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2021-01-27 来源:应急预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流程

日期 主讲人 地点 参加者

内容一.1管道长短适宜,防止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时扭曲、受压或脱落。 2搬运患者时,应先放松床上固定,妥善固定于患者衣裤上,防止导管滑脱。

3护士加强巡视,保持管道通畅,若为引流管要保证其有效引吸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二.发现导管滑脱立即根据不同管道采取不同措施: 1 出血: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伤口,预防大出血; 2 T管: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汇报床位医师;

3 气管插管:连接处滑脱,消毒后重新连接;胸腔闭式引流(腹腔闭式引流):立即夹闭引流管,消毒后重新连接; 4胃管、导尿管:汇报医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重置。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6报告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 7寻找原因,加强固定;

8导管滑脱,立即通知医生 ,安抚患者及家属; 9交班分析原因、整改

推荐第2篇:导管滑脱防范及应急预案

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

一.

应急预案

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3.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脱衣或活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拉出 4.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

5.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病人,可选用图表、文字、手势等方法示意

6.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定是否牢固并用胶布加以固定。严格交接班,责任明确。 7. 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

8.置胃管病人除用常规方法固定外,另外用一条细带子在鼻子前打结后固定于脑后。记录胃管的深度,移动病人时可以暂时将胃管与床单分开,固定于衣领上

9.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时注意管道长度,用手适当提高胸管并安置适当。搬运病人时为防止导管脱出,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

10.伤口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观察引流管周围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

各种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一)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 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①立即更新置入引流管;②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 做好护理记录

(二)脑室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管的情况。

密切观察脑室引流管液的情况,并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应协助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大副度活动,不可以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 安慰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专科征状。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既重新置入引流管或终止引流管引流。

作好护理记录。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患者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搏动。

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安慰患者及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做好护理记录。

(四)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患者的周身状况,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发生引流管滑脱时,立即按压伤口,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安慰患者及家属。

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应对措施;如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或停止引流,处理局部引流口。 做好护理记录。

推荐第3篇:导管滑脱管理制度

导管滑脱管理制度

1.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管道情况如管道数量、置入部位、固定情况等,并进行记录。

2.做好管道护理的交接班。

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道滑脱的重要性、预防方法以及发生管道滑脱时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

4.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管道固定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5.制定管道滑脱紧急处理预案。发生管道滑脱时,护理人员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6.患者发生管道滑脱后应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表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填写,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患者发生较严重伤害或引起纠纷时应立即上报护理部。

7.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分析讨论管道滑脱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实施。

8.护理部对管道滑脱管理质量定期进行评价。每个月全院对所发生的管道滑脱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找出管道滑脱原因,提出进一步防范的对策并传达到各科室。

推荐第4篇:防范导管滑脱管理制度

防范导管滑脱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11年8月1日 修订日期:

一、各种管道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固定带松紧适宜。

二、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脱出。

三、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意识不清、躁动患者,可酌情给予约束措施。

四、患者在活动或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移动时,活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导管受牵拉。

五、按要求进行巡视,严格交接班,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及引流情况。

六、各类导管一旦脱出,应及时汇报医师,协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事后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推荐第5篇:各类导管滑脱防范

各类导管滑脱防范、报告管理制度

(一)各类导管滑脱防范措施

1、妥善固定各类导管,长度和位置适宜,防止管道牵拉滑脱。

2、保持各类导管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折叠、受压。

3、严密观察各类导管引流液的色、质、量。加强巡视,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4、在管道护理中应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发生医源性管道感染。

5、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指导工作,使其充分了解预防导管滑脱的重要意义。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各类导管使用的注意事项,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6、对意识障碍、烦躁等不合作的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向家属作好解释工作。

7、对各类导管按要求作管道刻度、进出管的标识。

8、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导管滑脱发生的危险,责任护士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根据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情,并做好交接班及护理记录。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强导管固定。

9、护士长负责每日督查各项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和记录情况。

(二)导管滑脱报告管理制度

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导管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2、发生导管滑脱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12小时内以口头或电话的形式报告护理部,填写《各类导管意外滑脱报告登记表》,详细陈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24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3、护士长要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4、发生导管滑脱事件后,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推荐第6篇:导管滑脱评估制度

文件号修定日期

2017-08-02

题目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生效日期

2017-08-02 制度类型护理工作制度页数/总页数

1/1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导管滑脱评估及报告制度

1、对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由责任(当班)护士进行危险程度评估,不管哪一类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2、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

1)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引流管、透析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导尿管、普通胃管

3)低危导管:、普通氧气管、外周静脉导管

3、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低危导管或评分

4、导管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5、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6、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二、导管滑脱防范措施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无自主能力的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推荐第7篇:管道滑脱应急预案脚本

