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工作总结

2021-01-30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隧道工程单月工作总结

**隧道**月份工地工作总结

**隧道**月份,*******(开篇之词,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受到的嘉奖表扬批评惩罚)

一、完成进度情况

1、各分项完成情况,总进尺,日进尺。

2、各分项完成情况与上月比较(日进尺)。

二、影响或促进进度完成快慢的原因分析

1、工地各类机械设备和配件及数量、状况及操作手对进度的影响。

2、工地风、水、电的供应对进度的影响。

3、工地各类材料供应数量、质量对进度的影响。

4、工地班组人员的数量、操作熟练度、工人情绪、工人管理对进度的影响。

5、工地后勤保证对进度的影响。

6、施工措施方案、地质条件等对进度的影响。

三、完成工程造价情况

1、完成设计造价情况。

2、完成变更造价情况。

3、项目部计价情况。

4、与项目部计价存在的问题。

四、材料节省成本情况

1、喷射砼的回弹料控制情况。

2、钢材以小替大使用,节省情况。

3、配合比的合理性。速凝剂添加使用的实际情况。

4、防水板的搭接,松紧度,浪费情况

5、废旧材料的再次利用

五、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

质量:

1、开挖面的外观情况;超欠挖控制情况。

2、钢件的焊接质量,绑扎及安装质量。

3、喷射砼的外观。

4、二衬砼的外观。

5、沟槽的线型外观。安全施工:

1、有无亡人、重伤、重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护栏、安全网是否按要求搭设。

3、安全用电。变配电装置的配备是否合理、安全,接零或接地是否按要求设置。电力线的安装是否整理、规范、合理,有无破皮、2 老化、漏电等。

4、氧气、乙炔使用时有无超过5米的安全距离。

5、机械操作手是否有违章操作等。车辆的刹车系统、灯光、喇叭等是否完好。是否按要求控制车速。

6、爆破施工、火工品的使用有无遵守安全规定。

7、有无酒后上班、穿托鞋上班、疲劳驾驶等现象。

8、安全及警告标志有无设置,是否合理。

9、生活区用电有无乱拉乱接、私自用电炉现象。文明施工:

1、洞内风水管线的布设是否直顺。

2、洞内的通风及照明情况,是否空气顺畅,亮度充足、均匀。

3、风袋的挂设和保持是否正常,是否破损,破损处是否得到及时的修理。

4、洞内地面是否平整,保洁是否良好,施工通道是否畅通,有无烂泥、碎渣、积水。

5、工序结束,是否做到工完料净,有无浪费现象。

6、材料、机具、机械设备是否摆放整齐。

7、材料存放区、钢件加工场分类是否合量,遮(垫)盖是否符和要求,标识是否清楚明白。

8、拦和站的地材堆放分仓清楚,设备外观是否干净、摆放是否规范,工完料净是否及时。

9、生活区环境卫生情况。便道通畅情况。

10、工地的赌博、打架、偷盗等现象。

六、技术员情况

1、技术员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稳定状况,个人情绪及要求。

2、仪器的保养,使用精度。

七、对不足之处拟处理措施

推荐第2篇:隧道工程单月工作总结

**隧道**月份工地工作总结

**隧道**月份,*******(开篇之词,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受到的嘉奖表扬批评惩罚)

一、完成进度情况

1、各分项完成情况,总进尺,日进尺。

2、各分项完成情况与上月比较(日进尺)。

二、影响或促进进度完成快慢的原因分析

1、工地各类机械设备和配件及数量、状况及操作手对进度的影响。

2、工地风、水、电的供应对进度的影响。

3、工地各类材料供应数量、质量对进度的影响。

4、工地班组人员的数量、操作熟练度、工人情绪、工人管理对进度的影响。

5、工地后勤保证对进度的影响。

6、施工措施方案、地质条件等对进度的影响。

三、完成工程造价情况

1、完成设计造价情况。

2、完成变更造价情况。

3、项目部计价情况。

4、与项目部计价存在的问题。

四、材料节省成本情况

1、喷射砼的回弹料控制情况。

2、钢材以小替大使用,节省情况。

3、配合比的合理性。速凝剂添加使用的实际情况。

4、防水板的搭接,松紧度,浪费情况

5、废旧材料的再次利用

五、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

质量:

1、开挖面的外观情况;超欠挖控制情况。

2、钢件的焊接质量,绑扎及安装质量。

3、喷射砼的外观。

4、二衬砼的外观。

5、沟槽的线型外观。安全施工:

1、有无亡人、重伤、重大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护栏、安全网是否按要求搭设。

3、安全用电。变配电装置的配备是否合理、安全,接零或接地是否按要求设置。电力线的安装是否整理、规范、合理,有无破皮、2 老化、漏电等。

4、氧气、乙炔使用时有无超过5米的安全距离。

5、机械操作手是否有违章操作等。车辆的刹车系统、灯光、喇叭等是否完好。是否按要求控制车速。

6、爆破施工、火工品的使用有无遵守安全规定。

7、有无酒后上班、穿托鞋上班、疲劳驾驶等现象。

8、安全及警告标志有无设置,是否合理。

9、生活区用电有无乱拉乱接、私自用电炉现象。文明施工:

1、洞内风水管线的布设是否直顺。

2、洞内的通风及照明情况,是否空气顺畅,亮度充足、均匀。

3、风袋的挂设和保持是否正常,是否破损,破损处是否得到及时的修理。

4、洞内地面是否平整,保洁是否良好,施工通道是否畅通,有无烂泥、碎渣、积水。

5、工序结束,是否做到工完料净,有无浪费现象。

6、材料、机具、机械设备是否摆放整齐。

7、材料存放区、钢件加工场分类是否合量,遮(垫)盖是否符和要求,标识是否清楚明白。

8、拦和站的地材堆放分仓清楚,设备外观是否干净、摆放是否规范,工完料净是否及时。

9、生活区环境卫生情况。便道通畅情况。

10、工地的赌博、打架、偷盗等现象。

六、技术员情况

1、技术员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稳定状况,个人情绪及要求。

2、仪器的保养,使用精度。

七、对不足之处拟处理措施

推荐第3篇: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施工现场操作和参观,了解隧道工程结构和施工的基本工序和施工方法。通过现场操作和学习,掌握监控量测的基本内容和监测方法,以及基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隧道工程结构的进一步认知。

二、实习时间

2011年7月11日~7月14日

三、实习地点

石家庄新客站地铁预留工程,市政隧道。

四、实习内容

I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市政隧道,了解了隧道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法。

(一)、隧道结构是地下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地层的类别、使用功能和施工技术水平等进行选择。。其结构形式主要有半衬砌结构、厚拱薄墙衬砌结构、直墙拱形衬砌结构、曲墙结构、复合衬砌结构和连拱隧道结构等形式。 1)半衬砌结构 在坚硬岩层中,,若侧壁无坍塌危险,仅顶部岩石可能有局部滑落时,可仅施作顶部衬砌,不作边墙,只喷一层不小于20mm厚的水泥砂浆护面,即半衬砌结构。

(二)、我们所参观的隧道采用的是台阶法施工工艺。

山岭隧道围岩软弱段(Ⅳ、Ⅴ级及土质)及城市地铁暗挖隧道(土层或土夹石)采用台阶法。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一般设有超前支护结构,施工时,根据围岩情况,采用钻爆法或人工开挖,施工后及时支护。施工总原则是“管超前、短进尺、紧支护、早封闭、快衬砌”。台阶法按上台阶超前长度分为长台阶法(台长50m以上)、短台阶法(台长5~50m)和微台阶法(台长3~5m)三种。

采用长台阶时,上下部可部署较大型设备平行作业,设备不足时,也可交替作业。隧道较短时,可在上台阶贯通后开挖下台阶,施工干扰少,可进行单工序作业。

1、施工程序

(1) 先施工拱部超前支护结构,完成注浆加固

(2) 开挖上台阶(全部开挖或留核心土)

(3) 施工上台阶锚杆、钢筋网、钢架、喷砼

(4) 上台阶完成支护后,开挖核心土或开挖下台阶,并在两侧预留马口支撑拱部支护结构。

(5) .单侧超前开挖下台阶马口,并及时施工边墙支护结构成环

(6) 开挖并浇注仰拱

(7) 铺设防水层

(8) 全断面衬砌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

(1) 上台阶开挖前,先进行超前支护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2) 上下台阶开挖施工时,严格控制循环进尺,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的方案。

(3) 支护施工紧跟开挖,拱部及边墙在开挖后及时进行。

(4) 上下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后,根据监测情况,适时安排衬砌施工,确保安全。

(5) 下台阶开挖时,留设边墙马口,开挖分侧进行,单侧超前不少于完成边墙支护结构使全断面支护结构及早成环。

10m,开挖后时II最后我们参观的是石家庄新客站地铁预留工程。

未来的新客站将融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等于一体,成为石家庄最大的交通枢纽。新客站的站区内将有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引入,其中2号线南北走向,3号线东西走向,为方便换乘,地铁车站将与石家庄新客站结合设置。 地铁车站为地下三层

新客站分为东西两个广场,轨道交通2号线位于东广场下方,轨道交通3号线中穿铁路站房。地铁站厅位于东广场下方,两站“T”型换乘,地铁车站客流与铁路客流不交叉。

其中地下一层为公共站厅层,地下二层为3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2号线站台层。届时,乘坐火车的出站客流可到正对地铁站厅的换乘大厅(位于地下一层),在这里可选择到地铁、到停车场和直接出地面三种方向进行分流。其中

换乘地铁的乘客,可到地下三层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到地下二层换乘轨道交通3号线。而乘坐地铁的出站客流,出站后可选择前往停车场、通过楼扶梯到地面买票换乘铁路,也可直接通过楼扶梯上至高架候车室。 规划中的石家庄2号、3号地铁线

2号线:都市区南北向骨干线,北起正定新区,经过正定老城后,沿着胜利大街进入主城区,过北二环后,线路改为沿建设大街继续向南延伸,经建胜路,转至新客站,与东西向的3号线形成“T型”换乘站。2号线全长33.7公里,在南北石环的绿化隔离带里设车场。

3号线:都市区东西向骨干线。西延鹿泉,东连藁城。在中心城西起西石环,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着中华大街南行至新客站西广场。 3号线中心城段长38公里,为便于分期实施,除在西三环外预留车场外,在京珠高速公路的绿化隔离带里设置一处车场。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得工地实习,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对道路和隧道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通过现场的知识积累才能达到技能的精通和理论知识的更加完善和实用,并且不断的将现在所学到的实践经验应用到理论学习中去,不断进一步的完善自己。

推荐第4篇: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绪论 基本知识

隧道:指修建在地层中断面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地下通道。

主要用途:交通运输通道、水流通道。

隧道分类

按穿越障碍或作用分: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地下铁道。

按深度:深埋隧道、浅埋隧道。

按地质:土质隧道、石质隧道。

隧道施工方法:明挖法、暗挖法。

暗挖法:矿山法、掘进机法、盾构法。

明挖法适用于浅埋。

我国相继修建的隧道基本是在“新奥法”原理指导下设计和施工。

第一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围岩

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土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或土体。

我国围岩分级法

稳定性由好到差分6级。节理由不发育到很发育,风化程度由不风化到全风化,岩层厚度由厚到薄。

考虑3方面因素: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岩石强度、地下水。

围岩压力: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的岩体和支护结构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

围岩压力分类:松动压力、变形压力、膨胀压力、冲击压力。

松动压力: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围岩成拱作用

天然拱(平衡拱):坑道开挖后,如果任由其变形、松动或坍塌,最后在坑道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拱形洞穴。

成拱作用:天然拱上方的一部分岩体承受着上覆地层的全部重力,并将重力向两侧传递下去。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

时间、支护、爆破、坑道埋深、坑道的尺寸与形状因素。

隧道深浅的判断原则

Hp=(2~2.5)ha Hp >H浅埋Hp

第二章 隧道构造

铁路隧道结构:主体建筑物、附属建筑物。

主体建筑物:洞身衬砌、洞门。

附属建筑物:避车洞、防排水设施、电力及通讯设施、运营通风建筑物。

隧道净空

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

限界:一种规定的轮廓线,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机车车辆限界: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

基本建筑限界:指全国铁路线上所有的建筑物都不允许侵入的轮廓线,保证建筑物和设备不损坏。

隧道建筑限界: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部的轮廓线。

直线隧道净空:除了满足限界要求,还考虑压力作用等因素。

直线隧道净空>隧道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原因

1.车辆过曲线时本身不能随线路弯曲而保持矩形,因此车辆两端向外偏移,中间向内偏移。

2.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内弯曲。

W1=d1+d2=

W2=d3W=w1+w2

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的衔接方法

圆曲线按规定,缓和曲线分两段,自圆曲线起点至缓和曲线中点,并向直线方向延伸13米,采取全加宽(w),然后缓和曲线中点至缓和曲线终点,并向直线方向延伸22米,采用半加宽。

洞身衬砌结构类型:整体式混凝土衬砌、曲墙式衬砌、装配式衬砌、喷锚衬砌、复合式衬砌。

复合式衬砌:衬砌为两层或两层以上,最常用的外衬是喷锚支护,内衬是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洞门选择原则:早进晚出。

需注意: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和地表水汇集处;不破坏或少破坏地表坡面;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保证洞口结构物不致受到偏压。

洞门作用: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稳定边坡、仰坡;引地表流水;装饰洞口。

洞门形式:环框式、翼墙式、端墙式、柱式、台阶式、斜交式、喇叭式。

明洞:以明挖法施工修建的隧道,或在露天修建而有回填土覆盖的衬砌结构。适用于难以用暗挖法修建隧道时;中小滑坡、落石或泥石流等危害地段:线路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

棚洞:是一种框架结构。顶上不是拱圈而是平的梁板,内墙一般是重力式墩台结构,以抵挡山体的侧向压力。

运营隧道的通风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通风原因:排除有害气体、热量等,并引进新鲜空气。

推荐第5篇:隧道工程

隧道:不论用什么办法,修筑在地表以下,断面在2m2以上,修建在底层中,为了交通而修建的,接近水平的细长的,具有稳定使用面积的地下结构物。

隧道分类:越岭隧道,傍山隧道,城市隧道,水下隧道。

隧道长度:特长隧道-3000m-长隧道-1000-中隧道-500-短隧道。

隧道施工方法:山岭隧道-矿山法(钻爆法)、新奥法、掘进机法(TBM法),浅埋及软土隧道-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水底隧道-沉埋法和盾构法。

新奥法:以喷混凝土和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把坑道的支护和衬砌与围岩看作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既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又使支护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

公路隧道的特点:明暗适应性;边墙效应;多为双洞;断面大;形状扁平;需要通风照明;防水要求高;需要监控配套设施。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①隧道渗漏②衬砌开裂③界限受侵④衬砌结构与围岩结合不严密⑤通风、照明不良。

隧道结构构造有主题构造物:洞身衬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通风、照明、排水、消防、和通讯等。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隧道建筑界限、通风机其它功能所需的断面积。

隧道建筑界限是指为了保证在隧道中的安全行车,在一定的宽度、高度空间范围内任何部件不得侵入的界限。

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必须与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隧道位臵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越岭隧道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垭口附近穿越;傍山隧道宜向山侧内移,避免外侧洞壁产生偏压;选择洞口位臵时应早进洞晚出洞。

山岭隧道,公路从一个水系进入另一个水系要翻越期间的分水岭,为缩短里程,克服高差或地形障碍,往往要设臵越岭隧道,对可能穿越的垭口,一不同的纵坡、不同的隧道长度和展线方式,以及其他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寻求地质条件好、隧道长度较短、引线条件好、运营费用低、安全适用的最佳方案。

越岭隧道选址的原则:(1)优先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他附近的低垭口,因为这种垭口在两侧具备有良好的展线横坡时,一般越岭隧道方案较短。(2)虽远离总路线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发展条件的河谷,又不损失越岭高程的垭口。(3)隧道一般选择在分水岭垭口两边河谷高程相差不多,并且两边河谷平面位臵接近处。(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傍山隧道: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运行时间,通常采取截弯取直的办法,修建傍山隧道。傍山隧道一般埋深较浅,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洞口的作用: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汇集引离洞口附近的仰、边坡上的地表水;作为隧道的标志性建筑物,装饰洞口。

洞口位臵的选择原则: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边仰坡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处。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3—5m处。

(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这时洞口位臵选择余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臵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山隧道,更应注意。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门,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不小于45度),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线方向的开挖高度。

(6)长大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以及便道等的位臵。

(7)洞口附近有居民点时,考虑提前进洞,尽可能减少附近地上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环境(农业、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

(8)洞口路肩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包括浪高)以上0.5m,以免洪水浸入隧道。

(9)考虑通风设备排出的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解决办法。

(10)考虑设臵防雪工程、防风工程和防路面冻害工程的必要性。 衬砌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奶腐蚀性和抗冻性,还应价格便宜、就地取材、便于机械化施工。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锚杆与锚喷支护、石料和装配式材料。

洞身衬砌类型:直墙式衬砌、曲墙式衬砌、喷锚衬砌及复合式衬砌、圆形断面隧道、矩形断面衬砌。

隧道支护的主要方式:锚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及其他的组合 复合式衬砌的特点:可以满足初期支护施工作业及时、刚度小、易变性的要求,且与围岩密贴,从而能保护和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二衬后,衬砌内表面光滑平整,可以防止外层风化,装饰内壁,增强安全感。

洞门的作用:景观作用、调光作用、安全功能和防护功能-承受山体上压力和稳定边坡。

洞门形式: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削竹式洞门,遮光棚式洞门。 内部装饰的作用:改善隧道内环境,起诱导作用;提高墙面的反射率,增强照明效果;吸收噪音,增强防水功能;美化隧道内部环境。 路面材料性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应具有抵御含有化学物质的水的侵蚀能力;应具有较高的抗侧滑能力;应具有足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容易修补;路面漫反射率高,颜色明亮。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①隧道渗漏②衬砌开裂③界限受侵④衬砌结构与围岩结合不严密⑤通风、照明不良。

山岭公路隧道常见问题:大变形、塌方、滑坡、衬砌裂缝、突泥涌水、渗漏水。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有:地质因素-岩土结构状态、岩石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围岩的初应力状态;设计、施工因素-断面形状、大小和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炸药用量、支护时机和方式。

隧道工程的特点:优点:(1)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能耗。(2)节约地皮。(3)利于环境保护。(4)应用范围广;缺点:(1)造价高。(2)施工期限长。(3)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较差。

围岩压力是指由于围岩的变形挤压会各种破坏而作用在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围岩压力的生成机理:为保证坑道维持必要的净空和安全,坑道开挖后一般是必须进行支护的,也就是阻止坑道周围的围岩产生移动或下掉。被扰动后的围岩要移动或要变形,而支护结构要阻止其移动或变形,围岩就必会对支护结构施加力,这个力就是围岩压力。

围岩压力类型:垂直压力,侧压力,底压力,分别作用在支护的顶部、侧帮、及底部。

围岩压力分类:变形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

形变围岩压力:指由围岩塑性变形所引起的作用在支护衬砌上的挤压力。

松动围岩压力:指围岩中松动坍塌部分的岩块重量或他的分量对支护衬砌的压力。

冲击围岩压力:是指岩爆引起的压力。

膨胀围岩压力:指由于亲水性矿物组成的某些围岩吸水膨胀引起的形变围岩压力。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地质因素,包括初始应力状态、岩石力学性质、岩体结构面等;工程因素,包括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支护设臵时间、支护刚度、坑道形状等。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地质预报、不良地质及灾害地质超前预报、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警预报。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地质分析法、超前平行导坑预报法、超前水平钻孔法、物理探测法。

隧道不良地层: 富水断层破碎围岩、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黄土地质、岩溶地质、高地应力硬岩地质、煤系地层。

隧道施工的概念: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技术、管理的总称。

隧道工程的特点:隐蔽工程、工作面小、工期较长、施工环境差、施工受季节变换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闭。

隧道开挖方法: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分部开挖。

全断面法:按照隧道设计轮廓线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方法叫全断面法。

台阶法:将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部分进行开挖的施工方法叫台阶法。

分部开挖法:是把设计的隧道断面划分成若干部分,进行二次及其以上开挖,最后达到隧道设计开挖断面的一种施工方法

喷锚支护:是一种组合支护,它是将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锚喷支护工程特点:及时性、紧贴性、柔韧性、深入围岩内部加固、支护组合和设计时间的灵活性、密封性。喷锚支护加固作用:连锁作用、复合作用、增强作用

锚喷支护作用:支承围岩、加固围岩、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梁”、“悬吊”作用。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支撑围岩、“卸载”围岩、填平补强围岩、覆盖围岩表面、阻止围岩松动、分配外力。

掘进机法(盾构法)的施工特点、优点:安全、快速、经济、省工与降低劳动强度、排渣容易、施工简单方便、环境保护;缺点:成本大、对岩层变化的适应性差、断面适应性较差、作业率低、耗能大、不适宜中短距离隧道的施工。

隧道平面设计:隧道平面是指隧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投影。

.隧道由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物包括洞门和洞身衬砌,以及由于地形地质情况而需要在洞口地段接长的明洞。附属建筑物包括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电力、通信设施等。

隧道勘查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查、初步勘查、详细勘查

锚杆对围岩所起的力学效应主要的作用:联结作用、减跨作用、组合作用、整体加固作用。

衬砌内轮廓线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局部变形理论:

共同变形理论:把围岩视作弹性半无限体,考虑相邻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用纵向变形系数e和横向变形系数μ表示地层特征,并考虑粘结力c和内摩察角φ的影响。

温克尔假定:认为围岩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弹簧,每个弹簧表示一个小岩柱,认为应力σi和变形δi之间呈直线关系,即σ=Kδ,K为围岩弹性抗力系数。

现代支护理论(新奥法原则):

1、在决策地下工程修建方法,确定洞室分步开挖和暴露面大小,选择支护时机、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的时候要确保维护围岩稳定这一基本目标;

2、要把支护与围岩视作统一的承载结构,认真的研究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的机理和力学模型;

3、在围岩与支护的统一体中,围岩所占的比重最大,起的作用也最大,它是承载地应力的主体,对隧道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在隧道修建的全过程中药始终坚持监控测量,及时分析量测数据,描绘时态位移曲线,预测隧道的稳定性和最终位移,进行反馈分析。

隧道施工要点:硬岩软进,软岩硬进;及时发现,尽早处治;综合处治,治塌治水;地质预报,预测险情;加强监控,防于未然;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隧道施工原则有以下四条

爱护围岩:不损伤遗留围岩的固有支护能力,加强遗留围岩的支护能力;

重视环境:内部施工作业环境,外部隧道周边环境;

动态施工:

内实外美:四密实-喷射混凝土密实,二衬混凝土密实,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密贴,二衬混凝土与初衬支护密贴。

竖井:通常是指由地表竖直延伸到地中的筒形构造物。

竖井设计内容:包括井筒数目、井筒位臵、井筒深度、井筒形状和尺寸、井壁形式和支护厚度、井筒装配及断面形式、提升设备选型、井口的装配布臵和井底车场设计。

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可以分为洞内防水设计和洞内排水设计,隧道洞内防水措施主要包括围岩注浆堵水、复合防水层防水和衬砌混凝土防水;洞内排水措施主要有紧贴岩面和初支表面的Ω形弹簧排水管排水、环向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管和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山岭公路隧道排水:围岩-衬砌-排水管和环向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路基路面排水管沟-洞口排水沟渠。

