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自我总结范文

2022-10-07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内科实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利于进行自我总结进而自我反省和提升自我,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内科实习自我评价,一起来看一下吧。篇一:内科实习自我评价

转眼间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进行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回想起实习的日子,收获丰富,特别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实习评价。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其中复杂的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这比书本更有价值吧。

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心内科的实习很快结束,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温故而知加强了巩固和提高;其次,在临床放面学到了新的知识和处理方法。总之。经过在心内实习,是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我一定把学到得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

算算进心内科实习的日子有半个月了吧,新年刚过。感觉到现在,自己在心内科学到的东西没多少增加。踏进了科室,见识了不少的人,接触了不少的事情。也让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换句话来说,是不是实习,就代表了自己已经开始接触半个社会了呢?

由于实习时间不是很长,与学生交流少,目前学生的内心世界及现有的学习状态,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不是易事,有待以后去探索,总之,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对于教师的工作已有所了解,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不熟悉,尚待完善。

篇二:内科实习自我评价

在内科这两个多月中,在带教老师的悉心与耐心带教下,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习的日子中,我了解到收治病人的一般过程:如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等,认真写好护理记录,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配合老师的指导,了解抗生素对各种消化系统的基本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同时坐到了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执行静脉输液?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者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这段日子,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专科知识和技能,重新拾起了很多操作技术,例如无菌原则,氧气的应用,以及抢救车的五定等。

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这只是实习之初,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并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我要感谢本科室的患者,他们很配合的让我做治疗,俗话说,病人就是老师。希望下一站,一切顺利。

篇三:内科实习自我评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为期十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实习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亦不少,下面为我对本次实习的自我评价:

我xx市中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五官、急诊、骨伤等七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此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与所在实习医院的党支部取得联系,保证离开了学校,不在培养人的视野仍能继续吸取党的教育,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其间我踊跃参加了实习单位及各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各项活动,使自己的实习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也诚挚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更多宝贵的意见各建议,帮助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2篇:内科总结

2016年度内科工作总结

2016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体医护人员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一年,继续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室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院部的部署,内科基本完成了年初下达的任务,如在控制药占比,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住院病人人均费用,杜绝大处方等方面的达到院部的要求。按照上级要求,做好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方面的工作。内科2016年完成业务总收入4000多万元,全年抢救病人近200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

二、科研教育情况

抓好医学继续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内科始终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技术品牌作为群众满意科室的一个重点来抓,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科室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去落实。2016年

到人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次派医护人员参加南通市的学术年会,为医护人员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学术水平。医护人员及时总结经验,积极书写论文,发表论文5篇。平时按期进行三基考试和技能训练。

三、活动的开展落实情况

在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十八界六中全会精神关于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内涵。按照党中央“两学一做”的要求,内科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内科经常配合院部为社区群众进行义诊活动,慰问老同志和贫困学生。继续配合做好“送医下乡”的各项工作。2016年配合院部到社区义诊,到各乡村送医下乡以及到街头进行7.1义诊。配合院部为职工和学生体检,体检者达10000多人次。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四、相关工作和其他方面

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行风建设狠抓不懈。内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病人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杜绝大处方、滥检查,减轻病人负担。我们内科响应卫生局和医院号召,开展反商业贿赂活动,拒收药商回扣,创“无红包科室”,向社会作出承诺,制定好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尽管内科2016年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医院和患者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需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将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技双馨的医疗技术队伍,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服务。

推荐第3篇:内科总结

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1)症状:上腹痛为主要症状,性质可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感样不适感。多位于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左。一般为轻至中都持续性痛。服用制酸剂或进食后可缓解;

典型特点:

①慢性:反复发作,长达几年或十几年

②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缓解期长短不一,几周几月或几年.

③节律性:GU表现为餐后一小时痛.经1~2小时后缓解;DU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午夜痛

④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可因精神情绪不良或服NSAID诱发.

(2)体征:溃疡活动时剑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①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 。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②营养一般,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中度肿大

③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②消化系症状: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纳差、腹胀、腹泻、黄疸等。症状的产生与门脉高压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丛失调等有关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

④内分泌紊乱

(2)门脉高压症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

3)腹水:是L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①门脉高压:PVP>300mmH2O;

②低白蛋白血症:

③淋巴液生成增多;

④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多;

⑤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多;

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前列腺素、心房肽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减少。

(3)多系统表现

①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DIC

②肺:胸水、肝肺综合征(门体分流及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肺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引起低氧血症)

③心血管:外周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增加、高动力循环、低血压、心肌病

④肾脏:水钠贮留-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肝性肾小球硬化、肝肾综合症

⑤内分泌:性腺机能不足,男性女性化、糖尿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

⑥神经系统:肝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

⑦肌肉骨胳系统:肌肉萎缩、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⑧皮肤:肝掌、蜘蛛痣、指甲变化等 体征

① 肝触诊

早期:表面尚平滑

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②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脉曲张等

再障临床表现

1.重型再障(SAA)

①贫血: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60g/L左右。

②严重出血:皮肤出血点、牙龈渗血、鼻出血;内脏出血。

③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2.非重型再障(NSAA)

①贫血: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

②出血:较轻,皮肤或轻微出血,少有内脏出血。

③感染:较轻,如上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是诊断再障的主要依据

①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巨核细胞缺乏

②淋巴细胞、非造血细胞比例↑

③骨髓活检 :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1)贫血:常与出血程度不成比例

(2)发热:常为低热

(3)出血: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骨骼和关节疼痛

绿色瘤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大多数病人白细胞数增多

(2)骨髓象:有核细胞≥30%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ALL的治疗

⑴诱导缓解治疗

①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VP方案

②VP+柔红霉素→VDP

⑵缓解后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

AML的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

肾病综合征

诊断标准:

①尿蛋白>3.5g/d; 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 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病理生理

①大量蛋白尿三高: 肾小球内压力高,高灌注,高滤过

②血浆蛋白变化

③明显水肿

④高脂血症

慢性肾衰竭分期

①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GFR降至正常的50%~80%,无症状

②氮质血症期:GFR降至正常的25%~50%,血肌酐升高(<450μmol/L),轻度贫血、多尿、夜尿

③肾衰竭期:GFR低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显著升高(450-707μmol/L),明显贫血、夜尿增多及水电解质失调,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症状

④尿毒症期:GFR低于正常的10%,血肌酐>707μmol/L,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显著

糖尿病

临床表现

①代谢紊乱症状群: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皮肤瘙痒,外阴瘙痒,视力模糊 ②并发症或伴发病:仅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而就诊,化验后发现高血糖;

③反应性低血糖: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

④其他:a.在围手术期发现高血糖;b.无症状,在体检发现血糖高

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肺癌的诊断标准

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有80%~90%能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出现下面症状,应进一步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①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②持续痰中带血二五其他原因可解释

③单侧性局限性哮鸣音,不因咳嗽而改变者

④反复同一部位的肺炎

⑤原因不明的肺脓肿

⑥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痛及杵状指

⑦X线有肿瘤征象

⑧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病灶,或在抗生素治疗下阴影增大,或空洞形成

肺结核的检查和化疗原则

全身症状:午后潮热、盗汗、乏力、消瘦、纳差

呼吸道症状:咳嗽,以干咳多见、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1)X线检查 是诊断肺结核的必要手段,对早期诊断,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演变过程和选择治疗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

(2)CT能提供横断面的图像,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蔽的病灶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

(3)结核菌素试验

只能检出曾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并不是检出结核病;

用纯蛋白衍化物(PPD)5IU(0.1ml)皮内注射,48-72小时后观察和记录结果:

硬结直径≤4mm,为阴性(—);

硬结直径5-9mm,为弱阳性(+);

硬结直径10-19mm,为阳性(++);

硬结直径≥20mm,或虽≤20mm单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结果判断:强阳性反应——可考虑有结核病;

阴性反应一般表明没有受过结分核枝杆菌的感染;

但以下情形除外:感染的初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8周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营养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痘患者;癌症患者;严重的细菌感染者;慢性病患者;重症结核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多为10mm以内

化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在下述7项中有4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1)晨僵至少持续l小时(每天),病程≥6周;

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指下列14个部位中的关节: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病程≥6周;

3)手关节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病程≥6周;

4)对称性关节肿,病程≥6周;

5)皮下结节

6)手X线片表现(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

7)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升高,滴度大于1:20。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颧部红斑:平的或高于皮肤的固定性红斑;

2、盘状红斑:面部的隆起红斑,上覆有鳞屑;

3、光过敏:日晒后皮肤过敏;

4、口腔溃疡:经医生检查证实;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

8、神经系统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或抗dsDNA或抗Sm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高血压诊断和治疗

诊断

⒈确定血压升高:非同日测量血压≥2次达到标准

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⒊分级与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预后

非药物治疗

⒈合理膳食:限制钠盐、减少脂肪、增加蔬菜水果、改善饮食结构、节制饮酒

⒉保持正常体重(BMI<25kg/m2)

⒊坚持适量体力活动

⒋戒烟

⒌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各种环境压力

降压药物治疗

给药原则

长期、终身治疗;24h平稳降压;可耐受的最低水平;有效而无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较小有效剂量;联合用药;不宜频繁换药;长效、方便、经济;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

①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②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

③钙离子拮抗剂(CCB)—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

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适用于伴有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适用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

1.诱因:使心肌供血减少或耗氧增加的因素

2.部位:胸骨后、心前区

3.性质:钝痛,呈压榨样或表现为胸闷

4.持续时间:数分钟,不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缓解

体征 可无体征,或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或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可有房性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

心力衰竭治疗措施:

1.病因的治疗,诱因的防治

2.一般治疗

①减轻心脏负担休息

②限制钠盐的摄入

3.药物治疗

①利尿剂的应用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

③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④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

1.患者取坐位,半卧位,双腿下垂

2.吸氧: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

3.吗啡,静脉注射以镇静

4.快速利尿:呋塞米

5.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或硝酸甘油

6.洋地黄类

7.氨茶碱

冠心病分为五型: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二.心绞痛

三.心肌梗死

四.缺血性心肌病

五.猝死

COPD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1.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险因素史,临床症状(慢性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

体征和肺功能检查(肺气肿征象)等综合。

2.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

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即COPD)

3.在肺功能检查时FEV1/FVC﹤70%,而FEV1≥80%预计值,亦可诊断为COPD

COPD治疗

⑴急性加重期

①舒张支气管: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类药、茶碱类。

②控制性吸氧

③糖皮质激素

④抗生素

⑵稳定期

①教育和劝导戒烟,康复治疗、手术治疗

②舒张支气管: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类药、茶碱类。

③祛痰药

④长期家庭氧疗(LTOT

⑤糖皮质激素

推荐第4篇:内科总结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 心力衰竭

NYHA分型

• Ⅰ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 Ⅱ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

•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小于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活动

休息状态下也出现体力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病因 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 缺血性心肌损害 – 心肌炎和心肌病 –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 心脏负荷过重

–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诱因:

• 感染-- • 心律失常

• 血容量增加:钠盐过多,输液过多过速 • 过度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

• 治疗不当:洋地黄过量、心脏抑制药物 • 原有心脏病加重:AMI、风湿活动 • 并发其他疾病

– 如妊娠、分娩等

– 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栓塞

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

• 左心衰竭:表现为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 •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左心衰竭

• 症状

– 呼吸困难

• 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急性肺水肿

– 咳嗽、咳痰、咯血

–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 体征

– 肺部湿性啰音

– 心脏体征:心脏增大、杂音、心音改变、奔马律

右心衰竭

• 症状

– 消化道症状 – 劳力性呼吸困难

• 体征

– 水肿 – 颈静脉征 – 肝脏肿大 – 心脏体征

诊断

• 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

• 肺淤血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左心衰竭

• 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右心衰竭

鉴别诊断

•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 支气管哮喘 – 肺栓塞

• 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

– 肾性水肿

–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 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

治疗目的

• 防止延缓心衰的发生

• 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 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改善预后 • 降低死亡率及住院率 利尿剂

• 是心衰治疗的基础用药

– 缓解体肺循环淤血的症状 – 慢性心衰长期使用

• 副作用

– 电解质紊乱 – 血容量减少

• 常用药物

– 氢氯噻嗪:25mg/日→75~100mg/日分2~3次服用 – 呋塞米: 20mg-100mg/日 口服→100mg IV,每日2次 – 螺内酯(安体舒通):20mg,日3次口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改善心室重构、延缓心衰进展,降低死亡率 • 从极小量开始逐渐加量,长期维持终生用药 • 副作用:

– 低血压、肾功能恶化、高血钾、干咳

• 禁忌症

– 禁用:无尿性肾衰、妊娠哺乳妇女、过敏者

– 慎用:低血压、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 >265umol/L • 常用药

– 卡托普利:12.5mg-25mg 日2次 – 贝那普利:5-10mg 日1次 – 培哚普利:2-4mg 日1次

β--受体阻滞剂

•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猝死 • 所有病情稳定,无禁忌症的心衰患者 • 由小剂量增至靶剂量并长期维持

– 美托洛尔12.5mg,比索洛尔1.25mg,卡维地洛6.25mg • 禁忌症:

– 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房室传导受阻、周围血管病及重度急性心衰

• 注意:

– 避免突然停用

– 有液体潴留者与利尿剂同时应用

洋地黄药物 药理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

– 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 ATP酶

• 电生理作用

– 一般治疗剂量→抑制心脏传导系统

– 大剂量→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

• 迷走神经兴奋

临床应用

• 适应证禁忌证:

– 心脏扩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 – 心衰伴房颤则是的最佳适应证 – 高排血量心衰疗效欠佳 – 慎用:肺心病导致右心衰

– 禁用: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狭窄,严重心动过缓

• 制剂的选择:

– 速效类:西地兰 0.2-0.4mg稀释后静注 – 中效和慢效类:地高辛 0.125-0.25mg/d

洋地黄中毒处理

• 立即停药

• 单发室早、第一度AVB停药后常自动消失 • 快速性心律失常

– 低血钾者静脉补钾补镁

– 血钾不低者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 电复律禁用

• 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 • 阿托品0.5-1mg iv 急性心衰

心功能Killip分级

• I级:无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体征

• II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体征

50%以下肺野湿啰音

• III级: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体征

50%以上肺野湿啰音

• IV级:心源性休克

临床表现

•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

– 呼吸30~40次/分 – 强迫坐位

– 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 烦躁、面色灰白、发绀、大汗 • 神志模糊:脑缺氧

• 血压:一过性升高→持续下降 • 体征:

– 两肺满布湿性哕音和哮鸣音 – S1↓、HR↑、奔马律、P2 ↑

• 低氧血症:SaO2

急性肺水肿诊断

• 既往心脏病史 • 呼吸窘迫 • 双肺湿罗音 • 端坐呼吸

• 低氧血症(SaO2

抢救措施

• 体位:坐位、双腿下垂 • 吸氧

– 鼻导管高流量吸氧

– 无创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双水平气道正压给氧

• 镇静:吗啡3~5mg/次 静注,15分钟重复

• 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 静注(2分钟内)

• 氨茶碱

• 洋地黄:西地兰O.4~O.8mg 静注 第三章 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 定义: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激动 • 病因

• 功能性:正常成人60%有房早 •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 症状

• 心悸、胸闷、乏力、心脏停跳感

治疗

• 去除诱发因素

– 吸烟、饮酒、咖啡

镇静药物 • 有症状者

– 普罗帕酮 – 莫雷西嗪 – β阻断剂

房性心动过速

• 定义:起源于心房、无需房室结参与及维持的心动过速 • 发生机制:自律性增加、折返、触发活动 • 常见病因

• 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 • 慢性肺部疾病 • 洋地黄中毒 • 大量饮酒

• 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

治疗

• 洋地黄中毒

– 停用洋地黄 – 补充钾盐 – β受体阻滞剂

– IA、I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非洋地黄中毒

–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 抗心律失常药可转复为窦性心律 – 药物无效可选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扑动

• 病因:部分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 心脏病: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衰 • 其他疾病:甲亢、肺心病、酒精中毒、心包炎

• 临床表现

• 不稳定:可恢复窦性心律或发展成房颤 • 心率快时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衰 • 血栓栓塞

治疗

• 药物治疗

• 减慢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 转复: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

• 非药物治疗:

• 食道调搏:超速抑制

• 直流电复律:同步,低电能(

• 抗凝治疗:同房颤

心房颤动

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于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室性早搏

第四章

心肌疾病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推荐第5篇:内科总结

呼吸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肺炎的分类:解剖学分类: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肺炎;病因分类:细菌 性、非典型病原体、病毒性、真菌性、其他;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 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 上的肺间质)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人院后在潜伏期内发 病的肺炎。常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 病原体 CAP 的临床诊断 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 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发热;肺实变体征和( 或) 闻及湿性啰音, WBC>10x109/L 或

者痰呈铁锈色 体 征:全身表现:发热、急性病容、口角 疱疹、发绀 胸部体征:早期可无异常,进展后可有肺实变体征,湿罗音,胸 膜摩擦音等 腹部表现:下肺野的肺炎可有腹部压痛、腹肌紧张 望:患侧呼 吸运动减弱 触:语颤增强 叩:浊、或实音 听:肺泡呼吸音消失,可闻及管 状呼吸音,部分有胸膜磨擦音 并发症:

