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民先进事迹

2021-01-26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刘庆民事迹报告 楷模

大家好,我叫王洪旭,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楷模。

刘庆民是济宁市泗水县隈泉村的一名乡村医生,1979年,年轻的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民办教师,当他面对因医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的乡亲,面对大山里缺医少药的残酷现实,他毅然弃教从医,学习医术,扎根在群众里,服务在大山中,做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神。35年来,他始终恪守着先看病、后给钱,有钱没钱都看病的原则,再苦再难他也从不要账,即使身患癌症的时候也依然如此。

我在泗水宣传部工作,曾陪同多家媒体采访报道过刘庆民,采访刘庆民就像读一本厚重的书,越读越觉得有内涵,越读越觉得有故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闪光点,让我思绪难平,他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一个人,一辆车,一个药箱,一条三十五年的行医路,让我敬佩的是他强烈的责任感。

今年2月18日,我陪同齐鲁晚报记者第一次去采访刘大夫的时候,一路上,我想这次采访恐怕要在病床前进行了,因为他患的是癌症,听说又在刚出诊的途中摔伤了头,不料我们到他家以后,他没在床上,也没在院子里,他年迈的母亲对我说,他背着药箱又出去了,还是那个样子,整天也不闲着,说起儿子,老人眼中满含泪水,我们顺着刘大夫的行踪去采访,第一家说,他来过了,给我送来了药。第二家说,他给我打完针,走了。第三家说,我看着他背着药箱向东去了,临近中午,我们终于见到了刘大夫,他出诊归来,蹒跚着回家,虚弱的身躯有些摇晃,一上午他跑了八家,看了两个老病号,给六个病人开了药,打了针,齐鲁晚报的记者说,本以为刘大夫身患重病以后会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他是病人却在给别人看病,仍在坚持尽一个医生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好好报道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刘大夫的工作量很大,我们对他本人的采访都会被若干个电话打断,他需要随时接诊,随时出诊,当新华社记者张志龙问到,刘大夫,是什么让你风雨无阻干了这35年呢?他说,是乡医的责任,让我感动的是他无私的情怀。

在刘大夫的办公桌上,有一个鞋盒子,一次采访时,记者好奇地打开了鞋盒子,一捆捆用橡皮筋扎着泛着黄色的账单展现在眼前,这些账单的记录时间,从七九年到现在,断断续续,用费数量也从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到数百元,鞋盒里到底有多少药费账单,刘大夫从来没有细细的数过,在我们再三的要求下,他才让儿子刘壮壮进行了一个大概的清算,清算的结果是,共有一千八百多张九万多块钱,九万块在小山村里都可以盖上几间漂亮的新房了,面对这一盒子的药费账单,刘大夫心静如水,他朴实的对我说,有条件还,乡亲们自然会还,不还,自然是没条件还,翻看着这些账单,我想,账单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没张账单的背后,都包含着刘大夫的仁爱之心。

后来,听说他常年为六位孤寡老人免费治病,我们便逐户进行了采访,在侯玉刚老人家采访时,我发现了一个小细节,他家东墙上有一张挂历,上面除了毛主席像,还印着隈泉卫生室几个字,下面是三个电话号码,老人见我对挂历很感兴趣,便指着挂历大声的对我说,这个手机号是庆民的,那个是壮壮的,这个固定电话是卫生室的,刘大夫告诉我,老人们年纪大了,往往记不住电话号码,等有事儿了,找又找不着,所以他就想了这个办法,将手机号和座机号印在挂历上,免费送给老人,就挂在他们的床头上,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折射出刘大夫心里总装着病人,对病人无微不至的情怀,

刘大夫为病人诊疗有一个原则,能吃药的就尽量不打针,能吃中药的就尽量不吃西药,一旦有空,他就扛着锄头,背着筐,去山上采草药,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免费为乡亲们治疗一些常见病,这样,就可以为乡亲们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了。

张家玉村有一个小女孩,十岁那年患上了重症性贫血症,父母带着跑了好几家医院,住过院,输过血,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还是没治好,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拉回家来,孩子的父母绝望了,可是刘大夫没有放弃,他多方查阅资料,寻找药方,决定用一种叫来换草的偏方试一试,他亲自上山采药,煎药,喂药,一天几次量体温,就怕出了差错,治了十多天,孩子能下床了,又过了些日子,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让我震撼的是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把脉问诊,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心不移,这种坚持,这种坚守,来自于刘庆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对老百姓的依恋,更来自于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隈泉的十里八村,刘庆民是一个名人,上至八旬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都认识他,在村里小学采访时,我问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你知道经常给人看病的那个人叫什么吗?小女孩脱口而出,刘庆民。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我感动了,也许这就是他快乐的根源,在刘大夫看来,这是乡亲们对他最大的认可,最大的褒奖。

刘大夫乐观的生活态度始终感染着我们,与他坐在一起的时候,除了看到他因劳累过度而略显疲惫之外,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他总是微笑着,山东电视台记者刘俊说,在我没来泗水的时候,我以为刘大夫会过得苦巴巴的,走进他,才觉得他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幸福。

一个刘庆民带动着无数个刘庆民,目前省、市、县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开展向刘庆民学习的活动,尤其是在全省卫生系统掀起了向刘庆民学习的热潮,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深深地被刘庆民的事迹感动着、鼓舞着,这就是刘庆民,就是一张闪亮的乡医名片。

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刘庆民《百姓身边的白大褂》

大家好!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百姓身边的白大褂。

我叫张伟,是泗水县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老家济宁偎泉庄村,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发生在刘庆民大夫身上的几件事情。

我打小体质很弱经常生病,记得那是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夜晚,快半夜十二点了,我却突然发起了高烧,爸爸知道刘庆民叔叔向来是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就冒着大雨赶到了偎泉庄卫生室,没想到卫生室的灯竟然还亮着,爸爸着急地推门而进,只见刘叔叔浑身上下都湿淋淋的,那个药箱就放在桌上,一看就是刚刚出诊回来,爸爸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把我的病情告诉了刘叔叔,他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和爸爸一起冲到了雨中,从那天起,家里只要有人生病,爸爸就去找刘叔叔,好几里的山路每次他总是很快就能来到,就这样,爸爸和刘叔叔成了好朋友。

过去交通不便,进山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连村的山路更是顺着河沿儿走,满脚是石头,刘叔叔最初是骑自行车出诊,路况差,车子经常坏,心存感激,一直想为刘叔叔做点什么的爸爸对刘叔说,老刘啊,你一年到头骑着个车子给乡亲们忙活,你看咱这十里八乡连个修自行车的都没有,我学学修车,以后啊,就专职给你修车啦。从那以后,只要车子坏在了半路上,刘叔叔总是第一时间向爸爸求救,后来,刘叔叔骑摩托车出诊,爸爸也就摸索着学会了修摩托车,爸爸常说,别人的车骑三年没大事儿,你刘叔的车骑一年就得大修,这两年就得报废,他常年给人看病,我得给他的车看病。

1992年,地瓜天蛾赈灾,很多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不慎中毒,刘婶也没能幸免,那段时间,从早到晚,刘叔叔总是在田间地头,在医疗室里为乡亲们治疗、解毒,唯独没想起来问问自己家里的地是怎么处理的,那天傍晚,当他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刘婶没有像往常一样热好饭菜等着他,而是虚弱的躺在床上,脸上还挂着还没来得及擦掉的泪水,原来,她也中毒了,刘叔叔一边赶紧采取治疗措施,一边埋怨刘婶怎么不通知自己,其实他知道,刘婶是害怕耽误他给别人看病,也知道,就算是说了,忙不完外面的病号,他也抽不出时间回家啊,刘叔叔就是这样,乡亲们的事儿,小事儿也是大事,可这事儿要是落在自己头上,就是天塌下来的事,也是小事儿。

也是在1992年,盛夏的一个深夜,刘叔叔到三河寨村去抢救患了重病的冯大爷,等他准备回家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路上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当刘叔叔终于赶到自家院子里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就在刚才的那阵暴雨中,他辛辛苦苦维持了多年的卫生室倒塌了,坚强的刘叔叔那一刻他哭了,泪水混着雨水无声的流,大家都知道,在农村,房子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啊,可我们不知道,刘叔叔的命根子不是房子,而是房子里的药啊,房子没了不要紧,可药没了,明天是会耽误看病的呀,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带着我到刘叔叔家,想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可走到后才听刘婶说,不到四点钟,刘叔叔就出门了,他带走了家里仅有的八百多块钱,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到县城药店去进药,什么都能耽误,就是给乡亲们治病的事儿晚一分钟都不行,回到家他就把诊所搬到了自己住的堂屋里,像以往一样给乡亲们看起病来,很多邻家的乡亲们都要来给他修房子,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因为他已经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来进药了,再也拿不出钱来翻盖房子了,听说那段时间,每当夜深人静,所有的病号都走了,刘叔叔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堆废墟旁一言不发,像尊塑像,就这样一天拖一天,在堂屋这个临时诊所,刘叔叔一干就是六年。

2002年的那个夏天,是我一生都会之不去的记忆,那年我高考,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前一年妈妈在县医院查出了冠心病、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妈妈治病需要钱,我上大学也需要钱,可我们一家老小就指着那点山岭毛地,再也拿不出钱供我上大学了,而就在这时,是刘叔叔,是刘叔叔主动承担了妈妈的药费,我如愿以偿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妈妈看病,在刘叔叔那留下的却是一张张账单,像我家这样得到刘叔叔照顾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村有位老人叫刘宪秋,患有心脏病,他和患有皮肤癌的九十多岁的

