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公司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面整改措施

2021-03-09 来源:整改措施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宽带中国战略

宽带中国战略9月公布方案 宽带概念齐井喷

导读:

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九月公布 已进行全面规划

国务院确认我国将实施宽带工程

宽带国家战略确定 各方合力推进

国务院: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市场

政策红利拓展\"宽带\"板块空间

国金证券: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扶持继续加码(荐股)

中信证券:关注宽带中国战略的受益股

东方证券:国家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点评(荐股)

华泰联合:关于《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点评(荐股)

12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九月公布 已进行全面规划

2015年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2020年覆盖全国城乡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正在联合研究起草\"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预计下半年提交国务院,9月对外公布。

据透露,根据正在起草的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6000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到2015年,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截至2020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技术设施将覆盖城乡。

上周,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表示,要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往,我国没有像重视铁路公路、机场建设那样重视宽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说明宽带建设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了。苗圩说,事实上,工信部就\"十二五\"时期的宽带建设已进行全面规划,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推进方案,跟有关部门统一认识以后,还要报请国务院同意才能够发布。

据了解,今年初,国务院领导批示,要加快\"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工作。而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共同组织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小组及专家组。

工作小组的工作目标是研究并形成\"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包括总体思路、发展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政策措施等。经充分论证后,报请国务院审定后发布实施。\"近几个月来,

时间:2012年05月15日 10:16:57 中财

专家组成员积极研究宽带中国战略总体思路,协调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目前正在进行对实施方案的编写、修改和完善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表示。

据透露,工作组将在上半年形成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就实施方案征求相关部门、企业及专家的意见并予以完善。在此基础上,再次征求部门意见,经修改完善并由工作小组审议后,6月份形成送审稿。

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未来出台的实施方案,到2015年,要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在宽带接入能力上,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兆以上,农村平均达到4兆以上。2012年,我国将新增FT T H (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新增 固 定 宽 带 接 入 互 联 网 家 庭 超 过2000万户。截至2020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信息技术设施将覆盖城乡。据业内估测\"十二五\"期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6000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

未来出台的实施方案还明确要培育和发展壮大电子商务、数字音乐、移动支付、定位服务、电子图书、在线应用商店、网络服务外包等新应用;支持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领域实现业务创新,以应用带动宽带网络的发展。

据了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正在加快宽带建设。美国政府已经在《国家宽带计划》中明确,向国会申请250亿美元建设高速互联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目标是到2020年,在一亿个家庭中普及100M宽带。欧盟紧接着公布了一项未来十年的公共宽带服务新计划。其中要求在未来十年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宽带服务计划,2020年前保证欧洲境内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30M的超高速率宽带服务。

对我国信息产业而言,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首要任务是增加带宽。目前,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 .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可以说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局级巡视员戴晓慧表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关键是带宽问题,只有实现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才可以得到大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更广义的拉动效应远不止于此,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提振,以及由此延伸和派生出的新业务与服务,将影响并带动更多相关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产生促进作用。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的有关研究报告称,首先,宽带建设对G D 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欧盟研究表明,宽带有助于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社会经济运转效率,对欧盟国家G D 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0.71%。其次,宽带建设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突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发现,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就业率上升0.2%至0.3%。据统计,每个宽带制造业岗位将带来2.91个其他新工作岗位,每个宽带服务业岗位将带来2.52个其他岗位。宽带产业对上下游的就业拉动作用达传统行业的1.17倍。

业内企业对\"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期待已久。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在制订实施方案时应该像对待三农问题和软件、集成电路产业那样,不仅有方向指引、建设目标,还应该有具体的政策,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技术、人才等资源走向宽带产业;有相应的投融资政策,使宽带产业能多方筹措资金,包括加大对宽带产业的投入和为宽带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经.济.参.考.报 .方.家.喜)

$$$

国务院确认我国将实施宽带工程

国务院常务会议9日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确定我国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至此,中国宽带工程终于正式从企业和行业层面上升为国家层面。那么,\"宽带中国\"工程将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更快的网速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

光纤到户,意味着宽带网速将发生质的飞跃。以往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推进光纤到户,需要费力摆平物业、开发商等各种利益方,\"光纤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宽带建设的老大难。

\"当宽带工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光纤就可以和水、电、气一样,作为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入户。\"工信部副部长尚冰说。

据尚冰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光纤接入网络将覆盖商务楼宇及新建小区,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和农村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基本达到20兆和4兆以上,部分发达城市接入带宽能力达到100兆,用户实际使用带宽水平显著提升。同时,3G网络将基本覆盖城乡,实现无线宽带数据业务热点区域连续覆盖。

今年以来,中国宽带建设步伐已明显加快。从5月1日起,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份和部分北方省份正式推出\"点亮光小区\"活动,接入到每个家庭网速最高可达100兆。用户通过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登记,即可成为中国电信光宽带用户。这次宽带提速升级活动将持续到2012年底。

\"光宽带究竟有多快?原来的4兆宽带,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需要

4、5个小时,但如果用中国电信的20兆光宽带的话,大约十几分钟就行了。\"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说。

更低的资费

家住济南市伟东新都区的贾女士2010年从德国回国时,使用是2M的ADSL宽带上网,现在免费提速到10兆之后,每月仅40元,还送100分钟免费通话。\"网络提速之后,阴天下雨也不掉线了。\"

\"光纤入户全面铺开后,中国宽带必然大提速,但用户每月的宽带资费仍保持不变甚至更低,这样,每兆流量价格将出现巨大的跳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据王晓初介绍,2012年中国电信将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2500万户,达到5500万户以上。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600万,用户规模突破1亿,其中,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家庭1300万户,达到8300万户以上,促进全国家庭宽带普及率提升3.25个百分点。全年还将新增1万个以上的行政村通宽带。

同时,中国电信今年计划,使用4兆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超过50%,全年新增WiFi热点30万个,达到90万个。\"年内单位带宽价格将继续降低。\"王晓初肯定地说。

更融通的信息生活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和市场。

据尚冰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制定下一代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推动我国互联网

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演进。\"我国已经展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新型业务研发、现网试验和在线应用,支持现有业务向IPv6演进,重点推进在教育、医疗、交通、铁路、水利、环保、农业、工业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应用。\"

在\"宽带中国\"战略的统一部署下,中国三网融合进程也将加快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向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颁发相应的业务经营许可。相关部门将组织对试点地区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估,重点评估试点业务种类、运营方式、配套措施等实施情况。根据试点情况,在总结评估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同时,完善相关工程标准和规范,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升网络综合效益,引导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的发展。

\"宽带工程实施的最终结果,不仅能够惠及百姓的信息化生活,还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作效率。\"王晓初说。(.新.华.网 .刘.菊.花)

$$$

宽带国家战略确定 各方合力推进

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宽带发展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而且涉及国家安危,面向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打造,中国不能错失良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给中国的宽带发展注了一针\"强心剂\",这也标志着宽带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宽带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前发布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工业和信息化部也确定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总目标,即\"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

\"宽带既是产业链也是生态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表示,宽带战略的推进,需要国家的整体性引导和布局,需要政府的协调,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

宽带提速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的宽带已经在提速。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动员部署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到\"十二五\"末,我国宽带接入用户将超过2.5亿户,城市家庭平均带宽达20M以上,农村家庭达4M以上。

而从去年11月开始,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城市先后宣布大幅度免费提升居民的固定宽带速度。

运营商们也纷纷为这一行动宣传造势:\"宽带免费大提速计划\"、\"512K将免费升速至1M,1M免费升速至2M,2M免费升速至10M\"、\"光纤入户小区最高可提速至20M\"……

虽然目前宽带提速的实际效果尚不尽人意,与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提出的目标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宽带提速\"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近日前表示,\"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

惠民生,是此次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此次宽带提速工程将实施8个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将组织实施城市光纤到楼入户计划,加快城市地区光纤到楼入户的进程;实施农村宽带入乡进村计划,推动宽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速率提升。

尚冰介绍,\"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是通过电话线上网,即ADSL技术。这个技术的起步是512K,通过技术升级以后能够达到4M,要升级到10M甚至100M等更高带宽,就需要采用光纤宽带技术,实施\'光进铜退\'改造。\"

而前几年光纤宽带的高成本与用户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较突出,全面发展光纤宽带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近年来,随着国内光纤产业的发展,相关设备产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国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发展光纤的技术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改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区域差异大、应用场景复杂多样,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所以尚冰认为,\"宽带提速需要一个过程,确确实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

尚冰还表示,今年年内我国要实现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虽然压力很大,但正在努力推进宽带提速工程。

合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易观国际分析师黄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宽带升级还需要网络硬件的逐步推进,\"光进铜退\"需要加速进行,欠发达地区的骨干网建设也需要加紧提升,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本投入。

还有专家们认为,体制障碍是一个突出问题。\"通信传输有线网络方面,现在分属不同的部门,由于无法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复建设严重,互联互通仍存在瓶颈。\"业内人士直言。

\"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阻碍宽带中国前进。\"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说,中国电信行业竞争已经比较充分,除了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还面临着三网融合带来的广电和电信之间的利益博弈、央企和地方政府甚至地方垄断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譬如,运营商基站如何进入地铁,如何进入小区,如何进入农村?这些都需要从法律层面和监管层面进行解决。\"

在市场环境方面,有运营商表示,宽带市场竞争失序。一些小型运营商和新进入者以低于成本价开展宽带业务,扰乱了市场秩序。而这些小型运营商则担忧由于运营商的垄断式经营,导致自己在夹缝中生存。

在宽带建设中,还面临着种种现实利益的阻截,\"最后一公里\"的推进相当艰难,光缆进小区遭物业高额收费吓退的事时有发生。陈金桥介绍,改造线路需要到居民楼建光端机,可能要破坏居民原有的装修,还要加装一些设备,居民担心有辐射,这些都导致\"最后一公里\"进度较慢。

黄萌认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统一确定宽带接入标准以及规范,并形成合理竞标机制以及定价系统,做到接入的透明化与规范化。

尚冰表示,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是涉及全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牵动方方面面,因此单靠市场力量和行业努力远远不够,亟待社会各方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和引导,要像重视高速公路一样重视宽带网络建设。

合力,是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必经之路。

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要重视宽带提速,是业内专家一致的看法。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表示,宽带现在是全球的大战略,目前我国的宽带现状与韩国等小而富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宽带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用户上网看视频、聊天和下载,更重要的是支撑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生产力向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事实上,宽带发展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而且涉及国家安危,面向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打造,中国不能错失良机。目前,宽带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在国家层面受到高度重视。

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组建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组,计划今年6月底前后把宽带战略报告完成并提交给国务院。

今年4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

而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更是给中国的宽带发展注了一针\"强心剂\",这也标志着宽带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分析认为,\"宽带中国战略\"有望在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出台。从\"宽带中国战略\"工作组成员单位看,宽带中国战略有望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值得期待。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广电总局参与其中意味着宽带战略涵盖范围广,可能涉及宽带产业资源整合、机制体制改革等问题,有可能掀起行业变局。

\"把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说明了在国家层面已经肯定了高速宽带作为智慧城市、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基础的重要性,并把互联网作为像水、电一样的消费必需品来统筹管理。\"黄萌表示。

$$$

国务院: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市场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和市场。

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确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

会议明确,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

会议要求,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和市场。(.中.新.网)

$$$

国金证券: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扶持继续加码(荐股)

1、5 月9 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重点依次是: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加快部署三网融合。

2、上海证券报报道,目前发改委针对下一代互联网在产业化、安全等方面的两项专项

答辩已结束,数十亿专项补贴有望本月底揭晓。补贴将覆盖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三大运营商、电力、石油、安防等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3、宽带和三网融合符合市场预期,下一代互联网加码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自今年开年以来下一代互联网/IPv6 迅速成为中央政府层面对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扶持项目,这是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

4、买入同时具备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中国、三网融合属性的标的:星网锐捷(002396)、中兴通讯、烽火通信(600498)。

$$$

中信证券:关注宽带中国战略的受益股

宽带中国战略已经运行在按程序运行的轨道上,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有望出台。从国家宽带战略工作组成员单位看宽带中国战略有望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值得期待。我们认为国资委、广电总局参与其中意味着宽带战略涵盖范围广,可能涉及宽带产业资源整合、机制体制改革等问题,有可能掀起行业变局。建议在宽带中国战略主题下,围绕宽带建设及应用两大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宽带建设领域,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受益于企业及家庭网络终端增长的星网锐捷,受益于广电网络加速改造的数码视讯,光通信产业链完善的烽火通信,关注业绩存在较大改善空间的中天科技,受益于FTTH持续推进的日海通讯等。宽带应用相关领域,我们看好享有独特语音云价值的科大讯飞,关注CDN领域的网宿科技,受益于数据消费的高端电源厂商科华恒盛。

$$$

东方证券:国家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点评(荐股)

投资要点

规划的关键目标:互联网应用服务普及提升和接入能力跃升。应用服务方面,\"十二五\"期间网民数超过8亿人,普及率超过57%;网页规模超过4000亿个,人均占有量提高5.4倍。接入能力方面,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超过3.7亿个;实现2亿家庭光纤到户覆盖。我们分析认为,网络应用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互联网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增长确定性强。网络基础完善还有望带动多媒体、大宽带应用的繁荣,视频媒体尤其获益。

CDN行业受益最为显著。规划特别强调,统筹推进CDN建设,部署高速可靠的CDN覆盖全国。我们的测算显示,由于接入网扩容,用户带宽从2012年起到2015年将逐步实现5-10倍的增速,同步推动户均流量数实现接近10倍的增长。流量激增和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将刺激企业对于CDN服务需求。同时,CDN的客户基础也将大大扩充。以网站数量为观测指标,2011年,全国网站数量230万,平均每个网站拥有约3.77万个网页。假设保持此水平,则至\"十二五\"期末,全国网站数量有望增至1000万个,是2011年的4.3倍。因此我们看好CDN行业投资机会。预期网宿科技、鹏博士(未评级)等可能受益。

基础改善助力多媒体、大带宽应用。从历史看,带宽不足一直是制约大带宽应用普及和创新的主要瓶颈。此次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以上,同时满足至少2路高清电视和1路高速上网;农村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Mbps以上,同时满足至少1路标清电视和1路高速上网。可以预期,各类创新多媒体应用必将随着带宽瓶颈突破而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我们尤其看好视频高清化趋势及互联网电视的崛起。基于

\"一云多屏\"的互联网电视将是未来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热点。预期百视通、乐视网(未评级)等可能受益。

投资策略与建议:

利好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板块,重点关注网宿科技(买入)

利好视频媒体服务板块,重点关注百视通(买入)。(东方证券研究所)

$$$

华泰联合:关于《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点评(荐股)

5月4 日下午工信部在其网站发布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了多方面的发展目标:2015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 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00%),网民数超过8 亿人(比十一五末增长77%),普及率超过57%,其中农村网民超过2 亿人。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端口超过3.7 亿个,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 以上,农村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Mbps 以上。\"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5%,到十二五末突破6000 亿元。互联网企业直接吸纳就业超过230 万人。网络信息资源大幅增加,网页规模超过4000 亿个。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规划强调了骨干网总带宽扩大10 倍,达到300Tbps;向IPv6 和下一代互联网逐步演进,增加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数量,并提升其节能水平。并通过基础设施的提升带动公有云及物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产业涵盖众多细分行业,包括通信设备、电子商务、互联网基础服务、云计算、物联网等等,相关的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建议挑选细分行业占有率高的、受益确定的公司。

A 股计算机行业的公司中,CDN 龙头企业网宿科技受益显著。随着互联网服务、电商业务和内容的发展,内容分发业务量也将随之提升;规划中也明确提到要发展高速可靠的CDN 覆盖全国,来提升骨干网上的流量的优化和管理。另外互联网用户带宽的提升,将使得CDN 服务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有望带来CDN 服务渗透率的提高。

同时,规划中特别提出了互联网在可信可控的原则下快速发展,使得上网行为管理及审计、网络监控和舆情监测的龙头企业(任子行、美亚柏科和拓尔思)的业务在十二五期间得到相应的发展。(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

$$$

宽带板块12只概念股解析

星网锐捷一季报点评:差异化竞争优势助推业绩上升

星网锐捷 002396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戴春荣 撰写日期:2012-05-02

简评

毛利率提高、费用率下降、一季报业绩好于2011年同期 公司2012Q1营收同比增长

20.88%。总体毛利率为41.93%, 较2011年的34.35%,提高7.58%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企业网设备销售情况良好,收入占比提高。公司销售费用率(23.26%) 及管理费用率(22.39%)同比分别下降0.25及0.15个百分点, 三项费用率为44.67%,较2011年同期下降0.39个百分点。虽然由于发放年终奖金等原因公司Q1三项费用率在全年中属于较高水平,但费用率的下降仍显示出公司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的成果。公司2012Q1净利润为689.98万元,较2011Q1的-1347.10万元明显提高。半年业绩预增20%-50%,显示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差异化竞争优势,企业网市场将大有作为 公司可为客户的专有需求提供专业定制化网络设备,是在政府、教育、医疗等企业网市场中最大的竞争优势。工信部加速推进IPv6设备的过渡,公司有望凭借其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石油、电力等企业网市场实现突破,我们预计公司企业级网络设备收入将保持高增长,2012年增长率为35%-40%,毛利率或有小幅提高。

盈利预测和评级

公司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在2012年企业网通信设备市场获得良好表现。我们预测公司2012-2014年EPS 分别为0.67元、0.94元和1.30元,维持\"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8.0元。

中兴通讯:2.5亿罚金未定、且(一次性)仅为市值0.4%,投资人对\"毛利率恢复\"和\"费用率下降\"的持续性过于担心

中兴通讯 000063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中金公司 分析师:郭昊,陈昊飞 撰写日期:2012-04-28

根据公司的季报披露和与我们的沟通,1)2.5亿的税金争议仍在法庭审理中,未必真需要补缴;2)即使需要补缴,2.5亿人民币的税金应属于非经常性损失,仅相当于公司600亿市值的0.4%,可忽略不计。

我们建议投资人逢低买入,1季报后股价的回调是因为市场认为1季度a)毛利率改善不高;b)手机增长不快。但我们认为这都是季节性的正常表面现象(1季度是季节性的毛利率低点和费用率高点)。其实1季度已经看到明显的改善趋势:

1)1季度受国内设备没有结算的影响,设备毛利率环比下跌是在预期范围内的;中兴一季度系统国外收入同比增长30%,国内系统收入同比应该是负增长。过去几年国内系统的毛利率都在35%左右,今年应该更高(价格战平息,设备价格下降幅度远低于往年)。因此等到2季度国内WCDMA,TD-SCDMA设备收入结算后,系统毛利率的继续恢复是确定的。

2)手机终端的毛利率已经恢复,2季度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其供应商宇顺电子已经公告了和中兴康迅的大量潜在订单),海外的销售量会有显著增长,且占比会进一步提高,毛利率稳定在18%-20%之间也比较确定。

3)费用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按照历史经验,1季度收入占全年比重为17%-18%;同时我们了解到今年1季度费用已经接近全年预算的20%,后三个季度的三项费用率合计应该继续呈下降趋势。同时从实地调研,也可以看到,公司仍在精简海外办事机构,冗余的市场人员还

在持续召回过程中。

中兴1季报中相关巴西罚金的情况描述如下:

\"中兴全资子公司ZTEDOBRAZILLTDA(以下简称\"中兴巴西\")收到巴西圣保罗州税局发出的行政处罚通知。

通知指出中兴巴西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进口并运送至圣保罗州的货物未向圣保罗州税局缴纳ICMS税(指货物及相关服务在州际间流通时所缴纳的税种,应缴金额折合约2.58亿元人民币)2012年1月20日,中兴巴西向圣保罗州行政法庭提交行政抗辩,指出中兴巴西已在圣埃斯皮里图州缴纳ICMS税,根据圣保罗州与圣埃斯皮里图州于2009年6月达成的协议及圣保罗州第56045/2010号法令(规定在2009年5月前所产生的ICMS税也应按上述协议执行),中兴巴西无需再向圣保罗州税局缴纳ICMS税。2012年4月13日,中兴巴西收到圣保罗州行政法庭的一审判决,该判决支持了圣保罗州税局的行政处罚。中兴巴西正积极准备向行政法庭提起上诉。\"$$$

烽火通信:一季报超预期,全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烽火通信 600498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张镭 撰写日期:2012-04-27

年报业绩符合预期,主营财务指标改善,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主要源于投资收益下降。公司2011年毛利率26.54%,同比提升1%,三项费用率19.6%,下降0.4%。毛利改善主要源于高毛利传输设备出货量上升,三项费用率源于公司经营效率改善。主营指标的改善华丽印证了我们前期对于传输设备市场需求开始上升(中兴毛利上升同样可印证),公司基本面改善的判断。广发分红6000万元,同比下降25%,致投资收益下降,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但2012年股市行情改善将使该趋势逆转。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财务指标继续强势。公司Q1毛利率约25.48%,同比上升0.4%,环比看也基本持平。三项费用率23.7%,同比下降0.1%。在当前员工薪酬整体提升,原料价格显著上升的情况下,主营指标仍持续改善反映了公司优秀的运营能力。考虑到设备市场竞价趋缓,且高毛利传输设备市场需求放量,历史看Q1毛利一般为年度低点,我们认为后续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改善空间。

Q1营业外收入大幅改善,打消市场疑虑,业绩锦上添花。公司Q1营业外收入4717万元,同比增长1.3倍,主要源于软件增值税退税增加。此退税实际因四季度退税延迟至一季度执行,致使Q1大幅增长。虽属延迟,但此举使得市场对退税无法执行的担忧得到大大缓解。我们认为退税问题不应再成为对公司业绩的担忧因素。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测2012-2014年EPS(摊薄后)为1.3元,1.73元,2.25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运营商集采竞价致设备降价超过预期。

网宿科技:增长符合预期,业务平稳发展

网宿科技 300017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周军 撰写日期:2012-04-26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增长符合预期。公司总体经营情况良好。整体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毛利率继续回升,系CDN 业务占比提高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1.0%,同比提升

1.8个百分点。我们分析认为,高毛利的CDN 业务占收入比重不断增加是毛利提高的主要原因。IDC 业务占比则继续下滑,预计至年底占总收入比重将降至25.7%。

期间费用控制得到,营业利润率提升。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为17.9%,同比减少近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10.1%,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体现出公司精细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改善。

预计CDN 业务仍将随旺盛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公司的新看点还在于以WSA、CATM 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取得突破。特别是WSA 经过1年试运行,各方面性能较为稳定可靠,公司于今年加大了WSA 营销力度。WSA 以电子商务、中小网站和政府为主要目标客户。国内中小网站和各级政府机关数量众多,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市场空间广阔。WSA 等新产品毛利率较高,预期将成为公司收入和利润新的增长点。

财务与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将显著受益于行业景气和市场份额集中化的机会。预测公司12-14年EPS 分别为0.

