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0-11-17 来源:工作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云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工作报告

云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工作报告

抢抓机遇 奋力拼搏 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上的报告 白恩培(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这次全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各项任务;审议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更加坚定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

下面,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牢牢抓住桥头堡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紧密结合起来,在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加,宏观调控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上半年农业形势较好,工业快速增长,投资增速回升,消费逐步扩大,财政收支良好,信贷增势平稳,通胀有效控制,节能成效明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坚决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在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启动实施“兴地睦边”计划,加快推进中低产田地和中低产林改造。继续实施农民收入翻番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夏粮喜获丰收,大春粮食作物面积较去年同期继续增加,特色优势产业和畜牧、渔业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稳步回升,确保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技术改造,狠抓节能减排,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央企入滇”战略,加快推进工业重点项目“212工程”,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认真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坚持扩大内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流通活省”迈出新步伐。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推进。我们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并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一批有效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和落实。滇中引水前期工作、40件骨干水源、40万件“五小水利”、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前期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在建项目全面推进,新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能源建设继续加强,送变电网络设施不断完善,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及炼化项目协调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昆明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我们继续加快推进开放云南建设,特别是随着桥头堡建设前期工作的顺利推进,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国内区域合作继续深化,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昆交会,促进了对外经贸洽谈、商品展览、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

我们继续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国企、财税、金融、投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华侨农(林)场及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扩权强县、旅游业等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我们继续把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力度,深入推进“贷免扶补”创业模式,出台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继续推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巩固“两基”国检成果、认真抓好整改工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成效明显,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项目,文艺精品战略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实施,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农村医疗卫生和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垦系统职工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快捷、有力、有序地组织开展了盈江、昭通等地区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兴边富民工程继续深入实施,160万深度贫困群体扶贫攻坚力度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试点等扶贫措施更加有力。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我们坚持不懈地维稳定、建和谐、聚人心,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推进依法治省。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总结推广孟连县创新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区域监管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大,严肃查处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维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启动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我们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广泛开展“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系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创先争优的具体举措,组织开展了“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迅速掀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新高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已经圆满完成的县、乡两级党委换届工作,组织严密、工作到位、风清气正,做到了党委满意、组织放心、群众认可,为州市党委换届积累了宝贵经验。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扎扎实实推动桥头堡建设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是中央着眼于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期云南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机遇来之不易,千载难逢。《意见》下发后,省委、省政府及时作了动员部署,各族群众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当前,桥头堡建设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开放合作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做到一切工作往前赶,一股劲头搞建设,尽最大努力把政策的潜力挖掘出来,把干部群众的智慧聚集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一步一步推进,一项一项落实。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坚持把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作为总目标。《意见》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的先行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这5个战略定位,归根结底,就是要把云南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这是很高的要求,也是最核心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在服务全国中发展自己。首先要立足云南,把我省改革开放繁荣发展团结稳定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努力做到睦邻友好、边境安宁、通道通畅、生态安全、服务平台齐全。这既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努力为各省区市走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做好服务。尤其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与西部各省区市的联手发展,构建整体开放优势。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4600万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桥头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桥头堡建设的目标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达到城乡居民收入充裕、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有力、生态环境良好、各种关系和谐,让各族群众从桥头堡建设中受益得实惠。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多方面创造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满足各族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切实把生态环境作为宝贵财富,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保住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稳妥解决涉及群众的利益矛盾问题,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全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使各族群众更有安全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和财政增长作为核心任务。富民强省,产业是基础。特色优势产业是桥头堡建设的龙头和核心。必须牢固树立富民强省、富民为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富民与强省、财政增长与群众增收的关系,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和财政增长的重要渠道,研究利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使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真正让群众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让各级财政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不断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实际、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等因素,选准产业发展方向,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对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特色优势产业。对市场前景广阔、拥有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企业,在财税、金融、土地、价格和生态补偿以及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真正使桥头堡建设的过程成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成为群众增收、财政增长的过程。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坚持把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作为根本方法。桥头堡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狠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积极谋划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快形成全面启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格局。必须坚持重点工作项目化,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经贸交流合作和社会事业建设大项目,依托项目落实工作、解决问题。必须坚持项目建设责任化,进一步明确重点项目建设具体实施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项目责任,完善督查机制,真正用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抓落实的能力。必须坚持责任落实具体化,把属于各自职能范围内的重点任务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的总体格局,认真研究制定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把每一项任务细化量化,变成可操作、可考核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头,依靠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动工作落实。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必须坚持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推进作为重要要求。要充分利用《意见》为我们创造的体制政策和环境条件,解放思想,乘势而上,不等不靠,大胆实践,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要加强政策研究,善于用政策推动各项工作,用政策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用好用足政策。要清醒地认识到,桥头堡建设既是当前需要迫切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奋斗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始终以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抓好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既要有百米冲刺的速度,更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的急于求成和坐等扶持的依赖思想。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力戒心浮气躁,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利当前、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上,确保桥头堡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省第九次党代会各项筹备工作

根据中央的部署,今年第四季度我省将召开第九次党代会,这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省第九次党代会各项筹备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开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省委是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领导核心,肩负着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领导职责,在党的组织机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开好这次党代会,做好省委换届工作,对于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不断开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省第九次党代会顺利召开。

二要精心组织起草好党代会报告。形成一个好报告,是开好党代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清醒客观地判断形势,科学全面地谋划未来,形成一个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好报告。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多方面了解情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炼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出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使党代会报告真正成为指导我省今后五年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使报告起草的过程成为学习中央精神、研究省情实际、明确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切实把干部、党员、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上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认真做好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选好党代表,是开好党代会的重要基础。党代表的产生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央的要求,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基层党组织的意见,还要听取纪检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要严格审核代表资格,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注重推选那些体现党员先进性要求、有较强的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要根据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适当增加基层一线的代表名额,注意推荐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代表;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年轻党员的代表要占一定比例,增强代表的广泛性。

四、继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国内外环境仍然极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控制物价的形势依然严峻,投融资难度加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抑通胀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绝不能掉以轻心。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切实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工作、狠抓落实上来,卓有成效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第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继续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强化“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各项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切实抓好稳定物价和保障市场供应责任制的落实。继续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带动社会投资,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参与云南投资开发,撬动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农资供应和保障,确保大春丰收。千方百计巩固好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强煤电油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推进一批旅游、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第二,认真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坚持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下更大的力气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要继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等为重点的创业就业工作。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今年建设60万套城乡保障性住房。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确保两项试点年内覆盖面都达到60%。抓紧研究制定我省贯彻落实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效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改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肩负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大社会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入开展维护食品安全严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加强对煤矿、交通、电力、化工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毫不松懈地做好其他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努力完成好州市党委换届工作。州市党委换届即将启动,这是一项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各州市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换届工作的要求上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严格执行换届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巩固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成果,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坚持注重品行、重视基层、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进一步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要组织好选举,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省委人事安排意图顺利实现。要严肃换届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确保换届风清气正。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始终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切实做到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

第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继续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示范引领作表率。切实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一项经常性工作,着力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健全工作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巩固和发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果,着力加强理论武装、改进学风文风。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努力营造干干净净的干事创业环境。

圆满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省各族群众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辱使命,锐意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完)

推荐第2篇: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在郑举行

省委常委主持会议 省委书记卢展工作重要讲话

河南党建网11月20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全会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郭庚茂、李克分别就《建议(草案)》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为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肩负起中原经济区建设新使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

(201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在郑州举行。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卢展工作了重要讲话。全会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郭庚茂、李克分别就《建议(草案)》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承前启后、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集思广益、科学完善,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结合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科学谋划我省“十二五”发展结合起来,与建设中原经济区结合起来,始终紧紧扭住发展,始终注意保持清醒,始终着力民生民心,始终牢记责任使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全会充分肯定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今年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迈出有力步伐。

全会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认为过去的五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综合经济实力、粮食生产能力、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文化强省建设、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不懈努力,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适应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对于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全会指出,制定河南“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明显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有机结合。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要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制度创新。要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要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弘扬中原文化。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中原建设,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增长,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平安河南建设。要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出口带动能力,开展能源资源和劳务合作。

全会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会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力争五年彰显优势,即到2015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发展接近中部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十年实现崛起,即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实现新跨越,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基本建成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会强调,实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标任务,必须贯彻“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有效运作、求实求效,突出科学发展、“三化”协调、载体建设、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服务大局等六项原

则。要优化中原经济区战略布局,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以全省各省辖市为主体区、以联动发展的周边地区为合作区,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体功能互促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强化战略支撑,着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项目支撑、持续运作,勇于创新、先行先试,转变职能、优化环境,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五重五不简单”、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增强“六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负责、甘于奉献,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谋划发展上,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力量。

全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为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肩负起中原经济区建设新使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全会还票决了干部。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1名,省委候补委员16名;列席这次全会的人员有:不是省委委员和省委候补委员的省人大、省政协党员领导同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武警河南总队总队长,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省委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副书记,省人大、省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党员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正厅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豫各正厅级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省管企业、省管高校党委书记,省直、中央驻豫各副厅级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部分省八次党代会基层党代表。 (记者平萍)

推荐第3篇:八届二次团代会工作报告

与时俱进,团结进取,不断开创我校团工作新局面 ——共青团南郑中学第八届第二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尊敬的领导、来宾、代表们:

大家好!

今天,共青团南郑中学八届二次团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在此,我代表共青团南郑中学委员会向参加本次大会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的团员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

本次大会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我校共青团第八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总结我校共青团工作五年来的工作经验,确定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任务,选举产生共青团南郑中学第八届委员会。

现在我受共青团南郑中学第八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五年来,我校团委在共青团南郑县委和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团干、团员及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努力下,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校团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团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紧密围绕当前形势和学校中心工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活动建设,不断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使我校青年团员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共青团工作实现了新发展、新超越,在学校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思想建设的发展。

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我校团委对团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方针,以校训“明礼诚信,博学笃行”为主要内容,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初步形成了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爱国主义鼓舞人、以仪式教育提高人、以特色活动培养人、以先进榜样激励人的教育模式。通过团组织的努力作为,一方面推进了思想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赢得了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从而赢得了团组织应有的地位。

1、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思想素质的提高,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关键。我校团委主要 1

通过学生团校和学生会开展活动,通过团课和开展讨论会等形式学习团的知识、校训的内涵。同时积极组织团员青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几年来,团委配合政教处组织、发动学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法制进校园”、“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并指导各支部和团员定期开展活动。

2、以爱国主义鼓舞人,坚持用有形载体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我校团委坚持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旋律”来鼓舞人。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每年举行一次“优秀学生表彰活动”。另外,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例如通过每年“五·四”青年节、“十·一”“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念日期间组织的系列活动,注重把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具体化,并赋予时代特色。

3、以先进榜样激励人,坚持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早日成才。校团委响应上级团组织和党支部的号召,先后开展了“学雷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让青年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理想。同时积极树立身边的典型,激励青少年。五年来,团委配合政教处先后表彰了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500余名,“十佳学生”、“三好学生”300余名,有10余名优秀团员、优秀团干获省、市表彰,为广大团员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发挥育人作用,全力促进青年团员健康成长、成才。

共青团的职能是团结青年、带领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其核心就是教育青年,让广大青年在团组织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成长。我校团委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在教育广大青少年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1、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培养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时,主要围绕清洁卫生、环保宣传、文艺宣传等方面开展活动。三年来,团委成立“文明督导小组”,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如维持维护饭堂次序、维护两操秩序等,活动的开展深受师生好评。

2、大力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团员创新能力。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就中学生当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展辩论赛活动;创办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先后建立了文学社、广播站、摄影协会、街舞社等多种社团,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3、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团员青年精神情操。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三年来,校团委坚持“在活动中引导人,在活动中教育人,在活动中塑造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黑板报、校

报《绿地》、校园广播台等宣传阵地,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除参与筹办学校每年的校园文艺演出、田径运动会外,校团委还指导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如:拔河比赛、校园足球赛、师生篮球赛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加强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工作空间。

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基础。校团委坚持以开拓求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团组织的各项建设,夯实了团工作发展的基石,拓宽了团工作发展的路子,延伸了团工作发展的空间。

1、我校团委每学期对全校团支部进行一次考评工作,内容为团支部各项建设,如开展节日活动,召开团组织生活会,过团组织生活等,并以此作为每年“先进团支部”表彰的重要依据,来推进学校团组织整体建设的发展,使学校团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2、注重队伍建设,增强团队意识。经常性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不断加强对团干部工作内容、方法、手段的指导,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较强工作能力的干部队伍。每学年结束前组织开展优秀团干和优秀团员评选活动,要求评选出的团干部要有“五好”即思想政治好、团结奉献好、服务青年好、学习进取好、一专多能好。

3、严格把关纳新程序,积极稳妥发展团员。以团支部为基础,团委为主导,团校为主要阵地,培养、推荐优秀学生加入共青团,坚持“科学规范、注重教育、积极发展、严格管理”的原则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保证团员队伍发展、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每年“五·四”和元旦前夕发展一批新团员,为团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围绕中心是重点。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开展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促进共青团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二,发挥优势是关键。学校共青团组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以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始终保持我校共青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加强建设是保证。团组织要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建设,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团组织更好地凝聚、引导、教育、服务青年。

第四,勇于创新是动力。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不断探索与教育发展、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保持团的先进性、吸引力和生命力。

总结过去,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校团工作还存在不少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与上级团组织和党总支的要求以及团员青年的期望尚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在:少数团员对团的意识不强,没有发挥好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员的思想动态有时把握不及时;团干部队伍建设还不够规范;对广大团员的再教育重视不够;在课改新形式下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还不够;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与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学生的才华搭建舞台”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共青团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按照上级团委和校党支部的要求,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不断把我校共青团的事业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同学们,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生逢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生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年代,我们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学校的发展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成就。我校八届二次团代会的胜利召开,向全校广大共青团干部和共青团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上级团组织、教育局和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求实拓新,锐意进取,担负起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新形势下共青团事业的新篇章!