老母亲相依为命,靠国家低保过日子,刘叔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主动把他娘俩打针吃药的费用全都免除了,并且常年免费上门服务,每当说起刘叔叔,老人总是老泪纵横,他说,一看到刘大夫为老母亲一点一点的擦拭着,但这种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才过了短短几天,刘叔叔就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插着导尿管、着药箱走在了村头巷尾、山间小道,村里有位老人家看到脸色苍白,身子虚弱的刘叔叔,心疼的说,庆民啊,你不能这么拼命啊,这些老家伙还指着你给俺看病呢。刘叔叔笑着说,大爷您放心吧,俺没事儿,这么多年了,你们离不开俺,俺还离不开你们呢,令人高兴的是,刘叔叔的儿子刘壮壮带着媳妇习丽华也回来了,他们放弃了县城的工作和生活,也回到了村里,和刘叔叔一起为乡亲们看病来了,说起这个,丽华感触很多,她跟我聊起了一件事,她说在店古村有位老爷爷,双目失明十几年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听说刘叔叔生病了,心里很惦记,有一次丽华去他家里给他送药,老爷爷瞪着混沌的眼睛问她,妮儿啊,你老公公病好了吗?俺眼瞎了,十几年没见到庆民的模样了,哪天你叫他来,俺想摸摸他的脸,想看看他害病瘦了吗,顿时,丽华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些乡亲们是把刘叔叔,把刘家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人了啊,本来可以留在县医院工作的丽华对回到村里当乡村医生,并不十分情愿,只是出于孝顺,可那一刻丽华觉得,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自己的家人,放弃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值!于是山坡上来回穿梭的从一个白大褂,变成了三个白大褂,深受刘叔叔影响的我,虽然没能像他那样穿上那身圣洁的白大褂,但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我要像刘叔叔一样,用自己满腔的热忱和无悔的青春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默默地燃烧。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刘铁民先进事迹 Microsoft Word 文档

鞠躬尽瘁演绎激情和希望

——记村级动物防疫员刘铁民

梦想,因为奋斗而灿烂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风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69年11月17日,刘铁民出生于邵东县火厂坪镇双井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命运之神似乎有意磨砺这个农家孩子,幼年丧父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家的重担,十几年如一日地帮助母亲分担家务,多少辛酸泪,多少不明事,他都独自吞咽。1990年,刘铁民从邵东县第一职业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毕业了,他含着泪捧着母亲的双手说:“娘,孩子从今以后可以帮着您养家了。”毕业后的他工作辗转不顺,可他从不放弃,直到1997年受聘于火厂坪镇村级动物防疫站担任防疫员。而今,二十多年以来他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勇挑重担,虽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恪尽职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没有辜负党和政府对他的教育和栽培,在平凡中他闪耀出了自己钻石般的光芒。

事业,因为坚持而卓越

每一个挑灯夜战的夜晚,都在滋养卓越者的心灵。 每一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在洗涤敬业者的灵魂;每一个平凡朴实的岗位,都在成就专注者的人生。

业务素养是体现一个基层防疫员的价值的根本。刘铁民始终把学习业务,提高工作本领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做到扎实学习业务、虚心请教同事、积极参与实践,把自己的业务训练得炉火纯青。为了学习基本业务,他主动购置了大量业务资料,白天要下村工作,他就挤用晚上的时间加强自学,县里举办的学习班,他每次都抢着去参加,生怕错过任何学习的好机会,通过多年的努力,他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他虚心向同事请教,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从不放过,政府院子里、中午餐桌上,随处都是他虚心求教、相互交流的课堂,他像海绵吸水一般向身边的人汲取着知识的甘泉,从不满足。

他积极参与实践,主动要求开展各方面工作,遇到苦难,永远冲在最前头。刘铁民从事村兽医多年,理论功底深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在多年的兽医工作中表现出干工作信心满满,遇问题敢闯敢干,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用热心服务群众,用诚心打动群众,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他用自己毕生

4 所学引导村民发展专业养殖,把他们养殖中遇到的难题当成自己的难题一个个攻克,村里的养殖户称赞他是养殖户的“百科全书”,大小难题都喜欢找他探讨、解决。由于刘铁民每年都能出色完成交给他的各项工作,他多次被授予“先进村级防疫员”的光荣称号。面对荣誉,刘铁民总是腼腆一笑:“金杯银杯,都比不过老百姓的口碑。”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年面对的是7个行政村,也就是80来个生产小组,1450多户村民,牲猪存栏11230多头,家禽36500多羽,任务繁重,他从不言苦,早出晚归,他从不喊累。

他严格操作规程,牢筑免疫屏障。为了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他每天骑着车,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的奔走于各家各户之间;为了掌握新生的应免动物是否及时进行了免疫,不应免的是否及时补针,他最多的一天走了30余户,到村不漏户、到户不漏畜禽,为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构建坚固屏障,养殖户们都说:“刘铁民把我们养殖户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一样看待,甚至比兄弟还要考虑得周全”。无论是春秋的集中免疫还是每月的月月补针,刘铁民同志都是严格执行免疫操作规程,消毒严格,剂量准确,操作规范,效果可靠,辖区内的畜禽应免尽免,免疫率、挂标率、持卡率、建档率及免疫数量均达到100%,确保了所辖区域内的畜禽常年处在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

5 档案填写赏心悦目,统计报表详实准确。动物防疫工作不仅是一项对业务技能要求极高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细心规整的工作。刘铁民一个七尺男儿,在防疫业务上如行云流水般熟稔,在各项档案登记上也从不含糊。翻开他的工作记录和各种报表,每一项,每一行都填写得清清楚楚,每一份报表都做到了及时、准确。7个村各种畜禽数据几千上万份,他到各家各户摸底,刘铁民每次接到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按时按质地完成,想到的是怎样可以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

生命,因为奉献而伟大

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用真情擦干一双双流泪的眼睛,用真心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欣慰的笑脸,用真诚弹奏一曲曲和谐的琴声。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对待老百姓的事情时,刘铁民始终怀着一种赤子之情。还记得1997年刚刚参加动物防疫工作的时候,在小寺村的龙志平家里,他死活不肯给他家养的一头猪打针,还把刘铁民推出了家门,并说:“做不做防疫是我自己的事情,出了疫情自己认倒霉赔钱就是。”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刘铁民不生气,不撂挑子,不能进群众的家门,他就站在家门口说。他耐心地给龙志平讲解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告诉他动

6 物防疫其实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肉,不传染人畜共患疾病,防止和减少养殖户因疫情造成的损失,如果真的出现免疫副作用,他一定会负责治疗。经过一上午的劝说、开导,龙志平终于把刘铁民请进了家门,接受了动物防疫,并且还成为了小寺村的动物防疫宣传员,逢人就夸刘铁民是个为老百姓说实话、做实事的好干部。

心系老百姓,严冬半夜解民忧。鲁塘村何汉秋家的猪打了预防针之后,当天晚上出现副反应,不吃食了,一动不动,高烧。打电话给刘铁民的时候,他刚好上床睡觉。接完电话,他冒着严寒立即下床出发,匆匆忙忙赶到何汉秋家,给他的猪打盐酸肾上腺素、樟脑、退烧药等。忙完以后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刘铁民担心疫情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又在老何家里守了半个多小时,确定没有问题了才离开,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三点了,他的爱人心疼地说:“老刘,干工作重要,自己的身体也重要啊!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刘铁民疲惫地笑笑:“只要养殖户们安心了,我苦点累点没什么,大男人家的,身体扛得住。”

艺高人胆大,笑脸相迎化干戈。在丰裕村的何文高家里,刘铁民给他家的猪打过预防针之后,第二天何文高就找刘铁民麻烦来了,说他的猪给打病了。刘铁民不恼也不气,骑上车子载着何文高就往他家里赶,在路上,他又仔细询问了症状,赶到了老何家,来到栏边仔细观察猪的神情,老何反映

7 说:“自从打过预防针之后,我的猪就不吃了,老爱叫,打栏。”刘铁民见猪的精神很好,凭经验判断应该不是生病,为了确保老何家的生猪安全,刘铁民认真地做了检查,在测体温时,发现这是一头80公斤左右的母猪,阴户肿胀,刘铁民心中有数了,安慰畜主说:“没事了,你的猪很健康,只是在发情,明天一定会吃食,不用打针治疗。”何文高将信将疑,放狠话说:“如果明天没有好起来,我要你好看!”刘铁民笑了笑,答复说:“有什么问题,你随时可以来找我。”后来,刘铁民用自己过硬的技术说服了何文高,俩人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誓言,因为忠诚而闪光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了。”每一次体会这句话,我们的心灵就会多一份感动与震撼!所有的不凡,都来自于对平凡事业的执着和坚持,誓言无声,他要用这种对党无限的忠诚续写绚丽的篇章!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既是刘铁民人生理想的升华,更是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干部对党执着的表现。因为工作,刘铁民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多少次答应周末陪孩子逛公园、给孩子开家长会都成为空头支票,多少次答应陪妻子逛

8 街、带妻子出去走走都成为泡影。每每面对妻子嗔怪的目光和孩子期盼的眼神时,刘铁民的心里都充满了内疚和自责,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说:“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到问心无愧。”好一个问心无愧!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的是每年“优秀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称号、是“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市十佳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称号、更是被推选为双井村村主任,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和拥护的无上荣耀。而面对这些,刘铁民谦虚地说“我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防疫员,养殖户放心就是我的最大心愿。”

邵东县畜牧水产局

2014年8月

推荐第4篇:学习刘亚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亚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今天, 我们跃进街道机关党支部利用“固定党日”活动日学习了全市优秀共产党中刘亚庆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了解到刘亚庆同志生前是依安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三庭庭长兼矛盾多元化解中心主任、一级法官。2017年10月24日,刘亚庆同志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4时30分牺牲在工作岗位,享年57岁。在他的日历本上,每天都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凭着这股韧劲和多年扎实的审判实践经验,他主持制定了《依安县人民法院繁简分流、快审速裁、诉调衔接及财产保全程序操作规则(试行)》。他清正廉洁,不拘私情,从警30多年来,始终做到心中有戒,守纪律讲规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动身边干警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信任。

通过学习刘亚庆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仰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刘亚庆同志无限忠诚于人民。扎根司法审判三十四年,他心中放在第一位的始终是老百姓。他的那句“为了群众不累诉,宁愿自己多跑路!”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学习刘亚庆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把理想信念植根于灵魂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要求体现到履职尽责、爱岗敬业中,用行动书写忠诚。

二、要有踏实肯干的作风

刘亚庆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他为了工作,她顾不得家里的亲人,只要组织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有乐于奉献的品质

刘亚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有人问过他:“你当法官忙忙碌碌一辈子,没吃过她的,没穿过好的,你图啥。”他说:“啥也不图,能当个好法官就挺好。”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优秀共产党刘亚庆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跃进街道党工委 常影

推荐第5篇:先进事迹(刘)

***,男,汉族, 1972年4月出生, 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尽心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为军属排忧解难,确保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及时了解掌

