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机械专业技术总结

2020-07-27 来源:专业技术个人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粉体总结

1、等面积球当量径—与颗粒同表面积的球的直径;有助于描述粉末的成型过程及烧结过程,较适用于无气孔和轻微粗糙度表面的颗粒体系

2、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集合体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集合体——多分散系统

3、体是研究微小颗粒的集合体。当集合体颗粒大小相等或粉体是研究微小颗粒的集合体。当集合体颗粒大小相等或近似相等——单分散系统

4、目:系指在筛面的25.4mm(1英寸)长度上开有的孔数。20-120目(900-125um) [目数/2.5]2=孔数/cm2

5、TEM观察粉体的特点:能给出不同等效原理(如等面积圆、等效短径等)的粒度分布。能观察颗粒形貌。 能直接观察颗粒分散状况、分体样品的大致粒度范围、是否存在低含量的大颗粒或小颗粒情况等等。

6、频率分布曲线上的最高点是频率的极大值,表示最多数量的颗粒,其对应尺寸称为最多数径Dm(或众数直径,(或众数直径,modal diamater),其数量的多少可计算其面积。若曲线是关于Dm对称,即符合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此时,Dm=平均粒径 =Dmed(中位径)median diameter

7、累积分布曲线与频率分布曲线互为积分与微商的关系,若取同一横坐标,则累积分布曲线上各点斜率实际上,累积分布曲线与频率分布曲线互为积分与微商的关系,若取同一横坐标,则累积分布曲线上各点斜率dR/dD,即为频率分布曲线纵坐标上相应各点之值。,即为频率分布曲线纵坐标相应各点之值。频率分布曲线上任一点的纵坐标表示某粒径频率分布曲线上任一点的纵坐标表示某粒径D为中心的颗粒在dD范围内占物料百分数为范围内占物料百分数为dR,在频率分布曲线之下,粒径为,在频率分布曲线之下,粒径为D以左所包含的面积占曲线以下所包含面积百分比即为累积百分数以左所包含的面积占曲线以下所包含面积百分比即为累积百分数R%。

8、累积分布——反映粒度变化不敏感,要求出斜率→粒度变化,斜率大,粒度变化大;但数量上反映较为明显,从纵坐标可以看出,计算方便,工业生产常用。频率分布——反映频率变化,是动态变化,颗粒组成的变化,但不表示数量(各粒级数量的多少要计算面积)。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9、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中位径Dmed

10、定量描述粒子几何形状的方法:形状指数(shape index)、形状系数(shape factor)和粗糙度系数(roughne factorfactor)。单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称为形状指数;形状系数——在表示颗粒群性质和现象的函数关系中,把与颗粒形状有关的因数作为一个系数加以考虑;粗糙度系数反映颗粒表面微观结构

11、用透射电镜可观察纳米粒子平均直径或粒径的分布,可以直接观察颗粒是否团聚,电镜观察法测量得到的是颗粒度而不是晶粒度.粗颗粒使用光学显微镜,SEM较TEM可观察到更多关于颗粒形状和表面结构信息,立体感强些。X射线是测定晶粒度的最好方法(当颗粒为单晶时,该法测得是颗粒度)对于混合多组分颗粒系统,由于组分密度不同,颗粒形状不同,要测量颗粒的大小电镜是较好的方法。

12、

② 颗粒组成(颗粒分布):•激光法, 光透射:重力沉降 >1μm,离心沉降 >0.01μm 13.TEM观察法测量得到的是颗粒度而不是晶粒度。X射线衍射线宽法是测定晶粒度的最好方法。当颗粒为单晶时,该法测得的是颗粒方法。当颗粒为单晶时,该法测得的是颗粒度。当颗粒为多晶时,该法测得的是组成单个颗粒的单个晶粒的平均晶粒度这种测量个颗粒的单个晶粒的平均晶粒度。这种测量法只适用于晶态的超微粉晶粒度的评估。实验表明晶粒度≤50时测量值与实际值验表明,晶粒度≤50nm时,测量值与实际值相近,反之,测量值往往小于实际值。

13、透气法—不受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由颗粒大小,聚集体状态决定。只反映出外表面积不受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由颗粒大小,聚集体状态决定。只反映出外表面积的大小;

14、BET法—颗粒的总表面积:除包括颗粒大小,聚集体状态外还包括了颗粒的裂纹沟槽聚集体状态外,还包括了颗粒的裂纹,沟槽的内表面,因此其数值较上法大的多

15、比表面积的测定范围约为0.1-1000m2/g,以ZrO2粉料为例,颗粒尺寸测定范围为lnm~l0μm.

16、UFP的制备方法:①长大法或者称化学法或者造粒法,合成法——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相变化,从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入手, 经过成核和成长、收集两阶段;使颗粒在控制之下长大到要求的大小,这是使颗粒尺寸由小到大的制备方法——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②碎细法或者称粉碎法、机械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粗颗粒的粉碎,使其微细化从而成UFP。这是使颗粒尺寸由大变小的方法。是制备微米级颗粒的传统粉碎法的延伸。颗粒粒径在10~0.1μm范围,以两个数量级范围内的颗粒为对象——微米粉体制备 18单分散颗粒系统,其粒度分布呈正态分布

19振动磨制备的粉体粒度分布较窄、纯度较高物料。振动磨除粉碎效率较高外,另一个优点是物料在磨中翻动,从而使物料不易团聚

20气流粉碎机亦称(高压)气流磨或喷射磨或流能磨,是常用的超细粉碎设备之一。高速气流(300—500m/s)或过热蒸汽(300-400℃)的能量,使颗粒相互产生冲击、碰撞、摩擦而实现超细粉碎的设备。降低入磨粒度,可得到平均粒径1μm的产品。

21、随着颗粒微细化,细小颗粒之间的吸附作用,例如范德华引力、静电力、颗粒表面的水份附着力等;或者由于断裂后在新表面上产生的剩余价键带正或负电荷的结构单元或化学游离基的作用,使小颗粒聚结或附聚而成为大颗粒

22、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把粉碎产品按某种粒度大小或不同种类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过程称为分级。方法:干法分级和湿法分级

23、颗粒分级可以避免团聚

24、流体是空气时称为干式分级,利用水或者液体时则称为湿式分级。

25、凡是通过挤压、剪切、摩擦、磨剥、拉伸等作用对固体、液体、气体施加机械能,诱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称之力化学,或机械力化学。

26、经粉磨后物料活性有所提高的原因经粉磨后,物料活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活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无定形化的作用;活性提高的次要因素——颗粒尺寸 变小比表面积增大

27、机械力诱发的一系列变化可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反气相色谱法、溶解速度变化密度变化等进行研究

28、助磨剂一般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比表面能和“楔入”粒子裂缝的作用。物料在细磨过程中,粒子逐步细化,,比表面积增大,其表面因断键而荷电,粒子相互吸附并出现团聚使粉碎效率下降,加入少量助磨剂可以防止粒子团聚,改善物料,流动性,从而提高 研磨效率,缩短研磨时间。

29、颗粒在比较弱的引力作用下结团——附聚体;颗粒在比较强的化学键作用下结合为整体——聚结体

30、助磨剂作用机理:a.削弱固体颗粒强度——软化剂。裂纹的存在、扩展导致断裂,助磨吸附在裂纹上平衡了裂纹表面的剩余价键及电荷,避免裂纹愈合,提高了物料的易碎性。 b.防止颗粒并合聚结——分散剂。平衡了颗粒表面上的剩余价键,使颗粒之间的附聚力得到屏蔽,避免颗粒的聚结,抑制粉碎逆过程,故有利于粉碎过程进行。

推荐第2篇:粉体工程总结

第一章 颗粒几何形态特性

1.粒度:颗粒在空间范围所占大小的线性尺度。2.粒径的表示方式: (1) 三轴径

以颗粒的长度l、宽度b、高度h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平均径。 (2) 球当量径: (3) 圆当量径:

(4) 定向径(又称统计平均径):平行于一定方向(用显微镜)测得的线度

定方向径(Feret径)dF、定方向等分径(Martin径)dM、定向最大径

3.粒度分布的概念

粒度分布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也就是说粉体中不同粒度区间的颗粒含量。 4.粒度分布的表示方式

(1)频率分布:当用个数基准表示粉体的粒度分布时,将被测粉体样品中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的数目称为频数n,而将n与样品的颗粒总数N之比称为该粒径范围的频率f,则

fn100% N

频数n或频率f随粒径变化的关系,称为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

(2)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一粒径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按照频数或频率累积方式的不同,累积分布可分为两类:

a)负累积:将频率或频数按粒径从小到大进行累积,所得到的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的数量或百分数。这相当于在用筛分法测粒度时,通过某一筛孔的筛下部分的百分数,这样得到的曲线又称为累积筛下分布曲线,常用D(Dp)表示。

b)正累积:将频率或频数按粒径从大到小进行累积,所得到的累积分布表示大于某一粒径的颗粒的数量或百分数。相当于用筛分法测粒度时,通过某一筛孔之后的筛余部分的百分数,这样得到的曲线又称为累积筛上分布曲线,常用R(Dp)表示。

较之频率分布,累积分布更有用。许多粒度测定技术,如筛分法、重力沉降法、离心沉淀法等,所得到的分析数据,都是以累积分布显示出来的。它的优点是消除了直径的分组,特别适用于确定中位粒径(D50:在粉体物料样品中,把样品个数(或质量)分成相等两部分的颗粒粒径)等。 5.粒度分布的表达形式

列表法、图解法、函数法 6.颗粒形状

颗粒的形状是指一个颗粒的轮廓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的图像。 7.形状指数 (1) 均齐度

颗粒两个外形尺寸的比值。 a) 扁平度m=短径/厚度=b/h b) 伸长度n=长径/短径=l/b (2) 圆形度(又称轮廓比):定义了颗粒的投影与圆接近的程度

c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周长

颗粒投影的周长 1 (3) 球形度:表示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

Wadell球形度W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

颗粒的表面积由于同体积的几何形状中,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颗粒的球形度小于等于1。颗粒形状与球偏离越大,颗粒的W越小。 8.粗糙度系数

R粒子微观的实际表面积 (>1)

表观视为光滑粒子的宏观表面积9.粒度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粒度测量方法有显微镜法、筛分法、沉降法、激光法、点传感法、气体吸附法等。 第二章 颗粒群的堆积性质 1.颗粒堆积的客观结构参数

(1) 容积密度ρB: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又成视密度。

B(-1)P填充粉体的质量V =B粉体填充体积VB式中 VB—粉体填充体积

ρP—颗粒密度

ε—空隙率

(2) 填充率ψ:颗粒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

填充的颗粒体积B=

粉体填充体积P(3) 空隙率ε: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

=1-=1-B P2.最密填充理论

(1)Horsfield填充

均一球按六方最密填充状态进行填充时,球与球间形成的空隙大小和形状有两种孔型:6个球围成的四角孔和4个球围成的三角孔。设基本均一球成为1次球(半径r1),填入四角孔中的最大球称为2次球(半径r2),填入三角孔中的最大球称为3次球(半径r3),随后再填入4次球(半径r4),5次球(半径r5),最后以微小的均一球填入残留的空隙中,这样就构成了六方最密填充,称为Horsfield填充。 (1) r2=0.414r1 (2) r3=0.225r1 (3) r4=0.177r1 (4) r5=0.116r1 (5) 最终填充结果:最终空隙率ε=0.149×0.2594=0.039 (2)Hudson填充

当一种以上的等尺寸球被填充到最紧密的六方排列的空隙中时,空隙率是随着较小球与 2 最初大球的尺寸比值而变化的,空隙率随着四方孔隙中较小球的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实际上不不是这样,因为在三角形孔隙中,球的数目是不连续的。Hudson在金属固溶体的研究中,对半径为r2的等径球填充到半径为r1的均一球六方最密填充体的空隙,当r2/r1<0.4142时,可填充为四角孔;r2/r1<0.2248时,可填充为三角孔,r2/r1=0.1716时的三角孔基准填充最为紧密,最小空隙率为0.0030。这样的填充称为Hudson填充。 3.粉体中颗粒间的附着力

范德华力、颗粒间的静电力、毛细管力、磁性力、机械咬合力 第三章 粉体力学 1.内摩擦角的确定

内摩擦角的测定方法有流出法、抽棒法、慢流法、压力法、剪切盒法等多种,最主要的是剪切盒法。 2.安息角

又称休止角、堆积角、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自由平面在静止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角度。常用来衡量和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对于球形颗粒,粉体的安息角较小,一般为23~28度之间,粉体的流动性好。规则颗粒的约为30度,不规则颗粒约为35度,极不规则颗粒的安息角大于40度,粉体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3.质量流与漏斗流

粉体在重力作用下自料仓流出的形式有质量流和漏斗流两种。如果料仓内整个粉体层能够大致均匀地下降流出,这种流动型式称为质量流(或整体流)。特点是“先进先出”。流动性良好或细粒散体可实现质量流。如果料仓内粉体层的区域呈漏斗形,使料流顺序紊乱,甚至有部分粉体滞留不动,造成先加入的物料后流出,即“后进先出”的后果。 4.开放屈服强度和粉体流动函数 1) 开放屈服强度

料仓内的粉体处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因此,具有一定的固结强度(密实强度)。如果卸料口形成了稳定的料拱,该料拱的固结强度,即物料在自由表面上的强度就称为开放屈服强度(fc)。在预加压应力σ1作用下压实,取去圆筒,粉体试件不倒塌,说明具有一定的密实强度,这一密实强度就是开放屈服强度fc。若倒塌,则fc=0。 fc小,流动性好,不易结拱。 2) 粉体流动函数

粉体的固结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密实状态,即开放屈服强度fc与固结主应力σ1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詹尼克将其定义为粉体的流动函数FF。 FF=σ1/fc

FF表征着仓内粉体的流动性,FF越大,粉体流动性越好。fc=0,FF=∞,粉体完全自由流动。

5.料斗流动因数

料斗流动因数ff来表示料斗的流动性,并定义流动因数为料斗内粉体固结主应力σ1与作用于料拱脚的最大主应力σ1之比。

ff值越小,料斗的流动条件越好。料斗设计时要尽量获得ff值小的料斗。 6.偏析及其防止措施

(1)粉体流动过程中,由于颗粒间粒径、颗粒密度、颗粒形状及表面性状等的差异,粉体层的组成呈现出不均质的现象称为偏析。 (2)粒度偏析类型

附着偏析、填充偏析(渗流偏析)、滚落偏析 (3)偏析防止措施

a 采用多点装料,将一个料堆分成多个小料堆,可使所有各种粒度的各种组分(密度不同)

3 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料仓的中部和边缘区域。

b采用细高料仓,即在相同料仓容积条件下,采用直径较小而高度较大的料仓,可减轻堆积分料的程度。

c采用垂直挡板将直径较大的料仓分隔成若干个小料仓,构成若干个细高料仓的组合型式。此法适用于实际使用中高度受到限制而又要满足一定料仓容量的料位设计或改造。

d在料仓中设置中央孔管,即使落料点固定不变,但由于管壁上不规则地开有若干窗孔,粉料有不同的窗孔进入料仓不同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改变落料点,收到多点装料的效果。

e采用侧孔卸料,粉料从料仓侧面的垂直孔内卸出,以获得比较均一的料流。 f在卸料口加设改流体以改变流型的方法,减轻漏斗流对偏析的强化作用。 7.粉体拱的类型及防拱措施 (1)粉体静态拱的类型

a压缩拱:粉体因受料仓压力的作用,使固结强度增加而导致起拱。

b楔形拱:块状物料因形状不规则相互啮合达到力平衡,在孔口形成架桥。 c粘结粘附拱:粘结性强的物料在含水、吸潮或静电作用而增强了物料与仓壁的粘附力所致。 d气压平衡拱:料仓回转卸料器因气密性差,导致空气泄入料仓,当上下气压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料拱。 (2) 防拱措施

a改善料仓的几何形状及其尺寸。 b降低料仓粉体压力。 c减小料仓壁摩擦阻力。

d降低物料水分,改善粉体流动性。 第四章 颗粒流体力学 气力输送装置可分为:

(1) 吸送式:将大气与物料一起吸入管内,靠低于大气压力的气流进行输送。适用于从多个供料点把粉体输送汇集到一个点的场合。输送能力较小,压力损失也小,且吸嘴的结构简单。

(2) 压送式:用高于大气压力的压缩空气推动物料进行输送。适用于把粉体从一个供料点分配输送到几个点的场合,压头损失大,输送能力大,可作长距离输送。

第五章 粉碎及设备

一、粉碎的定义

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内聚力,从而使颗粒的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的过程称为粉碎。

粗碎-将物料破碎至100mm左右破碎中碎-将物料破碎至30mm左右细碎-将物料破碎至3mm左右粉碎

粗磨-将物料粉磨至0.1mm左右粉磨细磨-将物料粉磨至60m左右超细磨-将物料粉磨至5m或更小

二、粉碎比

物料粉碎前的平均粒径D与粉碎后的平均粒径d之比称为平均粉碎比。

三、粉碎流程

4 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形,粉碎流程可由不同的方式。(a)为简单的粉碎流程;(b)为带预筛分的粉碎流程;(c)为带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d)为带预筛分和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

凡从粉碎(磨)机中卸出的物料即为产品,不带检查筛分或选粉设备的粉碎(磨)流程称为开路(或开流)流程。

凡带检查筛粉或选粉设备的粉碎(磨)流程称为闭路(圈流)流程。

四、粉碎方式和分类

粉碎方式主要有挤压粉碎、冲击粉碎、摩擦剪切粉碎和劈裂粉碎。

五、粉碎模型

(1) 体积粉碎模型:整个颗粒均受到破坏,粉碎后生成物多为粒度大的中间颗粒。随着粉碎过程的进行,这些中间颗粒逐渐被粉碎成细粉成分。冲击粉碎和挤压粉碎与此模型较为接近。

(2) 表面粉碎模型:在粉碎的某一时刻,仅是颗粒的表面受到破坏,被磨削下微粉成分,这一破坏基本不涉及颗粒内部。这种情形是典型的研磨和磨削粉碎方式。

(3) 均一粉碎模型:施加于颗粒的作用力使颗粒产生均匀的分散性破坏,直接粉碎成微粉成分。

六、易碎性

所谓易碎性即在一定粉碎条件下,将物料从一定粒度粉碎至某一指定粒度所需的比功耗——单位质量物料从一定粒度粉碎至某一指定粒度所需的能量,或施加一定能量能使一定物料达到的粉碎细度。

七、粉碎机械力化学 1.机械力化学概念

在粉碎过程中,不仅颗粒的尺寸逐渐变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而且其内部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性也相应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此即为粉碎机械力化学现象。 2.助磨剂助磨作用

(1) 助磨剂分子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上,改变了颗粒的结构性质,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或硬度。

(2) 助磨剂吸附于固体颗粒表面上,减小了颗粒的表面力。

(3) 添加助磨剂,使物料颗粒的表面自由能和晶格畸变程度减小,促使颗粒软化;助磨剂吸附在颗粒表面上能平衡因粉碎产生的不饱和价键,防止颗粒再度聚结,从而抑制粉碎逆过程的进行。以上两者均可加速粉碎,产生助磨作用。

八、破碎设备 1.颚式破碎机

(1)根据其动颚的运动特征颚式破碎机可分为简单摆动、复杂摆动和综合摆动型三种型式。

(2)颚式破碎机的规格用进料口的宽度和长度来表示,如PEJ1500×2100颚式破碎机,即表示进料口宽度为1500mm,长度为2100mm的简单颚式破碎机。PEJ为简单颚式破碎机,PEF为复杂颚式破碎机。 (3)颚式破碎机的构造

颚式破碎机主要由机架和制成装置、破碎部件、传动机构、拉紧机构、调整机构、保险装置和润滑冷却系统等部件组成。

调整装置:为了得到所需要的产品粒度,颚式破碎机都有出料口的调整装置。大、中型破碎机出料口宽度是由使用不同长度的推力板来调整;小型颚式破碎机通常采用楔铁调整方法。

保险装置:一般颚式破碎机的安全装置是将推力板分成两段,中间用螺栓连结,设计 5 时适当减弱螺栓的强度;也有在推力板上开孔或采用铸铁制造,推力板的最小断面尺寸是根据破碎机在超负荷时能自行断裂而设计的。当破碎机过载时,螺栓即被切断或推力板折断,动颚即停止摆动。

(4) 工作参数的确定

钳角:颚式破碎机动颚与定颚之间的夹角。减小钳角可增加破碎机的生产能力,但会导致破碎比减小;反之,增大钳角可增大破碎比,但会降低生产能力,同时,落在颚腔中的物料不易夹牢,有被推出机外的危险。 2.锤式破碎机

(1)锤式破碎机的规格用转子的直径(mm)×长度(mm)来表示,如φ2000mm×1200mm锤式破碎机表示破碎机的转子直径为2000mm,转子长度为1200mm。

(2)锤子是自由悬挂的,当遇到难碎物时,能沿销轴回转,起到保护作用,因而避免机械损坏。另外,在传动装置上还装有专门的保险装置,利用保险销钉在过载时被剪断,使电动机与破碎机转子脱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3.反击式破碎机 (1) 工作原理

反击式破碎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带有板锤的高速转子。喂入机内的物料在转子回转范围(即锤击区)内受到板锤冲击,并被高速抛向反击板再次受到冲击,然后又从反击板弹回到板锤,重复上述过程。在如此往返过程中,物料之间还有相互撞击作用。由于物料受到板锤的打击、与反击板的冲击及物料之间的相互碰撞,物料内的裂纹不断扩大并产生新的裂缝,最终导致粉碎。当物料粒度小于反击板与板锤之间的缝隙时即被卸出。

反击式破碎机的规格用转子直径(mm)×长度(mm)表示。

(2)反击装置通常带有卸料间隙调整机构,通过调整卸料间隙可改变冲击次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产品的粒度组成。在破碎腔内进入难碎物时,反击板可绕悬挂点适当摆动,增大它与板锤之间的间隙,当难碎物通过后,它又迅速恢复至原位。因此,这种结构还起着保险作用。

九、球磨机 1.工作原理

当磨机一不同转速回转时,筒体内的研磨体可能出现三种基本情况。

(1)周转状态:表示转速太快,研磨体与物料帖附筒体上一道运转。研磨体对物料起不到冲击和研磨作用。(2)倾泻状态:表示转速太慢,研磨体和物料因摩擦力被筒体带到等于摩擦角的高度时,研磨体和物料就下滑。对物料有研磨作用,但对物料没有冲击作用,因而使粉磨效率不佳。(3)抛落状态:表示转速比较适中,研磨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抛落下来。研磨体对物料有较大的冲击和研磨作用,粉磨效果较好。 2.球磨机的构造 (1)筒体

磨门:筒体上的每一个仓都开设一个磨门(又称人孔)。设置磨门是为了便于镶嵌衬板、6 装填或倒出研磨体、停磨检查磨机的情况等。 (2)衬板

衬板的作用是保护筒体,使筒体免受研磨体和物料的直接冲击和摩擦;另外,利用不同形式的衬板可调整磨内各仓研磨体的运动状态。类型主要有平衬板、压条衬板、凸棱衬板、波形衬板、阶梯衬板等。 (3)隔仓板

作用是a.分隔研磨体;b.防止大颗粒物料窜出料端;c.控制磨内物料流速。 第六章 分级与分离

一、基本概念

1.利用分离特性将成分不同的混合物或相混合物(例如气——固相、液——固相)分成成分或相组分不同的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的过程称为分离。

2.分离效率

分离后获得的某种成分的质量与分离前粉体中所含该成分的质量之比称为分离效率。 3.分级粒径

分级粒径也称切割粒径,将部分分离效率为50%的粒径称为切割粒径。

二、机械分级设备(筛分)

(1)定义:把固体颗粒置于具有一定大小孔径或缝隙的筛面上,使通过筛孔的成为筛下料,被截留在筛面上的成为筛上料,这种分级方式称为筛分。 (2)筛序:

由粗到细的筛序、由细到粗的筛序、混合筛序。 (3)筛制:公制和英制

三、颗粒流体系统分级设备 1.气流分级机的分级过程:

(1) 分散:将附着或凝聚在一起的颗粒聚集体分散成单个颗粒;

(2) 分离:组合各种力的作用,使颗粒获得速度差,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离; (3) 捕集:从气流重分离与捕集颗粒; (4) 卸出。 2.离心式分级机 (1)工作原理

物料由加料管经中轴周围落至撒料盘上,受离心惯性力作用向周围抛出。在气流中,较粗颗粒迅速撞到内筒内壁,失去速度沿壁滑下。其余较小颗粒随气流向上经小风叶时,又有一部分颗粒被抛向内筒壁被收下。更小的颗粒穿过小风叶,在大风叶的作用下经内筒顶上出口进入两筒之间的环形区域,由于通道扩大,气流速度降低,同时外旋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细小颗粒离心沉降到外筒内壁并沿壁下沉,最后由细粉出口排出。内筒收下的粗粉由粗粉出口排出。

