意来活动中心,老人协会也有30多个成员了。我每天守着这个中心,觉得很自豪。去年我搬新家,特地请他来家里吃饭,他带着老婆孩子来了,我非常高兴。这小伙子和我二儿子一样大,可是我们俩像哥儿们。

没有他帮忙,我就没书读了‛ 讲述人:村民 邹香花

我家里只有一个养父,体弱多病。所以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去上学了,但是也没有办法找到工作,一直闲在家。

有一天李彬书记到我家来,跟我爸爸说想帮我联系个学校,让我继续读书。我们当然高兴啊,可是家里根本就没钱供我,所有人都不吭声。

李彬跟我爸说,孩子要是不再读书,很可惜,他去帮我联系学校,看看能不能减掉我的学费。我爸爸答应了。

不久后,李彬书记给我联系了福建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费一年3000多元,但是他找人帮我免掉了。我好开心啊,可以继续读书了!所以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很用功。

现在,我已经毕业了。我非常感激李彬书记。没有他帮忙,我就没书读了。

‚我怎么能拖亲弟弟的后腿?‛ 讲述人:村民 李仁群

前年,村里修建环村道,要经过我家门前。我发现修建后的路面,会比家门高出20多厘米,路面积水多的时候还会流进屋子,死活都不同意。

李彬那时候已经和我们村民关系很不错了。他跑到我家里,一口一个‚姐姐‛,跟我说修村道的事。他倒没有多说修村道有多重要,反而一直在听我抱怨,一直保证说会帮我解决困难和问题。我那时候觉得他不错,会听进去我们的意见。

最后我同意了修路方案。李彬小弟平时待大家这么好,他是在为村里做好事,我这当姐姐的怎能拖他后腿呢!

去年4月,我出车祸在连城、福州住两个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欠了外面20万元。李彬专程来探望了好几次。

那时候我很伤心,跟他抱怨说没钱,还说了我老公以前当村主任的时候,曾经向村里垫付了2万多块钱,七八年了,村里一直没钱给我们的事情。 没想李彬回去后,过了几天让村里把欠我家的钱还上了。那笔钱对我们来说真是救急,我非常非常感动。病好后,我看他平时忙,想帮他洗衣服,可是他一次都没让我洗过,反而经常过来问我的身体怎么样了。你说,他对我这么真心,他不是我亲弟弟是什么?

第19篇:李新民先进事迹

为了响应公司关于学习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先进事迹报告会精神,支委会精心选择了李新民同志一些经典的小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他的成长过程和人格魅力,来滋润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添加正能量,激励我们努力的工作,积极的生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辍学记

1967年6月,李新民出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的一个偏僻农村,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李家,有七个孩子,由于人口多,即便是父母辛苦劳作,也很难达到温饱。

“新民,你还忙啥呀,快休息休息,都和你爸干了一天的活了,礼拜天也没着消停。”

“知道了妈,水缸里的水我加满了,一会儿我再修修锄头,头有点松了,您先睡吧!”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新民的大哥及三个姐姐都在外地求学,为了给家里节省往返路费开销,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排行老

五、身为次子的李新民,为了补充家里的劳动力,不得不过早地结束了天真无忧的孩童时代,年纪不大便开始在读书之余帮父亲下地干活,替母亲照看弟弟妹妹,早早地分担起了家的责任。

一边读书、一边务农的日子固然艰辛,但李新民非常知足。他心中一直有个希望:“好好念书,长大后彻底改变家境,拔掉李家贫穷的根儿,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每当想到这些,李新民都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班里的前几名。

日子虽然苦点、穷点,一家人也相安无事。可李新民上初二那年,李家竟祸事连连。父亲因积劳成疾、久病不医患上了肾炎,11岁的妹妹因年幼体弱、营养不良得了肺炎,7岁的弟弟又在放马途中不慎摔断了腿。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不幸,让这个本已贫困艰难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同时,也无情地中断了李新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妈,我不上学了,你和我爸放心吧,干农活我也能养活你们!”

“新民啊,我的孩子,苦了你了„„”母亲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爸爸对不住你呀!”父亲一把拉过新民搂在怀里,颤抖着手抚摸着儿子瘦弱的脸颊。

14岁的李新民辍学了。陡增的大量医疗费和主要劳动力的缺失,使家里的日常生计都成了问题,他变得沉默寡言了。用一个孩子的瘦弱肩膀,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责任。

“老李啊,在家吗?”