握并妥善解决好军属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关系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一件大事。多年来,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现役军人安心服役。与乡民政所配合,在春节来临之际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待金和慰问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烈士军属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经常了解烈士军属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正确疏导;定期不定期与现役军人进行联系,了解他们在部队的思想、工作情况,通报其家庭情况。通过大量工作,我乡连续17年未出现军人军属上访等不正常现象。截至今年底,乡内有现役军人28人,其中军官3人,士官11人,士兵14人,立功授奖的有12人次。

二是结合实际,拟定、修改和完善了学习、工作、值班、请示、汇报等制度。配备了微机和有关战备器材。为实现正规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9年5月6日,经县常委研究决定组建了60名水富县常驻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军事训练,在训练中,全体参训人员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苦练本领,经过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四个月训练时间里完成了全部训练内容,顺利通过了县人武部的考核。在参加昭通军分区的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军区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三是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今年,按照乡委、乡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县人民武装部的指示精神,对全乡广大民兵加强教育,提高忠于党、忠于祖国的思想,切实履行起保卫人民群众这一神圣职责的同时,重点

开展了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一年来,乡内民兵外出务工445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靠诚实守信,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经与乡内重点工程承建单位取得联系,由民兵连、排组织民兵投入建设达200余人。同时,广大民兵积极参与了乡内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抢险救灾工作。民兵的积极参与,保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全年民兵及民兵干部化解矛盾纠纷55件,参加保秋护秋160人次,为全乡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三、情真意切,以亲情待人。

该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朋友很多。他说,一个人关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该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推荐第6篇:马家小学关于刘庆先进事迹学习总结

高坪区马家小学

关于刘庆老师先进事迹学习总结

为响应教育号召,激励教师扎根学校,勤于工作,教书育人,我校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对刘庆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学习。

一、刘庆先进事迹

刘庆,大学本科文化,于2012年考入我校任教,主要担任初中生物和英语教学工作,现担任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

2012年她刚到学校,在学校的安排下,刘老师担任初中三个年级的生物和历史教学。任务繁重,教材跨度大,但她从没有一句怨言,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堂课,并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了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3年,我校急缺一名英语教师,八年级的英语课程无人教学。为帮助学校排忧解难,刘庆老师主动请缨,教授八年级英语,跨科任教。由于农村学生英语底子薄弱,刘老师牺牲了无数个午休时间,无报酬为学生补习英语。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所教班级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她。在刘老师的教育辅导关心下,她所任教班级在2015年6月中考取得了非常骄傲的成绩,班级考上重点高中15人,600分以上一人,两人考取白塔中学火箭班。

由于学校地处农村、较偏僻,多数为农村孩子,近年来,外出务工家长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多了,对所任教班级的留守孩子,他非常关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并主动为孩子们争取各项帮扶活动与,使这些孩子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二、学习刘庆的五大精神

(一)虚心求教,努力学习

在工作中,刘庆同志深深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她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新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刘庆同志刚来学校就担任三个年级的生物历史教学,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但是刘庆同志没有任何怨言,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无怨无悔,为校排忧

在学校急缺英语老师的情况下,刘庆同志为帮助学校排忧解难,主动要求教学初中英语,生物专业的她需要跨科任教,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刘庆同志苦练基本功,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四)教学工作,保质保量

虽然刘庆同志教授的年级跨度大,备课、教学、课后作业批改等等任务繁重,但是刘庆同志依然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目标,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正是由于她的努力,才能取得傲人的教学成果。

(五)爱生如子,关爱留守

学校地处偏远,留守儿童繁多,刘庆同志为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温暖,多次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温暖,让原本内向的孩子们能够开心,快乐的学习。

三、精心组织,深入学习

结合学习实际,学校组织各个教职员工对刘庆同志精神进行了学校,参加学习的教师刘庆老师的高尚师德所感染,尤其是他们的那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值得所有人学习。激励了我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以此为榜样,时刻反思自己的工作得失,牢记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具有的高尚师德情操,并以此次先进事迹的学习为动力,不断在教学中展现自己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四、活动取得的成绩。

1、全体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促进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全体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先进事迹学习,从思想深处认识了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了师德建设的自觉性,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通过刘庆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学习,学校全体教师增强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提高了自身素质。纷纷表示要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争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通过学习,我校教师自觉地转变教育观念,把真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在工作中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我校教师要永远发扬刘庆教师的高尚师德,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奉公守法。努力形成让学生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良好教风。

推荐第7篇:刘卫民简介

刘卫民简介

刘卫民,曾用名刘为民,出生于1955年,山东巨野人,教育工作者,自幼学习书法,习二王、汉隶,汲古临池历代诸碑、诸帖和现代书法,不断丰富自己的书作内涵。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祝、黄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现为菏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中华钢笔圆珠笔书法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巨野县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巨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作品在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古风诗书画院、中国诗书画交流网联合举办的“寅虎咏春·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中,荣获“寅虎艺术奖”暨书法佳作一等。作品编入《中国当代诗书画印四绝大典》,同时还被授予“寅虎艺术奖·中华百强书画家”荣誉称号。荣获第二届“翰墨颂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大赛金奖,作品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集》,授予“中华文化爱心使者”称号。作品在由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书画大家网、南京珠湖书画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民族情”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中,荣获银奖,作品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集》,并授予“中华文化和谐使者”称号。作品在为纪念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题词发表6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中荣获银奖,作品编入《全国书画作品汇赏》一书,并授予“讲团结促和谐艺术功臣”称号。

获奖作品:

推荐第8篇:刘爱民先进事迹

刘爱民先进事迹

刘爱民同志,男,1971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锦州石化公司热电厂工作。1998年他被任命为锦州石化公司热电厂值班主任。2004年煤代油热电厂成立以后,他被任命为煤电厂机炉车间设备副主任。2007年根据石化公司整体要求,煤、油两电厂合并为热电公司,2010年该同志被任命为热电公司锅炉车间主任。

刘爱民工作中努力提高理论学习水平。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完成了大连理工大学MBA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并于2010年取得大连理工大学MBA硕士学位证书。工作中他一贯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一个中层干部的优良作风,曾多次受到石化公司的表彰。2003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生产者。2004年3月在煤代油热电厂建设过程中荣立二等功。并于2004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锦州石化公司先进生产者。2010年被评为石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一、新建脱硫装置开车

热电公司脱硫装置筹建于2009年,于2010年开始开工建设,2011年1月4日投产。由于脱硫装置为石化公司新建装置,没有相关的运行经验可以借鉴。锦州市也只有大唐电厂有一套类似装置,并且该装置运行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现场环境较差,运行周期也很难保证。

通过全国各地区类似装置调研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脱硫装置都是间断运行,很难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转。针对以上脱硫装置在全国的实际运行情况,该同志在装置建设期间就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深入现场进行学习及监督工程质量。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时提出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整改,先后提出整改意见30多项并组织相关部门落实,为脱硫装置顺利开车提供了有力保证。

同时,刘爱民同志还针对脱硫装置无实际运行经验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运行人员到相关运行企业进行认真学习,并为全体职工准备学习书籍,从理论上提高全体运行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刘爱民同志还注意加强全体人员的现场流程学习,对脱硫装置44台转动设备及93台电动门进行逐一考试。确保所有脱硫装置参与开车人员对工艺流程做到深入细致了解。

针对施工队伍无脱硫装置调试人员的实际情况,刘爱民同志组织车间管理人员编制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试方案,并逐一组织对脱硫装置各工艺系统进行单机调试,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在他的带领下,脱落装置于2011年1月4日一次开车成功,为石化公司通过环保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项工作也受到了石化公司主管领导的好评。

二、煤电厂4#锅炉扩建

热电公司煤电厂4#锅炉扩建工作启动于2010年,2011年开始进行设备订货及施工组织。刘爱民同志在技术协议签订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针对原有锅炉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新建装置的改造意见,并在技术协议签订过程中予以落实。在技术协

议签订过程中,针对锅炉装置提出的改造意见就达十六项之多。主要针对锅炉装置漏灰问题、磨损问题、浇注料脱落问题、给煤系统泄漏问题、工艺流程优化问题等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改造意见。在输灰系统方案讨论过程中,他提出了针对输灰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仅此一项优化建议就为新建项目节约资金百万元以上。

目前,新建锅炉装置已经开始进行土建施工。预计2012年下半年新建锅炉装置将正式投入生产。刘爱民同志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积极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参与新锅炉扩建项目。对新建锅炉的管线布置及各层平台的具体布置及系统流程提出切合运行实际的参考意见,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能够按照石化公司的总体要求,严格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确保了施工队伍的施工安全及生产装置的生产运行安全。

三、车间管理工作

2010年5月按照石化公司总体要求,煤油两电厂锅炉车间进行整合,该同志被任命为锅炉车间主任。该车间共有员工105人,油电厂有7台燃油锅炉、一套渣油输送装置、一套轻油输送装置。煤电厂有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套除尘装置、一套压缩空气装置、一套脱硫装置。油电厂锅炉装置已经严重老化,其中有3台锅炉由于老化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其中最新的1#炉也是1995年建设的。其它锅炉的运行时间已经超过20年。锅炉车间整合后,开始对油电厂6#及7#炉进行技术改造。该同志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锅炉装置改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意见并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及改造落实情

况进行细致检查,确保锅炉装置改造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目前,6#炉改造已经完成投入正常生产,7#炉改造目前正在进行中。

煤电厂锅炉装置投运于2004年,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性,煤电厂锅炉装置也达到了故障频繁阶段。主要表现为受热面磨损、浇注料脱落及热力管路疲劳泄漏等故障。该同志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检修及运行方案。比如针对屏过管线严重弯曲的实际情况,对锅炉装置屏过管线进行全部更换;针对热力管线疲劳泄漏提出控制锅炉装置点炉过程中升压速度的运行方案等。

人员管理方面该同志针对运行装置较多,运行人员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使多数职工实现了一岗多能的操作技能。目前,煤电厂所有司炉人员都具备了油锅炉的司炉资格并已取得上岗合格证,并在实际工作中圆满的完成了生产任务。为缓解锅炉车间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刘爱民同志是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优秀管理干部。他爱岗敬业,具有强烈主人翁意识。他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他以身作则,带出了优秀的职工队伍。他脚踏实地,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11-30

推荐第9篇:刘校先进事迹

长 先

时空飞溯光流走,回首凝望弹指间。一支粉笔行万里,三尺讲台洒热血。 尘世浮浊草无色,窃喜校园柳如烟。西乡桃李花开早,均楚父老常念叨。

——题记

朝阳升起,彩霞满天。金色的阳光铺满七中的校园,园类绿草荫荫,书声琅琅,歌声阵阵。一个清瘦的男子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一边和老师学生打着招呼,一边不停地捡拾着树上落下的枝叶。他,就是七中的校长——刘国平同志,中共党员,现年52岁,却已在西乡这片热土上工作将近十年。翻开他的荣誉档案,令人称羡不已,株洲市优秀教师、株洲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先进个人,醴陵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醴陵市十佳校长。一串串闪光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校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无限热爱!