导管滑脱的应急演练脚本

演练时间: 2017年 3月

演练地点:手血管外科病房

演练内容:一次性皮下引流管滑脱的应急预案

角色设置:A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病情,按铃呼叫,报告病情,手测脉搏,配合医生抢救,做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病人病情平稳后督促医生补开医嘱。 B护士:(演练负责人,口述事件经过,通知护士长和值班医生

C护士:推抢救车赶到病床前,为患者吸氧,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 医生:负责整个救护过程用药和治疗

30床患者,XX,男,60岁,因L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院,术后腰背部放置引流管第三天 家属一名

演练场景及记录:

上午10:00分,手血管外科病房,当班护士正在有条不紊的工作,整个病区与以往一样安静祥和,大家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严格落实各班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责任护士A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当A护士巡视到30床,发现30床的患者XX伤口引流管滑脱,已全部脱出,病人因引流管滑脱情绪紧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家属正要按铃呼叫)

A护士连忙上前:“XX,你怎么了?”

30床患者XX声音颤抖:“这个管子怎么脱出来了,我现在感觉心慌,腰痛”说完出现痛苦表情。

家属:“护士,这管子脱出来要不要紧啊?医生跟我讲不能掉啊~是吸废血的管子,护士,要不要紧啊?”

A护士:“请不要担心,我们马上处理,”立即轴线翻身将患者置于半侧卧位,捏闭伤口并呼叫,看手表,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同时按下呼叫器,“B护士,30床伤口引流管滑脱,病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情绪紧张,请通知值班医生”。

此时同时安抚病人,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变化。

B护士:“好的,我们马上通知医生过来,护士长,30床伤口引流管滑脱,我和小C现在叫上罗医生去看一下”

护士长:“好,备急救车到床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B护士通知值班医生:“罗医生,30床病人出现引流管滑脱,现在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请你去看一下。”

罗医生:“立即去30床”

同时C护士迅速推抢救车赶到病床前(抢救车内备心电监护和吸引装置)

- 1

推荐第8篇: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1.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2.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3.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6.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主管部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登记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主管部门。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8.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9.护理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10.导管滑脱还包括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

推荐第9篇:防导管滑脱的措施

脱管的范防措施

意外拔(脱)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一旦发生UE,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病死。UE的发生率在2.8%-20.6%。因此,加强UE的预防与监测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

1.躁动与意识不清: ①谵妄时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在于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交替出现,昼轻夜重,夜班护士忽视拔管的可能而未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患者自行拔管。②意识障碍与患者的自行拔管密切相关;③患者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其结果是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意外拔管。④疼痛引起焦虑和躁动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⑤夜间意外拔管多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 )潴留、血氧饱和度( SpO2 )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⑥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鼻黏膜、鼻翼和口唇因压迫出现红肿或压迫性溃疡导致自行拔管。

2.术后麻醉未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插管极不耐受。这 是潜在的有意或无意拔管的危险因素。⑵护士相关因素: 护士工作在危重患者最前沿。意外拔管易出现在: ①护士夜间换班时; ②护士换班前后1 h; ③患者接受护理时; ④缺乏经验的护士上班时; ⑤护士不在患者床旁时。⑶护士工作超负荷: ①拔管、脱管易发生在护士工作忙时; ②1名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时。⑷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剂或不能合理运用镇静也可引起患者拔管、脱管。⑸固定气管插管多数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面颊部,当患者出汗或分泌物多时,使胶布脱落导管脱出。

二、采取保护性措施:

1.,正确可靠的固定。能及时评诂到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做好预防措施。

2.对于因诊疗或翻身需要移动患者,应妥善固定导管,不可提、拉、拽。

3.对于躁动患者,适度镇静和肢体约束;在征求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期间应注意观察被约束肢体的血运情况,并做到班班交接,有记录。

4.加强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宣教和患者及家属的管道自护能力, 可以制定专门的管道自我护理宣教处方:①应同时做好清醒患者和陪护的宣教。②意识不清者在意识转清的第一时间告知患者, 各管道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③对发生UE高危险患者陪护必须提高警觉。④如有需要可按呼叫铃请护理人员给予协助, 或需暂时离开患者时请告知护理人员,并将呼叫铃置于患者可碰触之处。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还应包括带管出院的院外患者及维护指导及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措施 。

5.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范UE发生的认知水平和技巧。胃肠减压管、鼻饲管拔除的原因主要为不适感、烦躁和固定不妥或松脱,而深静脉置管拔除的原因主要为烦躁和固定位置不妥。因此,胃管、鼻饲管道的管理中应加强固定、做好防止拔管的宣教。对深静脉置管的管理,特别是要防止股静脉置管的拉脱,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将股静 脉置管上段固定于大腿内侧,患者不自主活动的双手给予戴无指约束手套等。