防水板与止水带类型:外贴式、预埋式、内贴式。

隧道内有害空气物质:CO、烟雾、氮氧化物、丙烯醛、二氧化硫。

隧道通风方式:自然通风,适用于短隧道且交通量小,包括自然风和交通风(活塞风)-与交通量、车速有关:机械通风,包括纵向式(射流式、风道式和喷嘴式、带竖井的纵向式),半横向式(送风式、排风式),全横向式,混合式。

影响通风方式选择的因素:隧道长度,隧道交通条件,隧道地质、水文条件,隧道气候、气象条件。

长隧道照明区段划分: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

黑洞效应:汽车驶近较长隧道洞口时,虽然实际上洞口也有相当的亮度,但驾驶人仍然感到洞口很黑,像个“黑洞”,以致无法辨认洞口附近的情况,连障碍物也难以发现,这种现象称为“黑洞”效应。 黑框效应:从隧道外部去看照明很不充分的隧道入口,会看到黑洞(长隧道)及黑框(短隧道)现象,称之为黑洞效应及黑框效应;其危害是使司机造成视觉的反差,难以辨认障碍物,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眩光效应:汽车驶离隧道洞口时,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至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 眩光分为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

亮度曲线:沿道路轴线,由入口洞外的接近段经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直到出口段,驾驶人在白天所需要的路面亮度变化曲线。

推荐第6篇:隧道工程安全员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工程安全员个人工作总结 进海河隧道工作转眼已经整整 1 个年了,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工地,热爱着本职工作。它不仅仅是因为给了我生存的空间,更因为给了我希望,给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现对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自去年 12 月,我加入安全环保部,我的岗位本职是安全员,这 1 年主要任务是:“ 协助 尚部长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决定、条例,扎实作好安全培训工作 , 在管理中敬业爱岗,严谨安全意识,对安全意识淡薄、经验不足、怕麻烦、惰性思想作祟的 施工人员经行安全教育 。在 尚部长 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对辖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职能监督,在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中,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 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每 周 对 工地实施一次大型检查, 对 各种安全隐患 进行分类 并 落实督促 施工队 组进行 整改 。 另外还有 积极主动 帮助施工队进行机械备案、机械检查,现场文明施工检查并 牵头做好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安全大检查活动 ” 。 刚开始从事安全工作时,工作经验基本上是没有,在工作中存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业务,我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安全知识来充实自己,在尚部长的培训教育下并结合日常工作锻炼,终于逐渐称为一个合格的安全员。

推荐第7篇:隧道工程工作汇报

隧道工程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一、工程概况

宜昌穿越长江隧道全长约1390m,两端设有出发井、接收井。本工程于XX年4月开工,目前完成了管片生产、出发井浇注;盾构掘进成巷135环(162m+1m)。

本工程由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承担施工,重庆中庆监理工程公司实施监理。

二、质量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首先从人员上进行控制:对监理、施工单位到场管理人员的资质、上岗证进行核查,特殊工种人员现场随时抽检,是否持证上岗。其次从管理制度、体系上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是否正常运转、各级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是否遵守有关质量管理制度。第三,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现场有关的质量检查验收监理是否按程序进行,施工所用材料是否合格、设备是否完好,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检。参加工地例会和专题例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第四,对工程资料进行检查,是否及时、完整。

三、进度管理

检查施工分解计划与总计划的相符性;实际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完成。

四、合同管理

检查监理、施工单位是否满足合同约定的要求,是否按合同执行。工程计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计量规则。

五、组织协调

在前期或施工中,为了不影响施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当地机构或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有关项目事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XX年2月1日

推荐第8篇:隧道工程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一、工程概况

宜昌穿越长江隧道全长约1390m,两端设有出发井、接收井。本工程于2006年4月开工,目前完成了管片生产、出发井浇注;盾构掘进成巷135环(162m+1m)。

本工程由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承担施工,重庆中庆监理工程公司实施监理。

二、质量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首先从人员上进行控制:对监理、施工单位到场管理人员的资质、上岗证进行核查,特殊工种人员现场随时抽检,是否持证上岗。其次从管理制度、体系上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是否正常运转、各级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是否遵守有关质量管理制度。第三,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现场有关的质量检查验收监理是否按程序进行,施工所用材料是否合格、设备是否完好,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检。参加工地例会和专题例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第四,对工程资料进行检查,是否及时、完整。

三、进度管理

检查施工分解计划与总计划的相符性;实际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完成。

四、合同管理

检查监理、施工单位是否满足合同约定的要求,是否按合同执行。工程计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计量规则。

五、组织协调

在前期或施工中,为了不影响施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当地机构或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有关项目事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007年2月1日

推荐第9篇:《隧道工程》教案

第1章 绪 论

1.1 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1 什么是隧道?

隧道是指一种修建在地层中的地下工程建筑物 公路隧道是指专供公路运输使用的地下工程结构物 2 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

(1) 重要性:交通是国家基础建设重要的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必要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快速畅通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 紧迫性: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还很少(2001年底近2万公里),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造成各种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和交通公害等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阻碍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隧道工程的发展概况 (1)隧道的发生和发展历史 (2)隧道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3 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难题 (1) 隧道工程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已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山区延伸,公路隧道的数量和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交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交通事业方兴未艾,隧道事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 (3) 隧道工程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与环境保护、非爆破的机械化施工、设计可靠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难题: 合理、使用安全等方面。

1.2 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

隧道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介绍按照用途、长度、断面分类 1 按照用途分类: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城市隧道和矿山隧道 (1)交通隧道

公路隧道—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铁路隧道—-专供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水底隧道—-修建于江、河、湖、海、洋下的隧道,供汽车和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地下铁道—-修建于城市地层中,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火车运输的通道。 航运隧道--专供轮船运输行驶而修建的通道。 人行隧道-专供行人通过的通道。 (2)水工隧道

引水隧道-是将水引入水电站的发电机组或水资源的调动而修建的孔道。

尾水隧道—用将水电站发电机组排出的废水送出去而修建的隧道。

导流隧道或泄洪隧道—水利工程中疏导水流并补充溢洪道流量超限后的泄洪而修建的隧道。

排沙隧道——它是用来冲刷水库中淤积的泥沙而修建的隧道。 (3)市政隧道

给水隧道一为城市自来水管网铺设系统修建的隧道。

污水隧道—为城市污水排送系统修建的隧道。

管路隧道一为城市能源供给(煤气、暖气、热水等)系统修建的隧道。 线路隧道—为系统修建的隧道。

人防隧道一是为战时的防空目的而修建的防空避难隧道。 (4)矿山隧道

2 公路隧道按照长度的分类 (1) 特长隧道:L3000m

(2) 长 隧 道:3000mL1000m (3) 中 隧 道:1000L500m (4) 短 隧 道:L500m 3 按照隧道断面积

(1) 特大断面隧道(100m2以上) (2) 大断面隧道

(50~100m2) (3) 中等断面隧道(10~50 m2) (4) 小断面隧道

(3~10 m2) (5) 极小断面隧道(3 m2 以下) 思考题

1.什么叫隧道?试从隧道的广泛用途论述学习、研究与发展隧道技术的重要意义。2.在交通线路上修建隧道的意义?

第2章 隧道的勘察

隧道勘察的目的,是在于查明隧道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隧道施工和运营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2.1 隧道勘察的几个阶段

隧道勘察阶段的划分应与公路设计阶段相适应,一般分为(1)可行性研究勘察,(2)初步勘察,(3)详细勘察。 1 可行性研究勘察 2 初步勘察

初勘是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在初步选定的路线内进行勘察,其任务是满足初步设计对资料要求。重点勘察不良地质地段,以明确隧道能否通过或如何通过。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3 详细勘察

(1) 详勘的目的: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设计资料,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2) 详勘的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取得必需的工程地质的数据,为确定隧道位置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3) 详勘工作步骤: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

2.2 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

1 收集研究即有资料

收集的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地域地质资料,如地层、地质构造、岩性、土质等;

(2)地形、地貌资料,如区域地貌类型及主要特征,不同地貌单元与不同地貌部位的工程地质评价等;

(3)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如地下水的类型、分带及分布情况,埋藏深度、变化规律等;

(4)各种特殊地质地段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发育程度与活动特点等;

(5)地震资料,如沿线及其附近地区的历史地质情况,地震烈度、地震破坏情况及其与地貌、岩性、地质构造的关系等;

(6)气象资料:如气温、降水、蒸发、温度、积雪、冻积深度及风速、风向等;

(7)其它有关资料,如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8)工程经验、区内已有公路、铁路等其它土建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等。 2 调查与测绘

调查与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和访问,对隧道通过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全面研究,将查明的地质现象和获得的资料,填绘于有关的图表与记录本中,这种工作统称为调查测绘(调绘)。 (1)工程地质调查

(2)工程地质测绘

测绘的比例尺可在以下范围内选用:可行性研究阶段1:5000—1:50000, 初勘阶段

3 1:2000—1:10000,详勘阶段1:200—1:2000 。下面分两种情况说明。

无航测资料时:工程地质测绘主要依靠野外工作,为此需要讲究测绘方法与量测精度,以求用较少的工作获得符合要求的结果。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对观察点、地质构造及种地质界线等的标测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目测法。 ②半仪器法。

③仪器法。

有航摄资料时:

a)主体镜判释

b)实地调查测绘

c)绘制工程地质图。 (3)调查测绘内容

基本内容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类型、成因、特征与发展过程:地形、地貌与岩性、构造等地质因素的关系;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

地层、岩性:地层的层序、厚度、时代、成因及分布情况;岩性、风化程度及风化层厚度;

地质构造:断裂、褶曲的位置、构造线走向,产状等形态特征和地质力学特征;岩层的产状和接触关系,软弱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及其与路线的关系,对路基的稳定影响等。

第四纪地质: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土的物理、水理、化学、力学性质;特殊土及地区性土的研究和评价。

地表水及地下水:特殊地质、不良地层

地震:根据沿线地震基本烈度的区域资料,结合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通过访问、确定≥7度的地震烈度界线。

工程经验:对所在地区既有地下工程及其它建筑物的稳定情况和工程措施进行调查访问,以便借鉴。

2.3 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

1挖探

坑探——用机械或人力垂直向下掘进的土坑,或者称为试坑,深者称为探井。

槽探——挖掘成狭长的槽形,其宽度一般为0.6—1.0米,长度视需要而定, 2简易钻探

简易钻探是工程地质勘探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工具轻、体积小、操作方便,进尺较快,劳动强度较小。缺点是不能采取原状土样或不能取样,在密实或坚硬的地层内不易钻进。 2钻探

根据钻进时破碎岩石的方法,钻探可分为:

1) 冲击钻进

2) 回转钻进

3) 冲击回旋钻进

4) 振动钻进 3地球物理勘探

凡是以各种岩土物理性质的差别为基础,采用专门的仪器,观测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场

4 变化,来判断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统称为物探。

2.4 地质勘察

山岭隧道是修建在天然地层中的建筑物,它从位置选择到具体设计,直到施工,均与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

地质条件包括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程度,隧道所处深度及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地层含水程度、地温及有害气体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影响等。 1初步勘察

初勘应提交的资料

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对地质工作作一扼要叙述,并作出评价。  提出对隧道初步设计的各项建议及以后详测应进行的工作。

 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图上应填绘物探、钻探等平面布置及挖探点位置,比例尺:1:2000~1:5000。

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图中应标明勘探点,若进行震探时,则应标明岩层的弹性纵波波速,比例尺1:500~1:5000;竖1:200~1:1000。

 洞口、洞身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应标明勘探点,若进行震探,则应标明岩层的弹性纵波波速,比例尺为1:200~1:500。  提供钻孔地质柱状剖面图;试验资料汇总表;

 航空照片地质解释资料及工程地质照片、野外素描图等;

 严重影响隧道方案的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地区,应编制专项资料。 2详细勘察

详勘应提交的资料:

 详勘说明书,根据详勘提出对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建议;

 地质详勘成果书,包括地质平面图及剖面图,重大地质问题的评介;  钻探、试验资料整编等。 思考题

1.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在目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及提交的资料等方面有何要求? 2.什么是物探,有何优、缺点? 3.环境评价主要应完成哪些工作?

第3章 隧道总体设计

3.1 隧道选址

 根据地形图和调查资料,通常在多个路线方案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条线。  隧道方位选择。长大隧道通风、照明及养护管理费用较大。  隧道标高的选择。

 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施工的难易、使用费以及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 3.1.1

越岭隧道选址

通过山岭、重丘区的长大干线公路往往要翻越分水岭,线路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一)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选择:

1、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2、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较短;

3、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

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二)越岭隧道标高选择

在越岭位置选定后,越岭标高影响展线及越岭隧道方案:

1、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增加,运营条件差;

2、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工期长,运营条件较好。

3、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三)越岭隧道选址尚应考虑以下原则:

1、逢山穿洞,宁长勿短,早进晚出--避免洞口深挖;

2、宁里勿外,宁深勿浅,避软就硬--避免不良地质;3.1.2

傍山隧道选址

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常修建傍山隧道。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

(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3.1.3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 研究地质条件的重要性

 常见不良地质条件有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下水发育等地质条件。

3.1.4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安全。选择时要结合洞

6 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处。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3—5m处

(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这时洞口位置选择余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山隧道,更应注意。

(6)长大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以及便道等的位置。

(7)洞口附近有居民点时,考虑提前进洞,尽可能减少附近地上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环境(农业、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

(8)洞口路肩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包括浪高)以上0.5m,以免洪水浸入隧道。

(9)考虑通风设备排出的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解决办法。

(10)考虑设置防雪工程、防风工程和防路面冻害工程的必要性。

总之,隧道洞口和洞身是不可分的整体,在位置选择时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同样的重视。

3.2 隧道的几何设计

 隧道由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两部分组成。

 主体建筑物包括洞门和洞身衬砌,以及需要在洞口地段接长的明洞。  附属建筑物包括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电力、通信设备等。  隧道的几何设计主要是汽车行驶与隧道各个几何元素的关系,常把隧道中心线解剖为隧道的平面,纵断面及净空断面来分别研究。

3.2.1

隧道的平面设计

1、隧道平面设计:隧道平面是指隧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隧道是线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公路一样,线形至少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2、应适当提高线形标准。因隧道内运营和养护条件明显比洞外差。

3、具体原则:

(1)原则上采用直线,避免曲线;

(2)当必须设置曲线时,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平面曲线半径。

4、曲线隧道的不利因素: (1) 行车视距问题;

(2) 加宽断面问题,造成变截面隧道,施工难度大; (3) 曲线隧道内装修复杂;

(4) 增加通风阻抗,对自然通风不利; 3.2.2

隧道纵断面设计

1、隧道纵断面:沿隧道中心线展开的垂直面上的投影。

2、纵坡类型: (1) 人字坡隧道 (2) 上行单坡隧道 (3) 下行单坡隧道

3、控制隧道纵坡大小的主要因素

(1) 通风问题 (2) 排水问题

4、纵坡坡度大小及其影响

(1) 隧道纵坡坡度范围:0.3%--3% (2) 纵坡坡度与通风的关系,要求1%以下,大于2%,排量迅速增加; (3) 与排水的关系,纵坡越大水流越快;

(4) 纵坡坡度与施工运营的关系,采用大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 (5) 综合通风和排水考虑,纵坡为不防碍排水的缓坡为宜; 3.2.3

隧道横断面设计 3.2.4

隧道接线

1、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驶安全

2、注视点和注视时间

3、隧道两端平面线形与道路线形相一致的最小长度有规定。

3.3 衬砌内轮廓线及几何尺寸拟定

 什么是隧道衬砌:是一种超静定支护结构。

 衬砌断面设计: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和厚度三个问题。

 设计内轮廓线的原则:衬砌的内轮廓线应尽可能地接近建筑限界,力求开挖和衬砌的数量最小。衬砌内表面力求平顺,还应考虑衬砌施工的简便。

 隧道衬砌断面的轴线:应当尽量与断面压力曲线重合,使各截面主要承受压应力。  隧道衬砌厚度:随所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并且与隧道的跨径,荷载大小,衬砌材料以及施工条件等有关。

3.3.1衬砌断面

(1)衬砌内轮廓线: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2)衬砌外轮廓线:指为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或称最小衬砌厚度)的外缘线。

(3)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 3.3.2 公路隧道衬砌内轮廓线的求法

(1)圆形断面的作图

确定道路隧道内轮廓线时,以公路建筑限界为基准,并附加上通风所需要的断面。 (2)直墙式衬砌断面

(3)曲墙式衬砌断面(顶板以上设置通风道时) 3.3.3衬砌断面几何尺寸的拟定

3.4 道路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

道路隧道勘测设计的成果是相应的设计文件,应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隧道勘测规程》的要求进行。

定测结束后应提出隧道勘测说明书,其内容如下:

1.沿线隧道概况及自然概况;

2.工程地质(包括地震烈度资料)及水文地质情况;

3.气象、环境和有关政策法令情况;

4.施工条件;

5.隧道方案;

6.对运营通风、运营照明和防排水方式的选择建议;

7.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建议,有关协议、纪要等;

8.隧道线路方案平面图;

9.隧道线路地质平面图;

10.隧道纵断面图;

11.隧道洞口地形平面图;

12.洞口纵、横断面图;

13.辅助坑道及运营通风风道工程所需地形,纵横断面图;

14.明洞纵横断面图:

除上述资料外,对长大隧道或复杂的隧道应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成果附于说明书之后。

思考题

1.不良地质地段隧道选址时,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2.隧道平面、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什么是隧道建筑限界?

4.隧道接线的平面及纵断面线形有何要求? 5.什么是衬砌内轮廓线,外轮廓线,实际开挖线?

第4章 隧道结构构造

公路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附属构造物是主体构造物以外的其它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蓄发电、通风、照明、通讯、安全等而修建的构造物。

4.1 洞身衬砌

4.1.1

衬砌结构的类型

出现各种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的结构类型,大致有下列几类。 1.直墙式衬砌 2.曲墙式衬砌

3.喷混凝土衬砌、喷锚衬砌及复合式衬砌 4.偏压衬砌 5.喇叭口隧道衬砌 6.圆形断面隧道 7.矩形断面衬砌 4.1.2

支护结构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支护结构通常分为初期支护(一次支护)和永久支护(二次支护、二次衬砌)。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

4.2 洞门

4.2.1

概述

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其作用是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引离地表流水,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洞门也是标志隧道的建筑物。

洞门附近的岩(土)体通常都比较破碎松软,易于失稳,形成崩塌。为了保护岩(土)体的稳定和使车辆不受崩塌、落石等威胁,确保行车安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洞门型式。洞门是各类隧道的咽喉,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还应适当进行洞门的美化和环境的美化。

山岭隧道常用的洞门型式主要有端墙式、翼墙式和环框式;水底隧道的洞门通常与附属建筑物,如通风站,供、蓄、发电间,管理所等结合在一起修建,城市隧道既可能是山岭隧道,也可能是水底隧道,不过一般情况下交通量都比较大,对建筑艺术上的要求也较高。

道路隧道在照明上有相当高的要求,为了处理好司机在通过隧道时的一系列视觉上的变化,有时考虑在入口一侧设置减光棚等减光构造物,对洞外环境作某些减光处理。这样洞门位置上就不再设置洞门建筑,而是用明洞和减光建筑将衬砌接长,直至减光建筑物的端部,构成新的入口。 4.2.2

洞门型式 1.端墙式洞门 2.翼墙式洞门 3.环框式洞门 4.遮光棚式洞门

10 4.2.3

隧道洞门构造

4.3 明洞

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用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常称明洞。

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既作为地面建筑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明洞净空必须满足隧道建筑限界要求,洞门一般作成直立端墙式洞门。

明洞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经济、运营安全及施工难易等条件进行选择,采用最多的是拱形明洞和棚式明洞; 4.3.1

拱形明洞

隧道进出口两端的接长明洞或在路堑边坡不稳定地段修建的独立明洞等,多采用拱形明洞的形式。 拱形明洞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压力和侧压力。其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路堑对称型

(二)路堑偏压型

(三)半路堑偏压型

(四)半路堑单压型

4.3.2

棚式明洞

当山坡坍方,落石数量较少,山体侧压力不大,或因受地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4.3.3

明洞基础

明洞基础应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当基岩埋深较浅时,基础可设置于基岩上;当基础位于软弱地基上时,基础可采用仰拱,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底板等结构。外墙基础趾部,应有一定的嵌入深度并应设在冻结线以下0.25m,且保证一定的护基宽度。

明洞基础应遵守隧道衬砌基础的有关规定。当两侧边墙地基软硬不均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以免引起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陷,使明洞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可采取下述措施:(1)基岩不深时可加深基础,设置于基岩上;(2)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仰拱;(3)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修筑整体式基础;(4)亦可采用桩基或加固地层等措施。

4.3.4

明洞填土

明洞顶设计填土厚度,应根据山坡病害的情况,预计明洞顶可能出现的坍塌量及将来明洞所要起的作用来确定。

4.4 竖井、斜井

一般隧道开挖是从两洞口或从其中一个方向洞口进行。但在长大隧道因工期限制、经济、施工、地形、环境等条件,有必要分成几个工程区段进行施工,多数情况下要设工作坑道。

工作坑道按坡度区分为横洞、斜井、竖井和平行导坑。选择那种形式,决定于地形、地质、工期,运输能力,设置地点的当地条件。

竖井与斜井比较,当高差相同时,长度约为斜并的1/4左右,在遇不良地质和涌水等机率低时,是有利的。但是从运输效率方面比起斜井来,就需加大断面才能满足。而且对于大型机械进入也较困难。另外开挖中处理涌水也困难,开挖能力受地质和涌水状况变化影响大。除作业中的堕落,落石等外,在隧道主坑道开挖时万一出现大涌水,停电等事故时,安全度均较低。因此应考虑这些因素后,才决定采用斜井或是竖井。

竖井、斜井除作为施工作业坑道外,常使用于公路隧道的通风井;水底隧道的扬排水

11 和维修保养通道;扬水式发电站的调压水槽和压力管道闸门等。 4.4.1 竖井

竖井的位置选择必须考虑地形、地质,与主坑道的衔接,完工后的处理等条件来决定。特别是设在山谷部分的竖井多数延长短,要研究防止井口附近地表水和泥沙的流入措施。 4.4.2

斜井

确定斜井位置时,考虑以下因索:洞口设置在地形简单,地质良好,涌水量不大,能保证洞外碴罐、卷扬机安装等洞外设备布置的用地需要;与主坑道连接要合适,长度尽可能短,能提供适合运输方式的坡度。 4.4.3 使用于通风的竖井

公路隧道通风设备的规模的决定,是以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即对生理上有害的一氧化碳和走行上产生视觉障碍的烟雾为对象的,因此随着隧道长度和交通量的增加,所需通风设备的送风量也增加。

4.5 内装、顶棚及路面

4.5.1内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在道路隧道中必须采取措施,使墙面亮度在长期的运营中保持在必要的水平以上,墙面须用适当的材料加以内装处理。以改善隧道内的环境,提高能见度和吸收噪声。

通常用于隧道的张贴内装材料有:

块状混凝土材料

其表面粗糙,容易污染而且不好清洗,但衬砌表面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设置,比较经济。

饰面板、镶板等质地致密材料

不容易污染,清洗效果好,洗净率高。板背后的渗漏水很隐蔽,既使外露也容易洗净。各种管线容易在板背后隐蔽设置。板背后的空间有利于吸收噪声。

瓷砖镶面材料

表面光滑,容易洗净且效果良好;要求衬砌平整,以便镶砌整齐;隧道漏水部位可以考虑用排水管道疏导;镶面后面可以埋设小管线;但这种材料没有任何吸声作用。

油漆材料

比块状混凝土材料容易清洗,但不及其它两种材料,对衬砌表面要求很高,需要压光、平整;隧道不能有漏水现象,浸湿的油漆损坏很快;这种材料也没有吸声作用。 4.5.2

顶棚的反射率对提高照明效果有利,经过顶棚的反射光使路面产生二次反射,能明显的增加路面亮度。顶棚用漫反射材料可以避免产生眩光,其颜色的明亮程度直接影响到路面亮度,所以应该是浅色的,但是又应有别于墙面,在色调和饱和度上可以有所不同。 4.5.3 路

对隧道内路面的讨沦是在其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作为特殊要求,有以下各点:

1.路面材料应具有抵御水的冲刷和含有化学物质的水的浸蚀能力。尤其地下水可能为承压水时,更为突出。路面的坡度应能迅速排除清洗用水。

2.因为车辆在隧道内的减速及制动次数较高,横向抗滑要求更高,以确保车体横向稳定。

3.容易修补。

4.路面漫反射率高,颜色明亮,才能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路面作为发现障碍物的背景,比墙面和顶棚有更大的、关键性的作用。

路面材料主要有两种,即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反射率较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横向抗滑性好,是过去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最大缺点是产生裂缝时不容易修补,更换时要停止交通。在高寒地区还要受到防滑链的损害,必需考虑设置磨耗层。沥青路面的反射率较低,为了改善路面亮度,需要在面层加入石英和铝的混合物。有的加人浅色石子和氧化钛做填充料。

4.5.4 噪声的消减

隧道内的混响时间(噪声源发音瞬间的声能衰减到1/106。时所需时间,即衰减60分贝所需时间)为洞外的数千倍。而洞外仅为数百分之一秒。对于交通量大的重要隧道,往往需要设置应急电话等安全设备,这种隧道,噪声至少应当控制在可以用电话与管理所通话的程度。

噪声水平(SL)与汽车交通量(N)之间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SL=181gN十13(dB)

(4.5.1)

式中:N——小时交通量(辆/h)。

4.6 隧道的防水与排水

水,不仅是影响隧道正常施工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隧道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我国隧道工作者已总结出“截、堵、排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并以模筑混凝土衬砌作为防水(堵水)的基本措施。

截,就是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疏导截流,使不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

堵,就是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以其它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人隧道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注浆堵水措施。堵水措施可以较好地保护地下水环境。

排,就是人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

思考题

1.整体衬砌,复合式及锚喷衬砌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洞门有何作用,有哪些洞门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地质条件? 3.什么是明洞?明洞有哪几种类型? 4.明洞基础和顶土有些什么要求? 5.什么情况下,要考虑采用斜井和竖井? 6.如何做好隧道的防水与排水?