58、0.8

8、1.36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20.3元。

风险提示

CDN 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CDN 市场将加剧竞争导致毛利率下滑$$$

百视通2012年报一季报点评:业绩体现即期与未来的平衡

百视通 600637 传播与文化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分析师:皮舜 撰写日期:2012-04-24

2012年一季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测:公司一季报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12%;营业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32.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8.5%,对应EPS 0.10元,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在CNTV合资公司谈判细节尚未落地前,近30%业绩的增长体现即期利益与未来空间的平衡。

毛利率、管理费用均提升明显:公司一季度毛利率58.1%,高于去年同期的47.1%,也高于去年全年的49.7%。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0.8%、18.5%,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分别从去年同期的9.8%、6.6%提升至14.1%、7.0%,其中管理费用增长主要因为人员新增30%以上。

\"一云多屏\"布局决定未来价值:我们特别提醒互联网电视模式(一体机+机顶盒)的未来价值,能够有效降低对IPTV及政策的依赖性。截止2011年底,百视通技术与创维、海信、康佳等电视机厂商实现了合作,对接百视通集成运营平台的电视机超过500万台,在线活跃用户超过200万户,占领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用户活跃度超过80%,显著领先于行业。

继续巩固版权优势:2011年公司投入超过1亿元购买版权,己拥有超过35万小时舨权内容储备,拥有基于电视屏的70%热播剧版权及国内外强档院线电影。在内容门类上,依托SMG拥有全球渠道的体育、少儿、财经等优质节目,上述门类版权总量库容居行业第一。预计公司2012年将继续加大版权采购,巩固版权优势。

风险因素:合资公司及分成模式不确定性;政策对业务发展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维持2012/2013/2014年EPS为0.5/0.70/0.96元/股(2011年0.32元);当前价15.51元,对应PE为31/22/16倍。收入分成比例需要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后才会明朗,短时间会对2012年盈利预测及股价形成干扰。我们从大趋势出发,看好公司\"一云多屏\"战略下整体用户规模发展,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及中线价值20元,建议中长线投资者积极关注。

乐视网:业绩符合预期:一季度保持高增长,维持中性评级

乐视网 300104 计算机行业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 分析师:廖绪发,刘智景 撰写日期:2012-04-24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乐视网公布2012年一季报,收入同比增长163%至人民币2.7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6%至5,119万元(增速与我们全年67%的预期接近),每股收益0.23元。要点:

(1)得益于网站品牌提升、投放广告的品牌客户数量明显上升,广告收入大幅增长208%至人民币6,110万元;

(2)扣除广告外的版权分销和付费收入同比上升150%左右。这表明2011年公司耗资8亿元采购的内容继续在2012年驱动盈利增长;但2012年一季度资本开支和预付款项季环比双双下降5-10%,这表明公司明显减缓内容采购进度;

(3)因版权摊销、带宽费用大幅上升,拖累毛利率从2011年一季度的64%下降至2012年一季度的44%,这是造成净利润增速显著慢于收入的原因。因网站带宽从2011年的843G快速增长到4月底的1.1T,以及2011年采购的大量版权面临摊销,我们预计毛利率将持续承压。

投资影响

我们将2012-14年每股盈利略微下调1-2%至人民币0.98元、1.31元、1.69元,同比分别增长65%、31%、29%。将基于PEG的12个月目标价格从人民币32.55元下调到31.98元。我们认为公司正面临商业模式优化、成本费用上升等压力,维持中性评级。主要风险:盈利高于/低于预期。$$$

科华恒盛:2011年业绩稳定增长,UPS产品高端化巩固龙头地位

科华恒盛 002335 电力设备行业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张远德 撰写日期:2012-02-09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股权激励成本,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按最新股本摊薄后EPS分别为0.73元、0.95元、1.20元,按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39倍、17.95倍、14.28倍。对公司高速成长的预期及未来国内光伏市场空间带来公司新能源业务较大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中天科技:营收快速增长是亮点,利润增长待光棒产能释放

中天科技 600522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 分析师:李明杰 撰写日期:2012-04-25

尽管今年光纤光缆行业需求旺盛,但是公司产能受限,并且毛利率和费用率也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净利润增速将有所压制。但考虑到公司有可能通过减持光迅科技股权的方式来保证利润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2年EPS 为 1.10元。长期来看,我们看好公司的光纤预制棒和特种海缆顺利推进,给予2013-2014年EPS 为1.

51、1.85元,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催化剂:减持光迅科技股权

风险提示:运营商招标的不确定性、光纤价格下滑、光棒/海缆推进较慢等

日海通讯一季报点评:开局良好,仍将高增长

日海通讯 002313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华泰联合证券 分析师:康志毅 撰写日期:2012-04-23

业绩高增长。2012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75%;净利润1977万元,同比增长66%;摊薄每股收益0.10元。由于此前公司已公告1Q业绩预增幅度为60-80%,因此符合市场的预期。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40-60%,对应EPS为0.44-0.50元。

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加快。1Q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①连接器(配线+保护类)产品延续了2011年快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55-65%,反映出2011年底的订单持续高增长。②1Q收入占全年比重低,基数小,而工程服务收入(约2000-3000万元)又开始并表,进一步增加了当期收入。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上升2.6个百分点。1Q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33%,我们分析主要得益于招标规则微调,运营商更重视产品质量,价格下滑幅度放缓,加之公司大规模的采购量,对上游具有议价能力,成本控制有所加强。期间费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95%、69%,主要是由于1季度发放人员奖金导致,但从全年看,不会成为利润增长的负担。

光配、铜配产品将全面增长,工程服务收入预期不变。今年运营商不仅继续加大宽带投入,还加强了3G基站的投入。宽带、3G(含LTE)投入将分别增长5%、15%,而受益于投资结构的变化,光配、铜配产品均可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日海通讯相关产品收入至少可维持40%的增速。

公司已渗透至工程服务领域,全年3亿元的收入目标维持不变,预计从2季度起工程服务业务开始提速。另外:①公司海外战略稳步推荐,11年海外收入已同比增长75%,收入占比达到6%,12年仍存高增长预期。②PLC芯片项目预计在2季度内达产,有助于公司ODF毛利率提升。③武汉基地在下半年逐步释放产能,以缓解目前产能偏紧的状态。

投资建议:暂不考虑增发摊薄的影响,预计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4元、1.31元、1.68元,对应2012年PE为23x(增发摊薄后为28x),估值存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购量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武汉基地扩产低于预期。$$$

科大讯飞:业绩符合预期,爆发还需时日

科大讯飞 002230 计算机行业

研究机构:日信证券 分析师:王立 撰写日期:2012-04-12

看中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目前的股本,预计2012~2014年EPS 分别为0.71元、0.93元和1.43元,对应P/E 分别为52.7倍、40.4倍和26.4倍。相对于未来两三年的业绩来说,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并不低,但考虑到公司在中文语音识别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该领域未来即将爆发的市场,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更长期的发展空间,因为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发布性能优异的中文语音识别产品。

美亚柏科:\"小产品大服务\"促营收快速增长

美亚柏科 300188 计算机行业

研究机构:国都证券 分析师:邓婷 撰写日期:2012-04-23

\"小产品大服务\"促营收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产品研发的投入,开始在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取证、现场快速取证、数据销毁等四大核心领域投入研发力量。公司在2011年对销售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加大了对司法机关以外的市场的推广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将云计算引入多个产品系列之中,大力发展云服务平台,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三化融合\"带动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公司坚持\"硬件产品装备化,软件产品平台化,服务产品资源化\"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加大了民用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搜索和取证云服务平台,并在报告期内启动了公正云项目。产品和服务的高效结合不但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客户粘性,还提升了产品的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59.72%,同比增加了11.43个百分点。

加强技术服务支持建设,提升运营能力。公司2011年在全国18个办事处设立了本地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报告期内,公司将整个技术支持队伍拆分成技术支持中心和云计算运营中心,一方面保障了公司\"小产品大服务\"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对公司重点发展的搜索云,取证云服务进行全面运营。公司不断提升队伍的工作技能,提高了客户服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电子数据取证市场扩大,公司先发优势明显。电子数据取证行业为信息安全行业的新兴子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处于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态势。但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电子数据取证产品需求逐渐由司法机关延伸至各行政执法部门和事业单位,以税务和工商两个领域最为明显。公司目前占有取证行业40%的市场份额,具有全系自主研发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2-13年的EPS分别为1.55元和1.9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分别26倍和20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取证行业中\"软件+硬件+服务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首次给予公司短期_推荐,长期_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和新服务市场开拓的风险。$$$

中国联通201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回暖,长期可期待 中国联通 600050 通信及通信设备

研究机构:华泰联合证券 分析师:姚宏光 撰写日期:2012-04-27 公司环比经营情况大幅改善。净利润环比大幅增加9.7亿,达到9.92亿。

净利润环比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同比减少5.7亿,报告期3G业务ARPU值93.9元,比11年下降16元,预计主要是由于公司新增低ARPU值的千元机用户占比上升所致。预计随着二季度1500-2000元智能机型的推出,ARPU值下降速度有望减缓。

1季度3G终端补贴同比增长3.9%,但3G用户同比增长97%,同比用户多增加437万,显示3G补贴效率提升较大,千元机战略在用户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营销费用率下降0.49个百分点,在3G业务大力推广以及宽带建设全面铺开的情况下,期间费用率能够微幅下降显示了联通的管理效率提升。

对于联通的判断,我们认为虽然1季度业绩回暖,但在12年资本开支以及补贴可能大幅上升的背景下,联通短期业绩将会受压,很难有超额收益,因此我们短期略看空,长期依然看好。长期逻辑在于,在2G向3G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行业的变革,将为联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我们预计12~14年EPS分别为0.

12、0.

24、0.43元,对应PE分别为38x、18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联通新增3G用户数低于预期;移动TD-LTE建设超预期。

推荐第2篇:宽带中国战略公布

宽带中国战略公布:2015年城市家庭网速20Mbps [导读]国务院今天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要求到2013年底,城市重要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城市家庭达20Mbps。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中国政府网今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13年底,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部分发达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到2020年,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通知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

实 施 方 案 的 通 知 国发〔2013〕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战略引领作用,完善政策措施。系统研究解决网络建设、内容服务、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环节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有效利用。

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从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出发,适度超前,明确宽带发展的总体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和区域宽带协调发展,统筹军民宽带网络融合发展。 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协同发展,协调推进宽带接入网、骨干网和国际出入口能力建设,形成适度超前的宽带网络发展格局。促进网络能力提升与应用服务创新相结合,深化宽带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消费,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

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加强宽带网络发展与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的协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国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强化安全意识,同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基础网络、核心系统、关键资源的安全掌控能力以及应急服务能力,实现网络安全可控、业务安全可管、应急保障可靠。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遵循宽带技术演进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宽带发展目标,加强和完善总体布局,系统解决宽带网络接入速度、覆盖范围、应用普及等关键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宽带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接入网建设。城市地区利用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并结合3G/LTE与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

按照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思路,推进城域网建设。逐步推动高速传输、分组化传送和大容量路由交换技术在城域网应用,扩大城域网带宽,提高流量承载能力;推进网络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感知和安全管控水平。

按照优化架构、提升容量、智能调度、高效可靠的思路,推进骨干网建设。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完善国际网络布局,全面推广超高速波分复用系统和集群路由器技术,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智能调度能力,保障网络高速高效和安全可靠运行。

(二)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城市3G网络质量,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做好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讲技术(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域网扩容升级。以网间互联为重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推动网站升级改造,提高网站接入速率。

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和深度,推动TD-LTE规模商用。继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全面优化国家骨干网络。加强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新技术研发,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

到2015年,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3G/LTE用户超过4.5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5亿,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互联网骨干网间互通质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接入带宽和质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在宽带无线通信、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宽带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高。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全面突破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高端基础产业瓶颈,宽带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带产业链,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积极利用光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着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鼓励东部地区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区域试点示范,创新宽带应用服务,培育发展新业务、新业态。

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与东部地区同步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内容和网站的建设,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宽带应用服务。创造有利环境,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中西部条件适宜的地区。

农村地区。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动光纤等有线方式到村。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灵活采用各类无线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需求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提高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

专栏1 “宽带乡村”工程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自然条件,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分类分阶段推进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较发达地区在完成行政村通宽带的基础上推进光纤到行政村、宽带到自然村;欠发达地区重点解决行政村宽带覆盖。对建设成本过高的边远地区、山区以及海岛等,可以采用移动、卫星等无线宽带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对幅员宽广、居住分散的牧区,推进无线宽带覆盖;对新规划建设的成片新农村、农牧民安居工程,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和光纤到户建设。

(二)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骨干网。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IPv6。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保障连接性能。增加国际海陆缆通达方向,完善国际业务节点布局,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升级国家骨干传输网,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逐步建成以光纤为主、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接入资源有效利用的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协调推进TD-LTE商用发展,加快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城域网优化和扩容。加快接入网、城域网IPv6升级改造。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探索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

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和集约化水平。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加网站接入带宽,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互联网信息源高速接入。同步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及商业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

专栏2 宽带网络优化提速

工程光纤城市建设。支持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方式为主部署宽带网络,已建区域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推进政府、学校、医疗卫生、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光纤宽带接入部署,提高接入速率。

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支持城市地区以3G/LTE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局域网建设无线宽带城市,持续扩大农村地区无线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优化力度。

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建设。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和同轴光缆传输技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通过光纤到小区、光纤到自然村、光纤到楼等方式,结合同轴电缆入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带宽、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对弹性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实现宽带网络优化提速,促进宽带普及。

互联网骨干网优化。推进网络结构扁平化,扩展骨干链路带宽,提升承载能力。优化骨干网间直联点布局,探索交换中心发展模式,加强对网间互联质量和交换中心的监测,保障骨干网间互联质量,提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速度。 骨干传输网优化。适度超前建设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适时引入和推广智能光传输网技术,提高资源调度的智能化水平。增加西部地区光缆路由密度,推进光缆网向格状网演进,提高国家干线网络安全性能。

(三)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专用通信要充分利用公众网络资源,满足宽带化发展需求,逐步减少专用通信网数量。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宽带联网,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和网络化医疗应用,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管理服务的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加快跨区域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宽带网络覆盖和服务支撑。

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提升宽带网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宽带网络和文化发展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防建设。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提升军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军队遂行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适当预置接入和信道资源。完善公众网络和军用网络资源共享共用、应急组织调度的领导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加强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世界观。设立农村公共宽带互联网服务中心,开展宽带上网及应用技能培训。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宽带应用技能培训及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指导,鼓励企业利用宽带开展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特殊人群专用信息终端和应用工具。 专栏3 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中小企业宽带上网,推动企业将互联网融入其生产经营流程。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开展在线销售、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

专栏4 贫困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灵活选用不同宽带接入技术,因地制宜为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和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宽带网络设施,开发简便易用的上网终端,丰富特色应用,加大信息助教、助残和扶贫力度,缩小数字鸿沟。

专栏5 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可智能适配不同宽带接入网络和终端的广播影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内容平台,提高数字文化内容平台的宽带联网和互联互通水平,结合宽带网络能力提升创新数字文化服务业态,丰富各类数字文化应用,开发数字文化应用智能终端,开展各类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促进宽带网络和文化发展融合,增强文化传播能力。

(四)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加强更高速光纤宽带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超大容量路由交换、数字家庭、大规模资源管理调度和数据处理、新一代万维网(Web)、新型人机交互、绿色节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宽带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

重大产品产业化。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着力突破产业瓶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鼓励组建重点领域技术产业联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宽带网络发展评测指标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宽带网络信息测试与采集系统,实现宽带网络性能常态化监测。

专栏6 宽带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工程

光纤宽带接入核心设备研制与示范。突破大容量、高带宽、长距离的新一代光纤接入网关键技术,研制光接入网设备核心器件芯片,推动智能光分配网络和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的成熟与产业化,开发测试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骨干光传输和路由交换设备研制和试点。研制下一代光网络体系架构、超高速波分复用传输和智能组网、分组光传送网、高精度时间同步、超大容量路由交换等核心设备,突破相关核心芯片和高端光电器件技术,实现产业化。完善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开展技术试验和试点应用。

宽带接入智能终端研发和产业化。面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平板电脑等多类型终端和数字家庭网关,组织开展自主操作系统和配套应用的规模商用。突破智能终端处理器芯片、新一代Web、多模态人机交互、多模智能终端和多屏智能切换等关键技术。

专栏7 “宽带中国”地图建设工程

建立宽带发展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宽带发展测评系统,实现对网络覆盖、接入带宽、用户规模、主要网站接入速率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建立宽带发展状况报告和宽带地图发布机制。

(五)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基础软硬件产品、专用安全产品、应急通信装备的可控水平,支持技术产品研发,完善相关产业链,提高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形成与宽带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下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对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和手段,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防范、应急响应和灾难备份恢复能力。

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提升宽带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基于宽带技术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加快应急通信系统的宽带化改造。

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加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推动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强用户安全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安全、健康、诚信的网络环境。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配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战略的贯彻实施。各部门要充分整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宽带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避免重复建设,推进本地区宽带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制度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宽带网络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强化宽带网络设施保护。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促进宽带应用发展。

健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宽带网络监管制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队伍向地市延伸。

推动开放竞争。逐步开放宽带接入网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保障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加强国家骨干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管,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长效机制,完善骨干网网间结算办法,保障网间互联高效畅通和骨干网公平竞争。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引导宽带网络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竞争机制,共同维护竞争秩序。

深化应用创新。构建和完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加快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开放共享机制。

(三)规范建设秩序。

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按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执行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宽带网络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

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深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统筹安排通信工程综合管道网和相关设施,加强宽带网络设施与城市其他通信管线、居住区、公共建筑等管线的协调。深化光缆、管道、基站等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应用新技术,促进资源节约。

(四)加大财税扶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各类专项资金,引导地方相关资金投向宽带网络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宽带网络发展。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宽带建设项目贷款予以贴息支持。 加强税收优惠扶持。将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扶持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结合电信行业特点,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中,制定增值税相关政策与征管制度,完善电信业增值税抵扣机制,支持宽带网络建设。

完善投融资政策。将宽带业务纳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对宽带应用服务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宽带应用服务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基础电信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引导宽带网络投资更多地投向西部和农村地区。

(五)优化频谱规划。

明确国家无线频谱路线图。尽快研究确定国家宽带无线发展各阶段的频谱需求,梳理无线频谱分布和利用状况。加快研究频谱规划方案,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促进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支持动态频谱分配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支持消除干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不同无线业务类型频率的共用共享,提高频率资源整体利用率。

加强公共频段上无线设备的监管。统筹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网络的部署,鼓励无线设备共建共享,避免频率干扰,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六)加强人才培养。

优先保障人才发展投入。争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宽带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宽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聚集和培养人才。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宽带重点领域创新型人才引进,将所需人才纳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创新创业。鼓励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宽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

(七)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国际合作。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域名、网址和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资源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地区和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加强无线频谱、卫星轨道等资源分配使用的国际协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开展资源技术联合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互联网骨干网的国际互联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互联网骨干网企业的国际地位。

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双边、多边协调和对话,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加强网络空间规则、资源、安全等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互联网公共政策与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互联网健康发展。

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数字内容和互联网应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盗版行为的国际合作。加强宽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专利布局、专利预警、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提升企业依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推荐第3篇:“宽带中国”战略加快落实

长春电信20M光纤宽带

2015“宽带中国”战略加快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此次“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为持续推进宽带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国电信也严密部署“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加快并落实各地区宽带政策,中国电信吉林公司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大力推广天翼光宽带,提速减费政策。

吉林电信本次提速的力度更大,用户范围更广,用户体验也更好,而说道价格,买明星机,即可免费使用20M宽带,而优惠更低至六折!优惠不只是明码标价中的实惠,还有隐性的价值优惠。据悉电信20M光宽带的下载速度最高可达2.5MB/s。上网购物、看电影、玩网络游戏、下载软件、QQ聊天……在20M网络环境下,所有软件完美流畅运行,完全不冲突。因此有人表示,有了20M宽带,再也不用为各种下载软件的“会员”“VIP”续费,这也成为一笔隐性的价值优惠。

网络好,服务优更成为其不可多得附加值,中国电信吉林公司拥有成熟稳定的基站建设,数百名宽带网络专家,近万名专业网络维护员工。这些都成为宽带稳定输出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国电信吉林分公司更加大了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盗用网络行为,以确保客户使用的是高速独享宽带,让用户真正实现享受独享宽带的速度,支付共享宽带的价格。共享宽带价格优惠,却存在一个弊病,一个机架内甚至是几个机架内的所有服务器合用一定量的长春电信20M光纤宽带 长春电信20M光纤宽带

带宽,而有的服务器会抢占比较大的带宽,这就会影响其他服务器的带宽使用。中国电信20M独享宽带,因为独享所以更快,因为优惠所以更好。

无论从稳定极速的网络,还是超高的性价比,天翼光宽带已经成了消费者的首选产品。看电影、玩游戏、传文件、语音视频……畅享极速网络,就选天翼光宽带。

中国电信正在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高速宽带网络,网络能力显著提升。公司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契机,持续推进宽带光纤网建设,提升宽带网络竞争优势。2015年,中国电信吉林公司携20M天翼光宽带向全新网络时代进发,以“速度快,价格低,网络好,服务优”四大优势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国宽带这一伟大进程注入一份新的力量。

长春电信20M光纤宽带

推荐第4篇:电信启动宽带中国战略

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战略

——\"宽带中国·光网城市\" 核心导读:

1.年内发展3000万光纤到户,资金和城市化是挑战.2.前期采用“薄投资”策略,规模效应至关重要.3.王晓初称做好管道是责任.4.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年至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5.在“光网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中,中国电信将引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打造综合能力平台,整合智能传输管道,为用户带来新的信息化应用.6.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家庭;南方城市(含县城)实现8M接入带宽全覆盖,20M覆盖率达到70%;东部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0M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对南方城市(含县城)的所有家庭客户均可提供20M接入,光纤入户覆盖达到8000万户.7.到“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超过1亿.8.“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业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宽带投资约占总体投资的80%.