谢谢!

2011年10月19日

推荐第4篇:八届四次 提案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科左中旗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李贞爱 (讨论稿)

(2010年 月日在政协科左中旗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政协科左中旗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八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政协提案工作,请予审议。

旗政协的提案工作,在旗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主席会议、常委会的领导和各承办单位的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全旗的中心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全旗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共提交提案109件,其中委员联名提案28件,参与提出提案的委员200人(次)。提案审查委员会根据《提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立会,对以上提案进行审查,立案109件。在立案办理的109件提案中,有关经济方面的17件,占15.6%;科技、文教、卫生方面的34件,占31.2%;农牧林水方面的11件,占10.1%;政法、统战、

1 劳动人事方面的13件,占11.9%;城镇建设方面的11件,占10.1%;其它不便归类的23件,占21.1%。提案数量与上年相比增长12.8%,内容涉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方面。根据《提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召开了提案交办大会,这些提案按照要求都已如期办理完毕。其中,提案涉及的问题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67件,占立案总数的61.4%;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准备逐步解决的27件,占立案总数的了24.7%;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15件,占立案总数的13.7%,承办单位已及时向提案者作了说明。对提案的办理、答复和落实的结果,大多数提案者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旗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为促进全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委员十分关注旗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就加快我旗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农”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供决策参

2 考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政协委员的大局观念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识。如尚春国、王世权、田国友、杨德顺、于庆伟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提案,近年来我旗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特别是09年作为“企业服务年”旗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旗财政为企业解决救企流动资金800万元,同时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又安排了1000万元用于企业发展,协调旗联社为企业投放贷款5000万元,从市里争取到财政间歇资金2500万元,大部分资金已经落实。杨广军委员提出的“关于修建小巷路的提案”,近两年我旗在城镇建设上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抓住市委市政府在我旗召开小城市建设现场会的有利契机,对镇内大街小巷进行全面改造,不留死角,建立固定的垃圾倾倒点,确保城镇美化、亮化。李青顺、关福祥、刘欲晓、孟昭江等18名委员提出的“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的提案,09年旗政府组成由旗政府办、监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商务局、农牧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的粮食收购督查组,针对卖粮难问题进行检查,全面解决农牧民卖粮难问题。王凤荣委员提出的“关于珠日河牧场应实行季节性禁牧和区划轮牧的提案”,旗政府按照市收缩转移办公室的要求,2008年全旗实行季节性禁牧,2009年在珠日河收缩转移项目区和国道111线公路两侧项目区实行全年禁牧,并继续实行围封禁牧区草牧场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在项目区之外实

3 行季节性禁牧。包宝成委员提出的“加强林木管护的提案”,旗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通过招聘录用了公益林管护人员230人,一是建立健全了林木管护体系和长效的林木管护机制;二是制定了林业属地管理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周志委员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国投项目管理的提案”,旗政府专门召开旗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左政发〔2009〕21号文件,明确了责任人,监管单位的职责,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挪用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委员们提出的“追加科普经费”、“加快寿安寺建设的措施”、“维护教育健康发展、应及时制定教学方案”、“合理利用资源建设卫生整洁和谐美好新左中”、“关于农机行业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等问题的建议”等提案,都得到旗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采纳落实。

(二)紧紧围绕全旗工作大局,为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服务。委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提案。如:刘桂珍委员提出的“关于成立早教基地的提案”,09年4月旗计生局、教体局专门到吉林进行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经旗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已经实施。李艳红委员提出的“改革行政管理工作,降低行政成本的提案”,旗政府高度重视

4 改革行政管理方法,降低行政成本,尤其是2008年以来推行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重视信息化建设,09年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对全旗行政部门信息统一管理,全旗公务员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化办公培训率100%。王占成委员提出的“关于我旗教师现状问题的提案”,提案中主要反映了我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今后旗政府每年都将招录部分教师,并形成长效机制确定下来,全面解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韩国庆、周再坤等委员提出的“关于疾控中心、结防所、保健站津贴发放问题的提案”,目前三家防保单位工资已经纳入财政,津贴部分也将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地方财政予以发放。陈晓春委员提出的“关于农村改厕问题的提案”,09年经过多方努力向自治区爱卫会争取农村改厕工程项目共500座卫生厕所,结合整村推进工程和农村沼气项目全部实施。张勤委员提出的“关于修缮嘎达梅林纪念碑的提案”,嘎达梅林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做为我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分有必要对破损的纪念碑进行修缮,旗政府将加大投入,争取早日完成修缮工作。此外委员提出的“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改造保康西转盘”、“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等提案政府正在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并逐步落实。

(三)关注民生,积极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委员面向社会,深入基层,提出

5 的提案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以说与旗委、政府在关注民生方面基本是一致的。杨立群、孟昭江等多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对寄宿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学校周围小饭桌管理的提案”,寄宿制学校食堂食品和小饭桌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旗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制定下发了《科左中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管理实施细则》;二是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保证持证上岗;三是组织卫生防疫、工商、药监、教育等多个部门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大监查力度,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勒令停办;四是具备条件的则由学校管理。马贵、于占林等9名委员提出的“关于修建砂石路做好养护工作的提案”,针对这一提案内容政府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对问题进行整改,对09年修建的砂石路聘请了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对达不到标准的路段进行了修复。郑文江、姜勇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取缔左中207国道交警执勤的提案”,旗政府高度重视,并指派公安局负责同志全面调查,并制定了对我旗的外商、外企车辆全部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对外埠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一般只纠正不罚款,仅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较大隐患的,才给予相应处罚,对季节性拉运种子化肥农具的车辆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关福祥等委员提出的“关注赌博犯罪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的提案”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加大

6 了对旅店及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力度,严禁公共场所聚众赌博,开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禁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查制度,严厉打击赌博大案要案,全力维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网络时代青少年的安全问题的提案”、“加强农资管理,确保农牧民合法权益的提案”、“解决几大镇居民出行难的提案”、“加强物业管理的提案”、“加强管理,确保保康镇的宁静与清新”等提案都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领导,切实发挥通过提案履行政协职能的重要作用。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把提案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政协职能、发挥政协作用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根据旗委、政府提出的工作中心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提案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二是及时召开了提案交办大会,并且提出办理落实提案的具体要求、做法和时间等相关事宜。三是确定重点提案12件,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委员会主任分工督办。四是对提案涉及的重大问题,政协主要领导亲自与旗委、政府领导沟通协商解决;五是定期听取提案办理情况;六是把提案工作与委员视察、开展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分管主席带领办公室、提案委的同志亲自把答复完的提案送到委员手中,当面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同时发放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有的打电话与委员沟通情况。真正使提案在工作中有部署、组织上

7 有保障、日程上有安排、措施上有要求。

(五)加强制度建设,使提案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对政协委员提案的交办、承办、办理期限和答复回文等都做出详细规定。各承办单位在办理政协委员提案时,主要领导亲自签署意见,分管领导亲自抓,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出办理意见,确保提案的有效落实。二是在召开全委会之前,以文件形式向委员发出通知,提出征集提案的目的、意义、重点内容及基本要求。三是在全委会期间,专门安排时间让委员撰写提案,全委会闭幕前,将大会征集的提案印制成《提案目录》及时发到委员手中。四是规范立案审查程序,细化立案标准,完善提案质量评价标准和重点提案标准。

(六)加强协调配合,为提案人和承办单位搭建沟通互动平台。提案委员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做好提案工作的新经验、新办法,与旗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和各承办单位建立了沟通协商机制。旗委、政府办公室一位副主任具体负责办理工作。提案委员会经常与他们联系,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协商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案委员会通过座谈会、视察走访等形式,加强同政协委员、提案人和承办单位的联系,听取各方意见,做好沟通工作,实现了双方互相理解和工作互动。

总之,一年来,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存

8 在一些差距。主要是:撰写提案的整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承办单位存在对提案办理工作敷衍应付现象,提案工作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等,对这些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认真解决。

2010年,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接受新的挑战。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旗委十届

全委扩大会义的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增强提案办理实效为目标,以加强提案制度建设为保障,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紧紧围绕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第二,要把委员视察调研和撰写提案相结合,组织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要求,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和论证,提出有理有据,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提案。第三,要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协调配合,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沟通中增进理解,在协商中推进工作,实现“提”、“办”双方的良性互动。第四继续

9 要求各承办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站在推进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战略高度,把办理提案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重要资源和推动部门工作的动力,切实加大提案办理力度,并以本机关文件形式答复委员提案,提高办理实效。第五政协提案委员会是负责处理委员提案日常工作的常设机构,因此,提案委员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协商意见、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为委员服务的意识。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把推进提案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作为努力方向和目标,真正使政协提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委员: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事关全局、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工作,让我们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前进”为指导,根据政协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旗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挥提案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左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5篇: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卢展工

(2010年11月17日)

同志们: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省委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干实效,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迈出有力步伐。

今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和王刚、回良玉、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到我省考察指导工作,对河南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河南作为中部大省,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我们牢牢把握国家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的宝贵机遇,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这进一步凸显了河南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集中精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这里,先报告省委常委会集中力量抓的几件大事。

一是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为了加快河南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我们结合谋划“十二五”发展,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酝酿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省委常委会召开务虚会议专题研究建设中原经济区问题,并组织力量研究起草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我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北京举办建设中原经济区汇报座谈会,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等共同举办多场高层次研讨。我们积极争取支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同志纷纷到河南考察调研、听取汇报,大家表示完全赞成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全力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诚邀海内外媒体专题采访,形成了声势,营造了氛围。总的来看,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我们对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经济区、为什么建设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大家普遍认为,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是客观的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日益明晰、思路持续完善、氛围更加浓厚,产生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积极效应。这次省委全会召开之前,我们召开两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纲要(试行)》(讨论稿)。

二是着力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举办全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共1000多人参加,大家围绕什么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作为着力点,坚持“六求”加快转变,即提升认识求加快转变、坚持发展求加快转变、重在持续求加快转变、突出创新求加快转变、统筹协调求加快转变、有效运作求加快转变,并着重强调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转型升级双千工程,开展新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良好机遇,以大招商活动为抓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开展外来投资企业大回访活动,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招商合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态势。高层次、大规模举办了豫浙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豫台经贸合作洽谈会、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豫商大会、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三届中国郑州农博会、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作为“主宾省”积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精心组织参与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今年成为多年来来豫客商最多、招商规模最大、签约项目数和合同金额最大的一年。1—10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9.83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长24.9%;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257亿元、增长25.5%。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引进了资金项目、促进了经济转型、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还引进了新的理念、新的经验、新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开阔了干部群众的思路和眼界。

四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省委常委会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中原崛起排头兵”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始终注重先进性、实效性、持续性。一是分类指导、创新载体,全省9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选择了切合实际的活动载体,96.8%以上的党员参加了各种类型活动。二是选树典型、激励争创,全省各级树立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73212个。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四是搞好衔接、巩固成果,认真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未整改落实项目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下面,报告省委常委会今年以来所做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预计全年主要目标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总体”。

一是总体持续。把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条件、打好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持续发展中转变、在持续发展中调整、在持续发展中提升、在持续发展中增效。一是发展势头持续。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定、积极、向上的势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二是思路做法持续。持续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持续我省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打基础、增效益、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和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等工作,持续我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好经验、好举措。三是精神状态持续。广大干部群众在应对危机中激发出来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全局的合力正在持续,为全省持续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是总体提升。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投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前三季度完成投资3027亿元;着力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确定了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转型升级双千工程截至10月底累计新开工项目576个;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重大项目联审联批,重大项目在优化投资结构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难题的一大途径、一大举措,通过改善政策、体制和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改革创新实现突破。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培育工程,积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着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双自”企业,风力发电、锂离子电池等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突破,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截至10月底全省申请专利、授权专利分别增长27.4%、53.7%。三是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与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加快工业领域重点节能项目建设,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9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6%、1.2%,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百分比为91.7%,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累计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成功举办中国第二届绿化博览会,全民植绿、护绿、爱绿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总体协调。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经济发展健康协调。一是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夏粮产量达到618.14亿斤,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预计秋粮产量45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将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战略基础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链向高端高质高效延伸,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工程,4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50户重点服务企业加速发展。二是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继续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工作,1—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工业投资、重大项目投资所占比重,民间投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1—10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着力扩大出口规模,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1—10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39.89亿美元、增长29.7%,其中出口83.36亿美元、增长43.1%,外需拉动力有所增强。三是城乡协调发展。确立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增长点,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拓展。

