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翻译员工作总结

2021-03-05 来源:员工个人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汉藏文化

汉藏文化课

——傅昌婷、詹立

活动形式:

1.初步确定汉藏文化课程主要讲述饮食、节日、服饰和礼仪等四个方面。2.由我们设计制作PPT,用于课堂过程中播放,以深化授课内容。 3.在授课过程中再穿插进适当的有关于汉藏文化的纪录片。 4.授课过程中,不拘泥于单向的知识与文化的传输,更多的让广大的藏族同学们参与进来,让课堂成为一个文化与知识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

活动具体方案: 1.第一课时:首先由我们作为老师进行自我介绍,我们自我介绍之后主要班委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环节结束之后,由我们介绍我们的课程结构。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切入正题(询问同学们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引入藏族与汉族之间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先由藏族的同学们自主发言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4-5名同学即可。再由我们利用PPT介绍各自的家乡的自然风光,用于对比汉藏两族人民不同文化产生的根源。最后询问同学们对于汉族文化最想了解的部分,用于改进我们下一次的课程。

2.第二课时:此次课程重点介绍汉藏文化之中的饮食与礼仪,课堂主要由PPT与自己准备的纪录片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先由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家乡最富有特色的菜肴和食物,说明藏族特色的食物。此环节过后,由PPT介绍汉族的八大菜系,常州地区甚至江苏地区富有特色的小吃,播放纪录片中关于汉族菜品的介绍,如《舌尖上的中国》等。同时,在介绍菜品之后引入餐桌上汉藏两族人民不同的礼仪,此环节采用互动,由同学们与我们进行生活中常用的礼仪的交流,内容可以覆盖餐桌礼仪,待客礼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仪。我们学习一些汉族传统礼仪并在课堂之中表演,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形式阳光向上。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与藏族的同学们可以进行礼仪之间的相互教授和相互学习,体现汉藏文化和而不同,相互融合。

3.第三课时:此次课程以汉藏文化中节日和服饰作为重点,由PPT和相关纪录片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如果可能得话,在第二课时结束的时候要求2-3位有藏族传统服装的同学带几件服装到课堂。如果无法达成此项目的,就由我们播放准备好的藏族服饰图片,在课堂上邀请同学们对他们的名族传统服装进行讲解。节日部分以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主,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对于这些节日我们主要谈论它们的当讲解到汉族的相关节日时,可以向藏族同学们询问他们是否有类似纪念意义的节日(比如中国有农历的春节,藏族也有他们的藏历新年),可以与他们讨论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且可以顺带回顾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传统食品和传统礼仪。在服饰部分,以同学们介绍本民族服装开始(我们可以在旁边适当询问,询问内容主要与服装穿着的讲究,服装穿着的注意事项,以及时间与场合的不同带来的对服装穿着与要求的不同等相关以充实介绍部分)。介绍完毕之后,开始我们的汉服展示(如果时间、条件允许,能得到几件汉服最好),从远古时候的人们所穿着的狐裘树皮以及草衣开始说起,直到清代结束,展现汉服的发展变化,以及它所体现的时代背景与特点(在一些对于汉服发展变化具有代表意义的朝代,如汉朝、唐朝和宋朝,可以找些具体图片甚至实物图片)。时间如若富足,可以播放一个关于传统汉服的视频,帮助深化教学内容并提升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由于课程涉及到对于教师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需要提前知晓各个教室是否拥有相关设备以及是否运转正常。

2.由于学生们对于汉藏文化方面会有不同的需求,我们的讲述内容很可能会未涉及到,需要及时了解,补充并完善课件。

注意事项:

1.文化交流需注意言语,要时刻本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基本精神。2.上课期间注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民族文化中的禁忌。

推荐第2篇:藏汉双语教育

【摘要】藏汉双语教师正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的推进和深入的开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双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文章对学者们在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简要的点评,以期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双语教学

目前, 在青海藏汉双语教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都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办学特色,民族学生的范围也从最初的民族班发展为民族学校,但在几乎所有学校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藏汉双语师资的匮乏问题及藏汉双语教师素质问题。藏汉双语教学的关键是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没有合格的双语教师,是不可能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因此,只有对藏汉双语教师提出更完善全面的素质要求,才能实施高素质的藏汉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概念

(一) 双语教学的定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的解释,但是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朱浦认为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去不同而存在差异(朱浦, 2003) 。 钟启泉认为双语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 最广义的层面指作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所驱使的“双语教育 ”。 第二,广义的层面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 。 我国的“双语教学 ” 通常是指汉语为第一语言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组合,旨在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第三,狭义的层面是指外语教学(英语教学)本身(钟启泉,2003)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定义为“双语教学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 换言之,使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 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阶段若干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水平。 ”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中,能够应用藏语、汉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部分非语言学科如科学、数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性科目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提高藏族同学的汉语应用能力 ,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学习气氛,是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陶。最终能够掌握两种语言,习得用双语进行思维与学习能力;逐渐成为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交际、学习与生活的双语双元文化人才。

(二)双语教师的概念

关于双语教师的概念界定有学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师,通常是之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种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另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任务要通过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第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双语教师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是双语者。双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综上所述,双语教师通常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科课程的教师。

(三)、玉树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从古至今,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聚居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玉树也不例外。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山高水低、缺电少通讯、贫穷落后等特点,严重制约着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也 决定了本地区民族教育的落后。教育科技的落后叉制约着生产经济的发展,如此循环,导致经济越来越落后。农牧民地区教育水平总体还不乐观,与国家的教育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共同关心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牧民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我省农村牧区与西宁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造福民生,共圆中国梦。

二、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汉双语教育现状

从文献分析与现实考察来看,玉树藏汉双语教师主要面临以下两大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藏汉双语教育的提升。

(一)当前玉树采用的教学模式

玉树采用的教学模式都采用人教版汉文课本,藏文只作为加授课开设。结果是少数几名优生有进入高中就读的机会 ,其余的则落榜二返回家中务农。又重新沦为文盲或者复文盲。除有一门藏语文外。与普通小学无异。学科知识都是有汉语文授课起点虽高但是无果。

(二)玉树双语教育师资状况

有研究者通过对青海、西藏、新疆不同县区的调查了解到, 藏、维聚居区“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双语型师资严重短、缺、比如新疆疏附县缺双语教师900名、青海同仁县缺双语教师400名、同仁县多福顿中学有专任教师52名,学过汉语文专业的教师一个没有;双语师资合格率低,尤其是比较边远的贫困县,双语教师合格率不到10%;教师教学任务太重,缺乏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藏、维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牧区和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许多学校一个教学班只有十多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在民族聚居区,从未学习过汉语、又从未参加过汉语教师占68%。综上分析,青海藏汉双语教师师资匮乏并且藏汉双语教师素质不达标,是制约青海藏汉双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藏汉双语教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双语教师素质的高要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藏汉双语教师素质从而促进藏汉双语教学势在必得。

(三)玉树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

有学者认为:影响藏汉双语教师素质的因素首先是藏汉双语教师的汉语功底不深,所以加强藏汉双语教师的双语培训,培养“藏汉兼通”的双语型教师,就成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县阶段藏汉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从而使整体藏汉双语教师的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师资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的关键所在。其次缺乏缺乏双语版的教材,大量采用汉文版教材也不太现实。使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效果好坏不一致,给教师的教学目标带来一定的阻碍。 也有学者提出:教师人格是双语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素质要求:第一,热爱学生是前提,教育作为人类创制的一种自我“助长”行为,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应当始终将学生的发展利益放在首位;第二,敬业与奉献精神,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第三,保持谦虚、勤奋、不断追求新址的治学态度;第五,具有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尊自爱的作风

三.玉树藏族自治州双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方面

1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和系统规划

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与制度层面的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为当地双语教学的实施制度系统的规划,确定双语教学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特别是在双语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双语课程教材的开发、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衔接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应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语教育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双语教育要取得高质量。必须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做保证。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师除了熟练的使用两种语言,具有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懂得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双语教学的方法。

3积极推广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

自治区对各级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都有具体的等级的要求,他们必须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体现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对汉语教学起着积极额促进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要完善考试制度,使其响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地方财政困难

加大对玉树教育经费的投入,从经济上给予玉树基础教育支持,为玉树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为我省农牧区的教育发展和迈向现代化铺平道路。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改善教学硬件设施,缩小城乡教学设备差距 。要想教出有知识有文化的农牧民新人,必要的硬件设施不能少。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因此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因此,在大力修建希望学校的同时,不要忘记要提高希望学校的硬件设施,国家的拨款和社会的资助要合理的分配,不要盲目地修建教学楼,在修建教学楼的同时要注意到相关的硬件设施,做到有质量、有水平的教学。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是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机比,逐步完善城域网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建设覆盖全县的教育资源库网络,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高州级学校和县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师专业结构

实施双语教育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双语教育要取得高质量。必须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做保证。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师除了熟练的使用两种语言,具有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懂得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双语教学的方法。

1积极推广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

自治区对各级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都有具体的等级的要求,他们必须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体现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对汉语教学起着积极额促进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要完善考试制度,使其响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提高双语教师的的教学能力是提升双语教师素质重要措施学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能力。(1)双语表达能力。双语能力在双语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不具备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2)用双语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3)用双教学设计的能力。(4)用双语组织教学的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是为了保证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四 加强玉树藏族自治州双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1强化政府责任,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2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建立健全州级义务教育“以州为主”管理体制,做到教师队伍由州级统一管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一州一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人银行开设的教职工个人的工资帐户。要以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对已有的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师资队伍,同时招收有大学毕业生支教,要改善教师的待遇,以保证教师资源以及知识的更新,使我省农牧区的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宽广。此外,可以呼吁广大社会青年积极进入玉树支教,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到藏区的基础教育状况,为农牧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要创建适用于农村教学的教育模式及制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础教育阶段投入主体的不同、教育投入的不对等,这些因素已经让农牧民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高等教育阶段的门槛设置更是让农牧民的孩子处在劣势地位。全国高考表面上看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阅卷不统一,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存在着诸多不公平。再加上从1996年以来大学并轨,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实行免费教育,同时加强同民众的交流,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掘更多的致富途径,加强同外界的联系,带动整个地区富裕起来,为教育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课堂,寻找摆脱贫困的出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加大教育投入 ,调整办学层次,整合教育资源。

加大对玉树教育经费的投入,从经济上给予玉树基础教育支持,为玉树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为我省农牧区的教育发展和迈向现代化铺平道路。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是要改善教学硬件设施,缩小城乡教学设备差距 。要想教出有知识有文化的农牧民新人,必要的硬件设施不能少。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因此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因此,在大力修建希望学校的同时,不要忘记要提高希望学校的硬件设施,国家的拨款和社会的资助要合理的分配,不要盲目地修建教学楼,在修建教学楼的同时要注意到相关的硬件设施,做到有质量、有水平的教学。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2是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机比,逐步完善城域网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建设覆盖全县的教育资源库网络,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全面提高州级学校和县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结语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优质的教育体系,而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繁荣,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玉树的经济昌盛,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人力资本的发展。尽管目前玉树的基础教育状况人不容乐观,但是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玉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玉树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其经济也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六、参考文献:

[1] 杨淑芹, 孟凡丽. 试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 . 贵州民族研究, 2009,(4) .