改变主轴转速、大小风叶片数或档风板位置即可调节选粉细度。 3.旋风式选粉机

(1) 构造和工作原理

在选粉室8的周围均匀分布着6~8个旋风分离器。小风叶9和撒料盘10一起固定在选粉室顶盖中央的旋转轴4上,由电动机1经皮带传动装置

2、3带动旋转。空气在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以切线方向进入选粉机,经滴流装置11的间隙旋转上升进入选粉室(分级室)。物料由进料管5落到撒料盘后向四周甩出与上升气流相遇。物料中的粗颗粒由于质量大,受撒料盘及小风叶作用时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大,被甩向选粉室内壁而落下,至滴流装置处与此处的上升气流相遇,再次分选。粗粉最后落到内锥筒下部经粗粉出口排出。物料中的细颗

7 粒因质量小,进入选粉室后被上升气流带入旋风分离器7被收集下来落入外锥筒,经细粉出口管8排出。气固分离后的净化空气出旋风 分离器后经集风管6和导风管14返回风机19,形成了选粉室外部气流循环。循环风量可由气阀16调节。支管调节气阀17用于调节经支风管15直接进入旋风分离器(不经选粉室)的风量与经滴流装置进入选粉室的风量之比,控制选粉室内的上升气流速度,借此可有效调节分级产品粒度。改变撒料盘转速和小风叶数量也可单独调节细度,但通常主要靠调节气流速度的气阀来控制细度,这种调节方法方便且稳定。

4.高效选粉机

第三代新型高效选粉机,采用新的分级机理,其主要特点是选粉气流为涡旋气流。 (1) O-Sepa选粉机工作原理

物料通过料管9喂入,撒料盘将物料抛出,经缓冲板撞击失去动能,均匀地沿导流叶片内侧自由下落到分级区内,形成一垂直料幕。根据气流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平衡,物料产生分级。合格的细粉随气流一起穿过转子而排出,最后由收尘器收集下来成为成品,粗粉落入锥形料斗并进一步受来自三次风管的空气的清洗,分选出贴附在粗颗粒上的细粉。细粉随三次风上升,粗粉则卸出。

(2) O-Sepa选粉机分级原理

在选粉机内,粉体颗粒随气流作涡旋运动,颗粒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为vt,颗粒受沿旋流半径向外的离心力Fr的作用;另一方面,按切线方向进入的空气从中心管排出,在作旋回运动的同时,保持向心分速度vr,产生向内的作用力FR,颗粒与气流的相对速度为Ur。当Fr>FR时,颗粒向外运动成为粗粉;当Fr

四、固气分离设备

1.收尘器的分类及特点 按分离原理可分为:

A.重力收尘器:利用重力使粉尘颗粒沉降至器底,如沉降室等。能收集的粉尘粒径在50微米以上。

B.惯性收尘器:利用气流运行方向突然改变时其中的固体颗粒的惯性运动而与气体分离,如百叶窗收尘器等。分离粒径一般大于30微米。

C.离心收尘器:在旋转的气固两相流中利用固体颗粒的离心惯性力作用使之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如旋风收尘器。分离粒径可达5微米。

D.过滤收尘器:含尘气体通过多孔层过滤介质时,由于阻挡、吸附、扩散等作用而将固体颗粒截留下来,如袋式收尘器、颗粒层收尘器等。分离粒径可达1微米。 E.电收尘器:在高压电场下,利用静电作用使颗粒带电从而将其捕集下来,如各种静

-电收尘器。分离粒径可达102微米。

2.旋风收尘器 (1)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从进风管以较高速度(一般为12~25m/s)沿外圆筒的切线方向进入直筒2并进行旋转运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离心力,由于颗粒的惯性比空气大得多,因此将大部分颗粒甩向筒壁,颗粒离心沉降至筒壁后失去动能沿壁面滑下与气体风开,经锥体3排入贮灰箱4内,积集在贮灰箱中的粉料经闸门自动卸出。当旋转气流的外旋流Ⅰ向下旋转到圆锥部分时,随圆锥变小而向中心逐渐靠近,气流到达锥体下端时便开始上升,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内旋气流Ⅱ,并经中心排气管6从顶部作为净化气体排出。 3.袋式收尘器

(1) 工作原理与特点

8 一种利用多孔纤维滤布将含尘气体中的粉尘过滤出来的收尘设备。因为滤布做成袋形,所以一般称为袋式收尘器或袋式除尘器。

含尘气体通过滤布层时,粉尘被阻留,空气则通过滤布纤维间的微孔排走气体中大于滤布孔眼的尘粒被滤布阻留,这与筛分作用相同。对于1~10微米的小于滤布孔径的颗粒,当气体沿着曲折的织物毛孔通过时,尘粒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撞击于纤维上失去能量而贴附在滤布上。小于1微米的微细颗粒则由于尘粒本身的扩散作用及静电作用,通过滤布时,因孔径小于热运动的自由径,使尘粒与滤布纤维碰撞而黏附于滤布上,因此,微小的颗粒也能被捕集下来。

在过滤过程中,由于滤布表面及内部粉尘搭拱,不断堆积,形成一层由尘粒组成的粉尘层,显著地强化了过滤作用,气体中的粉尘几乎被全部过滤下来。

4.电收尘器 (1) 工作原理

将平板1(或圆管壁)和导线6分别接至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电收尘器的正极称为沉积极或集尘极,负极称为电晕极。在两极间产生不均匀电场。当电压升高至一定值时,在阴极附近的电场强度促使气体发生碰撞电离,形成正、负离子。随着电压继续增大,在阴极导线周围2~3mm范围内发生电晕放电,这时,气体生成大量离子。由于在电晕极附近的阳离子趋向电晕极的路程极短,速度低,碰到粉尘的机会较少,因此绝大部分粉尘与飞翔的阴离相撞而带负电,飞向集尘极,如图,只有极少量的尘粒沉积于电晕极。定期振打集尘极及电晕极使积尘掉落,最后从下部灰斗排出。

五、固液分离 1.过滤

用过滤介质捕集分离液体中不溶性悬浊颗粒的操作称为过滤。以重力、压力和离心力作推进力。按用途可分为:

(1)滤饼过滤:悬浊液的浓度相当高,在过滤介质表面上形成的滤饼中,如有1%以上的固体颗粒,约占3%~20%的体积起过滤作用者称为滤饼过滤。

(2)澄清过滤:当过滤0.1%以下至百万分之几的极薄悬浊液时,颗粒被捕收于过滤介质的内部或表面,几乎不生成滤饼,其目的在于提取澄清液,故称澄清过滤。 第七章 混合与造粒

一、混合定义

粉体的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按不同的目的,用选定的混合机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其过程称为混合,产品称为混合。这种操作又称为均化过程。

二、混合机理

(1) 移动混合——粒子成团地移动;

(2) 扩散混合——把粒子撒到新出现的粉体面上; (3) 剪切混合——粉体内形成滑移面。

三、混合过程

混合与偏析是相反的两个过程。一正一反,反复进行,最后达到混合偏析的平衡。所谓偏析,是物料的分离过程。若物料的特性差别很大,如密度、粒度或形状具有相当大差别的颗粒,其偏析程度就大。故在某种情况下,对物料进行预处理,就可降低物料的偏析。

物料混合的前期,进行迅速的混合,达到最佳混合状态,而混合的后期,则会产生偏析,一般再不能达到最初的最佳混合状态。因此,对于不同的物料,掌握其最佳混合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四、混合机械及设备 1.浆料搅拌机 分类

9 1) 按搅拌动力分:机械搅拌和气力搅拌。机械搅拌是利用适当形状的浆叶在料浆中的运动来达到搅拌的目的;气力搅拌是利用压缩空气通入浆池使料浆受到搅拌。 2) 按搅拌浆叶的配置分:水平和立式。水平多做混合或碎解物料用;立式多做搅拌用。 3) 按搅拌浆叶的形式分:桨式、框式、螺旋桨式、锚式和涡轮式等。如图。 4) 按浆叶运动特点分:定轴转动和行星转动。 2.粉料混合机

1) 螺旋式混合机

螺旋式混合机用于干粉料的混合、增湿或潮解黏土等,可分为单轴和双轴两种类型。 单轴螺旋式混合机。由U型料槽

1、主轴

2、紧固在主轴的不连续螺旋浆叶3(或带式螺旋叶)以及带动主轴转动的驱动装置组成。

双轴螺旋式混合机。料槽3内装有两根带有螺旋浆叶的轴1和轴2。动轴1由电动机4通过减速器5带动,而从动轴2通过齿数相同的齿轮副6传动。螺旋轴转速一般为20~40r/min。

按料槽内料流方向的不同,双轴螺旋式混合机有并流式和逆流式两类。并流混合时,两轴转向相反,螺旋浆叶的旋向也相反,物料沿同一方向并流推送;逆流混合时,两轴转向相反,螺旋浆叶旋向相同,使物料往返受到较长时间的混合。两轴转速不同,送往卸料口的速度比反向流动的速度快,使物料最终移向卸料口卸出。

可用改变浆叶角度来调节物料通过混合机混合机的速度,从而调节混合程度。当需要充分混合时,则采用逆流式混合机。当用作干料混合时浆叶转向宜由里向外壁方向转动,增湿混合则宜由外壁向里转。

五、凝聚的结合机理

为了使颗粒凝聚,颗粒间必须有结合力的作用。其可能的机理有:

(1) 固体架桥:由于烧结、熔融、化学反应使一个颗粒的分子向另一个颗粒扩散。 (2) 液体架桥和毛细管压强:在液体架桥中,界面力和毛细管压强可产生强键合作用,但如果液体蒸发则此种结合会消失。

(3) 不可自由移动结合剂架桥处的粘附合内聚力:如焦油等高黏度结合介质能形成合固体架桥非常相似的结合力,其吸附层是固定在某些环境下能促进细粉粒的结合。

(4) 固体粒子间的吸引力:如固体颗粒间距离足够短,则静电力、磁力、范德华力,可以导致粉粒黏附在一起。

(5) 封闭型结合:如小片状细粒,可相互交叉或重叠而形成“封闭型”结合。

六、造粒方法

(1) 凝聚造粒法:含少量液体的粉体,固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凝聚。用搅拌、转动、振动或气流使干粉体流动,若再添加矢量的液体粘结剂,则可像滚雪球似的使制成的粒子长大,粒子的大小可达数毫米至几十毫米。常用的机械为盘式成球机。

(2) 挤压造粒法:用螺旋、活塞、辊轮、回转叶片对加湿的粉体加压,并让其通过孔板、网挤出,可制得0.2毫米至几十毫米的颗粒。

(3) 压缩造粒法:分在一定模型中压缩成片剂合在两个对辊间压缩成团块两种,可制得粒径均齐、表面光滑、密度大的颗粒、

(4) 破碎造粒法:有辊轮压缩制成的碎片,再用回转叶片粉碎制得细粒状的凝聚造粒粒子,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尤其湿法可制得0.1~0.3mm的细颗粒。

(5) 熔融造粒法:让熔融状的物质细化后冷却凝固。细化方法:喷射、有板上滴下、将熔融也粘附于冷却转筒凝固而成碎片状、将熔融液注入铸型等。

(6) 喷雾造粒法:分为溶液喷雾干燥和喷雾冷却法。

推荐第3篇:粉体常识

一、引言

粉碎是粉体技术中比较古老的一项,它从各种粮食饲料的粉碎设备普及应用,发展到适应原料多样化和设备大型化以及大型设备节能化的历程,现在逐渐将目标瞄向超细粉碎和通过粉碎来改变原料的特性。超细粉碎技术因现代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崛起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相关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更大进步,以至在全球范围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各种超细粉体原料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在90年代末之前,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产品还不足5万t吨,到2000年已超过100万t。且粉体加工技术应用从单纯的非金属矿物逐渐扩展到冶金、化工、建材、矿业、轻工、食品、医药、机械、农业等部门,贯穿了几乎国民经济的各方面!超细化仅仅是粉体加工技术之一,超细粉体原料的应用领域远没有拓展,有很多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开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形成新的技术创新点。

根据聚集状态的不同,物质可分为稳态、非稳态、亚稳态三类。稳态:通常块状物质是稳定。

非稳态:粒度在2nm左右的颗粒是不稳定的,在高倍电镜下观察其结构是处于不停的变化。

亚稳态:粒度在微米级左右的粉末都处于亚稳态。

二、超细粉体的特性

粉体作为固体物料的特殊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宏观上的粉体在微观上都是由数个细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微细化和功能化的量变过程促成了粉体宏观特性的质变,为粉体材料和相关产品带来许多新性能: 1)比表面积大(因粒度较小) 表面能也增加,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能。

2)活性好 随着粒度的变小,粒子的表面原子数成倍增加,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可起补强作用,参与反应速度可明显加快,具有良好化学反应性。

3)熔点低 物质的粒径越小,其熔点就越低。

4)磁性强 超细粉体的体积比强磁性物质的磁畴还小,这种粒子已成为一个永久磁体,具有较大的矫顽力。

5)光吸收性和热导性好 大多数超细粉体在低温或超低温下几乎没有热阻,这在超低温工程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超细粉体的应用 超细粉不仅本身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1)智能微尘 从肉眼观察和传统思维来看,一粒尘埃可能是最微不足道的,但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的某一粒沙子有可能就是“智能微尘”,它的大小、外观与沙粒没有多少区别,里面却安装有探测器、传感器、处理器、电池、存储、发射器等一系列功能模块,是一部功能齐全的综合电子侦察系统。它是具有一定智能却又微小如尘的武器。它集当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能源、精确自动控制等尖端技术之精华,其体态微小,动如蝇飞蛇爬,静似沙石残粒,隐蔽性极强。它功能齐全而成本低廉,将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和平时期可混杂在各种物品内轻易带入它国,由间谍情报人员或其他人员将它带入党、政、军要害部门、大型兵器和新型武器实验场等,以实时掌握党、政、军重要决策,部队调动。在战时,它可以用飞机、导弹、大炮等进行大量布设,使敌军每辆坦克,每门炮火,甚至每个士兵身上都可能粘有智能尘,将行动置于乙方的掌握之中。对某些地下指挥所等,可遥控智能微型爬行器——电子蟑螂,其内部活动必将一目了然。目前美国防部已着手进行此类产品的原型测试工作,有些可能已在:“反恐”行动中投入试验性应用。纳米技术既提高攻的能力,又提高防的能力,这就使拥有高技术国家的矛更易攻破技术落后国家的盾,而技术先进国家的盾却难以被技术落后国家的矛所攻破。

2)在消防灭火技术中,常用干粉灭火剂粒度在10~75μm之间,这种粒子弥散性相对较差,比表面积也相对较底。因此,制备在着火空间可以均匀分散、漂浮的超细粉体,保证组份粒子的活力,降低单位空间灭火剂使用量是提高干粉灭火剂能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是干粉灭火剂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据文献报道,某国公司已研制出粒度在5μm以下的乙碳酸氢钾为基料的超细粉体灭火剂,并做了全淹没灭火实验,其灭火效能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干粉灭火剂的粉体粒度达到一定值时,其灭火效能可大大提高。 3)在中药领域和保健食品中,利用粉体工程的高新技术,对中药材进行了有条件的超细粉碎、包覆和微粒化加工,达到保留有效成分的微粒细化目的,减少中药资源浪费。处理后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小尺寸、表面或界面效应等,从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药用性能:大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利用率,提高药效,服用方便,避免了繁杂的煎煮。包覆技术可以保护药物颗粒表面不易氧化破坏,延长药物的保质时间。

率骨作为钙营养要素的丰富源泉,它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为了更有效地吸收这些营养成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更利于人体吸收,超细粉碎技术就是解决吸收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超细粉碎得骨粉与其他方法生产出的骨粉相比,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而脂肪含量却很低;另一个特点是灰分含量显著提高,这是超细粉碎的优势所在。鲜骨超细粉碎加工技术,克服了传统加工方法的不足,保存了鲜骨中全部的营养:高钙低脂、全营养、全天然、超细微、吸收率高、保鲜期较长,是一种新型全天然补钙保健食品。 4)在无机矿物填料中的应用。一般来说,作为填料使用的粉体越细越好,细度增加有助于粉体在本体中的分散,并充分发挥增量、补强、耐磨等功能。超细粉体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位于表面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极大的表面积使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越来越多,大大增加了粒子的自身活性。粒子表面活性高的原因在于它缺少近邻配位的表面原子,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因此,对无机矿物进行超细粉碎能增大它们与橡胶的润湿性、相溶性、稳定性,从而提高无机矿物作为补强填料的补强性能。不同粒径的轻质碳酸钙在橡胶制品中的作用也不同,小于0.2μm的超微细粒具有补强作用,而大于5μm的颗粒没有补强作用,却只起增量作用。

四、超细粉体的国际市场

超细粉碎与非金属矿产品的关系早在“八五”计划中就指出:“开发建材非金属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争取创造出一批深加工的拳头产品(如石墨、滑石、石膏、云母、高岭土等)”。其中超细滑石粉、高纯超细磷片、石墨原料、硅灰石针状粉等,在国外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例如:出口一吨滑石块售价仅50美元,加工成医用或化妆品用的改性滑石粉售价达300美元,增值6倍。出口一吨普通石墨仅450美元,超细加工成酸化石墨卖到2000~3000美元,加工成石墨纸可卖到5000~8000美元,增值10多倍。再如:出口一吨云母渣只有100美元,加工成云母纸可卖到4000美元,增值40倍,加工成云母板可卖到40000美元,增值400倍。 许多工业矿物填料,粒度越细,它赋予产品的性能越好,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非金属矿的超细粉碎和研制新型的超细粉碎设备。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通常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法。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目”的含义也难以统一。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用等效体积颗粒的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以μm或mm为单位。

下表为我国通常使用的筛网目数与粒径(μm)对照表。

目数(mesh) 微米(μm)

2.5 7925 12 1397 60 246 325 47 3 5880 14 1165 65 220 425 33 4 4599 16 991 80 198 500 25 5 3962 20 833 100 165 625 20 6 3327 24 701 110 150 800 15 7 2797 27 589 180 83 1250 10 8 2362 32 495 200 74 2500 5 9 1981 35 417 250 61 6250 2 10 1651 40 350 270 53 12500 1

目数”是丝网的规格单位,是指 1 英寸(25.4毫米)的长度上,有多少个孔目。而毫米就是一个简单的长度单位。

如果说 1 毫米上有几个孔目,这样说的话,长度单位太小,这个行业的人也听不懂,还要去换算,没有实际意义。

由于丝网制作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同大小的目数的丝网有规定的金属丝的直径,所以简单的说出不同目数的丝网,每一个孔不算金属丝的实际毫米数,不是行业内的人,是说不出来的。

100目等于150毫米

200目等于75毫米

300目等于53毫米

颗粒目数的定义:

所谓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即筛网的网孔数,物料能通过该网孔即定义为多少目数:如200目,就是该物料能通过1英寸*1英寸内有200个网孔的筛网。以此类推,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孔尺寸与标准目数对应:

筛孔尺寸:4.75mm 标准目数: 4目

筛孔尺寸:4.00mm 标准目数: 5目

筛孔尺寸:3.35mm 标准目数: 6目

筛孔尺寸:2.80mm 标准目数: 7目

筛孔尺寸:2.36mm 标准目数: 8目

筛孔尺寸:2.00mm 标准目数:10目

筛孔尺寸:1.70mm 标准目数:12目

筛孔尺寸:1.40mm 标准目数:14目

筛孔尺寸:1.18mm 标准目数:16目

筛孔尺寸:1.00mm 标准目数:18目

筛孔尺寸:0.850mm标准目数:20目

筛孔尺寸:0.710mm标准目数:25目

筛孔尺寸:0.600mm标准目数:30目

筛孔尺寸:0.500mm标准目数:35目

筛孔尺寸:0.425mm标准目数:40目

筛孔尺寸:0.355mm标准目数:45目

筛孔尺寸:0.300mm标准目数:50目

筛孔尺寸:0.250mm标准目数:60目

筛孔尺寸:0.212mm标准目数:70目 筛孔尺寸:0.180mm标准目数:80目

筛孔尺寸:0.150mm标准目数:100目

筛孔尺寸:0.125mm标准目数:120目

筛孔尺寸:0.106mm标准目数:140目

筛孔尺寸:0.090mm标准目数:170目

筛孔尺寸:0.0750mm标准目数:200目

筛孔尺寸:0.0630mm标准目数:230目

筛孔尺寸:0.0530mm标准目数:270目

筛孔尺寸:0.0450mm标准目数:325目

1英寸=25.42mm 。

25.42mm面积内筛孔(单孔)尺寸4.00mm,通过筛孔的砂粒标准目数就是5目。

目数跟筛号是一个东西,两个原理一样,但一个是英制,一个是公制。破碎过筛,在紫砂工艺的变革中,也是起着关重要的作用!颗粒的甄别,通过肉眼是可以正常区分的,紫砂的目数自起源至如今,大致基本锁定在:20----120目的范围,过粗过细具会对紫砂的工艺步骤,造成影响。粗颗粒与细颗粒的接触表面积相比,越粗接触面积越小,相反则越大,尤其是在烧成中的显示出的反应差别也是非常大的!

推荐第4篇:粉体流量计

粉体流量计是武汉华德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为各种气体输送粉体的现场研发的一种在线测量粉体流量的仪表,通过粉体流量计的在线测量,达到时实监测管道中的时实流量的大小,

粉体流量计

型号 : HDLDG-06 粉体流量计原理:

HDLDG-06 型智能磁电粉体流量计,测量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流量计的测量管内衬绝缘材料的非导磁合金短管。电极沿管径方向穿通管壁固定在测量管上。其电极与衬里内表面基本齐平。励磁线圈由双方波脉冲励磁时,将在与测量管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的磁通量密度为B的工作磁场。此时,如果流体流经测量管。将切割磁力线与感应出电动势E。反比于磁通量密度B,此时磁通量密度就与流经测量管的粉未多少成反比,并与内径d与平均流速v的乘积成正比。电动势E(流量信号)由电极检出并通过电缆送至转换器。转化器将流量信号放大处理后,可显示流体流量,并能输出脉冲,模拟电流等信号,用于流量的控制和调节。

它通过特殊的电容耦合技术在测量管中产生一个均匀的电磁波测量场,进入到管道中的物料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所产生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在中央处理单元中计算处理。

依据下述公式来计算出管道内的粉体流量:Q=ρVA式中:

Q———粉体的质量流量; ρ———粉体的浓度值; V———粉体的速度值;

A———已知测量管横截面积(对已知型号是常量)。

其中,粉体浓度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环里的一个高频的交流电磁场的耦合进行的。经过此测量区域的物料会削弱这个场的能量,.由Q=ρVA可知,被测流体介质的温度、压力、固体介质的固态成分比等参数不会影响测量结果。至于流动状态只要符合轴对称流动(如层流或者紊流)就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固体流量的大小与固体介质的颗粒目数量和介质的流速成正比。颗粒目数量越多和介质的流速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压也就变低。经放大电路放大,整形。滤波,运算,最后输出与流量成线性的标准电流信号。供给我们计数处理。最后换算成流量显示出来。因此说磁电流量计是一种真正的体积流量计。这是磁电流量计的一突出优点,是其他任何流量计所没有的。测量管内无活动及阻流部件,因此几乎没有压力损失,并且有很高的可靠性 粉体流量计概述:

HDLDG-06 粉体流量计,是我公司引进德国技术,经多位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开发出的专为粉体流量检测的一种新型在线式流量计,提供了目前世界最新交流耦合技术。这是现代最精确和稳定的监测技术,特别适合连续排放记录和数据累积。本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是运用粉体颗粒流经探针周围或环型传感器内侧,所产生的电荷感应来确认粉体颗粒的在线流量(kg/h) (t/h)。在输送工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即在同一个测量点上,流速、湿度和固体颗粒性质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本系统经可直接用于在线监测粉末,或微小颗粒的瞬时流量。可实现现场流量显示和4-20MA 的标准电流输出,达到远程显示和控制的目的。还可用于粉体输送管道监测堵塞状况的最好

仪器。

粉体流量计特性与优点:

1、HDLDG-06 固体流量计采用最先进的环形防干扰传感器,电荷感应技术,对粉体或颗粒的探测灵敏度高,线性度好,粉尘轻微沾染探头后不影响测量灵敏度,免维护免清理。

2、标准二线制4-20mA电流输出,抗干扰能力强,易于远距离信号传输,对信号传输导线无特殊要求,

3,本测量系统是由。传感器与转换器二部分组成,传感器部分是法兰连接。直接安装在测量管道上,相当于一台二线制变送器。转换器相于一台二次仪表,多数是安装在控制室或易操作的地方,它的功能是将传感器送过来的信号与调节下料速度的电机的变频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运算,最后显示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并有记录,查询功能。同时还有二种输出功能;485通信功能和与瞬时流量对应的4-20MA电流信号。可供上位机,DCS系统 PLC模块使用

4、安装使用与二线制变送器完全一致,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无须任何特殊培训即可正确使用,安装方便,运行可靠。

5、接线盒内置一体化变送器输出的4-20mA电流与粉体或颗粒感应探头之间电气隔离,实现信号的安全传输。

6、管道内无可动部件,无阻流部件,测量中几乎没有附加压力损失。不易结垢,免维护,清理。

7、测量结果与流速分布,流体压力,温度、等物理参数关系不大。

8、采用SMD 器件和表面贴装(SMT电路可靠性高)。

9、采用16 位嵌入式微处理器,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编程频率低频矩形波励磁,提高了流测量的稳定性,功耗低。

