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扬柯增华雷鸣赵荣凯先进事迹

2021-02-21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10.25李传扬先进事迹

李传扬先进事迹

李传扬,中共党员,1963年9月出生,安徽肥西县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江淮汽车制造厂工艺科副科长,前桥厂副厂长,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2009年2月到蒙城县挂职任副县长。2010年9月,任江淮安驰公司总经理。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亳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安徽省劳动模范。2012年5月23日,49岁的李传扬因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他是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是省属企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经济的杰出代表,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楷模,是国有企业党的基层领导人员的典范,是国有企业千千万万优秀党员的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国企基层党员领导人员无私奉献、忠诚事业的崇高境界;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宽阔胸怀;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崇高品质。

“在振兴皖北的功劳簿上,要给你们记头功!”

2012年5月14日,李传扬在合肥作了人生最后一次体检。医生说他血压偏高、心脏有杂音,建议住院检查。但他工作太忙,当天中午就赶回了蒙城。他早已把心拴在了那里。

5月23日,从早晨7点半到下午6点半,李传扬一共主持了4次会议,又分别与三个部门的员工座谈,渐渐有点撑不住。他对同事说:“晚上8点还有会,我去运动一下,出出汗说不定就好了。”7点10分,李传扬在羽毛球场上突然昏迷,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医学结论为长期积劳成疾,突发心源性心脏病猝死。

这一天距离他来到蒙城,已有3年零3个月。在追悼会那天,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前来吊唁。蒙城干部群众悲痛地说:“他是为蒙城发展累死的!”

皖北振兴事关安徽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2009年2月,省委组织部选派李传扬到蒙城县挂职担任副县长。此时他已是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各项工作熟门熟路、得心应手。面对岗位的巨大调整和角色的重大转变,李传扬也犹豫过,毕竟父母年事已高,女儿正在读书,爱人工作也很忙,这一走家就彻底顾不上了。但思考再三,他毅然告别亲人告别同事,奔赴数百里外新的工作岗位,迎接新的挑战。

一踏上蒙城的土地,李传扬就把心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决心不当“走读干部”、“镀金干部”、“候鸟干部”。他把挂职当任职,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主抓工业、商贸,为尽快适应工作,深入企业、市场调查研究,对企业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帮扶,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为解决企业扩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他组织银企对接,先后为32家企业解决急需资金1.7亿元,多次组织县企业管理人员到江汽集团进行学习、取经、轮训,为地方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真是太累了!”蒙城县供销社左富春感慨地说:“一个挂职干部能有这样的责任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呢?”

企业破产安置是块“硬骨头”,处理起来十分棘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挂职不久的李传扬就碰到了一个难题。蒙城县棉麻公司2006年启动破产程序后,职工与企业的矛盾一触即发,经常结伴到政府上访,破产安置工作历经三任县领导都没有结果。李传扬临危受命,带领工作组深入职工家庭,几乎走访了每个职工,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诉求,关切他们的疾苦。刚开始,有的职工根本不理会,认为这个挂职干部不过是“作秀”。他找职工了解情况,有的人爱理不理,职工蹲在地上,李传扬就蹲着讲;职工站着,李传扬就站着说;有的职工干脆走人,他就跟着一路说不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严谨务实的作风和直面矛盾的勇气,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信任。大家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对他掏了心窝子话。为使破产工作顺利进行,在两个月内他召开了大小职工会议不下80次,商讨职工安置意见,落实相关安置政策和措施。由他主持制定的破产安置方案,得到大多数职工的认可和赞同。这个“老大难”问题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破产清算安置工作,取得了职工、企业、政府“三满意”。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职工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我们应当理解,企业倒了,有的员工连工作都没了,以后生活都很困难。相比之下,我们受点气、辛苦点又算什么。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多为他们着想,这样安置工作才能行得通。”

与李传扬一起参与企业破产工作的蒙城县经贸委的同志回忆道,李县长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肯俯下身子去做群众工作,而且不厌其烦。他遇事不避难,敢于担责任,事事为职工着想,件件为政府解难,先后妥善处理了棉麻公司、原安驰公司、外贸公司、冷冻机厂、药材公司等企业改制或破产安置工作,维护了职工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振兴皖北关键靠发展。在对蒙城汽车产业发展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李传扬亲自起草了《蒙城县“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筹备组建了汽车配件城、汽车超市,设立报废汽车拆解市场,为蒙城县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全县经济核心增长点。建立和完善蒙城县外经贸企业信息化体系和网络平台,为商贸业务上量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蒙城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091万美元,同比增长369%,位居亳州市第一位、全省二类县第一位。

2010年9月,江汽集团重组了安驰汽车公司,李传扬出任公司总经理。他又一心扑在公司,为蒙城汽车产业发展殚精竭虑。结合“十二五”期间蒙城汽车产业规划和江汽集团的实际,李传扬提出了上高端微车的思路。2011年,江汽集团斥资13.58亿元在蒙城开发区投资建设微车双班年产15万台生产线,届时将成为皖北销售收入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填补了皖北汽车制造业的空白。

2011年3月30日,省委书记张宝顺视察江淮安驰。在听取了企业汇报和现场参观后,张宝顺感慨地说,江淮汽车是省内首家响应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号召到皖北投资发展的企业。如果把安驰做好了,在振兴皖北的功劳簿上,要给你们记头功!

“你这样拼命,别把别人累垮了”

在接手安驰公司后,看着眼前曾经一度辉煌的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李传扬压力巨大。为迅速扭转困局,使新公司早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他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大无畏的勇气,谋划安驰发展的宏伟蓝图。他率领班子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症结,寻找问题根源,为企业走出困境把脉问诊。李传扬在充分调研后认为,安驰的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处于低端低价位,规模上不去,主要是因为品种单

一、工艺落后。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拟定了远近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提质、上量、增效”的目标,制订了“建网点,出新品,上质量,壮规模”的12字方针。

为早日扭转局面,他忘我工作,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长年奔波在全国各地市场。安驰公司副总经理鲁群回忆说,接手安驰后,李总带着我们经常是连轴转,白天干不完的事情,晚上加班做,夜以继日。像新产品分析会、质量总结会大都安排在晚上召开,一开就到十一二点,之后高管们还要在一起再商议商议。

为了开发优秀供应商、经销商,李传扬带着团队经常长途奔波,日夜兼程,连续作战。为了赶时间、降成本,他跑市场时,和同伴们常常连夜出发,一天辗转多地,换人不停车,每到一个地方,他顾不上休息,也不接受对方的宴请,谈完业务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点。江淮安驰的部长们还清楚地记得,那次李传扬带他们去河北保定长城公司学习的经历。那是个大雨磅礴的日子,当公司的产品分析会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为了如约于次日上午9点赶到,他们在雨中出发了,大家轮流开车冒雨赶路。早上8点50分,他们一行到达长城公司,来不及洗脸、刷牙和吃饭便开始进行交流,当对方得知他们一夜未眠赶来时,很是感动。简单的午饭后,李传扬和他的随行人员又踏上了返回蒙城之路。次日,他们又出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还有一次,李传扬带着公司的人员到四川联系业务,中午11点多到达成都,简单的盒饭后便和对方谈判,下午4点钟结束后,又赶往绵阳。晚上8点钟,李传扬和对方连夜洽谈业务,第二天早晨7点多钟,他们就踏上了回程。24小时不到,他们就把两个大主机厂的业务谈定了。象这样的事已成为家常便饭,他的同事也习以为常。妻子张艳阳经常打电话提醒李传扬,“你这样拼命,别把别人累垮了。”想不到累倒的却是李传扬。

他这种不顾身心的疲劳、“拼命三郎”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同志,振奋了员工的精神,打动了合作伙伴。供应商和经销商也被他的这股子执拗的拼劲所感染、所折服。江淮安驰的两家主力供应商——成发公司、广东福迪公司的老总号召全员向李传扬学习。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公司开发引进新供应商70多家,营销网络新增有效网点60多家。

艰辛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李传扬上任的第7个月,2011年3月,公司实现当月扭亏为盈,8月实现全年扭亏为盈。2011年全年实现产销汽车6200辆,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并上缴利税700多万。公司产品也由过去单一化品种,增加到12款车型。这个原本在国内滞销多年的产品,如今卖到了菲律宾、摩洛哥、叙利亚、埃及等国家。今年1-5月,江淮安驰已生产各类汽车4300多辆,3月份更是首次突破月产千台。

江淮安驰的员工动情地说,安驰是李总的第一个家,合肥却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为了重振安驰雄风,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大家。江淮安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李传扬却猝然倒下,令人痛心。蒙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车照启感慨地说,“这样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同志,倒在了我们面前,很多干部群众至今想起来都忍不住流泪。皖北的困难很多,但从没听李传扬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他的精神激励我们,为人民而死,值!”

“他对待我们象亲人一样,心里总是想着我们”

李传扬常说,职工是企业的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只有职工队伍稳定了,企业才会有希望。

李传扬同志对待职工象亲人般的温暖,对员工充满深情的爱。不管日常工作再忙,他每天都深入生产一线,亲自解决现场和质量问题,以此加强同职工的联系,了解职工的想法,体察基层员工疾苦。接手江淮安驰汽车不久,李传扬听说员工宿舍夏天热,员工难以入睡,在企业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他决定给所有宿舍装上空调。蒙城水质碱性偏重,他担心水质不好影响员工身体健康,从各项费用中挤出20万元安装了用水净化设备,确保职工能饮上安全的水。为改善员工就餐环境,在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招标更换了食堂承包商,同时还给食堂配上了空调、电视。尽力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为所有员工缴纳了“五险”,成为了蒙城县第一家为员工将“五险”缴纳齐全的企业。

李传扬的心很细,每当他发现职工有心思时,总要上前询问一番。一次,他在车间看到一位员工工作没劲,说话无力,他就主动问他怎么了,当得知这位员工因感冒发烧,一天没吃饭了,他立即嘱咐后勤科的人为他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下班后还专门打电话要求他注意休息。李传扬非常关心员工安全,看到有员工上下班骑电瓶车不戴头盔,他要求管理人员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应了管理办法,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现任江淮安驰公司研发技术部部长的杨威,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其爱人在湖北工作,李传扬想方设法帮助他解决了夫妻分居问题,让杨威深受感动。像他这样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汽车专业知识背景的高技术人才,很多汽车企业开出高薪聘请,但他不为所动,立志在江淮安驰干一番事业,他说“李总给了我最大的信任,放开手让我去做,对我有知遇之恩。李总说,江淮安驰将成为江淮汽车冉冉升起的新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所在。”

李传扬心系职工,大爱无疆的真情感动着安驰的广大职工,更温暖着他们的心。李传扬去世后,员工为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好长辈、好兄弟、好朋友、好同事而万分悲痛。安驰的员工动情地说,李总对待我们象亲人一样,心里总是想着我们,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解难事,在他心中只有工作,只有员工,唯独没有他自己。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李传扬在江汽集团工作了26年,从技术人员、专业厂厂长、质量部门负责人、营销公司领导,再到挂职蒙城,组织一次次赋予李传扬重任,而他从未畏惧过困难和挑战,总是默默地承担起责任。

1986年,李传扬从浙江大学汽车专业毕业,他怀揣着振兴安徽汽车的梦想,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江汽人。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在汽车行业干一番事业。当时,江汽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他怀着振兴江汽的一腔热血,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之中。多年来,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在多个部门和岗位上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为公司产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水平,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多年来,李传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面对困难和矛盾,他总是以江汽人特有的新红军精神迎难而上,敢于负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2001年5月,他调到公司质量管理部工作,担任部门领导,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他一心扑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到产品质量的改善上,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建立起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实物质量问题的改进上,他带领团队不分白天黑夜,不论节假日,多方搜集资料信息,持续改进市场上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组织问题分析和整改研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不放过,载团队的协同下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江汽的方向抖动、前轮啃胎、制动发烫等质量顽症,为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传扬对产品质量要求几乎苛刻。有一次,李传扬按惯例到仓库巡查,发现已经装车即将发运的车辆前脸钟网亮条存在瑕疵,立即要求所有已经装车和在生产的车辆整改,对于库房中的钟网亮条退货。江淮安驰公司质量部闫君平科长说,“这些钟网亮条瑕疵不仔细看很难看出,不会影响车辆正常使用,但李总就是这么严格,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