四是总体有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注重主要指标的优化和协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效率、效益、效果、效应不断提升。一是财政收支快速增长,1—10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4.1%。二是工业效益整体良好,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30.9%,实现利润增长36.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6.2%;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三是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76元,分别实际增长6.5%、8.7%。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指导和推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和修订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安全生产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郑州市、洛阳市地方性法规4件。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积极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点对《就业促进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听取省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工作汇报。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和财政决算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支持人大代表围绕谋划“十二五”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壮大县域经济等关系全省大局的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办理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意见。支持省人大加强常委会建设和机关建设,全省人大电子表决系统建设顺利推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支持省政协围绕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问题开展调研,邀请全国政协视察团专项调研中原经济区建设;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成功举办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大型活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谋划“十二五”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和研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组织2010年河南台湾月暨郑州台湾产品节活动,做好活跃港澳台侨和海外统战工作,探索海外联谊新途径。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省工作。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行行政执法公开,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两转两提”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省直管县(市)试点准备工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积极探索、全面推开以“减少层次、扁平指挥,优化配置、加强一线,重心下移、夯实基础,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双重监督、加强管理”为重点的公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和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深入贯彻《国防动员法》,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着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我们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打好正面宣传主动仗,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提升“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持续增强全省人民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精神力量。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活动,推动道德实践、促进道德养成。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三优三创”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启动交通文明行动计划,巩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好气势。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积极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四难”,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强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宣传工作,邀请中央主要媒体和港澳台媒体、组织我省媒体对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进行专题采访,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声势、有影响的报道;开展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等为主题和内容的深度报道,以解决“4050”人员就业难、交通拥堵等民生问题为主题的连续报道,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难题破解。、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建立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成功举办第九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宣传展示了河南良好形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省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建成,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文化单位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及社会各界捐助文化发展,省直文艺院团、省文联所属各协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新编历史剧《老子》荣获文华大奖,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获文华优秀剧目奖。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省265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有205家完成转企改制;9个省辖市本级和76个县(市、区)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14个省辖市本级和94个县(市、区)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探索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1—10月全省旅游总收入1816.5亿元、同比增长19.5%,旅游产业成为我省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理论研讨会和2010两岸戏曲展演周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的魅力。

四、切实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省委常委会认为,着力民生、着力民心,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动力,必须既注重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又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集中财力办好十项民生工程。截至10月底,各级财政共落实十项民生工程资金602亿元。在十大类66件事项中,棚户区改造、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库区移民迁安等16件已基本完成。完成建设县乡公路3575公里、通村公路3463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482户,实施廉租住房保障25.54万户、其中发放租赁补贴23.59万户,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77.06万平方米、已竣工208.37万平方米;确定“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目标,目前已完成第一批6.49万人的集中搬迁任务,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针对就业难问题,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通过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举办“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创造就业机会。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1.4万人,通过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8.3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61万人。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和实施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加快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启动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工作;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新增本科院校2所,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筹建顺利。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实施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7万人。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工作,规范完善省级统筹,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城镇医保市级统筹试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48.95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5%、人均筹资水平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启动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医疗机构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截至10月底1万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有9720个竣工投用。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老龄事业和慈善事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河南省运动会,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我们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第一责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畅通渠道、着力疏导、依法依规、协调合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集中回访疑难信访案件、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案件评查等活动,全省信访形势总体平稳,赴京集体上访、赴京非正常上访下降幅度均居全国前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两新”组织管理,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工作,引导群众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维护权益。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以扫黑除恶、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和命案攻坚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和反恐怖斗争,持续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从来人命关天、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协调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产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省连续发生几起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大,一方面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主动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另一方面严肃查处失职渎职和监管不力的有关人员,依法依规严惩违法开采的黑心矿主和以权谋私、官煤勾结、搞钱权交易的腐败分子,压住黑心矿主非法违法生产的邪气。

按照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和农十三师工作。在做好援助阿克苏收尾工作的同时,省委及时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雪中送炭、突出重点,注重造血、着力民生,促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安排的12个对口支援试点项目资金1.27亿元全部到位,各省辖市与哈密地区、农十三师分别建立了对口支援结对关系。继续做好援助四川江油灾后重建工作,总投资30.02亿元的一300多个援建项目建成投用,实现了“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我们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全省市厅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会,省委中心组举办4场专题报告会,有力带动了全省的理论学习。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开展“四个重在”主题党课活动,采取党校集中宣讲、送党课下乡、送党课上门、送党课进企业和田间地头等形式,150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200多万人次基层党员受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切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加强党性和作风教育,实行民主生活会测评制度,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重五不简单”,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多层面、多角度评价考察干部。实行省委常委会酝酿、全委会票决干部制度,省委全委会对部分省辖市、省直单位党政正职拟任11名人选进行了投票表决。制定贯彻《2010一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探索规范县(市、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工作,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全面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创新开展以“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主要内容的市、县委书记谈心谈话活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集中进行了市厅级后备干部调整;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加大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切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我们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注重学习、注重求实、注重表率、注重持续”为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和基层党组织内部的活力、合力、运作力,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一个好班子、好班长、好队伍、好制度、好思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及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定三有”的落实,扎实推进“双强"工程,继续推广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城市社区党组织实现了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办好实事、协同理事,全省机关、高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创新,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和市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开展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试点工作。

切实推进作风建设。一方面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着力在抓具体求突破、求深入、求落实上下功夫,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实施项目带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着力提素质、树形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运作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努力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在全社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对党对人民负责、能够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同时,深入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对关键处室、重要岗位和基层站所的评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廉政准则》学习宣传活动,筑牢广大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从政行为规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准入、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评估等,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快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1—10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新立案9825件,结案9350件,党政纪处分10232人,其中市厅级干部11人、县处级干部202人,有效震慑了腐败分子。扎实开展对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i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巡视工作延伸到县(市、区)、部分省管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积极推行干部廉政档案和勤廉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开展党务公开,全面实行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19个党务公开和县(市、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省委常委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注重理论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有关重要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常委同志自觉加强理论武装,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带头作专题辅导报告。注重改进作风。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调研时轻车简从、务实节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管好每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工作人员。注重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建设,建立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安排常委会务虚制度,完善省委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注重发扬民主,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建立省委常委会与省级离退休干部定期座谈,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负责同志协商、座谈等制度。

以上报告的是省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实干实效、持续努力的结果。省委全委会的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

省委常委会也清醒认识到,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面对的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破解难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才能取得新的成绩。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认真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经济开放度仍然偏低,经济增长下滑风险仍然存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凸显,发展空间亟待拓展。三是粮食连续增产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渠道不多,“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四是社会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急需解决,一些社会矛盾有所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突出挑战。五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领导干部尚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不善于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行政命令用得比较多、市场经济手段用得比较少,节会活动应酬比较多、抓大事谋大事比较少,对自己的职位想得比较多、对为民负责想得比较少;个别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性意识不强,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就省委常委会而言,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的严峻挑战,我们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着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着力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希望同志们对省委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发布日期:2010-12-20 0:00:00

版权所有©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郑州市政一街三号(450003) 电话:0371-65900762

传真:0371-65956388

邮箱:sclxx676@163.com

推荐第6篇:八届四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汉中市实验小学

八届四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刘 洪 德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八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汉台区教育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深化德育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被国家公安部、教育部评为“消防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学校足球队代表汉中市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荣获三等奖;被省综合治理委员会和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平安校园”;被汉中市教育局命名为“汉中市精品学校”;参加汉中市第五届运动会荣获足球比赛亚军;在汉台区教育体育局目标考核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学校;在汉台区校园足球联赛活动中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在汉台区科技活动中被区科技局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学校;语文教研组荣获汉台区教育工会职工先锋号先进集体;在汉台区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大型团体操《旗开得胜》荣获一等奖;在2013年小学毕业检测考试中,我校毕业班人均成绩总分名列城区第一名,22名任课教师受到表彰,学校被区教育体育局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一、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1、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我校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服务教育”的师德氛围。学校通过与教职工签订职业道德责任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2、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建设,促进良好的校风形成。我们以课堂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日常德育教育为主要督促形式,以专题德育教育为主要强化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爱国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卫生环保教育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养成教育。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广播站,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班队会等相对稳定的德育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通过不懈的坚持,我校呈现出一派和谐快乐的景象。

3、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利用红领巾监督岗,逐步完善我校的班级量化管理,将各班的纪律、卫生、仪容仪表进行检查,每周公开,每月汇总,给先进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将评选先进班级机制更为系统化、科学化。我们还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做好思想道德、健康卫生、行为安全等宣传教育。每天坚持早上和中午播音,对新闻时事及时报道,对好人好事及时表扬。结合省里的号召,我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我校少先队员争做文明小天使。

4、为了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年来,全校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汉台区举行的“书香汉中”、

2 “金色花海、魅力汉中”“交通安全伴我行”、“我的梦、中国梦”等征文比赛活动和数学能力测试活动,126名学生受到表彰。在“学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劳动节,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年级开展了“庆祝建队64周年”、“红领巾·中国梦”、“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我心中的文物”等少先队主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高了全校师生团结进取的精神。

二、扎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育教学成绩取得新突破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每学期认真开展各科教师赛教活动和随堂听课调研活动,及时获取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重视学科质量的过程管理,落实对教师的评价检查,做到公平、公正。学校制定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在各年级、班级及所有学科推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不体罚、不讽刺学生。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互助讨论,培养学生自主自信、乐于表达、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团结合作、平等竞争、坚持真理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

2、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学校安排136名教师参加了“国培”及“教师远程学习”等全员培训,通过培训,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还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外派出骨干教师郑丹、邱红丽、鲁中华、孙继周、

3 吴晶等30名教师参加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和汉中市名师大篷车的听课学习活动,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后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促进我校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省市电教馆“十二五”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目前已完成中期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总结。上报准备结题的省级课题有3个:《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的策略与研究》《作文向生活开放的研究》《小学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各教研组遵循“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思路,结合教学实际和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立项15个,教师参与率94%。省市级课题与校本课题研究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网络研讨与组内合作相结合,省市教学能手与青年教师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一年来,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在中、省、市、区教研部门组织开展的征文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奖的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录像课约100篇(件)。张群、王波参加汉中市教学能手大赛,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张群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学能手称号;任平老师的录像课《用字母表示数》参加全省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殷志东被省政府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在汉台区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督导检查工作中,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受到通报表彰。

4、抓好毕业班工作,教学成绩再创辉煌。我校的毕业班都是由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4 我们还多次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及学生的宝贵意见,我们及时调整思路,精益求精。同时,我们每个班级都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转化管理,有力地帮助了学困生。在2013年度汉台区小学毕业班检测考试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人均成绩总分名列城区第一名,王波、宁静、刘佳、淡芸等22名教师成绩优异,被评为提高教学成绩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学校被区教育体育局评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三、认真完成后勤安全保障任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有了新进展

1、校园环境建设长抓不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洁、净、美的育人环境,学校严格落实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定位、定岗、定标志,定期检查、消毒。学校将各区域划分成块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负责,每天实行两扫制度,每天由校领导、值日教师、少先队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学校每周五进行一次全校大扫除,各处室、各班都能做到洁、净、美。今年暑期我校筹资近百万元翻修塑胶操场2400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600平方米,粉刷装修北教学楼4000平方米,购置新课桌凳120套,讲桌34个,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这些工作,不仅教育学生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2、完成了汉台区双高双普督导评估验收工作。2013年初学校被汉台区教育督导室列为第一批双高双普督导评估单位。接到任务后,我校立即制定督导评估实施方案,从办学方向、领导班子、教师队伍

5 建设、规范办学、教育科研、高效课堂、教育经费、办校条件、校园安全、教育质量等10个方面按照省颁316工程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查找差距,逐步完善,在档案管理、部室建设、环境卫生、师生行为规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督导评估验收工作,受到区教育督导室的良好评价。

3、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我们做到天天查,日日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的防范检测及体育设施的检修等。一年来,我们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每周要求班主任给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给学生发放安全教育读本。开展了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4、抓好财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我们坚决杜绝乱收费,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对学校收支进行认真核实,定期进行校务公开,把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遏制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校内滋生,提高了办学效率,增加校务的透明度,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卫生工作、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养成教育等常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2、在职业道德和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个别教师思想上有些松懈,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3、个别年级、个别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消极情绪、消极思想较严重。

五、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修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务求开拓创新,鼓励教师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目标,培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2、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且业务学习要形式多样,有声有色,体现工作的实效性。

3、加大课改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本校实际,办出本校特色,制定出有利于在本校能操作的一套考评制度,激励教师工作,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向前发展。

学校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我们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变困难为动力,变过程为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超凡的思路、超前的理念和务实的措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整体全面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把学校办成充满魅力、充满诗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而不懈努力。

汉中市实验小学

2013年12月12日

推荐第7篇:八届一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

* * * * * * * * * * * * * *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 * 第八届第一次教代会 * * 文件(四)

* * * * * * * * * * * * * *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八届一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

王恩浩

各位代表:

我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向大家汇报上次大会提案的落实情况与本次大会提案的征集情况。

一、七届四次教代会提案落实情况

七届四次教代会共收到提案43份,计40条,立案20条。经过校长室、各处室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工作,14条已落实,落实率为70%,还有6条没有落实,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已落实与基本落实的提案是:

1、关于“用三个代表思想切实关心师生生活”的提案

关心全校方方面面师生的生活,是学校领导计划中的实事工程之一。近几年来,我校远地的师生逐年增多,住宿的学生近二千人,学校想方设法通过投入资金、改善设施,逐步改善了师生吃饭、用热水等问题。如建造了浴室,解决了师生冬天洗澡问题。校长室把教职工在校园内网对食堂所提的意见、建议,以及学生在校长信箱中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加以改正。

上学期,工会出面买了乒乓台子,由于行政楼四楼暂时做了教师的寝室,活动室暂安排在体育室,下学期,学校将有计划地安排建立教工之家。

关于大龄青年问题,学校于04年3月8日在宁波晚报上登了集体征婚启示,有好多热心的教师,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相信这项工作定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2、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现在,我校在编教职工128人,30岁以下的有73人,占了57%,他们是我们学校的未来与希望,学校向他们提出了“三年露头角,五年出成绩”的要求,通过新老结对,外出听课,教学比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能力,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提高他们做班主任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能力。这批青年教师,有朝气、干劲足、事业心强,在课题、论文、竞赛、指导兴趣小组获奖中,他们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为学校争了光。学校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成绩。