一、爱岗敬业,率先为全校做模范

几十年来,刘校长时刻保有着一名党员的觉悟,坚定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2009年担任校长职务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刘校长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他坚持每周第一个到校,星期五下午放学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刘校长更是心系学校,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2015年暑假,因为学校的泥操坪要翻整重修,他长达一个月没有回家,期间儿媳妇生产发作在医院即将待产,恰逢运输方送材料,刘校长只是对儿媳妇说了要勇敢点之类的几句话便立马赶回了学校。正是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的精神和品质让全体老师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科学管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管理上,刘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鼓励老师们解放思想,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效性,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在学校管理上,刘校长做到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刘校长因整宿带哭闹的小孙子而上班迟到十分钟,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他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六元钱。正是这种严于自律的做法,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

三、甘为孺子牛,服务师生不言怨

刘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待人处事民主宽厚,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刘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刘校长更是给教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教师身患重病入住医院,刘校长不顾劳累亲身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刘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哪个学生学习上有疑惑,他总会尽心解决。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醴陵七中的学生大多数是山区孩子,学校贫困生,留守生居多,不

少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刘国平校长带领学校老师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足迹走遍西乡千家万户,给贫困生,留守儿童送去温暖。8年来,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万7千余元,用于援助贫困孩子上学,并向社会呼吁,争取到爱心资金10万余元。

1301班殷武同学打赤脚上课,刘国平发现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去给他买上新鞋子;1501班欧阳阳是位残疾儿童,上七年级,身高却不到1米,刘国平为让她融入集体,树立信心,给她颁发“最佳文明礼貌奖”„„在刘国平的影响下,七中的教师个个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为贫困学生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刘国平担任校长几年来,学校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失去上学的机会。在醴陵均楚镇,说起醴陵七中,谈到刘国平校长,没有一个家长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四、家校携手,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落实素质教育,刘校长结合全校学生实际特殊情况,制订了家长学校制度,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家校沟通工作,以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都成立家长委员会,每一位学生必备一个家校联系本,力图家长用实际行动关爱学生,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每年的

3、9月是学校的家访月,通过家访让学生及家长与老师缩短心理距离,让家长们、老师们客观地去对待学生,为共同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介于学校留守儿童居多,为给家长节约资源,每周三下午开放校园网络,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近距离的经济的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

五、注重办实事,努力改善学校条件

刘校长始终秉承做实事,留业绩的做事原则。走在七中校园,能够找到他的业绩。去年暑假,恰逢西乡的主干路铺沥青,刘校长主动找到施工方,商量修整学校操坪一事,冒着酷暑,来回十多趟,最终施工方答应出料不出力,当时的运输司机说:“身为西乡子民,我们这一次真被刘校长这口带有攸县腔调的醴陵话所感动”。一个暑假,当运输方的材料一到,刘校立马带领老师们施工,为了等材料,期间长达半个月没有回家,每次材料一卸,他总是衣袖捋得高高,大汗淋漓的第一个上。我们都被他这种为校为民的赤诚之心所感动,现在每个傍晚走在新铺的操坪上散步的西乡人民无不感谢着刘校长。他真的是在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刘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刘校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带领,醴陵七中多次被授予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红旗单位。这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校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无限热爱的成果表现!

推荐第10篇:刘瑛先进事迹

刘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刘瑛同志于2010年9月从松坎征费站调入楚米征费站担任征费员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组织纪律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刘瑛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中能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任劳任怨,切实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热情、文明地为过往司乘人员服务。

窗口形象需要我们每位员工来塑造。首先注意外在的美是来自第一感觉。当然仪表是重要环节,上岗前必须做到装饰整洁、衣着整齐、仪表端正、精神振作。每当我们身着制服伴着军事化的英姿站在岗亭之上,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无疑成了高速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人文与环境并存之感,无不让过往乘客为之羡慕,为此我深感自豪。其次美在脸上。上岗前必须消除一切杂念,做到不带情绪上岗,时刻以一张真诚而又亲切的笑脸迎接过往乘客。只有微笑,才能容易与人沟通,才能打动司乘人员。美在语言,“您好,欢迎光临,您好,请出示通行卡,谢谢光临!”虽只是简短的几句文明用语,但真正能体现我收费员内在的素质和修养。就是这几句热情洋溢的话语打动过多少过往的司乘人员。美在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灵及其优质的文明服务对每位司乘人员做到,充分了解司乘人员心理,尽量贴近司乘人员,真正与司乘人员形成心灵沟通,实现沟通从心灵开始的服务意识,做到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总之以上几种美真正让“满意在贵州,微笑伴您行”的宗旨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在成容同志身上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刘瑛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征费员,征费额一直名列我站前茅。在日常的征费工作中严格地遵守局、处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做到文明征费、热情服务的工作原则,坚持以身作则、不循私情的工作方针,并积极地参加中心的各种文体活动;在思想素质上能很好地领悟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各项业务技能,主动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带领其他同事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与全站职工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特别是在雪凝封路期间,该同志认真坚守岗位,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积极主动地给各滞留司乘人员发放方便食品,并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安抚好每一位司乘人员,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总之本职工在2011年的征费工作中,尽职尽力,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感染了全站职工,树立了模范带头作用,很好地履行了一名征费员的工作职责。

一代人要有一代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长期以来,刘瑛同志严格以一名征费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团结同志,及时、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在广大征费人员中,树立了好的榜样。

2012年2月8日

第11篇:先进事迹刘书记

刘兆光同志的先进事迹

我们盘锦鹤乡酒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实行了企业改制,由公有制变成了民营企业。经过公司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上级党委批准,刘兆光同志担任公司的党支部书记。

刘兆光同志1985年参加工作,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他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圆满完成了组织和企业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十年来,他带领支部成员把一个面临停滞的基层党组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围绕发展党建,进行了比较有成效的创新。特别是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实践的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逢重大事项他都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积极听取党员职工意见。他组织全体党员职工学习,提出远学毛丰美、近学于素玲的先进事迹,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从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入手制定和完善了《党员信息反馈制度》、《党员一带一制度》、《评议行政工作制度》等制度,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党员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今年开展“两学一做”的党组织活动,号召党员踊跃参加。学习党章,学习系列讲话,在实际工作中,争做合格党员。

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

一是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他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同志,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二是在工作上始终发挥党员先进性。他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坚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积极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决议,把党员、职工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

2、结合党组织工作开展活动,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3、充分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积极性。

4、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维护女职工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他始终牢记宗旨,关心群众,不忘责任,做到了全心工作,真心为民。

5、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创建学习型支部,维护和保障党员权利,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他始终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人,女党员5人。由于企业人员流动性大,退休下岗多。党支部面临学习培训难集中、党员作用难发挥、支部工作难开展等诸多问题。面对管理区域分散的现实情况,他带领支部成员,利用拓展“党员责任区”的作用,对所属部门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分别由支委成员牵头,开展区域党组织工作,成为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生动社会实践。

公司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他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企业优先录用党员应聘者,扩大企业党员队伍,还为企业吸收先进职工做到了把关定向。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越来越多。他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注重发展大学生的党员及积极分子,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合格党员,形成组织队伍的良性发展。

作为支部书记,他的工作是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重点围绕促进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以提高职工技能,调动职工积极性,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他自己是一名普通职工,要求大家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做好。关心群众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他组织安排组看望生病、住院职工,每逢职工家庭中有红白喜事,他总是帮助大家忙前忙后。他监督企业管理,保证工资不拖欠,保险应保尽保,劳动保护品福利及时发放,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了发展企业文化,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他组织职工开展各种郊游、野炊、球赛、娱乐比赛活动。他带领大家利用闲置厂地,开荒种菜,基本满足了职工的午餐菜品,绿色新鲜,为企业节省了许多的费用开销。 几年来,鹤乡酒业有限公司曾先后解决安排了一百多名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在几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中,积极捐款十万余元。实行“一对一”党员职工帮扶工作,帮助家庭困难职工的子女圆了大学梦。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几年来捐资助老助学共四万余元。公司是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理事单位,他本人是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副会长。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他带领全体党员职工,积极参加活动,清理杂草杂物,捡拾垃圾,栽花种草,植树绿化,两年时间,把一个日渐萧条的企业,建成了一个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花园式工厂,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他在公司负责安全、环保、消防管理工作,公司从组建至今,没有发生一例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运行了10年。公司党支部也被区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刘兆光同志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平凡而又普通的每件事,却处处折射出党员的先进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

盘锦鹤乡酒业公司党支部

2016.6.20

第12篇:姜维庆先进事迹

播绿洒翠一路歌

——关于推荐姜维庆同志申报吉林省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姜维庆,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任吉林森工松江河林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川林场场长、书记兼林园苗圃主任。该同志自1990年参加林业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林业种苗事业,一干就是26个年头。26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从事伟大的绿色事业而自豪。随着国家“天保二期”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他作为一名种苗工作者,坚持夯实种苗基础,服务种苗建设,创新种苗发展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推广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这个中心,尽最大努力实现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为企业林木种苗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重视党建,政治合格

姜维庆同志党性观念强,注重自身理论学习和政治修养。他经常在工作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对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能够将理论同实际做到有效结合。作为所在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他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优先、以党建推动行政工作的原则,将“三会一课”、党员集体学习、党员标兵岗等常规工作扎实开展。同时,他还将提升党员政治素质、服务职工能力等贯穿于单

1

位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竞赛、党员干部述职述廉等方式全面提升党建水平。近年来,他本人先后被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经营者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二、重视科技,产研结合