“大家伙儿麻利点,快把粮食搬进屋来。”

“好嘞,队长。”

院子里嘈杂的人声,惊动了李家一家人。原来,在李家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的生产队得知了这一情况,把救济款和救济粮送到他家中,并决定今后每年由村里资助他家200元钱,组织村干部和村民承担了他家里全部的重活儿。学校也免除了新民的全部学杂费。突如其来的幸福,驱走了一切不幸的阴霾,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李新民的脸上见到了笑容,也在他年少的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爱党、爱国的种子。

辍学三个月后,重新回到学校的李新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还有了自己更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我要更加努力,不止是要回报辛苦养育帮助自己的父母和乡亲们,更要回报党和国家!”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学铁人、学大庆,李新民手捧着心爱的课本,当读到关于铁人的故事时,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他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新方向:去大庆,当铁人,报效祖国!

二、无处不学艺

刚到1205队工作时,李新民为了尽快掌握全面的钻井技术,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工作中,李新民把队里的技术员、大班当成是自己的师傅,有空就跟在各位师傅后面刨根问底,下班后常常留在井上,给老师傅当帮手,为技术员打下手,大家伙看他勤奋,也愿意教他。

一次夜里测斜,根本不是他的班组上井,为了学习测斜技术原理,晚饭时就和技术员打好招呼,让上井时带上他。当天晚上下起了小雨,井场很泥泞,技术员考虑让他休息一下,就没有叫他,可是李新民早早地穿好工衣,在门外等候了。两年下来,李新民经常在搬家安装、设备检修和处理事故时坚持盯在井上,学到了许多平时不常见的知识和本事。同志们都说,小李那身工作服和那顶安全帽没有换过,可床头的技术书籍却换了一茬又一茬。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的勤奋刻苦,1992年5月,毕业不到两年的李新民开始担任队里技术员。“技术精不精,要看你进取心强不强”、“技术措施不到位,主要是责任心不到位”,队里的员工都知道,这是李技术员管人管事时常说的话。

在一口疑难井的施工中,因井下复杂的原因,发生了卡钻事故,整整一个月,他天天盯在井上,不漏过每一个环节,把分析出的地层构造、卡钻原因、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处理卡钻的经过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困了就靠在值班房打个盹,饿了就吃口凉馒头。师傅们看他熬红的双眼和突起的颧骨,心疼地说:“小李,你不能总这样熬啊,去休息一下吧!”可是,李新民想,处理好这起事故,能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下步在这一区块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苦、再累都值得。

就这样,这口疑难井攻下来,李新民瘦了一整圈,资料却记了一大本。

三、关爱工程

1998年3月初的一天,春寒料峭,乍暖还寒。1205队的井场上钻机轰鸣,队员们正往加重漏斗里加石粉,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

井架下,泥浆大班黄晓,正侧着身子蹲在冒着热气的循环沟旁,拿着比重称聚精会神地测量泥浆比重:“还差一小格,接着加!”

忽然,“滴滴,滴滴„„”黄晓腰间的BB机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放下了手中的比重称,用满是泥浆的手撩起衣角,看到屏幕上妻子的留言:“李队带人帮咱们已把家搬完,请安心工作,勿念!”

他脸上露出了满是诧异的表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前一天上班的时候,李新民发现平时爱说爱笑的黄晓有点寡言少语,就找他谈心。了解到他在星光大院的房子由于动迁必须限期腾出来,可当时井上施工到了开油层加重的关键阶段,黄晓脱不开身,李新民就召集倒班在家的13名钻工,联系了车辆,利用一天时间将黄晓家里的家具、家电等物品全都搬到了新家。

受黄晓搬家事件的启发,考虑到作业区远离市区,队员家里有事一般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李新民就在队里开展了“关爱工程”:建立了“家庭互助网”,为每个家庭送去了“服务信息卡”,使得队与家、家与家、队友与队友之间,有事随时就能联系得上,以便互相帮助;设立“24小时关爱热线”,由队长、书记、管理员担任联络员,24小时开机联络;建立“和谐互助QQ群”„„通过这些举措,李新民把队里员工的家庭状况掌握得清清楚楚,帮助队友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钻工丁辉的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需要马上手术,李新民在知道丁辉家并不富裕后,就带头组织队员为丁辉父亲捐款,并将捐款第一时间送到老人床前,感动了丁辉父子俩;钻工宋宝的爱人出车祸,李新民最先得到消息,派车将她送到医院,还预交了手术费,直到宋宝的爱人脱离了危险才离开;钻工滕永刚父亲胃癌病重,家里无人照料快要临产的妻子,李新民委托张国臣的爱人与几名家属相互联系,及时将其送到医院并轮流进行护理,等小滕忙完赶到医院时,妻子和孩子已安全出院„„