一、感染性休克

二、中毒性心肌炎

三、胸膜炎、脓胸

四、心包积 液 诊断:①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② 胸部 X 线显示以叶段分布的均匀致密阴影; 痰中检出肺炎球菌可初步作出病原诊 ③ 断 治疗:1.抗感染 2.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4.处理并 发症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潜伏期约 2-3 周 2.有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 性呛咳)胸痛 3.常有肺外表现:如皮炎、腹泻、肌痛、耳痛 4.体检:咽炎、颈淋巴结肿大、中耳炎或鼓膜炎 治 疗:疗程一般 2 周,本病有自限性 首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2g 每日)、罗红霉素(0.3g 每日,分 2 次口服)、阿奇霉素(0.5g 每日一次) 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也可选用 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抗生素无效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 染的传染病。结核中毒症状:发热---午后低热多见 盗汗---睡眠中出汗 纳差 乏力 消瘦 其他---妇女可有月经失调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多干咳 咯血--约 30% 胸痛---炎症累及胸膜 呼吸困难---重症结核 体 征:多无异常 病变范围大时---锁骨上下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 咯血后可听到湿啰音 痰查到结核菌即确诊 X线检查 好发部位:上叶尖后 段、下叶背段 分型:原发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菌阴 肺结核 其他肺外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原发综合征 症状轻微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中毒症状重 双肺对称分布 大小相等 密度均匀 粟粒样结节 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双肺上中部为主 大 小不等,密度不均 新旧病灶同在 结节或小斑片状阴影 继发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 是继发型 TB 主要类型 成人多见, 起病缓 症 状轻重不一,上肺多见 渗出、浸润为主,伴干酪样病变 X线:云絮状、斑片 状阴影 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肺结核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 化疗原则---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糖 皮质激素 结核毒性症状严重者-急性粟粒型、胸膜炎、结脑等 手术治疗适应 症:d≥3cm 的结核球与肺癌难鉴别时 复治单侧纤维

推荐第6篇:内科总结

又是一年春来到,2012年医院内科医护人员克服人员少,风险高,医疗任务重,护理工作琐碎而繁杂等诸多困难,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门急诊及病房的各项医疗护理任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工作回顾

一、一2012年全年工作量

门诊工作量

门诊人次

门诊收入药品

处置

病房工作量

病房住院总人数

收入 药品

处置

2012年通过全科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2013年,我们将沐浴十八大的春风,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造新的辉煌。

一、二今年病房出入院住院人数

共抢救病人62人次,抢救成功率96.6%以上。成功除?8人次,电复律3人次。成功地进行了急性心梗冠状动脉栓术;治疗急静脉血栓栓塞症活检术,成功抢救和治疗了慢性呼吸衰竭20余人次。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一例?动脉夹层?率。

首次进行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为肺癌?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在冠心病交血压急慢性心衰缺血性脑???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2013年工作计划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业务发展

把内科分为两大专业学组,即心脑血管学组和呼吸病学组:突出专科特色,发挥专科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技术实力为目标(具体做法)。

打造心血管专科品牌和呼吸专科品牌。加大科室治理,创新优质服务新模式。

内科是医院的基础科室,尤其是门诊,是医院的脸面,医院服务质量的优势关系到医院的大局。内科在全年的一年里,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新模式,抓好各项考评制度落实、服务好每一位患者,服务好,服务相关者。

规范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科室,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强??制度落实,加强临床指南、各操作规范,学习执行;学习临床路径,加强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隐患,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立足现在,脚踏实地,干好2013年工作。内科现有15名医务人员,是宝贵的财富,内科有装修一新的监护病房,动态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机、全导心电图机,有全院上下同仁的支持,干好工作量

推荐第7篇:内科总结

内科学总结=。= 来源: 黄昊的日志

1.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 2.

一、诊断标准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在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等)之后,即可成立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二.慢支的分型:(一)单纯型 只有咳嗽、咳痰两项症状而无喘息者,称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二)喘息型 具有咳嗽、咳痰、喘息三项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音者,称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三、慢支的分期

(一)急性发作期 在一周内出现脓痰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一周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任何一项显著加重者。

(二)慢性迁延期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者。

(三)临床缓解期 指患者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咳痰,至少持续三个月以上者。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上述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

4.肺性脑病: 精神障碍及神经症候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气分析PaO2明显减低,PaCO2显著增高常达70mmHg以上,pH多在7.25以下。

5.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6.慢支的治疗:

一、发作期的治疗 主要为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等。

二、缓解期治疗 主要为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预防急性发作。

7.肺气肿(pumonary emphysema)是指终未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所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持久性扩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系在慢性小气道阻塞的基础上终未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它是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续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肺气肿。

8.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

9.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

1.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2.急性发作期: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逐步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其程度轻重不一。 10.危重哮喘的急救:1).氧疗: 一般吸入氧浓度为25%~40%,并应注意湿化。

2).补液

3).糖皮质激素: 是控制和缓解哮喘严重发作的重要治疗措施。

4).沙丁胺醇(舒喘灵)雾化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 5).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

6).氨茶碱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7).纠正酸中毒。

8).注意电解质平衡。

9).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当出现二氧化 碳潴留, 则病情危重,提示已有呼吸肌疲劳。必要时作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

11.呼吸衰竭:由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损害,导致肺脏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产生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症状和PaO26.65kPa(50mmHg) 12.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治疗病因、控制诱因、改善通气

1.保持呼吸道通畅(1)控制感染(2)化痰祛痰(3)解痉平喘2.氧疗3.改善通气(1)呼吸兴奋剂(2)机械通气

13.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ALI和ARDS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的ALI被定义为ARDS。

14.肺脓肿(lung absce)是指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实质化脓性感染而有脓肿及空洞形成者。临床上起病急,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为其特征。本病常可合并脓胸或脓气胸。好发部位:1)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2)双下叶基底段,尤其是右下叶 15.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副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某些肺癌患者可出现一些不是由5癌直接作用或转移所引起的少见症状和体征,可发生在肺癌发生之前或之后,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结缔组织血液系统等异常改变。1 杵状指和肥大性骨关节病(acropathy)2 内分泌紊乱综合征:Cushing’s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征,稀释性低钠综合征3 神经肌肉综合征。临床表现:1咳嗽2咯血3胸痛4呼吸困难5发热6消瘦恶病质 16.肺癌的分型:(1)病理组织分:1)鳞状上皮癌2)腺癌3)小细胞肺癌4)大细胞未分化癌5)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6)混合型癌

(2)生长部分1)中心肺癌2)周围型肺癌

(3)临床分型1)小细胞肺癌2)非小细胞肺癌 17.胸水的检查:外观:颜色、透明度

细胞分类:红细胞>0.1×1012/L为肉眼血性;白细胞>10×109/L为化脓性 生化:蛋白、LDH、ADA、CEA:》10——癌性的胸液;《5——良性胸液 细菌学检查:培养、抗酸染色 细胞学

18.漏出液常见原因:主要是微血管循环静水压升高或微血管循环胶体渗透压下降 1充血性心力衰竭2肾病综合征3肝硬化4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5Meigs综合征 渗出液的常见原因:微血管循环通透性升高,胸膜腔淋巴引流受阻

1感染:细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2恶性肿瘤:肺癌、乳癌、淋巴瘤、胃肠道恶性肿瘤转移,胸膜间皮瘤

3胶原性 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肺栓塞5消化系统疾病:胰腺炎、肝脓肿等6其他:尿毒症

19. 气胸的分型: 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裂口随肺脏萎陷而关闭,胸内压接近或稍高于大气压。抽气后留针1-2分钟压力不再上升。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两层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破口持续开启,胸内压接近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不变

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胸膜破口形成单向活瓣,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骤上升形成高压,肺脏受压,纵隔推向健侧,抽气后胸内压下降,迅速上升为正压。

20.心力衰竭: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功能的饿异常引起新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集体组织代谢需要和只有在心室舒张压力或容量异常增高的情况下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所产生的综合征。

21.心衰程度

心功能 I 级 心功能代偿期

心功能 II 级 心力衰竭 I 度

心功能 III级 心力衰竭II度

心功能 IV级 心力衰竭III度

四型:1)正常心功能2)单纯性肺水肿3)单纯外周灌注不足4)肺水肿合并外周灌注不足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原则:1防治病因和诱因2 减轻心脏负荷3 增强心肌收缩力4抗神经激素

治疗目标:1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缓解症状2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3阻止和延缓 CHF的进展4降低病死率、延缓死亡

防治病因和诱因:1)针对病因治疗:高血压、甲亢、贫血 2) 药物治疗 针对诱因治疗:控制感染 抗心律失常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二、减轻心脏负荷(一)休息 体力; 精神(二)限盐 食盐 5g/日;

速尿 ,保钾利

(四)扩血管药:1。扩静脉:硝酸甘油

2、扩小动脉 :肼苯达嗪 ,苯苄胺 ,酚妥拉明

三、加强心肌收缩力:(一) 洋地黄1.适应症: 心衰 (±房颤)预防用 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房扑

禁忌征 : 1) 洋地黄中毒2)预激伴房颤3)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4)二尖瓣狭窄5)室速

6) 肺心、心肌炎、AMI

洋地黄中毒:(1) 表现: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心衰加重、黄视

(2) 诊断:血清地高辛浓度 >2.0 ng/ml

(3) 治疗: 停药

快速心律失常: 补钾、补镁;苯妥英钠;利多卡因

缓慢心律失常:阿托品、异丙、起搏器,特异地高辛抗体

(二) b-受体兴奋剂

(三) 磷酸二酯酶(III型)抑制剂(PDEI)

四、针对神经激素的治疗:(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二) 血管紧张素II(AT1)受体拮抗剂(三) 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四) b-受体阻滞剂 23.二尖瓣狭窄-并发症: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肺水肿3心律失常:房颤4 栓塞5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4.感染性心内膜的临床表现:1。全身感染征象:发热、贫血、纳差、消瘦、盗汗、杵状指等

2.栓塞现象-重要诊断价值:皮肤黏膜、肾、脑、肢体等 3.心脏改变:心脏杂音变化、心衰、心律失常等

4.免疫反应:脾大、CRP↑、IG↑、肾炎、Osler小结 25.冠心病定义 (concept):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临床分型 :

(一)隐匿型冠心病

(二)心绞痛

(三)心肌梗死

(四)缺血性心肌病

(五)

猝死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

(1)按危急症进行抢救(监护、休息、吸氧)

(2)最大限度减轻痛苦(镇痛)

(3)减轻心脏负荷(休息、镇痛)

(4)各种并发症处理(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营养心肌)

(5)溶栓治疗 27.心绞痛:指心肌暂时性严重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

28.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29.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有剧烈而较长时间的胸骨后疼痛,坏死组织引起全身反应,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繁 (2) 剧烈胸痛 :疼痛性质重、时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 病情严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濒死感 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 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 体征:(1)心率快或慢,S1减低,S3S4奔马律,SM (2)室间隔破裂或乳头肌功能不全的SM (3)心包摩擦音

(4)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

AMI的诊断标准: 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治疗原则:(1)按重危急症进行积极抢救。(2)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3)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等各种症状。

30.法洛四联症:是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口骑跨于室间隔顶及右心室肥大4种畸形并存,是最常见的发绀性先天型心脏病。 31.慢性胃炎的分类:(1)慢性浅表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肥厚性胃炎。病理: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 :1.肠上皮化生:肠型上皮所取代,(1)小肠型.(2)大肠型和胃癌关系密切. 2.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轻,中,重三级.32.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 特点:慢性、节律性、周期性

部位:胃溃疡、球部溃疡、后壁溃疡 性质:灼痛、胀痛、隐痛、饥饿痛等 大多可忍受 其他症状:(1)出血 (2)反酸、流涎 (3) 恶心、呕吐 (4) 嗳气、腹胀、腹泻 全身症状:消瘦、失眠等 体 征:(1)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2)发作期:上腹部压痛与溃疡部位相符 实验室检查:(1)大便隐血试验:溃疡活动时,隐血试验阳性(应素食三天),治疗后可转阴,如胃溃疡患者持续阳性,应怀疑有肿瘤可能

(2)胃液分析——特殊情况:1,BAO>15 mmol/h (正常2 mmol/h) 2, MAO>60 mmol/h (正常20 mmol/h) 3, BAO/MAO>0.6 提示:胃泌素瘤可能

(3)pH 监测、血清胃泌素:1。测定24h胃液的pH值改变,判断溃疡的性质,也可判断制酸剂的疗效 2。PU患者血清胃泌素 一般正常或稍高

(4)Hp 检测:1。内镜下取胃粘膜作:细菌培养、涂片染色 尿毒酶活性测定2。 血清Hp抗体检测 3。13C 14C呼吸试验

X线检查:间接征象:胃溃疡:痉挛性切迹、幽门痉挛 激惹现象、局部压痛

球部溃疡:畸形、花瓣样

内镜检查:1。观察其形态、大小、形状、部位 2。 判断其病期(活动、愈合、疤痕) 3。活检,鉴别良、恶性 4。 随访 并发症:(1)出血:1。最常见并发症 2.多见于球部溃疡 3.可复发 4.易为NSAIDs诱发 5.早期内镜检查确诊

(2)幽门梗阻---发病机理(1).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 暂时性梗阻 (2)幽门附近溃疡炎症水肿 暂时性梗阻 (3) 幽门附近溃疡愈合ý疤痕ý永久性梗阻

诊断要点:(1))溃疡病史,上腹饱胀,食欲减退 (2)反复呕吐,呕吐物为宿食,量多 (3) 腹痛,常在早晨 (4) 胃型及胃肠蠕动波、震水音 (5) 胃管引流、胃镜、钡餐

处理: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胃肠减压 3.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4.手术治疗

(3)穿孔:1.发生率为1~2% 2.溃疡ý穿透与邻近器官粘连ý慢性穿孔 3.后壁溃疡ý穿孔ý局限性腹膜炎ý亚急性穿孔 4前壁溃疡ý穿孔ý急性穿孔ý 急性腹膜炎

治 疗 原 则: 1.近期目标——解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2.远期目标——Hp根除,预防复发,预 防 并发症

一 般 治 疗:1.休息:活动期、有并发症 2.生活习惯:禁烟、戒酒、少喝咖啡 3.饮食:进餐定时,餐间、夜间不应进食

药 物 治 疗: 抗酸剂 2.Hp根除治疗3.胃酸分泌抑制剂 4.中医药治疗 5.胃粘膜保护剂6.其他

33.肝硬化: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再生并诱发肝纤维化与结节形成,导致肝功能减退并引起门静脉高压等各种临床症状.临床表现:1.早期:触及肿大的肝脏,质 硬、边钝,表面尚平滑 2.晚期:触及结节状 坏死后萎缩者肝脏触不到 坏死与并发炎症者肝脏触痛

代偿期: 症状: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上腹胀 肝区隐痛等 体征:肝脏肿大 肝区触痛

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消化系统 出血倾向与贫血 内分泌失调

2.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值0.8~1.3Kpa(6~10mmHg) 3.脾脏肿大 4.腹水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

2.A/G降低或倒置 前白蛋白下降早于白蛋白 蛋白电泳 免疫球蛋白

并发症:1.黄疸.2.腹水.3.肝性胸水 4.原发性腹膜炎.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肝性脑病.7.肝肾综合症.8.脾功能亢进.34.肝肾综合症:肝功能衰竭时突发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和低尿钠,发生与血管活性物质生成,代谢紊乱、内毒素血症及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 通常肾脏无严重器质性病变。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35.肝性脑病:是继发肝性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及(或)门体分流时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行为失常,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昏迷.36.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cholangio carcinoma)

37.急性胰腺炎:胰酶消化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 起的胰腺急性化学性炎症。 继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淀粉酶增高

临床表现:

(一)急性水肿型/轻型胰腺炎:1.腹痛 多在暴饮暴食后起病 普通解痉药不能缓解 弯腰、坐起前倾可减轻 主诉重而体征轻 2.恶心、呕吐 3.发热 4.黄疸

(二)出血坏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1.低血压与休克2.弥漫性腹膜炎3.麻痹性肠梗阻4.消化道出血5.皮肤瘀斑(Grey-Turner征、Cullen征)6.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 PE) 7.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肝、肺、肾、脑等)

并发症:

(一)局部并发症:1.急性液体积聚2.假性囊肿3.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感染性/无菌性)4.脓肿

(二)全身并发症:1.败血症2.ARDS 3.心律失常与心衰4.急性肾衰(ARF)5.胰性脑病6.糖尿病7.猝死

治疗原则:1.减少和抑制胰腺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维持有效血容量 5.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治疗方法:1.抑制胰腺分泌2.镇通解痉.3.胰蛋白酶抑制剂.4.抗生素的应用.5.纠正水电介质紊乱及补充血容量.6.中医中药治疗.38.SIRS期非手术治疗----ICU监护: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2.心电检测3.血氧饱和度4.血气分析5.中心静脉压

液体补充与抗休克: 1.胃液引流量+尿量+不显性失水800ml 2.第一天补液量在4000~5000ml,如有心血管疾病应控制输液量,如考虑有心力衰竭或脑水肿则应限制补液量,同时使用利尿剂

3.血浆:开始每日400ml,使用3~5天(重症者) 4.白蛋白:每日20~30g 5.血管活性药(多巴胺等)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结核性腹膜炎症状:(1)腹痛、腹胀:部位广泛,多为隐痛(2)腹泻:2~4次/d,糊状,不含脓血粘液 无里急后重感(3) 腹泻和便秘交替:粘连型较常见

结核性腹膜炎体征:(1)腹水:多见于渗出型(2)柔韧感:以粘连型为主(血性腹水和腹膜癌)(3)腹块:粘连型和干酪型多见(4)肠梗阻:蠕动波、肠型和肠鸣音亢进(5)其它:肝肿大,脂肪肝

实 验 室 检 查:腹 水 检 查:1。草黄色,透明2.比重>1.018,蛋白值>25g/L3.白细胞>0.5×109/L,淋巴细胞为主4.葡萄糖80ug/ml,胸水/血浆溶菌酶比值>1.07.腹水浓缩涂片找到TB菌阳性少(

临床表现:(一)呕血和黑便,呕血和黑便的特点(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失血性休克(三)发热,多不超过38.5℃,可3-5天(四)氮质血症 血中尿素氮升高 五个诊断步骤:(1)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2)是上还是下消化道出血(3)原发病诊断(4)出血量估计(5)是否还有活动性出血

(1)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所有黑便都是消化道出血? 没有黑便或呕血就一定没有消化道出血吗?是呕血还是咯血?