3、关于“导游专业创新——向培养市、省乃至全国名导努力”的提案

1 旅游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拳头产品。自03年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后,我们通过对专业设施的投入,专业师资的培养,专业论文的研究,不断把它做大、做强、做实,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象竺亚元老师04年出国访问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投资15万建造了有中外著名风景的画廊,供导游专业学生进行模拟实习。平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东钱湖景区做义务导游,学校出版了有中英、中日版本的《宁波游》二本书,为学生了解宁波大市各景点讲解作导游词的教科书。04年上半年,省旅游年会在我校召开,省、市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对我校旅游专业的设施、教学等方面的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04年下半年,市旅游专业学生导游技能比赛中,我校代表队在市、省学生导游技能比赛中,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工作总结中已提到了这一点。

4、关于“建议开设心理学课程”的提案

这个建议很好,学校对这项工作也比较重视,选派教师去参加进修、培训、订阅了大量的杂志,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谈心屋(本学期因行政楼四楼做教师寝室而暂停,下学期将继续使用),还邀请区职教中心心理教育指导老师顾即萌老师来我校为高一部分班级作心理健康讲座,至于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待条件成熟以后再作考虑。

5、关于“每学期组织自己学校的高级教师和优秀中青年教师讲座”的提案 04年,我们请竺亚元老师作了赴行德国考察报告,市教育学院干训处周建达处长作了美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情况讲座,市教成职蔡慈明付主任作了台湾职业教育情况的讲座,宁波大学陈朝阳老师在学校召开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作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

6、关于“对高三一要抓紧,二要科学管理”的提案

学校十分重视高三年级升大班的教学工作,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升大班学生会议,分析情况、落实措施、责任到人。04年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总结中已作了详细的介绍。本学期,我们也对高三升大班的作息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提前上夜自修,一起就寝熄灯,便于管理。高三升大班的同学下学期离升学考还有3个月时间,相信在高三任课教师与高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又能创出高考的佳绩。

7、关于“对学校综合考评表的修改意见”的提案

本学期对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进行了修改,重点倾向一线教学的教师,期末的考核也作了改革,学生反馈、教研组互评、考核组打分三部分组成,总体上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总务后勤如何定工作量,如何制订考订考核等作进一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

8、关于“招生几点建议”的提案

学校每年对招生工作比较重视,经过反复研究,确定开设专业、招生数量,即发招生宣传资料。我们也制作了反映学校情况的VCD,统一招生宣传口径,下达各点招生指标及奖励的措施。0

3、04这两年的招生教达到预定的目标。04年下半年,借全区各镇、乡初中校长在我校开会之际,宣传了我校的办学情况,联络了感情。相信05年在

2 我们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招生工作又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9、关于“建立优秀毕业生档案,出版有关毕业生事迹书籍”的提案

自92年创办职高以来,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骨干。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外联处已对这些优秀毕业生建立了档案,并经常邀请这些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至于出书一事尚在考虑之中。

10、关于“节电”的提案

04年开始,全校各个办公室都添置了空调,大大改善了全校教职工的办公条件,这在全区学校中也是为数不多。学校家大业大,为此,校长室在教工会议上多规定了一些细则,同时希望广大教职工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各个办公室的负责人多督促一下,共同做好这件工作。同时,希望我们全体教职工,利用各种场合,教育学生,注意节约用电、用水。

11、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设计”的提案

校园文化建设的涉及面比较广,学校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两年规划。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礼仪培训、各类讲座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案中提到的采用告示牌方法,这个问题已解决,大家可以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有各种形状的小告示牌,上面写了短短的一句话,下面还有班级的名字,效果较好。学校打算再采取一些别的形式,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12、关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提案

学风建设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学校十分重视校风、教风、学风问题。教务处、政教处对学风建设制订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如教务处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各类活动,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优秀学生。考试中实行交叉考试、巡考,大大减少了作弊现象。通过实行夜自修下班制,各个班级的夜自修纪律大会好转,自觉学习的人多了,如政教处通过开展值周班制度、“洁美月”活动使全校的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变,通过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乃至根据处分条例对部分学生的处理与劝退。目前,全校43个教学班,总的看来学习空气比过去浓。学校在录取新生时,也尽量控制分数线,相信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一定会更加好。

13、关于“为教职工再配备必要的工作服”的提案

04年上半年,学校又为全校教职工发了一套西装(校服),至今已发了第四套,希望教职工能在学校举行重大活动时统一着装。

14、关于“班集体建设分的结构建设”的提案

班集体建设分的评估已订得比较详细,基本反映了各个班级的情况。当然,有些细则会在实践的操作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二)去年教代会立案的提案中,还有6条没得到落实,现将没落实的原因向大家汇报如下:

1、关于“学生应有统一的制服(不是运动服)”的提案

去年整理提案时,学校领导与提案小组一起提倡根据班级的不同专业,可根据实际

3 情况制订班级,再说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恐难以承受这笔费用,而且教育局也专门发过有关定点制订校服的文件。为此,全校学生发统一校服这条提案不能得到落实。

2、关于“及时成立校庆50周年筹备小组的问题”的提案

这次教代会的提案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计划下学期一定搞好这项工作。

3、关于“每个教研组配备一台价格合理的打印机”的提案

这次教代会的提案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从学校的经济实力及管理等各方面考虑,暂不配备。

4、关于“外贸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的提案

企业中培训可能性不大且无实效,学校打算与宁波城市学院联系,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

5、关于“切实发挥财会教师的作用”的提案

专业设置中,经贸(分外贸、内贸)专业课程开设没有此要求,且现在师资进出也是个问题。

6、关于“赶快给教工集资房办房产证”的提案

这次教代会的提案中又提到这个问题,且呼声比较强烈,学校将尽一切努力与各部门联系,力争办好这件事情。

二、八届一次教代会提案征集情况

本次教代会共收提案47份,计34条。其中:关于学校工作方面的有10条,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方面的有2条,德育工作方面的有5条,教学工作方面的有5条,总务后勤,食堂方面的有8条,教职工生活待遇方面的有3条。经校长室与提案小组同志讨论,立案15条(另外18条不专门立案作个别答复)。学校还将专门召开会议,对各个提案进行研究与讨论,根据学校的现实、发展的规划,制订落实的措施。

同志们,每年教工大会,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学校的建设、学校的管理德育工作的建设、教学工作的设想、改革等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好多提案既写了建议内容,又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实施办法,为学校今后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此学校深表感谢。学校是我家,兴旺靠大家,希望广大教职工在平时通过校园内网、校长信箱,多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共同搞好学校的工作,相信我们旅游学校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教代会提案工作小组

2005.1.30

推荐第8篇:中共福建八届省委工作报告

核心提示:到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一组组数据和目标令人振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报告中民生亮点频现„„

关键词:奋斗目标——三个翻番,一个倍增

【报告摘要】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关键词:区域发展——构建两大都市区

【报告摘要】落实《海西规划》中对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建设马尾新城,构建福州大都市区。莆田、宁德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城市发展。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泉州要在创新转型中创造新优势,漳州要依托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明、南平、龙岩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崛起步伐。

关键词:基础设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

【报告摘要】着眼于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重点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福州国际航运枢纽港和湄洲湾主枢纽港,推进以枢纽港、陆地港为龙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节点建设。推进海峡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的空港布局。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报告摘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依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关键词:幸福生活——新增财力更多用于民生

【报告摘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快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治理“餐桌污染”。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关键词:平潭实验区——赋予平潭最优惠政策

【报告摘要】加快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开放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赋予平潭最优惠的政策。

平潭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全新实验,要有新的理念和思维,超越以往搞开发区的一般模式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新路。要在综合实验区上下工夫,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在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取得突破,为全省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

关键词:闽台交流——打造最便捷的主通道

【报告摘要】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深入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取闽台更多合作项目列入后续协议。

推动两岸交流,增进民间往来。

加强通道建设,构建综合枢纽。打造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的综合枢纽和主通道。加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航线和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建设。加强闽台口岸通关和港口合作,推动闽台运输业、仓储业、船舶和货运代理合作,做大对台邮政和物流,促进货物往来便利化。

关键词:党建——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制

【报告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人才作为福建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下基层接待信访、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接地气”、“交朋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报告亮点

●建设石化强省

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力争“十二五”末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形成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石化强省。

●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

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钢铁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经济先导性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成为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

●争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双重优势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争创“福建制造”和“福建创造”双重优势。

●深入学习“晋江经验”

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晋江经验”,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推荐第9篇: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

自治区八届十三次全委会

11月4日上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会议指出,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以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为推动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所做的工作:努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就谋划和推进自治区“十二五”发展,强调了六个方面的意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坚持富民 1

与强区并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和科技创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会议要求,学习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既要着眼长远,谋划好明年及“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又要立足当前,切实抓好最后两个月的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准确把握市情,科学定位所处的发展阶段,要认识到我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投入不足是基本市情。要坚持发展不动摇,改善民生不懈怠,调整结构不折腾,集中精力抓产业、抓投入、抓项目,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做大总量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任务,靠增量实现结构优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稀释高载能产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京津冀晋的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主动融入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融入自治区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与呼包鄂加强协作,在交通、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基础建设方面积极进行对接,寻找并扩大合作

2领域,在加强合作中构筑发展新优势。要努力推进城镇化率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探索以放开户籍解决城乡流动人口的转移问题,继续实施“三三制”战略,有序推进农村人口收缩转移集中。

会议强调,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实践经验,科学规划“十二五”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会议强调,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抓好学习传达,把全会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分层面组织学习传达,抓住关键问题,吃透精神实质。二要抓好宣讲辅导,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宣讲活动,让全会精神实现“全覆盖”。三要抓好宣传报道,利用媒体及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四要抓好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等方面的专题调研,确实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及自治区全委会议精神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切实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起步奠定良好基础。3

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会议上指出,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胡春华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他说,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胡春华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内蒙古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至

4关重要。胡春华对于做好“十二五”时期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首先一定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三是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深入推进改革和科技创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五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六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作了《关于制定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讨论稿)》的说明。

各盟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自治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讨论了胡春华同志的讲话和《建议(讨论稿)》。5

推荐第10篇: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

(朝鲜劳动党2010年9月全会选出)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金正日 金永南 崔英林 赵明禄 李英浩

政治局委员

金正日 金永南 崔英林 赵明禄 李英浩 金永春 全炳浩 金国泰 金基南 崔泰福 杨亨燮 姜锡柱 边永立 李用茂 朱相成 洪锡亨 金敬姬

政治局候补委员

金养健 金永日 朴道春 崔龙海 张成泽 朱奎昌 李泰南 金洛姬 太钟洙 金平海 禹东测 金正阁 朴正淳 金昌燮 文京德

书记局

总书记:金正日

书 记:金基南 崔泰福 崔龙海 文京德 朴道春 金永日 金养健 金平海

太钟洙 洪锡亨

军事委员会

委 员 长:金正日

副委员长:金正恩 李英浩

委 员:金永春 金正阁 金明国 金庆玉 金元鸿 郑明道 李炳哲 崔富日

金英哲 尹正璘 朱奎昌 崔相黎 崔京城 禹东测 崔龙海 张成泽

检查委员会

委 员 长:金昌洙 副委员长:朴明顺

委 员:金昌洙 朴明顺 崔培振 金 哲 沈哲浩 吴龙日 桂永三 柳贤植

高秉喜 方勇玉 张正洙 许光玉 池东植 郑奉石 崔权洙

检阅委员会

委 员 长:金国泰 第一副委员长:郑明学 副 委 员 长:李得男

委 员:车宽锡,朴德万,车舜吉,金勇善

各部部长

《劳动新闻》责任主编:金基龙

部长:金基南 张成泽 金永日 金平海 李英洙 朱奎昌 洪锡亨

金敬姬 崔熙正 吴日正 金养健 金正林 蔡熙正 太钟洙

中央委员

金正日 康能洙 姜东润 姜锡柱 姜杓英 姜阳模 高炳贤 金国泰 金敬姬 金庆玉 金基南 金基龙 金洛姬 金明国 金炳律 金炳浩 金城德 金松哲 金正阁 金贞淑 金正恩 金正林 金昌燮 金铁万 金春三 金泰丰 金平海 金炯龙 金亨植 金熙泽 金养健 金永南 金永春 金永日 金英哲 金勇镇 金仁植 金元鸿 郭范基 梁万吉 吕春石 卢斗哲 卢培权 柳英燮 李龙男 李万建 李明洙 李武荣 李炳三 李炳哲 李凤德 李奉竹 李泰南 李炯根 李希贤 李永吉 李英洙 李英浩 李用茂 李勇焕 李勇哲 李乙雪 林景万 文京德 朴光哲 朴道春 朴明哲 朴寿吉 朴胜元 朴正淳 朴重根 朴载庆 朴泰德 朴义春 边永立 边仁善 白世峰 成自立 张炳奎 张成泽 张 哲 全吉洙 全龙国 全炳浩 全镇洙 全昌福 全夏哲 全熙正 郑明道 郑镐均 郑仁国 赵敬哲 赵明禄 赵秉洙 朱奎昌 朱相成 赵永植 车胜洙 蔡熙正 崔京城 崔龙海 崔富日 崔相黎 崔泰福 崔熙正 崔永德 崔英林 太钟洙 韩光福 韩东根 玄哲海 玄英哲 洪锡亨 洪仁范 安正洙 杨东勋 杨亨燮 吴克烈 吴极列 吴寿勇 吴日正 禹东测 尹东铉 尹正璘