[2] 周 仁. 高校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J] . 教育与职业, 2010,(6) .

[3] 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 施红斌, 殷冬玲. 美国双语师资建设经验及启示[J] . 青年教师, 2007,(1 ) .

[5] 于立平.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及启示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1) : 62 -64.[6] 黄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新加坡双语教育之比较

推荐第3篇:藏汉双语培训方案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开展藏汉“双语”学习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老师的“双语”水平,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学校的最大力量。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顿珠次仁 党支部书记 校长 副组长:索朗次旦 副校长 索朗次仁 副校长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内容。以藏语基础知识“30”个字母为培训主要内容,突出日常藏语会话教学,同时了解藏族风俗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形式。开设藏语初级班和汉语班,以集中学习教育和自学相结合,利用每周星期二第三节进行学习。

1、藏语初级班

培训人员:全体汉族老师 授 课 人:藏文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不懂藏语的汉族老师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2、汉语应用文班 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授 课 人:汉语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汉语基础相对较差的藏族老师能够掌握汉文的应用文,提高全体教师的公文知识,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三)培训时间。

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20日

四、培训具体工作

(一)开设业余学习班。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讲解藏语基础知识和汉语应用文讲解,培训必须要双向负责,互相学习,提高汉藏老师的藏语和汉语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

(二)结对帮学。准确掌握每名教师的“双语”水平,按照熟练、一般、较差等水平,建立结对帮扶册。汉藏教师

之间结成一对一帮学对子,双向负责,互相学习;多对一帮扶学习,提高汉族老师的藏语表达能力和藏族老师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营造双语学习氛围。利用校广播、宣传橱窗、板报等,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展板,名人书画、公示栏等校园布置双语化,营造浓厚的双语学习氛围。

(四)个人自学。老师到图书室借阅双语图书,读好书,多读书,利用课余时间更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并做好读书笔记;藏族教师除了讲授藏语课程,其它课程讲授培养运用汉语课堂教学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汉语口语教学能力。

五、建立奖惩机制

在双语学习中进步大的,优秀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获奖的荣誉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条件。在学习中不积极、不认真的老师对其诫勉谈话。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二0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推荐第4篇:汉藏结对活动解说词

汉藏结对活动解说词:

大家好,我是高一18班的格桑曲珍,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回顾汉藏结对活动的快乐时光。

Ppt1南通,一座魅力之城,素有近代第一城的美誉,来自雪域高原的学子们对她充满着好奇。结对的汉族同学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南通的风景名胜、民风民俗。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加深与汉族亲人之间的牵绊,珍惜友谊,心怀感恩,我们领略了近代第一城的美丽,真正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Ppt2汉族同学利用节假日,组织我们进行南通一日游的活动。我们一起参观过张謇故居、城市博物馆。

Ppt3看,跷跷板,是我们童年共同的回忆!

Ppt4美丽的滨江公园、园博园留下过我们的欢歌笑语。

Ppt5国庆节,高一1的9个汉族同学和高一18的5个藏族同学,乘车到滨江公园,观赏长江,在公园里聚餐。

Ppt6圣诞节,风景怡人的环西文化广场留下过我们一起漫步的足迹……

Ppt7元旦我们到文峰公园游玩。

Ppt8动物园里可爱的动物们也欢迎我们,来和我们的合影。

Ppt9结对班级的同学们还积极筹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羽毛球、台球, 打篮球是男生们增进沟通的最好途径,汉藏小伙们相约篮球场,在秋意正浓、寒意未起的九月,展开了篮球比赛。

Ppt10篮球在奔跑中传递,真挚的情意在我们的心中蔓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汉藏同学之间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谊,让我们少了最初的拘谨,多了几份自信和欢畅。 Ppt11相仿的年龄,相同的身份,让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

Ppt12聊兴趣、聊家乡、学讲藏语、写藏文,大家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之中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Ppt13进入通中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上的困难无形中给我们很多的压力。当我们面对难题无可奈何,而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的时候,结对班级的同学们便成了我们的小老师。

Ppt14假日里,汉族同学放弃假期休息,耐心的给我们进行各门功课的答疑辅导.与此同时,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处理学习中的疑难杂症等问题,汉族同学也都一一倾囊相授。谢谢他们不厌其烦的讲解,慢慢打开了我们的学习思路,谢谢他们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Ppt15高一国际课程班的同学也与我们的开展了结对活动,他们帮助我们拓展了国际视野,还给我们带来的许多惊喜!

Ppt16元旦教我们包馄饨,馄饨是汉族过节的传统美食。

Ppt17春节教我们做蛋糕。

Ppt18和我们一起过集体生日。

Ppt19今年的中秋节,我们高

一、高二的西藏班在如东洋口参加军训。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高二AP班的同学们知道远离家乡的我们会有想家的念头,于是班干部们提前买好月饼、蛋糕,一大早就来看望我们。中午还把蛋糕切好送到我们的桌上,吃着甜甜的蛋糕,我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浓浓亲情。

Ppt20晚上的中秋晚会,我们排练了丰富多彩的联欢节目,邀请结对的同学和教官一起欢度佳节,最后还手拉手一起跳起了锅庄,在欢声笑语中,友谊在我们心中生根开花。

Ppt21汉藏结对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收获到学生时代最真诚、最朴实的友谊,也收获了成长的体验,更收获了无数的感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结对活动越办越好,让我们共同筑起汉藏之间友谊的桥梁。

推荐第5篇:藏汉双语教学之我见

藏汉双语教学之我见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17-01

1.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以三类教学模式为主进行:一种是以\"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除汉语文课以外,其他课程皆以藏语授课;另一种是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藏语\"的双语教学模式,除藏语文课程以外,其他课程皆以汉语授课;第三种教学模式为部分课程以汉语开设,部分课程以藏语开设。据调查显示,藏族小学阶段主要以母语授课为主;初中阶段教学用语趋向多样化,部分地区以藏语授课为主,部分地区以汉语授课为主;到高中阶段时,教学用语基本以汉语教学为主,趋于一致。

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双语教学是以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实施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一,由于藏族传统文化对藏民族个体的身心影响,导致他们对藏汉双语教学的认识不统一。长期居住于城镇的藏族学生和家长认为汉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他们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化。而针对于长期居住于牧区的少数藏族群众而言,他们担心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认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字,担心汉语发展的趋势会\"同化\"本民族,而排斥汉语言的学习。其二,教材方面的问题。由于统编教材内容大多脱离藏族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针对初次接触汉语的藏族小学生,尚无符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汉语文教学教材。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但是受藏族儿童长期居住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藏族儿童未能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致使汉语言知识空白,对后期教育带来诸多不便,如抵触汉语言教学等。其三,由于藏民族的传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以藏语言对汉语进行编码才能得到理解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识的将汉语文字通过藏语读出,原因是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更有效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目前就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来看,缺乏从学生认知角度进行有效的教学,为了向双语教学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从藏、汉语的语音加工和汉字的识别过程进行探讨,从而有效渗透汉语教学的力度。

2.藏汉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2.1 注重藏汉双语教学,正确处理其他教法。藏汉双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班上学生了解或熟悉语言的种类不同情况,为面向全体学生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最起码的手段。可见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是极其的重要的。我同时还认为,教师能根据班上学生了解和熟悉语言种类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尤其重要。如给聋哑学校的学生上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用手语进行教学。如果对这样的学生,也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误解为教师在歧视他们。教师讲课时语言固然应通俗形象,明白透彻。但我们同时还认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授课,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并不陌生。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沟通,学生才能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而是用某一种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外来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诸如概念或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

2.2 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特点?D?D语言性和科学性,而汉藏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汉藏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以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为原则,广开思路,创造性地采用综合性课题讨论、即兴演讲、分角色游戏模拟等,而且,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师更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通过课堂播放视频、影像、音乐等,丰富拓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考虑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便提升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事实证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经典话题为主线展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2.3 实施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这种汉藏双语教学课程的分阶段设置方,式是指对汉藏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想和实施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因为这种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方便教师客观上采用团队教学法,充分发挥每一个汉藏双语教学教师的个人专长,对汉藏双语教学的阶段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握,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则是既可以有汉语的专业知识学习,又在此一项的基础上进行汉藏双语学习。所以说,用这种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汉藏双语教学活动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汉藏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其识别语言的能力不仅受汉字特点的影响,还受学习者自身实际语言状况的影响。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语言,藏族学生的生源不同造成不同的语言状况,影响汉语识别的过程。一类是来自纯藏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藏语为主、汉语为辅,导致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将汉语对译转换为藏语完成理解过程;另一类学生来自藏族和汉族杂居地区,从小熟练运用汉语和藏语,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进行对译转换,所以,对文字的识别最好,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15)

[2] 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 李彭曦.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系统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推荐第6篇:藏汉双语培训总结

篇一: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2014年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班所有学员表达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2014年11月10日,我有幸和来自六大地区基层法院的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举行的第一届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开设了三十二个课程,从法官思想心理到业务知识,从法官礼仪到廉政教育,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本次培训增加了藏语课程,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受益匪浅,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使封闭式的培训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员的心声:

首先,学员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军训,三天的军训端正了我们的思想态度,更新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进入到培训学习阶段。

其次,培训学习课程包括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实务案例分析到理论讲解,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从法官道德礼仪到司法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我们预备法官们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预备法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律信仰,强化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再次强化了我们所掌握的法学专业知识,并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答案同时心中开始了思考,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身边悄然发生,对我们预备法官来讲,司法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相应地我们要学到的东西越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 的司法需求,学院与时俱进,给我们提供了贴近司法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使本人受益匪浅的开设了藏语文基础(正字法)、藏语法律术语、藏语法律基础知识、藏文裁判文书制作和藏文写作等藏语文相关法律课程,这对一名藏语基础不好的基层法官如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一样,让我兴奋和激动,我认真听讲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司考,同时我也了解到学员们的心情跟我一样,都举得老师们教的非常有用非常实务也是我们每一名基层预备法官所欠缺的,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学习,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回想在培训之前,我们向藏族当事人翻译检察院的起诉书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用藏语流畅地宣读判决书等裁判文书,而经过背刺培训,我们不仅能修改准上网藏语裁判文书,可以用藏语书写藏文裁判文书,用藏文开庭,在我们培训班举行的藏语模拟法庭中,不管是合议庭、公诉方或者是辩护方,大家都能用流畅的藏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证明了本次培训的针对性、有用性。

最后,本次培训虽然是封闭式管理,但是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文体等课外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培训生活,同时加强了学员们之间、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学员间的感情,也使我们有机会展现基层预备法官的精神面貌。

