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22-05-17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了给学校的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

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做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负责教师的我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会在课后组织一些兴趣班,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体育兴趣班、音乐兴趣班等。

5、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6、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推荐第2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刘 静

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有的甚至还要孩子承担过重的家务活,对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觉?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没想到关心。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学生”,他们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毕竟没有家里自由,有的由于胆小,显得很老实,但一旦离开监护人的监管范围,长期压抑的他们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胆大的,亲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顺其自然,由其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针对这类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二、倾入真情,换回童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于是我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做学生的朋友,提高学习成绩

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由于家教的缺乏,留守儿童大多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我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每天轮流安排几个在教室里做作业,让他们在我的监督、辅导下,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然后亲密交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态度。渐渐的,他们有了进步,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愿意把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主动告诉我,真正把我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

留守儿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温暖的亲情、浓浓的师爱、有效的方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纯真的童心不再孤独。愿他们的生命亦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推荐第3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新集镇地处平川与丘陵,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剩余劳动力很充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全镇中小学生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1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连心攀亲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新集镇位于西部地区,号称五万多人的大镇,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镇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一千余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500余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地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0—1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5—8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单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关爱留守儿童、连心攀亲温暖工程”活动中,还发动了镇政府人员、其他单位人员、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

结对帮扶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地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地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2011年12月30日

推荐第4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1、9月中上旬,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平安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工作考核细则。

2、成立了“爱心妈妈”教师队伍共28名,明确了包保对象。

3、成立了六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小组,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

4、学校多次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需要,是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根据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措施落实,注重实效

1、认真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

本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两次摸底调查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学期在校生1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561人。

2、建好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几次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3、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10月尾获得市关工委捐赠的价值3000元的液晶电视一台和电话机一部;现有图书32000册。图书室每天 7:00——8:00和12:00——1:30之间开放,学生借阅图书、收看电视近千余人次。有效地改善了留守儿童之家的设施与条件。

4、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以张琴老师为管理员,汪凤林老师协助。其中汪凤林老师为关爱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指导留守儿童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对留守儿童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留守儿童的成绩统计表看,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进步,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是名列前茅。如蔡晓燕、崔欣欣等留守儿童都是班级第一名。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对待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的留守儿童生病,都会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孩子挂水就守护在旁边。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儿童。

(3)、活动上优先安排。如我校庆“六一”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演员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其中六(5)班陶轶钰同学在县级书信朗诵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6、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要求每周对留守儿童要谈心一次,家访一次,一学期达到每人1次以上。

7、为留守儿童免费开通亲情热线电话。每逢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的前一天,校长室、留守儿童之家、班主任的手机都免费开通亲情热线电话,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一次亲情交流,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打来电话,对我们的做法很感谢,也很感动。

8、积极开展留守儿童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9、经常开展帮扶活动,如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卫生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让家长和社会放心。

10、特困留守儿童受关注。近日,我校汪思思等4名特困留守儿童获得市关工委每人300元的爱心捐助。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考

1、多方努力,积极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让“爱心妈妈”充分发挥监护作用。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4、多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相关的资料建设。

推荐第5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淇滩镇教育系统2016——2017学年度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镇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镇留守儿童情况

本学年,我镇对全镇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校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分别予以登记造册,还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80%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20%寄托老师和亲戚看护,而隔代看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我镇中心校、关工委在全镇开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阳”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并制定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

一是开展结对关护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护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代表妈妈”,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我镇学校利用学校教学文化的资源优势,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并同镇政府、镇团委建立阳光社区中心,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片阳光的成长环境。

三是开展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镇政府及学校的牵头下,我镇学校每半年还组织一次为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的活动。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利用定期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五是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如“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文化演出。通过各种活动,引导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

六是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方面是受理留守儿童的咨询和救助,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另一方面是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在加强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

七是强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后,要求各校制定好更加完善、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淇滩镇教育管理中心

2017年6月25日

推荐第6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3上)