10、全数字量的处理,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可靠,精度高, 粉体流量计应用:

1、广泛用于炼铁高炉喷煤、电厂锅炉喷煤,玻璃厂石油焦粉的监测

2、各种粉状材料回收.粉体或颗粒的输送的计量与控制

3、过程粉尘输送量的检测,粉体或颗粒的计量与控制

4、电厂脱硫工程,石灰粉的测量与控制

5.HDLDG-06磁电式流量计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化工,化纤、玻璃制造厂,食品、造纸、矿冶、环保、钢铁、发电站。石油、水泥。等工业领域中,用来测量各种煤粉、矿粉、石灰粉、水泥,面粉,石油焦粉,催化剂等各种微小颗粒介质的流量的测量。 粉体流量计安装

1.传感器最好装在水平管道上,垂直管道上也行,但安装点最好距阀门、弯头5倍以上管径处,以法兰方式连接或焊接方式连接。2.管道口径尺寸由厂家提供。

3.传感器接线盒为防雨式,信号电缆通过接线盒上的穿线孔,直接接到盒内的接线端子,然后压紧密封胶圈,外引电缆应就近固定,以防风雨中来回摆动,造成传输导线的机械损伤。

粉体流量计主要技术参数

1.公称通经ND(mm): 管道式四氟衬里: 5,

10、

15、20、

25、

32、40、50、6

5、80、100、1

25、150、200、注:特殊规格可以定制 2.流动方向: 正、反、净流量; 重复性误差:满量程值的±3% 3.精度等级: 管道式: 重复性误差:满量程值的±3% 4.被测介质温度: 聚四氟乙烯衬里:-20–+120℃; 高温型四氟衬里:-20–+260℃ 5.额定工作压力管道式: DN5-DN200:≤2.0MPa, 6.流量测量范围: 流量测量范围对应流速范围是1.0-15m/s 7.电流输出: 负载电阻:4-20mA时,0-750kΩ, 8.供电电源: 20-28VDC 9.直管段长度: 管道式:上游≥5DN,下游≥3DN 10.环境温度湿度: -25℃-+60℃;1%-95%.11.消耗总功率:小于10W

粉体流量计产品的维护

因本产品设计上很少有可动部件,内衬不粘贴聚四氟。因此极少需要维护。如确实流体湿度较大。附在本仪表内衬表面流体较厚。可自行拆下,擦洗一下表面。安装后即可正常使用。

武汉华德林科技有限公司

厂 址: 武汉市阳逻开发区高新路 68号

话:

027-86976669 传

真:

027-86976673 邮

箱:

hdlkj69@163.com 微信公众号:

华德林仪表

总公司网页: http://www.daodoc.com

营 销 中心:

武汉市汉口北大道108号

人:

机:

18971536297 电

话:

027-85062788 传

真:

027-85062788 微

号:

WL86976669 Q

Q 号:

117222108

华德林科技(鞍山)有限公司

人:

话:

0412-7208486 传

真:

0412-6587627 手

机:

13304921098 微

号:

WB13304921098 Q

Q 号:

117222108 邮

箱:

hdlkj69@163.com

址: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陶官街39号

华德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人:

机:

13604910667

箱:

hdlkj69@163.com

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宝山工业园)

推荐第5篇:机械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评委、专家:

您们好,我叫----,201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于对汽车行业的爱好,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进行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顺利完成答辩,被授予工学领域学士学位。

2013年06月,根据我的工作意向与人力资源部相关领导的谈话,我如愿来到天津长城汽车制造厂第一总装车间工艺科做了一名汽车零部件工艺员。办完入职手续之后我变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车间装配学习,我是从学习哈弗H6地盘组的装配开始的,组长郑--热情接待了我,带着我先是整体上了解了一番,地盘组主要有车轮总成、燃油箱、空滤器、蓄电池、挡泥板、制动系统等安装工序,在了解完这些工序后我便开始了自己学习及思考的过程。看见不熟悉的零部件就抓紧时间问师傅及现场的作业人员弄清楚其名称,不断去了解装配工艺的顺序在学习完底盘的安装工序后就接着去了哈弗H6的内饰及发动机组学习。

在三个月的装配工艺学习结束后,工艺科的孙科长让我重新制定总装车间的工位器具定置图。孙科长给我们新来的几个员工分配了具体的任务,让我们每人先定置一个班的定置图绘制方案,然后我们几个人再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结果我们的方案一一被否定了。在科长否定了我们之后又重新制定,我们开始下车间进行每一个工位器具的测量,向组长学习他们的经验,我认真地在AutoCAD上画出工位器具的示意图,认真规划整张图纸的布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果

得到了科长的认可,我开始在科长的指导下进行工位器具的重新布置,快进行到一半时我便被人力资源部调动到了开发部。

能在未转正之前调到开发部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惊喜,更让我惊喜的是正好赶上H6升级版的开发,其实现在心里感到非常的矛盾,一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未得到锻炼,二是专业基础知识感到缺乏。我更好为了完成以后的工作便开始温习大学期间的课程,我的王主管还给我打印了开发部的管理流程等业务,先熟悉业务流程在了解相关的工作。在学习完流程之后,主管便给我安排了底盘部分的设计更改工作,主要是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这个工作看似在原基础做些更改,但还设计到好多数据的重新计算,在这个任务中我暴露了很多问题,包括图纸是否规范,布局是否完美等,等到主管审核没问题后才打印出来。

在经历了一段工作之后,在12月份,我的工作便开始进入正常状态,这段时间主要对H6需要升级的部分进行拆解及重新测量,渐渐快到年底就开始正式参与哈弗H6的改进,在这期间我感到做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做好每一步,对设计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熟悉,还要学习和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此外在工作中学会与人交流,怎样做人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2014年的7月因家里原因重新调离到一家离家近的天津市奥凯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石油钻采工具及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制造和技术服务,我努力去了解机械产品的特性、性能、参

数等,以便更好的为了以后工作。虽然在机械厂工作的时间短暂,但我取得领导的重视。

总结在这一年的工作,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理论基础还不扎实,业务知识还不够全面,工作方式不够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加强理论学习,积累项目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多的参与到产品设计、开发及项目支持工作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成为公司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员工。

推荐第6篇:机械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

机械助理工程师

专业技术总结

————王明刚

默默的盘算着,三百多的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转眼已来葛洲坝一公司大岗山项目部工作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也有因不足带来的遗憾和愧疚。

我在项目部领导和师傅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高质量、大方量的混凝土生产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拌和系统较多的设备运行方案改进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混凝土拌和系统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培养了我作为助理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技能

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凸显出来的优势并不大,一大堆的理论比不是一句实在的经验总结。但是在师傅的带领下,逐渐对拌和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的我却发现这些经验总结当中不乏专业知识的影子,结合实际,加强专业学习成了我工作态度和作风;我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根据现场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不同的渠道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使得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大坝项目囊括了太多学问,因此我在学习机械方面知识的同时也努力学习水利水电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的生疏,我并没有丧失信心,我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认真记录每个相关知识点,遇到自己不懂的,我也会向师傅、领导请教。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全面地对大坝工程有了了解,拓宽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认真层次。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作为一名新世纪人才永恒的前进主题。为生活而学,为发展而学,学会改变人生。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反省总结自身,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加强心智修炼和能力提升。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关键是他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所作所为。

二、躬身实践,锻炼能力

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转变,从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到稳步积累工作经验,从无到有,从不懂到掌握,这一年来,大坝项目部、尤其是高线拌和系统带给我了巨大的变化。我从逐步协调设备材料配件到周设备检修维护计划,这是我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慢慢形成了自己处理问题的一套方法。

我无时无刻都要求自己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岗位上摆正位置,把拌和厂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生产任务放在首位,努力实践“铸世纪品牌”的宗旨。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现场设备管理的一般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设备检修计划与物资材料需求的编制与完善在这一方面体现尤为明显,我们是根据生产总进度计划来编制月检修计划和周检修计划,所以每一次计划的编制就相当于对整个系统所有设备的一次模拟检修,届时不仅要考虑到基本的生产条件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物资供应进度以及吊车等大型调用设备一些列因素的影响。

这些都是在学校得不到实践的理论,但是到了项目上,具体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当然,很多老师傅的宝贵经验和谆谆教导避免我走了很多弯路,我会把他们传授给我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镶嵌专业知识 改革技术创新

实践工作中刻苦钻研、积极创新,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问题。在二次风冷冷风机的轴承选用、拌和楼水泥齿轮减速机配件和电动滚筒与液力耦合器直接联轴器以及花键的需用计划编制过程中,凸显出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并参与厂部先后解决了蒸发式冷凝器散热效果不佳、接水盘经常出现冻结现象、拌和楼楼顶砂进料胶带机故障频繁等10余项技术难题,为项目部节约了成本;

接手配件材料工作以来,积极配合物资部进行物资材料盘存,积极做好物资保管,进行材料配件的需求计划、领用发放工作。倡导大家发挥主人翁精神,管理设备从自身做起。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收获了许多的同时,也因多方面的不足而深感惭愧,具体如下:

1、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参与了很多的具体工作,但是鉴于检修期间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对整个系统的认识不够深入具体,并且对系统的学习还比较零散,缺乏整体的明晰的认识,还不能够独立的负责重要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修任务。这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的主要任务。

2、更多专注于机械设备方面,电气系统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放更多的精力在机电一体化上,更高层次地对整个混凝土拌和系统进行深入学习和管理指导工作。

3、对相关的科技信息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多,要尽可能的多渠道了解混凝土拌和行业和钢筋混凝土大坝的信息。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水利水电行业的相关知识,补充自己的认知缺失,让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我会从自身出发,找到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短板,加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在开拓创新方面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发散式思维,跳跃思考的能力。为人处事方面多向老前辈们学习,多做换位思考。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勤奋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

葛洲坝一公司大岗山项目部

王明刚

推荐第7篇:粉体工程论文

粉体工程在环保中的应用

环境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广义上讲,其研究领域及其广泛,不仅与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生态有关,而且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狭义上讲,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废”的治理上,即“废气、废水、废渣”。粉体技术(也叫粉体工程、颗粒工程等)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因其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便与环境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粉体工程的研究领域涉及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航空航天等许多部门和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从而

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

目前,粉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气固分离、固液分离、颗粒制备与处理等诸多方面,涉及到的具体课题则包括含尘气体的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污泥污水的处理、各种工业废渣的处理等。现在我们环境工程系借助粉体技术开展的环保课题有:各种除尘器的研制、废旧橡胶轮胎的处理、废旧印刷线路板的处理、各种粉尘颗粒的发生、纳米材料、气体的净化和污水的处理等方面。新的粉体技术应用于环境工程中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等等)的处理问题,在粉体技术的研究中。对材料的粉碎、分级、造粒等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将这些技术和工艺应用于环境方面,不仅变废为宝、为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又起到美化环境、净化大气的良好作用,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现在比较热门的纳米技术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米可以导致产品微型化,从而使所需资源减少,达到资源利用的持续化,以实现资源消耗率的“零增长”;同时用纳米技术还可制成非常好的催化剂,其催化效率极高,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使汽油燃烧时不再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使尾气排放无害化。新型的纳米级净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铁锈、异昧等污染物除去,达到污水处理纯净化。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润滑剂,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半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极好的润滑作用得以大大降低机器设备运转时的噪声,又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达到噪声控制的有效化。

其几种常见的应用如下:

一、纳米粉体

高性能的纳米粉体材料具有其多种奇特和优良的功能特性,在国外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随后逐渐向民用领域发展,在军事、能源、化学化工、敏感材料、光电、环保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人们的日用生活制品领域可涉及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可显著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纳米粉体的制备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制备所用的材料一般都是纳米复合材料。常见的也是应用较广泛的就是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基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特别是插层法制备的PCH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气体阻阳性。随着层间插入法在热塑性塑料中不断取得成功,将粘土分散于环氧中制成涂料,在韧性、对水的阻隔性上都会有所改善,粘土的片状结构还有可能使涂层的光学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型涂料。Schmidt以γ—缩水甘油醚基硅烷(KH一560)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涂层有很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可用作透明聚合物的抗磨涂层。将含TiO2的涂层表面暴露在紫外线中,在几十个纳米的范围内,涂层表面会产生出交叉分布的亲水和亲油区域,可用作玻璃和其它表面上的防雾涂层和防污徐层。

同时纳米粉体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上也有广泛应用,这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纳米材料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先得到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制品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其优良的性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像美国科学家估计的“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很可能给予各个领域带来一场革命”。随着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代表2 1世纪先进科技的纳米技术和产业必将健康发展,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二、食品加工的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毫米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微米的操作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高新技术。 超微细粉末是超微粉碎的最终产品,具有一般颗粒所没有的特殊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应活性等。因此超微细粉末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化妆品农药、染料、涂料、电子及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上。

超微粉碎的原理: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等手段,施于冲击力、剪切力或几种力的复合作用,达到超细粉碎的目的。其工艺过程有一次粉碎和二次粉碎。一次粉碎就是在一台设备上同时完成粉碎、筛选、分离、再粉碎的过程。二次粉碎是先对物料进行粗粉碎,然后再采用超细粉碎机完成超细粉碎加工,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筛选→清选→干燥→粗粉碎→超细粉碎→风选分级→超细粉体产品。 超微粉碎的特点:速度快可低温粉碎粒径细且分布均匀节省原料,提高利用率,减少污染,可见粉体工程在食品加工方面的环境保护。

三、无机粉体

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

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最初主要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随着无机粉材料品种的增加,由n-r_技术的进步,粉体粒径的超细化新的活化处理剂不断出现,表面活化处理技术和填充改性理论的发展,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正由原来单纯追求降低成本,已发展成开发新的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手段。如无机阻燃材料、阻隔红外线功能材料、补强增韧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等。我国的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无论在产量、品种,还是在生产技术和科学理论等方面,目前在国际上均处领先地位。据有关资料报道,(1)2003年我国用于填充改性塑料仅碳酸钙(含重钙与轻钙)一项多达260万吨,占碳酸钙总产量的40%以上,如按当年塑料总产量1600万吨计算,塑料制品中平均填充碳酸钙量为16.25%,由此可见: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在我国塑料工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如刚性粒子增韧理论、微观界面设计与调控理论等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首先提出来的,(2—3)新理论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问世的碳酸钙补强增韧母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4)用该母粒填充改性PP或PE,填充量为25—30wt%时,缺口冲击强度较纯树脂可提高25。40%,断裂伸长率较纯树脂可提高1~2倍。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塑料工业飞跃发展,由此而带来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颁发过多项关于预防和治理白色污染的法令和法规。为了防治白色污染已研制开发出多种可降解塑料,如: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淀粉基光、生物降解塑料等。这些降解塑料的问世,为解决我国的白色污染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它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性能差、市场推广困难和企业效益低等。在这种情况下,业内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在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等方面已成为解决我国白色污染重要途径。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上,由湖南科汛环保塑料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固体废弃物研究所会同60多个与会单位和个人共同向业内外和全社会发出倡议“高举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旗帜,加快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步伐”。

从环境保护考虑将无机粉体改性塑料作为环境友好材料,希望无机粉体填充量越多越好。但无机粉体填充量过多会使材料的功能性、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明显下降,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问题既关系到这种环境友好材料更关系到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今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众所周知,生产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除少数粉状树脂如PVC是将无机粉体直接与树脂混合使用外,绝大多数是通过填充母粒的方式。也就是说先将无机粉体在各种助剂的作用下与少量载体树脂先制成填充母粒,再根据制品性能要求,将母粒与基体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工成各种塑料制品。所以决定制品的功能性和环保性能关键在于填充母粒的性能。

a、无机粉体的选择

可用于塑料填充改性的无机粉体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硅灰石粉、云母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粉等,品种不同,功能也不同。其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粉具有阻燃消烟功能;滑石粉可提高塑料的刚性和耐热性,与碳酸钙配合使用将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应用于农膜中可增加光的散射作用和透光率,并对7。2 5Urn波长的红外光有阻隔作用;高岭土填充到PVC电缆料中可明显提高电缆护套的绝缘性能,用于农膜中具有良好的阻割红外线功能,而且优于滑石粉,但透光率不如滑石粉好;硅灰石粉具有较大长径比,最大可大20:1,作为增强剂可用于替代部分玻璃纤维,与含卤有机阻燃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制品的阻燃效果;云母粉呈片状晶形。径厚比大,除具有补强作用外,还可提高塑料的刚性、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云母粉的透光率比其它任何无机粉体都好,并有阻隔红外线功能,被广泛用于大棚膜中。如果从减量化、资源化、有利于环保和降低成本考虑,在众多无机粉体中当属于重质碳酸钙,其白度高、资源丰富、易加工、价格低;其次是轻质碳酸钙。这两种碳酸钙在填充改性塑料中用量最大,所涉及的塑料制品也最多。作为填充改性塑料用无机粉体在质量要求上除纯度外,很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是粒径和粒径分布。粒径大小,工业习惯用目数表示。目数是指1平方英寸的筛网中所含有的筛网数。目数与微米(Um)之间的关系是:筛孔直=15400Um/目数。从理论上来说无机粉体的粒径越小,填充到树脂中制得材料的力学性越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粉体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粒子的内聚能越高,越容易团聚,填充到塑料中不易分散,相反会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表1列出不同粒经的重质碳酸钙,相同的造粒工艺,在同一种牌号HDPE中填加25wt%碳酸钙测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b、粉体表面活化处理剂与处理技术

无机粉体粒子为极性,而树脂为非极性,二者难以相容。要想使无机粒子均匀地分布到树脂中,并能与树脂的分子链产生较强的亲合力,必须对无机粒子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目前所用活化剂有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偶联剂,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酸式亚磷酸酯偶联剂、稀土偶联剂和铝/钛复合偶联剂等;高分子处理剂如聚烯烃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铝酸酯偶联剂和铝/钛复合偶联剂。其用量一般为无机粉体质量的1.2%一2%,无机粉体的粒径越小,比表面越大,偶联剂的用量也就越多。表面处理一般采用干法,即在高搅机内用偶联剂对无机粉体进行表面包覆处理。由于偶联剂都属于酯类化合物,遇水易水解而失效,所以在表面包覆之前,无机粉体一定要干燥,具体作法是在未加入偶联剂之前,先将无机粉体在高搅机内,高速搅拌数分钟,温度升高可达80℃.90。C,此时无机粉体中小量的水份大部分可以除去。为了使小量的偶联剂能将每一个无机粒子充分包覆。可以通过加热将偶联剂溶于15号白油中成粘稠状液体后,再加入高搅机内。这种表面处理效果比单纯用偶联剂好。白油在后续造粒过程中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无机粉体表面活化处理技术近年来又有新的进展,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新型活化剂,该活化剂有别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也不同于高分子处理剂。新型活化剂的分子量介于二者之间,分子中含有高活性反应基团,活化剂是以化学键的方式牢固地包覆在无机粉粒子表面,活化剂分子的剩余部分为非极性长的饱和碳链,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与树脂的分子链之间形成强的范德华亲合力,从而使无机粉体填充量较大的情况下,复合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另一种新的表面活化处理技术,是采用双包膜方法,即将用偶联剂处理后的无机粉体,再用一种能与偶联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活化剂进行二次包膜处理。该技术的特点是:在使无机粉体与树脂之间形成较强结合力的同时,由于所用的二次包膜活化剂的结构特征,可以在无机粒子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膜,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弹性膜的缓冲作用,可使应力得以分散。所以采用该技术处理无机粉体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补强增韧功能。表3列出用不同表面活化处理方法而完全相同的加工工艺,制得的1250目重质碳酸钙填充母粒,填充相同牌号的P P,碳酸钙填充量为40 wt%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在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石油资源贫乏的我国来说,今后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正由于如此,业内人士和社会各阶层也就更要正确对待和评价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无机粉体毕竟不是高分子材料,与树脂相比是资源丰富的廉价原料,对填充改性塑料不能以纯塑料的标准去要求它,尽管在某些性能方面它可能比纯塑料好,但必须以牺牲其它性能为代价。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的最大优势,但它的综合性能肯定不如纯塑料好,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才能使无机粉体填充改性塑料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快速发展。

2、无机粉体环保纸

一种常见的就是无机粉体环保纸无机粉体环保合成纸是以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高分子塑料和其他助剂为基材,经混合、塑炼、成膜、涂布等工艺加工成型,生产出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的新型纸种。该新型纸种跳出了传统造纸用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纸材的制造方法,是传统造纸的一种思维变革、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新型纸种与传统造纸对比,其不消耗木材资源,有利于生态保护;无废气、废水、废渣排放;产品耐折、耐撕、防水、防霉、防虫蛀、易于印刷,具有卓越的综合性能;产品主要原料为石灰石加工后的重质碳酸钙或者轻质碳酸钙,我国是石灰岩矿储量大国,原料资源丰富。

无机粉体环保纸比普通包装塑料抗拉强度大,且无毒、可降解、成本低、开发成环保纸袋产品,可全面替代现有塑料包装袋,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包装袋白色污染的问题。目前,世界上生产包装塑料袋的产量1亿吨,我国消耗量约600万吨。无机粉体环保合成纸以其低廉的价格低于传统纸张15-30%,对现有办公文化纸将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部分替代现有办公文化用纸。目前,我国办公文化用纸量已突破440万吨。产品印刷用纸部分替代现有办公用纸市场前景看好。

四、二氧化钛光催化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本己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水污染成为当今社会的严重问题。而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光催化氧化技术为治理水源的有机物污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纳米Ti02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光催化剂,具有着以下优点:对光的吸收率较高;化学稳定性良好;氧化还原能力强,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对很多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造价低廉,无毒无害。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纳米二氧化钛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其具有的透明性、紫外线吸收性以及熔点低、磁性强、热导性能等特征,使其在化妆品、塑料、涂料、精细陶瓷及催化剂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光催化氧化的机理主要是自由基反应,而体系产生的活性中间体H202则是形成自由基的重要引发剂。在紫外光结合氧化剂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利用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及其一系列的反应。在超微细二氧化钛、水和空气的体系中,把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颗二氧化钛半导体微粒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小型的短路的光电化学电池,当用能量大于能带隙的光,尤其是紫外线的光照射时,二氧化钛超微粒子吸收光而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e.)和带正电的空穴(h+),形成电子一空穴对,吸附溶解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氧俘获电子形成·02,而空穴则将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OH和H2O氧化成·OH。新生成的这两种自由基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特别是原子氧能与多数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因而能有效分解水中多种有机物质,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降解为CO2和H2O:同时还可以氧化细菌内的有机物,从而杀死细菌;还能氧化有毒的无机物,使之在短时期内失去毒性。

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高低取决于纳米粒子的粒径和晶型。纳米二氧化钛主要有3种晶型:板钛矿、金红石和锐钛矿三种晶型。研究表明,板钛矿型二氧化钛无光催化活性,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仅有微弱的光催化活性,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最耐71。然而,粉末状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易失活、易凝聚和难回收等弱点,人们尝试将二氧化钛粉末固定在某一载体上,制备了负载型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目前,光催化剂载体主要有两大类: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无机载体主要是以含硅物质为基质,具有极好的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烧结过程中基质与催化剂颗粒间会产生较强的粘结力。在有机材料上固载二氧化钛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大多数有机质本身不耐光催化剂的强氧化反应。

至今,已发现有3000多种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二氧化钛降解。特别是当水中有机污染物用其他方法很难降解时,这种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

1、处理受染料工业污染的源水:受染料业污染的水中含有苯环、胺基、偶氮基等致癌物质,常规方法处理水溶性染料的降解效率通常很低。研究发现,用TiO2/Sich体素能够很迅速地降解R.6G染料,而且可以破坏染料分子中的芳香基团,达到完全降解的目的。另有报道称,对于电镀、制革和印染行业废水中的常见污染组分Cr(VI),采用P25 Ti02作为光催化剂,在苯酚、葡萄糖等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促进其光催化还原,达到C“VD完全被去除的效果。为便于工业应用,把表面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膜的玻璃填料充于玻璃反应器内,通过潜水泵使微污染水在反应器内循环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由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与水中有机物接触更为充分,可将它们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其表面,迅速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处理效果优于生物处理和悬浮光催化氧化处理,COD除去率和脱色率均较高。催化剂再生后能连续使用对二氧化钛对三苯基甲烷等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除二氧化钛的晶型外,pH值、催化剂浓度及有无氧化剂的存在等因素对降解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有二氧化钛涂层的碳粉对亚甲兰在紫外光下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而表面有碳涂层的二氧化钛则是很好的重油吸附剂,碳涂层吸附的重油在紫外光作用下被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碳涂层本身也有催化降解作用,而且它能够使二氧化钛在高温下保持高活性的锐钛矿晶型H81。方世杰、徐明霞和黄卫友等制备了10I吼左右的二氧化钛颗粒并把它制备为玻璃衬底薄膜进行紫外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发现催化剂用量、甲基橙初始量、pH值、光强度等对甲基橙脱色率都有影响。