关爱工程为员工解了后顾之忧,也温暖了员工的心,1205队的钻工们都说:“新民队长对我们的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四、母亲眼里的“孝子”

李新民是个孝子。可从离开泰来县老家到05队工作十几年了,只有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回老家过了两次春节。

老母亲常说:“每到年跟前儿,看着村里在外面工作的念书的都奔家了,明知回不来也总是盼着,心里有这么个念想,就不觉得空了。”作为儿子,回家过个团圆年都成了老人的奢求。

2003年,当上队长的李新民更忙了,为了了却母子间的思念和牵挂。李新民利用雨季搬家等停的两天空隙时间,硬把年逾70的母亲从农村老家接过来,他在心里盘算着让老人过几天城市生活,尽一份孝心。可是母亲接来十几天过去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却没在家和母亲吃过一顿团圆饭。

就在老人70岁大寿那天,爱人精心准备了一桌子饭菜,7岁的孙子已经为奶奶点上了生日蜡烛,可左等右盼,最后等来盼来的不是儿子回家急切地敲门声,而是李新民在电话中向老人道的一声带有歉意的祝福。

原来李新民他们队正在新井搞试验,工作头绪多,实在离不开现场。母亲听出了电话中儿子的歉疚和自责,安慰他说:“孩子,你是领铁人队的,工作上的事千万别耽误了,妈身体还结实着呢,生日明年可以再过。

五、集体的便宜一点不能沾

2003年左右,公司率先为120

5、1202队配了五十铃轿货车,为井队到后线领料、开会办事以及在偏远之地采购生活物品提供了方便。作为一队之长,李新民安排生产事情多、协调工作会议多,按说车辆怎样用,他最有说话权。但李新民总是把车安排给队里的材料员、管理员等最需要的人用,自己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占用车,因自己的私事使用队里的车,那是连门都没有的事。

前年夏天,他家楼房装修,本来一些跑料采购的活,应该一个男人去张罗,可队里忙,家里装修一个月,他连手都没伸一下,更谈不上出出主意,帮助设计了。他爱人想到,你人忙,我不怨你,可用一下队里的车,帮帮咱家跑一跑,拉拉小料应应急也是那回事啊。可这些根本指不上,因为李新民早有话撂在那,自己的私事,不能用公家的车。结果,整个装修期间,他爱人买装潢材料,远道或雇车或打车,近道或坐三轮或走,终于利用一个暑期的时间,完成了房子装修这个费神费力的事。

众所周知,井队所用的材料大部分是钻井生产专用物资,但一些像棕绳、铁线、拖布、电池等物品也可以民用,也经常有人向他要这要那,如果抓不好这些物资的使用控制,不但会增加井队的材料成本,甚至还会造成不小的流失和浪费。因此,李新民首先作到从严律己,决不让有些人在自己身上打开物资流失的闸阀。

一次,一名同学要开车回泰来老家,想着李新民当井队长,要点柴油应该不是事的事。临走前就直接找到李新民要给车加满油。不想,在别人眼里轻松的事,李新民的头却摆得像拨浪鼓一样,态度很坚决。老同学感到很没面子,李新民却耐心地把队里制度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遍,老同学心平气和了,佩服地说,05队的队长,05队的作风就是不一样。 在送老同学即将分手的时候,李新民拿出500元钱塞到这位同学手中,让老同学路上加些油用,并给家里的老人买些礼物,带个好。

六、勤俭的作风不能丢

作为新时期铁人队伍的带头人,李新民深刻地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因此,他善于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一次完井搬家,李新民在井场废弃的循环沟里发现了几支没有挤净的黄油管。这件在平常人眼里看来的小事,李新民联想到最近食堂经常有人把不愿吃的饭菜倒掉、寝室里无人时的灯光„„他从这些现象中看到员工中潜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问题,那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某些员工身上淡漠了。

他俯下身一一把几支黄油管捞了上来,坦诚地问在场钻工,是谁扔掉的,一名新参加工作的钻工低着头回答说,队长是我丢弃的。李新民语重心长地说:“你刚来,你可能还没适应05队的生活,在05队近50年的征程中,艰苦奋斗是咱们的传家宝,你一不留心扔掉的尽管是一点点黄油,但是,咱们遗忘的是铁人老队长勤俭持家的精神,丢掉的是05队艰苦奋斗的好作风。”

