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堂医生工作总结

2020-11-27 来源: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国医堂工作总结

要求脱稿讲,总结2012年工作,规划2013年工作。

机遇共享,良性竞争,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国医堂”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医科全体大夫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已经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那么,在今天,我们同样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一起面对挑战。开拓创新,合作共赢。

如果把“国医堂”当做一个新兴的产业,那么如何让“她”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让“她”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如何让“她”给我们医院带来新的生机,如何让“她”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目标,新任务。我们中医科全体大夫要把“国医堂”的建设,作为我们的事业,用心来经营“她”,竭尽全力来发展“她”。

2012年,中医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发展的优势,广泛开展了中药汤剂,中药泡茶,中药泡脚,针灸,拔罐,神灯烤电,刮痧等治疗,并且新研发了颈枕,腰枕,脉诊包,“三伏贴”等,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2012年门诊量及门诊收入较2011年增长50%,这是多么可惜的成绩啊!

再者,除认真完成公卫健康档案的建立,体检等工作外,积极参与“国医堂”的建设,准备相关的各种资料,顺利达标,验收成功。

2013年,我想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国医堂”,我们面对新目标,新任务,预开展的新项目,现在一一介绍给大家。

第一,推拿按摩项目。这是近期目标,必须敲定。是“省级专家进社区”的一个亮点。

第二,中药熏蒸疗法。针对风湿骨病,关节炎,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等等。

第三,足底治疗。用中药泡脚,然后保健性按摩足底穴位。

第四,中医“治未病”工作室。正在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 第五,隆重推出“三伏贴”,“三九贴”。现在中医科人多力量大,大家相互帮衬,一起努力。

第六,“中医讲堂”进社区。让老百姓更加了解中医药,了解我们医院,了解我们“国医堂”,让中医中药走进百姓家。

第七,中医体质辨识。根据病人不同体质特点,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目的在于推进一人一方一膏的制作。

最后我想用一句响亮的口号鼓励一下大家,也激励一下我们自己。2013年,在领导的带动下,大家共同努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国医堂工作总结(推荐)

李田楼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为推进李田楼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关于实施菏泽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菏卫发〔2013〕11号)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李田楼卫生院成立了国医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吴永清 副组长 谢烨 成员 吴耀生 刘克柱 吴本秋 魏冉涛 。以“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为工作宗旨,进一步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李田楼卫生院通过开展了国医堂建设,完善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科、中药房服务整合,对各个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形成了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氛围。 三 落实了有力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中医科建设 中医科有主治医师吴跃生 谢烨座诊,运用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中药房建设 按照要求配备了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设置中药饮片300多种,满足了群众的用药需求。

(三)加强康复科建设 配置了减重步行训练系统、悬吊式训练系统、电动起立床、电动可折叠PT训练床、功率自行车、电脑控制颈腰三维牵引床、,以及各种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设备,各种中频、低频、磁疗灯等器材,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

(四)举办中药技术培训班。通过开展中药房管理、饮片使用管理、中药炮制技术等培训,提升了中药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了建设国医堂对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广泛开展宣传,使广大基层群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五、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由于房屋的条件限制,国医堂的科室尚不能集中设置。

二、中医人员参加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率尚不能达到要求。

三、中药人员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尚不能达到要求。

李田楼卫生院 2014.10.27

推荐第3篇:国医堂简介宣传

国医堂简介

为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燕店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成立国医堂,设置独立诊区,充分满足辖区内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中医诊疗区设有中医诊室、针灸理疗室、煎药室、艾灸室、牵引室、中药熏蒸室,并配备中药橱、煎药机、治疗床、针灸器具、TDP神灯、脉诊垫、牵引床、中药熏蒸床、火罐、艾灸条及消毒器具等设施,能根据“简、便、廉、验、效”的原则,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熏蒸等适宜技术诊疗业务。 中医中药治疗方法。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对各种急慢性病使用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弥补现代医学在治疗慢性病中的不足,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针灸推拿。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针灸推拿项目,相应配合针刺、艾灸、TDP神灯照射、刺络放血等方法,以及中药和西药的配合治疗,以达到解除患者病痛的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针对风湿骨病,关节炎,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等,配合氦氖激光治疗仪、定向透药治疗仪、温热中低频治疗仪等联合治疗。

运用“三伏贴”治疗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慢性病。运用中医冬病夏治疗法,开展三伏贴工作,主要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我院国医堂始终坚持“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呵护社区居民健康”,力求将国医堂打造为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服务平台,让祖国传统医学在健康管理事业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推荐第4篇:国医堂建设情况简介

国医堂建设情况简介

郯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郯城县郯城卫生院)国医堂现有高级职称中医专业医师2名,中级职称中医医师4名,专业医师2名,开设了中医、针灸、理疗、中医药专科门诊,拥有牵引理疗床、偏振光治疗仪、电针、炎症治疗仪、音频治疗仪、熏蒸仪等理疗器材,对腰椎间盘突出、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治愈率高;以三维牵引、微创松解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独到的疗效。另外,采用针灸运动疗法配合眼针、舌针、平衡针等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急慢性胃炎、不孕不育都具有极高的治愈率。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有效降低了百姓就医费用,减轻了就诊患者的负担。为进一步方便患者我们还使用中药颗粒剂替代中药饮片,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

郯城县郯城卫生院

2013年1月22日

推荐第5篇:国医堂评审汇报材料

蕲春县彭思镇卫生院 关于开展国医堂建设评审验收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市评审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院国医堂建设进行评审验收,在此,我谨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年,我院被省卫计委定为国医堂建设达标单位,这是各级领导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我们院的中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按照《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试行)》,积极开展国医堂创建工作,现将我院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为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任务的落实,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卫生计委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我院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一、基本概况

卫生院始建于1975年,下辖白水分院及11个中心村卫生室。现拥有固定资产560万元,全院占地面积13365m2,建筑面积5650m2,绿化面积1000m2。现有在册干部职工42人,具有中医药资质8人,其中国医堂医生6人:中医副主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全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士1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人)、取得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2人,主管中药师1人、中药师1人。院内设有内、外、妇、儿、骨伤、五官、中医等临床科室以及检验、B超、放射、心电图等医技科室,药剂科内设中、西药库,中、西药房。1996年被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称号;2011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示范乡镇卫生院”;连续六届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2013年被县人大常委授予“人民满意乡镇卫生院”;今年11月份又接受市评审专家组来我院进行“四化”乡镇卫生院评审,得到专家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业务评估

2013年度,我院中医门诊人次20922人,占门诊总人次 29.3 %。2014年1-10月中医门诊人次 20166人,占全院门诊总人次 30.3% ;1-10月中医业务量149.4万元,占总业务量 37.2%;1-10月中医处方20166张(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30.3%。按照黄卫函[2013]200号文件精神,突出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将中医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理论与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服务项目融入慢病管理,提高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为群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中药库能提供300种以上中草药服务。

三、硬件配置

2013年10月份在白水分院建立国医堂,房屋面积260平方米,设置病床17张,科学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已达到28种。着重发展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老年慢性病,已逐步形成了专科特色,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成为百姓选用最多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有效降低了百姓就医费用。

2013年10月份,院本部及白水分院各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国医堂购置了一台电动牵引床,一台熏蒸床、一台300MA 拍片机,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四、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院方制订了全院中医、中药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8月份对全院医生、中药人员及全乡乡村医生进行了一次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考试,通过培训及考试,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分院国医堂2名医生今年5月份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国际针炙研究院培训中心培训15天,2人均取得中医针炙师资格证书;3名医生参加了湖北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5名医生参加了蕲春县卫生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医服务技术培训。

五、工作进展

2014年8月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最近下发的《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根据督查评估细则,逐条落实,制订了向桥乡卫生院中医中药工作计划,编制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5种,在

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国医堂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恳请您们从严检查、多多指导,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4.11.27.

推荐第6篇:国医堂全体专家资料

国医堂专家资料

王玉川

教授 主任医师

王玉川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顾问,著名中医教育家,内经专家,为我校终身教授,王老先生从事中医教育,中医临床五十余年,诊疗之余博览群书、严谨治学,阐微解惑,释疑传道、甘为人梯、提携后学,被普遍赞誉为不图名利的老一辈楷模。王老先生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血液病。临证时精心审视、一丝不苟,遣方用药,疗效卓著,深受患者欢迎。

刘弼臣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学会理事长,从事儿科教学、医疗、科研60多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科常见病和疑难能可杂症等。主编儿科专著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国际誉为“东方小儿王”,“中医儿科之父”,“京城小儿王”的美誉。主治:小儿重症肌无力,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小儿多动症、情感交叉磨擦症、脑功能轻度障碍症、小儿急性、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国际誉为“东方小儿王”,“中医儿科之父”,国内誉为“京城小儿王”

聂惠民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导师

国内外著名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行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等疑难杂病,尤以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为特长,如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外感热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盆腔炎、小儿厌食、疳积等疗效显著。

张 吉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老中医,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行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治风湿、类风湿、颈椎、腰椎病、骨质增生、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哮喘、红斑狼疮、痛经、崩漏、不孕症及神经科疑难病症、擅长针药并用综合治疗。

洪秀青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1985年调东直门医院任小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于1986年底退休。至今从事医疗、教授工作40余年。

在多年的儿科教学中担任本科班、大专班、留学生班、西学中班,护理班各年级授课及带教各种实习。多次参加编写儿科教材。在多年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五十年代参加多种传染病的临床防治工作,六十年代对小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等疾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七十年代用中药浓缩剂治疗扁桃体炎取得良好效果。八十年代对小儿营养障碍如缺锌、缺钙及小儿厌食等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收集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并写出多篇论文。在临床实践中为解决小儿服中药汤剂困难,从五十年代开始对中药剂型进行改进,同医院制剂室合作共同研制成和脾散,加味异功散,清解合剂等十余种易为小儿接受的粉剂,片剂,浓缩剂和糖浆,并投入临床使用,深入患儿和家长欢迎。

擅长治疗小儿热病、喘咳、肺炎、厌食症、疳积、消化不良、肾病及小儿其他疑难杂病。 1987年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杨俊明

教授 主任医师

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临床、教学、科研50多年。曾拜于道济先生为师,临床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病及疑难杂病,如子宫肌瘤、附件囊肿、月经病(如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胎前、产后病、生殖系统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外阴白斑、不孕症、青春期心理咨询、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病颇有建树。为学科带头人,深受国内外患者欢迎。

刘燕池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基础所所长多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师承清太医院御医韩一斋传人北京名医刘奉五。从事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擅治肝病、肾病、冠心病、胃肠病、糖尿病、高血压、哮喘、过敏性疾病、颈椎病。性功能减退、乳腺病、白塞氏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等内妇科病症。

魏雅君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著名中医学家。曾在国内外主讲《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耳鼻喉科学》。发表有价值的论文40余篇,著作多部,系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学》编委,对肾病的研究曾获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一直主持、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的疑难病会诊工作。

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擅治疗不孕不育生殖障碍性疾病,独树一帜的提出不孕不育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肾阳夹湿热瘀毒“的理论认识,认为现代不育、不孕症的产生由夫妻双方各自存在着某些病理因素,临床以夫妻同治为原则。并以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给药,几十年了对本病的治疗疗效非常可佳。

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胃病、溃疡病、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糖尿病、风湿病、干燥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对慢性鼻炎、咽炎、声带结节息肉、小儿心肌炎、多动症等病症的研究颇有建树,疗效显著。

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临诃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月经病、急慢性盆腔炎、输卵管不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显著。

曾应邀出访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阿联酋、哈萨史斯坦、泰国及东南亚地区讲学、考察访问。深受国内外人士好评,被誉为“杏林女杰”。

姚高升

教授 主任医师

国医堂中医皮科首席专家,中华中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筹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早年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是解放后具有正规大学毕业的第一代中医皮外科医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科创始人,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皮外科教学、临床及研究,对皮肤科领域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治:面部损容性疾病、湿疹、皮炎、慢性荨麻疹、牛皮癣、黄褐班、白癜风、带状疱疹后遗症、红班狼疮、乳腺病、感染性疾病、肛肠疾病等。

姚高升(新)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皮外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医皮、外科教学、医疗、科学研究,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近50年的中医临床生涯中对中医皮外科领域的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应邀到荷兰、美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进行讲学及医疗,受到国内外患者好评。

擅长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各种皮炎、湿疹、荨麻疹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重症肌无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后遗症、各种疣等;其他如牛皮癣、白癜风、黄褐斑、严重痤疮及其它损容性疾病;外科方面擅长治疗乳腺疾病、血管疾病及肛肠疾患、痛风、前列腺、性病等。

裴永清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著名中医专家,师承著名中医大师刘渡舟教授。中医功底深厚、扎实,行医30余年,临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可靠,对西医治疗上较棘手的疑难杂病多有独到的经验。

临床擅治心脑血管疾病,在肝病的研究与治疗上有突出的贡献,对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哮喘、心肌炎、慢性胃肠病、肝胆疾病、前列腺病等;妇女乳房疾病、月经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杂病中的皮肤湿疹、痤疮、丹毒、痛风、过敏性疾病、早中期类风湿、以及儿科疾病等疗效突出。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邀请做“乙肝的中医治疗”专题全国现场直播,北京电视台多次专题采访和报道、赞为“京城名医“。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有影响的论文50多篇,代表作《伤寒论临床应用50论》,目前已编入《伤寒研究丛书》中,并在日本翻译出版。因良好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被誉为“京城名医”。

田德禄

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日本国立枥本院消化内科研修。1984年以来一直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现任全国老年病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学会副主作委员、国家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药保护品种委员会委员。重点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癌前期病变、酒精性肝病等疾病有自已独特的见解,研制出消痞灵冲剂。临床疗效显著。主持了国家级、部级课题多项,并获得了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不同级别的科技成果奖和学术进步奖。主编《中医内科学》,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武维屏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知名老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1985年始任呼吸科主任;历任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研制了哮喘宁口服液等一系列中成药制剂,曾承担多项部、局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奖。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书目10余部,主编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呼吸病学》等著作。

李秀敏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东方、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皮肤病资深专家,曾相继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日本富山医院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全国中西医结合会北京皮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外科美容分会委员。擅长治疗皮肤常见病。如:湿疹、皮炎、牛皮癣(银屑病)、斑秃、白癜风、黄褐斑、痤疮。疑难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天疱疮、药疹及性传播疾病等病种.