候补委员

康基燮 康宽周 姜冠日 姜万哲 姜恒丰 高秀日 金格植 金桂冠 金东恩 金东日 金东里 金东一 金明植 金炳勋 金昌明 金天浩 金忠杰 金太文 金熙英 金英淑 金英才 金英浩 金勇冠 金佑镐 权学峰 鲁广哲 董正浩 廉仁润 卢庆骏 卢诚实 柳 庆 李国骏 李基洙 李明吉 李民哲 李相根 李相权 李寿勇 李钟植 李载日 李济善 李川花 李昌焕 李 哲 李春日 李泰燮 李泰哲 李洪燮 李希首 李勇柱 李勇浩 李日南 朴凤柱 朴昌范 朴李顺 白启龙 白龙天 徐东明 孙苍南 孙光哲 申胜勋 张明学 张浩赞 张永吉 全景善 全广禄 全成雄 全昌林 郑明学 郑梦弼郑凤根 郑允学 赵成焕 赵载英 赵英哲 池在龙 车镜日 车镇淳 车勇明 崔基龙 崔宽俊 崔凤浩 崔灿乾 崔春植 崔 贤 崔永道 崔 勇 太炯哲 韩昌南 韩昌顺 韩洪彪 许成吉 玄成洙 洪光淳 洪瑞宪 洪松武 黄炳瑞 黄顺姬 黄学远 安东春 杨仁国 吴哲山

第11篇:中共历届中央委员会

中共历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政治局常委

一大

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是中央局,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二大

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三大

选举出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邓中夏、徐梅坤、邓培、李汉俊、张连光。 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

四大

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共9 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

候补执行委员5 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 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五人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五大(1927.4.27-5.9,武汉) 中央委员:

陈独秀 谭平山 张国焘 李维汉 翟秋白 蔡和森 李立三 邓中夏 苏兆征 罗亦农 贺 昌 彭述之 项 英 向忠发 陈乔年 顾顺章 夏 曦 易礼容 陈延年 彭 湃周恩来 赵世炎 刘

1 少奇 任弼时 恽代英 杨之华 罗 珠 罗章龙 李涤生 张太雷 杨其珊 彭公达

候补委员:

郭 亮 毛泽东 黄平吴雨铭 袁达时 陆 沉 李震瀛 刘伯庄 毛科文 薛 六 陈潭秋 ) 林育南 庄文恭 王亚璋

政治局委员:

陈独秀 李立三 谭平山 张国焘 蔡和森 翟秋白 苏兆征 周恩来 李维汉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总书记) 蔡和森 张国焘

1927.7.12:组成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张国焘(负责人)周恩来 李维汉 李立三 张太雷 翟秋白(7月21日补入)

1927.8.7:组成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常委:苏兆征 翟秋白 李维汉

委员:苏兆征 向忠发 翟秋白 顾顺章 王荷波 李维汉 彭 湃 任弼时

候补委员:周恩来 邓中夏 毛泽东 彭公达 李立三 张太雷 张国焘

六大(1928.6.18-1928.7.11,莫斯科)

正式代表84人,候补代表34人。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代表党员4万多人)

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主席:向忠发

政治局常委:向忠发 苏兆征 项 英 周恩来 蔡和森(1928.11撤消,后补入李立三)

政治局委员:向忠发 周恩来 苏兆征 瞿秋白 项 英 张国焘 蔡和森

政治局候补委员:李立三(1928.11.20补入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关向应 杨 殷 罗登贤 卢福坦 彭 湃 徐锡根

1930.9.24-28六届三中全会组成“中央行动委员会”(上海)

2 主席团委员:

向忠发 周恩来 瞿秋白 徐锡根 顾顺章 袁炳辉  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 周恩来 瞿秋白 政治局委员:

向忠发 周恩来 瞿秋白 项 英 张国焘 关向应 李立三 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维汉 徐锡根 卢福坦 罗登贤 温裕成 毛泽东 顾顺章  委 员:温裕成 李维汉 陈 郁 徐炳根 陆文治 贺 昌 邓 发 候补委员:袁炳辉 陈 云 林育英 王克全 朱 德 黄平恽代英 陈潭秋

1930.10.3政治局二次会议(上海) 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 周恩来 徐锡根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海) 总书记(新设立): 向忠发

(秘书长:柯庆施 组织部长:康生 宣传部长:沈泽民1931年4月为洛甫)

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 周恩来 张国焘 王 明(2月补入) 政治局委员:

向忠发 周恩来 项 英 张国焘 卢福坦 徐锡根 任弼时 陈 郁 王 明 蔡和森(2月恢复)

政治局候补委员:

关向应 罗登贤 毛泽东 温裕成 顾顺章 刘少奇 王克全 补选中央委员会:

委 员:刘少奇 韩连会 陈绍禹 沈先定 徐畏三 黄更生 候补委员:王尽仁 夏 曦 沈泽民 曾炳春

3 1931年6月:因王克全分裂,顾顺章叛变,温裕成贪污被撤职,向忠发叛变。党中央由王明代 理总书记

政治局常委:

卢福坦 王 明 周恩来 刘少奇 洛甫

1931年9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秦邦宪(博古) 张闻天 卢福坦 李竹声 康 生 陈 云(秦邦宪 张闻天 卢福坦为常委)

负责人: 秦邦宪(秘书长:柯庆施 组织部长:康生 宣传部长:洛甫)

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江西瑞金) 书记处书记(新设立):

秦邦宪(博古) 张闻天 周恩来 项 英 政治局委员:

秦邦宪(博古) 张闻天 周恩来 王稼祥 项 英 王 明 陈 云 康 生 任弼时 张国焘 朱德 毛泽东 顾作霖

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朱德 关向应 邓发 凯丰

1935年1月15日-17日遵义会议:补选毛泽东为常委 1935.2.5 张闻天替换秦邦宪(即博古)总负责中央工作 1936.10总书记:张闻天

书记处书记:张闻天 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 秦邦宪(博古) 政治局委员:张闻天 毛泽东 周恩来 博古 朱德 任弼时 张国焘 刘少奇 王稼祥 凯丰 邓发

1937.12.9-14: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增补王明 康生 陈云为书记处书记。中央决定集体领导

1943.43.20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书记处主席:毛泽东(兼党校校长,有最后决定权)

书记处书记:毛泽东 刘少奇 任弼时 

1944年5月21日-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延安杨家岭)

4 主席团成员: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任弼时 周恩来 主席团主席:毛泽东

主席团行使职权书记处、政治局职权,书记处、政治局停止活动。 党在四大以前的中央领导机构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从五大开始设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大不设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的核心领导机构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人,时人称之为“五大书记”。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书记处仍为五大书记(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选举),但排名顺序稍有变动,为毛、刘、周、朱、任。1950年6月,七届五中全会决定由陈云代 理生病的任弼时的书记工作。10月27日,任弼时病逝后,陈云正式成为中央书记处第五位书记。 七大

中央委员:(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划排列)44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任弼时 林祖涵(林伯渠) 林彪 董必武 陈云 徐向前 关向应 陈潭秋 高岗 李富春 饶漱石 李立三 罗荣桓 康生 彭真 王若飞 张云逸 贺龙 陈毅 周恩来 刘伯承 郑位三 张闻天 蔡畅 邓小平陆定一 曾山 叶剑英 聂荣臻 彭德怀 邓子恢 吴玉章 林枫 腾代远 张鼎丞 李先念 徐特立 谭震林 薄一波 陈绍禹(王明) 秦邦宪(博古)

候补中央委员(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划排列)33名

廖承志 王稼祥 陈伯达 黄克诚 王首道 黎玉 邓颖超 陈少敏 刘晓 谭政 程子华 刘长胜 粟裕 王震 宋任穷 张际春 乌兰夫 李葆华 王维舟 万毅 古大存 曾镜冰 陈郁 马明芳 吕正操 罗瑞卿 刘子厚 张宗逊 陈赓 王从吾习仲勋 肖劲光 刘谰涛

三中全会(1950.6.6-9) 撤消刘子久、黎玉候补中央委员资格 陈云代 理任弼时的书记工作(10月27日正式担任书记处书记)

5 四中全会(1954.2.6-10)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秘书长 五中全会(1955.4.4)补选林彪、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开除高岗的党籍。

七中全会(1956.8.22)递补候补中央委员:王首道、邓颖超(女)、陈少敏(女)为正式中央委员。 八 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 政治局委员17人,政治局候补委员6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邓小平;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总书记组成,共6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

可以看出,八大的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为建国初期的中央书记处的五位书记,八大的政治局常委基本上是中共七大中央书记处的延续。

当时政治局常委的其他军政任职: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云——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6 1958年5月25日,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作为党的第五位副主席,林彪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六,在邓小平之前。此后,一直到“*”前,政治局常委的人员和排位都没有变动。当时中央办公厅内部习惯称呼毛、刘、周、朱、陈、林、邓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调整了中央领导成员:中央委员会主席仍为毛泽东,副主席只留林彪1人,对刘、周、朱、陈的副主席职务不再提及;政治局常委增加了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4人;新的排序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新的常委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身为“副统帅”的林彪地位急剧上升,从原来的第六位一下升到第二位;二是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国家主席)、朱德(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排名大幅度下降,分别从原来的第

二、第四位降为第

八、第九位;三是常委人数增至两位数,达到11人。这是中共党史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最多的一次。

新增加的政治局常委其他主要任职为:

陶铸——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宣部部长,中央*小组顾问(1966年12月停职);

陈伯达——中央*小组组长,中宣部顾问; 康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1967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刘、邓、陶均被打倒,朱、陈、李也“靠边站”,实际只剩下毛、林、周、陈(伯达)、康5人。

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错误地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九 大

7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512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70人,候补中央委员109人; 政治局委员21人,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林彪;

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 本届政治局常委没有新增委员,所当选的5人均为八届十一中全会常委;毛泽东是中央主席,林彪是副主席,理所当然地排在第

一、二位。林彪“副统帅”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后三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周恩来当时是党内第三号人物。

政治局常委的其他职务: 毛泽东——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林彪——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陈伯达——中共中央*小组组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康生——中共中央*小组顾问。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十 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249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95人,候补中央委员124人; 政治局委员21人,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政治局常委由9人组成,按姓氏笔画为: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8 这届政治局常委令人瞩目之处颇多:一是王洪文政治地位的迅速飚升,由九届中央委员一下升至中央副主席,在党内排第三;二是党的副主席增至5人,为建国后历届之最(八届一中全会为4人,八届五中全会增补为5人);三是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当选副主席,在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中前所未有;四是常委增至9人,远多于八届一中全会的6人和九届一中全会的5人;五是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董必武和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入选常委(尽管朱、董属“照顾”性质)。

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的其他任职: 王洪文——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叶剑英——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主持),国防部部长;

李德生——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总政治部主任; 朱 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张春桥——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

1975年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届二中全会,增选“*”初期被打倒、1973年3月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关于辞去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这样,政治局常委一增一减,仍为9人。

1975年4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代主席董必武逝世。

197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惊人地集中于这一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病逝。4月5日发生“**广场事件”。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国务院总理)为

9 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错误地撤销了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元帅辞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逝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窃居党政军要职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被解除一切职务。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军委主席。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职的只剩叶剑英一人。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追认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510名。选举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01人,候补中央委员132人; 政治局委员23人,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政治局常委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组成。 政治局常委的其他主要任职:

华国锋——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邓小平——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总参谋长; 李先念——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汪东兴——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华国锋以其在粉碎“四人帮”中的作用和当时的特殊背景,继续当选中央主席;叶、邓、李三员老将在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坐镇中枢,起到了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汪东兴是九届政治局候补委员,

10 十届政治局委员,本届政治局常委,一届升一格,也不算意外。本届政治局常委全部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常委组成,前三位分别担任军委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充分表明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队地位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八大政治局常委陈云时隔十余年后重进政治局常委,并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增加政治局常委人数,选举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批准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和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请求。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改选和增选中央主要领导成员;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主席,赵.紫阳为中央副主席,华国锋为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政治局常委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新的排名顺序为: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胡耀邦上升至第一位,华国锋则降至第七;邓小平虽然排名仍是第三,但他身居军委主席要职,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 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选举了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 政治局委员25人,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11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设主席、副主席,党的最高领导人改为总书记;政治局常委基本上是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延续,华国锋不再担任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保留中央委员资格。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主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1983年6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陈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5年9月16日至24日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年事已高的叶剑英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 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选举产生了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75人,中央候补委员110人; 政治局委员17人,政治局候补委员1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

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李鹏——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

12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选举江 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 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免去胡启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为:江 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 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选举产生了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89人,中央候补委员130人; 政治局委员20人,政治局候补委员2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 泽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江 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

常委中的前四位是十三届四中全会政治局常委成员,排名顺序不变;新当选的常委中,朱基是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胡锦涛是十三届中央委员,刘华清则是十四届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但刘是老红军,1955年即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本届常委中资历最老。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 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李鹏——国务院总理;

乔石——中央党校校长(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瑞环——(1993年3月在政协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13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选举产生了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93人,中央候补委员151人; 政治局委员22人,政治局候补委员2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 泽民;

政治局常委:江 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常委中前五位均为上一届常委成员,朱镕基与李瑞环的排名对调;新当选的尉健行、李岚清为上一届政治局委员。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 泽民——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李鹏——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选举了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14 中央委员198人,中央候补委员158人;政治局委员22人,政治局候补委员1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这次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走向。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政治局常委中只有胡锦涛是上一届政治局常委成员;曾庆红为上一届政治局候补委员,其余7人均为上一届政治局委员。