总之,置管期间应加强观察、巡视、宣教、固定、标志、交接及记录(必须记录置管长度等)。加强易拔(脱)管道、重点患者和重点时段管理,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护能力可有效预防意外拔(脱)管的发生。

推荐第10篇:各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通知值班医生。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①立即更新置入引流管

②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3、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脑室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管的情况。密切观察脑室引流管液的情况,并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2、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应协助指导病人保持平卧位,

避免大副度活动,不可以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

3、安慰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4、观察生命体征,专科征状。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既重新置入引流管或终止引流管引流。作好护理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搏动。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3、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4、做好护理记录。

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病人的周身状况,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立即按压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安慰病人及家属。

3、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应对措施;如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或停止引流,处理局部引流口。

4、做好护理记录。

第11篇: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优秀]

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 道滑脱危险因素。

二、如存在上述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三、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 要意义。

四、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 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五、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道滑 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六、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 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风险事件呈报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部。

七、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八、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 处理。

九、护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 护理管理制度。

十、导管滑脱包括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

第12篇:防止各类导管滑脱的预防措施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一、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

二、防范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对欲讲话而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式沟通示意。

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搬运病人时用2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注:本制度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蓬莱市中医院护理部

2009.7.28

第13篇:各类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

各类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

●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2、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

3、通知值班医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4、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1)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2)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5、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

6、做好护理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波动情况。

3、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4、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5、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6、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7、做好护理记录。●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病人的周身状况、生

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3、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立即按压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安慰病人及家属。

4、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5、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或停止引流,处理局部引流口。

6、做好护理记录。

第14篇:各种导管意外脱落应急预案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1.保持局部伤口的无菌状态,预防感染并及时通知医生。 2.立即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处理。 3.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4.配合医生行导管再建术的处置,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神志、瞳孔等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并应补抢救纪录。

7.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预防导管脱落的意义。

二、处理程序

保护伤口→通知医生或护士长→备好抢救药品、器材→观察病情→管道再建→书写记录→做好健康宣教→上报护理部

患者发生压疮时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1.评估并去除压疮的诱发因素。

2、.根据压疮的程度给予积极的处理:Ⅰ度压疮: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展;Ⅱ度压疮:保护创面,预防感染;Ⅲ度压疮:解除压迫,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3.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压疮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对病人的影响情况充分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二、处理程序

评估→告知患者或家属→消除诱因→积极处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认真交班→上报

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1.患者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

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班通知院总值班)。 7.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二、处理程序

患者突然摔倒→立即通知医生→检查患者摔伤情况→抬患者上病床→进行必要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法→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做健康教育

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受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应立即进行抢救工作。 3.如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 4.通知医务科或院内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

6、配合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7.做好各种记录。

8.保证病房常规工作及其它患者治疗工作的进行。

二、处理程序

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立即通知家属、医生→了解自杀原因→进行有效沟通→留陪伴→严密观察→认真记录→做好交班

发现患者已经自杀→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到现场→判定伤情(有可能进行抢救)→进行抢救→通知家属、医务科→做好护理记录→保护现场→报案→协助调查

2 发现患者已经自杀→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到现场→判定伤情(已经死亡)→保护现场→通知医务科、家属→报案→协助调查→做好护理记录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2、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3、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5、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6、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停药→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就地抢救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药物→送检

住院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改换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三、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3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四、处理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5.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药剂科。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处理程序

立即停止用药→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物→送检

第15篇:PICC导管脱出应急预案小结

PICC导管脱出应急预案小结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的导管,PICC是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 严密观察穿刺点置管期间局部皮肤情况,每日观察导管的刻度并记录,查看导管有无打折,如导管有部分脱出,立即予穿刺点消毒,贴膜覆盖,嘱患者卧床制动,同时通知护士长及管床医生,并测量导管脱出长度,立即抽回血,有回血用生理盐水保持管道通常,联系急诊床边摄片,确认导管在体内位置,导管部分脱出,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判断导管尖端是否位于上下腔静脉,是位于上下腔静脉,导管可以继续使用,不是位于上、下腔静脉,评估输注药物性质(发疱剂、刺激性)、pH(9

通过此次应急预案演练,使大家更加熟悉的掌握了PICC导管脱出的处置流程,上报及处理,使大家受益匪浅。

第16篇:气管导管意外脱出时应急预案

气管导管意外脱出时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气管导管意外脱出时,护理人员立即报告医师。

2、在医师到来之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双肺呼吸音、导管移位的程度等情况评估导管的位置,如导管还在气管内,采用氧管供氧或简易呼吸囊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如导管以脱出气管外,应拔出气管导管,立即采用面罩高流量给氧或用面罩接简易呼吸囊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启动抢救工作程序。