“睡觉不过三尺床,一天不过三顿饭”

李传扬经常对同事说,人这一辈子,“睡觉不过三尺床,一天不过三顿饭”。他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而把信念与追求看得很重很高。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作为江淮安驰公司的一把手,在待人接物中,李传扬十分注重廉洁自律。别人送他东西他从来不要,实在推辞不掉的,回公司也全部建账入库。2012年2月,他带队去浙江一供应商处考察,临别时供应商硬塞给一个价值不菲的银质钥匙礼品,李传扬坚决不要,再三推托没办法收下后,回来他便登记入库。每次外出回到公司,人家送给他的茶叶、酒、香烟,他统统都要悉数入库,用于厂里招待外来客人使用,尽可能地为企业省去一部分开支。每次外出走访客户时吃饭、住宿他都是安排由本公司结账,很少要供应商花费。他认为,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和本公司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不能为了江淮安驰的发展而损害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

自小在农村长大,养成了李传扬节俭的习惯,平日里吃穿非常简朴,成本意识极强,不论是公家的钱还是自己的钱,他都舍不得乱花。李传扬要求超过5000元以上的项目都要采取招议标,身边的人回忆,每次采购部门上报采购计划时,他总是很习惯地问,“能不能自己做呀,价格能不能再议一议呀?”回合肥办事,他很少单独要车,出差在外,就和大家一起住经济实惠的快捷酒店,吃饭非常简单,不进高档饭店,也不接受经销商或供应商的宴请。就在李传扬去世的晚上,大家进入他的房间想为他找一件像样的衣服,才发现仅有的几件衬衫领子都穿破了,其中还有几年前在营销公司时穿的工作服。

今年,李传扬获得了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公司领导团队提议搞一个庆祝活动,李传扬硬是不同意。记者闻讯要做专访,好好宣传宣传,也被李传扬婉拒了。他说,“这没有什么好宣传的,我只是做了份内的事。”

“他把对父母妻儿的牵挂,深深埋藏心底”

从合肥到蒙城,他一路走来,风尘仆仆。他一头牵挂着家人,一头心系着企业。他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瓣,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李传扬的父母年过八旬,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手抖,话都说不清,卧病在床;母亲患有心脏病,身体也不好,外婆已近百岁高龄,双眼失明,住在农村,常年卧床。当初组织上派他到蒙城县挂职,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家人。父母、外婆年事已高,有病在身,理应悉心照料,况且当时女儿即将高考,也需要多多陪伴。妻子张艳阳是他大学时的同学,也是江汽集团的中层干部,平时忙于工作,也很难照顾家庭和孩子。但他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把对父母妻儿的牵挂,深深地埋藏心底。当李传扬选择了去蒙城,妻子最了解他的心思,她说:“传扬心里装着只有企业,晚上打电话时经常对我说„既然接手了就要把它搞好‟。”为支持李传扬,她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李传扬解除了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当中。

李传扬是个孝子,但忠孝不能两全。他深感愧对父母和妻儿,他每次回合肥办事,总要抽时间回去看望五位老人,回家给亲人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如今女儿已是合肥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专业和父母大学时学的一样,车辆工程专业。在李昱看来,母亲工作忙,经常双休日还在上班,父亲事情更多。父母聚少离多,家更像是旅社。从小就很独立的女儿,因为没有人做饭,经常独自在家吃方便面,以至于到现在还对方便面情有独钟。

5月22日,也就是李传扬去世的前一天。因参加培训回到合肥的李传扬早上5点多就起床,到菜市场买了女儿喜欢吃的菜还有樱桃等水果,把冰箱塞得满满的。8点之前,蒸好了鲫鱼放在厨房。然后,驱车返回蒙城。8点51分,他在车上给李昱发来短信:“你去学校了吗?有没有把樱桃带上。学习不要太累,适可而止。”这是李传扬发给李昱的最后一条短信,寥寥几句,流露出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尽的爱。李昱含着泪说,爸爸永远都是叫我不要太拼,学习要注意休息,可是他自己却那么拼,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李传扬匆匆离去,把悲伤留给了亲人和同事,留给了许许多多熟悉他、敬仰他的人。在他去世后,一些熟悉他的人纷纷留言悼念:“值得蒙城人民怀念的好干部、为了蒙城的发展,促进安驰和江淮的联姻。默哀……”“李县长的突然离世是蒙城的损失、江淮安驰的损失,也是李县长家庭的重大损失……这样的干部值得131万蒙城人民怀念。”“告别仪式上,自发前去吊唁的社会各界人士,十多人一组,不重复地鞠躬,竟长达一个多小时!我粗略统计一下至少几千人!”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在李传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李传扬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推荐第2篇: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

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

李传扬个人简介

1963年9月15日出生,籍贯安徽肥西,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九届党代表,机械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本科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系内燃动力工程专业,1994年8月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进修汽车专业,同时于吉林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辅修技术经济专业全部课程,硕士200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安徽江淮汽车公司前桥厂副厂长、质量保证部部长、多功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等职。曾挂职蒙城县副县长,后任安徽江淮安驰汽车公司总经理。安徽省亳州市人大代表,中国内燃机学会会员,机械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亳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蒙城县全民创业工作优秀厂长、经理\",\"安徽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自2010年出任江淮安驰汽车公司总经理以来以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短短两年内带领江淮安驰扭亏为盈,从月产几十台发展至年产数万辆,并研发了新车型,远销国内外,每年为蒙城县政府带来数百万元的税收,为振兴皖北立下了汗马功劳,2012年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5月23日,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蒙城突发心源性猝死,享年49岁。

李传扬先进事迹材料

面对“转行”,犹豫过后义不容辞

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李传扬,学的是汽车专业,毕业后长期和汽车打交道,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位于安徽省城合肥市的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任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2009年2月,李传扬接到安徽省委组织部的文件,到亳州市蒙城县挂职副县长。面对这一陌生的职位,去还是留,其实在李传扬内心深处是有犹豫的:在江淮汽车干得如鱼得水,如今却要变换角色“转行”当副县长,而此时女儿即将参加高考,还有年迈的双亲。

可是,犹豫很快从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对妻子说:“让我去挂职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如果不去,那岂不是像个战场上的逃兵。”

从省城到县里,有人理解为仅仅是挂个名而已,大可不必太认真,但耿直的李传扬却对自己说,要把心安在蒙城,而不是把“名”挂在蒙城。

挂职副县长,李传扬主抓规模以上骨干工业企业、商贸流通、汽车产业和企业的改革改制等。但企业破产安置是块“硬骨头”,处理起来十分棘手,稍有不慎就会闹出群体事件。

蒙城县棉麻公司有1500名职工,由于多种原因,于2006年进入破产程序。对于企业破产安置工作,职工分歧很大,经常结伴上访。此前,先后有三任领导负责棉麻公司安置工作,但都无功而返。 (事迹材料 www.daodoc.com) 2009年7月,李传扬受命处理安置工作。

他深入了解职工诉求,不逃避不回避,与职工一起拉家常。慢慢地,大家被他的真心打动,真心向他表露心声。一个月时间,大大小小的安置会议开了80多次,直至最终确定一个职工满意的安置方案,让一波三折的安置工作顺利解决,事迹材料《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

就是靠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李传扬的带动下,棉麻公司、原安驰公司、外贸公司、冷冻机厂、药材公司等企业改制或破产安置工作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不仅维护了职工权益,还促进了社会安定。

临危受命,为了安驰重振雄风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蒙城汽车生产和市场便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随着汽车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其生存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为重振蒙城汽车辉煌,打造“十二五”时期适合蒙城实际的汽车产业链,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安排下,作为分管汽车工业的李传扬义不容辞地接过了规划蒙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担。

蒙城县发改委主任郑士彪介绍说,那段时间,李传扬召集有关部门讨论、调研最多的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外出考察期间,李传扬带着大家白天去看市场,到企业听介绍、参观学习,晚上就聚在一起,收集各人参观学习的所思所想,集思广益,做好工作备案。

通过对蒙城汽车产业大量的调研、分析和考察、取经,李传扬觉得,如果能够为蒙城汽车产业规划一个腾飞的蓝图,明确蒙城县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那是自己作为“汽车人”的使命和自豪,也是对蒙城做出的贡献。

于是,他发挥专长,亲自动笔完成了《蒙城县“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如今,这个既切合蒙城实际,又易于操作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在逐步实施,规划建设的汽车配件城、汽车超市以及报废汽车拆解市场等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得到落实。

说起蒙城工业,不得不说安驰汽车。上世纪八十年代,安驰汽车以能耗低、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畅销大江南北,深受用户的青睐,一度成为蒙城乃至安徽的骄傲。但由于多种原因,安驰汽车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趋于沉默。

2007年1月,浙江中能工业集团整体收购安驰汽车公司并进行重组。但由于浙江中能原来主要从事摩托车的生产,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生产经营等缺乏经验,在微轿目录公告申请、资金申请等方面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中能安驰经营每况愈下,年亏损超过千万元。为帮企业解困,李传扬深入企业对安驰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在协调、帮助公司做好日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帮助引进管理、技术、营销人才。同时,他还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具体举措为己任,三下浙江同中能集团的陈氏三兄弟沟通、联络、商讨,积极推进江汽集团与中能安驰公司合作,使江汽集团顺利完成了对中能安驰的收购。

辛苦过后,他把心永久留了下来

在李传扬的牵线和奔波中,2010年9月,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以占有90%的股份成功收购重组中能安驰汽车公司,并正式注册成立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一直为安驰汽车奔波的李传扬被委以重任,出任江汽集团公司独立子公司——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中能安驰到江淮安驰,这是一个美丽的蜕变,但摆在李传扬眼前的是原公司汽车产品单

一、质量问题的层出不穷、生产工艺存在的缺陷以及年亏损约1000万元的阴影和新旧公司的磨合、职工队伍的不稳定等因问题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黎明前的黑暗,哪来天边的一线曙光”,日记本里,现如今有些变色的字迹正是李传扬对自己对所有员工的承诺。

李传扬很快拟定了公司远近期发展规划和目标、措施。在汽车产品上,他提出“提质、上量、增效”的目标,先后投入了近两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使汽车在质量上有很大改进,并在短短的7个月内实现扭亏为盈。

同时,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新产品开发得到快速推进,江淮安驰由过去的单一化品种,增加到12款车型,销售网点由原来的27家,增加到如今的114家。

很多老安驰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原本在国内滞销多年的产品,还能走出国门,卖到菲律宾、摩洛哥、叙利亚等国家。今年前五个月,江淮安驰已经生产各类汽车4300多台,3月份更是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月产千台。照此下去,今年一万台的目标不在话下。

2011年11月,计划投资11.5亿元、占地1025亩的江淮安驰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奠基。眼下,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即将拔地而起,未来中国高端微车生产基地即将在这里诞生,江淮安驰汽车凤凰涅槃之时,已是那样的触手可及……

但是,2012年5月23日晚,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医治无效,李传扬永久把心留在了蒙城,留在了安驰。

《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

推荐第3篇: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李传扬生前是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蒙城县原挂职副县长,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亳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安徽省劳动模范。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江淮汽车制造厂工艺科副科长,前桥厂副厂长,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等多个岗位工作,2009年2月选派到蒙城县挂职任副县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2012年5月23日,49岁的李传扬因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李传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国企基层党员领导人员无私奉献、忠诚事业的崇高品德;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宽阔胸怀;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优秀品质。他是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是省属企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经济的杰出代表,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楷模,是省属企业广大党员职工学习的典范。

要学习和弘扬李传扬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牢记使命、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在压力面前,不畏缩不动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要学习他不畏艰难、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在危难面前,不气馁不放弃,以大无畏的气概和饱满的精神,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灰心,以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科学谋划,大胆实践,抢抓机遇,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清廉精神,在名利面前,恪守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节俭克己,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要学习他心系职工,孝老敬亲的仁爱精神,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思群众之所盼,做群众之所需。孝敬老人,爱妻怜女,关爱家庭。