(2)是上还是下消化道出血:呕血: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血便: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

(3)原发病诊断:1.病史、症状和体征2.内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3.选择性动脉造影 4.其他 (4)出血量的估计: (5)活动性出血征象: 患者又有失血症状,呕血或黑便变稀、次数增多.肠鸣音活跃.血压、脉搏经治疗无改善或恶化.Hb、HCT持续下降中心静脉压波动不稳定,如不能确定,可插胃管观察.急诊内镜检查

治 疗:

(一)一般急救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 镇静 禁食:呕血、食管或胃底静脉破裂 温凉流质或半流质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41.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值。

42.缺血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之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加而引起体内储存铁的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

4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红细胞,中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氯霉素是引起再障的最常见的药物。

三者的关系:种子:造血干细胞 土壤:骨髓微环境 虫子:免疫反应

4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血红蛋白尿 黄疸、脾大

类型:PNH不发作型(再障型) PNH发作型(溶血型) 再障加溶血型

45.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1。起病多急骤,病程短2.白血病细胞为原始和/或早期幼稚细胞3.正常骨髓造血受抑制4.浸润组织器官和进入周围

(1)起病:急骤(多): 高热、出血、进行性贫血、骨关节疼痛.缓慢(少): 乏力、虚弱、苍白、体重减轻 .少 数 : 抽搐、失明、面神经麻痹、牙龈肿胀、截瘫等

(2)贫血: 表现:苍白、乏力、心悸、气促及水肿等 原因:红细胞生成减少ò红细胞无效生存、隐性溶血现象ò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

(3)感染: 部位 常见部位:呼吸道(口腔炎、咽峡炎、肺炎等)ò其他部位:肛周、皮肤、泌尿生殖道、胃肠道等ò严重可致败血症ò常有发热而无明显感染灶

病原体ò细菌感染: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葡菌ò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曲菌、隐球菌ò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卡氏肺囊虫

原因:主要:成熟粒细胞减少及质量异常 2.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组织出血及皮肤粘膜损伤3.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4.化疗对免疫的进一步抑制

(4)出血:常见部位:皮肤瘀点/瘀斑、牙龈 出血、鼻衄、月经过多 ò其他部位:眼底出血、耳内出血 .常见的致死原因:颅内、消化道或呼吸道大出血 òAPL易并发DIC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

原因:主要原因:血小板明显减少 其它原因:DIC 白血病细胞在血管内淤滞 感染 凝血因子减低

(5)浸润: 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 骨骼和关节疼痛 胸骨中下段压痛最为常见.绿色瘤.皮肤斑丘疹、结节、肿块.齿龈增生肿胀.睾丸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颅内压增高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侵犯颅神经 如视力障碍、瞳孔改变及面神经瘫痪 实验室检查:骨髓象具有确诊价值1.骨髓多为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2.原始/幼稚细胞占非红系有核细胞数的30%以上

AML的细胞质内可见Auer小体,即柴束状的颗粒,有确诊意义.T(15;17)是AML_M3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46.淋巴瘤: 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可伴有发热、肝脾肿大等。

临床分期: Ⅰ期 病变仅限于横膈一侧的1个淋巴结区或淋巴结以外单一器官 Ⅱ期 病变涉及横隔同一侧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或淋巴结外某一器官及横膈同侧淋巴结区

Ⅲ期 病变涉及膈两侧淋巴结区或伴脾涉及或淋巴结外某一器官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

Ⅳ期 弥漫性或播散性涉及1个

47.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及一过性肾功能损害为常见临床表现,预后良好的一组疾病。48.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1) 水肿:晨起明显,少尿时出现,眼睑水肿,胸腹腔积液 2)高血压:与水钠潴留有关.若持续存在,提示预后不佳

3) 少尿: 暂时性少尿,无尿少见 少尿或无尿存在反映病情程度(新月体可能)

4)蛋白尿: 1~3g/24 h,肾病综合征5~10%, 非选择性,含白蛋白、Ig G、C3 持续6个月消失

5)肾功能不全 : 一过性

49.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本病是一自限性疾病治疗原则为:卧床休息, 对症处理, 必要时替代治疗,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一)卧床休息:要求:急性期卧床休息,起床标准:肉眼血尿消失,利尿消肿,血压正常(二)饮食管理:无盐或低盐(1~3g/日)饮食 ,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

(三)药物治疗:1.利尿:噻嗪类、襻利尿剂2.降压:钙拮抗剂、ACEI、ARB3.消除感染灶:①青霉素或红霉素:2周 ②摘除扁桃体4.不宜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四)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心衰

50.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临床有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肾炎综合征表现,肾功能急剧进行性恶化,在数周至数月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疾病的总称.称为“大彩肾”

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在肾小球内:Ⅰ型: 线条状沉积 Ⅱ型: 颗粒状沉积 Ⅲ型: 少或无沉积

51.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 ①大量蛋白尿②高度水肿③高脂血症 ④低白蛋白血症

病理类型:微小病变性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膜 性 肾 病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并发症: 1)感染 :感染部位:呼吸道 感染种类:细菌

2) 血栓、栓塞 Ù 最常于膜性肾病Ù 肾静脉血栓多发 3)营养不良:1蛋白质营养不良2 内分泌紊乱

4)急性肾功能衰竭: 1肾灌注不足2 肾间质水肿 3双侧肾静脉血栓

治疗:(一)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2) 饮食疗法 低盐 钠

(二)对症治疗 :1 利 尿 消 肿 2合理应用利尿剂 3.减少或消除尿蛋白 4.免疫调节及抗炎治疗 原则:1)首剂要足1mg · kg-1· d-1 2)减量要慢 每1-2周,减总量的百分之十,3)疗程要长 10mg/d时,维持6-12月 5降脂治疗 6.抗凝治疗 7.中医中药治疗

52.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各种病原体直接侵袭肾盂、肾盏粘膜以及肾小管、肾间质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是上尿路感染由革兰阴性菌引起.53.尿路感染的途径:1上行感染2血行感染3淋巴道感染4直接感染 54.膀胱刺激症:尿急,尿痛,尿频

54.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以不可逆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征,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滞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及个系统受累的一种综合症.55.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 :(一)水电紊乱,酸碱失调

一、水代谢障碍

夜尿症:肾功能下降的最早表现 水中毒多见

二、电解质代谢紊乱1.钠 1)高钠血症常见

2)低钠血症仅见于失盐性肾病,恶心,呕吐,腹泻,不适当限钠,渗透性利尿,使用利尿剂等

2.钾 1)高钾血症:>5.5mmol/l,>6.5mmol/l可引起心跳骤停 2)临床表现:肌力弱,腱反射减弱

3)心电图改变 4)常见血钾过高的因素 1代谢性酸中毒2分解代谢增加,如创伤、感染、外科手术和使用糖皮质激素3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库存血 4某些药物,如巯甲丙脯酸、氨体舒酮、青霉素钾盐

3钙、磷 1.低钙血症常见 a 高磷 b VitD c PTH 作用下降 2.高磷血症常见:维持血磷以PTH增高为代价

4.酸中毒: 酸中毒的原因 :1.肾小管排氢减少 2.肾小管合成氨能力下降3.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盐、磷酸盐排泄减少

(二)多系统、多脏器损害

一、胃肠道 :1.特点:最早、最常见 2.表现:恶心、呕吐(晨起明显)、舌炎口有尿臭味、消化道出血

3.机制:毒素刺激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二、精神、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尿毒症脑病 2.周围神经病变:不安腿综合征烧足综合征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出汗障碍、心动过速等

三、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发病率 80%-90% 机理 : 容量依赖型:80% 肾素依赖型:15% 不明原因型:5% 2.心包炎:发生率高(18-51%)类型:尿毒症性心包炎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病理:纤维素性心包炎 表现:胸痛 心包摩擦音 心包填塞 3.尿毒症性心肌病

病因 :贫血、高血压、容量负荷 病理 :心脏扩大、心肌肥厚 心肌溶解、心肌间质纤维化 表现: 心输出量减少 心率失常 心力衰竭 4.动脉硬化 几乎都有、程度重 发病年轻

四、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1)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不足2)红细胞寿命缩短3)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因子4)缺少铁剂、叶酸和蛋白营养不良等

2.出血及凝血异常:1)血小板功能异常2)凝血因子活性降低3)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 4)高凝状态

五、呼吸系统: 1.尿毒症性肺炎2.肺水肿3.尿毒症性胸膜炎

六、肾性骨营养不良 :机制:1.高 P、低钙血症2.活性VitD3缺乏3.继发性甲旁亢(PTH )4.铝中毒

表现:1.纤维囊性骨炎 2.骨软化 3.骨硬化4.骨质疏松

七、内分泌功能障碍 1,25-(OH)2VitD3 PTH EPO

八、皮肤表现 1.尿素霜 2.尿毒症性皮炎3.奇痒

九、继发感染 1.体液、细胞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并发感染率高3.表现隐匿,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56.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1) 代偿期 (2)氮质血症期 (3) 尿毒症早期 (4)尿毒症晚期

57.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控制原发病进展速度,延缓肾功能减损的速度 2.诱因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某些病因去除后尿毒症症状可以明显好转,

二、饮食治疗 1.目的:降低“三高”状态,延缓肾衰进展 2.饮食治疗 :1.低盐 2.低、优质蛋白:0.6g/kg, 高生物价

3.补水溶性维生素(不必补维生素A)

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1.需静脉补碱或血透2.注意纠酸时补钙

四、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脱水和水肿:对水的耐受性差,补液不能过多过快 可选用速尿 2.高钾血症的处理 :纠正酸中毒: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 利尿:促排泄 避免含钾高的食物、药物及输陈旧血

3.纠正低钙高磷血症 :补钙 口服碳酸钙 服含磷的结合剂:碳酸钙等

五、对症处理 :1.呕吐:适当饮水 胃肠动力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 胃肠道表现:恶心、呕吐(晨起明显)、舌炎、口有尿臭味、消化道出血 2.高血压的治疗:1.应严格降压2.首选ACEI或CC,兼有保护肾功能 3.心力衰竭的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控制血压

4.贫血的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因子 缺少铁剂、叶酸和蛋白营养不良等 5.肾性骨病

6、吸附剂疗法

58.垂体瘤:是一组从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59.尿崩症:由血管升压素缺乏或不足引起者为中枢型尿崩症或称神经源性尿崩症,ADH的生成及释放正常,但肾对ADH反应低下或缺陷者称为肾源性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或低渗尿.60.甲亢临床表现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群

2、甲状腺肿

3、突眼

61.甲亢危象的防治:抑制TH合成 抑制TH释放 抑制T4向T3转化.降低血TH浓度.支持对症

62.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过多所至的一个综合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满月,向心性肥胖,紫纹,糖尿病倾向,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症状.63.糖尿病(DM):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 慢性疾病,患者伴有全身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紊乱,引起重要器官的不可你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64.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典型的三多一少期: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6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 高酮血症,代酸为主要改变的急性并发症。DM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重要标志

66.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心、脑、肾与血管等靶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以及代谢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67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可达240/100 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可有靶器官的急性可逆性损害

68 .高血压治疗:

1.降压治疗的目的 :1)防治动脉粥样硬化2)预防、控制或逆转靶器官损害3)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4)降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寿命

2.降压治疗的目标值:1)长期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在正常水平,并 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2)一般血压<140/90 mmHg 3)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130/80 mmHg 3.降压治疗的时机:(1)极高危和高危患者立即降压药物治疗(2)中危和低危患者改善生活行为3个月血压未达标,降压药物治疗(3)糖尿病或肾病患者(130~139/80 ~ 89mmHg),改善生活行为,血压未达标,降压药物治疗 4.降压治疗的疗程 :(1)原则上应终身治疗(2)不愿接受或不能接受长期药物治疗者,血压正常1年以上

5.降压药的选择:1).联合治疗方案:①利尿剂+ ACEI或ARB②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③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④钙拮抗剂+ACEI或ARB 6.常用的降压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氯沙坦 3)β受体阻滞剂:

4.)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5.)利尿剂①排钾类:氢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②保钾类: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氨苯蝶啶③吲达帕胺:属非噻嗪类的磺酰胺利尿剂 6.)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针剂)

69.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1.治疗原则(1)迅速降低血压静脉滴注给药,及早开始口服降压药治疗 (2)控制性降压:1)开始的24小时内将血压降低20%~25%2)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 mmHg3)随后的1~2周内,将血压逐步降到正常水平

(3)合理选择降压药(4)避免使用的药物:利血平、强力的利尿降压药、含服硝苯地平2.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1)硝普钠(2)硝酸盐类: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针剂 (3)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或尼卡地平针剂 (4)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 (5)ACEI:卡托普利针剂

(6)情况不是很紧急时可用卡托普利等舌下含服

3.其他处理 (1)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甘露醇、呋塞米(2)镇静、制止抽搐

推荐第8篇:内科总结

心血管系统疾病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

ewart征(心包积液时,在左肩胛骨下出现浊音) 主动脉瓣置换术适应症 跨瓣压差大于50mmHg 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时间最长的标志物是 肌钙蛋白(cTNI,cTNT)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最早的标志物是 肌红蛋白(MYO),选项中没有MYO时选肌钙蛋白I(cTNI) 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是 肌钙蛋白(cTNI,cTNT) Killp分级,心功能三级是

肺部有啰音,但啰音范围大于1/2肺野 Killp分级,心功能二级是:

肺部有啰音,但啰音范围小于1/2肺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点 高血压,低血钾 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是

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是:发热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年龄 冠心病的等危症 糖尿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首选 β受体阻滞剂

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 4-6cm2 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 持续24或48小时以上, 陈发性房颤发作时间 持续小于24或48小时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 单纯二尖瓣狭窄出现

左房扩大,左室缩小或者正常 单纯左心衰的典型体征 双肺底湿罗音 左心衰的典型体征

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 导致肺水肿最直接的原因 肺静脉压力升高

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 导致脉压增大的疾病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 第一次心包穿刺抽液不超过 200ml 最有助于排除心力衰竭的检查是 血浆心钠肽

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最适宜的治疗 置入除颤器

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症状的室性早搏治疗是 去除病因和诱因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心脏超声;

最有意义的特点是

超声发现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1.3 诊断心包积液最简便准确的是 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病典型体征 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狭窄出现大咯血原因是 肺毛细血管破裂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和房颤首选 毛花苷丙(西地兰)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压控制在 小于130/80mmHg 最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肌梗死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 心源性

老年人高血压,收缩压控制在 150mmHg以下,

冠心病心绞痛典型部位 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主要鉴别是 疼痛持续时间和对含硝酸甘油的反应不同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肺栓塞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伴高血压宜选用 钙通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禁忌症 妊娠、高钾和双侧肾动脉狭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病原菌 草绿色链球菌 急性心梗CK-MB高峰为 16-24达到高峰

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最突出的症状 呼吸困难

急性心梗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伴室性早搏,宜选用 β受体阻滞剂

急性心梗溶栓的禁忌症是

各种出血或者有出血风险的疾病,如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梗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是 心肌再灌注治疗

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最严重的症状是 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

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最有力的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有房室分离或者室性融合波好或心室夺获。而阵发性室上性没有。 可使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杂音减弱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杂音增强的药物 洋地黄类(地高辛)、硝酸甘油、利尿剂 扩张型心肌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患者症状加重的最常见诱因 呼吸道感染 梨型心见于 二尖瓣狭窄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原因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房颤是指 房颤病史大于3月

慢性心力衰竭时推荐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为 美托洛尔

确定冠心病狭窄部位和程度的最佳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上肢血压大于下肢见于 主动脉缩窄

深静脉血栓最常见于 下肢深静脉

室性心动过速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治疗 同步电复律

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最主要依据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短拙脉见于 房颤, 奇脉见于 心包压塞 水冲脉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脱落脉见于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洋地黄禁忌症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梗24小时内,预激综合症伴房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扩张型心肌病特点

心脏扩大。室壁运动普遍运动减弱 房颤时服用华法林抗凝时,INR控制在 2-3 心包压塞出现

Beck三联征(血压下降、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 心脏听诊大炮音见于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猝死最常见原因 冠心病

心脏骤停确诊后,应立即 尝试锤击复律及清理呼吸道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最常见于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最常见于 房间隔缺损 严重冠脉狭窄指 狭窄超过70% 洋地黄中毒最常见得临床表现是 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 洋地黄中毒最常见得心电图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

洋地黄中毒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禁用 直流电复律

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心电图标准

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大于等于0.1mv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方法是 血培养

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

诊断心肌病最常用的检查 超声心动

阵发性房颤治疗原则

预防复发、发作时控制心室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是 折返 重度主动脉反流时心尖部可出现

Austin-flint杂音(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时在肺动脉听诊区可出现

Graham-steel杂音(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最主要的体征 主动脉瓣区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跨主动脉瓣压差大于 50mmHg 主动脉瓣中度狭窄瓣口面积为 1.1-1.75cm2 最可能发生晕厥的瓣膜病是 主动脉瓣狭窄

最可能引起左室前负荷增加的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最可能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的是 主动脉瓣狭窄

心脏猝死的诊断标准:

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主动脉瓣狭窄慎用:扩血管药物 恶性高血压特点:

舒张压大于130mmHg,视物模糊,视乳头水肿,出现肾脏损害、肾功能不全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心电图特点: ST段弓背向下抬高,无病理性Q波 高血压伴心肌梗死易选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后Q波持续存在表示:出现室壁瘤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尖部新出现杂音表示:出现乳头肌断裂或功能失调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是:组织学和细菌性检查 预激综合症伴房颤首选治疗:射频消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

直流电复律,首选药物治疗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不宜应用地高辛、维拉帕米、地尔硫窧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

急性心梗伴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心绞痛出现病程在1月内)、恶化劳力性心绞痛(3月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程度等反复变化)、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胸痛时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后综合症(dreler综合症):

心梗后数天到数周,出现发热、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药物为:利多卡因

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重要特点:胸骨左缘第3-4肋间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房颤时抗凝治疗首选::华法林

二尖瓣狭窄:出现开瓣音:提示瓣膜功能良好 确诊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最好的方法是:心电图 诊断各种瓣膜病和心肌病最好的方法是: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尿激酶、链激酶和rtPA 降血压药物选择:: 1.合并心力衰竭,宜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代表药卡托普利)(改善预后)、利尿剂(改善症状)

2.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推荐第9篇:内科总结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流、烧心等症状/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指胃食管反流引起食管粘膜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可并发食管糜烂、消化性溃疡或狭窄.

