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报告会范文

2022-09-11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

李瑞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中央门汽车站做平凡的服务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个身边平平常常的人,通过平常的工作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桥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对每一位乘客负责,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她的心里想着群众,帮助旅客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累不累?累,苦不苦?苦。但她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的闪光点是她乐于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乐于做好组织安排的细微工作,把小的事当做大问题认真对待,认真做,使群众看到了平凡的共产党闪耀的光辉。“让温馨的旅途从现在开始“,她的言行,就是在忠实的实践“三个代表

”。做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要向她学习,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认真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下功夫,工作无小事,件件要细心。

现在,有的部门有些党员思想上不思进取,长年不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民族要进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共产党员要带头,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共产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党员业务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前进,自觉提高个人素养,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使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在党的关怀下、感召下,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由衷的说:共产党好,党中央亲。

我们要向李瑞学习,立足岗位奉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新的一年开创新工作业绩。

推荐第2篇:事迹报告会总结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事迹报告会总结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我校通过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师事迹报告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和镇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通过开展先进事迹宣传活动,介绍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先进典型事迹,让那些师德高尚、群众公认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事迹感召于人,示范于人,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本次活动让老师们学习了张富亮、姚爱华、赵瑞华等老师们的先进事迹。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一、把教书育人放首位。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树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的思想,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学生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学生。

二、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才能潜心钻研业务,乐于从教,勤奋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成绩。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新世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因此,在常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忌“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三、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侗,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是否有学生在场,是否与学生交谈,都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切实做到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共创良好学习氛围。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要时时刻刻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体现出真善美的形象,切不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见利忘义,迷失方向,出现为教不廉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玷污“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 校工会、教务处,希望广大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品格;学习他们励精图治、求真务实的职业情操;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淡泊名利的职业风范;学习他们以身示范,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学校评建工作中,更加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学校的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振奋精神,同心协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学校评建工作、创建校园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3篇:【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

1月28日,我们人防的全体党员集体收看了《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后十分感动,很受教育。特别是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副站长李瑞的报告,给我很大触动。 李瑞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中央门汽车站做平凡的服务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个身边平平常常的人,通过平常的工作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桥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对每一位乘客负责,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她的心里想着群众,帮助旅客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累不累?累,苦不苦?苦。但她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的闪光点是她乐于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乐于做好组织安排的细微工作,把小的事当做大问题认真对待,认真做,使群众看到了平凡的共产党闪耀的光辉。“让温馨的旅途从现在开始“,她的言行,就是在忠实的实践“三个代表 ”。做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要向她学习,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认真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下功夫,工作无小事,件件要细心。 现在,有的部门有些党员思想上不思进取,长年不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民族要进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共产党员要带头,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共产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党员业务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前进,自觉提高个人素养,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使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在党的关怀下、感召下,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由衷的说:共产党好,党中央亲。 我们要向李瑞学习,立足岗位奉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新的一年开创新工作业绩。

推荐第4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

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激励统战成员和工会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自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在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5月13日上午,中共渠县县委统战部、渠县总工会主办的“身边的榜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在县政府顶楼会议室举行。廖兴安等8名先进个人分别做了先进事迹报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军,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胡明尧,县政协副主席、县统战部部长张有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马军指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指导思想与理想信念的完美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广大统战工作者与工会会员的共同责任,是巩固统一战线和各级工会组织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奠定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石。

马军强调,广大统战工作者与工会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在弘扬优良传统中领悟、在宣传先进典型中引导、在发挥职能作用中检验,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深化学习、巩固成果、典型激励和服务大局上下功夫,为实现“四大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胡明尧要求广大工会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做努力学习、发奋成才的标兵,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先锋,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楷模。着眼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增进政治共识,弘扬时代精神,搞好典型示范,在全县范围内积极营造自强不息、奋勇争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氛围,为渠县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张有荣对在统战工作中搞好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海外同胞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坚持走中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断增强其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共同致力于社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要在统战成员中开展“学传统、学典型”的活动,引导广大统战工作者从本职岗位工作做起,从发挥参议政作用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统战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会上,8位统战和工会先进代表廖兴安、曾清秀、代乾、闫玉荣、蒲旭东、张秦华、杨忠、王秀兰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奋斗故事、典型事例等,作了精彩生动的事迹报告。

出席报告会的领导还有县人大副主任刘向琼、副县长吕芸、县政协副主席李守坤、毛林生等。

推荐第5篇:名人事迹报告会

名人事迹报告会

星期一,我们班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名人事迹报告会”。大家都很兴奋。

老师先作了一个开场白:“古往今来,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最后老师说了一句:“报告会正式开始。”同学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资料,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有同学讲杰出的科学家的故事,有同学讲伟大领袖的故事,还有同学讲优秀的体育明星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雷锋的故事,讲的是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他为了祖国,艰苦奋斗。我长大也要向他一样,为国争光。

听完所有名人事迹,雷锋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雷锋爱学习、为国为民这种精神,的却是值得我们敬佩他,所以,我们要学习雷锋这种爱学习、为国为民的精神。

报告会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次报告会进行得很顺利,大家讲的故事令人感动,同学们听后受益匪浅,决心长大为国争光。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奋发进取、勤劳勇敢、口齿伶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好学上进的人!

名人事迹报告会

上课铃响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名人事迹报告会”几个端庄有力的大字。 “请准备了名人故事的同学举手。” 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唰”地一声举起了小手,像一片茂密的小树林似的。

前面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周恩来和孙中山的故事。我是第三个讲述故事的人,我讲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两个故事。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参加会议。卫兵见他衣着简单,要把他赶走。孙中山先生拿出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原来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吓得他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先生急忙扶起卫兵,并且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先生酷爱学习、嗜书如命的事。

现在,有些领导下基层,往往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还不时地用高音喇叭训斥路人,要求大家给他们让路。他们同作风民主、平易近人的孙中山先生比较起来,真应该好好地反省和学习。

故事讲完以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故事获得大家一致的好评。

名人事迹报告会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们班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名人事迹报告会”。大家都很兴奋。 比赛还没开始,讲台下都坐满了学生。比赛开始了,整个班都安静下来,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主持人说:“请小红上台演讲。”“哗”的一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迎选手上台演讲,还请下一位选手准备。

其中,我听到小芳说的是:“立志报国的孙中山,里面说的是孙中山从小就爱读书,11岁时,他说:“我要去看中国以外的世界。”12岁时,他到美国留学。哥哥要他学经商,他不答应,还认真的说:“我要救国救民。”他苦学钻研,老师夸他是个“聪明的中国孩子”。长大以后,他是中国的一位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大家在欢笑中,报告会结束了。

听完所有名人事迹,我被孙中山说“要救国救民”的这句话感动了,而且,还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孙中山爱学习、为国为民这种精神,的却是值得我们敬佩他,所以,我们要学习孙中山这种爱学习、为国为民的精神。

名人事迹报告会

今天老师让我们来说一说名人的事迹,大家都踊跃发言。不一会就说出了很多名人的事迹,有“毛泽东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董存瑞的事迹”等。

从“有一年的春天,居里夫人因病在家休息数周,她注视着她的女儿们所养的蚕在执着勤奋的工作,她感到自己与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她总是把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在一起。”我觉得她不光是个科学家而且爱好一切事物。我也要像居里夫人一样,做一个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人。

从“狼牙山五壮士”他们跳崖时我感到他们十分英勇,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且让我们一直回味着那英勇、威武、坚定地表情。同时又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死的光荣。

在“毛泽东的故事”里,当我看到他把自己的口粮和一头奶牛都送给了那贫困的妇女。从这儿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不光是一位国家的领袖,而且善解人意,关心民情,关心青少年。

经过这次听名人事迹报告会,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要像居里夫人一样做一名科学家;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威武,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祖国;像毛主席一样善解人意;长大后为祖国献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爱国者钱学森吧! 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

温暖的怀抱。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钱学森的故事让我感受到:钱学森这一伟大举动,惊动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推荐第6篇:名人事迹报告会

名人事迹报告会

有一位同志,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崇高而温暖的气息。大家说,他是谁?对,他就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了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说到并且做到了!在这3月学雷锋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们知道雷锋是个高尚的人,做的也并不是伟大惊人的事。我们学习雷锋,也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问互帮互助之情景时有发生,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这些点滴小事都折射出我们可爱学生的闪光心灵。

身处美丽的校园,望着我们可爱的学生,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雷锋精神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求真务实。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老师们、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校园!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文明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推荐第7篇:事迹报告会感想

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老职工事迹报告会有感 贺永生

9月29日我们召开了“三提升”工作推进会暨老职工事迹报告会,会上13名一线的老职工讲述了他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爱岗敬业、勤勉不怠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无闻,用满腔的热情和如火的青春谱写了一代殡葬人朴实无华又感天动地的乐章,这是上一代留给我们的莫大财富,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立下志愿: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老职工的敬业谋业乐业是整个企业的精神财富。首先是敬业,13位老前辈在演讲中用到最多的词就是敬业。他们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怕脏、不怕累,时时刻刻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事事处处把单位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这些正是我们的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支柱与脊梁。再者是谋业,他们为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一些工作中的小疏忽而耿耿于怀,为一丝安全隐患而忧心忡忡,为一点技能的提高而埋头苦练,为个人的每一点进步而心怀感激,为单位的每一项荣誉都满心欢喜。有这样的职工何愁不能发展的更好!最后是乐业。敬业、谋业的基础是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有热爱才能有激情,有激情才能有创新。我们年轻人需要敬业、需要谋业,但更需要的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下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拿出热情和激情来,快乐地去工作。 老职工是我们的航灯。在工作中老职工不仅用他们的精神感召着我们,而且用他们的实际表现来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传授我们工作技能和做人的道路,帮助我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带领我们走得更正、更稳、更快。老职工的传帮带对我们来说就像一盏航灯,在人数的旅途上,照出一条路。让我们能够看到路上的崎岖和泥泞,看到会突然出现的诱惑和危险,更能看到远方的平坦和希望。有了他们,我们的路会走得更远。

我们要当好接班人。我们应该向老职工学习,当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学习老职工最基本的就是先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干好。只有干好了本职,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再者,我们要加强学习,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不论是业务知识还是专业知识,多留心、多积累、多总结,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嘲笑,学习会让我们成长、成熟,更会让我们有所成就。还要就是要创新地去工作。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最大的生产力。我们要继承老职工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创新地工作。用创新来为我们的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让它永葆青春和活力。

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拓荒者,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挥洒了汗水、奉献了青春。如今,他们甘当铺路石、甘为孺子牛。重任将担负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必须牢牢地接过接力棒,铭记他们的重托,奋发有为、不懈努力,把殡葬事业推向更高的顶峰。

推荐第8篇: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

大家下午好,在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的英雄事迹感召下,我校以“三创”活动为契机,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建设品格高尚、知识渊博、敬业爱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特开展“创师德先锋之优”事迹报告会。我相信,今天的报告一定会精彩纷呈,让各位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一小学,了解一小学的教师!现在我宣布亚林一小学 “创师德先锋之优”事迹报告会现在开始。

1、惺惺相惜、肝胆相照,是我们一小学每一位教师共同的心声,首先请欣赏袁校长带来的报告《与有肝胆人共事》。

2、我们每位教师身上都闪耀着温馨的人道之美,洋溢着无私的奉献之美。我们用爱心书写着一段段朴素的师爱故事,描写着一幅幅优美的师德画卷。我校的班主任教师,用辛苦和付出编织了一道师爱的丰碑。她们是学校工作的坚实支柱,她们以对林区人民的忠诚,辛勤耕耘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一曲曲执着、勤奋、严谨、求实的动人乐章。下面请欣赏孙晓辉主任带来的《传承师德点亮爱与责任》

3、新时代倡想:有一种师德叫心态。教师是树,良好的心态是阳光,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我校科任组与后勤组的广大教师深谙阳光工作的重要性,调整心态,手握师爱的接力棒,愿将师德永远传承。请欣赏杨国红老师带来的《阳光工作,让爱传承》

4、用粉笔书写人生,用知识凝聚光芒,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清贫守望灵魂,这就是我们老师一生的追求。请欣赏宋洁带来的《做最好的自己》。

5、光荣的使命诠释了我校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共产党员形象,就是一面面具有强大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旗帜。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懂得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懂得了“工作着是快乐的”、“奉献是一种幸福”的真正涵义。请欣赏韩广荣的《光荣的使命》。

6、面对困难,一小学有着打不挎、压不倒的坚定信念;面对考验,一小人有着越挫越勇,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下面请欣赏史晓燕主任带来的《在一起的力量》

结束语

到现在为止,我校“创师德先锋之优”事迹报告会就全部结束了。通过袁校长、孙主任、史主任及三位老师对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具体案例的描述,通过对教育真正内涵的诠释,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尊严感和成功感。我相信,通过这次报告会,我们一小学的教师一定会更加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最后,感谢领导的关心!感谢各位家长、老师的支持!大会到此结束。

推荐第9篇:事迹报告会(开场)

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2、亲爱的同学们,战友们大家晚上好:

1、时刻准备着,看群山绿色中有我们钢铸铁打的军营;

2、时刻准备着 ,看蓝天阳光下有我们气贯长虹的豪情

1、时刻准备着,看大海惊涛中有我们踏浪飞腾的蛟龙;

2、时刻准备着,我们准备好了,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1、我们准备好了,服务人民的赤胆忠心。

2、我们准备好了,英勇善战的过硬本领。

1、为了深入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响应军区对于国防生“双争”活动的号召。驻校选培办及国防教育学院各级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2010年末将七名2007级的优秀国防生选派到69师苏宁团进行了为期51天的新兵训练。

1、兵之初,是军旅人生的序幕,是军旅生涯的底片

2、兵之初,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段新梦想的起航

1、在这51天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兄弟情,更有亲情和爱情。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是国防生们收获了宝贵的成长,收获了难得的当兵经历,更加体会到了军人的责任。

2、在这51天中,国防生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更加在军事素质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正逐渐向勇于探索创新、肩负历史使命、迎接挑战的合格当代军人转变。

1、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这七名国防生的经验报告会,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经历,去体味军营,感悟军魂!

2、下面我宣布:

1、莅临本场经验报告会的领导有: 下面有情第一位报告者: 宣誓

请全体2007级国防生举起你的右拳,与我一同宣誓: 我宣誓:时刻准备着,服从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时刻准备着,服从命令,严守纪律 时刻准备着,英勇战斗,捍卫荣誉

(领誓人)你们准备好了吗?(宣誓人)准备好了! (领誓人)你们的名字是什么(宣誓人)黑大国防生

(领誓人)你们凭什么当得起黑大国防生(宣誓人)因为我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请祖国很人民放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1、一身绿军装,是我们一生的敬仰

2、坚定的打赢信念,引领着军威飒爽

1、顶天立地的热血男儿,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2、用热血,用意志,用忠诚,用坚毅,百炼成钢

1、中华民族那5000年来博大的文化底蕴在刀光剑影中升华,继承。凝炼成为一种可以称为“魂”的精神。“爱军尚武,精武强军”便注定是我们的民魂、国魂、军魂。

1、追逐吧,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未来;

2、放飞吧,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年轻的心,我们才有了不朽的魂。

1、磨砺吧,正因有“魂”在,我们才能够紧紧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时刻准备着。

2、虽然我们都是一棵棵无名的小草,但我们却有着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博大胸怀

1、我们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对党对中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准备好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准备好了打赢未来战争的必胜信念。

2、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顶天立地强国防,沙场立威显忠诚。这是军人的忠诚,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音!