孟宪坤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40多年。曾相继担任针灸科主任、曾被世办卫生组织(WHO)聘临床研究会青森会顾问。技术专长:擅长运用针药并用治疗各种面瘫、头痛、三叉神经痛、语主障碍、高血压、低血压疾病、腰腿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颈椎综合征、老年痴呆、抑郁症、肥胖病、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疲劳综合征、哮喘及男科疾病等。

孟宪坤(新) 教授 主任医师

- 234 出身中医士家,擅长诊治各种男科疾病,如男性不育,前列腺炎、阳萎、早泄、尿道炎等。

同时对中医内科、儿科、皮科疾病亦有较深的研究,如胃炎、胃溃疡、哮喘、肺心病、冠心病、心梗、心肌炎、高血压病、高血脂病、脑梗、甲亢、甲低、白血病、肿瘤、肾炎、肾病综合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睡眠病、更年期综合症,过敏性关节病,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痤疮及小儿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消化不良等症。长期担任两家杂志编委,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8部。

董斌传

教授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内、儿、妇各科疑难杂症,对久咳久喘、胃痛、腹泻、便秘、鼻炎咽炎、口腔溃疡、皮肤瘙痒、泌尿系统感染、性功能障碍、小儿咳喘、厌食、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均有独到的经验。

陈有明

教授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中风、中风后遗病、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静脉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各种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等)以及各种过敏性疾病(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刺增生、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癫痫、各种肿瘤、糖尿病、无名发热

图 娅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与研究20余年,19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临床主治心脑血管疾患、神经精神系统疾患及慢性疲劳综合征;对疼痛性疾病和周围备管病等有所研究。同时对内科、妇科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

王建红

教授 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曾跟随全国名医、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刘渡舟老师临床学习多年,根据刘老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如内科感冒、发烧、咳喘、急慢性气管炎、鼻炎;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高血脂症;溃疡炎病、肠炎等。脾胃病;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病;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炎、肾病;精神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关节痛等疼痛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妇科月经病、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痤疮、皮炎、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严季澜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出身三代中医世家,深得家传。198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现为全国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高血脂、头痛、眩晕、失眠、发热、咳嗽、哮喘、胃肠病、肝胆病、腰腿痛、关节炎、抑郁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等有显著疗效。

李瑞午

研究员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80年中医研究院中医结合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针灸经络临床和机理的研究。曾参加主持国家七五攻关,国家科委八

五、九五“攀登计划”

经络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经穴标准化的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兼任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若干问题现代化研究》的课题组长。擅长应髟针灸耳针等腰三角形多种方法治疗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膝关节骨持增生、失眠、冠心病、高血压、腹痛、腹泻、便秘、语言障碍、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哮喘、肥胖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疲劳综合征及遗精、阳萎等男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孟凤仙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继承人。在二十年临床工作中,经治病人数万人次,包括疑难杂症及重症抢救,受到同行患者的一致好评。完成国家教委课《肝郁症致病的行为学研究》。对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眼低病例、肾病、神经损伤、心脏病)等治疗效果良好;对急慢性传染性肝炎及中毒性肝损害,治疗可使多项生化指标转阴;对肝硬化、脂肪肝等经治疗临床症状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擅长治疗妇科、儿科疑难病、如儿童性早熟,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女性雌激素水平低下及月经病等均收到良好效果。近年以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骨关节病、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有深入探讨,效果良好

徐世杰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内科胃肠病,肾病,肝胆病、心血管病、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哮喘、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类风湿性关切炎、肿瘤术后康复、放化后中药调理等;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 症、阴道炎、乳腺增生、有孕症、习惯性流产、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症;儿科:小儿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过敏性紫启等:及常见皮肤病: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郭霞珍

博十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著名老中医程士德的学术继承人,从1978年至今一直跟随程士德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对关节痹痛、胃脘痛、心脑血管病、男女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症、哮喘等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陶晓华

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中医辨证辨病规律和专病通治方的研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生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泌尿系感染)、急慢性鼻炎、高血压、皮肤病、糖尿病、痛风、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和消化功能障碍、呼吸道感染、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相关杂病的治疗。

王天芳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曾师从著名中医刘渡舟,杨维益及季绍良教授、潜心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治。临床主要诊治慢性疲劳、精神类疾患、睡眠紊乱、记忆力下降、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证、肿瘤、心肺、肝胆及胃肠道疾病等。尤其善于运用药物、针灸综合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证、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及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等。 郑虎占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多年,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精子异常、精液迟化、遗精、生殖系统炎症、遗尿、精神系统疾病、脑瘫、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冠心病、肾病、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妇科病、白癜风、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曾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9著。曾应邀赴韩国关熙大学讲学1年,受到韩国中医药专家一致好评。

李 峰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多年来,在刘渡舟、杨维益、季绍良教授等中医名家指导下,一直坚持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慢性综合症、疑难杂症、抑郁症等身心疾病有显著疗效,颈椎如内科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病等),疲劳综合征、男性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各种皮肤病、慢性咽炎及各种关节疼痛(如脊椎病、腰椎病及中医药防治肿瘤)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健脾理气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理研究”等十余项国家级和部民局级科研课题。

耿建国

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主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II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善于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外感病、哮喘、胃肠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肿瘤等)临床治疗较好

耿建国(新) 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杜雨茂教授、顾武军教授、陈亦人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伤寒、金匮、温病)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奖(中医中药组)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仲景学说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本学科医、教、研全面工作。具有较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功底。为中医五年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骨干课程,主持和完成多项科研课题,主持开发一项“纯中药降脂降糖功能性食品”,目前已获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文号。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4部。临床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各种疾病的诊治,善于运用中医四诊八纲、六经及脏腑经络辨证等,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疑难杂病的治疗,扶正祛邪,寒热并用,虚实兼顾,临床辨证准确,治疗效果突出。曾运用经典中药方剂成功抢救多例如急性心梗,持续无名高热,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伴高热、高血压,急、慢性心衰,休克等重症垂危病人。

临床主治: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病,高血压,冠心病,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各种妇科炎症及妇科肿瘤,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失眠,精神抑郁症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等。

王新佩

硕士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师从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印会河、巫君玉、杨维益教授,曾拜随多位当代名医临证研习,深得其传对一些疑难杂证的研究近二十年,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气管炎、肺炎、哮喘、肺心病、冠心病、肝炎、胆囊炎、胃炎、肠炎、肾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有较好疗效。

陈 明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从医近30年,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刘渡舟教授,一直从事医圣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及儿科杂病,尤对脾胃病、肠道疾病、肝胆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热性疾病、咳喘、痛风、风湿类疾病、失眠、头痛、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妇科月经不调、带下病、小儿发热、咳嗽、厌食、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独特疗效。

李 泰

教授 主任医师

先后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科研事业40余年。李教授擅长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三大顽症”,采用整体四联免疫疗法,治疗168例不同类型癌症,其总有效率高达98%。李教授长期潜心钻研实践,搏采国内外名医专家的宝贵经验结晶,精选出280多种各类动植物药。科学组成不同号型抗癌、消癌的系列方剂,具有扶正固本、活血破瘀、消热解毒、消积散结、健脾益胃,益气养血、消肺镇咳、开郁醒脑、行气止痛、安神定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整体加局部融为一体的补、攻、调、导抗癌除癌目的。李教授不但治疗“三大顽症”具有特色疗效,而且也擅长治疗咳喘、心肌炎、肝硬化、脂肪肝、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肾炎、肾病综合征、贫血、紫癜病、甲亢、头痛、心身疾病、小儿厌食症、小儿脑瘫、宫血崩漏、更看期综合征、乳腺增生、股骨缺血性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硬皮病、眼底退行性病变、视网膜脉络炎、特发性水肿等顽症有精湛医术。

王庆侠

教授 主任医师

在中国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擅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妇科(痛经、功血、闭经、不孕、内膜异位、肌瘤、乳腺病、产后病、盆腔、阴道炎等)。内科(糖尿病、冠心病、咳喘病、胃肠病、肝胆病、泌尿系疾病、甲状腺病、肾病等)。中药及手法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中药内外合治皮科(痤疮、色斑、疹、癣、疣、斑秃等)。针药及手法治疗头、颈、肩、腰、关节痛、肥胖等疗效显著独特。

曾多次应邀去新加坡、法国等地讲学及临床医疗,曾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术著作5部,多次获科研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事迹被《健康报》及多部名人录刊载。

李 军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男科十余年。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新药协作组委员,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曾获六项国家级医疗成果奖。主编《21世纪大众健康从书——前列腺疾病》《中国传统性医学》《实用中西医结合泌尿男科学》《性功能障碍新进展》等专著12部,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主以中西医结合诊治普通外科及泌尿男科疾病。如胆石病,尿石症,脾胃病,周围血管疾病,疔毒疖肿。尤其擅长以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孕症等男科疾病及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病。对疲劳综合征等内外科杂症有较深研究及满意的疗效。

王桐萍

教授 主任医师

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从事中医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擅长治疗妇产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不孕病、乳腺病和外阴病症及内伤杂病如外感、急慢性咽喉疼痛,头痛、头晕、胃脘痛、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胸胁痛、肠炎、痢疾、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统病、痤疮、皮炎湿疹等疑难病,疗效显著。

王桐萍

教授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临床擅长治疗:月经失调的闭经、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提前错后、量多、量少,经行头痛,带下量多,阴道外阴炎,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妊娠,恶阻,腹痛,先兆流产,不孕症,乳腺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产后身痛、足跟痛,缺乳等;内科疾病:感冒、咳嗽、急慢性咽喉炎、头痛、头晕、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肠炎、痢疾、尿道膀胱炎,小儿消化不良、感冒、咳嗽,痤疮、皮炎、湿疹、内分泌失调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

刘燕华

刘渡舟教授之女

著名中医刘渡舟教授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为刘老入室弟子,随父学习中医十余年,得其真传。擅用精方治疗疑难杂症。临床治疗肝胆病、脾胃病、高血压、心脏病、肾,泌尿系感染,忧郁症、瘘症、痹症、面部痤疮、黄褐斑、妇女月经不调、带下,小儿咳喘,厌食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秉父之传,对病毒性肝炎有独特疗效。

崔述生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出版医学专著五部,研制了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被列为国家级科研课题。擅于治疗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盘突出、肩周炎、关节扭伤等伤科疾患。以及神经性失眠、耳聋、神经根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肌性斜颈、小儿遗尿、慢性胃炎等内科、儿科疾患。

庞 弘

教授 主任医师

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针炙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10多篇,并于1984年参加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杯,荣获三等奖。临床擅长采用各种针法、针药并用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症。如:脑血管后遗症、面瘫、头晕、失眠、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腿痛、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青少年近视、远视、弱视,肿瘤术后调理及减肥及戒烟、美容等。

骆 斌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于著名中医药专家王琦教授。擅长诊治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顽固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感冒、体质弱、消化不良;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体质、花粉症)皮肤科疾病(如痤疮、手足癣、湿诊、黄褐斑)以及高脂血症、脂肪肝、酒精肝、痛风、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症、慢性咽炎、更年期综合症、神经性头痛、急慢性肾炎、尿血、血精等内科疑难杂病、亦有显著疗效。主编并发表了多部专著及学术论文。

刘艳骄

医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有20多年,对各种男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对糖尿病、脑中风进行过系统研究。擅长治疗脂肪肝、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睡眠障碍、花粉症、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病、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性疾病、痛风及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疲劳综合症、慢性咽炎、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倒错、时差和轮班不适的病人、疗效显著。长期担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医学咨询专家,出版学术著作10部、科普著作20余篇、发表论文40余篇。

朱 明

医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现为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 德国科隆中医药中心副主任; 亚洲传统医学国际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持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项。 参加《中医内科学高级教学参考书》编写, 该书获2001年度中医药优秀著作1等奖。 擅长中医内科杂病、疑难病的治疗,尤其对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病、焦虑症、眩晕糖尿病以及相关的男科、妇科及皮科疾患有疗效。 富于国际诊疗经验,擅长英语和德语。

贾海骅

男性医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中国性学会中医学男科学会委员。曾师从著名中医男性学家王琦教授和北京四大名医传人孔令翊教授。擅长治疗男性精液异常、早泄、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男科杂病如:阴囊潮湿、睾丸疼痛及性焦虑、性恐惧等性心理疾病的调控。内科疑难杂病(如咳嗽、哮喘、高血压、低压高症、高血脂症、脂肪肝、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病,肝硬化、顽固性失眠、疲劳综合症、抑郁症、慢性咽炎、慢性肾病)和皮肤病(牛皮癣、荨麻疹、扁平疣及各种体癣、头癣、湿癣、面部色斑、黄褐斑、痤疮)。

胡海翔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传统性医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肾病专家时振声和著名专家王琦,擅长运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肾病、肾病综合症、LGA肾病等肾系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早泄、男性不育、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同时对内科疑难杂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疲劳综合征、慢性咽炎)和肿瘤也有丰富的经验。曾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多部。多次获得医疗科学科技进步奖.

冯秀芬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主治:

1、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老年膝关节退化性变化,骨性关节炎,水肿。面神经麻痹(面瘫)。

2、各部位新鲜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损伤、梨状肌损伤、以及周身疼痛、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要凉、肌肉痿缩。

张学勋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20余年,曾学习于杨甲

三、姜揖君教授。到日本、德国进行过针灸交流及从事临床治疗工作。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头痛、哮喘、高脂血症、面瘫、耳聋、耳鸣、单纯性肥胖症、结肠炎、颈椎病、腰腿痛、近视眼、考试综合症等。曾主编《耳穴疗法治百病》、《足部治法治百病》,参加编著《中医美容学》、《中医学基础学科》光盘等;发表《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观察》等15篇文章。

于景玲

针灸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针灸名家夏玉清教授长期从事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取效迅捷,特效病种如下:

1、各种顽固性痛疼:头痛、三叉神经痛、心绞痛、胃痛、腹痛、肩周炎、腰痛、腿痛、足跟痛等。

2、疑难症:癫痫、神衰、哮喘、慢性腹泻、闭经、不孕、颈椎病、中风、面瘫等。

3、损容性疾病:肥胖症、黄褐斑痤疮、斑秃、近视、色素斑、白癜风、腋臭、面部皱纹等。

王 璞

医学博士

王璞教授系著名中医学家王锦之教授之博士,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余年,擅治疗内科杂症、冠心病、心律不齐、胃病、肝胆病、肾病、风湿、过敏性疾病、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妇女不孕、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卵巢疾病、小儿厌食、多动症、心肌炎等症,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王民生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从事教学、临床工作30多年,临床针药并施、结合食疗、指导功能训练等。内科:擅长治疗硬皮病、冠心病、高血压、偏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胃肠病、胆囊病、高血脂症、脂肪肝;妇科: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儿科:消化不良、腹泻、发热不退、咳嗽;五官科: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咽炎、鼻炎。皮肤科:酒渣鼻、黄褐斑、白癜风。

王庆吉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尤其对皮肤科癣、疹、疮、斑等疾患有独特治疗经验。对胃肠病、贫血、失眠、头痛、抑郁、咳喘、发热、肥胖、关节炎、甲状腺结节、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乳腺病、产后病、更年期综合症及小儿消化不良、厌食、外感等。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手法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谷凌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曾先后在301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医师带徒,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

- 9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全国第三批名医继承人,师承于聂惠民教授。擅用精方治疗疑难杂症、内科长于肝胆脾胃病(如胆石症、病毒性肝炎、消化不良、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等)妇科长于月经带下病(如月经前期、月经后期、黄白带下等各种月经病)儿科长于小儿外感病。

蒋 燕

医学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7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专业远见博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中医学大学中医基础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著名中医王绵之教授、刘燕池教授。曾长时间跟随王绵之、孔光

一、耿恩广教授出门诊。擅长方药、针灸并用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高血脂、肥胖症、高血压、肝炎、糖尿病、关节炎、痤疮、湿疹、过敏性鼻炎、脱发、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

姜 琳

副主任医师

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男科专家陈文伯教授,一直从事男科病及内科病的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专业研付会,论文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持和参与多项市局级课题,参与撰写《男性性功能障碍》、《男科新论》等专业书籍,为北京市中西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结合学会第一届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治疗精液异常、免疫性不育、性功能异常、精不液化、精子存活率差、少精症、血精等。前列腺疾病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内科杂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如如感冒、顽固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咽炎、神经性头痛、急慢性肾炎、尿血等。

张银柱 医学博士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师于国内著名中医专家王雪华、熊曼棋教授,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对各种疾病(如肺炎、支管哮喘、慢性肾炎、胰腺炎等),男性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咽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冠心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有较好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徐晓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 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会员,八卦掌尹氏宫庭指针点穴按摩第六代门人,自幼拜师学习中医古典武林指针点穴按摩法,是中华武林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第六代门人,1982年毕业于按摩专业,经过刻苦钻研,潜心学习,继承了八卦掌氏宫庭指针点穴按摩法。

在诊断方面,运用独特诊断手法,根据手感与拇指的触摸就可诊断出椎体的病变部位及性质,为CT、核磁定位检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且在软组织、肌腱损伤方面诊断远远高于目前影像学。

在治疗方面对于颈椎病、颈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功能障碍及肌腱损伤、脑血栓后遗症,尤其对颈肩部肌腱劳损硬化、颈部脂肪疝,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更有其独特手法。在治疗以上病症时,打破常规疗法,不牵引、不侧搬、不强行拉开,运用独特治疗手法,先以指针代针,疏通经络,放松肌腱;后用手指功力弹拨硬化甚至粘连的软组织、肌腱、再运用禅丝、滚禅、振颤、指压及提腰点穴等手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体质、病情轻重,手法力度也随症加减、相应变化,如同中医用药一样,辩证庄施治,刚柔并济,做到患者无痛苦、无损伤、疗程短见效快,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赞誉。

张广亭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8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我国著名中医专家杜景阳先生的关门弟子,学术继承人。融现代中医理论与祖传医术为一体,对多科病症有独到见解和 诊疗方法。尤其在治疗椎间盘突出及其相关疾病方面堪称一绝。继承了杜氏绝技“无痛手法整骨复位技术”,采用人工手法技巧,通过对病变椎关节的调整,能使突发病痛难忍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即刻行走自如,即“抬着进院,走着出院”或消除症状;能使多年的单纯椎间盘突出患者即刻消除症状或明显缓解。结合服用中药两周左右便可康复。被患者誉为“神手不凡”。继承了杜氏“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无需病人陈述便能准确辨证(不问诊),用药恰当,使疑难病不再难。在用药施治方面更是打破常规,使用“方剂叠加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擅长诊治:椎间盘突出(包括颈、胸、腰、骶的椎间盘突出、膨出、脱出;椎体移位等),心脑血管病,妇科病,亚健康状态;原因不明或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头晕、耳鸣、耳聋、高血压、心前区痛、心律失常、神经衰弱、视力障碍、胃胀、胃痛、低热、急慢性咽炎、刺激性咳嗽等疑难病。