另外,江 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分别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选举产生了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04人,中央候补委员167人;

政治局委员25人(按姓氏笔划顺序):习近平、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回族)、刘淇、刘云山、刘延东(女)、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吴邦国、汪洋、张高丽、张德江、*、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温家宝、薄熙来

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

第12篇:八届五次 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稿)

政协泾县八届五次 会议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泾县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2月29日在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

(讨论稿)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县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泾县崛起和构建和谐泾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进一步提高履职实效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注

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职能。

完善机制,推进多层次的政治协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协商议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做到充分准备、积极协商、认真落实,形成全委会议全面协商议政、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政、专委会议对口协商议政的工作格局。一是以全委会议为载体,全局问题进行全面协商议政。在八届四次全委会期间,全体委员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议政。我们及时归纳整理了委员们提出的5个方面、23条针对性较强的建议,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二是以常委会议为载体,重要问题进行重点协商议政。县政协召开了4次常委会,分别听取县政府办、县民生办、县农委、县住建委、县经济开发区、县重大项目办关于提案办理、民生工程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两高一快”(高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项目实施等方面情况的通报,常委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后,以会议纪要的形式送阅有关部门。三是以专委会议为载体,实质问题进行对口协商议政。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县直有关单位对口联系协商制度的意见》精神,政协各专委会继续加强了与县直有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就提案办理、司法援助、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对口协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县直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注重调研,开展多形式的参政议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选准角度,确定专题,通过调研、视察和座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探索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宣纸书画纸产业,促进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振兴与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于4月对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和走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了“建设基地、搭建平台、培育龙头、重视人才、项目引路、政策扶持、制定规划、加强领导”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把泾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地、最主要的文房四宝营销集散地、最有影响的书画艺术界名流活动地。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纳了县政协的建议,成立了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机构,并下设九个工作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泾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实施之中。8月,我们组织常委就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围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促进开发区长远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我们还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就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召开了座谈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探索,实施多渠道的民主监督。我们利用各种会议、视察

调研、民主评议、特约监督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和途径,将民主监督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7月,召开政协通报会,组织委员听取县政府关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让委员们更多的了解县情,做到知情议政,更好的实施民主监督。部分委员受聘担任司法、工商、药监、物价、交管、供电等部门特约监督员,对有关部门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与要求,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继续组织委员参加对县直有关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等部门的民主评议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县政风行风的改进。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加强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民主监督。

二、围绕中心,进一步为促进发展献智出力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一是全面推进“凤还巢”工程。根据年初确定的实施“凤还巢”工程计划安排,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联系“凤还巢”工程项目和企业制度,确定6名主席、副主席联系41户“凤还巢”企业。分组对部分 “凤还巢”企业开展走访和调研,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完成了“凤还巢”专题片的制作,并在县电视台进行了一个月的连播。同时,通过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介,宣传“凤还巢”企业和人士的风采,介绍我县“凤还巢”工程实施情况,大力营造“凤还巢”的

浓厚氛围。据统计,我县“凤还巢”工程实施以来,泾县藉在外人士回乡创办企业已达61户。二是继续帮助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总结2009年银企对接会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我们做到早布置、早安排,召开了县联社、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向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广泛宣传申报贷款的有关程序。同时上门协调,加强企业与县联社的沟通。在县联社、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8月再次成功召开“银企对接会”。会上,县联社共给24户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发放贷款4415万元,给45户企业授信11405万元,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了银企合作共赢。

三、注重质量,进一步强化提案工作落实

坚持把提案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围绕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提案工作。县八届政协四次全委会议期间及会后,共征集提案83件。经审查,立案83件。及时召开提案交办会,将83件提案分别交给有关部门办理。为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经主席会议研究,确定7件重点提案,由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从6月底开始,县政协提案委和县政府督办室联合开展了对重点提案和提案承办大户的督办。9月份又对提案的落实情况,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对少数办理不满意的提案,进行了跟踪督办。继续与县电视台开办《提案之窗》专栏,就提案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4次专题报道,扩大提案工作影响,提高办理工作实效。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承办单位开门办案、协商办案,加强了提案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截止年底,已立案的所有提案均办理完毕,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6%。我们还对提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比,共评出先进承办单位3个,优秀提案8件。

四、突出主体,进一步发挥专委会载体作用

我们坚持并完善以专委会为重要载体、以委员为主体的工作机制,组织委员开展了学习、调研、考察、视察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结束后,及时召开了专委会主任会议,对各专委会2010年工作进行了布置。各专委会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委员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提案委员会切实做好提案服务工作,大力开展提案跟踪督办,狠抓办理工作落实,较好发挥了政协提案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委员会对部分企业开展走访和座谈,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民生项目的调研工作;文史资料委员会完成了《宣城古桥》泾县部分的文史资料编撰工作;社会法制委员会与县司法局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并组织委员旁听县法院重要案件的庭审;民族宗教和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组织委员赴台湾参观考察,走访了部分台胞,欢迎他们回大陆投资兴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对青弋江部分河段滥采乱挖河沙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集体提案,并与县林业局、计生委就林业改革、提高人口质量等方面开展对口协商,提出了具体意见

和建议。广大政协委员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同时,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表彰委员在履行政协职能和全县四个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县政协常委会研究决定,评选###等18名委员为县政协2010年度优秀政协委员。

五、发挥优势,进一步拓宽宣传联谊渠道

我们十分重视宣传联谊工作,将其作为扩大影响、沟通各方、增进团结、广交朋友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我们积极运用报刊、电视、图片、网络等形式,加大政协宣传工作力度。认真开展政协全委会、常委会等重要会议的宣传,配合电视台、《泾县报》及时报道会议主要内容和精神。加强对政协重要工作和活动的宣传,重点对县政协开展的重要调研、视察活动和“凤还巢”企业进行了宣传报道。利用《泾县政协》、《领导参阅》、《政协信息》等内部资料,全面宣传政协工作和活动。加强了泾县政协网站建设,较好的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政协工作。

今年,接待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来泾就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文房四宝”专题调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历无畏来泾的视察活动,接待了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田唯谦来泾关于促进宣纸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团结面大、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开展联谊活动。我们也适当组织委员赴外地参观学习考察。十分注重加强与全县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通报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巩固提高,进一步推进政协“三化”建设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努力使人民政协事业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今年,我们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开展了自查,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政协的“三化”建设。加强了政协专委会建设,每半年召开一次专委会主任会议,明确任务,指导工作,坚持了副主席分管专委会工作制度,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县政协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提高履职水平。加强了政协机关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了机关“平安创建”活动和文明创建工作,强化机关内部管理,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促进了政协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政协老委员联谊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一年来,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就城市建设、市容管理、旅游发展、“三农”工作等方面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报送11个方面51条社情民意,并撰写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等3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和调研报告中所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有的已得到采纳和落实。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正

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离不开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协,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履行政协职能的形式需进一步创新;民主监督的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参政议政的成果需要进一步转化落实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和提高。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泾县科学发展、加速奋力崛起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县政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各项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泾县崛起做出新贡献。

一、围绕全县大局,认真履行政协各项职能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适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扣全县的工作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创造性的开展政协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认真开展政治协商。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年协商计划,完善协商程序,提高协商质量,特别要做好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和反馈工作。精心组织各个层面的政治协商活动,完善“全委会议全面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议对口协商”的协商格局。常委会议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问题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各专委会也要有计划地与县直对口联系部门积极开展协商活动。二是积极推进民主监督。认真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形式,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民主监督实效,为促进党政决策的贯彻落实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会议发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委员视察、特约监督、参与评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民主监督。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的贯彻执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开展重点监督,促进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促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围绕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实施有效监督,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的提高;继续支持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的特邀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对有关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政协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

工作安排,按照我县“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选择事关我县科学发展的有关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有见解、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活动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广集民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为推动我县的科学发展谏诤言、献良策。各专委会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委员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调研、视察、考察等活动,为推进我县科学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良策。

二、坚持第一要务,竭力助推科学发展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衡量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在促进科学发展上始终做到同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步。在认真履行职能的同时,2011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凤还巢”工程。坚持县政协领导和“凤还巢”工作组成员联系“凤还巢”企业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走访,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与泾县籍在外兴业人士的联络,向他们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鼓励和动员更多的在外兴业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继续大力宣传“凤还巢”企业和人士的风采,积极营造回乡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2011年,我们将对本届政协实施“凤还巢”工程以来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在适当时候,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凤还巢”企业和人士予以表彰。二是继续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办法,加大工作力度,热情主动为客商做好服务,争取招商引资工作有新进展。三是继续为委员

企业和“凤还巢”企业融资活动牵线搭桥。借鉴过去两年银企对接会的成功做法,继续搭建平台,加强银企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银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共同为泾县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四是继续协助县委、县政府推动宣纸书画纸产业大发展。我们将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工作要求和分工,积极参与,主动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工作。

三、着眼团结民主,继续做好凝心聚力工作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共同合力的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在团结面广、包容性大的独特优势,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凝心聚力助推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上下通达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会议、调研、视察、提案、座谈、走访等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二是要充分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的特殊作用,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广泛联系和走访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四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

容,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要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党组织建设,为政协履行职能提高坚强的组织保证。继续加强政协工作所必须的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履职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协常委会建设,提高常委会的协商议事水平,充分发挥常委会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指导各专委会按工作计划开展活动,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强政协工作宣传,扩大政协影响。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政协工作,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利用《泾县政协》内刊和泾县政协网站,全面宣传政协重要会议、活动和履职成果。继续办好《提案之窗》栏目,促进提案工作落实。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认真总结本届政协以来的工作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履职机制,巩固“三化”建设成果,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加光荣的使命和更加重大的责任,新时期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政协工作大有作为,政协事业大有希望。让我们紧密

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泾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为决战“十二五”、实现大跨越、建设新泾县而努力奋斗! 14

第13篇:学习八届十一次全会讲话有感

学习八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讲话有感

1月8日,我县召开了八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为迎接鄯善县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鄯善3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届班子接着一届班子的接力棒不断实践,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历程。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树立忧患意识,应该看到发达省区、全疆各县市高速发展的态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否则就会丧失发展机遇,被人远远地抛到后面。 同时,还要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近些年,我县把国家政策与实际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各类规划,千方百计营造发展环境,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整合开发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成就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解放思想是一场伟大的实践,看一个干部是否解放思想,不能只看他理论水平有多高,要看他是否敢与同落后观念在思想深处进行交锋,更要看他在具体工作上能否敢于碰硬,敢于解决现实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强化创业精神,克服畏难思想,要有敢吃螃蟹的勇气,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有开拓创新、强力争先的新思维,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现在起要营造一种与新一轮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氛围、社会氛围,创造过硬的作风,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不求完备,攻坚克难,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更好更快发展的活力,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这次会议明确了我县今后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手抓团结稳定,一手抓改革发展,按照地委提出的“六大”战略,以“活水”为主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以稳定增长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制度改革为抓手,以夯实基础为基本功,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 全面提高全县的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鄯善县“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鄯善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处在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今后,我们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定会实现鄯善的新跨越、新崛起!

第14篇: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于11月17日至19日在合肥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总结我省“十一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我省“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会议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张宝顺代表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全会充分肯定了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以来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全力抢抓战略机遇,丰富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克服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多重冲击,战胜了持续低温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全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保持了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开创了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

全会在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后强调指出,未来五年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宏观政策总体有利,产业转移机遇前所未有,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完全可能站上更高发展平台。我们必须切实肩负起历史的责任,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让“黄金机遇期”成为“黄金发展期”,推动安徽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

全会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基本要求是:坚持“双轮驱动”,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提出今后5年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经济结

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这一目标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会强调,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自觉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教育疏导,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形成工作合力,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群众工作实效。要抓好制度建设和落实,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加强对基层群众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基层群众工作机制,努力创造群众工作生动局面。

全会强调,年内只剩40多天时间,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精心组织冬季农业生产,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狠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十一五”圆满收官,“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会强调,“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蓝图变成现实,关键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转型不犹疑,敢闯敢干不争论,奋力赶超不懈怠,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努力营造大开放大合作的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保持敢于负责的精神状态,切实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学沈浩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把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第15篇:材料1: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七里塘社区党委中心组2011年第一季度学习材料

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强调

紧紧抓住并用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

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新局面

审议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

张宝顺作工作报告并发表讲话 王三运作《建议》说明 王明方等出席

材料来源:http://epaper.anhuinews.com/files/ahrb/20101120/index.htm

本报讯(记者 吴林红)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于11月17日至19日在合肥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总结我省“十一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我省“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会议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张宝顺代表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递补倪虹为八届省委委员,投票表决了部分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王明方等出席。

全会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全会充分肯定了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以来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全力抢抓战略机遇,丰富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克服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多重冲击,战胜了持续低温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全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保持了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开创了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

全会在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后强调指出,未来五年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宏观政策总体有利,产业转移机遇前所未有,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完全可能站上更高发展平台。我们必须切实肩负起历史的责任,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把潜在机遇和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让“黄金机遇期”成为“黄金发展期”,推动安徽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长时期的发展。

全会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基本要求是:坚持“双轮驱动”,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优化需求结构,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第1页共3页

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提出今后5年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这一目标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会强调,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自觉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教育疏导,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形成工作合力,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群众工作实效。要抓好制度建设和落实,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加强对基层群众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基层群众工作机制,努力创造群众工作生动局面。

全会强调,年内只剩40多天时间,当务之急是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精心组织冬季农业生产,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狠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十一五”圆满收官,“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会强调,“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蓝图变成现实,关键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转型不犹疑,敢闯敢干不争论,奋力赶超不懈怠,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努力营造大开放大合作的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保持敢于负责的精神状态,切实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学沈浩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把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不是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的党员省级领导同志;省辖市