把学习弘扬李传扬精神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用李传扬精神激励和鼓舞省属企业广大党员和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学习弘扬李传扬精神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李传扬精神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宗旨,心系职工,服务职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把学习弘扬李传扬精神同履行国有企业责任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三个强省”战略,在建设美好安徽大业中勇挑重担,勇于担当,彰显国有企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为推动企业攻坚克难、加快转型、开创和谐快速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推荐第4篇:李传扬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李宣扬生前是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蒙城县原挂职副县长,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亳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安徽省劳动模范。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前后在江淮汽车制造厂工艺科副科长,前桥厂副厂长,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等多个岗位工作,2009年2月选派到蒙城县挂职任副县长。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2012年5月23日,49岁的李宣扬因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李宣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国企基层党员领导职员忘我奉献、虔诚事业的崇高品德;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宽广胸怀;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优秀品质。他是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是省属企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经济的杰出代表,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社会的突出楷模,是省属企业广大党员职工学习的典范。

要学习和宏扬李宣扬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牢记使命、虔诚事业的奉献精神,在压力眼前,不畏缩不动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顽强拼搏,开辟进取,争创一流,把有限的生命投进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往。要学习他不畏艰巨、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在危难眼前,不气馁不放弃,以大无畏的气势和饱满的精神,发奋图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大胆开辟的创新精神,在困难眼前,不低头不灰心,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科学谋划,大胆实践,抢抓机遇,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清廉精神,在名利眼前,恪守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节俭克己,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要学习他心系职工,孝老敬亲的仁爱精神,时刻把群众的冷热挂在心上,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思群众之所盼,做群众之所需。孝敬老人,爱妻怜女,关爱家庭。 把学习宏扬李宣扬精神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用李宣扬精神鼓励和鼓舞省属企业广大党员和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学习宏扬李宣扬精神同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李宣扬精神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宗旨,心系职工,服务职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进步。把学习宏扬李宣扬精神同履行国有企业责任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三个强省战略,在建设美好安徽大业中勇挑重任,勇于担当,彰显国有企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为推动企业攻坚克难、加快转型、首创***快速发展新局面贡献气力。

推荐第5篇:李荣春先进事迹

李荣春教师先进事迹

李荣春,男,1981年生,云南勐海人。毕业于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院。现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坝卡龙校点,小学高级教师。

2002年9月——2005年7月,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老寨教学点;

2005年9月——2008年7月,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老曼峨教学点;

2008年9月——至今,任教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坝卡龙教学点; 先进事迹:

2001年毕业于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后,该教师就一直坚持在最边远、最偏僻、最艰苦的勐海县布朗族乡曼囡老寨校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布朗族乡镇,属于教少民族乡。

(拉祜族村寨) 布朗山乡山高路遥,山路崎岖难行,远离县城,远离公路,乡中心距离勐海85公里。李荣春教师任教点距乡中心35公里。

(泥泞难行的道路)

志坚如铁,安心从教

2002年9月,李荣春被调到布朗山乡曼囡老寨校点任教,这是一个布朗族山寨,贫穷落后,不通电不通水,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上学,上学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就不愿意上了。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脸蛋,一双双对知识无限渴望的双眼,他不畏惧恶劣的生活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始终坚信能教好学生,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学会了烧火做饭,点松枝批改作业,写教案。果然,两年后他创造了这个村子的历史,第一个高小班毕业了,第一个走出大山,上学的初中生出来了。

(村寨孩童)

2005年9月,李荣春调到了老曼峨校点任教,这里同样是单人独校,他一个人上两个班课,虽然有电线,但是一年有半年在停电。9月份是雨季,由于学校在河边,河里发洪水,学校的土球场,变成了鱼塘。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就到村寨里走访群众,家长,村干部,写材料,最后在州教育局和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州教育局给了60吨水泥,县教育局支付运费),村子群众们出工出力的情况下,修建了学校的防洪堤,土球场变的鱼塘,也变成了光滑的水泥球场,并且通过做工作,还重新规划了一块占地6亩的新校址;做这些事的同时,李荣春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任务,到现在,他所教的那两个班学生已经有本科生,大学生。

(体育活动)

2008年9月,李荣春调入坝卡龙校点任教至今,坝卡龙村子是一个拉祜族村寨,这里的拉祜族,俗称光头拉祜,是拉祜族的一个分支,男男女女都剃光头,80%的人不会讲汉语,不敢跟陌生人交流,小孩子上学以前是不穿衣服裤子的,吃饭都用手抓,办学至今没有人接受过小学四年级以上的教育,更不用说走出大山上学工作。李荣春进村后,走访村干部,让村干部家打扫卫生,勤洗衣服勤洗澡,让村干部家妇女留起长发,小孩穿起衣服裤子,用筷子吃饭,并且,每天都检查学生的卫生,买来香皂和洗衣粉,让学生洗衣服洗澡,由于常年闭塞,不与外界交流,造成学生见识等于零,什么都没有见过,什么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时候,县教育局给了大力支持,拉来了电视和资源全覆盖的“大铁锅”微信接收器,使学生见识大涨。终于,出来了全乡乃至全县的第一个光头拉祜族初中班,到现在,坝卡龙已经连续送了三个班到乡九年制学校就读初中。

(认真备课) 教学点条件艰苦,对于一个在这样环境里坚持了12年的教师来说,其精神难能可贵。李荣春老师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山村的孩子们虽然穿着破烂,但他们需要知识;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于贫困山区只有知识才能摆脱贫穷,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生养育他的故乡,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山里的孩子们。无论条件是如何艰苦,山村生活是何等的清贫与寂寞,他总是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用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的校训,“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事事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言行一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李荣春老师用他12年的青春无悔的贡献给了布朗山乡的教育事业,为这个较少民族乡的发展献上了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推荐第6篇: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活动情况总结

华圩中学党支部学习李传扬先进事迹活动总结

根据蚌埠市委组织部和淮上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华圩中学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特设学校为目标,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向李传扬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全体教职工认识并理解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应有的风采及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丰富内涵。现将开展先进事迹学习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全面动员

活动中要求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李传扬同志“生命融入使命,信念点燃激情”的精神为榜样,用心学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感,进而更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为了及时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10月19日下午,华圩中学党支部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思想动员,会上校长具体介绍了李传扬同志的感人事迹,要求全体教职工重点学习他坚定信仰,顾全大局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使命,情系群众的宗旨观念;学习他攻坚克难,勇于开拓的拼搏意志;学习他勤勉无私,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要求每一位教职工爱岗敬业,公而忘私,甘于奉献,鞠躬尽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效课堂改革,提升办学品位的强大动力;要求每一位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华圩中学“三步走”的教育规划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通过大会动员,全体教职工对李传扬的动人事迹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更深一层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精心组织,认真安排

我校高度重视向李传扬同志学习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坚持做到了把向李传扬学习的活动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到“三个结合”:把学习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

三、

五、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把学习活动与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相结合,把向李传扬同志学习与“党员廉政风险”主题教育相结合起来。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开展。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习,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抓好集中学习的效果,党支部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认真搜集关于学习相关材料,分发给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广大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学习资料,自主开展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主题讨论会,交流前期学习的心得和感悟,同时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出总结并提出对自己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要求。同时要求广大教职工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寻找差距,努力整改,同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

三、共言心声、成效显著

通过集中学习、观看宣传片、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全体教师一次次地被感动乃至被震撼了,他们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新时期教师的榜样。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要更加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进而以高尚的品德和高水准的业务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教育事业中开创一番新天地,在光荣的岗位上做出可喜的业绩。

李传扬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楷模,是共产党员队伍中一面鲜明的旗帜。此次先进事迹学习活动,给我校广大教师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提供了做出辉煌成就的思想指针。他的事迹将永远鼓舞着我校全体教师不断前进,激励我校教师创造新的辉煌。

蚌埠市华圩中学

关于向李传扬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总结

华圩中学党支部

2012.10

推荐第7篇:李宗华先进事迹

“苹果”村的领富人

——康定县优秀人才李宗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宗华,男,藏族,四川康定人,1957年10月生,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程度,2001年至2010年曾担任姑咱镇达杠村村主任,现任姑咱镇达杠村党支部书记。

李宗华一直在农村第一线从事农业生产,不断的自学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取得助理农艺师,2007年又获得了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称号。2011年9月2日在康定县全县工作会议上荣获“康定县优秀人”荣誉。面对这些成就与荣誉,李宗华一如既往,继续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承诺:积极发展全村产业,帮助全村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找准农村致富路

穷则思变,探路子。达杠村属高山村落,交通信息都较为落后,群众们长期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担任村主任后的李宗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致富,全面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一方面召集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商讨全村发展对策;另一方面,他多次跑到镇农牧站,州林科所求教。多次探讨,多方请教,群策群力、实践探索,一条适合达杠村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针对达杠村的苹果产量少质量差,交通运输不便的现状,全村发展分两步走,一是争取资金修路,改变交通不便的现状。二是综合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条件,依靠科学技术,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照这样发展,我们离小康生活就不远了。”李宗华告诉村民:“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全村齐心协力,达杠村一定能又好又快的发展。” 多措并举,壮产业。在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以后,李宗华便带领全村开始干起来了。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产业奠定基础。为了使达杠村的交通改善,李宗华四处奔走,多方争取资金,终于使得一条长1000米的进村公路建成通车。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又开始实施达杠村3.5公里通户硬化路项目。全村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对外考察,为达杠村引进新希望。为了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发展最有利于达杠村的特色产业,李宗华把家中不多的积蓄无偿拿出来带领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外地考察。在外地考察中,李宗华了解了红富士等优质品种,结合他对达杠村地理,气候等方面的了解,他认定这就是达杠村农业产业的希望。他积极学习红富士苹果的种植技术,并在自己家果园里进行试种。在充分掌握了苹果的基本种植技术,并在自己园里试种成功后,李宗华并没有忘记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乡亲们,他不仅自己出钱帮群众们购买果苗,他还运用自己丰富的苹果种植实践经验,在果树的栽培、防病治病、品种更换,修枝嫁接等方面给予村民悉心的指导。2010年,达杠村苹果产量高达170万斤,全村每户平均收入3万元,全村仅靠苹果种植就带来了300余万元的收入。三是积极联系农科所,学习科学化管理苹果种植。刚开始的几年,李宗华仅靠自己摸索,试验。遇到大规模的病虫灾害就让他焦头烂额。李宗华觉得必须得依靠农林站所来加强学习苹果种植的科学管理。于是,李宗华积极联系镇农牧站和州林科所,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到村里来指导,从而加强了苹果种植的管理,保障了苹果的优质品质和产量。

筑牢堡垒,服务群众,踏上发展新征程

富则思进,惠民生。2001年以前,达杠村经济落后,村支部仅仅是充当镇党委的“传声筒”,各项规章制度都落不到实处,群众,党支部、村委会都为了各自的肚皮而四处忙碌,无法起到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经过了特色产业发展,达杠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我是最基层的干部,我不仅要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着想,我还要做好表率,做好村党支部的工作。”李宗华这样说道。虽然李宗华于2008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还算是一名年轻的同志,但是自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深深地认识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而他所在的村党支部就是共产党最基础的堡垒。特别是他担任达杠村村支书以后,他积极和村两委商讨对策,制定出了服务群众的几点措施。一是设立“便民服务室”,方便群众办事。将村级场所,腾出一间,建成了“便民服务室”,实行“一站式”服务。他和村干部一起完善了村级“便民服务室”的相关规定,实行专人管理,明确具体负责人的职责,坚持8小时坐班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密切了干群关系,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他以村级活动室为依托,开展了棋牌大赛、篮球比赛、春节联欢会等多项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立志高远,攀高峰。在达杠村苹果产业到达一定规模之后,他又在积极寻找再能带领达杠村经济腾飞的路子。此时的李宗华已经是经历了千锤百炼,有着非常深厚的农林业技术知识。首先,李宗华学习内地经验,加大了全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规模化。李宗华在达杠村苹果产业初具规模之后,又积极的推进花椒的种植。李宗华提出充分发挥土地效益,鼓励村民根据土地的地势,结构化的种植花椒与苹果。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为村民增收。截止2011年年初,达杠村有成片苹果、花椒园500多亩,年产量可达11000多万斤。其次,注册商标,保护村民利益。细心地李宗华发现,经过产业调整和科学管理,达杠村苹果产量大幅上升,但是苹果收益却没有明显增加,尤其在这几年,收益甚至还有较小的减少。经过自己调查,他发现自从优质达杠苹果进入市场后,市场中冒充达杠苹果的现象屡见不鲜。他意识到如果不杜绝此类现象,达杠苹果的收益将会大大降低,还会影响达杠苹果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只有注册了商标,我们才能够保护我们达杠苹果效益。”李宗华说道;“只有为达杠苹果注册商标,达杠苹果才会给整个村子带来更大的收益。”凭借达杠苹果个头大、色泽好、含糖高,口味好等特点,2011年8月,李宗华终于成功注册了“达杠红富士”商标,这也使得达杠红富士苹果在甘孜州更加闻名,广大村民由此得到了更大的实惠。然后,他充分发挥两委职能,积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2011年康定县通过专题会议,确定姑咱镇达杠村苹果扶持项目的有关内容,要求达杠村在保证苹果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达杠苹果的外包装,将达杠苹果打出品牌,进一步提高达杠苹果的市场销量。由县级主管部门无偿提供苹果包装箱,苹果包装箱的销售价值作为达杠村苹果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列为发展特色林果资金专户。