他见同志们渐渐地靠拢过来,就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起铁人老一辈石油工人勤俭节约的故事。铁人那条帆布裤子,补丁摞补丁,总舍不得更换;铁人那个干粮袋,不知跟他跑了多少个钻井队,总舍不得丢掉;铁人发现遗失在井场上的废旧配件,都一一捡起,后来亲自组织起废料回收队,逐渐形成了大庆回收队精神„„趁着大家听得入神,他当着大家的面,找来一个油桶,把丢弃的黄油一点一点地刮出来。

李新民用实际行动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抓勤俭不忽视小节的事感染了全队员工,全队倡导节约的气氛也逐渐浓厚起来。几年来,05队成本节余始终在全公司位居前列。

第20篇:李林森先进事迹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学习材料——李林森先进事迹

近期,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转发的通知》(德创先发[2011]38号)。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弘扬优秀品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全省发展新跨越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希望广大党员、教师认真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在工作中起好表率。

一、充分认识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李林森同志生前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 年7月被确诊患肝癌晚期后,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近两年时间,2011 年7 月31 日因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 岁。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林森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以一名党员干部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公正廉明、开拓进取,在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选任制度上屡创全国经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要系统总结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组织广泛宣传;要将学习李林森同志列为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重要内容,先从中组部机关做起。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明确要求加大力度,在省内广泛宣传事迹,形成学习热潮。按照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要求,大力弘扬李林森同志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李林森同志学习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宗旨,深化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四川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清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出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入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所展现的精神实质

李林森同志是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重大先进典型,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典型,他以短暂人生的崇高境界,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宝贵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党性坚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李林森同志生前始终牢记党的教导,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中,把坚强的党性体现在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实际工作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和“优秀”的时代特征。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李林森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党委书记还是组织部长岗位上,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连五乡远教办制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心实意服务党员、干部、人才,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李林森同志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使用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组织部长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的职业品德。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李林森同志始终坚持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加强学习、升能力、不懈进取、奋发有为作为一贯的追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努力推动组织工作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品格。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清正廉洁、一生坦荡的高尚情操。李林森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组工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李林森同志生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特别是患病后,他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争,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组工干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

附:百姓的眼泪——李林森先进事迹采访手记

新华网成都9月22日电(记者 任硌、叶建平、张严平)

在达州采访李林森先进事迹的那段日子里,每一个与他交往过的人,在我们面前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每到动情之处,他们总是难以按捺内心的伤痛,泪水夺眶而出。

他们为什么要哭?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对于许多基层老百姓来说,组织部长应该离他们很远,但他们的泪水却一次次告诉我们:他们很近,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亲人,他们心贴着心。

在梨树乡荆竹坝村,我们见到了39岁的残疾人李代菊,我们采访的第一个老百姓。谈到李林森,她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是个好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全靠他帮我们挺过难关。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娘家人。每次他来,都让儿子管他喊舅舅!”

连五乡远教办制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1995年,李代菊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一家四口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2008年,这个贫困家庭正为孩子几百元学费发愁时,李林森出现了。“当时,我们还住在山上,从村委到我们家要走40多分钟。他听说我们家困难,特地过来给了我们500元,并反复叮嘱我们,别让孩子辍学,有困难和他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代菊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去年,我们家被洪水冲了,修房子他还买了3吨水泥。我搬进新家,想请他吃一顿我做的肘子,没想到他就 ”

在李代菊家里,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听说我们要采访李林森的先进事迹,荆竹坝村许多村民都自发地赶来。年逾七旬的陈一山见到我们特别激动,拉着我们去看他的新房子。那是一幢两层楼高的新房,门口一块“高山移民扶贫工程”的牌子格外醒目。

陈一山过去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009年10月,李林森在下乡调研中,专程跋涉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前往他家里座谈。“他问我,想不想搬到山下去?我担心住到山下没田没地,生活无着落。没想到,他马上组织乡干部开会,把我纳入了高山移民扶贫工程 项目。房子解决了,还吃上了低保。”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女孩熊静在李林森资助下,考上了大学,如今在深圳工作;李春秀等80多户村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每天走两公里去挑水;秦家沟社有了索桥,难产妇女因夜间过不了河死亡的惨剧再不可能发生

采访时,我们发现,越偏远的山区,越穷苦的百姓,有关李林森的故事就越丰富、越感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穷苦百姓,他们是李林森最牵挂的人。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重点围绕着李林森担任组织部长时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四评村官”,那是他推进基层党建的一大创举。我们沿着崎岖山路前行,约摸1个多小时,来到了往川坝村。村里的老百姓正在村里的平坝上聊天,一派安逸祥和。

谈到李林森,老百姓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一提到“四评村官”,他们都笑了,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 “很好,自己选,自己评,这样才能选对人!”