2、处理受农药污染的源水:目前对有机磷农药污染水处理多用生化法,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磷质量浓度仍较高。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负载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其高效吸附性及催化活性,能使有机磷农药在其表面迅速富集,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有机磷农药的光解率逐渐升高,实验发现,光照80miIl后,可使敌百虫完全降解,若加入微量Fe还可以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及无机磷的回收率;还可将含氯有机物DDT中的氯完全脱除;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能将水中的a.(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呋喃丹。b.甲基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三种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一小时内均能被完全降解为无毒的N吖、NO3’和其它无机离子;浙江林学院的罗锡平等人亦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纳米改性竹炭新材料,对有毒、难生物降解的二氯苯酚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96.4%,在中性条件下虽然降解率仅为61.7%,但再生率为96.3%,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l研究了在紫外光作用下二氧化钛对水溶液中草类成分的降解情况,发现二氧化钛的存在对降解的起始速率及转化的完全性影响较大,还发现在高pH值下能够在3小时内彻底降解。何建波和张鑫发现二氧化钛的晶相比例取决于热处理温度,当锐钛型与金红石比例为7:3时,紫外光光催化率最耐261。徐悦华和古国榜等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紫外光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通过实验测定说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胺磷是可行的(在紫外光下),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也可以用光催化降解。

3、处理含氯代有机物的源水:日本东京大学野口真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与臭氧联合进行水的净化处理。在模拟水处理实验中,以质量浓度为16m∥L的三氯酚的水溶液,分别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与臭氧联合,单独用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和单独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与臭氧联合处理2h后,三氯酚的残留质量浓度已为零,效果相当明显。用内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陶瓷圆管处理质量浓度为5.5m∥L苯酚和三氯乙烯水溶液的实验表明,苯酚在1.5h后完全分解,三氯乙烯也在2h内完全分解。

4、处理含表面活性剂的源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易产生异味和泡沫。

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产生有毒或者不溶解的中间体。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表面活性剂已取得较好效果。虽然表面活性剂中的链烷烃部分采用光催化降解反应还较难完全氧化成CO2,但由于苯环被破坏,其毒性大为降低,生成长链烷烃副产物对环境的危害明显减小。

5、处理受污染的地下水源:工农业排放废水渗入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加,这些有机物易与水处理过程中的氯反应生成致癌性的三卤化物(THM)。据报道,二氧化钛膜能脱除水中97%的有机卤素化合物,总有机碳(TOC)含量可降低90%以上,并能减少盐分、硬度、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降低颜色深度,脱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减少形成THM的前体物。

6、处理含油污染的源水:对于不溶于且漂浮于水面上的油类污染物的处理,也是近年来人们很关注的一个课题。含油废水中所含的脂肪烃、多环芳烃、有机酸类、酚类等有机物很难降解,使用纳米二氧化钛利用其光催化解功能,可迅速降解这些有机物。但由于二氧化钛的密度远大于水,二氧化钛颗粒将沉于水底,起不到光催化剂的作用。为使二氧化钛漂在水面,需要将二氧化钛负载在一种载体上,这种载体的密度要远小于水,与二氧化钛附着良好,且不能被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常用的载体有空心玻璃、陶瓷、活性炭等以空心玻璃球为载体,用浸涂一热处理法制备了漂浮在水面的二氧化钛,并以辛烷为石油中烷烃的代表,研究了水面油污染物的光催化分解,光照1h,降解率达到90%以上。他们还研究了二氧化钛在空心陶瓷微球上的固定化,实验表明辛烷的降解率在90%以上。万里平等利用改性膨润土负载.TiO2.A&O制备的复合催化剂,能较好地利用自然光实现对油田不同作业废水的预处理,对于处理川中矿区角53井钻井废水和南阳油田探23井压裂废水,在最佳条件下,其COD去除率分别可分别达到70.3%和57.o%。则使用浸泡、热处理的方法在空心玻璃球表面负载二氧化钛薄膜,制成可飘浮在水面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经1h光照能降解辛烷90%以上。

由此可见二氧化钛粉体在环抱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由以上应用可见处理环境问题将在许多方面应用到粉体技术,粉体技术的发展将为环境问题的治理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粉体技术的发展和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我们相信:不断完善、充实的粉体技术应用到环境工程学科中来,必将推动环境工程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粉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必将拓宽粉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被称之为2l世纪前沿科学的纳米技术将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甚至会改变人们的传统环保观念,利用纳米技术解决污染问题将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祝增:中国碳酸钙现状与发展(C)改性塑料通讯2004(1)25—28

2、于建等:无机粉体对HDPE树脂的复合研究[C],西部大开发塑料论谈。论文集:2001·8 492—498

3、罗忠富、黄锐等。塑料冲击改性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00.1414]17~20

4、王锡臣等。一种聚烯烃/无机粉体复合材料补强增韧材料与用途[P]ZL02 149475·4

5、李帅、王锡臣。重钙与轻钙填充聚烯烃性能的比较研究[J]塑料200214150—52

6、刘英俊、王锡臣。改性塑料行业指南[M]则中国轻工出版社北京2000.9 19.25

7、黄艳娥、琚行松.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1,21(4):4548

8、党娟华.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研究进展【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1):41.43

9、蒋其昌.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概论【M】.中国轻工出版社.1992

10、朱晓兵.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4,4,24(4):5-9

11、徐悦华,古国榜,房想.纳米Ti0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l,10(3):173-175

12、李玲,等.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I-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刘传绍,张冬梅,赵波,等.纳米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06,(4):119

14、李凤生,崔平,杨毅,等.微纳米粉体后处理技术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5、张立德.超微粉碎制备与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23—77.

16、段道怀. 超微粉碎技术—项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农牧产品开发 ,1996,(5)

推荐第8篇:粉体工程1

一、粉体的性能与表征

1.粒径的表示方式:几何学粒径、投影经(Feret经、Martin经、割线经、投影面积相当经、投影周长相当经)、筛分径、球当量经(等表面积当量经、等体积当量经、等比表面积当量经、Stokes经、光散射当量经)

2.粒径分布表示: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范围内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累计分布表示大于或小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 粒径:粉末体中,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称为粒径。

粒径分布:若干个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定范围内颗粒量占颗粒群总量的百分数,它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或函数的形式给出的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

3.平均粒径:将粒径不等的颗粒群想象成有直径为D的均一球形颗粒组成。

4.粒径的测量方法(常用)

观察法(显微镜法)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的形状参数 筛分法 测量结果:粒径分布直方图

沉降法(重力法、离心法) 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 激光法 测量结果:粒径、粒径分布

5.粉体的堆积性质

粉体中得颗粒以某种空间排列组合形式构成一定的堆积形态,并表现出诸如孔隙率、容积密度、填充物的存在形态、空隙的分布状态等堆积性质

颗粒的真密度:颗粒的质量除以不包括开孔、闭孔在内的颗粒真体积,即颗粒的理论密度

颗粒的表观密度:颗粒的质量除以包含闭孔在内的颗粒体积

安息角又称休止角、堆积角,它是指粉体自然堆积时的自由表面在静止平面状态下与水平面所形成上网最大角度,它可用来 衡量和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即可把它视为粉体的粘度;

安息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注入角或称堆积角,是指在一定高度下将粉体注入一理论上无限大的平板上所形成的休止角;另一种称为排出角,是指将粉体注入某一直径有限的园板上,当粉体堆积到圆板边缘时,如再注入粉体,则多余的粉体将由圆板边缘排出,而在圆板边缘行测安息角;一般而言,粒径均匀的颗粒所形成的两种安息角基本相近,但对于粒度分布宽的粉体,其排出角高于注入角。 6.粉体压缩性与成形性(总称为粉体的压制性)

压缩性代表粉末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紧的能力;成形性是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

影响压缩性的因数有颗粒的塑性或显微硬度 影响成形性的因数有颗粒的形状和结构

一般说来,成形性好的粉末。往往压缩性差;相反,压缩性好的粉末,成形性差

二、粉体表面与界面化学 1.在气相中得分散

主要受范德华力、静电力(由接触电位差引起的静电引力、由镜像力产生的静电引力、库伦力)、液桥作用力还有磁吸引力和固体架桥力 前三个力的大小都随颗粒半径的增大线性增大,静电力比其他两力小得多;当H大于1微米时,范德华力已不再存在,当H小于2~3微米时,液桥力明显,当H大于2~3微米时,静电力起主要作用

气相分散的方法:机械分散、干燥分散、表面改性分散、静电分散、复合分散

2.在液相中的分散:范德华力、双电层静电力、空间位阻作用力、溶剂化作用力、疏液作用力。液相分散的方法:介质调控(相同极性原则)、分散剂调控(添加适当的分散剂,有无机电解质、高分子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机械调控、超声调控

3.表面改性: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颗粒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的改变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界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和反应特性,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其目的为:对应用于塑料、橡胶、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中的无极矿物填料,表面改性主要是改善其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增强其与基质的相容性,提高其在有机基质中得分散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及综合性能;对于干涂料或油漆中得颜料,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分散性,并改善涂料的光泽、着色力、遮盖力和耐候性、耐热性、保光性、保色性;控制药物,达到使药物定时定量和定位释放的目的

4.改性的方法:1.表面化学改性:利用表面化学方法,如有机物分子中得官能团在颗粒表面的吸附或化学反应对颗粒表面进行局部包覆使颗粒表面有机化而达到表面改性的方法(偶联剂表面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高分子分散剂改性、接枝改性);2.微胶囊包覆:将液体、固体或气体囊心物质分细,然后以这些微滴为核心,使聚合物成膜材料在其上沉淀、涂层,形成一层薄膜,将囊心微滴包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3机械化学改性:利用超细粉碎及其他强烈机械力作用有目的地对物体表面进行激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颗粒表面的晶体结构、溶解性能、化学吸附和反应活性;4.原位聚合改性:将粉体在乳液单体中均匀分散,然后用引发聚合,从而形成带有弹性包覆层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无皂乳液聚合包覆法、预处理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

三、粉碎

粉碎的分类及主要设备

1、粉碎:依靠外力克服固体支点之间内聚力使物料集合尺寸减小的过程。粉碎分为破碎、粉磨、超细粉碎。粉碎的方法主要包括:挤压粉碎、挤压-剪切粉碎、冲击粉碎、研磨磨削粉碎、粉碎的三种模型:体积粉碎模型(真个颗粒收到破坏)、表面粉碎模型(仅颗粒表面收到破坏)、均一粉碎模型(直接粉碎) 2.破碎设备:挤压式、冲破式

挤压式:在破碎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固定面和活动面对物料的相互挤压而实现破碎物料,包括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对辊破碎机;

冲破式:利用高速旋转体上的锤、棒体、冲击板撞击物料,使物料在破碎设备的转子和定子间以很高的频率相互撞击和剪切,以达到粉碎的目的,主要包括锤式破碎机、反击破碎机 简摆式破碎机与复摆式破碎机的区别:

(1).简摆式颚式破碎机破碎比小,卸出的物料多呈片状;复摆式破碎机破碎的物料多为立方体,但易产生过粉碎现象

(2).由于建构及运动方式的不同,复摆式颚式破碎机额板磨损严重 (3).复摆式颚式破碎机结构紧凑,与简摆式颚式破碎机相比,在具备相同生产能力时,设备重量减轻20%~30% (4).从破碎施力和促进排料作用力角度考虑,复摆式颚式破碎机的运动轨迹较简摆式更为合理

3.粉磨设备 按施力方式:摩擦式、挤压式、冲击式。根据工作速度分为慢速、快速;前者包括球磨机、砾磨机、自磨机,后者包括棍式磨、振动磨、行星磨、搅拌莫、冲击磨、气流磨。

滚筒式球磨机的特点: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生产能力大,粉碎比高,易于调整产品粒度,可进行干磨、湿磨,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运行可靠,修理管理方便。工作原理:简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球型研磨体,被磨物料及适量的球磨助剂从加料口加入,按工艺要求对物料,水和研磨体进行配料与筒体回转时,由于磨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在筒体内壁与筒体一起回转上升,当研磨体被带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重力场作用而被抛出,以一定的速度降落,在研磨体降落过程中筒体内物料受到研磨体的冲击和研磨作用而被粉碎。

悬棍磨又称雷蒙磨优点:自带风力旋风结构,产品粒度可调整,能满足生产0.045mm颗粒细度的要求;更换粉磨原料时,需清扫悬棍磨风道,与与管磨机相比工作量小;该设备运行稳定,能耗较低、噪声也较低,环境效果好;

4.超细粉碎:行星式球磨机、行星式振动磨、搅拌球磨机、高能球磨机 四:分级 1.分级:把粉体按某种粒径大小或不同种类的颗粒进行分选的操作过程,其目的就是实现颗粒粒径的均与化,通过分级把合格的产品分离出来加以利用,把不合格的产品再进行粉碎。 2.分机效率

理想的分级就是粗粒不分没有小于粒度d的粉末,同时在细粒不分没有大于粒度d的粉末。分机效率有部分分机效率、牛顿分机效率、分级精度 3.筛分设备

固定式:栅筛,弧形筛;运动筛:回转筛、摇动筛、旋动筛、振动筛(电磁式、机械式) 4.流体力分级

重力分级: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对粉料进行分级(只能用来对粒径较大的粉体进行分级)

离心分级:利用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其离心加速度大致比重力加速度大两个数量级甚至更大,能很快将颗粒分离 5.超细分级

迅速分级原理:采取适当的分级室,应用恰当的流场使微细颗粒尤其是临界分级颗粒附近的颗粒一经分散就立即离开分级区,以避免它们在分级区内的浓度不断增大而聚集

减压分级:减压可使分级粒度减小,对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的分级十分有利

6、筛制:以每1英寸筛网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筛目。

筛分效率:指筛分是实际得到的筛下产物的质量与原料中所含粒度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的质量比。影响筛分因素: ①筛分的物料:堆积密度,粒度分布,含水量

②筛分机械:孔隙率,筛孔大小,筛孔形状,筛面种类的比较,筛面程度,振动的幅度与频率,加料的均匀性,加料速度与料层厚度。

五、分离 分离:把任何形状或密度的固体颗粒从流体介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①分离效率:收尘效率(总分离效率)(除尘效率):分离器的出口处气体中粉尘的质量与进口处气体中粉尘的质量之比。 ②总分离效率的定义:分离后获得的粉体某种成分的质量与分离前粉体中所含该成分的质量之比称为总分离效率。

分离目的: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从粉尘或悬浮液中回收有价值的固相或液相,必须将此非均匀想物系中得两相实行分离 1.气固分离(气溶胶)

收集分离(捕集推移阶段、分离阶段)、排尘、排气(分离区域、排尘区域、排气区域

2.旋风收尘器(进气管,外圆筒、锥形筒、贮灰箱、锁风阀、

排风管) 原理:利用含高速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粉尘颗粒与气体分离的一种干式收尘设备。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易制造,造价低,无运动部件,操作管理方便,维修量小,缺点是流体阻力损失大,高电耗,壳体易磨损,要求卸料闸门严格锁风 3.袋式收尘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利用显微滤布将含粉尘气体中得粉尘过滤出来的收尘设备,优点是收尘效率高,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可靠。缺点是耗费较多的织物,允许的气体温度较低

4.重力分离器:又称降尘室,是最简单的收尘设备,它是一

个截面较大的空室,含尘气体经过空室时,气流速度降低,粉尘便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空室底部的灰仓中。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建造,流体阻力小,但占地面积大,收尘效率低,故一般收集500微米以上的粗大颗粒,适合高浓度和腐蚀性大得粉尘做初次收尘,以减轻第二次收尘设备的运转负荷

5.电收尘器工作原理:它是以高压直流点的正负两极简维持

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气体电离所产生的正负离子作用于通过静电场的粉尘表面而使粉尘荷电;它具有以下优点:收尘效率高,能处理较大的气体量,能处理较高温度,高压和耐腐蚀性的气体,能量消耗小,操作过程可实现全自动化。收尘器的正极称为沉积极或集尘极,负极称为电晕极。还包括振打装置、气体均布装置、壳体保温箱及排灰装置

6.影响点收尘器性能的因素

粉尘的比电阻、气体的含尘浓度、粉尘颗粒组成、气体成分、温度、湿度、露点、含硫量、收尘器的漏风、电极肥大、电极积灰、操作电压

7.液固分离:颗粒粒径小于1微米的为真溶液,1mm~0.1微

米的为胶体溶液,大于0.1微米的为悬浮液

过滤法的概念:利用一种多孔性物质作为过滤介质,使被过滤的液体通过小孔而将悬浮物截留获得清液(滤液)其原理:利用具有很多毛细孔的材料作为介质,在压力作用下,使料浆中得水分自毛细孔通过,将固体物截留在介质上,从而把料浆中得水分除去的操作

第六章:混合与造粒

1.混合机理:扩散混合(颗粒小规模随机移动)、对流混合(颗粒大规模随机移动)、剪切混合(相互滑移),三个的本质都是施加爱适当形式的外力使混合物中各种组分颗粒产生相互间的相对位移,这是发生混合的必要条件

2.混合效果评价:标准偏差、混合度、均与度、混合指数

3.影响混合的因素:物理性质(物料颗粒的形状、粒度及粒度分布、密度、表面性质、休止角、流动性、含水量、黏结性),混合机的结构形式(混合机的形状、尺寸、所用搅拌部件的集合形状和尺寸、结构材料及其表面加工质量、进料和卸料的设置形式),操作条件(混合料内和组分的多少及其所占混合机体积的比率,个组分进入混合机的方式、顺序和速率、搅拌部件或混合机容器的旋转速度

4、造粒:为了是干压和半干压成型的需要,将细磨后

的陶瓷粉料制备成具有一定大小的团粒的坯料,这个过程叫做造粒.

5、造粒的作用:使造出的粉料,体积密度大,形状规

则大,成型性能大。

6、造粒方法:造粒方法:压缩法,挤出法,滚动法,喷浆法,流化法。

七、粉料的储藏与粉体运输 1.料仓内粉体流动的流动形式

粉体的流动是指粉体层沿剪切面的滑移和位移

分为重力流动、振动流动、机械流动以及在流体介质中得流动,其中重力流动是粉体流动的主要形式 2粉料卸出的流动形式:漏斗流、整体流

漏斗流:当料仓内粉料在卸出时,只有料仓中央部分形成料流,而其它区域的的粉料流不稳定或停滞不动,其流动区域呈漏斗状

整体流:物料从出口的全面积上卸出

整体流与漏斗流有以下优点:避免了粉料的不稳定流动、沟流和溢流;消除了筒仓内的不流动区,形成先进先出,物料批次之间和不同高度上的料层之间基本去交叉,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储存期间的结块问题、变质问题或偏析问题;颗粒料的密度在卸料时是常数,可以很好的控制物料,而且改善了计量式喂料装置的功能,物料的密实程度和透气性能将是均与的,流动的边界可预测,因此可有把握地用静态流条件进行分析

3.料仓的故障及防止措施

(1)粉体偏析:物体颗粒在运动成堆或从料仓中卸料时,由于颗粒密度,颗粒形状,表面形状等差异,常常产生物料的分级效应,使粉体层的组织呈不均匀的想象。

防止粉体偏析的措施:均与投料、料仓的构造、物料改性

(2)粉体静态拱(压缩拱、楔形拱、黏结黏附拱、气压平衡拱)

防止措施:改善料仓的几何形状及其尺寸,如加大卸料口、采用偏心卸料空、减小料仓的顶角;降低料仓的粉体压力;使仓璧光滑,减小料仓壁摩擦阻力;采取助流装置,如空气炮清堵器、仓璧振打器、振动漏斗和仓内搅拌器

4、气力输送:利用气流作用使粉体流态化。使颗粒状物料悬浮在空气中,然后借助空气或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来输送干燥的散状固体粒子或颗粒物料的输送方法,通常称为气力输送。

八、超细粉末的制备

液相法:以均相的溶液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使溶质与溶剂分离,溶液形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得到所需粉末的前驱体,在经过一定温度处理后得到超细粉体。

①溶剂蒸发法:主要过程是将金属盐溶液先制成微小液滴,再加热使溶剂蒸发.溶质析成所需的超细粉体。 冷冻干燥法(防止团聚)

喷雾干燥法:用喷雾器将金属盐溶液喷入高温介质中。溶剂迅速蒸发而析出金属盐的超微粉。

②喷雾热解法:把溶液喷入到高温的气氛中,溶剂的蒸发和金属盐的热风解同时迅速进行,从而直接制得金属氧化物超微粉的方法。

③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共沉淀法 是指原料溶液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或醋酸盐等。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再将沉淀物加热分解得到所需的化合物粉末。 ④水解法:利用金属盐在酸性介质中强迫水解产生均匀分散的金属氧化物或水合氧化物,经过滤、洗涤加热分解来制备超微粉体的方法。

包括:无机盐水解法、醇盐水解法、微波水解法

⑤氧化还原法:将原料物质直接氧化、还原来合成金属及其氧化物粉末的方法。 ⑥水热法与溶剂热法

水热法:在特定的密闭的反应容器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大于100度)而产生高压(大于9.81Mpa)使在常温常压下不溶或难溶的物质溶解、反应、并进行重结晶、从而实现无机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的一种方法。

⑦溶胶—凝胶法:以有机盐或无机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进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凝胶化过程得到凝胶,凝胶经加热或冷冻干燥,最后煅烧得到超微粉的方法。 ⑧微乳液法: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微乳状液。在较小的微区内径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到纳米粒子。

固相法:机械粉碎法、固相化学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室温固相反应法)、固态燃烧合成法(自蔓延高温合成、固态复分解法)

九、小于5um,颗粒对人体造成危害

推荐第9篇:粉体工程习题

粉体工程思考题

1、粒度为-200目25.6%的物料,经磨矿2分钟后粒度变为-200目50.8%,磨矿3分钟后粒度变为-200目62.5%,求出磨矿动力学方程并估算磨矿4分钟和5分钟后的物料细度

2、一筛孔尺寸为1mm的振动筛,当处理量Q=20t/h时,其筛上物料的罗逊粒度特征-0.2x0.8方程为R=100e,筛下物料的高登粒度特征方程为Y=100X。已知入筛原料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含量为70.2%,求此时振动筛的筛分效率E及筛下物料的平均粒度。当Q提高到40t/h时,预计E为多少?

3、粒度特征方程式的用途有哪些?已知某1.2mm的筛下物料其罗逊粒度特征方程式为-3xR=100e(n=1,b=3): (1)求0.6mm物料的负累积产和0.3mm物料的正累积产。 (2)计算物料的平均直径。

4、如图所示的磨矿流程中,已测得分级机溢流、给料和排料中小于0.074mm粒级的含量分别为β=76%、α=57%和θ=38%,求磨机的循环负荷。

5、如何确定颚式破碎机电动机的转速?