自我校建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以来,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领导关怀,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感受领导关怀

3月,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等一行四人来到学校,对“家园”进行实地调研。孟主席认真听取了汇报,实地察看了活动室内外的硬件设施,询问了解有关“留守流动儿童”的相关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调研结束后,孟主席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决定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捐赠十万元的物资,让更多的留守流动儿童受益。

3、建立场所

营造爱的氛围

学校把一号楼的四楼作为家园的活动场所,设有谈心室、音乐室、亲情室、阅览室、图书室、学习室、综合活动室七个功能室。市妇联为“家园”配备了电脑、电视、DVD播放器、电子琴、小提琴、录音机和图书等设备,区委区政府投入资金改善了活动室条件。尤其是亲情室里的“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免费定期对孩子们开放,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家”中读爱读的书,说想说的话,玩好玩的游戏,看喜欢的节目,他们备感亲切温馨。

4、多种途径,感受爱的真情

为了让每一位留守流动儿童快乐成长,学校建立专门档案,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从四个层面开展关爱活动:

学习层面,提出了“三优先”:学习优先辅导、课堂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结对帮助,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内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生活层面,提出了“三多:对留守流动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元旦,赠送礼物;“

六、一”过集体生日;端午节召开联欢会,大家一起吃粽子,让留守流动儿童时刻感受到生活在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层面,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专门为流动留守儿童开设活动小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电子琴、小提琴、手工制作、围棋、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参加活动。参加体育运动会、大合唱比赛等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心理层面,聘请心理咨询师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心理疏导。通过“雪城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对接帮扶,协调科技馆、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创造条件让留守流动儿童免费参观。学校老师也与留守流动儿童交起朋友,把留守流动儿童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的教育。

全体井冈山人将凝心聚力,以爱育爱,让充满爱的家园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港湾。我们坚信,在市区妇联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井冈山小学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一定会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

推荐第7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xxx小学2011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1年9月,在镇妇联、镇教育妇代会的大力支持下,由镇妇联和镇教育工会领导牵线搭桥,在本校师生中开展了“奏响关爱留守儿童歌协奏曲”为主题的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的启动仪式,我校的女教师们积极报名参加,成为我校首批代理妈妈。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已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而这次活动的发起使我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转眼,半年已经过去,在这半年中,我校的女教师们实实在在担负起了代理妈妈的职责,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个抚摸、一句夸赞如春日的暖阳驱走了孩子心中的孤寂。同时为使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努力与尝试,现小结如下:

一、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少先队活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明确职责和任务。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实际家庭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师结对留守儿童帮扶措施。在我们学校不仅只有代理妈妈,还有代理爸爸,可以说我们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他们与班内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

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找到了家的温暖。目前我校的留守儿童在校活动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不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佼佼者,经常能代表学校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孩子在自信中茁壮成长。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肤浅的做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创新,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辅导,通过辅导教育健全留守儿童正常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学会坚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理解、学会自我调解”,促进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中,性格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严重,自由散漫的不占少数,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各方面有明显进步。

2、继续开展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活动,开展更为丰富的活动,如“主题班会”“与代理妈妈一起生活”“留守儿童才艺展示”“与留守儿童共度生日”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工作向纵深发展。

3、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工作联系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制度》等,使今后的留守儿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活动开展有条不紊。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加务实工作,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懈努力。

推荐第8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一学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们学校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6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乡镇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们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

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主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班主任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个班主任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不但发动了县妇联的工作人员、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今年“六一”儿童节,电力局和公安局的干部职工在县团委的号召下,为我校的6名留守儿童和54贫困学生带来了心爱的书包,精美的文具盒,各种各样的图书以及3000元现金,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

一、周三的下午,由结对老师负责,在教室或操场组织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三、取得的成绩

