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工工作总结

2020-10-14 来源:员工个人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航天集团年终工作总结

航天集团年终工作总结

《航天集团年终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1:航天工程技术人员最新个人年度总结

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所在的单位)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

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航天工程技术人员所有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所在的单位)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改成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所在的单位)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在×××(改成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所在的单位)航天工程

篇2:内蒙古航天信息年度工作总结

转正申请书

思想汇报专题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2011年8月,我有幸来到内蒙航信包头服务部工作和学习。一路走来,步履匆匆,不觉间2011年已悄

然向我们挥手作别。在这段时间里,我近距离接触了内蒙航信包头服务部,在了解航天信息的发展历程、公司文化的同时,更多的知道了服务部各部门的职能、其日常业务的流程以及服务部的服务范围等。同时学习了税务行业的一些专业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与公司老员工以及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

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感悟良多。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坐下来好好总结自己做过的工作,年底了,静下心来总结这一段工作中的得失、查找自己的不足,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本人就这(来自: :航天集团年终工作总结)一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自从入职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作为

一名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范文TOP100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内蒙航信的技术服务人员,我严格遵守公司服务规范,认真为客户服务,坚持“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学习上认真学习服务规范、积极提高自身技能,开拓创新,努力进取。

二、工作方面

进入公司后,我主要从事金盾方面工作,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在同事和领导的热心指导下,我理解了技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了金盾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能力,对金税工作的日常处理也逐渐熟悉。其实内蒙航信包头服务部的正常运行和每一位同事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我都虚心诚恳的请教老员工。随时总结随时反省,不让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也是我们张哥常常教导我们新员工的话。绝对不允许出现自欺欺人,让别人

以为你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其实什么都不会干,这样对自己的成长很不利,对企业也是不负责任的。

在工作生活中,我逐渐认识到:工作里我们要抛弃个人的利益,把我们的聪明运用到学习技术上,把我们的能力贡献给团队并以团队的形式发挥出来,不搞个人的表现主义。因为这样既损害团队,也伤害了自己。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互帮互助,因为恰是我们互帮互助才使得我们不惧难解的问题,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公司需要有干劲的人,但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不够的。只要有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不但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要知道别人的特长。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成绩征服大家。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个新员工,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公司,干好工作。通过向老员工学习经验并总结,勇于实践,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素质,为能保质保量地

完成工作任务做好基础。

总之,这三个月来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掌握了金盾工作的技术方法,熟悉了金税方面的工作内容,并能够处理一些问题,但与张哥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进取。请领导和同事们监督。

内蒙航信包头高新青山分部xxx

2011年12月7日

篇3:调试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调试公司年终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度,调试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主要支柱之一,能够紧紧围绕集团公司“1336”工作思路,准确判断市场形势,立足长远练好内功,创新发展举措,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开发、项目调试、经营管理、党建工作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业绩。全年员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安全生产零事故、全面完成了公司在年初工作会上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一、20xx年主要

工作回顾市场开发成效显著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夯实公司发展基础。一年来,我们把市场开发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巩固与五大发电公司、东方电气等的合作关系,全面进军国内外电建市场,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全年共签订发电集团电厂2330mw机组、甘肃发电厂2600mw#2机组、东方k厂2600mw机组、户县二电厂吹管技术服务、s厂运行手册编制、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升压站改造、电厂2300mw机组工程2机组调试、国电电厂2600mw机组扩建、华能电厂1600mw机组扩建工程等调试合同9份。在建工程顺利推进,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现场员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品质成就未来”企业核心理念,做到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全力打造电建调试的服务品牌。新疆市项目部针对该工程是循环流化床机组,设计变更多,新技术应用多,新疆冬季严寒大风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克

服重重困难,以调试促安装、土建,理顺各阶段应具备条件,积极参与到设备单体调试当中去,范文写作以优质服务赢得了总包方的认可。神华神东电力发电厂2300mw机组工程是地区最大容量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同时也是哈尔滨锅炉厂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锅炉,这台机组的调试结果关系着调试公司将来在神东电力的市场,他们坚持“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理念,在项目经理王俊洋的带领下,深入现场研究和分析每一个技术难题,认真消缺,确保按期移交生产投入营运。彬长矿区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2200mw发电工程,是东锅厂首台自主开发的2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难度大,现场条件复杂,项目经理郭萌带领现场员工,在循环流化床机组甩负荷试验中实现了新突破,为调试公司在循环流化床调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印尼南望电厂(2300mw)机组得到了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及相关单位的充分肯定、苏娜拉亚电厂首次进行了海

水淡化制水。陕北洁能(洁净煤)电厂机组是陕西省最大的焦炉煤气发电项目,调试公司在焦炉煤气发电调试中实现新突破。截止目前,陕西蒲城发电厂技改工程(2330mw)1号机组、陕西彬长矿区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2200mw)机组、神华神东电力发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神华新疆2300mw煤矸石热电厂、国电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2330mw机组1号机组、青铜峡铝业自备电厂2330mw机组1号机组、发电集团热电厂2330mw热电联产、中水集团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2660mw)工程2机组调试、神木洁能电厂250mw调试工程等9项工程,机组均通过了有关部门168(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后的质量检验工作,已顺利移交生产投入营运。印尼南望电厂(2300mw)燃煤发电机组调试工程、印尼苏娜拉亚(1600mw)燃煤发电机组调试工程、国电第二发电厂(2600mw)机组调试工程、balco(4330mw)机组调试工程等4项工程顺

利推进,受到中外业主的高度评价。涌现出了李琳、陈念重、王俊洋、张波等一批“忠诚企业、服务业主、奉献精品、赢得市场”先进典型,使“电建”调试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以“依法治企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结合“依法治企年”活动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按照“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认真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和控制制度,对公司原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逐一审核、修订、增加或删改,使制度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并统一编辑装订成册,形成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同时自查公司存在的管理漏洞和经营风险,提高公司依法治企水平。制定了调试公司三年规划,为公司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参与编写了火电标准化建设委员会的《达标投产规程》和《火电建设质量管理规程》,编辑《调试手册》,修改完善各个机组调试大纲、制定收资调研控制程序,初步建立循环流化床、海水淡化、

电网安评、脱硝技术、水电调试和节能环保等调试规范,加强对工程项目的

规范化和调试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开展“让业主满意”劳动竞赛和“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活动促进公司管理水平不提高。今年先后有4篇论文在《电力建设》和《清洗世界》发表,有10篇论文获得省公司系统优秀论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以上是《航天集团年终工作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工作、公司、调试、机组、航天、自己、人员、工程技术,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推荐第2篇:航天母舰

航天母舰

B13511

杨弘

201322688

航天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空中活动基地的大型空中战斗群。依靠航天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 一般来说,航天母舰主要有以下类型:按担负的任务,可分为攻击机、预警机、护卫机和多用途战斗机;按舰载机种类,可分为固定翼飞机航母和直升机航母。

航天母舰一般不单独活动,它总是由其他舰只陪同,合称为航天母舰编队,又称航天母舰战斗群。整个航母编队可以在航天母舰的整体控制下,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对目标实施搜索、追踪、锁定和攻击。因其编队可同时使用多兵种、多舰种、多机种,能开辟独立的空战场,真正做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战斗,实现中远海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航天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本土之外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航天母舰是一支航天母舰舰队为中心的核心空中基地。