科技兴林首先是科技兴种苗,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中技术密集型的一个基础环节,姜维庆同志经过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分析后,提出种苗生产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效益上做文章,种苗培育各环节至少有一项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并提出具体的推广项目。在他的引导和积极参与下,各苗木基地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提高,适用技术推广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中化学除草、节水灌溉、扦插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已被育苗员工全面熟练地掌握。此外,为使苗圃培育的造林苗木达到苗齐苗壮,他大搞科技技术创新,几年来,他没有休过节假日和星期天,每天不是作业在苗圃地就是埋头于工作室,先后成功研制了切根机、筛土机和播种机等种苗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在针对冬季水曲柳等树种实行树种变温催芽技术处理的可严重,为了观察记录变温催芽的动态数据,姜维庆连续半个月吃住在单位,终于攻克上述树种当年播种不出苗的难题,缩短了培育周期,添补了行业空白。在育苗生产中,首创对留床苗实施切根技术,提高了苗木质量,节约了成本。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种苗质量大幅度提高。近

2

几年来,通过科技创新的应用和推广,为企业增加可计算的效益500余万元。

三、加快发展,优化结构

松林公司地处长白山西麓,前些年林木种苗发展滞后于造林绿化,近年来,在姜维庆同志的带领下种苗生产不仅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年在如期完成林木种苗自给目标的前提下,均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育苗任务,而且林木种苗的质量明显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良本土树种培育加强,完善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形成,得到省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种苗结构合理与否,决定着林木种苗能更好地服务于林业建设,在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下,按照各地区布局,在各地区域内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主导产品,加快本土树种的开发培育和名特优树种的培育力度。坚持开发培育优良本土树种和引进适应本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相结合,逐步丰富当地造林绿化树种,截至目前,他所在苗圃总面积实现1000余亩,所涉及的苗木品种有常规造林用苗及长白山珍贵苗木达50余种,拥有各类机械车辆10余台,实现了育苗机械化,同时建有同行业一流水平的组织培养室,为实现长白山珍稀苗木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创造了条件。2011年他所在苗圃被吉林省确定为“省级十大标准化苗圃”。通过不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林地生产能力和林业建设效果,促进育苗生产向多品种、多规格、多品位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培育蓝莓,创新有道

3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姜维庆同志经过多年攻关试验,从美国引进十几个品种中确定了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生长的蓝莓品种。同时,他研制出的蓝莓苗的大棚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攻克了土壤PH值、温湿度、光照等影响越橘苗扩繁扦插的技术难题。该技术被集团评为200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鉴于蓝莓育苗人工浇水强度大、成本高的现实,他发明的微型喷灌技术,不仅苗情长势良好,而且极大地节省了劳动成本。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苗圃共繁育蓝莓苗木300多万株,使得公司蓝莓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年产值210余万元,并安臵大量人员就业,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企业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依托优势,创业富民

姜维庆同志深知林木种苗既是生态建设的生产资料,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多年以来始终将这一特殊商品生产与员工创业致富相结合,把发展种苗培育作为一项能够带动员工创业致富的产业来抓。目前,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苗圃的干部员工都积极地投身种苗生产中来,将其作为创业致富的重要平台,在完成上级交付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技术帮扶等方式,全面推动员工创业致富项目,2015年,苗圃员工年人均收入实现40000元,创历史新高;他所在苗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余万元,为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13篇:王善民先进事迹

调解能手之王善民先进事迹

提起白杨村67岁的文书王善民,兼任村调委会人民调解员的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里村外的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对他称赞不已。从事基层工作30余年。他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在总结个案基础上形成了“调解四步骤”:先是“降火减压”,让火气十足、各不相让的纠纷双方的情绪先冷静下来;然后是“冷热均衡”,根据双方矛盾纠纷的性质,宜快则快、宜慢则慢,找准适当机会入手调解;接着是“将心比心”,顺着双方当事人的心理,和颜悦色地与他们进行沟通,确保当事人能将意见听进去;四是“一击即中”,根据双方的矛盾焦点有的放矢进行调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担任白杨村调解员以来,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上百起,成功率达96%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4起,在调解工中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维护了村里的稳定,使该村近年来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发生。

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调解架起连心桥。

村里的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村干部身上。作为村委会文书兼人民调解员的王善民同志,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党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村里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王善民同志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他都会尽心尽职地及时化解。像芝麻大的小纠纷,王善民从来没有烦过,相反,他把调解当成一件乐事。在村里,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解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恶化,导致刑事案件发生。

把和睦送给别人,把幸福送给别人,以心换心,以党心换民心。

王善民同志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热心人民调解事业,能够正确处理名利与地位,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踏实工作,勤勉干事,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村民们有了不顺心的话都愿意给他说,把与其他村民的纠纷向他讲,哪家有什么困难也同他谈,因为他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村干部的职责,热心人民调解工作。

2006年5月,白杨村白一组党亚军和贾西利由于地畔问题产生纠纷,在没有找到村调委会之前,双方用扁担、甚至打架。两家人关系十分不和,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关系越来越僵。

有一次在打架之后找到村调委会,当时作为调委会主任的王善民了解了情况后,耐心地进行调解和劝说。但是当时双方态度都很固执,都认为自己有理,双方僵持不下彼此间互不退让,这使得调解也陷入了僵局之中。 后来王善民又在村里进一步对两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他打心底想把这个矛盾纠纷化解,打心底希望两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因此他不辞辛苦,分别的直接到双方当事人家里,有针对性的对两家人进行单独的谈话和劝说,今天不行明天接着去,明天不行后天再继续跑。就这样,年过60的他天天在两家之间来回跑,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在王善民的坚持和决心下,两家人终于被他感动了,他们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同意村调委会的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

半年以后,王善民还主动到双方当事人家进行了回访,关系恢复了的两家人特别高兴,彼此都很尊重对方,还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对王善民充满了感激。王善民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这一个多月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想起这一点他也感到无比的满足。

现在两家人一直都和和睦睦,打那以后从来没有再红过脸。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尽职尽责的人民调解员王善民,要是没有他就不会有今天和和睦睦的邻里关系。正是因为王善民把村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一样,正是有他的尽心尽力,时刻忧群众之所忧,才使得白杨村能够像现在一样邻里和睦、家庭和谐。

自从1991年担任村干部以来,已经在基层工作了整整30余年,调解了上百件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把社会不和谐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真正发挥好了村调委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我,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为老百姓的家务事操心,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一意的为老百姓着想、谋福祉。

当每次别人竖起大拇指称赞老王时,他都说能为老百姓的事情尽自己的一点薄力,是老百姓对自己的信任,是自己的荣幸,他还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他每每提及自己所调解过的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想起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他的脸上都会挂着骄傲、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第14篇:徐则民先进事迹

徐则民:游戏中的“孩子”

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先进事迹】

徐则民老师,1988年踏上幼教工作岗位,这一走就执著地走了整整23年。每每在感慨时间如梭的同时,徐老师常常会由衷地为自己的收获而庆幸,因为她总说她和千千万万个奋斗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一样勤勤恳恳地做着每一天的工作,没有什么催人泪下的故事,但她却得到了很多。她说她要感谢这份工作,感谢她周围的团队,感谢她所教的学生„„

23年走进孩子天地,其乐融融地做着孩子的“玩伴”

谁都知道: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容易,要爱每一个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熟悉徐则民老师的人都知道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有特色的!尤其,当徐老师成为一名母亲后,她掂出了每一个小生命在父母心中的份量,她日益清晰地体会到教师做肩负的责任。

因为始终爱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发展”是徐老师的心愿。那一次,徐老师的教学活动被入选中央电视台播放,她得去市电教馆拍摄录像。市电教馆的老师通知徐老师为了确保录像质量只要带15名幼儿即可。可当班中的幼儿知道这件事后,一个个睁大眼睛,好像都在说:“我要去。”、“老师带我去。”这时的徐老师犹豫了:上电视台播放公开教学活动,谁不想顺利一点,能够带几个能力强的孩子是最好的事。但是,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一群孩子,舍弃哪一个都不忍心啊。于是,为了给每一个孩子机会,为了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徐老师顾不得准备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四处奔走,去请求能带着全班每一个幼儿去拍录像。市电教馆的同志被感动了,破例同意跑二次车接送孩子„„

因为始终爱孩子,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她有“如鱼得水”的幸福感,她很乐意成为孩子的“玩伴”,乐此不疲地倾听着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她更有一刻不忘“责任感”,她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她愿意陪伴这些宝贝一起成长,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许多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中:带孩子们走进社会;给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领他们唱好听的歌;教他们跳我自编的舞蹈;让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和他们一起做有趣的游戏„„“把自己的拥有传给孩子们,并化为孩子们的拥有”始终是徐老师最大的快乐。

徐老师付出着,她也收获着。曾有一位家长向学校反映:他的孩子每天放学路过菜场,总吵着要买些葱姜。原来,卖葱姜的是一位残疾老人,孩子以为每天买掉一些葱姜,老爷爷就可以早点回家了。看着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此善良、有爱心,徐老师不仅欢喜而且自豪,内心深处的那份“真情”被孩子的童真淋漓尽致地激励起来„„

23年的一线实践,确立“快乐玩 有效学”的教学理念

徐老师常说她的成长离不开“游戏课程”,无数次的发言中她都讲到:“游戏课程”的发展提携了她的成长,她是伴随着“游戏课程”的完善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徐老师说,她和“游戏课程”之间是树叶和大树之间的关系,树可以离开她任何一张叶片,而任何叶片离开树就“零落尘泥碾作尘”。

这话不假,徐则民老师从1989年开始跟随“游戏课程”的建构着手研究幼儿游戏。在1989—1999的十年中,她积极投入“游戏课程”的前期探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破六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五大类游戏对幼儿进行素质启蒙。这期间她重点研究角色游戏、音乐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以游戏的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培养儿童音乐表现能力及认知能力。这期间,她大量地开放角色游戏,她的公开教学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遨游太空》《数量词牌》《去年的树》《小土坑》 1 《快乐大转盘》《猜人》《接龙游戏》《小动物吃食》《小猪的野餐》《演出之前》《照镜子》《摇小船》《玩板板》《音乐迷宫》《踩脚印》得到广泛好评。1998年6月,徐则民老师应市教委教研室要求代表全市教师向市教委领导展示“一期课改”实施成果,她执教的集体游戏《开商店》获得领导高度评价。