答案:假定动鄂做平行移动、矿石自由下落、不计摩擦阻力,对简摆式破碎机,偏心轴每转一转,动颚就往复摆动一次。前半转为破碎矿石的工作行程,后半转为排出矿石的空行程。实验表明排矿时间实际只相当于偏心轴转1/4转的时间。 即t =60/4n =15/n(秒)在t时间内已破碎矿石下落高度

6、如何确定抛落运动磨机适宜的转速率,实际生产中磨机转速率的范围是多少? 答案:在抛落式工作的磨机中,使钢球具有最大落下高度的转速为最适宜的转速,此时钢球冲击动能最大。 222钢球作抛落运动落下的高度:H =4.5Rsinαcosα对H求极值 4.5Rsinα(2cosα-sinα) = 0,得α=54º44¹,由此磨机转速n有两种方法:

1、最外层脱离角求n,n=32/D0.5 2.用球荷回转半径与脱离角的关系推算n:n=37.3/D0.5 其中临界转速nc=42.4/D0.5

转速率为n/nc

7、简述扁平式气流粉碎机的粉碎及自行分级原理。

答案:粉碎原理:气流粉碎机是冲击式粉碎机,它以冲击粉碎为主。高速气流赋予颗粒以极高的速度,使它们互相碰撞,或与固定板及粉碎机内壁冲击碰撞。 自行分级原理:把已粉碎的物料,按其大小进行分级,不仅分级细度很细,而且效率也很高,使粒度分布狭窄。这种不需外量分有器的性能,称自行分级性能。 在离心力场的任一位置的颗粒上同时受到两个作用力。(a)离心力

(b)粘性阻力

当d较大时颗粒朝粉碎区运动;当d较小时颗粒朝中心收集区运动;这就是自行分级的原理。

8、简述粉碎助剂的作用机理。

答案: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由列宾捷尔和克兰帕尔提出。

(1)表面化学吸附效应:助剂吸附降低表面能或引起表面晶格位错产生缺陷,促进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从而降低物料的强度或硬度。(2)流变学分散效应:助剂可改变表面电性,促进颗粒分散,阻止物料粒子粘附和凝聚,从而改变料浆流变学性质,提高料浆流动性。 对整个粉碎工艺过程,两种机理同时存在,相互统一,只是不同条件下主次不同。

9、简述深冷粉碎技术的基本思想。

答案:即利用物料的低温脆性进行粉碎。以液氮或液化天然气作冷却剂,在物料粉碎之前或在物料粉碎过程中将其冷却,使物料呈现脆性,然后,用振动磨机,冲击式粉碎机或其他粉碎机将物料粉碎,从而节省粉碎能耗提高粉碎效率。

10、简述物料粒度的表征方法。

答案:

1、单颗粒的粒度表示法,对于大多数情况中的非球形单颗粒,可由该颗粒不同方向上的不同尺寸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加以平均,得到单颗粒的平均直径,或是以在同一物理现象中与之有相同效果的球形颗粒直径来表示,即等效粒径,或叫当量径。(计算三轴算术平均值、三轴调和平均径和三轴几何平均径;或者等体积球当量径、等表面积球当量径法

) 2.混合物料的粒度表示方法,一般用颗粒群的平均直径来表示粉体的粒度。用n层筛子将混合物料分成(n+1)个粒度很窄的级别,每个级别分别用其上下层筛子的筛孔尺寸表示该粒级的粒度上下限再根据测得各窄级别物料的重量百分数求平均直径。

11、简述自定中心振动筛与惯性振动筛的主要区别。

12、简述引起过粉碎的原因及危害。答案:产生过粉碎的原因:(1)粉碎细度超过最值粒度;(2)所选择的设备与矿石性质不适应,易将矿石泥化;(3)操作条件设有控制好;(4)粉碎流程结构不合理。过粉碎的危害:(1)微细粒较多影响分选精度,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差;(2)设备处理能力降低,磨损增大;(3)无益能耗增大。

13、简述泰勒标准筛和国际标准筛的基本特征。

答案:

1、泰勒标准筛——有两个筛序(基本和附加) 特点:(1)筛号=网目=筛孔数目/1英寸(2.54cm)长度;(2)基本序列:筛比为 =1.414;(3)附加序列:筛比为2^0.5=1.19;(4)基筛为200目的筛子,筛孔尺寸0.074mm 2.国际标准筛:(1)以1mm筛子为基筛;(2)10^0.1 =1.259为筛比的等比系列筛(3)更加精密的筛分还要插入附加筛比。

14、阐述球磨机、棒磨机和自磨机的性能及用途。

答案:球磨机:应用范围广,无论是何种矿石、粗磨还是细磨都可采用;结构简单;排矿速度快、过粉碎严重;产品粒度相对较粗。 棒磨机:(1)棒磨介质是钢棒,介质之间为线接触,磨碎作用具有选择性,有筛分作用,因而产物粒度比球磨均匀,开路磨矿的棒磨产品粒度特性几乎和闭路工作的球磨产品一样;(2)棒磨机属粗磨设备,生产率比球磨机低5%~15%;(3)主要用于非金属矿和稀有金属矿(如钨矿)的重磁选厂,以保护某些矿物的天然晶体结构,减少过粉碎,主要用作一段磨矿,也可代替短头圆锥破碎机作细碎。 自磨机:(1)磨碎比大,可达300~400,一段自磨流程可取代中碎、细碎及粗磨三段作业。 (2)流程短(3)降低钢材消耗量。(4)减轻泥化和铁质污染。但是,(1)生产率低,单位容积生产率比球(棒)磨机低30%~50%。(2)电耗高10%~20%,磨矿效率低,作业效率低8%~10%,因此在应用上一般在大型选厂才有经济优势,现在主要用于分选铁矿。

15、阐述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和园锥破碎机的性能及用途。

答案:颚式破碎机: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适合用于处理坚硬或中硬矿石的粗碎和中碎,中小型选厂和矿石粘性大时宜用颚式;旋回破碎机:单位电耗低(50%)启动容易,工作平稳一般用于大型选矿厂粗碎,与颚式破碎机相比,旋回的投资大,生产成本低。园锥破碎机:电耗低、启动容易、工作平稳,其中,标准型用于中碎;短头型用于细碎; 中间型用于中或细碎。

16、阐述超细粉碎过程的物理化学现象,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案:在超细粉碎过程中,随着粒度便细,物质表面能增加,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增强,溶解速度提高。新生表面上还会引起物质结构的变化,伴随有化学的和热的效应。

17、阐述三个破碎功耗学说的基本思想。

答案:

1、面积学说——(雷廷格学说)理论实质:输入功转化为新生表面积上的表面能。面积学说较准。因此适用于全过程。

2、体积学说——(吉尔皮切夫学说)理论实质:输入功转化为变形能,变形至极限物体被破坏。即:dA2 = K2dV。适用于粗碎。

3、裂缝学说——(邦德学说)理论实质:输入功转化为变形能,变形至极限产生裂缝,进而形成断面,之后输入功部分转化为新生表面上的表面能,其余成为热能损失。因此应等量考虑变形能和表面能两项。适用于粗碎与细碎之间的较宽范围

18阐述影响磨机中钢球运动状态的因素及钢球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磨矿机理。

答案:钢球的运动可归纳为三种典型状态,这取决于磨机转速和球荷(装球率)。

1、泻落式,以磨剥作用磨矿,适于细粒磨矿。

2、抛落式,矿石在园运动区受钢球的磨剥作用,在底脚区受强烈的冲击作用,适于粗粒级磨矿。

3、离心式当磨机转速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无磨矿作用。

19、粉碎机施力分哪几类?应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 硬矿石宜用弯折配合冲击;(2)脆性矿石弯折和劈开较有利;(3)韧性和粘性物料,采用磨剥方式为好。

20、螺旋分级机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特征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答案:螺旋分级机(国内选厂常用)是最常用的分级设备,可分为高堰式,低堰式和沉没式三种;根据螺旋数目,又可分为单螺旋和双螺旋分级机。(1)高堰式——适于分离出0.15~0.2mm粒级(-0.074mm50~60%),通常用于一段磨矿与磨机配合,溢流堰比下端轴承高,但低于下端螺旋的上边缘。(2)沉没式——分级面积大,利于分出0.15mm以下粒级(-0.074mm70~85%),常用于二段磨矿的分级,其下端螺旋有4~5圈全浸在矿浆中。(3)低堰式——分级面积小,只能用来洗矿或脱水,现已不采用。其溢流低于下端轴承中心。

21、比较说明等园截面、变园截面和双循环管式气流粉碎机的特点。

答案:等园截面:特点:几何形状规整,容易制造;应用:规格用循环管内径表示,粉碎石墨等,粉碎工质在强,生产能力,粒度。变园截面: 特点:a.分级区细粒出品处安装向叶窗愤性分级,使内层细粒通过时,相对较粗的颗粒被弹回;b.喷嘴安装位置正好使喷气流轴线与粉碎;c.粉碎室内腔横截面不是真正的园,各处截面也不相等,粉碎区和分级区的弧形部分也是园周的一部分,曲率半径为变径的,上开管截面大,颗粒减速上升,进入分级区时截面小又能加速,产生更大的离心力场,获得更精细的分级。应用范围广,适合各种物料粉碎.双循环管式:特点:对喷式迎面冲击粉碎,粉碎强度大,能量利用率高,消除了进入分区级的“冲击壁”,减少了内壁冲击磨损,生产能力大。

22、气流冲击式粉碎机和机械式粉碎机各有何特点.答案:气流冲击式粉碎机的优点:(1)粉碎强度大,产品微细,颗粒规整,表面光滑;(2)产品粒度较均匀,粒度分布较狭窄,单颗粒成分多;(3)成品纯度商,因无任何转动部件;(4)应用范围广,能粉碎极坚硬的物料,高纯、层状、热敏性易燃、易爆物料;(5)设备结构简单,没有运动部件,易维修拆卸、清理可进行无菌作业;(6)能量利用率高,可达2~10%,而球磨机仅为 0.6%。缺点:(1)辅助设备多,一次性投资大;(2)影响工况因素多,难以稳定操作;(3)粉碎成本较高(应用于附加值较高物料的粉碎);(4)粉碎系统易去堵塞,出现例料现象,喷出大量粉墨,恶化环境;(5)噪音较大。

机械式粉碎机:给矿量(充填率)给矿量大,产品粒度变粗;不同尺寸的介质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粉碎效果;粉碎强度不如气流粉碎机大。

23、画出选矿生产中的常见的破碎筛分流程,并例举几个生产实例,说明不同流程的特点。(1)预先筛分:破碎前筛除小于排矿口的物料,减轻破碎负荷。 (2)检查筛分:筛除破碎后产品中大于排矿口的物料。 (3)预先检查筛分:同时筛除破碎前小于排矿口的物料和破碎后产品中大于排矿口的物料。

24、试说明球磨机钢球装球率、球荷直径及配比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答案:钢球装球率:由于磨机转速的限制,装球率过高磨机中部的钢球机会不动,因此会造成有效的钢球运动率很低,功率消耗增大,效果不佳;过低也达不到生产要求。

球荷直径及配比:要保证足够高的单体解离,需要钢球对矿石进行选择性的解离, 而且矿石的性质也直接决定着钢球的尺寸要求,所以一般大小钢球混合使用,具体的尺寸配比将直接影响不同粒级矿物的磨剥效果(及单体解离率)和过粉碎率进而影响磨机的磨矿效率。

25、自磨机从结构上是如何增大被磨物料间的冲击力、避免物料在筒体内偏析的? 答案:a.筒体直径D大,长度短(D/L≈3),以保证矿块能提升到一定高度下落时的冲击磨碎力和不发生轴向偏析现象(大→给,小→排)。b.端盖设有两圈三角断面波峰衬板,能磨碎矿石、抑制偏析。c.筒体铺有丁字形提升衬板,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

26、阐述宏观与微观比表面积的差异与表征方法。

答案:宏观比表面积——总表面积与质量之比。表征方法:

1、测定物料的平均粒度

2、计算物料的宏观比表面积。。微观比表面积的表征方法——BET气相吸附法

27、举例说明超细粉碎过程中机械化学反应对被粉碎物料性质的影响。答案:固相反应:石英和方解石混合粉碎生成硅酸钙。 气相反应:食盐粉碎时产生氯气,碳酸盐矿物释放CO2。

外来离子作用:Al3+ 和Mg2+ 进入高岭土晶体成为镶嵌结构,增加了堆积密度。 超细粉碎过程中颗粒微细化,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增加。表面性质发生变化:(1)表面形成无定型氧化膜。(2)形成氢氧化物层。(3)磨矿介质与表面作用形成硅胶干扰层,使新生表面键场饱和。矿物构造结晶的变化:(1)矿物结构发生不规则变形。(2)型位错。(3)产生非结晶态物质。(4)产生无定型物质和晶格畸变。其它结晶性结构的变化:(1)引起物料结构多种形式间的转移,黄色氧化铅→赤色,斜方晶系→正方晶系。(2)有机物从稳定性→不稳定性。

28、阐述矿石的可碎性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如何测定矿石的可磨度?

推荐第10篇:超声波制备粉体

超声波化学法制备无机粉体的研究进展

李金换,王国文

(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咸阳71002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合成无机粉体的新方法层出不穷。近年来,超声化学方法 合成无机材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引起了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超声化学 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出发,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超声化学法在无机粉体合成中的研究进 展。在化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超声波的特色, 在有机溶剂和微乳液中制备无机粉 体, 能更好地控制粒子的尺寸和形貌。 关键词超声化学; 空化;无机粉体

8 化泡崩溃时, 极短时间内在空化泡周围的极小空间 中, 将产生瞬间的高温( 5 000K) 和高压( 1 800atm) 及超过1010K/s 的冷却速度, 并伴随强烈的冲击波和 时速达400km 的射流及放电发光作用。由上所述, 超声空化伴随的物理效应归纳为4 种: ( 1) 机械效应 ( 体系中的冲击波、冲击流和微射流) ; ( 2) 热效应( 体 系中的高温、高压和整体的升温) ; ( 3) 光效应( 声致 发光) ; ( 4) 活化效应( 产生自由基) 。液体声空化的过 程是集中声场能量并迅速释放的过程。这就为在一 般条件下不可能或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 非常特殊的物理环境, 足以使有机物、无机物在空化 气泡内发生化学键断裂、水相燃烧和热分解条件, 促 进非均相界面之间搅动和相界面的更新, 加速了界 面间的传质和传热过程完成, 使很多采用传统方法 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一般认为, 声化学反应过程可能发生在三个不 同的区域中: ( 1) 流体空化泡中; ( 2) 在空化泡与液 体的气( 汽) 液界面上; ( 3) 发生在空化冲击波传播 的流体里。

超声的频率也比较低, 一般小于1MHz,而声强 则要求较高, 一般大于(5W/cm2)。影响声化学反应的 声学参数很多, 主要包括超声频率、超声强度与声功 率、超声辐照时间、超声波形、声场的性质及形状等。 其他影响参数包括温度、大气压强、反应液体等[4,5]。

2 超声波化学法在制备无机粉体中的

应用

超声空化作用产生的高温和在固体颗粒表面产 生的大量微小气泡也大大降低了微小晶粒的比表面 自由能, 抑制了晶核的聚集与长大。另外超声空化产 生的冲击波和微射流对颗粒的剪切与破碎作用也有 效地破坏了晶核或微粒间的团聚, 控制了颗粒的尺 寸。因此, 超声波化学法在制备无机粉体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2.1 超声共沉淀法制备无机纳米粉体

共沉淀工艺法是典型的液相湿化学方法, 是指 在溶液中由反应物相互作用同时形成沉淀的方法。 而超声波- 共沉淀法制备无机粉体是基于化学共沉 淀法, 其主要过程是利用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反应, 制取相应盐的凝胶沉淀, 在共沉淀的过程中采用超 声波辐照辅助反应, 然后将洗净的凝胶沉淀经过热 处理之后而转化为超细的无机纳米粉体。超声辐射 通过影响沉淀晶核形成与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及微粒 间的相互作用, 有效地防止与控制了沉淀反应过程中 形成的微小颗粒的长大与团聚, 从而获得粒径细小、分散程度高的前驱物沉淀颗粒。

郑少华[6]、王平等以ZrOCl2·8H2O 和MgO、乙醇 和盐酸等作为原料, 采用超声波- 共沉淀法制备出

ZrO2-MgO 超细粉。实验结果表明: 用超声波辐照制备 合成出来的MgO 稳定ZrO2 超细粉, 结晶温度低, 粉

料的分散性好, 不易团聚。

陈雪梅[7]、陈彩凤等将超声辐射应用于以硫酸铝 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的沉淀法制备了Al2O3 纳米粉 体。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辐射由于其自身的空化作用 不仅细化了前驱体颗粒、抑制了其间的团聚, 而且延 缓了其向凝胶的转变过程, 从而有效地细化α- Al2O3 颗粒, 但过高的频率却易导致颗粒间的进一步聚合。

Nina Perkas[8]等以HAuCl4 为原料, 将其溶解于 盐酸水溶液中, 加入二氧化钛粉体, 在95%氩气和 5%氢气的混合气氛中, 在超声波的辐照下进行一定

时间的热处理制备出金诱导的和结。实验结果表明,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方石英相的SiO2 晶体和 锐钛矿相的TiO2 晶体。

2.2 超声溶胶- 凝胶法制备无机金属氧化物粉体 溶胶- 凝胶工艺是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

制备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 一些易水解的金属化合物 ( 无机盐或金属醇盐) 在某种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 经 过水解与缩聚过程而逐渐凝胶化, 再经过干燥、煅烧、烧结等后处理工序, 最后制得所需的材料。在溶胶- 凝 胶过程中引入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超声波, 可以促进或 改变水解、缩聚、成核及晶体生长过程。 龚晓钟[9]、汤皎宁以乙酸锌水溶液和草酸无水乙 醇溶液为原料, 又以乙酸锌和柠檬酸无水乙醇溶液为 原料, 用溶胶- 凝胶法以超声振荡方式制备出粒径为

37.0nm 左右的六方晶型。制得的ZnO 微粒与用一般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颗粒比较, 发现前者颗粒均匀, 粒 径较小, 比表面积大。

国伟林[10]等利用钛酸四丁酯为原料, 在超声波辐 照下直接制备出粒径为5nm×9nm、单分散性良好的 锐钛矿型长柱状纳米Ti02。还利用TiCl4 为原料, 制备 出粒径为 3nm×9nm 的金红石型纳米Ti0 2, 颗粒形状 为长柱状, 且粒子之间相互取向连生形成羽状枝蔓 晶。

2.3 超声悬浮液法制备无机复合粉体

作为结构材料的陶瓷粉体例如Al2O3, SiC 等, 由

于单组分的材料难以满足多种性能的要求, 特别是它

李金换等: 超声波化学法制备无机粉体的研究进展学术研究9 的韧性不够好, 使用受到限制, 长期以来, 科学家们 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改善材 料的断裂韧性。通过复合, 集不同组分的优点于一 身, 或者不同组分的协同作用, 以获取高韧性的陶瓷 复合材料。这是当前的一大研究课题, 在二元或多元 粉体的复合过程中, 如何使各组分均匀化分散是一 个关键问题。

多相悬浮分散法是一种相悬浮液分散法, 是一 种有效的降低粉体团聚、使复合粉体各组分充分混 合的方法。但是研究表明, 料浆中颗粒之间的硬团聚 无法用传统的机械搅拌和球磨方式来消除, 而超声 振荡可以达到更好的分散效果。

用超声波来均匀分散复合粉体时, 必须充分考 虑到过度超声引起的团聚现象。Xiao- feng Qiu[11] , Jun- Jie Zhu 等在利用超声化学法制备Bi2Se3 纳米

粉体时, 发现过度的超声波作用反而会引起颗粒的 团聚。可见, 要利用超声振荡来得到均匀分散的无机 复合粉体, 必须把超声处理的条件, 如强度、功率、作 用时间等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否则, 可能会产生适得 其反的效果。

D.N.Srivastava[12] , V.G.Pol 用超声波来均匀

分散复合悬浮液, 发现随着超声波分散时间的延长, 复合悬浮液的粘度显著降低, 颗粒分散程度得到提 高, 所得到的粉料平均粒径为4~6nm 。

Kurikka[13]等采用超声悬浮技术, 以硅烷和二氧

化钛还有戊烷、庚烷为原料, 制备出硅烷包裹的二氧 化钛粒子。将采用离心分离技术干燥后制得的样品 和未经超声辐射的样品进行对比发现, 超声辐射之 后的微粒平均颗粒粒径比前者小几十个纳米, 而且 颗粒团聚程度低, 性能良好。但是颗粒粒度分布范围 比较窄。

3 结束语 超声化学法是将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有机结合 起来的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技术, 已发展成为一 种材料合成、处理的重要方法,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 趣和高度重视。超声波在材料合成中有着极大的潜 力, 特别是一些目前我们采用激光、紫外线照射和 热、电作用无法实现的目标, 通过超声波方法却能达 到, 尤其是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超声波化学法可以 利用超声能量来加速和控制物质的化学反应, 能提 高反应产率和引发新的化学反应, 具有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的优点。

关于声化学的实验室研究报道很多, 然而大规模 的工业应用很少。尽管不合适的超声频率和温度会导 致颗粒的团聚, 恰当的条件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探 索, 但是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预计随着声化学研究领 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随着超声化学机理和设备的进 一步完善和发展, 其工业化程度必将进一步得到提 高, 其必将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卢小琳, 国伟林, 王西奎.超声化学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

进展.中国粉体技术[J],2004, 1: 44~48 [2] 王俊中, 胡源, 陈祖耀.超声化学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稀

有金属材料与工程[J], 2003, 8: 585~590 [3] 肖锋, 叶建东, 王迎军.超声技术在无机材料合成与制备中的

应用.硅酸盐学报[J],2002, 5: 615~619 [4] 邬建辉, 张传福, 吴琳琳等.超声波在粉体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有色金属[J] ,2001, 3: 81~83 [5] 林书玉.功率超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陕西师范大

学学报[J],2001, 1: 101~106 [6] 郑少华, 王平, 王介强等.超声波- 共沉淀法制备ZrO-MgO 超细

粉.中国粉体技术[J],2004, 3: 17~20 [7] 陈雪梅,陈彩凤.超声化学法制备Al2O3 纳米粉体.中国有色金

属学报[J], 2003 , 13 : 122~126 [8] Nina Perkas, Vilas G.Pol, Swati V.Pol.Gold-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of SiO2 and TiO2 Powder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 2003,5,302~306 [9] 龚晓钟, 汤皎宁.超声辐射溶胶- 凝胶法制备活性ZnO 其表征.热加工工艺[J] ,2004, 2: 1~6 [10] 国伟林, 杨中喜, 王西奎等.纳米二氧化钛的超声化学法合成.硅酸盐学报[J] ,2004, 8: 1 008~1 011 [11] Xiaofeng Qiu, Junjie Zhu , Lin Pu.Size- controllable sonochemical synthesis of thermoelectricmaterial of Bi2Se3 Nanocrystals,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J] , 2004 ,7 : 319~321 [12] D.N.Srivastava , V.G.Pol , O.Palchik.Preparation of stable porous nickel and cobalt oxides using simple inorganic precursor, instead of alkalizes by a sonochemical technique .Ultrasonic Sonochemistry[ J] ,2005 , 12: 205~212 [13] Kurikka V.P.M.Shafi, Abraham Ulman.Son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Silane- Coated Titania.Particles Langmuir[J], 2001, 17: 1 726~1 730 [14] 朱俊杰.超声化学法合成金属硫族半导体纳米材料.微纳电子

技术[J] ,2002, 12: 21~27 [15] D.N.Srivastava , N.Perkas , G.A.Seisenbaeva , Y.Koltypin , etc.Preparation of porous cobalt and nickel oxides from correspondingalkoxides using a sonochemical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as a catalyst in the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J] 2003 ,10 : 1~9 [16] O.Kru¨ger a, Th.- L.Schulze b, D.Peters Sonochem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ground water at different high frequencies: preliminary results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J],1999 , 6 : 123~128 [17] J.L.Capelo , C.Maduro, A.M.Mota, Evaluation of focused ultrasound and ozonolysis as sample treatment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by FI- CV- AAS.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by full factorial design.UltrasonicsSonochemistry[J] ,2006, 13: 98~106 江苏陶瓷Jiangsu Ceramics 2007 年4 月第40 卷第2 期

( 下转第15 页) 10 composite ceramic material [J].J.Chin.Ceram.Soc.,2000,28 (6): 538~544.[22] Deng Jianxin and Ai Xing.Wear resistance of Al2O3/TiB2 ceramic cutting tools in sliding wear tests and in machining procee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ing Technology, 1997, 72(2):249~ 255 [23] Chonghai Xu.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and matrix grain siz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particles on the toughening of ceramic composite by thermal residual stre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05 (31) : 537~542 [24] 李建保等.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设计与自补强韧化组元的生成

机理.材料导报[J], 2001, 15( 4) : 16~19 [25] 刘彤等.长柱状晶高韧性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材料

工程[J], 2001( 8) : 14~16 [26] 黄勇等.陶瓷强韧化新纪元- - 仿生结构设计.材料导报[J], 2000, 14( 8) : 8~10 [27] 高濂, 李蔚著.纳米陶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8] Chih- Peng Lin, Shaw- Bing Wen, Ting- Tai Lee.Preparation of nanometersized α- alumina powders by calcining an emulsion of boehmite and oleiacid[J].J Am Ceram Soc, 2002, 85(1):129~133 [29] Zhong jun Li, Xun Feng, Hongguang Yao.Ultrafine alumina powders derived from ammonium aluminum carbonate hydroxide [J].J Mater Sci, 2004( 39) :2 267~2 269.[30] Ji- guang Li, Xudong Sun.Synthesis and sintering behavior of a nanocrystalline α- alumina powders[J].Acta mater, 2000( 48) :3 103~ 3 112.[31] Zeng W, Gao L, Guo J.Sintering kinetics of α- Al2O3 powder[J].Ceramics International, 1999( 25) :723~729 [32] Chen I, Wang X.Sintering dense nanocrystalline ceramics without stage grain growth[J].Nature, 2000, 404(3):168~171.[33] Niihara K.New design concepts of structural ceramic- ceramic

第11篇:机械专业技术要求

机械专业专用

一般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要求:

1、经调质处理,HRC50~55。

2、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渗碳深度0.3mm。

4、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要求:

1、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2、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3、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

1、未注圆角半径R5。

2、未注倒角均为2×45°。

3、锐角倒钝。

装配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8、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9、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10、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1、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12、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13、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14、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5、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6、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17、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19、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

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20、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21、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22、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23、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

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24、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25、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

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26、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

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27、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28、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铸件要求:

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5、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6、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7、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8、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9、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10、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1、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2、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13、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4、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涂装要求:

1、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2、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3、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

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配管要求:

1、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

2、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

3、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

4、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补焊件要求:

1、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2、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3、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4、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6、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锻件要求:

1、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2、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3、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4、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切削加工要求:

1、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

3、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4、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

5、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6、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第12篇:粉体工程试题最新

1、中位粒径:D50,在物料的样品中,把样品个数(或质量)分成相等两部分的颗粒粒径

2、壁效应:在接近固体表面的地方,粉料的随机填充存在局部有序。这种局部有序的现象是壁效应

3、粉碎平衡:当物料粉碎到一定程度时,物料在机械力作用下的粒度减小与已细化的微小颗粒再团聚达到平衡,物料粒度几乎不再变化的时候,称为粉碎平衡

4、摩擦角:由于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内聚力而形成的角

5、相对可燃性:在可燃性粉末中加入惰性的非可燃性粉末均匀分散成粉尘云后,用标准点火源点火,使火焰停止传播所需要的惰性粉体最小加入量(%)称为相对可燃性

6、粉碎机械力化学:在固体物料粉碎过程中,设备施加于物料的机械力除了使物料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外,还发生机械力与化学能的转化,使材料发生结构变化、物理化学变化。这种在机械力作用下锁诱发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粉碎机械力化学。

另答案:研究粉碎过程中伴随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学科,应用粉体材料的机械力化学改性制备无机颜料制备纳米金属非晶态金属及合金制备新型材料

7、屈服轨迹:一组粉体样品在同一垂直应力条件下密实,然后在不同的垂直应力下,对每个粉体样品做剪切破坏试验,所得到的粉体破坏包络线称为该粉体的屈服轨迹

8、整体流:物料从料斗出口处全面积的泄出,全部物料都处于运动状态的流动。(料仓内整个粉体层能够大致均匀地下降流动,这种流动型称为整体流。这种流动常发生在带有相当陡峭而光滑的料斗内) 二.简答

1、表征粒度分布特征参数是什么?粉体的填充指标有哪些? 特征参数:中位粒径D50、最频粒径、标准偏差; 填充指标:容积密度、填充率、空隙率

2、等径球体随机填充的类型有哪些?