市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党员副秘书长,省纪委常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各大学和省委管理的企业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代表和专家学者,共约400人参加会议。

第16篇:学习贯彻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曹门街道党工委

关于贯彻落实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情况汇报

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后,1月12日上午,曹门街道党工委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传达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学习区委书记周丰同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钱忠宝同志的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

通过学习讨论,全处上下深刻领会到全会的精神实质,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了全会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了全会的部署上来,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划新举措、实现新突破。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曹门街道办事处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街道自身建设,努力塑造街道办事处干部队伍新形象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出一流干部队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支部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建设机制。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加强班子团结,进一步提高决策力和执行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领导集体;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切实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带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二)加强抓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围绕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任务,把落脚点放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上,狠抓落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党员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机制,为完成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突出抓好社区“两委”建设。以搞好民主生活会和检查考核为具体方法,着力提高社区“两委班子”为民办事的本领。进一步开展好党员干部分组包社区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注

重细节、小节、环节,善于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想实招、做实事、求实效,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服务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贯彻执行能力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完善信访举报规章制度;制定机关效能建设规章制度,建立正风行风工作的长效机制。要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区委“集中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持久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做到对“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标准,改变精神面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办事处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二、以“十二五”规划蓝图为指导,总结“十一五”时期的经验,努力开展好辖区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事业

(一)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抓好重点、打造亮点、突破难点,依托老城区的特色,走切合我街道实际的经济路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完善招商引资网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节会招商,凝聚人气,提升品位;在市内外建立广泛的信息和招商网络,主动上门招商,吸引更多更好的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来我街投资兴业。

(三)积极推进老城区开发改造建设,着力改造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

积极参与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重点抓好3号宗地开发。积极配合市政府尽全力抓好城东古城墙休闲公园和东护城河净化、美化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刘家胡同和双龙巷两个中原居民历史街区修复开发,加快形成宋都风貌改造区,提升老城区形象品位。

(四)进一步抓好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继续加大社区硬件建设力度,围绕和谐示范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大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以“加强基层、突出重点、培育亮点、持续发展”为

工作思路,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与“社区便民服务站”,确保便民服务高效运转。

(五)进一步提高矛盾排查化解效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街道司法所和综治办的职能,每月在各单位、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各级各类矛盾纠纷要限人、限时结案,同时回访已解决的矛盾纠纷的巩固情况,力争做到矛盾纠纷解决在街道。继续开展综治法制宣传,送法律进社区,同时加强对社区、单位综治干部的培训,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防范网络,把问题“发现在苗头,解决在源头”,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着力提高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曹门街道党工委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第17篇:区政协召开八届十七次常委会

区政协召开八届十七次常委会

10月25日下午,区政协召开八届十八次常委会,传达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精神,并就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区政协主席陈刚主持并讲话,区政协副主席张春秀、周质恂、程同桂、徐加宁和秘书长陈长琪等出席。

陈刚主席首先传达了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的主要精神。并对区政协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协商座谈中,陈刚主席指出,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民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调研,总结经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为区委、区政府的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

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就城乡统筹工作作了专题汇报。让我们看到了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更加完善,工作扎实推进,扶持政策具体明确。同时进一步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区政协调研组徐加宁副主席对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分析了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与苏南地区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与对策。政协副主席张春秀、周质恂,政协常委孙海武,特邀代表陈昌刚还围绕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下一阶段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打算等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就当前区政协工作,陈刚主席要求,各级政协组织一定要把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全省市、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成为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过程,成为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把我区政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调研成果形成材料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各级政协组织要不辱使命,履行职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干四季度 奋力夺全年”奋勇拼搏,尤其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中建言献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还要求各级政协组织,为了扎实有效地做好新一届政协换届工作,积极做好准备。

第18篇:学习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11月9日至11日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举行。我 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在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全会提出了“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的主要目标,关乎河北的路径选择,关乎全省人民的福祉;全会绘就了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新蓝图,开启了河北的新征程;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基调,贯彻中央要求,符合全省实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做到真干、实干、苦干,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努力奋斗。

一、学习重点内容

(一)深刻领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的重大意义。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的动员令,全会明确了事关河北未来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工作主基调、重大举措。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了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对引领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对河北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上来。

(二)正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主基调。深入学习领会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明确“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是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是工作的主基调。

(三)准确理解完成“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深刻内涵。要深入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此引领全市改革发展。以“转方式、守底线、补短板、防风险”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县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工作和扶贫开发实现新突破。

(四)深刻领会全会确定的“六大任务”。通过深入学习,明确了全会确定的“六大任务”: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形成改革新局面开放新体制;坚持共享发展,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构筑平衡发展格局。

二、今后工作方向

一要深刻领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河北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把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真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指导实践,以坚定务实的态度把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

二要践行严实作风,学习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内容,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正确使用权力,转变工作作风,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常态,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的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真干、实干、苦干、巧干,自觉担负起振兴繁荣邢台的历史重任。搞好对照检查,坚持立改立行,在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方面都要有一个大的提升。

第19篇:政协礼县八届一次会议工作报告(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礼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年10月16日在政协礼县第八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上)

王作斌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礼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县遭遇了低温霜冻、“5〃12”地震、“8〃12”暴洪等自然灾害,面对各种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在中共礼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协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扎实工作,服务发展,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协

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首要任务,坚持在学习中解放思想,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在学习中提高认

1 识,在学习中搞好工作。通过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和政协理论学习,不断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自觉行动,提高了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查找政协领导班子和个人在履行职能、服务发展及党性党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撰写自查报告,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意见》列入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干部职工会、全委会、委员座谈会的主要学习内容,深刻理解《意见》的精神实质,指导工作实践。在机关内部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和AB岗制度,有效地调动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办事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礼县委十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广泛讨论,切实把政协委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对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同心同向谋发展,尽心竭力促和谐。在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机关干部收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时召开政协常委会专题学习。

二、紧扣第一要务调研视察,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

我们把调研视察作为履行职能的基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把调研视察的工作重点放在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和对策的分析研究上,放在促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选题,组织政协委员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有效地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五年来,先后开展了工业强县、特色产业发展、增大投入加快礼县交通建设进程等调研视察16次,《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建议案》上报县委、县政府后,县委以《工作通讯》全文转发,县委方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工业管理部门对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吸收借鉴。配合省、市政协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边远山区中小学教育情况等调研视察15次,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姓情、建惠民言”等调研视察3次,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8次。撰写调研视察报告24篇,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这些调研视察工作,集中体现了全县发展大局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立足实际,服务发展,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3 认真开好政协会议,积极协商议政。我们把开好政协会议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有效形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五年来,召开政协全委会5次,常委会20次,委员座谈会23次。县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各位主席参加四大班子联席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开展协商讨论。

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五年来,我们把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与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了我为“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做贡献活动,广大政协委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优化发展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各位主席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各乡镇各部门年度考核和阶段性工作督查。推荐政协委员担任职能部门特邀监督员,大力支持政协委员参加各行业和各部门行风评议,客观公正地评价部门工作,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对改进部门工作,促进行风政风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市政协要求,征集论文74篇,有34篇入选“建设文化陇南”、“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陇南大发展”论坛。

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努力维护和谐稳定政治大局。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主动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大力支持民主党派、人民

4 团体反映意见诉求,积极参政议政。加强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宗教场所管理水平;创建科学发展示范点5类10个,即和谐校园示范点1个,社区示范点1个,经济统战示范点3个,和谐寺观教堂2个,机关正规化建设示范点3个;硬化了城关镇后牌村、盐官镇东关村巷道5条,并安装了路灯,美化了村容村貌;整修宽川乡双崖村公路3公里,修建人饮工程1处,方便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产业开发、联乡抓点、防洪救灾、矛盾纠纷排查等全县中心工作,深入群众,实地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位主席联系乡镇7个,在扶贫重点村帮扶农户12户,联系农村党员20名,包抓重点建设项目6项。参与地震灾区新疆移民项目的落实,一名主席驻疆抓移民安置工作,两名主席分期分批护送移民,协助县政府如期完成了新疆移民工作的阶段性任务。

5 全力以赴,尽心竭力抓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5〃12”地震和“8〃12”暴洪灾害发生后,各位主席迅速赶往所联系的乡镇,查看灾情,慰问安置受灾群众,组织消除安全隐患,指导乡村有序开展救灾。组织机关干部两次为受灾群众捐款7万多元,缴纳特殊党费1.2万元。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每位主席包抓一个灾后重建村,紧紧围绕灾民安置、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全力协调,加强指导,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积极筹备,配合市政协在我县成功举办“城市建设与管理”论坛。加强与市政协的联系,认真做好论坛筹备工作。在委员中征集论文25篇,全部入选市政协论坛,其中3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视察了礼县新城区、行政广场、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及广场建设等十多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对我县近年来加快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发挥政协优势,提案和文史资料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强和改进政协提案工作。建立了全委会前提案征集工作制度和主席、副主席包案办理制度。坚持把表彰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列入全委会议程,对优秀提案者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县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各承办单位认真负责,抓好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政协礼县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

6 到提案359件,审查立案154件,截止目前已办结139件,办结率为90.2%。表彰优秀提案17件,提案办理先进单位15个。利用提案办理补助经费,修建了通往香山的便民和旅游公路13公里;为三名红军无名烈士和两名解放初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纪念碑;规划并新修了祁山乡赵家——西汉苹果产业园区公路;维修了宗庙寺观古建筑。

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政协人”书画展。展出作品60多幅,并结集出版。书画作品充分表达了全县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讴歌与赞美,进一步加强了政协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联谊和交流,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凝聚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致力于政协事业的热情。

认真做好《礼县政协志》和《礼县文史资料》第六辑的编辑出版工作。文史资料工作在2008年编辑出版第五辑后,在继续注重古代文化史料征集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现当代史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挖掘上,征集文史资料62篇,27万多字,完成了《礼县文史资料》第六辑的编辑工作,即将印刷出版。在2003年编撰《陇南政协志〃礼县志》的基础上,2010年9月成立《礼县政协志》编撰小组,编撰人员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加班加点,查阅有关档案,完成了书稿的编辑修订工作,预计

7 将在年底出版。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我们把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严明纪律”、“提高工作效能”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机关内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增加设备,改善了机关的办公条件。

加强与县委组织部、编办衔接,解决政协编制少和增设内设机构的问题。根据市、县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政协机关增设民族宗教和社会联谊委员会, 政协内设机构由“一室四委”调整为“一室五委”,配齐了专委会主任。针对政协委员少、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新增补委员46名,扩大了委员覆盖面,为更好地发挥政协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条件。

加强政协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近年来的政协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撰写的论文《在实干中履行政协职能》、《礼县政协抗震救灾工作纪实》入编人民日报社出版的《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的地方政协工作》,其中《在实干中履行政协职能》入选省政协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进行交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加强与县电视台、《礼县报》社的联系,认真做好政协全委会

8 议、常委会议、委员学习座谈会、提案督办等工作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自觉接受县委的领导。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县委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的良好局面,是人民政协工作大有作为的政治基础。

二是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县委的战略部署调研视察,建言献策。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选择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摸实情,说实话,分析研究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实干中履行政协职能。把政协工作放在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划和开展,与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共谋发展、支持发展、参与发展,联系项目,包村蹲点,狠抓落实,努力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贡献。

四是必须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大力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按照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加强与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

9 合作,形成人人关注发展、人人思考发展、人人谋求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是必须坚持履职为民,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履行职能的落脚点和归宿,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切实提高政协工作实效。

六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履职中认真总结,在方法上努力改进,全面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政协工作活力。

过去五年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县委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的结果,是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凝结着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劳与智慧。在此,我代表县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政协组织肩负的使命相比,政协常委会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主要是履行职能的质量、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政协机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真诚希望广大委员对常委会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

中共礼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社会和谐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实施“基础先行、工业强县、产业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培育“金、石、果、畜、药”五大产业;推进四个新突破,即: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上有新突破;六大新进展,即:在扶贫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上取得新进展;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切实把礼县打造成为西北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天然石材加工基地和全国苹果产业知名县、全省劳务经济强县、全市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任务。这些战略举措和目标任务,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县政协要自觉履行职责,坚持把县委的科学决策转变为广大政协委员的自觉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再做新贡献,再创新业绩。

常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

11 中共礼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发扬人民政协注重学习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我们要把加强学习作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动力,作为适应新形势、增强新本领的重要手段,作为保持政治上清醒、信念上坚定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理论修养、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真正做到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务求实效。通过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参政议政的能力、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进人民政协内部的思想共识、团结和谐,夯实履行政协职能的思想基础。本次全委会新选举的政协领导班子、常委和新任政协委员,要通过深入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搞好工作。要建立健全经常性学习制度,适时邀请县委讲师组的同志作专题辅导,举办委员学习培训班。同时,各位政协委员将于明天上午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有关报告,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

当前,学习贯彻落实中共礼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

12 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强化组织,狠抓落实,重点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不断把中共礼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自觉行动。政协委员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积极参加本单位的学习讨论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重大举措,不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二、紧紧围绕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工作

我们要把调研视察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有效途径,围绕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工作。要以提高调研视察质量、增强建言献策成效为目标,认真做好调研视察前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调研视察方案,合理组织调研队伍,尽量吸收与课题相关并有一定专业优势的委员参加,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点面结合,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注重分析研究问题,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立科学之论,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要积极配合省、市政

13 协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全面反映我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努力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和投资倾斜。政协各专委会要围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改革、城市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视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努力形成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调研视察成果。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在实干中履行政协职能