航天母舰作为支持本土之外空中作战的平台,主要要求如下:

1、运作、维护和支持作战飞机,在使用寿命内允许机种更新,提供基本指挥和控制功能。

2、拥有足够的机动速度和防卫能力。

3、拥有有效的起降作战飞机的能力。

4、拥有同时起降战机的能力。

5、拥有快速空中警戒出击能力。

6、允许长周期连续执行空中任务。

7、允许在动力输出下降的情况下执行空中任务。

8、必须是核反应堆做动力

它率领一支包括4架航天飞机、2艘太空拖船、1个轨道燃料库和1个太空补给站组成的巡天舰队。据悉,美国现已设计出的一艘航天母舰可以配备由近百名宇航员组成的航天军,他们都受过专门的航天作战训练,善于在太空中刺探情报和打击敌方目标。航天飞机可以在航天母舰上面起降,舰上配备了火箭、导弹、原子弹头、激光炮和定向能武器。美国军事科学家预测,到2032年,美国天军将至少有3艘核动力航天母舰部署在太空同步轨道上。2000年9月12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顺利地与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从而为国际空间站技术的未来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空间站也称航天站或轨道站,它是一种能在固定轨道上长期运行的可载人从事太空活动的巨型卫星体。如同地面上的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一样,它堪称是设置在太空的多用途航天中心,是迎送宇航员和太空物资的长久性空间基地。同其它航天器相比,空间站的突出特点是:它有数个对接口,可同时与数个航天器对接组成大型轨道联合体;可变轨机动;可携载大批仪器设备;可在轨道上永久载人;新一代空间站,还具有远高于航天飞机及其它现有空间系统的自主能力和先进性能。正是由于空间站的这些突出特性,也使其不仅可用于科学实验,客观上也孕育了这种技术未来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潜能。正如国外有人预言:随着航天大国太空竞争日趋白热化,“航天母舰”在军事领域的出现已为期不远。

航天母舰,不受地域限制全球到达。可搭载80架战机十五架中型轰炸机五架中型预警机及十架直升机和若干加高空侦察机。人员400人。裸机预计耗资200亿人民币! 机上结构全新轻型材料(前段时间的神龙号能过试验的外金属材料),舰上所有最重的甲板均采用减轻结构。舰舱内实施分隔式密封处理,舰载四只超大型紧急降落伞用于迫降。舰上全新多种我国最高最高级科技,如神七上试验的温度调节氧气循环超小型核电大型密封隔舱以及隐型系统各种航电雷达等等。 动力系统由一座核动力发电站,一座小型备用核发电机,四座大风力发动机,两座大喷气式助升发动机,后两座中型加速推进器。 保护系统由机载防空系统和舰上各类飞机实施保护外,方圆四百公里配置四座无人式防卫塔,搭载对空导弹及激光系统实施全方位跟踪保护,还加上太空配置跟随式激光发射器实施远程防卫。最终的防卫就是本土战略(核)武器了。 无需老旧的弹射系统,15分钟内100架飞机全部进入作战状态。 降落系统由多层、双向气压阻力让飞机一百米内停止,如再加上旧式拉绳和飞机减速伞更安全可靠。目前正在研究磁悬降落起升系统,更高效便捷安全,但技术难度非常高。 空间站容积很大,可装载如长焦距照相机等各种大型复杂仪器。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利用肉眼和各种先进的遥感仪器配合,可侦察监视飞机、坦克、雷达站、导弹发射场、部队集结地等军事目标。如70年代初,美国“天空实验室”在历时171天的载人飞行中,拍摄了4万多张地面目标照片,录制了72公里长的磁带,搜集了大量的军事情报。空间站侦察不仅准确,实效性强,而且效率极高。如礼炮7号5分钟拍摄到的照片工作量,用飞机拍摄两天才能完成。此外,空间站还可执行探测、预警等任务。

199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部曾声称,他们除了利用航天飞机安装大型空间结构、试验军用系统外,还可以作空间战略、战役指挥所。不难想象,如果将指挥、控制系统布置在空间站上,将使其成为天基作战指挥部。指挥员利用定位系统,可直接为火炮、导弹、飞机、舰艇提供敌方目标的精确位置,并引导它们准确攻击和摧毁目标;通过侦察系统,还可以及时对作战效果作出评估;对战场进行全方位指挥、控制和管理。在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曾设想使未来空间站成为立体化战争的指挥中心,用以提高C41系统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并有计划地培养了大批军人宇航员,训练他们在空中的侦察、跟踪能力,甚至还打算进一步把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送入宇宙空间。

空间站还能作为高能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等太空攻击武器的发射平台,用以拦截摧毁宇宙空间的导弹、卫星和飞船等军事目标。空间站由于处于高真空和失重状态,没有气流和飞行振动,所以激光在空间可以有效地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粒子束武器在空间也不会因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而使能量受到损失。70年代初,苏联就曾制定了外层空间部署粒子束武器的研究计划,并在前苏联礼炮号空间站和联盟号飞船上进行过数次粒子束武器试验。80年代,又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了用激光束瞄准并跟踪洲际弹道导弹等一系列激光武器试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也包括了在90年代初建造安装氟化氢激光器的反导弹防御空间站。可以想象,如一旦将导弹、核弹等武器布置在空间站上,则必然会使其具有打击地面、海上、空中等军事目标的能力。

空间站可在轨道上实现长期载人且有变轨机动能力。利用这些特点,既可在空间站上组装建造太阳能电站、大功率通信平台等大型复杂空间军事设施,又可将其转移到工作轨道;甚至还可利用机械臂实现对卫星等军事目标的在轨保养维修或装配。如1989年苏联宇航员罗曼年科在空间站逗留1年的时间里,曾多次在太空进行舱外行走、维修设备、装配太阳能电池等活动。此外,空间站还可向宇宙深处发射军事探测器,组装发射军事卫星,从而大大提高了卫星的运用水平。

据有关分析,航天大国竞相研制载人航天器的长远目标,在于面向未来建立 “航天飞机—空间站—轨道间飞船”这样的庞大航天体系,随之建立起太空军事基地,而空间站作为这个体系的主体,实际上将充当“航天母舰”的角色。因为空间基地,既可以是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停靠的“码头”,也可以是军事作战的天基支援保障系统,同时还可以是“天军”的“营盘”。作为与空间站相配套的航天器,前苏联曾长期在试验一种实验型小型载人航天飞机样机,用以作为载人空间站的“护神”和太空防御攻击武器。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太空军事化的不断加剧,人们会看到,一个包括航天军等若干兵种组成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新军兵种——太空部队将崛起。届时,以天战为核心的空间站,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新科技的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思考,从冷兵器到枪械,从陆地转战天空,是非孰坏,还要靠每一位地球人的共同努力!