3、备好气管插管用物,做好配合医师重新进行插管的准备。

4、禁止护士将病人半脱出或完全脱出的导管自行插入。

5、做好护理记录,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第17篇:气管导管意外脱出的应急预案

气管导管意外脱出的应急预案

1.立即吸净口鼻腔分泌物,通知医生。

2.如有自主呼吸,予以吸氧或面罩加压给氧,同时观察呼吸状况。

3.如无自主呼吸,应重新置管,同时准备好置管所需物品。

4.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

5.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6.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交代注意事项。 7.妥善固定,若患者烦躁,,应用约束带适当加以约束。

8.上报护士长并填写登记表,检查气管导管意外脱出原因,采取针对措施预防再次脱管。

第18篇:导管脱落防范与应急处理应急预案

导管脱落防范与应急处理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

(1)所有管道必须妥善固定,由置管者做好标记,详细记录管道名称、留置

时间、部位、长度,观察和记录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2)加强对高危患者(如意识障碍、躁动、有拔管史、依从性差的患者)的

观察,作为重点交接班内容详细交接。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其防范意识及管道自护能力。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治疗、护理中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

脱落。

(5)加强培训,提高护士防导管脱出移位的风险意识。如PICC置管,穿刺时

尽量避开肘窝,以透明敷料固定体外导管,也可使用固定翼加强导管固

定;更换敷料时,避免将导管带出体外。

【处理措施】

根据脱落导管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和交班,防止再次脱管。

(1)伤口引流管脱落 立即报告医师,将脱出的引流管交医师查看是否

完整,如有管道断裂在体内,须进一步处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需要

再次置管时,协助医师做好相关准备。 (2)胸腔闭式引流管脱落 引

流管与引流瓶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夹闭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

置;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通知医师并协助处

理。

(3)“T”管脱落 立即报告医师,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告知患者暂禁食禁

饮,必要时协助医师重新插管。

(4)胃管脱落 观察患者有无窒息表现,是否腹胀;如病情需要,遵医嘱重

新置管。

(5)导尿管脱落 观察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征象,是否存在尿急、尿痛、血尿

等现象;评估患者膀胱充盈度、是否能自行排尿,必要时遵医嘱重新置

管。 (6)气管导管脱落 对气管切开患者立即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确保呼

吸道通畅,同时报告医师,给予紧急处理。 (7)PICC置管/深静脉置管脱落

1)导管部分脱出:观察导管脱出的长度,用无菌注射器抽回血,如无回

血,报告医师,遵医嘱用肝素钠液或尿激酶通管,如导管不通畅则拔

管;如有回血,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通畅,重新固定,严禁将脱出的导

管回送。

2)导管完全脱出: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评估穿刺部

位是否有血肿及渗血,用无菌棉签压迫穿刺部位,直到完全止血;消毒

穿刺点,用无菌敷料覆盖;评估渗出液性状、量;根据需要重新置管。

3)导管断裂:如为体外部分断裂,可修复导管或拔管。如为体内部分断

裂,立即报告医师并用止血带扎于上臂;如导管尖端已漂移至心室,应

制动患者,协助医师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位置,以介入手术取出导管。

【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脱管→应急处理并报告医师→协助医师处理,必要时重新置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及交接班→防止再次脱管。

第19篇:突发意外应急预案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突发意外应急预案

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应急预案

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的处理:

1.如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先观察中心静脉是否完全脱出。2.如脱出,观察出血量判断脱出时间及有无液体渗入组织中。 3.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给予处置。

a) 如为部分脱出,且中心静脉仍在血管中,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检查导管回血是否通畅。 i.如回血通畅,则对脱出部分导管和局部皮肤进行充分消毒,并将导管送入至适当深度,进行有效固定。 ii.如回血不通畅,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立即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b) 如为部分脱出,但中心静脉已经脱出到血管外,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立即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c) 如完全脱出者,立即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4.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必要时需行胸片检查有无导管残留或并发症出现。

5.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6.对于清醒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抚,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7.对于躁动患者,需要加强约束,以防止中心静脉导管再次脱出。

8.管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生命体征、渗血、管路通畅及体温等情况变化。9.如脱管后仍需要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压,则在成功建立新的中心静脉前,备好抢救药品,必要时在外周建立临时静脉通道。

10.如脱管后有部分液体漏入组织中,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处理。11.病情稳定后补记抢救记录,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1.保证中心静脉导管的充分有效固定,并保证输液管路的畅通,避免护理过程中牵扯到中心静脉导管。

2.对于烦躁不安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镇静。

第20篇: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预览:

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①各种管道正确衔接,妥善双固定。

②管道长短适宜,防止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时扭曲、受压或脱落。

③搬运患者时,应先放松床上固定,妥善固定于患者衣裤上,防止导管滑脱。

④护士加强巡视,保持管道通畅,若为引流管要保证其有效吸引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处理流程】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doc》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