2001年,在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冲击下,徐则民老师对多年的游戏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意识到要做孩子身边那个优秀的“玩伴”,必须在各种新理念的冲击下不断地转变着自己。2004年,她申报并主持了市级课题“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四年的课题实施,让徐老师在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出,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共享幼儿的生成、提供各种材料支持幼儿的生成、创设良好环境诱发幼儿的生成、设置新的问题拓展幼儿的生成、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成、预设集体活动引领幼儿的生成。四年的课题实施,更让徐则民老师在自己的实践中确立了“快乐玩 有效学”的教学理念,还坚定了践行理念的三句话:“要还儿童自由、让儿童真游戏”! “让儿童玩中学、促儿童真发展”! “善于观察倾听、知儿童真想法”!。

如今,徐老师的眼睛会跟着那些不起眼的弟弟妹妹,她会积极地投入到孩子们的兴趣热点中,为孩子们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跟着孩子们“上天入地”、跟着他们“开奥运”,跟着他们“建造泰坦尼克二号遨游黄浦江”,玩得不亦乐乎!不仅如此,徐老师还会记录下许多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这让徐老师能够不断地解读幼儿,走进他们的世界;徐老师会研究游戏中教师的适时介入、研究游戏中生成的各种问题、研究集体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研究游戏与学习的整合„„

其实,做徐则民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在她的教室里孩子们可以“向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中班、大班两年时间徐老师的孩子最多提出玩了72个主题,这些主题对成人或许并没有意义,但72个主题满足了不同孩子的兴趣与需要,72个主题让孩子们在过程中获得新知、体验情感,72个主题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毕业前曾经经历的种种都历历在目,而72个主题在徐老师看来就是孩子们打开了72扇通向社会的窗。

2001年至今,徐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还深刻思考着:“今天孩子想要学什么,作为教师徐老师能教什么?今天孩子该怎样学,作为教师徐老师该怎样教?”这样的考量促使徐老师设计了大量的教学集体活动,由她设计、执教的《翻骰子》《猜猜乐》《说相反》《谁和谁好》《城市的夜晚静悄悄》《买东西》《是谁留下的痕迹》《打气筒》《它能穿越管子吗?》《小熊笑了》《打气筒》《好吃的桔子》《剪刀》《财富大考场》《让手工纸站起来》等活动不仅得到了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还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模仿追逐的样板。她的活动《让热水快快变冷》《身边的植物》分别在2002年、2008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获得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研究中的“最佳案例”。她的科学活动《落下来》还曾轰动一时,《浙江日报》曾用较大的版面讲述“一位特级教师手中的一张广告纸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思考”。

23年注重反思与梳理,在推广辐射中追求“百花齐放才是春”

徐则民老师常说“一花独开不是春”。于是,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她从来就在意着整个团队的发展,她不想成为一名“孤独的长跑者”,她更愿意成为“人梯”促更多教师的发展。

1993年起,徐老师开始担任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她带领着教研团队聚焦年龄特点、研究幼儿的一日活动,不断地丰富着“游戏课程”的各类活动。2001年,作为幼儿园开发部长,她和园长不断地审视着课程实施中的不足,并开设项目来夯实游戏特色,她带领团队研究混龄运动、混班运动、迷你小社会等„„不仅如此,徐老师还亲自挂帅主持市级课题“游戏 2 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及其回应策略的研究”,荣获上海市第九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为幼儿园打造一所“游戏学校”奠定基础。2009年,徐老师担任幼儿园副园长,她更是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看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和园长一起设计大、小教研组,并建章立制保障大、小教研组在互动中促教师专业发展。几年中,她们根据幼儿园园本实际,修订、完善了幼儿园教研制度,建立了《教研手册》以保障高质运行;她们研究教研组长在教研租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她们还研究、确立科学有效的教研质量评价标准„„这样的研究培育了幼儿园积极务实、民主向上的教研氛围;这样的研究促教师在几年中形成了66个经典教材;这样的研究最终成就100%的教师有园级展示的经历,成就70%教师走到前台,拥有区级以上展示经历,更是成就了多位教师登上了市级以上的教学论坛。

不仅是在幼儿园,徐则民老师目前在区里、在市里同样也肩负着重任。

1997年,徐老师破格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2001年徐老师成为全区最年轻的“名师”;2005年她开始主持“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带教区域中的青年教师;2010年,徐老师更是被委任主持“静安区幼儿游戏实训基地”,系统地带教区域中的教师来学习游戏理论、聚焦游戏实践,积累游戏指导经验„„徐老师说,她能感受到区域领导自始至终地殷切期望,这让她有了不辜负成长的理由,有了执着探索的原动力。事实上,从“自我发展”到“促周边人一起成长”带给徐老师的不仅是关注操作过程中的睿智,更是聚焦教育实践中的规律。

200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的徐则民老师光荣地被聘为“首届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高级研修班”主持人,带教来自15个区的21位学员;2008年,徐老师再次被聘为“第二届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带教来自各区的15位学员。在徐老师的精心策划中,在与学员的深入互动中,她倡导在把握机遇与创建平台中激发“自主建构”的内需;在身体力行与率先垂范中激励“不断铸就”的决心;在专家扶持与依托高校中凸现“合作互惠”的优势:在聚焦课堂与实战课堂中体会“增值实效”的真谛„„徐老师明确带教的宗旨,基地要留给学员一份“情感”:一丝执着教改、快乐工作的情感。因为只有教师快乐,孩子才能获得快乐。基地要留给学员一种“习惯”:一种不断询问自己“今天孩子需要什么,作为教师徐老师看到了吗?”“今天孩子该怎样学,作为教师徐老师该怎样教?”的思维习惯。基地要留给学员一份“责任”:一种拥有荣誉更要“实践在先、反思在先、调整在先”责任。基地要留给学员一种“意识”:名师,必然成长在课堂上;名师的课堂上应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名师的课堂上学生应该学得轻松有效。基地还要留给学员一个“团队”:经历过基地历练的学员们,其前进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孤独的长跑者,不仅看到了“山外有山”的精彩世界,还在彼此间形成了专业的互动鹰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从2001年起,徐老师还主持“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工作。她赴全国很多省市、在全市很多区开设幼儿游戏讲座,她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推崇。她还全力以赴和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合作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亲子嘉年华”,鼓励幼儿园教师为幼儿设计游戏方案,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和她一起关注游戏、开展游戏、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23年的执著前行,收获累累硕果

2001年,“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在南西幼儿园挂牌,徐则民老师作为“幼儿游戏教育”的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深入研究游戏、培养师资、辐射成果。

3 2002年,徐则民老师应邀参加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在《游戏活动》一书中她的大量案例与分析被编入其中;

2002年,徐则民老师作为上海学前教育的代表,和特级教师应彩云赴杭州参加“《幼儿教育》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异地展示集体游戏《小动物吃食》,获得高度评价;

2003年,徐老师参与编写《快乐家庭快乐园》,并任该书副主编(远东出版社);

2003年,徐老师应市教研室要求,代表全市一线教师向市教委教研室领导做“今天怎样做老师?”的大会发言,并获得一致好评;

2004年,徐老师应邀主持了“上海市学前教育多元视角中的教育创新”游戏论坛;

2005年,徐老师的《在新观念引领下再看幼儿游戏》论文获“全国游戏与课程、教学研讨会”征文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5年,徐老师再次接受市教委教研室的“挑战”,向全市课改园园长、示范园园长及各区教研员公开展示游戏活动及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活动;

2006年,徐老师应邀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08年,徐老师、洪晓琴老师主编的《快乐玩 有效学》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由徐则民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及其回应策略的研究》被评委上海市第九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8年,徐老师第三次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10年,徐老师第四次主持“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游戏专场;

2011年,由徐则民、洪晓琴老师共同撰写的上海教育丛书《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一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年,由徐则民老师主持的课题《在大小教研组互动运作中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获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上海市成果一等奖;

2011年,徐则民老师作为上海市教委委派的代表参加香港国际会议,并作大会交流,介绍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近年来,徐老师的《牵手老师》《什么是有效教学》《难忘的游戏经历》《直面游戏中的不确定》《从“游戏中的教师”到“游戏中的玩伴”》《让孩子在游戏中“想自己所想”》《听孩子聊游戏中的那点事》《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游戏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城’》《预设活动中师生关系》《探讨交流的价值》《让事实来说话》《在反思中成长》《生成活动新视野》《和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大问题”》《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在新观念引领下再看幼儿游戏》等三十多篇论文或案例在《幼儿教育》《上海托幼》等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15篇:周世民先进事迹

义重村民天地宽

——记岳林乡杉湾村党支部书记周世民

2006年10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身为乡农林站站长的周世民同志被岳林乡党委派遣到杉湾村担任支部书记,并兼管村主任工作,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自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岳林杉湾村是一个人口610余人,耕地面积380亩,以销售楠竹为主的小村,由于原村“两委”班子思想涣散,观念陈旧;村务没公开,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无望,致富无门,使得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和贫困村。曾有一个在杉湾村蹲点的工作人员说过:“有女莫嫁杉湾村,上岭下坡脚转筋”。一直到90年代末才修2公里简易公路,所有农户出入村里买卖东西全靠肩担脚磨。05年5月,第六届村委班子,改选老支书欣然连任,但半年后,他及村支两委一班人集体辞职。村里工作停摆将近1年,无论怎么做老书记工作,他就是不肯复出。原因很简单,村里欠账多,人心不齐,修路架电工作压头,资金无门……三年了,这个位于南岳偏远山区的小山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乡村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村内6公里水泥马路上通下达,真有接云通天,银蛇劲舞之感。高压4个变台,低压18.4公里长的电力改造线路即将告竣,公路沿线几十栋新房拔地而起。这些都为盛夏来自长株潭衡4个城市的200多位客人入住杉湾避暑休闲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农民的收

入带来了极大的增长,优美的环境和村民的热情好客赢得游客们的一片赞誉,这些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得以实现。“都说南岳衡山美,不到杉湾不知幽静凉爽好”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虽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但是更凝聚者周世民同志的艰辛和心血。

周世民同志当初就带着一纸任命,到村里就职。该同志是邻村(莲塘村)长大的,加之在乡政府工作近20年,何尝不知杉湾的底细。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周世民同志并没有畏惧,到任后同群众同吃同住、促膝谈心,天天进组进户调查研究,反复思考,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制定思路。07年底,杉湾村已是全南岳区最后一个通硬化路的村,50多万元的基础工程投入分文不剩,而要账的却接连上门,班子临时搭配,事情议而难决,任务何等艰巨。经测算,靠村里200多劳力人工延伸4公里路基,3年不可能硬化,最后决定动用大型挖机。没有钱办不了事,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只好到政府及各单位,一家一家的找,同时号召村民捐助,双管齐下。也许精诚所至,所找领导都给予了一定支持,3个月功夫修通了全部路基。为解决占用山水田土中产生的问题,村委会数次召开会议,不分日夜找村民做思想工作。最后,全体村民不但没有计较分文,反而捐资共64700元,而且投入义务工4800多个。当年6公里硬化路于12月31日竣工,另修通8公里路基直到各家各户。