1、下面我宣布

推荐第10篇: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事迹报告会发言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叫年福田,现任刘庄煤矿副总工程师。很荣幸能作为劳模代表交流发言。

20xx年,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新集公司刘庄煤矿工作,刘庄煤矿是新集公司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工程,于20xx年初在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乡村小镇铺下了矿井建设的第一块基石,历经3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于20xx年10月建成试生产,成为华东地区首对千万吨级矿井,被誉为全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如今已发展成为新集公司乃至中煤集团的标杆矿井,而我有幸见证了这个辉煌的过程。

初到新集,我还是一名23岁的大学毕业生,没有社会阅历、没有工作经验。十二年来,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不断成长。企业为了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先后安排我到通风、机电、巷修等单位轮岗实习;到开拓、综掘队担任技术员;到总工办负责设计及现场技术管理,通过不懈努力,20xx年9月我正式走上刘庄煤矿副总工程师的管理岗位。

我一直坚守“踏实做人、用心做事”的人生格言。个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把生活过好,生活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人就应该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再苦也要干完再讲,时间再紧也要保证工作质量。”

在担任技术员负责121103切眼施工期间,凌晨2点,接到井下迎头淋水有异常的汇报后,我二话没说就从被窝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施工现场,直到鉴定无安全隐患,完善防范措施后,才安心离去。负责设计业务时,由于井下条件变化较快,为保证设计超前性、及时性,经常通宵加班完成急用设计方案,以保证现场正常生产。

担任矿副总工程师后,依然时时以身作则,所有业务都提前去学,所有工作都带头去做,经常审核资料到深夜,井下出现问题时,则主动在现场连续盯防十几个小时。且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创新,先后获得9项国家专利,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在企业的培养下,我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获得中煤新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十大科技创新工作者”、淮南市“敢担当、有作为” 先进个人、“全省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及“中煤集团生产一线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劳模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被评为劳动模范后,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时刻以劳动模范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鞭策自己的工作学习,力争使自己不辜负“劳动模范”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敬业 求实 创新 争先”的中煤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饱含热情,加强学习,为集团公司“两商”战略及“12355”工作规划,公司“345”战略发展规划目标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劳模和先进集体代表,同志们:

今天,xx市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盛大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xx市获得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首先,我代表省总工会,向xx市荣获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历年受到全国、省、市表彰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xx市劳模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大历史进程中,全市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鄂州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天受到表彰的五一劳动奖状和五一劳动奖章就是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热爱学习、勤奋工作,服务大局、遵纪守法,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崇高思想和时代精神,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市职工主人翁精神,不断推进鄂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接再励,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再创新佳绩、再作新贡献。希望全市广大职工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艰苦奋斗、争创一流,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劳模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江陵法院执行局局长杨志红,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演讲。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公平正义 永不缺席》。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环节",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关系着司法的公信力。作为一名执行法官,一名风风雨雨25年的"老法院人",面对当事人一张张焦虑的面孔,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次次迫切的催问,我和同志们一样,始终选择的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特殊主体难碰",刚毕业的年轻干警,经常气的跳脚,无奈的想哭。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人民法院没有哪一件事不难。然而,一旦选择了金色天平,我们的使命就已注定。20xx年,江陵法院执行案件收案数同比大幅增长、第三方验收的59项指标,省委政法委、省高院交办的二十年历史积案,市中院指定执行的信访了十七年的"钉子案"等等,压力空前,责重如山。几年前,我从高坐审判台的民庭庭长变为走街串巷的'执行法官,刚开始我和庭里另一位年轻的执行庭长一样,有些想不通。但是,在民庭时,当事人那种赢了"官司",但权益仍可能得不到保障的无奈,让我们毅然参与到"霹雳""飓风""破冰"这三大战役之中。作为局长,我去年个人结案了210件,另一名执行庭长执结了180件,因为"汹涌的民意",义无反顾的扑到了执行攻坚的最前沿。

面对"难啃的案件",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在处理省委政法委、省高院交办的那件涉党政机关的执行案件时,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相隔千里的执行路程,一千多万的执行借款,身处粤西北地区、经济落后、态度强硬的被执行人,资金链断裂、坏账积压、被迫重组的申请执行人,因历时长,知情人员均不再原有岗位、工作组无人表态的僵局,这些都是挡在当时那个案件要越过的一个又一个坎,我们执行专班,三次远赴广东,四处找相关领导,五次三番的给双方讲道理、释法理,提交当地党委、纪委给予相关部门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最后,案件终于圆满调解,一张价值1560余万元的支票,一面写着"依律司法何必铁血 勇结积案尽显丹心"的锦旗,一脸欣慰的专班干警,相关信息被省高院,荆州、孝感、十堰等中级人民法院,市政府网、市绩效考核网、荆州新闻等主流媒体,以及宜昌、襄阳、荆门等多地基层法院报道转载。这让我感到,那些努力都是值得的。但是,案件还有很多,每一次努力都得"从零开始".

面对"难寻的线索",我们不怕磨烂脚皮。在执行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时,案件标的只有1.3万元,双方也没有什么积怨,原以为会顺利执行。可是,在送达执行文书,对被执行人聂某的情况进行调查后,执行难度开始显现。聂某原来家在湖南,后搬到潜江的运粮湖农场,因为初来乍到,周围的住户也与他家没什么交往,虽然多方查询,四处走访,都没有聂某的任何财产线索和下落,真是"两眼一抹黑".我们只能每隔两个月去一趟潜江,但始终没有任何音信,就像"人间蒸发"了。周围的邻居都劝我们说,"别找了,几年都没看到人了".连申请执行人都说:"花了那么多时间,找了那么多次,钱要不回来,我也不能怪你们了,只能怪我运气不好……".但是,他们越是这样说,我作为一名执行法官的心越是颤抖。我一直关注着这个案件,只要到附近,我们都会去找找,去看看。终于在20xx年10月,我们发现其家中有粉刷、装修过的痕迹。经多方走访、询问,当地基层组织告诉我们,聂某的妻子短暂回来了几日,请人简单维修了房屋后又走了,但是他们向政府申请了1.5万元的房屋补助款。我们顺藤摸瓜,继续深入调查,在核实具体情况后,立即向涉案单位下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没过几日,终于接到了聂某的电话:"我这么点芝麻案件,你们老盯着不放,我算是服气了,过两天我就来交钱".看到拿到赔偿款后,高某的咧嘴一笑,我的心都快"化"了,为了这份质朴的情感,就算把腿磨短,那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难缠的对象",我们唯有厚着脸皮。辛苦几年却拿不到报酬的农民工,借出积蓄却急等米下锅的"苦主",家畜出栏却拿不到合同款的养殖户,辛苦垫资却沦落到没钱送娃读书的包工头,财产有限生活拮据的被执行人……,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情,有时候他们语气可能很冲,话可能也很难听,我们只有送上一杯热水,陪上一脸笑容,捎上一份关心。因为长期的紧张和焦虑,时刻注意将好情绪给当事人,坏情绪却"一不小心"的就影响到了家人,家庭关系有时候都会非常紧张,但是,一个电话,又要"头也不回"的出门寻找"蛛丝马迹".作为子女,尽孝不够,我对父母有很多亏欠;作为丈夫,顾家不多,我对妻子有很多内疚;作为父亲,关爱不足,我对儿子有更多自责。但是,作为人民法官,我做到了堂堂正正,我做到了无怨无悔。

执行是我们的使命,因为这颗为民初心,照亮了光明前路;执结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有这份坚毅,共同披荆斩棘。20xx年,终然有65%的收案数增加,但是江陵法院执行到位率有122%的增长。一纸"白条",压弯了多少背影,我们只能倍加努力,让法院判决"掷地有声",用我们的执着和坚毅为他们撑腰,用实际行动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答复,"公平正义,永不缺席"!

第11篇:大学生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大学生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刚才聆听了郑老师的报告我很受激励,郑老师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却资助了那么多孩子,而且一直坚持,我很尊敬郑老师,谢谢您给我们指引了生活的方向。(敬礼)。很感谢学校,今天给我这次机会跟大家交流,我没有像郑老师那样伟大的事迹,只是从学习、生活的角度谈一下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和收获。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徐旭,是商务系08届市场营销班的学生,我生在海城腾鳌,原先我家有爸爸、妈妈和姐姐和我四口人。小时候家境很落魄。

父亲早年(也就是80年代)经商做耐火材料生意,虽然很努力,几乎跑遍了东三省。但最后经营不善,厂子倒闭,欠了外面好多债务。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母亲和要债的人吵架,我心里十分难受,但是没有办法。到后来,父亲只能给人做些零工,母亲买些鸡蛋,我和姐姐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走过来的。现在想想,很苦。

家庭的破败让我想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于是拼命在高中学习,想考一个大学,想给与命运作斗争的父母一些安慰。为了给父母省心,没有让父母开过一次家长会,看着别人和父母一同离开学校,很羡慕,这也是我遗憾的一件事。那时候就是想出人头地,等长大了,有成绩了展示给父母,现在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那是2008年,我永远忘不了。

2008年12月份,家中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当时我在矿山高中住校,凌晨一点多了,我也就是刚睡下不到一个多小时, 这时,管寝室的老师来了,我睁开眼睛一看,我一个姑姑家的孩子也来了,当时我穿的是红校服,裤子新洗还没有干,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颜色裤子的时候。当时我就意识到有些不详的事情发生了。出寝室时,姐姐哭了,说父亲不在了,我当时没有任何表情,坐着车回到家。满屋子全是亲友,那一夜是我最煎熬的一夜。一个月内我收到了无数的短信,我整个就是一个充满着心痛、伤痛、感动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两个月后回到学校,见到同学除了感谢就只剩感谢。

有时候想命运不公平,我已经逝去了爸爸,所以和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但是事与愿违。

母亲由于煤气中毒反复住院,又过了2-3个月,我有失去了母亲。我欲哭无泪。

抗争,我在痛苦后想到的就是抗争。我要在大学,实现我的梦想。让父母在天上看到他们的孩儿长大了。

2008年9月,我光荣的成为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的一名学生。高职院,我学习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现在真舍不得离开,希望不毕业,但是,我得面对现实。

刚来学校时间,我自己手里只有2000元钱,是我唯一的积蓄。说一下我大学三年怎么过来的,我的家院子挨着马路,所以院子比较大,用父母办丧事剩下的一万多块钱做了第一个投资。当时是借了个7-8万的样子,当然是姐姐和姐夫借的,盖在我家一个120平的房子,房子不归我所有,但是我要需要时,就拿7-8万去买。至于还钱,是他们的事情。(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daodoc.com)我可以得到的,就是为期三年每年5000多的房租。也就是说我的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房租。很多的时候,我的所有开销是拆东墙补西墙过来的。现在我的外债一共6000多元,欠学校4500,朋友1500这个情况。房租下来的时候,估计也就剩3500的外债。大学三年来通过我做兼职,得奖学金和助学金,一直到现在,我也走过来了,感觉也挺难以置信的。当然要感谢学校、老师、亲友和同学们对我的鼓舞和帮助。

与所有在场的学弟学妹们一样,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一个选择。我想很多要求积极上进的人都会选择在其中的一个部门去锻炼,充实自己。在大学,我想,应该去多为院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而又有意义。

大学的时光是宝贵的,如果天天“蜗居”在寝室,对着电脑游戏,我就不信哪家公司招聘时会看你的游戏玩的多棒,而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大一大二不锻炼,难道步入社会就都锻炼了?我想不是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大一大二的时候,早晨早早起,晚上很晚才回来,起早趟黑的做院系工作,去奋斗。大家要知道在付出的过程中你会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寝室,大一大二时是我们(我和罗震)起来时,其他人在睡觉,大三时,我们更加努力,但是还是有人在睡觉,人的区别可能就体现在这里。必须去奋斗,不奋斗一定一事无成。

再谈一下我大学期间所做的几件事。

我大一刚来学校的时候,我就是普通学生,源于一种激情和动力,积极投入到院系工作和社会实践当中。

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学生会工作:

我为迎新晚会拉赞助,参加实践部,参加编辑部,无论我是否成功,但我去实践了,一直到我参加学生会工作,我相信,一份付出,会有一份回报。我收到的锻炼,别人无法体会,希望在座的各位去拼搏一下,感受下,就像我现在,面对工作,我多一份从容和自信,没有学生工作经历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

第二件事就是做社团工作。一个文学社和一个爱暖公益协会。

先说下文学社,不知道大家的小时候都是怎么过来的,我小时候,家是农村,一到放学,书包一扔就是满街的疯玩。除此之外就是看电视、尤其是武侠。那时我们都赋予联想,正赶上我会画画,画得满墙都是,突然就有一天,突发奇想,画小人书、编故事。之后就不再玩过家了,改写文字了。后来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作文。就有那么一天,我还上初中的时候,云南卫视有一个叫《走进作文》的栏目,给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那时,我知道了有一个组织叫文学社。我就一直酝酿,直到大学,去编织我的文学梦想。

记得那是08年8月份,我了解到我们学校及团委和社团所有情况,也了解了学生会与文学社的隶属关系、以及文学社的历史。没开学前就着手准备了文学社的材料。

9月份,当时还在军训的,也没有电脑,如果想打一份材料,就得去网吧,还好当时网吧不太远。在军训的空隙时间,早晨、中午、晚上,连续两天的战斗,章程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然后我就找到了两届学生会领导,给些修改意见。修改得差不多的时候呈交有关老师。最终、11月份,文学社开始新一轮的筹建与运作。通过文学社我与科大和鞍范主院都取得了联系。

说实话,挺难忘那段日子。早晨早早就醒,晚上深夜才睡。电话、短信全是关于文学社建设,寝室里全是文件,俨然一个办公室。大家有可能不知道,我做文学社和院系工作中的时候,我每天几乎就是四点一线(学校、寝室、电脑前、校外)忙碌的生活。中午几乎都吃的快餐,一个面包或是什么,反正什么快吃什么。记得很清楚09年的端午节,院文学社征文颁奖晚会,第一个社团举办的全院级活动时差赞助,端午节就给自己休息了一天,剩下全是在工作。也就是那个时候,天天就想着怎么把活动办好,EXCEL、ppT办公软件、Coraldraw、绘声绘影等一系列的软件都是在那时候学会的。在这里,送大家一句话:“如果你有梦想,就执着坚持,终有一天你会成功”。

文学社一直带到大二上学期,后来做爱暖公益协会。

起初,我原以为文学社卸任之后,我就可以不像以前那么忙,可以多休息一下。有时候给自己评价,就是自己很适合忙碌,突然闲下来了还有些不习惯。没想到又做了爱暖公益协会。

我最开始接触公益是在2008年,就是我家庭变故的时候我更加体会到公益的作用和意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经历了太多的爱与感动。当时我高考之后我曾写过一句话,就是高考之后,投身公益。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大一时,我带08老年班的同学去敬老院、大二时带09老年班的同学去敬老院。大三时,由于时间关系,我没带10老年班同学去过敬老院,但是也很庆幸,10年的11月份左右,爱暖公益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部去了几次敬老院,也有一些10老年班的同学参与了。后来在12月5日的千山山晚报也对我们的或都进行了报道和肯定。在这里我插上一句“常回家看看,家里是你最温馨的港湾。多去孝敬下父母,你们是他们心底的牵挂”。

每次活动结束之后,看到志愿者们那种帮助别人后收获到快乐。那种感觉确实很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在庆六一活动中,有一个同学带着志愿者的绶带和工作证,发自内心的高兴,回来跟我说,感觉非常的自豪很神圣。

三年来的公益路走来,我得到了团市委、慈善总会以及媒体的认可和肯定,也结识了像冯志国、柏剑、郑安宏这些道德模范们,指引我前行。我感觉我这几年,活得非常充实。

2010年6月,我被第二批发展成预备党员。说实话我觉得在大学以来考下的资格证书和入党是很有含金量的两件事。我当时入党完全是空杯心态,一杯水,做任何事情不要强调我要图些什么东西。我感觉如果要强调的话性质也许就变了。成为党员就意味着一种荣誉和责任。正如担任院系干部一样,肩负的是一种责任。有很多人问过我怎么可以入党,我依然是那句回答:“只要自己做到位了就足够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上过党课,党章、党性上已经描述得非常清楚。只要你时时刻刻都按着党员的标准去做,入党是迟早的事情。这句话可能有些太书面和太大,我想和大家说的就是,在入党这方面,只要你做成绩,会有人看见你的。说实话我的入党在于我在公益建设、校园文化、和院系工作中的表现。如果你表现积极,优秀、你是金子的话一会会有人看到你们的。我本身是学市场营销的,我插一句话,恩,就是在做的时候还要学会推销自己。不然你所做的很多东西都是零。选学生会干部和入党都是一个道理,把自己推销出去,让老师认可,而且你还确实为院系做出贡献了,评优什么的当然就少不了你们。