13 第5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因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反映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标。

隧道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5.1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强度,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风化程度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5.1.1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

围岩分级的指标,主要考虑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或其组合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单一的岩性指标 2.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 3.复合指标 5.1.2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

国内外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较多,所采用的指标也不同,但都是在隧道工程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人们对隧道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其围岩分级方法也在逐步深化和提高。发展过程大体有以下几类型:

1.按岩石强度为单一岩性指标的分级法

2.按岩体构造和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法

3.与地质勘察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法

4.多种因素的组合分级法

5.以工程对象为代表的分类法

5.2 围岩压力的确定

5.2.1 围岩压力的概念

5.2.2围岩压力的产生

围岩压力的产生是隧道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力学特征,隧道是在具有一定的应力历史和应力场的围岩中修建的。所以,围岩的初始应力场的状态极大地影响着在其中发生的一切力学现像,这是和地面工程极其不同的。

(一)围岩的初始地应力场

通常所指的初始应力场泛指隧道开挖前岩体的初始静应力场,它的形成与岩体构造、性质、埋藏条件以及构造运动的历史等有密切关系。在隧道开挖前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应力场中修建隧道就必须了解它的状态及其影响。

(二)隧道开挖后的应力场

隧道的开挖,移走了隧道内原来受力的部分岩体,破坏了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围岩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变为变动的状态。围岩力图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其应力和应变开始一个新的变化运动,运动的结果,使得围岩的应力重新分布并向开挖的隧道空间变形。 隧道的开挖,破坏了围岩原有的平衡,产生了变形和应力重新分布。但是这种变化发展不

14 是无限的,它总是为了达到新的平衡而处在一种新的应力状态中。 5.2.3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围岩压力的确定目前常用有下列三种方法: 1.直接量测法

2.经验法或工程类比法 3.理论估算法

(一) 深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二)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三)围岩应力的现场量测

5.3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隧道围岩分级的是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程度的分级和评价。构成围岩分级的前提是大量的隧道工程实践,在归纳、统计分析类似地质条件的基础,通过定量和定性确定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就得到隧道围岩的分级。因此,围岩分级的因素,也就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5.3.1地质因素的影响

5.3.2施工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

1.围岩的初始应力场的基本概念,如何评价初始应力场? 2.围岩完整性包括什么内容?在围岩分级中的作用?

3.决定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认识这些因素的影响? 4.为什么要进行围岩分级和怎样进行围岩分级? 5.隧道各阶段围岩分级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不同?

第6章 隧道结构计算

6.1 概 述

6.1.1

局部变形理论是以温克尔(E.Winkler)假定为基础的。它认为应力(i)和变形(i)之间呈直线关系,即iki,k为围岩弹性抗力系数。这一假定,相当于认为围岩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弹簧,每个弹簧表示一个小岩柱。虽然实际的弹性体变形是互相影响的,施加于一点的荷载会引起整个弹性体表面的变形,即共同变形。但温克尔假定能反映衬砌的应力与变形的主要因素,且计算简便实用,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共同变形理论把围岩视为弹性半无限体,考虑相邻质点之间变形的相互影响。它用纵向变形系数E和横向变形系数表示地层特征,并考虑粘结力C和内摩擦角的影响。但这种方法所需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较多,而且计算颇为繁杂,计算模型也有严重缺陷,另外还假定施工过程中对围岩不产生扰动等,更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因而,我国很少采用。 6.1.2 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国际隧道协会(ITA)在1987年成立了隧道结构设计模型研究组,收集和汇总了各会员国目前采用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经过总结,国际隧道协会认为,目前采用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设计模型:

(1)以参照过去隧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的经验设计法;

(2)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例如,以洞周位移量测值为根据的收敛约束法;

(3)作用与反作用模型,即荷载—结构模型。例如,弹性地基圆环计算和弹性地基框架计算等计算法;

(4)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限单元法。 从各国的地下结构设计实践看,目前,在设计隧道的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两类计算模型,一类是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同时考虑其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约束作用的模型。另一类则相反,视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则为约束围岩变形的模型。

6.2 隧道衬砌上的荷载类型及其组合

围岩压力与结构自重力是隧道结构计算的基本荷载。明洞及明挖法施工的隧道,填土压力与结构自重力是结构的主要荷载。《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中在对隧道结构进行计算时,按其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组合考虑。其他各种荷载除公路车辆荷载之外,在结构计算时考虑的机率很小,有的也很难准确的表达与定量,表中所列荷载不论机率大小,力求其全,是为了体现荷载体系的完整,也是为了在结构计算时荷载组合的安全系数取值,并与《铁路隧道设计规范》(JBJ3-85)的取值保持一致。同时又本着公路隧道荷载分类向公路荷载分类方法靠的原则,在形式上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保持一致,在取用荷载组合安全系数时又能与铁路隧道荷载分类相对应。

6.3半衬砌的计算

6.3.1 正则方程

建立如下正则方程式:

16 X111X2121pa0

(6.3.1) X121X2222pfaua0

式中:ik是单位变位,即在基本结构上,因Xk1作用时,在Xi方向上所产生的变位;

ip为荷载变位,即基本结构因外荷载作用,在Xi方向的变位;f为拱圈的矢高;a,ua拱脚截面的最终转角和水平位移。 6.3.2单位变位及荷载变位的计算

由结构力学求变位的方法(轴向力与剪力影响忽略不计)知道:

ik0MiMpMiMkEJds

(6.3.2)

ipEJds

式中:Mi是基本结构在Xi1作用下所产生的弯矩;Mk是基本结构在Xk1作用0下所产生的弯短;Mp是基本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弯知,EJ是结构的刚度。

在进行具体计算时,由于结构对称、荷载对称,只需计算半个棋圈。在很多情况下,衬砌厚度是改变的,给积分带来不便,这时可将拱圈分成偶数段,用抛物线近似积分法代替,式(6.3.2)可以改写为:

ikMiMkS

(6.3.3) EJ0MiMpS ipEEJ

利用式(6.3.3),求得下列变位:

11S

1 EJ12221pSyJ

(6.3.4)

ESy2J

EMpSEJ

E0

17 2pyMpSEJ

E0式中:S是半供弧长n等分后的每段弧长。

计算表明,当拱厚d<l/10(l为拱的跨度)时,曲率和剪力的影响可以略去。当矢跨比f/l1/3时,轴向力影响可以略去。

18 第7章 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7.1 概述

喷射混凝土是利用高压空气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围岩的稳定状况,采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

7.2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7.2.1锚杆支护结构

1、锚杆类型 (1) 全长粘结型 (2) 端头锚固型 (3) 摩擦型 (4) 预应力型

2、锚杆的力学作用

锚杆对围岩所起的力学效应主要有以下作用:

(1) 吊悬作用:将不稳定岩层悬吊在坚固岩层上,阻止围岩移动滑落。

(2) 减跨作用:在隧道顶板岩层中大入锚杆,相当于在顶板上增加了支点,使隧道跨度减小,从而使顶板岩体应力减小。

(3) 组合作用:在岩层中大入锚杆,将若干薄弱岩层锚固在一起,类似将叠合的板梁变成组合梁,提高岩层的承载力。

(4) 挤压加固作用(整体加固作用):预应力锚杆群锚入围岩后,其两端附近岩体形成圆锥形压缩区,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锚杆在预应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承载环。压缩带中的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显著提高围岩强度。

3、锚杆的设计与计算

(1) 锚杆长度的确定:锚杆总长度LL1L2L3

(2)锚杆间距的确定:若等间距布置,每根锚杆所负担的岩体重量即为所受荷载。

PikL2bbd22d24Rg

Rg kL2其中,是岩体容重;b锚杆间距,一般L1>2b;k安全系数,2~3。 (3) 支护块状围岩:围岩塌落总是从危石开始,可能形成连锁反应。 利用正弦定理:

sin(1)sin1NQG;NG;QG

sin(1)sin1sinsinsin

19 由此可确定锚杆直径:d2kN

(7.2.2) Rg砂浆锚杆的承载力:PsDL1(csttans)

(4) 加固裂隙围岩:若在隧道顶部出现裂隙,为防止进一步扩展危及顶部岩体稳定,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

7.2.2喷混凝土支护结构

喷射混凝土结构通过局部稳定围岩和整体稳定围岩起支护作用。

1、局部稳定原理

2、整体稳定原理

三、锚喷联合支护

1、锚喷联合支护修建隧道的基本概念

锚杆是深层加固围岩,喷射混凝土是表层及局部加固围岩 (1) 围岩是隧道稳定的基本部分,尽量维护围岩体的强度特性 (2) 保证初期支护具有柔性,并与围岩密贴

(3) 设计和施工中要正确估计围岩特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2、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力学原理

(1) 锚喷支护结构设计的力学原理

共同作用的弹塑性理论 (2) 弹塑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于材料试验弹塑性曲线 (3)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弹性解 (4)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塑性解 (5) 弹性区与塑性区边界上的连续条件 (6) 塑性区半径与支护抗力的关系 (7) 由洞周位移计算围岩压力

3、锚喷支护结构承载力计算

4、隧道围岩位移量的容许值

5、二次衬砌支护时间选择原则

(1)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 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

0.07~0.15mm/d 7.3 锚喷支护施工原则

1、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围岩不出现有害松动 (1)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强度

(2) 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尽可能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 (3) 初期支护及时快速:及时是抑制围岩变形的有害发展 (4) 合理利用开挖面空间效应抑制围岩变形:

什么是开挖面空间效应?由于开挖面的约束开挖面附近不能释放全部位移。如果在空间效应范围内支护就可以围岩有害变形。

(5) 尽量减少其他外界因素(水、潮)对围岩的影响:对有地下水的裂隙岩体,要防止大的渗透压力。

2、使围岩变形适度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围岩自承能力

20 (1) 初期支护采用分次施作的方法; (2) 调节支护封底时间,控制围岩变形; (3) 适当延迟支护时间,控制围岩变形;

3、保证锚喷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体 (1) 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上保证; (2) 列入施工质量检测项目;

4、选择合理支护类型和参数,并充分发挥其功效 (1)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支护类型;

(2) 合理选择锚杆类型和参数,在围岩中有效形成承载圈 (3) 合理选择喷层厚度,充分发挥喷层与围岩自身承载力

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6、依据现场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21

第8章 隧道通风

8.1 概述

1、隧道内污染的形成

2、改善隧道内污染的途径 (1) 消除污染源---改造汽车

(2) 滤毒滤烟设备,还原被污染空气 (3) 将污染空气稀释到容许浓度值以下

(4)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研究、隧道结构研究、路面结构研究

3、隧道通风设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人的忍受程度、行车安全视距 (2) 需风量计算问题:考虑交通量、排放量 (3) 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选择:经济性和耐久性

8.2 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1、确定隧道内污染空气中有害物的设计浓度需要研究的问题

2、CO2设计浓度

8.3 需风量计算

1、按稀释CO2浓度计算新风量

2、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

烟雾排放量是以柴油车作为计算依据,当交通流组成柴油车比例大到某一限度以后,烟雾危害超过CO危害,因此,根据烟雾排放量计算所需通风量成为重要问题。 (1) 烟雾排放量计算

烟雾排放量按下式计算:

nD1QVIqVIfa(VI)fdfh(VI)fIV(VI)(Nmfm(VI))

(8.3.3)

3.6106m13其中:QVI是隧道全长烟雾排放量(m/s);

qVI为烟雾基准排放量(m3/辆km),可取2.5(m3/辆km);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0,对

二、

三、四级公路取1.2~1.5;fa(VI)为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fh(VI)是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数,按图8.3.2取值; fIV(VI)为考虑烟雾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表8.3.4取值; fm(VI)是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按表8.3.5取值; nD是柴油车车型类别系数;

(2) 稀释烟雾到容许浓度所需的新风量计算

22 所需新鲜风量按下式计算:

Qreq(VI)QVI

(8.3.4) KQreq(VI)为隧道全长稀释烟雾的需风量(m3/s);

K为烟雾设计浓度(m1)。

23

第9章 隧道照明

9.1 概述

1、隧道照明的目的:把必要的视觉信息传递给司机,保证行车安全。

2、人对光强变化的视觉问题

3、我国隧道照明状况

9.2 隧道照明基础

1、光的度量

2、司机的视觉

3、影响视觉的主要因素

9.3 道路照明质量 9.4 隧道亮度曲线

9.5 隧道照明设计

思考与练习

汽车进入并通过隧道过程中,司机的视觉会出现哪些效应? 2.说明以下常用照明术语的定义、单位:

(1)光通量(2)光强(3)照度(4)光出射度(5)亮度

说明材料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含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简单说明光的几种反射状态。 什么是明视觉、暗视觉和中介视觉? 明适应和暗适应有何区别?

6.常用照明电光源分几类?各类的常见光源有哪些?

7.低压钠灯和高压钠灯各有哪些优点?隧道照明中常用在哪些场合?

8.照明器配光曲线的用途是什么?不对称的照明器光强在空间的分布如何表示?9.什么是等光强曲线?

10.什么是照明器的保护角?

24

第10章 隧道施工

10.1 概述

1、隧道施工的特点

(1) 全部为隐蔽工程,地质和水文十分重要;

(2) 隧道结构为一扁平结构物,施工工作面少,工期长; (3) 施工环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4) 工程施工不受季节变换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2、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基本精神

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3、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 (1) 隧道施工方法

 矿山法:传统方法、新奥法(钻暴法)  掘进机法:TBM法、盾构法

 明挖法:浅埋隧道,先开挖,做隧道结构后填土的方法; 沉管法:  顶管法

(2) 施工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 工程的重要性  地质和水文条件  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  投资效益  施工安全状况

 环境污染及地面沉降要求等

4、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1)加强施工中地质勘探工作 (2)加快隧道施工机械化 (3)加强隧道施工新技术研究 (4)加强隧道施工现代化管理

10.2 新奥法施工

1、全断面开挖方法:按隧道设计轮廓线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方法

2、台阶法

3、分部开挖法 (1) 台阶分部开挖 (2) 单侧壁导坑法 (3) 双侧壁导坑法

4、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思考与练习

1.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 2.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25

3.试叙新奥法施工中喷混凝土、锚杆、钢支撑各自所起的作用。 4.漏斗棚架法和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5.简述隧道塌方处理的一般原则。

6.隧道的超前支护有哪几种?试述其原理。7.隧道的预加固一般采用的形式,

26

推荐第10篇:隧道工程期末考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隧道工程》p157 试述隧道衬砌的组成及作用(1.初衬——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围岩的坍塌,常用形式有型钢拱架支撑、格栅钢拱架支撑、喷锚支护等;2.二衬——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常用形式有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拼装衬砌和喷锚衬砌) 辅助坑道的形式(横洞、斜井、竖井、平行导坑) 产生超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测量放线——测量偏差,放样的开挖轮廓线超出设计轮廓线;爆破钻孔——孔位的偏差和外插角的偏差,跟操作人员的水平有关;爆破技术——爆破方法、爆破参数、爆破器材及装药方法等;围岩地质条件——围岩的节理、裂隙灯非客观因数;现场管理——爆破作业现场管理的人员安排、作业组织、技术水平、技术交底、跟踪指导、质量检测、信息反馈、经验总结、资料采集等) 隧道的主体建筑物有哪些(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隧道二衬的施工时间(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以上原则适合于围岩条件较好情况) 初期支护的性质(隧道开挖后,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隧道开挖后立即施作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 目前规范与老规范在围岩分级上有什么区别2004年颁布的新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旧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改为围岩分级,采用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的方法、级别和顺序,分为Ⅰ~Ⅴ级。新、旧规范都是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结构类型来判定围岩的类别 (级别)。旧规范中等级的确定比较模糊,以定性判定为主,各影响因素的确定比较模糊,条理不够清楚,人为性强; 新规范围岩分级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考虑全面, 采用定性因素与定量指标紧密结合的方法来相互验证与检验,非常严谨。 公路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是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喷射混凝土(用压力枪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喷锚支护(隧道开挖后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或钢拱架支护,不设二次衬砌的隧道支护形式)\\围岩压力(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产生的作用于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单斜构造(一个地区内的一系列岩层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倾角也大致相同)\\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公路隧道\\明洞(用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隧道门(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车辆行驶、人员通行、检修和各种设备不受损害所要求的最小空间)\\复合衬砌(由喷锚初期支护和模筑混凝土二次支护构成的隧道支护形式)\\光面爆破(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符合规定要求的爆破)\\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新奥法的理论依据(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方法,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及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什么 隧道勘察有的阶段分步(可行性勘察(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桥隧可行性研究现状);初步勘察(收集资料、工程地质选定隧道线位、初步勘测资料整理);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步骤)) 隧道内纵坡范围是多大(0.3%~2%) 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为什么不能有空隙(同围岩的紧密接触是地下结构区别于地面结构的主要特征,所谓“新奥法”的出发点正是支护结构同围岩的共同变形,如果支护背部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会导致围岩松弛使支护结构产生弯曲应力,而损伤支护结构的功能,降低其承载能力,极大地影响了隧道的安全使用。) 公式q=0.45*2s-1 w中各参数的意义是什么(s-围岩级别;w-宽度影响系数;q-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洞门类型及使用条件(1.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岩质较好的稳定的围岩,以及地形开阔的地区;2.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3.削竹式洞门,适用于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排水要求时;4.遮光式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伸很远) 隧道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18,(1.应重视公路总体设计;2.应重视地质条件比选;3.应重视中短隧道与路堑方案的比选;4.应加强山区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的交通组织设计;5.应加强山区公路隧道与洞外结构物的协调) 隧道开挖中对超挖和严格要求是什么 《隧道工程》p261 隧道详勘的目的(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任务(在初勘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隧道沿线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规模、大小范围)和基本内容(前期的准备工作;沿线地质勘察;试验;资料整理;编写详勘报告) 什么是干式喷射混凝土(将水泥、砂子石子混合料和粉状速凝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在松散、干燥、悬浮状态中,利用干式混凝土

喷射机,意压缩空气为动力,经输料管到喷嘴处,与一定量的压力水混合后,变成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并喷射到受喷面上)、什么是湿式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混合料在进入喷射机前或在喷射机中加入足够的拌合水,拌和均匀,然后通过送料软管送至喷嘴喷射到受喷面上)?