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培训,回到单位后,我将自己所学到的分享给单位同事们,将学到的真正用于司法实践中,力争办好每一起案件,尤其是充分利用所学到的藏语法律术语,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不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努力做到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最后,我代表所有学院对各位领导、学院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篇二:浅谈藏汉双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初探

浅谈藏汉双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初探

摘要:本文首先就目前民族地区藏汉双语师资培训及检测的标准、内容、手段、方法等现状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制约双语师资培训检测工作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国家和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际,就如何解决双语师资培训及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7七种措施,对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双语师资技能培训检测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语师资技能培训 检测

所谓双语教师,是指履行双语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里所说的双语教学,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模式在我省民族地区己实行多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以藏民族为主(占全州总人口的75.5%)的民族地区,自195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汉双语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己逐步形成了共识:认为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现代先进文化科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双语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及检测现状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尽管海南州双语教师大都是从正规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但时代在前进,藏区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绝大多数双语教师除参加学历培训和汉文学科通识性培训以外,没有参加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上面提到的各种培训也主要指学历培训和汉文学科的培训。因此,长期以来,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都属于薄弱环节,相对于汉文学科教师而言,双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都比较陈旧,自然,教学质量也相对较低。 第

一、到目前为止,除国家和省州颁发的有关汉文学科的五项教师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检测内容及评分细则以外,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针对藏汉双语教师制定和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检测内容及评分细则,而双语教师只能靠汉文学科的考核来确定其职业技能等级,这就自然会造成教师的专业与培训检测的内容不相适应,即教藏语而考汉语,双语教师整天忙于对考非所教的应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从事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的双语师资几乎是空白,更没有专门的培训教材。青海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己开展了几十年,也培养了不少中小学双语师资,但培训与检测双语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人员还没有几个,这就对提高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之,无专门的教材,双语师资技能培训更是无从着手。 第三,双语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称评聘等都是参照汉文学科执行的,搞的是一刀切,既不符合实际,也刺伤了双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正因为没有专门针对双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检测标准,所以,双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检测标准,完全按照汉文学科来进行,加之,双语教师评职定级,评先选优等也是以汉文学科的标准来确定的,难以促进双语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没有考虑其自身的特点,这就无法达到客观性和公正性,更说不上科学性。笔者也是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者,因工作等原因,每年都有机会到各县或在州政府康定与很多双语教师见面探讨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事双语教学工作者对其评职定级的方法和标准等没有按照自身学科的特点进行而感到遗憾和不满,他们认为“这不公平”。 第

四、双语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需要培训。大部分双语教师虽然在师范院校接受过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继续培训和学习,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素质下降,很难胜任现代教学任务。如我们在某县对60多名双语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有部分教师在职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的专门培训,他们上课时的语言、板书、方法及整个教学过程等都是随心所欲,特别是教学用语很不规范,方言特别严重。

第五、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设备差,受国家的大力扶持,海南州各县办学条件己大为改观,但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有个别县己少量用上了多媒体,但就整体而言,教学设备还较差。如我们对州内几个县进行了调查,有的县全县只有一台教学投影仪,很多教师更不知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什么是课件,有的县仅有几部老式录音机。教学设备差导致教学手段非常落后。 转贴于 中国

二、对双语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及检侧的思考

(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提高双语师资的职业素养。首先,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双语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和处理好双语教育教学与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等等之间的关系。其次,双语教师本身要树立新的正确的育人观,要认识到现代社会,只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终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是绝不可能的了,作为专业教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双语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而且还要不断根据双语教学特点,不断改革、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二)改善双语师资培训和检测的方法、手段及培训模式等做到切实可行,既符合现代教师培训检测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民族地区双语师资培训和检测的实际需要。

(三)双语师资职业技能培训和检测的要求,必须与汉语相关学科标准具有同等作用,同时,双语师资参与什么内容的培训和检测,应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双语性所能决定的。篇三:藏汉双语培训方案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开展藏汉“双语”学习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老师的“双语”水平,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 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 效性,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增强师生间的交 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 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学校的最大力量。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顿珠次仁党支部书记 校长 副组长:索朗次旦副校长 索朗次仁副校长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内容。以藏语基础知识“30”个字母为培训

主要内容,突出日常藏语会话教学,同时了解藏族风俗习惯,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形式。开设藏语初级班和汉语班,以集中学习教育和自学相结合,利用每周星期二第三节进行学习。

1、藏语初级班

培训人员:全体汉族老师

授 课 人:藏文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不懂藏语的汉族老师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 用语,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 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2、汉语应用文班 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授 课 人:汉语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汉语基础相对较差的藏族老师能够掌握汉 文的应用文,提高全体教师的公文知识,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三)培训时间。

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20日

四、培训具体工作

(一)开设业余学习班。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三 节课,进行讲解藏语基础知识和汉语应用文讲解,培训必须 要双向负责,互相学习,提高汉藏老师的藏语和汉语表达能 力及书写能力。

(二)结对帮学。准确掌握每名教师的“双语”水平,

按照熟练、一般、较差等水平,建立结对帮扶册。汉藏教师之间结成一对一帮学对子,双向负责,互相学习;多对一帮

扶学习,提高汉族老师的藏语表达能力和藏族老师的汉语听 说读写能力。

(三)营造双语学习氛围。利用校广播、宣传橱窗、板 报等,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展板,名人书画、公示栏等校园 布置双语化,营造浓厚的双语学习氛围。

(四)个人自学。老师到图书室借阅双语图书,读好书, 多读书,利用课余时间更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并做好读书 笔记;藏族教师除了讲授藏语课程,其它课程讲授培养运用 汉语课堂教学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汉语口语教学能力。

五、建立奖惩机制

在双语学习中进步大的,优秀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双 重奖励,获奖的荣誉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 要条件。在学习中不积极、不认真的老师对其诫勉谈话。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二0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推荐第7篇:浅谈藏汉双语教学法

浅谈藏汉双语教学法

多年以来,在藏汉双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和操作程序,似乎已无可面对新的猛烈冲击。这一切都要求双语教师转变固有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对当代民族教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新思考,拿出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应对方案来。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从“知识结构型”逐渐向能力技术型转变。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作为一个多民族学生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常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授课,使学生感到教师语言并不陌生。这样师生感情才能沟通,学生才能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而是用一种学生不十分熟悉的外来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像我们这样的民族学校既有来自城镇机关对汉语言比较熟悉的学生,又有来自农牧区乡对汉语言比较陌生的学生给他们授课。要谈教学质量,那么首先应做的就是用双语教学来上课。

有的教师认为采用双语教学法浪费时间,对完成教学任务有影响。然而面对来自农牧区学生,如果用一种陌生语言进行教学,该班大多数学生棍本就不能做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消化,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出现很好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教学质量。双语教学法就是解决怎样使学生听懂教师语言的问题,其它教学法是学生能听懂教师语言的基础上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所以没有藏汉双语教学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藏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受到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否则将更加落后,不能反映时代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民族教育从无到有。已经完成它的初级使命,如何提高教育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使民族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国家投入,教师费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唯有知难而进,才有可能实现一定的突破。最终获得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2.藏汉双语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

藏汉双语教学法是根据班上学生了解或熟悉语言种类不同的情 况。面向全体学生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教师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 学活动中最起码的手段,可以说没有语就没有法进行课堂教学。如: 聋哑学校的教学活动不也是通过手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完成的吗?可见语言在教学中是极其重要。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用双语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误解为教师在歧视他们。所以藏汉双语在教学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推荐第8篇:藏汉和亲的故事

藏汉和亲的故事

公元7世纪,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年轻的松赞干布并不满足吐蕃的贵族生活。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他多次派出使者带着珍贵的礼物,长途跋涉,到唐都长安求亲。唐朝的皇帝唐太宗被他的真情实意所感动,决定把既美丽聪慧又知书达理的文成公主嫁给他。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去,松赞干布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他们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文成公主带去了十分丰富的嫁妆,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以及药材、蚕种,还带了大批的医药、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随同她前去的还有许多能工巧匠,帮助吐蕃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为发展藏族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海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推荐第9篇:藏彝汉民族团结一家亲

“藏、彝、汉”一家亲民族团结教育

张三丰

要:“9+3”学校作好民族融合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参加社团活动,开展文艺表演,“一帮一”“结对子”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强互信,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9+3”;藏、彝、汉;融合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自2009年3月起作为**省首批藏区 “9+3”试点学校。学生的到来给学校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管理压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管理要求,我校对“9+3”学生和内地学生实行“混班混住”管理,下大力气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学生搞好民族团结,做好民族融合,实现学好专业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在民族地区开展“9+3”免费教育,是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发展目标要求,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让各族人民共同实现小康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还处于较贫困的范围,要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最主要的是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9+3”免费教育就可以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改善民生,帮助老百姓子女实现就业愿望,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地区发展建设人才,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作为“9+3”学校任重而道远,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校总结出“藏、彝、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校多民族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更上新台阶。

二、主要问题

说到“9+3”学生就直接联系到少数民族,潜意识中对少数民族那种野蛮、粗狂以及神秘的宗教的认识,都会使刚接手“9+3”学生的很多学校,不知所措。很多学校老师及内地学生对“9+3”学生心存疑惑,这中间既有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缺失,也有对民族地区学生心存介蒂,怕惹出乱子来,更有担任“9+3”工作所肩负重要政治压力,致使很多学校该管的不敢管,该说的不敢说,甚至还怕得罪“9+3”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放不开手脚。担任“9+3”的管理老师、班主任每天神经高度绷紧,只要有个“9+3”学生的风吹草动小问题都会让大家感到草木皆兵、严阵以待,连传统的节假日也不敢放松。因此,老师们总结出“自从有了9+3,工作不分上下班”,有了“9+3”老师的工作变成了“白加黑”(白天,晚上),有了“9+3”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成为9小时加3小时。在“9+3”学生刚来的第一期,在校内先后发生了藏族学生与内地汉族学生、藏族学生与彝族学生、彝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发生矛盾5起,打架事件3起,更有多人发生的群体矛盾。学校行政、班主任成了灭火队,忙个不休,一件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另一件事又来了,最严重的就是一天内发生多起矛盾,一周内发生3起打架事件。其他学校还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死亡和伤残事件。经学校领导会同“9+3”驻校老师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民族的理解、信任不足,同学间的包容不够,因此加快学生间团结教育,各民族间的融合教育成为“9+3”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

三、解决途径

(一)通过军训,凝聚人心,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学校每年招收的新学生中有藏族、彝族、回族、羌族、汉族,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为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把学生融合到一个大家庭中来,同时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规定所有新生必须参加军训。学校邀请武警支队官兵到校担任训练教官,在军训中,让学生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调集中、统

一、整齐划一,强调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在集中军训期间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军队条令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从而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锻造了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军训中教育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个人和集体、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时代所需要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全身心地投入今后三年的中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入学教育,培育纪律意识。