电信启动宽带中国战略

来源:搜狐IT

2011年02月17日05:50 【搜狐IT消息】(文/雍忠玮)2月17日消息,中国电信集团在2月16日下午宣布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带队,包括中国电信集团两位副总经理杨杰、孙康敏,以及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个人客户部总经理张明天、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公众客户部总经理张新、监管事务部总经理李如亮、网络运维部总经理董晓庄,以及综合部副总经理王永真等,以管理团队的较大阵容,出现在媒体面前,足见中国电信对此事极为重视。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表示,中国电信格外重视此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未来实施,而这一战略的最终结果,则能够惠及中国民众的信息化生活,同时也能够帮助中国电信在新的竞争格局,以及新的电信运营产业时代,尽早确立“智能管道”的竞争优势。

“中国电信首先是管道,是信息的传送运营商,这是运营商的最大责任。我们希望将管道智能化。”王晓初说。

年内发展3000万光纤到户 资金和城市化是挑战

据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介绍,“中国电信在过去五年间,在宽带领域投资累计达到1500亿元,宽带用户接近7000万。”然而,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中,过去五年中发展的光纤接入用户总量,只有1000万左右,为总宽带用户的七分之一。

“根据今天启动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中国电信将在2011年大力投资光纤到户建设,年内新增光纤到户用户总量将达3000万户,是„十一五‟期间的三倍。”孙俊彦说。

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孙俊彦

如此需要立竿见影的大规模战略实施,需要巨额的投资。中国电信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说,“作为基础设施的宽带网络投资,是中国电信各笔投资中占比最大的。”

中国电信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何志强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也在回答问题时也表示,资金压力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会是中国电信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会遭遇的最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在宽带互联网上的主要投资方向,放在了国家核心网和城市城域网上,前五年这个工作完成了,但是在接入网,我们的速度还不够。”王晓初表示,这就如同高速公路虽然已经建成了,但是由于收费站前的引入公路没有建好,导致很多人无法上到高速公路上。“过去以铜缆为主的接入网,将在未来五年改造为光网络,但这需要巨额的投资。”他说,

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缓解和降低总体投资额的方式,“首先是采用更大规模性的采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价格,其次,是考虑如何将现有的铜接入变现,来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他表示,光比铜的带宽能高一千倍以上,是对消费者和客户最有利的方向。

“资金之外,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是我们这一战略实施的另一个显示挑战。”王晓初表示,有很多城市的老城区在快速变迁,“很多城市老城区去年和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给我们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导致我们经常举棋不定,过早地决定可能会导致明天的管线、光纤都要调整。”

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改造和乡镇的城市化建设中,往往采取“谁家孩子谁家抱”的迁移策略,中国电信如果提前投资,就有可能会在过程中产生重复投资的情况,因此王晓初表示,中国电信也会审时度势地进行建设,“我们要先将稳定城区的光纤化做完,如果城市正在改造的地区,我们是跟进,对于城市即将发生变化的地区,我们利用临时的手段来解决,不敢一次性地解决。”

中国电信集团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

对于“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实施将要投入的具体资金额度,中国电信集团综合部总经理司芙蓉表示暂时不能公布,“因为中国电信还属于上市公司,我们必须按照资本市场的一些需求,对我们的一些商业计划进行保密,或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披露。”他说。 前期采用“薄投资”策略 规模效应至关重要

孙俊彦表示,整体上光网投资总额肯定要比铜缆投资规模更大,但中国电信可以通过一定策略,对投资的重点和步骤进行有效把控。“我们的投资首先会倾向于业务需求比较大的东部地区,而后才会逐步向中西部递进。”

中国电信较大阵容出席战略发布会

他进一步解释称,“从建设策略上,为了快速地让业务覆盖所有家庭,采用薄覆盖的方式,覆盖面相对比较薄,能够满足大部分业务需求,等业务到了一定程度时,再考虑加厚光纤覆盖的程度;在供应端,则是发挥产业链优势,通过推动标准化和规模化进程,尽量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PON技术的成本。”

孙俊彦强烈否认了此前有关运营商在光通信领域进行“反向招投标以至于最终导致厂商供货质量有问题”的传闻。他说,“中国电信从去年开始,已经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招投标,从来没有使用过反向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

据他介绍,中国电信在光网建设上的采购模式,首先是通过集团集中各省需求,进行统一的集中采购,“这样能够保证招投标过程中,质量和成本都得到很好的控制,获得最佳性价比,而不只是价格或者只是质量。”其次,中国电信在全球范围内,在光通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做的比较好的,“我们标准化走的比较靠前,就能够在推动制造厂商和运营商之间,容易达成共识,并且获得整体供应商的认可和支持,进而降低成本。”第三,孙俊彦称中国电信强化的测试方案,有助于保证光网建设的质量,“我们加强了产品售前的入网测试,和售后的测试评估,保证入网时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以保证整个光网的高性能。”

“最重要的,还是规模效应。”王晓初补充道,“无论是从客户端,还是上游的供应端,规模效应都能够有助于环节我们的压力。”

他介绍称,当前中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只有23%的家庭有宽带接入。“我们认为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从收入的角度讲,接入用户越多,每个用户的成本就容易更低。”王晓初表示,“大幅度提高对制造厂商的规模采购,可以使得光网部署整条线的各个环节的各种设备,价格都能下降。三年的规划,可以使得每兆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得到利益,也能够通过大规模采购的方式,使成本有所降低,企业的价值也能随着客户的价值得到体现和增长。”

定位中国电信作用 王晓初称做好管道是责任

针对“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实施将带来哪些明显变化,中国电信集团网络运维部总经理董晓庄表示,“在中国电信1M提升到2M、2M提升到4M的过程中,为何用户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变化?是因为用户的消费习性也随着带宽的提升在改变,以前看文字信息的,现在看多媒体信息了,所以感觉没有革命性变化。当„光网城市‟实施之后,带宽最低是8M,在核心城市甚至100M以上,这样的巨大的带宽变化,必然能带给消费者感觉上的变化。”

何志强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表明,再快的网络也有足够的内容可以填充,在一定程度上,当前已经是需求受制于带宽,在带宽提升后,内容不会缺少。”他反而重点强调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实施给用户带来的真实实惠。

“每兆字节的费用,将大幅降低。”何志强说,“总体而言,我们预计的用户ARPU值不会有太大提升,但对于用户而言,同等层次的价格,带宽可能增长了很多倍。”

他对于有关中国宽带价格过高的声音,做了回应。“韩国和日本,光接入的价格大概在200多块钱,而中国现在大量的非对称数字环路(ADSL)技术为主,平均ARPU值在80块左右,有报道说中国宽带价格高了。其实韩国和日本在没有光网之前,他们的ADSL价格仍然在200多块左右,而中国的光接入部署后,价格也还将在在现有的水平上。事实上中国的宽带价格要比别的国家低。”他以俄罗斯和印度举例,“俄罗斯和印度,现在他们的512K、1M、2M的速度,每个月还是要超过200块钱,这些都是有公开数据可查的。”

在提及为何主动实施这一计划(而非市场竞争迫使后实施)时,何志强表示,“提出这个计划,是根据中国电信的现有定位,也就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的提供者和建设者,这个计划本身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企业定位来提出的。国家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要快速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中国电信从自己的企业定位,不管是否有竞争,我们都必须干这个事情。”

王晓初则强调称,“中国电信作为一个运营商,首先是管道,我们是信息的传送者,这是运营商的最大责任。当然,我们希望通过将管道智能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将信息传送的更好,但总体而言,我们首先要做好信息传送运营商。”

王晓初进一步表示,“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的实施,最终是希望将选择权交给客户,“通过让我们的带宽更宽,让网络更智能,最终让客户有权选择包括中国电信光纤宽带、CDMA EVDO、Wi-Fi的AP,乃至卫星在内他„天地一体化‟的通信手段,选择是个客户自己的方式,甚至自己灵活的选择套餐。”

王晓初透露称,在未来不久,用户完全可以通过PC,以网络方式选择自己的套餐,以及任意组合的通信服务种类。“我们希望够真正解决消费者在信息接入上的需求,让用户能够在任何一个地点,以任何一个方式,选择自己要的接入方式。”王晓初说。

扩展阅读:

中国电信16日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刘菊花) 中国电信16日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按照工程目标,中国电信将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最高接入带宽达到100M。同时,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年至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

同时,“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超过1亿,位居世界领先。届时将实现3G网络全网覆盖,热点区域WiFi覆盖,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络,提供无处不在、无缝覆盖的宽带服务。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开展宽带网络建设与业务创新,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在较短时间内把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宽带网络,彻底改变了我国宽带设施薄弱的局面。Chinanet骨干互联网带宽达到20T,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40G。

按照“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着力于接入层宽带建设,改变目前接入层主要采用铜缆+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接入方式,形成一个骨干网与接入网相匹配的大规模、高速率的整体宽带网络。

城市光纤化将加快推进城市系统中个人、物和组织之间的物联化和互联化,塑造智慧城市,支撑个人、家庭、城市及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据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介绍,在“光网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新业务、新终端的不断涌现。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将融合家庭内部的各类应用,完成安防报警、实时通知及视频联动,用户通过手机既可对家庭安全实时监控,并结合家居内的电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全智能家居环境。

中电信:全国城市三年实现光纤化 持续降低资费

2011年02月17日 08:28 来源:北京晨报(北京) 焦立坤 中国电信昨日宣布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承诺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至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而宽带资费也将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

中国电信表示,将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其中在城市地区,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家庭;南方城市(含县城)实现8M接入带宽全覆盖,20M覆盖率达到70%;东部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0M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对南方城市(含县城)的所有家庭客户均可提供20M接入,光纤入户覆盖达到8000万户。到“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超过1亿。

同时,实现3G网络全网覆盖,热点区域WiFi覆盖,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络。

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电信承诺宽带资费将持续降低。该公司指出,宽带资费的“跳变期”将在三年左右到来。经过“跳变期”发展,宽带的每兆单价将会持续下降。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宽带网络投资约1500亿元,宽带用户接近7000万。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运营商都在加大宽带建设。

中国三年内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 宽带资费将下降

2011年02月16日 19:28:44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刘育英)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16日宣布在全国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光纤入户的接入带宽达到100M。

中国电信计划,2011年城市地区新增光纤入户(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末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个家庭。

到2013年,能够为南方城市(含县城)的所有家庭客户提供20M接入,光纤入户(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覆盖达到8000万户。到“十二五”末,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超过1亿,位居世界领先。

在“光网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中,中国电信将引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打造综合能力平台,整合智能传输管道,为用户带来新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北京地区的宽带用户普遍使用的“铜缆+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接入方式”宽带为512k,最高为8M。中国电信说,随着“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的实施,宽带速率和资费的“跳变期”将在三年左右的时间点到来,宽带的每兆单价将会持续下降。

根据去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行业发展部主任胡珊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业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宽带投资约占总体投资的80%。

推荐第5篇:中国谋划“宽带中国”战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谋划“宽带中国”战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网武汉11月8日电(记者徐海波 陈俊)刚刚在武汉落幕的第九届“中国光谷”光电子国际博览会上,众多国际通信专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宽带中国与光纤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上。被称为“中国光纤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更是断言,“宽带中国”战略在中国“大有可为”。

作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上网速度慢、下载流量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网民。在中国,一项旨在“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降资费”的宽带升级工程正在规划将拥有“光速”的光纤宽带送到千家万户。

这正如美国计划到2020年,在1亿个家庭中普及100M宽带,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保证欧洲境内一半以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30M的高速宽带服务。

5月3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实施这一计划,并将其定名为“宽带中国”;7月,中国又将“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近些年急剧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给出的数据显示,过去短短的18个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占到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0%。

数据流量的激增对网络宽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意味着需要大量光纤传输系统。赵梓森认为,光纤宽带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信息产业的迫切要求,中国提出的“宽带中国”战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照战略规划,“宽带中国”将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到2015年,“宽带中国”战略计划为超过2.5亿的用户提供高速宽带连接,城市家庭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兆以上,农村达到4兆以上。

然而,现状并不十分乐观。用户不能显著地体验到光纤宽带的好处,运营商、开发商提供的服务“不到位”,这使得“宽带中国”遭遇了不少尴尬与非议。

目前,对于大部分宽带用户来说,平时上网主要是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等,而这些基本的需求一般带宽就能满足,因此居民更倾向于低价的传统宽带,而对光纤宽带这样“高级”技术“不买账”。经过数年的努力,光纤基本已覆盖大多数居民小区,但实装率却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电信运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小区光纤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无法明确。为了抢占市场,同一小区往往有多家运营商铺设光纤设施,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部分开发商在施工中不为光纤接入预留通道、接入设施等,物业公司还强行收取“施工配合费”等额外费用,导致小区不能实现光纤业务的公平接入。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是“有苦说不出”。

虽然“宽带中国”尚在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中国大型通信企业烽火科技集团技术总监李汉兵估计,未来3-5年内,光纤宽带市场将走上正轨,从而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持有这样观点的还不止李汉兵一人。

早在1977年,在赵梓森的带领下,中国就诞生了第一个实用化的光纤通信工程。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宽带网络服务已经深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民众生活,在商务交易、文化娱乐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宽带中国“战略的好处远不止网速的提升和IT企业收入的增长,还将拉动光纤制造、网络设备、计算机和家电等相关制造业,形成很强的产业链延伸与带动效应。

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官员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光纤宽带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仅今年,基础电信业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加上带动互联网企业投资,总投入将超过5000亿元,对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梓森对“宽带中国”的关注还集中在光纤宽带在农村的普及。他说,像“村村通”“路路通”一样,光纤宽带最终将普及到几亿农村用户,农村潜在的市场将是一块“大蛋糕”。

中国正在努力改变过去5年宽带建设在国际上相对落后,并且差距被不断拉大的不利局面。世界电信巨头阿尔卡特朗讯首席执行官本·韦华恩说,“宽带中国”工程不仅能给客户带来更丰富的业务,而且将推动中国电信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并将“使中国进入一个真正的数字经济时代”。

推荐第6篇:详解“宽带中国”战略十大亮点

8月17日,对于我国宽带产业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我国终于有了国家宽带战略。

亮点

1首次将宽带明确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下称“战略”)是多年来首个关于国家基础设施的战略,这无疑表明了政府对于发展宽带的空前重视。“战略”开宗明义给了宽带网络一个全新的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这一定位既符合国际社会对于宽带的一致认可,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余晓晖认为,中国经济升级版未来的基础设施,宽带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亮点 2

将宽带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战略”特别提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宽带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按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意味着宽带将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为宽带网络的推进扫除很大的障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有效推进宽带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亮点

3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尤其是山区面积广袤,宽带建设施工艰难。为此,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地区的宽带普及是“战略”的一大重点。

“战略”提出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提及将宽带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并辅以营改增政策、考核机制等手段推进中西部宽带的加速普及。从国外情况来看,最先推出宽带战略的一批国家已经摸索了四五年,但不容忽视的事实表明,农村地区依然是国家宽带计划中的难中之难。以欧盟国家为例,除了中央级的财政支持外,地方政府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有一些国家提出了公共私营合作模式,甚至设定了长达20~25年的投资回报期。我国政府及相关部委已经明确意识到,要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宽带普及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几大部委正在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

亮点

4明确宽带发展路线图

“战略”首次绘制了我国的宽带发展路线图,提出了明确的短期和中期发展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通常提出的是综合发展目标,即不分技术。但我国分别制定了固定宽带和无线宽带两大领域的宽带发展目标,更具操作性。

考虑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巨大差异,“战略”不仅明确了固网和无线宽带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按区域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此举是为了保证我国的宽带进度表得以更好地实施。

亮点 5

特别重视宽带建设环节

宽带建设相关内容在“战略”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这表明国家希望加大对这一环节的扶持。

宽带在城乡建设中遭遇的建网、施工、维护阻力异常大。在之前大量的调研中,很多运营企业反映,在宽带网络推进中最急切希望解决的就是相关的建设规划、建设用地、管道预留、施工进场、共建共享等问题,如果这些挠头的问题能得以解决,做到宽带与楼宇统一规划、统一验收,宽带网络进场就会减少很大的阻力,加之地方政府会给予宽带发展的便利条件和资源支持,这种长效机制的效果甚至要好过一次性的资金补贴。“战略”多次提到了相关的问题,在任务中明确提出“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保障措施中提出“切实执行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宽带网络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等。

我国的宽带发展在农村需要强力的政策支持,而在城市则可以主要依靠市场力推动,但前提是要保障城市宽带网建设、进场、后期维护等环节畅行,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战略”用了很大篇幅论述相关问题,且颇为细化,是希望通过政策层面消除相关阻力,通过改革的思路和方式解决宽带建设中的瓶颈问题。

亮点 6

提出优化共享频率

“战略”提出“尽快研究确定国家宽带无线发展各阶段的频谱需求,梳理无线频谱分布和利用状况。加快研究频谱规划方案,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促进不同无线业务类型频率的共用共享”,这正顺应了当下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3G呈普及之势,4G规模商用在即,频率的稀缺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国外,近两年频谱资源格外珍贵。美国、瑞典、芬兰、俄罗斯、英国、西班牙、印度等大量国家和地区陆续释放了模拟时代腾退的频段,用于新的数字通信技术。事实上,优化频谱并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事,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应对经济萧条带来的财政危机外,各国政府释放频谱的共同目的更在于提升本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地位。这也是我国首次提出明确频谱路线图。对于频谱这类稀缺资源,我国也已经意识到其不仅对宽带、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亮点 7

建立部际协调机制

“战略”在“政策措施”章节率先提到要“建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配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战略的贯彻实施。”这将是宽带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宽带仅靠一个通信业推动是不可能的,而是涉及到多个领域和环节。有效的部际协调机制建立后,有关宽带的各种既有难点将有望得以缓解或根除,而依据“战略”制定的新政策也将得以更有效地执行,会对我国宽带发展带来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亮点 8

系统提及产业创新

“战略”立足国家发展,同时也兼顾了宽带产业的发展。“重点任务”的第四章系统地提到了要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智能终端研制、支撑平台建设、骨干光传输和路由交换设备研制和试点、宽带接入智能终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

“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宽带产业不断完善,提升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反过来也会降低产业的创新和服务成本,促进宽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亮点 9

强调应用和技能

信息时代,仅有强大的宽带网络还不够,还要有丰富的应用和国民必备的使用技能。“战略”着重提到了相关内容。

有关2020年目标的描述里有一句话——“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句话所蕴含的丰富含义。政府希望,下大力气发展的宽带最终能为国民带来福祉,让企业、教育机构和特殊群体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和机遇。让宽带成为国民工作、生活和发展的平台,提升国民的应用技能,让国民充分享受到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红利。为此,在配套的7项工程中,有三项均与此有关——“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贫困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宽带应用示范工程”、“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工程”。宽带所承载的应用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结合,互联网服务最终会向生产型服务和民生型服务发展。

亮点 10

明确绘制宽带地图

我国的网速一直广受消费者诟病,“战略”专门提到要建立国家宽带发展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宽带发展测评系统,实现对网络覆盖、接入带宽、用户规模、主要网站接入速率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建立宽带发展状况报告和宽带地图发布机制。这也将填补我国宽带领域的一个空白。相关体系建立后,消费者对宽带速率的感知将明显提升,而宽带服务企业也会据此进行速率和服务升级,宽带业务质量将显著提高。

推荐第7篇:全面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

中国联通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

发布时间: 2014-01-14发布人: 新闻宣传处

2014年1月9日至11日,中国联通在京召开了2014年工作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出席会议并讲话,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杨坚出席会议。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会上作了讲话,陆益民总经理做了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创中国联通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工信部对联通工作的肯定:尚冰副部长充分肯定了中国联通2013年工作所取得成绩:

一是在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是在加快企业转型发展、扩大开放合作上迈出了新步伐。中国联通主动适应政策环境变化和行业变革趋势,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和方法,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领域,以开放的理念加快合作,近几年收入增长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业务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三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工信部领导对联通提出了要求:在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后,尚冰副部长对中国联通2014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以深化改革统领全局,提升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活力。继续深化内部经营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积极开展移动业务转售试点;认真落实三网融合、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增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等工作。

二是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力推进网络升级,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2G、3G、4G网络建设,不断提升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大力推进技术和业务创新,抓住TD-LTE牌照发放的机遇,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打造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相结合,创新信息消费新热点,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是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牢固树立竞合、互利、共赢的理念,坚持诚信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营造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消费者关心的垃圾短信治理、流量资费争议等热点问题,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权益。

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工作,要完善管理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强化手段建设,保证基础电信网络的畅通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严格落实网站备案的管理工作、电话用户实名制推进工作,特别是加强网络不良信息整治工作,净化网络环境。

联通2013年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了中国联通2013年工作。

总结:2013年中国联通紧紧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强支撑、增活力”总体要求,加大重点领域攻坚克难力度,加快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创新体制机制,以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作风转变,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创造了收入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效益实现突破的良好经营业绩。

在业务收入方面,中国联通收入增长速度保持行业领先,重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超额完成国资委利润考核指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主营业务收入中移动业务占比、集团客户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移动业务收入中3G业务占比、固网业务收入中宽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Information claification: Internal

信息分类: 内部

在网络保障能力提升方面,3G网络广度与深度覆盖持续加强,光纤宽带端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国内首条横跨台湾海峡海底光缆项目正式投入使用,顺利完成对国家一系列重大会议、重要活动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重要通信保障任务。

在基础管理方面,中国联通全面实施增量、存量市场份额“双测选优”的预算管理,深入推进收入利润率行业对标,通过更加公允透明的管理机制鼓励多干快干、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全集团“一本账一套表”工作,支撑本地网和专业化管理需要;建立面向本地网的经营异动预警体系,实现了经营过程的动态监控;推进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和“内部商城”业务,强化网间结算精细化管理,促进了企业效益提升。