1、等径球规则填充;

2、随机或不规则填充:随机密填充、随机倾倒填充、随机疏填充、随机极疏填充;

3、壁效应

3、写出几种实际颗粒的堆积规律(P27)

堆积规律:当仅有重力作用时,容器里实际颗粒的松装密度随着容器直径的减少和颗粒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粗颗粒,较高的填充速度导致松装密度较小。但是对于像面粉那样的有粘聚力的细粉末,减慢供料速度可得到松散的堆积。

4、粉体层中液体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1、粘附液:粘附在粉体物料的表面;

2、楔形液:滞留在颗粒表面的凹穴中或沟槽内;,即在颗粒间的切点乃至接近切点处形成鼓状的自由表面而存在的液体;

3、毛细管上升液:保存在颗粒间的间隙中;

4、浸没液:颗粒浸没的液体

5、粉体的润湿应用的典型实例,写两例。

1、表面涂覆或包裹:用硬脂酸钠改性MgO粉体,在吸附层中的硬脂酸根离子的亲水基朝向水相,接触角减小,是粉体润湿性增强;

2、热处理:对陶瓷颗粒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对陶瓷的润湿性。通过热处理可以除去吸附在陶瓷表面的氧,以免金属氧化在界面形成氧化物阻止金属与陶瓷元素相互扩散。对陶瓷颗粒进行预热处理可以消除颗粒表面吸附的杂志和气体,提高润湿性。

6、粉体摩擦角具体包括哪些角度?

1 内摩擦角、2 安息角、3 壁面摩擦角和滑动摩擦角、4 运动角

7、试述粉体压力饱和现象,并写出杰森公式。(P40)

饱和现象:当粉体填充高度达到一定值后。P趋于常数值,这一现象称为粉体压力饱和现象

8、流动与不流动的判据?(P48)

如果颗粒在流动通道内形成的区服强度不是已支撑住流动的堵塞料,那么在流动通道内将产生重力流动。

9、防止粉体偏析的方法?(P52)

1、加料时采用某些可以使输入物料重新分布和能改变内部流动模式的方法,如进口溜槽摆动或者转动撒料、多头加料;

2、卸料时通过改变流动模式以减少偏析,尽可能的模仿整体流,如在料斗卸料口上方加一个改流体可以拓宽流动的通道、使用多通道卸料管。(回转进料法、中央孔管、细高料仓、隔室、侧孔法)

10、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的力有哪些?(P173各力的公式在书上173页)

1 流动阻力、2 重力、浮力,3 离心力、4 压力梯度力

11、粉尘爆炸机理及条件?(P358)

机理:粉尘爆炸是助燃性气体与可燃物均匀混合后进行的反应:

1、热能作用于粉尘粒子表面,使其温度上升

2、粉尘粒子表面的分子由于热分解或干馏作用,变为气体分布在粒子周围

3、气体与空气混合生成爆炸性气体,进而发火产生火焰

4、火焰产生热能,加速粉尘分解,循环往复放出气相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混合,进一步发火传播发生爆炸。

条件:

1、扩散粉尘的浓度必须高于最稀可燃极限浓度、

2、装在容器内的可燃粉料必须扩散在空气中,

3、引燃源必须具有足够的使燃烧波引燃的释能密度和总能量,而该燃烧波的传播能引起爆炸。

12、粉体输送设备有哪些种类?胶带输送机的主要部件?

输送设备:胶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链板输送机

主要部件:输送带、托辊、驱动装置、改向装置、拉紧装置、装料及卸料装置、清理装置、制动装置、三. 问答

1、CaCO3超微粉体和橡胶超精细粉体的生产工艺的异同

橡胶精细粉体生产工艺在老师打印发的那个单独的A4纸(专用成套设备)上面有类似,可以参考看

2、漏斗流和整体流的区别,整体流料仓的设计要点。(P50)

区别:整体流与漏斗流相比,整体流料仓具有很多优点:避免了粉料的不稳定流动、沟流和溢流、消除了筒仓内的不流动区、形成先进先出的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存储期间的结块问题、变质问题或偏析问题、颗粒的偏析被大大的减少或杜绝、颗粒的密度在卸料时是常数,料位差对它根本无影响、任意水平横截面的压力都可以预测,并且相对均匀。

设计要点:尽量使漏斗的半顶角小、料斗用材料的壁摩擦系数越小越好、料斗壁的表面光滑可以适当增大料斗半顶角,从而降低整个料斗的高度。

漏斗流料仓内粉体层的流动区呈漏斗形,使料流顺序紊乱,甚至粉体直流不动,造成先加入的物料后流出的结果。这种流动型称为漏斗流。这种流动发生在平底的料仓或斜度小而粗糙的料斗简仓内。整体流 料仓内整个粉体层能够大致均匀地下降流动,这种流动型称为整体流。这种流动常发生在带有相当陡峭而光滑的料斗内。

3、粉体结拱的原因和防拱破拱措施(P53)

结拱原因:

1、粉体内摩擦力与内聚力使之产生剪应力并形成一定的整体强度,阻碍颗粒位移,使流动性变差;

2、粉体的外摩擦力与料筒内壁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与料仓内壁粗糙度、锥形部分倾角的大小有关,粗糙度大,倾角小,则外摩擦力越大,易结拱。

3、外界空气湿度、温度的作用使粉体的内聚力增大、流动性变差、固结性增强,导致结拱、

4、筒仓卸料口的水力半径减小,是筒仓内粉体的芯流截面变小,易产生拱塞

措施:

1、正确设计料仓的几何结构;

2、提高料仓内壁的平滑度;

3、气动破拱;

4、振动破拱;

5、机械破拱

4、粉碎机械力化学的应用有?举5例(P160)

1、机械力化学改性

2、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金属、非晶态金属及合金

3、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新型材料

4、机械力化学在水泥、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

1、机械力化学法合成弥散强化合金

2、制备亚稳态材料

3、MA制备纳米晶材料、金属间化合物

4、制备纳米陶瓷、制备功能材料、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5、固定床和流化床的区别(P180)

区别:固定床特点:当流体速度很小时,粉体层静止不动,流体从彼此相互接触的颗粒间的空隙通过。流化床特点:粉体层膨胀,空隙率增大,压力降沿凹形曲线变化,在一段区间内,虽然气体流速不断增大,但压力降变化较小。

固定床特点:当流体速度很小时,粉体层静止不动,流体从彼此相互接触的颗粒间的空隙通过。 流化床特点:粉体层膨胀,空隙率增大,压力降沿凹形曲线变化,在一段区间内,虽然气体流速不断增大,但压力降变化较小。 固定床:流体通过床层的压降随容器截面积空塔流速至足以支撑粉体层的全部质量时粉体的填充状态发生改变一部分颗粒运动而重新排列而在此之前床层基本不发生变化此时床层称固定床

流体床:流速超过使流体通过床层的通过床层的压降足以支撑粉体层的质量流体在颗粒层中的压降与单位面积床层重力相等粉体层开始悬浮运动像液体质点在一定范围内作无规则运动这时气固系统有类似液体的性质进入流态化状态

6、湿式除尘机理

(图来源于PPT,原理自己看图写)

7、洗涤式除尘类型

四. 作图

1、绘三轴压缩试验,粉体在受压破坏面作用图(P37图5-

5、5-6)

2、密实应力下的屈服轨迹(P47图5-29,5-30)

3、可燃性粉体生产工艺流程图

4、粉尘爆炸的机理图 (P358图14-3)

第13篇:粉体吸油量知识

粉体吸油量知识

一)颗粒的概念

颗粒的大小主要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来表示,球形颗粒的直径我们通常叫粒径,现在我们都习惯用球形颗粒的直径来表示大多数不规则颗粒的直径。 (1)

粒径的定义

化工计算中粒径的定义很复杂,现在我们实际运用主要以粒径分布来衡量粉体的大小。在测量颗粒粒径大小的方法主要有筛分法,激光法等。筛分法用于粒度分布的测量有很长时间了,筛分机分为电磁振动和音波振动两种.现在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粒径大小一般采用筛网上的目数来表示,即目数是指1英寸长度上孔眼的数目。例如:在1英寸(25.41mm)距离内的经线(或:纬线)有800条(分别用800条经线和800条纬线编制成1平方英寸的网,有640000个网孔),就是800目。 (2)

颗粒的形状

颗粒的形状是指一个颗粒的轮廓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的图像,由于颗粒的形状千差万别,所以对颗粒的许多性质都有影响,特别是超细粉体的形状。例如比表面积,分散性,吸油率,表面的化学活性等。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粉体形状大致有球状,片状,粒状,针状,棒状等,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技术人员主要考虑粉体的吸油量,密度,分散性以及比表面积等指标,实际上粉体的堆积密度也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粉体的物理密度和目数不一样,所形成的堆积密度也不一样。 (3)细度:

有两种表示方法,目数和粒径.目数是指1英寸长度上孔眼的数目.对应关系如下:

二) 粉体的遮盖力:

(1) 遮盖力

是指当涂料在一件物体表面涂装时,涂料中的颜料能遮盖住被涂物表面底色的能力,使被涂物的底色不能再通过涂料而显露出来。

遮盖力的表示方法是指每平方厘米被涂物的表面积,在达到完全遮盖时,需用涂料的最低用量。即:

颜料的质量(g)

遮盖力===------------------

被涂物的面积(CM2)

(2) 常见颜料的相对遮盖力:

金红石钛白

100

锐钛

78

硫酸锌

38

立德粉

氧化锌

三氧化二锑

碳酸铝

三) 粉体的折射率.

(1) 绝对折射率

是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也就是光从一个角度进去从另一个角度出来时,产生的光的折射。因为光具有这种折射的性质,所以在任何一个介质中都会产生一种折射,而介质不一样,产生折射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折射率不一样,我们也就是引用光的这种折射原理,做成各种各样遮盖力不同的涂料。

(2)

涂料中粉体的折射率

我们在生产涂料时,采用不同的粉体会产生不同的遮盖力,而涂料的遮盖力是各种粉体和介质(即水和树脂)的折射率的一种组合,当粉料和介质之间折射率之差变大时,涂料的遮盖力就强,反之遮盖就差,当两者的折射率相同时,涂膜即呈现透明状。 下面是各种物质的折射率:

金红石

2.71

锐钛

2.55

硫化锌

2.37

氧化锌

2.02

立德粉

1.84

硅酸镁

1.65

陶土(白土)

1.65

重晶石(硫酸钡)

1.64

碳酸钙

1.63

二氧化硅

1.41-1.49

硅藻土

1.45

滑石

1.49

1.33

空气

1.00

树脂

1.55

云母

1.58

粉体的遮盖力主要决定于它的折射率的大小,一般成膜物质的折射率是1.5左右,粉料的折射率越高遮盖力越好,折射率在1.7以下的我们通常叫填料(或体质颜料).它有利于遮盖力的提高,当加量多时,涂膜里面填料粒子周围可能形成极细小的空气空隙,从而提高遮盖力.如:轻质碳酸钙浆料湿的遮盖力很差(因碳酸钙的折射率是1.58,水的折射率是1.33,它们相差不大),但干以后,在轻质碳酸钙周围有水变为空气,折射率之差变大(碳酸钙的折射率是1.58,水的折射率是1.0),所以遮盖力提高.又如:当成膜物质含量大时,湿的遮盖力比干的遮盖力好,因湿的时候粉料周围是水,干了以后粉料周围由水变成了树脂,折射率由1.33变到1.5,粉料与树脂的折射率之差变小了,所以遮盖力变差了.这就是我们采用轻钙以后涂膜干遮盖变好的原因。因此,我们在做涂料的同时,一定要知道粉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四)粉体的密度

(1) 粉体的物理密度和堆积密度

通常我们在使用各种粉体的时候,一般都要考虑粉体的密度,实际上粉体的物理密度在使用中不是很重要,一般不予考虑。而粉体的堆积密度在粉体的使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一定要了解,因为各种粉体的堆积密度不一样,涂膜的吸水率和比表面积不一样,涂膜由此而产生的空隙率也不一样,直接影响到涂料的使用性能。测定堆积密度时用堆积密度测定仪来测试。

粉体的堆积密度主要因粉体的粒径大小或目数不一样而不同,堆积密度又可分为松散堆积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的经振实的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涂膜没有经过设备振实,但在生产中经过搅拌机的高速搅拌和各种助剂的使用,涂膜干燥后密实度应该还可以,所以最好以振实密度来计算。 (2) 下面是堆积密度的大致计算方法:

堆积密度是指粉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所具有的质量。

密度ρ=质量M/体积V

体积V=真实体积V1+(空隙V2+空气V3)

从上述可以看出粉体除了真实物理密度外,因为空气和粉体间空隙率的原因,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孔隙度的堆积密度。粉体越细粉体间空隙率越大,形成的粉体体积越大,所以其堆积密度越小。

(3) 堆积密度的大小和涂膜遮盖的关系:

当涂料中所用粉体的堆积密度越小,所用粉体的体积越大,因粉体间水分挥发后形成的涂膜孔隙率越大,所以涂膜干遮盖越强。同时,粉体的体积大,吸油量也越高,对涂膜的耐候性和耐擦洗等等一切性能也有影响。

所以综合粉体的各种性能,合理运用各种粉体的特点,才能很好地降低涂料生产成本,提高涂料的应用性能。 五) 粉体的等电点

涂料技术是一个很复杂的掺和有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专业技术,涂料生产中涉及到很多的物理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粉体等电点的运用就是这一学科的典型体现。在一些专业技术书籍中,已经很专业地介绍了粉体在分散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但没有很系统地叙述分散性的好坏与粉体等电点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与水或水溶液接触的绝大多数固体表面上会产生某种电荷,这些电荷量有大有小,但这些电荷几乎总是存在。电荷一般情况会在粉体表面呈现出一种定向的分布,电荷在粉体的剪切面(或垂直于粉体表面的面)上的分布,我们称之为ξ-电位。粉体表面因为电荷的存在,会显示出各种性质,所以当体系中PH值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到粉体表面电荷的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分散剂的分散原理也就是基于粉体表面离子电荷的排斥。 (1) 物质表面的等电点:

物质表面电荷的性质在很多情况下和体系中的PH值有关系,当体系在某一个PH值时,粉体表面的电荷即ξ-电位为零,我们称之这时的PH值为粉体的等电点。也就是说,当粉体处于等电点时,表面电荷为零。各种粉体的表面结构和粉体的种类决定着这种粉体的等电点。例如:二氧化钛在经过表面处理时,表面的SiO2涂层会降低二氧化钛的等电点;而处于A2O3包膜的涂层就会增加二氧化钛的等电点。

粉体颗粒上的表面电荷是由吸附于颗粒表面的一些物质的官能团的离解或从周围液态介质中吸附一些反离子所致。粉体颗粒上产生表面电荷后,在其周围介质里面就会吸附一些反号离子形成电化学双电层结构,在一些高介电常数的液体(如水)中,双电层结构可以形成很稳定的体系。

(2) 一些粉体表面的等电点:

TiO2 (金红石型钛白)

4.7

TiO2 (锐钛)

6.2

Sb2O (五氧化二锑)

0.3

SiO2 (石英)

2.2

Al2O3&;2SiO2;(OH)

(高岭土)

4.8

Fe2O3(氧化铁)

5.2

MgO(氧化镁)

12.0

Cr2O3 (铬绿)

7.0

SnO 2(锡石)

4.5

CaCO3(方解石)

9.5

BaSO4(硫酸钡)

6.7

SiO2 (硅胶)

1.8

Ai(OH)3(水合氧化铝)

5.0

ZnO (氧化锌)

9.0

Al2O3(刚玉)

9.0

六) 粉体的吸油量

吸油量通常以100g颜料所需亚麻油的质量表示.(%或g/100g).即指每100g颜料,在达到完全润湿时需要用油的最低用量。

OA = 亚麻油量/100g颜料

影响粉体吸油量的因素很多,如其结构的密实性.同时还与其表面形态,细度等有关.颜料的粒子越细,表面积越大,分布越窄,吸油量越高。圆柱型的比针状吸油量高,而针状粒子的吸油量比球状粒子要高,因它们之间的空隙率较大.另外,吸油量还和粉体的比重有很大的关系,比重越大的粉体,一般吸油量越低。 (1) 吸油量的测定方式:

在100g的颜料中,把亚麻油一滴滴加入,并随时用刮刀混合,刚开始加入油时,颜料仍处在松散状态,随着亚麻油的连续加入,最后可使全部颜料粘结在一起成球形,若继续再加油,体系就会变稀,此时所用的亚麻油量即为这种颜料的吸油量。

吸油量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是估计粉体对树脂的吸附量的多少,即涂料中颜料和树脂的体积浓度(PVC),所以粉体吸油量的大小对涂膜的性能影响较大,同时对涂料的生产时的黏度影响也较大.在涂膜干燥过程中,树脂不仅要完全包覆在粉料表面,还要填充在粒子间的空隙,当粉体吸油量大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树脂来完成这些功能,所以粉体的吸油量是影响涂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2) 各种粉体的吸油量:

粉料名称

化学组成

密度(g/cm3)

吸油量(%)

金红石钛白

SiO2

4.2

16-21

锐钛钛白

SiO2

3.84

22-26

氧化锌

ZnO

5.6

18-20

立德粉

ZnS&

;BaSO4

4.1-4.3

11-14

重晶石粉

BaSO4

4.47

6-12

沉淀硫酸钡

BaSO4

4.35

10-15

重体碳酸钙

CaCO3

2.71-2.9

轻体碳酸钙

CaCO3

2.71-2.9

滑石粉

3MgO&;4SiO2&;H2O

2.85

高岭土(天然) A2O3&;2SiO2&;2H2O

2.58-2.62

瓷土(煅烧)

2.5-2.63

云母粉

K2O&;3A2O3&;6SiO2&;2H2O

2.76-3

白碳黑

SiO2

2.0-2.2

硅灰石

CaSiO3

2.75-3.1

13-21

30-60

22-57

50-60 27-48 65-72

18-30

100-300

第14篇:粉体材料厂工作总结(112月)

粉体材料厂二0一七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粉体材料厂作为公司主要的商品量生产部门,严格执行公司领导指示和会议决定,真抓实干,不断推进落实产量、质量、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目标指标要求,较好的实现了公司各项目标和要求。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2017年,公司下达我厂生产计划48000吨,截止12月底,实际完成产量48440.262吨,完成全年计划的100.917%。2016年12月底完成产量为48242.15吨。2017年较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产量198.112吨。其中优质瓷土粉计划39170吨,实际完成 39486.67吨,完成全年计划的100.808%;造纸涂布粉计划2900吨,实际完成 2952.825吨,完成全年计划的 101.822%;焙烧系列计划1630吨,实际完成1952.467吨,完成全年计划的 119.783%;普通粉产品计划 4300吨,实际完成4048.3吨,完成全年计划的 94.147%。

目前,厂部积极利用厂内空间,通过合理调整生产品种、合理划分产品堆放分布等方式,尽最大可能保证产品的库存量。

二、加强设备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2017年粉体材料厂继续认真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努力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认真贯彻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原则,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加强设备基础监查,认真开展设备安全、现场自查、互查、监查、推动日常检查、监督的有效实施。厂管理技术人员坚持每周组织一次自查,排查安全隐患,并形成纪录。

二是在抓好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有效维护和保养设备。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对职工的不安全操作习惯予以纠正。要求职工牢牢树立“三不伤害”安全生产理念,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同时也不被他人伤害。

三是突出重点安全环节。针对粉体材料厂的一级危险源——天然气的使用,我厂领导丁厂高度重视,亲自组织生产一线人员到生产现场示范气阀开关步骤,并要求生产工作人员逐一动手学习,确保正确掌握气源切断技术,做到发生紧急意外时能熟练操作。积极组织一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全厂近40名职工参加了桌面推演活动,进一步强化加深了职工对一级危险源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

四是强化民工安全生产管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我厂一直作为重点来关注。2017年节后复工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签订责任书,《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监护责任书》、《外来务工人员宿舍管理条例》。同时对其它部门和往年的几起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讲解,对全厂外来务工人员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夏季和节假日前后是事故发生的高峰期,我厂及时开展防暑降温培训,加强节假日前后的安全督查力度。夏季是高温中暑事故的高峰期,对外来务工人员讲解如何防暑降温的知识,并发放防暑降温药,开放空调休息室。厂部还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密切注重现场管理,督促民工佩戴安全劳动防护用品,严格要求民工遵守设备操作规章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机修工,严禁擅自操作。在加强现场细节管理和监督力度,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暑降温、矛盾调解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尽一切可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工作心态的稳定,从多方面保障安全生产。

三、加强过程控制,保障质量稳定

随着公司原料品位下降,为了保证我公司优良的产品质量声誉,我厂在落实公司会议确定的磨粉原料配方的基础上,根据可用原料的种类,按照公司工艺文件要求灵活组织生产,把抓好抓实过程控制作为质量工作的重点。从提高全体员工的岗位责任心、严格落实岗位作业要求、对各质量控制点及时抽查和监督三个方面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将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有效地把质量管理机制落实到生产过程控制。2017年全年过程控制合格率达到了99.5%以上,质量更加稳定。

四、加强成本控制、开展劳动竞赛

为更有效地做好降本增效工作,结合粉体材料厂生产实际情况,我厂从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生产电耗抓起。厂部明确要求:各生产车间要充分用足“谷”电再开平电,在“平”电不足的情况下再进行“峰”电补充。通过与市场营销部的积极沟通,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有效实现了避“峰”生产和用足“谷”电的要求。通过以上的具体措施,用电成本的控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全年产量完成48440.262吨,全厂总电耗2061990.8度,其中峰7.48%,谷46.37%,平46.15%,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峰谷平”指标要求。2017年实际单位电耗成本42.57度/吨,较2016年单位电耗成本40.16度/吨,上升了2.41度/吨。全年天然气消耗643059立方,单位消耗13.28立方/吨。(全厂天然气总量643059立方,去年同期天然气用量517419立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5640立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4号强力干燥设备产能增加和原料水分波动。)

矿配材物料成本总消耗 555848.2元,单位矿配材料(不含化工、编织袋)成本12.9元/吨。较好的完成了公司要求的各项成本指标。 厂工会结合本部门实际,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导思想,依靠党组织和工会,吸取去年成功的工作经验,继续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质量月”活动,六月份制定开展了“保质量,争产量”劳动竞赛活动,竞赛时间两个月。竞赛期间,三个班组生产的粉产品各项理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值之内。班组成员工作积极,配合默契,赛出了“你追我赶”的干劲来。机修班和电工班也全力配合磨粉生产竞赛,出现设备问题及时维修。考核成员分别对三个班的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安全、环境卫生等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好相应的扣分事由,为竞赛结束考核评分打好坚实的基础。此次竞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为本部门顺利完成年度生产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加强环境管理,落实文明生产

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对生产过程中的人、物、环境联系进行正确的协调和管理,确保安全文明生产,切实落实公司文明生产精神。我厂对所辖区域进行职责细分,制定并提请公司审核批准《粉体厂文明生产管理制度》,成立以厂领导为组长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机构,对各自职责和区域划分进行讨论确立,对文明生产管理的内容进行分解和告知,在后期的安全检查中发现违规行为,按公司考核制度严格落实。经过半年的强化管理,厂区生产作业环境大大改观,职工文明生产意识有了提高,工作区域规划更加合理。

2018年工作计划与展望

根据公司目标与当前形势,总经2017年工作经验,我厂在策划部署2018年工作中将着力提高改进以下各项工作内容

1、加强协调,充分落实沟通措施,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工作要求及时传达沟通到骨干人员,稳定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厂二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生产现场执行力。

2、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对危险源的排查登记,采取有效的制度对危险源进行管理,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把稳质量、降成本,保安全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好抓实。

3、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和技能考评,培养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团结实干的职工队伍,这是提高生产上台阶的基础。继续深化班组文化建设活动,以各种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4、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细化修订《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合理组织、强化责任分工与协作,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合理协调组织人员,对码头外购原料的调拨和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全厂文明生产的制度执行,建立整洁良好的厂区环境。

5、切合公司十三五规划,持续优化粉体材料厂的装卸方式,优化车间降尘、除尘方案。

粉体材料厂

2017年12月29日

第15篇:机械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机械工程师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工作近二十个年头了,来永红工作也已经五年了,在永红工作的五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也有因不足带来的遗憾和愧疚。