推荐第3篇:航天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迎来90岁生日。9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坚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90年艰难探索、铸造辉煌,90年筚路蓝缕、弦歌不断。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威望越来越高,政治上越来越成熟,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成熟的、有远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艰苦卓绝的开展了各项事业。建国后不久,中国的航天事业便提上了日程。1956年2月,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1956年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根据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新技术协定,1960年前,苏联曾对中国建立火箭导弹研究、试验机构和仿制苏制导弹提供援助。之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开始独立研制各类导弹和火箭。

中国自古就有着“嫦娥奔月”这样的飞天梦想,中华民族充满着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富有远见卓识的党的领导人的推进下,靠一大批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中国开始了现代航天事业。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一次次超越梦想的背后是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的结果。上个世纪50年代,数以十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部队和建筑工人从四面八方秘密向大西北开进,开始了导弹、原子弹研制试验基地和工业企业建设的巨大工程。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几乎是一张白纸,在外国的技术封锁,苏联又中止援助,撤走专家的情况下,我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航天技术难关,“两弹一星”的精神开始萌芽。中国的科学家们战胜了重重困难,仅用10来年时间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研制了导弹和核潜艇,发射了人造卫星,书写了中华民族振兴史上最辉煌的篇章,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邓小平同志在表彰我国“两弹一星\"时提出\"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当“两弹一星”的成功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候,中国的飞天梦也正在孕育之中。1992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做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航天作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工程,与当年白手起家不同的是,一开始就承继了无数前辈创业者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出口限制,对载人航天核心技术更是严格控制。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能依靠别人、依赖别人。中国搞载人航天,只能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一定要以持续的技术积累作为基础。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到处留下了航天人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都将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不断前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谱写航天事业新的壮丽篇章。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成绩背后是党的正确领导,政府的正确决策,以及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我们还应该增强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一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博心,坚决拥护党,拥护党的纲领和政策。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尖端科技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正是因为有了党的正确指引,有了党的大力支持,有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了党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中国才能有今日如此大的成就,中华民族才能重新找回自信。

一直以来,我党团结在以胡锦涛为中心的领导集体下,努力开拓,积极进取。秉承了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带领着全国人民艰苦创业,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明证,是对我党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的肯定和支持。新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2011年,全党全国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再接再厉、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11-5-12

推荐第4篇: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我国“921”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返回时间: 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神舟二号 2001年01月10日 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飞船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于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 2002年03月25日 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 中文名: 神舟三号飞船 所属国家: 中国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返回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 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 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神舟三号飞船“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

中文名: 神舟四号飞船 所属国家: 中国 发射时间: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返回时间: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中文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 杨利伟 返回时间: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神舟六号任务徽章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中文名: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在轨时间: 115.5小时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翟志刚出舱作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中文名: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发射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搭载航天员: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返回时间: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神舟八号飞船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中文名: 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时间: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主要任务: 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发射塔架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中文名: 神舟九号飞船 简称: 神九 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 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洋 ( 女 ) 景海鹏 刘旺

神舟十号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主要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发射,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加上发射与返回,其中停留天宫一号十二天,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回归地球。中国第一艘应用型飞船,首次太空授课

神舟十一号 (预计)2015年 晚于神舟十号一个月发射,将与神九对接,载人短期管理空间站。

盘点历次神舟飞船(从神一到神十)

神舟一号: 无人飞船 中国第一艘模拟飞船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时间: 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间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 无人飞船 中国第一艘正式飞船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 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神舟三号:搭载模拟人 中国第一艘搭载模拟人的飞船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着陆时间: 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 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搭载模拟人 中国第一艘正式模拟人飞行飞船 发射时间: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着陆时间: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航行任务: 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评论反应: 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神舟五号:杨利伟 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行飞船 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9时 着陆时间: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航行任务: 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评论反应: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航 天 员: 杨利伟

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中国第一次多人多天载人飞行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 着陆时间: 2005年10月17日4时07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航行任务: 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航 天 员: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着陆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中部

航行任务: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 航 天 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搭载模拟人 中国第一次交会对接,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 着陆时间: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行任务: 与天宫一号对接 航 天 员: 无人飞行器

神舟九号:景海鹏、刘旺、刘洋 中国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第一次手动交会对接

发射时间: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着陆时间: 2012年6月29日10时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行目的: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 航 天 员:景海鹏、刘 旺、刘 洋(女)

神舟十号: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中国第一艘应用型飞船,首次太空授课 发射时间: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着陆时间: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航行目的: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推荐第5篇:航天中国

中国是一个底子薄、人口多、工业基础差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年代,始终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选择有限目标,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策略。我们首先发展了进入空间的能力,随后发展了空间应用的能力,在国家经济实力壮大之后,开始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发展深空探测的能力。经过5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和配套能力。实践证明,我们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之路。

1.进入空间的能力

开展航天活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进入空间的能力。因此, 中国航天事业的早期活动集中在火箭技术的开发研制上。1970年,我们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首枚液体运载火箭长征1号,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中国开展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30多年中,长征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提髙。1981年,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1984年突破了低温发动机技术,成功地将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80年代末,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1990年长征2号6捆绑火箭首发成功,为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打下了基础。

90年代,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高,从1996年10月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9次成功的发射,将载人飞船和各种卫星送入不同轨道。

2007年7月初,长征火箭刚刚完成了第101次成功发射。目前,长征运载火箭己形成了谱系,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5吨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满足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各类有效载荷的需要。

2、空间应用的能力

当火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卫星研制计划,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在通信、遥感、导航定位和科学实验卫星四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广播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7个卫星系列。至今,我们研制并发射了 80多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28颗卫星。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发展广播通信卫星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开辟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新时代。此后,发展了东方红2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近期成功开发的东方红4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10.5千瓦,适用于大容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等,将满足中国卫星通信的需要。目前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已研制并发射了鑫诺2号直播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并正在为委内瑞拉制造新的通信卫星。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对国土资源的勘查、环境的监测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发展不同用途的遥感卫星。

上世纪70年代发射了首颗返回式卫星:80年代发射了首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90年代发射了首颗数字传输对地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21世纪初又发射了首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海洋1号。迄今,己经形成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遥感卫星系列。

在气象卫星方面,目前我们拥有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2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在中国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各国均可以接收它们传回的气象资料。

在地球资源卫星方面,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号,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卫星——资源2号,实现了三星联网。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21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利用海洋卫星获取海洋基础信息对于发展海洋事业尤为重要。我们先后发射了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对我国沿海海域进行了大虽观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1975年至2007年,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工作时间最长达27天。这些卫星不仅用于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还利用返回式卫星平台,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己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己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71年至2007年,我们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包括8颗实践号与2颗探测号卫星,形成了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以及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我们研制的探测1号和2号参与了中欧共同实施的双星探测项目,与欧洲的4颗团星配合,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对地六点观测,探测了地球空间的环境现象及发生、发展机理。

3、载人航天的能力

中国在2003年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轨道。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对载人航天计划开展论证。1992年,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已经掌握大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返回技术的条件下,中国政府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从1999年至2002年,先后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飞船,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驾驶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两名航天员乘坐祌舟6号实现了2人5天、

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我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与俄美飞船不同,我们的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为3名航天员提供舒适的环境,不仅可人货合运,还可一船多用。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和留轨试验舱的功能,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为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奠定基础。

4、深空探测的能力

在拥有了运载火箭、卫星和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后,2004年,中国政府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促进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发展的盖要,做出了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的决策。中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即“绕、落、回”。目前正在实施第一阶段“绕”,即开展绕月探测:发射环绕月球运行的探测器,对月球表面进行三维成像,探测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和地月空间环境,并为第

二、第二阶段月球软着陆选择着陆场。这颗探测器以中国古代传说“嫦娥奔月”中的美丽少女的名字“嫦娥”命名,运行在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寿命1年。目前,我们基本完成了研制和测试工作,今年下半年将发射升空。

5、逐步完善形成了航天工业基础能力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己经具备了较强的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昔理能力,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推荐第6篇:航天之见