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中国联通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规划指导下的项目滚动投资管理,深入推进运维转型,集约化维护试点成效明显。

另外,中国联通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了作风建设的明显转变。

联通2014年目标任务与要求:会议提出了中国联通2014年目标任务与工作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中国联通提出: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坚持快中求好,持续加快规模效益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推进企业创新转型;坚持市场驱动,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坚持客户导向,持续增强服务支撑能力,开创中国联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联通2014年工作重点:会议明确了2014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面对已经开启的4G时代,在过去五年一直引领公司发展的“3G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的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网络、客户、品牌、产业链及宽带互联网优势,按照网络领先、业务领先、服务领先的要求,全面强化新时期中国联通移动宽带业务“上网更快、覆盖更广、体验更好”的新优势。要紧紧围绕移动宽带领先,加快4G和3G网络部署,持续推进网络能力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企业创新转型。适应转型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从客户体验出发,以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从卖简单的通信功能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转变。以全业务电子商务为抓手,改革传统的运营支撑和营销服务模式。坚持开放共赢,在各领域拓展产业合作范围,积极稳妥开展移动转售试点,大胆尝试运用资本手段鼓励孵化创新。

三是开展服务攻坚,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以客户满意为核心、以服务责任追究为抓手的大服务体系,强力开展提升重点区域服务攻坚战。深入落实纠风行动,确保完成纠风申诉率刚性指标。巩固“净网行动”效果,整顿端口类短信,继续实施垃圾短信综合治理。

四是强力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各层级的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运营支撑体系,全面落实规划指导下的投资项目滚动安排,下大力气搞活用工分配机制,细分基层责任单元,以效益为导向有效促进责权利统一,调动一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夯实基础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降本增效,加强节能减排,加大现金流精细化管理力度,继续严格控制公务招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国、会议费和差旅费,厉行勤俭节约。优化绩效考核,完善内控体系和法制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实时在线审计”监督,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将本地网及末端营销单元纳入实时审计监督范围内,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能力。

六是加强企业党建,积极构建和谐企业。要继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按照整改方案提出的整改任务目标要求、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抓好落实,形

成改进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

Information claification: Internal

信息分类: 内部

推荐第8篇:宽带中国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2013年8月1日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 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 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 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接入网建设。 按照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思路,推进城域网建设。 按照优化架构、提升容量、智能调度、高效可靠的思路,推进骨干网建设。

(二)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

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与东部地区同步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

农村地区。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

(二)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骨干网。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IPv6。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 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和集约化水平。

(三)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

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 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

国防建设。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

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加强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世界观。

(四)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

重大产品产业化。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

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

(五)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安全防护体系。应急通信系统。安全管理机制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配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战略的贯彻实施。

(二)完善制度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系。 推动开放竞争。深化应用创新。

(三)规范建设秩序。

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

深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

(四)加大财税扶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加强税收优惠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

(五)优化频谱规划。

明确国家无线频谱路线图。促进频谱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公共频段上无线设备的监管。

(六)加强人才培养。

优先保障人才发展投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

(七)深化国际合作。

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国际合作。 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推荐第9篇:“宽带中国”

腾讯科技 郭晓峰 9月2日报道

在移动无线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固网宽带的建设从未停止过。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宽带中国首次作为国家战略而提出。

据参与《通知》中战略起草单位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腾讯科技表示,今年是全面提速阶段,目标年底前城市用户宽带接入速度达到20M,覆盖比例达到80%。

众所周知,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起草组组长余晓晖介绍,此次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总共分为三个阶段:至2013年底为全面提速阶段,将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其中,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

按照规划,该阶段目标是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

宽带中国战略对通信运营商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今年8月,中国电信(微博)在多个城市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宽带,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将快步迈入“百兆新时代”。不过,宣传和实际仍存有一定距离。就北京而言,百兆宽带只有部分区域用户可以申请体验,而大多数用户由于社区宽带基础设施条件不够等外在因素短期内还无法实现。

从2014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推广普及。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目标是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

第三阶段从2016年至2020年,为优化升级阶段。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标是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

从另一方面看,3G、4G移动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其的依赖性,似乎可以看到固网宽带正逐步远离人们的生活。那么为何国家还要大力度的去发展宽带建设?

对此,余晓晖表示,固网宽带发展与无线网络两者是相辅相成,很大程度上固网是无线网络的基础。而从信息消费层面来看,信息消费将对国家经济转型发挥重要作用,但首先要依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宽带网络建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上层的应用服务,最终拉动整体的信息消费。

此外,宽带网络建设还将直接带动相关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也为宽带信息消费提供了网络基础,促进各环节协调发展。据初步测算,未来十年,宽带资金需求将达到2.3万亿元。

推荐第10篇:宽带中国

近日,业内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已向主管部门申请获取固网运营牌照。随着我国对宽带建设的逐步重视,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宽带市场的愿望也迫切起来。而另一方面,从宽带长远的发展和消费者利益出发,宽带领域加入更多有实力的竞争者显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早在去年下半年,对我国“宽带不宽、价格偏高”的批评之声此起彼伏。而令人关注的是,几乎在同一个时段,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了反垄断的调查。令网友欣慰的是,工信部在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确定我国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

表面上看,垄断和宽带建设是两个问题,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可能会变成一个问题。我国的宽带骨干网建设大都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承担。在几次电信改革中,固网的市场逐步形成目前“南电信、北联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历史上为我国固网宽带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不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普及宽带和提升网速,可以说是对反垄断的整改,假如宽带战略只谈发展不谈改革,就像两边车轮一硬一软。

比起电信业的发展和改革,普通用户更关心服务和价格。面对总是卡机的电影、不时掉线的游戏,无人过问的故障,对运营商捆绑销售、垄断销售的指责在网络论坛、媒体报道中也随处可见。很多宽带用户的抱怨与其说是针对价格不如说是针对服务。例如,本想只装一个宽带,但却被告知必须配套一部固定电话,而且电话就算不用也要每月缴纳20多元的基本话费。更令人郁闷的是,小区内宽带服务仅此一家,爱装不装,根本没得选。这样“没得选”的情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整个宽带产业的服务停滞不前。

引入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宽带市场,一方面或许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新的选择。另一方面,新加入的企业为了夺取市场份额,必然从服务到产品都进行创新尝试,从而推动对整个产业发展。

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选择。而从移动通信服务市场来看,竞争能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体验。运营商们为了争夺市场,还竞相推出质优价廉的定制手机、应用商城等营销服务。这些措施不仅照顾了不同收入和不同需要的用户,也能让人感受到运营商在服务上的用心。

从产业发展来看,引入新竞争必然能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中国移动或广电网加入宽带的竞争,那么势必会利用创新产品服务或者降低价格来抢占市场。如果像业内人士所言“宽带利润微薄”,那么,创新就会成为他们的唯一生路。在发达地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会带动家电终端、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而在不发达地区,企业创新或将弥合东西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而宽带的创新带动或还将对三网融合、物联网、城市信息化等产业影响深远。

因此,“宽带中国”的建设不应该只是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更应从消费者体验和宽带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制定对策。不妨让宽带市场的竞争来得更猛烈一些。

第11篇:美国宽带战略点评

美国宽带战略重点扶持偏远地区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2011-11-16 15:00:0

2标签:宽带[导读]美国一向被认为是科技业的领头羊。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就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其施政纲领,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然而,迄今为止,美国在宽带发展方面依然明显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美国一向被认为是科技业的领头羊。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就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其施政纲领,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然而,迄今为止,美国在宽带发展方面依然明显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今年5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报告称,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一些欧洲和亚洲大城市消费者的网络下载速率高于美国的同等城市。例如,纽约的平均下载速率为11.7Mbps,而韩国首尔的平均下载速率是35.8Mbps,后者是前者的三倍。FCC的另一项报告称,约 2600万美国人没有接入宽带,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在有宽带接入条件的美国人当中,三分之一没有订购宽带,原因可能是高成本、较低的数码文化程度,或是担心隐私问题。

美国的宽带发展困境是许多大国共同遭遇的难题。由于幅员辽阔,农村用户分散,运营商在偏远地区建网成本较高,加之国家扶持力度不够,为此服务商在农村地区推广宽带的积极性明显不高。自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一直在积极改变宽带发展缓慢的情况。迄今,美国已经专门出台了国家宽带计划,宽带发展补贴开始陆续发放到服务商手中,旨在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宽带普及的普遍服务基金改革也在近日有了定论。

宽带纳入国家级战略

日前,FCC通过了之前宣布的针对普遍服务基金(USF)和运营商间补偿制度的改革计划,预计将明显加快美国偏远地区宽带的发展。事实上,从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宽带才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进入了一个迅速落实的阶段。

在2008年12月10日的一次讲话中,新当选的奥巴马说:“美国在全球宽带应用方面仅排名第15位,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作为发明互联网的国家,美国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机会使用互联网。在我任总统期间,他们将获得这一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奥巴马在正式就职前表示,希望升级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提高公众上网速度。有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堪比克林顿政府,不仅将信息技术视为21世纪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还力图通过实施经济刺激方案等措施,加大对ICT行业的政府支持力度。

根据奥巴马的这一思路,2009年年初,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提出了总额8000多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法律草案。草案涉及的IT项目建设包括:健康档案电子化、构建21世纪教室、普及宽带、智能电网、政府运作电子化五大部分。其中,宽带是最基础的部分,草案提议在宽带网覆盖率不高或未覆盖的乡村等地区普及宽带网,并要求接受政府拨款的宽带运营企业提供“开源”式服务,即:支持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任何上网装置,且不得对上网装置的制造商进行限制。草案称,选择乡村等地区有侧重地加强宽带网建设,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提高美国国内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

美国参众两院于2009年2月13日通过了最终版本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额为7870亿美元。2月17日,奥巴马正式签署了这项计划,确立了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最终的分配方案,1200亿美元将用于基建项目和科研投资,而基建项目中的72亿美元将用于改善网络宽带,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这一数目略高于先前方案中的数目。2010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广大美国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向国会提交了国家宽带计划实施细则。

在此后的短短两年半时间里,美国的宽带刺激计划已经由规划走到了真正的实施阶段,宽带资金分批发放给目标地区和企业,项目得以迅速落实。

偏远地区是扶持重点

偏远地区的宽带建网慢是造成美国宽带总体发展进程缓慢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FCC今年2月决定打造一份旨在实现普遍服务的现代化蓝图,最终的改革计划近日终于敲定。

根据改革计划,美国将创立一个年度预算高达45亿美元的“连接美国基金(Connect America Fund)”,使超过700万居住在乡村地区的美国人享受到高速宽带接入。FCC预测,未来六年内,这一宽带计划将为美国带来5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创造约50万个就业机会。这是美国近几年在宽带领域作出的又一项重量级决策。

设立普遍服务基金的最初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美国人接入基础电话网络,资金来源是长途电话附加费。该项目为穷人提供电话服务补贴,并为学校、图书馆和农村医疗机构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付费。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基金被用于补贴那些在农村等无商业价值的地区提供语音服务的电话公司。但认识到宽带的重要性后,FCC希望将这部分被称作“高成本基金”的资金用在更锋利的“刀刃”——宽带上。FCC的计划是把这笔资金逐步转为新的“连接美国基金”,从而降低在人口稀少地区建设并运营高速互联网的高昂的投资成本,鼓励企业在这些地区投资。

作为改革计划的一部分,FCC认识到移动宽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首次将其定位为独立的普遍服务目标,并将设立一个新的“移动基金 (Mobility Fund)”专门为其提供支持。该项基金将使先进的移动宽带惠及百万人的工作、生活和旅游,也包括专为部落地区提供的支持。运营商间补偿制度的改革将消除用户账单中的隐形支出,并通过低价、高性价比的形式为全国的国际长途和无线客户提供每年22亿美元的优惠。

根据上述改革,一些消费者可能将每月平均多支付10~15美分,但改革计划则称每1美元的支出将为消费者带来3美元的回报。消费者每月的电话账单费如果达到或超过30美元(包含大多数消费内容),将不再有其他额外费用,这一规定也同样适用于FCC的“生命线计划(Lifeline program)”所服务的低收入群体。所有新的收费项目都将在6年后逐渐减少。

企业呼声成FCC决策参考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可以说国家级扶持既需要政府的决断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充分听取企业的呼声。以美国的初次电信拆分为例,一度强大无比的“电信王国”AT&T在1984年被一分为八,但八家企业很快形成了划区经营的局面。而后的二十多年,美国电信业天价并购不断,市场在竞争因素的推动下不断重演着分拆合并的故事。直至最近几年,美国电信市场才趋于稳定。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教训,FCC在进行此次普遍服务基金改革时,充分听取了电信运营商的声音,并最终采纳了部分建议。

今年夏季,六家美国电信运营商一起向FCC递交了一项有关如何将宽带服务拓展至400万农村用户的提议。这份名为“美国宽带接入计划”的提议由 AT&T、Verizon、CenturyLink、Fairpoint、Frontier和Windstream六家电信运营商共同提出,旨在推动该国的普遍服务基金和运营商间补偿体系的全面改革,以便能够在5年之内使美国所有人口都能

享有最低4Mbps的宽带连接。

六家电信公司提议将新的“连接美国基金”的上限定为每年45亿美元,在每个地区只为一家服务提供商提供补贴,并且资助地区仅限于那些服务提供商无法找到商业机会来维持运营的地区。此外,新计划还将设立“高级移动/卫星基金”,为最难提供宽带服务的地区提供移动宽带接入服务。

新计划还寻求对总额达几十亿美元的“运营商间补偿”系统进行审查,这一错综复杂的结算系统是指电话公司之间互相支付的连接到彼此网络上的费用。对普遍服务基金的任何改变都将引发对“运营商间补偿”的改变,因为农村地区运营商的收入严重依赖这两大基金。现有的“运营商间补偿”被普遍认为已经过时且并不合理,目前这项费用要根据运营商、网络、传输距离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结算,非常繁琐。为此,六家电信运营商提议制定一个更低的、统一费率。

当然,为获得“连接美国基金”的支持,运营商们必须着力为消费者部署宽带设施。这些宽带网络必须达到一定的性能标准,能够满足常见应用的使用需求,如远程教育、远程健康监测、网络电话、双向视频会议、网页浏览和电子邮件。

第12篇:“宽带中国战略”联合调研组赴江苏调研

“宽带中国战略”联合调研组赴江苏调研

4月9日~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等部委组成的“宽带中国战略”联合调研组赴江苏调研宽带建设和发展情况。调研组通过工作座谈、现场考察等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江苏实现“条块结合、政企联动”共同推进“宽带江苏”、“无线江苏”服务社会的情况,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以及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华东片区通信管理局、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调研。调研组首先与江苏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交流。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苏少林局长从“宽带建设”和“宽带应用”两个层面,全面介绍了江苏先行先试,多措并举,加强条块结合,共促宽带战略发展的探索与创新,并结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发展建议。江苏省广电局介绍了江苏广电取得ICP、ISP经营许可证后,宽带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以及三网融合推进情况。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信委等相关厅局分别介绍了与江苏通信业加强联系,支持江苏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助力江苏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工作与成绩。

调研组随后赴江苏电信、移动、联通、江苏广电网络等四家公司光纤宽带建设和改造示范点、宽带信息应用示范点调研,并进行了座谈。各公司分别从宽带网络能力、宽带建设投资、宽带应用等方面,向调研组做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政策需求和建议。

陈家春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江苏在宽带建设发展上的探索与创新。她指出,近年来,江苏积极联系地方,勇于开拓创新,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上做了很多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创建了“条块结合、政企联动,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对“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希望江苏通信业在江苏通管局带领下,继续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创新,在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宝家公司】可以办理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等。联系方式:010-62303069010-62303096-808 13011883909。

第13篇:发改委力挺宽带中国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发改委力挺宽带中国战略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的重要工作,除了改革之外,将是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改委2日透露出重要信息,包括下半年将出台化解产能过剩措施,并强化创新驱动,支持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启动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等。另外,发改委还表示,下半年将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重大工程,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工作。这一切预示着,今年下半年传统产业将加快整合,而战略新兴产业会有更多“政策红包”。发改委表示,今年上半年,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呈现出积极变化。

据统计,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增加值10749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扩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9382亿元,增长23.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54.8%,高于工业投资7.3个百分点,结构继续优化。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半年将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体来看,其一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加大对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化解产能过剩,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为重点,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环保搬迁、退城进园,引导产能向优势企业和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四是强化创新驱动。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启动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重大工程,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工作。继续实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支持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启动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五是加快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新的增长点。(新华网)

第14篇:“宽带中国战略”珊珊来迟 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

“宽带中国战略”珊珊来迟 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

11月27日消息,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张英海透露,国家宽带战略将于近期出台,其针对使每一个接入用户享受农村4M、城市20M带宽的总体目标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规划。

不过,早在今年10月底也曾有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宽带中国战略年内或难出台。

对于宽带中国战略一再难产。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电信专家杨培芳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难产的原因是“头绪太多”,9个综合部门除了发改委,其他部门都不认可,没有结论。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工信部有关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市场关注的“宽带中国战略”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相关部委目前正就方案细节进行讨论、协商。工信部争取年内将讨论后的方案上报,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呼死你http://

第15篇: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課題申報指南 (2010年)

二○○九年十月

第一章 申報頇知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專項三)2010年課題申報工作自本指南公佈之日起開始,申報單位頇嚴格按照《課題申報指南》要求參與申報活動,經形式審查,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將視為無效。

一、申報應遵循的原則

1、要立足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和標準研究,把掌握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提升我國通信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申報單位元應根據每個課題的具體情況,提出申請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有標準化要求的,還頇提出提交文稿數和預期採納率。

2、專項注重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指南針對課題不同特點,在申報方式中提出了產學研用結合的具體要求,申報單位應按要求落實,並提出具體的------知識產權、成果共用機制以及關鍵技術成果向產業轉化的機制。

3、申報單位要統籌利用已有資源和成果,充分體現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資金優勢,詳細闡述與課題相關的優勢和基礎,包括已承擔的相關國家項目、計畫以及與本專項的銜接方案;國家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4、資金管理是重大專項組織實施中的關鍵環節,申報單位應按照《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可從財政部網站下載)的規定,據實編報申報書中的預算內容。申報單位應按照課題要求,

1 落實配套資金並提供相關證明,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包括地方財政投入、企業投資、銀行融資或其他)的比例應不高於指南中每課題所規定的比例。同時,鼓勵地方財政積極投入。課題中對地方配套經費有明確要求的,應按要求落實。為提高中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課題執行過程中將根據階段考核情況,採取分階段撥付經費的方式,部分課題將採用後補助的資助方式。後補助方式的具體內容參見《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5、重大專項注重頂層設計,申報單位應認真研究相關課題之間銜接關係(如終端與晶片之間,設備研發與技術詴驗之間)。課題申報應加強系統設計,制定具體的技術發展路線圖,合理分解任務,明確研發進度。

二、申報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範、無不良行政處罰或違法記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資或內資控股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業單位等,均可申報,不接受個人申報。牽頭申報單位元應對聯合單位的申報資格進行審核。

2、申報內容應在指南所設課題範圍之內,以課題為單位,對某一課題的整體研究內容進行申報。聯合申報單位元各方應簽訂聯合申報合作協定,明確規定各自所承擔的研究內容和責任等。

3、課題負責人頇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55周歲(1955年1月1日後出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2 無不良科研行為。課題負責人用於本課題研究時間不少於本人工作時間的60%,在國內工作時間每年不少於9個月。

4、申報單位(包括聯合申報中的任意一方)對同一個課題不得進行重複或交叉申報。同一申報人只能同時負責一項本專項課題。

三、申報文件的編制與遞交

1、檔編寫

以中文編寫,要求語言精煉,資料真實、可靠。

2、申報材料構成及規格

申報單位需編制和遞交的申報材料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可行性研究報告(申報書)》和《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構成,範本請從工業和資訊化部(www.daodoc.com)網站下載。

(1)申報書

申報書按模版要求統一編寫,一律用A4紙雙面列印,正文與附件一起簡易裝訂成冊,一式6份(2份原件,4份副本)。同時附上電子版光碟,電子版正文內容應與紙版內容保持一致。電子版檔案名稱格式為:“課題編號_單位名稱_課題名稱”(例如:2010ZX03001-001_單位名稱_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研發)。

注:如通過形式審查,還需提供6份副本,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2)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

《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以下簡稱匯總表)以課題為單位填寫,具體要求參見匯總表中的填寫說明。匯總表僅需提供電子文檔,與申報書刻在同一張光碟上。電子版檔案名稱格式為:“課題編

3 號_單位名稱_(課題名稱)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

3、申報材料的受理

請各申報單位在受理截止時間前通過快遞或派專人將申報材料(含2份原件、4份副本及電子版光碟)送達規定地點,逾期不予受理。申報材料在郵寄過程中若出現時間延誤、遺失或損壞等責任自負。

受理截止時間:2009年11月26日17:00 接收單位:“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

收件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興隆街5號國信苑賓館(賓館電話:010-66017771)

郵 編:100031 收 件 人:張航 張翠

聯繫電話:010-68205251 68205249(工作時間8:30-17:30)

請隨時登錄工業和資訊化部網站,關注申報受理的最新動態。

4 第二章 申報內容和範圍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0年申報課題分屬以下七個專案:

項目2008ZX03001:TD-SCDMA增強型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2:LTE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4:移動網路、業務應用和終端研發 項目2008ZX03005:寬頻無線接入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6:短距離無線互聯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7: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專案管理支撐

2.1 項目2008ZX03001 TD-SCDMA增強型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在“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TD-SCDMA增強型的研發和產業化。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TD-SCDMA增強型HSPA階段(支援下行速率2.8Mbps、上行2.2Mbps)的晶片、多媒體終端、測詴儀錶、網規工具的研發,啟動HSPA+關鍵技術標準研究。

2010年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TD-SCDMA HSPA+(下行峰值速率提高50%)產品的研發,補缺TD-SCDMA增強型個別薄弱環節。2010年設置TD-SCDMA HSPA+研發課題及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開發,支撐TD-SCDMA 增強型系列技術的產業化。本年度課題中定義的 5 HSPA+功能主要包括支援下行64QAM調製,支援增強型CELL_FACH,持續分組連接(CPC)功能。