张保春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先后师从北京名医刘凤桔第一弟子刘燕池教授,中医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田德禄教授、博采众家之长,在脾胃病(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浅表性胃炎等)过敏性疾患(过敏性鼻炎、这敏性哮喘、各类皮肤过敏性疾病等)以及各种内科疑难病的治疗方面有专长,2001年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亚健康的干预”的主要参加者。

耿学英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三甲医院长期从事医疗工作,具有丰富诊疗经验。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治病注重实效,发表论文多篇。

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水平。擅长诊治风湿疼痛类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病、免疫性疾病及骨病等);中医五官疾病(神经衰弱、睡眠障碍、脑病脊髓病及神经血管痛等)。并对咳喘、胃肠病、心悸、泌尿系统疾病、皮炎、痤疮、内分泌失调、糖尿病、虚损性疾病、亚健康等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 11孙晓光 医学硕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教授,临床擅长治疗各类慢性肾脏疾病,疗效显著。擅长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肾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肾脏疾病,尤其在消除尿蛋白和血尿、治疗水肿、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方面疗效显著。不仅能迅速改善症状,而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或改善各项检验指标。此外,对消化系统疾病,顽固失眠、更年期综合征、长期腹泻、妇女崩漏、月经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过敏性鼻炎、遗尿、青春期痤疮、甲状腺囊肿、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均有确切疗效。 金静愉

教授 主任医师

一九五五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一九五九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一九六一年到北京中医院妇科工作,一九六五年开始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多次参加全国性中医治疗肿瘤学术会议,并发表专题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健脾补肾法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研究》及《中药配合放疗治疗子宫颈癌的研究》分别获

二、三等奖。

临床擅长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还有女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

陈长生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抗癌基金会常务理事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新C21抗肿瘤药品早年研制期间临床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见证人,在使用新C21 治疗各类中晚期肿瘤疾病方面,均取得显著疗效,并总结了新C21在治疗各类肿瘤病人方面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国家特大型企业总医院(三级甲等)肿留科创始人,第一任科主任。从事肿瘤中西医临床工作42年有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恶性淋巴癌、大肠癌、宫颈癌、白血病、膀胱癌、肾癌等中晚期各类良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显著。

吴宏东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师从师怀堂、王琦等著名医家。善于针药并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追求简、便、廉、验的最高境界,取效快,疗程短。

运动系统损伤;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网球肘、颈肩背部疼痛、腰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部疼痛、腕踝扭伤后遗疼痛、足跟痛等急慢性疼痛。

神经系统疾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呛咳、头痛、偏头痛等。

内科疾病:各种眩晕、呃逆、便秘、失眠、慢性腹泻、慢性疲劳等亚健康状态、减肥、过敏性鼻炎、耳鸣、口腔溃疡等。 皮科疾病:荨麻诊、带状疱诊、鬼剃头、神经性皮炎等。

妇科疾病:痛经、子宫肌瘤、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不孕症、妇科腰痛。 男科疾病:芒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不育。

吴宏东(新)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经验丰富。擅长运用新九针(特殊针具)与中药结合治疗疾病,效果好,取效快。

痛症:久治不愈的头痛、偏头痛,网球肘,颈肩腰腿痛、肩背疼痛、落枕、梨状机损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颈椎病、腰椎痛,损伤后遗症,足跟疼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疼痛等。

眩晕:亚健康、美尼尔综合症等引起的思维迟纯,头目发蒙,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等。

神经系统疾病:面瘫、面肌痉挛、耳鸣、中风后遗症、呛咳(假性球麻痹)等。

生殖系统疾病: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男性不育等;痛经、子宫肌瘤、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不孕症、妇科腰痛等。

张印生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近20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沈绍功教授,为其嫡传弟子。秉承了沈绍功教授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医疗经验,临证治疗心脑血管病人,以祛痰为主,活血为辅,痰瘀同治,老年冠心病调补肾阴肾阳。

主攻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炎、低血压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脂肪肝等),脑血管疾病有(癫痫病、脑缺血、脑中风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外伤后期)。 糖尿病(停减西药,减少并发症发生如眼底出血、末梢神经炎、肾脏损害等),胃肠病(胃炎、消化系统溃疡、慢性腹泻)。

咳嗽、哮喘、湿疹、痤疮等疑难杂症及疲劳综合症。

对恶性肿瘤患者,以保护胃气为主,扶正祛邪;妇科疾病疏肝解郁,调气活血,平衡阴阳,临床疗效显著。 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主编及编写中医专著《孙一奎医学全书》、《摆脱高血压病》等近20部。其中《孙一奎医学全书》获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优秀著作二等奖。“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始动和诱发因素”2002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创新优秀论文奖。

梁淑满

教授 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治疗耳聋、耳鸣、眩晕、头痛、中耳炎(化脓性、非化脓性)、鼻窦炎(急、慢性)、鼻息肉(非手术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感冒、咳嗽、哮喘、胃肠炎、消化不良、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综合征、口干综合征。对痤疮黄褐斑有独特研究。

- 13汤铭新 教授

全国著名肿瘤专家,首届中国中医研究院肿瘤临床专业硕业,1981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肿瘤研究室主任。1978年在我国率先成功地研究用中药控制肺癌的转移,独创《中药控制消瘤》理论,多项研究成果刊登在《中华肿瘤杂志》、《中华肿瘤杂志》等杂志上。

二十多年来,积累了治疗和预防癌瘤转移的宝贵经验。1986年任国家科委《七五》中医防治恶性肿瘤攻关课题负责人,研制的治疗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中药,是药政法颁布后第一个获得药准字号国家级抗癌中药,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治:肺癌、肺转移、脑瘤、脑转移等各类中晚期良、恶性肿瘤疾病。

关天瑜 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于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本科六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内镜室主任、肿瘤科主任,曾被香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现被胸部肿瘤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并定期为多家大型医院会诊。

不但对祖国传统医学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知本学科现代发展的新动向,因而对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取得良好的疗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使术后病人尽快恢复身体,能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能防止病人的复发转移,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总之,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及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对于胃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均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某些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亦有一定的方法。

王俊显

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著名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肿瘤科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肿瘤、疑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在采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及各类恶性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疗效显著。尤其擅长中医治疗肺癌、乳腺癌、脑瘤、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对中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作用有深入研究。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参编主编学术著作 10 余部,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内重大科研工作,获得多项科技进步(成果)奖。

李 屏

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北京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97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打下扎实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

近30年来治疗大量的肿瘤及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甲状腺癌等应用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对常见的妇科肿瘤提出“疏肝理气、滋阴补肝”治疗的学术新观点,在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

近十年来,应用生物全息理论结合中医现象学说,通过观察患者手部的色泽、形态、纹理的变化来判断病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盛衰状态,丰富了中医治癌的诊断手段,使得诊断更为精确、用药更有针对性,疗效大大提高。“观手诊病”、“手穴按摩”的疗法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深受病人欢迎。

在临床工作中,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代表作为:“乳腺癌郁症的研究”、“50例原发性肝癌导管化疗结合中医治疗的疗效分析”、“滋肾益肝法治疗乳腺癌65例”、“扶正固本法对中晚期癌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化疗结合中药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观手诊病及手穴按摩”。

由于在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其事绩被收录于《中国专家名人辞典》。 李广钧

教授 主任医师

系中国北京著名医教双馨的老中医专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研究五十余年。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在学院任教期间为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教师、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临床部主任。多年来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其中不少人人已成为中医专家。

1990年至1994年,曾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并曾任北京市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老教授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杂志常务编委。 曾主编及参与《实用中医学》、《实用中医营养学》、《医经选读》、《辨证施治纲要》、《养生益寿百科辞典》等八部著作。发表专业性文章、论文数十篇。曾多次在CCTV4及教育台、科教网站等讲授有关中医药知识,颇受观众欢迎。

1991年、1993年、2004年先后应邀赴台湾、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及会诊。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以及肾病、糖尿病、妇科病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享誉就城。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拜蔼名师,苦读医书,且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已30余年,中医理论基础扎实。

善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特别对各种相对稳定的心脏疾患,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疗效显著。 各种哮喘和各种咳嗽等肺系疾患。肝胆疾患、胃肠疾病(浅表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种皮肤病、痤疮、粉刺、黄褐斑、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及妇科炎症、性疾病。各种肾病、肾炎、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疑难杂症。

刘 宁(女)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8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二十多年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内科杂病:高血脂、高血糖症、慢性胃炎、胃十二指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咳喘、郁症、失眠、和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附件炎及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在长期临床治疗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具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

- 1516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聂惠民教授,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内科长于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结肠炎、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妇科长于月经带下病(如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不孕等);儿科长于外感发热、厌食、消化不良等。

张秋云

副教授 医学博士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年,博士期间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姚乃礼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钱英教授学习中医临床,已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专业论著10余部,擅长治疗肝胆病、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便秘、结肠炎、感冒、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泌尿道感染、糖尿病、贫血、月经病、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科、妇科杂病,并长于配合心理疏导调治心理疾病及亚健康状态。

林 强 主治医师

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十一岁随父出诊,93年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师从京城名医廖厚泽先生,蒙先生指点,得以融会民间医学和学院医学。98年参加工作,至2005年,每月门诊量达二千人次以上。临证即多,用药渐有心得,擅长治疗:老年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眩晕症、偏正头痛、胃肠病、肝胆病、慢性鼻炎 ,咳喘、蛋白尿、血尿、肿瘤、及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后遗症恢复治疗。妇科痛经、闭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急、慢性盆腔炎,不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病症。及小儿伤风感冒、厌食腹泻等疾病,自拟方排毒饮用治糖尿病足,银屑病,痛风性关节炎,顽固湿疹诸病取得实效,并得以在院内推广应用。

饶燮卿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参加多项部局级课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获得科研成果奖12项,参加《老年肿瘤防治知识》等四部论著的编写工作。因中西医兼通,临床疗效显著而被选入《中国医学名人大典》。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三十余年,治疗病人数十万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善用中西两法治疗肿瘤,研究出一系列临床效果显著的中药抗癌方,深受广大患者好评。特别是对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及血液系统肿瘤都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王禹堂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会员。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工作30多年,肿瘤专科工作20年,参加编写医学专著7部,论文10余篇、承担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教学5年。参与部、局级科研课题研究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专长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临床。对肺、乳、肝、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癌症及脑、淋巴瘤治疗有个人独特的方药和丰富的经验。对其他良恶性肿瘤亦多有经验和体会。

李秀芹

教授 主任医师

1960年北京医学院毕业,1971年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师从著名中医丁化民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30余年,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施治。中药治疗耳、鼻、喉、头颈部各科疾病,口腔粘膜病、牙周病,咽喉及嗓音职业病,过敏性鼻炎等疑难病。

杨军伟 副主任医师

清嘉庆御医杨庆祥的七世孙。幼承庭训。199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是著名中医学家、伤寒泰斗李克绍教授的关门弟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篇。《河北中医》、《国际华佗医药杂志》编委。

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妇、皮科疾患。如感冒、咳嗽、哮喘、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肺心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肾病、黄褐斑、痤疮、银屑病、色鳞病、湿疹、皮炎类疾病,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失眠、遗尿、颈椎病。

吕 齐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工作多年,参加编写医学专著7部,论文10余篇。参与部、局级科研课题研究多项。

擅长运用中医学及日本汉方医学治疗内科、妇科杂病,疑难病。尤其对消化系统,溃疡性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胰腺炎。呼吸系统,咳嗽、哮喘、肺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疾病有明显疗效。

刘计庭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自幼受其家庭影响,跟随其父学习中医。八十年代初曾先后拜刘渡舟、董建华、焦树德等国际著名中医大师为师。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多次赴法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和韩国进行学术交流。

擅长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综合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在治疗思路上有其独立见解,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其它病症,如感冒、气管炎、失眠、肾炎、肾病、肝病、便秘、痤疮、皮肤过敏、附件炎、月经失调等中医杂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方 伟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50年。其中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中医学术理论扎实,中医理论造诣较高,撰写学术论文多篇,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病,有独特见解。擅长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疗效好,见效快。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如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脾胃病、妇科病、泌尿系疾病、肾病、皮肤病、失眠、便秘、呼吸道疾病、肝病、感冒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获得患者高度评价。 雷顺群 主任医师

我国著名中医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专家、国际华夏医学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会诊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系“三黄降糖胶囊”和“降脂胶囊”的发明者。多次赴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进行讲学。

雷顺群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中医基础理论底蕴深厚,临床疗效卓著。擅长治疗下列疑难重症:1、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2、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3、高血压、脑中风及其后遗症;4、脾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和肠炎);5、肾病(水肿、蛋白尿);6、妇科经、带、胎、产等疑难杂症;7、皮肤痤疮、黄褐斑等。

王凤学 主任医师

中医世家,中医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重症,擅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理论与传统用药相结合,尤其在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以及胃肠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任《中华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编委。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到美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讲座。

刘淑清

教授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著名中医专家王绵之教授。擅治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肝炎、胃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咳喘、甲亢、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老年病、糖尿病、小儿厌食、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及不孕症等。

孙利秋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临床擅于针灸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 针药结合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如:

一、肥胖病、头痛、眩晕、消渴、咳嗽、胃痛、便秘、不寐等。

二、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病、不孕、阴痒、绝经前后诸症及各种产后病。

三、各种损容性疾病,雀斑、粉刺、酒渣鼻等。

李 祯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再传弟子,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中华医学会北京中医学会理事。

退休前为崇文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精研医学经典,博采古人现代中医各门派之精华,与临床结合自成一家,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治中老年心脑血管病、胃肠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精神系统病、抑郁症、肝肾泌尿生殖系统病,男科阳痿早泻诸症,处方严谨,认证准确,辨证精当,效果满意。

苗利华 主任医师

擅长:甲状腺病、乳腺病、妇科炎症、不孕不育、带状疱疹、周围血管病、颈椎病,老年心脑血管病、疲劳综合征、肿瘤等。

王新卷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国外期刊(SCI收录)论文1篇,擅长针炙、推拿结合治疗各类扭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肝胆脾胃病,睡眠障碍,眼睛疲劳干涩,各类畏寒症,抑郁症,亚健康综合征,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疹,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肿块,常见男科病及减肥。

高承琪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师从全国著名中医药学专家颜正华教授10余年,并成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中风),脾胃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肝炎),失眠、湿疹、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好评。

段延萍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198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有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医专业著作7部。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疾病。尤其对头痛、心悸、失眠、郁证等有较深入研究。

陈 香

副主任医师

1987年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中医医院外科跟随北京名医赵炳南的大徒弟王玉章老中医从事临床诊疗各种外科常见病,参加中药治疗“甲亢”的科研工作。1987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妇科,诊疗各种妇科常见多发病,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移位症;中药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中药治疗宫外孕和中药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女性月经失调和女性肥胖问题,采用中医药物和耳穴按压疗法,系统治疗女性肥胖症1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王玉英

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教研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医诊治男性不育症与性功能障碍》等著作,论文多篇,曾多次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教学经验。特别对内科及皮科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能用日语讲授中医药课程。并能用日语直接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专治心身疾病(失眠、心悸、不安、烦躁、头痛、体力精力下降、月经不调、面生黑斑、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等)哮喘、风湿、类风湿、糖尿病、老年病、不孕、不育症;内、妇科不明原因的各疑难杂病、及湿疹等皮肤病。

董泉珍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意大利佛多伦萨大学研修心脏病与糖尿病康复两年,通晓英语,从医4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等内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 明

医学硕士 副教授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多年。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及儿科疾病,尤对发热性疾病、咳喘、脾胃病、肠道疾病、失眠、皮肤痒疹、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外感发热、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的中医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边同华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专长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后应用抗癌散。以高科技结合中医经络理论研制的ck2000型智能肿瘤诊断仪,对肿瘤早期诊断、系统治疗,疗效明显,可使病人症状改善,生存素质提高。

刘玉芹

教授 主任医师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业医40余年,不仅积累了诊治大病、重病、疑难病的丰富临床经验,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中西医学兼通,医德医风高尚,向来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作为临床科研骨干,曾参加国家多项肾病、糖尿病及内分泌病等科研课题,两次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主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外感疾病: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腹泻痢疾等。内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尿道、膀胱、肾盂急慢性 炎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难治性肾病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及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甲状腺机能亢进与减退,红斑性狼疮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心脑血管、肠胃消化等多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等。儿科疾病:感冒发烧、咳嗽哮喘、伤食吐泻、体弱消瘦等。

刘兴仁

教授 主任医师

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长期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肥厚性及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以及肝胆疾患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

孔光一

教授 主任医师

著名的中医专家,精通感染性发热疾病的诊治,并擅长内、妇、儿科等一些常见病治疗。临床主要治疗发热、咳嗽、胃痛、肋痛、肝胆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对妇科月经不调、带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积滞等病亦有满意疗效。