航天航空之我见

——航天航空的发展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

古代火箭的发展、16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兴起使人类得以从幻想转向科学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批航天先驱者。他们开始研究和解决航天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还着手设计和试验火箭。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努力,人类终于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创了航天纪元。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到1984年底,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欧洲空间局先后研制出近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器发射场,设计、制造和发射了3022颗人造地球卫星、100多个载人航天器及109个空间探测器,建立了完善的跟踪和测量控制系统、地面模拟试验设施、数据处理系统。约有40个不同用途的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一些不能独立研制或没有条件发射航天器的国家通过购买、租用或委托发射也有了自己的卫星或获得卫星服务。航天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苏联的航天站已能在太空持续运行58个月,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236天22小时50分。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14次飞行,完成了运送和回收卫星的双向运载任务。先后有14个国家的150余名航天员进入太空,12个人踏上月球。空间探测器已经成功地考察了太阳系的许多行星,实现了在金星和火星上软着陆,探测了水星、木星、土星,有的将飞出太阳系进行科学探索。几十年的航天活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通过几千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飞上长空、探索宇宙的美好愿望,迎来了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航空航天时代。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应用,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将出现更大的飞跃,将在发展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信息、能源和材料的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航空技术将运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来发展性能更优良的产品扩大应用范围。航空器将进一步向一体化、综合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新动力、新气动布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改善飞机的性能。飞机的载重能力、机动性、适应性和经济性都将有新的突破。即使是制造噪声低、污染少、经济性能好的远程超音速客机这样一类复杂的飞机,从科学技术角度来说,也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人们对这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以及是否值得花费巨

大的人力和物力。这种飞机将把洲际旅行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航空运输将会更普及、更安全、更经济,为人类的工作、旅游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航空器将在农业、牧业、渔业、探矿、气象、体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航天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的新阶段。直接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应用卫星正向高性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航天活动进一步商业化。随着航天飞机和其他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使用、空间组装和检修技术的成熟,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各种大型空间系统。在近地空间将建立起永久性航天站、太阳能电站和空间工厂,甚至可能建立空间城市和开展空间旅游,太空将成为人类频繁往来的新场所。利用永久性航天站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可促使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产生新的突破。从太空将获取信息、材料和能源,直接造福于人类。航天活动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生态、环境和人口等问题开辟多种新途径。各种空间探测器可能飞遍太阳系的“天涯海角”,为揭开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起源之谜提供资料。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到达火星和其他行星,还面临着费用过于庞大和许多有待克服的困难。恒星际航行只有在光子火箭获得成功和很多有关科学技术有了更大发展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新概念飞行器有望得到持续关注和发展。未来的航天运载技术将更加体现出导弹与运载技术融合、卫星与运载技术融合、航空与航天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智能材料技术与仿生扑翼飞行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应用;基于核推进、电推进、离子推进等新型推进技术的新概念飞行器也将得到持续的关注和发展。

另一方面,未来航空航天的军事应用将会进一步强化,太空武器有可能进入实用阶段。但是,人类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和平、进步、幸福是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愿望。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要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将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在这个人类空前规模的伟大事业中,约占人类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必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7篇:航天知识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点击数:

386次发布时间:2013/11/20 16:35:00 录入:

zhangxueshan

分享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曙光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长二捆”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航天员选拔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

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上太空。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盘点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任务的十大不同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可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

接。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推荐第8篇:航天发展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又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这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阶段。

2011年 天宫一号

中国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重点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天宫一号由实验舱、资源舱构成,重8.5吨,使用寿命2年。天宫一号发射后两年内,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

2011年 神舟八号

在天宫一号发射后不到两个月,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2011年11月1日发射升空,在11月3日与天空一号实施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飞船将航天员或货物输送到在轨运行空间站的关键。2012年 神舟九号

中国在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船,搭载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期间进行了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试验,全面突破和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2013年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被顺利送上太空。

2013-06-11 22:27 提问者采纳

神州五号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杨利伟神州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费俊龙、聂海胜神州七号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州八号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10秒 搭载模拟人神州九号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州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平

于12日10时抵西昌发射场。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344秒,“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3]

推荐第9篇:航天科技成就

·从东方红到嫦娥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早在50年代末期,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我国科学家们就为之辛勤工作。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建设者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一个个新的试验场区和测控点站,为卫星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卫星临近发射前周总理还指示:在发射场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举国努力之下,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顺利发射升空,开创我国航天事业大旗。...[详细]

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直到今天,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轨道之上。

“长征”运载火箭

航天事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火箭。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神舟系列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完成了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开创中国航天新一页。

·神六宇航员返回地面

神六航天员从返回舱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

·神七开创太空行走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

·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实现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 神舟六号尝试太空生活

船,还是那艘“船”;箭,还是那支“箭”,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

·2008年 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员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奔月承载大国千年之梦

“嫦娥”奔月,不仅寄托着国人探秘月宫的渴望,更承载着国人征服苍穹、向往外太空的大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默默地挥汗躬耕。从楼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中国近代的鸟人试验;从明朝官员万户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点燃椅背上的47支火箭,到29年前,中国专家欧阳自远在0.5克月岩石上的辛勤钻研;再从“神五”、“神六”飞天,到今天的“嫦娥”奔月„„中国人一路走来,沉着而充实。...[详细]

·嫦娥一号,完成既定目标

嫦娥总师欧阳自远称,“嫦娥一号”的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个科学目标顺利完成。第一,获得了月球0度到南北纬70度之间的全月面图,第二,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种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矿物。第三,完成了研究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做过,我们也较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第四,完成了月球环境探测,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中国仍需努力

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任务,嫦娥二号也即将升空,但载人登月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总师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二号”还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对于我国何时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问题,欧阳自远指出,首先要完成无人探测阶段,之后才能实施载人登月,否则就是冒险。我国会认真加快自己的速度,但没有定下具体时间。

·2011年我国将发射神八天宫等20余颗卫星(船) 2010年12月28日17:23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201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这是记者在今天下午该院举行的“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获悉的。

2010年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顺利完成了以嫦娥二号、北斗二号为代表的14颗卫星连续发射成功,取得了卫星出场和发射“双破十”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

颁奖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0年发射型号两总代表为“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颁奖,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研究院青年员工在全年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颁奖现场还举行了2011年发射型号青年突击队决战宣誓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向2011年发射型号青年突击队授旗,并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表达了全院干部职工征战2011年的信心与决心。

推荐第10篇:航天科普知识

航 天 科 普 知 识

今天,我来带领大家进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东。

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会喜欢航天,他说:“在学校里的版报上,说一个人登上太空,那个人刚好叫张海鹏。他想如果他也能航天,于是,他就有了这个梦想。”

记者还采访他,时间长,你们会带些什么。他说:他们吃的饭,都包装好,只需要简单的热一下,就好了。而且还要一些家人的照片,如果想念家人了,怎么办?设计人还特意安装了可以私人聊天,想手机一样。

记者问:“你和陈东是不是要配合默契。”当然了,你一伸手,就要知道你要什么东西,如果出差错,那就是最可怕的事情。

等我长大了,也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

第11篇: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集中学习3.20上午学习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致电热烈祝贺,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伟大祖国的荣耀。天技术、进行有人参精神内涵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航天精神: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921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