再说一下学业,更确切的应该是学习,学习多少就与你们将来的生活成正比。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比别人多学习多少,对会多少。

有一天我接一个电话,是一个做销售的给我打电话说,平时看我给他们说的那些理论的东西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找我想让我给他们上一堂营销的课程,说都期待去听。这时我频频点头说“是,是”。说明一种什么问题,他们觉得知识学的太少所以想学习。我就寻思自己,我就反省,学营销这么久,我到底会什么,能和他们讲些什么?我不敢去呀,同学们,不是我怕在别人面前讲课,而是我真正的学得不怎么样。举个例子,也有过一些做销售的找我上一些销售的课,说实话到现在他也没把我请去,不是因为我不愿意去,是因为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自己的水平不行啊。

2010年11月5日,意味着我在大学时代的最后一课。突然没课,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时我的落脚点就转移到找工作上面。当时也是心高气傲,好的地方去不上,坏的地方不想去,我走提前招聘,一共就投了一个海诺集团的简历,结果还没要我。其实也挺愁的,看着别人上班了,自己没上班也不是滋味。要不是当时有事情可以忙的话,对于一个该找工作而没找工作的人是很可怕的。

12月份,我代表鞍山师范学院参选了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到后来做自强之家的网站,就是为自己的价值实现做一些切实的事。

2月20日,我上朋友那做业务员,这是我才更加怀念学习的时候,所以在座的大家,好好珍惜学习的宝贵时光。

最后我想说一声就是:学生干部们,你代表的不仅仅是是你一个人,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你的学校。多听、多学、多交流、多思考,只要用心、努力就完全可以在大学期间做出成绩。

给自己一个定位,想想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你怎么样去做。希望这次报告会能给你们一些启发。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为目标去奋斗。多年后的再回首,你们会发现的大学是丰富而多彩的。

谢谢。

第12篇:优秀人才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优秀人才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从放映室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长期重视下,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而凌沛学院长是这成千上万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才,是人才成长中一个鲜活的例子。他的成长历程及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去学习。

凌沛学院长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开始,树立了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念,选择了玻璃酸钠的研究课题,带领团队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研究出利用微生物技术发酵法制备玻璃酸钠,并不断完善产业链,让相对成本低的玻璃酸钠制剂广泛应用到临床。在这个过程中,凌院长及其团队依靠自有知识产权发展壮大,相关玻璃酸钠产品分别占据了国内眼科和骨科领域的第一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20%和70%以上。整个玻璃酸钠从原料、辅料、到制剂的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将福瑞达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了一个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眼保健品牌。凌沛学院长一手缔造了中国最大的玻璃酸钠商业帝国。凌院长提到创业时说,创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要有一个很强大的胸怀,第三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不能够急功近利,第四要不断去总结经验教训,因为创业和做科研不一样,要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企业资源、市场资源、财务资源等整合好以后,还要有一个企业发展战略,这样才不至于仅限于口头上的创业,而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企业最缺的就像凌院长这样的人才,他不仅有是科研带头人,进行研究创新,他还对管理不断创新,不断使研究成果产业化。企业决策者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能懂销售,懂市场,也得懂开发,这样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而不会大起大落。凌院长一手抓研发,一手抓管理和市场,实现了研发及市场的齐头并进,相互带动,为生物药物的产业化做出重大贡献。

凌院长与其科研团队的成功,不仅是自己的成功,为几千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缓解了几百万人的关节痛苦做出了贡献,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的善举。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的默默无闻的对工作的钻研精神,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把工作当成事业,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积极主动的工作,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先进,争当优先,创优秀绩效,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2年1月15日

第13篇:举行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

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

月日上午,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凝重而又热烈,不时看见听众擦拭眼泪,又不时听到响起阵阵掌声。xxx、xxx、xxx等17位见义勇为英雄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我镇100多名村干部、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全体机关干部现场聆听了感人事迹。镇党委副书记主持会议。

会上由xxx同志代表17位见义勇为英雄做事迹报告。在四十分钟的报告中,xxx同志用朴实无华、扣人心弦的语言,讲述着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她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使大家受到了一次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的精神洗礼。xxx、xxx、xxx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却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冒着生命危险迎向疾驰而来的列车,用肢体语言和呼喊声向列车紧急报警,使列车安全停车,保护了500多人旅客生命和列车安全,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在他们心灵的天平上,国事总比家事重,集体始终比个人重,他人始终比自己重。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农民最朴实的感情。

17位见义勇为英雄的行为已经在全镇乃至全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认可。会上,由副镇长宣读各级政府的表彰决定。最后,由花山镇党委书记提出三点意见,努力营造见义勇为的社会氛围;大力抓好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呼吁全镇要进一步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更大的力度在全镇宣传学习他们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在全镇营造乐于奉献、共筑和谐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自觉践行

榜样精神,共同谱写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报告会后,与会人员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17位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见义勇为人员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不计得失、不计名利的崇高精神。

第14篇:徐本禹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徐本禹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注:在整理的过程中,自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有太多的东西要写,欲下笔又止,越想心里越痛!眼泪伴随着我写完这篇稿子,是痛苦?!是感动?!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无怨无悔!明天我还要踏上那令人难忘的旅程,我义无返顾!

我叫徐本禹,今年22岁,中共党员。我出生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18岁开始教学,我爹教了一辈子书,工资有原来的十几元钱涨到了270元钱。去年父亲转为正式教师,基本工资是800元,这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母亲没有文化,在家务农,我娘身体不好,头疼病经常犯,但我母亲很勤劳、很善良,母亲是我们家主要的劳动力,母亲经常拿出家中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和我们在一起住的还有一个快60岁的舅舅,舅舅终身未婚。(我娘、我舅是我来这里之后心里最牵挂的)虽然我们家在山东,在东部,但我家现在还是住在土房子里面,走进我们村一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那一个最矮的房子就是我们家的。

我娘经常说起的一件事是:小时侯,我们家没有吃饭的钱,是我娘向邻居家借了2元钱买的菜!虽然现在家庭条件还是很差,但比以前好多了,每当我娘把这一句话说一次,这句话就又更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娘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或许你所提供的帮助对自己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就如同身上衣、口中食不可或缺!

1999年,我顺利通过高考,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我心有不甘。跨进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门,成为了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没有丝毫的怨言。刚入学不久,我在给家中的信中写到:“我会一切从零开始,我要四年后堂堂正正地走出华中农业大学!”当其他同学还是满腹牢骚的时候,我已经融入了大学生活。

1999年秋冬之交,当时天气已经冷了,我的同窗室友胡源的父母来学校看望胡源时,叔叔阿姨看见我只穿着一件军训服,怕我冻着,就把胡源的两件衣服送给了我,并对我说:“天气冷了,别冻着。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和叔叔阿姨讲。”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远离亲人,第一次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或许是这么多第一次交织在一起,让我至今不能忘记。当时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刚开学不久,我参加了我们学校安排的第一次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安排我打扫5栋2楼的一层楼道,打扫一个月。学校勤工部发给我50元钱,拿到第一次自己勤工俭学的钱------自己的劳动所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当时就从中取出7元钱买了2斤瓜子。 钱发下来不久,我们学校经贸学院组织了一个向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我把我勤工俭学所剩的43元钱捐给了山东费县一个叫孙姗姗的小妹妹。钱捐出去以后,心里特别的高兴,毕竟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我在大学里没有主动向学校申请过补助,都是院里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让我写申请。记得2000年的春天,学校发春季补助,班长让我写申请,我拒绝了,后来还是院勤工部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让我得到了400元的补助。后来,我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向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当时我毫不犹豫地从特困补助中拿出200元钱捐了出去;还把100元钱捐给了我的一名小学同学,当时她正在聊城师范学院读书。她的家庭条件比我们家的条件还要差。她在读大学的时候,弟弟妹妹都在读高中。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她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是帮助老师看孩子,在办公室里打扫卫生来维持生活的。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我在附言栏中给她写道:“把这100元钱用在上机上吧!”

大学第一年,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获得了1400元的奖学金并且得到了特困生自强奖。大学第二年,可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好事坏事都发生在我的头上。通过竞选我成为了一名班长,同时在计算机老师的帮助下,我成为了一名经贸学院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员。当时我想当管理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学电脑。渐渐地我迷上了电脑,经常是下了课饭也不吃就跑到机房,当然不是去玩游戏,而是学习。就这样,我给班级的时间就少了许多,班级慢慢地失去了凝聚力。有不少学生对我有意见,我也听取了学生的意见,或许是一心不可二用吧。当时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因为党支部已经把我列为发展对象,下班党员三番五次找我谈话,让我总结原因,我知道自己力不从心。2002年4月17日,当党支部决定通过讨论让我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的时候,我愧疚地流下了眼泪。我说:“我对不起曾经信任过我的班集体,我没有把班级教给我的任务完成好。如果党支部能够批准我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我的班集体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更要向优秀党员学习,争做优秀党员!”

或许有人不会相信,我是一名党校考试两次,党支部讨论三次才通过的。第一次上党校,自己心里想:上党校还不是一种形式,考试的时候不用准备复习也会过的。上党校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在下面学习英语。考试时不准备,结果全院100多名党校学员中只有两个人党校考试不及格,其中一个就是我。当时感觉好丢人呀!好长时间不能振作起来。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情,无论多么容易,都必须认真准备,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2001年3月,我因向绿色希望工程捐款,有幸成为了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的嘉宾。当节目录制完毕后,两位主持人,其中一个是香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许戈辉,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许戈辉送给我一个信封,我当时估计里面是钱,我说我不要。田野和许戈辉对我说:“就把这钱当作是你哥和你姐送给你的!”在回校的路上,我打开一看,里面有500元钱,在公交车上我无法说出我当时的心情,自己给予社会的是那么少,社会给予我的却是那么多!回到学校后,我把其中的200元钱捐给了我们班的一名家庭条件很差的同学,100元捐给了在聊城师范学院读书的景玉春同学,还有100元钱捐给了湖北沙市的一名孤儿,她的名字叫许星星。她曾获得过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的称号,她是一个比我还坚强比我还勤奋的小女孩。她六岁以前从没有吃过一个冰淇淋,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从湖北电视台回来后,我给自己许了一个诺言:无论自己生活多么拮据,一定要帮助我亲爱的妹妹。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我一直没有间断过。原来学校每个月发给我们22元钱的生活补助,我留出2元钱做班费,其余20元钱都给她寄去。有奖学金、生活补助以及家里给我寄钱的时候,我就多给她寄一些,有时寄50、有时寄100、200。后来,我们经济学党支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我们系党支部全体党员发起倡议:让每一位学生党员从党费中拿出一点来给她寄去,但我仍每月给她寄去20元钱。在来贵州之前,我从国家奖学金的6000元中取出2400元留给了我们系党支部的老师,把这2400元钱当作她两年的生活费,每月100元。有一次,我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一篇关于骨癌患者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当时身上只有10多元钱,当时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并把10元钱给她放在了信封里。

为了自己的学业,我利用暑、寒假的机会在学校勤工俭学,大学四年我在家里呆的时间总共不到40天,其中两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我留在了学校勤工俭学。上午、下午去图书馆整理图书,吃饭的时候就去学校的一食堂刷盘子。当时武汉正处于最热的时候,温度在39度左右(三大火炉之一),成天忙得一身臭汗,走到寝室后像一堆烂泥一样,衣服不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其间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记的事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吧!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里刷盘子,主管人员说有学生反映盘子没有刷干净。当时和我一起刷盘子的还有两个服务生,她们刷第一遍,我刷第二遍,只需要把盘子放在水里荡一下就可以了。刷不干净的主要是那两位小姐的责任。其中的一位小姐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这也不能全怪我,这位小姐就把主管对她的批评全部发泄到了我的头上。她故意把盘子狠狠地往水中一摔,洗涤水溅到了我的脸上和身上。当时我心里难受万分。为了能够在一食堂继续打工,我选择了忍气吞声,一直坚持做到了最后。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地明白:没有文化只凭自己的手去劳动,自己也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的劳作,而且还会受到别人的侮辱;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所有这些都让我把更多的爱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1年和2002年的春节,我是在学校度过的,我想利用寒假的时间多学一点知识,去打工。2001年的那个春节前夕,我正在寝室里学习,父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的外婆想我,想让我回去。由于当时买不到火车票,就对家里说:“过年回不去了。”大年初一的时候,家里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外婆很想我。我大年初三回的家,到了家里后才发现我外婆已经不行了,外婆已经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了。走到外婆的床前,我大哭了起来。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父亲一直没有告诉我。由于外婆当时已经得了白内障,双目失明了。外婆最后也没有恢复知觉,用手来摸一摸她的外孙。

这一年的春节,我是吃着方便面度过的初一,后来我才发现这些方便面当时已经过期了!

从小把我带大的外婆去世了,外婆去世之前也没有享受什么福,苦了一辈子。从此以后,我更加发奋学习,我对自己说以后毕了业一定要好好孝敬我唯一的舅舅。

大三刚开学的时候,奖学金还没有发,在经贸学院当机房管理员的700元还没有发给我。当时真到了没有一分钱的地步。当时功课很多,一天要上8节课,不可能去校外打工做兼职。为了能够吃饱饭,我去了我们学校里的几个食堂,食堂的主管人员都说经济效益不好,不能在要勤工俭学的学生了。最后,好说歹说,教工食堂的主管把我留了下来,让我和另外一位老伯一起端盘子。在教工食堂,我经常看见我的饿同学和老师在那里吃饭。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也不是一个滋味,感觉很难堪。后来相通了,我又没有偷又没有抢,我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劳动,有什么羞愧的呢?我比那些饭来张口,钱要到手的人强多了。

当我参加10月份的程序员考试的时候,身上只有2块多钱,由于考试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如果不是在考完回校的时候遇上我的同学,我就要走着回到学校了。

周末事情比较少的时候,我喜欢去敬老院做义工。通过做义工,我学到了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同时我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告诉我自己:“你也会有这么一天,到时候想干什么事情都力不从心了,必须和时间赛跑!”