韩 涛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自大学毕业以来,师从家父,一直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逾十五年,中医功底较为扎实。曾在日本国立金泽大学进行一年的药物抗肿瘤研究,成果被日中医学协会收录。现从事中医药治疗免疫疾病研究。发表论文、著作数十篇(部)。擅长中医治疗脾胃病、肝胆病、风湿病、眩晕、妇科病等,效果颇佳。

金光亮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曾师从湖北省名老中医田玉美教授。1992年以来一直师从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著名老中医程士德教授。在中医内科和妇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专长内科和妇科疑难杂症。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风湿性或类风湿性疾病以及月经不调、带下、产后疾病及更年期综合征。

王 琦

教授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近40年,著名中医学家,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遵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临床药物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体分质会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

中医男科学的创始人、学术带头人。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学》。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等具有丰富独到的临床经验,研制发明了国第一个治疗勃起障碍的国家中药新药“疏肝益阳胶囊”和治疗男性不育新药“黄精赞育胶囊”。王琦教授还创建了中医体质学。对内科其它疑难杂病亦多擅长。并担任《中医治疗60种疑难病》的主编。国家政要、社会名流、外国使节、常邀应诊。著有《王琦临床医学丛书》,先后主编和参加编写的医学专著有40多篇,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项奖励。拥有多项专利成果。作为饮誉国内外的名医,曾多次应邀赴英、美、日、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应诊、讲学、海内外50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作了大量报道,其主要业绩与成就被载入《北京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当代名老中医图集》、《中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集》、《中国名医名方录》、《岐黄传人》、《中国医学史》等。

陈家旭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杨维益教授,在跟随导师临证治疗内、妇、皮、肿瘤科等疑难病症中,深有体会与收获。

临证诊病与中医辨证论治。主治:内、妇、皮、肿瘤科等常见病症,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月经病、小儿感染性疾病、老年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复等。

出版科普专著《疲劳综合征的调养与护理》、《不再亚健康》,获省市以上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获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马惠芳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毕业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临床擅长运用针炙、经筋按压疗法、中药综合治疗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颈肩腰腿疼痛、关节炎、骨质增生、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失眠、面瘫、三叉神经痛、鼻炎、近视弱视,胃脘痛、腹泻、便秘、遗尿滴尿,疲劳综合征,过敏性疾病。 美容美体:减肥、美容、塑形、丰胸、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张露芬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擅长运用针灸、经筋按压疗法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消化不良、胃痛、便秘、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各类色斑、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肥胖、美容以及失眠、近视弱视、抑郁症、中风、面神经麻痹、疲劳综合征和各类痛症等。 吴广治 主治医师

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

擅长运用传统中医针灸、火罐、刮沙、放血、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洗等方法治疗头、颈、肩、腰、腿等痛证,疗效独特。 对抑郁、失眠、头晕、耳鸣、发热、咳喘、胸痹、中风、便秘、腹泻、呃逆、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疲劳综合征、肥胖、疮痈、斑秃、小儿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疗效显著。

刘 宁(男)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针刀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网球肘等各种骨关节疾病及各种痛证。 针药结合治疗肥胖症,痤疮、湿疹等各种皮肤病疗效显著。

治疗失眠、抑郁、中风偏瘫、咳嗽、发热、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闭经、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内科、妇科疾病有良好疗效。

杨 桢 主治医师

曾在医院从事临床医疗近十年,后从事中医基础教育十年。现在中药方剂系任教。

曾长期在普通内科、老年病科以及急诊工作。擅长:老年病,如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功能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肝硬化、各种肠炎等。皮肤病,如各种常见皮炎(过敏性、虫咬性等)、急慢性湿疹、痤疮、皮肤感染等。部分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产后病、良性囊肿等。部分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等。

郑平校 副主任医师

医学气功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197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东直门医院骨伤科工作20余年,历任骨伤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96年调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传统疗法研究和交流中心副主任医师,兼临床研究室主任。

1987年开始研习气功,96年后受气功名师指导,采用气功、推拿、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擅长气功治疗骨科各科病症:颈椎、腰采用气功导引按跷治疗内、外、妇、儿、骨等学科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多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如:心脏病、哮喘、糖尿病、肾病、脾胃疾病、头痛、及全身各种痛症等。

李 燕

- 21肖延龄

中医内科学(心血管)硕士 针灸学博士 应激医学博士后

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代理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医疗特长:

擅长应用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肺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口腔溃疡,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黄褐斑,妊娠斑,痤疮,月经不调,痛经,男女不孕症。以及应用针灸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各种痛证和神经运动系统疾病、针灸减肥、针灸美容等。

李成卫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导师王庆国教授;师事中国中医科学院沈氏女科十九代传人沈绍功教授多年,为沈师嫡传弟子。主编《沈绍功临证验案精选》、《冠心病临床药对新用》、《糖尿病临床药对新用》及《同仁堂养生馆》等医学著作,发表论文、译文10余篇,参与基础、临床科研课题5项。

善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内科疾病,以及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马淑然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

国医第三批名老中医刘燕池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理事,有多年妇科和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共8部。

擅长治疗:

妇科疾病: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及产后诸病。内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炎、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腹痛、呕吐)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风疹)面部痤疮、色素沉着、皮肤疮疖。儿科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疝气。心理咨询:青年性心理、人际关系心理、儿童及老人心理健康。食疗药膳咨询:各个系统疾病药膳及食疗咨询。

李成卫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教研室,导师王庆国教授;师事中国中医科学院沈氏女科十九代传人沈绍功教授多年,为沈师嫡传弟子。主编《沈绍功临证验案精选》、《冠心病临床药对新用》、《糖尿病临床药对新用》及《同仁堂养生馆》等医学著作,发表论文、译文10余篇,参与基础、临床科研课题5项。

善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内科疾病,变异型皮炎、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银屑病、阳痿、遗精、不育症等皮肤、男性疾病,以及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王朝阳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出身于医学世家,师从于蒲辅周先生(周恩来总理之保健医)亲传弟子、广安门医院薛伯寿教授多年,并全面继承了王端义教授的“运动头针疗法”在临床中针对不同的病人,取针药各自特点,灵活运用,擅长于运用头针治疗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颈、肩、腰、腿痛,外伤后遗症,中风、小儿脑瘫等疾病,并运用中药对妇科、儿科、老年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曾先后多次被邀赴国外进行医疗,获得患者的好评,先后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头皮针运动疗法》等多部书籍。

李允昌 主任医师

1962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治疗工作40余载,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治疗老年病,慢性脾胃病,肾病,不孕不育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专长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胆结石,胆囊炎,肾炎,肾盂炎,前列腺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尿毒症),不孕不育症等。

其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彭建中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系副主任,肾病会诊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的关门弟子,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全国中医知识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从医30年,通晓各家学说,擅中西医,其临床特点,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辩症论治。以中药内服为主,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实施个体化治疗,不仅消除症状,而且能使各项检验指标得到显著改善。针对广大亚健康状态群体和疲劳综合征患者。提出元气决定论等一系列创新性理论,采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纯中药调理、可迅速改善症状,增强体质,焕发活力,对于久治不愈疑难病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历代各家学说进行辩治,常可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主治:各种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IgA肾病、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镜下血尿、发热性疾病、咳喘日久、慢性肠炎、顽固失眠、胃肠功能紊乱、肝硬化腹水、血液病、妇女崩漏、经闭、月经不调、小儿厌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鼻炎、面色褐浊、颜面痤疮、脑外伤后遗症、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疮疡久不收口及各科疑难病症。

王其芳

教授 主任医师

六十年代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六年制)生活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已有四十年。

曾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编写著作13部。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 对内、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应用中药辨证施治,颇有良效。

主治:咳嗽、喘、鼻炎、咽炎、胃炎、泄泻、小儿厌食、失眠、心悸、眩晕、抑郁症,各种痛证(头、肠、背、腰、关节等病痛)、水肿、尿频或痛、肝肾结石,肿瘤及其放、化疗后综合征。

妇科月经不调,带下,阴痒。男女不育不孕,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及痤疮、皮肤过敏等病症。

史宝瑞

教授 主任医师

1950年跟随中国四大名医孔伯华从师,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精通医书,通晓医术,善于将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当年曾经受到孔伯华大医家的亲自指点与栽培,奋发精进,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故能把前人的医学精髓深析透辟。熟练地掌握了医学技巧,将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实践工作中,在行医几十年当中对内科的杂病、肾病、哮喘及老年的脾胃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尤其在用纯中医中药治疗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浮肿、血尿有明显疗效;对治疗呼吸道咳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肝脾不和,消化不良所致的气滞、呃逆、反酸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调治妇科杂病月经不调、崩漏、内分泌紊乱有较好疗效,博得了患者的好评。

张广亭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后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杜景阳教授(中医世家、宫廷御医之后),为杜氏亲传弟子、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25年,对多科疾病有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诊疗方法。继承了杜氏绝技“无痛手法整骨复位技术(拨正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采用人工手法技巧,通过对病变椎关节的调正,能使突发病痛难忍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即刻行走自如,症状消除或明显缓解,一般患者结合辨证施治,服用中药两周左右便可完全康复。继承了杜氏“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无需患者陈述病情,便可准确辨证,为正确诊治疑难病提供了依据。在用药施治方面,打破常规,使用“方剂叠加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擅长诊治:

一、椎间盘突出、椎体错位、脊柱相关病(包括颈、胸、腰、骶椎的膨出、脱出、侧弯、滑脱等),尤以治疗突发重症和难治顽症为特长。

二、各种心脏病、妇科病、恶性肿瘤。

三、疑难病: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失眠、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症、耳鸣、耳聋、肢体麻木、下肢浮肿、会阴潮湿、小便频数、性功能下降、胸闷、胸痛、背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脂肪肝、胃肠胀气、胆囊炎、顽固性口腔溃疡、急慢性咽炎、顽固性咳嗽、反复感冒、重度感冒、高烧不退、长期低烧等。

张广亭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后师从著名中医大师杜景阳先生(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二十五年。继承了杜师“无痛手法整脊”技术,结合中药辨证施治(整骨结合中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疗效显著;继承了杜师“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无需患者陈述病情,便可准确辨证,为正确诊治疑难病提供了依据。

擅长诊治:

(一)椎间盘突出症,椎关节错位,颈腰椎病,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脊柱相关病,腰腿痛,颈肩痛,肩周炎,膝、踝关节痛,足跟痛,肌肉损伤,关节炎证等。尤以治疗突发重症椎间盘突出和难治顽症为特长。

(二)心脏病,脑血管病,妇科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背痛,失眠,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耳鸣、耳聋,胃肠胀气,肢体麻木,下肢浮肿,会阴潮湿,小便频数,性功能下降,顽固性咳嗽,胆囊炎,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长期发烧,反复感冒等。

戴春峰 主任医师

出身中医世家,从医四十余年,幼年随祖父习家传针、药。曾出访新西兰、、德、法等十余个国家,在英国行医多年,曾任伦敦市“回春堂奇难杂症中医院”院长任职。在国内发表论文数篇其中99年”太极多给疗法治慢性疲劳综合症“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华佗杯”创新发明金杯奖。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客座教授,戴老中医总结临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岐黄、易、老之精髓。把家传独特之针、药及养生秘术有机融为一体,独创一套针对慢性顽疾、久治难愈的方法称“太极多维养生防治学”其特点:改变传统单纯以药为主的对症治疗,而是采取多法联合、身、心同治、形神共调的整体综合调治。

运用本法治疗肥胖症、疼痛病(如头痛,颈、腰椎综合症,肩背四肢痛及麻木)、失眠多梦、胃肠功能失调、各类妇科疾病(如经期腹痛,经期紊乱等)、花粉过敏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痛风、哮喘等疑难杂症有显著效果。

太极多维养生防治法的运用能有效提高人的正气,疏通经络,因此本法应用临床中时许多久治难愈的顽疾有较好的疗效。

张 欧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明视益智”综合治疗方案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尤以善用针灸、中药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斜视、屈光不正、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并从事多年的国家课题的临床研究工作。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德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南斯拉夫、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医生讲授中医、针灸课程。曾被聘为欧洲和平发展中心考试委员会中方代表。主编《中医治疗眼科疾病》等医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杨 威

医学硕士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硕士,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养血润目法治疗干眼症”科研课题首席负责人。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眼耳鼻喉等五官科疾病及其他各系统疾病。尤以综合疗法治疗干眼症、青少年近视、小儿弱视、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眼科病症取得显著疗效。每年给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讲授中医针灸课程,并指导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外国学员及国内医学院校学生针灸临床实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余篇,医学专著4部。

李洪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原在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工作,现在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诊断教学工作。 曾经发表专业论文和著作十几篇,参予国家自然科学基础课题,并被大学派往阿联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疾病如:失眠、头痛、心悸、咳嗽、腹泻、小儿遗尿、小儿疳积、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并指导病人调整饮食起居,改善身体状态。从根本上阻断病邪发生机制,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

王允荣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导师

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

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尤其擅长治疗小儿癫痫、儿童多动症、夜惊、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厌食、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发表了关癫痫、紫癜、脾胃疾病等治疗的论文及科普文章8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了《中医临床经验-儿科》,《中医儿科学》等9部著作。曾被评为北京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

马德水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中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骨科专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迄今一直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并能对老年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肩关节周围炎、股骨头坏死、骨结核、骨肿瘤等进行有效的辩证论治并有其独到之处。

主要著作《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病学》、《骨伤科临床诊疗规范》、《骨科专家忠告》等书11本,以及《缓慢旋扳法治疗颈椎病》等论文16篇。

1984年应邀赴意大利和瑞士进行学术交流和医学考察,1985年被派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执行为酋长的医疗任务。 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骨伤科考试委员。

刘英杰 主任医师 教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多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尤对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和不孕症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在中医临床方面:以牢固的中医理论知识对中医事业的热忱为基础,灵活运用西医检查设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运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结合多年临床心得体会、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月经病(月经先后期、痛经、经期紊乱、崩漏、白带、带下量多等病症)、更年期综合症(汗出、潮热、烦燥易怒、情绪不稳等典型症状)、不孕症、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病症进行临床组方,辩证施治,以期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隗合坤(新) 主任医师 中医世家

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曾亲聆刘、王、赵、印、焦、任、孔等十数诸老讲课,从师全国名老中医巫君玉、陈瑞春。崇拜中医之学,喜临床,擅长脉诊,认为“病既可得,病即可愈”。主张中西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倡“大医学”概念,学而不厌。尊崇张元素“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思路,喜研究挑战疑难病,并研究健康长寿之道。常见治疗疾病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之靶器受损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严重肺功能障碍、肺纤维化、顽固性咳嗽、哮喘、老年肺炎、不明原因或病毒感染之发热、耐药菌感染、消化道之溃疡、慢性炎症、功能失调、肝硬化、乙肝、多种风湿类疾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石症、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中风后遗症、脑血管性痴呆、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亢、甲低、癫病、顽固性头痛,颈腰椎退化性病变、严重神经紊乱、疲劳综合症、妇女经带、胎产、不孕、男科前列腺病变、阳萎、不育,皮肤内分泌、神经、过敏性病变、儿童多动症、消化不良、眼科慢性炎症、眼底病等。

贾春华

教授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系教授,医学博士,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遴选“状元”。1993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药学家刘渡舟先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诊疗患者10余万人次;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对内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糖尿病、冠心病及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的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许利平

医学博士,副教授

1962年生,四川乐山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现在首都医科大学中药教研室,中药教研室主任,硕士导师。198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直留在大学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硕士研究生秉承伤寒名家郭子光教授,曾主讲“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现主要从事“中药学”教学、科研工作。对中药的传统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已发表研究文章40余篇,主编参编多部中医高校教材及中医著作,如参编《神奇的抗病毒中草药》、《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中医肿瘤防治大全》、《实用经方集成》、《肝炎防治》、《中药解表方药研究》、《实用糖尿病中西药治疗》等。

任佩明(肿瘤) 主任医师

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父亲习医。在祖父、父亲的口传心授之下,习得了中医理论与实践。于1975年进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学习中医理论;1984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进修。

从医四十多年的实践中,对各型脑胶质瘤、淋巴、鼻、咽、肺、食道、胃肠、肝、胆、直肠、乳腺、卵巢、白血病、骨癌等各种良、恶性五积、六聚、七癥、八瘕肿块的治疗采取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原则,直接杀灭癌细胞,使肿块变软、消失,肌体最终康复。并在控制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尤其是止痛、转移等方面亦有很好的疗效。

韩平(新) 教授 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六年,从事临床教学四十余年。融内、外、针灸、骨伤、推拿各科于一体,治疗中重视“以人为本”医患配合,采用内病外治、外病内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各科几十种综合治疗医术,疗效显著。曾公派去南美洲、日本、韩国医疗、讲学三年,受到国际朋友的好评。