“李书记心里装着的是整个达杠村,”达杠村村官雷音飞这样说道:“他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如何让村民增产致富,让村民过上健康文明的生活。”“作为一名村干部,如果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那老百姓选你来干什么。”李宗华朴实的说道。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达杠村群众一定会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达杠村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8篇:再就业明星李芳荣先进事迹

对面沟社区妇联系统李芳荣先进事迹

李方荣,女,19XX年出生,19XX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系本溪市南芬区对面沟社区书记兼主任,李方荣同志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李芳荣心中对面沟社区居民的事就是她自己的事,在她从社区相关工作二十多年里,她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社区,献给了社区居民,兢兢业业一心朴实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上,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履行着一名党员的职责。架起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一、直面压力,寻找出路

对面沟社区,总户数1212户,总人口3210人,21个居民小组。社区内的居民,多为岭南动迁过来的动迁户,家庭普遍比较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下岗人员162人,失业无业人员278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158人,还有56名残疾人,10余名两劳释放人员。

面对这样的大的压力,李芳荣通过几年与日方合作。社区经济和社区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6年来产品以加工120多种型号。近两年与日方签订定单近60多份。固定工人60多名,几年来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次。在家工作的工人100多人,使这些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再就业,也稳定了她们的收入,社区也成为了充分就业社区同时对社区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经过几年

来的努力现在对面沟社区拥有固定资产46多万元。6年来中井花边厂为社区创收10余万元。争取政策资金十八万元。

二、针对市场,大力培训

建立用工信息网络,提供失业登记服务,几年来市、区劳动局的给予我们政策上的支持和业务上的培训,每年都举行有就业针对性的大型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南芬区劳动就业局的领导和主管人员亲自讲课,李芳荣结合实际操作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几年来累计共培训近2400多人。使这些下岗失业人员。都能扎实掌握一项技能。更好地实现再就业。

李芳荣特别注重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工作,面对家庭困难的残疾人,积极为残疾人寻找再就业门路,克服重重困难多方联系,同南芬赵家福利厂联系安排高洪波、张伟、邢艳等5名残疾人。2007年8月末与残联联合对残疾人进行培训50人,使这些弱势群体也能实现了再就业。现在社区花边厂内有残疾职工26人。为刑满释放人员联系工作。几年来在市、区劳动就业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李芳荣带领着下岗失业人员的又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使病残人的,也找到了适合他们的工作。而刑满释放人员回到社区后不但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得到了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的心理真正感觉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真正树立了重新做人的勇气和自信心。

三、针对困难对象 积极开发岗位

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对象就业,对面沟社区从

2003年开始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38人,李芳荣立足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把这38名就业困难对象全部安排上岗。分别从事社区内的保健、保洁、保卫等工作,这样以来,社区内的环境好了,同时使这些就业困难对象得到了安置,有了一定的收入。上报居家养老共26户准确及时上报“4050”人员使社区内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进行帮扶。2007年上报4050人员39人,把政府的4050政策送到每一个4050人员的手中,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社区的再就业工作一跃成为南芬区的亮点。李芳荣本人也在 2006到2008年间先后荣获省“巾帼建功”先进标兵两次、市三八红旗手、市十佳企业带头人、本溪市劳动模范、市工会创业标兵。对面沟社区再就业工作多次获得省、市本溪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对面沟社区先后荣获省“巾帼建功”先进单位、省交通安全进社区先进集体、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省药具改革先进集体、市十优示范社区、市低保工作先进集体、市十佳妇联社区等荣誉

四、修建广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

为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李方荣同志对此

十分重视,作为社区工作者,李方荣同志深感责任重大,她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积极争取资金,多方求援,多次组织召开社区党委会议研究如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带头施工建设、平整、翻渣,李方荣同志都亲自到现场指挥协调,并且投入到广场的建设中去,终于在国庆前完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繁荣广场修建,

并且安装了照明灯、健康器材以及大型宣传牌,从此结束了对面沟社区没有户外广场的历史。对面沟居民对此纷纷赞扬,后来李方荣同志又充分利用广场优势,带头组件了响扇队、健身体操队和演出队,满足了广大居民,尤其是有娱乐兴趣的女同志们的需要,同时也为三八妇女节、计划生育宣传提供了场地,李方荣同志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李芳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区居民冷暖放在首位,积极拼搏,刻苦勤奋的工作,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快捷、方便、高效的社区服务。她的工作是平凡,但却为大家解决了实际困难,她以自己热诚的服务感染者每一户居民,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心人。当有人为她,你在社区这样忙碌地工作,每天都在不断找事情做累不累,她果断地告诉你,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选出来的领头人,再苦再累都无所谓,只要我做的事情是对人民群众有益的,我心甘情愿。

推荐第9篇:一生无私奉献 践行对党忠诚柯增华

一生无私奉献 践行对党忠诚

——记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原党总支委员柯增华

柯增华,男,1955年10月出生,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前任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党总支委员。2012年10月5日,经专家诊断其已为肝癌晚期,但仍抓住余生有限的时间,以乐观的态度、顽强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新时期农村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2013年4月1 9日,终因病情恶化,柯增华同志医治无效病逝。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群众动情地说:“柯增华自1977年任村副职干部35年来,对党忠诚,工作认真负责,不计得失,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无怨无悔,确实值得敬佩和学习。”张宝顺书记称其为“是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又一位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只要不倒下去,就要一直干下去

2012年10月5日,当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还能活多久,而是他所负责的两个村民小组小麦良种要赶紧发放到户。10月9日,他毅然放弃在蚌埠住院治疗,返回村里,安排儿子和女婿开着自家的四轮机把国家补贴的小麦良种2.4万斤送到每一户村民家中。随着病情的加重,当他一次次拖着虚弱的身子上门送麦种,豆粒大的汗珠从黝黑的脸上不断滚落下来,一些村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收取良种配套款的日子里,为了尽快完成良种发放,他起早贪黑上门做工作,在家里人正在到处借债为他治病时,他却为困难户垫付的1800多元麦种钱。有的农户有顾虑,他就不厌其烦地劝说。有的群众看到他身体消瘦、脸色发黑,猜测他可能是得了重病,怕他活不了几天,不敢把钱交给他。他就郑重其事地表态:“我以我的党性保证,我死!钱都不会少你一分,种子也不会少你一两。马上就要秋种了,再不交配套款,良种就买不到,来年丰产丰收就成了大问题。”这些农户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当即就把钱交给了他。当他所包的两个村民组全部完成播种时,病魔已使他的身体一天天恶化,变的更弱、更瘦,他说:“我为他们多增收,不怕人死债烂。”随着病情的加重,当他再一次拖着走动不稳的身子上门送麦种,豆粒大的汗珠从黝黑的皮包骨头脸上不断滚落下来,一些村民都 忍不住地掉下了泪。

他任村副职干部35年来,一直坚守不求索取,不要个人得失。“只要群众选我,就得拼命干好。只要群众求我,就得付出代价办好。只要看见群众有困难,就得伸出及手帮助好。”从2012年11月底开始,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集中时间收取2013年度新农合缴款。他所包的两个村民组有245户、1500余人,且居住分散,加之外出流动人口多、困难户多、需要照顾服务的空巢老人、儿童多,这给他收取新农合款带来更多的困难。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他采取近处自己上门收,远一点的安排其儿子骑电动车带他上门收,来加快收款进度。每天晚上回家,他顾不得吃药就急着加班,整理每户每人的资料,核算账目,打电话、发短信向众多在外务工人员做宣传,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家乡的民生事业,一般夜里都要熬到十二点。每每出现肝疼发作难忍时,他就用东西抵一抵,用手揉一揉。12月4日,是他第八次来到村民徐善灵家催要农合款,刚下电车,肝疼加剧,他用力揉压过猛,鲜血从两个鼻孔里喷出,在场的群众惊呆了,徐善灵被感动了,当场交齐了款项。到2012年12月上旬,他创出奇迹,拖着与癌症抗争的弱躯,在全村第一个超额完成了2.5万元的新农合款收缴任务,他还为在外务工户和特困户垫交1500多元,实现辖区内村民参合率IOO%。

只要个人肯付出,就能够把事情做好

多年来,柯增华先后分管村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建工作。他坚持多学习、多观摩、多请教、多结合村情民意、多实践探新路,扎实工作,把一个原本综治、党建工作较为落后的村,变为全镇的先进村,他也多次被黄湾镇党委评为 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基层工作难,难在部务村民对党的惠民政策不了解、不理解,收取农民的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作物灾害保险,一事一议等惠民工程款,一直是村干部最头疼、最难干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他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人们几乎天天都能在“两头”看见他那疲劳奔波的身影:一头在群众家中看他在做思想宣传工作,一头在镇机关大院看他在为群众代理办事。

在柯增华包的组,各项工作任务年年都是提前超额完成。他的方法就是嘴勤、腿勤、眼勤。嘴勤就是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的好处,让大家认识到付出的少得到的多。腿勤就是不怕吃苦,经常到农户家中,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任务完成。眼勤就是学会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处理。去年冬天收“三保”款,一农户说,你明天早晨5点半前来我家拿,超时我就走,等外出打工回来再说。冬天早晨6点半天还不亮,可柯增华第二天早晨5点就来到该群众门口等着了,这已是他第4次上门,终于使该户交清了“三保”款。

柯增华常说:“一名村党员干部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就是凝望八方力量的一面旗帜。”每年在组织群众开展兴修水利和村庄修路工程中,他总是第一个缴清自家的集资款,先放自家工程段,先干出标准让大伙看。2011年和2004年春节前后,镇里建设灵固路两边绿色长廊、姚沟堰上植树和黄湾北部2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柯增华每天起早贪黑带领一家老小干,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可是有一个农户怀疑他的工程量少,要求丈量柯增华家的工程段,柯增华当时向在场的群众承诺:“如果我少干一寸就帮你干一米。”丈量结果,柯增华工程段还多了30公分。这名群众服了,其他群众也服了。后来,柯增华包的组工程被镇里评为优质工程。在姚沟堰上打穴栽树中,柯增华为确保植树的成活率,亲自抱着抽水机给树苗浇灌。镇检查组看到柯增华一身泥水,中午在沟底只吃几个凉烧饼就算作一顿饭,非常感动地说,全镇的村干部都像你柯增华这样,就不需要镇干部督查质量了。

只要是群众的事,就要时刻放在心上。 “当干部就不要怕吃亏”,他既说到又做到。从1977年他当干部的35年时间里,他本人、家人及亲属,在为群众为集体办事,在助残、救灾、帮困及村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所付出的劳力、物力和财力,到底有多少,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扳着手指头,说都说不清,也算不清。他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过程中,善做会做群众工作,采取靠党的政策发动,靠多劳动付出感动,靠个人多吃亏深层推动,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深得民心,深受好评,以此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他每天一出门,就提着一个中型黄皮包,里面放着各种农村政策书报、文件、科技资料、笔记本、记账簿以及为群众办事、办证本,群众都说他提的是“百科包”。每见群众就掏出文件资料,拿笔就记录群众要办的事,把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惠民文件,一日多遍.不倦不烦,反复向群众宣传,讲得群众频频点头,个个微笑,一片赞扬,一阵阵掌声。他的科技资料经常换,到什么农时就装什么资料,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给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上的难题;对群众要办的事情或是好的意见建议,他都及时记在笔记本上,以便逐一兑现。他说:“作为村干部,只有一心想着群众,群众才愿意接受你,才会支持 你的工作。”