由于中职的教学内容与普教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也不同,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加快各民族同学间的融合,学校开展“9+3”入学教育。培训的内容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史、民族团结教育、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新的学期、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征程,每一位同学都应有新的打算、新的计划、新的目标。面对这批中考失利无耐的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认识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式,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其次,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遵守。再次,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方法,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要求,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的重要性。第四,让学生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第五,熟悉并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各民族同学间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第六,不怕苦、不怕累,利用晚自习时间上好第二课堂,提高技能技术,巩固学习成果。第七,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争取更多荣誉。

(三)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育人。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初中时很少参与学校外的活动,来到内地读书后因路途远不能经常回家,为丰富“9+3”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鼓励“9+3”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组建有文学社、街舞社、魔术社、英语沙龙、武术社、爱心社,还有团委、学生会,这些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发组建起来的,在社团活动中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9+3”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才干,丰富自己学校生活,同学间为发挥社团的功能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在活动中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通过文艺演出,展现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也有的对乐器有一定的特长。学校通过组织艺术节文艺表演,展现专业特色,发挥学生特长,丰富校园生活。“9+3”学生成为了演出的主力军,她们把自己家乡最美的舞蹈,最嘹亮的歌声献给了全校师生。在五四文艺演出,国庆表演,周未晚会活动中,各班积极准备,学生勇跃参加,有少数民族学生单独参加的节目,也有各民族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各民族学生同台献艺,各展风采,为了节目的质量,同学们吃尽苦头,精心准备,在演出时一丝不苟,充分展现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展现了“藏、彝、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精神。

(五)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等方式,帮助民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山高路陡,弯多坡急等恶劣地理环境影响,加之缺乏良好的师资和设备,教学质量比内地较差。特别是实行“9+3”免费教育后,民族地区学生来到了现代化的学校,感觉差距太大,存一定自卑心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学习的压力,全校师生与“9+3”学生“结对子”,一个老师定向辅导和帮助一个学生,在知识、学习习惯方面予以帮助,使学生跟上内地学生学习步伐。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尽力照顾学生的学习。同时,各班成立帮扶小组,实行‘一帮一’,同学间一同学习生活,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辅导,体现师生的关爱,让民族学生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四、取得成果

来自马边县的彝区“9+3”学生***,2014年9月进校,在班主任老师和专业课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2015年上半期,获得了甲等奖学金,技能一等奖,下半期,获得丙等奖学金,技能三等奖。2016年,由于自己前期刻苦钻研,基本功扎实,在专业部的鼓励下,他报名参加**省2016年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选拔赛车身涂装比赛。在备赛训练期间,严格按照专业部指导老师的安排与要求,认真训练,精益求精,在他们的陪伴与细心指导下,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训练越来越得心应手,同时更是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巫罗易布沉着冷静,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终于梦想成真,在“车身涂装”项目取得总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荣获得一等奖、冠军称号。同样,来自彝区“9+3”学生***在参加***省“鑫昌隆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班主任老师也掌握了教育“9+3”学生的方法,其他职工也对“9+3”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也把注意力转到学知识、提高技能上。近几年来,内地学生对“9+3”学生也没有觉得不适应,校内发生打架事件明显减少,学校每年招生规模保持在1700人左右,学生就业率达95%,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五、反思

(一)开展“9+3”家访,增进师生了解是教育的前提。组织部分管理老师和班主任深入到民族地区开展家访活动,不仅提高了班主任及管理者对民族教育的重新认识,对来读“9+3”的孩子们也有更深的了解,在教育过程中可接近相互间的距离,增强互信、增进了解,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管理中的困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作好“9+3”就业工作,保证学生就业出口顺畅。学生毕业后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到高校深造是一项很好的政策。学生录取的比例可达75%,毕业后也有好的出路,但由于高职院校收费很高,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读率低。既然有“9+3”免费教育政策,就应该有企业录用“9+3”毕业学生的优惠政策,很多企业听说是少数民族的“9+3”学生,在录用的过程中就推三阻四,一点也不积极,藏区“9+3”全部回州内工作,并等公招考试(名额少),彝区学生就业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综上所述,我校开展“藏、彝、汉一家亲”的民族融合特色教育,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学生成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了,同学间更团结、更和谐了,学校的声誉提高了,真正成为职教排头兵,引领职教发展。

推荐第10篇: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恰库尔图牧业寄宿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在哈希翁教学点工作一年。在这里,我感受着学校的管理、精彩的课堂、生龙活虎的学生、爱岗敬业的老师,在这里,事事都冲击着我的思绪,时时都洗涤着心灵的尘垢,陶冶着我的情操。我的教育思想丰厚了,我的教育目标明晰了,我的教育追求执着了。短短的一年留给我的是美妙的回忆和无穷的力量,现将一年的所见所想总结如下:

一、双语是必然趋势 学校有教学班5个,教职工10人,学生80多人。学校秉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打造着一流的小学。通过“活力课堂”等活动锻造教师,一支充满爱心、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覆盖各学科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不懈的努力。精心组织的学生“汉语周”、“艺术周”、“体育周”、“读书月”等活动,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这里是师生共成长的“乐园”。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双语教学,成绩卓著。学生参加各种汉语竞赛活动,屡获佳绩,多少人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积淀了我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淳朴的校风、笃实的教风、严谨的学风。 每一次的节日。学校制定活动计划,贯穿全学年,分步实施,每次活动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层层开展,层层落实,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熏陶。一年四季,孩子们都沐浴在自己节日的文化活动里。

二、精致管理、培养名师是双语发展的保证

学校有一流的管理队伍,从校长到负责人到教导主任、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人人都是教育教学的专家,科研型教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学校采取扁平式管理,每人分管一个班、具体负责一项事务,人人责任明确,个个团结协作,保证了学校各项管理的顺畅和高效。从早上学生到校、从中午的学生培优补差、阅读课的开展、写字训练,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小组到阳光体育行动,都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了每一分钟时间和每一件事都有人去管理。学校教师每周学校的工作安排,所有的工作安排很精细而且落实十分到位。 学校注重教师的发展与培养,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重视集体备课,也重视二次备课,在求大同存小异的情况下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学校通过课题带动、名师引领、青蓝工程、集体备课、教研课、研究课等系列活动,立足校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批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目前,有一大部分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双语教师。

三、夯实基础、凸显能力是双语有效课堂的体现

扎实精湛的教学基本功。所有的教师都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听不到丝毫方言气息。教师板书整个用标准的正楷字,或端庄、或秀丽、笔力遒劲,充满了精气神。口头语言纯净干练,几乎听不到口头禅。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运用娴熟自然。教学组织紧凑活泼,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愉快轻松地进行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 双语小学课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建构过程非常精细。比如概念的教学,老师往往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知识铺垫,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找准知识生长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表面上看似解决旧问题,实则是为掌握新知做层层铺垫。对新知的巩固,教师都能想法设法从不同侧面进行习题设计,力求在课堂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题型,课本中的作业题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书上完成的,学生对课本的利用程度很高。作业本是统一配发的练习册,学生省去了抄题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增大训练量。

我们经常说语文课程要重视读,要强化读法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意,但是这些话似乎还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理念上,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的很少。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表情朗读。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读字、读词、读破句的问题,教师要加强范读,领读,跟读训练,让学生将句子读完整、然后才能读通顺、读出语感、最后读出感情。读的指导,起点要低。

(二)是通过由扶到放的过程,交给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学习内容相似的段落,学法指导必须是学生感觉得到,容易操作的。

(三)是注重综合活动课。学科活动课学生的兴趣高,个性能得到极大的张扬,活动过程中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课堂上要多一些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玩出学问来。

总之双语教学要特别肯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文化立校、精致管理、有效教学是我校的不懈追求。加强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我校真正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所学、所感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促进自己的学校跨越式的发展。篇2: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2014年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班所有学员表达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2014年11月10日,我有幸和来自六大地区基层法院的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举行的第一届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开设了三十二个课程,从法官思想心理到业务知识,从法官礼仪到廉政教育,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本次培训增加了藏语课程,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受益匪浅,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使封闭式的培训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员的心声:

首先,学员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军训,三天的军训端正了我们的思想态度,更新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进入到培训学习阶段。

其次,培训学习课程包括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实务案例分析到理论讲解,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从法官道德礼仪到司法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我们预备法官们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预备法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律信仰,强化了“为大局服务、为

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再次强化了我们所掌握的法学专业知识,并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答案同时心中开始了思考,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身边悄然发生,对我们预备法官来讲,司法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相应地我们要学到的东西越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 的司法需求,学院与时俱进,给我们提供了贴近司法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使本人受益匪浅的开设了藏语文基础(正字法)、藏语法律术语、藏语法律基础知识、藏文裁判文书制作和藏文写作等藏语文相关法律课程,这对一名藏语基础不好的基层法官如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一样,让我兴奋和激动,我认真听讲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司考,同时我也了解到学员们的心情跟我一样,都举得老师们教的非常有用非常实务也是我们每一名基层预备法官所欠缺的,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学习,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回想在培训之前,我们向藏族当事人翻译检察院的起诉书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用藏语流畅地宣读判决书等裁判文书,而经过背刺培训,我们不仅能修改准上网藏语裁判文书,可以用藏语书写藏文裁判文书,用藏文开庭,在我们培训班举行的藏语模拟法庭中,不管是合议庭、公诉方或者是辩护方,大家都能用

流畅的藏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证明了本次培训的针对性、有用性。

最后,本次培训虽然是封闭式管理,但是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文体等课外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培训生活,同时加强了学员们之间、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学员间的感情,也使我们有机会展现基层预备法官的精神面貌。

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培训,回到单位后,我将自己所学到的分享给单位同事们,将学到的真正用于司法实践中,力争办好每一起案件,尤其是充分利用所学到的藏语法律术语,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不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努力做到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最后,我代表所有学院对各位领导、学院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篇3:藏汉双语培训方案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开展藏汉“双语”学习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老师的“双语”水平,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

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

效性,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增强师生间的交

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双语”教

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学校的最大力量。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顿珠次仁 党支部书记 校长

副组长:索朗次旦 副校长

索朗次仁 副校长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内容。以藏语基础知识“30”个字母为培训

主要内容,突出日常藏语会话教学,同时了解藏族风俗习惯,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形式。开设藏语初级班和汉语班,以集中学习教育和自学相结合,利用每周星期二第三节进行学习。

1、藏语初级班

培训人员:全体汉族老师

授 课 人:藏文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不懂藏语的汉族老师能够掌握基本的日常

用语,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易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