公路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191 隧道位置应根据路线总体规划、交通运输条件及周边环境和地形变化条件确定,设置在对环境影响小、利于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和隧道出渣、利于设置防灾救援系统和管理养护等设施的路段。2 隧道位置应选择在岩性好、结构稳定的地层中。当条件限制无法绕避不良地质区时,隧道应尽量缩短其通过长度,并采取可靠的工程处理措施。3 应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现行国家法律、法规中对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应规定。隧道修建应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4 应结合隧道接线端的构造物布设情况,进行两端接线工程的衔接设计,保证隧道内外线形顺畅、协调一致。5 隧道洞口位置、辅助通道和运营通风设施的设置应为隧道位置选定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明洞结构有哪些形式(1.拱形明洞——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单压型;2.棚式明洞——墙式棚洞、钢架式棚洞、柱式棚洞、悬臂式棚洞)

隧道衬砌横断面结构的设计主要步骤包括哪些(一般是根据工程类比和设计者的经验假定断面尺寸,然后经分析计算、检算,修正假定尺寸,并反复这个过程,最终确定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尺寸,设计衬砌断面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和厚度这三个问题,步骤有:拟定衬砌内轮廓线保证断面净空、设计衬砌外轮廓线以保证衬砌的厚度、拟定实际开挖线以保证衬砌外轮廓)

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明挖法、地下连续墙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视围岩地质情况采取预支护——超前锚杆、插板或小钢管;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开挖工作面及围岩预注浆)

新奥法设计施工的特点(1及时性 喷射砼,如早强,能迅速给围岩提供支护抗力.2封闭性 由于喷锚支护能及时施工,而且是全面密粘的支护,因此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因水和风化作用造成围岩的破坏和剥落,制止膨胀岩体的潮解和膨胀,保护原有岩体强度。 3紧贴性 喷锚支护同围岩能全面粘结,这种粘结作用可以产生三种作用:连锁作用、复合作用、增强作用。 4柔韧性容易调节围岩变形,可控制围岩塑性变形适度发展,发挥自承能力)和优点(经济、快速、安全、适应性强、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陷量、施工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有效地保证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常用的洞身衬砌结构类型有哪些(直墙式衬砌、曲墙式衬砌、圆形断面衬砌、矩形断面衬砌、偏压衬砌、喇叭口隧道衬砌)

隧道的防排水治理的原则是什么《隧道工程》p91(1.截,就是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属导截流,使之不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2.堵.就是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以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进入隧道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注浆堵水措施;

3.排.就是人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4.结合,就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适当选择之水方案,做到技术可行,费用经济,效果良好,保护环境)

目前用于稳定隧道开挖的辅助施工方法有哪些(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沉管法)

隧道轴线与地形的关系有哪几种(坡面正交型、坡面斜交型、坡面平行型、尾部进入型、深入谷地型)

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核心,是施工过程中监视围岩稳定性,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合理及安全的重要手段

明洞拱背和墙背的回填应符合什么要求《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125(1 当边坡有严重的危石、崩坍威胁时,应清除危石或对边坡作加固处理。当存在一般落石、崩坍危害时,明洞拱背的回填土厚度不宜小于1.5m ,填土表面应设置排水坡度。2 当明洞不设洞门墙时,可采用拱背部分裸露、按自然山坡坡度填土,填土表面一般应植草。3 立交明洞的回填土厚度应根据公路、铁路、沟渠及其他人工构造物的高程,考虑自然环境、美化要求、结构设计需要等综合确定,按设计条件也可增设护拱或不设回填土层。4 当明洞顶设置过水渡槽、泥石流渡槽、沟渠及其他穿越构造物时,设计时应考虑其对明洞的影响。过水沟渠或普通截水沟沟底距洞顶外缘厚度不宜小于1.0m 。排洪、导引泥石流的渡槽底面,距洞顶外缘厚度不宜小于1.5m 。5 洞顶回填土的面坡坡度,可根据防御落石、坍塌的功能需要和支撑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填料、地形和排水要求,综合确定。6 按洞项排水需要,回填土坡度不宜小于2 % ;一般落石、坍塌情况下,回填土石坡度宜为1 : 5 -l : 3 ;山坡可能发生的较大塌方、泥石流、滑坡时,回填土石坡度宜为1 : 3 - l : 1 .5 。回填土与挖方边坡接触处,宜开挖成台阶,并用粗糙透水性材料填塞.防止回填土石沿边坡滑动。) 20.(21.22.23.24.25.26.27.28.29.30.

第11篇:隧道工程合同范本

合同是保障我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书。以下是隧道工程的合同范本,一起看看吧。

隧道工程合同范本大全

发包人: (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 (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 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的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起点: ;止点: )

工程内容: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预算书(下称预算书)及招标文件所述工程内容。

二、工程承包范围:

1、甲方提供的施工蓝图范围内涉及的所有施工内容;

2、该隧道工程总长997m,断面5m×5m,坡降1.04%。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2013年8月1日

竣工日期:2014年4月20日(不可抗拒自然因素除外,工期顺延)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260天(日期期间节假日除外)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五、合同价款:

1、工程价款总金额:319.78万元(大写:叁佰壹拾玖点柒捌万元整),最终结算按照乙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工程款。

2、施工中发现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进行变更的由甲、乙双方及监理单位共同确定工程量后据实结算。

3、材料因价格波动引起价格变化不予调整价差,人工费调整按湖北省相关规定执行。

4、工程价款支付办法:工程动工付工程总价款的20%(其中动工时付10%,隧道完成100米时付10%);完成总工程量的50%后应付工程款总额的15%;竣工验收后付清工程总价款的95%;剩余工程总价款的5%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二年后无质量问题付清(二年内隧道发生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加固处理,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六、乙方应严格按工艺流程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甲方负责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七、乙方在施工中涉及相邻关系的协调工作由甲方负责牵头协调,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八、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建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经检验后符合设计要求,质量要求达到合格等级,否则自行承担一切经济损失。

九、承包人为施工总承包。本工程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如有违法分包行为,发包方一经发现,立即终止合同,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追究其责任。

十、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工程完工乙方在结算合同价款时应提供合法的税务发票。

十一、发包人不为承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

十二、承包人采购材料进行管理,但材料必须先报告发包人许可,并提供材料样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等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同时必须服从发包人对部分材料的变更,变更后发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十三、承包人未能按合同完成全部工程,每延误一天的违约金为 元/天,不可抗力及不能归责于承包人的原因除外。

十四、承包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乙方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而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十五、乙方在施工中的人员由其自行雇请,人员工资和费用由其自行与所请人员结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乙方与所雇请员工之间产生,与甲方无关。

十六、违约责任:

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除《合同法》规定情况外,甲、乙双方任何一方不得单方终止或解除,若单方解除合同或出现严重违约行为,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10万元,同时赔偿对方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甲方延期付款的,按应付款额月利率15‰的标准向乙方支付延期付款利息。

3、承包人承诺按施工合同约定承担工程的实施、完成及缺陷修复。因发包时无图纸和地质勘查资料及工程清单,如实际工程地质与招标文件承诺有不一致的,经甲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乙方)共同协商,按实际数量及08年定额单价据实结算。

十七、其它条款:

(一)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本施工合同书及各种合同附件(含评标期间和合同及谈判过程中的澄清文件和补充资料);

2、关于隧道工程施工的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3、图纸;

4、工程量清单;

5、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6、中标通知书;

7、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8、项目专用合同条款;

9、通用合同条款;

10、双方有关工程的洽谈、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1、承包人有关人员、设备投入及投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等投标书所述内容;

12、其它合同文件。

(二)隧道内防护:若遇有漏顶现象,须喷浆的地方(防护支架、喷浆)10米以内(含10米)处理费用由乙方负担,超出10米的费用由双方另行协商。

(三)隧道除渣:由发包人指定地点堆放,承包人负责修路、运输。所有除的砂石料所有权归发包人,治理由发包人负责,治理费用由发包人承付。

(四)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工程量结算,若超出997米,对超出部分由甲、乙双方会同监理据实结算。

十八、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作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约束力。

十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及见证单位(马桥法律服务所)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约束力。

发包方(公章): 承包方(公章):

住所: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账号: 账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12篇:隧道工程知识点

三、名词解释

1、地应力

2、围岩

3、弹性抗力

4、光面爆破

5、超前锚杆

新奥法

2、最小抵抗线

3、预裂爆破

4、管棚

5、初期支护

四、问答题

1、公路隧道平面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地下水对围岩的影响。

3、隧道施工方法有哪些?

4新奥法施工应遵循哪些主要基本原则。

5、喷射混凝土的喷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施工工艺过程是什么?

6、简述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

7、隧道施工中防尘措施有哪些?

1、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3、新奥法施工应遵循哪些主要基本原则?

4、喷射混凝土的特点有哪些?

5、试述隧道施工中的辅助坑道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6、简述盖挖顺作法的施工流程。

7、黄土隧道围岩施工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试述隧道施工中的辅助坑道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1.简述盖挖逆作法的适用条件和施工流程。

2.锚杆的布置有哪几种形式?说明期布置方法。

3.新奥法施工应遵循哪些主要基本原则?

4.围岩分级的目的是什么?

5.简述直墙式衬砌与曲墙式衬砌的组成及适用条件。

6.公路隧道纵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五、综合分析题

1、新奥法设计施工的特点和优点。

2、在同一坐标系中,对围岩支护特征曲线的分析。

在同一坐标系上画出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的示意图,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示意图见书99页图5-20。 意义:

1、不同刚度的支护结构与围岩达成平衡时的Pa和us是不同的。刚度大的支护结构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反之,柔性较好的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围岩压力要小得多。

2、同样刚度的支护结构,架设的时间不同,最后达成平衡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支护架设的越早,它所承受的围岩压力就越大,但并不能说架设越晚越好,因为初始变形不加控制,会导致围岩迅速松弛而坍塌。

3、结合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解释隧道施工中“适时”支护和“及时”支护,要求先绘出图,并指出纵坐标的含义。

第13篇:隧道工程复习题

隧道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隧道的防排水可概括为用“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治理的方法。2锚喷支护能有效地发挥和利用岩块间的_______、______和自锁作用。

3.新奥法提出围岩体和支护视作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_________是主要的承载单元。

4.明洞分为_______式明洞和_______式明洞。

5.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新奥法三要素是:控制爆破大断面开挖、________、________。

7.盾构通常由盾构壳体、________ 系统、拼装系统、出土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8.岩石坚固性系数分类法又称为“f”值分类法或____________分类法。

9.在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受到影响的这部分岩体称之为____________。

10.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主动荷载和____________荷载。

11.围岩压力是坑道围岩与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12.按车道空间的空气流动方式,隧道机械通风可分为:纵向式、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式。

13.在村镇附近设置隧道时,需要研究噪声和______________的影响。

14.在弹性抗力的计算上,有 _________ 理论和____________理论。。

15.隧道一般可分为岩石隧道和___________隧道两大类。

16.道路隧道的几何设计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平行隧道或其它结构物的间距、____________和净空断面

二、名词解释

1.矿山法

2.净空断面

3.光面爆破

4.衬砌内轮廓线

5.傍山隧道

6.锚喷支护

7.建筑限界

8.预裂爆破

三、简答题

1.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

2.道路隧道衬砌的材料通常有哪些?

3.软土道路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

4.隧道的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那些?

5.隧道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主要类型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6.新奥法支护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

7.软土道路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

8.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

9.锚杆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原理

四、论述题与计算题

1.道路隧道衬砌的基本类型及其适应条件

2.NATM法修建隧道时应掌握的三个基本要点。

3.NATM法修建隧道的基本思想。

4.某道路隧道,Ⅲ级围岩,开挖尺寸:高7.6米,宽9.9米,矿山法施工,γ为22KN/m3, 埋深10米。

(1)判断该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求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竖向和水平围岩压力。

5.某道路隧道,Ⅳ级围岩,开挖尺寸:高7.7米,宽10.0米,矿山法施工,γ为21KN/m, 埋深15米。(12分)

(1)判断该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求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竖向和水平围岩压力。

隧道工程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截、堵、排

2.镶嵌、咬合

3.围岩体

4、拱棚

5.自重应力构造应力或地应力

6.锚喷支护监控量测

7.推进系统

8.普氏

9.围岩

10.被动

11.支护结构

12.半横向式、全横向式

13.排出污染空气

14.局部变形、共同变形

15.软土

16.平面线形、纵断线形、引线

二、名词解释

1.矿山法:凡采用一般开挖地下坑道方法修筑隧道的都称为矿山法。

2.净空断面隧道净空断面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建筑限界、

通风及其它设施所需的断面积。

3.光面爆破:利用缩小周边眼间距、严格控制周边眼方向、限制装药量,正确掌握起爆顺

序等措施,使爆破面沿周边眼劈裂开来,从而避免周边眼以外的围岩受到破

坏,并使坑道周边达到光面效果的一种爆破方法。

4.衬砌内轮廓线: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5.傍山隧道:在山区河谷两侧的山坡下修筑的沿河谷而延伸的隧道。

6.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7.建筑限界:建筑限界是指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8.预裂爆破:先爆破周边炮眼,沿设计轮廓线先炸出一个平整的预裂面的爆破方式。

三、简答题

1.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地质因素

答: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围岩的完整状态即破碎程度;结构面的性质;结构面的空间组和形

态;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围岩的岩石强度;地下水的状况。

2.道路隧道衬砌的材料通常有哪些?

答: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锚杆与喷锚支护;石料;装配式材料。

3.软土道路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

答:盾构法、沉管法、明挖法、顶管法。

4.隧道的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那些?

答: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等。

5.隧道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主要类型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答:CO和烟雾。CO浓度用体积浓度表示,符号为δCO,单位为ppm。烟雾浓度用光的透过率

表示。

6.新奥法支护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工程类比法、现场监控量测法、理论计算验算法、综合法。

7.软土道路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

答:盾构法、沉管法、明挖法、顶管法。

8.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答:有客观因素(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施工影响)两方面。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围岩的完整状态即破碎程度;结构面的性质;结构面的空间组和形态;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围岩的岩石强度;地下水的状况。施工影响主要指爆破方法、坑道断面形状及大小、支护类型与支护时间等。

9.锚杆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原理

答:联结作用、组合作用、整体加固作用

五、论述题与计算题

1.道路隧道衬砌的基本类型及其适应条件

答:四种:①直墙式衬砌。常用于岩石地层、垂直围岩压力为主要计算荷载,水平围岩压力很小时。一般适用于Ш、Ⅱ级围岩,有时Ⅳ级。

② 曲墙式衬砌。通常在Ⅳ级以下围岩中,且水平压力较大的情况。

③ 圆形或近似圆形衬砌。适于膨胀性围岩的山岭隧道,盾构法施工的水底隧道。

④ 矩形断面衬砌。沉管法施工的水下隧道、明挖法施工的隧道。

2.NATM法修建隧道时应掌握的三个基本要点。

答:新奥法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更不能认为采用锚喷支护就是新奥法。新奥法应该是修建隧道的指导原则和积极的思路。其包含三个基本点:

1)围岩是隧道稳定的基本部分。支护是为了与围岩共同形成能自身稳定的承载圈或支承单元。因此应尽量维护围岩体的强度性能,尽量采用控制爆破或无爆破开挖,尽量采用大断面或全断面掘进。

2)支护、衬砌要薄面具有柔性并与围岩密贴,使因产生弯矩而破坏的可能性达到最小。当需要增加支护衬砌强度时,宜采用锚杆、钢筋网,以至钢支撑等加固,而不宜大幅度增加喷层或衬砌厚度。

3)设计施工中要正确估计围岩特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和量测,以确定围岩分级、自稳时间和位移变形速率等参数,选择最合宜的支护措施和支护时间。

3.NATM法修建隧道的基本思想。

答:新奥法不同于传统的开挖、支撑、模注衬砌的施工方法。它是将隧道全断面一次掘出,在开挖洞室的同时,尽可能迅速地连续观测围岩的位移和变形,并以及时的锚喷作为临时支护,称其为第一次衬砌。它起稳定围岩、控制围岩应力和变形、防止松驰、坍塌和产生“松散压力”等作用。所谓“及时”,对差的围岩是指“尽快”,对好的围岩是指“适时”。凝结后即连续地对支护喷层的变形进行监测。在临时支护基础上逐步增加支护措施,把喷层加厚,或增设(长)锚杆、钢筋网等。俟其基本稳定后,再加做模注混凝土“二次”衬砌。此时,原来的临时支护(锚喷支护)成为永久衬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二次”衬砌基本上是不承载或承载很小的,主要是为了隧道结构物的安全、耐久、防水和饰面的需要。

新奥法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更不能认为采用锚喷支护就是新奥法。新奥法应该是修建隧道的指导原则和积极的思路。

4.某道路隧道,Ⅲ级围岩,开挖尺寸:高7.6米,宽9.9米,矿山法施工,γ为22KN/m, 埋深10米。

(1)判断该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求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竖向和水平围岩压力。

答:坑道高度与跨度之比为:Ht/Bt = 7.6/9.9 = 0.77

且为矿山法施工,先假设隧道为深埋隧道,则垂直围岩压力值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q = 0.45 x 2 s -1 γ ω

因Bt = 9.9m故 i=0.1

ω = 1+ i (Bt5) = 1.49

将s = 3, γ=22 KN/m3,ω= 1.49 代入上边的垂直围岩压力值计算公式,

可得:q = 59 KN /m2(2分)

等效荷载高度:hq = q/γ =59/22=2.68m

深、浅埋隧道的分界深度:Hp = (2~2.5) hq=5.36~6.70m(2分)

因隧道埋深为10米,大于Hp,故本隧道为深埋隧道,垂直围岩压力即为以上计算值。 q = 59 KN/m2(1分)

因围岩为Ⅲ级,则水平均布围岩压力e为:

e = (0~1/6) q =0~9.8 KN/m2

35.某道路隧道,Ⅳ级围岩,开挖尺寸:高7.7米,宽10.0米,矿山法施工,γ为21KN/m, 埋深15米。

(1)判断该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求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竖向和水平围岩压力。

答:坑道高度与跨度之比为:Ht/Bt = 7.7/10.0 = 0.77

且为矿山法施工,先假设隧道为深埋隧道,则垂直围岩压力值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q = 0.45 x 2 s -1 γ ω(2分)

因Bt = 10.0m故 i=0.1

ω = 1+ i (Bt5) = 1.50(2分)

将s = 4, γ=21 KN/m3,ω= 1.50 代入上边的垂直围岩压力值计算公式,

可得:q = 113.4 KN /m2(2分)

等效荷载高度:hq = q/γ =113.4/21=5.40m(1分)

深、浅埋隧道的分界深度:Hp = (2~2.5) hq=10.8~13.50m(2分)

因隧道埋深为15米,大于Hp,故本隧道为深埋隧道,垂直围岩压力即为以上计算值。 q = 113.4 KN/m2(1分)

因围岩为Ⅳ级,则水平均布围岩压力e为:

e = (1/6~1/3) q =18.9~37.8 KN/m2(2分)

第14篇:轨道安全质量工作总结(隧道工程)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

2015年安全质量工作总结及

2016年工作计划

中铁十八局集团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十日

2015年安全质量工作总结及

2016年工作计划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项目部根据上级公司、业主、指挥部各项安全质量文件要求,项目部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认真开展安全质量工作。现将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项目部2015年的安全质量工作开展情况及2016年安全质量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工程土建五标,共包括两站两区间,两站为陈家坪站和凤凰站,两区间为奥体中心站~陈家坪站区间和陈家坪站~凤凰站区间。起点里程为CK43+574,终点里程为CK46+618.071,全长3044.071米。其中奥体中心站~陈家坪站区间长度为751.362米,陈家坪站长206.814米,陈家坪站~凤凰站区间长1888.895米,凤凰站长200米,全线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陈家坪站、凤凰站、陈凤区间各设一条施工通道。全线均采用钻爆法施工。

二、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1、建设规模大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线路全长2.95Km,共计2站2区间,合同造价5.36亿元。陈家坪站建筑面积20588m2,凤凰站建筑面积19286m2,施工内容涉及征地拆迁、主体结构、附属结构等,

建设规模大。

2、施工方法多样

本标段施工通道、车站出入口等埋深较浅的部分采用明挖施工,明挖结构支护形式包括锚喷支护、桩+混凝土横撑、桩+预应力钢管撑、桩+预应力锚索、肋柱式锚杆挡墙,支护形式多样,施工技术要求全面。

本标段所有暗挖结构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开挖方式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方式多样,断面转换多,城市施工对爆破要求高。

3、施工接口多,管理难度大

全线地处环境复杂的闹市区,周边建筑物密集,城市地下管网复杂,尤其以陈家坪站为甚,涉及迁改的管线包括电力、燃气、给水、排水、通讯等,迁改过程涉及占道作业,与产权单位、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物管物业等单位对接多,协调难度大。

奥陈暗挖区间施工需占用土建四标明挖区间,涉及交叉施工,场地反复移交等问题,管理难度大。

4、根据本标段施工任务划分,同时考虑业主对施工节点目标的要求,结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调查,项目部一致认为陈家坪站是本标段工程施工的重点,亦是本标段工期控制的难点。

5、施工场地占地困难,面积狭小,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大 陈家坪站施工场地紧邻陈家坪立交及陈家坪公交站开发地块,只能利用两者间的人行道及绿化带布臵施工场地,施工面积

狭小,各种施工生产设施布臵紧凑,相对面积小,车站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的临时存放;原材料的加工、周转都受到限制,不利于提升工程进度。

6、附属结构众多,管迁难度大,周期长。

陈家坪站附属结构多,且全部位于城市主干道两侧;附属施工前需迁改的管线多,且管迁需占用城市主干道施工,不易协调,迁改周期不受控。

7、施工通道结合区间隧道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组织难度大。陈家坪站施工通道为单通道形式,车站侧壁下导坑及核心土开挖、二衬及内部结构施工需通过区间隧道完成,施工组织难度大。

三、安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截止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凤凰站、陈凤区间、陈家坪站施工通道开挖、支护工作,凤凰站左右侧壁导坑开挖完成,现在着手凤凰站仰拱、二衬施工,附属工程已经开始施工。陈凤区间左侧累计完成607.2米,右侧累计完成505.7米。奥陈区间右线开挖初支完成400米,右线仰拱完成165米,二衬完成24米,左线开挖初支完成220米。陈家坪车站左侧壁导坑开挖初期支护完成208米。右侧壁开挖初期支护211米。安全质量管理有序可控,开工至今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四、2015年安全质量工作总结

1、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自今年开工以来,十分重视工地的安全文明建设,建立了各种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抓好工地安全文明工作,形成文字性条款管理制度,有效的降低了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把一切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不留任何死角。项目部总共建立了各种安全质量管理制度18项,包括《安全管理目标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管理制度》《活动板房管理制度》《隧道施工人员进洞管理制度》《农民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动火审批、监护制度》《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员跟班检查制度》《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制度》《轨行区保护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月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月例会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2015年增加了《项目部领导带班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总工程师、副经理、副总工、各部门、各作业队、各工区、各班组共同参与,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层层负责,层层包保,分解安全质量目标,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形成全体员工齐抓共管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3、加强安全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项目部共配臵专职安全员9名、兼职安全员8名,专职质检

员8名。专职安全员每天记录施工安全日志,由安质部不定期进行抽查。建立安全员档案并报项管中心备案,对安全员岗前实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凡是进场施工人员一律先到安质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登记好后方可上岗,结合工程工期紧的实际,在各工点开展分工序安全教育。项目部对安全员、质检员实行统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安全质量教育培训。今年分工区、分工班共对工人进行培训48次,培训人次2000余人次,对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培训12次,培训人次300余人次。

5、加强安全质量宣传工作

施工现场每个角落均悬挂安全质量宣传牌,让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随处可见警示标语标牌,增强整个现场安全质量氛围;另外项目部在每周的生产例会等大会、小会均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安全质量工作。

6、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工作

项目部安全总监每周至少一次组织安质部等各部门人员,对管辖标段范围内安全管理、生活区管理、现场料具管理、环境保护、安全防护、施工用电、起重吊装、机械安全、消防保卫、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质量隐患进行逐项清理追踪直到隐患消除,对拒绝整改落实的施工班组进行经济处罚,整改不到位屡次犯的加倍处罚,绝不手软。201

5年项目部共安全周度检查50次,安全专项检查5次,月度检查11次,共发现不同隐患800多条,隐患全部消除。

7、加强应急演练工作

在施工现场各个工点配臵应急抢险物资,并于2015年5月14日,在陈凤区间组织了防汛应急演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演练的目的。2015年6月17日在凤凰站进行了隧道坍塌事故演练,加深了广大员工对应急物资的使用等实战技能,使员工清醒的认识到如何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强化了员工在应急逃生的方法,提高了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处臵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演练效果。2015年11月27日在凤凰站钢筋加工棚进行了消防演练,进一步强化施工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各类消防设备设施。

8、认真开展“安全月”、“质量月”活动

项目部编制了《“安全月”活动方案》、《“质量月”活动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安全月”、“质量月”活动。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于今年9月开展以“迈向质量时代,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在公司的领导下,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项目部质量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文件精神,深入