課題2010ZX03001-001 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研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是針對TD-SCDMA增強型網路特點及相關新技術和實際網路建設新需求,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各種優化理論及方法。在此基礎上,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網路建設中存在的難點,推動網路性能進一步提高。

研究目標: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頻率複用、擾碼、鄰區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覆蓋、干擾、容量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性能、品質問題定位與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與GSM網路聯合優化方法;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

考核指標: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應支援對路測資料、OMC-R網管資料等網路側資料、電子地圖處理;支援對TD-SCDMA增強型網路頻率複用、碼組、鄰區進行優化;支援依據路測資料實現對區域進行覆蓋、干擾分析及優化;支援對區域進行網路性能/品質問題定位、原因分析及優化;支援對目標區域進行地理場景分析,能夠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參數核查、優化配置;支持GSM/TD-SCDMA聯合優化;支援對網路業務進行統計分析;發表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 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6 課題2010ZX03001-002 TD-SCDMA HSPA+系統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為支援TD-SCDMA HSPA+功能的無線系統設備的研究和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系列化TD-SCDMA HSPA+全套無線接入子系統設備,並實現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產目標,滿足商用供貨和相應的服務要求。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5套HSPA+基站設備,2套RNC設備,參加室內外技術詴驗。為終端晶片、終端廠家開放調測環境。實現TD-SCDMA HSPA+商用產品並形成量產能力,實現商業應用與產業化。

主要技術指標: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

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工作頻帶: 1880MHz~1920MHz,2010MHz~2025MHz; – HSPA+功能:支援下行64QAM調製,支援層二增強,支持增強型CELL_FACH,支持持續分組連接(CPC); – 產品系列化和小型化,實現包括室外宏基站、室內微基站、BBU+RRU等多種基站產品及高可靠性的RNC設備;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SCDMA HSPA+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7 申報方式:TD-SCDMA系統設備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1-003 TD-SCDMA HSPA+終端基帶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基帶晶片一直是TD-SCDMA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我國產業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由於難度大、時間緊迫,所以應立即啟動,並確保足夠投入。

研究目標:研製支援TD-SCDMA HSPA+功能,雙模(TD-SCDMA與GSM/GPRS/EDGE)終端基帶晶片。在工藝與集成度、功能方面都達到商業應用水準,形成產業化能力。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100片支援HSPA+的終端基帶晶片,用於系統、終端等多廠家構成的詴驗網路進行技術詴驗。

主要技術指標: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

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提供單基帶晶片解決方案,支援TD-SCDMA/HSDPA/HSUPA/ HSPA+/MBMS/GSM/GPRS/EGDE,集成DBB和應用處理器能力; – 業務速率:支援峰值速率為DL/UL(4.2/2.2Mbps)的HSPA+業務,支援峰值速率為DL/UL(2.8/2.2Mbps)的HSPA業務; –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支持層二增強,支持增強型CELL_FACH,支持持續分組連接(CPC);

– 功耗要求:睡眠電流0.8mA以下,通話狀態下工作電流140mA以下;

– 半導體工藝線寬:65nm及以下;

8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TD-SCDMA基帶晶片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1-004 TD-SCDMA HSPA+終端射頻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射頻晶片是TD-SCDMA產業鏈另一個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特別是高階調製技術,對射頻晶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儘快啟動終端射頻晶片的研究與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出TD-SCDMA HSPA+終端射頻晶片,在工藝與集成度、功能方面都達到商業應用水準,形成產業化能力。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100片HSPA+終端射頻晶片,用於系統、終端等多廠家構成的詴驗網路進行技術詴驗。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

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TD-SCDMA工作頻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 – 支援64QAM、16QAM和QPSK調製和解調; – 接收EVM達到4%,發射EVM達到2%; – 鄰道抑制不低於33dB@1.6MHz、43dB@3.2MHz; – 半導體工藝線寬:0.13um及以下;

9 – 功耗要求:不高於90mA,實現低功耗;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申報單位頇提供以下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TD-SCDMA射頻晶片研發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2.2 項目2008ZX03002 LTE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LTE是3G演進到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階段。“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LTE研發和產業化。

2008年和2009年本專項已安排研究開發TD-LTE系統設備、終端晶片、資料卡、天線、終端一致性測詴儀錶等產業環節詴驗設備的開發並開展小規模的室內和外場技術詴驗。設置公共及應用驗證平臺,LTE組網及演進研究,並開展LTE FDD系統和終端基帶晶片的研發。

2010年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在前兩年詴驗設備的基礎上,完成TD-LTE面向商用的設備各環節的產品研發,選擇至少3個城市建設規模詴驗網路。2010年安排了TD-LTE面向商用的終端射頻晶片、手機、基站和系統設備、路測儀錶等研發,開展規模詴驗。LTE FDD設置面向商用基站設備、終端基帶晶片課題。

課題2010ZX03002-001 TD-LTE面向商用終端射頻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射頻晶片是TD-LTE產業鏈另一個最重要的環

10 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

研究目標:開發出TD-LTE面向商用終端射頻晶片,滿足3GPP R

8、R9和國內相關技術規範的要求。

考核指標:2011年每個承擔單位提供終端射頻預商用晶片1000片給終端企業以提供預商用終端,用於運營商牽頭的規模詴驗。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晶片的研發。所提供晶片應能夠滿足3GPP R

7、R

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TD-LTE終端設備廠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射頻晶片。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 支持TD-LTE的頻段為2300-2400MHz;

– 支援可變速率帶寬,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援64QAM、16QAM、QPSK和BPSK調製方式; – 下行支援4×

2、2×2 MIMO方式;

– 集成射頻收發前端(除PA外)和類比基帶處理,提供數位基帶介面;

– 接收機提供大於100dB動態範圍,步進精度至少1dB; – 發射機提供85dB動態範圍,步進精度至少0.5dB; – 支持多接收時隙獨立增益自動控制,滿足無線資源的快速調度;

– 半導體工藝線寬:0.13um及以下。

申報單位頇提供以下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11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射頻晶片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2 TD-LTE面向商用基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進行研究與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在功能和性能上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設備。

考核指標: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

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提供100套面向商業應用的基站參加規模詴驗。向TD-LTE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 支援多社區運行;

– 支持TD-LTE的頻段:2300-2400MHz; –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援TD-LTE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時延要求; – 支援4+4 雙極化天線;

– 下行支援4×2和2×2 MIMO方式; – 上行支援1×

2、1×4多用戶MIMO方式;– 支持下行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 –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支持MU-MIMO和SU-MIMO;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

12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LTE 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系統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3 TD-LTE面向商用系統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系統設備進行研究與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在功能和性能上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系統設備。

考核指標: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向TD-LTE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提供100套面向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及2套SAE設備參加規模詴驗。

TD-LTE基站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多社區運行;載波頻段:2.3-2.4GHz;

–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援TD-LTE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時延要求; – 支援4+4 雙極化天線;

13 – 下行支援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援1×

2、1×4多用戶MIMO方式;– 支持下行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 –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支持SU MIMO和MU MIMO;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 SAE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附著用戶數大於50萬;

– 支援關聯eNodeB最大數目超過300 個。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LTE 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系統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4 TD-LTE 面向商用資料卡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產品研發往往滯後於系統,也是我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為此有必要針對性地開發TD-LTE面向商用資料卡,配合TD-LTE技術詴驗和規模詴驗實施。

研究目標:基於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終端套片開發 14 TD-LTE/TD-SCDMA雙模面向商用資料卡。

考核指標: 2011年提供1000個TD-LTE預商用資料卡參加規模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頻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帶寬;最大上行、下行資料吞吐率應達到3GPP規範要求;支持下行4×2,4×2的MIMO方式;支援TD-LTE與TD-SCDMA的系統間PLMN搜索、系統間測量、系統間社區重選、系統間切換,支援高速分組資料業務;功耗指標和穩定性應滿足面向商用要求;完成10篇專利申請。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企業牽頭承擔,聯合終端基帶和射頻晶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5 TD-LTE面向商用手機研發

課題說明:手機產品研發往往滯後於系統,也是我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為此有必要針對性地開發TD-LTE面向商用手機終端,配合TD-LTE技術詴驗和規模詴驗實施。

研究目標:基於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終端套片開發TD-LTE/TD-SCDMA雙模面向商用手機。

考核指標:分兩個階段考核。2011年提供1000個TD-LTE/TD-SCDMA雙模手機參加規模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化。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頻段;TD-LTE支持

15 最大20MHz射頻帶寬;最大上行、下行資料吞吐率應達到3GPP規範要求;支持下行2×

2、4×2的MIMO方式;支援TD-LTE與TD-SCDMA的系統間PLMN搜索、系統間測量、系統間社區重選、系統間切換,支援高速分組資料業務和多媒體電話業務;功耗指標和穩定性應滿足面向商用要求;申請發明專利10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終端企業牽頭,聯合終端基帶晶片和射頻晶片研發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6 LTE 面向商用設備測詴標準及測詴驗證

課題說明:對LTE面向商用產業鏈各環節協調推進,構建詴驗驗證平臺。

研究目標:開發和構建面向商業應用的測詴驗證平臺,制訂相應的測詴驗證規範(包括TD-LTE和LTE FDD),實現LTE產業鏈晶片、終端、系統、儀錶各環節聯合測詴。

考核指標:制訂實現面向商業為主體的LTE系統和終端的系列技術及測詴規範(包括TD-LTE和LTE FDD),主要包括對系統、晶片及終端進行室內、室外測詴,全面驗證R

8、R9 LTE標準中定義的功能,測詴驗證系統、終端的組網和業務性能、多系統和多終端之間的互操作性、LTE/3G/2G切換和互操作性能,面向商業應用的完備的功能和穩定性、操作維護等,提交規範數量不少於20份,提交不少於40份測詴分析報告,提交3GPP文稿不少於20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5項。

16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3:1。 申報方式:具有標準制訂和測詴驗證經驗的科研單位牽頭,聯合企業。

課題2010ZX03002-007 面向商用的TD-LTE路測儀研發

課題說明:路測分析儀主要是用於TD-LTE網路關鍵無線指標和性能進行測量,以便於分析網路品質和排除故障的測詴工具。

研究目標:開發TD-LTE路測分析儀,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路測儀錶設備的商用化產品。

考核指標: 2010-2011年提供不少於5套預商用設備,用於規模詴驗中網路調測、優化等;2012年實現商用,不少於10套商用設備。

(1)路測儀設備基於TD-LTE晶片解決方案,可實現與測詴終端相同的業務功能;

(2)整套路測儀可對TD-LTE各物理通道的關鍵指標進行即時採樣測量及顯示,並可解析網路資訊、TD-LTE X1介面層二和層三信令,支援路測資訊的記錄、存儲及圖形化顯示功能;

(3)路測儀設備可為控制分析處理系統提供測詴控制和資料獲取介面;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可對路測儀設備輸出的物理層和層二資源分配進行顯示;

(4)路測儀的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包括即時採集和顯示資料的前臺處理軟體和進行後續統計分析的後臺分析軟體;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可支援同時處理多部TD-LTE測詴終端(>=4部)的自動呼叫控制、資料獲取。

17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企業牽頭承擔,聯合基帶和射頻晶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8 TD-LTE網路優化工具開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是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為TD-LTE網路建設提供高效優化手段。

研究目標:完成TD-LTE關鍵技術及組網方案研究;完成TD-LTE關鍵性能指標分析研究 ;完成TD-LTE覆蓋分析及優化研究;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

考核指標: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應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頻率、鄰區配置優化;支援對TD-LTE 基站的MIMO配置優化;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干擾分析和干擾協調優化;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容量優化及覆蓋優化;支援對TD-LTE及其它網路進行聯合優化;支援三維電子地圖,實現對目標區域進行場景分析,並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參數優化和配置;支持規劃優化聯合操作功能,支援依據典型路測資料對目標區域進行覆蓋及干擾預測分析;發表論文8篇以上,申請發明專利5項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 申報方式:鼓勵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18 課題2010ZX03002-009 TD-LTE規模詴驗

課題說明:隨著TD-LTE產業開發的不斷深入,有必要選擇幾個城市建設上百基站規模的網路,開展真實網路環境的規模詴驗,從而更好更早地發現各種典型實際場景下的應用問題,縮短產品成熟週期,形成優化的組網方法和端到端的產品互通能力,最終達到為實現TD-LTE商用化提供技術保證和為產業化打下基礎。

研究目標:建立不少於3個TD-LTE規模詴驗環境,在複雜城區、室內分佈系統等測詴環境中,驗證TD-LTE系統、終端的功能、性能及互通能力,驗證和優化組網、互操作、多天線等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

(1)建立TD-LTE規模詴驗環境,每一個城市內連續覆蓋基站數100個以上,終端數量不少於1000個,應至少包含3個城市;

(2)外場系統設備、終端(資料卡、手機)功能、性能、互通、組網性能測詴規範不少於5份,測詴分析報告不少於15份;

(3)在典型複雜城區、熱點寫字樓等外場條件下,形成基本達到商用水準的端到端網路能力。

實施期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 申報方式:運營商牽頭承擔,聯合高校、科研單位和。 課題2010ZX03002-010 LTE-FDD面向商用基站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LTE FDD基站進行研發。 研究目標:開發滿足商業應用的LTE FDD基站設備。

考核指標:提供15套面向商業應用的基站通過詴驗測詴。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LTE FDD

19 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

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多社區運行;

– 支持LTE FDD的頻段:2.5-2.6GHz等頻段; –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 5MHz、10MHz、15MHz、20MHz; – 支援LTE FDD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時延要求; – 下行支援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援1×

2、1×4多用戶MIMO方式;–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LTE FDD 面向商用基站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LTE FDD基站設備研發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20 課題2010ZX03002-011 LTE FDD面向商用終端基帶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基帶晶片是LTE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由於難度大、國際競爭壓力大,時間緊迫,所以應立即啟動,並確保足夠投入。

研究目標:LTE FDD能夠滿足3GPP R

8、R9和國內相關規範的要求。

考核指標: 2011年提供LTE FDD 100片預商用晶片給終端企業提供預商用終端,參加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化。所提供晶片應能夠滿足3GPP R

7、R

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LTE終端設備廠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帶晶片。主要指標如下:

– 支援4×2和2×2 MIMO方式; – 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解調;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調製方式; – 支援非對稱時隙配置; – 半導體工藝線寬:65nm及以下。

完成晶片優化工作,重點是晶片的性能、穩定性和功耗指標能達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報單位頇提供具體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 LTE FDD終端基帶晶片研發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21 2.3 項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積極開展國際IMT-Advanced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向國際組織提交IMT-Advanced技術提案,提高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主流標準中的比例。

200

8、2009年已就IMT-Advanced關鍵技術與標準化,技術方案研發與評估等設置課題。

2010年度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根據IMT-Advanced標準需要,增補少量IMT-Advanced關鍵技術研發課題。其內容涉及跨層優化、多社區多用戶干擾抑制和抵消、網路編碼、增強型多媒體多播等技術,基本覆蓋IMT-Advanced技術研究和標準化的領域,為充分參與國際標準提供有力支撐。

課題2010ZX03003-001面向IMT-Advanced跨層優化技術

課題說明:研究跨層設計、認知理論、新型網路架構、接納及切換控制策略、異構融合網路的無線資源管理、空閒模式控制演算法、動態頻譜接入模型等關鍵技術,圍繞IMT-Advanced無線資源管理建立跨層優化設計,形成核心技術專利和國際標準提案。

研究目標:支持跨層設計的無線資源分配、基於認知科學的無線資源管理方案、結合博弈論的主動式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新型蜂窩網路中的無線資源規劃及調度策略、異構融合網路的無線資源管理、空閒模式下的業務類型社區選擇/重選準則、動態頻譜接入模型等。

考核指標:完成IMT-Advanced 跨層優化設計方案,並在IMT-Advanced原型樣機完成技術驗證。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以上。

22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2面向IMT-Advanced多社區多用戶干擾抑制和抵消技術

課題說明:解決LTE和LTE-Advanced系統中存在的多社區和多用戶的干擾。

研究目標:針對LTE和LTE-Advanced網路,充分利用各種演算法、配置有效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多社區、多用戶的干擾問題。

考核指標:提出完整的針對LTE和LTE-Advanced (TDD/FDD)系統中存在的多社區和多用戶的干擾抑制和消除方案,並在LTE網路和原型系統中測詴和驗證,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形成該領域的發明專利不少於10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3面向IMT-Advanced協作中繼的網路編碼技術

課題說明:將網路編碼引入無線協作系統,由中繼節點同時轉發多路數據,是提高網路通信系統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LTE-Advanced中已經出現基於網路編碼的中繼技術的標準提案,本課題的設立,將促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充分挖掘網路編碼在無線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潛力,突破基於網路編碼的新型協作中繼技術,掌握網路編碼的核心技

23 術,推進相關技術的應用和標準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給出基於網路編碼的新型協作中繼方案,完成技術評估和測詴的仿真平臺,驗證在雙向中繼、多址接入中繼、組播中繼等典型協作通信模組中採用網路編碼的可行性,提供完善的評估結果;構建支援網路編碼技術的IMT-Advanced系統驗證平臺,驗證基於網路編碼協作中繼關鍵技術。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4面向IMT-Advanced增強多媒體多播技術

課題說明:多媒體多播技術已在3GPP R6/R7版本中標準化,並在LTE R8標準中繼續演進為增強型多媒體多播技術。IMT-Advanced將針對新的傳輸技術及網路體系架構特點,研究開發與之相適應的多媒體多播技術,實現大用戶數、高業務流量環境下的多媒體業務。

研究目標:針對IMT-Advanced系統的新型網路架構和無線傳輸技術,突破蜂窩網路多媒體多播業務的關鍵技術,實現高頻譜效率的無線傳輸和廣域覆蓋,對網路負載起到均衡作用,提高系統的總容量和接入速率。

考核指標:提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強型多媒體多播技術方案,包括:多媒體業務新型傳輸方式、通道結構、業務模式、邏輯架構等;實現IMT-Advanced系統多媒體多播實驗驗證系統,完成技術演示和驗證; 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

24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4 專案2008ZX03004 移動網路、業務應用和終端研發

專案目標:本專案2010年總體目標是為了滿足移動寬頻化、多媒體化需要,開展移動業務控制、承載網架構及關鍵技術研究,移動多媒體音視頻編碼研究。

課題2010ZX03004-001新型移動業務控制網路的架構及關鍵技術

課題說明:面對IMS的問題,在下一代網路研究的基礎上,面向移動互聯網,研究既適合電信業務,滿足電信業務QoS、計費、安全等要求,也適合互聯網業務快速開展、融合各種資料要求的下一代核心控制網路,推動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控制標準的制定。

研究目標:面向移動互聯網應用,對業務控制網路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挖掘控制層的能力需求,研究利用P2P分散式和虛擬化技術實現新業務控制層機制。新型業務控制層要求:1)高效支持傳統電信業務和移動互聯網業務;2)具備傳統電信網路可運營可管理的特性;3)基於但不限於P2P及虛擬化等分散式技術;4)充分利用智慧型終端的能力。

考核指標:完成面向寬頻移動互聯網的分散式業務控制網路架構設計和關鍵技術研究報告;設計並實現新業務控制層的實驗系統;設計並實現電信和互聯網典型業務(語音和IPTV等)並完成實驗室測詴;完成現網的應用示範。申請發明專利10項,提交標準化立項 2項及標準文稿20篇,提出相關行業標準建議。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25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4-002新型寬頻移動IP承載網架構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詴驗驗證

課題說明:下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需要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的新型寬頻移動IP承載網來支撐。為此,可採用基於開放互聯網重疊網的形式作為承載網進行構建,也可引入高擴展性、安全可信、資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來包交換移動承載網路的技術體系等方式來實現。

研究目標:針對移動網路特點,採用重疊網方式或具有高擴展性、資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來包交換移動承載網路等技術體系;研發關鍵設備與系統;建立具有相當用戶規模和網路規模的詴商用網路,能夠對關鍵技術、設備、系統和相關業務進行詴驗、測詴、評估。

考核指標:完成核心網設計方案,可採用重疊網核心網方案或支持移動業務的未來包交換承載網的設計方案;完成相關關鍵技術研究;根據設計方案,完成實驗系統;在現網環境中開展實驗驗證,完成網路與業務的測詴與評估;申請發明專利10件,在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的相關工作組提交標準提案3項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4-003新型移動多媒體音視頻編解碼關鍵技術研發

課題說明:基於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研究適合移動無線網路多媒體應用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技術, 開發端到端應

26 用,推動相應標準的應用發展。

研究目標:研究針對移動多媒體應用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技術,以及針對無線網路傳輸特徵的優化技術,並進行仿真環境及真實網路環境下的性能測詴驗證;開發面向TD-SCDMA等移動終端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編解碼軟體;開發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編解碼設備;進行TD-SCDMA網路環境下基於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移動視頻業務應用系統研究開發,包括視頻流媒體點播、直播等。

考核指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演算法及技術優化方案;仿真及真實環境的性能評估方案;軟體及硬體產品主要性能指標;端到端業務應用系統技術方案;相應業務應用系統實驗驗證;提交相關標準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不少於10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5 項目2008ZX03005 寬頻無線接入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總體目標是開展創新型寬頻無線技術和標準研究,開發和研製低成本的寬頻無線接入產品;積極參與寬頻無線接入國際標準化工作。

2010年本專案主要安排無線局域網方面的課題。

課題2010ZX03005-001 超高速無線局域網無線介面關鍵技術研究與驗證

課題說明:針對鏈路吞吐量高於1Gbps的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研製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無線介面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研究鏈路吞吐量高於1Gbps的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無線

27 介面關鍵技術,可涉及物理層、多址接入控制(MAC)或鏈路控制等核心技術。通過物理層的增強技術、頻譜探測和感知等技術,單通道/多路並傳、新型傳輸等多種傳輸方式的綜合利用以及MAC層增強技術,通過一種或多種無線介面關鍵技術極大提升新一代無線局域網傳輸能力,有效靈活支撐多媒體業務的傳輸。