工作,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2、汉语应用文班

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授 课 人:汉语教研组另行安排

培训目的:使汉语基础相对较差的藏族老师能够掌握汉

文的应用文,提高全体教师的公文知识,提高应用文写作水

平,强化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三)培训时间。

2014年5月20日至2014年8月20日

四、培训具体工作

(一)开设业余学习班。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三

节课,进行讲解藏语基础知识和汉语应用文讲解,培训必须

要双向负责,互相学习,提高汉藏老师的藏语和汉语表达能

力及书写能力。

(二)结对帮学。准确掌握每名教师的“双语”水平,

按照熟练、一般、较差等水平,建立结对帮扶册。汉藏教师

之间结成一对一帮学对子,双向负责,互相学习;多对一帮

扶学习,提高汉族老师的藏语表达能力和藏族老师的汉语听

说读写能力。

(三)营造双语学习氛围。利用校广播、宣传橱窗、板

报等,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展板,名人书画、公示栏等校园

布置双语化,营造浓厚的双语学习氛围。

(四)个人自学。老师到图书室借阅双语图书,读好书,

多读书,利用课余时间更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并做好读书

笔记;藏族教师除了讲授藏语课程,其它课程讲授培养运用

汉语课堂教学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汉语口语教学能力。

五、建立奖惩机制

在双语学习中进步大的,优秀的老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双

重奖励,获奖的荣誉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

要条件。在学习中不积极、不认真的老师对其诫勉谈话。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二0一四年五月十四日篇4:双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兵团举办“双语”强化培训班心得体会 ********农牧科***** *月*日**基层干部“双语”强化培训班开班了,****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参加了开班仪式,对此次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组织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比、学、赶、帮、超、带的学习形式。在学院老师耐心教学下,我基本掌握了维吾尔语日常用语,能够用维吾尔语作口头的自我介绍,具备了一定的维吾尔语文字书写能力,能够听懂维吾尔民族的日常用语并和维吾尔族同胞进行交流。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拿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干部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双语培训班,使我学到了一门语言,增长了知识。为此我从内心感谢师市党委组织部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同时感谢帮助和关心我的同事、老师和同学。下面,我向师市党委组织部汇报一下我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我从小在**长大,生活在单一的汉族地区,对新疆维吾尔族了解不多,对维吾尔语更是没有一点概念和基础,很是陌生。还记得培训班上第一节课时,**老师为我们讲解《维吾尔语日常会话500句》,生涩的发音、别扭的书写令我有点不知所措。正因为 如此,我只有不断的加倍努力学习,当别人休息时,我把每天老师的授课内容温习几遍,再预习下一课内容;每天上课时,我会提前到课堂,复习功课。我知道这次学习很难得,所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维吾尔语的知识海洋里,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在刚学习过程中,遇有不懂的就问同学,不认识的字母就和同学一起研究,每天都熟读课文,背诵单词,背诵句子,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发音,做好笔记,仔细做题,踊跃用维吾尔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了做到准确发音我专门买了录音笔录取老师在课堂上的发音,私下来反复跟读直到完全掌握为至。课间休息时,就向老师请问自己不懂的地方,下课后认真做作业,记单词,背句型。在平常的生活中,尽量将所学的维语应用其中,使我的维吾尔语在听、说、写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五个月的学习,我认为学习好维吾尔语,就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着手,在语音方面,我能准确的读出维吾尔32个字母的发音,找到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与汉语的字母可以对应记忆,发好维吾尔语的颤音。在词汇方面,词汇就好比一座高楼中的一砖一瓦,我们在学习及其日常生活过程中,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学习,只有词汇丰富了,才能连词成句。因此,我认真做到多读,多写,多记,加强记忆。在语法方面,对于任何一个语言来说,语法是最难学的,维吾尔语也如此。在语法学习上,首先我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多读、多背诵维吾尔语文章,熟能生巧记住语法。如果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可能运用时就会一团糟。

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期间的点点滴滴对我人生都是一种锤炼。学习期间,***、***和***三位老师认真而诙谐的讲解,总是能让我很快的就能进入学习状态,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我发现学习好维吾尔语,还要了解维吾尔文化、风俗习惯,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其文化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强对维吾尔民族的了解,尊重其风俗习惯,才能更好的掌握我所学习的维吾尔语,才能对这个民族有深入的认识。学习维吾尔语,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的勤奋,多读,多写,多记,多与维吾尔族朋友交流。 学院坚持双语教育与兵团精神教育结合在一起,组织培训班28名同学参观了“军垦第一连”,并亲自实践了人力犁地、打土块等体力劳动,深刻感受到兵团发展到今天确实不易。 在五个月的维吾尔语学习期间,我自觉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期间受到学院、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通过五个月的维吾尔语学习,让我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团场工作,懂少数民族语言是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双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跨越式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篇5:学习双语心得体会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双语贵在坚持

为了更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同时增强工作组成员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能力,泽福社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泽福社区工作组从3月份开展学习双语活动。为了能够确保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工作组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了相关文件,并且讨论制定了学习方案。我们采取了集中学习、鼓励自学、民汉干部结对帮学的形式进行学习。

工作组还开展了《“每日一句”学双语》的活动。我负责每日进行更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些许感受。作为土生土长的克拉玛依孩子,从小对维吾尔语言并不陌生,周围的邻居和朋友也有很多是少数民族。可是从小到大能够听懂和会说的也不过寥寥几个词语,曾经也萌发学习维语的想法,但是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把学会的几句话也都忘记了。这次能够作为第一批“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组的成员下派到泽福社区,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开展走访工作的过程中,我感觉与人沟通交流除了真挚的情感之外,语言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在走访少数民族家庭时,语言不通就变成了交流的障碍,我们就只能够依靠少数民族干部进行翻译,这大大影响了情感的沟通和彼此的信任。为此,我打开了《汉维双语日常用语学习手册》,自学了简单的几句问候语,又请工作组的维族同事对我的发音进行纠正。当再次走进少数民族家庭时,我首先面带微笑说了一句:“亚克西木斯孜”,主人微微感到吃惊后,马上也应了一句:“亚克西”。随后热情地把我们请进门去,虽然我还是用汉语交流,但是主人会主 动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我交流,整个过程非常融洽。从那以后,我感觉想要开展好群众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双语很有必要。我每天学习一句话,并且将这句话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机会就和少数民族同事进行对话。刚开始,总是不好意思开口,怕自己的发音不对,在工作组卡米利的鼓励下,我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见到他说一句:“亚克西木斯孜”。说了几天后,我发现自己敢说了。然后我就开始学习其他的常用语,学完就练,然后说给卡米利听,哪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我也不怕,继续请教,然后接着练习。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感到:学习维语其实不难,难就难在羞于张口,只要敢说了,通过自己勤学苦练,一定能够会学好的。 “访惠聚”活动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双语,把双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开展群众工作当中,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双语水平。

第11篇: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

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

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1

在恰库尔图牧业寄宿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在哈希翁教学点工作一年。在这里,我感受着学校的管理、精彩的课堂、生龙活虎的学生、爱岗敬业的老师,在这里,事事都冲击着我的思绪,时时都洗涤着心灵的尘垢,陶冶着我的情操。我的教育思想丰厚了,我的教育目标明晰了,我的教育追求执着了。短短的一年留给我的是美妙的回忆和无穷的力量,现将一年的所见所想总结如下:

一、双语是必然趋势

学校有教学班5个,教职工10人,学生80多人。学校秉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打造着一流的小学。通过“活力课堂”等活动锻造教师,一支充满爱心、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覆盖各学科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不懈的努力。精心组织的学生“汉语周”、“艺术周”、“体育周”、“读书月”等活动,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这里是师生共成长的“乐园”。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双语教学,成绩卓著。学生参加各种汉语竞赛活动,屡获佳绩,多少人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积淀了我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淳朴的校风、笃实的教风、严谨的学风。 每一次的节日。学校制定活动计划,贯穿全学年,分步实施,每次活动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层层开展,层层落实,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熏陶。一年四季,孩子们都沐浴在自己节日的文化活动里。

二、精致管理、培养名师是双语发展的保证

学校有一流的管理队伍,从校长到负责人到教导主任、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人人都是教育教学的专家,科研型教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学校采取扁平式管理,每人分管一个班、具体负责一项事务,人人责任明确,个个团结协作,保证了学校各项管理的顺畅和高效。从早上学生到校、从中午的'学生培优补差、阅读课的开展、写字训练,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小组到阳光体育行动,都安排专人负责,保证了每一分钟时间和每一件事都有人去管理。学校教师每周学校的工作安排,所有的工作安排很精细而且落实十分到位。学校注重教师的发展与培养,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重视集体备课,也重视二次备课,在求大同存小异的情况下培养教师的教学个性。学校通过课题带动、名师引领、青蓝工程、集体备课、教研课、研究课等系列活动,立足校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批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目前,有一大部分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双语教师。

三、夯实基础、凸显能力是双语有效课堂的体

扎实精湛的教学基本功。所有的教师都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听不到丝毫方言气息。教师板书整个用标准的正楷字,或端庄、或秀丽、笔力遒劲,充满了精气神。口头语言纯净干练,几乎听不到口头禅。肢体语言、表情语言运用娴熟自然。教学组织紧凑活泼,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愉快轻松地进行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

双语小学课堂,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建构过程非常精细。比如概念的教学,老师往往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知识铺垫,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找准知识生长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表面上看似解决旧问题,实则是为掌握新知做层层铺垫。对新知的巩固,教师都能想法设法从不同侧面进行习题设计,力求在课堂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题型,课本中的作业题基本上都是学生在书上完成的,学生对课本的利用程度很高。作业本是统一配发的练习册,学生省去了抄题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增大训练量。

我们经常说语文课程要重视读,要强化读法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意,但是这些话似乎还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理念上,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的很少。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表情朗读。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读字、读词、读破句的问题,教师要加强范读,领读,跟读训练,让学生将句子读完整、然后才能读通顺、读出语感、最后读出感情。读的指导,起点要低。

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培训班所有学员表达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XX年X月X日,我有幸和来自XX地区基层法院的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举行的XX届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开设了三十二个课程,从法官思想心理到业务知识,从法官礼仪到廉政教育,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本次培训增加了藏语课程,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受益匪浅,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使封闭式的培训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员的心声:首先,学员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军训,三天的军训端正了我们的思想态度,更新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进入到培训学习阶段。

其次,培训学习课程包括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实务案例分析到理论讲解,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从法官道德礼仪到司法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我们预备法官们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预备法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律信仰,强化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再次强化了我们所掌握的法学专业知识,并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答案同时心中开始了思考,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了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身边悄然发生,对我们预备法官来讲,司法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相应地我们要学到的东西越多。

藏汉双语学习心得体会3

“学习藏汉‘双语’在全地区掀起了的热潮”,27日在西藏各地(市)藏语委办(编译局)主任(局长)座谈会上,西藏林芝地区藏语委办主任尼玛次仁如是说。

近年来,在林芝地区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手中,多了一本《藏汉日常用语学习资料》。对此尼玛次仁表示,为便于各族干部更好、更快地掌握藏汉日常用语,该地区藏语委办与相关部门组织编撰了通俗易懂的该学习资料,共四章二十一节、1.8万字,并印发1万多册给各级干部职工。