治疗范围:中医全科;各种痛证;脊柱关节病变(椎关节突出、关节积液、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术后综合征;无诊断疾病;老年病;各种疑难杂症。

李海玉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擅长治疗(1)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头痛、眩晕等;(2)消化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结肠炎等;(3)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产后病等;(4)其他:失眠、疲劳综合征、抑郁症、湿疹、痤疮、气管炎、关节炎、颈椎病等。

发表论文7篇,主编、参编著作6部。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并参与研究国家科技部973专项课题。

刘玉宁 主任医师

刘玉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常委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网站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华国际医药杂志》编委,参与制定全国IgA肾病循证医学指导方案。融中西医学为一炉,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为一体,创造性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对症治疗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了肾脏不同病理类型中医辨证施治的研究,在膜性肾病、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疑难病的治疗上自身特色明显,疗效显著。并从解决肾系疾病的疑难问题入手,先后开展了中医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中药抗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次参加国际与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著有《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疗学》、《中西医临床肾病学》、《肾脏病辨病专方治疗》、《现代中医肾脏病学》、《Ⅱ型糖尿病治疗学》等专著八部。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

杜兴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30余年,主治:急慢性咽炎、发热、哮喘、消化不良、胃炎、厌食、头痛、风湿性腰腿痛、高血压、失眠、肿瘤手术化疗后减毒增效、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李友林

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致力于呼吸及其它内科疾病的防治二十余年,博采众长,传承与发展并重,形成了自己的临床风格与特色。尤善于应用传统中医药的方法与手段治疗发热、咳嗽、喘憋为痛苦表现的肺系疾病,在控制疾病发作、减少复发、提高生存质量、逆转药物依赖或抵抗、降低疾病费用等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已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同;在其他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亦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祛风解痉药对过敏性哮喘炎性基因干预的分子机理调控》、《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并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6部。

赵岩松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从事中医临床基础课教学工作多年,其间先后跟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多名专家教授门诊学习,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部局级及校级中医文献及科研课题若干项。

在妇科、儿科、外感病、无名发热、病后体质调理、痤疮、皮炎、皮肤粗糙暗黄等皮肤问题的中医美容方面有一定治疗经验体会。

王昕光(新) 教授 主任医师

中西医两高校毕业。1961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西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禀承祖国医学优良传统,运用先进中西医理论,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

工作期间撰写及发表国家级专著和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医学科技进步奖,1990年被收录《中国名医大典》。

擅长治疗内科、男科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病,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肺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症、结肠炎、肝胆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头痛、眩晕、偏瘫;泌尿系统感染、肾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男性前列腺疾病、睾丸炎、付睾炎、精液异常、阳蒌、不育症等疗效显著,另外对于顽固性失眠、抑郁症、脱发、便秘、疲劳、亚健康状态、皮肤色素斑、痤疮等具有有效治疗方法。

温雅君(新) 教授 主任医师

196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德医风高尚。

擅长治疗妇科、内科常见疾病。尤其不孕症、月经病(痛经、闭经、功血等)生殖系感染、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输卵管不通、妊娠呕吐、缺乳、乳腺病、更年期综合征。内科: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喉炎、口腔溃疡、脾胃病、肝胆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失眠症、抑郁症、头痛、关节痛、泌尿系统感染、亚健康状态、皮肤痤疮、黄褐斑等,均有独到疗效,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能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多篇,并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劳瑞平主治医师

- 2627

肖相如

教授、主任医师

著名肾病学家、疑难病学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位肾病学博士,我国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的首位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荣获“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荣誉称号;出版《肖相如论治肾病》、《阳痿病防治》等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运用“五运六气”等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疗效显著。用其提出的“整体功能代偿疗法”治疗慢性肾衰数万人,可明显延缓肾病进展,减少透析次数,部分病人可脱离透析;用其提出的“通茎振痿疗法”治疗阳痿、“益肾抗疲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都获得满意的疗效。对急慢性肾炎、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血尿、蛋白尿、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肾囊肿、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光明日报》、《健康报》、《北京青年报》等数十种媒体曾予报道。

许杼

教授 主任医师

1962年首届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7年首届毕业于全国中医研究生班。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中医药大学教授、日本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6年有余,曾得到岳美中、赵锡武、任应秋、刘渡州、方药中等名老中医的亲自临证指导,学到了老前辈的学术专长和善用经方、古方的深厚功底,在临床中充分的运用发挥,对常见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抑郁症、妇科病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炎、肾功不全、尿毒症等进行专门的研究,撰写的论文曾五次参加国际肾病学术会进行交流,受到好评。

在职期间一直承担国际友人的医疗工作,先后为阿根廷、智利、巴西、喀麦隆、摩洛哥、加蓬、贝宁、墨西哥、日本等国家驻中国的大使、大使夫人及外交官员诊病、保健工作,疗效满意,受到国际友人的赞扬,并弘扬了祖国医学。

王文成

62-6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原中医学院),中医系6年本科毕业。

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甚对中风、胸痹、头昏、头痛、心悸、水肿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老年病,妇科病等更有特长,其次对咳嗽、喘症和胃痛、溏满治疗疗效颇佳。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黄褐斑等。

杜惠芳 主治医师

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刘绍武先生。

擅治:心血管病、咳喘、胃肠病、腰腿疼痛、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杂病。

贾玉森 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科主任及男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性学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泌尿外科和男科的临床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应用中医治疗各种男科疾患,如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下尿路功能性疾病,附睾炎,生殖器疱疹,肾损伤,肾石病,尿道炎,尿道损伤,尿道结石,膀胱炎,膀胱结石及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等。

先后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项,获得校级科技进步2等奖1项,医学专利1项,新药1项。主编7部书,发表论文10篇。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刘文俊 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从事中医临床诊治与教学40余年,主要治疗内、妇、儿科疾病,内分泌失调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精神抑郁症、月经不调、痤疮以及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感冒、咳嗽、哮喘、头痛、头晕、腰腿痛、小儿消化不良等疑难杂症,并且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疗效。

宋乃光(新)

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近40年,医技全面,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咳嗽、胃肠病、妇女月经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关节疼痛、感染性和过敏性皮肤病。并对老年诸多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老年痴呆、肝肾功能减退、神经精神障碍、癌症晚期、脏腑功能衰退等的整体调治也积累了较多经验。

李茂松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首都医学院,并先后从师于著名中医学家孙博伦、贺普仁、吴定环、屠金城教授,掌握了手太极针刺法、气功针法、按摩、推拿和正骨药物疗法,并掌握了一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以针灸、推拿、中药相结合,治疗骨科及运动系统疾病,创立了数字穴位按摩法和疼点穴位针刺法,根据不同的病种,对症治疗。94年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邀请从事中医治疗工作,受到中国大使馆的嘉奖,更受到当地电台、报纸的广泛宣传。

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肢体运动障碍病,其中包括小儿肢体、术后肢体、跌打损伤后肢体不明原因等肢体运1953年毕业于中南军区学院(现第三军医大学)。1952-1955年,毕业实习,工作在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现北京友谊医院)。1958年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委员;肥胖病研究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协和亚太保健俱乐部专家;北京双泉堡海淀中医诊所所长。

第一批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成果参与“气血研究”获得卫生部二级成果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获市级奖。

1958年以来在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内科医、教、研工作。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及慢性心衰等,以及失眠、健忘、情绪不稳及一些疑难病症等。50多年的医教研工作中主要从事医疗及临床教学工作,临床经验较为丰富。

中央电视台(CCTV4套)医药名家栏目曾于2000年4月2日向海内外播报康廷培用中医治疗冠心病有丰富的经验及较好的效果。 80年代后曾从事过肥胖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电台、报纸《人民中国》日文版均有过介绍。 自1952年从事医疗工作至今已56年。

动障碍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脊柱病及其综合症;面瘫、头痛、腰肌劳损、落枕;办公室综合征、其中包括办公室头痛、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压抑症和亚健康综合征;固定式腰腿痛,包括久坐和久站引起的腰腿疼痛等症。

刘炎忠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从于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郭志强教授,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中国性学会会员,曾主编《痛经月经不调调养与护理》一书,参与编写《妇科炎症防治288问》一书,发表过国家级论文多篇,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转变医疗模式,实行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政策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之一。

擅长治疗男女不育、不孕症,盆腔炎,顽固性痛经,崩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症,善于治疗脾胃病,顽固性失眠,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慢性前列腺炎,阳萎、早泄,顽固性头痛等疑难病症,善于运用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张继胜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门诊及病房临床工作,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风湿科近20年。曾跟随多名名老中医学习,受益非浅,并长期认真钻研古今中医名著和著名中医诊治疾病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精于辨证、有药精当、疗效较好的特点,得到了从多患者的好评。擅长治疗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及骨性关节炎)、外感热病、急慢性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及肿瘤手术和放化疗后的中药调理等。

崔万禄

中医世家,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医学经验丰富。曾师从中医骨伤科名家刘寿山教授及尚天裕教授,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均有深入研究,并富有国际诊疗经验。

擅长应用针灸及推拿手法等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肌肉劳损、肩周炎、关节炎、神经痛以及中风、头痛、头晕、失眠、慢性疲劳、胃肠病等疾病,疗效显著。

段育华

教授 主任医师

1967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发表论文50余部,主持卫生部科研课题多项,荣获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硕士生导师,日韩英俄等国留学生导师。获精英人才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8年 退休后赴马来西亚余仁生中医诊所任主任医师,2007年回国后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医院中医教授,其业绩载入“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当代名人录”等书中。

精通中医药理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红斑狼疮、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诸症;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对颈椎病、腰突、肩周炎、股骨头坏死;咳喘、胃炎、结肠炎、眩晕、耳鸣、癌症、癫痫、阳痿、遗精、不育、淋症、牛皮癣、湿疹、痤疮等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皮肤科等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症均可获满意疗效。

彭鑫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自幼喜爱中医及传统文化,先后师从学院派、民间派多位医道明家,擅长综合运用方药、针灸、按摩、导引、拔罐等各种治疗手段,内调脏腑,外畅经络,中开心结,增补元气,更为患者量身打造个体化的治病及养生计划,收到良好效果。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内科胃肠病、肾病、肝胆病、心血管病、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哮喘、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亚健康、伤精、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术后康复、放化后中药调理等;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症、乳腺增生、习惯性流产、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征;儿科:小儿哮喘、咳嗽、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等:皮肤病:痤疮、荨麻疹、湿疹、黄褐斑等,疗效显著。

225

推荐第7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介绍(定稿)

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一览表

曹贵珠教授,疑难杂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各类肿瘤。周二下午

巢因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专攻内、妇科疑难病症,尤擅长治疗胆道疾患,脾胃、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周二下午

陈金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中西结合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病、糖尿病、肥胖病、脱发、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周三上午

陈仁寿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委和学术秘书、江苏省老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治疗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及其它妇科杂病、妇科病、恶性肿瘤等。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 周五上午

陈松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内科杂病。擅长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肝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周五上午

陈文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结合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擅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中风、高血脂症、震颤、麻痹等病症。周三下午

仇裕丰副教授,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咳嗽、眩晕、头痛、前列腺肥大症、骨关节炎及各种痛症。周二四六上午

樊巧玲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

从医二十余年。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学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肿瘤病、代谢病、妇女内分泌失调、免性疾病等疑难杂病和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内科杂症。擅长应用中药外敷方治疗哮喘。 周一上午

1 冯锦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医学工作30余年,从事肛肠专科20余年。断治疗消化道疾病、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和结肠炎、结直肠癌、便秘等常见肛肠疾病;以及肛肠科疑难杂症等。1995年被评为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称号。 周一上午

顾宝群,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

干千副主任医师,喉源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口腔粘膜病以及耳聋、耳鸣等。周

四、

五、六全天

龚捷宁教授,教授、医学博士。呼吸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肺纤维化等。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该学科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先后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论著20余部。周一下午、三上午

顾保群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周五下午

顾武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对《伤寒论》有较深的研究,特别重视对《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伤寒论》辨证体系是由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方证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多层次综合体系”的理论,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编《伤寒论临床学习参考》、《中医经典白话.伤寒论》、《临床常用方剂丛书.传染病常用方》等,副主编、参编多部《伤寒论》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 擅长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周

四、六下午

郭慧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不孕症等病,着重于补肾助阳、调和气血,对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周

二、

四、六全天

郭玉梅副主任医师,多动、抽动、厌食、遗尿等儿科疾病。需預约

2 过伟峰研究员,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眩晕、失眠、耳聋、老年痴呆、中风后遗症等,对顽固性口腔溃疡及面部黄褐斑有较为独到的治疗经验。周一下午

胡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食道、肠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肝及老年病、男性病、妇科病、肿瘤、关节疾病和疑难杂症等。 周四下午

黄煌教授、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获1995年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曾赴日本专攻老年医学。擅长治疗多种慢性病及老年病,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热性病、精神神经系统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周

一、六上午,周二下午

季光教授、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学会理事、通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慢性胃脘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咳嗽、喘症、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脂、高粘血症、高血压及糖代谢不良病症中医药治疗亦颇有心得。周

三、六下午

金妙文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南京中医药药理基地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肝胆、脾胃、心、脑血管、肿瘤及糖尿病、肥胖病、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分泌、免疫性疾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周二上午

金实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进行医学合作研究和讲学。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周四上午

瞿融教授。呼吸系统疾病、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名方的配伍方法、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内容与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及现代科学手段,围绕益智和抗抑郁复方,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有关方剂的作用机理和方证特点,研究观察有关方剂的不同配伍和用量比例对药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已进行了抗抑郁复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小柴胡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比较研究、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的规律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不同配伍抗抑郁

3 作用研究、定志小丸抗老年痴呆研究、当归芍药散主要药物不同用量比例与药效相关性研究等。 周三下午

李飞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脾胃病、肾病、男性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二上午

李缨副研究员。针灸治疗脾胃病、中风、面瘫、头痛、痛经、腰腿痛等。周一三五上午

刘学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疾病,老年精神抑郁症,宫颈炎及不孕症等。周四上午

刘志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江苏分会针灸实验研究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擅长针灸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在针灸治疗肥胖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上有较深的造诣。周

一、

三、五晚上

龙期伯教授、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中西医结合医师。

从事中西结合外科医疗工作近四十余年。临床工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肿瘤及胆、胰疾病为主。特别是对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及胰腺炎症感染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周六上午

马健教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气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医学博士,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多年来承担《温病学》、《免疫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医经方的免疫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及省厅级课题7项,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部)。 用五下午

孟景春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基础部主任;社会兼职曾任省及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省《内经》研究会主任,省养生康复研究会顾问等职。

孟教授从医从教50余年,编写(主编)的教材、专著、译著(古译今)有16种。自20世纪90年代,又复从事养生康复学的研究,编著《中医养生复康学概论》、《中医养生康复古籍选》,退休后专注于医药科

4 普方面的写作。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编著(主编)出版的有《中医养生丛书》(计10部)和《祝您健康长寿》,共计230余万字;另著有《四季进补》、《中医养生》、《教师健康手册》、《中老年常见病家庭防治》、《百病中医防治》等。

【附】主要著述:教材类有《内经辑要》、《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内经选读》、《中医学概论》、《中医学导论》、《中医养生康复概论》等。译著类有《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灵枢经译释》和《难经译释》等。专著类有《名医家言录》、《疑难病证万例选》。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侧重于脾胃疾病,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研究,对妇科各种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亦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周三上午

祁晓华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痛症、慢性咳嗽、肠胃病以及神经系统病症,针灸中药并用测定定体质,指导保健。周五下午

洒荣桂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从事内科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热情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脂内科杂病等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有较为大把丰富的并且临床经验好久近十年来承担省级科研项目项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肿瘤等冷漠慢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一段。肿瘤、高血压、高血脂症等。周二上午

沈继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内科疑难病。擅长治疗癌病(肺癌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肝硬化、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异位性湿疹、皮肤肌炎硬皮病及妇女不孕、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月经前后综合征等。 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沈风阁(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妇科疾病以及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兼治其他内科杂症。

沈建平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植入及诊断处理和复杂心血管病。肿瘤、老年病等。周三下午

石历闻研究员,任马来西亚吉隆坡同善医院中医妇科专家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以慢性肝胆疾病为主;治疗中医妇科疾病,以月经不调和围绝经期疾病为主。 慢性肝胆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周五下午

孙多善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咳喘、浮肿、神经衰弱、皮肤病、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等。肿瘤、肝、胃、老年病、神经系统病、妇女病及皮肤病等。 周六下午

5 孙桐教授、现任学位委员会委员、校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曾任基础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学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6名。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出版《内经图表解》、《难经》、《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等论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孙亦农教授,擅长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对针灸美容有独特的见解。周