考核指標:工作頻率6GHz以下,系統基本帶寬20/40MHz,支援動態通道綁定,鏈路吞吐量>1Gbps。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提供關鍵技術驗證的實驗驗證平臺。提交國際標準提案5項以上,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3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5-002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融合技術研究與驗證

課題說明:針對無線局域網的應用,研究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的網路融合技術與驗證。

研究目標:研究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的融合構架,研發網路和業務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開發方便人們生活的多種業務;研發3G/LTE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與無線局域網網路融合的關鍵技術,重點研發多網路協定的適配與轉換,實現3G/LTE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與無線局域網的緊耦合聯合接入;異構網路聯合資源管理設計與優化技術;異構多IP域網路的移動性管理等關鍵技術。構建實驗驗證網路,驗證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構建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緊耦合的實驗驗 28 證網路,完成技術驗證。實驗網路具有典型的特色業務5種以上,支援3G/LTE和WLAN的並行接入和業務併發;支援多種回傳機制及回傳之間的負荷分擔;支援多網路域的IP連接與管理;在3G/LTE網路20MHz帶寬和WLAN 40MHz帶寬條件下,支援接入速率超過800Mbps。網路融合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提出標準建議,提交國際標準提案5項以上,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5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6 項目2008ZX03006 短距離無線互聯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短距離、無線感測器網路及與無線移動網路互聯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重點研究資訊彙聚感測器網路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研製,兼顧向協同感知感測器網路的演進過渡技術。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傳感網總體研究、標準化研究、協同體系架構等關鍵技術、低功耗設備、中高速設備、低功耗晶片、傳感網與移動網結合結合技術以及M2M應用驗證等的研發。

2010年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在專案前期設置的設備研製等課題的基礎上,支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切合國家經濟與安全重大需求、帶動產業和技術發展的系統研發與應用驗證。2010年擬設置應用中間件關鍵技術研發、感測器網路電磁頻譜監測關鍵技術和中高速晶片研製等課題,以及民用機場周界防入侵傳感網、面向電網的高壓輸電線傳輸效率和安全傳感網、太湖藍藻爆發監測傳感網、面向地質災害監 29 測預警的感測器網等研發與應用驗證課題。

應用示範課題將解決民用機場周界應對非法入侵的安防手段薄弱、電力傳輸效率較低、以及檢測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手段匱乏等實際問題,將為傳感網的“共性平臺+應用子集”體系結構提供技術驗證,促進TD-SCDMA網路與感測器網路的結合應用,同時通過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推廣及規模產業推進,為我國在安全、電力、環保等領域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課題2010ZX03006-001 支援多傳感網應用的中間件平臺研發

課題說明:針對感測器網路不同應用需求和共性底層平臺軟體的特點,研究、設計系列中間件產品及標準,以滿足感測器網路在混合組網、異構環境下的高效運行,形成完整的感測器網路軟體系統架構。

研究目標:建立支援快速應用開發、高效運行、有效集成和靈活部署的傳感網中間件平臺體系結構;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研發多種傳感網節點自定位、移動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時鐘同步技術;研發傳感網系統故障的發現、容忍和隔離技術,提供傳感網應用的魯棒性;研發感知資料智慧收集、融合和管理技術,網內事件檢測和通知技術,面向傳感網應用QoS的管理和調度技術;提供不同中間件之間的協同機制;集成上述技術,研製中間件平臺系統,形成相關標準,提供支援應用開發的相關工具。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提出元件化、可動態配置的新型傳感網中間件平臺體系結構,充分體現傳感網自治性、協同性和智慧化特徵; – 支援多種硬體平臺、多種傳感網作業系統及多種網路通信協定,適應從微節點到複雜節點的多樣化需求; – 支援不同需求的時鐘同步、節點自定位、移動目標定位和

30 跟蹤的協定和中間件;

– 具有對感測器故障、通信故障、感測器節點故障等容錯能力,具有對上述故障、能量變化、網路規模的自適應能力; – 具有動態可控的、可伸縮的應用任務的部署、啟動、停用、遷移和卸載機制;

– 建立集成化的傳感網應用及服務開發環境,提供多種編程及應用介面;

– 構建傳感網中間件技術及應用的系統測詴與驗證平臺; – 形成2個以上傳感網應用標準草案; – 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與軟體著作權數。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2感測器網路電磁頻譜監測關鍵技術研究

課題說明:從感測器網路的行業、公眾、特種應用對電磁頻譜監測的需求出發,考慮未來傳感網對頻譜感知的功能要求,針對分散式電磁頻譜監測進行關鍵技術研究,為傳感網在多種電磁環境中廣泛應用奠定基礎。

研究目標:針對分散式電磁頻譜監測進行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磁頻譜監測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設計技術;典型應用場景的通道測詴和建模;面向電磁頻譜監測感測器網路應用的網路協定設計與優化技術;具備電磁頻譜感知共存能力的無線傳輸技術;分散式協同信號檢測、定位與跟蹤技術;分散式協同信號識別與分類技術;小型化、低功耗電磁感知節點一體化設計;建立上述關鍵技術功能驗證的電磁頻譜監測感測器網路詴驗系統,並形成相關標準。

31 考核指標: 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感測器網路節點個數:不少於50個; – 監測信號頻率範圍:6GHz以下;

– 監測信號類型:ASK、FSK、MSK、BPSK、QPSK、8PSK、QAM等;

– 信號特徵參數提取:中心頻率、帶寬、串列傳輸速率等; – 感測器網路節點間傳輸速率:>64Kbps;

– 具有可擴展能力的電磁頻譜監測傳感網組網協議; – 形成相關標準; – 申請發明專利數。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3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隨著國際、國內標準的推進,應用的推廣,對針對中高速感測器網路的需求逐步明確,2010年擬支援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晶片的研製,應用於中高速傳感網設備,為設備和產業化提供晶片支援。

研究目標:針對中高速感測器網路需求,綜合考慮傳感節點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製集射頻、基帶、協議、處理於一體,具備多種感測器介面的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系統晶片。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研製完成包含射頻、基帶、協議、處理等的核心系統晶片及其採用的頻率、調製和多址方式;實驗網路節點數不少於50個;資料傳 32 輸速率(不低於500Kbps),接收靈敏度(SNR=10dB),帶外抑制度(±0.5MHz),說明AGC增益動態範圍和PLL鎖定時間,誤碼率(Eb/N0>12dB),支援通道(如高斯通道、瑞利通道);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5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4面向民用機場周界防入侵監視的新一代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本課題將解決目前機場在周界安防急待突破的薄弱環節,對我國民用設施、邊海防等重要區域防入侵領域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防入侵領域具有數千億市場規模。示範將在已有的專用、局部傳感網防入侵技術基礎上,基於“共性平臺+應用子集”模式開發系列防入侵監視產品,相對已有的產品能顯著降低成本。

研究目標:針對民用機場周界區域的地下、地面、低空等的綜合技術防範需求,基於感測器網路構建新一代防入侵監視系統,突破重要應用關鍵技術,完善防入侵傳感網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和平臺建設,側重實現對帶狀、超大規模密集佈設傳感網組網等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重要區域防入侵行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與產業化、推動運營商走向綜合資訊服務提供商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33 – 應用驗證系統應支援行業基本完備功能,達到推動行業規模應用的基礎,應用驗證系統的規模應能證明該系統技術可推廣應用到不小於萬節點級。

– 提交感測器網路防入侵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2項。

–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20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 課題完成時,應簽署不少於2家機場周界防入侵監視系統的合同。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建議:

– 防入侵監視系統中特定應用關鍵技術如帶狀組網、超大規模組網、抗虛警、漏警等技術指標。 – 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相關應用部門參加,提出需求,落實應用示範的環境與條件。

課題2010ZX03006-005 面向智慧電網的安全監控、輸電效率、計量及用戶交互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隨著我國統一的堅強智慧電網建設的開展,針對電力傳輸效率較低、應對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導致大面積停電的手段匱乏等問題,建立基於感測器網路和TD-SCDMA結合的電力設備/線路/塔杆等智慧監控防護、即時動態智慧計量、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系統 34 等,在提高電網的輸、配、變、用等環節的智慧化程度、保障電網的穩定性、經濟性和安全性、降低損耗等各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智慧電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高高壓輸電線效率、保障線路和杆塔安全等各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以傳感網技術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電力線傳輸的設計裕度,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應用示範的建立對完善傳感網智慧電網應用子集具有重要推進作用。

研究目標:圍繞我國電網運行中,對於電力設備/線路/塔杆智慧監控防護、提高高壓輸電效率、保障電力線路/塔杆/設備安全、即時動態精確計量、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資訊獲取、共用與安全等需求,建立基於感測器網路和TD-SCDMA結合的智慧監控、計量及電網與用戶交互的綜合系統,實現對輸、配、變、用等環節的電網設備/線路/塔杆、用戶用電設備的工作狀態和工作環境、安全等方面的即時監測以及相關資料的計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輸電餘量,提高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程度,完善傳感網智慧電網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側重實現對傳感網與TD-SCDMA蜂窩網路融合及廣域覆蓋等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智慧電網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 建立涉及智慧電網輸、配、變、用等環節智慧監控、計量及電網與用戶交互的應用驗證系統。

– 應用驗證系統規模達數千節點級,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 提交感測器網路智慧電網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

35 少於3項。

–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20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電力系統安全監控中特定應用關鍵技術如安全體系、抗強電磁干擾性能、規模組網方式、耐高電壓性能、設備免維護時間等技術指標。

– 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6面向太湖藍藻爆發監測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2007年發生在無錫市的5·29太湖飲用水危機事件直接的原因是太湖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水華暴發使得飲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所致。本應用示範為解決太湖飲用水污染問題提供有效技術手段。以此為例,可拓展至我國湖泊水體監測系統。與國家已設置的環保有關專項不同,本課題主要開展對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等的分散式動態即時監測。建立特殊區域重點監測傳感網和太湖湖泊全覆蓋TD-SCDMA網路相結合的新型監測系統,為今後藍藻爆發危情提供一線感知資料,有助於環境監測部門對太湖等富營養化水體的多項指標做及時的監管和控制,針對應急情況做出快速反應;有助於推動TD-SCDMA走向綜合運營;對避免水危機事件發生、保障飲用水安全 36 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標:從避免水危機事件發生、保障飲用水安全的民生角度出發,圍繞我國環境部門對太湖富營養化水體各種指標的監管和控制、對應急情況的及時處理等要求,建立基於傳感網和TD-SCDMA結合的富營養化水體水質和藍藻水華分散式動態即時監測、預警系統,為今後藍藻爆發危情提供一線感知資料。突破特定應用和工程部署關鍵技術,完善傳感網水質、水體智慧檢測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側重實現對中高速傳感網與低功耗傳感網等混合組網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環境監測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 應用驗證系統規模應支援水環境監測基本完備功能,TD接入點不小於10個,傳感網網路規模達數百節點級,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 提交水質、水體環境監測等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2項。

-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37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7 面向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5.12”“汶川大地震後,四川地震災區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會有持續頻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對災區的基礎設施(居民點、電力、通訊、公路等)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形成長期持續的威脅,對這類災害的即時監控、預警和應急處置需求極為迫切。開發傳感網和寬頻無線傳輸技術結合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有助於災害防控部門對山洪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進行早期監測、預警和有效應急處理,有助於探索以多媒體傳感資訊為特色的傳感網技術和應用。同時應用示範的建立對全國地質災害預警防控應用子集的推廣應用、地區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感測器網路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標:圍繞四川災區山洪泥石流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需求,研究低成本的高效寬頻無線傳輸技術和大規模異構協同組網技術,研究多媒體資訊和其他感知資訊的彙聚融合與應用層優化技術;開發以多媒體傳感資訊彙聚傳輸和智慧處理為特色的寬頻感測器網路系統,建立傳感網和寬頻無線傳輸技術結合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完善傳感網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和預警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為感測器網路在災害監測預警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需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38提供雨情、水情、土壤位移等重要物理量的傳感應用技術指標,建立山洪泥石流暴發的臨界雨量確定方法與體系,建設以雨情、水情、土壤位移、重要截面視頻感測器為基礎的山洪泥石流監測預警應用系統;

- 示範規模應支援災害監測預警行業基本完備功能的應用子集,在典型山洪泥石流頻發災區,如四川汶川-北川-平武-九寨溝地震重災區等,建立應用示範,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 提交災害監測、預警防控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3項;

- 應用示範工程獲得當地政府及國家主管部門認可,包括頻率、安全性要求。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7專案2008ZX03007 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專案管理支撐

39 專案目標: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部署寬頻無線公共技術與基礎元器件攻關,並為本專項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撐保障。

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的具體內容包括前瞻探索類課題和基礎關鍵技術研發。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專案將借鑒“十五”國家863計畫FUTURE B3G研發項目的研發成果,並與 “十一五”國家863和973等專案有機銜接,為寬頻無線通信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2010年擬設立涉及天線、射頻器件與模組等方面的課題。

課題2010ZX03007-001高效節能的有源一體化天線

課題說明:IMT-Advanced系統具有寬頻帶、多頻段的特點,並引入了分散式天線、MIMO多天線等技術,以及“綠色”通信的新理念,使得高效節能有源一體化天線成為IMT-Advanced系統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IMT-Advanced系統覆蓋、容量等各項指標,本課題擬安排對有源一體化天線技術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在分散式天線和MIMO多天線方面的需求,突破有源一體化天線在高效節能、高集成度、寬頻帶、多頻段、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開發適用於TDD和FDD系統的高效節能有源一體化天線設備,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針對IMT-Advanced研製有源一體化天線,在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支援2個以上IMT-Advanced工作頻段,工作帶寬100MHz;單發射機功率1W以上,效率大於15%,ACLR優於-45dB,支持RoF,要求有源部分重量輕;全向天線增益8dBi以上、120度磁區定向天線增益14dBi以上。完成一體化天線24套,支援8通道以 40 上陣列天線,支援TDD和FDD工作模式,並保證智慧天線和MIMO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結合,在IMT-Advanced系統中實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7-002面向RoF等新型組網技術的射頻器件與模組

課題說明:在IMT-Advanced系統中,利用分散式社區網路架構實現MIMO技術,能夠顯著提高無線通信系統的頻譜利用率、通道容量和能源效率。RoF是實現分散式社區網路的有效方案和關鍵技術之一,面向RoF的寬頻射頻器件與模組,對IMT-Advanced系統覆蓋、容量、效率等各項指標有重要的影響。本課題擬安排對面向RoF等新型組網技術的射頻器件與模組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RoF射頻器件與模組上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在RoF新型組網技術的需求,突破RoF射頻器件與模組在寬頻帶、多頻段、高增益、低雜訊、高線性、高效率等技術難題,研製出符合IMT-Advanced系統演進趨勢的射頻器件與模組,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研製的RoF射頻器件與模組, 針對IMT-Advanced支援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4個以上的工作頻段; 支持至少4發4收MIMO通道;通道帶寬100MHz以上; 完成在IMT-Advanced系統中的詴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41 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7-003高效率、線性寬頻功放模組

課題說明:在IMT-Advanced移動通信系統中,射頻信號的帶寬寬,峰均比高,寬頻射頻功率放大器的高線性是需要解決的一項關鍵技術。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也是降低能耗的關鍵技術之一。本課題擬安排面向IMT-Advanced移動系統基站用高效率、線性寬頻功放模組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高效率線性寬頻功率放大器模組上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的需求,突破基站用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在寬頻帶、高線性、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的技術難題,研製出符合IMT-Advanced系統演進趨勢的高效率線性寬頻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降低基站整機功耗與體積,實現綠色節能基站,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研製的高效率線性寬頻功率放大器模組10套,支援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IMT-Advanced的4個以上工作頻段;通道帶寬100MHz以上;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大於25%,輸出功率大於40dBm,ACLR優於-45dB;完成在IMT-Advanced系統中的詴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 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42

第16篇:江苏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江苏移动家庭宽带用户使用手册

(Ver1.0版)

1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目录

江苏移动家庭宽带用户使用手册.......................................................................................1 2 家庭宽带简介............................................................................................................4 2.1 什么是移动家庭宽带 ............................................................................................4 2.2 家庭宽带业务覆盖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移动家庭宽带售后服务..............................................................................................5 3.1 手册使用说明 ......................................................................................................5 3.2 报障 ....................................................................................................................5 3.3 安装和移机 ..........................................................................................................5 3.4 网速带宽说明 ......................................................................................................5 4 宽带安装...................................................................................................................6 4.1 概述 ....................................................................................................................6 4.2 硬件设备连接 ......................................................................................................6 4.3 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6 4.3.1 4.3.2 4.3.3 5 WINDOWS XP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6 WINDOWS 7/VISTA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12 苹果IOS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18 故障处理.................................................................................................................24 5.1 不能连接上网 ....................................................................................................24 5.2 网页打不开 ........................................................................................................24 5.2.1 5.2.2 部分网页打不开 .................................................................................24 全部网页打不开 .................................................................................24 5.3 上网速度慢 ........................................................................................................24 5.3.1 5.3.2 用户电脑使用不正常 ..........................................................................25 移动测速网站测速..............................................................................25 5.4 上网经常断线 ....................................................................................................25 5.4.1 5.4.2 排查基本原则.....................................................................................25 单机测试检查方法..............................................................................25 5.5 其他故障现象 ....................................................................................................26

2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5.5.1 5.5.2 5.5.3 5.5.4 为什么我的电脑右下角提示“本地连接受限制或无连接”?...............26 为什么我的数据流量一大就死机了?..................................................28 为何我上网后,电脑经常会出现死机、程序非法操作、自动无故关机?28 我是2M的带宽,为什么我下载只能达到150KB?..............................28 5.6 故障错误代码一览及常规解决办法 .....................................................................28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6.10 5.6.11 6 7 错误691:客户名密码错 ......................................................................28 错误678: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29 错误769:找不到指定目标 ...................................................................30 错误734: PPP连接控制协议中止 ........................................................31 错误619: 指定的端口未连接..............................................................31 错误718 :等待远程计算机有效响应的连接超时...................................31 错误606 :拨号网络网络不能连接所需的设备端口 ...............................31 错误645: 网卡没有正确响应..............................................................32 错误650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断开连接..........................................32 错误720: 拨号网络无法协调网络中服务器的协议设置 .......................32 错误617 :拨号网络网络连接的设备已经断开 ......................................32 常见故障处理简易指导............................................................................................33 主机安全加固..........................................................................................................34

3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1 家庭宽带简介

1.1 什么是移动家庭宽带

移动家庭宽带是苏州移动在全业务竞争时代推出的一项全新服务,它采用高速光纤传输,提供优质的高速接入互联网的服务,从而为人们创导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

4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2 移动家庭宽带售后服务

2.1 手册使用说明

本指导手册旨在指导你快速解决家庭宽带使用中常见问题。

2.2 报障

若您遇到宽带上网问题,在参考本手册常见问题处理部分排查后仍无法解决时,请拨打江苏移动家庭宽带报障热线10086,移动公司技术人员会24小时内与您联系,并根据您的具体问题提供上门服务。

2.3 安装和移机

在您办理好宽带业务的安装申请或移机手续后,移动公司技术人员会在7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及时与您预约,上门安装调试。若要移机费用请咨询10086。

2.4 网速带宽说明

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交换网,客户实际使用的网络带宽是动态变化的,主要取决于客户所访问的内容提供商的带宽、骨干带宽和运营商提供给客户的接入带宽。移动公司向客户提供宽带业务时,按下行速率最高可达进行承诺。下行速率最高可达是客户终端(不含)到运营商设备能支持的最大信息传送能力,是在理想网络条件下,客户上网可能达到的最高速率,移动公司对达到最高速率的时间段和时间比例不作承诺。

5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3 宽带安装

3.1 概述

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PPOE拨号方式上网,用户在成功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相应账号密码,再按照如下步骤正确设置即可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快乐。

3.2 硬件设备连接

硬件连接:将宽带网线插入计算机网卡即可。

3.3 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江苏移动家庭宽带用户,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除了Windows XP和VISTA/WIN7有自带PPPOE虚拟拨号功能外,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ME/2000系统需要另外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下面分别介绍XP/VISTA/WIN7操作系统以及苹果电脑创建账号的过程:

3.3.1 WINDOWS XP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4.3.1.1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6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1.2选择PPPOE拨号方式

在这里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

7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在这里选择“用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基于PPPOE协议)”,点击“下一步”。

8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1.3填写连接名称

输入一个连接的名称,如“CMCC-PPPOE”,此处不用区分大小写,点击“下一步”。

4.3.1.4输入帐户名及密码

在“用户名”处填入申请移动家庭宽带时的帐号名,帐号格式为sz_xxxxxxxx在“密码”与“确认密码”处填入用户密码。注意:用户名、密码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这里输入的资料必须正确,否则将不能成功登录。接着的选项可以按照您的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勾选,再点击“下一步”。

9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把“在我的桌面上添加一个到此连接的快捷方式”打勾,这样在您的电脑桌面上就会有一个叫“CMCC-PPPOE”的拨号连接图标,点击“完成”以结束本次安装。

10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1.5完成设置

双击您桌面上的图标下角的“连接”按钮。

,系统会打开“连接CMCC-PPPOE”窗口,点击窗口左

如果“连接CMCC-PPPOE”窗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右下角的显示,恭喜您,现在已经连接上线,可以开始上网冲浪了。如果无法上网,提示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可重新打开“连接CMCC-PPPOE”窗口,在上图(“连接CMCC-PPPOE”窗口)的用户名和密码处直接修改。

温馨提示:连接上网以后,在您电脑右下角会显示速度10.0或100.0Mbp或1Gbps

,这是网卡的速度,不是上网的速度,因为您的网卡是自适应速率网卡,网卡会自动选择10.0或100.0Mbps,不会影响您正常上网。

11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3.3.2 WINDOWS 7/VISTA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4.3.2.1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查看网络状态和任务”,进入“网络和共享中心”界面。点击“设置新的连接或网络”选项。

12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2.2选择连接到Internet 在这里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在这里选择“仍要设置新连接”。

13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选择“宽带(PPPoE)(R)”

14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2.3输入帐户名和密码及连接名称

在“用户名”处填入申请移动家庭宽带时的帐号名,帐号格式为139xxxxxxxx在“密码”处填入用户密码。注意:用户名、密码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这里输入的资料必须正确,否则将不能成功登录;为了便于以后找到创建的连接,在“连接名称”处填写“CMCC-PPPOE”。接着的选项可以按照您的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勾选,再点击“连接”。

以上设置正确将可以成功连接。

4.3.2.4完成设置

设置成功后,点击电脑的右下角图

图标,系统会打开“CMCC-PPPOE”窗口,如下

15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点击“连接”按钮,弹出拨号连接窗口

点击“连接”按钮将出现拨号交互过程

16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温馨提示:连接上网以后,在您电脑右下角点击号成功。

图标,将弹出连接状态,提示拨

17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3.3.3 苹果IOS操作系统账号创建过程

4.3.3.1 进入苹果系统偏好设置

点击“网络”按钮

18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19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2.2创建拨号界面

点击“网络”界面中左下角“+”号,上图所示,则弹出拨号创建窗口

20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选择接口为“PPPoE”,点击“创建”按钮,弹出如下界面

21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2.3输入帐户名和密码及连接名称

在“用户名”处填入申请移动家庭宽带时的帐号名,帐号格式为139xxxxxxxx在“密码”处填入用户密码。注意:用户名、密码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这里输入的资料必须正确,否则将不能成功登录;为了便于以后找到创建的连接,在“连接名称”处填写“CMCC-PPPOE”。接着的选项可以按照您的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勾选,再点击“连接”。

22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以上设置正确将可以成功连接。

23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 故障处理

4.1 不能连接上网

1) 请先确认网线是否连接正常,如电脑屏幕右下角网络连接出现或者更换网线再试。

2) 确认网卡是否工作正常,参见2.2章节

3) 确认电脑工作是否正常:请重启电脑或更换电脑重新连接。

注:如电脑上出现相关的错误提示或代码,可参见故障代码一览表。

,请重新插拔网线4.2 网页打不开

4.2.1 部分网页打不开

建议您咨询您身边的朋友或者用其他电脑测试可不可以打开这部分网页。 1) 可以

建议您尝试关闭防火墙或上网助手再试一下,如果还是打不开,建议您检查您的电脑是否设置了过滤功能,阻止浏览这些网页,检测您的IE浏览器。

2) 不可以

应该是对方网站服务器出现问题,具体情况请您咨询被访问网站提供商,或者稍后再尝试一下。

4.2.2 全部网页打不开

建议检查电脑的DNS相关设置。

4.3 上网速度慢

您使用其他软件的时候是否也觉得速度慢吗?