永红厨卫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304不锈钢洗涤水槽和水龙头为主的一个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它是国内成立较早著名的304不锈钢洗涤水槽制造企业。生产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因为它肩负着公司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的所有工作内容。我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工作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五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调试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水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2004年的工作成绩(以时间为序)

我于1998年毕业于九江广播电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来到永红后被安排在机械加工车间技术主管的工作岗位,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起初,感到一切都很茫然,因为水暖行业我以前从未接触,到技术部后,刚开始工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我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多问,多看图纸,立足于岗位工作,从基本做起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问。由于我勤奋好学,很快,就对公司水龙头产品有了基本的了解。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不是很好,我结合工作的需要和我个人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autocad制图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得自己在机械制图方面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二、2005的工作成绩

经过一年多工作的锤炼,我已经完成了对龙头产品的不懂到精通的完全转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随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我开始考虑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从来都是积极的,从来都是不甘落后的,我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通过这一年的摸打滚怕,我深刻认识到:细心、严谨是所应具备的素质,而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不断创新是平庸或优秀的关键因素。由于本人对水龙头产品的熟悉,不断地设计开发出新的产品,使公司龙头产品很快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由于更新换代快,很大成度上增加了公司水龙头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为新加坡客商开发延时淋浴水龙头时,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客商要求龙头每按压一次出水时间为13秒至16秒,每分钟出水量不超过6公斤;在这种延时和出水量上是非常难控制的,经过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和进行多次试验,最终利用数控车床加工,解决了延时和出水量问题;在制造淋浴龙头的出水花洒时又遇到更大困难,在半球型铜件上用直径1.5毫米的钻头钻出四圈出水孔,要求半球型花洒平装在2.5米高的墙上,出水落地后真径为0.8米,水柱距墙面1米,这就需要在半球体的1/4面上钻出锥形孔,并且钻头直径只有1.5毫米,在倾斜的球面上钻小孔,不是断钻头就是偏孔,在经过多次的试验后,最终使用分度头和特制夹具攻克这一难关。该产品成型投入生产后,提供给客商一批批优质产品。公司鉴于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要求本人参与304不锈钢水槽产品的研发,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个人感觉这对我又是一次锻炼自己最好的机会,水槽产品的研发相对于水龙头产品来说,难度非常高,一个产品的形成,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各种模具和机夹具二十至三十几套不等,并且在设计模具和机夹具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机械设备的匹配性和模具的通用性。经过本人的虑心学习和刻苦钻研,很快就对水槽产品有了深刻认识,和工程部其他技术人员一同开发出新的水槽产品。

由于本公司无论是水槽产品还是水龙头产品,其款式和性能都领先于同行业的同类产品,因而得到经销商和客户的一至认可,销售量直线上升,并且引来多家知名企业要求我们公司定牌制造。

三、2006-2008年的工作成绩

经过两年在技术部的工作,本人在水龙头的水槽产品的研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并且在企业管理上也学到了不少的经验。

在此后的工作中,由于总经理和董事会的信任,本人被任命为工厂厂长职务,负责管理公司技术部、生产部和品管部。在生产过程中带领各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员,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验收标准,从而使本公司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历次的广州交易会、上海交易会和水暖产品展销会上,我公司的产品成为会上的一大亮点,引来了无数知名企业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在短短的两年内,我公司由一家小型私营企业转变成为中型企业,接着又接受美国达威尔公司的注资,成立了合资企业。

四、做得不足的地方

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引以为戒。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不喜欢说,只喜欢埋头苦干。现在看来,这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 ,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将抖擞精神,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我们常为失去机会或成就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有位作家也这么说过,机遇是什么就是知足,为你所拥有的感到知足,否则你永远得不到机遇,我们应该认识到老总交付给我们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上司分配给我们的工作能发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企业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启源,感谢我的同事,感谢在工作上帮助支持我的每个人. 在永红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的专业有了更广阔更牢固的掌握,也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一些礼仪培训,团队培训,营销培训.人没有办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更重要地是培养了我总结和学习的习惯.在这五年里,公司领导给我的培训和引导:永红文化对我的熏陶,沟通的方法技巧,思考思维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事的道理,绩效团队等等使我自己学习了许多,提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永红厨卫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干得更是出色。在日常工作中,我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工作中如鱼得水,从产品设计工作和产品现场安装试验,以及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装备工艺,各项工作样样精通。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工作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见解独特、论断精僻。永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善,干,学,和,更使自己有了一个做人处事的准绳,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怎么为公司创造效益,怎样使自己的人生完美,个人价值得到最大体现。善是前提与基础,干,学是过程和途径,和最终成为必然结果.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会换位思考问题,为他人创造出价值,能站在他人角度,做好事,做诚章,致善致诚。有了这个前提,心态,自己一定真干,实干,苦干,为公司而干,为客户而干,为自己而干,淡化权力,强化能力,少说多干,先干再说,再加上自己的技巧,思路。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公司的发展需求。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作为一名启源人永恒的奋斗主题。为生活而学,为发展而学,学会改变人生。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反省总结自身,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加强心智修炼和能力提升。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关键是他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所作所为。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我经常安排自己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专业技术,悟透善干学和的重要思想,学习敬业的精神和业务知识,理论和实践上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服务的意识。通过学习,时刻警醒自己,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我进行了自我的思想转变,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促进了技术和心态的改善。出差的机会多了,服务态度好了,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抓难点,就是如何一如既往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不能好一阵,过了十天半月,江山依旧人未改。如何保持自己的良好作风,靠突击抓不行,我认为用制度管理比较有效,给自己定下规矩,加强自我检查,更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使机自己时刻绷紧一根弦,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我个人意识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我将不断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自己未曾真正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并学以至用,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也进行收集整理,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业余时间翻看一些专业书籍,查看一些专业网站,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也看一些管理或其它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参加工作的体会

以前听说机械工作干活累,工人非常辛苦,来到公司后感受到了同事们的辛苦,在永红同事就用四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须学习的。在和工人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过这五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工艺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工作中上风风雨雨又是一年,公司给予每次给予我机会是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考验,更是对我的锻练。的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逼着你去学习,去自立,去挑战自己,去适应别人的高要求。也只有在这种紧绷的弦,才觉得生活充实,丰富而有意义。人只有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环境就不会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增添了动力,我喜欢我们公司实干的精神,点滴做起,追求完善,一个人就应该这样,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会积攒起更多的经验,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就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经不起挫折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因为每一件事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都能体会到一些东西.我们技术服务人员应该从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多总结经验,真正的为用户户做好服务.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出公司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所以每个人应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思想体会

2004年是我真真正正走上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对于工作或者说事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我也一样.对我而言,我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去把握自己的思想脉络.首先是心态,套用名人的一句话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具体而言,我对工作的态度就是选择自己喜爱的,然后为自己的所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一直认为工作不该是一个任务或者负担,应该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而只有你对它产生兴趣,彻底的爱上它,你才能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相信我会在对这一业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中找到我工作的乐趣,也才能毫无保留的为它尽我最大的力量。可以说,懂得享受工作,你才懂得如何成功,期间来不得半点勉强。篇二:机械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从学校毕业2年,在奋达机械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带来了对学识上不足得到了补充。

奋达机械是一家以机械加工为主导,大型石灰水回转窑设备设计制造企业,它是河津著名制造企业。技术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因为它肩负着公司所有技术责任。我在公司领导和师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严谨的工作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这段时间,我参与了的产设计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不同设备制造加工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

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引以为戒。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不喜欢说,只喜欢埋头苦干。现在看来,这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 ,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发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将抖擞精神,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在奋达机械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的专业有了更广阔更牢固的掌握,也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一些礼仪培训,团队培训,营销培训.人没有办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更重要地是培养了我总结和学习的习惯.在这五年里,公司领导给我的培训和引导:奋达机械对我的熏陶,沟通的方法技巧,思考思维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事的道理,绩效团队等等使我自己学习了许多,提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们应该认识到老板交付给我们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上司分配给我们的工作能发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企业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博冠,感谢我的同事,感谢在工作上帮助支持我的每个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我个人意识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我将不断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自己未曾真正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并学以至用,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也进行收集整理,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业余时间翻看一些专业书籍,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也看一些管理或其它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以前听说机械工作干活累,工人非常辛苦,来到公司后感受到了同事们的辛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在和工人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论在工程设计还是在公司制造加工,对设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把关。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工艺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工作中上风风雨雨又是一年,公司给予每次给予我机会是对我的信任,对我的考验,更是对我的锻练。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逼着你去学习,去自立,去挑战,去适应高要求。也只有在这种紧绷的弦,才觉得生活充实,丰富而有意义。人只有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环境就不会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增添了动力,我喜欢我们公司实干的精神,点滴做起,追求完善,一个人就应该这样,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会积攒起更多的经验,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就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经不起挫折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因为每一件事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都能体会到一些东西.我们技术服务人员应该从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多总结经验,真正的为用户户做好服务.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出公司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所以每个人应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山西奋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王刚

2012.9.15篇三:机械工程师评审个人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从学校毕业十五年,来大同煤矿中央机厂实业公司工作已十五年了,在实业公司工作的十五年里既有收获的踏实和欢欣,也有因不足带来的遗憾和愧疚。 中央机厂实业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托辊为主的企业,技术科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因为它肩负着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我在公司领导和师傅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工作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各项工作,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过去的十五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设计和改进工作,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皮带机托辊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培养了我作为助理工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我认真工作,坚持自学,提高了理论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1996-2006年的工作成绩

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专毕业生,1996年毕业于抚顺煤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矿山机电专业(函授)作为新员工。首先,参加公司的培训工作。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自己在公司岗位工作的基本工作和任务。作为一名新员工,同时,我也积极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其它培训,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理念。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起初,感到一切都很茫然,我虽然是学机械专业的,。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车间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到车间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工作起来非常困难,在公司我就向工人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对这些设备图纸看起来都是很忙然,只有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很肤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就虚心向师傅请教,多问,多看图纸,立足于岗位工作,从基本做起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问。在技术员期间,由于我勤奋好学,加上师傅的指导有方,很快,就对公司产品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零部件有一个认识,所以,我对自己的工作,做的也是特别仔细,做不好的话就要别人来返工,同时也是浪费别人的工作时间。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机械制图能力不是很好,我结合工作的需要和我个人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电子图版制图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得自己在机械制图方面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近十年的工作实习,使我在机械知识和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2006-2008的工作成绩

经过三年多工作的锤炼,我已经完成了从学校到社会的完全转变,已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随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我开始考虑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从来都是积极的,从来都是不甘落后的,我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通过这一年的摸打滚怕,我深刻认识到:细心、严谨是所应具备的素质,而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和不断创新是平庸或优秀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在工作期间的好学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练就了很好 的基本工,所以工作起来就很顺利,识图能力也很不错,很快就适应了独立设计的这份工作,而且也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我与其他几位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并制造jy82a/b型检漏继电器,并申报矿用安全标志,取得了煤矿安全资格证。

三、2008年-2010年的工作成绩

经过两年的工作,平时在实践中的积累,以及从师傅身上学到的东西,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由于公司是生产托辊的,我们技术科的工作不光是设计,更重要的产品的改进。产品的改进工作经验是最重要的。从2008年开始,我就慢慢接触产品的改进工作,当然刚开始,还是跟着师傅一起改进。改进就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加以局部改动,已达到更好的效果。改进后对产品进行试验,检查,排除一切异常情况,并完成产品的合格出场。

由于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注意积累工作经验,知道每一部分的零件。所以,学起来并不是很难,由于很多零部件都是外协加工的所以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试验时,稍不细心,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所在,哪一个部分不能正常运转,或是没有动作,或是着是动作不灵活,就会走很多的弯路,找不到问题的所在,不能及时处理问题。平时我跟着师傅慢慢的学,看着他们怎样去做,遇到每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把每一个问题都细心的记下来,等自己独立改进的时候,遇到同样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自己独立开始改进了,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不顺利,问题很多,每次遇到问题,我都能把它记下来,有些问题就是在设计时,由于没有设计好,所造成的,比如轴承座槽过大,或是装轴承时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发现了这些问题,以后在设计中就会注意这些问题,避免在改进时带来麻烦。有些问题时因为外协件的不合格所造成的,运装不正常等,这些问题在以后设计工作中可以提前排除的,就可以排除,不能排除的,在以后的改进的工作中,发现这些问题,就知道原因在那了,如何去解决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设计,慢慢的产品设计经验积累了一些。刚开始每次也是跟着师傅一起改进,主要工作还是协助师傅完成产品的改进工作。但是,更重要的工作是学习如何顺利完成产品改进。不到现场是不知道,产品是如何工作的,学到更多的机械方面的知识。看到别人的优点。

四、做得不足的地方

1、缺乏创新精神.不能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是被动消极的适应工作需要.业务量基本都能完成,但自己不会主动牵着工作走,很被动.因此也失去了一些机会,工作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二 工作不很扎实.存在眼高手低,懒于动手的毛病,不能专注于工作学习,很多知识虽了解但却不精,在公司培训时不能积极发言,没有完全放开自己.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引以为戒。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不喜欢说,只喜欢埋头苦干。现在看来,这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别人沟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油田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我将抖擞精神,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第16篇:地基处理——粉体搅拌法

地基处理——粉体搅拌法.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地基处理——粉体搅拌法 2008-7-28 9:45:00 来源: 添加人: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核心提示:地基处理--粉体搅拌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粉体搅拌法目前主要使用的固化剂为石灰粉、水泥以及石膏及矿渣等,也可使用粉煤灰作掺和料。

(2)粉体生石灰桩技术要求

1)石灰应该是细磨的,在搅拌过程中,为防止桩体中石灰聚集,石灰最大粒径应小于2mm。

2)石灰应尽量选取纯净无杂质的,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至少应为8.5%,其中氧化钙含量最好不低于80%。

3)石灰的储存期,不宜超过三个月。

4)石灰的液性指数不低于70%。

(3)石灰桩法(包括块灰灌入法、粉灰搅拌法)常用掺合料是粉煤灰,也可掺入火山灰、钢渣或黏土、采用掺合料后可防止石灰桩软心。

(4)石灰加掺合料比例通常为15%-30%,加大掺合料比例,使桩身强度提高较大,粉体材料为生石灰粉掺入3%,半水石膏适用于地基酸性反应。

(5)掺粉煤灰必然引起减少桩身吸水效果,对不追求石灰吸水胀发作用可增大粉煤灰掺量,最高掺量达80%-90%。

(6)掺入30%细磨石灰粉,提高流塑状轻亚黏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2.作业条件

(1)工作场地表层硬壳很薄时,需先铺填砂、砾石垫层,以便机械在场内顺利移动和施钻,如场内桩位有障碍物,例如木桩、石块等应排除。

(2)机械设备配置:钻机、粉体发送器、空气压缩机、搅拌钻头等。

(3)根据地质资料,通过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取得地基土、灰土物理力学及化学指标,选取最佳含灰量,作为设计掺灰量,决定设置搅拌范围,选择桩长、截面及根数。



(二)操作工艺

1.粉体喷射搅拌法是在软土地基中输入粉柱体加固材料,通过和原位地基土强制搅拌混合,使地基土和加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在稳定地基土的同时,提高强度的方法。

(1)施工原理:由压缩空气输送的加固材料通过搅拌叶片旋转产生的空隙部位喷出,并随着搅拌叶片的旋转和原位地基土搅拌均匀混合一起,和加固材料分离后的空气,就沿着搅拌轴,由轴与土的缝隙处排出地面。

(2)固结原理:粉体喷射搅拌法使用的固化剂,主要有石灰、水泥,还有石膏及矿渣,可使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

通过固结反应而形成稳定的石灰粉体,在软土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土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成熟石灰,水分被吸收,起到了胶结作用,并产生热量,柱体消化而产生体积膨胀1-2倍,促进周围土体的固结。

拌入石灰后软土物理性能起了变化,加灰后软土液性指数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递减,含水量小于50%的土加灰后,液性指数从原来流态进入半固态或固态,在稳定压力下压缩量随石灰粉含量增加而递减,压缩量减小达1/3,提高石灰柱体的强度。拌入石灰后增加软黏土的渗透性,石灰柱在不同类型软土中起到排水作用。

2.粉体搅拌法工艺要求

(1)略

(2)略

(3)室内试验:在现场取回土样与加固料均匀搅拌后制备灰土试件,具体按下面原则选择:

1)当含水量为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养护龄期为7天,28天和90天。

2)当含水量高于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含灰量可取10-15%。

3)当含水量低于天然地基土含水量,含灰量可取6-10%。

3.粉体喷射搅拌法施工工艺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以机械强制搅拌土粉混合体,使灰土混合形成加固柱体。

4.粉体搅拌加固形成

(1)制成独立柱状

(2)连续搭接布置成壁状

(3)连续纵、横网向搭接成块状。

5.分体搅拌桩的排列和间距

(1)根据结构要求的承载力,初步选定间距,从而定出加固范围内搅拌桩的数量以及每平方米内搅拌桩所占的面积。

(2)搅拌桩的排列一般呈等边三角形,也可四方形布置,桩径为0.5-1.5m,桩距约1m。

6.粉体搅拌法施工顺序

(1)桩体对位

(2)下钻

(3)钻进

(4)提升

(5)提升结束

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使用材料的各种指标,包括含灰量、灰液性指数和外加剂品种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材料出厂证明、合格证、试验报告及施工日志。

2.基本项目

(1)桩径、深度及灰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一般成桩后开挖桩体,测量桩身直径、桩体连续均匀程度,要求黏结牢固,无孔洞、不松散、无裂隙、桩质坚硬、灰体强度高。在开挖出来的桩体中切取100×100×100MM立方体,在正常养护下进行强度、压缩试验。

(2)经养护后进行载荷试验,试验桩体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采用十字型钢排架、钢筋砼地锚,用千斤顶加载或用重物加载法。

3.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桩数5%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桩位中心位置10拉线及尺量检查

凿出浮浆后桩顶标高

桩(墙)体垂直度1H/100吊线检查





(四)施工注意事项

(1)空压机的压力不需要很高,风量不宜过大。

(2)钻机及桅秆安装在载体上,在地面上进行操作,要满足耐压力要求。

(3)石灰(生)使用前一般用水熟化,是碳化作用产生放惹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aO+H2O→Ca(OH)2+65.31K/mol

生石灰加水后放出热量形成蒸汽,同时体积膨胀增大,体积增大是由于比重减少(生比重3:1,熟比重2:1)和质地变为疏松的粉末状所致。

石灰有次特性,在施工现场要设置石灰池,石灰粉要遮盖,一防止飞粉污染,二防止遇雨水产生化学反应,溅伤皮肤及眼睛,施工人员要配戴防护眼镜。

(4)钻头提升距地面30-50CM应停止喷粉,以防溢出地面。

第17篇: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

1

第一章

2.什么是超微粉体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答:前者指:随着尺寸的减小,表面原子数量占颗粒总原子数量的比例增加,而表面原子因一侧失去最邻近原子的成键力,引起表面原子的扰动,使得表面原子和近表面原子距离较体内原子大,并产生“再构”现象。这种再构会改变表面及近表面区的对称性,并影响所有对结构敏感的性质。同时随着尺寸的减小,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使得颗粒表面的活性大大提高,由此产生所谓超细粉体的表面效应。

后者指:当颗粒尺寸减小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相邻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态变为离散态的现象。

第二章

1.单颗粒的粒径度量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 轴径是指:以颗粒某些特征线段,通过某种平均方式,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球当量径是指:用与颗粒具有相同特征参量的球体直径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圆当量径是指:用于颗粒具有相同投影特征参量的圆直径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定向径是指:在以光镜进行颗粒形貌图像的粒度分析中,对所统计的颗粒尺寸度量,均与某一方向平行,且以某种规定的方式获取每个颗粒的线性尺寸,作为单颗粒的粒径。

2.粉体分布方程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各自使用的范围是什么? 答:(1).正态分布,某些气溶胶和沉淀法制备的粉体,起个数分布近似符合这种分布。 (2).对数正态分布,大多数粉体,尤其是粉碎法制备的粉体较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器频度曲线是不对称的,曲线峰值偏向小粒径一侧。

(3).Rosin-Rammler分布,对于粉体产品或粉尘,特别在硅酸盐工业中,如煤粉、水泥粉碎产品较好的符合该分布。

(4).Gates-Gaudin-Schumann分布,对于某些粉碎产品,如颚式破碎机、輥式破碎机和棒磨机等粉碎产品较好的符合该分布。 4.颗粒形状影响粉体哪些重要的性质?

答:颗粒形状影响粉体的比表面积、流动性、堆积性、附着性、流体透过阻力、化学反应活性和填充材料的增强、增韧性等。

7.在粉体的比表面积定义中,粉体颗粒的总表面积指的是什么面积?

答:指的是颗粒轮廓表面积与呈开放状态的颗粒内部空隙、裂缝表面积之和。

第三章

1.影响颗粒堆积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第一类涉及颗粒本身的集合特性,如颗粒大小、粒度分布及颗粒形状;第二类涉及颗粒间作用力和颗粒堆积条件,如颗粒间接触点作用力形式、堆积空间的形状与大小和外力施加方式与强度等条件。

4.如何理解粗、细二组元混合颗粒堆积理论对致密堆积的指导意义? 答:(1)当组分接近百分之百为粗颗粒时,堆积体的表观体积由粗颗粒决定,细颗粒作为填充进入粗颗粒的空隙中,细颗粒不占有堆积表观体积;

(2)当组分接近百分之百为细颗粒时,细颗粒形成空隙并堆积在粗颗粒周围,堆积体的表观体积为细颗粒的表观体积和粗颗粒的体积之和。

2

6.粉体致密堆积的经验有哪些?

答:(1)用单一粒径尺寸的颗粒,不能满足致密堆积对颗粒级配的要求;

(2)采用多组分且组分粒径尺寸相差较大的颗粒,可较好的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

(3)细颗粒数量应足够填充堆积体的空隙,两组分时,粗、细数量比例约为7:3;三组分时,粗、中、细颗粒数量比例约为7:1:2时,相对而言,可更好的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

(4)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增大临界颗粒(粗颗粒)尺寸,可较好地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

第四章

1.颗粒间的内聚力有哪些?

答:范德华力Fv 静电吸引力Fe 液体桥联力Flb 固体桥联力Fsb。

2.为什么说分子间作用是短程力,对颗粒间的分子作用力是长程力?

答:对于块状固质,范德华力是短程力,但是,对由于极大量分子集合体构成的体系—颗粒来说,这种分子力随着颗粒间距离的增大其衰减程度明显变缓。这是由于尺寸微小且相对分散的颗粒,分别集合了大量分子,使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协同作用效果。因此,对颗粒来说,范德华力可在表面最短距离l约100nm范围内起作用,而通常认为,固体紧密接触时表面距离可达l=0.4nm,所以,颗粒间的范德华力是不能忽视的。 8.粉体层开放屈服强度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获取粉体层开放屈服强度?

答:在一壁面勿摩擦的理想圆柱型筒体内装入粉体,并在粉体层表面施加一密实压应力使粉体具有一定的密实强度。取下筒体,在侧壁勿任何约束力作用的情况下,若已成型的粉体能承受某一最大压应力而不溃塌,则表明粉体具有与最大压应力相等的密实强度。这一强度称为粉体层开放屈服强度。

粉体层开放屈服强度可通过粉体层屈服轨迹和莫尔圆获得。做一与屈服轨迹相切的莫尔圆,该圆与σ轴的交点即为粉体层开放屈服强度。

9.粉体流动函数的概念是什么?与粉体流动性之间关系如何?

答:粉体流动函数FF定义为FF=σ1/fc 。在一定密实应力σ1作用下,开放屈服强度fc小的粉体,FF值较大,即流动性好。当fc为0时,FF趋近与无穷大。粉体能完全自由流动。

第五章

2.流体对颗粒的运动阻力由哪两部分组成?阻力系数与颗粒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答:由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组成。 阻力系数C=f(Rep)

第六章

3.颗粒的晶格比热容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机理是什么?

答:德拜比热容理论认为:当温度较高时,晶体比热容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当温度低于

433德拜温度时,晶格比热容和德拜温度的比值有以下关系: Cv=12π RT/5ΘD 5.光波在颗粒分散体系中的散射机理是什么? 答:瑞利散射 米氏散射 夫琅禾费散射

7.颗粒的光吸收机理是什么?光吸收现象有何应用意义?

3

答:机理:由于光传播时的交变电磁场与颗粒的分子相互作用,使颗粒分子中的电子出现受迫振动,而维持电子振动所消耗的能量,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

应用:光照吸收材料用于电镜、核磁共振、波普仪和太阳能利用,还可以防止红外线、防雷达的隐身材料等。其中金的超微颗粒,不仅吸光率高,而且其在可见光至红外线区域内,光的吸收率不随波长而变化,因此可作为红外传感材料。

第七章

2.颗粒表面活性位与颗粒表面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完整晶面在颗粒总表面上所占的比例减小,键力不饱和的质点占全部质点的比例增多,从而大大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颗粒表面活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比表面积大小,其二,断裂面的集合形状。

6.颗粒在溶剂中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建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吸附特点是什么? 答:(1)氢键.键合是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鳄梨表面吸附的主要原因.(2)共价键.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颗粒表面生成配位键.(3)疏水键.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可与非极性表面发生疏水键合作用而产生吸附.(4)经典作用.荷电表面与高分子表面活性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颗粒表面.9.粉体的聚凝有哪几种类型? 答:聚集;凝结;絮凝;团聚 11.粉体在空气中的分散措施有那些? 答:干燥分散;机械分散;表面改性分散

12.粉体在液体中的颗粒间作用力主要有哪几种?这些力的特性是什么?