学习藏汉“双语”教育活动已成为西藏各地(市)干部职工和基层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拉萨市城关区对藏汉“双语”学习则提出:每天一句话、每周一交流、每月一抽查、每季一测试、每年一总结,该市以制度保障学习深得人心。

西藏自治区藏语委办主任罗布顿珠表示,近年来西藏不断在拓展新词术语审定工作领域、法律名词术语审定任务。藏文科技名词数据库建设、藏语文传播途径及其效用分析、西藏边境口岸社会用字调研、西藏藏语文科研人才数据库等项目获得立项,争取科研经费近xx年底以来,西藏展开了社会用字检查整改工作。xx年,拉萨市藏语委办共检查单位和商户达到54586家(户);今年对该市门牌,招牌,LED显示屏,各路段、人行天桥的交通安全提示等,共计检查了13000多处,两年的整改率均达到90%以上。

西藏那曲地区藏语委办主任卓吉说,该地区通过搜集、整理、规范11个县、114个乡(镇)、1191个村(居)地名和270座寺庙、拉康、日追,以及旅游景点、交通标志汉藏对照名录,填补空白。

据悉,西藏山南地区各县藏语言专项经费达到9万元以上,有效提高了藏语文编译工作者的积极性。而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地区则把规范藏语文社会用字纳入下一步全地区城镇化建设、古城改造、县城街景改造工作中。

第12篇:汉藏德育工作“手拉手”活动

《“知行中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班主任培训项目汇报交流会——暨汉藏两地德育工作“手拉手”活动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深化“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的研修成果,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工作实践的行动与智慧。并以汉藏两地教师交流为契机,促进西藏学校与我市两大教育集团间的德育工作交流,继新疆交流活动后,举办此项活动。

开场白:(明天,西藏同胞即将离开镇江,短暂的相聚给彼此留下许多眷恋。但分离不代表分别,我们也想借此机会表达心声:尽管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知行在中国,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交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今天有幸请到省教科院和市教育局分管培训的领导参与我们的活动。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介绍来宾 上午周亦名发过来 宣示今天的三个主题

二、活动主旨

深化培训成果,同行交流提高,分享内心世界,增进藏汉情谊。

三、活动时间

2012年1月4日15时

四、活动地点

江南学校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安排及主要内容 第一环节

主 题:“ 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培训项目”收获感言(PPT后附)

发言人:江南学校教师 时 间:15—20分钟

第二环节

主 题:领导与专家勉励 发言人:主要领导 时 间:10-20分钟 第三环节

主 题:班主任工作交流

1、外国语学校和江南学校介绍本校德育工作

发言人:贺利群 赵影宁

2、以“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交往问题”为主题班主任自由交流 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交往”或者说是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从学生的维度来看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庭关系,从教师的维度来看如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合理处理上述问题,对义务教育的收尾阶段,乃至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西藏在特定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下,处理好这些关系和问题,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和团结。在外国语和江南面临第二次调整的背景下,如果处理好一些关系,也是德育工作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大家以此为主题一起分享您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3、小结

第13篇:简历翻译员

个人简历

本人概况

姓名:凡兰东 性别:女

民族:壮 政治面目:团员

学历(学位):本科 专业:英语

联系电话:18377332080

联系地址: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邮编:541006

Email Addre:23732882608@qq.com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西师范大学 本科

另:其他培训情况

辅修日语和导游

现正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

工作经历

*2011年---至今 承担翻译工作的经验还是有的

个人简介

我本人适应性强,责任心强,勤勉不懈,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从事翻译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外贸业务和国际贸易谈判经验以及优秀的英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及设备,以胜任现代化办公的需求。

请给我一次机会,我必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本人性格

开朗、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 最重要的是能力,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第14篇:外企翻译员

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美好的未来需要有个规划蓝图来指导。以下是我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规划。

大学本科三年级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事情,考研的方面有两方面的选择:

第一方面是考英语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这一选择可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英语专业,从事新闻英语方面的工作;或者是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语言类的学校,继续深造我的英语。至于跨专业考研,我咨询过我们的商务英语老师,她建议我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生,譬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

另一方面,考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准备在国外读研究生。这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现实的。在国外可以了解更多国内所不能缺乏的资源、信息等。对说英语国家可以有个更好的了解,从而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在国外发展。初步定为国外留学的目标是欧洲或者澳大利亚。

我的职业目标是在外资企业中做一个英语翻译员。最终下定这个做英语翻译员的决心却是来之不易。

首先,英语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时是个限制因素。英语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算对英语语法知识不是很了解。而且,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譬如,计

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他们的一个特长。可以说他们同时掌握了两门专业知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择业时,面对的竞争也较大。其次,英语专业面对的择业范围较为狭窄。一般,只能选择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职业,而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业部外乎就是翻译、新闻英语之类等。总之,相对于许多专业来说,英语专业的择业翻译还是比较狭窄的。

再次,我个人认为英语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已经拿到了专业八级证书了已经达到了比较顶尖级的水平了,如果接着考研还是考英语专业的话,那么英语对于我来说不再是一种交流工具了,而转为研究对象,而我对自己研究英语这方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

第四,对于跨专业考研,在选择所跨专业方面时也困难重重。由于英语专业大学四年都不学习数学,所以跨专业考研时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被缩小了,不能选择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如果硬要选择必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补习数学。第五,出国读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选择国家方面,国家的消费水平是不是太高等问题也影响了选择。

最终选择还是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英语专业,而且将来考研的方向极大可能是以上的第二方面。基于英语专

业且在国外读研究生这一因素,决定选择在外企从事有关翻译的工作。

这个职业目标的成功选择让我对职业目标的决策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在选择职业目标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个人自身问题。要对自我优缺点等进行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自己专业的优缺点,专业面对的择业范围等方面都要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其次,要考虑到职业本身的问题。自己的职业范围是不是跟专业对口,或者合适自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职匹配。不要对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期望过高,往往会导致职业决策的失误。

在对自我进行分析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自我性格(temperament),以性格确定自己是怎样的一类人群,从而确定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群。在上课过程中的各种性格等测试都证明我是个外向的人,比较适合的工作是交流、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于是确定了从事翻译工作。其次考虑的是我的技能(my skills)。我目前拥有的技能、特长,我的工作需要我拥有而我不具备的技能。通过这一分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把自己不具备的技能列举出来并且把提高方法一一列举出来,在日后的训练过程中着重提高这些方面的技能,从而能更好的胜任这个职业目标。再次,个人价值观问题( value ) 对自己价值观进行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并把自己典型的一天所作的事情一一详细的写下来。

在择业过程中家庭的影响也是个重要因素。儿女总之父母的希望所在,所以在择业时也会考虑到父母的期望,我爸爸就希望我做个大学教授,他说这份工作比较稳定,比较适合女生。在择业初期,也确实想到要做大学教授,然而随着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来深刻,最终还是决定第一择业目标是个英文翻译员,而大学教授放到了第二择业选择。我的第三个职业目标是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英语专业面临的职业群只能是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职业,因此自己在择业时选择的都是外企,根本上还是与英语专业相关联。对于第一个职业目标,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它跟自己的专业适合,而且跟个人的性格比较适合,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提高个人的技能(my skills)和专业知识。

职业目标初步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实践了。

作为一个外企的英语翻译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Ⅰ.基本技能(basic skills):一个英文翻译员最基本的还是能牢固的掌握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些技能包括听力理解能力

(listening),只有能够听懂外国人在说些什么才有可能跟他们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Speaking),一个有思想的人必须具备正确表达自己的能力;写作能力 (Writing);阅读并理解文章的技能 (Reading);

Ⅱ.提升技能(Skills for promotion):各种证书(Certifications),虽然有时候证书只是一中形式,但却起着极大的作用.各种等级证书是必须的,尤其是翻译证书,当然还有专业八级等证书;责任心 (Responsibilities),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必须的.一个优秀的翻译员尤其要热爱翻译行业,责任心强,性格稳重细致.合作项目的洽谈、翻译及英文撰写等工作;交流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翻译员被誉为“沟通的桥梁”,所以积极和人进行沟通,并参与相关活动等都是必须的.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公共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Teamwork),人际交往能力强 ,和自己团队搞好关系;母语(Mother language)中文书写能力强,翻译员最终还是为了帮助中英双方的沟通,所以较好的中文是必须的;礼节,礼貌

(Manners),举止要得体,毕竟英文翻译员有时代表的不止是自己有时还代表着一定的团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谦虚( Be modesty or appreciate other‟s perspectives),谦虚并能容纳别人观点;态度 (Attitude),做事认真负责,为人正直 ;逻辑( Logic),条理清晰,明白易懂、一目了然,所以要善于交流 ;创新意识( Innovation); Ⅲ.个人特长 (Personal advantages):特殊的证书( Special

certifications),这类证书比如:其他语言类的证书、比赛证书等等;丰富的经验( Experience),尤其是国际版权贸易经验;特殊技能 (Peculiar skills),熟悉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商业信函的写作,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能力;各方面综合能力 (Comprehensive skills),有时翻译员不止是翻译的工作,甚至还要做好翻译员、参事员、协调

员、管理员和安全员;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最新消息 (Up to dat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job),了解和熟悉行业知识、专业常识、政策方针、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外文术语;幽默感( Sense of humor),在英国人看来,幽默感是必须具备的,他们认为每人都得要有a sense of humor。 „He has no sense of humor‟是人们可以常常听到的一句话.。

以上就是一个优秀的外企英语翻译员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素质。前面就曾说过,大学三年级开始准备考研,更深入的学习英语,以上都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再重复。在自身个方面素质都有了更高的提升之后,才能更加胜任这份工作。

第15篇:藏汉情联欢串词

《坐上火车去拉萨》

拉萨,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请你现在跟我一起坐上火车去拉萨看看吧。

请欣赏由永青卓嘎演唱,由米玛曲珍等同学伴舞的歌伴舞《坐上火车去拉萨》

《我要去西藏》

西藏,那里有高原,那里有雪山,那里洁白的哈达,那里有热情的藏族同胞,去西藏,是很多人一生的夙愿,请欣赏由冯琼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我要去西藏》

《兄弟情》

藏族同学在这里生活、学习,另他们难忘的除了关心他们的老师,还有像兄弟一样的汉族同学,请欣赏由群培同学带来的歌曲《兄弟情》 《山歌》

西藏辽阔的雪域高原不仅孕育出有着辽阔胸襟的藏族小伙,还让他们练就一副嘹亮的歌喉,请欣赏由石美同学带给我们一首原生态歌曲《山歌》

《高原红》

音乐,让我们心灵相通,音乐,让我们心意相随。下面请欣赏由藏族同学普布顿珠和汉族老师王喜刚共同演绎一首《高原红》 《祝酒歌》

青稞酒,香醇浓厚,令人回味。每当重要的节日,藏族同胞总是要一起畅饮这甘醇的美酒。同时,也要借着这杯美酒把祝福呈现给最尊贵

的人。请欣赏由藏族同学为大家演唱的《祝酒歌》

《卓玛》

卓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一个美丽的女神,下面就有请藏族同学为我们演绎她们心中的卓玛,请欣赏由群培演唱,卓玛、央金等伴舞带来的歌伴舞《卓玛》