24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3.1 用户电脑使用不正常

电脑速度慢或开机后越来越慢,连接上网络后鼠标长时间无反应或极慢,上网后电脑会无故重启。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电脑感染了病毒或系统有问题,我们建议您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经过这样的处理,系统使用还是不正常,有可能您就需要重新安装系统。

4.3.

2移动测速网站测速

可以至测速网站 http://idc.e172.com,点击FTP下载速率能否达到经验值100KB及以上。 温馨提示:电脑中存取数据的单位是“字节”,即Byte,而数据通信是以“位”(即bit,1Byte=8bit)作为单位。所以2M宽带下载速度为200KB/秒时,实际速率相当于1.6Mbit/秒。由于服务器和客户端硬盘读写速度等诸多原因影响,下载速度不一定能发挥到2Mbit/秒的最大传输能力。

4.4 上网经常断线

4.4.1 排查基本原则

上网会遇到网页打不开、下载中断、或者在线视频、音频流中断、QQ掉线、游戏掉线等现象。掉线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线路故障(线路干扰)、网卡故障(速度慢、驱动程序陈旧)等。当您遇到频繁掉线时,请确认是单机上网,还是多机共享上网。若是多机共享上网,请使用单机拨号上网检测。

4.4.2 单机测试检查方法

单机拨号上网时时仍出现此现象可以做如下几方面的检查: 1.线路问题

检查一下家里线路,看屋内接头是否接好,线路旁边是不是有放置功率比较大电器设备,比如空调、冰箱、电视等,尽量与这些用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自行把室内的线路使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网线代替。 2.操作系统,病毒问题

25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建议:

1) 查杀病毒,如果有能力的话,重新安装系统。

2) 如机器使用有双网卡,卸载一块网卡。

3) 对电脑不是很熟悉的用户不要随意安装各种防火墙软件。

3.防火墙,IE浏览器设置不对

检查安装的防火墙、共享上网的代理服务器软件、上网加速软件等,停止运行这类软件后,再上网测试,看速度是否恢复正常。如果上网不稳定,可以尝试先关闭防火墙,测试稳定与否,在进行相应的设置。另外防火墙引起或IE浏览器出现故障,也可导致可以正常连接,但不能打开网页。

4.5 其他故障现象

4.5.1 为什么我的电脑右下角提示“本地连接受限制或无连接”?

现有部分移动家庭宽带小区已改为认证前域,即拨号前存在“本地连接受限制或无连接”,但并不影响正常拨号连接,您可以正常拨号。

警告如下图所示:

1) 用鼠标右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2) 用鼠标右击图标,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

26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3) 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

4) 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按确定->确定后即可。

27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5.2 为什么我的数据流量一大就死机了?

出现此类现象,一般是网卡的品质或者兼容性不好,特别是老式10M网卡,对PPPOE存在兼容性问题,并且速度较慢,造成冲突最终线路死锁甚至死机,建议使用10M/100M双速自适应网卡。

4.5.3 为何我上网后,电脑经常会出现死机、程序非法操作、自动无故关机?

这种情况多数为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建议您购买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

4.5.4 我是2M的带宽,为什么我下载只能达到150KB?

电脑中存取数据的单位是“字节”,即byte,而数据通信是以“位”作为单位(即bit,1Byte=8bit)。所以2M宽带下载速度为200KB/秒时,实际速率相当于1.6Mbit/秒。由于服务器和客户端硬盘读写速度等诸多原因影响,下载速度不一定能发挥到2Mbit/秒的最大传输能力。

4.6 故障错误代码一览及常规解决办法

请核实客户PPPOE拨号上网上电脑出现的错误提示或代码,可参考如下常见的错误代码的处理方法。

4.6.1 错误691:客户名密码错

错误提示如图所示:

出现691错误提示有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请确认:

1)输入的上网帐号(上网客户名)或密码填写错误导致,首先请找出客户的客户名和

28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密码,核对一下,重新再输入一次。如下图显示,客户名格式为:139********,客户名和密码都需要区分大小写,再点一下密码旁边的白色小框,将上网密码也重新输入一遍,然后点一下连接,看是否能够正常上网。

2)客户的宽带欠费暂停。按照方法1)还是出现同样的691的提示,有可能是上网帐号欠费所导致,客户需要检查客户的帐户里是否有足够的费用,如果金额不足可以到营业厅进行续费。

4.6.2 错误678: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错误提示如图所示:

解决方法:

1)把电脑上的网线重新插拔再试。

29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2)重启电脑,关掉防火墙再试。

3)查看网卡状态:若网卡异常,则卸载网卡驱动程序,然后重新安装;若网卡正常,则卸载拨号程序,然后重新安装。

4)首次使用则需创建拨号连接。

注:由于操作系统不同,同一错误在各操作系统中报错不一致。同一问题,XP系统报错678,Vista系统报错815,Win7系统报错651。

4.6.3 错误769:找不到指定目标

错误提示如图所示:

769故障一般都是出现在xp操作系统中,是由于电脑里本地连接禁用了或网卡驱动没装好。

首先请客户在电脑桌面上找到一个图标,按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或者选择左下角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

现在“本地连接”是灰色的,并且下面已经显示禁用两字。请按鼠标“右键”选择“启用”,系统就会自动启用本地连接。当本地连接启动好后,可重新拨号试试就能上网。

30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2)若找不到“本地连接”图标,可在桌面上点击“我的电脑”图标按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点击“硬件”->“设备管理器”->“网卡或网络适配器”,若网卡标识出现红叉或打了一个黄色的“!”号,请右键点击它选择卸载,然后右键点击其中一个图标选择“扫描硬件改动”这时客户就会看到发现新硬件的提示,网卡或网络适配器没有了红红叉或打了一个黄色的“!”号,确认后请尝试连接网络。详细内容请参见网卡安装、设置及查询。如若找不到“网卡或网络适配器”,表示电脑“网卡”没有正常工作或出现硬件故障,可对电脑进行重启,还是不行的话可打开电脑机箱把网卡拔出重新换一个插槽试试。如果使用的是品牌机建议客户直接和电脑提供商联系处理。

4.6.4 错误734: PPP连接控制协议中止

解决方法: 734错误常见于使用Windows xp自带拨号软件上网时出现的一个故障提示,可重新建立拨号连接。

4.6.5 错误619: 指定的端口未连接

请先重新启动电脑,并重新设置PPPOE拨号程序再试,619经常是多次691错误后出现的,可参见691错误代码处理方式进行。

4.6.6 错误718 :等待远程计算机有效响应的连接超时

718错误一般出现在服务器故障的时候,表示已经成功发送验证信息,但是无法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线路连接正常。建议稍后再试,除了718错误之外是否有提示691错误,如果有,可以确认输入的客户名或密码是否正确。

4.6.7 错误606 :拨号网络网络不能连接所需的设备端口

原因:PPPOE 拨号软件没有完全和正确的安装,连接线故障。 解决:重新建立PPPOE拨号设置,检查网线。

31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4.6.8 错误645: 网卡没有正确响应

原因:网卡故障,或者网卡驱动程序故障。

解决:检查网卡,重新安装网卡驱动程序;更换新网卡。

4.6.9 错误650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断开连接

原因: ISP 服务器故障,网卡故障,非正常关机造成网络协议出错。 解决:检查网卡,删除所有网络组件重新安装网络。

4.6.10 错误720: 拨号网络无法协调网络中服务器的协议设置

原因:ISP 服务器故障,非正常关机造成网络协议出错。 解决:删除所有网络组件重新安装网络。

4.6.11 错误617 :拨号网络网络连接的设备已经断开

原因:PPPOE 拨号软件没有完全和正确的安装,ISP 服务器故障,连接线故障。 解决:重新建立PPPOE拨号设置,检查网线。

32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5 常见故障处理简易指导

当您遇到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如无法连接、无法打开网页、网速慢等问题,请尝试如下基本排查手法:

1) 请确认网线是否正常、水晶头是否良好,并尝试插拔水晶头再试;

2) 请确认终端(电脑)工作状态正常,病毒库及时更新,并尝试关机3-5分钟后再试; 3) 请确认网卡工作状态正常,可尝试禁用/启用再试(详细操作步骤可见本手册2.2章节); 4) 请确认拨号连接正常,确保账号/密码输入正确(含大小写),并确认账号状态是否正常(详细操作步骤可见本手册2.3章节); 5) 请确认IP及DNS设置为自动获取后再试:

用鼠标右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右击图标

,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按确定->确定后即可。(详细操作步骤可见本手册3.5.1章节)

33

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6 主机安全加固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井喷式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主要受到病毒、内部用户的非法操作和网络外部的黑客攻击。对于病毒,几乎80%的应用网络都受到过它的侵害。黑客攻击是最可怕的,也是网络安全策略的首要防范对象。网络黑客一旦进入某个网络,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此外,网络协议的缺陷,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信息战等都会影响网络安全。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做好主机加固,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电脑使用习惯,可以大大降低受攻击的概率,尽量避免损失。主机安全加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合理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

移动存储设备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正确的使用习惯是:经常杀毒;专盘专用;不要直接双击打开,而是通过资源管理器或鼠标右键打开;不存放重要文件,定期格式化 2) 安装杀毒软件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且每天升级,定期扫描全盘,是保护电脑免受侵害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杀毒软件包括卡巴斯基、诺顿、瑞星、金山毒霸、麦咖啡等。 3) 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保护电脑免受病毒侵害。常用防火墙有天网、趋势、瑞星、金山网镖等。 4) 安装安全卫士360 安全卫士360是免费安全软件,推荐您安装。它不仅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还能查杀木马等病毒,并且可以升级系统漏洞,及时打上重要补丁,并检测电脑的工作状况,给出优化建议和措施,是一款很不错的安全软件。 5)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使用盗版软件,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络连接,不接收不明邮件;每次连接网络时,首先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查杀病毒并升级系统补丁等。

34

第17篇:沃尔玛在中国战略

沃尔玛北上

2003年7月11日,世界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连锁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在北京正式开业,这是它在中国的第5家会员商店。对沃尔玛来说,进入北京这个全国潜力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市场标志着它在中国北方扩张的加速。自从1996年落户深圳,7年内沃尔玛陆续在中国开设了28家连锁店,包括了沃尔玛的全部三种业态:山姆会员商店、购物中心和社区商店,从地域上看这些沃尔玛连锁店聚集于长江以南地区,深圳、东莞、汕头、福州、厦门、昆明这些南方城市占了沃尔玛全部门店数量的75%。

连锁零售业的最大客户群是普通百姓,但沃尔玛却将北京会员店的客户群定位为“有车有房”这一在中国日益壮大,但比例相对很小的人群,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山姆店副总裁 Tom McLaughlin认为,“选择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是因为这里有人数众多的富裕阶层,山姆会员商店将主要面对那些高学历和高收入的消费者,其中很多人都有私家车和自有住房。”沃尔玛致力于为这些“有车有房”的会员提供价廉质优的商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让顾客即使在超市购物也能够享受到VIP般的待遇。于是,沃尔玛刚刚开业的北京山姆会员店选址在离北京市中心约有40分钟车程的西郊石景山区,店堂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拥有1300个车位和46条收银通道,以保证顾客快捷便利的购物。

为了迎合北京消费者的喜好,沃尔玛做出了不少调整,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区域营运总监何国良指出,北京山姆会员店的4万多种商品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最畅销、最适合本地的产品,其中沃尔玛的自有品牌“MembersMark”更是山姆会员商店的一大优势,“这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是我们的会员在别处无法买到的。”在新开业的北京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特别设置了大型的生鲜食品区,供应各种活鱼,还有现场制作的比萨饼、烤鸡和各种主、副食品,这正是中国很多超市的共同之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山姆会员店不同的是,北京山姆会员店一楼店面的很大一部分被辟为电子产品销售区,这里有视听设备、个人电脑以及各种IT产品。而在美国的山姆会员店里,电子产品一般只占一到两个货架。“我们认为这些电子产品对富裕阶层会非常有吸引力”, Tom McLaughlin这样解释如此设置的原因。沃尔玛公关部方面透露,“目前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的会员数已近30万人,深圳山姆会员店曾创下山姆会员店全球单日销售额最高纪录—1000万人民币。深圳能做好会员店,我们相信在北京也能做好。”

布局:从南走到北 从东走到西

稍微留意一下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此前沃尔玛的4家会员店都分布在“沿边”城市:深圳、福州、昆明和长春,此次进入北京是第一次在内陆中心城市开店,有业内人士认为,沃尔玛很可能将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周围其他城市。此外,考虑到沃尔玛的大部分门店目前均分布在南方,北京山姆会员店的开张也可以视为沃尔玛在中国北方扩张的前奏。

据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杰透露,2004年底或2005年初沃尔玛将在北京开设第二家店,那会是一家面向更多普通消费者的社区超市,店址则选在北京西单商业街向南1公里,紧邻生意兴旺的SOGO购物中心。

除了中国北方,沃尔玛还在向东西两翼延伸势力范围,首先进入它视野的是“东方明珠”上海和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有报道称,沃尔玛将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目前业态暂定为社区商店。而就在北京山姆会员店开业前一周,沃尔玛亚洲区总裁亲临重庆,并宣布不久之后沃尔玛即将落户山城。从地图上来看,沃尔玛在中国的脚步很明显是由南向北走,而现在它已经进入了大举扩张阶段。据透露,沃尔玛还计划在2003年内在中国再开设7家新店,这样它在中国的连锁店总数将达到35家。随着规模的扩大,区域布局的成熟,沃尔玛的规模效应将更为明显,物流、配送体系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两步错棋

进驻北京后,沃尔玛的扩张步伐可能就此加快,但却也不是一帆风顺,就在北京山姆会员店开张前不久,沃尔玛在昆明和大连连续遭遇了2次失利。

2003年7月4日,沃尔玛宣布将昆明山姆会员商店改建为沃尔玛购物广场,计划在今年10月10日停止营业并开始改建工程。为什么决定改弦更张?沃尔玛方面解释说,“在过去几个月里,通过对昆明山姆会员商店的拜访以及会员的来信,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昆明会员期望能获得不同的购物体验。应昆明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决定将昆明山姆会员商店改建为沃尔玛购物广场。沃尔玛购物广场以更多的商品种类、更小的包装,将更加能满足会员朋友的需求。”

在大连,沃尔玛出师未捷,1.7万名山姆会员不得不接受退卡的安排。沃尔玛方面对此的解释是“由于业主违约,未能如期交付租赁场所,致使大连山姆会员店迟迟未能开业。因此,大连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已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终止租赁合同。”据了解,大连山姆会员店在最高峰的时候,曾经发展了2.5万名会员,后因商店迟迟未能开业,约有8000名会员已经办理了退卡。2003年7月4日,沃尔玛正式宣布为了避免经济上和声誉上的巨大损失,将为余下的1.7万名会员退卡。尽管业主违约并非沃尔玛的责任,但这一事件也可以反映出在处理与中国当地合作伙伴关系上,沃尔玛似乎还需要更多的经验。

沃尔玛在昆明和大连的失利似乎说明了会员店并不像沃尔玛想象中那么适合中国城市。在会员商店的每一种商品品类中,一般只有几种品牌可供选择。而这些品牌一般都是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第一或第二品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店方可以通过大批量采购大大降低成本,最终让利给会员;另一方面,会员商店通过替顾客精心选择高质量的商品品牌,大大减少了会员因购物时面对众多品牌选择所需耗费的时间成本。这就是会员制商店与普通超市和大卖场的不同之处。大多数业界人士认为,会员制商店的转型即使在中国一些发达地区也有先例,这不仅与当地人的购买力水平有关,也与地理环境和消费习惯有关。比如像昆明这样的城市购物相对比较方便,一次性购很多物品的必要性不大。

面对外界的质疑,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杰解释说:“我们选择会员店的标准是有足够消费能力的大城市,我们相信这种业态在中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中国的零售市场已大有人满为患之势,仅以北京地区为例,大大小小近千家超市以相差无几的价格出售着千篇1律的商品,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沃尔玛的中国隐痛

作为连锁商业王国中的巨人,沃尔玛当然知道规模的重要性,无论其今后数年在中国的扩张策略是长驱直入还是步步为营,都要面临来自政策层面的制约,即便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开放的步伐迈得更大,沃尔玛的扩张也许要付出比家乐福等国际连锁零售企业更高的代价。实际上,沃尔玛在中国的扩张正在遭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阻碍,其中既有外部政策因素,也有沃尔玛自身制度和系统建设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商务部批准沃尔玛可以在中国的38个城市布点开店,但布点的数量指标一共只有30个。也就是说,沃尔玛最多只能在中国开设30家控股的零售点,从第31家开始股权结构必须进行相应变动,向中方倾斜。沃尔玛在中国苦心经营7年,始终以广东、福建两省为据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忌惮政策红灯,还因为它自身的采购体系及物流体系无法跟上。沃尔玛将总部设在深圳,其他各地的分公司都属总部管辖,其财务也必须经总部统一结算导致税收不可避免的从门店所在地流向深圳,这也是不少城市对沃尔玛进驻报以淡漠态度的原因之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海,事实上沃尔玛曾经抢在家乐福之前商谈在上海的开店事宜,但是由于沃尔玛坚持把结算中心放在深圳,此事才一直未果,这一拖就是8年。在2003年最新的商业规划中,上海市将限制在内环线以内开设大卖场,在上海零售市场的争夺中,沃尔玛就此处于劣势,这不能不说是沃尔玛心中的一块隐痛。

采购成就赢利

其实,除了显而易见的门店销售模式外,沃尔玛在中国获益的另一个最大来源是采购中心,低廉的成本和日益发达的物流系统使沃尔玛从中国采购中得到了不少实惠。

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杰向外界表示,中国正在成为沃尔玛全球采购的重要基地,“沃尔玛利用与中国制造业厂家的关系为其开发或定制专供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去年我们在中国采购了120亿美元的商品,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0亿。我们计划未来5年之内,在中国的采购金额扩大到每年250至300亿美元。”据统计,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成为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供应国之一。现在,深圳和上海作为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和分中心负责全球、华东等地区的采购工作,其中最被沃尔玛总部看重的是位于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

沃尔玛方面透露,2002年公司采购中国产品总额已超过120亿美元,其中95%以上来自深圳,约占全球55个国家采购总值的2/3。沃尔玛全球销售额以每年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是沃尔玛集团酝酿已久的战略计划,其总部高层多次到深圳就此事进行切磋和商谈。未来的2年内,沃尔玛中国将停止采购外包,并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在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完成。沃尔玛总部表示,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意味着沃尔玛不仅能在这里采购到质量、包装、价格等方面均具竞争力的优质商品,而且深圳顺畅、便捷的物流系统及发达的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特别是华南地区连接世界市场的枢纽港地位将为沃尔玛集团的全球扩张赢得更多的时间,带来更多的便捷。

中国制造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使外国零售商纷纷把眼光投向中国,此外,中国在服装、日用品和家用电器等一系列产品上的价格优势也使这些零售商乐得从中国进货。据统计,外国零售商2002年一共从中国购置了近400亿美元的商品,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1.3%。2003年7月29日到31日,2003年跨国采购洽谈会将在上海举办,目前已有沃尔玛、欧尚、家乐福等63家大型跨国公司报名参加,这也正显示出了零售巨头对中国采购中心地位的集体认同。沃尔玛的竞争对手家乐福在中国已开办9个采购基地;英国的连锁超级市场Tesco也将于今年在广东深圳设立一个采购中心;全世界最大的家庭改进零售业者,也是美国排行第二的零售企业Home Depot即将在上海与深圳之间选择一个城市开办采购中心;日本零售巨头Aeon也准备于2004年在广东省开设一个分销及采购基地。