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称,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LES发生自发性松弛,其松弛时间明显长于吞咽时LES松弛,可持续8~10s。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最主要因素 中毒(poisoning):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可合并有肠系膜结核、肠结核、盆腔结核等,统称为腹部结核。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

胃癌异型增生(dysplasia):不典型增生与内皮瘤样变是同义词,胃癌的癌前病变。增生的上皮细胞核增大失去极性,细胞拥挤而有分层现象,粘膜结构紊乱。

肠腺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胃上皮细胞消失,而代之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其形态与肠粘膜相似 肝硬化: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和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门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轻微肝性脑病: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而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异常的情况。以往称为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 甲亢: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代谢、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亚临床型甲亢:甲亢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特点是血T

3、T4正常,TSH降低,多发于Graves病早期或经药物、手术或放疗后。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的RBC、Hb、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再障):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损伤,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简称“脑白”,系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使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和精神症状。脑白可见于白血病病程的任何阶段。 裂孔现象:白血病患者骨髓象中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有少量的成熟粒细胞,称之为~

白细胞淤滞症:血白细胞增多时可发生血流缓慢淤滞,血管堵塞器官缺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言语不清等症状,血液循环内白细胞>200*109

糖尿病: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低血糖后高血糖、Somogyi效应: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弹性高血糖。

妊娠期腺垂体增生肥大,血供丰富,围生期因某种原因引起大出血、休克、血栓形成,使腺垂体大部分缺血坏死和纤维化,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

在瑞氏或吉姆萨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A~。Auer小体仅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有独立诊断意义。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双侧肾上腺的绝大部分被毁,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主要表现为色素沉着、乏力、体重下降等。

(费城染色体)是一种特异性染色体。它首先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发现,故命名为Ph染色体。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

2药物治疗 (1) H2受体拮抗剂 (2)促胃肠动力药 (3)质子泵抑制剂(4)抗酸药 ○

3维持治疗○4抗反流手术治疗○5并发症治疗 ○

急性腐蚀性胃炎治疗原则:

1.严禁洗胃○2.立即服鸡蛋清、牛奶、豆浆 ○

3.抢救休克,补液,镇痛○4.积极抗感染,发现穿孔急诊手术 ○

肠结核诊断要点:

1中青年患者有肠外结核○2临床有腹泻、腹痛、腹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发热、盗汗等 ○

3钡餐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溃疡或肠腔狭窄等 ○

4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炎症、溃疡、炎症息肉、肠腔狭窄 ○

5PPD试验强阳性○6抗痨试疗(2-6周)有效,临床诊断 ○

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依据:

1中青年有结核史,伴其它器官结核病○2不明原因发热2周以上,伴腹痛、腹胀、腹水 ○

3腹水呈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SAAG<11g/L ,ADA↑○4PPD试验强阳性 ○

急性胰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1.胆道疾病○2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3特发性胰腺炎○4乳头及周围疾病

5代谢性疾病○6手术○7药物○8感染○9自身免疫性疾病○10其他 ○

急性胰腺炎诊断:

1.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血清淀粉酶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

3.影象学检查提示胰腺有/无形态改变○4.排除其他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全身并发症:

1急性肾功能衰竭○2ARDS○3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4消化道出血○5败血症 ○

6凝血异常-DIC ○7中枢神经系统异常○8高血糖○9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钙血症 ○

幽门螺杆菌检查:

1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粘膜涂片染色镜检、微需氧培养、PCR。 ○

13142非侵入性试验:1.C-UBT、C-UBT:根除HP后复查的首选 ○

2.血清抗HpIgG抗体检测及粪便Hp抗原检测

肝硬化病因:

1病毒性肝炎 乙型 丙型 丁型○2慢性酒精中毒○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胆汁淤积 ○

5肝静脉回流受阻○6遗传代谢性疾病○7工业毒物或药物 ○

8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演变为肝硬化○9血吸虫病○10隐源性肝硬化 ○

肝硬化临表:(代偿期肝硬化 症状轻且无特异性。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等)

1全身症状:乏力为早期症状○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为常见症状,可有恶心、症状○

3出血倾向:可有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紫癜,女性偶伴呕吐,稍进油腻肉食即易发生腹泻○

4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症状: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女性可发生闭经、不孕 月经过多等○

5门静脉高压症状 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上消化道出血时,表现为呕血及黑粪 ○

体征呈肝病病容,面色黝黑而无光泽。晚期患者消瘦、肌肉萎缩。皮肤可见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脉以脐为中心显露至曲张。黄疸。腹水伴或不伴下肢水肿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表现。肝脏早期肿大可触及,质硬而边缘钝;后期缩小,肋下常触不到。 肝硬化并发症: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感染○3肝性脑病○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5原发性肝细胞癌○6肝肾综合征○7肝肺综合征○8门静脉血栓形成 ○

肝硬化腹水:(为水、钠、尿潴留)

1、门静脉压力增高②、低蛋白血症③、淋巴液生成过多

④、继发性醛固酮增多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⑥、有效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1.限制水、钠的摄入2.利尿剂3.放腹水+输注白蛋白4.提高血浆渗透压

5.腹水浓缩回输6.(1)腹腔-颈静脉引流(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原发性肝癌病因:

1病毒性肝炎○2肝硬化○3黄曲霉毒素○4饮用水污染○5遗传因素○6其他 ○

原发性肝癌的临表: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症状明显者,病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1.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

2.肝脏肿大肝脏呈进行性增大

3.黄疸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

4.肝硬化征象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病者有基础病的临床表现。

5.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6.转移灶症状如转移至肺、骨、脑、淋巴结、胸腔等处,可产生相应的症状。

7.伴癌综合征伴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 肝性脑病病因:

1肝硬化○2重症肝炎○3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

4原发性肝癌○5严重胆道感染○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肝性脑病分期或临表: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朴翼样震颤可阳性。脑电图多正常。二期(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出现类似精神病的幻觉、狂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朴翼样震颤、踝阵挛阳性。脑电图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幻视、幻听、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有抗力,朴翼样震颤阳性,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异常。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深昏迷时,各种神经反射消失,脑电图明显异常。

肝性脑病诊断:

1严重肝病和广泛门体侧支循环○2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3肝性脑病的诱因 ○

4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5朴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 ○

肝性脑病治疗:

1及早识别及去除HE发作的诱因○2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 ○

3促进体内氨氮代谢○4调节神经递质○5人工肝○6肝移植○7重症监护 ○

甲状腺危象治疗:

1针对诱因○2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首选PTU○3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PTU ○

4普萘洛尔口服或静注○5氢化可的松加葡萄糖溶液静滴 ○

6当上述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可选用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降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

7降温: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避免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8其他支持治疗 ○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IDA诊断包括以下三方面: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2.有缺铁的依据:符合贮铁耗尽(ID)或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的诊断。

ID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

①血清铁蛋白<12μg/L;

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IDE

①符合ID诊断标准;

②血清铁低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 ③ FEP/Hb>4.5μg/gHb。

3.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AA进展而来。

1.贫血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2.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

3.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黏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眼结膜出血等。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库欣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

1垂体分泌ACTH过多(Cushing病):微腺瘤(D10mm)细胞增生 ○

发病机理:上述原因垂体性ACTH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

2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外肿瘤产生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皮质醇○

3肾上腺皮质肿瘤分泌皮质醇○4肾上腺皮质癌分泌皮质醇 ○

5不依赖ACTH的双侧小结节性增生或大结节性增生,病因不明。 ○

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

1.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2全身及神经系统:肌无力,下蹲后起立困难

3.皮肤表现:皮肤薄,微血管脆性增加4心血管表现:高血压常见

5.对感染抵抗力减弱6.性功能障碍7.代谢障碍

糖尿病的药物分类和原理

①促胰岛素分泌剂

1、磺脲类:格列吡嗪。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作用部位是胰岛B细胞膜上的Katp。

2、格列乃类:瑞格列奈。机制:也作用在胰岛B细胞膜上的Katp,但结合位点与磺脲类不同

②双胍类:二甲双胍。机制: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③格列酮类:罗格列酮。机制:激动PPARy起作用

④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二)感染性并发症

(三)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2.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其他 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经系统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周围神经病变(3)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足 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1.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1),或FPG≥7.0mmol/L(126mg/d1),或OGTT 2h PG≥11.1mmol/L(200mg/d1)。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2.对于临床工作,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3.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糖尿病治疗原则:1.早期治疗2.长期治疗3.综合治疗4.个体化治疗5.全程达标1T1DM○2DKA、3各种严重的糖胰岛素适应症:○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性算中毒伴高血糖○

4手术、5T2DM ẞ6某些特殊类型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妊娠和分娩○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糖尿病 1补液○2胰岛素治疗○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4处理诱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和防治并发症(1)休克 (2)严重感染 (3)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4)肾衰竭(5)脑水肿 (6)胃肠

5护理 道表现○

中毒治疗:

1立即终止毒物接触○2紧急复苏和对症支持治疗 ○

3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4解毒药物治疗○5预防并发症○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性中毒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2.烟碱样症状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局部损害

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2.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

3.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或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最常见

4.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使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6.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7.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 完全缓解(CR)

1、白血病的症状、体征消失

2、血像、骨髓像基本恢复正常

(1)血像: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109/L,无白血病细胞

B:血小板≥ 100×109/L

(2)骨髓像:A:原粒+早幼粒细胞≤5%,无Auer小体

B:红细胞、巨核细胞系统正常

3、无髓外白血病 白血病化疗原则:

1、早期:白血病细胞越多,治疗效果越差。

2、足量最大耐受剂量。剂量越大,杀伤力越大。但要根据病人的一般状况、体重、血像等等综合因素随时调整剂量。

3、联合A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B相互有协同作用的药物C副作用不同的药物

4、间歇(1)由于化疗药物不仅杀灭白血病细胞,同时要损伤正常细胞,因此要让正常细胞有恢复的时间。(2)让G0期细胞进入周期

5、维持

5、维持: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1.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

2.常用的药物有羟基脲白消安

3.干扰素-α4甲磺酸伊马替尼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⑥CML晚期的治疗 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

1.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较好

2.结节硬化型---预后相对好

3.混合细胞型---预后相对较差

4.淋巴细胞消减型-预后差

恶性淋巴瘤的分期(Ann Arbor)

I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

II期:病变累及横隔同侧两个或更多淋巴结区

III期:横隔上下均有淋巴结改变

IV期:1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侵犯,肝和骨髓只要受累均属IV期

推荐第10篇:内科总结

呼吸系统

1、COPD 的中英文全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bnonary disease.

2、COPD 与传统所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定义的区别。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阻且不能完全可

逆时,则诊断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 则不能诊断为COPD,而视为COPD的高危期。

3、COPD 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查。

4、COPD 的病程如何分期。 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5、COPD 主要应与哪几种疾病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扩张。 (3)肺结核。 (4)肺癌。

6、COPD 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COPD的诊断及分级标准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等 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 COPD 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 张药后FEV1/FVC

0级 高危 有饠患COPD的危险因素

肺功能在正常范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Ⅰ级 轻度 FEV1/FVC

Ⅱ级 中度 FEV1/FVC

Ⅲ级 重度 FEV1/FVC

Ⅳ级 极重度 FEV1/FVC

7、COPD 的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慢性呼吸衰竭。

(3)慢性肺源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8、COPD、肺心病提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主要体征。

(1)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室抬举性搏动,心率增快,可 出现心律失常。

(2)胸骨左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亮。

(3)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或主动脉和肺动脉区的第二心音增宽,但在吸气 相减弱。

(4)少数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

(5)肝脏重大和水肿可见于右心室肥大衰竭病人。 (6)功能性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9、在 X 线检查中,提示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征象。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 (2)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 残根征;

(3)右室增大征。

10、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及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罗音,心音遥远, 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 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增高,阻碍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

11、肺心病右室肥大心电图的改变。

主要有:①电轴右偏;②额面平均电轴≥+90;③重度顺钟转位;④RV1+SV5 ≥1.05mv;⑤肺型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慢性肺源性心 脏病的参考条件。

1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

(1)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至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 碍、神经症状的综合征。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 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 (4)休克

(5)消化道出血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13、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及本质。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

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 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 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 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14、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抗炎药物。支气管扩张药包括: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抗胆碱药 (3)茶碱类 抗炎药包括: (1)糖皮质激素 (2)LT调节剂

(3)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

(4)其他药物:酮替酚和新一代组胺H1受体阻断剂

15、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

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治疗。

16、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500μg BDP)。出现症状时吸入短效β2受 体激动剂,可间断吸入。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口服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 茶碱控释片,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吸入。

17、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μg BDP)。出现症状时吸入短效β2 受体激动

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亦可加用 LT 诘抗剂,若不 能缓解,可持续雾化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糖皮 质激素(

18、重度至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持续雾化吸入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加用口服 LT 拮抗

剂,或静脉滴注氨茶碱。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后,改为口 服给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当PH

19、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及治疗要点。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 (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2)反复咯血 (3)反复肺部感染 (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止血化痰,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必要时手术治疗。 20、呼吸衰竭主要依据什么来诊断与具体诊断的条件。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血气分析可作出诊断,主要诊断根据为 血气分析,其具体诊断条件是:

Ⅰ型呼衰:PaO26.67kPa。

21、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

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 (或不伴) 高碳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 分压(PaO2)50mmHg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 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可诊为呼吸衰竭。

22、呼吸衰竭的病因。

(1)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肺组织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等 (3)肺血管疾病,如肺动脉栓塞等 (4)胸廓胸膜病变,如胸腔积液等 (5)神经肌肉疾患,如重症肌无力等。

23、呼吸衰竭的分类。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两种类型:

Ⅰ型:缺氧而无CO2潴留(Pa0250mmHg)。 (2)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上述病因的突发或迅速发展,引 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在短时间内引起呼衰。如ARDS等。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导致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 间才发展为呼衰。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按病理生理分:

泵衰竭:神经肌肉疾患引起者,如重症肌无力等。

肺衰竭:呼吸器官气道、肺、胸膜病变引起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等。

24、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1)原发疾病的表现。

(2)缺 02 和 C02 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呼吸困 难、紫绀、精神症状、血液循环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

25、呼吸衰竭时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紊乱。

缺氧可抑制细胞代谢的中间过程,导致能量产生减少,乳酸和无机磷产生

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能量不足,体内转运离子的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 内K离子转移至血液,而Na 和H离子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急性呼吸衰竭时,CO2 潴留可使 PH 迅速下降,造成严重的酸中毒即呼吸性 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慢性呼吸衰竭时因 CO2 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 HCO3 离子的排除,PH 下降 不明显,但可产生低氯血症。

26、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1)通气不足:pAco2(肺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0.863× VCO2(二氧化碳 产生量)/ VA(肺泡通气量) 。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

肺水肿。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肺栓塞。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 而无CO2潴留。

(3)肺动静脉分流:肺动静脉瘘。

(4)弥散障碍: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气体弥散系数。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厚度和通透性。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心排量、血红蛋白含量、通气/血流的 比例。

(5)氧耗量: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抽搐增加耗氧量。

27、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2)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3)对呼吸的影响

(4)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5)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28、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通气功能和纠正C02,潴留 (3)纠正缺0

2、和改善氧合功能 (4)保护器官功能,防治合并症

(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和营养支持 (6)防治感染 (7)基础疾病的治疗;(8)密切的监护和护理

29、氧疗的原则。

(1)Ⅱ型呼衰的氧疗:应给予低浓度(

浓度使PaO2在60mmHg左右,或SaO2 在90%左右。吸入氧浓度(Fi02)与吸入氧 流量的关系(粗略估计):Fi02=21+4 X吸入氧流量 (L/min)。(吸氧流量35%), 使Pa02迅速提高到60mmHg 或SaO2在90%以上。 30、呼吸兴奋剂的使用。

患者低通气因中枢抑制为主、慢阻肺呼衰时有明显嗜睡者可使用呼吸兴奋

剂。以换气功能障碍为主,不宜使用呼吸兴奋剂。例如肺炎、肺水肿和肺广泛间 质纤维化。

3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由于除心源性以外的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

肺毛细血管和(或)肺泡上皮炎症性损伤,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其早期可称为急性肺损伤(ALl),严重的ALl被定义为ARDS,两者具有性质相同 但程度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

3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具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频数或呼吸窘迫;难以纠

正的低氧血症;PaO2/FiO2 ≤ 200mmHg (不论呼气终末正压PEEP高低);正位 X线胸片可显示双肺浸润影; 临床排除左心衰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 18mmHg 凡符合以上五项可诊断 ARDS。PaO2/FiO2 ≤ 300mmHg,但>200mmHg 时诊断为 ALl。

33、肺炎的分类。

(1)病原学分类: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

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虫)。 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2)发病环境分类:分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

(3)解剖学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肺炎分类目前多按病因分类,按病因分类有利于临床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34、CAP 的定义及常见病原体定义。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 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

35、HAP 的定义及常见病原体。

HAP 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后 48 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诊断依 据与CAP相同。

无感染高危因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有感染高危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 杆菌等。

36、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

对于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病人,主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改 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

37、根据感染途径肺脓肿的类型分为: (1)吸入性肺脓肿 (2)继发性肺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

38、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痰液引流、积极处理肺外化脓性病灶,内科 治疗效果欠佳者且有手术指征可行手术治疗。

39、肺结核常见 X 线表现的几种病灶。

肺结核常见X线表现包括: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缘清

晰的斑点、条索或结节;浸润性病灶,表现为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干酪样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浓淡不一,有环形,边界透光区的空洞等。 40.影响传染性的因素。