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 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精神意义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迈出更大的步伐。我们的事业光荣伟大,我们的任务艰巨繁重。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壮志豪情。我们一定要把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今后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神舟六号飞天彪炳史册,载人航天精神光耀神州。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激发亿万人民的智慧和热情,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谱写我国航天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新篇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建院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完成国家交给的型号研制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重责任,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使命,以促进干部职工全面发展为着力点,紧紧围绕科研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空间技术研究应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自主研制和成功发射了60多颗卫星、6艘神舟飞船,在载人飞船、卫星回收、空间遥感和通信卫星技术等多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双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开展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和“富国强军、再创辉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用神圣的使命鼓舞干部职工,用严峻的形势警醒干部职工,用美好的前景激励干部职工,营造了“聚精会神抓型号、全力以赴保成功”的良好氛围。

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杨嘉墀、王希季等著名科学家爱国奉献、务实创新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举办“马祖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5周年新老员工座谈会”和“神舟飞船队伍先进事迹报告会”,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为航天事业建功立业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利用型号发射成功、重大纪念日等契机,组织“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50周年铜像揭幕”、“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揭碑仪式”,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努力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境界,收到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良好效果。

二、倾力打造具有航天特色的神舟文化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为契机,在深入挖掘、提炼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化,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的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神舟文化”。

通过发布系列神舟文化产品、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切实加强神舟文化理念的宣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使“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成为广大员工的座右铭,并转化为推动我国空间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广泛开展以“铸造国际一流、构建和谐航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面对国际空间技术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面对航天型号任务重、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进度要求紧的特点,为推动我国空间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科研生产和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了以“铸造国际一流、构建和谐航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

结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任务,广泛开展了“让党和人民放心、让各级领导放心、让航天员放心、让全院干部职工放心、让自己放心”和“一次做好、次次做好、追求更好”的庄严承诺活动,以“学习、凝聚、放心、成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吃透技术的能力、严慎细实的作风、确保成功的决心”为主题的神舟团队建设,极大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为航天事业拼搏奋斗的巨大热情和主动精神,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臵,做到与中心工作同计划、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制定达标管理办法,实行精神文明建设达标量化管理,并把考核结果与单位的工资总额挂钩。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注重发挥各级行政领导和型号“两总”的主体作用,专职党群队伍的骨干作用,以及广大班组长的依托作用,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覆盖全体员工和中心任务全程的工作机制,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绕地球一周并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于1962年2月20日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这两个国家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都进行过多次无人飞船发射试验。

人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这就是载人航天。航天员所乘坐的航天器就是载人航天器。

众所共知,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众多的益处。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一些难题。人有独特的能力,如应急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主动的维修及调控功能。人有知觉和感觉,如视、听、触和运动感觉、有冷、热、嗅觉和平衡感等。人对信息处理和观察外界变化非常主动,还有认识能力,以及联想、总结、分析和综合记忆力等,其中有些是“电脑”不能代替的。人的控制和运动能力是载人航天中主要活动之一,包括力量的产生和运用、运动速度的控制、自发力控制和连续调整控制等,这些都对空间的操作活动有决定意义。即使一切都是自动化、智能化,也离不开人的介入,如虎添翼的道理就在于此!

航天意义

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用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试想航天员们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它可以比无人的探测和遥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而太空工厂的工艺加工几乎成了“魔术”,它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可以制造地球上难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灵丹妙药”以及有关产品。太空工厂的产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也许还会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可以预料,印有“太空制造”字样物品将会不断地投放市场。

载人航天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载人航天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体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前首先要做的是人们到太空旅游、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因为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我国现已基本具备上述基础,所以才发射了载人试验飞船。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呢?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国家载人航天大系统,或称载人航天体系。因为这个体系是国家直接支持和规划的,这个体系又是在航天技术日趋成熟的条件下建立的。例如,地面发射基地的建设,指挥管理系统的组建、跟踪、遥测、遥控和通信网络的组建,火箭与推进系统的建设,航天器制造工艺中的新材料的研制,发射、回收等技术均已成熟和具备的情况下,重点是航天员系统的完善。它涉及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太空,建立航天员的训练基地,建立航天医学体系,结合航天器研制建立航天员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组织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前、中、后的医学监督与保障工作,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结合载人航天器研制增设应急救生系统等等。

中共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六届四次会议精神

集中学习时间:3.20下午 主讲人:许祥

3月6日,中共满族自治县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

会议在行政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县委书记傅海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上,县委书记傅海旺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李西平宣读《中共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的决定(全会审议稿)》;县委副书记李树德宣读了《中共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关于学习航天精神推进丰宁绿色崛起的决定(全会审议稿)》;县委副书记唐越宣读《中共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关于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确权和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的决定(全会审议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宪军就全县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最后,县委书记傅海旺结合到丰宁开展工作的走访调研感受和与先进地区对比体会,针对丰宁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作重要讲话,并向各单位各乡镇提出六条工作要求。

第一,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好中央、省、市各级会议精神,并结合丰宁工作实际集中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他强调,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县上下要按照动员会的部署,抓实抓好。那么,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就是提高思想认识,行为不正、思想不通是没有办法干事创业的,不能用老思维***惯指导现在的工作,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扎根于我们的思想中、体现到我们的行动上。通过反思、找差距,利用理想信念之钙治治软骨病,进而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真正温暖老百姓的心,真正温暖干事创业者的心,从而激励更多干部群众在事关发展大局的工作中真真正正干一些有意义的事。

第二,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凝聚全县人民意志实现赶超跨越发展。他指出,丰宁跟其他县区相比,落后的情况严重至极。丰宁落后的原因不是百姓不忍吃苦,干部不忍受罪,不是领导没有领导力,不是没有经验,真正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扎实做事,用于担当,做事精准的工作精神,人穷但志不可短、知耻而后勇,我们有必要学习航天精神,用以塑造丰宁形象、激发丰宁发展。把航天精神中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理想信念用到推动丰宁发展上来我们一定会有所成就。

第三,加强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突破、奋力跨越赶超。丰宁部分工作与先进地区比还很落后,在运用改革、开放、创新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力度和举措还不到位。面对现实,丰宁有必要补好课,直面困难,稳步快速地予以推动。当前,丰宁不仅渴望开放更需要开放,但是不能有头无尾,外热内冷,要真正改变广大干部的态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确保“开放”掷地有声。另外,要在制度和机制设计上、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在思想思维上寻求突破。只有突破才能摆脱传统工作束缚,推动发展。我们有必要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于全县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中,打造全县经济发展的动车组,为丰宁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要确立两大任务、做好五篇文章,加速绿色崛起,建设山清水秀、富足祥和的丰宁。两大任务是做好生态建设和脱贫甩帽工作。生态是丰宁的金字招牌更是全县人民安身立命之根。全县上下要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战略进一步转化为任务,持续用力做好生态保护。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定不移抓好禁牧,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做好生态建设努力争取上级支持,正确使用项目资金,确实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要注重“发展生态”的理念,运用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的生态化,引导企业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同时在上项目时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走边破坏边修复的老路子,选择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好项目。丰宁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但脱贫工作更要持续用力的抓实抓好,确保丰宁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脱贫甩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抓脱贫更要建立精准的脱贫机制,并要一抓到底。