在去年元旦来临之际,我们在县妇联、澳亚化妆城以及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校的齐园园,杨鑫浩,赵庆庆,柴文乐,张金霞,高丽六名留守儿童,在我和六位班主任的协助下,他们亲手为自己制作了精美的新年心愿卡,完成了隐藏在他们心中已久的心愿。开展关爱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推荐第9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3-----2014)

从我观察的情况来看,我们班这些报了兴趣班的学生家里对学习这一块抓得还是比较紧的,由于父母对学习比较重视,因此,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来讲还是不错的。但是,再好的班或多或少都会有差生。这些差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说小话,甚至故意捣乱,破坏课堂纪律,回家后又不按时完成作业,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甚是头疼。我们班就有三个学困生,其中有两个学生单元测试经常是考十几分的,真是拿他们没办法。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真的拿他们没办法吗?还是我没有努力去尝试呢?我想,应该是我没有努力尝试吧,那就不能轻易下结论。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先了解导致这些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那么,导致这些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社会因素

每一个人都身处于社会大家庭中,因此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因素 的影响,学生也不例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早过去了。“读书有什么用。现在连大学生工作都难找,不读书照样挣大钱。”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耳濡目染”下,这些学困生就更加破罐子破摔了。都说学生的钱是最好赚的,有些不良商贩就昧着良心赚钱,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可是烟雾缭绕的网吧却随处可见未成年人的身影,他们沉迷于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想想他们还哪有心思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二、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些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连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都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普遍,许多孩子自身的智力并没有任何问题,却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必要的指导,而进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在城市,有些学生家长从事个体经营,忙于赚钱,也有家长确实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你可以看到来接小孩放学的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在农村,大人们都出去打工了,有些父母甚至几年都不回家,留守在家的则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尚未成年的孩子。爷爷、奶奶毕竟代替不了自己的亲爹妈,爷爷、奶奶只能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可他们却抚慰不了孩子寂寞的心灵,他们更加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

还有些家长宁肯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打麻将、赌博上,也不愿多花一分钟辅导孩子写作业。试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

三、

个人因素

每个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学生天资聪颖,这些学生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有些学生智商较迟钝,任凭怎么努力,成绩却还是不理想,甚至成为学困生。 有些学生成为学困生却是因为自己的懒惰。他们其实资质不错,但比较贪玩,放学后不思量写作业,而是一放书包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当然第二天也就交不出作业了,问他,他说,我不愿意写作业。最后,他们也就加入了学困生的队伍。

还有些学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可是努力了好几次,却总是原地踏步,连续性的失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自卑心理,妨碍学习能力的正常发挥。 综上所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措施使他们摆脱困境。

(一)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老师的赏识和喜爱,而那些学困生却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喜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摆正观念,树立意识,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呵护,更需要老师的一视同仁。如果老师只喜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冷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便会越来越消极,甚至出现厌学、抵触的情绪,后果将不堪设想。相反,如果教师能一视同仁,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在爱的感召下,学生定能有所进步。

(二)

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 除了要对这些学困生一视同仁外,教师要予以学困生更多地鼓励和表扬,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不注重教育的艺术性,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讽刺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得学生产生了自卑、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情绪,从而最终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每一位教师能对这些学困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会有更多的学困生得到转化。

(三)

挖掘身上的“闪光点”

学困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往往自卑心理比较重,他们会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其实,他们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比如,他们不娇气,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并适时放大这些“闪光点”,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四)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

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后,教师还要多花一些时间在学困生的学习辅导上。排除智力因素外,大多数学困生还是能扶起来的,只是有些老师不肯花额外的时间去辅导罢了。当然,这不能说我们的老师就不尽责,恰恰相反,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十分尽责的,只是老师的工作太琐碎太繁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帮扶学困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为工作繁重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推掉。

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的时候,还要注意量和度的问题,首先,量不能太大,因为容量太大,学生一下消化不了,得循序渐进。其次,还得注意难度的问题,尽量降低难度和标准,这样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困难学生学习状况的途径和办法还有很多,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等诸多因素。