(1)患者排出结核分枝杆菌量的多少。 (2)空间含结核杆菌微滴的密度。 (3)通风情况。

(4)接触的密度和时间长短。 (5)个体免疫力的状况。

41、化学治疗对传染性的影响。

(1)化学治疗前痰涂阳的细菌负荷为106-107/ml。 (2)化学治疗2周后即减少至原有菌量的5%。 (3)化学治疗4周后减少至原有菌量的0.25%。 (4)化学治疗后结核菌活力也减低。

42、结核病的免疫和 koch 现象。

结核病主要的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 体液免役对控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的作用不重要。

1890 年 koch 观察到,将结核分支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 日 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形成深的溃疡,不愈合,最后豚鼠因结核杆菌播散到全 身而死亡。 而对3-6周前受少量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转的动 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支杆菌皮下注射,2-3日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表浅 溃疡,继之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支杆菌 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43、肺结核的诊断程序。(1)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 (2)是否肺结核。 (3)有无活动性。 (4)是否排菌。

44、肺结核的诊断举例。

继发型(浸润性)肺结核 右中 涂(+),初治。 并发症、并存病、手术。

45、肺结核的化疗适应症和原则。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症。

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46、肺结核的分型 (1)原发性肺结核病。 (2)血行播散型结核病。

(3)继发性肺结核病,包括:局灶型肺结核,浸润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 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 (4)结核性胸膜炎。

(5)肺外器官结核病,常见有肠、腹膜、肾、生殖系、脑膜、骨关节等脏器, 多呈慢性经过。

(6)痰菌阴性的肺结核。

47、肺结核的愈合方式。

干酪样坏死病灶中结核菌大量繁殖引起液化, 与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

润有关。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部分可被吸收,部分由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或 在肺内引起支气管播散。当人体免疫力增强及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病灶可逐渐 愈合。渗出性病灶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而吸收消散,甚至不留瘢 痕,较小的干酪样坏死或增生性病变亦可经治疗后缩小、吸收,仅留下轻微纤维 瘢痕。病灶在愈合过程中常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条索状瘢痕。干酪样病灶亦 可因失水、收缩及钙盐沉着,最终形成钙化灶而愈合。

4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主要症状包括的方面

(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①咳嗽 ②咯血 ③喘鸣 ④胸闷、气短 ⑤体重 减轻 ⑥发热

(2)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①胸痛 ②呼吸困难 ③咽下困难 ④声音嘶 哑 ⑤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⑥Horner 综合症 (3)肿瘤转移引起的症状:

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转移至骨骼:局部压痛和疼痛

转移至肝:厌食、黄疸、肝区疼痛、腹水、肝大 转移至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4)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

49、原发性肺癌的肺外表现。(1)肥大性骨关节病

(2)分泌促性腺激素男性乳房发育

(3)分泌促肾上腺激素:Cushing综合症 (4)分泌抗利尿激素:稀释性低钠血症

(5)神经肌肉综合症:重症肌无力、肌病、周围神经病变 (6)高钙血症

其它:①分泌5-羟色胺:喘鸣、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 ②皮肤病变:黑棘皮病、皮肤炎、掌跖皮肤过度角化症、硬皮病。 ③栓塞性静脉炎

④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 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⑥毛细血管病性渗血病变

50、肺癌的解剖学、组织学分类。解剖学分类:(1)中央型肺癌 (2)周围性肺癌 组织学分类:(1)非小细胞肺癌:1)鳞状上皮细胞癌。2)腺癌。3)大细 胞癌。4)其他:类癌、腺鳞癌、支气管腺体癌等。(2)小细胞肺癌(包括燕麦 细胞癌,中间型,复合燕麦细胞型)

51、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病因及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为机械原因的漏出 液:心力衰竭、肾炎、门静脉 梗阻、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血

浆蛋白过低 炎症性渗出液:由于感染、变态反应性 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外伤、肠梗阻等引起

颜色 常为淡黄 草黄

:浆液性、浆液纤维性如结核、化 脓性胸(腹)膜炎和早期癌转移、红斑 狼疮

黄白色脓性

:见于化脓性胸(腹)炎 棕红及咖啡色

:血性、如内脏损伤、恶 性肿瘤、出血性疾病 乳白色

:乳糜胸、纵膈肿瘤、淋巴结核 绿色

:绿脓杆菌感染、胆汁性腹膜炎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凝固性 一般不凝固 常自然凝固 比重 <1.018 >1.018 蛋白定量 <25g/L >25g/L 粘蛋白实验 阴性 阳性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低于血糖

细胞计数 <100×10 6 /L >200×10 6 /L 细胞分类 主要为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若穿刺损伤、

可见少量红细胞 少量红细胞:穿刺损伤; 大量红细胞:出血、肿瘤。 细菌检查 无菌 可找到致病菌 胸水/血清

LDH <0.6 ≥0.6

52、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

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脓胸、气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 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53、胸腔积液病因。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 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 (2)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性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 (5)损伤: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

54、气胸的分型。

根据脏层胸膜破口的情况及其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 将自发性气胸分 为以下三种类型: (1)闭合型气胸; (2)开放性气胸; (3)张力性气胸

55、何种类型的气胸对机体的呼吸循环影响最大。

张力性气胸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最大, 其特点是: 受伤组织形成活瓣, 吸气时, 空气可以经过裂口进入胸膜腔,而呼气时活瓣闭合,空气不能排除,造成胸腔内 压力不断增高,故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1)病人均表现高度呼吸困难,呼吸极度急促,张口呼吸,烦躁不安。可以 出现休克。

(2)广泛的纵隔和皮下气肿,紫绀。气管向健侧移位明显。胸部叩诊呈鼓音, 听诊呼吸音消失。

(3)胸部X线透视,见伤侧胸腔大量积气,肺完全受压萎陷,纵隔向健侧移 位。常伴有血胸。

(4)胸腔穿刺发现胸腔压力明显增高,可以抽出大量气体。

56、自发性气胸临床需与何种疾病鉴别。

①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②急性心肌梗塞;③肺栓塞;④肺大疱;⑤ 其它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膈疝、胸膜炎和肺癌等,有时有急起的胸痛,上腹痛和 气急等。

57、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容量和通气功能的特征性变化。阻塞性 限制性

VC 减低或正常 减低 RV 增加 减低

TCL 正常或增加 减低

RV/TCL 明显增加 正常或略增加 FEV1 减低 正常或略增加 FEV1 减低 正常或略增加 MMFR 减低 正常或略减低

58、哮喘与急性右心衰难以鉴别时,宜用和忌用什么药来缓解症状?

若一时难以鉴别,可雾化吸入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作诊断性治疗,若迅

速缓解,则可排除心源性哮喘。在未确诊前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生命 危险。

5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与主要包括的因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关键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 发生反复的气 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产生肺动脉高压。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功能因素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血症。 (2)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解剖学因素是肺血管解剖结构的变化,形成肺循环 流动力学障碍。

(3)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60、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与急性加重期的处理原则。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急性加重期的处理原则 有: (1)积极控制感染;(2)通畅呼吸道;(3)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4) 控制心力衰竭;(5)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 6

1、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1)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 (2)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

(3)有肌肉酸痛、胸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 (4)痰少,可带血丝或铁锈色痰 (5)纳差,可有急腹症的表现;

(6)急性病容,皮肤干燥,可有紫绀,有败血症时,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 巩膜黄染;颈有抵抗提示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

(7)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少,轻度叩浊,呼 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 (8)消散期可闻及湿性罗音;

(9)重症可伴肠胀气,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DIC、ARDS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总论

1、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1)功能诊断:典型症状和体征对诊断内分泌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实验室 检查及其资料分析。

(2)病理诊断: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静 脉导管检查。

(3)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白细胞染色体检查;HLA鉴定。

2、内分泌疾病功能亢进的主要处理原则。(1)手术切除导致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组织

(2)放射治疗毁坏肿瘤或增生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 (3)药物治疗

3、内分泌疾病功能减退的主要处理原则。(1)有关缺乏激素的替代治疗 (2)内分泌腺组织移植

4、举例说明内分泌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下丘脑、垂体与靶腺之间存在明确的负反馈调节,如 CRH 通过垂体门静脉而 刺激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分泌ACTH,而ACTH水平增加又可兴奋肾上 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皮质醇,使血液皮质醇浓度升高,而升高的皮质醇浓度反过来 可作用于下丘脑,抑制CRH的分泌,并在垂体部位抑制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肾 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维持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通过先兴奋后抑制达到相 互制约保持平衡的机制,称为负反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Graves 病的临床表现。

(1)甲状腺毒症表现:高代谢综合征;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 统;肌肉骨骼系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 (2)甲状腺肿 (3)眼征

2、Graves 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⑴ 甲状腺危象

⑵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⑶ 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⑷ T3型和T4型甲状腺毒症 ⑸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⑹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⑺ 胫前粘液型水肿 ⑻ Graves眼病

3、Graves 病的诊断依据。

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成立; ⑵ 甲状腺肿大成弥漫性 ⑶ 伴浸润性突眼 ⑷ TRAb和TSAb阳性

⑸ 其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⑹ 胫前黏液性水肿 具备⑴、⑵项着诊断即可成立,其他四项进一步支持诊断确立。

4、Graves 病的鉴别诊断。

⑴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甲状腺毒症与多种原因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激素 漏出所致的甲状腺毒症的鉴别;

⑵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甲状腺毒症的原因鉴别。

5、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

作用机制: 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②PTU还在外周组织抑制T4转化为T3。

6、抗甲状腺药物的适应症。⑴ 病情轻、中度患者

⑵ 甲状腺呈轻至中度肿大。 ⑶ 年龄在20岁以下

⑷ 孕妇、年老体弱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 ⑸ 手术前或放射碘治疗前的准备。 ⑹ 手术后复发且不宜放射碘治疗者。

7、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药疹;胆汁淤积性黄疸、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毒 性肝炎、急性关节痛等。 糖尿病

1、糖尿病的分类.⑴ 1型糖尿病 ⑵ 2型糖尿病

⑶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⑷ 妊娠期糖尿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⑴代谢紊乱症候群: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⑵并发症和(或)伴发病的表现。 ⑶反应性低血糖。

⑷其他:在围手术期发现高血糖;无明显症状,仅于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糖。

3、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⑵感染。

4、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①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 硬化等。

②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 ③ 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④ 眼的其他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等。 ⑤ 糖尿病足。

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⑴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⑵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⑶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6、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①糖尿病健康教育 ②饮食治疗 ③体育锻炼 ④自我监测血糖 ⑤药物治疗

7、糖尿病治疗药物.⑴ 口服药物治疗: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 双胍类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 ⑵ 胰岛素治疗

8、胰岛素治疗适应证。⑴ 1型糖尿病

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⑶ 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 死、脑卒中

⑷ 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⑸ 妊娠和分娩

⑹ 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⑺ 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的定义。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的一种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 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2、心力衰竭的分类:

①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按部位分)。 ②急性和慢性心衰(按时间分)。

③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按性质和期限分)。

④心功能分级(按临床表现分:NYHA 方案、新修订分级方案 ABCD 分级、6 分钟步行试验)。

3、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因: 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①缺血性心肌损害; ②心肌炎和心肌病;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心负荷过重

①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②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常见诱因

①感染:各种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

②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③血容量增多:摄入水、盐过多过快;

④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分娩或过劳等; ⑤治疗不当;

⑥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4、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1)代偿机制:

①Frank-starling学说:容积与压力关系,代偿期失代偿。 ②心肌肥厚 :心脏后负荷增高。

③神经体液学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2)体液因子参与:

① 心钠肽和脑钠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ANP主要储存于心房,BNP主要储存于心室肌内。 ②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in,AVP) 垂体分泌,具有抗利尿和周 围血管收缩的生理作用。

③内皮素(endothelin) 由血管内皮释放的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 的作用。

(3)舒张功能不全: ①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②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 (4)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当发生心肌损害或坏死,心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代偿称之心室重 构过程,其结局造成心腔扩大、心室肥厚,可进一步发展心功能不全。上述的体 液因素也参与重构过程.

5、左心衰心功能分级。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根据心脏病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 分为四级:

Ⅰ级: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引 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 加重。

6、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以肺淤血及低心排为主的表现。 症状:

(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 ②端坐呼吸,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胸憋气, ④急性肺水肿。

(2 ﹑ )咳嗽 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体征:

①肺部湿性啰音;

②心界扩大,肺动脉瓣区S2↑,S4,S3奔马律。

7、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

①上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少见,只见于先天心和肺源性心脏病,大多 数继发于左心衰。 (2)体征

①水肿 特征为首先出现于身体最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

②颈静脉征 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具特征性 。 ③肝脏肿大。

④心脏体征,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返流性杂音。

8、全心衰的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9、心力衰竭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

胸部X线,超声心动,核素心血池,静脉压测定,Swan-Granz导管。

10、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

①诊断依据:综合病因,病史,症状及客观检查。

②诊断必须包括病因、解剖部位、病理生理改变和心功能分级。 ③鉴别诊断:急性左心衰竭主要与支气管哮喘的呼吸困难相鉴别; ④右心衰竭与心包疾患、肝硬化和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相鉴别。

11、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原则: 防治原发病、调节心力衰竭代偿机制、减少其过分激活心脏负面效应、缓解心衰的症状。除缓解症状外,还应达到以下目的: (1)缓解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

(2)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3)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4)降低死亡率 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 ①基本病因治疗; ②消除诱因。 (2)一般治疗

①休息 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负荷; ②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3)药物治疗

①利尿药物应用,通过排钠排水减轻容量负荷:噻嗪类利尿剂;攀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抑制剂的应用。

③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药物;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肾上腺素能受体 兴奋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④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 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⑥肼苯达嗪和硝酸异山梨酯 (4)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维持窦律,适量应用静脉扩张 剂,慎用正性肌力药。

1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急性心肌梗塞、乳头肌功能紊乱、室间隔穿孔;

(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瓣膜穿孔,腱索断裂引起瓣膜返流; (3)原有隐性心脏病,各种原因造成心的荷负剧增。

13、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1)强迫体位;

(2)频繁咳嗽或气促,典型者咯粉红色泡沫痰; (3)烦燥不安,伴大汗淋离;

(4)心脏听诊心率快,S1↓,S4或S3奔马律; 啰 (5)肺部听诊两肺满布湿性 音和哮鸣音

14、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①坐位,双下肢下垂;

②吸氧,湿化瓶可以加入50%酒精; ③吗啡; ④快速利尿;

⑤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 ⑥洋地黄类药物 ⑦氨茶碱.

15、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呈间歇发作。窦性心动过速多无明显症状。严重心动

过速或心动过缓除可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胜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 绞痛。心率缓慢轻者可有乏力、头昏、眼花、失眼,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或易 激动等,重者可有短阵黑朦,甚至晕厥。

16、窦性心律失常的特殊检查。

常见的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示窦性 P 波;频率在 100~150 次/分(很少 超过160次/分),PR间期≥0.12s,即可确立的诊断。

对于其它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提供重要的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 心电图特征:①自发的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除外药物影响;②窦性停搏和窦房

传导阻滞; ③窦房阻滞合并房室阻滞; ④规则或不规则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 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与缓慢的心房和心室率相交替(慢-快综合征)。

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酌情进一步行药物试验,测定固有心率。可行电生 理检查。

17、房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

会否出现症状取决于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室率。 心室率较接近正常对循环功

能影响较小, 症状亦较轻。 心率增快时, 病人可感到难以忍受的心悸或胸部不适、乏力、不能平卧和晕厥。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期前收缩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期前收缩的第一心

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心房颤动者 室率大多较快,心音强弱不等,节律完全不规则;心室率快时,脉搏短细(脉率 慢于心率)明显。

18、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

(1)房性期前收缩:①提前出现的形态与窦性不同的P波,;② 多数房早搏

之P-R间期长于窦性P-R间期, QRS形态正常, 也出现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而致QRS 波群增宽;③ 期前收缩可未下传到心室,特征为异位 P 波过早发生,可重叠于 T波上,其后无QRS波;④房性期前收缩后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期。

(2)房性心动过速:连续 3个或以上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即可诊断。心房率每 分钟160-220次,可伴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 f波,其频率在300~600次/ 分,RR间期不等。

19、心脏传导异常临床表现。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很少有症状,听诊时第一心音可略减弱。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则可有心脏停顿或心悸感, 心音和脉搏可有相应脱漏。 心室率缓慢时可有头晕、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甚至短暂晕厥。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心、脑血供不足的表现,如心力衰

竭等。听诊心率慢而规则,35-50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有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颈静脉搏动、心音不一致,以及心脏增大。偶尔可听到心房音。 20、心脏传导异常诊断。

(1)一度房宜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超过0.20s),P波可潜伏于前一心搏 的T波内。双束支差异传导可产生伴畸形QRS 波的PR间期延长。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间歇出现P波后无QRS 波群,P波与QIRS波之间可 星规则或不规则比例,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呈束支阻滞型。二度房室传导阻带 分为两型。

①莫氏I型PR间期逐次延长直至 P波不能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心室 脱漏,P波与QRS波群的比例大多不规则;

②莫氏 II 型心室脱漏前 PR 间期固定。三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 P 波不能下传至心室,P 波与 QRS 波群无固定关系,PP 和 RR 间期基本规则。前者 频率 30-50 次/分,后者小于 35 次/分左右。QRS 波群形态可正常或呈束支阻滞 图形。

(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①QRS时限0.12s或以上;②I导联有

明显增宽的 S 波;③V1,V2 导联有小 r 波、大 R 波或 R 波双峰;④V5,V6 导联 “波窄而高R波,S波宽;⑤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①QRS 时限 0.12s 或以上;②I 导联 R 波宽大,或有切迹,S波常不存在;③V5,V6 导联R波常有切迹或呈双重 R波, 无Q波;④V1,V2导联r波极小,S波宽大;⑤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上述两束支阻滞若QRS波时限在0.10-0.11s,即为不完全性。