答:(1)范德华力,粉体在液体中的颗粒间作用力考虑由于存在着不能忽视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分子的作用,而导致的对颗粒与颗粒之间分子作用力的影响.(2)双电层静电作用力,(3)空间位组作用,当颗粒表面吸附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时,在颗粒与颗粒相互接近过程中,吸附层将产生一种所谓“空间作用”.(4)溶剂化膜作用,当颗粒表面吸附有阳离子或亲水基团的有机物,或由于颗粒表面极性区域对其周围溶剂分子的极化作用,在颗粒表面会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溶剂化膜.14.颗粒在溶液中的双电层静电作用与颗粒表面电位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对同质颗粒,恒为排斥力,且当表面电位大于30mV时,双电层静电作用力要大于范德华吸引力,故可作为一种使颗粒分散的措施.对异质颗粒,根据颗粒所负电性,则有可能为吸引力.15.粉体在液体中吸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时有哪两种空间形式,形成空间位阻的条件是什么?

答:吸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层致密时,空间作用为压缩排斥力,吸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层稀松时,空间作用为穿插链接作用. 3

4

16.什么是溶剂化膜作用?与颗粒表面的极性关系是什么?

答:当颗粒表面吸附有阳离子或亲水基团的有机物,或由于颗粒表面极性区域对其周围溶剂分子的极化作用,在颗粒表面会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溶剂化膜.视颗粒表面的极性的差异程度不同.水对极性表面颗粒为排斥力,对非极性表面颗粒为吸引力.17.粉体在液体中的分散调控措施有那些?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介质调控;分散剂调控;机械调控

(1)润湿原则.颗粒必须被液体介质润湿。以使颗粒能很好的浸没在液体介质中.(2)表面力原则.颗粒间的总表面力必须是一个较大的正值,以使颗粒间有足够强的相互排斥作用,防止颗粒间相互接触并产生凝聚.第八章

1.粉碎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粉体性质可能发生的变化分为哪几类? 答:物理变化;结晶态变化;化学变化

2.粉碎平衡的概念是什么?产生粉碎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答:粉碎过程中,颗粒尺寸的减小过程与微细颗粒的聚结过程的平衡,称为粉碎平衡.产生原因:(1)微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有范德华力、静电力、液桥力,以及机械压力致使颗粒聚结.(2)粉碎过程中,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的宏观晶体缺陷和裂纹的数量大大减小,使得颗粒尺寸难以进一步减小.(3)根据粉碎机理分析,颗粒碎裂面的扩展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应力场中贮存的弹性形变能.习题6 某粉状物料的真密度为3000kg/m3,当该粉料以孔隙率0.4的状态堆积时,求其表观密度?

解:由ε=1-ρa/ρp 故ρa=(1-ε)ρp =(1-0.4)*3000 =1800kg/m3习题10 密度为2650kg/m3的石英颗粒在水中自然沉降,当水的粘度为1.005×10-3Pa·S,密度为1000kg/m3时,若要使颗粒在层流区内沉降,其最大Stokes粒径为多少?若该颗粒在空气中沉降,其最大Stokes粒径又为多少?空气密度1.225kg/m3,粘度为18.1×10Pa·S。

4 -6

5

1.解:当stokes粒径最大时,即Dp最大

则Rep取最大,即Rep=1 ∴Rep=Dpu1 ①

又∵ u=Dp2(p)g18 ②

182 联立①②得,Dp=3

(p)g 当颗粒在水中自然沉降:

182 最大stokes粒径Dp=3

(p)g =1.04*10-4m 当颗粒在空气中自然沉降:

182 Dp=3

(p)g =5.70*10-5m

第18篇:粉体软连接选用知识

粉体软连接的选用知识

作者:李大名, 南京摩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

粉体软连接广泛用于粉体输送系统中,相对于机器设备或者系统来说,其价值并不高。然而其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轻则导致粉尘泄漏污染、产品损失,重则引起设备停机甚至发生静电危害导致爆炸。那么,粉体软连接该怎么样进行选用呢?

软连接的选用包含材料的选用和安装形式的选用。

粉体软连接的材料的选用

主要和所应用的工况条件有关,主要包括:

一是所输送物料的特性:温度、磨损性、腐蚀性、易燃性。

例如硅胶软连接耐温较高可达200多度,然而其耐磨性能却远不如聚氨酯软连接

物料易燃时优先选用导电的材料;物料有腐蚀性时可以考虑聚四氟乙烯(PTFE)软连接

二是所应用位置的条件:压力大小、是否负压、应用在振动或者摆动的设备上等

当有内部压力时,优先考虑密封更加严密的Mole fiiting软连接,以防止粉料外漏。当有内部负压的时候需要考虑增加给软连接增加支撑圈。应用在摇摆筛上时由于摆动幅度较大,优先考虑采用耐疲劳性更好的聚氨酯软连接,同时软连接的长度也要适中,过长或者过段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三是一些特殊要求

如希望能看到软连接内部物料流动情况,则考虑用透明的聚氨酯软连接。对于称重系统来说,要求软连接有极好的弹性,则考虑采用波纹式的称重专用软连接。食品药品系统的软连接则必须采用符合食品接触材料(FCM)标准的软连接。

粉体软连接安装形式的选用

传统的粉体软连接两端采用卡箍进行人工固定,虽然价格较低,但是缺点很多,主要表现为:  密封不严密-粉尘泄露,恶化工厂的卫生环境  安装困难-费时费力,往往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 容易磨损-使用寿命难以满足工厂的连续运行  尺寸不明-备件的尺寸材料难以明确,采购困难

对于食品药品企业来说,一个干净整洁的厂容环境异常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Mole fitting这种新型的快装软连接。相比于传统安装形式,优点很明显:  快-30秒实现快速安装,无需任何工具  严-密封严密,彻底消除粉尘泄露的问题  长-寿命达传统软连接5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Mole fitting这种安装形式需要在管道的两端各焊接一个接头,其成本自然也比传统的安装形式要高出来一些。不过,对于新建项目还是非常适合采用mole fitting这种快速安装形式。毕竟,一次投入换来的是长期全方位的效益。

第19篇: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工学

门类:材料类

专业名称: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新型高新能新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备、性能检测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涉及的学科知识和产业背景包括纳米技术、精细陶瓷、金属与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舰船材料、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医用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磁性材料、隐身吸波材料、环境过滤材料等其它功能材料。

主要课程:物理冶金基础、粉体工程、粉体固结原理与技术、纳米材料学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就业状况

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军工及其他产业部门从事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军用新材料等新型粉体材料的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教学、管理等工作。

院校分布部分

中南大学。

第20篇:粉体工业静电防护技术

粉体工业静电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1 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粉尘、粉末和颗粒状物质的粉体工业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粉体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以石油化工行业聚烯烃粉体生产为例,1982 年全国年产量不足100 万吨,1989 年则突破了200 万吨大关,1996 年年产量达到320 万吨;近年来,我国合成树脂和塑料年产量仍然保持20 %的增长速度。如煤炭、冶金、纺织、粮食等其他行业涉及粉体工业的生产规模亦以年产量增长速度超过15 %的态势呈规模化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粉体工业生产中引起的爆炸和燃烧事故也迅速增多。如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事故,广东新港粮食储仓粉体爆炸事故均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据统计资料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粉体爆炸与燃烧事故越来越频繁。 以粉尘爆炸统计数据资料为例,我国自1960 年至1989 年30 年间,发生粉尘爆炸次数按年代百分比的分布为: 1960年至1969 年占总数的9。37 % ,1970 年至1979 年占总数的3。13 % ,1980 年至1989 年占总数的87.50 % ,此数据充分表明,粉体事故与国民经济发展规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说明了粉体防灾技术研究的意义与作用。上述粉体灾害事故和其发展态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国政府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的研究单位对此类灾害事故高度重视[1 ,3 ]。这些因素对促进和加强我国粉体工业防灾技术研究工作,对防粉体灾害技术的应用推广和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专项整改与治理措施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统计资料显示,粉体工业灾害事故与粉体静电密切相关[1 —4]。从一组引起粉体灾害事故(粉尘爆炸) 的点火源数据统计百分比分析可知: 由热表面引爆的占38。71 %,由明火引爆的占32。26 %,静电与电气火花引爆的占16。13 %,其他因素引爆的占12。90 %。由可见,在粉体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静电与电气火花引起粉尘爆炸事故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其中静电的危害已到了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程度。事实上,在人类现代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静电存在的范围很广。静电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成像、静电生物效应和纳米材料制备等) ,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正因为静电事故遍及矿业、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医药、粮食加工与储运、交通运输、航天航空、通讯与军工等行业,所以对静电灾害与防护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 在众多的静电研究课题中,由于粉体静电灾害问题涉及专业面广,致灾过程复杂,模拟实验难度大,费用高等原因,所以相对于现代静电研究的其他领域而言,粉体静电灾害的研究在其起电机理、致灾条件和防范对策等方面相对滞后。虽粉体静电防灾领域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但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一直不大,其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液体防静电灾害等技术研究,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然而从Maurer (1979 年)报道了粉体大料仓堆表面放电现象之后,以瑞士Ci2ba 公司和英国南开普敦大学为中心,在国际上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粉体工业生产实际尺度的粉体静电放电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热点,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防静电规范或建议。与此同时,德国、瑞士、挪威、波兰及前苏联等欧洲防爆委员会成员国,以及我国、日本、美国等国的相关部门和研究单位,也相继开展了超细粉尘和非标准条件下的燃烧与爆炸实验,静电场分析计算及体起电、放电等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粉体静电 危险性的认识,特别是与工业控制和安全评价有关的粉体静电研究结果,对粉体工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2 粉体静电灾害概况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体是粉尘、粉末及颗粒状物质的总称。一般而言,我们将粒径d >0.5mm的物质称作颗粒; 将粒径d 在100μm和0。5mm之间的物质称作粉末; 将粒径d

3 粉体静电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发展

概况

通过对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危险性量化分析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可用于对粉体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结果。建立在静电点燃现实危险性基础上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危险性的量化分析理论,相关的静电参数测试方法,生产工艺过程现场数据取样和评价技术,促使粉体善,有关研究和管理部门已经将相关研究结果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实际

3.1 粉体起电机理研究

粉体是特殊状态下的固体物质,其静电起电过程遵循固体的接触起电规律。目前,人们对金属-金属、金属- 半导体的接触起电机理研究结果已经达到实用化水平的要求。然而对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起电机理研究而言,由于聚合物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起电机理性实验结果的重复性不好等原因,对其起电机理性的研究方法尚在不断的完善之中[8]。然而,对于粉体工业生产中粉体气力输送的粉体静电起电问题,人们结合两相流动力学理论、电介质物理学、粒子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理论研究,年来已经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可用于实际分析的有关粉体起电的半经验公式[9 ,10]。

3.2 粉体静电参数测试技术

有关粉体状物质的静电参数(电阻率ρ、介电常数ε、电位U、电场强度E 及电荷密度q 等) 的实验室测量,从理论分析到测试方法都比较成熟,有些测试方法和具备防爆条件的测量仪表也已经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所的粉体静电参数的数据测试[11 ,12]。近年来,人们可以在工尺度的大型粉体模拟装置上设置粉体静电试验,方便、高效地测试粉体静电参数,便利开发、试用防粉体静电灾害的技术和产品,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解决粉体静电问题提供了实验手段上的保证。相关科研单位研究开发的非接触式管道粉体静电电荷密度测量仪,在完善防爆设计后即可应用于粉体工业输送与储运系统的粉体静电监测[13]。粉体、聚合物电荷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研究也有了较好的研究结果。几十年来,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粉体方面的静电参数,从相关的基本静电参数到实际生产中不同性质的粉体起电参数都比较全面.

3.3 粉体起电、放电特性(包括辐射场) 研究

人们在小、中、大型粉体静电模拟实验装置上,尤其是工业尺度的粉体模拟试验装置上成功地模拟了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堆表面放电及传播型刷形放电等典型的粉体生产中存在的静电放电现象,使有关粉体的静电危险性研究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14 ,15]。在这些极为有效的试验设备上,人们成功地测定了粉体的起电量,研究了粉体的起电特性,综合研究了粉体料仓的粉体电荷密度、荷质比、放电电荷转移量、料仓内的电势分布与电场强度的分布特点、粉体放电间隔特点、放电信号频率等对于粉体静电危险性评估有重要价值的相关物理量[7 ,16 ,17]。通过大量的静电放电测试试验,统计、研究、探讨和总结了粉体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静电放电的辐射场特性,其试验研究数据为粉体工业生产现场检测与监测仪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同时结合气体等介质的击穿理论,建立了典型的静电放电理论模型

3.4 可燃物质的燃爆特性研究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起,标准条件下(标准实验样品、标准测试条件) 可燃粉体、可燃气仪器,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国际标准化。所以有关可燃物在标准状态下的最小点火能、爆炸极限、最小点燃温度、最大实验安全间隙、自燃温度、闪点、极限氧浓度等数据,基本上都可以从标准出版物上引用。近年来,有关非标准状态和非标准条件下的可燃物质燃爆参数研究,人们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19 ,24 ,33]。非标准粒径粉尘最小点火能与粉尘中位粒径的关系,杂混合物最小点火能与可燃气体浓度的关系,粉尘最小点火能与温度的关系,负压条件下可燃物爆炸极限的变化,高压条件下可燃物自燃温度的变化等对实际安全评价有重要意义的燃爆参数数据库,也在积极完善之中.结合气力两相流动理论和燃烧反应动力学理论,借鉴比较完善的可燃气体燃烧理论,初步建立了粉尘、杂混合物( 粉尘,可燃气) 燃烧理论分析模型

3.5 粉体静电放电点燃特性研究

粉体静电放电火花的火花时间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放电的初始条件和放电电荷转移量等点火源因素,可燃物质的燃爆特性参数都对粉体静电放电的实际点燃能力有影响。近年来,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粉体料仓内粉体静电放电的点燃能力研究上,但由于研究手段上的原因,只能将料仓内的放电通过环形收集电极引出,在放电区以外的极隙内做点燃实验。这样由实验所得到的放电相当能量Eeq,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粉体放电的点燃能力。实验与实际静电点燃事例统计表明,粉体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灾害的静电放电形态和有效点燃能量Eef大致如下: (1) 电晕放电的有效点燃能量不大于01025mJ ; (2) 普通的刷形放电单次放电的有效点燃能量可达3mJ ; (3) 料仓粉体堆表面放电单次放电的有效点燃能量可达10mJ ; (4) 人体放电单次电的有效点燃能量可达30mJ ; (5) 火花放电单次放电的有效点燃能量可达1J ; (6) 传播型刷形放电单次放电的有效点燃能量可达10J。有关粉体静电放

电实际点燃可燃物的过程研究,对于了解和研究放电火花的现实点燃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结合介质击穿过程的放电物理学和燃烧学理论,关于气体、粉尘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模型理论和气体、粉尘的点燃过程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研究结果

3.6 粉体静电放电危险性评估与仿真模拟

有关粉体静电放电危险性研究主要侧重于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方面。对于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的粉体生产而言,这种危险性主要反映在火灾、爆炸事故的敏感性参数上,也就是可燃物被静电放电火花引燃的特性上。这样,由带电粉体物质的基本静电参数、粉体量大小及边界条件所确定的带电粉体空间可能产生的静电放电类型、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能力,结合产生静电放电场所的可燃物燃爆特性,即可以定量评价粉体静电放电的实际危险性.通过研究典型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能力,对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放电火花的点燃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静电放电火花的放电相当能量、放电火花空间分布范围和放电火花持续时间,决定了静电放电火花实际点燃可燃物的可能性大小,因此不同类型的静电放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差异性很大.根据数据序列理论分析,引入静电放电火花点火源序列和可燃物危险性序列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反映了静电放

电火花点燃可燃物的危险程度,可用于对静电放电火花的实际点燃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价。有关粉体的电荷弛豫理论和粉体静电场分析模型研究以及电场仿真和计算分析,一直是静电防灾研究的前沿热点课题。近年来由于粉体静电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力促进和支持了粉体静电仿真技术的研究,使得粉体静电仿真技术研究成果离实用阶段越来越近[7 ,24 ,25]。同时,有关粉体静电模拟仿真的研究结果也弥补了实际粉体静电测量技术的不足和现场测量场所的限制(如引入测量仪器对原静电场的影响等) ,可以帮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带电粉体空间的电场变化等情况.

4 粉体防静电灾害技术发展概况

粉体防静电灾害技术的要点在于经济实用,根据危险性定量评估的结果选用相应的防护技术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根本内容和努力方向。我们知道,粉体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静电灾害的典型静电放电类型有6 种: (1) 电晕放电; (2) 普通刷形放电; (3)料仓堆表面放电; (4) 人体放电;(5) 火花放电;(6) 传播型刷形放电。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不同形态的放电形式点燃可燃物的能力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可能存在于粉体工业实际生产中的可燃物大多为可燃粉体(颗粒、粉末、粉尘)、可燃气以及它们的杂混合物,这些可燃物的被点燃性能差异也很大。所以,我们在研究开发防粉体静电灾害技术的具体工作中,应在粉体静电危险性合理分级的基础上,遵从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实用的防灾减灾原则

4.1 粉体静电危险性分级方法

有关粉体静电危险性分级,有别于静电危险场所的分级。粉体危险性分级的目的在于结合安全经济学原理,为存在粉体静电危险性场所选用既经济实用又科学合理的防静电灾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方面的工作可参照相关的静电危险场所分级方法[24 ,26 ,41 ,44] ,以粉体静电实际危险性为基础,结合粉体静电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作为分级依据来进行

4.2 防粉体静电灾害技术

粉体静电防灾的应用技术研究,目前从相关物体的静电泄漏技术、粉体静电消电技术、泄爆技术、阻爆与隔爆技术,到可燃物质的惰化与抑爆技术等,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但有时候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成熟的粉体静电防灾技术并不能被粉体生产厂家所接受; 或由于维护方面的原因,有些已选用的粉体静电防灾设施,并未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粉体静电防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重道远,新技术的开发与已有技术的优化,尚有很多工作要做。概括地说,有关粉体生产防静电灾害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从控制危害源因素和防灾减灾作用的角度考虑,已经形成了以下两大类以降低粉体静电危险性为目的的工程应用技术[27 —33]:一类是以控制粉体静电起电量(改变接触起电介质的材料特性,采用粉体消电措施,采取防静电涂层与合理接地加速静电泄放等)、控制放电类型(如防止形成击穿场强较大的绝缘层,避免产生能量大的传播型刷形放电等) 为目的所采用的技术; 另一类是以控制可燃物点燃特性(如加强通风,可燃气置换,控制切粒所形成的细微粉尘,注入惰性物质等) 为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制定有关的粉体防静电灾害操作规程[34 —37]。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于粉体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或环境条件的限制,粉体静电放电火花有可能点燃、引爆可燃物质,为了减缓灾害的破坏性,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应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主要的应用技术有阻爆、隔爆、泄爆和抑爆技术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可燃气、可燃粉尘的温度和压力等监测监控技术。目前,静电源监测相结合的粉体静电防爆减灾控制体系正在完善之中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关粉体静电危险性与防静电灾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杂,难度较大。本文仅就其中的有关方面,结合作者近年来所做的有关具体研究工作,进行了相关专题的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介绍了粉体工业生产中的静电危险性分析方法与防静电灾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关研究结果近年来已经陆续应用于粉体工业的具体生产实际,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者希望有关粉体静电测试研究方法、粉体静电起电与放电研究方法、粉体静电危险性评价方法、粉体静电危险性分级理论与粉体防静电灾害技术措施等重要研究结果,在今后的研究与具体应用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和检验。

参考文献

[ 1 ] Wang Dong - yan.Hazard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In :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dust explo2 sions.Shenyang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 , 1994.1

[ 2 ] 刘尚合, 刘直承, 魏光辉等.静电理论与防护.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9.10 [Liu S H, Liu Z C , Wei G H etal .Electrostatic theory and protection.Beijing : Publishing company of weapon industry , 1999.10 (in Chinese) ] [ 3 ] 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工业粉尘防爆与治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7 [ Standing Department of CSCA.Explosion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for industrial dusts.Beijing :SciencePre , 1990.7 (in Chinese) ]

[ 4 ] 刘尚合, 谭伟.物理, 2000 , 29 (5) : 304 [Liu S H, TanW.Wuli (Physics) , 2000 , 29 (5) : 304 (in Chinense) ]

[ 5 ] 孙可平.物理, 2000 , 29 ( 6 ) : 364 [ Sun K P.Wuli(Physics) , 2000 , 29 (6) : 364 (in Chinese) ] [ 6 ] 谭凤贵, 周本谋.对瑞士等国粉体静电爆炸与防护研究的考察.见: 马峰编.现代静电技术.西安: 西安出版社,1999.142 [ Tan F G, Zhou B M.Investigation of the powder

electrostatic hazards and protection in Europe.In : Ma F ed.Modern technology of electrostatics.Xian : Xi′an Pre , 1999.142 (in Chinese) ]

[ 7 ] 周本谋.中国粉体技术, 2002 (8) : 138 [ Zhou B M.Chi2nese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 (8) : 138 ( in Chinese) ]

[ 8 ] Watson P K.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7 (43) : 67 [ 9 ] Bailey A G.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3 (30) : 168 [10 ] Jones T B et al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9 (22) : 231

[11 ]Juliusz B G.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4 (32) : 297 [12 ]Juliusz B G.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7 (42) : 231 [13 ]Baani L et al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7 (41) : 401

[14 ]Schwenzfeuer K.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7 (40&41) : 383 [15 ] Maurer B et al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89 (23) : 25 [16 ]Glor M et al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89 (23) : 35 [17 ]Glor M.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7 (40) : 511

[18 ] 谭伟.静电放电辐射场的研究进展.见: 马峰编.现代静电技术.西安: 西安出版社, 1999.30 [ Tan W.Research developments in ESD radiation field.In : Ma F ed.Modern technology of electrostatics.Xi′an : Xi′an Pre , 1999.30 (in

Chinese) ] [19 ] 黄九生.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0 ( 增刊) , 12 : 260

[ Huang J S.Journal of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 2000 (Supp.Aug.2000) , 12 : 260 (in Chinese) ]

[20 ]Siwek R et al .Safety Progre , 1995 , 14 : 107

[21 ] Zhou B M et al .A new type of movable electrode electrostatic ignition energy apparatus.In :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dust explosions.Shenyang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 , 1994.257 [22 ] Piotr Wolanski et al .Minimum explosive concentration of dust air mixtures.In :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dust explosions.Shenyang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 , 1994.206

[23 ]Glor M.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6 (30) : 123

[24 ]Glor M et al .Lo prevention and safety promotion in the proce industries , 1996 , 11 : 44 [25 ] Jones T B , Chan S.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 1993 (22) : 199

[26 ] GJB2527295.弹药防静电要求.国防科技委.[ GJB2527295.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ammunition.STC of national defence.(in Chinese) ]

[27 ] ISSA Prevention Series No.2017 ( E) .Static Electricity ( Ignition hazard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D269115 Heidelberg , Germany , 1996 [28 ]Siwek R.Journal of Lo Prevention , 1996 , 9 : 81 [29 ] Moore P E.Journal of Lo Prevention , 1996 , 9 : 3 [30 ] Moore P E.Journal of Lo Prevention , 1997 , 9 : 13

[31 ]Crowhurst D et al .Journal of Lo Prevention , 1997 , 9 : 113 [32 ]Vogl A.Journal of Lo Prevention , 1996 , 3 : 17

Siwek R.Latest development in explos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In :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dust explo2sions.Shenyang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 , 1994.35 [34 ] VDI Guideline 2263 : Dust fires and dust explosions.Hazards Ae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Beuth , Berlin and Koln , May 199

[35 ] ISO/ DIS 6184 : Explosion protection system2Part1 : 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indices of combustible dusts in ai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1985

[36 ] ISO/DIS 6184 : Explosion protection system2Part2 : 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indices of combustible gases in ai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1985

[37 ] ISO/ DIS 6184 : Explosion protection system2Part3 : 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indices of combustible feul/ air mixtures other than dust/ air and gas/ air mixtur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1985

[38 ] Guideline VDI 3673 , Part 1 : Preure release of dust explosions.Beuth , berlin , July 1995 [39 ] NFPA 68 : Venting of deflagrations.1978 and 1988 edition ,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ociation , Quincy , Maachusetts , USA

网址:http://www.daodoc.com/

《粉体机械专业技术总结.doc》
粉体机械专业技术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会计个人工作总结专业技术个人总结销售个人工作总结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党员个人工作总结医生个人工作总结护士个人工作总结村干部个人总结试用期工作总结出纳个人工作总结文员个人工作总结银行个人工作总结秘书个人工作总结办公室个人总结其他个人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