35年来,柯增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人们每天都能看见他疲劳奔波的身影。为了帮助群众办理各类证件、贷款、医疗、补贴等事项,他跑遍了所有的镇直机关,在他的记事本里,记载着几乎所有镇直机关和七站八所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35年来,他本人及亲属,为群众为集体办事,每年都在300件(次)以上。他为困难户垫付的农业税费、新农合、农保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达16000多元。他的四轮机是实行责任制时最早赊账赊回来的,一直都是无偿为五保户、困难户、军属户和村组集体使用,到现在已更换了3台。为了表示感谢,

四、五名五保户、困难户,一起商量春节给他送块肉,送到家里又被他退了回去。

在组织群众开展兴修水利和村庄修路工程中,他总是第一个先缴自家的集资款,先放自家工程段,先干出标准让大伙看。对于受灾困难户,他总是掏钱垫资来带动全体村民齐参与;对无劳力的家庭,他都是组织家人和亲朋出工,义务完成工程任务,以求带动整体工程全面完成。为了修建村民宅前淤混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他多次找到镇主要领导,谋求经费支持,并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先后在徐圩、东柯两个自然庄修路1000多米。为了解决易旱易涝问题,他一次又一次拜访县里相关部门,寻求政策扶持,并主动帮助困难群众垫资,在他的模范带领下,柯湖村先后打机井13眼,改造低洼低产田800余亩。在收取农业税费的年月里,他看到连孩子上学都掏不出钱的困难户,他心软了,“我给你家垫,等有钱了再还我。”就是这样,一户户,一年年,给困难户垫缴的农业税达8000多元,在各项工程建设中,他为困难户垫资1200多元,垫工程集体开支500多元。当别人问到他为什么这么傻,垫付的钱可能再也要不回来了,他却说:“每当我看到一家家领取新农合报销款笑、领取养老保险款笑、领取农作物受灾赔偿款笑时,顿感幸福和满足。”

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他多次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思想疏导,消除了一个又一个不和谐因素。2003年5月的一天下午,柯增华接到柯巷组党员柯庆举的电话说,柯永玉与邻居因换宅基地的问题产生矛盾,随时可能引起斗殴事件。柯增华赶紧丢下手中的农活赶到现场,在稳定双方的情绪后,又和柯庆举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使矛盾化解,两家握手言和。柯增华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2点多钟。妻子批评说:“干工作不要命了,饭都顾不上吃。”村上有一家3个儿子因分老人土地不成出现不养老问题,柯增华把这家3个儿子找到一起,从赡养老人义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讲到和睦、礼让是成事兴家的基础,针对问题又讲了处理的办法,使他们口服心服,主动承担了赡养义务。

推荐第10篇:优秀赵向荣同志先进事迹党员赵向荣

电建四分公司优秀党员赵向荣同志先进事迹

赵向荣同志,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公司一班人,紧紧围绕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稳妥地开展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并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努力创建和谐稳定工作氛围。

作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党员,一名党的行政领导干部,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实践,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积极投身创建和谐企业建设;干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开拓创新,为提高本单位职工业务素质,他利于“冬闲”时间聘请土建施工的专业人员为职工授课,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固的基础在本单位有较大影响,受到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赞誉。

他深知今天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职工群众给的,只有尽心尽力的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才不辜负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才不负职工群众的厚望。因此,他告戒自己: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两年来,他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党员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良好的

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态度严谨,思想品德端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日常工作中能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注重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他不断追求技术业务水平提高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工作中不断坚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使我充分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立当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深刻内涵。他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领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能够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整改提高。作为一名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为自己行为准则,认真细致,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 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 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

他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与职工同甘共苦,从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不搞特殊化,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工作中,坚持从严管理、严格要求,认真执行施工规范,坚持按照施工图纸

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他经常说要建成“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遵章守纪严、急难险重上、团结和谐好”的集体,首先要自己行的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他踏实、认真、雷厉风行,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总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他之所以能始终如一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靠的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靠的是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靠的是苦干、实干和“认真”二字。他深信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

电建第四分公司

2010.6.13

第11篇:山东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李荣凯

李荣凯

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主任

李荣凯同志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近二十年来,始终坚持以“行为中正,严于律己”为执业理念,以“执业为民,为民服务”为工作目标。

一、“法律援助一百件”公益活动

李荣凯同志十分注重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关注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较大的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凡是农民工、下岗失业人 员、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低保困难家庭,一律免费提供法律服务,上百面锦旗可以为证。自2010年开始,李荣凯每年都进行“法律援助一百件”活动。仅2010年就办理法律援助271件,2013年办理法律援助230余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关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二、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

李荣凯同志连续10年担任济南电台《以案说法》客座嘉宾主持,风雨无阻,每晚7点准时在济南经济广播电台调频90.9频道进行现场直播,积极为广大群众无偿解答法律咨询,每年解答约5000余件,数年来解答数万案例,积极开展以案说法和法规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数年来以案说法通过电波现场化解数千件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收听直播让老百姓知道了哪些作法是合法的,哪些作法是违法的甚至是犯罪的,也使群众懂得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宜,避免了很多矛盾的激化,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三、普法小讲堂、温暖你我他

自2012年开始,李荣凯同志与济南经济广播电台联合举办“普法进基层、温暖你我他”普法小讲堂系列活动。2012年李荣凯带领其团队先后走进济南市图书馆、舜华社区、英雄山赤霞广场、陡沟社区、七贤社区、大智学校、仲宫民族小学、四里村社区、济南大学等十四场普法讲座。2013年继续开展普法小讲堂活动,并先后走进了社区、学校、部队、广场等二十余场普法讲堂。并在普法小讲堂中着重推出了“情满校园,杜绝暴力”校园主题讲座,先后在济南三中、山师附中、济南中学初高中部、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进行授课,普法小讲堂活动在济南各个社区反响热烈。

四、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

李荣凯同志作为客座调解嘉宾与济南电视台合作的《有话好好说》栏目为百姓解决矛盾的成功率已达到100%,现场调解纠纷案件500多件。其中,李荣凯主任成功调解的张某母子矛盾案例被司法部评为司法部新闻二等奖。

2011年,李荣凯同志借助媒体与专业知识为癌症晚期患者曲某成功调解家庭矛盾、把仲宫王老太从精神病院接出来并向大儿子要赔偿款等援助案例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五、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李荣凯同志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自执业以来先后为多家企事业单位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其业务主要涉及企业破产清算、合同以及婚姻家庭等领域。执业以来,每年办理各类案件约600余件。李荣凯同志勤勉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业务,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护百姓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基层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忘我工作。

2005年市中区魏家庄街道某企业因改制兼并安置问题,导致职工100余人多次上访区、市政府,李荣凯同志接受案件后,积极引导当事人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通过帮助诉讼代理,最终使企业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并为他们争取到补偿费500余万元。当事人感激涕零,赠送面面锦旗致谢。

再如济南市去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泉水浴场建设过程中,一企业因既得利益问题拒不搬迁,李荣凯同志受托做该企业的工作,通过讲大局、讲法律、讲政策,最终使该企业提高了认识,经过评估达成拆迁协议,从而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李荣凯同志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他组织开展爱心活动,深入贫困地区访贫问苦,积极为慈善机构、为灾区和贫困人员捐款、捐物。仅2012年就多次组织向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2013年“六一”,他联合社会爱心人士,为历城区柳埠镇的学生送去价值6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并主动资助14名孤儿,约定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每年为每个孤儿捐款1400元,李荣凯一人就资助了3名。自2011年冬开始组织暖心送白菜活动,每年都会到济南各社区等居民区免费发放爱心白菜,还把花生油、面粉以及几十吨“爱心白菜”送到特困居民的家中。他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受到了领导、群众和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

李荣凯同志努力搭建一座爱心与正义的桥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根据不同人群和地区的需要,本着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人力帮助,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法律援助的目的性。为广大志愿加入法律援助事业的人士提供一个乐于助人,奉献自己的平台,更为百姓撑起一片的蓝天。

第12篇:关于开展向赵荣凯同志学习活动方案

附件:

境 界

——记省扶贫办原计划项目处处长赵荣凯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诞生;不是所有的伟大,都在惊天动地的事件中显现。

赵荣凯同志1965年12月出生于灵璧县朝阳镇独堆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8月从宿州市埇桥区扶贫办主任的岗位调到省扶贫办工作,2012年11月任计划项目处处长。

2012年12月12日,赵荣凯被查出胰腺癌伴肝转移晚期,医生明确告知,生命最多只有3—6个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把‚死亡通知书‛装进口袋,没有告诉任何人,选择了继续工作。2013年1月8日,在给基层发传真的过程中,倒在工作岗位上。2013年3月28日7时20分,病逝,年仅47岁。翻看他的履历,平淡、平凡。然而,回望他的一生,总有一些东西,虽然平淡,却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总有一种人生,虽然平凡,却彰显出境界的高远。

为民服务 扶贫济困

‚为穷人求尽可求之人,为穷人谋尽能谋之事‛、‚为穷人,去求人,不丢人‛,是赵荣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埇桥区扶贫办的时候,赵荣凯经常下乡调研,经常自己掏钱慰问困难群众,100、200、300,钱不多,但救急,暖 1 心。直到现在,埇桥区三里湾的老张,还念念不忘‚赵主任真是个好人!‛。

埇桥区夹沟镇草场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赵荣凯担任埇桥区扶贫办主任期间,为村子修了盘山公路、村小学,清淤了水库,装上自来水,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果木经济。现在,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夏刘寨村是安徽有名的百强村,以前这个村也是当地的贫困村。提起现在村里的变化,村书记王化东至今还记得赵荣凯,他说赵荣凯不仅在扶贫项目上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还经常帮出点子、想办法,比如怎样搞产业调整、怎样带百姓致富等。

赵荣凯十分注重下乡调研,掌握一手资料。2006年,赵荣凯赴金寨县调研。水竹坪乡太古村是金寨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离县城80多公里,村里不通公路,距村部最后3公里山路只能步行。别人建议找一个能通车的地方去看,赵荣凯说‚扶贫就是要做到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只有走到百姓中间,才能真正摸清那里的致贫原因,才能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由于山路难行,刚走没多久他的脚不慎严重扭伤,同行的人劝他别去了。他硬是借一根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两个多小时,到时已近黄昏。

2007年,某企业家向我省捐款2500万元用于农村退役士兵的转移培训。这种‚民间捐赠+政府运作‛的培训模式在我省是第一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没有现成的例子。由于赵荣凯基层经验丰富,扶贫政策精通,他负责制定的文件和规则在每一个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为整个项目的实施奠定 2 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实施期5年,共培训了近万名农村退役士兵并顺利就业,赢得了捐赠方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赵荣凯的妻子早年下岗,自我创业,平日里,他对妻子的事业几乎从来不过问,不帮忙,也没有时间去过问、帮忙,但却时常告诫妻子,要‚让利于员工‛、‚让利于民‛,要把赚来的钱回馈社会,为穷人多做善事。

2013年3月上旬,赵荣凯最后一次住院期间,病情急剧恶化,一天晚上,赵荣凯拉住妻子的手,眼含热泪,妻子问他有什么放心不下。他说,‚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平时节约下来的工资攒在一起,等攒得差不多捐给家乡,为儿时的学校建几间教室。现在我要提前走了,钱恐怕不够,你要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钱拿出一些帮我凑上,帮我了却这个心愿,名字就叫‘光明楼’‛。妻子哽咽着点头说,‚我答应你,但把教室的名字叫做‘荣凯’楼吧,我想留个纪念‛。赵荣凯说‚名字我早就想好了,我们一辈子不图名不图利的,非要写自己的名字干啥,名字只是符号,我是那个村为数很少的通过读书走出来的人,在农村只有读书才能有光明,有出路,所以叫‘光明楼’有意义‛。

勤政务实 无私奉献

赵荣凯有一个特点,每天上班总是提前半小时,在他的脑海里,7:30上班已经成为习惯,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省扶贫办人手少,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事,他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加班加点,除非出差或特殊情况,八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对‚人少事多‛的解读是‚人少玩,事多做‛。

3 2011年底,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赵荣凯负责编写安徽扶贫开发的参阅资料,从数据到案例,从历史到展望,从成效到不足,从国家的扶贫政策到安徽的扶贫举措,短短一个星期,一本近20万字的扶贫开发‚百科全书‛就已编印成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赵荣凯那个星期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30个小时。2012年是安徽扶贫历史上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一年。这一年,安徽出台了7个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文件,文件的初稿和具体工作大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但他从不叫苦叫累,积极主动地默默承担。

省政府办公厅每次安排体检,他总是说先把手头的事做好,而手头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没完没了。2012年10月8日,赵荣凯的鼻子流血不止,医生建议他立即做一次全面体检。考虑到手头工作,他想明天再来,便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然而在那之后的一个多月里,都没有得空检查。虽然只是短短一个多月,但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如果有机会提前发现,生的机会就大得很多!