49岁的往川坝村村民冉启国,一直在煤矿上打工。在他心中,似乎每次换届选举都离他很远。去年10月,他突然接到村干部的电话,要他去投票。“前任村支书说得凶,但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 ,知识多、见得多,社会上跑得有些经验,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潘毅果然没有辜负1400多名村民的寄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硬化了联户路,新修了社道路和石拱桥,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项目都是在李部长的协调下争取来的。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兑现公平竞评 时的承诺。”潘毅说。

连五乡远教办制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采访中,我们告诉乡亲们,“四评村官”就是李林森创造的,许多乡亲们哭了。他们知道,没有“四评村官”,他们可能选不出潘毅;没有潘毅,他们可能还要生活在那个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的小村子里。

幸福来之不易,热泪诉说恩情。

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帮助老百姓致富,也是李林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蜂桶乡,我们见到了38岁的村民胡发章。2007年一次偶遇,让他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当时我刚从新疆打工回来,路上遇到李林森。他让我带头种木瓜,还帮我找来了技术人员。”胡发章说。如今,让水坝村有180多户种起了木瓜。

“今年2月,我还打电话给他,请他来看木瓜花,开得多灿烂,他说过段时间一定来;可木瓜熟了,他却走了 ”说到这时,胡发章的妻子不停地掉泪。

百姓为李林森落泪,更多的是因为他惊人的担当。

2009年7月,李林森被医院确诊为肝癌晚期。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不对外说出病情,不给组织添麻烦,不让父母受痛苦。生病的消息在6个人间戛然而止。

李林森拿出仅有的5万元积蓄,又向亲友借了20万元,在妻子和妹夫的陪同下,悄悄来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面对组织、同事和家人的问候,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做了一个胆管搭桥手术。采访中,我们发现,他忘我工作,真的让身边的人都相信了。

但这两年,对于万源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原主任蒲智慧来说,却很残忍。她总是过得“提心吊胆”,因为她是知情人之一,她不知道面前的这座大山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塌。“我常常在想,等到他走的那天,那些他曾经帮助的人,肯定会哭得死去活来。”

这是我们在采访中获取的一个细节:去年底,一名组工干部听说李林森身体不好,前去看望他。到他家才几分钟,组织部就来了一个电话,说有急件要及时处理。李林森听了,精神突然一下就来了,立即起身换拖鞋准备到办公室。

李林森母亲很生气,问儿子:“你还要不要命?”但平时非常听母亲话的李林森显得倔强,执意要去办公室。母亲平时非常疼爱他,从没骂过他。那天母亲急哭了,流着眼泪骂了他一句:“犟牛!”

李林森把工作当命。早在5月他病重之时,我们曾去重庆的大坪医院看他,看到的是一个让人揪心的画面:一名面容枯黄,骨瘦如柴的男子躺在病床上打着电话:

“大竹镇、靠重庆城口县的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山乡镇,是我们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请你们一定要盯紧点儿!”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我们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

妻子向琪的话让我们震惊:“癌症会让他走,但是如果不让他工作,他可能会走得更快。”

再犟的牛,也有休息的时候。

连五乡远教办制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他走了。8月3日,达州市上万名干部群众冒着大雨,自发赶到达州殡仪馆,向李林森挥泪告别。当天,达州下起了暴雨,仿佛打穿了雨伞,干部群众全身被淋湿,大家的脸上雨水伴着泪水。

他常说,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但他要笑着离开。对工作和百姓,他已没有太多遗憾;对妻儿和父母,那无限的牵挂和愧疚也已凝成眼角的最后一滴泪水。

李林森为什么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因为他把百姓当命。在他心中,当农民的汗味、家禽的臭味和大山的清香都是一样时,他就和老百姓心贴着心了。

采访结束了,我们也找到了答案:李林森,老百姓的组织部长!

连五乡远教办制

《李连先进事迹.doc》
李连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