做好五篇文章就是要做好产业、做好城市、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平安丰宁建设、做好破解要素瓶颈等工作。做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构建符合丰宁实际的产业体系。要培育壮大黑色金属采掘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现代物流业6大产业。做城市就要积极稳妥的走丰宁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通过完善路网、管网、规范房产市场进一步做大县城,同时做好,凤山大滩城镇建设、统筹好城乡发展。做民生就是做好医疗卫生、调整教育布局、提高各类人群就业率,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做平安丰宁建设,就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为百姓打造和谐安全环境。破解要素瓶颈,就是要突出解决用水紧张、电网路网结构不优等瓶颈,进一步打造优质的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投融资平平台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弱化事前审批、强化事后监管。

第五,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引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要重点抓好民管会经验推广、帮扶支部建设及年底村两委班子换届基础工作。

第六,要树立五种思维、守住三条底线,增强三种意识。要以系统的思维、系统的办法;市场的思维、市场的机制;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办法;创新的思维、科技的手段;法制的思维、法制的手段,多想办法、处理问题。要守住既得利益的底线,体现和尊重群众的利益;要守住法律的底线,做科学正确决策;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做真正的人民公仆。要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利用好国家加大扶贫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有力战略举措,顺势而为,有所作为,为推动丰宁发展贡献力量。

第12篇:航天科技成就

·从东方红到嫦娥 毛泽东 : “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早在 50 年代末期,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我国科学家们就为之辛勤工作。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建设者们历 尽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一个个新的试验场区和测控点站,为卫星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卫星 临近发射前周总理还指示:在发射场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举国努力之下,东方红一号在 1970 年顺利发射升空, 开创我国航天事业大旗。...[详细] 东方红一号 1970 年 4 月 24 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 1 号卫星重 173 千克, 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 441 千米、远地点 2368 千米、倾角 68.44 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 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直到今天,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轨道之上。 “ 长征 ” 运载火箭 航天事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火箭。中国自 1956 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 年 6 月 29 日,中国 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 1 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 1 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今, “长 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神舟系列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 1.7 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完成了 21 小时 23 分钟的太空行程,开创中国航天新一页。 ·神六宇航员返回地面 神六航天员从返回舱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活动。 ·神七开创太空行走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 19 分 35 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 9165 公里。 · 2003 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实现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 小时 23 分钟的太 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 年 神舟六号尝试太空生活 船,还是那艘“船” ;箭,还是那支“箭” ,从“五”到“六” ,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 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

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 ·2008 年 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航天员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 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 嫦娥 ” 奔月承载大国千年之梦 “嫦娥”奔月,不仅寄托着国人探秘月宫的渴望,更承载着国人征服苍穹、向往外太空的大国之梦。为了这个 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默默地挥汗躬耕。从楼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中国近代的鸟人试验;从明朝官员万 户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点燃椅背上的 47 支火箭,到 29 年前,中国专家欧阳自远在 0.5 克月岩石上的辛勤钻研;再从 “神五”“神六”飞天,到今天的“嫦娥”奔月……中国人一路走来,沉着而充实。...[详细]、·嫦娥一号,完成既定目标 嫦娥一号, 嫦娥总师欧阳自远称, “嫦娥一号”的任务完成的都非常出色,原定的四个科学目标顺利完成。第一,获得了 月球 0 度到南北纬 70 度之间的全月面图,第二,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多种元素分布以及所含的矿物。第三,完成了研 究月球内层土壤各个地方的厚度,以此估算月壤中氦-3 的资源量和分布特征。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世界上其他国家 没有做过,我们也较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第四,完成了月球环境探测,了解了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中国仍需努力 载人登月尚无时间表, 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任务,嫦娥二号也即将升空,但载人登月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总师欧阳自远表示, “嫦娥二 号”还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 对于我国何时能够实现载人登月的问题,欧阳自远指出,首先要完成无人探测阶段,之后才能实施载人登月,否则 就是冒险。我国会认真加快自己的速度,但没有定下具体时间。· 2011 年我国将发射神八天宫等 20 余颗卫星 ( 船 )2010 年 12 月 28 日 17:23 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人民网北京 12 月 28 日电 (记者赵竹青)2011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迎来以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 代表的二十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这是记者在今天下午该院举行的“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获悉 的。 2010 年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顺利完成了以嫦娥二号、北斗二号为代表的 14 颗卫星连续发射成功, 取得了卫星出场和发射“双破十”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1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将迎来以

第13篇:航天大事记

原标题:神舞苍穹 天长地九

随着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直飞太空,神舟九号三位中国航天员开始了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人第四次探访太空。从1992年起步,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短短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今天,又开始了有人控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全新探索。

综合新华社电

神舟一号

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

亮点:考核了飞船5项重要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调姿和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

神舟二号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

亮点: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

神舟三号

首次装载了模拟人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

亮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还完善了回收过程安全着陆技术。

神舟四号

达到可以载人的程度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

亮点: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还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

航天员:杨利伟(男)

亮点: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

航天员:费俊龙(男) 聂海胜(男)

亮点: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神舟七号

我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

航天员:翟志刚(男) 刘伯明(男) 景海鹏(男)

亮点: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天宫一号

安装对接口的太空实验舱

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

亮点: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等待神舟系列飞船对接,最终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

神舟八号

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

亮点: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神舟九号

我国首次载有女航天员的飞船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景海鹏(男 第二次飞天) 刘旺(男) 刘洋(女)

亮点: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未来,随着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中国将完全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性基础技术。

我国下一步将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再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预计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曙光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长二捆”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航天员选拔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上太空。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盘点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任务的十大不同

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可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第14篇:航天梦

航天梦

宜宾市农业街小学五年级一班张紫钰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中秋团圆节时,家中大人总是会给小孩讲述关于嫦娥与后羿、月兔与桂树的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我们都会一边抬头望着那圆圆的明月,一边问道:“那里生活着的玉兔和嫦娥是否也会过中秋节?嫦娥会不会后悔吃掉长生药而在广寒宫中生活?他在那里生活的好吗„„”

为了了解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各国的科学家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在1969年美国“阿波罗”2号载人飞船将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三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在三位宇航员与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人员对宇航员说:“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女子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只中国大兔子。”宇航员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个兔女郎。”

2013年12月1时30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推上太空。“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开始了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之旅。我们中国人终于能登上月球寻找我们的“中国兔女郎”,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第15篇:航天精神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国外影响

与美苏曾经发射的空间站相比,将作为小型空间实验室的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个“小个子”。“天宫一号”重量为8.5吨,而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也有20吨重,更不用说眼下450多吨重的国际空间站。然而,这个“小个头”含义丰富,意义深远,难怪引起全球关注和热议。

整装待发的“天宫一号”肩负着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技术基础的重任。美国著名太空政策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约翰·洛格斯登说:“这是中国朝着计划10年后建造更大规模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

对于中国人而言,“天宫一号”更加意义非凡,它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拓展。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指出,它代表了中国愈加宏伟的民族抱负与科技理想。

“天宫一号”无疑将创造中国的许多第一次,意义深远,人们对“天宫一号”发射翘首以盼就不难理解了。

航天大国普遍的共识就是,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发展的必经之路。载人航天以及建设空间站与不载人航天差别巨大。为了保证人的安全,所有因素都要全面考虑,技术上要求更高。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建设空间站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体现。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与美俄等国家相比,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天宫一号”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开始。英国路透社就此报道说,从技术角度讲,作为技术测试平台的“天宫一号”,即使取得成功,它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也只是模仿了40年前美苏所做过的事情和技术。