街舞

说到跳锅庄,是每一个藏族同胞都会跳的,但是跳起现代的街舞我们这些来自藏族的同学也毫不逊色。请欣赏由等同学带来的充满现代气息,带着年轻人朝气和活力的街舞。

《藏汉情》

同学情谊两年整,藏汉和谐一家亲。两年来,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请欣赏由我校老师自创,由我校机加工12班同学陈耀鑫带来的快板表演《藏汉情》

《赶上好时候》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各民族和谐统一的好时候;我们成长的环境,是三校合并后和谐发展的好环境;请欣赏由王宇老师带来的歌曲《赶上好时候》

《我的祖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享受祖国和平发展带来的环境;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沐浴祖国民族统一政策的阳光;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放声高歌。我们应该感谢你,我的祖国。请欣赏由藏族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我们爱你,中国》。

第16篇:藏汉双语法官培训自我鉴定

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心得体会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2014年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班所有学员表达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2014年11月10日,我有幸和来自六大地区基层法院的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举行的第一届藏汉双语预备法官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开设了三十二个课程,从法官思想心理到业务知识,从法官礼仪到廉政教育,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本次培训增加了藏语课程,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受益匪浅,此外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使封闭式的培训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表达我和全体学员的心声:

首先,学员安排了为期三天的军训,三天的军训端正了我们的思想态度,更新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进入到培训学习阶段。

其次,培训学习课程包括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实务案例分析到理论讲解,从模拟开庭到裁判文书的制作,从法官道德礼仪到司法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我们预备法官们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预备法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法律信仰,强化了“为大局服务、为

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再次强化了我们所掌握的法学专业知识,并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答案同时心中开始了思考,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身边悄然发生,对我们预备法官来讲,司法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肩上的胆子更重相应地我们要学到的东西越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 的司法需求,学院与时俱进,给我们提供了贴近司法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使本人受益匪浅的开设了藏语文基础(正字法)、藏语法律术语、藏语法律基础知识、藏文裁判文书制作和藏文写作等藏语文相关法律课程,这对一名藏语基础不好的基层法官如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一样,让我兴奋和激动,我认真听讲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司考,同时我也了解到学员们的心情跟我一样,都举得老师们教的非常有用非常实务也是我们每一名基层预备法官所欠缺的,大家都非常用心地学习,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回想在培训之前,我们向藏族当事人翻译检察院的起诉书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用藏语流畅地宣读判决书等裁判文书,而经过背刺培训,我们不仅能修改准上网藏语裁判文书,可以用藏语书写藏文裁判文书,用藏文开庭,在我们培训班举行的藏语模拟法庭中,不管是合议庭、公诉方或者是辩护方,大家都能用

流畅的藏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证明了本次培训的针对性、有用性。

最后,本次培训虽然是封闭式管理,但是学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文体等课外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培训生活,同时加强了学员们之间、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学员间的感情,也使我们有机会展现基层预备法官的精神面貌。

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培训,回到单位后,我将自己所学到的分享给单位同事们,将学到的真正用于司法实践中,力争办好每一起案件,尤其是充分利用所学到的藏语法律术语,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不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努力做到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最后,我代表所有学院对各位领导、学院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篇二:法官培训自我鉴定2011年3月21日

《法官培训自我鉴定2011年3月21日》文章简介:《法官培训自我鉴定》

参加培训以来,本人在领导、老师的关心、帮助及指导下,认真完成各项课业任务,提高了自身的知

《法官培训自我鉴定》

文章《法官培训自我鉴定》正文开始>>参加培训以来,本人在领导、老师的关心、帮助及指导下,认真完成各项课业任务,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通过培训,深刻领会并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正确把握法律精神,了解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掌握民事审判领域相关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及理论水平,使自己具备履行高级法官岗位职责的职业技能。

一、政治表现

严格按照培训要求,遵守各项学习纪律,认真完成所有培训课程的学习。通过培训,更加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够在本单位模范地履行一个法官的职责和义务。

二、专业课学习方面

在专业课学习中注重自学能力、综合素养、法官职业技能、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视频教学和在线答疑,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上课时,专心听讲,心无旁骛,大胆质疑,不唯上,不唯书,对问题深入思考,尽力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得到积极评价;通过四个多月的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法官**裁量的空间与限度》等20多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实现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主要是从理解接受型向研究探索型转变;不再仅仅关注对既有理论成果的学习和运用,而是逐步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注意从理论发展创新的角度、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从对已有理论的扩展和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归纳、综合、概括能力尚有待提高。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学习成绩需进一步提高。

本人决心在各级领导、各位老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继续努力,不断进一步学习的自觉性和连续性,努力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和能力,为构成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 参加培训,本人在、老师的、帮助及下,课业任务,了自身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培训,领会并和“”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职业道德,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把握法律精神,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民事审判领域新知识。自身的综合素养及理论,使具备高级法官岗位职责的职业技能。

一、政治

培训要求,遵守学习纪律,所有培训课程的学习。培训,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践行“”思想,能自觉与党;尊重,团结同志,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够在本模范地法官的职责和义务。

二、专业课学习在专业课学习中注重自学能力、综合素养、法官职业技能、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和。本人能“工”学矛盾,能学规定,业余自学各门课程,参加视频教学和在线答疑,按时作业。上课时,专心听讲,心无旁骛,大胆质疑,不唯上,不唯书,对问题思考,尽力发表的独到见解,评价;四个多月的学习,现已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与限度》等20多门课程的学习,了所学知识。思维上的转变。主要是从理解型向型转变;不再仅仅关注对既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而是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注意从理论发展创新的角度、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从对已有理论的扩展和运用等角度分析。 的问题主要是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归纳、综合、概括能力尚有待。工学矛盾好,学习成绩需。

本人决心在各级、各位老师的、和帮助下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和连续性,努力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构成社会更大。篇三:预备法官培训学员鉴定表(1) 学号:

预备法官培训结业鉴定表

班别广东省法院预备法官培训班

单位

姓名

国家法官学院 印制 填表日期201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必须实事求是地填写本表,填写时一律用钢笔,字迹要清楚。 2.表内所例项目,要全部填写,填写不完可另附纸。 3.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由学员所在法院政治部门存入个人档案,另一份由国家法官学院存档。 篇四:预备法官培训实习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

一年的预备法官培训已经结束,现将在法官学院的面授及在法院的实习表现作个人总结和自我鉴定。

在法官学院面授培训期间,我认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教学环节学习课程、遵守学习纪律、维护教学秩序、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各项讨论、主动向老师请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学习法官职业道德、法律文书制作等内容,从整体上提高了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出自己法律思维能力,树立起现代司法理念。经过培训,我对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中法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适用法律、驾驭庭审、制作裁判文书等“三个能力”有了较好地掌握。

在法院实习期间里,我先后在立案二庭和民二庭实习,实习单位高度重视,安排业务骨干作为指导老师。

在立案二庭将近三个月的实习中,我的主要工作是接待来访群众,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协助法官办理涉诉信访案件等。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信访工作的具体流程,熟悉了信访工作的制度架构,学习了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在实习中。我逐步提高了于来访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提升了信息处理和公文处理的能力,这位我在今后的对群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民二庭将近七个月的实习中,我直接参与案件的审判的辅助事务,从庭前审查起诉材料、做好阅卷笔记、组织证据交换、制作庭审提纲,到开庭审理及相关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制作的法律文书格式规范,表述妥当,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我特别注重学习调解的方法,增强调解意识,明确调解规范,培养调解能力,并实际参与案件调解工作。这使我牢固树立起和谐司法的理念,在今后案件处理

过程中以案结事了做为衡量自己工作成败的重要指标。

总之,经过一年的预备法官培训,使我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 提高运用法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审判理论和审判实践及其程序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为走上审判岗位积累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篇五:培训自我鉴定

培训自我鉴定 2010年12月,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小语5期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学习。通过第一阶段10天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回顾这段日子以来,感到苦中有乐,苦中有进,苦中有得。而在职研修阶段,我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公开课,主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等等,很好地将学校的教研活动带动了起来,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一、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小学语文是一项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品质的载体,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最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通过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在一线教学的历练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可就没有像这次培训一样在头脑里形成这么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恪守师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小语骨干教师更应肩负起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任和责任。通过两个阶级的集中面授、实践,我们学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技能,教育理念得到提升,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 通过两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补充了新的知识。名师专家们的授课让我们分享了诗意语文的魅力,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学习了先进的成功教育理念,让人耳目一新,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在对不同的教育现象和案例的分析中领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同时,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中,我们深知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我们在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努力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社会、历史、哲学、传统文化、文学批评、实践性知识等。从而根据教育教学的变化及不同点去灵活运用新的知识储备,更好地顺应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用新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我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知识经常运用于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集中培训回来,我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课堂上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备课中,以探究思想为指导,深挖教材,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我边工作边学习, 阅读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理论等书籍刊物,撰写了《无声胜有声,留白意悠远》等教学论文。努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学习,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我丝毫不敢怠慢,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中,上课——听课——评课。我真切地感受到苦并快乐着。实践期间,我积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出谋献策。作为学校的老教师,我主动将这次培训的成果带回单位,积极示范,大胆引领,带领全镇一年段的语文教师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在集体备课里,在教研组活动中,我积极解答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引导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大家的专业素质的成长。我为全校教师上了公开教学观摩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组织一年级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陈妹平《红领巾真好》参加县级公开观摩课、林花玲老师《比尾巴》参加镇级公开示范课,得到领导、教师的好评。

这次培训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发展自我,形成自我特色。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将一如既往地在教学事业这方沃土上奉献我的热血与追求,做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 学校意见: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以一个灵魂工程师的情怀谱写着阳光下神圣的职业。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积极组织带领全镇一年段语文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上好公开示范课,对我校的教研活动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能大胆地将所学的理论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踊跃撰写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教后反思。并对年轻教师的教学起了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她所任教的班级教学效果显著,在镇中心小学组织的统考中成绩名列前茅。

第17篇:藏汉双语讲故事活动方案

八宿县小学藏汉双语讲故事活动方案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情操。更好地参加康巴少年讲故事比赛,特在我校进行藏汉双语讲故事选拔赛活动。

一、活动主旨

以比赛促阅读,以阅读促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促进校园文明进步,和谐稳定。

二、参赛对象: 一至五年级小学生

三、参赛名额:

各班藏文语文教师自行推荐本班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参加此次讲故事选拔赛,家里有人辅导讲故事的学生以及课外阅读知识量大的学生建议积极参加。

四、比赛时间:

2015年5月中旬(由语藏教研组组长具体定)。

五、比赛目的:

选拔参加康巴少年讲故事参赛人员和六一节目主持人

六、组织单位:

藏文组组长和藏文组成员 语文组组长和语文组成员

七、其它事项:

1、语文组和藏文组具体组织本次讲故事选拔赛。

2、安排好比赛要求、评分标准、参赛学生的报名、安排指导教师和奖励等工作。

3、做好此次讲故事的活动经费预算报到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实际给予此次活动经费。

教务处

20

15、

4、26

征求活动方案通知

1、数学组和综合组筹备在6月中旬组织一次学生活动。

2、安排好比赛要求、评分标准、参赛学生的报名、活动主题和奖励等工作。

3、做好活动经费预算报到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实际给予此次活动经费。

教务处 20

15、

4、26

第18篇:汉藏双语学校大门宣传标语

脆︽地罢邦︽霸罢︽编︽脆︽拜扳爸邦︽秤扳邦︽扳唱稗︽帛办︽垫罢邦︽惭稗︽锤邦︽稗邦︽册爸︽避敌︽拜斑办︽伴醇半︽雏︽档罢邦︽迸办︽厨办︽拜爸︽瓣半︽兵邦︽罢豺爸︽拜便邦﹀

增强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促进林芝经济社会发展

第19篇:日本翻译员表白

日本翻译员表白:这职业挺孤独!