认真开展政治协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民生问题,重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分别以政协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委员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协商讨论,积极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围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以视察、提案为主要形式,选好角度、把握尺度、注重深度,认真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切实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进一步完善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加强界别委员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为政协委员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积极创造条件。

积极组织参政议政。各位主席要带头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直接参与全县经济建设,切实抓好各自所包的产业、项目、企业、学校和乡镇,坚持在干中协商、干中监督、干中议政。要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抓好每个

14 阶段的中心工作,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谋求新作为。

四、坚持求实创新,努力增强政协经常性工作的活力与成效

创新是推动政协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常委会要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活动方式,不断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创新形式,加强委员工作。要充分发挥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条件。搞好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扩大委员参与面。在全体委员中继续开展“提交一份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调研视察、撰写一篇理论文章、提一条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要充分发挥委员界别的重要作用,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注重体现政协的界别特点,不断健全政协界别活动的组织机制,丰富界别活动形式,使界别活动更加经常、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广大政协委员要密切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本界别群众的联系,把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五、改进形式,切实做好政协提案和文史资料工作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是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助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协履行职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要把提案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提案质量、促进提案的高效落实上。要引导支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把提案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重点建设项目结合起来,与维护和谐稳定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提出更多有价值、可操作性的提案。要认真做好全委会前提案的征集工作,严把审查立案关,保证提案质量。要完善提案交办工作程序,规范办案行为。继续坚持主席、副主席督办提案制度,坚持表彰优秀提案和提案者制度,提高委员做好提案工作的积极性。要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促使一些事关全局、影响较大的提案得到快速有效的办理落实,提高提案的整体影响和办理效果。

把文史资料工作放在政协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与先秦文化研究会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的研究工作。文史委要加强与文史爱好者的联系,聘请专职文史资料撰稿员,建立稳定的文史工作队伍。提前着手,谋划《礼县文史资料》第七辑征集工作。在继续做好建国以前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的“三亲”史

16 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亲”史料,办好《文史资料》期刊。加快工作进度,在近期出版《礼县政协志》和《礼县文史资料》第六辑。

六、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协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履行职能的成效。

政协机关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按照“强化责任、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原则,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积极倡导团结民主、求实创新、奋发有为、廉洁高效的机关作风。通过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使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政协机关综合服务、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要紧紧依靠县委的重视和支持,将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任用纳入全县干部人事总体规划,加强政协工作力量,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知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政协工作干部队伍。

全面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大力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和作用,宣传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及时报道委员中涌

17 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 中共礼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今后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协工作大有可为。新起点、新希望鼓舞人心;新目标、新任务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礼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目标任务做出新贡献。

第20篇:十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服务全县大局 培植经济亮点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社会稳定

努力打造城关镇“一城三区”新格局

——在中国共产党城关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2日

刘 甲 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城关镇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我镇圆满完成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始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共谋发展的大会,这是一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的大会,这是一次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的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规划今后五年城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城关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各项议程。

现在,我代表中共城关镇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修改、批评意见、建议。

一、回顾历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发展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县情、镇情实际,先后提出了“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重点,明确三个定位,促进四个集中,实现五个翻番”、“打造工业强镇,培育商贸重镇,服务水电开发,构建和谐县城”、“服务大开发、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关”等发展思路,尤其是近年来,城关镇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服务全县大局,培植优势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通过全镇党员干群不懈地努力,城关镇各项经济指标均按预期目标超额完成,全镇生产总值由3.5亿元增长到19.6亿元,年均增长41%;财政收入由1004万元增长到3421万元,年均增长27.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48元增长到4518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5789元增长到8261元,年均增长7.4%。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城关镇发展战略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晰,工作举措得力,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胜利开启了“十二五”发展的新征程。全镇上下呈现出城乡经济较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以夯实党建为抓手,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近年来,城关镇党委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建是第一保障”的要求,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奋力实现“三争创”为目标,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基层党建“活力工程”为抓手,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落实管党责任,为城关镇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以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五强”机关党支部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以加强学习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推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了政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在党委班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同层面开展比学习看创新、比能力看业绩、比服务看效能、比奉献看作风、比形象看廉政的“五比五看”活动,通过与其他乡镇比、与兄弟单位

比、与自身实际比,找出差距,激发动力,积极整改,公开承诺,在全镇上下有效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四是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基本组织,强化了服务功能,带好了基本队伍,激发了党员活力,健全了基本制度,发扬了基层民主,开展了基本活动,发挥了党员作用,落实了基本保障,创优了工作环境,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教育体系、民主自治体系、和谐稳定体系、保障体系、考评体系等体系,扎实筑牢了基层党建根基。五是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狠抓源头治腐工程,强化干部廉洁自律,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中的违纪违法问题,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六是坚持推行党务、村(居)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确保中央减负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群众手中,有效维护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树立大局观念,全力配合服务县域重点项目建设。话发展,看城关,由于城关镇地域独特,项目多,任务重,为此,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工程建设与城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发展为动力抓服务,以服务为抓手促发展。按照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的方式,我镇先后配合完成了堵河二桥、建设大道、城区外环线、纵横大道、县体育中心、污水处理厂、宏发路停车场、上庸路、千福上庸城、后街商业区、西关大市场、明清工业园等30多个重点工程建设。目前,我们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顺利推进国际绿松石城、谷竹高速公路、莲花新型工业园、龙山盛景、民族风情一条街、千福上庸城、南山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三)坚持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步伐。一是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完成了桥东医药化工园、明清农产品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

北强生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古牛泉酒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进入园区投产运营。二是围绕全县总体布局,突出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特色加工、矿石开采、农副产品加工等地方优势产业,通过以节招商、能人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近年来,我们累计成功引进并签约5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9个,协议引进资金5.968亿元。三是积极强化行政效能,转变服务观念,通过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式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扶持了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家,销售收入100-500万元各类中小型企业26家,民营企业总数达到5000余家。

(四)坚持培植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在南门、桥东、虎山、迎丰等城郊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二是围绕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在桥儿沟村大力发展杏李产业,完善配套饮水、沼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鸡-沼-果”生态发展模式;三是以刘家山、高家庄、二道坊等村为主,发展巩固有机茶基地,初步形成霍河流域生态有机茶叶基地走廊和霍河生态有机茶品牌;四是不断促进畜禽养殖规范化生产经营,基本形成以南门、桥儿沟、二道坊等村为主的规范化养殖小区。通过努力,城关镇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设施蔬菜、绿色果品、生态绿茶、畜禽养殖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

(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营造宜居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寻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三改一建”、“穿衣戴帽”、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政策,极大改善了百姓居住、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开展环境卫生综合连片整治等途径,结合城镇带建设,全力推进霍河流域、霍山坡等区域改造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面貌。

(六)坚持共驻共建共享,全面提高社区整体创建水平。近年来,城关镇社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阶段,创建力度不断增强,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县直单位、相关部门、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共驻共建共享新局面。一是加大社区投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改善了西关社区、大街社区和东门社区办公条件,健全了社区工作机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社区管理。二是不断充实社区管理服务人员,先后把20多名镇干部、50多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到社区从事管理、服务等工作,使社区“网格化”管理横到边,纵到底。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工作新路子,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志愿服务做奉献”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共驻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局面。四是积极开展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提高居民文明卫生意识。通过开展“十星级居民户”评选、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创建等活动,极大强化了广大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

(七)坚持常抓综治维稳,切实维护稳定社会大局。城关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基层信访维稳责任制。二是规范完善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化解消除各种矛盾纠纷。三是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上报制度、领导接访日制度、领导包案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有效推进了综治维稳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四是深入基层,倾听民声,通过开展“四访促和谐”和“三万”活动,正确掌握群众所求,及时解决百姓难题,有效促进了城关地区和谐发展。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全镇广大人民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城关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

各界人士、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关镇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不能持之以恒的抓落实,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忽视了自身的建设,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党员年龄整体偏大、青黄不接,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产业特色还不够明显;四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不够宽裕;五是阵地建设有待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六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滞后,村风、民风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二、总揽全局,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是城关地区加快发展的转折时期,是城关人民开创新事业、建设新生活的关键时期。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能否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这是时代和城关人民对我们的再次检阅和考验,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我们既要胸怀大局、突出重点,又要立足现实、统筹兼顾;既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又要审时度势,循序渐进;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又要善于巧借东风过河,借助外力发展,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洪流巨浪,从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城关特色的富民强镇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勇敢地肩负起加快城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城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使命。

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

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五化步伐、实施五县共建”战略,紧紧围绕“服务大开发、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关”的总体思路,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百公里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以建设十堰市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切入点,牢牢把握服务全县大局、培植经济亮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目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努力打造城关“一城三区”新格局(十堰市南部中心县城、竹房城镇带核心区、先进产业聚集区、和谐社会示范区)。

今后五年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是:

(1)力争经济社会总产值在2016年达到35.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5%以上;

(2)力争财政收入在2016年达到55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

(3)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6年达到7500元,年均增长10.6%以上;

(4)力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6年达到13800元,年均增长10.4%以上;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1、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实现班子效能建设新突破。坚持完善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武当数字选学城网络学习,针对自身不足,大力开展业余学习活动,以卓有成效的学习成果来提升班子的政治理论素质。积极开拓创新,增强驾驭全局、敢啃硬骨头、善打硬仗、能出成绩的工作能力,把班子建设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全镇人民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坚强领导

集体。

2、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开创党风政风建设新局面。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处事准则,筑牢思想防线,从自身做起,廉洁自律,以新时期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人民谋福利。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积极倡导勤俭办事,大力压缩非必要性开支,全面推行治庸问责机制,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努力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各项重点建设顺利推进,切实维护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3、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一是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包村驻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心下移,将工作重点下移到社区、村,完善社区、村干部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的个体能力和整体功能。二是有针对性的组织社区、村干部学习,学以致用,把干部学习纳入考核;因材施用,充分激发干部个人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抓好农村青壮年党员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带动群众致富。三是以“村务、居务、党务”公开为抓手,在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和“七个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和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落实惠民政策,让群众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民主自治,进一步推动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共谋发展的大合力。

(二)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县城。围绕把竹山县城打造成十堰南部山区区域性中心县城的目标,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优化环境,完善功能,突显特色,提升品位,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城镇带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把城关镇建成

全县经济活跃区、产业聚集区、文明卫生区、最佳创业区、秦巴山区最佳宜居城市。一是加快推进莲花工业园、四星级国际大酒店、国际绿松石城、莲花小区项目建设;二是稳步推进南门山体、水体公园建设、鲍竹路生态旅游带建设步伐;三是继续推进明清村龙山盛景、民族风情一条街、谷竹高速等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四是全力配合打通城关南门至鱼岭桥隧工程、郭家山至悬鼓洲大桥,大力实施城区周边山地整理项目,拓展城区发展空间;五是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城区信息化建设步伐。

2、完善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先进产业聚集区。围绕谷竹高速公路发展“道口”经济,在服务国际绿松石城、明清农产品加工园、桥东医药化工园三大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申报、实施山地整理项目,积极配合完成莲花新型工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强特色矿业、绿色食品、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四大特色工业。力争到2016年,四大工业集中区规模企业达到5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争取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镇规模工业增加值25%以上,为打造竹房城镇带核心区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充分利用县域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着力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及市场分析、理财、生活规划等新型服务业,逐步构筑起产业层次高、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3、科学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城镇经济辐射圈。一是坚持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依托城区市场,围绕城区居民“果盘子”、“菜篮子”、“茶杯子”、“肉案子”等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林特、蔬菜、茶叶、畜牧、花生、油菜等特色产业。依

托杏李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以杏李为主的林特产业,打响“桥儿沟”杏李品牌,确保到2016年全镇林特产业总面积达到5500亩以上;以霍河流域为重点,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打响“刘家山”和“润兰春”茶叶品牌,力争到2016年茶叶基地面积达到5500亩以上,构建霍河茶叶走廊,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依托虎山、迎丰等城郊村,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通村入院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全镇通村入院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强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到2016年全镇居民安全饮水率达80%以上。三是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合理规划布局,体现地域特色,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秦巴庸派”民居新建和改造,着力打造女娲天池风景区生态景观带和霍河口至田家隧道“V”型“秦巴庸派十里长廊”。四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积极争取将霍河水库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积极发展水上垂钓、茶园观光、农家乐等多种生态旅游模式,着力把霍河流域建成竹房城镇带的重要示范工程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精品旅游风景区。

(三)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为社会民生不断进步创造内生力量。

1、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社区创建水平。按照“共驻共建共享”的思路,服务全县发展大局、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形成创建合力,着力打造和谐社会示范区。一是规范社区管理,通过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二是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物业管理模式,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造整洁、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三是完成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公厕建设、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四是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完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精神文化

生活。五是建成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好人口工作相关优生优育奖扶政策。

2、关注社情民意,全力营造繁荣稳定氛围。一是切实畅通渠道,时刻关注和广泛收集群众呼声,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干部下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排查摸清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二是正视矛盾纠纷,下重手清理信访积案,对集中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处理,做到不回避、不推诿,责任到人,专班推进,包保到底;三是健全信访维稳网络体系,完善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领导包案责任制、个案责任倒查追究制度、非正常上访和重大矛盾纠纷责任追究制度等,使信访维稳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四是注重实效,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公共设施、产业发展等问题,做到优先发展、优先建设、优先落实,着力把城关镇打造成繁荣稳定的平安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勤劳、智慧的城关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未来五年,城关镇“一城三区”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重担在肩、责无旁贷,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全省“治庸问责”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切实承担起新的使命,为实现城关镇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doc》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