由于在学校里的优异表现,大三下学期,我作为我们学校的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出席了湖北省第十一次团员代表大会,而且还获得了6000元的国家甲等奖学金,还免了学费。后来,毕业论文得了一个优秀,同时还被评为了校优秀毕业生。

2001年12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我象往常一样去汉口做家教,在做家教的过程中我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当阳光洒进山洞里……》这篇文章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对当地有如此艰苦的条件感到惊讶和震惊。回来后我向辅导员陈曙老师反映了情况,陈老师非常支持这件事情,第二天,陈老师就向分团委的学生干部介绍了具体情况,同学们纷纷要求去岩洞小学进行义务支教。由于要生产实习,各科考试的时间都比以前要早一些,而且比较分散,大约在6月初,我利用复习功课以外的时间,制定了一份活动方案,在人员选择上考虑到以后开展同样活动的连续性,最后定下了四名同学,我(当时大三)、陈兴杰(当时大二)、向华(当时大二)、刘圣鹏(当时大一)。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我们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捐资捐物。捐资是在校内进行的,由陈兴杰、向华来负责,最后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总共捐了500多元钱。捐书和捐衣物的事情由我来负责,我去了华农附小,向校领导反映了情况,校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爱心事业,小学生们把自己心爱的图书、玩具、衣服都捐了出来,还有不少同学捐的学习用品很显然是刚买来的,而且他们都留下了地址和电话,说要做好朋友。老师还建议我把那边的情况了解一下,以便开展小学生之间的\"一帮一\"活动,小学的老师和学生的爱心行动让我深受感动。为了能够募捐到更多的图书,我又去了洪山新华书店,书店的老板吴经理说这是一件好事,理应帮忙,便捐了90多本,其中70多本是儿童书籍。后来我又找到武汉中心百货有限公司工会的胡主席,她向我询问详细情况,我把详细资料给她看后,她的心被打动了,答应了捐助这件事情,公司最后总共捐了150多件衣服。她说:\"你们人少,捐多了也拿不走,而且路又远,要是近一点,我们可以捐的更多\"。胡主席怕我们搬不走,就用公司里的一辆面包车把我们送了回来,当时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在心里面默默地祝福:好心人一生平安!万事开头难,这长达近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一人知道,当时为把整个准备阶段的活动做好,我一边忙着复习,一边忙着捐助的事情,当时我感觉很累,只能是挤时间去复习,心里只是想为山区的孩子们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7月15日我们五人带着三箱子衣服,一口袋书及500元钱坐上了去岩洞小学的火车。但天公不做美,我们刚到贵阳就下起了大雨,把箱子都淋湿了。在大方县我们买了足球、录音机、铅笔、圆珠笔。经过辗转和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在我们还没有来之前,周围村庄的村民知道我们要来的消息,心里格外高兴,特地把崎岖的山路重新修整了一遍。虽然我们和村民之间有语言障碍,但我们从他们的行动中得到了答案------一种对知识的期盼。到达兴合村的当天晚上,行李还没有整理好,我就去了岩洞小学,当我走进岩洞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仅仅是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一四年级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一四年级的黑板是用两根棍子搭在岩洞上,然后在棍子上搭了一块木板作黑板。由于岩洞的上方没有隔开,在一边上课,在另一边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如果我不亲眼看到这种情形,无论是怎么想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的差。7月20日我们开始上课(只有

三、

四、六年级),刘圣鹏、向华负责三年级,陈兴杰负责四年级,我负责六年级。开始的时候,三年级的小学生听不懂普通话,

四、六年级的学生才勉强听得懂,但要说得很慢。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贫穷状况,只要不下雨,每天下午我们都到农户家去做调查。由于各户之间很分散,而且又在山头上,所以每次都要走很长的山路。农户家里面都很穷,有90%以上的农户都欠债2000~3000元左右,吃的玉米面,有的家庭自己种的只能够吃半年的。为了能够增加一定的收入,几乎每户都养了猪,所以家里的孩子要每天打猪草,背着背篓,上山、下山、很辛苦。有一次,我去吴斌老师家去做客,由于当时天已经黑了,晚上回不来,就在他家住了下来,这一住恐怕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晚,我刚躺在床上,跳蚤就在我身上乱爬,赶走了一只又来一只,浑身不舒服,整整一夜没有睡好。7月31日,除我之外的其他四人开始踏上了回校的路,在他们回校的当天,假期补课的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把他们送到了六里之外的羊场,全体同学手拿老师自做的小红旗,欢送我们回校,在把他们送走之后,我发现有所有学生的眼里含着泪水。8月8日,我也踏上了回校的路,许多学生把我送到了猫场镇,当天我给他(她)们买了一些吃的,他(她)们送给我鸡蛋、面包,说是路上吃的,还有感谢信……返回学校后,我们组织了对“为民小学”100名贫困学生的“一帮一”活动,有的在校大学生把每个月省吃俭用的10元钱给他们寄去,有的寄去了学习用品和衣服等,学生和家长纷纷写来感谢信表示感谢。其中有一位叫郭加勇的学生写道:“徐大哥,我真的太想你啦!我每夜都梦见你。在梦里,你在教我们解答难题,带我们爬山玩水,教我们唱歌、做游戏,但每次刚梦到好玩的时候就醒了,点灯一看却不见你,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床上,这时我留下了眼泪。”

虽然去为民小学进行支教耽搁了考研复习,但是山区孩子对我的期盼和祝福化作一种力量,激励着自己努力学习,终于我以372分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初试分数线。在我得知考研成绩的当天晚上,我兴奋的失了眠(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失眠)。

2003年4月16日是一个让我难以忘记的日子,当我得知今年我校不能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时,我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去岩洞小学当一名支教老师。晚上父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我复试了没有。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不知道怎样把这一事实告诉父亲,最后我鼓足勇气对父亲说:“我不想在这儿读了……”(其实我是多么想在这儿读下去呀!)我对父亲说:“我想去贵州当一名志愿者,我想两年以后再考一个好的学校……”在电话的那一边,虽然父亲同意我这么做,但明显有些失落。毕竟他的儿子以372分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初试分数线,而且极有可能是公费,能不惋惜吗?我非常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情,我想父亲一定会支持我,他会相信他儿子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给孩子们上课,教孩子们唱歌、踢球、做游戏;孩子们把我拉到他们家去做客,家长给我做当地最好吃的饭菜;我们走时,孩子们哭呀哭……每当我想到这些我的心又飞到了岩洞小学。在我准备考研期间,有的学生给我写信说我以后还能来吗?他们说我以后肯定不会再到这儿来了,因为这儿太贫穷了。学生对我的思念和对知识的渴求化作一种力量,永远驱使着我要再一次走进岩洞小学。

还有那一个当地最穷的苗族老太太,人、猪、羊住在一间房子里,房顶是用带洞的塑料布做成的,家里没有煤,没有床,她的侄儿睡在猪圈上面,她就睡在地上。返回学校后,每当外面寒风刺骨时,我就想起那个苗族老太太,贵州的天气也冷了吧,老太太怎么过冬呀?想着想着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当时我身上没有钱,于是我就向我的同学借了400元钱,让资助岩洞小学的吴道江给她买些煤。后来吴道江给我写信说这400元钱已经帮老太太买了6000斤煤。大妈,现在还好吗?还有尊敬的老师、纯朴的村民,你们都好吗?想念你们的那位大学生马上就要和你们在一起了。回首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为山区孩子所做出的牺牲,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冲刺。或许在贵州的两年是孤独而寂寞的,但这只能化作一种动力,让我用自己200%的精力投身于这个贫困山区,这所小学。

后来,经过院里老师的努力,学校特批我保留入学资格两年来狗吊岩义务支教,这在我们华中农业大学建校10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当时,我写了一篇名为《信念永恒》的文章,写的是我想去支教的事,文章在网上发表了,结果被《楚天都市报》的记者看到了。记者叫我去报社做了一个讲述。讲述登报以后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天寝室的电话都快打暴了。我的同学告诉我:“你别上自习去了,全部是你的电话,让我们写毕业论文也写不成了!”,后来我专门坐在电话旁等电话。

在来贵州之前,无数湖北人民关注着这些千里之外的山里娃,他们当中有年过古夕的老者、有中年人、也有青少年和儿童。他们要么捐钱,要么捐书、本子、文具等学习用品。有的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虽然没有捐什么东西,但他们都让我给山区孩子带去他们最真诚的祝愿。难道这些写在书信中的祝语不是最珍贵的礼物吗?

2003年7月初,我只身一人来到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为狗吊岩为民小学进行募捐。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被山区孩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精神感动了。小弟弟小妹妹们纷纷捐出自己心爱的图书,有的学生还捐了钱,说要与山区的学生结成对子。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募捐到儿童图书3000余册。当时由于时间很紧,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我的一位山东老乡送给我的一双凉鞋虽然已经开胶了,但我一直穿着。就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进行募捐时,被一名叫程雨薇的小妹妹发现了,她在给我的信中写到:“虽然您相貌平平,但有一颗宽大、善良的心。今天,我观察您的衣着,一件普普通通的T-shirt和一条jeans,一双已经开了胶的shoes,就从这一点说明,您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您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看完后,我百感交集,眼泪夺眶而出。

在帮助孩子的人群中,有一位年仅17岁的保姆,当她得知这里的情况后,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捐了出来。后来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条件也很差,而且自己马上又要到江苏打工去了,前面的路对于一个保姆来说肯定很曲折,很坎坷,这200元钱如果用在自己身上,也会解决许多生活上的问题,然而她没有这么做!

还有一位姓高的阿姨,家住在筒子楼里面,高阿姨家中没有电话,为了表达对山区孩子的爱意,高阿姨在20天的时间里给我写了2封信,你可知我们之间的距离只需坐30分钟的公共汽车!后来,高阿姨为了能够联系上我,特地买了一张201电话卡,告诉我一定要圆阿姨一个心愿:把自己所能捐的衣物带给山区的孩子。高阿姨对我说,如果我两年后回来,高阿姨愿意接我的班。由于路途遥远,不能带去太多的物品,高阿姨所要捐赠的衣物我没有带过来。高阿姨对我说:“家里的衣服已经整理好了,都摆在了狭小的房间里,就连一个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在我来贵州的前几天,高阿姨知道我快要走了,有一天,她连续给我打了

5、6个电话,说一定要帮阿姨圆这一个心愿。时至今日,我仍内疚万分,不能帮高阿姨实现这一愿望。我对自己说:“今年年假回武汉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心愿给阿姨圆了!一定!”还有一名武汉理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花了200元钱给学生买了儿童图书和玩具。后来,她没有了生活费,我帮他买了一张电话卡,还给了200元钱做车费。

来贵州之前,华中农业大学老干部协会的爷爷奶奶知道我要来贵州义务支教时,老干部们给我开了一个欢送会,会上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爷爷奶奶说要坚持到底,要想办法2年后能留在那里一些东西,同时也不要忘记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身体,而且还给山区的孩子捐了500元钱。还有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党员把他得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的500元奖金捐了出来,至今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当我来贵州义务支教的事在学校传开以后,学校的各个部门都给我开绿灯:打印室免费给我打印资料;照相馆的师傅给了我很大的优惠让我冲洗胶卷;原本7月1日毕业生必须离校,宿舍全部停电,管理科的老师问我:“你什么时候走?你走了以后再停电。”老师还免费提供了用来装书籍和衣服的口袋。

经历了这些事情以后,我比以前更加热爱我的母校,热爱我的老师、同学,热爱母校的一草一木,虽然它不很美,但它很善良!我心中一直记着学校大食堂写的那句话:“今天我以华中农业大学为荣,明天华中农业大学以我为荣!”

快毕业的时候,同学都忙着吃饭喝酒,而我却天天为狗吊岩为民小学募捐。原本6000元的奖学金,由于天天到武汉三镇募捐,一天就会花去20~30元钱,加上给我的妹妹许星星存了2400元钱,最后我来 贵州时总共带了2700元钱。这2700元钱就是我两年的生活费。

7月2日那天,我们已经毕业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由于欠学校的学费,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和派遣证,无法去公司上班。老师也不敢为她担保。当时我就从给我妹妹存的2400元钱中暂时取出1400元,让她交了学费。现在,她已经顺利工作了。前些天她告诉我说先还我1000元,我告诉她:“这是你第一次发工资,刚开始工作,生活上有许多需要钱的地方。”她说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口香糖,要给孩子寄些过来。

狗吊岩的孩子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在来狗吊岩以前,为了能够给山区孩子带去更多的学习用品,我没黑没夜地忙着。曾经有好几次,白天出去募捐,晚上10:30才能回到学校,而回到学校后,又要把好心人捐的东西整理一下,不知有多少次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感到了疲惫,就在活动室内躺在椅子上睡着了。唯一和我相伴的是无数只在我身边飞来飞去的蚊子。

送走了我的全部同学,最后一个离开的是我。当时没有一个同班同学来送我,心里很凄凉。7月15日,我把募捐到的3000册图书和大量儿童衣服打包托运完毕,仅托运费一项就花了600多元。7月16日,我和我们学校的七名大学生志愿者一起踏上了来贵州的列车,他们七个人是来这里暑期“三下乡”的,其中有三名是贵州籍的学生。我们来到贵阳后,贵州都市报用三辆车连夜把我们和所募捐的书籍和衣物送到了大方县教育局,所捐的物品暂放在大方县教育局后,都市报又开车把我们送到了狗吊岩。

来到这里以后,那七位同学都说这里生活条件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在这里吃的是玉米面、土豆和酸汤。但吴道江军人怕我们这些大学生吃不消,就特地买了两担米。他们七个人在这里的时候,享受的 是土豆、茄子、西红柿汤和火腿肠做成的饭菜,这已经是最高级的待遇了。但是他们七人最后还是由于水土不服加上条件艰苦都病倒了,其中有两名病的很厉害。他们于8月1日返校了。他们在返校的长途汽车上讨论着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的团长徐本禹到底能不能在这没有水没有电的地方挺过两年?他们没有返校的时候,就对我说:“如果感觉真的坚持不下就回学校吧!在这里你还是自己开个火做饭吧!这里的饭没有营养,而且也不卫生,时间长了你就会坚持不下去的!……”

他们七个人的病倒也给了我一个吓马威。我也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身体来了。我怕自己的身体会和他们的一样不听使唤。还好,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只是胃不怎么好,吃的东西也不怎么消化,记得有几次疼得睡不着觉。幸亏我带了两年用的药物,是武汉的三位好心人捐给我的。

现在我是和吴村长家吃住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不怎么适应这里的生活,原来我是不吃辣椒的,可是来到这里以后,每天都要吃辣椒,让我感觉很难受,有一种想吐的感觉。而且这里的卫生条件也很差,苍蝇到处乱飞,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现苍蝇在里面。当地情况就是这样,刚开始很恶心,后来心想:这里的条件就是这样又能够怎样呢?我就对自己说,就当没有看见罢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吃玉米面和酸汤了。饿的时候,一顿可以吃三碗玉米饭,平时都是吃两碗。虽然不好吃,但饥不择食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字“吃”!只有吃饱了,能吃了,身体才有保障,才能在这里支教下去。在这里早上吃的是面条,中午和晚上吃的是玉米饭和酸汤。由于这里离镇上有18公里,很难吃上新鲜蔬菜。在猫场镇上的人说:“徐老师在这里吃玉米饭肯定不适应!”他们给吴村长提意说给我开个小灶,让我单独吃。我不想给吴叔家添麻烦,我想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够吃!

我是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由于背阳,很阴暗,很少见到阳光。就这么小的地方成了我学习的乐园,在一张比较大的桌子上摆满了我的书籍,有专业书、文学书、英语书、数学书等。桌子上放不下就放在床上。地上摆放着我的生活用品和好心人捐给我的物品。原本狭小的房间变的更加狭小。来到这里我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袜。刚来的时候,和我一起来这里的杨倩同学看到我穿的袜子全是窟窿,她把她的三双袜子送给了我。她说:“男生女生的袜子一个样,你就穿吧!”在我所带的衣服中,有一些是好心人捐给我的,其中包括我的两双鞋中的一双。由于这里条件差,也没有必要穿好的衣服,我告诉在华中农业大学读书的同学,让她把我的那两件最好的衣服捐给新一届的学生。我穿不着还不如捐了它,让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穿,其中有一件西服是我的大学老师送给我的,我舍不得穿;另一件是我的母亲给我买的,我也没有舍得穿。

这里离猫场镇太远,加上一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去镇上的机会很少很少,只能是遇到星期天是赶场的时候才有机会去一趟镇上。我是一个节俭的人,平时赶场很少买吃的东西,办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取信和发信。取信的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里有从外界传递进来的信息,有朋友对我的关心。其实最伤感的时候也是取信的时候,每当吴叔赶场回来,我总是要问:“吴叔,有信没?”当我得知没有来信时,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心中又多了一层孤独与寂寞。让我感动的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来信100多封,虽然我的学习压力很重,但我还是每一封信都回,我不想让别人苦等着。到现在我还有二十多封信没有回。由于在武汉存的2000元钱在这里取不出来,在9月10日那天,我身上只有50元钱,原本打算中秋节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为了省钱,我是让我的老师帮我传达了儿子对父母的思念。当时,《楚天都市报》的记者了解到我的情况后,说要把稿费给我寄过来。我告诉记者,帮我把这笔稿费捐给贫困的湖北人民吧,因为我欠湖北人民的实在太多太多。前不久,一位叫施琳的读者给我寄来了100元钱,说是让我买些鸡蛋。

在来这里之前,我骗家里说来这里每个月还有400元钱的补贴,其实,一分钱都没有。后来,不知道家里怎么知道了真实情况,我担心家里会骂我。还好,家里都很理解我支持我。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来到这个没有水没有电的地方。

现在,这里一周要上六天课,一天上课的时间达到了8个小时。我自己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东西。学生写一篇200多字的文章有20几个错别字是很正常的现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全班40名学生中有多少人听说过雷锋的名字,结果只有四个人知道;全班没有一个人听说过焦裕禄;有一个同学听说过孔繁森,我问他孔繁森是什么样的人时,他说:“孔繁森就是毛泽东!”我笑过后,心中有一种钻心的痛,我不知道这些孩子应该从什么地方教起。这里的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差,有时讲了10遍20遍的东西,学生还是听不懂。有时,我就气的把书一丢,走出了教室,可最后还是要回来。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用我捐来的图书建立了一个图书馆,让学生借书看。如果这里拉了电,我打算给为民小学募捐20台电脑。

白天,我总是拿着一本《英语沙龙》,当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和课间休息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个背影端坐在讲桌前,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的这个人就是我;晚上,要批改作业、写信、写日记、看专业书。每天晚上都要深夜12点钟才能入睡,早上5点起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想学习,但时间又不够用。如果以后回到武汉读书,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再苦再累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怨言!