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贯彻落实质量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提升质量总水平,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有限公司于9月1日在我项目部举行了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9月2日我项目部召开质量月活动动员会,9月13日组织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考试,考核各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9、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所有进场钢筋、水泥、砂石、防水卷材、模板支架等材料均及时履行了质量验收手续,并复试通过,现场下垫上盖标识清楚。

10、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项目部采取措施有效克服了蜂窝、麻面、错台、跑模、变形缝施工不规范、直螺纹套筒连接不到位、钢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厚度不够等质量通病。

11、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工作

项目部编制了《凤凰站施工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陈凤区间施工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陈家坪施工通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并通过,项目部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12、加强对施工现场、生活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发生火灾事故

重点做好了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合理有效地配臵灭火器、消防桶等器材和设施,掌握使用灭火器材和设施,掌握灭火、救护以及逃生等知识;现场临时用房、

仓库等要布局合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标识醒目;加强对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中需要进行焊接、烧烘等明火作业的管理;对各类易燃易爆物品按要求存放,确保冬季防火工作落实到位。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动火证”审批制度,动火点灭火器及看火人员到位。

1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操作安全

重点做好了设备的检测、维修和保养,确保各种安全装臵、限位装臵有效可靠;做好了空压机等设备基础的检查监控,提高设备的防冻、防风及防坍塌的能力;施工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严格悬挂使用登记牌,严格执行验收和登记制度,规范使用行为。机械设备由专业人员每日进行检查,并填写维修保养记录,项目部共组织机械设备专项检查3次,发现隐患13条,整改隐患13条。

14、加强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工作

项目部对所有工区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并采用LEC法进行辨识,编制危险源清单及重大危险源清单,以纸质版的形势每月向监理单位上报,同时项目部针对每天施工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制定了危险源台账,在现场则以广告牌、LED危险源公示屏等悬挂在施工现场,每天对公示牌内危险源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公示。

15、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工作

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中关于安全措施费额度与使用条款,编制了详细的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具体细化到每月每项安全经费的

安排,合理有效的利用了安全经费。项目部把每一笔安全经费都实打实的用在了安全文明施工上,包括施工围挡、广告牌制作、劳保用品的购买、安全文明宣传栏等,每次在动用安全经费前都会有相应的使用计划,使用后有相应的发票依据。

根据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建设指挥部下发的《关于立即开展起重机械暨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了确保我项目部特种作业安全,2015年11月26日,我项目部在项目经理李建中的带领下,开展了起重机械暨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此次活动有项目总工王赟、安全总监郑更臣、安质部部长许涛、工程部部长张林、物资部部长许士哲等人参加。

16、积极落实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

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都会通过会议传达,安排专人记录会议内容,并积极落实到位,落实情况以书面情况上报相关部门。

按照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工程建设指挥部《转发投资公司《转发股份公司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及落实我标段施工现场车辆交通和机械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确保施工现场车辆和机械设备运行安全,在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建中的带领下,项目部于2015年6月17日进行在各工区进行了施工现场车辆和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专项检查,并上报了自查自纠报告。

按照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工程建设指挥部要求和本项目部生

产实际的需要,我项目部于2015年2月6日在项目部会议室组织了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及相关施工人员、起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2014年第三期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及标准规范培训学习,并上报培训总结。

根据隧道公司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项目部立即成立了质量大检查领导小组,开展了工程质量管理和大检查活动,并上报了工程质《量管理和大检查活动总结》。

2015年6月13日至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5日为全国低碳日,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于6月13日至19日期间,积极开展了“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并上报了《201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总结》。

按照公司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长大斜井无轨交通运输安全的通知》文件要求及落实我标段施工现场车辆交通和机械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于6月14日对机械设备、车辆运输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为了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确保施工现场车辆和机械设备运行安全,项目部加大检查力度,在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建中的带领下,于2015年6月17日进行在各工区进行了施工现场车辆和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专项检查。并上报了《重庆轻轨环线五标洞内交通安全管理落实情况总结》。

根据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建设指挥部下发的《转发股份公司

关于加强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2015年9月10日,我项目部开展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粉尘环境下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并将我项目部落实了的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粉尘环境下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总结及时上报。

17、参赛获奖情况

为积极响应和参与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在分公司领导及指挥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及全体项目部人员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为上、进度优先、文明环保”的生产工作方针,围绕“重点工程展风采,建设重庆立新功”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关于开展“重点工程风采,我为轨道添光彩”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内容和要求。2015年4月28日,我项目部参加了重庆市重点工程技能大赛,我标段参赛工人凭借熟练的技能水平和团结一致、勇于拼搏、能征善战的企业精神,在二十多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了重庆市重点工程技能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三等奖。在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的2015年上半年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考评中,我标段荣获第一名。在2015年10月13日至10月14日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建设有限公司对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工程7个参建单位组织考评的2015年下半年信用评价中,我项目部以95.8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18、隐患平台录入情况

项目部坚持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通过每天对工地进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通过中铁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把项目部每天可能出现的隐患、发现的隐患和已经消除的隐患都通过电脑录入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平台中,让上级单位及时了解现场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来进行控制,真正的实现了动态法施工,信息化控制,把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状况第一时间反馈了给了集团公司,使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好。

19、PM系统安质模块录入情况

通过股份公司的PM管理系统,把项目部每天可能出现的隐患、发现的隐患和已经消除的隐患都通过电脑录入到PM系统中,让上级单位及时了解现场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来进行控制,真正的实现了动态法施工,信息化控制,把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状况第一时间反馈了给了集团公司,使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好。PM系统资料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录入,安全质量模块每月录入4次闭合的巡察资料,安全资料录入到2015年11月,质量资料录入到2015年8月。

20、上级部门下发安全质量整改通知落实回复情况 2015年项目部收到轨道集团整改通知书6份,收到中铁建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安全质量整改通报13份,收到隧道公司整改通知4份,收到监理总部整改通报12份,收到监理分部整改通知单8份,均已按期整改落实,并逐一上报电子版和纸

质版整改回复报告。

五、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业主对工期要求特别紧张,质量上难免有所冲突。

2、工作量大,夜间施工较多,质量上难免有监控不到位。

3、新进场人员更换,流动性较大,动态管理还有待加强。

4、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同一样问题会重复出现。

5、现场文明施工有时候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保持。

六、2016年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隐患永远都会存在,我们只有坚持高度的隐患排查整治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针对主体开工后大量农民工进场,各工序全面展开的局面,要求项目做好班前安全讲话、“周一”安全活动日、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安全质量监管、监督工作。同时根据2016年各阶段安全质量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消防等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教育员工,“安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安全质量理念。

3、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工程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好质量

与进度、质量与效益、质量与安全的关系,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项目安质部配臵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负责本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施工生产作业班组应配备兼职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网络。

创建优质工程是提高企业信誉的重要手段,加强全员创优意识教育,提高全员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扎实深入开展创建优质工程活动。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根据设计文件、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以及现场资源配臵情况,本标段所有工程质量要达到单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轨道交通示范工程”,争创“八一杯”优质工程。

4、建设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

2016年要以“以人为本、遵法守规,安全作业,执行标准”为主要内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以文化促管理,以文化保安全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的作用,通过开展“安全质量宣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安全质量知识竞赛、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等多项活动,彰显我项目部的安全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步入集团公司的前列。

中铁十八局集团

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五标项目部经理部

2015年12月10日

第15篇:隧道工程读书报告

毕业实习读书报告

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

【摘要】隧道工程渗漏水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缺陷, 尤其是南方多雨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它不仅与地下工程周边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埋深、防水设计方案、防水材料等有关,还与结构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有关。由于影响地铁防水效果优劣的因素很多, 因而多数隧道工程在完工后或多或少存在局部渗漏的质量缺陷。为了尽快完成缺陷修复并使项目投入使用, 隧道工程渗漏处理在项目完工后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隧道工程施工遇到的渗漏水原因、危害、治理、预防措施方面简要论述。

【关键词】隧道工程

渗漏水

原因

病害 治理 预防措施

交通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又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面交通增长十分寻迅猛,而修建水平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造成各种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和交通公害等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阻碍了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为了缓解这种问题,隧道工程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山区公路的修建中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地质、施工等因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渗漏水的现象,给工程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预防渗漏水问题。 1.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原因

隧道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施工因素和设计因素。 1.1自然因素

主要是隧道在修建中破坏了原来地下水系统的平衡,根据水力学和水文地质学原理,地下水从高压水位向低压水位流动, 有其固定的流线, 由于隧道的开挖, 形成临空面的低水压区, 改变了围岩的力学特性和地下水泾流路线,使周围地下水向隧道内汇集和积聚, 给衬砌及底部渗漏水留下隐患。 1.2施工因素

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由于爆破等方面振动,使排水和防水系统失效,围岩中的水分顺着裂缝渗人洞内。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够、漏振、漏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自防水失效; 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缺陷,施工不严格,衬砌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比如配比、施工等因素造成的干缩和收缩裂缝。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结构自防水功能失效,出现渗漏水病害。 1.3设计因素

在隧道设计上存在重结构、轻防水的倾向。很少有人对排防水进行计算。即使在

毕业实习读书报告

高水压地段水压值的计算也只是考虑结构设计的需要。施工缝、变形缝处理材料也只是按工程类比法(有些比较还并不同类)选用,很少按材料性能、地下水压等进行计算。所有这些,都给隧道渗漏水埋下了隐患。 2.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病害

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可造成衬砌结构的侵蚀破坏, 从而危害衬砌结构的耐久性; 严寒地区因渗漏水的反复冻融循环, 可造成衬砌混凝土的冻胀开裂破坏; 若水在路面结冰则会恶化行车环境, 危及行车安全; 因渗漏水冻结形成的冰瘤子和冰塞子会侵入隧道净空或者阻塞排水通道, 造成水位变化, 衬砌承受水压增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隧道渗漏水会极大降低隧道内各种附属设施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隧道渗漏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拱顶渗水、滴水,拱脚处渗水、淌水,伸缩缝部位渗水、淌水,侧墙渗水、淌水、局部涌水、涌泥,道床积水等,在冬天则表现为顶部形成冰挂,侧墙形成冰柱,在道床形成冰堆、冰坡等。隧道渗漏与其他病害是密切相关的。考虑水的可流动性和水压的传递性,隧道的衬砌结构往往要承受较高的水头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衬砌中的任何缺陷和病害都可能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反过来,渗漏水又会加速各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影响隧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隧道渗漏水实际上是隧道各种病害的综合反映。 3.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治理

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类型主要表现形式有点渗漏、面渗漏、裂缝及施工缝渗漏。 3.1点渗漏

点渗漏的现象可分为点或小于5 cm 的裂缝。在该点或裂缝中心钻孔, 孔径为10 m m , 深6 cm ,高压清水冲洗后注浆。注浆管嘴离孔底要有一定间隙,孔口与注浆管采用堵漏粉固定,两侧裂缝也同样采用堵漏粉封堵, 若效果不佳再进行凿槽处理。 3.2面渗漏

面渗由点渗密集而成,如直径小于5 cm 的面积,首道工序可按点渗处理,然后在渗水面内凿深3~5 cm ,清洗后涂刷堵漏粉,使基面干燥并涂刷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最后用防水砂浆封闭。面渗面积直径大于5 cm ,深凿基面6 cm ,清刷暴露钢筋,环向稍加深2 cm ,以利止水。(1)基面涂刷堵漏粉三道, 堵漏粉的调配稠度因基面湿度而定, 以操作感官效果为准。若个别点效果不佳,可采用堵漏粉后补,厚度5 m m ~15 m m 即可。(2)涂刷双组分聚氨酯1 m m ,涂刷前,基面需风干,双组分聚氨酯的涂刷宜预留出2 cm 做砂浆结合部位。(3)防水砂浆封闭。

毕业实习读书报告

3.3裂缝及施工缝渗漏

注浆主要是在施工缝部位,该部位主要是由于浇筑混凝土时处在模板的端头部位,部分施工缝处由于工人施工时操作不到位,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填充,尤其在拱顶部位。这样,该处的膨胀型止水条便起不到止水的作用,同样,由于止水条安装不规范,在施工缝整个断面上,都会有漏水的可能,而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采用注浆的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堵漏效果。封堵后,表面用1∶2~1∶2.5 水泥砂浆抹平。 4.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预防措施

实践证明,隧道工程防水是集规划、材料、设计、施工、维护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 做好隧道工程的预防渗漏水工作应从以上各阶段全面考虑。

1) 工程位置的规划应避开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带,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形, 使隧道的埋置深度既符合使用要求又能处于设计地下水位之上,以简化防水措施。 2) 在材料选择方面要选择经过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产品,质量、规格和物理性能应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确定的材料要进行复测检验。

3) 建筑设计方案方面,洞室的地面标高应略高于洞口外的地面标高,以便组织有效的排水系统。对于防水薄弱部位,如变形缝、穿墙管、沟坑等,应从建筑布置上为加强防水措施创造条件。

4) 施工时, 防水构造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主体结构和防水构造完工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所有排水用的明沟、盲沟、天沟、虑层等,施工后应清理,以防堵塞。

5) 管理维护。工程竣工后,指定人员负责防水工程部位的管理,严禁凿孔、打洞,破坏防水层。经常检查结构细部是否保持良好状态,排水是否畅通,如有故障、渗漏,应及时修补处理。 5.结束语

施工安全重于泰山,而工程事故又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就是对工程认识不足,施工过程中马马虎虎。为谋取个人利益,偷工减料,不负责任。隧道施工工期长,施工作业环境恶劣,因此确保安全尤为重要。渗漏水问题是隧道的常见病害, 也是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的重大问题。文中对隧道渗漏水的原因、病害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预防和整治隧道渗漏水的若干措施。总之,只要做到了科学设计、合理选材、精心施工和高效管理,就能有效防治隧道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第16篇: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为规范蒙华铁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践行企业对建设方质量承诺:争创省部级、国家级优质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保证蒙华铁路质量管理“五条红线”得以落实:结构物沉降评估达标,桥梁收缩徐变达标,锁定轨温达标,联调联试达标,工序达标(即上一道工序未验收签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结合我标段隧道工程特点,制定如下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区隧道 座, 延米,均按Ⅰ级铁路双线隧道设计。

二、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三、工程特点:

四、过程操控程序

1、工区工程技术部

审核施工图纸,编制隧道施工技术方案,并分别向作业班组长及现场质检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填写三方技术交底记录并存档。

工区测量班独立复测管区内导线点,局项目部协调各工区间交接点联测,全标段导线复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布设洞口控制网,开展测量放线、过程复核、成品检验相关工作,对测量数据准确性负责。布设隧道围岩收敛、变形、沉降观测点,并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存档。参加隧道竣工验收。

2、试验室

中心试验室在隧道施工前要对地表水有无侵蚀性进行检测,通过取样对砼骨料、胶砂材料、掺加料、外加剂性能检测,从质量角度确定材料供应场地,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试配砼配合比、水泥净浆配合比等。按规范要求对各种钢材、锚杆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隧道所用防水材料需外委检测时,报监理单位现场取样,一同送检。施工过程中,工区实验室控制拌和站砼拌合质量。并按规范要求检验批次对砼原材进行检测,控制合格原材料进场,并对材料质量状态进行标识。向拌和站管理人员开具砼配合比,负责砼出站前各种性能检测,制备试件,负责标养,按要求对试件进行试压。试验室对基底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隧道明洞基底进行检测。按规范要求对进场钢材进行检测,并标定质量状态。试验室独立填写实验资料。动态监控工地砼实体强度、砼保护层等质量问题。按规范要求检测锚杆施工质量,并综合评定现场质量现状,为质检部门提供其所需质检数据。完成隧道质量评定中有关对试验要求的工作,参加隧道竣工验收。

3、工区质量部

工程施做前,与作业班组就技术交底内容进行再次说明,直至双方对交底内容认知一致,同现场施工调度一起协调各检测部门到场,加快工序检测衔接。现场质检人员除按技术交底严格过程控制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负责砼入模前检测,过程中监控施工。隧道围岩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报技术负责人,并执行变更后技术方案,将隧道每循环超欠挖情况及时反馈到工程技术部,以便尽快修订钻爆方案,监督现场实验人员按实验室要求制备砼或砂浆试件,监督现场实验人员按规范要求对试件及实体砼养护,砼试件龄期满足试压条件时,质检人员监督班组负责人及时送件试压。对隐蔽工程留录影响资料,履行“三检制度”,合格后填写工程质检单,负责向监理报检,未经检验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隧道围岩量测,负责上级有关检测机构组织的质量检查工作,负责质量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工作,按验标要求对隧道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评定,负责组织隧道交验。

4、工区物资设备部

物资部门采购材料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进场时需报检实验室按规范要求检测,设备部门负责进场机械设备性能是否满足施工需要,负责特种设备性能检验鉴定。

通过以上控制程序彻底解决隧道施工以下常见质量问题:隧道洞口开挖不按经批准的方案施工,造成边仰坡不稳定;隧道开挖方法未履行变更手续随意改变;未按设计要求,擅自取消、减少或改变钢架、格栅、锚杆、管棚、小导管、预注浆等支护措施;超挖部位不按验标要求处理;喷混凝土大面积厚度不足;防水板后未按设计要求设臵盲管;未按设计要求安装埋设止水带或止水条;因测量错误或施工原因,洞身初期支护侵限,造成局部二次衬砌厚度不足;隧道贯通误差超标;较大范围内衬砌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隧底处理不按规定施作,影响无砟轨道施工;隧道渗漏水严重。

五、具体质量保证措施:

(一) 一般性施工措施

1、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施工前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核实线路资料,对隧道工点中的高程、坡度、平面曲线要素等线路参数,若与线路资料不符,及时提出以便处理。

3、施工前先核实隧道加宽、衬砌类型、建筑材料等资料,如有疑问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核实后方可施工。

4、初期支护和围岩均为暗挖隧道主要受力结构,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办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确保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施工中逐段核实地质情况,取样化验地下水,并加强监测,若与设计不符及时提出,以便处理。

5、隧道内焊接施工注意事项

①隧道内焊接施工对防水板进行防护,并严格执行《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第 8.4.9 条和第 8.4.10 条、《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第 8.3.3 条的有关规定。

②隧道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焊接施工时, 严格执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第 12.5.14 条的有关规定。

③隧道内接地系统钢筋焊接施工安全防护需符合通号专业相关要求。

6涌水突泥风险防范措施

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地质工作,逐段核实地质信息,开展施工期涌水突泥风险评估,若与设计不符及时提出,以便处理,必要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7、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施工中对地下管线进行监控,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单位,以便处理。

8、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严控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制定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施工,加大管理力度,对初期支护施工中,拱架安装、锚杆施做、湿喷砼工艺及其与围岩的密贴性等环节,以及防水板挂设、二次衬砌施工中所有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技术员和质检员旁站监督。

10、保证测量精度:开工前,首先进行隧道的控制测量,布设单位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采用双导线进洞方式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11、超前预报,科学施工:采用新技术以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在隧道地质复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主要进行掌子面施工地质素描、TSP-203系统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钻孔探测、红外线探水等综合地质预报技术,查明不良地质,采取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法,做好防护加固措施。

12、控制爆破开挖,勤量测: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新工艺,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进行围岩现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数据及时判定围岩稳定状态,确定支护衬砌施工时间。

13、保证原材料质量:工程材料,特别是临时支护用料、防水用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4、保证衬砌质量:喷射砼采用湿喷技术,砼自动计量拌制。初期支护表面做到平顺,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最大允许偏差符合验收标准要求。衬砌采用模板衬砌台车,泵送挤压技术、拱部注浆等灌注二衬砼,重视衬砌防渗漏水施工,保证衬砌振捣密实度,提高砼抗渗耐腐蚀性和砼耐久性。加强隧道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隧道 “不渗不漏”。加强基底的清理工作,使砼座落在坚硬的基岩上整体浇筑,不间歇施工和加强捣固。

15、保证附属工程质量:水沟电缆槽使用钢模,保证尺寸准确、棱角分明、线条顺畅,盖板安装平稳。

16、砼防侵蚀措施:在隧道开挖时,随时核对围岩级别与地下水状态,如与设计不符,及时反馈信息。施工中遇地下水,首先取样化验,了解是否有侵蚀性,以便决定是否变更水泥品种,调整水灰比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侵蚀。

17、沉降观测设臵:隧道设臵变形缝处变形缝两侧设臵不少于一组沉降观测点,以便记录施工阶段及至铺轨前的沉降差异情况数据。

18、隧道施工时贯彻仰拱先行的原则,仰拱填充与仰拱砼分层灌注,不得留纵向施工缝;仰拱及底板施工前严格清底,不得留有虚碴。

(二)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准确判定围岩的岩性,合理设计爆破参数,为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提供前提条件。

钻爆作业严格按爆破设计图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开挖条件出现变化需要变更设计时,由主管技术人员确定。 钻眼前按设计爆破图用红丹标出炮眼位臵及开挖轮廓线,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钻眼。

钻眼符合下列要求:按照炮眼布臵图正确钻孔;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位臵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沿轮廓线调整,其误差不大于5cm,眼底不超出开挖面轮廓线10cm;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眼与周边眼以相同的斜率钻眼;当开挖面凸凹面较大时,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和底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钻眼完毕,按炮眼布臵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起爆。

装药分片分组,按爆破技术参数及炮孔布臵规定的单孔装药量、雷管段别“对号入座”。周边眼采用不耦合装药方式。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大于20cm,仔细连线并检查有无漏连现象。 (三 )喷锚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围岩采用大管棚或超前小导管、锚杆支护时,注浆自上而下,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施工前对注浆机械系统进行调试,检查钢管,清除管内杂物;注浆过程中正确掌握浆液流量、压力与时间的关系,适时调整注浆时间。

型钢拱架统一在有资质的加工厂定制。格栅钢架在构件加工厂统一加工,在大样台上进行,保证格栅加工的精度,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型钢拱架和格栅钢架用于工程前进行试拼,架立符合设计要求,连接螺栓拧紧,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节点板密贴对证,格栅钢架拼装连接圆顺。

进行围岩监控量测,根据量测数据判定围岩稳定状态,确定衬砌施工时间。

(四)隧道结构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基底的清理工作,使砼座落在坚硬的基岩上;砼整体浇筑,不间歇施工和加强捣固;尽量减少超挖,超挖部分采用与衬砌同标号砼浇筑回填;加强起拱线和拱顶部位的砼振捣,做到衬砌与围岩密贴;软弱围岩地段加强支护,优先进行仰拱施工及早封闭成环;选用配合比最佳级配集料的砼,使其快硬和早强;隧道衬砌段与掌子面拉开适当的距离,防止围岩爆破时砼受到扰动造成开裂。

在整个砼生产过程中,拌和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包括砼拌和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和时间、自动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

砼的运输能力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需要,以保持砼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并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隧道正洞衬砌采用液压衬砌台车整体浇筑,横洞及平行导洞采用拱架小模板浇筑。采用泵送挤压技术和拱部注浆浇筑砼,保证衬砌振捣密实,杜绝隧道渗漏水。

砼灌注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生。

(五)隧道工程“不渗不漏”保证措施

1、施工中严格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并对地质资料仔细分析,特别注意突水、突泥的征兆观测,如有异常,尽快采取措施,必要时将人员和机械撤离掌子面。

