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迹

2022-04-10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国共产党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人为纪念将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曾经的伪满警察厅)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校。

推荐第2篇: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推荐第3篇: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在那次刑讯中,日本宪兵将赵一曼的手脚从背后绑在一起,将其一丝不挂地吊在刑架上(当刑讯一开始,日本宪兵就将赵一曼的衣裤全部剥光,这一事实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得到真实反映),然后将电极一端夹在赵一曼的乳头上,另一端分别插入导尿管和阴道内,对她施以惨绝人寰的电刑。据当时的审讯记录记载,曾在刑讯中经受了灌辣椒水和汽油,子弹尖头摩擦肋骨,反复烙烫乳房也没有喊叫一声的赵一曼,“两眼直翻,口吐白沫,多次出现大小便失禁”,也忍不住“发出厉声惨叫”,而且“叫得越来越厉害,令人心悸的惨叫声忽起忽落,甚至不断发出一种间歇性的上滑颤音和下滑颤音,越来越惨烈,身体剧烈抖动”。“连胆汁也呕吐出来”,最后连被电极夹住的“乳头也开始慢慢焦黄,直至把整个乳晕焦成两个铜钱般大的黑瘢。耻骨前区的部分体毛也渐渐地被烤焦,皮下静脉网呈树枝状”。……。受刑后,“赵一曼女士的乳头、乳房、泌尿器官和阴道的组织呈不同程度的炭化状”。……。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刑法是何等地残暴和难以忍受。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推荐第4篇: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赵一曼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赵一曼英雄事迹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XX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抗战胜利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近年来,xx镇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把我镇领导班子打造成“牢记宗旨、深怀亲民之心,勤政务实、躬身为民之举,开拓有为、力创富民之果”的“三民”好班子,目前,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并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抓班子 带队伍 树形象

xx镇始终把抓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从制定规章制度入手,规范干部行为。xx镇结合本镇实际不断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考勤、值班和请假制度》、《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党委重大事项的决策,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让党员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常抓干部学习不放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xx镇对干部学习做到常抓不懈,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主动学习与促进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每周一干部集中学习,党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鼓励干部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对参加函授或进修学习班的,学习期间的报名费,在成功获得毕业文凭后由镇政府给予报销。三是继续实施“三培两带”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体现先进性。通过实施“三培两带”工程,将50%的农村党员培养成了致富能干和村组干部,党员的双带能力明显增强,带动了1000户以上的农民群众致富,取得实在的效果。农民党员吴xx利用在外务工学到的技术和积攒的资金,回家投资120余万元创办了永华家具厂,带动3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党员凌xx将自己学到的西瓜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全村农民种植西瓜XX多亩,其所在村小组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村。在党员发展工作,有意识地将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在近年来发展的党员中,有70%是高中以上学历,有75%是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四是开展“五联五比”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树立新形象。为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xx镇结合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在全镇干部中开展“联系实际,比学习;联系责任,比贡献;联系群众,比感情;联系企业,比服务;联系差距、比进位”主题活动。活动中,全镇干部共挂扶村组农户240户,带着感情为民办事,解决群众困难的干部多了,百姓称赞干部的言语多了,全镇呈现出以新农村建设为纽带,干部群众共同建设家园的喜人景象。

顺民意 办实事 聚民心

xx镇把能否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乡镇工作的立足之本,积极组织资金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全镇人民心齐、气顺,社会安定和谐。近年来共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XX多万元,用于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共硬化各类公路52公里,8个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村组公路硬化率达70%以上。水库除险加固率达50%以上。极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利条件。

为方便农民办事,镇党委制定了《关于实行民事村办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村在村小组设立一名民事收集员,通过受理、登记、代办、回复等环节,为群众代办计生证、土地证、合作医疗报销等提供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据统计,全镇党员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xxxx余件,真正达到了 “干部定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目的。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为切入点,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建设新家园中来,全镇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目前,全镇14个新农村建设示点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重招商 调产业 帮民富

xx镇把富民强镇作为做好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镇党委抓住贵溪市委“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良好机遇,立足实际提出“引资强镇”的发展思路。采取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全民招商等多种方式,共引进五家过亿元的铜加工企业落户市工业园区,这些招商引资企业的引进,为我镇冲击经济强镇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连续翻番。

xx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不断突破传统农业框架,用新兴产业搭建起一座座富民金桥。该镇板桥村地处城郊,农民素有种西瓜的传统。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采用供良种、普良法、扶资金的方法,积极引导当地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并组织起板桥西瓜协会,让板桥西瓜成为贵溪知名品牌。如今,板桥村每年种植的西瓜面积达xxxxx多亩,瓜农仅种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5000多元,西瓜已成为他们致富的“绿宝盘”。全镇“一村一品”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过200元,全镇累计农业收入达4000万元。每年全镇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xxxx多人次,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为农民增加收入寻找新路。