赵荣凯最愧疚的当属妻子。一直以来,妻子在外奔波,而作为丈夫一点忙都没帮上,每年都承诺带妻子出去旅游,可每年都没有兑现。在去世的前十天,赵荣凯拿出一本画册,把那里的风景名胜一一介绍给妻子听。他说‚对不起,带你旅游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辈子恐怕都实现不了了,这算是带你旅游吧!‛。他用这种令人心碎的独特方式给妻子一个安慰。

敢于担当 坚持原则

4 在埇桥区工作期间,别人对赵荣凯的评价是四个字‚秉公依规‛。2004年,他在下乡检查时发现某个乡镇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立即要求该乡镇主要负责人纠正过来并通报全区;有一个村的书记找到赵荣凯,想利用关系争取一些扶贫资金。赵荣凯得知该村并不是贫困村后,耐心对该村书记讲明扶贫政策,并最终说服了该村书记,打消了争取扶贫资金的念头;一次荣凯检查扶贫项目时,发现自己亲戚在农民工培训项目中私自减少了培训时间,他当即取消了亲戚的培训资格及培训补贴。同事劝他‚毕竟都是亲戚,这样大家不好看,你也不好做。‛赵荣凯坚决地说,正是因为是我的亲戚,我更不能让他做。最终,他硬是自掏腰包帮亲戚‚报销‛了这笔补贴,用自己吃亏的方式,坚守原则底线。

2012年,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新一轮调整,赵荣凯同志承担具体工作,期间,不少市县和一些领导打招呼、探情况,想把有的县列入重点县的盘子,他始终按照省领导的要求,坚持原则,以规行事,不徇私情。为此,一些人不理解,他面对许多指责宁愿把所有的委屈咽在肚子里,一丝一毫不在原则面前退让。他反复对新来的同志说,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就是要有正义感、原则性,就是要为穷人说话,为穷人办事,扶真贫,真扶贫,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

清正廉洁 艰苦朴素

‚坚定忠诚,经得起政治考验;清正廉洁,抗得起各种诱惑。‛这是赵荣凯抄录在工作本上的话。工作生活中,赵荣凯也是这样,坚守做人原则,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5 经过几年的打拼,赵荣凯的家境还算较殷实,但上下班从未看到赵荣凯开过一次车,一年四季,风里雨里,坚持骑车或者步行。赵荣凯多年来从未穿过一件较为奢侈的衣服,五年前花1000元左右购买的手机,一直在用。在生活上很抠门,在工作上也时刻注意节约。办公室里A4纸张从来都是双面使用,连记笔记都力求在每张纸上写得满满当当。有一次,办公室一位同志,有一份急件需要交换,随手拿起大信封,赵荣凯正好看到,急忙说‚发文件不能这么浪费,要节约着用,用合适的信封吧‛,说完赶紧找了一个小的换过来。

2010年,赵荣凯到岳西县调研,在一天紧张的调研完成后,当晚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整理调研的情况。由于他住的房间没有电脑,县扶贫办的同志准备为他换一间房,被他婉言拒绝。他说:‚到你们办公室或者找一间网吧就行了,能节省一点就省一点,我们扶贫人员要做勤俭节约的排头兵,我们身边的贫困对象还很多,省下100多元的房费可以供一户贫困户一个月生活。‛

得知赵荣凯同志生病,单位领导多次要求他到更大的城市检查治疗,并提出帮助他联系医院。他深知到大城市,要多花不少钱。他对领导说,有家里人送他到上海,医院自己联系。事后得知,他根本就没有去上海,而仍然在合肥,在家里。

信念坚定 忠诚于党

2012年12月12日上午,赵荣凯的鼻子又在出血,突然想起前不久去医院做的体检,把手头的工作忙好后,下午跑 6 到医院,拿到结果:胰腺癌伴肝转移晚期。医生明确告诉他,生命最多只有3-6个月。

当晚他没有回家,自己在宾馆开了一间房住下。独自一人经过一整晚的思考以后,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扛;选择了抓紧最后的时间报恩组织,报效祖国;选择了将自己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他决定不向任何人透露病情,坚持边工作边治疗。

12月13日,填写风险廉政防控表格;12月14日,梳理项目处各项工作;12月15日(周六),准备产业扶贫规划编制材料;12月17—19日,在北京参加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培训班……

2013年元旦假期后,赵荣凯像往常一样,照常来办公室上班,处理手头的工作。一天,他在办公室走廊的传真机上发传真,发了几个之后站不住了,便从办公室搬个椅子坐着继续发,直到被其他同志发现了才停下休息。办公室领导和同事看见他很虚弱的样子,劝他回家休息,把病养好以后再来上班,他还是坚持说没事。那时,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是在与死神赛跑!在与命运抗争!多活一秒就多做一秒的事!多活一秒就多完成一秒的工作!

2013年2月,赵荣凯病情恶化,生活不能自理。工作日志上再也没能记下新的内容。尽管这样,他还时刻惦记着全省的扶贫工作。2月底的一天,基层扶贫办的一位同志打电话向他请教一个业务上的问题,他在手机里断断续续地讲了近8分钟。事后,他妻子告知,那个电话他是一边咳血一边接的。他想把自己懂得的所有东西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7 2013年3月27日,赵荣凯去世的前一天。他把妻子和儿子叫到床前,妻子知道,这或许就是遗嘱了。妻子问要跟儿子说什么。奄奄一息的赵荣凯对儿子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啊,一定要听党的话!‛。妻子以为会对他的工作、婚姻提出要求,这样的交代,当时不太理解,以为听错了。后来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样东西,妻子终于懂了。这件东西就是一年之前赵荣凯帮他儿子修改的入党申请书。赵荣凯的第二个遗嘱是:代他向组织请求,死后给他盖上一面党旗。那时的赵荣凯每说出一个字都极其困难。很显然,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埋藏已久的自然流露。

第13篇:李成华同志先进事迹工作录制

李成华同志先进事迹工作录制

从2009年荣获安徽省维护职工权益优秀律师及安徽省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均获第一位还获得十佳公益律师、首届优秀仲裁员、合肥市“诚信律师”着手,(拍摄文件及证书)介绍李成华出生于边远的贫困县金寨县,深知农村务工人员微薄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是整个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该同志2000年取得律师资格一直致力于职工维权工作,每年代理大量职工工维权案件(。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兼任合肥市总工会法律顾问、合肥市总工会帮抚中心志愿律师骨干成员、安徽省劳动争议仲裁院仲裁员,合肥仲裁委仲裁员任律师组组长。2010年8月26日,该同志正在接待咨询一起建筑工地农民工工伤案件,进行了解答并接受委托代理场景。

该律师执业以来成功办理了多起省市总工会指派的重大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及团休维权劳动争议案件,如合肥各大商场促销员合法权益维权案件,商场促销员案件劳动关系比较复杂促销员接受商场及出租柜组双重管理,工资由柜组发放奖金商场发放。出租柜台来自五湖四海,职工无法知悉出租柜组的企业信息情况。2005至2009年以来该同志受安徽省总工会指派先后代理了合肥各大商场数起团体诉讼社会保险职工维权案件。共代理近千人,收集了大量证据证实与商场管理方面证据,通过仲裁进行维权,仲裁委裁决认定劳动关系在各出租柜组,商场承担连带责任。《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安徽法院社会保险案件不予受理不予执行的特殊情况,加之各商场促销人员人数众多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维权途径的不畅及阻力为律师维权带来了极大困难。职工拿到裁决书找商场,商场不管不问,职工堵门引起公安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李成华律师对职工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代表职工与商场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谈判,连续多日与三四名职工,在商场一直谈到深夜两点多钟,商场开始对李成华律师用给付金钱贿

赂经利诱无果,继而由其它管理层进行威胁,“如果在我们地方,早就叫你消失了”,李成华律师不畏威胁,坚决替职工维权并通过总工会及安徽省仲裁院领导共同出面协使得职工保险得以补办,待遇予以了给付,这些职工激动地说:“李律师就像我们的姐妹,我们养老无忧了” 采访职工代表、李成华律师、总工会法律部长、劳动厅桂院长。

农民工工伤待遇及拖欠工资纠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该同志代理数起农民工工伤案件及拖欠工资案件,并参加了农民工讨薪志愿团。2009年代理了某工地一起农民工工伤案件,农民工刘颂军在建筑工地做木工时,由于没有护栏,从三楼摔下,多处骨折,造成严重残疾,其家有孩子未成年、父母年迈,用人单位分文不支付工伤待遇,由于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合同、没有办理保险及没有工资表,刘本人无法证实劳动关系存在,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该同志多次到工地收集处罚通知、工友证言等相关证据,同时向合肥市建筑质量监督站进行投诉要求查处,最终使农民工待遇得以维护。农民工送来锦旗说“你真是咱农民工的贴心人”(工地、农民工、建筑质量监督站)

李成华律师任合肥市总工会法律顾问,参加工会举办的研讨会与劳动法律法规条例起草工作,代表合肥市工会参加合肥市行政处罚评议团成员。(拍摄工会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常年法律顾问聘书及参加研讨会通知、及《劳动法律条例》草案修改签到、合肥市政府群众评议员文件),带领本所十几名律师参加总工会帮扶中心,是其骨干成员。定期到帮扶中心值班(拍摄07年以来李成华律师历年来的值班表及帮扶中心值班场景与职工咨询接待场景)

带领全所律师参加法律援助中心志愿团、昊华所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拍摄聘书及法援中心主任交给我的工作站牌子)

李成华不仅大量代理职工维权,同时还注重理论研究,为更好的为职工维权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取得了仲裁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

师、中介师资格证书。该同志担任六年安徽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多次应邀参加劳动争议实践及理论的案例分析会,以及学术间国际、国内劳动法交流会,全国人大法规工《劳动合同法》实施调研会及省、市政府规章草案修改研讨会,全国妇女权益维权会。提供建议并取得成效。(拍摄各种证书及邀请函及会议资料)

李成华律师一直致力于职工维权事业匡扶正义,扶危助弱,其良好的工作业绩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重大的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誉称“维权模范、护法先锋”。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工人日报》、《安徽法制报》、《合肥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过。职工送来许多锦旗及贺匾。(拍摄报纸及锦旗贺匾)。

该同志心系社会公益,全心全意为职工维权,2010年8月,继续走在职工维权事业的道路上,正在办理的职工维权案件,原肥西化肥厂拖欠596人工资案,吴梅诉美的公司未签订合同双倍赔偿及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法律援助案,章晶异地劳务派遣主张工伤待遇案,陈启和工伤待遇案,方琼等7人诉丰乐大酒店加班工资、未签订合同双倍赔偿案、胡德燕与夏阳公司解除合同赔偿金,单位申请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法律援助案。詹诗平等5人与安顺公司、武警医院劳务派遣纠纷案等十多起案件。。。。。

第14篇:李水华同志的主要先进事迹

李水华同志的主要先进事迹

李水华,男,汉族,1975年8月29日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县财政局副主任科员、局办公室主任。其2011年度主要事迹如下:

一、勤于学习,当好参谋助手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财政业务,增强党性修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写了多篇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和财政政策文件,为财政工作出谋划策,当好领导参谋助手。

二、忠于职守,工作扎实肯干

一是做好文秘工作。起草各种材料120多篇,起草、审核局发文件165个。二是抓好信息宣传。全年在市以上媒体刊发文章20多篇,其中《中国财经报》6篇、《湖南日报》1篇。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在全市保持领先。三是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实现见面率、满意率100%。四是抓好工作督促落实。其中办理和落实县领导批示件39件。五是编辑出版了《XX县财政志》。六是与国税、地税联合开展了“税收在我身边”征文等财税宣传活动。七是抓好内部管理、综合协调。抓好信访、综治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三、甘于清苦,作风朴素务实