前不久,为了省钱,我有20多天没有买蜡烛,因为在这里蜡烛要2毛钱一支,一天要点两支,一天就是4毛钱。如果点煤油灯的话,只需要不到1毛钱,一天可节约3毛钱,一个月可以节约10元钱,一年可以节约120元钱,是三个学生的学费钱!由于一直在蜡烛、煤油灯下面看书,原本450的眼睛比以前更加近视了,看东西更加模糊了。

在这里,我的学生、老师和我的好朋友是我的大后方。他们给我寄来英语书、学习磁带。由于这里离邮局太远,买邮票很不方便,我的同学就给我寄来邮票,有的五张,有的二十张,滴滴爱心之水,每时每刻都在浇灌着我的心田,让我幸福,让我快乐!

在这里,我最想念我的家人、同学和老师。但为了省钱,我半年的时间里只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而且还是在18公里外的镇上。特别是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我更想念我的家人、同学和老师。每当我了解到我的同学都已经工作了,读研究生了,在信中讲述他们的美好生活,这是我总会热泪盈眶。国庆节的时候,我的同学告诉我说,他要到杭州去看我的同学了,心里太高兴了。此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老同学泪眼相别时的情景,想到自己没有人相伴,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每当这时候,我总是拿出我的相册,一遍又一遍地看,和照片上的同学、朋友说几句话,只有这时候我的心里才会舒坦些。

我在这里一周要上六天课,一天上课的时间达到了8个小时。我自己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东西。学生写一篇200多字的文章有20几个错别字是很正常的现象。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全班40名学生中有多少人听说过雷锋的名字,结果只有四个人知道;全班没有一个人听说过焦裕禄;有一个同学听说过孔繁森,我问他孔繁森是什么样的人时,他说:“孔繁森就是毛泽东!”我笑过后,心中有一种钻心的痛,我不知道这些孩子应该从什么地方教起。这里的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差,有时讲了10遍20遍的东西,学生还是听不懂。有时,我就气的把书一丢,走出了教室,可最后还是要回来。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用我捐来的图书建立了一个图书馆,让学生借书看。如果这里拉了电,我打算给为民小学募捐20台电脑。白天,我总是拿着一本《英语沙龙》,当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和课间休息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个背影端坐在讲桌前,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的这个人就是我;晚上,要批改作业、写信、写日记、看专业书。每天晚上都要深夜12点钟才能入睡,早上5点起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想学习,但时间又不够用。如果以后回到武汉读书,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再苦再累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怨言!10月底,贵州民族学院通过贵州省团委和《贵州都市报》的记者联系上了我,说是让我给贵州民族学院的学生作个报告。原本不想答应这个邀请。后来我想为什么不通过自己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呢?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我答应了!11月11日晚,贵州民族学院的报告厅内坐满了学生,不知是怎么了,我流泪了,在坐的学生和老师也流泪了。我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在那里太多的苦无人倾诉,太多的孤独与寂寞无法排解……还有那些可怜的孩子和穷苦的农民,自己感觉很无助,感觉到自己的势单力薄……我多么希望能有个伴,和我一起走过这两年的历程,帮我排解孤独与寂寞……然而这里的生活条件让我明白这只是一个难以圆的梦!还有我日日夜夜牵挂的家人,自己欠家里的太多太多!

报告作了79分钟,37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报告作完后,贵阳公交出租公司工会的陈主席给我买了两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送给我200元的车费钱;就在前一天,刘阿姨还给我买了衣服。

从贵阳回来后,由于耽搁了五天的时间,自己的压力更大了,要赶课程进度,抽出时间来准备期末考试。原来一星期休息一天的机会现在也没有了,一星期上42个学时的课,虽然比以前累了些,但感觉很充实。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把好心人捐给学生的本子全部存了起来,用来当作奖品发给那些学习成绩好、学习进步快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原来的最高分只有83分提高到99.5分;平时下午上课我总是比其他年级的老师提前半个小时,让学生借阅课外图书,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原来五年级的学生只会写200多字的作文,而且还有30多个错别字,句子更不用说了,现在他们可以写500字的作文了,错别字比以前少了,句子比以前更通顺了。虽然进步不是很大,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在我走的时候,能有更多的学生升入初中。如果还有学生走入高中和大学的校门,我就知足了!12月8日的前夜下了一夜的雨,崎岖不平的小路变的更加泥泞。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有5名学生没有来上课,我问同学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来上课。有的说天气太冷,路不好走,来到半路又回去了。有的不知道为什么。当天我认识到如果不搞清楚其中的原因,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当天上午,我没有上课。我带上了两名学生,他们给我带路。来到了黄绍超家,在他家的外面我们听到了电视的声音,我猜想他正在家里看电视。走到他家门口,两条凶狠的狗不停地狂吠,不让我们走进去。听到狗叫声,他乐呵呵地从屋里跑了出来,当看到我的时候,他哭了。我劝他上学去,我对他说我不会批评他。但怎么说就是不去,后来他的叔叔想把他拖到学校去,结果他把书和本子全部丢到了泥水里。我问他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他说就是不去。我和学生劝了他一个多小时,结果无动于衷。在家玩的还有他的弟弟,他已经半个月没有去上学了,我劝他去读书,他说他还没有玩够,他哥哥不去他也不去。

在回来的路上,我深深地自责:是我没有教育好我的学生。后来我得知他的爸妈都去打工了,家中只有他的爷爷和奶奶。他们也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象这样的家庭在这里还有很多。这样以来督促学生学习的任务全部落在了老师的身上,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很大的压力。怎样才能教好这些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以前是不是自己管的太严厉了?还是教育不得方法?我思考着……

第二天,我认为他会不来上课,在我来到教室之前,他已经早早地坐在了教室里。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批评他,也没有提昨天的事儿,我不想给他更大的压力。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我送给他两个本子,让他好好学习。我一改以前严厉的做法,而是很平和地对他说:“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再迟到、旷课了!”从此以后,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再也没有旷过课。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应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

还是12月8日那天,由于何福洋和他的弟弟何伟都没有来上课,我来到他们家,当时他们的父母都不在家。当我问他俩为什么没有去上学时,“没有鞋穿!”何伟说,“我妈妈帮我们到镇上买鞋去了”。说完他们两个都哭了,当我把目光投向那沾满泥巴的小脚时,心里一阵刺痛:他们怎么能够受得了?我穿着皮鞋脚还冷,而他们却打着赤板!没有鞋没法上学了,我给他俩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在家里学习。在回来的路上,心里越想越痛……回到我住的地方,拿了50元钱给他家送了过去,让家人给他们买几双鞋穿。后来,我班上的龙菊病了(她是我们班上的生活委员,每天放学总是先把地扫完,把窗关好,然后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而且一病就是一个星期。当时我忙着准备复习和批改作业,没能抽出时间去看她,我让她妹妹从我这里拿了感冒药和一袋豆奶粉。龙菊病好的当天,我走了十多里的山路来到她的家,到家时已经漆黑,汗水把身体和内衣沾在了一起,湿漉漉的。家徒四壁,除了一个柜子和一个盛放衣服的箱子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家具。寒冷的北风透过用篱笆做的墙壁跑进来,钻进我的衣内,一阵冷颤。她的爸爸怕我冷着,就在地上生起了火。由于家里没有桌子,龙菊写作业只能趴在床上……后来我给她姐妹俩交了学费,并且答应她们,只要成绩好,我会一直资助她们上初中、高中……在班上我还资助了一名男生,帮他交了学费。

现在上课成了我的一种精神寄托。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苦口婆心地劝我走的话,我可能会动摇。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学生,学生也离不开我。学生都希望我能够在这里多呆几年,把他们教上初中。现在,即使我病倒在讲台上,我也不会离开这里,因为我舍不得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纯真无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和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

在这里,我正在练习写作。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好更好地教学生;二是想投稿,如果能发表的话,还可以得到稿费,可以用来补贴生活。我知道我的写作水平有限,文学功底可以说无,但我不会放弃,我相信天道酬勤!付出总会有回报!

我去年托吴道江给苗族老太太买的6000斤煤现在还没有烧完。苗老太的生活现在还是最苦的,但比去年要好一些了,必竟有房顶了,有煤了。当我走进她那破旧的房间,我惊讶地发现她冬天一直没有被子盖,当时我把刘阿姨送给我的一件皮大衣送给了她,让她晚上睡觉盖上,保暖一些。后来一位好心的读者从杂志上了解到苗老太的情况后,寄来了150元钱,我帮苗老太买了一床被子和一个锅,还剩下60元,到来年再给她买些生活用品。

在来之前,我给当地两位孤寡老人各买了5斤油好用来过年;我怕给吴长荣家(我吃住在他家)带来生活上的负担,每一个月我给他家100元的生活费。由于自己没有工资,不能在物资上帮助更多的人,只能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我是一个坚强、自信而又不甘寂寞的人,条件越差,生活越苦,我的意志就越发坚定。可不知为什么曾经有两次在睡梦中醒来,泪水已经打湿了枕巾。为了能够把义务支教的两年时间补回来,我正在自学研究生的课程,我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三年的研究生课程。我知道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心血。但我不会放弃,也不会退缩,我会坚持到底,直到奇迹发生!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我没有放弃抗争,没有放弃改变这贫困山区的决心,为了这个小山村我会义无返顾地走到底!现在我已经来到了胜似天堂的武汉,可是每每想到我还要回到那个贫困的小山村,还要忍受煎熬时,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真希望时光能够慢下来,让我好好享受一下这有电有网络的幸福生活!

为了省钱,今年过年我不能回家。1月1日,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话还没有说完就哭了,其实我特想念家里,特别是我那身体欠佳的母亲和年迈的舅舅!为了挣生活费和路费,我寒假留在武汉打工,报社的毕云姐给我找了做家教的活儿,一个月1000块钱。这样,下半年的生活费就有了,而且还可以省下一些来资助学生。现在我正在武汉四处募捐。等来年,我就把我的国家奖学金所剩的4000元钱全部拿出来,加上社会上的好心人捐给我的钱,成立一个“恒爱基金”,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上学的机会。过几天,我就要到敬老院去住了,今年过年我无法回家看望我的家人,就让我把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当作我的亲人,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看时光飞逝

我祈祷明天

每一个小小的梦想

都能够慢慢地实现

我是如此平凡

却又是如此幸运

我要说一声谢谢你

在我生活中的每一天

我很快乐!因为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在帮助着我,而我也在帮助着别人!

第15篇:杨向明事迹报告会

21秒“冲刺”勇救落水儿童

六(1) 金莹

他从听到呼救声到开始救人只用了短短的几秒钟,他为了救人主动放弃3次生还机会,他还没有机会告别年事已高的双亲、体弱多病的妻子、即将高考的女儿,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杨向明老师!

在泰州城区玉带河边,至今仍贴着一个寻鞋启示。鞋子是杨向明老师救人时落下的,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那天的惊魄一幕。

时间回到5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泰州市海陵区中山社区东城河13号居民楼附近,13岁男孩小越(化名)在玉带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河里。杨老师当时正在附近倒车,听到呼救声后,他立即停车跑去救人。

杨向明老师跳下河,一把抓住小越便往岸边游。小越却突然紧紧抱住杨老师的脖子不松手,导致施救极为困难,杨老师渐渐体力不支。见情势危急,有围观群众急得让杨老师先掰开小越的手,上岸后再想办法救小孩,但他却用一只手死死挽住孩子的身体不愿放手,最后两个人沉入水中。

在男孩落水的关键时刻,杨老师奋不顾身,勇于担当。即使自己不谙水性,即使已被拖得筋疲力尽,即使最后一刻仍可独自上岸全身而退,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陆续赶来的4位热心市民跳入河中,经过几分钟的摸索,先后救出了杨向明老师和男孩。遗憾的是,经过6天6夜与生命的抗争,虽经全力抢救,5月7日18时09分,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的杨向明老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年仅41岁。

好人——“有困难,找老杨”

五(2) 李英豪

他是办公室里来得最早打扫卫生的“老黄牛”,他是免费为邻居孩子辅导作业的“好邻居”,他是乐善好施的“热心人”、爱管闲事的“好市民”„„

5月12日下午,一名陌生女子出现在了杨向明老师的灵堂。她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灵柩后低声哭道:“恩人,我来送您了,您一路走好。”这位陌生人名叫丁宏琴,是泰兴市分界镇官庄村11组村民。2011年11月,杨向明从媒体上得知丁宏琴因家庭贫困无力给身患尿毒症的丈夫治病的消息,便瞒着家人和单位同事悄悄给丁宏琴家汇去5000元,还多次打电话慰问。“杨老师资助了我们,我们却一直没有见过他。”丁宏琴说,看到电视上播出杨老师去世的新闻后,她特地从泰兴赶来吊唁,“如果不是杨老师出事,这件事情可能永远沉在心底。”

“他一直都很善良、随和,待人真诚,在那种情况下,他能做出舍命救人的举动,我们一点也不意外,他资助丁宏琴,我们更不会惊讶了。”对儿子知根知底的杨镇祥老人轻声说。是的,杨向明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不是偶然,他的英雄壮举是道德内化为本能的正义冲动,源于平时的情感积累,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

杨老师的善举在村里数不清

五(2) 伍彦月

在杨老师救人前一天,他还托人给村里一位孤寡老人捎去了200元在蒋华致富街双圩路一幢3层小楼房旁,记者遇到了杨向明老师老家的邻居们。70岁的退休老师符若水,既是杨向明爷爷的学生,又是杨向明父亲曾经的下属,也是杨向明老家的邻居。“向明有这样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有其父母,必有其子!”符若水说,向明一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人,向明的爸爸、爷爷都是老师,10多年前就获得了政府颁发的《教师世家》匾牌。“5月1日前都没下雨,向明出事后,天一直就没好过。尤其向明走后,天天下雨。这是苍天动容,天在落泪啊!”说到最后,古稀老人不禁老泪纵横。这几天,与杨向明从小一起玩大的任国防天天往泰州跑,他用自己的面包车已带了30多个乡亲去吊唁杨向明。他眼圈红红地回忆说:“村民吕红的父亲去年中风在家,今年在家过春节的杨向明得知消息后,当场掏出了1000元。在他带动之下,大伙共同捐款1.18万元。”“向明的善举在村里数不清。”任国防说,2008年,杨向明全家从村里搬到镇上已好几年了,一听说村里要铺水泥路,他二话不说让父亲给村里送去了2000元。后来路修了一半,钱不够,他又给村里送了一笔钱。“由于五一节回老家匆忙,就在救人前一天,他还托我捎上200元替他看望一下村里一位孤寡老人。”在74岁的村民朱国章眼里,杨向明就是他家的大恩人。就在救人前一天,杨向明还专程来看望过他。朱国章说,前几年,杨向明一直资助他读大专的孙子每学期500元生活费,一直坚持到孩子毕业到扬州工作。“没有杨老师就没有我孙子现在的好工作。杨老师,好人啊!”

尽心尽力,精心施教 六(1) 印雨林

作为一名老师,杨向明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杨向明老师1991年参加工作, 便担任了毕业班的数学教学,由于成绩突出,深得领导的信任,98年担任了蒋华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兼团支部书记。杨向明老师坚持早到校,晚回家,积极开展各项中心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廉洁从教演讲比赛及心得交流;为所有教师开展心育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杨向明老师是我们学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小组的核心成员,多年来参加对江苏省道德模范刘绍安的采访工作,参加了我校 “刘绍安中队”的组建工作,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策划“诚信在传递”赠书活动,传递模范的力量;寒来暑往,杨向明老师用一言一行传递着活力与能量!