推荐第5篇: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

五(7)班 周孙阳

至今为止,有许许多多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牺牲的战士,有:雷锋、刘胡兰、方志敏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赵一曼,因为她心地善良。

赵一曼生于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宜宾。主要成就:领导东北抗日活动。代表作品:《滨江述怀》、《送子遗书》。死于1936年8月2日。死因:被敌人杀害。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推荐第6篇: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

初一(5)班 高紫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 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 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 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 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 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 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人为纪念将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曾经的伪满警察厅)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校。

推荐第7篇:英雄事迹故事

篇1: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刘胡兰:女。中共党员。 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刘胡兰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不久,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烈士遇害10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以缅怀这位女英雄。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一个15岁的农村姑娘,她——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她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刘胡兰:女。中共党员。 193 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 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 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945年1 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 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 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 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刘胡兰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不久,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57年1月12日,在刘胡兰烈士遇害10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以缅怀这位女英雄。篇2: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舍身堵枪眼——黄继光英雄故事

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

战后,当时的目击黄继光英勇事迹的战士大都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只有135团6连连长万福来重伤后活了下来。他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被追授“二级英雄”,曾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了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誉。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

几年鏖战历沙场,

汗马功高孰可量?

四海狼烟今已熄,

踏花归去马蹄香。

我觉得黄继光很无私,他有惊人的胆量和无畏的气概。他为了人民的解放,舍身炸碉堡。为了赢得胜利,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勇敢的精神不只黄继光一个人具有,不知有多少勇士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牺牲了自己完美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发扬先烈的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勤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篇3:抗日英雄故事 英雄谱

1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4王小二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稍微过一点啊,原谅了! 5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黄继光牺牲三四天后,瞅住战斗中间的间歇机会,我们收容所的三个女卫生员,官义芝、何成君、我和不知道名字的男战士,一起把黄继光的遗体弄到我们收容所的坑道旁边的几颗小松树林子里来。当时,他的尸体两只手仍然高举着,保持着趴在地堡上的姿态。

在整理黄继光的遗体时,我们发现他的胸膛前被火药烧黑了,弹洞像蜂窝似的。后背脊骨被子弹打断,肉被带出来,形成一个很大的血洞。他身上背着的手电筒和水壶也挨了敌人的不少子弹。衣服上的鲜血早已干了,紧紧地沾在他的身上,是我用剪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慢慢剪开,然后用热水慢慢地润着一块一块的撕下来,可在给他穿新衣服的时候,他那高高举起的双手把我们难住了,怎么整也整不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合计, 决定用几个汽油桶烧水,用热水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了第三天,黄继光的双臂及整个身子都软了下来,四肢都能够活动了,我们方才给他穿上了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然后将其装进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 6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战前,他和连队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仅60米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但在潜伏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不幸被敌人打来的燃烧弹击中。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当晚就胜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1个加强连。 7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8赵尚志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9八女投江 宁死不屈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在纪念碑上有着用金字刻的她们八人的名字,后面注着她们的民族以及所属的队伍。 10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推荐第8篇: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推荐第9篇: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赵一曼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巾帼英雄赵一曼

读了《抗日英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抗日英雄,让我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的油然而生。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在如河的历史岁月中,涌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巾帼女英雄——赵一曼。

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团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抗联军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气得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酷刑的摧残: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伤口;一口紧一口地往下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涨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灌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反复数次······她的右膀被砍断,被带上几公斤重的铁锤,但他却不曾屈服和动摇,从不求饶投降。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死,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的心中如彩虹绚丽!

巾帼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您!!!