推荐第10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

第11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们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3、定期安排免费体检。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4、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5、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二、成绩和困难

经过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班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老师们都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12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辖区范围内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本年度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杜泽忠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安排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2010年12月10日

第13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们班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0多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我镇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关工委工作人员、居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对其结果进行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西湖镇五里小学 2010年12月31日

第14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阳溪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五(2)班

本班级中有10名留守儿童,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孩子缺少父爱母爱的日子里,我如何做好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情感心理等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弥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确保他们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呢?。

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儿童”大多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由于父母不在家,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家境不富裕,老人整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有的甚至还要孩子承担过重的家务活,对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觉?都一概不知道或是根本就没想到关心。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留守学生”,他们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毕竟没有家里自由,有的由于胆小,显得很老实,但一旦离开监护人的监管范围,长期压抑的他们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胆大的,亲戚、朋友根本就管不了,只得顺其自然,由其发展。无论是哪一种,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针对这类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二、倾入真情,换回童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于是我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班有一位学生,由于父母要外出打工,于是就转入了我班。刚转入时表现很好,上课发言积极,作业认真完成,加上性格开朗,又总是以一张灿烂的笑脸面对同学,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玩伴。但好景不长,慢慢的上课发言少了,而且总喜欢望着窗外,看到别人父母来接孩子时,他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眼中还时常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我知道她是在想念父母了,而且十分的严重。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他更好的学习、生活,让他在思想上清晰的认识到父母是十分的爱她的。我又召开班委会,让他担任了分管纪律的副班长,以充实他的生活。课后我鼓励学生多帮助他、关心他,我也时时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不久,那灿烂的笑脸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而且班级的凝集力也更强了。

三、做学生的朋友,提高学习成绩

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由于家教的缺乏,留守儿童大多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我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每天轮流安排几个在教室里做作业,让他们在我的监督、辅导下,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然后亲密交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态度。渐渐的,他们有了进步,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愿意把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主动告诉我,真正把我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

留守儿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温暖的亲情、浓浓的师爱、有效的方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纯真的童心不再孤独。愿他们的生命亦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第15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五年级(1)班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马灵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我班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们班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6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班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措施

1、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2、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关工委工作人员、居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5、定期安排免费体检。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6、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不断地努力,我班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常与同学发生纠纷的冉磊学生的行为习惯变好了。经常到游戏室玩耍的张海峰同学不去了,成绩提高了。他们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16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心留守儿童情况总结

留守儿童”是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对象中特殊的教育群体,做好这一特殊教育群体的教育管理,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以班为单位,对“留守儿童”开展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实现了“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生活方面进行捐助,各班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的成长。与此同时学校还与民政、妇联等部门开展“手拉

手”、“亲情电话”、“爱心妈妈”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促使留守学生做到自尊、自立、自信、自强。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教师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了学生生活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在校安心学习,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成长。

第17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三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由于打工潮的影响,不少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把子女丢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寄养在内心并不十分愿意的亲朋家,从而制造了一大批“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管理者只管吃,管穿、管住,根本不管孩子的表现,即使去家访了解孩子们的一些情况,他们也说不出来。正是这些管理者令人担忧的管理方法及这些孩子不同于其它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难度。首先,“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被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着。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隔辈亲”使老人们不加思索地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让孩子们染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谈不上有意识的培养、锻炼孩子的能力。即使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与不足却固执地认为“树大自然直”。于是孩子的弱点就在老人们包办一切、容忍一切之中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留守儿童”因其父母均在外打工,收入大都比当地平均水平高,有的还高出很多,加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他们在经济上往往比其它孩子宽余阔绰,共同的状况促使他们交往密切,从而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并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是常常比谁的衣服、运动鞋牌子更响亮,比谁吃得好,玩得好,玩的时候谁的钱更多,出手更大方。另外,由于隔代抚养,老人们多数只晓得让孩子吃饱、穿暖,很难在学习上给以较高要求,加之自身文化素质较差,对孩子的作业辅导、督促、检查一筹莫展。孩子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得不到强化,外部动力又逐渐消逝。对于“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孩子们的回答是“自