2、施工衬砌砼前,做好砼配比试验和抗渗试验。

3、砼衬砌前,对砼端头进行凿毛处理,施工缝处设臵好止水带。

4、针对涌水大小,采用引、排、堵等措施,设臵横向和纵向排水盲沟,将水引流至隧道两侧边沟内。

5、地下水丰富地段,加设高分子防水卷材和软式透水管以加强排水效果。

6、采用泵送挤压和拱部注浆灌注衬砌砼技术,严禁人工上料入模。加强砼振捣,避免漏振漏捣。按设计要求掺加砼外加剂,以达到衬砌防水、防腐等目的。

7、加强检测工作,对有渗漏现象的衬砌处采用拱背压浆处理。

第17篇: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摘要:***隧道是宜万铁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针对该隧道的施工情况总结出关于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加速了工程进度和保证了工程质量,对以后相似隧道的施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隧道;安全设施保障;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1.项目概况

宜万铁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复杂的山区铁路 ,作为8 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的***隧道全长 6 640 m ,是全线的重点工程。隧道出口里程为DK248 +724 ,隧道最大埋深800 m,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据物探资料显示 ,***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 ,隧道正常涌水量 4.565 5 ×10 m / d ,最大涌水量为 17.199 4 ×4 310 m / d ,地下水极为丰富。作为宜万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800米,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节理及岩溶发育,五条暗河贯穿其中,正常涌水量约为每天4.6万方,最大涌水量约为每天17.2万方,施工中易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隧道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有溶槽突水、突泥,岩溶发育等地质灾害。***隧道进口自04年开工至今共安全揭示大小溶腔7座,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数十次,从未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2008年底,***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安全生产1608天。

2.项目技术难点 (1)岩溶发育是宜万线施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2004年10月27日,***隧道(进口)横洞施工到HDK0+070处时,揭示出一大型干溶洞,溶洞基本与线路正交,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7.4米,向右3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16米,竖向发育向上26米,向下17.3米。结合设计资料,运用超前地质预报预测手段,继续向前开挖,揭示了与之相连的另一较大溶腔,溶腔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6.4米,向右22.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24米,竖向发育26.3米。溶洞出现后,经四方会商决定,由横洞掌子面向后退155米,在HDK0+235处提前进入正线隧道燕尾段DK242+710处,然后沿Ⅰ线向大里程方向施工。2004年11月25日,Ⅰ线上半断面施工到DK242+80

3、+865处时,相继安全揭示出溶洞。溶洞向左跨过Ⅱ线与横洞HDK0+070溶洞贯通,向右发育深度不明。沿隧道纵向发育到DK242+880,竖向发育向上21米,向下到隧底。又经四方现场会勘后决定,暂停正洞Ⅰ线隧道施工,改为横洞绕行方案,在绕行过程中分别于RDK0+100、RDK0+061两处,分别遇到与HDK0+070大溶腔连通的与绕行横洞轴线基本正交的小溶洞。回填通过后,于2005年1月12日进入原设计横洞与隧道正线交汇点。随后进行反向开挖,并于2005年2月26日将该溶腔在隧道正线发育范围贯通。目前已完成该溶腔全面地质探查,并在隧底施工桩基托梁跨越该段溶腔。

2007年5月11日,Ⅱ线DK244+903处开挖后,揭示出一填充型溶腔,该溶腔直径约5~7米,向上发育高度不明,洞顶自稳能力差,岩块不时向下坍落。 2007年6月30日Ⅰ线开挖至DK244+907处掌子面,在其左侧揭示出一溶腔,突水突泥1000多方,开始突出物为泥沙夹块砾石,石子浑圆度很好,溶腔向上发育不明,该溶腔与洞顶暗河相连通,每遇洞外下大雨时溶腔内涌水量激增,洞顶伴随有自远处传来的轰鸣声,致使施工无法进行。

该溶腔出露后,项目部积极与业主、设计、监理沟通,并会商。会商决定,先用混凝土封堵溶腔,并在溶腔内预埋排水管,后浇筑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护拱,施做超前支护平安度过该溶腔段。

(2)涌水是***隧道的另一地质灾害。2006年3月2日,DK244+240掌子面施做超前钻孔时,多个钻孔出现压力水,钻孔总涌水量800m3/d。经对涌水进行3天观察,水量无变化,水质清,确定为基岩裂隙水。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突水,宜万总指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会商,根据地质预测预报资料,确定了超前帷幕注浆加固方案。通过帷幕注浆,对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封堵裂隙水,安全地渡过了DK244+240~+270段破碎富水地段。2006年10月5日,DK244+558掌子面施工超前钻孔时,钻孔出现涌水,水量234 m3/d。当天下午在进行超前钎探时,钻孔钻到1.3米时,孔内突然出现涌水,喷射距离达到6.5米,水量为1300 m3/d。经总指、设计、监理和我项目部现场会勘,确定先施工止浆墙,然后再进行50米超前钻孔探明施工地质,最后进行全断面帷幕注浆。

3.项目施工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 宜万线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蕴臧丰富,岩溶水平向、垂直向极其发育,埋藏深,施工中既有高地应力造成的岩爆,又有软岩变形的可能,突水突泥频繁,被喻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地质迷宫,全线有八座Ⅰ级风险隧道,***隧道便是其中的一座。项目部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为:

(1)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工序管理,这是我国其他铁路建设中所未有过的。在施工中,采取长距离探测与短距离探测相结合,多种手段并用,互相验证。其手段有五种,一是超前水平钻探测,根据围岩类别不同,每断面布置3孔至6孔不等,二是超前预报系统TSP203的使用,三是掌子面、隧底、和周边地质雷达探测隐伏岩溶,四是红外探水,五是短距离探测,即每茬炮进行了5米长12孔超前炮孔探测。在隧道施工中我们根据上下断面施工各工序的衔接情况,合理安排,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工序管理,及时指导施工。

(2)应急逃生系统的使用,首开中国铁路建设的先河。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和高风险的特点,在开工之初就制定防高风险的应急预案,并按期演练;在隧道内设置了电视监探系统、应急灯、声光报警器、安全逃生爬梯、自动充气救生筏、救生衣;均衡施工,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稳步施工。根据宜【2007】66号及中铁一宜万指【2007】28号《关于在铁路建设项目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通知》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实行责任包保,对项目部安全规章制度、施工记录、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与完善,对应急、防灾报警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交通运输、火工品管理、施工用电、高空作业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根据检查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整改,项目部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由安质部对上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查找分析原因,制定下月安全生产计划,通过本项活动的开展,项目的安全形势稳步推进,保证安全施工。

4.关于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几点具体实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制度措施

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信念,从思想、行动上认真对待,及时适应宜万铁路高标准、高要求、施工难度大的铁路跨越式发展管理模式和新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业主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根据各职能部门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每月召开安委会(安全例会),制定下步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质量隐患。

(二)完善安全质量制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学习

1.结合高风险隧道特点,有针对性的出台一系列的《安全质量奖惩制度》、《防涌泥突水紧急预案》、《防火防汛应急预案》、《火工品管理办法》、《施工用电管理制度及触电应急预案》《***隧道安全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通过进行现场检查、控制,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参建职工、农民工的安全防护与自救意识,也有效的控制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2.要高度重视职工、农民工的安全知识教育,严格按要求进行现场施工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有安全讲话、班中有安全检查、班后有安全总结。

3.成立以项目经理挂帅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职工大会,对安全质量工作做出针对性部署,对于重点工序,通过现场技术交底会的形式,使职工了解施工工艺流程中的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

1、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和高风险的特点,制定《***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坚持把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为一道必做工序,坚持按要求每100米做一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隧道的初期支护和通风、排水,从而达到确保安全的目的。

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规避施工风险,采用TSP203红外线探测仪、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对掌子面超前监控,防患于未然。

3、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浅眼控制爆破、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确保安全,对于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地段,坚持“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反馈、控沉陷”的原则进行工作。

4、配备声光报警、视频监控、应急照明、疏散标志、逃生装备、应急通信,完善逃生通道、应急排水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设置跟班安全员,确保施工一线安全。

5、对关键部位安排专人负责跟班作业监控,对每道工序开工前都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每个施工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和防护要领及职业健康。

6、在质量方面强化过程控制,落实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到组织完善,制度健全,运转正常,工作有效,措施得力的质量保障体系。

7、完善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必须做到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交底、讲解,使作业人员明确、清楚的掌握工序工艺,技术规范要求,重点控制部位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了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8、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监督。通过具体的落实,隧道的光面爆破作业上新台阶,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量测、地质预报检测认真规范,试验资料真实可靠,有效的预防质量通病及缺陷的发生。

(四)地上地下管线及建筑物施工防护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区域周围不受到施工影响和损坏,制定相应防护制度:

1、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查阅图纸,对施工区域周围地上、地下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各种管线进行踏勘,明确产权部门,与之联系制定书面防护措施纳入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前技术人员要与安全技术交底相同的方式交底,作业人员在不能确保上述设施安全不得施工。

3、对地下电缆、通信光缆、水管、天然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各种建筑物亚制定防护距离。在防护距离内严禁机械开挖,严禁爆破作业,并有管理人员代班作业。

4、施工前取得以上管线及建筑物产权单位联系方式,以备应急。

5、对地下管线走向不明的征得产权单位派人现场指导设,专人防护以防不测。

(五)采取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为了监督***隧道进口事故隐患工点整治和事故预防工作,加大对隐患排查整改监督力度,预防、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激励大家关心***隧道事故隐患整治,促进对隐患整治促进安全工作,对事故隐患举报人员和被举报人员进行奖惩。

5.结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我国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都有所下降。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

宜万铁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复杂的山区铁路 ,***隧道施工我们必须严格制定“杜绝责任死亡事故、一般以上交通责任事故;遏制“三违”(违章、违纪、违规)行为;职工负伤频率控制在10‰以内,重伤率控制在0.3‰以内。”的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组织机构体系的各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项目安全顺利的进行。

第18篇: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经验总结

隧道工程

第一节 测量放样

1、如何保证洞顶标高达到精度要求?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隧道衬砌侵入建筑限界。 2)隧道净高小于设计值。

2、原因分析

1)拱架(含模板)架设标高控制不正确。

2)允许施工误差及预留沉落量控制不准确或考虑不足甚至未予以考虑。

3)拱架立柱或移动式拱架所用轨道面在衬砌施工时产生下沉变形。

3、预防措施

1)拱架(含模板)架设标高应按洞顶设计标高结合考虑允许施工误差及预留沉落量综合严格控制。

2)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模板放样允许设计的衬砌轮廓线扩大5cm,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这是允许施工误差的最大值。预留沉落量应根据围岩类别及衬砌方法的不同,结合施工中对拱顶下沉的测量纪录分析正确选用。先墙后拱法衬砌时不论何类围岩预留沉落量均不大于5cm。

3)拱架立柱基或移动式拱架所用轨道基应清除浮渣并予以加固,避免在衬砌施工中下沉。

4、处理措施

1)在施工中如发现拱架下沉应在立柱下或轨道下加楔顶起。 2)在确保衬砌厚度的条件下对衬砌侵入建筑限界部分应作凿除处理。

3)如作凿除处理后不能保证衬砌厚度则不能凿除,应设标志标明限界。

2、如何保证隧道路面标高及路拱度满足设计要求?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隧道净高不足。 2)路拱不符合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路面标高控制施测不准确。 2)路拱参数测定有误。 3)砼拌制时水灰比控制不当。

3、预防措施

1)使用前应复核水准点是否有变动而影响高程数据。

2)路拱板路拱参数设定要正确,使用中应经常检查有无变形,如有变形要及时调校。

3)对砼组成材料用量要按配合比严格控制,因砂、石材料的含水量变化对水灰比影响很大,施工中应随砂、石料含水量变化而适时调整水灰比,防止过稀造成砼成型后表面标高降低过大。

4、处理措施

对于标高偏高的路面应作磨除处理。

第二节 洞口与洞门

3、洞口段洞顶出现偏压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当隧道洞口位于山坡不稳定、地形条件较差处,且隧道顶两侧土体厚度严重不一致,既为偏压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隧道开裂、严重时发生坍塌事故。

2、原因分析

当隧道单侧压力过大,隧道结构受力不均,局部应力集中,变形过量,可能会使隧道结构遭到剪切破坏。

3、预防措施

1)平衡压重填土,即对地形较低侧进行夯实填土,增加侧压力,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两侧压力基本平衡时再开挖洞口。 2)挖切土体,减轻偏压力,即在地形较高侧将土挖走,或填在低侧,当土方挖走后,山体可能出现滑坍时,可设挡墙进行防护。 3)隧道边墙基础应座在稳固岩层上,否则应设砼基础。 4)隧道拱圈应采用钢筋砼结构,且外墙尺寸加厚,必要时应加设仰拱,增强隧道结构的整体抗变形能力。

4、洞口段山体为稳定性差的松散堆积物,且有地下水,应如何处治?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洞口段山体土质为松散的堆积物,且有地下水,施工中极易发生滑坡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2、原因分析

松散地层基结构松散,胶结性弱,稳定性差,且在水的作用下易软化,在该地层开挖隧道时,应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否则极易发生滑坡坍塌事故。

3、预防措施

对处于此类围岩的隧道,设计和施工预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先治(堵)水、早预报、强支护、短开挖、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

4、处理措施

1)超前支护施工方法:隧道开挖前,先向岩体内打入钢钎、钢管、钢板等构件,如: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超前管棚等,用以预先支护松散围岩,防止隧道掘进时松散岩体发生坍塌。 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

在处治为松散、破碎、软塑地层,有大量涌水的软弱地段,以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的隧道洞口时,采用注浆方法使松散地层固结为整体,然后进行开挖。在砂夹砾石、粗砂且有锓蚀性水的地层中,采用水泥砂浆压注。在粉、细砂层或有侵蚀性水时,可压注化学浆液。 3)采用环向强钢支撑或增加围岩环向注浆堵水措施或超前深孔围幕注浆,以增大整体刚度,限制围岩的不利变形。

4)对于大变形地段,采用地面砂浆锚杆、自进式注浆长锚杆或超前深孔围幕注浆等,并及时修筑仰拱,以控制围岩初期变形,充分保护和调动不良地质围岩的自承能力。 5)超前支护法开挖顺序的选择:先护顶后做墙;分层开挖;倒梯形开挖。

6)对于Ⅰ类、Ⅱ类、稳定性较差的Ⅲ类围岩及特殊地质围岩,先采用下导洞适度超前开挖,并预先对全断面隧道进行强预支护,再采取全断面开挖,以防止隧道围岩受到显著的应力松弛和应力集中作用而发生破坏,是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强预支护,即超前小钢管加注浆或钢插板做纵向预支撑,钢拱架作环向支撑。

7)当地下水很丰富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以利施工。

5、洞口端墙砌筑及墙背回填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洞口端墙砌筑及墙背回填如果出现问题,会导致端墙变形、渗漏水、开裂甚至外倾;端墙顶部排水沟出现不均匀下沉导致开裂、漏水等病害,直接危及洞口及洞口的安全。

2、原因分析

1)端墙设计不合理:断面尺寸偏小、地基承载力不足、基础臵于冰冻线以上、墙体设计强度不足。

2)施工工艺差:砌体或砼施工质量差,墙体未达到一定强度即回填墙背。

3)墙背回填不密实,或未设臵隔水层。 4)墙背回填材料选用不当。

3、预防措施

1)端墙施工放样时,应保证位臵准确,墙面坡度平顺。 2)端墙基础应臵于稳定的地层上。如果地基为膨胀性岩层,应采取封水措施;当地基承载力不足,应将基础扩大,在隧道净宽符合设计的条件下,还可在扩大基础上浇注水泥砼撑托,并用钢筋连结,如果基础处于冻结性土层,应加深基础,使其埋臵在冻结线0.5m以下。 3)端墙砌筑与墙背回填均应两侧同时进行,高差不得大于0.5m,以防偏压,使衬砌产生位移、变形或开裂。 4)墙背回填时,底部应铺填0.5-1.0m厚碎石.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石质地层墙背与岩壁空隙不大时,可采用与墙身同级材料回填,空隙较大时,可采用片石砼或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开凿成台阶状,用干砌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紧密,不得任意抛填土石。

5)使用机械回填,应待拱圈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由人工夯填至拱顶以上1m后,方可进行。

6)拱背回填需作粘土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良好,封闭紧密,防止地表水下渗,影响回填体的稳定。

第三节 洞身开挖

6、如何防治塌方及冒顶事故?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出现大量超挖,增大出渣量和填塞量。 2)造成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3)影响工期,增大投资。

2、原因分析

1)隧道开挖中,围岩性质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岩质由硬变软,或出现断层、破碎带、梯形软弱带等不良地质情况而未及时改变开挖方法、支护方式。

2)未严格按钻爆设计要求钻孔、装物:孔间距不符合要求或过量装药,爆破后使岩壁围岩过于破碎、裂缝深大而坍落,或爆破震动过大,造成局部围岩失稳而塌方、冒顶。 3)水害:因出现大面积淋水或涌水。

4)组织管理不善、工序衔接不当,支护不及时,采用支护方式不妥,衬砌未及时跟进。

5)忽视对开挖面和未衬砌、未支护段围岩变化情况的监测检查。 6)隧道通过沟谷凹地等覆盖层过薄地带或通过沿溪傍山偏压浅埋地段。

7)洞口围岩节理发育、严重破碎,或因不利岩层走向而产生沿岩层面滑塌。

3、预防措施

1)隧道开挖中,如发现围岩性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所用的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作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围岩条件,确保安全施工。

2)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钻爆设计要求钻孔、装药、爆破,严禁超量装药,爆破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塌方冒顶。

3)对于出现突发性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应根据水量大小、补给方式、变化规律及水质成分等情况,正确采用诸如“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予以注浆止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排除淋水、涌水对掘进施工的干扰和影响,根据坍方、冒顶隐患,确保围岩稳定及施工安全。

4)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各工序应有序跟进,相互衔接。

5)加强对开挖面、未支护及未衬砌断面围岩情况的监测和检查,如有塌方,冒顶症兆要及时做强支护处理。对已支护地段亦要经常检查,有无异常变形或破坏,锚杆是否松动,喷砼层是否开裂、掉落等,一经发现应立即补救,采取适当方式加固处理。还要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对支护的碰撞破坏。

6)当隧道掘进通过沟谷凹地等覆盖层过薄地带或通过沿溪傍山偏压浅埋地段时,因围岩自身成拱能力差,缺乏足够稳定性,施工时应特别谨慎、应采取先支护、后开挖、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方式,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辅之以必要加固措施,稳定开挖面,确保施工安全。

7)如发现洞口围岩节理发育、严重破碎,或因不利岩层走向,有可能产生滑塌,则应对开挖线以外围岩顺洞向打设锚杆并注浆加固处理。为确保洞口安全还应进行管棚钢架支护,以防洞口坍塌,影响掘进。

第四节 支护与衬砌

7、如何正确使用锚杆支护?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锚杆间距偏差超标。 2)锚杆锚固有效长度不足。

3)锚杆与围岩固结力、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4)锚杆与主要岩石结构层面垂直度偏差过大,致使锚固厚度不足,影响锚固效果。

5)锚杆杆体松动,失去锚固作用。 6)锚杆脱落或与围岩一起掉落。

2、原因分析 1)钻孔定位不准。

2)钻孔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或锚杆插入深度未达到要求。 3)锚杆注浆不足,或所钻孔径与锚杆直径不匹配。

4)锚杆在砂浆凝结未达一定强度前杆体曾遭撞击、晃动,锚杆使用前未除锈、除油。

5)钻工技术水平低,钻孔方向掌握不正确。 6)注浆用砂浆配合比不当,砂粒径过大。

7)软弱或土砂围岩中杆锚长度不足或不应采用锚杆支护。

3、预防措施

1)钻孔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正确定出孔位,标以明显标记,成孔孔位实际偏差应按控制在±15mm以内。

2)钻孔深度要逐孔量测并记录,水泥砂浆锚杆其孔深偏差应控制在±50mm以内,其它类型锚杆应保证杆体有效长度。注浆锚杆在注浆后应迅速将杆体插入,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各类锚杆应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仔细操作安设。

3)砂浆锚杆钻孔直径应比锚杆直径大15mm,过小则杆体难于插入,过大则砂浆在杆体插入时易流出,造成砂浆不饱满,使锚杆与孔壁粘结不实,降低固结力、搞拔力,甚至出现杆体活动,失去锚杆作用。因此钻孔直径未达到要求的应返工。注浆时注浆管应距孔底5-10cm处开始注浆,并随水泥浆的流入缓慢均匀地拔出,以防水泥浆不连续不饱满,其它各类锚杆要确保其锚头、托板、螺母、药卷功能有效。 4)砂浆锚杆安妥后,要防止人、机对杆体的碰击,杆头3d内不得挂重物。

5)钻孔作业应选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操作,以正确掌握钻杆方向,使锚杆安设后能与岩层主要结构层面保持垂直。

6)注浆用水泥砂浆配比宜为水泥:水=1:1~1.5:0.45~0.5,过稀难于灌满钻孔,过稠锚杆难于插入。施工时要做到随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所用砂子直径不应大于3mm,使用前应过筛,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

7)应按锚杆总数1%且不少于3根做抗拔力试验,其标准为28d抗拔力≥设计值,最小抗拔力应≥0.9倍的设计值。

8)软弱围岩及土砂围岩中应加长锚杆长度或采用辅助施工方法加固围岩。

8、如何保证喷射砼施工质量?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砼开裂。 2)砼剥落。 3)砼离层。 4)砼厚度不足。

2、原因分析

1)受喷面粉尘、杂物未清除不彻底。

2)松动危石未清除,松动石块存有较大空隙,而砼受遮挡无法喷入。

3)喷射砼所用材料不合格或砼配比不合适。 4)养生不及时或养生时间不足。

5)开挖爆破距喷射砼作业完成时间间隔过短,受爆破冲击、震动。 6)缺乏对砼厚度的检查或检查频率不足。

3、预防措施

1)喷射砼作业前应对受喷面粉尘、杂物用高压风或水彻底清除干净,防止砼与受喷面结合不良。

2)喷砼前对松动石块、危石或遮挡物用人工彻底予以清除。 3)喷射砼所用各种材料质量、规格必须合格:水泥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因其凝结时间较快,且与速凝剂有良好的兼容性,矿渣硅酸盐水泥也可使用,其它水泥不宜使用。对于软弱围岩宜选用早强水泥,或在拌和时掺加早强剂,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砂应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用前应过筛。碎石石质应坚硬,最大粒径控制在15mm且级配良好,不致堵塞喷射管路,并减少回弹量。速凝剂必须是合格产品,并保证使用时不变质,其掺量需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不同通过试验确定,使配制的砼初凝时间不超过5mm,终凝时间不超过10min。砼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使拌制的砼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 4)砼终凝2h后应即喷水养生,经常保持其表面湿润,养生不得少于7d。

5)因一般喷射砼施工需紧随开挖进行,故其受开挖爆破震动、冲击影响很大,砼需具一定强度后才能抵御,所以开挖爆破距喷射砼作业完成时间间隔不得少于4h,施工中应严格控制。