(五三班 王婧雯)

推荐第10篇: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整个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漫长而艰辛的复兴路上撒满了先辈们的鲜血与汗水。

1936年的一天,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茫茫白雪,狂风大作。这时,从山谷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枪战声,只见一位手拿双枪的女八路军正带领战士突围,她----就是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登报悬赏捉拿、挎双枪骑白马的女英雄-----赵一曼。眼见突围就要成功······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赵一曼,赵一曼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日本人知道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想从她嘴里掏出有价值的东西,于是用尽各种残忍的手段,对赵一曼严刑拷打,极尽折磨。赵一曼只是狠狠的瞪着审讯他的人,不开口喊叫一声,不吐露一个字。残忍的敌人恶狠狠地问;你--到底说不说?她慢慢的抬起头,看了一眼敌人,坚定的说:你们可以把村庄炸成瓦砾,把人剁成肉酱,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英雄倒下了,但是英雄的精神永不会倒下,英雄的气节永不会消失,新中国的每一个人也都将您铭记在心,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鲜艳的红领巾作证,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第11篇:赵一曼

凡是六七十年代出身的人, 在小学都会读到一篇课文《赵一曼》的碗,述说当年东北抗联的著名女烈士赵一曼如何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坚持抗日的。去年看过一本国内拍摄的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它以赵一曼儿子为视角描写的赵一曼从被捕到就义的经历。随后又陆续在国内报纸读到一些对赵一曼从被捕到就义过程中遭受酷刑的报道, 知道其实赵一曼女士在就义前就因为受电刑过度已经身心受到极度摧残, 但她居然在押往行刑地的火车上还写下了那篇思路清晰感人至深的至儿子的信。

当我昨天阅读到香港凤凰网刊登的〈〈当年伤检报告透露赵一曼如何被折磨致死〉〉一文后,还是被日本人的残酷和赵一曼烈士的坚贞所震惊。我甚至怀疑, 是否会有人痛恨我为什么要把如此残酷的历史展现在他/她面前, 但结合我前一篇博文〈〈敬畏历史:日本人如何对待阵亡人员遗骨?〉〉, 我真的认为现代的我们遗忘了太多太多, 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们应该怀念。

以下再提供一些历史记录, 以增强纪念的必要性: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人, 黄埔军校六期,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珠河区委书记,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牺牲于1936年, 时年31岁。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红枪白马女政委。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曾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牺牲于1940年, 时年35岁。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就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

赵尚志,辽宁省朝阳人, 黄埔军校五期,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牺牲于1942年, 时年34岁。日军曾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哀叹。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1931年起)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其中,第

一、

二、

三、

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

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

八、

九、

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游击战争的新高潮期。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时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

1941年至1945年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和转入苏联整训时期。在苏联整训期间不断派小部队深入中国抗联游击区进行游击战,直到1945年8月,他们配合苏军重新进入东北,在解放东北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北抗日联军名义上是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实际上和延安没有直接军事联系,是在苏联支持下的抗日队伍,越过中共直接受共产国际战略领导。游击队军服是模仿

苏联红军军服。其中东北抗日联军有不少朝鲜人。战后,在苏联帮助下,他们组建了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崔庸健)多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层军官。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生活报〉〉后续报道:赵一曼烈士在国内仅有的直系亲属

作为赵一曼烈士在国内仅有的直系亲属,赵一曼烈士的孙女陈红在2004年“九一八”寄养四川,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 *前夕,陈红一家居住在中南海,那时她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阳光和快乐。19事变纪念日前夕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并首次袒露了埋在心底多年的情感之路。 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开始了,留过苏的爷爷莫名其妙成了“苏修派遣特务”,父亲也顺其自然地成了“特务的儿子”,受到“革命”的冲击,母亲因为精神压力而患重病。在赵一曼家乡———四川宜宾地区某学校当校长的大姨妈得知陈红一家的困境后,再三请求陈掖贤夫妇把女儿送到她这里暂时由她代为照料。父母亲权衡再三,考虑到二女陈明年龄太小,确实离不开父母,便含泪把幼年的陈红寄放到了孤寡一人的大姨妈家,这一寄放就是近20年。陈红上小学3年级时,由于*的“深入进行”,大姨妈被造反派打成了“叛徒亲属”、“走资派”,被当成“叛徒的女儿”的她,也被人随意谩骂、欺负。