[1] 翻译员不是机器!

[2] 翻译员挺孤独!

通訳というお仕事

翻译这工作

今回は通訳というお仕事についての辛口トークを。お気に触ることをいう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ちょっとストレスたまり気味なのでお許しくださいね。愛しい皆様。

今儿个我要针对翻译这活来场犀利演说。有情绪发泄成分在内,可能会伤到您,各位亲爱的,还请见谅哟。

さて。通訳というお仕事は、常に「(女子諸君の)なりたい職業トップ10」にランクインする人気の職業のようです。かく言うわたくしも、小さい頃からの夢は通訳になることでした。まさかイタリア語の通訳になるとは思っていませんでしたが、まあこれもある種の運命というかなんというか。っていうか日本人はやっぱりバイリンガルという人種に対する憧れがあるしね。

且说翻译这工作,那是相当热门,据说它是“(女同胞们)理想职业TOP 10”排行榜的常客。就连说出这番话的我,也是从小就梦想要当一名翻译。只是,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意大利语翻译,不过这也算是一种命运吧。话说回来,日本人果然还是对双语人才有所向往啊。

しかぁし。通訳というのは、言葉が出来りゃいいって物ではありません。言葉だけでいいなら、自動翻訳機があればすむことだしね。特に、商談という場においては、言語学とはまったく別の種類の才能が必要なのです。いや、もちろん語学力だけで乗り切っている人たちというのもいるのでしょうし、相応の語学力がなくては話にならないことはもちろんですが、誰かの言っている言葉をそのまま翻訳するだけではどうにもならないことというのが存在するのです。

但是,翻译这事儿可不是会点语言就能做的。要是只需要语言,有自动翻译机就够了。特别是在商业谈判的时候,你还需要具备完全有别于语言学的才能。当然,也有只靠语言能力就搞定的人,没有相应的语言能力肯定是不行的,可也不是将别人说的话原原本本翻译过去就能了事的。

というのは、だってさあ、文化が違うわけよ。まったく。ビジネスのやり方も、同じ意味の台詞を言ったときの印象も、なにもかも。必要なのは言語の通訳ではなく、文化の通訳です。そして、これは思っているよりも、ものすごーく難しいことなのです。

我的意思是,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很大程度上。不管是工作方式,还是含义相同的话说出口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方方面面都如此。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对文化的翻译,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翻译。而这点也比你想象的要难的多。

たとえば、日本語でしゃべっていても、すれ違うときってあるでしょ?そして、たとえば三人で話しているときにAさんの言ったことをBさんが間違って理解して、会話がすれ違ったとするでしょ?それを聞いていて、直接その会話には加わっていなかったCさんは、Aさんの意図した意味もわかるし、Bさんが間違って理解したこともわかったりするときってあるじゃん?通訳というのは常にその状態にあると思いねえ。

举个例子,光是用日语来对话,也有意思理解岔了的时候对吧?比如三个人在对话,B误解了A的话,然后对话发生了分歧,而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旁观者C既理解了A想表达的意思,也能明白为什么B误解了,会有这样的情况不是么。我觉得这就是翻译经常会遇见的。

日本人の文化からみて、何の間違いもないことを、日本人が言ったとします。でもそれはイタリア人の文化からしたらまったくもって理解できないことだったりする。通訳である人は、その両方を理解して、しかしこれはどう説明しても分かり吅えない永遠の溝だということすら、理解してしまうわけです。

假设,日本人说了一些话,从日本人的文化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按照意大利人的观念来看,却完全无法理解。此时译者就需要做到理解双方,即便是不管怎么说都无法相互理解的永远的文化隔阂,也要去理解。

これは結構、辛いことよ。

这事儿,不容易啊。

どんなことでもそうですが、「ほかの人が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わかってしまう」というのは悲劇ですよね。陳腐な意味で「この映画を理解できるのは俺様だけだ!」といっている人もいますが、そういうことではなくて、何かを理解するキャパが大きいということは、それだけ自分が理解されないこともわか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象」という生き物を知らない人に、説明することは可能でしょう。「鼻が長くて、耳が大きくて、人間を10人乗せてもおつりが来るくらい大きな生き物で、くすんだ灰色で、目が優しくて、牙が生えていて・・」など。でも多分どんなに説明しても、説明されたあいては「象」という生き物を完全に理解することは出来ないし、そしてそれを説明しているほうも、「わかりっこない」ということもわかっている。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理解了别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可以说是个杯具吧。用这话举个老套点的例子就是,有人说“只有哥看懂了这电影”,不过这里并非此意,而是,对某些事物理解能力越强,同时也就代表了自己多么的不被一般人所理解。我们可以跟不知道“大象”为何物的人这样去介绍大象,“鼻子长长的,耳朵大大的,体积庞大到身上坐十个人还绰绰有余的一种生物,肤色是暗淡的灰色,眼神温柔,长着牙齿……”。但是不管你如何去说明,对方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而介绍的这一方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でも通訳はお仕事だから、それを何とか取りまとめなきゃならないわけです。しかも双方向で!!

不过既然你靠翻译吃饭,就需要想办法把事情给解决了,并且两方面都要顾及!!

日本人には日本人にわかるような説明を、イタリア人にはイタリア人にわかるような説明をしなきゃならない、しかもどちらにも失礼がないように、そして出来れば商談がうまくとりまとまるように。しかも、アドリブで。

面向日本人就要用日本人能理解的表达方式,面对意大利人则要用意大利人能理解的表达方式,而且对双方都不能失礼,然后尽量使谈判顺利进行,还要会随机应变。

そしてそのとんでもなくめんどくさい努力をして説明したり、理解させたり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を、たいていの場吅、日本人・イタリア人のどちらも、わかってくれない。

然而,花如此大的功夫去向日本人亦或是意大利人翻译解说,帮助他们理解,大部分时候换来的却不是认同。

象の例を続ければ、よしんば、その説明に成功したとしましょう。というか、成功させないことには仕事になりません。でもその成功した時点で、それをわからせてもらった人たちは、「なんだ、簡単なことじゃん。」と思っちゃうわけよ・・仕方ないんだけど。

继续之前大象的例子,假设解说成功了。退一步说,不使其成功就算不上是工作了。但是在成功的那一刻,听懂的那一方会觉得:“什么嘛,解说这事儿不是挺简单的嘛。”……这也是没办法的。

わたくしはこれを勝手に「神の孤独」と呼んでおります。

恕我擅自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神的孤独”。

全知全能の神様は、全知全能であるがゆえに、誰にも理解してもらえない。そして、誰にも理解してもらえないことを知っているから、神様は最も孤独です。

万能的神灵正是因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才会不为任何人所理解,也正是因为只有他知道那些常人无法明白的事情,才孤独至极。

通訳は、まあそれほど大げさじゃないにしろ、すくなくても通訳として雇われる、ということはそこにいるほかの人たちはお互いを理解しないという状況で、ただひとりすべてを理解してしまい、であるがゆえにとても孤独なのですわ!!

翻译虽然不至于如此夸张,但至少身为被雇佣的翻译,确实是处在那样一种孤独的状态下,即在场的其他人无法做到相互理解,只有译者一个人理解了全部。

あらなんだかやたら悲劇的な話になってまいりましたが、まあそういうことです。 ま、そんなの通訳に限ったことじゃ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だって、通訳のよしあしって、ものすごくむずかしいじゃん。だって、日本語をイタリア語に訳して、それがどれほど上等な訳でも、どれほどへたな訳でも、日本人にはわからないわけだから。

哎呀话题好像变得越发悲惨了,不过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尽管不是只有翻译才会遇到这样的

情况。不过,翻译的好坏,判断起来不是很难嘛。因为在做日译意的时候,不管你翻得多好,亦或是多烂,日本人这方是不会明白的。

わたくしのお客様は大体イタリア人なのですが、そしてわたくしはイタリア語の能力はとりあえずおいといたとしても、日本語をしゃべる能力にはかなり自信があるのですが、この日本語能力は、雇い主であるイタリア人には永遠に評価されることはないわけです。

我的客户大多是意大利人,姑且不论我的意语水平,起码我对自己的日语口语水平是相当自信的,只是这种日语能力永远都得不到意大利雇主的评价。

ま、そうはいっても望んだ職業です。実際は、わたくしには天職だと思いますよ。何しろ小さい頃の夢(いや今でも)、「枕を交わさない花魁」だったし。

不过嘛,别看我这么说,其实翻译也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是我的天职啊。而我小时候就幻想(如今也是)能成为“不卖身的雅妓”。

えー、こういっちゃなんですが、知力と容姿と外交能力を駆使してその場を仕切る、という職業を「花魁(枕は交わしません。)」だとすると、通訳はかなり近いでしょ。

哎哟,这么说虽然有点那啥,如果说“雅妓(卖身不卖艺)”是靠智慧、美貌以及交际能力hold住全场的话,那翻译便很接近这职业哦。

だからまあ、満足なんです。楽しいこともたくさんあるし。

所以呢,我也心满意足了,而且开心的事情也会有不少。

第20篇:商务专员(翻译员)

岗位名称:商务专员(翻译员)

一、岗位说明:

1、了解日常商务沟通流程,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流利,能与外商无障碍口头沟通;

2、负责商务文件的翻译及与外商往来的关系维护;

3、性格开朗、热情,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二、任职要求

1、正规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专业,熟悉西班牙语者优先;

2、性别不限,年龄不限;

3、实行做五休二,交纳上海市标准社保,工资面议。

《藏汉翻译员工作总结.doc》
藏汉翻译员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会计个人工作总结专业技术个人总结销售个人工作总结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党员个人工作总结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护士个人工作总结村干部个人总结试用期工作总结出纳个人工作总结文员个人工作总结银行个人工作总结秘书个人工作总结办公室个人总结其他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