杨向明老师对工作问心无愧,但对家人却深感内疚、自责。由于工作繁忙,妻子在泰州工作,家务活很少顾及,买菜、做饭、洗衣几乎都落到了年近七旬的父母肩上。每到周末,本该去泰州看看正上初中的女儿,去享受家人团圆的幸福,可杨老师总不能尽责,很多双休日都用来准备教案,批改作业,根本顾不了孩子,顾不了这个家,女儿常戏称是“太阳底下最忙的小学教师”。2005年的春天,正在上课的杨向明主任接到了电话,母亲突然生病,需要立刻做手术。面对全班的学生,杨老师毅然决然地把课讲完。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之间,常常累的精疲力竭。但杨老师却从无怨言,没有放弃一个学生,因为他的脑海中总浮现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六(1) 朱宇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杨向明老师每接一个班,都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身心特点,特别关注留守在家的孩子,关心体弱多病的孩子,竭尽所能地资助困难孩子。杨老师班上有个孩子叫赵斌,家庭条件十分差,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时间管教孩子,他从来不做作业,学习也跟不上,班里的其他孩子都不愿意跟他玩。看着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脸上竟没有那应有的天真和笑容,总是孤单地坐在教室的后角落,杨老师悄悄找来几位学生,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玩时也叫上他,把没用完的本子送给他,学校开展捐款活动,为了不伤他的自尊,杨老师也悄悄为他补上一份,他变了,脸上有笑容了,学习也主动了。

杨老师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2008年汶川地震,杨向明老师慷慨解囊,2008年秋,印晨韵同学患红斑狼疮,生命垂危。面对巨额的医药费,贫寒的家庭一筹莫展。杨向明老师在班级开展“人人献出一份爱,救救同学印晨韵”的爱心捐献活动,并带头捐出了500元。印晨韵也因此被评为“泰兴市首届十佳美德少年”。杨向明老师也获得了“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

杨老师爸爸

四(2) 陈子玥

凌爱美老师深情回忆说:“那时在班上,孩子都亲切地喊他杨老师爸爸。”2006年,班上有个父母离异的学生小凡(化名),跟随祖母生活。性格孤僻的他待人态度蛮横,成绩也不理想。于是,杨老师对他投入了更多的关爱:看见他缺少学习用品,便默默地给他买好;星期天,把他带到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节假日,登门辅导他的学习;对于他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表扬激励。

有一次,班上的孩子递给杨老师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杨老师爸爸,您是我最亲的人!于是,“杨老师爸爸”的称呼便在班上叫开了,许多同学都乐意这样称呼杨老师。

细心的杨向明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年已经读初二的戴轩航,至今还留着杨老师在他10岁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副乒乓球拍。在戴轩航心里,杨老师一直很细心。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着每一个学生的生日,每逢学生生日,他总会送一些小礼物,或是写有祝福语的卡片,或是写有鼓励话语的本子。在戴轩航十岁生日那天,他得到了杨老师送的一副乒乓球拍。“他知道我对乒乓球感兴趣。”戴轩航说,那个惊喜让自己兴奋了很长时间,知道老师去世的消息后,自己再看到那副球拍时,总是忍不住流下泪来。不仅如此,杨向明还在他的办公桌的抽屉里备有一个常用药品盒,学生有感冒、咳嗽、拉肚子了,总会去找他,而他总是关切地问清病情,倒上一杯水让他们先服药并通知家长。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市

“杨向明老师的身上闪耀着当代人民教师的人格光辉,标示出泰州这座大爱之城的精神高度。”杨向明去世后,泰州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泰州发布”发出的这则评论,得到众多网友的共鸣。

如今,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被救男孩的父母特地来到寄思园送别杨向明。“杨老师,我们对不起你!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一进门,两人就在遗体前长跪不起,放声痛哭。将杨向明和落水儿童抢救上岸的“四勇士”张云、朱宝民、栾仕信和李章进也相约赶来告别最美教师,悲伤里夹杂着些许遗憾,“要是我们当时早一点到现场就好了。”吊唁登记簿上,写满了许多热心市民的名字和单位名称。 在课间时间,杨向明生前所带的两个班级97名学生,围着他的办公桌,点起了祭奠明烛。大家在办公桌前深深鞠躬,将一束束白色的百合与雏菊轻轻摆在了办公桌上。

杨老师去世后,市民还自发在网上举行悼念活动。“他以自己的行动,触碰着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位;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神圣含义;他以自己的行动,托举起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杨向明,500万泰州人民为之骄傲的名字,让我们永远记住!” 为表彰杨向明老师的先进事迹,江苏省文明委日前发出向杨向明同志学习的决定,省文明办追授杨向明“江苏好人”称号;中共泰州市委决定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泰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认定杨向明的义举属于见义勇为行为。泰州市教育系统已开展向杨向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场学习英雄、弘扬正能量、建设大爱之城的活动,正在泰州大地展开。

杨向明老师,永垂不朽!

杨向明老师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事业、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学生们,独自走向了最远方。 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有无数个素不相识的人们在他熟悉的家乡为他祝福和祈祷,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在危急关头,面对落水儿童的呼救,杨老师毫不犹豫的义举彻底的感动了我们。此时此刻,任何的称号对他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杨老师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真正的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行为准则,一名公民的行为准则,和他对正能量的完美诠释。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部分人已经放弃了信仰从而转向拜金。而也有一部分人还在默默的坚持着,他们没有口号,他们不图回报,正是他们,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 正是他们,才是我们重塑信仰的曙光。

杨向明老师,永垂不朽!

第16篇:杨广和事迹报告会

洋湖中学杨广和事迹报告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一、宣布开会:

九月的歌跳动着欢快的旋律,九月的歌闪烁着丰收幸福的光芒。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在火花中怒放,在青春中闪光。他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他的事迹带给中外人民极大的影响。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雷锋。对,他就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虽然他生命短暂,但他的精神带给我们朝气和希望。在我们阳信有一位回民兄弟,他被誉为“当代活雷锋”,他的名字和事迹传遍了齐鲁上空,他的赤诚燃遍了整个梨乡大地。他就是当代活雷锋、奥运火炬手——杨广和。在祖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之际,我校荣幸邀请到了当代回民活雷锋、奥运火炬手杨广和做事迹报告。下面我宣布:事迹报告会现在开始。

二、介绍杨广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首先,请校长李振华为大家介绍杨广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感谢杨广和同志对我校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

三、请杨广和同志做事迹报告

四、由共青团员敬献鲜花和锦旗

五、由学生代表宣读:向“当代雷锋”杨广和叔叔学习的倡议书

五、学校领导讲话:

六、宣布大会结束:老师们、同学们,听了今天的报告,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雷锋和杨广和同志都是乐于助人,却不求回报的好人。他的光辉事迹将鞭策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时代呼唤、需要雷锋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以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名义,做一个像雷锋、杨广和同志那样的人!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足迹;今天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一份真挚的感情,来到洋湖中学,把自己在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关注青少年成长等方面作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报告。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在百忙之中应邀参加我们的报告会。

报告会到此结束,各班按顺序带回。

让雷锋精神之花开遍阳信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全校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的道德风尚。把学习雷锋和学习杨广和同志有机结合起来。

1、重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2、重温雷锋原著,进一步了解雷锋的崇高思想境界,深入宣传雷锋事迹。使雷锋精神人人皆知。

3、开展“四个一”活动:

学雷锋,看一本好书,让精神世界更美好。 学雷锋,做一件好事,做到心中有他人。

学雷锋,树立一个小目标,使自己前进有方向。 学雷锋,改正一个缺点,不断使自己奋发向上。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把握精髓, 创新思路,与时俱进,科学诠释,时代变了,如何学习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不断加强领导,营造氛围,使学雷锋活动步入常态化。越是经济发展了,人们富了,越需要雷锋精神。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钻进书本中去,深入到实践中,不断用理论学习的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改革创新、发奋图强。要敬业奉献,甘当“傻子”,致力于在平凡岗位上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不断加强修养,知行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新风正气。杨广和同志已经是我们阳信一张亮丽的风景和名片。来到美丽的鸭梨之乡阳信,见不到杨广和是一个遗憾。让我们共同努力使雷锋精神在梨乡大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结出丰硕、甜美的果。

第17篇:事迹报告会领导致词

XX县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

(2010年11月1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我县创先争优活动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突出主题载体提炼、四项重点工作、党群共建等重点,落实分类指导、典型引导、巡回督导等措施,机关、农村、社区、教育、卫生、非公企业等各类党组织分别开展了争创“我是共产党员模范岗”、“争三强、解三难、靠四责”、“民情1+

1、服务你我他”、“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三查四到位”、“三凝聚”等载体活动,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举办了巡回演讲、工作推进、红色短信征集、典型选树等专题月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丰富了创先争优内容,深化了创先争优内涵,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创先争优促科学发展的澎拜激情和旺盛斗志。

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经过层层选拔、反复比较,我们遴选了平岘村党支部、农技中心党

支部以及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王锡刚、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魏相如等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组成先进事迹报告团,给大家做一次别开生面的报告。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县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目的就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正确导向,在全社会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以创先争优活动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工作动力。参加今天先进事迹报告的10名同志,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机关、有的报告的是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奋斗历程,有的报告的是共产党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希望参加今天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聆听,借鉴学习,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在履行职责中创先争优,在踏实工作中创先争优,在创新创造中创先争优,为实施好“对接两市、承建新区、拓展空间、跨越发展”新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先进事迹报告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18篇:沈浩事迹报告会

沈浩事迹报告会实录

[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同志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在开始。

[翟卫华]:全体起立!奏国歌!请坐下。

[翟卫华]:沈浩同志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作为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任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因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在小岗村任职六年来,沈浩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小岗村脱贫致富,在广大群众心中树起了共产党人的丰碑。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对沈浩同志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同志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特别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沈浩同志的崇高精神,今天,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中共安徽省委在这里联合举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翟卫华]:刚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号召大家向沈浩同志学习,争做沈浩式的优秀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贡献力量。李源潮同志亲自出席今天的报告会,并将做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宣传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亲切关怀。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河北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共七百多人。

[翟卫华]: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报告团成员,他们是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金昌同志。沈浩同志的哥哥沈明儒同志,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同志。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下面请工作人员向报告团成员献花。[15:40]

[翟卫华]:现在请报告团成员做报告。[15:41]

[解说]:三十一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大包干”的红色手印上,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三十一年后,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位村书记,用他那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他就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他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

沈浩同志。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这是小岗村人写的一副挽联,他们在送别相伴六年的好书记时,和着泪水写下的。

这也是沈浩同志的真实写照,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小岗村人。请听安徽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为您讲述沈浩带领小岗走上致富路的感人事迹。[15:45]

安徽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

报告标题:《带领小岗走上致富路》

[马占文]: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前不久胡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亲切看望了沈浩的家属。沈浩这样一个村书记去世,会受到总书记中央领导的关注,为什么?为什么沈浩的离去会让小岗村感到如此悲伤和不舍?小岗村曾经为中国改革做过重要贡献,可是,由于受传统农业和小生产方式的束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徘徊不前,群众的思想也难统一,村干部班子换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问题越来越严重。六年前,沈浩来到小岗村,让他感到最沉重的一句话,为了找准小岗村科学发展之路,沈浩废寝忘食,他走进一户户农民家里,和乡亲们共同探讨致富的思路,他带领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华西、南街等农村学习考察,开拓视野解放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沈浩和小岗村人终于开始摆脱单一传统动也得发展模式,向发展现代农业,商贸旅游,村办特色工业方向转型。沿着这个发展路子,沈浩进行了不懈的奋力开拓。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由于京沪太路线隔开了小岗村的联系,从凤阳县去小岗村要绕行二十多公里,这是发展工业和旅游的最大瓶颈。他要修桥,但是谈何容易,但是他迎难而上,终于把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小岗,小岗村铁路桥合成的时候,南京段整整停运了四十分钟。

如果说解决交通问题主要是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那么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必须由小岗村人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能实现,这在大包干发源地似乎尤为困难。2006年,沈浩从上海引进一家公司准备到小岗村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一开始个别农民以为要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无论怎么解释都想不通。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沈浩一趟趟亲自上门,给大家解释。可是刚刚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甚至有人指责沈浩的改革是在否定当年的大包干。那段时间,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到小岗村去看他,那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子也沙哑了。我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根本出路,我也知道,改革是有风险的,可是当年搞大包干的风险不更大吗?只要能使小岗富裕起来,我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他把目光移向远方,泪水也无声的滴落了。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一种敬意和欣慰从心底里犹然升起。在沈浩努力下,到去年底,小岗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两千多亩,经济效益提高了两倍。

2008年9月30日,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小岗村,对小岗村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殷切的希望。胡锦涛热情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没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沈浩在日记中写到,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更是动力,农村有困难更有机遇,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成现代农村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合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委员引进好的效率,沈浩东奔西走,今年元月5日,美国的官员专程从美国来到小岗村吊唁沈浩,他清晰记得就是在去年这一天,受沈浩邀请他率总部成员来小岗村考察,那天特别冷,虽然约定时间是上午十点,可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的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着他热切而真诚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的打动了。就这样,去年1月8号,总投资15亿元的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落户到小岗,这是一个里程碑。

六年来,小岗村共引进项目13个,20亿元,目前到位资金2.3亿元,乡亲们说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六年,家家都住上了新房,这是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六年,这是小岗村民生改善最显著的六年。更为重要的是,小岗人的观念变了,心更齐了,发展思路清晰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几万人,小岗核桃供不应求,小岗村五个工业项目已经竣工。就在小岗村的美好蓝图一天天变成现实的关键时刻,沈浩却泪倒了,倒在他住在六年的小屋里,倒在他无限热爱的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父老乡亲。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他忠实的履行了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他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他发扬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弘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他具有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

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有千万个沈浩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谢谢。[15:57]

[解说]:凤阳鼓楼,苍然屹立。

历经六百年风霜雨雪,朱元璋亲笔书写的\"万世根本\"依然遒劲而厚重。

人民乃国家之根本,土地乃农民之根本。

作为农民的儿子,沈浩知道这\"万世根本\"所具有的千钧力量。

不放弃,不懈怠,勇于担当,顽强拼搏。

真心换真情,实干得民心。

沈浩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讲述他和沈浩相处的那段日子。[16:00]

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

报告标题:《群众心中的好书记》

[赵家龙]:我报告的题目是群众心中的好书记。作为沈浩的助手,我和他朝夕相处,几年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2009年11月6号早晨6点50分,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时刻,快来人,快来人,沈书记不行了,听到村民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跑到沈浩的床前,老沈老沈你怎么了,可无论怎么呼喊,他再也没有醒来。

我看到他攥紧拳头的右手紧紧压住胸口,这是猝死的症状,我突然想起8月21号,我和沈浩从江南大学办事返回过程中,他对我说最近老感到胸口闷得慌,我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等忙过这阵子再看看,我没有再催他看病了,就是这让我深感愧疚。沈浩,我的好兄弟,为了小岗村,你累坏了身子,操碎了心,你这一走,我们该怎么向你的家人交代呀?临走时,你的手还紧压住胸口,案头还摆放着工作的完成时限表,我知道你是舍不下小岗。

六年前,沈浩刚来到小岗村工作,有村民议论,省城来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可沈浩却笑呵呵的走访农户去了。时不时碰到冷脸他也从不生气。一户人家,家属和两个孩子有精神病,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脏,灶台上,饭桌上苍蝇飞来飞去,一般人不愿意去他家,沈浩知道后,特地去他家看看。快中午时沈浩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盘烧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进了沈浩和村民心中的距离。他跑田头走农户,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农民家里的饭就端起来吃,他为特困户办了低保,修建了住房。渐渐的,村民和他拉起了家常。有村民说集体资产长期被少数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沈浩问清原委,他知道这是小岗村在看他敢不敢碰硬,能不能干事,对此他直面矛盾不回避,三番五次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最后收回20间公房等集体资产。为了推进工作,为了坚持原则,沈浩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小岗人慢慢的接纳和信任这位新来的书记。