匆匆回京,父亲和她却被隔在两个世界 1976年10月以后,国家开始走出了极左的噩梦。随着生活的安定,父亲陈掖贤对说起来,陈掖贤的姑父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因病去世后,其夫人陈综英长期居住在中南海,与中央领导关系很亲近(2003年非典时期才在京去世)。陈红的爷爷(陈综英的兄长陈达邦, 与赵一曼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的同学,1928年与赵一曼结婚)、父母亲和她姐妹俩一大家人也在中南海居住多年,因为爷爷和奶奶的名声,许多中央领导人也很熟悉他们一家。但作为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知识分子,陈掖贤不会也不愿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关系求人办事。 这以后,陈红参加工作然后结婚并有了女儿朱雯绢,生活在岁月的河流中悄悄流淌着,甚至好些认识她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漂亮姑娘的身世。1982年,陈掖贤在大病一场后,第一次向北京市领导提出了个人的要求。他在给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的信中说:“我目前年龄已大且体弱多病,妻子身患严重疾病已无法自理,而两个女儿无一在旁,二女陈明已随丈夫出国定居,大女陈红多年来一直寄养在四川,切盼组织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能将大女陈红和她的丈夫调到我的身边„„”在这封信交出后,陈掖贤心中忐忑不安,他总觉得,在当时户口制度还很森严的情况下,能正式调进北京不是个容易的事。 所幸陈掖贤的信交出后,经市委书记批示,仅一周时间就被有关部门办妥了进京的全部手续。殊不知,更大的情感打击接踵而至:回到家后,陈红才得知一个让她无法接受的残酷事实:父亲在陈红乘火车回京的当天晚上,因过度兴奋导致脑溢血突发,不治身亡。调回北京的陈红被安排在某研究所工作。父亲的去世,使她更加思念远在四川宜宾小镇的大姨妈。回京几年后,强烈的思念之情促使她做出了一个决定:重回奶奶的故乡和大姨妈的身边!1987年2月,在原四川省副省长天宝同志的关远在四川的陈红的思念一天强似一天,他多么渴望女儿能尽快回北京和家人团聚啊!

心帮助下,陈红和丈夫、女儿一起从北京重新回到了四川,在成都定居。

命运波折,她仍满怀一腔柔善的情感

童年时代的陈红被命运从条件优裕的北京中南海抛到了四川宜宾的乡镇上,“*”中饱尝坎坷与磨难;婚姻方面,她又遭受了无奈的挫折。10年前,因与丈夫性格反差太大,长期难以调和,两人只好协议离婚,女儿绢绢跟了她。家庭的破裂,让陈红难过了很久,骨子里很传统的她总觉得对不起女儿。

面对生活中太多的坎坷和磨难,陈红的心态很平静。前几年,她买了一辆蓝色的奥拓,这个颜色是她刻意选择的,她说,“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色调,我希望自己的心能像天空和大海一样蔚蓝而宽阔。”休闲时间,陈红最大的爱好就是开着这辆蓝色奥拓,和女儿一起去云贵高原、四川的马尔康、甘孜、阿坝大草原。在那里,一任自然的风和无垠的草原洗涤、过滤内心的杂质,她觉得心胸会变得格外的明朗。

采访结束,笔者对陈红的曲折经历表示感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命运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的态度是,我的路我来走,无论这路坎坷或者平坦,我都会尽力走好。”

第12篇:赵一曼

《赵一曼》读后感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日,尚志市举行了一个牵动人心的仪式——赵一曼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

六十年前的这个日子,巾帼英雄赵一曼就在这里英勇就义。

赵一曼出生在白杨嘴村中的李家。赵一曼排行第七,小时侯,赵一曼在大姐夫办的学校里学习语文.数学,课余时给她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使她懂得了要推翻封建势力的压迫,不仅要反抗它,而且要改造它,把她带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里,在心里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火种。父亲死后,封建思想的哥哥剥夺了她求学的权力,后来她在大姐夫的帮助下悄悄地自修学习,并且通过读一些进步书刊使她眼前豁然开朗了,她开始真正了解世界、了解国家、了解人生了。

一九二四年初夏,她终于冲破了家庭的牢笼,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赵一曼正式穿上了军装,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受党的委派,到黑龙江省尚志一带参加抗日联军。这期间,她带领着抗联战士们多次地打击了敌人,然而,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救战友,受了重伤。被俘后,敌人对她进行了一次次严刑拷打,她英勇不屈,回答的始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赵一曼英勇就义。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不禁被赵一曼的胸怀大志、刻苦学习、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而我生活在这幸福的和平年代,却不知道去珍惜。我有一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可我平时连收拾房间都要妈妈动手,看看书中赵一曼在与我年龄差不多大时,因为家庭的束缚不能进学堂读书,就自已照书自学;赵一曼为了躲避大哥,去读进步书刊,常常要跑到竹林里读,而我们上学看书几乎都是爸妈求着读的,与赵一曼烈士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那一段血腥的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向革命英雄学习,永远向前,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第13篇: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

引导语:雷锋虽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了下去,下面是小编整理他的的英雄事迹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篇1:雷锋打铁

有一次,雷锋去马家屯看望生病的老奶奶,路过一家铁匠铺,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坐在门槛上哭呢,可得老伤心了,眼泪哗哗地流。

雷锋看不下眼了,就走过去问:“小兄弟,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我能帮你吗?”