(5)左束支前分支阻滞心电图表现:①QRS时限不超过0.11s,大多正常;

②额面QRS平均电轴超过-45度;③I导联 R 波为主,S波小或无;④II、III、aVF导联r波小,S波深。

(6)左束支后分支阻滞心电图表现①QRS 时限 0.11s 以下,②额面 QRS平均电轴右偏达+120 度或以上;③I 导联有明显的 S 波,II、III、aVF 导联 QRS 波群为qR型,V1 为QS波型,V2为rS波型。

21、预激结合征临床表现。

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快速性室上性心律时,除心悸等不适外尚可发生休 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室率极快如 300 次/min 时,听诊心音可仅为心 电图上心室率的一半,提示半数心室激动不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收缩。

22、预激结合征心电图表现。

①PR间期(实质上是P-δ间期)缩短至0.12s 以下,大多为0.10s;②QRS 时限延长达0.11s以上;③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即所谓 预激;④继发性ST-T波改变。

23、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

(1)室性期前收缩常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者可有乏

力,头晕,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期前收缩 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脉 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2)室性心动过速突然发作,患者感明显的心慌胸闷,可在室性期前收缩

的基础上发生,当心率>200次/分或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时可有心绞痛、急性 左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 >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 表现。

一旦出现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病人神志很快丧失或抽搐,心音消失。

24、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

(1)室性期前收缩:①提前出现的 QRS 波群,期前无相关 P 波;②期前出

现的QRS波群形态宽大错综, QRS波间期多>0.10s, QRS波主波方向与T波相反; ③室早后多伴有完全代偿间期;④可表现为插入性、二联律、三联律,成对连发 或并行心律。

(2)室性心动过速:连续 3 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 QRS 波,与 P 波无关, 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3)心室扑动:①主QRS-T波消失。②出现匀齐、连续、波幅相等的正弦 曲线样波形。③频率快于250次/分。

(4)心室颤动:①QRS-T波完全消失。②出现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 均匀的颤动波。③频率在250-500次/分。

25、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改良的 Vaughan Wilams 分类 ,根据药物 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类别 作用通道和受体 APD或QT间期 常用代表药物 Ⅰa 阻滞ⅠNa+ + 延长 + 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 Ⅰb 阻滞ⅠNa 缩短 + 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妥卡尼 Ⅰc 阻滞ⅠNa+ + + 不变 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 嗪

Ⅱ 阻滞 β1 不变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 尔

阻滞 β

1、β2 不变 纳多洛尔、普萘洛尔、索他洛 尔

Ⅲ 阻滞ⅠKr 延长 + + + 多非利特、索他洛尔、(司美利特、阿莫兰 特 ) 阻滞ⅠKr、Ⅰto 延长 + + + 替地沙米、(氨巴利特 ) 阻滞ⅠKr激活ⅠNaS 延长 + + + 伊布利特

阻滞ⅠKr、ⅠKs 延长 + + + 胺碘酮、azimilid e

阻滞ⅠK,交感末梢 延长 + + + 溴苄胺、排空去甲肾上腺 素

Ⅳ 阻滞ⅠCa L 不变 维拉帕米、地尔硫

其他 开放ⅠK 缩短 + + 腺苷 阻滞M2 缩短 + + 阿托品

阻滞Na/K泵 缩短 + + 地高辛

注 :离子流简称 (正文同此 )ⅠNa:快钠内流 ;ⅠNa S:慢钠内流 ;Ⅰ

K:延迟整流性外向钾流 ;ⅠKr、ⅠKs分别代表快速、缓慢延迟整流性钾流 ; Ⅰto:瞬间外向钾流 ;ⅠCa L:L型钙电流 ;β、M2分别代表肾上腺素能 β受体和毒蕈碱受体。表中 ( )为正在研制的新药。 有人将莫雷西嗪列入Ⅰ b类。表内 +表示作用强度。

26、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1) Ⅰ类药物 :阻滞快钠通道 ,降低 0相上升速率(Vmax) ,减慢心肌传导 , 有效地终止钠通道依赖的折返。 Ⅰ类药物根据药物与通道作用动力学和阻滞强度 的不同又可分为Ⅰa、Ⅰb和Ⅰc类。

(2)Ⅱ类药物 :阻滞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降低交感神经效应 ,减轻由 β 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此类药能降低ⅠCa-L、起搏电流 (Ⅰf) ,由此减慢窦 律 ,抑制自律性 ,也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

(3)Ⅲ类药物 :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 ,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延长 复极时间 ,延长有效不应期 ,有效地终止各种微折返 ,因此能有效地防颤、抗 颤。 此类药物以阻滞ⅠK 为主 ,偶可增加ⅠNa-S,也可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4)Ⅳ类药物 :为钙通道阻滞剂 ,主要阻滞心肌细胞ⅠCa-L。ⅠCa- L介导的兴奋收缩偶联 ,减慢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 ,对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 电位及ⅠCa-L参与的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

27、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1)射频消融术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

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而治疗心律失 常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方法。常用于: ①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②预激综合症。

③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 ④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⑤心房纤颤。

⑥室性早搏:症状明显频发室性早博,经药物控制不佳者。 ⑦其它:心肌梗死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2)起搏器

起搏治疗是针对心动过缓的一种治疗法, 并不能根除心动过缓的病因。 因此, 起搏系统并不能防止其它的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等)或心衰等的发生。 迄今为止,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 (3)电转复

机理 :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

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 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 适应症: 1)、非同步直流电转复适应症(紧急适应症) ①心室颤动 ②心室扑动

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症(选择适应症) ①心房颤动 ②心房扑动

③室上性心动过速④室性心动过速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其工作原理与起搏器相近,兼转复与除颤功能。 适应症:

①心脏骤停幸存者,只要心脏骤停不是一过性或可逆性诱发的危及生命的室 性心律失常所致,就是ICD治疗的指征。 ②自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③原因不明的晕厥发作,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持续

性室速/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取,列为ICD治疗的Ⅰ类适应证。 ④非持续性室速,发生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左室 EF≤35%, 经药物治疗无效,就是Ⅰ类适应证。

⑤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室颤所致,但由于身体的其他原因不能进行心电生理 检查证明持续性室速/室颤是心脏骤停的原因,但疑有室颤病史的患者是心脏猝 死的高危者,应当考虑用ICD治疗

28、心脏性猝死的定义。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意 义是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29、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1)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约占 80%,其中心肌梗死约 75%。心肌梗死后坐 施射血分数降低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等。 (2)各种心肌病:约占5-15%。

(3)其它:先天性与获得性长QT综合症,Brugada综合症等。 30、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 与生物学死亡。

(1)前驱期: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疲乏,心 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亦可无前驱表现,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 间,自瞬间至持续1小时不等。

(3)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 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心脏骤停刚发生时脑中尚存含氧的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 枢,出现呼吸断续,呈叹气样呼吸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 或发绀,瞳孔散大,由于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4)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 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31、心脏骤停的诊断:

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丧失是否由心脏骤停引起。 突发意识丧失, 半大动脉 (颈 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触诊 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 脏骤停的诊断。

32、心脏骤停的处理。

(1)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同期的最好方法。若时间或条件不允 许时,可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 ①首先要保持气道通畅。

②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

者的口全罩住, 然后缓慢吹气, 每次吹气应持续两秒以上确保呼吸时有胸廓起伏。 ③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每五次胸外按压给予一次通气,单人进行心肺复 苏则可每15次胸外按压连续给予两次同期,交替进行。

④上述通气方式只是临时性抢救措施,应争取马上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 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属阳,纠正低氧血症。 (2)胸外按压

①体位:病人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的作用 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血回流。 ②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③方法: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只手重叠放在这支手背

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确保方向一致,手指无论是伸展或交叉在一起,都 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 骨压低约3-5cm,然后突然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双手不要 离开胸壁,按压频率约为100次/分。 (3)加强生命支持: ①心室颤动的处理步骤:

持续心肺复苏直到除颤其可供使用 ↓

持续性室颤/室速按需要除颤至3次(200J,200-300J,360J) ↓失败

持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 ↓失败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 ↓失败 除颤,360J ↓失败

肾上腺素 静脉抗心律 碳酸氢钠 增加剂量 失常药物 1mmol/kg ↓

利多卡因:1.5mg/kg静脉推注;3-5 分钟重复 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10分钟),1mg/分维持 溴苄胺:5mg/kg静脉推注;5分钟重复10mg/kg 普鲁卡因胺:30mg/min静滴,最大总量17mg/kg ↓ ↑

除颤,360J 药物→除颤→药物→除颤 ②心搏停顿的处理

持续心肺复苏 建立静脉通道

气管插管 心电图两个或以上导联或以上导联示心室停顿 ↓

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缺氧 低钾血症 严重酸中毒 高钾血症 药物过量 低温 ↓

考虑立即体外或经静脉心脏起博 ↓

肾上腺素 阿托品 碳酸氢钠

1mg静推(反复) 1mg 静推(反复) 1mmol/kg静滴

33、心肺复苏后的监护。(1)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①降温:体温以33-34度为宜。 ②脱水:

通常选用 20%甘露醇(1-2g),25%山梨醇(1-2g)或 30%尿素(0.5-1g)快 速静脉滴注(2-4次/日);

联合使用呋塞米(首次20-40-mg,必要时增加至100-200mg静脉注射)25% 白蛋白(20-40ml静滴)或地塞米松(首次5-10mg,每6-12小时静注) 。 ③防治抽搐:可选用氢麦角碱 0.6mg,异丙嗪 50mg 稀释于 50%葡萄糖 100ml 内静脉滴注;亦可用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 ④高压氧舱治疗:有条件者应早期应用。

⑤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疏通微循环,钙拮抗剂接触脑血管痉挛。 (2)防治急性肾衰竭

①维持有效的心脏和循环功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②注射呋塞米 ③按急性肾衰处理

34、心脏性猝死的预防。①识别高危人群

②beta-阻滞剂的应用 ③ACEI的应用

④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⑤抗心律失常外科手术治疗 ⑥导管射频消融术

⑦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

35、高血压形成的主要机制。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②肾性水钠潴留

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④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⑤胰岛素抵抗

36、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2005 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SBP(mmHg) DBP(mmHg) 正常血压

37、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其它危险因素或病史 血压分级 1级 2级 3级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极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动脉粥样斑块; 视网膜动脉狭窄。 并发症:心、脑、肾疾病;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38、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的: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防止心、脑、肾并发症,减少病残和病死,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治疗原则:

①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 减少钠盐摄入量(

②降压药治疗对象:高血压2级或以上;合并糖尿病或者已有靶器官损害和

并发症;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未获得有效控制;高危 和极高危患者

压控制目标值:最大耐受水平,一般至少低于 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 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时应低于130/80mmHg。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SBP140-150mmHg,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39、常用降压药物及降压治疗方案。

(1)降压药物种类: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降压治疗方案:

①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②联合用药:利尿剂与 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 ACEI 或 ARB、CCB 与 β 受 体阻滞剂、CCB与ACEI 或ARB。

③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治疗依从。

④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降压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个体化。 ⑤不要随意停止治疗或频繁改变治疗方案。 40、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脑血管病:缓慢、平稳,不减少脑血流量;选择 ARB、长效 CCB、ACEI 或利尿剂

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 CCB ;心肌梗死后的 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和ACEI,长效制剂。

③心力衰竭:无症状的左心室功能不全,ACEI 和β受体阻滞剂;有症状, ARB或ACEI、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④慢性肾功能衰竭:通常须3种或 3种以上降压药物 ⑤糖尿病:ARB或ACEI、长效CCB和小剂量利尿剂

4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伴或不伴管腔内血栓形成或痉挛,造成

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 绞痛和心肌梗死。

4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①高胆固醇血症; ②高血压; ③吸烟; ④糖尿病;

⑤年龄:男性 ≥45岁;女性≥ 55岁或提前绝经而未补充雌激素;

⑥遗传家族史: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即双亲或其他直系亲属为 55 岁前, 母亲或其他女性直系亲属为65岁前发生心肌梗死; ⑦肥胖

43、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心病慢性病变——粥样斑块阻塞冠状动脉——慢性心肌缺血;

急性冠脉病变——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冠脉血管痉挛——冠脉 管腔完全或不全堵塞——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冠 脉猝死)。

急性冠脉事件的促发因素有:

1、斑块破裂;

2、血栓形成;

3、血管痉挛和收缩:一过性心肌缺血、急性 心肌梗死。

44、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猝死型冠心病;

2、急性心肌梗死;

3、心绞痛;

4、缺血性心肌病;

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5、心绞痛定义及临床分型。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

综合征。特点。若发作频率、胸痛性质相同、诱发的强度和缓解因素不变,则为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特征:典型胸痛模式的改变,如诱因不确定,疼痛程度 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频率增加等。

46、心绞痛的诊断。

寻找心肌缺血证据(5个步骤);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以下特点:

1、胸痛加剧 恶化,发作次数、时间、严重程度明显增加;

2、休息时或无诱因都可发生心绞 痛;

3、近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4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再次发生心绞痛。 类型: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塞后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等。

47、心绞痛的治疗。

(1)戒烟、降脂(LDL-C

(2)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ß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三大类。钙拮抗 剂特别适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 (3)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安置术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48、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1)先兆

(2)症状: 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 力衰竭。 (3)体征

49、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胸痛

(2)EKG动态演变:ST段上抬、T波倒置和异常Q波。异常Q波对诊断具有 特异性,但仅有50%患者出现,其余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胸痛并具有以下一条 即可确诊:

①至少在以下两个导联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的 Q 波(时间≥30ms,振幅≥ 0.20mV) :①Ⅱ、Ⅲ和aVF导联;②V1-6导联;或③I和avL导联; ②新出现的ST段上抬或下移(在上面所提到的导联组合中2个相连导联的J 点后0.2ms测量≥0.1mV) ;

③在某些患者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

(3)CK、CK-MB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nT特异性好,但缺乏敏感性, TnI 特异性高,也很敏感;CK-MB 于症状出现后 12-16 小时的诊断敏感性>90%, 高峰时间为14-36小时,48-72小时恢复正常。TnT、TnI 于12-16小时的诊断敏 感性>90%,24-36小时达高峰。血浆肌红蛋白在症状开始2小时内升高。 50、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鉴别诊断。 ① 心绞痛 ② 急性心包炎 ③急性肺动脉栓塞 ④急腹症

⑤ 主动脉夹层

51、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① 乳头肌功能失调和断裂 ② 心脏破裂 ③栓塞 ④心室壁瘤

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52、急性心肌梗死治疗。⑴监护和一般治疗 ⑵解除疼痛

⑶再灌注心肌:溶栓(尿激酶、链激酶、rtPA);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CABG) ⑷消除心律失常 ⑸控制休克 ⑹治疗心力衰竭 ⑺其他治疗 ⑻恢复期的处理 ⑼并发症的处理

⑽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⑾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处理

53、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康复指导。

A.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 aspirin、anti-anginals B.预防心律失常、控制血压 beta-blocker、bloodpreure control C.控制血脂水平、戒烟 cholesterol lowing、cigarettes quiting D.控制饮食及血糖diet control、diabetes treatment E.教育、运动锻炼 education、exercise

54、心瓣膜病定义及流行病学。

⑴定义: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 (包括瓣叶、瓣环、腱索或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及/或关 闭不全。

⑵流行病学: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瓣膜损害, 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 我国风心病的人群患病率在20世纪70年代成人为1.9 ‰~2.9‰,儿童为 0.4‰~2.7‰,80 年代分别为 1.99‰和 0.25‰,已有所下 降。但风心病仍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瓣膜粘液样变性和老年人的瓣膜钙化 在我国日渐增多。

55、二尖瓣狭窄病因。

⑴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 ⑵先天性畸形

⑶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⑷老年退行性二尖瓣环钙化 ⑸左房粘液瘤

56、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

MS→LA 排血受阻→LA 压↑→肺 V 压↑,肺毛压↑→肺 A 高压→肺淤血→肺 水肿→RV后负荷过重→右心室肥厚→右心衰。

57、二尖瓣狭窄主要症状。

⑴肺循环淤血的症状: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咯血、劳力性呼吸困难、夜 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⑵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水肿。 ⑶外周组织灌注不足的症状:疲倦、乏力等。

58、二尖瓣狭窄主要体征。①“二尖瓣面容”

②心尖区可闻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触及震颤杂音的特点 ③心尖区S1↑:呈“拍击性”开瓣音 ④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心脏体征:(梨形心)P2↑、分裂、右室大、TI、右心衰体征

⑤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Graham Stcell杂音) ⑥其他体征:发热、关节炎、贫血、栓塞等

59、二尖瓣狭窄辅助检查。

①X光:吞钡:左房压迹(LA增大)呈梨状心肺动脉段隆出 ②EKG:“二尖瓣型P波”、右肥、RBBB、Af ③UCG:确诊。量化狭窄程度 *典型表现:M型 “城垛样” B型 “鱼口样” “漏斗样” 多谱勒

④心导管检查

60、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典型杂音 S1↑伴x-ray、EKG示LA大,可诊断MS,UCG确诊。 鉴别诊断:①左房粘液瘤

②左→右分流先心(室缺、导管未闭) ③主动力循环(甲亢、贫血) ④Austin-Flint杂音(功能性) 6

1、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⑴风心病:常伴MS和AV病变 ⑵二尖瓣脱垂

⑶冠心病:左室乳头肌功能不全 ⑷慢性腱索断裂

⑸二尖瓣环和环下部钙化 ⑹感染性心内膜炎

⑺左心室显著扩大:继发性二漏

62、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动力学变化。

MI→二尖瓣反流→左房容量负荷增多→LA压↑→左房扩大→晚期肺V压↑, 肺毛压↑→左V容量负荷过重→左 V扩大→心排出量降低。 6

3、二尖瓣关闭不全症状。

出现晚,主要为心悸、乏力、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的症状。严重 反流可出现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咯血、栓塞较MS少见。 6