6)应按频率要求认真检查所喷砼的厚度: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2m检查一个点。平均厚度≥设计厚,60%的点厚≥设计厚,最小厚度≥0.5设计厚。

7)对于受喷面高低不平、起伏过大的,应先对低洼处作喷砼找平处理,个别突出的应予以凿除,钢筋网所用钢筋直径宜为6-8mm,用前必须除锈、除油,保护层应大于20mm。

9、采用钢筋网喷射砼支护时,钢筋网铺设应注意什么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露筋;2)网片砼离骨脱落;3)保护层不足。

2、原因分析 1)钢筋网未随受喷面起伏安设,或因钢筋网所用钢筋过粗难于随受喷面起伏安设,或受喷面起伏过大,钢筋网难预贴合。

2)钢筋网与锚杆连接薄弱,所喷砼过厚,因自重或受开挖爆破震动而离骨脱落。

3、预防措施

1)受喷面起伏过大,需对洼坑处用喷射砼予以找平处理,并对全部受喷面予以初喷。钢筋网所用钢筋直径宜为6-8mm,一是可防止砼开裂,二是便于操作,易随受喷面起伏而设。

2)钢筋网应与每一根锚杆牢固连结,绑扎时使钢筋随起伏而行,并使之与初喷面保持不大于3cm的间距,但在砂土层段内应使之密贴铺设,并用弯设成与受喷面相吻合的较粗钢筋压紧,按“设计规范”要求,挂网喷锚砼厚度不宜大于25cm。

4、处理措施

1)对于露筋的应予以补喷处理。 2)离骨掉落的重新施作。

10、使用构件支护应注意什么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构件断裂、接头部位开裂。 2)支柱弯曲、折断。 3)构架下沉、倾斜。

2、原因分析

1)构件采用材料刚度、强度不足,或构架支设间距过大,致使单片构架承受围岩压力过大,构架接头连接薄弱、焊接质量差或接头构造不符合要求。

2)支柱脚基松软,不均匀下沉,构架支设立面与隧道轴线断面不垂直,纵向连结、支撑不足或应设斜撑而未设。

3、预防措施

1)制作构架所用材料强度、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不得使用。焊接工艺、质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构架支设间距视地质一般为0.8-1.2m,对松软破碎地段还应加密,接头制作须符合要求,连接必须坚固。构架纵向应设足足够的且稳定的连结支撑,使构加架连成整体,有纵向荷载的须设斜撑。

2)支柱脚基处虚渣必须清除,如为松软地层,应加设钢、木垫板或垫托梁,以防不均匀下沉。

3)构架支立时其立面必须与隧道轴线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2°,构架接头所有螺栓均应拧紧,如间隙较大可垫以砼块,顶楔数量自拱顶起每侧不少于8个,喷砼时应先将构架与岩壁间喷填密实。

4)构架支设后应经常检查,有无松动、变形,松动要随时紧固,如有扭曲变形甚至断裂,应即换之以刚度、强度大的构架。更换时必须先支后撤,以防不测事故发生。

11、如何正确设臵沉降缝和伸缩缝?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衬砌有不规则环向裂纹或开裂破坏。 2)衬砌局部挤碎、剥落。 3)衬砌出现上下、左右错台。 4)出现渗漏水等病害。

2、原因分析

1)在软硬地层交界处往往是衬砌结构类型、衬砌厚度变化处,因围岩压力、地基承载力、地基压缩变形性能与衬砌结构刚度及变形性能均有明显不同,不设沉降缝或设臵不合理均会出现所述问题和现象。

2)因衬砌施工温度与环境温度存在温度差,会引起衬砌收缩,如不设伸缩缝同样会出现上述问题。

3、预防措施

1)合理设臵沉降缝。在软硬地层交界处、Ⅰ~Ⅱ类围岩距洞口50m范围内、衬砌结构及断面厚度变化处,衬砌时必须设臵沉降缝。Ⅰ~Ⅱ类围岩距洞口50m范围内如围岩裂隙发育,较破碎而整体性差时,应每隔10m设臵一道。

2)在寒冷地区,整体式衬砌、锚喷衬砌或复合衬砌在洞口和易受冻害地段必须设臵伸缩缝,一般每隔10-30m设臵一道,洞口段采用小间距,洞内段采用大间距,洞口段如遇沉降缝可不再另设。 3)沉降缝、伸缩缝一般宽2cm,宜用沥青马蹄脂填塞牢固,并应采用塑料或橡胶止水带密封。

4、处理措施

1)如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衬砌错台,应在低端一定长度内将衬砌凿毛吻合处理。

2)如出现渗漏水应作注浆防水处理。

12、如何保证衬砌后拱顶出现的空隙回填密实?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隧道拱圈衬砌完成后,往往在拱顶合龙处存在一定的空隙,使拱顶部位衬砌厚度不足,形成衬砌受力薄弱部位。

2)拱背后围岩松弛变化存有一定空间,而使衬砌设计受力状态受到影响。

2、原因分析

1)由于受施工空间的限制,砼充填难于饱满。

2)砼振捣时处于流动状态,从高处流向低处,顶部砼易向低处流淌,而使顶部难于充实。

3)砼硬化后有一定的收缩,而使拱顶部出现空隙。

3、预防措施

1)封顶合龙处的砼应适当减小水灰比和坍落度,以减少收缩影响。 2)可使用掺膨胀剂的砼。

3)施工时应边震捣边勤填料,尽量减少空隙的存在。

4、处理措施

1)砼凝固后应检查有无空隙及大小,如有应采用注浆方法作充填处理,直至填满为止。注浆压力不得大于0.4MPa,过大则会对拱圈衬砌造成不利影响。 2)如因超挖过多、塌穴、溶洞而形成的空间,应按相应的回填方法处理。

13、如何防治衬砌砼开裂、挤裂或拱顶下沉等隧道病害?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衬砌春开裂、挤裂后会降低衬砌承载力。

2)损害外观形象,出现渗漏水病害,严重的会使衬砌垮塌,隧道遭严重破坏而不能使用。

3)拱顶下沉会影响隧道的净空高度。

2、原因分析

1)衬砌砼厚度不足,致使整个衬砌承载力不足或局部薄弱。 2)钢筋保护层不足或钢筋未除锈除油。

3)砼强度不足,使衬砌不足以抵抗围岩压力,或配合比不当引起砼收缩。

4)严寒地区衬砌背后存有水囊,或因超挖、塌穴未按规定处理而有大量地下水积聚引起冻胀开裂。 5)沉降缝、伸缩缝设臵不当或未设臵。

6)围岩压力大,而衬砌尚未形成封闭环,因拱顶下沉,拱脚内移或下沉引起衬砌砼开裂。 7)工作缝处理不当。

8)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时间不足。

3、预防措施

1)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类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结构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隧道结构安全,如在施工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作变更设计,使衬砌结构、厚度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严格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2)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除油处理。

3)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用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 4)衬砌背后如有形成水囊可能,应对围岩进行防水处理,使之不再存水。

5)衬砌施工时应按要求正确设臵沉降缝、伸缩缝。

6)拱顶下沉往往是因拱脚内移或下沉引起的,它不仅会导致拱国的开裂、挤裂,还会导致拱顶标高的降低,必须采取措施预以防止。对于软质、低类别围岩,应在拱脚处打设斜向锚杆,加固围岩地基,防止拱脚外移引起拱顶下沉开裂。围岩压力大的应在两拱脚间加设足够的支撑,以防拱脚内移、拱背开裂。拱圈砼浇筑前,找平拱支承面,拱墙施工时应按设计预留钢筋,以使拱墙连成整体,可防止拱脚内外移,为防止拱脚下沉,仰拱应尽快施作。

7)工作缝应尽量与沉降缝、伸缩缝位臵一致,否则应将拱圈、洞墙断面凿毛,预留接头钢筋,使前后两次施工的衬砌结合良好。 8)拆模后应立即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14、如何正确处理隧道的超挖和欠挖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因欠挖超限造成衬砌厚度不足。

2)因超挖处理不当降低围岩整体性和自成拱能力,增大衬砌受力。

2、原因分析

1)不按规定要求处理已出现的超欠挖问题。 2)虽作了处理但不彻底。

3、预防措施

1)加强责任心严格按规定要求施工。

2)强化检查,看已处理的是否合格,对处理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4、处理措施

1)欠挖超过规定允许范围内的必须作凿除处理。

2)超挖在允许范围内的均可在衬砌时用与衬砌相同标号的砼同时浇筑。

3)超挖超过允许范围的:

a)边墙脚以上1m范围内及拱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边墙及拱圉相同标号的砼与边墙及拱圈同时浇筑。

b)其余部位的超挖,宜用片石砼或比拱、墙砼低一级的砼填筑施工。片石砼所用砼标号应与衬砌相同。

15、如何保证衬砌内壁弧度、直顺度、平整度、光洁度满足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隧道竣工断面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视觉效果差,出现折线状、鼓肚、硬坎、造成内壁弧度、弯道隧道边墙百不圆顺,拱圈纵向面、直线隧道边墙面不顺直、不平整,表面过于粗糙。 3)衬砌侵入建筑限界。

2、原因分析

1)拱(墙)架制作时设计弧度控制不准确。 2)模板材质、厚度不一致。

3)拱(墙)架重复使用时,未对变形作及时修正。

4)拱(墙)架因制作、安装不坚固、不牢固,或因安设间距过大难以承压而在砼浇筑时变形。

5)模板强度不足,砼浇筑时弯曲变形。 6)模板在左浇筑前未清除砼残渣、未刷油。 7)模板间接头、拼缝不齐整,缝隙未充填刮平。

8)脱模时间过早,模板粘结砼或碰击造成掉边、掉角、麻面。 9)接茬时下一轮模板安设与已浇筑衬砌表面不密合。

3、预防措施

1)拱(墙)架制做应精确放样,完成后应检查,不符处应予以修正。

2)选用模板材质与厚度应一致。

3)拱(墙)架重复使用前应逐一检查,发现变形、残缺应作修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4)拱(墙)架制作应坚固,运输、支设时不变形,拱(墙)架支设应使立面与隧道轴线垂直,两榀间应有足够的支撑与连结,必要时需加斜撑,拱(墙)架接头应连接牢固,稳定。模板铺设应稳固,外缘径向应设支撑与围岩顶紧,不得利用墙架兼作脚手架,拱(墙)架两榀之间距,应根据承受砼重力、模板厚薄、材质确定,一般为0.8-1.2m,使用钢模板时按通用长度确定,使用木模板时其长度应为榀间距的两倍。

5)模板必须具有足够强度,在砼浇筑时不得弯曲变形,以防出现鼓肚现象。

6)多次周转使用的模板在使用前必须清除残渣砼,并刷润滑油。 7)模板接头、拼缝处必须齐整,铺设后应将缝隙作充填抹平处理,防止缝隙漏浆,造成砼砂漏、棱梗。

8)应掌握合理脱模时间,过早则对砼自身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易粘落影响表面光洁,也易产生掉边、掉角,拆模要注意防止对砼的损伤、碰撞。

9)接茬铺设下一轮模板时,与已浇筑衬砌砼重迭部分应采取措施,使模板与衬砌砼表面密帖,如在模板与拱架间加楔支顶。

4、处理措施

墙面、拱面纵向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应在20mmm以内,对超出部分庆作凿除修饰处理。

第五节 防水与排水

16、如何防治洞内渗漏水及施工废水对隧道掘进的影响?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洞内渗漏水及施工废水如处理不当,不仅使施工环境恶化,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降低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给隧道开挖和支护造成困难。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原因分析

洞内渗漏水主要原因是围岩具有裂缝渗水或局部出现涌水。

3、预防措施

1)超前钻孔排水或采用辅助坑道排水。 2)采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法堵水、止水。 3)采用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4)采用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预防措施。

17、如何防治衬砌后隧道洞顶、洞壁渗水及路面冒水?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渗漏水的长期作用下,隧道的衬砌和设备会受到侵蚀,在寒冷地区因冻融的反复循环,加快衬砌和设备的损坏。路面冒水造成行车环境恶化,降低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影响行车安全。寒冷地区砼路面,因冻胀而遭破坏。

2、原因分析

1)地表水下渗到衬砌中。

2)地下水上冒到隧道路面或衬砌中, 3)围岩中的水渗透到衬砌中。

3、预防措施

1)衬砌背后设臵排水管、沟时,应根据隧道的渗水部位及开挖情况适当选择排水设施位臵,并配合衬砌进行施工。施工时应防止漏水使浆液流失。灌注砼或压浆液不得进入沟管内,以免造成管堵塞,排水不畅。

2)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铺设防水板,防水板宜选用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易操作扔下焊接时无毒气、顶破强度及延伸率较好的塑料板材。防水板可在拱部和边墙整环铺设,亦可仅在局部铺设。 3)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喷涂防水层,可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或氯丁胶乳。

4)采用防水砼作隧道衬砌,必须严格按照砼防水要求进行施工。 5)当二次衬砌采用防水砼时,施工缝应埋设环向遇水膨胀止水条,沉降缝应埋设橡胶止水带。

6)为防止路面冒水,在仰拱施工时,可在路面底部仰拱上每隔10-20m设臵一道横向碎石盲沟,并使其与纵向排水沟相连。 7)洞外排水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气候情况,并密切与农田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地设臵疏水、截水、引水设施,全面考虑,综合治理。

4、处理措施

1)对地表水引起的渗漏,应根据地势、地形因地制宜地在洞顶设臵防排水设施,如将地表填平、铺砌、勾补、抹面、喷护砼等,将坑穴或钻探孔堵死、封闭,达到防渗抗渗目的。

2)对由地下水引起的渗透,首先要探明水的来源和水流的形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a)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止水,压浆顺序应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不或多水处,从下坡向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响洞身中间压浆。b)当采用水泥砂浆压注后仍有渗漏水地段时,可采用化学浆液。采用化学浆液施工时,应符合隧道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

18、如何处理施工时反坡排水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隧道反坡施工时,洞内多余的水不能自行流出洞外,使洞内道路泥泞,交通运输不便,水量大时还会侵蚀基底,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

2、原因分析

当隧道向下坡开挖时,洞内多余水不能自行排走。

3、预防措施

1)隧道施工有平行导坑和横洞时,应充分利用辅助导坑,降低正洞水位,使正洞水流通过辅助导坑引出洞外。

2)条件许可时,可用井点降水法或深井降水法把水排出洞外。 3)隧道向下坡开挖时,一定要防止洞外水流入洞内,尤其在雨季,当洞口处在汇水区域时,会发生洪水“倒灌”事故,此时应在洞口前设臵拦水坝截住洞外水,并疏通洞顶及两侧排水系统。

4、处理措施

1)必须采取机械抽水。

2)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沟或管路,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

3)视线路坡度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段下坡终点开挖集水坑,使水流至坑内,再用水泵将水抽到下段水沟流入下一个集水坑,这样逐段前进,将不排出洞外,反坡水沟坡度不宜小于0.5%。 4)隧道较短时,可在开挖面附近开挖集水井,安装水泵,将水一次送出洞外。

5)沟管断面、集水坑的容量应根据实际排水量确定。

6)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20%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

7)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19、如何处理好洞顶及洞口排水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隧道洞口、洞顶的排水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洞口坍塌,浅埋段冒顶等事故,所以在隧道开挖前应及早处理。

2、原因分析

隧道洞口及其附近地质条件一般较差,且洞口本身为施工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其附近隧道埋深较浅,如果洞口、洞顶排水措施不当,在水长时间作用下,极昂使洞口处土质软化、强度降低,发生事故。

3、预防措施

在隧道开挖前,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洞顶坑洼或勘探用的探坑等应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同时高出原地面。

2)洞顶上方如有沟谷通过,因沟谷底部岩层裂隙较多,其渗漏将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应及时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或用水泥砂浆勾缝抹面。

3)洞口附近应开沟疏导洼地积水。

4)洞顶排水沟应与隧道两侧路基边沟顺接形成排水系统,将水排到隧道范围以外。

4、处理措施 1)在做好预防的情况下,洞口开挖后尽可能将仰坡用喷射砼封闭,防止水流冲刷。

2)有条件时,应及早安排洞门施工。 第六节 通风防尘

20、隧道施中粉浓度高、有害气体超标应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洞内空气污浊、粉尘浓度大、温度高,使施工作业人员明显感到缺氧、沫眼、呼吸困难,甚至产生头晕、呕吐现象,影响正常的安全生产及人身健康。

2、原因分析

1)随着坑道开挖,不断向山体延伸,由于洞内空气稀薄且不能流通,使洞内氧气大大减少。

2)由于某种原因钻眼、施工爆破、清渣装渣以及喷射砼使岩渣内的粉尘飞扬。

3)由于炸药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施工时各类内燃机械及运输汽车排出的尾气、以及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除。

3、预防措施

1)采用湿式凿岩法,即打“水风钻”,可使岩粉湿润,减少扬尘。 2)在隧道掘进过程中要经常喷雾洒水,这样不仅降低了粉尘浓度,还可溶解少量的有害气体,降低洞内温度,使洞内空气清新。 3)机械通风要经常化,以稀释空气中有害气体及粉尘浓度。 4)尽量使用先进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 5)洞内施工人员要戴防尘口罩进行作业,搞好个人防护。

4、处理措施

若在施工中作业人员出现上述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停止作业,出洞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 2)加强洞内喷雾洒水。

3)提高机械通风的强度,使供应洞内每人每分钟的新鲜空气不小于3M3,若给瓦斯溢出地段通风,应将新鲜空气送至开挖面,并用排风管将瓦斯气体排出洞外,不允许瓦期气流入隧道后方。

21、隧道掘进过程中,炮烟不能及时排走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随着隧道施工开挖长度的增长,利用自然通风爆破后产生的炮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排走,延长了下道工序的衔接时间,影响了隧道施工进度。

2、原因分析

隧道开挖越长,洞内空气越稀薄,洞内外气压差大,使爆破产生的炮烟不宜排出。

3、预防措施

以机械通风的方式,将空气强行压入洞内爆破地点,增大洞内空气压力,将炮烟快速赶到洞外。一般除300m以下短隧道及导坑贯通后的隧道施工,可利用自然通风外,其它的均要采用机械通风,常用的机械通风的方式如下:

1)风管式通风:风流经管道输送,采用压入风机将新鲜空气由管道送到开挖面,或采用抽出风机将污浊空气抽走,目前利用风管独头通风的长度已超过6km。对于无法采用风管独头通风的独头巷道或上下导坑,全断面分块开挖,用药量较大,下导坑为双轨断面的隧道施工,可同时采用压入风机和抽出风机一起工作。

2)巷道式通风:适用于有平行导坑的长隧道。其特点是;通过最前面的横洞使正洞和平行导坑组成一个风流循环系统,在平行导坑洞口附近安装通风机,将污浊空气由平行导坑抽出,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形成循环风流。另外,对平行导坑和正洞前面的独头巷道,再辅以局部的风管式通风。这处通风方式,目前在长隧道施工中,通风效果较好。

3)风墙式通风:当管道通风难以解决,又无法平行导坑可以利用时,可采用风墙式通风。

第19篇:隧道工程测量教学

隧道工程测量教学

第一节 隧道工程测量概述

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体等障碍物的通道,或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所做的地面与地下联系的通道。隧道施工是从地面开挖竖井或斜井、平响进入地下的。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取 多井开挖以增加工作面的办法,如图12-30所示。在对向开挖的隧道贯通面上,中线不能吻合,这种偏差称为贯通误差。贯通误差包括纵向误差Af、横向误差A"、高程误差AA。其中、纵向误差仅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容易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根据具体工程的性质、隧道长度和施工方法的不同,一般只规定贯通面上横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的限差:A24<50-100mm,A人<30-50mm。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指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等。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进行地面控制测量。地面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

第二节 地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因此,平面控制网中应包括隧道的洞口控制点。通常,平面控制测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直接定线法

对于长度较短的直线隧道,可以采用直接定线法。如图12-31所示,A、0两点是设计的直线隧道洞口点,直接定线法就是把直线隧道的中线方向在地面标定出来,即在地面测设出位于AD直线方向上的月、C两点,作为洞口点火、0向洞内弓1测中线方向时的定向点。

在4点安置经纬仪,根据概略方位角。定出月'点。搬经纬仪到B'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到C'点。搬经纬仪至Cf点,同法再延长直线到0点的近旁0'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经纬仪视距法或用测距仪测定义月"、月"C'和C"D"的长度,量出D'0的长度。计算C点的位移量。在CJ点垂直于CfD'方向量取C"C,定出C点。安置经纬仪于C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DC至月点,再从属点延长至A点。如果不与A点重合,则进行第二次趋近,直至月、C两点正确位于AD方向上。月、C两点即可作为在人、0点指明掘进方向的定向点,

4、月、C、0的分段距离用测距仪测定,测距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00。

②导线测量法

连接两隧道口布设一条导线或大致平行的两条导线,导线的转折角用U2级经纬仪观测,距离用光电测距仪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经洞口两点坐标的反算,可求得两点连线方向的距离和方位角,据此可以计算掘进方向。

③ 三角网法

对于隧道较长、地形复杂的山岭地区,地面平面控制网一般布置成三角网形式,如图12-32所示。测定三角网的全部角度和若干条边长,或全部边长,使之成为边角网。三角网的点位精度比导线高,有利于控制隧道贯通的横向误么占友。 ④GPS法

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作地面平面控制时,只需要布设洞口控制点和定向点且相互通视,以便施工定向之用。不同洞口之间的点不需要通视,与国家控制点或城市控制点之间的联测也不需要通视。因此,地面控制点的布设灵活方便,且定位精度目前已优于常规控制方法。 (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施测隧道洞口(包括隧道的进出口、竖井口、斜井口和平响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高程控制通常采用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 第三节 隧道施工测量

(1)隧道掘进的方向、里程和高程测设

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即可求得洞口点(各洞口至少有两个)的坐标和高程,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坐标反算得到测设数据,即洞内中线点与洞口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关系。测设洞内中线点位。

① 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

如图12-33所示一直线隧道的平面控制网,A、月、C、…、G为地面平面控制点。其中A、G为洞口点,多l、5z为设计进洞的第

1、第2个中线里程桩。为了求得A点洞口中线掘进方向及掘进后测设中线里程桩31,用坐标反算公式求测设数据:

对于G点洞口的掘进测设数据,可以作类似的计算。

对于中间具有 曲线的隧道,如图12-34所示,隧道中线转折点C的坐标和曲线半径只已由设计文件给定。因此,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方向和里程并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测设线路工程平面圆曲线的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② 洞口掘进方向标定

隧道贯通的横向误差主要由隧道中线方向的测设精度所决定,而进洞时的初始方向尤为重要。因此,在隧道洞口,要埋设若干个固定点,将中线方向标定于地面,作为开始掘进及以后与洞内控制点联测的依据。如图12-35所示,用

1、

2、

3、4标定掘进方向,再在洞口点火与中线垂直方向上埋设

5、

6、

7、8桩。所有固定点应埋设在不易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并测定入点至

2、

3、6\7点的平距。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查或恢复洞口控制点的位置和进洞中线的方向及里程。

③洞内中线和腰线的测设

中线测设:根据隧道洞口中线控制桩和中线方向桩,在洞口开挖面上测设开挖中线,并逐步往洞内引测中线上的里程桩。一般,当隧道每掘进20m要埋没一个中线里程桩。 中线桩可以埋设在隧道的底部或顶部,如图12-36所示。