少年看了一眼雷锋,看到雷锋头顶那颗闪闪的红星,就跪在地上抱住雷锋的腿,说:“解放军叔叔,我爸爸生病了,在家不能动,可还有好几个农具没打好呢,老乡明天就要来拿货。如果打不出来,就耽误人家种地。”

雷锋:“没事,我来帮你打铁。”

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去烧火,把铁烧红。他自己拿着小锤,让雷锋拿着大锤。少年说:“我用小锤打,你抡着大锤跟着我的小锤打。”雷锋满口答应。

那个大锤重12斤,刚开始几下雷锋还能坚持,可没多久,雷锋就感到手酸,腰酸,腿抽筋。可为了小兄弟,雷锋硬挺着,嘴里唱着歌:“咱们工人有力量……”

到黄昏的时候,农具都打好了,雷锋也终于坚持不住,倒下了。乡亲们把雷锋抬到了驻地,还对领导说:“雷锋是个好同志!”

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篇2: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出差去安东,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从抚顺一上火车,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阳。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人越围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锋上前拉过那位大嫂说:

“你没有票,怎么硬要上车呢?”

那大嫂急得满头汗地解释说:“同志,我不是没车票,我是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锋听她说的是真情实话,就说:“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补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那大嫂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好给你把钱寄去。”雷锋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就转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车厢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向他招手。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

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顺。”

老人高兴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

“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

“孩子,孩子”这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他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这些事后来被战友们知道了。有人评论说:

“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却并没当一回事。

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篇3: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找工地的管理员爷爷以军装作借条借了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广播员小姐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去了。广播员广播了有位解放军战士在休息日来帮忙的这件事,工人们受到鼓舞,一个个都更卖力的干起来,还与雷锋比赛。于是这天下午提前了两个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他干完活还了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实管理员爷爷看到雷锋的军装里夹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爷爷当雷锋是王大力,引起了场误会。

雷锋的英雄事迹故事篇4:雷锋钱塘江救落水女孩

有一次,雷锋同志去杭州探望一个战友的母亲。那个战友不幸在一次抢险中牺牲了,雷锋同志每年都会去探望那位战友的母亲。

雷锋在战友母亲家住了两天,帮老人家洗衣做饭,陪老人家说话聊天,最后,老人家说,想去钱塘江观潮,这个时候正是观潮的好时候。

雷锋背着战友的母亲来到钱塘江边,只见江边已经有很多人了,人们都很兴奋的看着江面。江面上传来轰隆隆的声响,一排白线迅速的向江岸移动,那是潮头来了!

好高的潮头啊!雷锋同志被自然的力量震惊了,而围观的人也发出惊讶和兴奋的欢呼。

突然,“救命啊!”的声音传到雷锋的耳中,雷锋想都没多想,让旁边的人照顾下老人家,自己冲到了人群前,只见一个女孩掉到江中了。这个时候,上个潮头已经退了,可下个潮头就要来了,如果不在潮头前救下女孩,她肯定没命了。

雷锋四周看了看,跑到一处比较低矮的地方,准备往下跳,这时却被人拉住了,是一个慈祥的老大爷,老大爷说:“后生哥,你不要命了!莫冲动!”

雷锋说:“大爷,人总有一死,如果能为人民而死,我无怨无悔。”说完,纵身跳下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雷锋终于将那个女孩救了起来。

围观的群众不约而同的鼓掌,称赞雷锋。雷锋笑了笑说:“我只是毛主席的战士,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的。”

第14篇:七十周年看日战争纪念日,革命先烈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七十周年看日战争纪念日,革命先烈赵

一曼的英雄事迹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第15篇:缅怀英雄事迹 讲述红军故事

缅怀英雄事迹 讲述红军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纪念碑

在叶县辛店镇落成

1月18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纪念碑在辛店镇望夫石山下建成揭牌。市老促会会长段松会、副会长李明鼎、郑庆寿、姚世明,县领导闫延瑞、郑秋生、彭凤领、郑苟留、王山根、白云霞,县老促会会长贺金榜、副会长赵庆海、韩俊卿、甘少根、赵耀卿等出席揭牌仪式。