在工作、生活作风上从严要求自己,谨慎律己,谦虚待人,诚恳做人,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制度,节假日、晚上经常加班无怨言。

由于工作扎实,该同志2010年被评为“全市财政系统先进个人”,入选郴州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并当选为郴州市第三届青联常委。

第15篇:共产党员李俊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记共产党员李俊华同志的先进事迹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三楼会议室。一位职工正热情洋溢地发言,盛赞社会保险中心如何以人为本,如何贴心群众。发言刚一完毕,“我说!”“我说!”,人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其间,社会保险中心主任李俊华几次站起来,请求大家说说工作上的缺陷,但接下来的群众发言依然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是4月28日社

会保险中心党支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场面。在座的有原局领导、在职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基层职工、内退人员、退休人员、协解人员等各层次人员。作为机关的一个管理和服务部门,何以赢得职工家属的普遍赞扬?这要从社保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俊华同志说起。一位以人为本建设队伍的部门领导者社会保险中心于200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担负着河南油田、改制企业以及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80000名职工家属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来自各个基层单位,素质参差不齐,多缺乏社会保险工作经验。作为社会保险中心的带头人,李俊华同志在队伍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建言制度。每月初必须召开一次处务会,和两位副职及科长们一起共同总结回顾上月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对当月工作进行讨论和安排。在处务会上,充分听取科长们的意见。由于李俊华同志的提倡和引导,全中心形成了宽松的发言气氛。每次处务会,科长们都直言无忌,争相发言,充分尊重了人权。二是要求以“三心”来对人对事。即以平静之心看问题,以仁爱之心对待问题,以包容之心处理问题。对下属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同事间多一些理解,对服务对象多一些热情。三是抓业务学习。李俊华同志严格坚持学习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两小时是固定的集体政治学习与社会保险政策学习时间。他要求每位科长不仅熟悉本科室业务政策,也必须熟悉五大险种的各项政策。为促进全体员工学习政策,去年底举办了社会保险职业技能竞赛。四是推行岗位明星、流动红旗制度。每月考评,强化竞争意识。一位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汗水与委屈换来太康农场农工老有所养。太康农场农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是困扰我油田多年的棘手问题。由于国家政策所限,太康农场农工养老保险没有解决渠道,为此太康农场农工每年都为养老保险问题发生集体上访事件,严重影响了局机关的正常办公。在局领导的支持下,2004年6月,太康农场农工养老保险开始参加周口市统筹管理,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在这项工作中,李俊华同志不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受尽了委屈。在初与周口市和太康县劳动人事局接触时,他们的态度是十分冷淡的。去年八月的一天,当李俊华同志满头大汗赶到太康县劳动人事局时,该局负责人正在开会,他们让俊华等一会儿,虽知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当时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空荡荡的劳动局院内竟没有一棵遮荫的树,俊华又不敢走远,生怕错过见面机会。就这样,在烈日下,李俊华同志在劳动局院内徘徊、等待了两个多小时。为办好这项事关太康农场农工切身利益的事,俊华同志5个月内先后12次奔赴周口和太康,已经习惯了听别人冷淡的、不欢迎的声音,已经习惯了进门不让座、不倒水的待遇。一次,到周口市劳动人事局,听说该局负责人的一位亲属突发疾病,俊华同志紧跟在别人身后赶到那人家里,当时病人口吐白沫,病情危机!120一时不能到达,大家都手足无措,心急如焚!俊华同志运用学生时代在体校学会的紧急抢救措施,毫不嫌脏为病人做人工呼吸,缓解了病情,为医生抢救赢得了时间。这一行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之后,逐渐改变了态度,愿意为太康农场问题坐下来商谈,最终使太康农场包括农工在内的共445人的养老保险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成功争取政策,降低我局工伤保险缴费率。我局工伤保险2003年纳入河南省省直管理后,省劳动厅按国家、省工伤保险政策规范,将企业工伤保险缴费单位分为三类,实行不同的费率。我局按石油勘探开发划为三类,缴费费率一直维持在职工工资总额的2%。为维护勘探局利益,减轻企业负担,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李俊华同志每次到省里办事,都登门拜访有关部门领导,不厌其烦地反映我局的情况,讲我局的生产结构、工种构成、用工分布等等,请求把我局工伤保险缴费率执行1%的政策。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次反映,取得了省劳动厅多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河南省劳动厅批文同意河南油田工伤保险缴费执行1的费率,每年为油田节约资金800万元以上。□成功争取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油田代管权,赢得维护职工利益的主动权。2004年,我油田医疗保险政策与河南省省直政策接轨,工伤保险参加河南省统筹。为取得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管理权,更好地为职工家属服务,李俊华同志又开始奔波于油田与郑州之间。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别人进办公室他也进办公室,别人开会他守候……。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有理有据的说服,使河南省劳动厅领导对我油田跨国界跨省市经营的生产特点和独立工矿

区的特殊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对河南油田社会保险中心的管理水平产生了更充分的肯定。李俊华同志先后拿到了成立“河南省社会医疗管理中心河南油田管理处”和“河南省工伤保险河南油田代办处”两个批文。两个险种管理权的取得,使河南油田拿到了管理主动权,不仅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为我们的参保职工家属服务。执行河南省省直医疗保险政策后,

为了使广大职工家属了解医疗保险政策,社会保险中心将国家、省直、南阳市医疗保险文件汇编成册,印发了36000本,又把省直医疗保险18个文件及配套政策编印成册,印发了36000本。李俊华同志亲自带领社会保险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把两个宣传手册送到职工家属手中,供职工家属学习、了解、对比。那阶段,李俊华同志正患咽炎并发热,但仍坚持到双河社区、第二采油厂、涧河社区、钻井公司、运输处、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等单位,举办职工家属座谈会,宣讲省直医疗保险新政策,对职工家属有问必答,解释问题耐心细致。经过俊华同志身先士卒的组织宣传解释工作,使省直医疗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关爱失业人员,尽最大努力提供免费培训机会。针对油区失业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低、“4050”人员多、就业技能单

一、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等实际困难,每年年初,李俊华同志都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安排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了解油区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查失业人员培训愿望,看培训场地,查教学设备……,每个环节都有李俊华同志忙碌的身影。近两年来,共举办微机操作、烹饪、医疗按摩、汽车驾驶、焊工、财务管理、保洁服务共37期失业人员免费培训班,培训失业人员2358人,支付培训费用143.1万元,有力促进了油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实行便民措施,解决异地居住、外出探亲人员医疗费报销问题。针对油田职工退休、退养、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不少人员异地居住或者到外地探亲的实际情况,为方便这些人患病就医,李俊华同志尊重异地居住人员意愿,每年都安排组织异地居住人员自愿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工作。由异地居住人员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两所医疗机构,报社保中心备案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即可按规定报销。并且对探亲期间就医及医疗费用报销实行便民政策,妥善解决了上述人员在探亲期间就医及医疗费用报销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工作态度。□对重症患者,付以人道主义真情。对一些大病重病患者,李俊华同志以一颗仁爱之心,均组织召开支委会,以党组织的名义予以特事特办。如癌症患者设计院的刘某某、局机关的彭某某,患罕见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油一厂的王某某,红斑狼疮患者离退休职工中心刘某,等等。这些疾病的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用药常常超出基本医疗用药目录;有的疾病甚至连国家也没有有效的正规药品。对这些,李俊华同志均本着“尊重事实,以人为本”的态度,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医疗费报销上实行优惠,缓解患者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痛苦。一位改进工作作风的身体力行者□镜头一:职工医院门前广场,胸前挂着工作牌的人员正引导人流有序地从门诊大楼进进出出。这是社会保险中心正在组织门诊重症慢性病鉴定。镜头拉近,汗水从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人头上流下来。熟悉的人一看,正是社会保险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俊华,他正使劲地推着一位患者的轮椅,上门前的一段斜坡。(这天,他已经多次这样为参加鉴定的患者躬亲服务了。)□镜头二:熙熙攘攘的医疗费报销大厅,身穿短袖衫的李俊华正紧张地忙碌着:一会儿走向柜台,手把手教人们贴医疗费票据;一会儿麻利地点钱,亲自为报销人员付款。(这是全局医疗费刚实行集中报销时,每当前来报销的患者出现集中时,李俊华同志都亲临一线的身影。)□镜头三:油区一户居民的客厅,全家人正全神贯注地收看河南油田电视台滚动播出的电视画面。画面上,李俊华同志身穿毛衣,手拿教鞭,指着黑板,声音洪亮地讲解着几道计算题。(这一天是3月29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集体上访最严重的时刻。当时李俊华同志刚从郑州出差回来,顾不上回家,顾不上洗把脸,就风尘仆仆,直奔电视台,在电视摄像机前讲解河南省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政策。之后,这一节目反复播出,使关于“协解人员今后养老金只有300元甚至负数”的谣言随之而逝,协解人员集体上访逐渐平息。)……身教胜于言传。在李俊华同志的影响和带领下,社会保险中心自成立以来,工作作风显著改观。全体人员以全心全意为参保职工服务为宗旨,以让参保职工满意为标准,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参保职工的好评。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社会保险中心以实施素质工程为中心,在局机关首开创建“青年文明号”和“文明窗口”之先河,成功创建了局级“青年文明号”和“文明窗口”,受到了南阳市文明委领导的称赞。现正积极向省级“青年文明号”迈进。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去年7月15日,李俊华同志带领中心所有科室长通过《河南石油报》向全局公开承诺:以法律、法规为行为准则,执行政策;以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竭诚服务;以文明、诚信的办事作风,展现形象;以娴熟、精湛的业务素质,提高效率;以勤政、自律的组织原则,廉洁奉公;以发展、稳定为工作目标,保驾护航。李俊华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积极践行者,在他的带领下,社会保险中心连年被河南省评为社会保险管理先进单位,被南阳市评为失业保险管理先进单位。社保中心党支部刚成立一年多,就被局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在座谈会的尾声,一位职工在评价李俊华同志时,引用了这句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16篇: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有感(贾志华)

学习李林森事迹有感

墨红镇中学 贾志华

李林森“一名人民公仆”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实践”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一名党员的价值,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李林森的心中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是要为人民肝脑涂地、奉献一生的人,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十三年了,很多事情都还有继续学习,需要学着去处理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习李林森同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凡事坚持为他人着想,乐于奉献,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真正的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奉献精神。

李林森同志在担任组织部长后,积极走访调研,定期到基层巡查工作,掌握领导干部履职、班子运行和后备干部情况。在身患癌症之后,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依然拼命的工作,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样的忘我奉献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的优秀品质值得所有的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会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党的事业奉献光和热。

三、注重工作实效,不走歪门邪道。

李林森同志在工作中坚持以实绩考察干部,他对来找他开商量想得到提升的官员说:只要你有实绩,只要老百姓拥护你,我们会考虑的!这是他的用人原则,也是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凡事注重实效,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我们要用实在的工作业绩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于买官卖官等不良现象更是应该坚决抵制,做一名脚踏实地的

1工作者。

四、清正廉洁,坦荡做人。

廉洁奉公是李林森做人原则,始终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在他工作期间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困难的党员和群众,自己还倒背了一身的债务。在任组织部长之后,肝移植手术20万元中的15万元都是借的,在一些人眼中组织部长是有权的人,应该不会差钱的,可他却真真实实的是一个穷干部穷党员,连给自己治病的钱都没有。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精神实在是太难得,太宝贵了,应该得到宣传和弘扬,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廉洁奉公的队伍中来。李林森的生命虽短暂,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远不止这些。了解了李林森的事迹之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如何能做到如此的高尚与伟大,如此的不顾自己,在时下流行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言论下,似乎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个李林森太难能可贵,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有若干的李林森,那我想社会主义的建设会更加的高效,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的美好。

我们要将李林森的精神内化于心,在实际的工作中用李林森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美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求回报,勇于奉献。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党委书记,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组织部长,我们也许做不了跟李林森一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扬李林森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学习李林森的精神,并落实到工作中去,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学生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墨红镇中学 贾志华

2011年12月16日

第17篇:兰志华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燃尽生命写忠诚》有感

图们市三中 兰志华

有一种追求叫忠诚,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他也一往无前,燃尽生命铸就铮铮风骨。李林森,视忠诚高于天,视责任重如山,铮铮风骨而不倒,燃尽生命而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他为官一生做好的注脚。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所批示的:“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李林森,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年仅42岁,这正是一个生命绽放的年龄,然而他却永远的走了,走的那么匆忙,以至于放在他病床前的、手头的许多工作都还没有完成,都没来得及听百姓的一句“感谢”。 李林森同志在工作中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更加深刻地学习他的品质和精神——大义无私写忠诚,一片丹心向阳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林森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总是充满激情和热情。为了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些工作,两年来一直隐瞒病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满腔工作热情。“我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这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忘我工作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工作就是他的良药”。李林森在病情严重期间,依然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村调研„„一刻也没有停止。每次下村吃饭后,盒装的药要吃上一大把,别人看望他最高兴的还是谈工作,在他生命的尽头,病床前仍摆放着随时要审阅的文件,用心工作需要投入满腔的热情,才能做的更好。

满腔为民深情。令我深深感动的是他的全心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了解他的事迹以后,我认为做为共产党员就是要树立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所谓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时刻想着群众,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人民的好儿女,做党的好干部。

李林森的先进事迹感染着我们,更警示教育着我们。他就像是一面人生的镜子,照出了你我;更像是一盏精神的引航灯,引领着我前进。作为一名党员教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研究教学业务,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中,热爱每一名学生,始终心无旁骛,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2011-10-20

第18篇:李世华@赢在险锋增员话术

一、陌生市场增员话术

1、增员学中的最高境界——随机增员法 话术:

①人才市场:今天你找到工作了吗?我相信到12点还会有很多人还没找到工作,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很多的应届毕业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要找工作,而应该找平台。你,是否是我的希望?