4、二尖瓣关闭不全体征。

①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心界向左下扩大(LV扩大) ②心尖区可闻全收缩期高调、粗糙、吹风样杂音 ③肺A瓣区P2↑分裂,心尖区可闻S

3、S4 6

5、二尖瓣关闭不全辅助检查。①x-ray:LA、LV增大 肺动脉段隆出 ②EKG:LA大、左肥、少数右肥、Af ③UCG:Doppler确诊,且定量返流严重程度 二维B超可显示瓣结构、形态 M型:前叶舒张期下降速率增快 ④同位素心室显影 ⑤左心室造影

66、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

心尖区典型杂音+LA、LV大,UCG确诊。 鉴别诊断:

功能性收缩杂音:L

34、局限、柔和、LA、LV不大 三漏:相对性,胸骨左缘3-5肋间、局限、P2↑ 室缺:胸骨左缘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二脱:可闻喀喇音后有收缩晚期杂音,乳头肌功能不全可闻 SM,腱索断裂 可闻海鸥音、乐音

乳头肌功能不全/腱索断裂:短暂、可变性、强度2-3级 LV扩大相对二漏:强度低、局限、柔和 6

7、主动脉狭窄病因。⑴风湿性心瓣膜病 ⑵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⑶先天性畸形

68、主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

AS→左V排血受阻→左V后负荷过重→左V肥厚→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 代偿性收缩增强→左室排血量减少→左心衰竭→周围脏器灌注不足。 6

9、主动脉狭窄症状。

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70、主动脉狭窄体征。

①主动脉瓣区可闻粗糙、拉锯样、递增——递减型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②可闻S4(房性舒张期奔马律) ③主动脉区S2↓、消失 7

1、主动脉狭窄辅助检查。

①x-ray:主A根部狭窄后扩张、AV钙化

②EKG:左肥伴ST-T改变、可无束支传导阻滞、Af、室性心律失常 ③UCG:判定狭窄程度重要方法, M型:AV开放受限

B型:AV瓣叶增厚,SM向心性穹隆运动

Doppler可测最大流速计算出跨膜压差及瓣口面积 ④心导管检查:考虑换瓣术时采用 7

2、主动脉狭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典型杂音伴临床表现可诊断,UCG确诊

鉴别诊断:①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二叶瓣②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7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1)主动脉瓣病变 风心病 IE 先天性畸形 粘液样变 强直性脊柱炎

(2)主动脉根部扩张 ①梅毒性主动脉炎 ②马凡氏综合征 ③强直性脊柱炎

④其它:严重高血压、AS、升主动脉扩张 7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液动力学变化。

AI→主动脉瓣返流→左 V 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左室扩大→左心衰→冠状 动脉舒张期灌注不足。

7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⑴心悸、头晕、晕厥罕见 ⑵颈部、头部搏动感 ⑶晚期心绞痛、左心衰

7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体征。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

②周围血管征:心脏搏动点头征、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③主动脉瓣区可闻吹风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

④主动脉瓣区S2↓、消失,心界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左下移位 ⑤心尖区出现舒张期杂音(又称Austin-Flint杂音) 7

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辅助检查。

① x-ray:LA、LV大、升主A扩张、肺淤血征 ② EKG:左肥劳损

③ UCG:Doppler可确定主漏的严重程度 二维B超可显示AV和主 A根部形态改变 食道超声可见A夹层或心内膜炎诊断 ④ 同位素显影 ⑤ MR ⑥ 主A造影

78、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典型舒张期杂音伴LV大、周围血管征,UCG确诊 鉴别诊断:①梅毒性主动瓣关闭不全 ②主动脉瓣呈二叶瓣畸形:先天异常

③马凡氏综合征:升主A呈梭形瘤样扩张,常伴有二脱 ④心内膜炎引起AI ⑤高血压/冠心病AI 7

9、心瓣膜病的主要并发症。⑴充血性心力衰竭 ⑵急性肺水肿 ⑶感染性心内膜炎 ⑷心律失常 ⑸栓塞

80、心瓣膜病的治疗。①代偿期治疗

②失代偿期治疗:治疗并发症 ③瓣膜病变的治疗:

膜狭窄的球囊成形术:适应证,禁忌症

外科手术治疗:闭式分离,直视分离,瓣环成形,瓣膜置换 8

1、心瓣膜病的预后。

病变发生后预后较差,死亡率高,10 年存活率低,多死于心力衰竭。有症

状者预后较无症状者差,多瓣膜病变较单一瓣膜病变预后差,单纯内科治疗效果 差,手术及介入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10年存活率。 8

2、感染性心内膜炎定义。

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8

3、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类。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1)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特征: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 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 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8

4、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制。(1)亚急性感染性内膜 ①血流动力血因素

②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病变 ③短暂性菌血症

④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2)急性感染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内膜。 8

5、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改变 ①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 ②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 ③血源性播散 ④免疫激活

86.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

症状:均有发热。亚急性起病可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 性症状;

急性者呈爆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常诉头、胸、背部和四肢肌肉关 节疼痛。突发心力衰竭较常见。

体征:所有患者均可闻及心脏杂音;周围血管征(多为非特异性):瘀点; 指(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 斑;Osler 结节;Janeway 损害(急性患者);脾 大(见于30%病程>6周的患者);贫血(多见于亚急性者)。 8

7、感染性心内膜炎辅助检查。

(1)血常规 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贫血常见,急性常有血白细胞计 数增高和明显核左移

(2)尿常规 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

(3)血培养 是诊断的最重要方法。方法:对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该

在第一日间隔一小时采血一次,共三次。如果次日还未见细菌生长,应该重复采 血三次,开始抗生素治疗。已用过抗生素者。停用 2—7 天再采血。急性患者应 该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一小时采血一次,共三次。

(4)超声心动图 发现赘生物、瓣周并发症支持心内膜诊断 8

8、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

(1)主要诊断标准:①两次血培养阳性,而且病原菌完全一致②超声心动图 发现赘生物,或新的瓣膜关闭不全。

(2)次要标准:①基础心脏病或静脉滥用药物史②发热,体温≥38℃③血管 现象: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淤斑点以及Janeway损害④免疫反 应: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及类风湿因子阳性⑤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 主要诊断标准⑥超声心动图发现符合感染性内膜炎,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 凡符合两项主要诊断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和三项次要标准,或无项次要诊 断标准可确诊感染性内膜炎 8

9、感染性心内膜炎鉴别诊断。

亚急性应该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左房黏液瘤、淋巴瘤腹腔感染、结核病等鉴别。

急性应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鉴别 别。

90、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原则 (1)抗微生物药物用药原则:

①早期用药 在连续送3-5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

②充分用药 选用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大剂量和长疗程,消灭深藏于赘生 物内的致病菌;

③静脉用药为主 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

④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氏阴 性杆菌均有效的广普抗生素;

⑤亚急性者选用针对大多数链球菌(包括肠球菌)的抗生素药物。有条件应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用以指导用药。 (2)外科手术适应症 ①严重瓣膜返流致心力衰竭 ②真菌性心内膜炎

③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

④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检查证实的 赘生物≥10mm ⑤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 9

1、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

有病毒感染本身和心脏受累两方面的表现。

前驱症状: 发病前 1-3 周可有发热、全身倦怠感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 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rms-Stokes综合征。 体格检查: 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衡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可听到第 三心音或杂音,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9

2、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1)病史和体征 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 中出现心脏表现,如严重乏力、胸闷头晕(心排血量降低)、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尽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2)上述感染后1~3周内或与发病同时新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和(或)心 电图异常而在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者: ①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②2 个以上导联 S-T 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 S-T 段异常抬 高或有异常Q波。

③多源、成对室性早搏,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持续或非持续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或心室扑动或颤动。

(3) 心肌损伤的参考指标 病程中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CK-MB 明显升高。

(4)病原学依据

①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测出肠道病毒或其他病毒基因片 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②第2份血清中同型病毒抗体滴度较第 1份血清升高4倍(2份血清应相

隔 2 周以上)或一次抗体效价≥640 者为阳性,320 者为可疑(如以 1∶32 为基 础者则宜以≥256为阳性,128为可疑阳性,根据不同实验室标准作决定)。 ③病毒特异性IgM≥1∶320者为阳性(按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需在严格 质控条件下)。如同时有血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者更支持有近期病毒感染。 同时具有(1)(2)(①、②、③任何一项)、(3)中任意两项,在排除其

他原因心肌疾病后临床上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如具有(4)第一项可以从 病原学中确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如仅(4)第 2.3 者,在病原学上只能拟诊 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93、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原则。

病毒性心肌患者应该卧床休息,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心力衰竭时 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 等,心律失常采用抗心律失常药,有条件者可 以抗病毒治疗,加强支持对症处理。 9

4、心肌病定义。

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 9

5、心肌病分型。①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障碍。

②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伴有非对称性中隔肥厚。 ③限制型心肌病(RCM):收缩正常,心壁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 扩张容积减小。

④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ARVD/C):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9

6、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方就诊,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并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 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9

7、扩张型心肌病诊断。

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可看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患者, 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脏扩大和心脏弥漫性波动减弱即应考虑本病 的可能,当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9

8、扩张型心肌鉴别诊断。

利用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 心病等鉴别。

99、扩张型心肌治疗原则。

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 100、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 而因猝死或在体检中发现。 许多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 伴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在起立或运动是出现眩晕甚至甚至丧 失等,体格检查可有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在胸 骨左缘第 3~4 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也可听到收缩期杂 音。

10

1、肥厚性心肌病诊断。

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的患者,如患者较年轻,诊断冠心病依据不

充分,又不能用其他心脏病来解析,则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结合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及心导管检查作出诊断。 10

2、肥厚性心肌病鉴别诊断。

本病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可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相鉴别。 10

3、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原则。

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室流出道狭窄 和室性心律失常

10

4、限制性心脏病的诊断。

根据患者出现发热、全身倦怠、心悸、呼吸困难、浮肿、肝大等症状,结合 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心肌活检可以作出诊断。 10

5、右室心肌病。

其特征为右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置换,早期成典型的区域性,逐

渐可累及整个右心室甚至部分左心室, 常为家族性发病, 临床表现常为心律失常、右心扩大或猝死。治疗上主要是控制心律失常和移植心脏。 10

6、特异性心肌病。

(1)定义:指伴有特异性心肌病或特异性系统性疾病的心肌疾病。

(2)主要分型:酒精性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药物中毒性心肌病、克山 病。

10

7、心包疾病病因。⑴感染(结核等)

⑵结缔组织病(SLE等) ⑶代谢疾病(尿毒症等) ⑷肿瘤(转移癌,间皮瘤) ⑸特发性 ⑹放射性照射

⑺药物(雷米封等),

⑻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 ⑼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 ⑽外伤 ⑾囊肿

10

8、心包疾病分类。①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②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③心包填塞 ④缩榨性心包炎

10

9、各类心包炎症状。

(1)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心包摩擦音是典型症状。 (2)渗出性心包炎:取决于积液对心脏的压塞程度。

呼吸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可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浅快、面色苍 白,可有发绀。

体征: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心尖搏动弱,心音遥远。大量积液可 使收缩压降低,还可累及静脉回流,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皮下水肿及腹水 (3)心脏压塞: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①颈静脉怒张 静脉压显著升高;

②动脉压下降 脉压变小,伴明显心动过速;严重时心排量降低,可发生 休克。

③奇脉 橈 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触诊时 动脉搏动: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 失,呼气时复原的现象 (4)缩窄性心包炎

多于急性心包炎后半部年内形成,少数可长达数年。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疲乏、食欲不振、上腹胀满或疼痛;呼吸困难为劳 力性,主要与心搏量降低有关。

体征: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浮肿、心率增快。可见 Kumaul 征。

110、心包穿刺技术操作步骤。

(1)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 乳胶管是否通畅。

(2)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拔 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3)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菌学、生化学、细胞学检查。 注意事项 ①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理或停止操作。 ②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③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 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 抽液速度要慢, 首次抽液量不超过 500ml。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 500~1000ml,抽液 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④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 共观察24小时。

1

11、梅毒性心血管病定义。

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yli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由梅毒螺旋

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属晚期梅毒,绝大多数为后天性,先天性梅毒 性心血管病罕见。本病主要包括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 毒性主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窄和梅毒性心肌树胶肿五种类型。 1

12、梅毒性心血管病病理。

①主动脉中层肌肉和弹力组织广泛片状坏死、纤维疤痕,呈现“树皮”样 外观并可发生钙化。 ②主动脉瘤

③冠状动脉口狭窄 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

13、梅毒性心血管病临床表现。①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 ②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③梅毒性主动脉瘤 ④冠状动脉口狭窄 ⑤梅毒性心肌树胶肿

1

14、梅毒性心血管病诊断。

①非特异梅毒血清试验:VDRL、RPR、USR ②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FTA-ABS、TPHA 1

15、梅毒性心血管病治疗。①驱梅治疗

②梅毒性心血管病的治疗:内科治疗、主动脉瓣置换术、动脉瘤切除术或

第11篇:内科住院医师的自我定位

一、内科住院医师的自我定位

内科住院医师怎么定位?我建议大家不妨把姿态放低一些,内心才会更踏实(心理满足程度=实际收获/心理预期)。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社会现实使然。不管什么职业,都有一个入门问题,住院医师好比“初级工”,不论是厨师还是律师,从“初级工”到“高级工”大约都需要5~10年甚至更长,与我们的成长年限也颇类似。当医生的成长期也许更长。不相信?想想《Gray’s Anatomy》第一卷,外科主任对新来的住院医师说“You are interns.You are nobody.You are bottom of the food chain”。可见,在这一点上国外与我们没有任何区别,在医院工作,不讲资历是不可能的。住院医师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但态度必须端正,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是遵守工作时间,按常规,每天早晨必须在交班前15分钟到病房并且看一遍病人。而现在有的低年住院医师进病房比高年医师还晚,这是很不正常的。如果比上级医师还晚进病房——What a shame! 其次,不要挑剔,没有什么“脏、乱、差”的事情是我们不能做或不该做的。很多高年资医生都曾被病人喷过血,都曾给病人倒过尿,有的甚至不只一次地一手扶住一位站不稳的老爷爷,另一只手拿着杯子帮他留尿。不愿给打印机换色带?其实这与安装一套血滤管路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可以培养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谁说换色带就没有技术含量呢?收病人更不能挑剔,不允许“挑肥拣瘦”。上级医师让你收危重病人是因为他(她)信任你,而且你会得到更多锻炼。有心学习的住院医师往往会自告奋勇地收重病人,这就好比“见世面”,见过世面越多,成长就越快,这是一条规律;更何况成功救治危重病人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反之,如果上级医师一直不让你收危重病人或VIP病人,千万别认为自己捡了便宜,相反,很可能你的能力受到了怀疑,你需要反省了。最后,快乐地工作着!工作中确实常有不开心的事情,但保持心情愉快并传递给周围的人,你会受益无穷。不要对前途悲观,更不要怨天尤人,我们的职业是有成长性的。医生吃的不是青春饭,干好临床工作,努力锻炼本领,将来一定会有回报。

二、如何与护士相处

护士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最频繁的群体,与她们好好相处,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医嘱 处理医嘱一定要准确、迅速,这不仅反映工作作风,也是医护合作的重要方面。有经验的护士可以在3天内对所有新来的住院医师作出基本评价,依据就是开医嘱的水平。病房都有规定的取药时间,一般上午下午各一次。上午查完房,要尽快开医嘱,如果来不及,至少也要把重要的药物开出来,例如贵重药、化疗药、抗生素等。下午新病人入院,如果有特殊药物也要尽早开。为节约时间,可以先问病人的既往史并快速浏览一下门急诊病历,开出长期医嘱和化验单,前者方便护士,后者方便自己。周末通常只有上午半天可以取药,而一般病房特殊药物都没有基数,开医嘱前最好问一下值班护士。如果确实需要,向护士解释一下必要性(以示尊重),请她到药房取药;不要为了一袋口服补盐液让护士小姐跑一趟(别人的时间也很宝贵),因为有很多其他选择。应当牢记口服和静脉药物的Bid、Tid、Q8h、Q12h的具体含义。

2.医护配合 国外教育住院医和医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Be kind to nurses ——they will be kind to you.Be unkind to nurses——they will make your life a tragedy”。这并非夸张之言。住院医师经常需要护士帮助。如果遇到困难,应该对护士说“请”。对她们不应该端什么架子,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清晨交班前短短的一个小时大家都在忙,如果护士忙不开,为什么不能帮她们记个出入量、买个早点呢?将心比心,大家互相帮助,工作就会变得愉快。医护配合中,还需要大家多留心工作中的细节。例如做完心包引流主动告诉护士小姐引流的压力和引流物性状、数量,方便她们记录,下次她也会很愿意帮助你。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物时,如果没有输液通路,优先考虑口服或肌注,为了用退热药而单建一条静脉通路显然不值得。

危重病人更能体现医护配合的重要性。假设护士向你汇报某个泵入多巴胺的病人血压偏低,漂亮的做法是床旁看病人、自己调整泵速,血压稳定后告诉护士目前的多巴胺剂量和血压,再回办公室(不要觉得自己干了护士的工作,其实这样你可以很快了解病人对多巴胺的反应,而且更节约时间,也许半个小时就搞定了)。愚蠢的做法是床旁看病人,然后回来让护士调多巴胺剂量(难道我们的手只会写病历?)。最糟糕的做法是坐着不动,也不床旁看病人,口头指挥护士增加多巴胺剂量,隔10分钟向你汇报一次。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病人不利。光动口不动手干不好临床工作。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应该互相体恤。