在小岗工作生活了六年,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他睡觉也不插门,村民只要找他,无论白天黑夜,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2008年3月,新合并的小岗,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十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了,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我们看他太累了,心疼他,就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个铁门,就是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有想到他看到这个铁门却说装这个干什么,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把我和他们隔开了吗?被他一顿数落,我反而更加敬重他,也感到了老百姓在沈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这扇铁门自打装上从来也没有锁过,就一直敞开着。

六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一百天,一心扑在小岗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无保户过您,他外出招商用真诚打动人家,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GLG深加工范围时,有两百多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动祖坟是犯忌讳的事,更是农村的老大难,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做思想工作,并且选在空地上新建了坟墓,还铺上路,为的就是方便群众迁坟。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安了32个先人,这家人认为这是风水宝地,不愿意迁移,沈浩带着我们一家家上门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这家有威望的长辈出面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的实惠,沈书记,我们听你的。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扛着铁锹上了田地,都是忙着迁坟的乡亲。看着乡亲们跪在地上祭拜,沈浩双手抱拳,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给你们的先人鞠躬了。沈浩深深地弯下了腰,他的眼泪和乡亲们的眼泪流在了一起。此情此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群众中赢得高度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们仅用了三天时间,204座祖坟就全部迁移完毕,GLG项目按时入住,半年后民用田试产成功。

六年来,沈浩团结带领村干部班子,埋头苦干,把纸上一幅幅蓝图变成了现实。通往省城县城的交通便捷了,自来水通了,文化广场建好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可带领我们拼搏奋斗,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好书记却永远地离开了。把无尽的哀思留给了深深爱着他的乡亲们。2009年11月12号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我们原打算一大早就去墓地纪念他,可当天我们连续接待了好几批前学习沈浩先进事迹的干部群众,一直忙到天黑,才抽出身冒雨来到他的墓地,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他的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和烧了一地的纸钱。我默默点上一支烟,对他说: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心里丢不下你,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也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

沈浩,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像你一样,心里揣着群众,扑下身子干事,把你描绘的蓝图实现。小岗村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谢谢。[16:10]

[解说]:这是手印,它是小岗人内心最真实的表达。

如果说,小岗人第一次按\"手印\",是为了吃饱饭而\"要地\";那么,小岗人第二次按\"手印\",则是为了致富而\"留人\"。

沈浩在小岗待了六年,小岗也在沈浩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岗村变了,小岗人富了,但是,小岗人反而怕了,怕沈浩离开,怕心气儿散了。

2009年9月24日,小岗村人第三次按下了鲜红的手印,而这密密麻麻的手印,足足有186个。

这哪里是手印啊,这分明是小岗人对沈浩的崇高褒奖和深深依恋。

沈浩啊沈浩,小岗才刚刚跨进富裕的门槛,小岗还要发展壮大,你说,这节骨眼上,小岗咋能离开你呢?

2009年11月7日,小岗人再一次按下红手印,而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

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最大政绩?

做沈浩那样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

请听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讲述为挽留沈浩三次按手印的心路历程。

报告标题:《因为他,我们又按了三回红手印》

[严金昌]:我报告的题目是,为留住他,我们按了三回红手印。六年前,沈浩来到小岗村,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干实事,能吃苦。我记得他在村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当时,村子中间还有两里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一开始村里面打算请工程队,可最少也得五十多万,考虑钱太多,沈浩找来一些沙,定下来,由群众出工自己干,不仅能省钱,还能让村民挣一些钱。修路的那些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搬砂浆,什么活都干。有一次他看到刚搬好的水泥露在屋子外,他又一时找不到铁锹,又怕浪费了,他把袖子一卷,双手插在水泥下,一捧一捧捧到屋檐下,浑身都是泥浆。等路修好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眼里。等路一修好,我们一算帐,我们省了二十多万。

这次修路是小岗村大包干以来的集体劳动,村民通过这件事看出来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沈浩时刻惦记我们老百姓,谁家有难事急事,他心里都有一本帐,我们小岗村都说有困难找沈浩,其实往往你不去找他他就会来找你。

2005年夏天有一个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沈浩马上想有一家还住在漏雨,他一下从床上起来摸把雨伞就出去了,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鞋子在泥里拔不出来,他干脆光脚跑到他家,一进门看到屋里到处漏雨,房间上的雨水直接往下流,他急忙跑到床上,把孩子抱到怀里,跟他们父母说还不快走,帮他一家找了一间房子暂时安定下来。忙了大半夜,雨水汗水混在一起,浑身湿透了才把他们家安顿好。因为这件事,沈浩下定决心要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他想方设法四处筹钱,年底,第一批住宅新区终于建好了,这年春节,26户村民欢欢喜喜板进了新居,漏雨这一家也在村民帮助下住上两层小楼。86岁的老大娘,沈浩怕她不小心摔着,一直记着这事回合肥专门给她买了一个新的拐杖,大娘说,我认为他是随便一说,没想到他真的给我送来了,这个拐棍我用着踏实。沈浩对群众像亲人一样,群众也把他当自家人。有一天早上沈浩一开门看见大娘站在门口,大娘说就是请你去我家吃年饭。沈浩怕打扰他们,连忙说老人家你的心意我领了,我就不去了。大娘说我头一回请干部回去吃饭,你不去不行。沈浩怀着感激的心情吃了这顿难忘的年饭。等他赶回合肥已经是大年三十晚上九点多钟,他妻子还坐在饭桌前眼巴巴等着他。将心比心,乡亲们觉得已经离不开这位村里来的干部。转眼,沈浩到小岗村快三年了,这三年他带我们修通了道路,住起了住宅小区,盖起了农贸市场,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5000元。小岗眼看就要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三年任期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这些人什么都不怕,坐牢都不怕,在2006年的春天怕了,怕什么呢,怕沈浩走。他怎么能走呢,我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说什么都要把他留下,大家让我去找沈书记。那天下午,我找到了他,说沈浩你不能走,他先是低着头,烟直接点上,他抽了两口,叹气说我真的想回家,来小岗村三年,我老母亲没有见过几次面,女儿跟我也不亲了,还有我有些工作没有做到家,觉得对不起你们。听他这么一说,我握着他的手说,沈浩你这些年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可是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真走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就这样,我们98户当家人按下红手印,向组织上请求,把他留在了小岗村。这一留又是三年,三年来,沈浩带着我们搞起了规模养殖,引进了GLG等大项目,全村人均收入增长到六千六百多,是六年前的将近三倍。

他还费尽心思,请专家辩证了小岗村农村建设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全村干部群众精气神提起来了,发展的信心很强,大伙儿都盼着沈书记能带着我们继续奋斗,迈入全国富裕农村的行列。可他第二个三年又要到期了,我们的心里是留也舍不得,放也舍不得,真是左右为难。有一次我试探性地问他,沈浩你给我说个实话,任期要满了,你还愿意再留下来吗,沈浩大咧咧地笑着说,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小岗。于是,2009年9月22号,我们86个当家人又一次按下了红手印,想要再次留住这位好干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几个多月后,我们离不开的沈书记竟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来,就突然地走了。沈浩呀,我的好兄弟,我们的好书记,你不能走啊,我们实在是舍不得你。大伙儿含着悲痛,第三次按下了红手印,亲手把他的骨灰安葬了小岗。把我们的沈书记永远地留在了小岗。去年11月8号,我们小岗人流着眼泪把沈浩的骨灰接回了村,那天晚上,在沈浩的墓前,我大哭了一场,沈浩呀,现在我家每年收入好几万,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我们从心眼里感激你。我家饭店还是你给起的名字,饭店就要开张了,可是你还没有喝上我开业酒,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老天呀,难道我们三年前把你留下来留错了吗?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可是,我们的沈书记却没了。沈浩啊,我对不起你呀,我们没有照顾好你,要不是当初我们大伙儿一起挽留你,也许这时候你正在省城上班,你早已把你的老母亲接回到城里,尽你的孝心,你也能多陪你的爱人,帮她做做家务,你的女儿也没有送回老家上学了。沈浩,我们的好书记,你永远活在我们小岗人的心中。谢谢。[16:23]

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解说]:大地苍茫,小岗心伤。

沈浩啊,你怎么走得那么匆忙。

你可知道啊,小岗还有多少事要与你商量,小岗人还有多少话没来得及对你讲。

你可知道啊,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还在等着你,等你给她再梳梳头、拉拉家常。

你可知道啊,相濡以沫的妻子还在等着你,等你回去,再收拾收拾咱那个家,起逛逛菜场。

知道啊,你那乖巧懂事的女儿还在等着你,等你给她再次点燃生日的烛光。

自古忠孝难两全。沈浩他也有痛苦,他也有不舍。当他面对至亲至爱那期盼的目光时,他的泪水情不自禁、潸然而下。

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沈浩的四哥沈明儒给大家讲述泪水背后的故事。[16:25]

沈浩的四哥沈明儒

报告标题:《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沈明儒]:我是沈浩的四哥,沈浩是我五弟。五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我至今还没有回过神来,我实实都在思念五弟。五弟从84年考上大学至今,离开老家已经两个六年了,这两个六年里,我们兄弟俩带一块儿最亲就是他在小岗工作期间的三次流泪。第一次是在04年的五一,那个时候他刚到小岗任职不久,五一前夕他给我来一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在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萧县老家由你们来照顾,我说那好啊,老娘自从96年以来就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五一节,我夫妻俩到合肥接老娘,五弟是依依不舍,上车的时候五弟说老娘,儿子要到农村小岗去工作了,一时不能好好照顾你,请你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就去接你,说完他扑腾一声跪在老娘面前,给老娘磕了个响头,等抬起头时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接着他走到我家属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说四嫂,老娘拜托你和四哥了。车子开动了,五弟招着手喊老娘,老娘,保重啊,呜呜的哭。

五弟是出了名的孝子,老娘一些小事他都非常注意,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他都换上一些五块,十块的零钱,塞在老娘的枕头底下,等晚辈给老娘拜年,老娘随手抽出一张给晚辈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高兴,五弟在旁边看的也是眉开眼笑。老娘自从回到老家以后,五弟每次来看他,不是给老娘梳梳头,就是给老娘洗洗脚,晚上不走,就睡在老娘床前沙发上,陪老娘说话。我看得出,五弟真是舍不得离开老娘。去年春节,五弟用手机给老娘照相,我说做什么用,他说把老娘的照片设置成手机的墙纸,想老娘的时候就看看。在小岗整理五弟的遗骨时,我们打开他的手机看到老娘的照片,都呜呜地哭了。

第二次见五弟流泪,是在08年的春节,五弟一家回老家过年,除夕晚上我们兄弟几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我三哥的儿子问五弟说,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一项工程让我做做,这也比我在外面跟人家打工强,五弟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派我去小岗是让我把小岗的经济发展起来,是让小岗人民尽快富起来,而不是给咱们自家谋福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当时叔侄俩争的面红耳赤,饭桌上也很尴尬。吃过年夜饭,大家不欢而散,在守年夜的时候五弟就说四哥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如果这个头一开,小岗人怎么看我,以后他们怎么看我,小岗的发展不容易,都是我们拼出来,累出来的。你看你比我大五岁,可是你的头发还乌黑的,我的头发基本上都全白了,他忙说四哥我现在的头发那是染黑的,说了他用手扒开头发,看头发根都白了吧,我瞧到鼻子一酸,心疼的是不得了,便劝五弟,你不但头发白了,人也瘦多了,如果太累了,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儿说,小孩的发展已经迈上了快车道,我任职期满,组织上让我留下,我决心再干三五年,带领小岗人把这个农村改革的第一村建设成全国的富村,全国的强村,人民的富村。如果组织上要我回去,我要争当一名小岗村的名誉村主任或者是顾问。小岗人留我,这个农村的发展需要我,我是最舍不得离开小岗。可是我对家庭亏欠的太多了,四哥,我真正理解了不能两全的含义啊,我对不起这个家,说了五弟的眼睛流出了泪水。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去年的3月7号,五弟夫妻俩因为工作太忙,08年的暑假一开学,就把女儿送回老家的萧县读高中,小侄女从省城来到偏僻的县城,非常想家,想爸爸想妈妈,3月7号这天,是她的生日,听说爸爸要来学校陪她过生日,高兴的是不得了,放学铃一响就跑到学校门外张望,可左等右盼,十二点多了还没见爸爸的影子,小侄女很不高兴,问我说四伯,是不是爸爸今天又不来了呀?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我原计划早点赶到萧县,今天上午又接待两批客商,可能晚到了,要我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儿。一点多了,五弟终于到了,我们简单吃过饭,就到操场草坪上切生日蛋糕,这时候小侄女还在生气,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女儿高兴,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乖女儿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着在草坪上翻起了跟头。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几个跟头下来累得坐在草坪上直喘粗气,小侄女看到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爸,我想你,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此时,五弟也眼含热泪,他搂着女儿,一边给女儿擦泪,一边嘱咐着女儿。上课铃响了,父女俩难舍地分了手,五弟望着女儿抹着泪跑回了教室,等他转过身来时,已是泪流满面了。他带着哭声说,晚上还有会,我回小岗了。儿女是妇女的心头肉,父母是儿女的大靠山,带五弟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侄女泣不成声地说,爸爸呀,你怎么一句话不说,丢下我和妈妈就走了呢?以前再忙,一年我们还能见上几面,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好爸爸。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见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对小岗村的热爱和牵挂,五弟,你放心地走吧,老娘那里有我们替你尽孝,女儿有我们替你照顾,你的事业,有跟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替你完成,会把小岗建设的更加美好,谢谢大家。[16:38]

[解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沈浩收藏起对家庭的无限眷恋,把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小岗。

让小岗村早日发展起来,让小岗人早日富裕起来,这是沈浩最大的心愿。

生命可长可短,关键要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

沈浩,他做到了,沈浩的人生就是优美的旋律、华彩的乐章。

请听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讲述他与沈浩相交26年的点点滴滴。

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

报告题目:《抹不去的记忆》

[朱长才]:我报告的题目是抹不去的记忆。

26年前,沈浩和我是同龄财经专科学校的同学,但是我俩都是学生干部,彼此交往很多,从那时起,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段日子,沈浩的音容笑貌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浮现,沈浩出生在安徽萧县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七个,他是老小,他的父亲过世早,中学时代他就辍学回家务农,改革开放后家里经济条件逐渐有了好转,沈浩才得以重返校园继续读书,考取了大学。在校期间沈浩学习非常勤奋刻苦,198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学校寝室教室的灯都已经熄了,我为了第二天开展活动的事寻找沈浩,在宿舍我看到了他,微弱的灯光下沈浩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书,谈完事情我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坚持说再看一会儿,我一个农家孩子能上大学不容易,我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生活中沈浩像一个大哥处处关心同学,那个时候学校发放助学金,按照他的条件他可以发放助学金,但是他把这个名额让给其他困难的同学。沈浩自己省吃俭用,帮助同学却十分大方,班上有一个同学父亲去世了,因为家里太穷,连办丧失的钱都拿不出来,沈浩知道后马上捐出十块钱,并在班上发动大家捐款帮助这个同学渡过难关,那个时候的十块钱,几乎是沈浩一个月的生活费。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的沈浩先后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1985年,他是全校唯一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也是全校唯一的省级三好学生。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为数极少的学生党员。毕业后,沈浩和我先后被分配到安徽省财政厅,他在综合处主要从事国债的发行兑付等工作。每当有新的出台,沈浩认真研究,并提出意见。当时一些不法商贩倒买倒卖,严重破坏了国债声誉,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沈浩主动调研,宣传国债支持,还成立了国债服务部,国债的柜台发行,流通转站实现了一条龙服务,此举得到了财政部的肯定和表扬,安徽国债工作由此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沈浩有着一份热心肠。一次一位老大爷心急火燎地找他,拿着一个被老鼠咬成碎片的国库券找沈浩,沈浩陪他把国库券粘了起来,老大爷说你真是大好人,这可是我和老伴的养老钱。沈浩是一个责任很强的人,一年冬天我俩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那天晚上天特别冷,我外出归来,看见沈浩的房门虚掩着推门进去,见他裹着重重的棉被,蜷缩在床上,赶紧问他怎么了,他晚上独自一人骑车去印刷厂,因为路面结冰,人摔的很重,他还是强忍疼痛把文件送到印刷厂里,看着伤的不轻我立刻送他去医院,医院给他处理后叮嘱他休息几天,但是第二天他就一瘸一拐出现在办公室。在财政厅办公室,沈浩就是这样坚韧刚强,任劳任怨,他以优秀的品德和出色的业绩赢得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美。