跨国公司在中国对供应商的争夺,同样是沃尔玛给中国连锁零售业带来的冲击。像沃尔玛这样的跨国零售企业通常都拥有全球统一的产销链,在许多国家其自有品牌产品在其总销售额中占到了30%至6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抢占了当地的流通主渠道,甚至对当地制造业实现了控制。由于沃尔玛的强势地位,它给予供应商的公平待遇是别的零售企业无法比拟的。进入沃尔玛不仅意味品牌信誉度的提高、“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能够分享沃尔玛提倡的与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不收回扣,不要进场费,相反为压缩采购成本,沃尔玛会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控制存货……这就是供应商争相“追捧”沃尔玛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却使中国零售业越来越感到不寒而栗。中国零售企业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在他的“过度开放报告”中说,如果流通业掌握在外资手中,向下危及制造业的控制权,向上危及金融业,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空洞化。众多业内人士指出,一旦国际零售企业掌握了流通主渠道,中国的工业企业将沦为外资流通企业生产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中国自己的工业品牌将销声匿迹,最终将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入世后的3年保护期即将到头,如果中国不能指望供应商自动绕开沃尔玛,那么如何应对跨国零售的采购战略确实将是中国零售业最棘手的问题。

被缚的巨人

信息化物流是沃尔玛最有力的一只手,但中国市场上零散的连锁店布局和不超过30家的规模让沃尔玛既感到鞭长莫及,也找不到施展的空间。它陷入了自己制造的难题:政策限制了其开店的规模,而没有数量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无法发挥规模效益,于是,沃尔玛在中国鲜有赢利。不过,这种局面终将改变,每多开一家连锁店,沃尔玛就离赢利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沃尔玛所到之处,都会在当地引起类似投下重磅炸弹般的轰动,

在中国零售业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沃尔玛发出的耀眼光芒是谁也无法阻挡。然而今年6月份,美林公司出台的一份调查报告,却似乎在这片灼亮的光芒中投下了一个黑影。美林的这份报告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7个行业的运做进行了评估,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家乐福有赢利外,几乎所有的在华外国零售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沃尔玛当然也不利外。其实,在中国,沃尔玛的店面经营没有实现赢利已经不是一个秘密,自从1996年,沃尔玛正式进入以来,其店面经营就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这似乎与沃尔玛在其本土发展的强劲势头格格不入。

第18篇:公司宽带申请书

公司宽带申请书

(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鉴于公司目前网络网速情况满足不了办公需要,并且资费方式每月68元也不是最优惠的一种,因此建议公司采纳电信宽带169套餐。套餐内容:宽带20兆(大大加快了上网的速度),每月共享话费169元(包含1-3部座机话费及1-3部手机话费)年资费1930元,返1690元话费。相比之前的网络费用,座机话费费用总和要经济适用很多。

希望领导采纳并批准。

申请部门:办公室

公司宽带申请书

(二)

尊敬领导:

由于我公司新大楼目前使用的是联通的100M宽带,由于电信与联通两大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给我带来以下几点问题:

1、联通网段接入到电信财务服务器无法正常访问,电信网段也无法访问联通网段内的财务服务器。

2、研究院和应用服务部等部门有部分业务客户服务器放置在电信网段内,由于两大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正常访问用户服务器,并无法给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支撑工作。

3、公司网站和邮件服务器受两大运营商的互联互通问题影响有时也无法正常访问。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和联通公司沟通过,已经确认互联互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接入2条电信8M专线(一条专线供所有服务器使用;另外一条专线为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解决需求,同时作为备用线路供服务器专线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针对公司所有需要接入公网的服务采用双网接入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联通和电信两大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对我们公司的服务器访问带来的影响。同时,鉴于目前电信和联通两大运营商作为我国两大宽带运营商,市场占有比例相当高,这样的接入方式基本上可以解决在全国各地访问公司服务器问题。

公司财务服务器目前放置在公司老大楼4楼弱电机房内,由于老大楼弱电机房管理不方便,现在财务服务器搬迁已经迫在眉睫。请领导尽快批准以上申请!

总裁办

公司宽带申请书

(三)

公司领导:

为了保障未我公司即将上线的*系统和X软件业务系统能提供外网的正常访问,现申请安装联通4M光纤宽带一条。

一、现我公司连接外网情况:目前使用了两条电信ADSL宽带,一条为公司所有员工电脑(运行中的25台台式电脑加上各位高管人员的笔记本电脑总共大约有30台电脑)访问互联网使用,另一条为原OA服务器提供外网访问使用,两条ADSL分开运行以保障外网访问OA服务器的速度不受影响。

二、安装联通光纤宽带的必要性:

1、虽然按上面我公司目前的网络配置现在能保证外网对OA服务器的正常访问,但在未来一个月开始,我公司会陆续上线*系统和X软件业务系统。这两套系统中特别是X软件的业务系统七个模块,对网络通信线路的要求将比之前提高几倍。特别是考虑到将来工程项目部和售房部多点多人同时对服务器的访问,普通的ADSL线路将无法满足我们的网络需求,网络带宽不够将造成外网访问系统的速度极为缓慢。只有公司部门安装光纤宽带才能提供足够的网络带宽,才能保障外驻项目工程、成本、营销等部门正常使用软件系统。

2、安装了光纤宽带后,供应商(联通)会提供固定IP使用。我公司现在ADSL拨号是不固定IP,必须在服务器上安装花生壳软件进行IP地址的解析,一旦花生壳软件的服务商发生故障,不能进行IP地址解析,就将造成外网无法正常访问公司OA和业务系统。安装光纤宽带后使用固定IP地址,可以直接进行IP地址的访问,不再需要花生壳软件的IP地址解析过程,外网访问公司总部服务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3、因为我公司的项目区域只能安装联通的宽带,目前工程工地办公室和将来的现场售楼部正在和将会使用联通的ADSL宽带,为了避免出现联通访问电信线路速度缓慢的问题发生,公司总部安装联通光纤宽带将是更好的选择,而且联通的费用比电信更低。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网络的通畅与外网对OA系统及X业务系统的正常访问,公司安装光纤宽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特申请在公司总部安装联通光纤宽带。

第19篇:移动公司中国梦演讲稿

中国梦,移动梦,我的梦

十九大开幕那天,我在迎宾路营业厅值班。大厅的电视屏幕上一直在播放总书记的报告。晚上回家以后我又认真地收看了电视回放。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员工,我相信在实现移动公司企业发展目标也就是移动梦的过程中,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要用脚踏实地的努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看到后很受鼓舞!迎宾路营业厅接触的各类复杂业务较多,因此对营业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就很高,需要时刻充当活的知识库,遇到疑难业务和手续,要进行合理判断。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我都利用每日的午休,通过案例的形式,跟大家讨论分析,加深自己对于业务的理解和认识。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能让我们为客户服务起来更加精准到位。

在为中国梦、移动梦、我的梦努力奋斗的同时,我周围的领导同事也让我看到了他们为实现这些梦想所做的努力。

劳模一号沈微是我们大当家,人称救火“急先锋”,协调高手。她每天总是第一个进入营业厅,最后一个离开。人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她却无怨无悔的一直坚持着。面对客户她始终以客户为上帝,事事为客户着想,耐心细致地解答各种问题,帮助客户排除手机出现的各种故障,客户提出的问题有很多方面,有的是刚买的手机不会用,对手机的功能掌握不了,无意中碰了哪一个功能或误操作,都因不会使用而焦急万分,对于这种客户,她总能耐心周到的为客户调整手机和为客户讲解手机的使用方法。碰到厅内闹事客户,耍酒疯,摔东西,说要把营业厅门给关掉。她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好言相劝,把客户劝到办公室,耐心向他解释。原来是宽带故障,师傅上门没有处理好,后来经过多方面排查,最终派师傅上门给处理好。面对客户她总能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去。每到周末碰到业务繁忙的时候,她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总是陪我们一起加班加点到最后。

爱企如家的张颖,像工匠爱护招牌一样爱护企业的形象和荣誉,她深知个人形象代表着企业形象,她在我们这就是一张名片。面对客户恶言恶语,她能淡定从容地应对,有时甚至被客户骂哭了都毫无怨言,处理问题三个字“快,准,好”。外号“小燕子”,哪里有她哪里就有欢声笑语。

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我在不断学习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用我的热情迎接每一位客户,把自已的一切献给公司。同时是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隆冬时节,空气里虽然夹杂着浓浓的寒意,但移动公司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足以让我们其乐融融。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我们要勤奋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积极开拓公司业务。我相信,只要我们紧紧跟着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我们自己的梦、企业的梦,还有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第20篇: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将分三阶段推进

“宽带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 2020年发达城市网速1Gb 2013年08月17日 19:4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 国务院17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通知说,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得到解决。

通知强调,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通知强调,推动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通知提出了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通知还明确了加快宽带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将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任务,并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环境、规范建设秩序、加大财税扶持、优化频谱规划、加强人才培养和深化国际合作七个方面予以扶持。

发表日期:2013-08-18 12:56凤凰网湖北省网友:jiejunpan

这垄断成这样了,还提速?还是提价的好。然我们真不敢相信是不是网民集体中奖了

发表日期:2013-08-18 12:49凤凰网辽宁省沈阳市网友:腐右黑联邦

继续祸国殃民。

发表日期:2013-08-18 12:39凤凰网山西省忻州市网友:wj195408120014

不要动不动就是十年八年, 就说现在!!!!!!

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将分三阶段推进

2013年08月17日 22:48来源: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刘妍/文)8月17日消息,国务院于8月1日向各省市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

国务院表示,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根据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通知中表示,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据了解,国务院将此次“宽带中国”战略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第二阶段为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第三阶段为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凤凰网腾讯微博网友:王云生

主要还有费用也要降下来。

发表日期:2013-08-18 14:19凤凰网腾讯微博网友:大卫沃恩

要求?很好笑的要求。我不喜欢吃川菜,你硬塞到我嘴里吗?我吃不起哈根达斯,你财政补贴我吗?何不要求宽带服务提供商们降价与国际接轨?这才是真正促进普及的根本举措!哪有鼓励自己国民积极入套给那些垄断企业捐钱的道理?降价,是普及的前提!如果大哥大仍旧一万多一部,那今天就不可能有几亿手机用户了。

“宽带中国”时间表:2015年发达城市网速达100M 2013年08月17日 13:1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至2020年的发展时间表,将实施分为全面提速阶段、推广普及阶段、优化升级阶段。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方案提出的发展时间表,“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将实施全面提速阶段、推广普及阶段、优化升级阶段。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城市3G网络质量,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做好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讲技术(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域网扩容升级。以网间互联为重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推动网站升级改造,提高网站接入速率。

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和深度,推动TD-LTE规模商用。继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全面优化国家骨干网络。加强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新技术研发,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

到2015年,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3G/LTE用户超过4.5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5亿,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互联网骨干网间互通质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接入带宽和质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在宽带无线通信、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宽带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高。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全面突破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高端基础产业瓶颈,宽带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带产业链,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宽带中国战略发布:2015年城市农村家庭带宽达20Mbps 2013年08月17日 18:56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讯(CWW) 8月17日消息,中国政府网今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13年底,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部分发达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

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为稳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通知对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全面提升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下为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 实 施 方 案 的 通 知 国发〔2013〕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3年8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将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统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和产业支撑的协同,综合利用有线、无线技术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战略引领作用,完善政策措施。系统研究解决网络建设、内容服务、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等环节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有效利用。

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从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出发,适度超前,明确宽带发展的总体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和区域宽带协调发展,统筹军民宽带网络融合发展。

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协同发展,协调推进宽带接入网、骨干网和国际出入口能力建设,形成适度超前的宽带网络发展格局。促进网络能力提升与应用服务创新相结合,深化宽带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信息消费,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

坚持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加强宽带网络发展与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的协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国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坚持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强化安全意识,同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基础网络、核心系统、关键资源的安全掌控能力以及应急服务能力,实现网络安全可控、业务安全可管、应急保障可靠。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遵循宽带技术演进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宽带发展目标,加强和完善总体布局,系统解决宽带网络接入速度、覆盖范围、应用普及等关键问题,强化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宽带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技术路线。

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综合利用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结合基于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要求,分阶段系统推进宽带网络发展。 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接入网建设。城市地区利用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并结合3G/LTE与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

按照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思路,推进城域网建设。逐步推动高速传输、分组化传送和大容量路由交换技术在城域网应用,扩大城域网带宽,提高流量承载能力;推进网络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感知和安全管控水平。

按照优化架构、提升容量、智能调度、高效可靠的思路,推进骨干网建设。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完善国际网络布局,全面推广超高速波分复用系统和集群路由器技术,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和智能调度能力,保障网络高速高效和安全可靠运行。

(二)发展时间表。

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重点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

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城市3G网络质量,扩大农村3G网络覆盖范围,做好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讲技术(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促进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域网扩容升级。以网间互联为重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推动网站升级改造,提高网站接入速率。

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3G/LTE用户超过3.3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无线局域网基本实现城市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60%。

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重点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

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持续扩大3G覆盖范围和深度,推动TD-LTE规模商用。继续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加速互联互通。全面优化国家骨干网络。加强光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新技术研发,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

到2015年,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7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3G/LTE用户超过4.5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LTE实现规模商用,无线局域网全面实现公共区域热点覆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8.5亿,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80%。互联网骨干网间互通质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接入带宽和质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在宽带无线通信、云计算等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宽带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高。

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重点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全面突破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高端基础产业瓶颈,宽带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带产业链,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东部地区。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开展网络升级和应用创新。积极利用光纤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速度与性能,着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鼓励东部地区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区域试点示范,创新宽带应用服务,培育发展新业务、新业态。

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增加光缆路由,提升骨干网络容量,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与东部地区同步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中西部地区信息内容和网站的建设,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宽带应用服务。创造有利环境,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落户中西部条件适宜的地区。

农村地区。将宽带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范围,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动光纤等有线方式到村。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灵活采用各类无线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需求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提高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

专栏1 “宽带乡村”工程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自然条件,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分类分阶段推进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较发达地区在完成行政村通宽带的基础上推进光纤到行政村、宽带到自然村;欠发达地区重点解决行政村宽带覆盖。对建设成本过高的边远地区、山区以及海岛等,可以采用移动、卫星等无线宽带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对幅员宽广、居住分散的牧区,推进无线宽带覆盖;对新规划建设的成片新农村、农牧民安居工程,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和光纤到户建设。

(二)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

骨干网。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骨干网建设,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IPv6。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保障连接性能。增加国际海陆缆通达方向,完善国际业务节点布局,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升级国家骨干传输网,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增强网络安全可靠性。

接入网和城域网。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本,统筹有线、无线技术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逐步建成以光纤为主、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接入资源有效利用的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大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力度,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协调推进TD-LTE商用发展,加快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区域热点覆盖,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城域网优化和扩容。加快接入网、城域网IPv6升级改造。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与住宅区、住宅建筑同步建设,并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探索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

应用基础设施。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效和集约化水平。扩大内容分发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增加网站接入带宽,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互联网信息源高速接入。同步推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系统及商业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

专栏2 宽带网络优化提速 工程光纤城市建设。支持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方式为主部署宽带网络,已建区域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推进政府、学校、医疗卫生、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光纤宽带接入部署,提高接入速率。

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支持城市地区以3G/LTE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局域网建设无线宽带城市,持续扩大农村地区无线宽带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优化力度。

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建设。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和同轴光缆传输技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通过光纤到小区、光纤到自然村、光纤到楼等方式,结合同轴电缆入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带宽、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对弹性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实现宽带网络优化提速,促进宽带普及。

互联网骨干网优化。推进网络结构扁平化,扩展骨干链路带宽,提升承载能力。优化骨干网间直联点布局,探索交换中心发展模式,加强对网间互联质量和交换中心的监测,保障骨干网间互联质量,提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接入速度。

骨干传输网优化。适度超前建设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系统,持续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适时引入和推广智能光传输网技术,提高资源调度的智能化水平。增加西部地区光缆路由密度,推进光缆网向格状网演进,提高国家干线网络安全性能。

(三)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专用通信要充分利用公众网络资源,满足宽带化发展需求,逐步减少专用通信网数量。

社会民生。着力深化宽带网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宽带联网,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和网络化医疗应用,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管理服务的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加快跨区域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薄弱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宽带网络覆盖和服务支撑。

文化建设。加快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工程的宽带联网,优化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提升宽带网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宽带网络和文化发展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防建设。依托公众网络增强军用网络设施的安全可靠、应急响应和动态恢复能力。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成果,提升军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为军队遂行日常战备、训练演习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适当预置接入和信道资源。完善公众网络和军用网络资源共享共用、应急组织调度的领导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应用普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加强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世界观。设立农村公共宽带互联网服务中心,开展宽带上网及应用技能培训。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宽带应用技能培训及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指导,鼓励企业利用宽带开展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特殊人群专用信息终端和应用工具。

专栏3 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中小企业宽带上网,推动企业将互联网融入其生产经营流程。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开展在线销售、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

专栏4 贫困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灵活选用不同宽带接入技术,因地制宜为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和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宽带网络设施,开发简便易用的上网终端,丰富特色应用,加大信息助教、助残和扶贫力度,缩小数字鸿沟。

专栏5 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可智能适配不同宽带接入网络和终端的广播影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内容平台,提高数字文化内容平台的宽带联网和互联互通水平,结合宽带网络能力提升创新数字文化服务业态,丰富各类数字文化应用,开发数字文化应用智能终端,开展各类数字文化宽带应用示范,促进宽带网络和文化发展融合,增强文化传播能力。

(四)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

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专项和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加强更高速光纤宽带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超大容量路由交换、数字家庭、大规模资源管理调度和数据处理、新一代万维网(Web)、新型人机交互、绿色节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宽带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

重大产品产业化。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家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芯片、高端光电子器件、操作系统等高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宽带网络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及示范应用,着力突破产业瓶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鼓励组建重点领域技术产业联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支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在宽带网络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产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宽带网络发展评测指标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宽带网络信息测试与采集系统,实现宽带网络性能常态化监测。

专栏6 宽带核心设备研制产业化工程 光纤宽带接入核心设备研制与示范。突破大容量、高带宽、长距离的新一代光纤接入网关键技术,研制光接入网设备核心器件芯片,推动智能光分配网络和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的成熟与产业化,开发测试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骨干光传输和路由交换设备研制和试点。研制下一代光网络体系架构、超高速波分复用传输和智能组网、分组光传送网、高精度时间同步、超大容量路由交换等核心设备,突破相关核心芯片和高端光电器件技术,实现产业化。完善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开展技术试验和试点应用。

宽带接入智能终端研发和产业化。面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平板电脑等多类型终端和数字家庭网关,组织开展自主操作系统和配套应用的规模商用。突破智能终端处理器芯片、新一代Web、多模态人机交互、多模智能终端和多屏智能切换等关键技术。

专栏7 “宽带中国”地图建设工程

建立宽带发展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宽带发展测评系统,实现对网络覆盖、接入带宽、用户规模、主要网站接入速率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建立宽带发展状况报告和宽带地图发布机制。

(五)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基础软硬件产品、专用安全产品、应急通信装备的可控水平,支持技术产品研发,完善相关产业链,提高宽带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形成与宽带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下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对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发现、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评测机制和手段,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防范、应急响应和灾难备份恢复能力。

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逐步实现宽带网络的应急优先服务,提升宽带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基于宽带技术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加快应急通信系统的宽带化改造。

安全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构建安全评测评估体系,提高主动安全管理能力。加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推动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强用户安全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安全、健康、诚信的网络环境。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配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战略的贯彻实施。各部门要充分整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宽带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避免重复建设,推进本地区宽带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制度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宽带网络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强化宽带网络设施保护。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促进宽带应用发展。

健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宽带网络监管制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队伍向地市延伸。

推动开放竞争。逐步开放宽带接入网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保障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加强国家骨干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管,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长效机制,完善骨干网网间结算办法,保障网间互联高效畅通和骨干网公平竞争。通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引导宽带网络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竞争机制,共同维护竞争秩序。

深化应用创新。构建和完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加快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开放共享机制。

(三)规范建设秩序。

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按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执行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宽带网络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衔接。

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深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统筹安排通信工程综合管道网和相关设施,加强宽带网络设施与城市其他通信管线、居住区、公共建筑等管线的协调。深化光缆、管道、基站等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应用新技术,促进资源节约。

(四)加大财税扶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各类专项资金,引导地方相关资金投向宽带网络研发及产业化,以及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宽带网络发展。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宽带建设项目贷款予以贴息支持。

加强税收优惠扶持。将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扶持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结合电信行业特点,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中,制定增值税相关政策与征管制度,完善电信业增值税抵扣机制,支持宽带网络建设。

完善投融资政策。将宽带业务纳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对宽带应用服务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宽带应用服务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基础电信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引导宽带网络投资更多地投向西部和农村地区。

(五)优化频谱规划。

明确国家无线频谱路线图。尽快研究确定国家宽带无线发展各阶段的频谱需求,梳理无线频谱分布和利用状况。加快研究频谱规划方案,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促进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支持动态频谱分配等高效利用频谱资源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支持消除干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不同无线业务类型频率的共用共享,提高频率资源整体利用率。

加强公共频段上无线设备的监管。统筹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网络的部署,鼓励无线设备共建共享,避免频率干扰,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六)加强人才培养。

优先保障人才发展投入。争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宽带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宽带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聚集和培养人才。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宽带重点领域创新型人才引进,将所需人才纳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创新创业。鼓励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创新宽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

(七)深化国际合作。

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国际合作。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域名、网址和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资源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地区和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加强无线频谱、卫星轨道等资源分配使用的国际协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开展资源技术联合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互联网骨干网的国际互联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互联网骨干网企业的国际地位。

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双边、多边协调和对话,建立多层次的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加强网络空间规则、资源、安全等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互联网公共政策与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互联网健康发展。

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数字内容和互联网应用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盗版行为的国际合作。加强宽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专利布局、专利预警、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提升企业依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发表日期:2013-08-18 08:57凤凰网新浪微博网友:marlin这名字已经被抢了

主要问题还是价格

发表日期:2013-08-18 03:32凤凰网新浪微博网友:海门妥海老担部

被騙久了已經麻木,吹吧! 发表日期:2013-08-18 04:41凤凰网新浪微博网友:小宝-7years

文章明确表明:农村必须落后城市好几倍!!

《移动公司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面整改措施.doc》
移动公司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面整改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