己读不进,也没有人管我。”或是“我爸爸妈妈没得文化照样挣钱,他们比有些读了书的还挣得多些。”也有“读书不好耍,恼火得很。”在班里,大多数的后进生都是“留守儿童”。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因生活所迫或只顾自己挣钱,不能尽基本的教育责任,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只要孩子不生病,不出其它意外,能让他们在外安心挣钱,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安慰,导致“留守儿童”厌学心理滋长、蔓延。 还有,“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具有较为严重的自私心,表现在面对弱者、不幸者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的内心比较孤独。因为没有兄弟姊妹,加之抚养他们的老人们所生活的年代和社会背景不同,存在明显的“代沟”,孩子容易受诱惑而与一些品德欠佳的人交往,加之游戏、网络及一些不良书刊的诱惑,使孩子误入歧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他们又有异于其它儿童的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班主任,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训家长。一开学,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让他们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通过家长会集体培训,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感受和方法,使他们懂得科学育人的方法。待他们远走他乡时,对家长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与孩子联系时,不要只打电话,多写信,这样孩子想念父母时,便可以读父母的信,感受父母就在身边,从而体验父母的爱;也要求孩

子们常常给父母写信,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同学、老师,从而拉近父母、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然后,通过加强班级体建设来消除“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在班级体广泛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比如齐心协力体育活动,拔河,打沙包等形成团结奋发的集体气氛;故事演讲,词语接龙等比赛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同学“干好自己的事,管好集体的事,关心别人的事”。

第三,搞好学生的个别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提高学生个别教育的能力。在学生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了解其心理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矫正。

通过这些工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年级班主任:

2014年元月3日

三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班主任:

2014年元月3日

第18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青山乡中心学校德育处蔡长权

青山乡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孩子情况

今年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校以班为单位,于十一月中旬在各班单位召开家长会,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详细解说学校的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宣读了《致全县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学生来回学校的交通安全问题,并与家长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登记造册有关学生乘车情况。这次家长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加深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二、成立帮扶人员,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决定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制度,让每个老师确定本班的一名帮扶对象,经常对其进行辅导、聊天、疏通心理问题。让学生有困难找帮扶老师,让那些留守孩子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感觉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四、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学校亲情电话的设立,让每个留守儿童可以经常和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话。在十二月中旬,学校聘请本部心理咨询老师曹红艳老师在留守儿童之家,为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上“健康伴我行”心理辅导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第19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香泉镇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 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校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 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以致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 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们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1、认真摸底,分析实际。开学初,我们通过班级逐一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再通过家访进行核实。了解学生的父母务工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监护人基本情况,造册登记,做到摸底准确,不漏掉一个留守儿童。

2、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3、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

等服务。特别是管理宿舍的王智龙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经常晚间在学生

宿舍巡查到十一点以后才休息,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

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

4、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

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

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

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

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 ,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

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

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

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以致于这些重重的

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 ,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

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

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

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

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

“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

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对留守儿童进行

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 对孩子的管理提

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工作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

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

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

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

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

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

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

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

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

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

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

这种方法去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

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

展。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

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

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

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

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初级中学2012年7月

第20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3)班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下五屯办中心小学监护教师:谢明凤 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你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 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在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贯彻上级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组织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本学期我班有一名留守儿童文恭琴,他的父母双双到上海打工去了,把她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监护教师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我从各方面给他进行了辅导,让她从学习、生活、心理上到关心,是他能体验大老师对他的关爱是发至内心的,从实质是做到对她的关爱。

3、学习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她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她。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一起聊聊,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亲近、信任老师。

4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 ,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 ,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要求对留守儿童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

6、保持融洽感情。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总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010年7月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doc》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