“天宫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洛格斯登认为,“天宫一号”的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一步步稳步前进的结果;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中国希望借此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若取得成功,中国宇航事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空间站建设不仅是民族自豪的体现,它担负的是全人类探索未知太空的使命。许多在地球上无法做到的事情,需要在空间站才能做到。除了作为目标飞行器来训练太空对接,“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以开展科研活动。“天宫一号”及其后续项目也需要寻找好的科学项目,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得新的发现做贡献。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

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从几代航天人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中国航天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一、自力更生是中国航天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自力更生的本质是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人并不笨,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当年一些大国封锁、扼杀我国,逼得我们非自己干不可。我们选择了发愤图强走自行研制的道路。虽然很艰苦,但走通了,而且路越走越宽广。

二、大力协同,全国一盘棋。

航天事业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没有全国的大力协同就没有航天事业的今天。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工程为例,七大系统的协作厂、所,有上千个,涉及到国内绝大多数行业部门。在最后的发射和回收的过程中,涉及到海、陆、空军、外交部等部门和多个省市几十万人的协同工作。有的关键事件要做到分秒不差。中国在航天上的投资只有美苏的几十分之一,可是出的成果并不少。能做到这一点,集中领导、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三、严谨务实,实干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过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我认为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的成长更为重要。每攀登一级更高的技术台阶,都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关。每次飞行试验的故障分析和排除,不知要付出多少个不眠之夜。实干精神体现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同时,也体现在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和“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科学态度上。

航天工程都是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它包含若干分系统和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无论哪一个零件出问题,都会使火箭、飞船掉下来。因此,在设计和生产中,我们都把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放在首要地位。尤其神舟六号载人飞行,我们的可靠性为97%,安全性达到了99.7%。这是我们50年来研制所有的各种型号,从来没有过的高指标。我们采取了各种安全性、可靠性保证措施,从方案设计开始,扎扎实实按工作程序和细则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使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圆满完美地完成任务。

四、发愤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核心。

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发奋的精神,就不会干出什么大事的。几代航天人都为航天事业贡献了他们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改革开放以前,在航天部门工作的人,从不与外界甚至自己的亲友谈及自己的工作,也不能发表与型号有关的论文,大家都默默无闻地做无名英雄,无私地奉献着。老专家中有不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回国,他们放弃了在国外的优厚生活和工作条件,把他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奉献给了祖国。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921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当代大学生学习航天精神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我国很难从国外获得关键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表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他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允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

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

结合我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多启示。首先,坚持自己的梦想,塑造强大的自我。大学生必须又有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不懈的奋斗。中国一代航天人从1956年开始,就有用航天将中国打造成世界强国的梦想。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以及东方红一号卫星,再到洲际导弹,无不体现中国航天人的梦想情怀。大学生须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以航天精神为榜样,有计划,有目标的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

其次,认识自我,自信的去迎接挑战。中国航天人从1955年就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对中国形成安全威胁的唯一国家就是美国,那么我们也必须同时拥有自己的战略洲际导弹对美国构成威胁,到1999年8月2日,第二代战略洲际导弹问世,他可以威胁到美国的每一篇领土,可以说中国在太平洋发射导弹,美国日本很难拦截。随后它为50年大阅兵提升了政治力量。日本从来不敢去北方四岛的原因是俄罗斯太强大。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当认识自我,自信的迎接挑战,强大自我。

最后,大学应当在大是大非面前抵挡诱惑。中国的航天之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遭受了挫折。当时有两大派系,派系间争斗将一名剑桥留学生乱棍打死,周恩来听到后痛心疾首。就在东方红卫星升空前,两派的斗争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总指挥围困在大楼里。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大喊:“给卫星总指挥让出一条道来。”众人齐刷刷的让出一条道来。总指挥出去了此后全场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从而有了响彻神舟的东方红一号,任务圆满完成。所以说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学生应当抵挡诱惑,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报效自己的祖国。

结束语:

为什么中国航天的成功率接近100%?那是因为中国航天不能失败,失败就是丢中华民族的脸。丢全中国人的脸,所以中国航天不能失败,也绝对不允许失败。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必须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用航天精神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神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代表航天事业的航天人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它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6篇:载人航天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中国载人航天史: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神六”的降落伞创了3项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

神舟六号降落伞主伞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这种降落伞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降落伞,比俄罗斯现在使用的“联盟-TMA”飞船降落伞还要大200平方米。

■缝纫难度最大

巨型降落伞是依靠人工一针一针缝起来的。侯鹰说,降落伞是由1900多块小布像鱼鳞一样连接而成,布与布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伞布看来薄如蝉翼,却非常结实。布料经过防灼处理,可以耐住高温。

■可靠性最高

为确保安全性,科研人员做了成千上百次的试验。科研人员还进行了故障模式的试验。主伞1200平方米,备份伞760平方米,分别装在两个伞舱里。如果主伞出现故障,就会被切断抛掉。备份伞虽然小一点,但是仍能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有三步骤: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

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第17篇:航天大事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11月17日返回地面。3日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14日组合体分离并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

标志着中国成功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搭载3名宇航员,包含首位女宇航员刘洋、景海鹏、刘旺。在太空停留13天,与29日10时03分返回。任务是实现航天员受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返回地面,目标,我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第18篇:新建航天

自荐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张罗超,是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三年的大学生活,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系统学习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学习了航空概论等方面的知识,并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向导,努力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英语方面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了英语A级。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脚踏实地的办好每一件事情。

积极参加操作性较强的实习,加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我深知,在社会中,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所有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我还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和兼职。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期盼贵公司能给我一个证明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坚信我一定能为贵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谨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前程似锦。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时间:2011年9月17号

第19篇:航天无锡

航天无锡(738)疗养院简介

航天无锡(738)疗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省级山水旅游度假区内,占地总面积8.7万平方米。疗养院背山面湖,依山而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它独特的韵味,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山色空朦,鸟语花香。临窗眺望,可见万顷碧波,点点渔帆。

疗养院创建于70年代,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局。经过近三十年的经营与建设,疗养院逐步发展成集健康体检、会务、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型疗养院,是各单位进行体检保健、会议、培训、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更是都市人调整自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疗养院全体员工秉乘“立足航天,面向社会,用心服务,宾至如归”的宗旨,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

地址:无锡市大浮西渚头1号

2010年,疗养院按照星级酒店标准投资改建的神舟协作楼,位于景色宜人的太湖湖畔,拥有各类客房24间:其中行政标房16间,行政大床房5间,特色套房3间,均配备高速宽带的因特网接口和大屏幕液晶电视,让您在清晨湖光的映射中,感受自然气息,享受现代服务

疗养院拥有设施先进、各种形式会议室8间,有课桌式、回字形、圆桌形、排椅等,其中云舒阁、滟澜厅位于神舟协作楼内,豪华高脚挂式吊灯与水波淋漓环湖外景交相辉映,低调中彰显尊贵。所有会议室均配备投影仪,并能根据客户特殊需要提供涉密服务,一次可接待200人左右的各种会议团队。

航天无锡疗养院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疗养院,总面积8.7万平方米,它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南邻三国、水浒城,是集医疗体检、疗养、会议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