二、四晚上

谈煜俊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变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银屑病、病素性皮肤病、皮肤结缔组织病、痤疮、脱发、性病及皮肤疑难癀及皮病症。 周五上午

唐德才教授,擅长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痛风、关节炎、肾炎、中风后遗症、肿瘤、紫癜、痤疮、结石及肝胆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 周三上午

唐雪梅教授,胃肠、肝胆疾病以及妇科不孕症、子宫肌瘤等。擅长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和妇科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周六下午

汪红副研究员、主任医师,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药物性肝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术后综合症等。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周四上午

王灿晖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著名温病学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及江苏省中医学会传染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部级及省级重点学科(温病学)带头人、江苏省高等院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侧重于心、肺、胃肠等系统疾病。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对各种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周

三、六下午

王锦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顾问。

从医三十五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二十年来潜心中医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借鉴西医学说,开拓诊疗新思路,卓有成效。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重症,尤其对于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有独到见解。兼治妇、儿科病症。周

二、六上午

6 王玲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针灸学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

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擅长针灸治疗老年病和神经系统病症,对针刺治疗高血压,艾灸延缓衰老,刺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震颤麻痹有深入的研究。周

二、

四、六下午

王鲁芬教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周五上午

王旭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黄褐斑、高脂血症、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疑难病。 周上午

王旭东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养生保健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省康复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省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擅长诊治老年心脑疾病、妇科杂病,对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较好疗效。 周

一、三下午

吴承艳研究员,中医世家出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对痛症及止痛中药的研究,皮肤病中的脱发、痤疮等病的方药探讨作了专题研究。临床工作方面,擅长治疗妇科杂病、疼痛性疾病、皮肤病等某些杂病的治疗。 脱发、头痛、眩晕、妇科杂症、中风后遗症以及黄褐斑等。周六上午

吴承玉教授、全国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痹痛(各种类型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结疾病,胆、胃疾患和肿痛等疑难杂症等。周五下午

吴颢昕副教授,顽固性头痛、癲痫、精神忧郁症、中风后遗症内科疑难杂症等。 周四下午

吴连明副主任医师,急慢性咽喉炎、鼻窦炎等。周一二三全天 吴维龙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妇科各种炎症、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 周一三五全天

徐恒泽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科研处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市针灸学会副会长。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肩痛、腰腿痛、胃痛、泄泻、痛经、遗尿、带状疱疹、胃肠疾病等病症。周一三五上午

7 杨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临床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对肝、胆、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周四下午、周三上午

杨亚平教授,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老年病、糖尿病、肝胆胃肠病、妇科病、尿路感染、扁平疣、亚健康状态及病后体弱的调治。周四上午

姚映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承其父,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尤以心血管病与老年病效果较佳。致力于临床中药的研究,主持并参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各级课题5项,成果丰硕。内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周一下午

尤松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诊治中医内科心、肺、肝胆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侧重于心肺、肝、胆系统疾病。周二三四上午

虞舜副研究员,肿瘤、脾胃病、焦虑失眠、硬皮病等。周四下午 郁觉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治疗无名发热、亚败血症、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关节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痛风、冠心病、皮肤湿疹等。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肿瘤及骨质增生等。急性感染及肝胆、肠胃、肺、肾和内分泌疾病、老年病。周二下午

岳沛平教授,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病、心率失常、中风、偏瘫等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周五下午

翟玉祥教授,治疗内科杂症、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周五下午

张传儒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对中医诊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专长,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乳糜尿、肿瘤等疑难病的诊治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周三下午

张工彧副教授,揎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各种疑难病症鲁。周六上午

张建斌副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痛症、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对中风病、失眠症、抑郁症等脑病的针灸诊治有系统研究。周二四六下午

张民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基础医学院院长。

8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药的临床与应用,著有《肿瘤良方大全》、《临床方剂丛书》等。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肿瘤及骨质增生等疑难病症。周二上午

张声炳副教授,各种痛症、乳房小叶增生、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周三上午

赵聚山教授,外感热病、关节炎、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结肠炎等。周二六上午

赵鸣芳副教授,擅长诊疗干咳、失眠、口腔溃疡、慢性胃病、肠炎、慢性尿路感染、痛经等疑难杂症。周二下午

周建英研究员,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等疾病。周三上午

周学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主要研究内科疑难病症(如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的中医药治疗,擅长诊治风湿性关节炎、经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周五上午

周学胜教授、原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年来,又研制成中药除痣膏,可治疗各种痣、疣、血管瘤等皮肤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周四下午

周仲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第一届中医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内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十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肿瘤及心、脑血管、肺、肝胆等系统疾病。周四上午

推荐第8篇:重庆国医堂肝病医院简介

重庆国医堂肝病医院简介-国医精诚、健康大众

【医院精神】国医精诚、健康大众

重庆国医堂医院自建院伊始,就重视引进重庆市名老中医等国医大师,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 新前沿的医学理念,精诚从医,施治重德,健康大众百姓。

【医院院训】勤求博采、厚德精术

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师,就去寻求。这句话体现的是张仲景遵循自然规律,古人的丰富经验,博众家之长的思想,以达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办院理念】追求卓越、呵护健康

以卓越的医疗质量、卓越的服务品质,呵护山城百姓健康,做行业内的佼佼者! 【发展战略】特色办院、人才兴院、技术立院、服务强院 【服务理念】爱心、专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把病人当作亲友、专心做好本职工作、耐心对待病人询问、细心发现病情点滴变化、责任心保障医疗安全。

》》院徽释义《《 棕色色系:代表中国传统的古典色系,象征自然、简朴,给人可靠、有益健康的感觉,同时寓意着国医堂与中国中医药文化一起渊源流长。

一条丝带:环绕着一只刻有“国医堂”的葫芦。葫芦口小容大、密封不走味,是古人盛放药物的容器

葫芦:本身也可为药,医治多种疾病,我国古代医药名著上都有葫芦用于治病的记载。自汉代壶公在市井悬壶卖药,葫芦也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故医生有了“悬壶济世”之美名!

丝带:象征着健康、爱心、连接的美好寓意,将国医堂人的“悬壶济世心”与现代患者对健康的祈望连接在一起,希望被国医堂诊治过的患者能身体健康、幸福如意!

【医院概况】

重庆国医堂医院是经国家卫生部、重庆市卫计委、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多个国家卫生机关联合批复的重庆地区专业治疗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肝腹水、肝硬化、丙肝、脂肪肝等肝病诊疗专科医院。医院凭借对肝病诊疗的透彻解析,过硬的技术实力,百姓公认肝病诊疗专科典范!

专业领航 树立重庆市肝病治疗新标杆

医有形,术为魂。对医院门诊而言,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门诊水平的高低和发展前景。重庆国医堂医院始终秉承\"专业化才能现代化,现代化才能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以打造\" 专业的肝病诊疗中心\"为核心目标,不断创新学习,打造完善的各类肝病检测和诊疗中心。

医院特设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肝腹水、肝硬化、丙肝、甲肝、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肝病综合门诊共 10个专业肝病诊疗科室,专注于各类传染性肝病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全力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专科品牌。

汇聚三甲名医 卫计委首届《国医大师》坐诊

要打造一流名院,必须有一支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医院已建立起一支以“卫计委首届《国医大师》领衔,联合华西、中医大医生团坐诊,构筑肝病诊疗医生团队,与国外多家医学机构多次开展学术交流、医生会诊,不断创新进步,用 数十年以上临床诊疗的行医之道,践行医者对病患的康复承诺。 高新技术与设备 打造权威肝病专科

重庆国医堂医院是一家拥有完善系统建设的正规医院,医院拥有VIP病房,各种设施完备的住院中心;高标准净化的治疗中心;独立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拥有人工肝辅助治疗系统、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德国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CRS超导体外肝病热疗系统、深部磁疗仪HBV-DNA病毒基因定量检测系统等数十种专业仪器,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查报告。

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重庆国医堂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一医一患一诊室、无假日门诊、24小时问询服务”,从入院挂号、医生诊治、开药方拿药到愈后调理,都有医务人员全程陪护、跟踪反馈康复状况。大力推行\"五心\"服务,强调细心、耐心、安心、贴心、放心,真正做到服务贴心,信息透明,让患者放心。

严格执行标准收费 打造优质平价医院

重庆国医堂医院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杜绝随意抬高药品价格、乱收费、滥用药物等现象发生,平价不平质,全面保障患者权益。医院接受患者及百姓的监督,在院内设立意见箱,对就诊患者给我院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和回馈,实行收费保准透明化制度,解除患者的疑虑,保证患者的权益。

推荐第9篇: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护士节主持词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护士节表彰主持词

主持人上场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护士同仁:

下午好!在这生机盎然的5月,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护士节。很多人说,我们护士是人间的天使,用温柔的心守护着生命,但我更觉得我们是平凡的小草。在医院这个大集体,如果医生是花,那么我们护士就是绒绒的绿草。小草无处不在,映绿了春天,使鲜花更显出她的美丽。

我们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每天在病床间忙碌,有送病人出院的欣喜,有听到病人一声声真诚的道谢时的宽慰,也有繁忙工作的压力,不被理解的委屈。我们想给病人更多的关爱,我们也愿意给我们的合作者-医生更多的关怀和更好的工作配合。一名护士,必须要有一份阳光的心态,一个亲切的笑容,用温柔中的刚强来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氛围。因此,我们也要来关爱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才能将阳光播撒在每一张病床边,每一个来查房的医生身边。今天,我们护士节活动的主题就是――nursingnurse,关爱护士,让护士再这份关爱撒遍医院每一个角落。

关于这个话题,相信我们的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院长一定有很多的话要对大家说,我们欢迎!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院长讲话结束

主持人:感谢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叶院长为我们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工作气氛,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关爱护士。一个优秀的团队总是由很多优秀的成员组成,并且,这个优秀的团队将不断培养出优秀的成员。下面,让我们一睹今年的优秀护士护士风采。有请各位优秀护士上场,有请何院长、沈书记、王院长、蔡院长、卢院长、黄书记、骆总师上台颁奖。

音乐响起

颁奖结束,领导走下台时,主持人即兴请*院长做护士节讲话

主持人:院长,请您等一等,我们知道,您一直很关心护士工作,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大家欢迎何院长为我们说几句。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何院长讲话

主持人:院长对我们的工作评价很高,要求也很高。院长的关爱是nursingnurse活动中很重要的部分,谢谢何院长。

推荐第10篇:名医工作室及国医堂的工作规划

名医工作室及国医堂的工作规划

为加大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为促进中医名师学术经验发挥与继承,我院拟建立名医工作室、国医堂,制定名医工作室、国医堂计划如下:

一、名医工作室职责:

1、临床工作:“名医工作室、国医堂”集中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定期在我院坐诊,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讲座,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2、承传工作:在国医堂可采用师承的形式开展工作,在教授定期来我院指导临床工作时,授艺带徒,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最好的中医诊疗。

3、宣传工作:协助宣传我院的名医工程,在我院定期进行名医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到相关单位进行健康讲座,以提高和扩大医院的声誉和知名度。

4、科研工作:名医工作室计划每年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同时工作室应建立门诊日志、查房记录、学术研讨或讲座记录。

二、名医工作室开展计划

1、诊所安排: 疾病与健康管理中心所设诊室。

包括:

⑴心内科 ⑵神经内科⑶中医科⑷呼吸科⑸内分泌科⑹妇科(7)普外科(8)骨科等。

2、专家坐诊时间安排: 为了充分发挥名医特长,授艺带徒,交流临床经验,视医院具体情况,计划安排每位专家教授每月到我院坐诊1-2天。我中心安排具体坐诊时间,同时收集需要会诊的病人信息,陪同所属科室主任、主管医师等完成临床会诊,会诊记录由主管医师记录。会诊费收取后给付专家教授。

3、专家接送安排:

专家接送统一由医院安排。名医工作室填写《专家教授接送计划表》,报医院备案,由医院安排专车接送。

4、专家接待安排:

专家教授在院期间可在我院食堂就餐,由院方落实;住宿在我院或附近宾馆。

第11篇:绿水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总结

绿水镇卫生院“示范国医堂”创建

工作总结

为打造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根据自身定位,按照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基本建设标准,我院将原中医门诊及中医理疗室全面整合,从房屋改造、设备更新、人员配备等方面入手,通过近一年时间建设,全面达到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标准。国医堂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院中医药服务环境,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展现了我院中医药专科特色。现将2014年我院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4年,我院围绕国医堂建设工作要求,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由一名副院长具体分管,中医科牵头,其他科室全面配合,拟定工作计划,倒排工作日程,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建设布局合理

根据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标准,我院将门诊二楼约500余平方米的房屋全部用于国医堂建设, 独立设置了中医诊断室、中医康复治疗室、中药房、中药库、煎药室及中医住院病房。国医堂自成一体,相对独立,按照《湖北省中医机构文化建设形象指南》要求进行了装饰,古色古韵,亲民祥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氛围,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

三、设备配置齐全

根据中医药业务发展需要,我院多方筹资,先后投资二十余万元,添置了多功能电动牵引床、多功能电动牵引椅、多功能电动按摩床、中药蒸汽浴疗床、颈腰椎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电脑消炎止痛治疗机、自动煎药机、TOP、电针仪等,基本满足中医药业务临床需要。

四、服务团队健全

为充分满足国医堂业务发展需要,我院从人才配置上实行重点倾斜,目前科室拥有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一名、技师一名、中药师一名、护士三名,能开展包括针灸、推拿、电疗、刮痧、熏蒸、拔罐及牵引按摩等基本中医理疗项目和中医中药服务。开设中医中药住院治疗服务,常规开设病床15张。

国医堂的建设使用,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成为我院医疗业务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我院将以发扬祖国民族医学为己任,以服务百姓健康为目的,不断努力,将中医药服务技术服务于千家万户。

绿水镇卫生院

2015年1月

第12篇: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五周年庆贺词

在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五周年庆典上,各个项目部纷纷以各种形式发来贺词。恭祝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五周年生日快乐,祝福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勇创新辉煌,再谱新篇章!

他们对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的祝福既真挚又深情;既有对辉煌的祝贺,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散文式的抒情赞扬,也有诗歌式的意味深长。这彰显了我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不只是个专业能力强、技术科研硬的顶尖科技团队医院,更是一个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个性思维天马行空、个人创作如雨后春笋的优异文化队伍。下面选取部分贺词以作参详。

一、恭贺铁发庆典

恭候辉煌数五载,

贺以礼庆八方来。

铁路梦想承几代,

发迹南国心四海。

公正无私胸宽怀,

司空见惯不言败。

庆有同心促和谐,

典藏同德谋跨越。

二、铁发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铁发振翅晴空翔。

广纳江河汇湖海,喜迎宾客自八方。

吴越清风天酬勤,两汉雄韵道无常。

理念服务促成长,锐意进取握方向。

科技创新做保障,安全生产永不忘。

艰苦奋进夜未央,深谋远虑异凡响。

齐心合奏清平乐,携手共营满庭芳。

和谐发展终绽放,亮剑精神闪光芒。

五年风雨胸坦荡,雨汗汇聚积如江。

无数风雨吹旧梦,今日彩虹终辉煌。

技术研发筑高阁,科技创新如春笋。

基础事业绽繁花,精测足迹遍天涯。

轨道事业绘佳绩,助推高铁展活力。

蓝天广阔歌嘹亮,铁路号角已吹响。

研究成果齐分享,五载真情意绵长。

夯实基础借风帆,追逐跨越新梦想。

三、同创辉煌

同心奋进霸气冲,荆棘斩,势必破坚冰。

挂帆乘风心飞扬,蜀天阔,挥手现骄阳。

日月交辉举贺杯。同声喝,事业高腾飞。

前程光明似锦绣。十年时,争当世无双。

四、员工深情祝福

时光如梭,风雨同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铁发人以矫健的身姿走过了风雨兼程的五年,走过了同心同德的五年,走过了跨越发展的五年。值此交大铁发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五周年庆典之际,我们所有员工向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致以诚挚的祝福。祝愿交大铁发的“航船”一帆风顺,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五、武汉RPC项目部遥寄祝福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

迎来了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创建五周年的日子,

五年前,“交大铁发”在众人的目光中蹒跚起步,

在每一位朋友的关爱下,

每一位员工的努力,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逐步壮大,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今天,“交大铁发”已成长为行业新星!

这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更是我们共同的欢乐,

让我们共同祝贺!

五周年的日子,

不是终点,而是新历程的起点!

愿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最后,我代表石家庄RPC项目部全体员工祝交大铁发五周岁生日快乐!

业绩蒸蒸日,再创辉煌!