08年春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来势凶猛,年前因修路来不及更多的准备,村民受灾十分严重,全村的受灾情况不容

乐观。电路被遭到严重破坏,该同志带领村委会成员组织党员和村民一再抢修电线,调节烧柴用米,整个冰冻期间,没有安稳休息过一天,当时村里电路几乎瘫痪,可是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该同志不但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信心,全身心投入到抗冰救灾中,亲自带领大伙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全力抢修,使村民在春节期间用上了电,也保障了全村村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目前,经半年的努力争取了电力改造项目,现进行最后施工阶段。

下村3年了,该同志经过千辛万苦,村里电与路两桩大事终于解决好了,但村里的发展和村民收入怎么办?经专业人士指点,综合本村生态条件良好地域环境优越等诸多特点以及深厚的农耕文化背景,该同志和村两委商量决定大胆试探走生态开发之路。目前,现有金音阁、茶叶山庄和十多家农户开办的接待场所,营业额与日俱增;眼看村里的知名度提高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支两委一班人马又开辟了100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了加强管理,成立了种植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靠协会规范市场运作。通过支部指导、协会运作、规范市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提高了全村的信誉。功夫不负有心人,无公害的蔬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条路子走对了!群众看到赚了钱,没种过的也跟着种了起来,全村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村里又开辟了露营基地休闲场所,新建了花卉基地、农耕文化馆等项目,特别注重接待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些项目的不断努力,终于也让村民真切的感受到发展的希望。

路通电通百事通,山好水好人更好。如今村民都想通了,思想观念也大大转变,很多农户正抓紧住房改造装修,准备迎接明年的来客。春观花潮,夏避炎暑,假日休闲,生态郊游等项目正加紧策划运作。虽是偏僻山区,但是今年9月28日的一场迎国庆晚会唱响了寿岳名山,更是打响了岳林杉湾的休闲旅游炮。同时也吸引了一班技术能手、精英人才落户杉湾,我们深信以百计的热心村民,杉湾富裕和谐的小康之村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一晃就是3年,周世民还是那个农业技工,大山之子,山村里的人们淳朴也未曾改变,但是山里的变化确实翻天覆地,他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一千多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那么多事务的经历与共,使得他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草木,也对父老乡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与所有村民一样,对新生活格外的向往、珍惜与感激。也希望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能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展望未来,周世民同志和杉湾村的人民信心百倍,有党的领导,有全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杉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16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

**县头塘镇头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

头塘村9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3651人,在镇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本着\"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充分调动辖区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基础工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维护了辖区大局的稳定。

一、狠抓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网络

为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村调解委建立起多层次的调解组织结构,健全了调解网络。一是加大对本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负责协调、处理本村重大的、疑难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将一批有调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不断充实了基层调解队伍力量。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等载体,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村组干部及村里举办调解人员培训班,对调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续发扬村组干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神,利用节假日进行义务劳动,美化村屯环境。为了适应工作要求,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村民委制定完善了工作调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同时每名村组干部都配备了工作日志本、会议记录本、学习笔记本和来电、来信、来访登记表。同时,建立了调解办理制度,认真接待村民的来信、来访、来电。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工作行为,调动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提升了村委整体工作水平,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化解矛盾

为将\"预防为主、调处结合\"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我们及时做好本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抓住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主要矛盾,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不留死角死面。通过排查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对过去排查出来的未解决的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情况心中有数;对可能影响本村、管区稳定的重大、复杂、疑难纠纷心中有数。在排调中,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快调处,把矛盾纠纷及时消灭在基层,防止和避免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或诱发新问题,严控信访案件的发生和矛盾激化。

在调解村民矛盾时,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通常调解邻里纠纷分三个步骤:一是听,在矛盾冲突后当事人双方各说各的理,各执一词,只强调自身的利益,争执不下。这时不妨让他们都说出来,出出气。二是劝,首先要掌握时机,双方都在气头上时,不能劝,要耐心等待消气、理智后进行劝说,同时顺着各自的想法提出假设,推论出坏的结果;然后进行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分析,劝说双方各退一步;最后从影响彼此关系的角度阐述其厉害关系。三是调,依照法律和人情进行调解,梳理矛盾,分清责任,解决实际问题,彻底化解纠纷。

去年来,在调解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下,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3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其中引导群众走司法程序3件,没有一件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调解队伍成为了化解当地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调解普法两结合,标本兼治见效果

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工作则要通过抓好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村屯、进学校区活动。组织村民上普法课,学习各类法律知识。去年共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课8次,受教育面达2500人次。向居民发放新《信访条例》2000余份,加深了村民对新条例的认识。利用宣传栏不定期刊出了《反对邪教,幸福安康》2期、《信访条例》2期,并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村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讲奉献上来。结合我村的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如邀请农民艺术团到本村进行文艺演出,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参加公共设施管护、发放宣传资料、帮孤助残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由于宣传到位,教育到位,本村干部群众基本做到了学法、用法、懂法、守法,有效提高了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和诚信待人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辖区矛盾纠纷的发生和群众集体上访。

第17篇:刘庆军简介

刘庆军,男,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士学位,同年分配福州一中工作,2005年福建师大教育管理研究生班结业,1998年被评为中学体育高级教师,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德育处副主任。现为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体科院兼职

副教授,福州教育学院学科教研员,中国排球国家级裁判。 刘庆军同志具有系统、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上注意发展学生特长,注重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擅长排球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所指导运动队分别夺得福州市中学生女排、男排、女篮、田径比赛的冠军。担任体育教研组组长期间,带领全组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撰写论文在《福建中学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上发表,参与福建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本、教育部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学科教学指导”的研制编写,主持《福建

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编写工作。 曾两次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荣获“福州市体育传统校优秀教练员”、“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福建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

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通识培训、2006年6月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2009年8月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级培训、2009年11

月参加全国体育教研员培训班培训。

教学感言:用心、用爱、用力,善于发现、激发兴趣。

第18篇:学习刘庆忠

共青农场:向刘庆忠同志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近日,共青农场组织近百名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刘庆忠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踏实做事的作风,两袖清风的品格。 活动中,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刘庆忠同志先进事迹,并共同探讨交流了“学习刘庆忠同志精神”的心得体会。参加学习的机关党员干部表示,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对照自身实际工作,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第19篇:工作总结 刘小庆

2011-2012-2学期工作总结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回首2011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对于上一年度的工作内容,总体来说是比较丰富多彩的,首先是在图书馆的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来是到电信营业厅的学习,直到2011年10月20日,我来到教务处工作,近3个月以来,在校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现就上年度重要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一)在这一年里,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热情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顺利组织并安排了模块考试、四六级模拟、雅思模拟等考试,保障了学校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每一个环节。

考试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对自身查漏补缺的必要过程。因此对于考试工作的整个安排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保证和做好每一个环节。

(一)首先根据学校教学进度的安排,做好考试科目的初步安排表。

(二)合理安排考试日期与教室,避免与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三)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安排好命题范围及题量。试题出好后命题教师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后,再交至教务处做最后的审查,无误后再进行印刷。

(四)试卷的印刷数量,是按照科目考试的总人数为准,再按照考场的人数分布进行细分,试卷印刷好以后,还要在和考场人数进行核对,避免考试的过程中出现少卷的情况,保证学生的考试顺利进行。

三、主要经验和收获 在教务处工作这段时间来,完成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一)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二)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三)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仔细的安排好前期工作计划,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五)要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做好沟通,解决工作上的情绪问题,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在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每一次的考试安排都要认真检查,再三核对,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试卷检查:主要是检查试卷的总分值是否正确,题量是否合理,印刷是否清楚,有无残缺等问题。考试试卷是学生考试的基本依托,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而考试成绩。

(二)考试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的

7、8节课,如有特殊原因,再安排到晚上的晚自习时间。合理的安排考试时间,不仅方便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还避免了考试时间过于集中或过于疏散,不利于发挥考试的效用。

(三)考场安排:由于学校教室资源紧张,考场的安排要避开同时间有课的教室;还要坚持就近原则,尽量把考场安排在离考试班级教室较近的地方,减少学生的流动量。

(四)考场人数:每一个考场坚持以小班为单位的原则,还要保证在列于列之间有间隔的情况下座位数要大于考试人数,保证每个考场在容乃下考生的同时还有2-4个剩余座位,以防意外情况。

(五)监考老师:坚持各系部监考自己学生,班级之间相互交换的原则,即班主任不能监考有自己班级的考场,要相互交叉监考。这样既保证了在考试过程中万一出现问题,既可以即使沟通解决,也避免了班主任包庇自己学生的而行为。

五、总结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六、存在的不足

总的来看,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还存在一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处理问题,表现出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二)和个别部门的工作协调做的还不是很到位,自己比较容易冲动,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

(三)遇事不够冷静,缺少定力。缺少与领导的沟通,行事武断。这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时急需改正的。

(四)对于工作的整体规划没有统筹安排,不够合理。容易出现考试时间间隔过紧或疏散的情况。

(五)在巡考过程中发现监考老师不够认真负责,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七、下步的打算

针对2011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做好新一年的工作,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搞好与其他老师的协调,进一步理顺关系;

(二)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三)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做好统筹规划,杜绝工作失误。

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刚接触工作时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就这样,我从无限繁忙中走进这一年,又从无限轻松中走出这一年 ,还有,在工作的同时,我还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明白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份对工作的热诚及其相形之下的责任心是如何重要。在新的一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的工作要团结才有力量,要合作才会成功,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我相信: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同事们的相互协作中,一定会把我院发展成具有竞争力先进院校。

第20篇:苏州大学刘卫民事迹材料

爱心如花绽芬芳

一路同行助成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辅导员刘卫民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刘卫民,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10月生。1983年参加工作,2008年9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副调研员、2012级专职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08年8月,苏州大学军训优秀指导员;