航天无锡(738)疗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省级山水旅游度假区内,总面积8.7万平方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了疗养院独特的韵味,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山色空朦,鸟语花香.临窗眺望,可见万顷碧波,点点渔帆.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疗养院交通十分便利,众多著名景点近在咫尺.诸如杨梅,水蜜桃,葡萄,柑桔等各种时令鲜果芬芳诱人,白虾,白鱼,银鱼等太湖鱼虾鲜美可口.完善的设施与周到的服务让来宾交口称赞

新改造装修的体检中心条件一流,环境幽雅,拥有一支医术精良爱岗敬业的医护队伍,可以提供医疗体检服务及健康咨询,理疗健身,按摩,药浴等项目的服务

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疗养院发逐步展成集康健,会务,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型疗养院

地处风景优美、碧波荡漾的太湖湖畔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738疗养院,今年前7个月已接待体检人员8200余人,在树立品牌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738疗养院近年来走转型发展之路,改变过去以疗养、会务、餐饮“老三样”为主的创收手段,积极引入“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努力打造航天健康服务产业链。

该院调结构、打基础、上水平,通过自己培养和引进体检专业人员以及斥资购置先进体检压力传感器设备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无锡市已小有名气,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在做好体检主业的同时,该院正在建设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计划、健康干预、健康咨询等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健康产业链,以适应市场需求。

 航天无锡(738)疗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省及山水旅游度价区内,占地总面积8.7万平方米。疗养院背山面湖,依山而建,得天独厚的自然 环境赋予了她独特的韵味,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山色空蒙,鸟语花香。临窗眺望,可见万顷碧波,点点鱼帆.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疗养院交通十分便利,央视影视基地的三国城、水浒城、有“太湖佳绝处”之称的鼋头渚公园、蠡园公园、蠡湖中央公园(免费)等众多著名景点在咫尺.

当地特产杨梅、水蜜桃、葡萄、柑橘等各种时令鲜果芬芳诱人,白虾、白鱼、银鱼等太湖鱼虾鲜美可口。无锡土特产如酱排骨、无锡小笼、清水油面筋、惠山泥人等驰名中外.

完善的设施与周到的服务让来宾交口称赞。在倡导“绿色”、“保健”的当今,疗养院医疗体检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凸现,在享受大自然美景时更有专职医务人员的悉心呵护、保健指导与咨询.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建设,疗养院逐步发展成集健康体验、会务、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型疗养院,是各单位进行体检保健、会议、培训、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更是都市人调整自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第一天:中午到达无锡,稍做休息,午餐后,下午做非空腹要求的体检项目

第二天:上午体检(要求空腹的项目),下午游览AAAA级景区三国城、水浒城

第三天:上午拜见闻名中外的灵山大佛,下午游览无锡的标志性景区鼋头渚公园

第四天:上午拿检查报告,并听取医生建议,下午返回。

提供服务:

交通:提供疗养院到景区大巴接送

住宿:疗养院双标间住宿

景点:以上景点大门票

体检内容: 具体查看各套餐价格

从无锡火车站去738疗养院,可以乘82路公交车在浮山站下车,这里因为靠近水浒城景区,每当会议结束的空闲时间,我们会去那里溜达一下,记得水浒城有一扇边门可以进入,李国芳、徐升咏李闯了进去,结果被管理人员发现赶了出来。疗养院临近太湖边的房间多水老鼠,我和室主任马德本住在一个房间,放在桌子上没吃过的西瓜被老鼠吃个精光,陆敏还在房间里活了一只大的水老鼠,在抽水马桶中抽掉了。我有一个妹妹在无锡马山,会议期间,我请开出租车的外甥来接我去妹妹家住了一夜,第二天送将我送我回疗养院,这一天正好是会议安排去灵山大佛游览。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所以门票是20元,现在已经上涨到80元了。在灵山大佛所在的寺庙叫祥符寺,唐代玄奘大弟子窥基在此首开慈恩宗,至宋大中祥符宣和四年,遂名祥符禅院。近代以来,历经兵燹,颇多废兴。遗址尚存香积厨数间及银杏等古树。1994年政府决定修复古刹祥符禅寺并兴建高八十八米青铜立佛于小灵山上,省市政府殷切关怀,中国佛协倾力支持,中国政协副主席、佛协会长赵朴初居士亲临马迹山,踏勘古寺遗址以及周遭环境,并且两次题词。

公元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日,大佛奠基。诸事齐备,建造顺利。至一九九七年,适逢金秋吉日,佛像开光,十万信众,纷至沓来,高僧主法,盛况空前。至此,灵山大佛与北方之山西云岗大佛、中原之洛阳龙门大佛、西方之四川乐山大佛、南方之香港天坛大佛,构特立耸峙而遙相呼 应之格局,朴老“五方五佛”之理念遂得圆满。公元二零零三年兴建灵山胜境新园区。

待遇:1000元以上,免费提供住宿和工作餐,交纳社会保险。

老港镇赴航天无锡738疗养院体检 在2010年6月2日下午2:30,老港镇政府第四批体检人员从镇政府出发,赴航天无锡738疗养院体检,我也是这一批的队员,这是我们老港镇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从5月下旬起,我们老港镇企业职工分期、分批享受免费“体检套餐”,体检包括有血液、彩色B超、心电图及血压......等多个项目,这是地方政府送给企业职工的一个“健康大礼包”。 是啊!现在正是金融危机非常时期,政府财力很吃紧,还拿出钱来让企业人员免费体检,这份关怀真是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温暖。

健健康康是我们每个人的期盼,免费体检有助于企业人员„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减少大病风险‟,也是政府为企业职工办的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此次体检,使职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达到无病预防,有病治疗的目的,确保全体职工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此举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欢迎,也使大家感受到政府对职工的关心!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第20篇:航天精神

五、

四、

三、

二、

一、点火!”期盼已久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10月12日凌晨点火升空了。那一瞬间,长征火箭犹如出渊的蛟龙拔地而起,披着绚丽的彩霞,迎着灿烂的晨光,费俊龙和聂海胜带着十三亿中国人的祈愿,开始了奔赴太空的旅程。

“神舟六号”,一飞冲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欢天喜地,它的飘逸回旋,叫几代的航天人梦想渐渐变成现实,它的成功回归让中华儿女的信念坚定,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共进的民族。随着一艘艘的航天飞船的到来,无不是向世人展示着我们中国人的风采,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神五”发射成功,“神六”发射成功,它们标示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我国人民航天梦的实现。让我们感谢那些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人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全国人民要以航天人为榜样,爱岗敬业,把本职工作发挥到淋漓尽致。

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神州”飞船使我们的田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深邃而博大,而它的继承人又是谁?是我们—青少年一代。所以,从今天起,从此刻起,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学会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强自信……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学习航天精神,承载民族复兴的责任

一、引言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

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三、结论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在你暂时还落后于别人时,请你想想这种“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困难踏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

每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会引得我们无限神往,何时能到月球上尝一尝吴刚捧出的桂花酒?何时能亲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广袖?而今,希望将变为现实,2019年、2018年或许还要更早,或许那时,你们中的一位会坐在神舟N号上,带着全中国人的梦想飞向月球。努力吧,学子们,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会一飞冲天!

《航天员工工作总结.doc》
航天员工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会计个人工作总结专业技术个人总结销售个人工作总结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党员个人工作总结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护士个人工作总结村干部个人总结试用期工作总结出纳个人工作总结文员个人工作总结银行个人工作总结秘书个人工作总结办公室个人总结其他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