六、孝感RPC项目部藏头诗恭祝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五周年生日

贺交大铁发五周年大喜

贺喜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业绩丰

交大依靠可称雄

大家同心又协力

铁人精神建奇功

发展路上任驰骋

五面财源路路通

周游全国抓机遇

年增业绩驾东风

大展宏图齐发奋

喜瞻未来再攀峰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网络上传

第13篇:Q武汉世纪国医堂首次升旗仪式致辞

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

首次升旗仪式致辞

同志们:

今天,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在这里第一次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在此,我谨代表院领导向立足本职、无私奉献、默默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当我们面对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正是这种爱国热情将全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把一个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公认的现代化强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开展升旗仪式,既是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形式,也是我们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会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全院员工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医院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顾医院的发展历程,我们既有艰苦创业的艰辛,也有取得成就的自豪感,更有再创辉煌的气魄。二年多来,全院员工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直至今天各项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无论是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发展、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医疗市场开发和医院经营管理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将通过学习《新世纪医务人员职业

修炼》,进一步强化内涵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员工综合服务素质,让患者放心,让患者满意!

同志们,我院已经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正式批准为武汉地区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做好和完善医保开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迎接享受医保结算的患者来我院就诊,为我们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坚守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使命。铭记以德济世,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医德传统。牢记我们国医堂医院!我们爱岗敬业!我们用心让您放心!的院训。一定要尊重、理解、同情、关心患者的病痛,满足其生理的和心理的需要;一定要用真诚、温馨、亲切的态度和方式为患者服务;一定要把病人当亲人,用亲情服务,让我们的服务做得更好。

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强化团队建设,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地完成医院每一项工作,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作推进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动力,为武汉世纪国医堂医院的美好愿景而奋斗!谢谢大家!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14篇: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

杏虎(281718686) 11:15:28

路(志正)老和邓(铁涛)老、颜(德馨)老、朱(良春)老 基本是硕果仅存的精神领袖了。

当年蒲辅周老前辈也是给首长看病疗效显著一举成名。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生于1920年12月21日,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第

六、

七、八届委员、医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博士后导师,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杏林耕耘70余年,如今92岁高龄,仍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称赞他“不用扬鞭自奋蹄”,高尚情操可见一斑。 先后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法国、美国、摩纳哥、瑞士和我国台湾、澳门、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及诊疗工作,注重中医药学术研究与传承,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崇尚脾胃学说,几十年岁月,铸就其“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更结合现代生活及疾病谱之诸多变化,与时俱进,犹重“湿邪”为害,创“从脾胃论治”法,实可谓独树一帜。

《无病到天年》:

邓铁涛:1916年11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顾问;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无病到天年》:

颜德馨:1920年,生於江苏省丹阳县城北草巷,中医学家,全国著名老中医,同济大学中医学教授,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气血学说、研究生命学科,著有《气血与长寿》、《治疗疑难难病秘笈》等18部专科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并编撰了大量中医科普读物,为传统中医学发扬光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颜德馨,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并于2001年在上海市卫生局领导下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目前中心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国医大师:颜德馨》:

朱良春:男,汉族,生于1917年8月,江苏省镇江市人,为朱熹公第28世裔孙。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对风湿类疾病,尤有体会。曾提出“顽痹从肾论治”的观点,研制“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卓效,能修复骨质破坏,获国家科技奖。又喜钻研本草,著有《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用药经验》等书行世。多发古人之未发,补前贤之未逮。早年提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对提高诊治水平有一定作用。还提出“培补肾阳法”治疗慢性久病及“先发制病,发于机先”的观点治疗急性热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先后撰写著作10余部,论文170余篇,其中获优秀论文奖40余篇。1987年获国务院授予“杰出高级专家”及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工作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人民政协江苏省委会常委、南通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国医大师:朱良春》:

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国政协第

三、四届委员。

蒲辅周,原名启宇,1888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世医之家。祖父蒲国桢,父亲蒲仲思,都是精通医道、名闻乡里的医生。蒲辅周在家居长,下有弟妹6人。全家靠父辈行医为生,家境甚清贫。蒲辅周7岁开始上私塾,11岁后在上小学同时,还由其祖父讲授医书。15岁起,在祖父潜心教授下,他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于是,白天随祖父临床侍诊,入晚苦读到深夜。他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基本研读之书,以《外台秘要》、《千金方》及历代诸家之书为参考之学。经3年的苦读与侍诊,蒲辅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18岁便悬壶于乡里。他牢记前人“医乃仁术”之教诲,将名字改为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意。

《蒲辅周医疗经验》:

2009年6月19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这些30国医大师均为中医界的权威专家,有着数十年的从医经验,连汝安教授搜集了他们的专著、医案、演讲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囊括了他们最有效、最实用的养生精华,汇编成这套朴实无华的系统的全新健康理念。

本书从气血平衡、健脑抗衰、调养五脏、膳食养生、疾病康复等着手,全方位提供一套识字即懂的中医道理,随手可用的中医方法,只要您针对您的症状,按照书中的内容,对症下方,坚持调理,就会收获健康。

《国医大师亲身养生秘诀》:

第15篇:《女国医》读后感

《女国医》读后感

《女国医》这本书记录了汉武帝时期,一位名叫义妁的女子的成长历程。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

在看完整部书之前,我对于义妁能成为名垂青史的第一女国医,是羡慕。当我读过她的整个人生,方知这并非偶然。她能有如此成就,我想主要有三点。

首先,便是一颗仁爱之心。在她身上,“医乃仁术”体会的淋漓尽致。不管是谁,不管这个人是什么身份,她对病人的救治从来都是一心一意,不会有丝毫懈怠。她从小便喜欢医学,对病人怀着慈爱之心。即使是对自己刻薄的房东,她都会,不畏人言,尽心医治。拜师学艺后,医馆内人对她的陷害,她并没有记恨于心。我想这才是一个医者应有的品行。我想,正因为有如此仁爱,宽恕之心,她在被迫进宫选美时,可以化险为夷进入皇宫成为医女,为完成自己行医的梦想迈出第一步。

其次,我想就是谦虚的态度。无论是接生婆的经验之谈,还是偶遇的一个老者对他的告诫,她都会虚心接受。她从小就受养父许善友的熏陶,她对医学应该说在少年已有建树,但是她随时随地都保持着虚心向学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吸收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对医术有益的东西,不骄不躁。这便为她以后在医学上大放光彩奠定了基础。医学正应如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造福于人。因为医学不同于其他,医者面对的是人,是病人,那就是说我们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因为一点点小的失误,可能就会失去一条珍贵的生命。犹记得,我们在入学那天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那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的在医学之路上探索,完善自己,才能保证不辜负病人对我们的信任。

我想最后一点就是坚强的信念。义妁一生坎坷,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困境之中他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时刻保持着坚定地信念,成为一个医者,一个合格的医者。

真因为如此,她成功了。义灼的一生无论如何辉煌,但已是过去。我们这些后辈又该如何?

第16篇:中国医改

医生患者持“刀”相见,医疗制度该动手术了

导语:一边是医者伤心,一边是患者落泪。建立于1950年的医疗卫生制度,这么多年来一直沿着它自己的轨迹向前行,却也是悄然与人们的期待渐行渐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能否打破诡异的僵局现状?普通百姓还会对医改重新燃起希望吗?医生自由执业,多点执业的路通吗?中国医改的路又会走向何方呢?

一项医者伤心患者落泪的制度:中国医疗卫生体制

如果说,1985年1月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的召开以及同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国发〔1985〕62号文),标志了中国医改的全面启动。那么从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算起,中国医改历经了28年的徘徊,前进,停顿,迷茫后,中国医改再次陷入了僵局。

一边是患者抱怨“看病难,看病贵”,普通人生了个病,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大小检查做了个遍,药品开了一大堆,结果病还是没治好;一边却又是畸形的“以药养医改”制度让医生成了替罪羊,人们往往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对准医生,认为医生多看药、开贵药就是赚“黑心钱”,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医疗价格共由药品价格、医用器械的使用费用、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费用、医院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获得技术劳务费用,就不该从药品、医疗器械中谋取利益。但是政府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费用进行了限制。而这些年医改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支持日益缩减,政府缩减后如此少的财政拨款,连正常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使得医院和企业一样,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国家财政不管了,而人民健康保障又要年年提高。又要马儿跑的好,又不给马儿草。医院建设发展的巨额经费缺口,显然只能来源于广大病人。几十年的建设,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但这是以政府减弱了自己的责任,而靠着广大病人贡献出来的。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限制医疗服务费用并没有减轻患者的负担,只是将医护人员推到了患者的怒火面前,成为财政投入不足的医疗制度的替罪羊。所以,放眼看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者而言,在这样的一个卫生医疗体制怪圈下根本就看不见赢家。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中国医改未来的路在哪里?

2013年11月9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虽然会议闭幕后的12日发布的全会公报只字未提有关医改的任何事项,但是在当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是使用了356个字作了详细的陈述,而其中的“鼓励社会办医”,“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显而易见,这是国家明确发出开放政策的一个信号,国家政策提倡要促进社会办医,促进医生职业化身份的一个改变,如果医生不走出去,长期在医院、事业单位里头,如果国家不能对这些流动出去的医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的话,人才不流动起来,那社会办医就成为了一个空话。其实医生本来就是一种流动状态,不应该禁锢在一个单位一辈子,医生实现自由多点执业,或者说是过渡到一个社会人的时候,这是对中国医改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医生将来的发展有一个定向的选择,那么他将来不一定是在大医院里面求发展,而在社会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有能力的医生流向社会,也是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患者也有了更多选择看病的机会:这无疑更好地体现医生的价值,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医改道路才可以慢慢的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和欧美相比,我国的医疗发展起步晚,而且还走了不少弯路子,要想奋起直追,我们必须解放医生和医院,也只有这样,患者和医生之间形成一种相容与共的局面,而不是现在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作为政府,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不能抓的太紧,要把改革的权力下放一些给医院和医生,让他们去放开手脚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式。当然,在所有的方面,资金方面也是政府必须鼎力支持的。有的行业政府可以省钱,但是作为全人民的基础医疗事业就不能说省钱了,要是这样,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保障,谈何幸福和社会稳定?中国梦也就是瞎忙了。

由此我认为:第一,取消医生挂职措施,把医生松绑。允许医生自由选择就职地点,现在的医生太过僵硬,一辈子就被束缚在一个地点,导致大量的病人,为了一个医生集体涌到一个医院,导致这个医院的人流暴增!从而质量下降,而其他的医院却门可罗雀,所有设备停留在无人问津的地步,导致公共资源损失。只有让医生流动起来,才可以避免一家独大和医生分配不公的局面,才可以充分的利用好社会资源,让整个医疗行业的资源充分合理公平的利用,这样就不会存在过分医疗的事件发生。

第二,政府应大力投入医疗事业,包括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前政府实行放开政策,那是因为那时我国是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的道路,政府缺钱,但现在政府已经发展起来了,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可用来发展人民的公共医疗基础工程,取消以药养医的政策,填补医疗行业的巨大资金缺口,这是所有措施的根本,如果政府不提供资金支持,一切其他措施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起到作用的。

第三,加强医生工资待遇,其工资基本上能达到中等水平,这样既可以避免一部分医生由于生活没有保障而以药养医,从而使医院重新走上公益性质,从根源上杜绝医院暴利行为。

第四,加大医院基本设施投入,做到医院公平竞争,设施政府采购,杜绝医院单位个人从采购程序进行设备盈利和个人回扣盈利,做到政府专门成立采购部门为管辖医院采购。使其医院真正成为公益性质的机构。

当然虽然我们现在重新明确了医改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新的一届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未来的每一步具体该怎么走,仍然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去实践和探索,而未来中国医改的路和方向在哪里,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联系人:柯炳君

学号:1220550232 联系方式:15021499455

第17篇:中国医改

中国医改,“药之过”?

经常在一些刊物和杂志上看见一些关于中国医改的文章,读了这些文章总结起来似乎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中国老百姓医疗负担过重,主要原因就在药品”。因此历时三年的医改出台了在基层推行基本药物的政策,同时一些地方也规定了药品的比例不能超过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等等这些措施也许从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取得一个长期的效果,我看未必,同时,我觉得把中国老百姓医疗负担过重归结于药品,是否言之偏颇?

我其实要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已推行了一年多时间,其实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患者的医疗总费用到底下降没有?在本人看来,无论是基层乡镇卫生院,还是二甲医院(市、县医院),从个人总费用来讲是没有明显下降,反有上升的趋势。我们只能这样说,好在现在国家政策好,几乎全民医保,且报销比例不低,因此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说白一点,也就是国家买单了。是药品降价起作用了吗?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确实存在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天价药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药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监管的缺失才导致的,层层加价,药品回扣以及物价部门的价格监管,我就搞不明白,同样的药品,有时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却有天镶之别,差距真有那么大吗?在我认为,凡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鉴定并允许生产的药品,他应该都不是假、劣产品。其安全性等都是一样,为什么物价部门规定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时却相差那么大?你给的空间大,你说使用单位是靠高还是高低?使用药品的医院它不会看药品厂家定价,而是看药品名称定价。何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经营还是讲究资质的,要搞价格统一和“无形的垄断”是做得到的。特别是那些大医院,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力量和价格高昂的新检查设备,加上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他们要卖点高价药还不容易?现在基层药品的价格是下来了,但其他方面呢?你只要一进医院,各种检查就来了,可以说,无论大小医院都一样,进去了,从头到脚,医生的给你开的检查绝不会少,该检查的,不该检查的,只要能抓收入,他都会给你一齐上,你在其它医院的检查不能作参考,因为有技术上的原因嘛,每个医生都只相信本院的辅助检查,其实说白了就是钱在作怪,因为医生多开检查,收入就越高,你说他开不?所以我说把中国老百姓医疗费用过高一味责怪药品价高是不对的,治疗疾病,离不开药品,大小医院一样,以前你到医院花了钱,也许能到手许多药,而现在你就只能等到一大堆等来等去的检查,有的检查本来一天可以做完,他还非让你等两天,为什么?抓收入呗,哪个医院都一样,没有你选择的,说去说来,要真正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还得政府出台一些监管措施或者政策,中国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虚高,不是光药品的虚高,是整个医疗费用的虚高,一个二级甲等医院(县级医院,包括中医院),一个胃肠道病,你去了做一下胃肠道检查和其他检查(医生开的),只要是医生觉得你该做的检查,他一项也不会少开,甚至于你没做的他开了,费用也收了的也有。往日的大药处方慢慢的变成了今天的过度检查处方。政府虽然也在监管,但多半是流于形式,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院内部它不会监管,你应该不会听说某医生因多开病人检查受到院方领导的批评和处罚吧,只有开的越多,奖励越丰,工资越高,何乐不为?现在实行基本物制度在基层也只限西药,所以现在西药可以少用,因为用了没利润,那就用中药吧。许多基层医院没临床中医,中药收入还不错,为什么?不懂中医的西医先生也大肆开展中医,谁都知道,就那些草草根根不容易吃死人,至于有无作用,先不要管那么多,工资重要,反正现在合作医疗和医保,国家掏钱卖单,病人负担轻了,多住几天无所谓。本人断言,要不了多久,中药的价格就会飙升,这也会变相增加病人负担。就这种例子还多,中医理疗,有的医生根本不懂,为了多拿提成,胡乱开上,然后给患者胡乱按摩几下,说实在的,有的还不如洗脚城里那些工人的技术,但就这样钱是到手了,也就造成了医疗浪费,诸如此类现象还很多,这些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所以,中国医改,不仅仅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是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光投入不监管,浪费国家资源,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到后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基层基本药物零差率也凸显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村级卫生室来说,大多数村医收入下降,感到难以生存。于是,许多村卫生室就开始挂羊头卖狗肉了,有的开起了连锁经营的药店,有的则干脆经营起非基药。老百姓没几个人知道基药的范围,反正村医说了算。还有更甚者,把农民的合作医疗卡乱刷一气,监管到位的能发现是好事,监管不到位的没人知道。

医改以来,中国老百姓确实得到了许多实惠,但我认为,这种实惠是建立在国家掏钱买单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家发展了,富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就在这些好的政策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管体系和办法,许多问题会接踵而来。相对于药品价格虚高更加可怕。因此,中国医改,绝不仅仅是药品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因数,没有一个好的医疗体制的建设,许许多多的问题你就无法解决。当然,任何改革都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也一样。中国老百姓期望一个适合自己国情的医改。 注:(本人不是搞专题研究的,但我说说的一点不假,所谓一个系统里都有一些“潜规则”,医院的“潜规则”就是鼓励医生多开服务费、检查费,多拿提成,)

第18篇:国医节感言

松原市中医院传统疗法治疗中心赵东奇医生文集 国医节感言

赵东奇

“3.17国医节”是咱中医人自己的节日,今天才知道!