市老促会副会长赵庆寿、县委书记闫烟瑞在仪式上分别致辞,县委副书记郑秋生主持仪式。

郑庆寿在讲话时指出,叶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军第九军纪念碑的落成将进一步激发老区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推动经济文化建设向前发展,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牢固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实际行动为叶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闫延瑞在讲话时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诞生于我县望夫石山区,成为豫南地区第一支正规红军部队,红九军在我县驻留时间虽然短暂,但其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传为佳话。我县是革命老区,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根基,修建纪念碑是全县人民不忘历史、饮水思源的共同愿望。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纪念碑建成揭牌,不仅蕴含着伟大光荣的历史,同时向世人昭示我们庄严地誓言:英雄的叶县儿女。将秉承革命先辈的未尽事业,高举伟大红军精神火炬,满怀激情,感恩奋进,克难攻坚,永不懈怠,为建设美丽叶县、美丽盐都,力争提前全面小康而努力里奋斗。

上午9时30分,市、县领导共同为纪念碑揭幕并敬献花篮。 据悉,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纪念碑主体由“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底座组成,基座高1.93米,碑身主体高7.29米,碑文以缅怀英雄事迹,讲述红军故事为主要内容。

第16篇:赵一曼家书

赵一曼:舍子从容赴国难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亲爱的我的可怜孩子啊: ……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家书背后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中国共产党党员。1935年冬,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委的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为获得情报,日军对她施以长达9个月非人的折磨。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在生命最后时刻,她向敌人要来纸和笔,给儿子写下遗书。写完第一封后,赵一曼又写下另一份遗书,把对孩子的未尽余言进行了补充,之后凛然就义,年仅31岁。

读信有感

“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重读赵一曼抗战家书,心中再起波澜。悲壮的字句充满了对亲人的不舍牵挂。这是共产党人母爱的伟大光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以身许国、虽死未悔的无畏气概。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英雄是指引方向的精神信仰。那年,我们372潜艇在海军组织的一次实战化紧急拉动和战备远航训练中突遇险情,全艇官兵舍生忘死,成功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我们一定传承好英烈的精神,肩负起使命重任,用实际行动告慰赵一曼等先烈的英灵。

第17篇:巾帼英雄赵一曼

巾帼英雄赵一曼

演讲者:梁平县八一小学六(2)班陈凯

1935年11月,赵一曼在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面对凶恶的日军,赵一曼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就用马鞭狠戳她腿部伤口,痛得她几次昏了过去。但是,赵一曼始终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她咬紧牙关,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1935年12月13日,赵一曼腿部的伤势愈加严重,直接危及到了生命。日军想从她口里得到重要口供,只得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赵一曼在住院治疗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赵一曼来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住了两天,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又被押回了哈尔滨,凶残的日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电刑等更加严酷的刑讯,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

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

现在,她就要为党为国牺牲了。她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儿子啊。她要来纸和笔,给儿子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说:“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参加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

敌人将赵一曼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她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最后壮烈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第18篇:赵一曼(感想)

一曼精神

------听赵一曼英雄事迹之感想

第一次听到赵一曼是在小学课本里,说实话那时候的我只知道她是我应该尊敬的人,但对革命家的认识不够深刻,再后来在哈尔滨上大学,知道了哈尔滨的一条重要的的大街以烈士的名字命名,叫“一曼大街”,这是我更加感觉到了赵一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我更加关注她的事迹,而单位组织的这次革命英雄事迹报告是我对赵一曼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赵一曼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活动,逐步成长为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赵一曼革命精神的支柱。她认为,劳动妇女是妇女中绝大多数,生活最苦,所以求解放最迫切。她把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个人反抗精神同集体斗争精神结合起来, 最终发展变化为的反帝反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赵一曼投笔从戎,积极参加革命军事活动,严格的军事训练,磨练了赵一曼的意志品质。得知北伐军胜利进军,常因自己是个女孩不能身着戎装而悔恨。在赵一曼的心灵中,也和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一样,和男子一道冲锋陷阵,是梦昧以求的事。机会终于到来了,而这种机会对于封建时代的巾帼英雄们来说,是从来没有的。后来赵一曼经党组织推荐,到重庆报考军校,被顺利录取。从此,赵一曼走向更广阔的革除天地。严格的军事训练生活使赵一曼更加坚强,各科军事训练成绩突出。是中国共产党 “早期杰出的女军事人才之一。”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 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 “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从此, 赵一曼彻底冲破封建藩篱,坚定地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途。