2004年2月12日,沈浩肩负组织的任务,带着小岗的期盼多小岗任第一任书记,在当天日记里他这样写到,今天我正式到小岗任职了,我一定按照省委的要求,领导小岗村群众全新全力为小岗谋发展。沈浩为小岗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六年他四处奔波,跑项目跑资金,多番寻求支持。为了及时掌握政策信息,谋划和推动小岗快速发展,每次回合肥他总会抽出时间到财政厅转转,找领导汇报和同事交流,中心话题始终是小岗的发展。

他每次都来去匆匆,常常过家门而不入。2007年11月16日,在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凝结着沈浩心血和汗水的小岗村建设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在一片掌声中,我看见沈浩开心地笑了。替领导过去向他表示祝贺,并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个规划起点很高,沈浩你的担子很重,可要加倍努力。沈浩动情地回答,请领导放心,我和小岗人哪怕豁出命也要把它变为现实,小岗将来一定成为真正的富村强村。

从此,壮志在心的沈浩就像是一匹不知疲倦的战马,直到生命的最后。2009年我去萧县农村看望沈浩的老母亲,当时老人家刚刚知道沈浩去世的消息,非常悲痛,沈妈妈见到我,拉着我的手,边哭边说,我的乖乖走了,丢下老娘走了,他是我的好乖乖,我强忍着泪水不停地安慰老妈妈。临别时,沈妈妈特别嘱咐我,你要听党的话,把人家小岗的事情搞好。我知道,沈浩回家时,老妈妈也经常是这样叮嘱他的,现在,她老人家是希望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承沈浩的未尽誓言,把小岗村发展的更好。

我的好同学,好同事沈浩,他就这样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但他与我相处二十六年的点点滴滴,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力,他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财政人更好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在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行,谢谢。[16:49]

[解说]: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的进步也就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

沈浩决心与小岗人一道,不断创新,把小岗村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小岗,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负\"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光荣称号。

但是,但是沈浩却没能看到这一天。

他倒下了,倒在了秋夜的小岗,倒在了小屋内那简陋的板床上。

冬日的江淮平原,苍茫寥廓。沈浩静静地长眠于他挚爱的小岗大地上,而他留给人们的思念如滔滔江河绵绵不绝。

请听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为大家讲述他眼里的沈浩。[16:51] 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

报告题目:《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

[夏树]:我报告的题目是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跟踪采访沈浩六年,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凤阳,去小岗,去那里寻觅鲜活的新闻素材,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是去和沈浩做最后的告别,是去送他最后一程。从灵堂到殡仪馆,从殡仪馆到小岗村公墓,成千上万闻讯赶来的父老乡亲,泪眼模糊,悲痛欲绝,沈书记一路走好,沈书记永远和小岗在一起,那一幅幅白纸黑字的挽幛,寄托了农民兄弟对这位书记的挚爱和哀思。78岁的老人深患重病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殡仪馆,来看沈最后一眼,他是为我们小岗人类死的,就是爬也要送他,孩子,我来接你回家。年仅七旬的杜大妈在灵堂里哭哑了嗓子,沈浩你怎么就这么丢下我们走了,天哪,天哪,怎么死的是你,不能拿我换你吗?为了定格这些场面,我含着泪水穿行在送行的人群中,用颤抖的手一次次照下快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也从内心在不停地追问,沈浩,一个从省城来的选派干部,为什么能受到老百姓这样的爱戴?忘不了第一次采访沈浩时的情景,那是2004年2月9号的上午,安徽省委给省职单位选派干部送行,沈浩因为被选派到小岗村,成为我的采访对象,我问他,你在省职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能适应农村的工作和生活吗?他不加思索地回家,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愿意到农村去为农民做事,这是对自己,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深秋时节,我去了小岗,看到他正在和村民一起修水泥路,他过来和我打招呼的时候,先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一擦,他说你看我像个农民吗?二十多年没干过这重活了,当我握住他那粗糙的双手,看到他和小岗农民在一起充满了精气神,我感到他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村书记了。他在小岗找到了服务农民的大舞台。

2005年12月中旬,我又去小岗,走进村西头沈浩的住处,那间十几平米的小屋,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书柜,一张床,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我知道,沈浩的爱人在银行工作,夫妻恩爱,他们在合肥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可沈浩远离妻子、女儿和高堂老母,一个人在小岗村的小屋里历经寒冬酷暑,住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候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身的泥一身的汗,在他心里始终揣着为民造福的坚定信念,这是沈浩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他在日记里面写到,这几年在小岗村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是作为一个丰富的人生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虽苦尤甜。

作为一个记者,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深切地感受到这项工作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为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是沈浩在小岗村的第三年,按照规定,到年底他就可以回到省城的机关工作了,国庆节前我去凤阳,和他有过一次长谈,那时,他的内心非常的矛盾,妻子女儿盼着他回城团聚,老母亲需要他在身边照顾,可小岗的百姓更盼着他领着大伙儿继续干。一头是亲人,一头是百姓,一种情愫两厢牵挂。一个多月后,安徽省委欢送第三批选派干部,沈浩又站在了队伍里,沈浩,我理解你,你做得对,在亲人与小岗百姓的天平上,你又做出了一次新的抉择,小岗,在你沈浩的心里真是太重,太重了。沈浩他更加没日没夜地扑在小岗的工作上,他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小岗。

记得有一次沈浩在小岗给我打电话,托我给他女儿买一些学习资料,我感到他说话的时候,有些伤感,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刚接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告诉他学校开家长会,同学问她,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爸爸,你是不是没有爸爸?沈浩被选派到小岗任职的时候,父女俩难舍难分,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找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写到我爱你爸爸,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就这样,沈浩怀揣着女儿的无限依恋和深情寄托去了小岗,六年来,女儿的这张照片就一直摆放在他的床头,沈浩,他把对女儿的深深抚爱献给了小岗村的孩子,改造村小学,建幼儿园,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对困难户的孩子们更是格外牵挂。一次在小岗村采访,村民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下着漂泊大雨,沈浩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提着奶粉,来到村民的家里,屋里正滴滴答答漏着雨,出生没有几个月的孩子没有奶水吃,在床上大哭,沈浩说赶快拿热水来,给孩子冲奶粉喝。沈浩他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用他的家乡话说了一句我的孩啊,以后你的奶粉我包了。沈浩他把自己一颗的心给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沈浩,他把自己一切都奉献给了小岗,成了小岗村农民群众离不开的小干部,他为基层干部,他为机关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目前,安徽省正在选派第四批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全省广大机关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积极要求到农村去,到一线去,还有许多干部要求到小岗去,去接沈浩的班。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纷纷表示以沈浩为榜样,把群众的拥护作为最大褒奖,把群众离不开作为最大的政绩。沈浩走了,但沈浩的精神永存。谢谢大家。[17:02]

[解说]: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

沈浩的一生,短暂而平凡。

沈浩的精神,伟大又崇高。

他那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他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迹,都深深地、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大爱无疆,大道至上。

沈浩,用他全部的生命展现了一个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沈浩,用他满腔的热诚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生、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沈浩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看江淮大地,正奋发进取。

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

沈浩永远与我们一路同行![17:05]

[翟卫华]:同志们,刚才报告团的六位成员饱含深情,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场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报告,使我们深受教育启发,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报告团成员精彩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表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沈浩同志的崇高精神,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决定,追授沈浩同志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现在请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宣读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大家欢迎。[17:06]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

[沈跃跃]:下面我宣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沈浩,男,安徽萧县人,1964年5月出生,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安徽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2004年2月,沈浩同志作为安徽省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凤阳县小溪河镇任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的群众两次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

沈浩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榜样,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到小岗村任职六年,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改变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6600元,村道修好了,家家户户改善了住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称他是“我们离不开的干部”。沈浩同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振奋精神,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央组织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学习他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学习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做忠实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好党员、好干部,做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好党员、好干部,做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党员、好干部,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新贡献!宣读完毕,谢谢大家。[17:09] 报告会现场的媒体记者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讲话

[翟卫华]: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讲话。[17:10]

[李源潮]:同志们,刚才我们共同听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他的事迹十分动人,十分感人,也十分教育人。我和大家一样,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为小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他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担任书记,六年的道路是很不平坦的,在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出难题的,挑毛病的,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团结起来,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二十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所以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积劳成疾,突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三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我前不久到小岗村去调查沈浩同志事迹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的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他所在的机关因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参加学习,当省级机关组织万名干部下农村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当村官,他明知道小岗村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但他义无反顾地住进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命运。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是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他上有老母,又是出名的孝子,下有女儿和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是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村民的要求,希望他连任三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和妻女,留在了小岗村。他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对人民负责的信念下,为人民干事,为人民造福,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是一个真正的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在财政厅待了近二十年,还只是一个主任科员,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做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看成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匐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块儿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的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知情的同志都说,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沈浩的成长与社会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沈浩的身后站着许许多多的好人,他九十岁的母亲临别时叮咛他要听党的话,完成好组织交代的事,他十岁的女儿过生日的时候给他寄语:爸爸我爱你,别做贪官。他所在的单位领导在他最难的时候,到小岗去看望他,帮他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他的派出机关在他农村任职期间提升了他的职级,这些都是沈浩在小岗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力。可以说沈浩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实践三个代表,像他那样实践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我就讲这些,谢谢。

[翟卫华]:同志们,刚才李源潮同志高度评价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全国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基层干部,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扎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李源潮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深入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推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举行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理会,很好的贯彻落实。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带领下,以沈浩同志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念,心系人民,埋头苦干,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第19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听后感

是谁把我们培育成参天大树?是谁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是谁?他们是我们最亲爱的老师。当今天我看了“感动xx的人民教师”后,我非常感动,原来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就像知识的雨露甘霖,不断的哺育着我们这一棵棵茁壮的幼苗。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用双拐撑起美丽人生的杜国香老师,她能坚强地面对所有困难,她那张脸中我看出了她美丽人生中感动到了每一个人。还有一位脸上常挂着严肃表情的体育教练,他所教出的学生差不多都得过市、省等地区的荣誉,正因为他的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感动了全校师生,虽然这位教练常带着严肃的表情上课,但他还是爱着学校这个大家庭,现在每个学生都是把这位体育教练当成自己的亲人,也一样爱着他。

生命不息,感动永在。感动着我们的老师还在延绵不断的产生,热爱着我们的老师还将继续诞生,不管我们走多远,走多久,我们亲爱的老师仍然不会忘记我们,永远都会爱着我们,关心我们。就算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有多么好。咱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永远都要保留这份爱……

生命不息,感动永在!

第20篇:医疗系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是复大肿瘤医院的护士,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好院长、好大夫、大好人徐xx》。

在徐院长身边工作,我甚感荣幸,他刚柔并济的管理作风、精益求益的科学态度、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教育者我。

一天,有位清洁工看见出院的患者艰难地拖着个大箱子,就马上接过来送到医院门口的出租车上。这位来自印尼的患者为表示感谢,往她手里塞了点什么就匆匆离去。清洁工一看是面值一万元的五张印尼币,二话不说就上交了,她甚至不知道这些钱折合人民币只有几十元。徐院长得知后十分欣慰,他看到复大人的诚信意识已经超越制度成为一种精神。那位清洁工,因此也得到了500元奖励。

有一次,徐院长正在印度尼西亚随访病人,听说这样一件事情:一位患者埋怨医院收了他20元的尿常规检查费用,出院时却没有看到检查结果报告单。徐院长一听,脸上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他说:“这可是大事,要尽快处理”。这天晚上,徐院长辗转难眠,天没亮,他就打国际长途电话回医院,仔细核查事情的经过。原来那个病人确实做了尿常规检查,但由于结果正常,医护人员一时大意,没有在病历上反映出来。本来是件小事,可徐院长认为,诚信没小事,失去了诚信,医院就等于慢性自杀。他不仅处罚了当事的医生,还亲笔写了一封道歉信给患者,同时附上原费用的10倍赔偿款。病人收到道歉信和赔偿款,激动地说:“这封信、这笔钱我要好好珍藏,还要子子孙孙传下去,我们要永远铭记徐院长那颗诚挚的心呀!” 接触时间长了,我深深感到,徐院长又是一位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好医生。

大家知道,癌症治疗是世界难题,但是,徐xx院长并没有望而生却,而是知难而进,为了他的病人,为了中国医生的荣誉,不断刻苦钻研,不断攀登医学科技新的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总结了一个又一个治疗方案。

徐院长是国内外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一些国内外晚期肿瘤病人,常常抱着一丝希望慕名而来,而我们的徐院长总是尽职、尽责、尽心地治疗他们受伤的身体,安抚他们疲倦的心灵。 2011年11月,一对年轻的沙特阿拉伯夫妻,带着出生才11个月的女儿娜娜来到复大。徐院长一见娜娜心就紧缩起来,瘦弱的孩子腹部被肿瘤撑得很大,无法进食。娜娜父母来这里寻求最后一丝希望。 娜娜的父母是平民,他们说治疗费用由沙特政府负责,但钱没有汇到,只能先交很少的费用。徐院长当即要求我们救人要紧,先不要考虑费用。

一个多月后,徐院长根据病情和经验分析,认为娜娜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手术的成功,证实了徐院长的判断,娜娜迅速康复,人见人爱。娜娜的父母欢喜若狂,请护士们给娜娜起了个中国名字,叫“粤悦”,寓意“幸福广东”。2012年5月,住院半年的粤悦要出院了,这时,沙特政府预算的治疗费7万元美金已经汇到,经结算还剩余两万多,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粤悦的父母表示:“这钱你们都留着!” 徐院长笑着回答:“不,我们一分钱不多收。这是诚信,我们老祖先传下的规矩。” 从徐院长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医生形象,找到了自己与他的差距,懂得了今后该怎样去做。 与徐院长认识越久,越觉得他是个受人尊重、让人信赖的大好人。

这些年来,我们亲眼所见,他多次把自己的讲学费用拿出来,捐给那些贫困病人;他不顾自己年过古稀,又患过癌症,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他带领医院的专家团队,一再挑战极限,治疗了许多别人不愿治或不敢治的患者;他经常关心身边的医护人员和患者,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单„„

徐院长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他总是先把自己的手焐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还常常用额头去感觉病人的体温。做完检查,他也不忘顺手为病人拉好衣服,掖好被角,还摆好床下的鞋子。遇到年龄较小的患者,徐院长查房的时候,常常带上自己买的小玩具,送给他们,每逢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高兴地呼喊:“爷爷、爷爷,让我亲亲!” 那是2006年3月下旬,徐院长接受过肝叶切除手术后,腹部伤口刚拆线,他就想去马来西亚,看望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医院求救的“象面人”华裔青年秀慧。如果讲真话,相濡以沫的妻子肯定极力反对,出发前,他向老伴编了一个“谎言”:马来西亚的朋友知道他开了刀,邀请他去那里休养两个礼拜,因为那里是海边,空气新鲜,负离子多,有利于康复。 那时徐院长的家在深圳,秀慧来复大住院后,休假日医院常有电话来请示工作,凡是涉及“象面人”,他都避开老伴。一次电话中,老伴听出他很激动,原来会诊的结果,是要放弃治疗,将病人送回马来西亚。老伴追问他怎么回事?他好不容易编了故事搪塞过去,但老伴老是怀疑他“另有隐情”,不时流露不满。半年后,12月11日,徐院长特地将老伴接来xx,兴高采烈带她到二沙岛参加一个大会。这是省侨办为康复出院的秀慧举行的欢送会。

《事迹报告会范文.doc》
事迹报告会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