在1929年,那时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

中国,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取消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如果取消旧医药被确定的话,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当时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动,大量的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上南京请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民心民声,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

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上海是“国医节”的发源地,到今年“中国国医节”正好是82个年头。

想一想大学毕业已经15年了,我把整

个的身心都投入到中医里去了,每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岐黄书,孜孜不倦地啃着中医古籍,推拿按摩的热力慢慢在躯体弥散。人说岁月如歌,而我却在岁月中退却了浮华,内心充满了淡定,这一生不为名利所牵绊。面对患者,细心倾听、细心交流、潜方用药,精思傅会,不敢有误。思邈大医精诚,时时鞭策自己,思考着、感悟着中医的成熟,默默地打造着传统疗法的品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下苦功、抓今天,跟时间赛跑,跟古人借智慧,化干戈为玉帛,御苍生之疾苦,为吾生最大之快乐。看着自己网站点击率快190万了,内心充满了喜悦,这是我送给国医节最好的礼物,“做好中医传承、造福天下百姓”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任重而道远,贵在有恒、贵在坚持,二年多的日日夜夜,

我一直在倾心而作,把十五年来的临床笔记积累,毫不保留的奉献给中医同道,予人玫瑰,留有余香,这一生我是为中医而来,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中医要想繁荣昌盛,就得靠自己,自强自立,厚德、精术,继承、发扬、创新、超越,千百年来一直就这样,源源不息,源远流长,疗效是中医得以认同、发展和延续的最好的证据,我们新一代中医人完全有责任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传承国粹、振兴中医,义不容辞。最后转录国医大师岳美中诗句“少壮不知医道坚,几度轻狂于人前。读书日久方入细,临证愈多才晓难。伏案难禁悠然泪,依塌不觉暗自欢。千古谁道巫医小,天地妙意中华源。”自勉,也希望同道安心学问,但求务实,不尚空谈重临床,为了人民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第19篇:国医大师事迹材料

国医大师事迹材料

架上书万卷,窗前月一轮

龙虫雕作事,乐道不染尘

“我这辈子离不开书,什么时候不能看书了,就给我准备后事吧。”

**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著有中医古籍整理、点校、研究等多部著作,并发表论文100余篇,对《针灸甲乙经》等古籍的整理研究影响深远。

1964年

3月,**与徐国仟等受命整理研究《针灸甲乙经》。张灿?w北上天津、北京查阅古籍的各种版本及相关资料,并阅读了大量文史哲有关著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整理校释工作完成。此后,这本《针灸甲乙经校释》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这次整理研究,**深切体验到中医古籍整理即文献研究对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1983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华北山东片古籍整理学术带头人,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多项,出版了《针灸甲乙经校注》、《素问吴注》、《松峰说疫》、《经穴解》、《石室秘录》校点等10多部中医古籍。

在整理古籍的同时,张灿?w对中医经典医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对《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条文释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著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一书。

1994年,**开始撰写《中医古籍文献学》,每天平均工作10多个小时,历时3年完成,全书100多万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体现了国内外该专业的最高水平。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他的老伴不幸去世,他自己也由于过度劳累而复发胃肠病和颈椎病。

**认为,文献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实践文化的依据。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和宝库,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源泉,是中医学临床应用的指导,是中医研究的理论依据与信息资料,是中医教育的知识之源,是医史研究的素材。

研究文献离不开古汉语知识,**深厚的古文修养来自于他平时的大量阅读。他的儿子张增敏说,父亲爱书如命,经常买书,而且坚持每天读书。家里藏书5000余种,有上万册,其中医书3000多种。记者看到,**家中的客厅被改成了书房,四壁都是堆满书的书架,卧室床头枕边也都是书。

**爱书,他上街不是去书店,就是逛旧书摊。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上市集,卖染料商贩董某摊上的一集书函吸引了他,经检视知其系中国学会辑印《周秦诸子校注十种》,遂欲高价购买,摊主本欲用来包颜料,见**如此识货,将书相赠,让**喜出望外。该书对张灿?w后来进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在文字通借的辨认方面提供很大帮助。

总结**的一生,从六年小学、半部《论语》到大学终身教授,最终被评为“国医大师”,归结到一点,就是基于他的苦学意志、敬业精神,这就是他的经验所在,也是他之所以能掌握多学科知识和具有多种爱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这辈子离不开书,什么时候不能看书学习了,你们给我准备后事吧!”这是**时常给家人说的一句话。

吟诵诗古韵,琴石亦悟真

春秋八十载,沧桑岁月新

“我必须不停顿地努力奋斗,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给自己书房起名“琴石书屋”,不难看出他兴趣爱好之广。

他少年时逢乱世,虽只是“六年小学加半部《论语》”的教育,但他善于钻研,自学能力极强,写诗填词、抚琴弄笙、书法篆刻、吟唱赏石……凡此种种,皆自学而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培养和激发了他多种兴趣与爱好,一方面对文献研究帮助很大,另一方面生活更加丰富,尽管清贫,但精神愉悦。同时,这些兴趣爱好让他在工作压力、病伤困扰下,更善于化解矛盾,克服困难,调节生活,保养形神,以享天年。

**从少年习读《千家诗》到青年研读《白香词谱》,从中渐悟诗词韵律,开始写诗填词,以抒情怀。他的作品题材不限,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也有对中医事业的赤诚之情。他常与中医界的前辈们诗词往来,作品受到同行好评,并被多家“诗集”采用。曾出版《医余吟草》诗词集。因其诗词格律工整,立意高远,**还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不仅会吟诗作词,**还会吹拉弹唱。青年时期,他在本村剧团就已学会笙、管、笛、箫、唢呐、二胡等民乐,还在友人指点下学会了西乐小提琴,晚年又习古琴。他的家中时常飘出悠扬的乐声。此外,他还写歌来歌颂岐黄大业,如“杏林习业歌”、“医圣赞”、“杏林颂歌”、“杏林春”、“医学经典赞”等,以示其对祖国医学之热爱。而**对国粹京剧也十分热爱,常常与票友一起唱念交流。

古人云,字者,文人之门面。**曾无论备课、临诊或办公,尽用毛笔,暇时或操管临仿,或依案读帖。他的书法自成一家,苍劲有力,浑然大气。学习书法之余他研究篆刻,从中学到很多对于文献研

第20篇:中国医改

中国医改之殇——虚高的药价

中国医改目标

努力保障国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不是全民免费医疗。保障贫穷的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让普通人拿一部分,政府或所在单位拿一部分,共同承担看病的费用;让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自己多拿些钱,享受高端诊疗服务。在现实情况下,公立医院保留一定比例的特需服务。

药品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市场化、商业化

纵观中国医改20年来的历程,其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从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由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微观组织方面,普遍转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1]换言之,现今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市场化、商业化。

在这一大背景下,药品的作用、地位当然地发生了变化。药品已经由过去非盈利性的服务公众利益的手段转化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卖方是医院,消费者则是前来就医的患者,流通场所就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医院。 高药价困扰中国的原因

1.药品寄生链。药业市场里的一些人甚至认为,药价高企并不是药品本身的问题,将责任归咎于医药代表和销售商似乎并不能使人更加明智。 在特殊利益的链条中,官员、药企、渠道商、医生、医院结成一体,药企、渠道商是利益的输送者,医生、医院是利益的制造者,官员是利益的最终操纵者。所有的暗箱收入都来自于药企和代理商,他们游说官员,影响政策,形成一条“交易政策”曲线,并行于国家的体制改革路线图。

2、流通腐败。一个业内常识是,药品审批须“用钱推磨”、医生处方须给回扣。这使中国出现一种奇怪的药品流通现象:销售商吃药厂、医院吃销售商,每个环节都想方设法要从上一环节榨取油水,而这食物链的终端被榨取者就是患者。

3、政策性障碍。在滋长腐败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彻底清除前,政府对于药业市场的介入程度可能还在加深。比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并寄希望以此遏制药价高企的状况,但事与愿违。药品消费市场可能会因为药价的涨落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总体的市场规模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来看,将会在一个区间之内稳定波动。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仍呈现增长之势。因此,对于医院或者药企来讲,药品价格的高低和市场空间并无一定相关性,降低药品价格也就不会成为其扩大市场促进销售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治个普通感冒要花上四五百甚至上千元,哈尔滨出现500多万元的天价医药费。人们在感叹“吃不起药”、“药价虚高”的同时,指责医药企业的“暴利性”自也顺理成章。然而,事实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4、行政性垄断。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存在行政性垄断,各个地区以招标的名义限制本地医疗机构从非本地企业购进药品,排挤非本地企业,失去价格竞争市场。

5、药监等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药监局实际上已经成了腐败的代名词,给好处怎么样都行,不给好处怎么样都不行,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常态,是药品定价的参考因素之一。 十一个政府部门都管医院,都有权力但又都很尴尬,造成了谁也不管或者是管也管不好的混乱局面,名义上是政府的医院,可到底谁是投资主体?谁是决策主体? 谁又是最终的受益者? 降低药价四大措施

1、对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加强市场购销价格调查;

2、对政府指导价药品加强成本审核;

3、建立基本药物动态调整机制;

4、研究改进药品价格管理方法。

对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药品,物价主管部门将加强市场购销价格调查,研究制定牟取暴利的界定标准,加大对流通环节恶意加价、牟取暴利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经查实,便予以曝光。物价部门并将对政府指导价药品加强成本审核。对纳入医保报销、从企业自主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的,官方将核实真实出厂交易价格,严格审核成本费用明细,防止企业虚列成本,虚报价格。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推动今年实现6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其他政府指导价药品价格将分期分批进行复核,根据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此外,国家发改委正在修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探索有利于推动降低招标采购等市场交易价格的方式方法。在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过渡期间,国家发改委为调动医院使用低价药的积极性,拟在不突破现行15%加价政策前提下,适当调低高价药加价率,相应提高低价药加价率,实行差别加价政策。官方也将进一步扩大药品剂型规格差比价规则的实施范围,防止企业采取变换剂型、规格等方式变相涨价。 附加:降低虚高药价法律手段

对公民而言,依据我国《宪法》第

45、46条,任何人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权,主要是指任何人都应享有预防性健康保健权,以及在遭受疾病且依自己努力无法获得最基本医疗护理的情况下,由要求国家直接提供最基本医疗护理的权利。但是与公民保健权密切相连的医疗保险制度难以全面实施: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约有一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数量的10% 左右。过高的药品价格使得中国60%的低收入者在患病后对医院望而却步,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推行。 对国家而言,且不论过去20年中医改功过如何,只要现今过高的药品价格得不到抑制,今后的医疗改革就再难推行。药品价格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但是就现在状况而言,药品价格过高已非局部问题,医疗系统皆尽如此。若要在短时间内在控制药价上达到较好的效果,法律手段势在必行。针对药品价格过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

1、从民法角度明确医院的定位——事业单位法人。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务院早在1963年7月22日《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中就规定了凡是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卫生、教育等需要的单位,为事业编制,也就是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一般以公益为目的,不参与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即使取得一定利益,也只能是辅助性的。所以,除去现有少数的合资医院、独资医院,绝大多数医院应有的正确定位是事业单位法人,其目的事业是为社会公益服务,自然药品不能是商品,不适用于市场经济规律。

2、明确患者的权利,加大保护力度。医患关系,指医生与患者之间因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法律关系。这是一种民事关系。医患关系主要是基于医疗合同而发生的,因此,医疗合同关系在医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患者作为医疗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享有如下几种权利:第一,除法律规定的传染病强制实施治疗以外,患者有权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医疗服务;第二,患者有知情权和同意权,具体而言,这项权利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患者有权理解和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包括检查、诊断、治疗、处理和愈后等方面的情况,并有权要求医生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2)患者有权得知处方的内容,出院时有权索要处方副本或影印件;(3)患者有权查阅并复制医疗记录;(4)患者有权检查医疗费用,并要求院方逐项作出详细解释。相应地,医生也负有逐项作出详细解释的义务。总之,患者权利的明确,有助于医患之间的平衡,以及加强患者对医生的监督,抑制过高的药价。

3、针对药品购入中的回扣现象,需加强政府介入力量,以国家强制力对之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有如下可采用的措施:

3.1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是指依照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政府定价,则是政府依照价格法,强制制定的价格。兼顾到诊疗过程所不可缺乏的灵活性,可采取一种折衷的办法:针对一少部分必用药、常用药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使价格的执行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节制医院滥用自主定价权,进而控制药价。

3.2 针对医院,尤其是个别医生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回扣问题,采取刑法强制手段。 过高回扣是造成药品价格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罪论处。据此,可认为国家允许的回扣,必须是公开收受,且在有关财务账目上有如实记载的,否则即属受贿。另外,各种名义的变相回扣,如前述的“统方费”、“处方费”,可以视同手续费,即可以以受贿罪论。相应地,向医院、医生给予回扣和手续费的医药经销商,可以以行贿罪论。这种刑法责罚的采用,对于控制回扣,进而抑制药价,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

中国医改,进步与挑战并存 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正以惊人速度和规模改变中国。同时,中国医疗体系也在发生变化,不太显眼但同等重要。

过去30年,中国医疗卫生基本由市场决定。2009年4月,中国宣布一项宏伟的医改计划,目标是扩大医疗服务、促进医疗公平及提高医疗质量,恢复政府主导医疗。现在,该项改革的部分目标正接近2011年期限,一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挑战依然存在。

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维持着一套稳固的公共医疗体系,相对当时的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提供的医疗服务令人羡慕。随后30年的改革虽然解放了经济,但也破坏了社会安全网。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投入骤减,农村医疗保险也随之瓦解。因病致贫日益普遍,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悬殊。

2009年公布的医改计划,试图从多方位解决问题,包括计划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进基层医疗机构,普及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确立基本药物目录及改革医疗融资体系。从理论上讲,这些改革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和减少医疗不公。

医改计划落实两年来,中国在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方面无疑取得进步。据中国卫生部称,2003年该国78%的城镇居民和87%的农村居民缺乏医保。但面向农村居民及城镇失业或非正式就业居民的新医保改变了这一状况。短短8年后,政府数字显示,中国现在超过90%的人口拥有某种医保。农村医疗参保人数增至8.35亿,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保计划。世界银行卫生专家张硕对中国迅速推出医保计划称赞有加。“放眼全世界,没有别国能在五六年里取得这种成就。”

改革还呼吁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培训加大投入,以确保偏远地区能得到医疗服务。按照最初计划,政府承诺村村建诊所、建设2000所县级医院、3700个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以及改造许多其他医疗设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刘元利2011年4月曾牵头对中国医改进行初步评估。他表示自己经常看到新的设施,“硬件这一块明显改善。”

回顾医改的初步阶段,中国政府不乏重要进步。但最棘手的问题尚未面对,单靠政府的投入并不能解决。“最近几年,能做的他们都做了。”张硕说,“最难的问题来了。现在不是方向问题———方向早就确定了。下一步是决定正确做法,建立让改革到位的机制。” 中国医改的展望

1、通过对公立医院的治理,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工作目标相协调。未来改革应该通过对医院进行有效治理,科学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遏制和化解医院创收的冲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卫生部门防病,而医院却担心病人少、希望病人多的矛盾局面,只有整个卫生行业都千方百计让居民少发病、不发病,居民健康水平才能有切实保障,卫生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2、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医疗政策,使卫生总投入和总产出相一致。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单纯追求投入的规模以及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也不仅看经济效益指标,而是要跟踪监测居民健康指标,不断调整和优化投入方向和卫生干预路径,在干预大病的同时,积极干预小病,重点控制多发病、常见病,使卫生成效随着投入增加而同步增长。

3、重点支持和培养乡村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使卫生资源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相匹配。在增加对卫生医疗基层设施、设备投入的同时,要注重对专业人员结构调整和重点培养,特别是对城市社区医生和农村医务人员的长期培养和支持。

4、通过药品产业政策调整和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综合治理,解决医院“以药养医”和药费比重占医疗总费用过高的问题。这是当前突出的问题,也是检验医改成效的重要指标。

5、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鼓励社会参与并重,使卫生投入具有可持续性,富有效率。在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保险领域,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鼓励竞争、鼓励创新、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通过解决以上重点问题,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及其相应的体制,确保医改沿着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方向顺利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

综上所述,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既是现实问题,也是改革机遇。一方面,看病问题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另一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重新审视政府职能定位、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良好时机。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竞争领域开放、市场机制建立方面已有了重大进步,下一步应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卫生医疗体制改革难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通过研究、探讨和比较,得出一个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推动卫生医疗体制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国医堂医生工作总结.doc》
国医堂医生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会计个人工作总结专业技术个人总结销售个人工作总结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党员个人工作总结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护士个人工作总结村干部个人总结试用期工作总结出纳个人工作总结文员个人工作总结银行个人工作总结秘书个人工作总结办公室个人总结其他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