在党组织派遣下,赵一曼赴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学习,赵一曼十分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她积极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顽强学习,成为一名有崇高觉悟的共产主义战士。 同年年末,组织考虑国内急需妇女干部,决定让她提前回国,接受新的任务。那时,赵一曼正怀身孕,根据她的特殊情况,完全可以向组织提出暂不回国的请求。性格随和、善于体贴妻子的陈达邦也对她说:“等生了孩子后,我们一起回去。”但赵一曼不同意,她说:“党派我们来学习,我们什么也没学,为了私人的事情空着脑袋回去,怎么向党交代呢?我们要服从党的决定,孩子可以回国生,宁可自己困难,也要服从分配。” 陈达邦无言反驳,但唯恐别后难以再见,心里非常难过。为了革命,夫妻倆依依惜别。从此俩人天各一方,再未见面。

作为一名有崇高觉悟的女性共产党员,赵一曼可以完全无私地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

赵一曼自从踏上革命征途之后,她就把自己自觉交给了党,交给了祖国,交给了人民。她一切从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出发,顾大家,舍小家;顾全局,舍自己。组织上安排赵一曼到黄埔军校学军事、到苏联学马列主义,从家乡到外地,从国内到国外。中央缺乏妇女干部,她坚定从苏联回国,与丈夫永别;为工作方便,将刚满周岁的儿子送交丈夫的堂兄收养,母子永别。最后从上海调往东北,她义无返顾地来到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地方。在工作上,组织分配干啥就干啥,从做地方领导到去抗日游击队;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城市到极度艰苦的抗日联军, 赵一曼从不讲任何价钱,不提任何条件。

她负伤被捕时,经历了严峻考验。敌人为了逼迫赵一曼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用了多种手法,进行了各种尝试,甚至不顾她的伤势,施加残酷的拷打,可是她一直没有改变态度。” 据记载,刑讯前后进行过多次,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先采用包括吊打、鞭抽下身、火烤、老虎凳、拔牙齿、铁条扎、剥肋骨、压杠子、灌辣水和汽油、烙乳房、电刑……等酷刑。甚至连续数天长时间轮番反复折磨赵一曼,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汗如雨下却不昏迷,不能休息睡眠,使赵一曼的肉体和神经系统忍耐力超过生理疲劳的极限,妄图以此来摧垮赵一曼熬刑的意志,迫使赵一曼开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她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每次审讯,她总是坚定地回答说:“我没有什么**身份,强迫一个人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未免太蛮横了吧?你说我是共产党员,你把证据拿出来!”“你们不用多问了,我的主义就是抗日,正如你们的职责是以破坏抗日会逮捕我们为目的一样,我有我的目的,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

在生死关头,她视死如归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她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当伪滨江省警务厅决定把赵一曼送回她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赵一曼心情反而更加平静。 在她临死的那一刻,看到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抗战的胜利,是一个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理想牺牲自己一切的崇高品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赵一曼的心中,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她革命精神的支柱。想理重于生命,民族重于自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听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我非常敬佩她,她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难以忘记,她自己打掩护,让其他人先出去,不幸被敌人抓获,可她坚决不告诉敌人实情,被敌人残酷的杀害了。她是一位女英雄,也是一位深情的母亲,她牺牲之前,写了一封遗书给儿子,告诉他:她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而他不是为国而生吗?告诉儿子,长大一定要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她的爱国精神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马义良

2009年10月16日

第19篇:赵一曼》读后感

《赵一曼》读后感

宝带实验小学·天虹双语学校冯美辰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日,祖国松花江畔淅淅沥沥落下一场细雨。蒙蒙细雨中,松花江支流蚂蚁河畔的名城尚志市举行了一个牵动人心的仪式——赵一曼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

六十年前的这个日子,巾帼英雄赵一曼就在这里英勇就义。

赵一曼是四川人。她出生在离宜宾一百二十里地远的白杨嘴村中的李家。赵一曼排行第七,她一生中用了五个名字:出生时叫淑端;上学时叫坤泰;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时叫一超,有时也叫淑宁。赵一曼是她到东北参加抗日战斗使用的化名。

小时侯,赵一曼在大姐夫办的学校里学习语文.数学,课余时给她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使她懂得了要推翻封建势力的压迫,不仅要反抗它,而且要改造它,把她带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里,在心里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火种。父亲死后,封建思想的哥哥剥夺了她求学的权力,后来她在大姐夫的帮助下悄悄地自修学习,并且通过读《新青年》.《妇女周刊》、《觉悟》等进步书刊使她眼前豁然开朗了,她开始真正了解世界、了解国家、了解人生了。