2011年6月,苏州大学2010年度优秀专职学生工作干部 ; 2011年9月,苏州大学军训优秀指导员;

2011年4月,获评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入围苏州大学“三星三最”之“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候选人;

2012年1月,苏州大学2011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 2012年9月,苏州大学军训优秀指导员。

三、工作情况

一个选择:凤凰涅槃,第二次生命谱新篇

她曾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也是苏州大学女子七项全能记录的保持者;她曾患有甲状腺癌、骨癌并致残(四级残疾);她先后遭受了4次外科手术和数十次的放、化疗,但最终以顽强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战胜了病魔,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她,48岁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开启了她第二次的生命。她就是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专职辅导员——刘卫民。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时,她说:“我是一位母亲,懂得如何从父母的角度教育、关心孩子。上天给予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孩子们。”当时学院领导虽知刘老师对学生工作十分热爱,但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腿脚不便,当时年龄已接近50岁),担心繁重的日常工作会让她的身体累垮。然而当新生入学,刘老师在军训期间的表现很快就打消了院领导的顾虑。尽管腿脚不便,但是在每个天微亮的清晨,刘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军训场上;每个星满天的晚上,新生宿舍楼里也都会晃动着刘老师熟悉的身影。军训场上陪练,宿舍楼里谈心,食堂、教室里互动交流,刘老师很快跟这群好动活泼的体育新生们打成了一片,并在当年军训结束后当之无愧地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指导员”。

刘老师用行动和事实证明了自己可以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但是她并不满足于此。在转入学生工作之后,虽然曾经的专业知识对她开展工作帮助很大,但要想成为更称职的辅导员,她意识自己还需在辅导员专业理论和技能上更下功夫。她主动报名参加了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和课程考试。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在7月酷暑中看书、上课都已是一件费力耗神的事,更何况年近五十的刘老师。而且由于年龄的限制,即使通过了考

试,这对于她的职称评定也无多大裨益。但刘老师毅然放弃休息,奔赴南京参加培训和考试。“不管怎么样,我去学点东西也是好的。”经过两年的努力和坚持,她最终顺利通过了所有考试。

就这样,刘老师用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开启了与学生共成长的爱心之旅。

一本本子: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指导

在刘老师办公室的一角,有一摞高高堆起的本子放在那里。翻开本子: “我学的是体育教育专业,我非常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英语、运动解剖以及体概的学习中,我都保持了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这在我期末复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学习方式还应继续保持下去。”

“听老师说,可能下学期会有书法比赛,我一定会努力争得荣誉的!” „„

这本本子是新生进入大学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每个学期初同学都会在本子上写下新学年的规划、目标、实施措施等,由刘老师收回代为保管;在学期结束时,刘老师再将本子发还给大家,让学生结合计划对自己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并对接下来的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这个本子将伴随同学们整个大学四年。毕业之时,这本密密麻麻写满自己大学四年记忆的本子,这本记录当初幼稚可笑的生活点滴和豪情万丈的誓言的本子,也将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手上。

2008级的一位毕业生在回忆起这本子的故事时说:“大学生活的点滴因为这个本子的出现而变得深刻,它会不时地督促我们去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去为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去为自己的成绩进行总结。”

这本本子在帮助同学进行自我定位调整的同时,也成为了刘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 “今天下午三点在学术报告厅有出国留学的讲座,你可以去听一听。”2009级的小张时不时地会收到刘老师这样的短信,自从小张在自己本子上写下自己出国的打算之后,她经常会收到刘老师帮自己留心的各种出国信息。不仅是小张,英语薄弱的小刘在本子上写下自己学英语时的困惑之后,也会经常接到刘老师类似的电话和短信。

本子不大,但却见证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刘老师对每一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

一条短信:以爱动人,百千学子心中牵

刘老师常说,老师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真切、全面,在爱的基础上还要加上理解和尊重。学业上悉心指导,心灵上真诚交流,人生道路中倾心指点,日常生活里无私帮助——刘老师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将她对教育工作的解读、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践行在日常工作中。

2013年1月24日放寒假回家的2012级新生吕亚震接到了刘老师的电话。原来小吕到家后,忘记给刘老师发短信了,刘老师没收到小吕报平安的短信,很担心,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刘老师的学生每次假期回家要完成的第一份“假期作业”就是给刘老师发一条安全到家的平安短信。

平时,凡是学校、学院有重要通知,刘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将每一条通知亲自发短信给学生,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收到,如果学生因停机或换号等原因而未及时回复她,她定会亲自到宿舍当面告知他们。倘若有同学挂科,她便会亲自打电话,叮嘱他们做好复习工作并告知补考时间和地点。只要有空余时间,刘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地找同学聊天,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

一次次走访谈心,一遍遍电话,无数条短信„„那么多琐碎的事情,刘老师都是亲力亲为,刘老师的心里永远装着对孩子们的牵挂。你若见过刘老师面对学生时淡定温柔的笑容,一定不会惊讶学生们亲切地唤她“刘妈”。

一笔基金:倾情相助,帮扶助学促成长

刘老师所带的每一个班级里都有一笔关爱基金。这笔基金是在她的倡导下,同学们自发地捐出自己奖学金的10%而设立的,主要用于帮扶班上遇到困难情况的同学。这笔基金实现了“以优助贫”——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因为帮助他人而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充实,受资助的同学也因班级同学的友爱而更加懂得珍惜与感恩。

不仅注重对班级里困难学生的帮扶,学院的贫困生评定工作也是刘老师工作的重点。每年的贫困生评定和审核期间都是刘老师最忙的时候,那段时间她都要加班到深夜12点多,时间久了,大楼里的每一位保安对她都很熟,都知道要在每学期的那几天晚上12点之后给体育学院的刘老师“留门”。

饮水思源,对于贫困生的帮扶,她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感恩教育。她利用《体育学院勤工助学导报》宣传先进事例,通过学院“勤助之星”评比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让学生懂得感恩。她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残疾人活动中心开展运动陪练、陪聊、表演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发挥体院学生运动指导、按摩、理疗、武术表演等专业特长。

在她的积极引导下,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卑不亢,心怀感恩,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每学年学院都有20多名学生荣获“精神文明”和“自强自立”等专项奖学金。多名学生毕业后选择到金阊残障学校和博爱康复学校等单位就业,立志终身从事社会福利事业。

一条红线:牵线搭桥 拓展渠道促就业

学生就业一直是体育学院学生工作的老大难,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一直徘徊在60%左右。

“自己的孩子,毕业了总归要有个好的去处,不能没个着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就业工作做好,哪怕花再多的功夫,下再大的力气。

“就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仅仅只是在大四的时候去做,更应该贯穿在学生大学四年的规划之中。”刘老师平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院里每次举办高年级的公开课,她都会组织没课的同学去现场观摩;每年暑假,刘老师都要去跑体育馆、道馆、健身房,为学生联系救生员、教练等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所学;当周边有重大赛事时,她也会积极联系主办方,推荐学生去做赛事志愿者,让他们在平时就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她也经常鼓励学生多去考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在她和学院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苏州市体育局将裁判员培训班设在了体育学院,这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接受系统的培训,帮助更多的学生考取了裁判员证。

当毕业季到来时,关注和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就成了她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有相关的就业信息,她就及时告诉学生并鼓励他们去尝试,“不管行不行,总归还是要去试一下”。如果最后没有成功,她就会跟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并找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她还特别要求学生做好本科教学实习汇报展示,邀请学院的教授从教案设计、教学组织、教法等多方面进行点评,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自己。她还争取到学院支持,举办了多次“就业教育论坛”,成功邀请到了苏州及周边多个市县的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学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解教师应聘的技巧和说课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们在就业中少走了不少弯路。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所带的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的60多名学生初次协议就业率就已经达到85%,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个都不能少:用心育人,桃李不言自成蹊

体育学院有一批特殊的学生——高水平运动员,他们自幼便进入专业体育队,高强度的训练、长年累月的比赛使他们不能够接受到常规的学校教育,导致了他们在文化课学习等方面有所欠缺。进入大学后,他们一方面为了保持运动水平要继续坚持训练,另外一方面还要系统地接受文化课教育。很多特长生觉得苦不堪言,有些甚至都想过放弃学业。针对这种情况,刘老师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请优秀毕业生做经验交流,帮助每一名特长生制定人生规划,还安排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和特长生结成“互助对子”,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等方式帮助这些同学。她自己还经常去训练馆、田径场观看他们的训练,到教室去和他们一起上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去鼓舞他们。有位游泳特长生说,“要不是刘妈一直鼓励我,我自己都想放弃了。每次在泳池里、在教室里抬头看到刘妈,我就觉得自己咬牙也必须坚持下来,她都没放弃我,我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特长生专业水平强,又在本科学习中得到了正确、适当的引导,毕业后就更受 4

用人单位的青睐。如今这些工作在学校和专业体育机构中的高水平运动员们从不忘在逢年过节时给刘老师发来洋溢着感谢与祝福的短信。

她曾带着清肺的汤药到宿舍悉心照顾身一位患肺炎的学生,直至学生病愈;她曾在凌晨紧急打车赶往数十里地外的新区,因为接到派出所的电话说自己的学生和别人发生了争执,最终却发现是一个和自己班上同学重名重姓的学生;她曾冒着倾盆大雨四处寻找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离校出走的贫困生,在运河边上将他劝回,想尽各种办法为他筹措到医治所需的费用„„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刘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刘老师的心里,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

结语

人们常说:女人的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里面不仅流溢着诗和画,还有无声的音乐。面对人间沧桑,刘老师总会嫣然一笑;面对财富和荣誉,却以一颗平常心泰然处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心态,在别人眼中,她总是那么年轻、时尚而美丽。她认为,人生难免会经历酸甜苦辣,但不论怎样都要以微笑去面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关键。工作中,她不停地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然后积极努力去实现,即便最终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没有如愿,她也会欣然接受,绝不怨天尤人。她常说:“我的心态很好,用现在流行词说叫不‘纠结’,目标没有达成,我就告诉自己是机会还不够成熟,自己还不够努力。”透过她的人生阅历,这是一位坚韧刚强的老师,更是一位爱心满溢的知性女子。

岁岁愿效熠熠生辉之烛,时时甘当默默领路之人——刘卫民老师就这样一路前行在学生工作的一线,用爱诠释着辅导员的责任与奉献。

《刘庆民先进事迹.doc》
刘庆民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