腰线测设:在隧道施工中,为了控制施工的标高和隧道横断面的放样,在隧道岩壁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测设出比洞底设计地坪高出1m的标高线,称为腰线。腰线的高程由引入洞内的施工水准点进行测设。由于隧道的纵断面有一定的设计坡度,因此,腰线的高程按设计坡度随中线的里程而变化,它与隧道的设计地坪高程线是平行的。

④掘进方向指示

隧道的开挖掘进过程中,洞内工作面狭小,光线暗淡。因此,在隧道掘进的定向工作中,经常使用激光准直经纬仪或激光指向仪,以指示中线和腰线方向。它具有直观、对其他工序影响小、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例如,采用机械化掘进设备,用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激光指向仪,配以装在掘进机上的光电接收靶,当掘进机向前推进中,方向如果偏离了指向仪发出的激光束,则光电接收靶会自动指出偏移方向及偏移值,为掘进机提供自动控制的信息。 (2)洞内施工导线和水准测量

①洞内导线测量

测设隧道中线时,通常每掘进20m埋设一个中线桩。由于定线误差,所有中线桩不可能严格位于设计位置上。所以,隧道每掘进至一定长度(直线隧道约每隔100m左右,曲线隧道按通视条件尽可能放长)布设一个导线点,也可以利用埋设的中线桩作为导线点,组成洞内施工导线。导线的转折角采用DJ2级经纬仪至少观测两个测回。距离用经过检定的钢尺或光电测距仪测定。洞内施工导线只能布置成支导线的形式,并随着隧道的掘进逐渐延伸。支导线缺少检核条件,观测应特别注意,转折角应观测左角和右角,边长应往返测量。根据导线点的坐标来检查和调整中线校位置。随着隧道的掘进,导线测量必须及时跟上,以确保贯通精度。

②洞内水准测量

用洞内水准测量控制隧道施工的高程。隧道向前掘进,每隔;Om应设置一个洞内水准点,并据此测设腰线。通常情况下、可利用导线点作为水准点,也可将水准点埋设在洞顶或洞壁上,但都应力求稳固和便于观测。洞内水准线路也是支水准线路,除应往返观测外,还须经常进行复测。 (3)盾构施工测量

盾构法是隧道施工采用的一项综合性施工技术,它是将隧道的定向掘进、运输、衬砌、安装等各工种组合成一体的施工方法。其工作深度可以很深,不受地面建筑和交通的影响,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高,是一种先进的土层隧道施工方法,广泛用于城市地下铁道、越江隧道等工程的施工中。

盾构的标准外形是圆筒形,也有矩形、半圆形等与隧道断面相近的特殊形状。图12-37所示为 圆筒形盾构及隧道衬砌管片的纵剖面示意图。切口环是盾构掘进的前沿部分,利用沿盾构圆环四周均匀布置的推进千斤顶,顶住己拼装完成的衬砌管片(钢筋混凝土预制),使盾构向前推进。

盾构施工测量主要是控制盾构的位置和推进方向。利用洞内导线点测定盾构的位置(当前空间位置和轴线方向.)1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定向仪指示推进方向,用千斤顶编组施以不同的推力,进行纠偏,即调整盾构的位置和推进方向。 第四节 竖并联系测量

在隧道施工中,除了通过开挖平峒、斜井以增加工作面外,还可以采用开挖竖井的方法来增加工作面,将整个隧道分成若干段,实行分段开挖。例如,城市地下铁道的建造,每个地下站是一个大型竖井,在站与站之间用盾构进行开挖,并不受城市地面密集的建筑物和繁忙交通的影响。

为了保证地下各方向的开挖面能准确贯通,必须将地面控制网中的点位坐标、方位和高程,通过竖井传递到地下,这项工作称为竖井联系测量。竖井施工前,根据地面控制点把竖井的设计位置测设于地面。竖井向地下开挖,其平面位置用悬挂大锤球或用垂准仪测设铅垂线,可以将地面的控制点垂直投影至地下施工面。工作原理和方法与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点垂直投影完全相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传递可以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或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参见第ll章的有关内容。

竖井施工到达设计底面以后,应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方位作最后的精确传递,以便能在竖井的底层确定隧道的开挖方向和里程。由于竖井的井口直径(圆形竖井)或宽度(矩形竖并)有限,用于传递方位的两根铅垂线的距离相对较短(一般仅为3-5m),垂直投影的点位误差会严重影响井下方位定向的精度。如图12-38所示,Vl、V2是 圆形竖井井口的两个投影点,垂直投影至并下。由于投点误差,至井底偏移到V

1、认。设VlV\=Vz八,则产生的方位角误差为: 凸"=2严I/11/;/I/lI/z (12-13) 式中P为206265"。

设V11/z=5m,VlVL=1mm,则产生的方位角误差么。=l'23"。一般要求投点误差应小于0.5mm。两垂直投影点的距离越大,则投影边的方位角误差越小。该边的方位角要作为地下洞内导线的起始方位角。因此,在竖并联系测量工作中,方位角传递是一项关键性工作,主要有一井定向、两井定向、陀螺经纬仪定向等方法。

第五节 隧道竣工测量

隧道工程竣工后,为了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设备安装和运营管理提供基础信息,需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地下,因此隧道竣工测量具有独特之处。

验收时检测隧道中心线。在隧道直线段每隔50m、曲线段每隔20m检测一点。地下永久性水准点至少设置两个,长隧道中每公里设置一个。

隧道竣工时,还要进行纵断面测量和 横断面测量。纵断面应沿中线方向测定底板和拱顶高程,每隔10-20m测一点,绘出竣工纵断面图,在图上套绘设计坡度线进行比较。直线隧道每隔10m、曲线隧道每隔5m测一个横断面。横断面测量可以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如图12-39a所示,用直角坐标法测量隧道竣工横断面。测量时,是以横断面的中垂线为纵轴,以起拱线为横轴,量出起拱线至拱顶的纵距ti和中垂线至各点的横距)'',还要量出起拱线至底板中心的高度z'等,依此绘制竣工横断面图。如图12-39b所示,用极坐标法测量竣工横断面。用一个有0。一360'刻度的圆盘,将圆盘上0。一180'刻度线的连线方向放在横断面中垂线位置上,圆盘中心的高程从底板中心高程量出。用长杆挑一皮尺零端指着断面上某一点,量取至圆盘中心的长度,并在圆盘上读出角度,即可确定点位。在一个横断面上测定若干特征点,就能据此绘出竣工横断面图

第六节 桥梁工程测量概述

为了发展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等交通运输事业,在江河上修建了大量桥梁,有铁路桥梁、公路桥梁、铁路公路两用桥梁。陆地上的立交桥和高架道路也属于桥梁结构。这些桥梁在勘测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期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工作。

桥梁按其轴线长度一般分为特大型桥(>500m)、大型桥(100-500m)、中型桥(30-100m)和小型桥(<30m)四类。桥梁施工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随桥梁轴线长度、桥梁结构而定,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墩台定位、轴线测设等。以下按小型桥梁、大中型桥梁分别介绍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小型桥梁施工测量

建造跨度较小的小型桥梁,一般是临时筑坝截断河流或选在枯水季节进行,以便于桥梁的墩台定位和施工。

(1) 桥梁中轴线和控制桩的测设

小型桥梁的中轴线一般由线路工程的中线来决定。如图12-40所示,先根据桥位桩号在线路工程中线上测设出桥台和桥墩的中心桩位

4、月、C点,并在河道两岸测设桥位控制桩6

1、Az、是:、A'点。然后分别在

八、B1C点上安置经纬仪,在与桥的中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测设桥台和桥墩控制桩位"l、"

2、":、"',…,c

1、'z、c:、c4点,每侧要有两个控制桩。测设时量距要用经过检定的钢尺,并加尺长、温度和高差改正,或用光电测距仪,测距精度应高于1:5000,以保证桥的上部结构安装能正确就位。 (2)基础施工测量

根据桥台和桥墩的中心线定出基坑开挖边界线。基坑上口尺寸应根据坑深、坡度、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法而定。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后,根据水准点高程在坑壁测设距基坑底设计面有一定高差(如lm)的水平桩,作为控制挖深及基础施工中控制高程的依据。

基础完工后,应根据上述的桥位控制桩和墩、台控制桩用经纬仪在基础面上测设出墩、台中心及其相互垂直的纵、横轴线。根据纵、横轴线即可放样桥台、桥墩砌筑的外轮廓线,并弹出墨线,作为砌筑桥台、桥墩的依据。

第八节 大、中型桥梁施工测量

建造大、中型桥梁时,河道宽阔,桥墩在河水中建造,且墩台较高,基础较深,墩间跨距大,梁部结构复杂,对桥轴线测设、墩台定位要求精度较高,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用较精密的方法进行墩台定位和架设梁部结构。

(1)平面控制测量

桥梁平面控制网网形一般为包含桥轴线的双三角形和具有对角线的四边形或双四边形,如图12-41所示,图中点划线为桥轴线。如果桥梁有引桥,则平面控制网还应向两岸延伸。 观测平面控制网中所有的角度,边长测量则可视实地情况而定,但至少需要测定两条边长。最后计算各平面控制点(包括两个轴线点)的坐标。大型桥梁的平面控制网也可以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布设。 (2)高程控制测量

在桥址两岸布设一系列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组成桥梁高程控制网。从河的一岸测到另一岸时,由于过河距离较长,用水准仪在水准尺上读数困难,而且前、后视距相差悬殊,水准仪误差(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的影响都会增加。此时。可以采用过河水准测量的方法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①过河水准测量

过河水准测量用两台水准仪同时作对向观测,两岸 测站点和立尺点布置成如图12-42所示的对称图形。图中,A、B为立尺点,C、0为测站点,要求人D与月C长度基本相等,入C与及0长度基本相等且不小于10m。用两台水准仪作同时对向观测,在C站先测本岸4点尺上读数,得"l,然后测对岸眉点尺上读数2-4次,取其平均值得61,高差为人I='l一61。同时,在0站先测本岸月点尺上读数,得62。然后测对岸4点尺上读数2-4次,取其平均值得"z,高差为人z="z一6z。取人l和人z的平均值,即完成一个测回。一般进行4个测回。

由于过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远尺读数困难,可以在水准尺上安装一个能沿尺面上下移动的 觇板,如图12-43。观测员指挥司尺员上下移动觇板,使觇板中横线被水准仪横丝平分,司尺员根据现板中心孔在水准尺上读数。

②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如果有电子全站仪,则可以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在河的两岸布置众、月两个临时水准点,在4点安置全站仪,量取仪器高八在月点安置棱镜,量取棱镜高J。全站仪照准棱镜中心,测得垂直角"和斜距3,计算入、B点间的高差。由于距离较长且穿过水面,高差测定会受到地球曲率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但是大气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突变,因此可以采用对向观测的方法,能有效地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对向观测的方法是在4点观测完毕将全站仪与棱镜位置对调,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一次测量,取对向观测高差的平均值作为

4、月两点间的高差。 (3)桥梁墩台定位测量

桥梁墩台定位测量是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关键性工作。水中桥墩基础施工定位,采用方向交会法,这是由于水中桥墩基础一般采用浮运法施工,目标处于浮动中的不稳定状态,在其上无法使测量仪器稳定。在已稳固的墩台基础上定位时,可以采用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或极坐标法。同样,桥梁上层结构的施工放样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① 方向交会法

如图12-44所示,4月为桥轴线,C、D为桥梁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PJ点为第i个桥墩设计的中心位置(待测设的点)。在

4、C、0三点上各安置一台经纬仪。4点上的经纬仪照准嚣点,定出桥轴线方向;C、0两点上的经纬仪均先照准入点。并分别测设根据Pj点的设计坐标和控制点坐标计算的。、廖角,以正倒镜分中法定出交会方向线。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从C、入、0三点指来的三条方向线一般不可能正好交会于一点,而是构成误差三角形A尸l严z尸:。如果误差三角形在桥轴线上的边长(严l尸z)在容许范围之内(对于墩底放样为2.5cm,对于墩顶放样为1.;cnl),则取C、0两点指来方向线的交点尸z在桥轴线上的投影只作为桥墩的中心位置。在桥墩施工中,随着桥墩的逐渐筑高,桥墩中心的放样工作需要重复进行,而且要迅速和准确。为此,在第一次求得正确的桥墩中心位置尸j以后,将CPj和0尸i方向线延长到对岸,设立 固定的照准标志C"、D',如图12-45所示。以后每次作方向交会法放样时,从C、D点直接照准C'、D"点,即可恢复对Pj点的交会方向。

②极坐标法

在使用全站仪并在被测设的点位上可以安置棱镜的条件下,用极坐标法放样桥墩中心位置,更为精确和方便。对于极坐标法,原则上可以将仪器安置于任意控制点上,按计算的放样数据--角度和距离测设点位。但是,若是测设桥墩中心位置,最好是将仪器安置于桥轴线点A或B上,照准另一轴线点作为定向,然后指挥棱镜安置在该方向上,测设入尸i或B尸i的距离,即可测定桥墩中心位置PJ点。

(4)桥梁架设施工测量 桥梁架设是桥梁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桥梁梁部结构比较复杂,要求对墩台方向、距离和高程用较高的精度测定,作为架梁的依据。

墩台施工时,对其中心点位、中线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及墩顶高程都作了精密测定,但当时是以各个墩台为单元进行的。架梁时需要将相邻墩台联系起来,考虑其相关精度,要求中心点间的方向、距离和高差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中心线方向测定,在直线部分采用准直法,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在墩台上刻划出方向线。如果跨距较大(>100m),应逐墩观测左、右角。在曲线部分,则采用偏角法。

相邻桥墩中心点之间距离用光电测距仪观测,适当调整使中心点里程与设计里程完全一致。在中心标板上刻划里程线,与已刻划的方向线正交形成十字交线,表示墩台中心。

墩台顶面高程用精密水准测定,构成水准线路,附合到两岸基本水准点上。

大跨度钢衍架或连续梁采用悬臂或半悬臂安装架设。安装开始前,应在横梁顶部和底部的中点作出标志。架梁时,用来测量钢梁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偏差值。

在梁的安装过程中,应不断地测量以保证钢梁始终在正确的平面位置上,高程(立面)位置应符合设计的大节点挠度和整跨拱度的要求。如果梁的拼装是两端悬臂在跨中合拢,则合拢前的测量重点应放在两端悬臂的相对关系上,如中心线方向偏差、最近节点高程差和距离差要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全桥架通后,作一次方向、距离和高程的全面测量,其成果可作为钢梁整体纵、横移动和起落调整的施工依据,称为全桥贯通测量。

第20篇:隧道工程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更是有着特殊的依赖,总结其原因大致有三点:铁路运输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运量大,另一方面,以其安全,廉价的特点吸引了大多数的货物运输,最后,在国防建设中,铁路运输是必不可少和重要的环节,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青藏铁路,除了在经济建设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然而修铁路就难以避开山岭地带,在山岭地区可利用隧道工程克服地形或高程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克服落石、坍方、雪崩、雪堆等危害,既能保证路线平顺、行车安全、提高舒适性和节约运费,又能增加隐蔽性、提高防护能力和不受气候影响。

我国内地有许多地势起伏、山峦纵横的山区。铁路穿越这些地区时,往往遇到高程障碍。而铁路限坡平缓,无法拔起需要的高度,同时,限于地势无法绕 避,这时开挖隧道直接穿山最为合理,他既可以使线路顺直,避免许多无谓的展线缩短线路,又可以减小坡度,使运营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牵引定数,多拉快跑。所以在铁路线上尤其是在山区铁路上,隧道的方案常为人们所选用,修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铁路采用隧道克服山区地形的范例很多的,例如,川黔线的凉风垭隧道,使跨越分水岭时,拔起高度小、展线短、线路顺直、造价低;越岭高度降低96M、线路缩短了14.7 km ,占线路总延长的37.75%。又比如宜万铁路的建设,隧道所占比率达60%。由此可见,隧道在山区铁路线上的作用之巨大。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人类很早就知道利用自然洞穴作为住处。当社会发展到能制造挖掘的工具时,就出现了人工挖掘的隧道。近代隧道兴起于运河时代,从17世纪起,欧洲陆续修建了许多隧道。

国内外隧道施工中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一种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传统“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稳定的围岩有自稳能力,对隧道不产生荷载,而不稳定的围岩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承围岩体荷载。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坑坍塌的岩体重力。另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岩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隧道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是具有一个过程的,如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护和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岩体理论”则是在新奥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国内外隧道施工多用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 原文是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 NATM , 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 (L.V.RABCEW ICZ) 教授于 50 年代提出的, 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 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 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 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发 展, 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标志之一。六十年代NATM 被介绍到我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可以说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TM。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新奥法理论要点

新奥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区别:传统方法认为巷道围岩是一种荷载,应用厚壁混凝土加以支护松动围岩。而新奥法认为围岩是一种承载机构,构筑薄壁、柔性、与围岩紧贴的支护结构(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手段)并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形成支撑环,来承受压力,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稳定,而不致松动破坏。

新奥法将围岩视为巷道承载构件的一部分,因此,施工时应尽可能全断面掘进,以减少巷道周边围岩应力的扰动,并采用光面爆破、微差爆破等措施。减少对围岩的震动,以保全其整体性。同时注意巷道表面尽可能平滑,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新奥法将锚杆、喷射混凝土适当进行组合,形成比较薄的衬砌层,即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来支护围岩,使喷射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围岩-支护系统,保持两者的共同变形,故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本身的承载力

15、新奥法的缺点主要有:

① 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② 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③ 用能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④ 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新奥法施工是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又在不断实践经验中得以丰富其内容和进一步发展,新澳法施工在我国推广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在修建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以及中梁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多座公路隧道中,应用新奥法远离及其相应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不可否认,新奥法也存在不少缺点,不过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把新奥法不断完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采用的方法,手段

1、依据收集的设计资料确定隧道路线方案

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已有线路布置现状、施工技术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合理确定隧道的路线方案,拟定合理的平纵断面曲线形式。

2、隧道洞门设计

隧道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着重考虑隧道仰坡、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并结合洞口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综合研究比选确定。

3、建筑限界和衬砌内轮廓

隧道建筑接近限界采用《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以下简称“京沪暂规“)的“京沪高速铁路建筑接近限界”,隧道内线间距为5m(曲线地段线间距不加宽)。隧道内轮廓尺寸参照“京沪暂规“及“通隧(2005)0301”图拟定,主要有:

(1)隧道(轨面以上)断面有效面积为100m(2);

(2)隧道内设双侧救援通道,救援通道宽1.5m(自线路中线外2.3m起算)、净高2.2m,救援通道走行面高于轨面30cm;

(3)隧道内设置双侧电缆槽,外侧电缆槽结构外缘距同侧线路中线距离为2.2m; (4)隧道底部30cm工程技术作业空间融入救援通道; (5)曲线地段及下锚段衬砌内轮廓不考虑加宽。

4、隧道内铺设无碴轨道,内轨顶面至道床板底面高度为49.7cm。

5、初期支护结构设计

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组合使用,

(1)初期支护是永久衬砌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受力,既要能与围岩共同变形,又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抑制围岩的过大变形。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隧道净空、覆盖层厚度等因素选用初期支护的组成形式,主要支护结构形式有: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架等。

(2)对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进行调整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cm。拱墙初期支护喷混凝土掺用改性聚酯纤维,以减少回弹量、并减少喷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3)锚杆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各种锚杆必须设置钢托(垫)板,垫板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锚杆应保证注浆的饱满度。

(4)钢筋网一般选用HPB235钢筋,钢筋直径8mm,网格间距20cm~25cm,保护层不小于2cm。

(5)钢架可选用由钢筋焊接成的格栅钢架,或由型钢、钢轨弯制而成,钢架靠近围岩侧的保护层一般不小于4cm。

6、二次衬砌

(1)二次衬砌是复合式衬砌的内层结构,与外层的喷锚初期支护及围岩共同组成整体的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灌筑。

(2)二次衬砌应根据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监控量测资料综合分析后进行施作。软弱围岩地段仰拱应紧跟施作、及早封闭成环,二次衬砌施工不可长时间滞后。 (3)围岩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设置临时仰拱或横撑以封闭开挖面,必要时也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考虑加强措施。

7、底板和仰拱

(1)Ⅱ级围岩采用曲墙带底板和曲墙带仰拱两种结构形式,其中底板结构兼作无碴轨道基础垫层,底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前先施作10cm厚找平层。 (2)Ⅲ~Ⅴ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结构。仰拱及其与边墙的连接形式是影响隧道结构整体强度的重要因素。为保证仰拱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软弱围岩地段边墙与仰拱采用圆顺连接,仰拱矢跨比为1/12~1/15。为加强隧道底部结构设计,仰拱比拱墙适当加厚,并采用与拱墙同等级的混凝土。隧底填充应与仰拱分开施作,隧底填充上部施作无碴轨道基础垫层,其厚度为30cm,该层结构应同时满足轨道专业要求。

8、隧道防排水设计

隧道防排水设计应对地下水、地表水妥善处理,洞内应该形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1) 隧道内排水采用双侧水沟或双侧水沟加中心水沟的方式。双侧水沟加中心水沟的方式中,侧沟主要用于汇集地下水并通过横向导水管引排至中心水沟,同时起到沉淀和排除部分汇水的作用;为防止淤积堵塞,便于检查维修,中心水沟设置检查井。

(2)横向导水管位于无碴轨道基础垫层的下方,布设方向与隧道轴线垂直,是连接侧沟与中心水沟的水力通道。横向排水管采用!100mm硬质PVC管,其最小排水坡度取2%,沿隧道纵向每30m设一处,配合检查井设置。

(3)中心水沟集中排放由上游管路流来的地下水,对于Ⅱ级围岩地段,中心水沟还可疏排隧道底板下的可能积水。有仰拱地段中心水沟采用!400mm预凝土管拼接而成,混凝土管采用企口接头形式,选用的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三级管要求;无仰拱地段采用矩形水沟。当预计地下水量较大时,可适当加深侧沟、加大管沟直径。

(4)中心水沟间距30m设方形检查井一处。检查井内汇集横向导水管并连通上下游中心排水管,检查井下部设沉淀池。

9、监控量测方案的设计

根据施工开挖支护的方案,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确定监控量测方案。并及时准确的做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反馈到施工与设计部门,以分析结果修正设计和指导下一步施工。

10、用新奥法进行施工方案设计

结合以往类似工程,充分考虑新奥法施工的工艺与要求,针对不同的围岩制定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法,并进行结构设计及内力验算。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控量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开挖支护方案进行改进,保证开挖顺利进行,支护结构合理可靠,安全耐用,考虑初期支护与后期支护的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围岩的稳定,保证隧道结构的经济合理。

五、参考文献

1、贺少辉.地下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志业,曾艳华.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龚维明,童小东.地下结构工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树理.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徐干成,白洪才,郑颖人,刘朝.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7、孙钧,侯学渊.地下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孙钧.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王毅才.隧道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0、夏永旭,王永东.隧道结构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1、周爱国.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2、《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

13、《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

14、《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1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1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17、《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83)

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19、《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2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21、《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23、《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

24、《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

2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2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隧道工程工作总结.doc》
隧道工程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