一九二四年初夏,她终于冲破了家庭的牢笼,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赵一曼正式穿上了军装,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誓言是:“头可断,血可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决心革命到底,永不回头。”

后来受党的委派,到黑龙江省尚志一带参加抗日联军。她被任命为珠河铁北地区区委书记。这期间,她带领着抗联战士们多次地打击了敌人,茫茫的雪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人们亲切地称她“赵一曼政委”。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救战友,受了重伤。被俘后,敌人对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刑拷打,她英勇不屈,回答的始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为了从她口中知道更多的重要情报,对她软硬兼施。赵一曼对敌人回答的斩钉截铁:“落到你们手里,我就没想要活着出去!”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赵一曼在哈尔滨东部小城珠沙县英勇就义。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不禁被赵一曼的胸怀大志、刻苦学习、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而我生活在这幸福的和平年代,却不知道去珍惜。我有一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里面宽敞而明亮,可我平时连收拾房间都要妈妈动手,看看书中赵一曼在与我年龄差不多大时,因为家庭的束缚不能进学堂读书,就自已照书自学,相比之下我非常惭愧,我每天上学放学有人接送,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赵一曼烈士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那一段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学习英雄的高风亮节,永远向前,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第20篇:巾帼英雄赵一曼

巾帼英雄赵一曼

巾帼英雄赵一曼

点击:981

评论:1(查看)

分享到:3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5年10月27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1913年8岁,赵一曼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1918年13岁,父亲逝去,由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1]

1924年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2月28日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第二中学)。读书时,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宜宾妇联常委会主席。同年,宜宾特别支部成立时,她即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1]

学习共产主义

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时,正是抵制洋货的高潮。赵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组织党团员在学生中宣传,抵制英国煤油轮船靠拢宜宾码头,学生们遭到了武装镇压,由此引发了全城罢工、罢市、罢课。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

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1]

领导抗日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

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

1933年,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

1934年春,赵一曼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1]

被捕牺牲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1]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2个人作品

《滨江述怀》

赵一曼

誓志为人不为家,

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2]

激昂遗书

赵一曼在慷慨就义之时,留下了对儿子的期盼:“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

3人物评价

聂荣臻评价赵一曼:“赵一曼同志早在二十年代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

干革命斗争,并为民族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表现了中华女儿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她的伟大的英雄形象和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坚毅不拔开拓前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不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3]

董必武为赵一曼赋诗:“革命潮声杂鼓鼙,宜宾儿女动深闺。焉能照旧营生活?奋起从军弁易笄。北伐旗开胜未终,叛徒决策反工农。招来日寇山东阻,民族危机迫再逢。 北去南来党命御,不因负病卸仔肩。工农解放须参与,抗日矛头应在先。抗倭未胜竟成俘,不屈严刑骂寇仇。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

陈毅评价赵一曼道:“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3]

赵一曼被哈尔滨人民尊称为“白山黑水”民族魂,[4]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则称其为“万民永忆女先锋。”[5]

4后世纪念

纪念诗篇

赵一曼纪念馆题诗

《深切缅怀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

誓为民族求解放,白山黑水战凶狂。

国难当头赴国难,山河破碎铸铜墙。

红枪飒飒杀倭寇,白马萧萧驱豺狼。

铮铮巾帼英雄骨,熏得青史阵阵香。[6]

郭沫若送诗1962年4月9日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6]

一曼大街

哈尔滨市为了纪念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6]

人物故居

赵一曼故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一曼村柏杨嘴,是由堂屋及厢房组成的三合院建筑,属土木结构的悬山屋顶的建筑。先后由县市省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7]

赵一曼故居

纪念馆

赵一曼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书院,创办于1959年5月。

纪念馆汉白玉雕像[1]

纪念馆内共设有三个展厅,馆前树有赵一曼的汉白玉雕像。第一展厅陈列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的题词及赵一曼的大事年表,第二展厅介绍赵一曼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第三展厅介绍赵一曼的个人生平经历。[6]

5家庭成员

丈夫

陈邦达曾为黄埔军校学员,留学苏联,熟悉印刷业务,建国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刷局任综合科科长,是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题写者,1966年被迫害致死。[8]

儿子

小名宁儿。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任政治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2年8月15日自杀去世,终年55岁。[9]

欢迎扫描二维码,订阅红歌会网微信,每天精彩,不容错过。(红歌会微信号:szhgh001)

《赵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迹.doc》
赵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