②嗨:您好,我想请问您是老师吗?有什么事?我不是老师。哇,真的不好意思,我看你的形象太好了,特别像老师,所以忍不住上来问您一下,您是老师吗?哦,忘了介绍我自己,我是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你的个人条件太好了,太像我们公司的培训部的老师了,真的很希望你能来我们公司工作。

③嗨:您好,请问您有工作吗?有工作,哇:太好了,像您这么优秀的人当然不会缺少工作,我是一家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真的很高兴能遇到您,我们公司正想招聘一批有工作经验的人,真是太好了,也真是太巧了,能遇到像您这么优秀的人,真的是很高兴的事情。希望我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④我考虑考虑,以后再说吧。答:我觉得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做认真的考虑.这样说吧,你要考虑的事情我前几天都帮你考虑过了,我觉得你非常的适合到我们公司来工作,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事情你还考虑什么呢?又不是让你上刀山,又不是让你下火海,面试关你肯定能过的了。

⑤我对保险不感兴趣,我干不了。答:您说的太好了,干不了的事情,当然是会不感兴趣了,但是我在想,像你这么优秀的人,除了没有接触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你都会干的非常的好。

2、团队快速组织发展的法宝——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助理招聘队伍 助理队伍:以22-28岁的年轻女性为最好。

特点:外在形象好,基本素质高,有文化修养,有品德内涵;执行力强,学习力强,团结力强,尊重领导;有正确的工作心态,有格局不急噪想赚钱,百分之百地抱着学习的态度;说话实事求事,心理承受力强。 操作:在这群队伍中打造标杆,形成影响力。

3、增员迅速成功的不变法则——笑容 赞美 语言

4、猎头增员最尖端的方法:

人才市场——首先解决量的问题,人才市场找工作的人多,把人聚集起来是增员的第一步;

随意行走——随机增员法;

公交车上——随机增员法;

餐厅吃饭——利用高端场所,遇见高端人才,吸引高端人才

二、怎样才能成功增员

1、摆好心态

增员带给你最大的财富不是能获得多少收入,而是你可以认识多少朋友。

如果你总是想:这位优秀的人能成为我未来的好朋友那该多好,那么你成功的机率就一定会大大增加!

2、注重选才

增员那些在寿险行业未来能帮你的人,而不是那些抱怨自己命运不好,唉声叹气的人。增员时,认真做好选才工作,对被增员者加以观察、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万万不可为了给自己的团队增加人数,什么人都要,不做任何筛选。

3、注意面谈艺术

在面谈工作中,要积极正面,完全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学会听他人的话并加以分析和鼓励。谈话中不要过多去谈这个行业有多么多么的好,可以赚多少钱,要知道,很多人来到这个行业不是为了赚到多少钱,也不是都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而来到这个行业中的。

谈话内容最好和被增员者有关系而不是和自己有关,语句中多加鼓励和认同的词语,这样会赢得好感。 例如:

①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待中的辉煌。您觉得这么多年以来,找到了自己吗?您接受过自己的考试吗?你有走出来的感觉和勇气吗?

②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一般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殊不知,安逸会把人带入一种死亡。你愿意在自己能动、能跑、能跳的时候,给自己一份挑战吗? ③人脉等于钱脉。要想使我们的事业有更好的发展,要和身边的好朋友共同努力,使我们身边那些低收入的好朋友变成高收入的好朋友。

4、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我近500位成功增员的案例里,他们大多数是从陌生人转化到熟人的。让我兴奋和惊讶的是,我发现这些伙伴都想在我身上看到希望的存在,进而去采取行动。因此只有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可能增到好的人才!

5、增员的同时谈客户

我们在面谈过程中,会形成两个方向,有意愿和有时间的可以加盟寿险行业,没有这个条件的可以变成我们的客户。这样在不断的面谈中,增员的数量上来了,客户也没有因为用大多时间来增员而受到影响。

三、增员中的赞美艺术

心中要永远充满着一种爱,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充当学生要处处拜师学艺,脸上一直保持美丽的微笑,能快速地说出对方十大优点。

1、赞美的步骤:

 让自己心中充满爱;

 人是正确的,世界便是正确的;  充分的了解自己;

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2、赞美前的准备工作:  观察、判断、行动;

 赞美中的进行工作:语言直接,面带微笑,亲和诚信;  赞美后的补充工作:真诚的眼神,礼貌友好的握手。

3、赞美的方法

 赞美时要面带微笑;

 赞美是要用眼睛看着对方;  赞美要别出心裁;  赞美时要用心观察;

 赞美时语言语句要流畅;

 赞美时所有的语言要抓住他的内心最深处。

4、赞美的语言案例

①看上去您的气色真的很不错,精神也挺好的,是不是最近有什么可喜的事情; 例如:涨工资啦!中大奖啦!还是新购置了房子! ②看上去挺年轻的,大概的年龄是……(你猜对方的年龄最少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小5岁)

③你的眼睛特别明亮,双眼皮真好看,而且有一对酒窝,还有一个瓜子的脸形。这一组合太完美了,我想肯定有不少的人夸过你的某一处。

④你的领带很大气,你的服装款式特别新颖,你的发型特别的新潮,你的皮鞋空在你脚上特别合适,你的走路特别有风度,你的说话给人感觉很爱听,你的长相给人一个很好的感觉,很难忘记。

5、语言的魅力

讲话语速不要太快,面带微笑,还要用眼睛看着对方。多讲积极正面向上的话语,要尽量使用赞美他人的语言。给予他人时间去讲话,同时要知道自己要讲多长时间的话。讲话真诚且还要有力度,注意自己的声音不可以过大或过小。 面试中的语言:

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待中的辉煌。  生命中——多一个机会总比少一个机会好的多。  不要总是站在山下,去问从山上走下来的人,山上的风景好不好?要用自己的双脚走上去看一看。

 以前是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现在是一个人只有学到老您才能活到老。学习很重要。

 我觉得,您现在开不开车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您现在要赶紧把驾照拿上。  如果您感兴趣的工作给您2000元钱,您不感兴趣的工作给您 20000元钱,您准备要那一个?

四、分享增员面谈中的理念

1、学会与他人谈话

倾听:多听他人说话,尊重他人,听其中的语音;

点头:给对方一种自信,认同的感觉可迅速拉近距离;

微笑:笑能有一种熟悉和非常安全的感觉;

发问:医生给病人看病,永远是医生说了算来引导问题;

回答:让对方觉得你是他的希望,你什么都懂。

2、增员过程中发生的几种状况

最容易兴奋的,比较好引导的是女性;

最理性最应该给于心理打击的是男人;

最听得懂讲话内容的是大姐,最听不懂讲话内容的是刚出学校大门的学生;

大姐面试求职想赚钱,学生面试求职想坐办公室,男人面试求职想当官,想管理他人。还有那些无用的懒人要稳定的工作。

3、邀约面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保持热情度

目的性不能太强

说话不能太快

第19篇:马蹄乡马岭村李先华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马蹄乡马岭村李先华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2011年入春以来,马蹄乡大面积遭受高温高热天气,马岭村5000多亩甜橙基地也面临严重是否能保产保收的严峻考验。8~10月份,正值甜橙果实膨大期的需人工补充水分才能有好的产量,往年为了抗旱,绝大多数果农在干旱少雨季节,用抽水机从白沙河抽水抗旱,勉强能解决甜橙果树的用水,但用水量相当大,成本高,象今年这样特别干旱少雨的年份利用这种方法往往无能为力。

作为马岭村村主任兼甜橙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先华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凭着多年椪柑果园抗旱的经验,他果断的给乡党委、政府建议,大面积使用“渗水袋”作为甜橙基地抗旱保收的“法宝”,解决甜橙果实膨大期用水,使甜橙基地抗旱救灾取得了巨大胜利。

自抗旱以来,李先华同志组织甜橙生产大户8户,广泛发动、引导,积极争取投入抗旱专项资金20余万元,购置小型抽水机15台,渗水带10万条,灌溉甜橙面积达2000亩以上,大大节约了取、用水量,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和重复灌溉周期,同时保证了灌溉效果。使大旱之年甜橙基地产量有保障,因灾损失低,同时保障了农民收入,增强了果农种植甜橙,发展甜橙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推进了全乡甜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全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

基础。

在忙于甜橙基地抗旱的同时,李先华同志还积极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开展深入持久的抗旱救灾。为保人饮,促和谐,他及时组织村支委成员、村民组长和党员在人畜饮水最困难的地区寻找水源,最终发现6处水源地,解决了村内最困难村民的饮水难问题。在他的积极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为群众找水源、架水管、拉电线、送水、帮扶特困户,宣传节约用水,安抚群众思想,调处用水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生产,多方位缓解了马岭村旱情。

经过李先华同志及马岭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整个抗旱救灾中,全村没有一人因干旱而渴死,没有因高温导致疫情发生,没有发生火灾,全村人心稳定,社会和谐,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胜利。

第20篇:制造技术党支部组织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李泽华)

争当工作“超人”、事业“超人”

---东风股份汽车分公司制造技术党支部组织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这是陈超英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位拥有着矢志不渝的信念、公而忘私的情操、言行一致的作风、是非分明的品格、以苦为乐的境界、言行一致的作风、关爱群众的美德的中建五局党委副书记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3岁。

近日,东风股份汽车分公司制造技术部组织学习了陈超英先进事迹的活动。全体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讨论。

会上,该支部书记孙昀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东风公司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转发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关于开展向陈超英同志学习的通知》,学习陈超英相关事迹材料,号召大家向先进看齐、向榜样靠拢,争当工作“超人”、事业“超人”,发扬吃苦实干的工作作风,争当岗位能手。他还结合自己经历表示,同处于党群管理工作岗位上,陈超英同志的事迹使他颇有感触,虽然陈超英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感动了很多人,她时刻牵挂着职工的冷暖,一直保持着对企业的忠诚。35载平凡的工作,35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对党的事业执著坚定,为企业发展忘我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种责任、一份使命。希望她的精神能够深深触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她成为我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的楷模。

同时该部门部长、党支部委员金晓栋要求全体党员要学习陈超英同志对党忠诚、对员工负责的优秀品质,学习她心系群众、关爱职工的为民情怀,学习她高瞻远瞩、企业为先的大局意识,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职工履职尽责,做领导放心、同事信赖、群众满意的模范代表。随后,大家就如何学习发扬陈超英同志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表示,陈超英同志是我们精神道路上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将永葆青春。

此致

敬礼

湖北襄阳东风股份汽车分公司制造技术部

李泽华(13986304770)

《李传扬柯增华雷鸣赵荣凯先进事迹.doc》
李传扬柯增华雷鸣赵荣凯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