3.掌握护理技术 一句话,护士会做的我们都应该会做。我们都曾给病人翻过身、拍过背、换过药、吸过痰,配过输液泵,贴过电极片、撕过蝶形胶布。看别人做10遍不如自己做1遍,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操作技术。别小看这些活,会干不会干大不一样,眼高手低绝对要不得!举个例子,会吸痰的住院医师就知道万一负压泵故障应该怎么办(检查负压瓶的活塞!)。如果不会吸痰,你就不会了解这些细节,万一碰上气管插管时需要吸痰而负压又没有,你肯定抓瞎,轻则被上级医师瞧不起,重则可能直接害死病人,这可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再举个例子,一个静脉泵持续报警,护士调了半个小时也不能奏效,只好换一个泵,还是报警,上一班医师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实际上静脉泵的报警标志“OCC”已经给出了提示,OCC是occlusion的意思,说明输液管路堵塞。再看一下恍然大悟,原来输液三通是关闭的,这种情况换十个泵也一样报警。还有一些实用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除了关注呼吸机条件外,还要注意插管型号(同样的压力支持,7#和8#插管的气道阻力明显不同);呼吸机高压报警,潮气量下降,一定要看看管路的集液器是否已经装满,是否是堵塞管路;静脉泵入药物重要的不是泵入速度(多少ml/hr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实际泵入剂量,护士会把浓度写在泵管上,你需要自己计算一下。

4.相互鼓励,相互关心 无论是医师还是护士,抢救危重病人都会很辛苦,夜班尤其如此。相互间肯定和鼓励会让对方倍感欣慰,医护配合也会更愉快。记得我在重医一院神经内科进修的时候,刚开始学习气管插管的时候总是不成功,失败了好几次,郁闷无比。护士们都是设法鼓励我,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如果你收了一个传染病病人,第二天交班时应告诉所有人,抽血或输液时做好自我保护,护士小姐们会心存感激的。有一点值得提醒,不管多么棘手的医患问题,绝不可在病人面前相互指责或埋怨。在任何时候,面对病人我们都代表我们整个医院,我们必须是一个整体。如果确实需要讨论甚至争辩,请到办公室去并关上门(对内练兵,一致对外)。

三、如何配合上级医师

上级医师是病房工作的实际负责人,是所有诊疗方案的直接决策者,他们有很大的责任

和压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上级医师和住院医生是“一根线上的蚂蚱”。

1.查房 要认真听取上级医师的查房意见,不论病人是自己的还是其他医师的。查房时做一些相对紧急的事情,只要是工作需要,上级一般不会说什么,国外也是这样,大家都理解。但新病人和危重病人必须认真听,不仅有利于尽快熟悉病情、也有助于了解上级医师的意图,值班时万一病情变化能心里有数。再次强调交班之前的15分钟看病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假设病人突然拒绝某项检查或治疗,突然决定今天出院,或突然病情变化,而你不知道,待上级医师查房才发现,就会非常被动。交班时夜班护士和医师汇报的情况,上级医师都会听在耳、记在心,回头问你,如果一问三不知,上级医师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有能力的住院医师可以自己汇报病历、分析病情、拟定处理,提请上级医裁决,总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让上级医师询问诸如:WBC下降到多少,血钾补到多少这样“低

级”的问题。查房前“预料”到上级医师可能会关心的问题,主动回答,节省他们翻阅化验结果的时间,这样就能提高查房效率。查房效率提高了,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各项工作。每次查新病人时应该以讲故事的方式“背病历”,病史是自己问的,病历是自己写的,简短复述一遍不是难事,而且有很多好处:(1)既然是讲故事,就不用像背书似的把病例重念一遍(能节约50%的时间);(2)会给上级医师留下好印像;(3)再复习一遍病史,就更熟悉新病人的情况;(4)可以锻炼总结病例特点的能力。现在的条件好了,大家都打印一张入院记录放在口袋里,但是切记不要照着念(除非你想催眠其他人)。查房是住院医师由“初级工”向“高级工”转变的契机。查房时主动提出问题和想法,为上级医师出谋划策,看他们是如何考虑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果只是把病历夹送到上级医师手里,认真记录他们的指示,并逐一落实,这就消极了一些,只能当一个不错的“初级工”;如果连病历都准备不好,一问三不知,执行查房意见丢三落四,那就连“初级工”都没当好。有这么一种说法:在病人数量和病情相仿的情况下,住院医师的水平大致与他们占用的上级医师查房时间成反比。

2.加急 内科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检查经常不能及时满足需要,怎么办?加急!这都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说实在的,住院医师很多难处需要上级医师体谅,但上级医师毕竟承担着主要医疗责任,我们也应该义不容辞地替他们排忧解难。还记得我实习的时候,医院没有外勤,所有急查标本都是学生自己送、自己取,一个月不到几乎跑遍了各个检验部门。现在回想起来,虽有些“不堪回首”,但也有好处,就是熟悉了各项检查流程,从此知道解决问题应该找谁。加急检查来之不易,各环节一定要处理到位,要不厌其细!假设你向上级医师汇报说检查加上了,那么suppose你应该已经解决了以下问题:(1)when:何时做?何时出报告?(2)where:在哪里做?(3)who:谁答应了你?做的时候还要找谁?(4)what:检查本身有什么要求?还需要什么准备?要是好不容易约了一个胃镜,病人却吃饭了,多让人丧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对别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遭到拒绝也不要介意,可以请其他人协调,千万不要当面闹僵,都在一个医院,难道以后就不见面了吗?工作时间长了,可能大家都有体会,有时“人情”比“病情”更管用。

3.求同存异 内科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给予住院医师的机会有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无一不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当然上级医生的意见也未必总是正确。面对原则问题,如果上级医师的想法和我们不一致怎么办?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但是我们毕竟在临床一线工作,最直接了解病情,因此更应该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有据,上级医师一定会考虑我们的建议。牢记一切从病人出发才是临床工作的根本,既然我们是一个team,就要互相配合,每个人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为病人谋求最大的利益

四、值班

值班的很多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囊括值班时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临床决策的方法。好的方法是:牢记原则(下班后不要忘了读书)+把握整体病情(需要一定的经验)+合理的经验性处理(必须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举例来说,如何判断80/50的血压对病人是否足够?应了解:(1)平时基础血压(160/90mmHg和90/60mmHg意义明显不同);(2)心率;(3)尿量,神志和皮温。这三点虽然很不全面,但简单易行,大多数情况下足以应付。

上级医师是住院医师的坚强后盾,也承担考察住院医师的重要工作。通常不到半年时间上级医师就能对自己的住院医师能力会有初步评价。上级医师的评价标准就是看住院医师处理病人的表现。什么时候呼叫上级医师?原则只有一条:遇到问题无法处理或处理困难而需要上级医师支援,但还是那句话——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成长比较快的住院

医师通常第二年时就很少呼上级医师了,在突发情况面前,尤其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时,需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只能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提高。整个处理过程有几点值得大家注意:(1)医嘱不仅仅是开药,停禁忌药物,开病危、心电监护、禁食水、绝对卧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医嘱,而且危重病人的医嘱一定要及时落实!(2)仔细阅读病历非常有用,能使你很快对一个原本陌生的病人形成大致的概念;(3)要权衡各方面因素,确实难以抉择时请示总住院医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顾虑;(4)请上级医师前想好上级医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准备好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好把病历和化验结果放在手边。(5)除非是紧急抢救,否则不要吝惜和家属谈话的时间。很多时候即使病情无望,谈话到位了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值班是了解所有病人病情(包括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心里预期值等)的最好机会。平时不值班,很难有时间与所有病人面对面交流。每次值班都带上“师弟师妹”去巡视整个病房,进到每个房间。如果病情较重,则仔细询问症状并查体,心里则想着这个病人晚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尽快解决什么问题。如果病情稳定,可以和病人谈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诊断、预后、治疗费用以及生活注意事项。这样的巡视每次可能要花上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比在办公室里看书或写东西有意义得多。巡视完病房,如果有时间,就坐下来浏览所有的病历,以求大概了解;特殊病例则可仔细研究。

五、处理病人

怎样才算很好地处理病人?其实看看病人的要求就明白了。病人评价住院医师不外乎两条: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交流极其重要,甚至可能比医疗水平更重要。一个有用的经验:病情变化前花15分钟谈话,比变化之后花2个小时谈话更有效。对于病情可能恶化的病人,有经验的医师总是未雨绸缪地提前同家属沟通。即使是临终的病人,有创抢救也都不做,我们也应该到床旁看一下病人,安慰一下家属。这时家属往往非常无助,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看见病人痛苦就会反复找医生,而医生认为这是病情发展的必然结果,“还让我看什么呀”,于是就产生了矛盾。其实我们多花几分钟时间和家属谈谈,这样的矛盾就完全可以避免。可以预先告诉家属病人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将会怎样治疗,指标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接受,超过多少就需要处理等等,让他们知道情况都在掌握之中。我们为病人作的一切都要告知家属——至少我们没闲着,大家都尽力了。

不要忌讳和病人谈论医疗问题,甚至是细节问题。病人来到医院就是为了求医,他(她)比任何人都更关心自己的病情,更渴望医师能够多和自己谈谈,而很多医师对病人的这一心理需要却认识不足。下午巡视病房时搬一把椅子坐在床旁,和病人聊聊天。主要是个人史和社会史,包括病人来自何处,从事什么工作,家庭情况,甚至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病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都有思想,有好恶,有喜怒,医师与病人充分交流,病人会感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不仅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会对医师产生由衷的信任。得到病人的信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多花点时间在交流上,实在是事半功倍的事情。You never waste a minute at bedside listening to a patient!

病人或家属呼叫值班医师,一定要到床旁去看。如果自己正在处理文字工作,是立刻停下手头工作同家属一起到病人床旁?还是让家属先回去,自己打完几行字再去?其实两者所需时间是一样的,但就这么一个次序的问题,对于家属来说,感觉却非常不一样,甚至会影响对我们的评价。如果能在病人面前树立“态度良好的住院医师”形象,病人的依从性就会很好,甚至我们不小心出现了小差错,病人也能理解。这样的获益远远超过那多打几行字的时间。

入院教育很重要,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打消病人和家属不合理的过高的心理预期。要告诉病人出现哪些情况要通知值班医师,这样既可以避免延误治疗,又可以避免无谓耽搁值班医师的时间。如果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在病人刚入院时就告知住院后大致的诊疗计划,病人及家属就会心中有数,不会盲目等待或整天纠缠。若诊疗计划出现重大变化,一定还要再和家属沟通。

小医生必须遵守的魔鬼守则

一、不要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你所受的医学教育都是最理想化治疗手段,实际上在和死神博弈的过程,我们能做到的并不多,无非只能在可以争取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而已。

二、不要以为自己是超人。你不会因为学医而对疾病和劳累有免疫力,悠着点,你已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犯不着再把自己命搭上。

三、坚持每天比主任早上班半小时,晚下班半小时,每天看专业书三小时,坚持五年,你就不用再遵守本守则了。

四、上级医生永远是对的。喝完5年墨水,离医生要求还差远着呢。上级医生永远有他的理由,当然,如果明确违反原则或者将置病人于危险境地,那你该反映就得反映,反对无效,请把病程记录记好。

五、护士小姐永远是正确的。无原则的冲突尽量避免。当然,假如有原则性问题,那你也得顶回去,不过请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将使你在护士MM中的地位和魅力值显著下降。

六、上天给了你一张嘴和两个耳朵,就是让你多听少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少一些我认为,不会降低智商的。不要倚仗自己和某领导的特殊关系之类的。医生是自己当出来的,不是等和靠出来的,没有真本事,再好的关系也无用。

七、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你也一样,所以,如果是人家的错误,那么警告自己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你犯错误,不要执迷不悟,死不悔改,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当然,如果有人要把整盆脏水倒到你头上,那多余部分还是施展乾坤大挪移为妙。

八,对病人态度一定要好,如果病人难缠,那态度再好十分,同时可在心里默念其祖宗,如果病人病情危重,那态度再好上百倍,假如此时他还态度恶劣,在心里默默想他已经得到应有的报应了。在病人住院期间,不要和病人有超出医患之外的关系,即使她是天仙你也忍到出院后去追求。

九,永远把丑话说在前头,多想几个可能,自信但千万不要自负,术前谈话的最高境界是:做手术可能死,不做手术肯定死,一切与医院无关。抢救病人一定要沉着冷静,即使尿意频频也需强作镇定,如果实在害怕,建议在备好尿不湿的情况下值班。

十,永远不要相信上面所说的,它除了让你处事更圆滑,思想更邪恶,离魔鬼更近。

第12篇:内科党支部自我评价报告

内科党支部自我评价报告

根据总院党委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了更好地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党员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现结合我支部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身基本情况、建设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今后如何改进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报告如下:

一.支部基本情况:

内科支部共有党员19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配有支部书记1人,支部组织委员1人,支部宣传委员1人,下设2个党小组,共计职工64人。

二.支部自身建设和发挥作用情况:

我支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组织建设:我支部设书记1人,支委2人,符合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求,本支部由2011年10月选举产生,程序符合组织规范。

2.队伍建设:党支部带领本支部全体党员和群众加强学习,争强党性修养,支部不定期检查,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做到党性好、品行好、作风正,支部每年度都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思路清晰,工作责任明确,全体党员和支委成员能做到团结协作、清政廉洁,党员发展程序规范,全体党员能按时缴纳党费,,无一拖欠现象,无连续3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无不合格党员,我支部已形成一支有理想信念、

有服务意识、求真务实的队伍。

3.活动开展:坚持“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坚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经常性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进行党日活动,使全体党员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考察进行有机的结合,组织党员参加乒乓球赛、排球赛、唱红歌等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等。

4.制度执行:全体党员能自觉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党员自我评议活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支部建设,党务公开工作经常化,把党务工作做在前头,关心职工和群众困难。

5.工作业绩:本支部能在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向医院建言献策,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2011年医院业绩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是与我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分不开的。

6.群众反映:经走访、座谈会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组织制度不够完善;

2.加强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上功夫下的不够;

3.党员活动开展的少;

4.未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 整改措施:

1.不断加强完善党组织组织制度;

2.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改善党员活动重要条件;

3.借助“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我支部查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今后将以“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切入点,使本支部不断发展壮大,为我院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第13篇:消化内科总结

消化内科2015年工作总结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2015年消化内科二病区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将1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管理工作

在院长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开展诊疗活动,依法执业,积极完成科室目标管理。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无医疗事故发生。 认真执行行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无消防责任事故发生,无违反信访、计划生育政策等时间发生。

严格执行医保、铁保和新农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收费政策。 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和医院交给的指令任务。

二、业务工作

(一)业务工作目标

住院收治病人800人次; 门诊10000人次;

(二)完成骨干项目

ERCP 14人次;

(三)圆满完成消化内科三级医院诊疗项目。1.重点疾病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64例。 2.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49例。 3.急性胰腺炎的救治 32例。 4.临床路径23例。

(四)质量工作

1.科室质量小组健全,定期开展工作,完成科室质控工作记录完整;2.各级各类人员熟悉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用医疗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违规现象; 3.三基理论、技能考核合格率>95%; 4.患者知情同意告知率100%,

1 5.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6.临床路径病种入组率>50%,入住后完成>70% 7.入、出院诊断符合>95%;

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5%;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10.治愈好转率>90%; 1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12.院内感染病例24小时内填表上报医院感染科,漏报<20%;13.医院感染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100%,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1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5.归档病历甲级率>90%;

16.处方合格率>95%;麻醉处方合格率>100% 17.平均住院日<12.5天 18.病床使用率<93%; 19.病床周转次数>22.1次/年 20.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1.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22.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3%;

23.住院病人满意度>95%;24.无医疗纠纷; 25.无病人投诉。

26.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指标符合规定。27.药占比<49%

(五)科研教学 1.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发表论文4篇; 3.新技术2项 4.科研成果1项

(六)经济收入:经济收入110万元,

第14篇:消化内科总结

2017年年中总结

紧张有序的2017年上半年已过去,现将上半年工作做一总结,查缺补漏,进一步明确下半年工作方向及重点。 上半年消化内科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同期住院人数较前下降:我院目前正在进行内科楼及门急诊建设, 门诊及病房分布不合理,对病人就诊带来一定影响;与科室自身特点有关,消化科属于大门诊,小科室,门诊病人多,需住院病人少,同时对开展新业务缺乏宣传力度及意识;上半年内分泌病人较少。以上情况影响病人住院数量。

2.在管理方面:缺乏营销理念及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开展新业务(消化内科):1.进一步拓宽ERCP的业务,尤其在胆总管取石、胆管及胰管内支架置入术方面提高技术能力。2.规范胃肠镜检查,重视胃肠道早癌的筛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新购置的放大及治疗型胃肠镜很快会投入使用,这将会大大提高胃肠道早癌的诊断率,本着“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早癌的筛查,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3.增加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数量,积极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使内镜下微创治疗更上一个台阶。4.我院新购置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脂肪肝的定量检测)也会在近期投入使用,我科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院内外脂肪肝知识的宣教,扩大我院在社会上的影响,达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以回报院领导对我们的投入及支持。

二、继续加强科室管理及人才梯队建设:1.目前内分泌专业人才梯队不健全,今后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2.加强人才效应及科研优势,积极申报课题及撰写论文。3.增加病源量,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4.控制科室收入结构,增加医疗收入,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药占比,增加临床路径入径率,努力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第15篇:毕业考内科总结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Qne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头水肿 异物等机械性呼吸道梗阻。伴有哮鸣音,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

2呼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 狭窄等影响肺通气。见于支孝 慢阻。

3混合性呼吸困难:广泛的肺部病变。重症肺炎 肺结核 广泛性肺纤维化 胸腔积液 气胸.

Two咯血:根据咯血量 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 <100ml/d) 中等量咯血﹙100~500/d﹚和大量咯血﹙>500/d﹚。

Three1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首选药 青霉素

2特征性表现:稽留热 铁锈色痰。

3肺炎支原体肺炎 首选药物 红霉素﹙大环内酯类﹚

Four1肺脓肿:治疗首选药 青霉素

2肺脓肿症状:发病急骤 高热 畏寒弛张热 伴咳嗽脓性痰 感染加重的话可于发病的10~14 天咳出大量脓臭痰 可达300~500ml/d 。典型痰液呈黄绿色 脓性 偶带血

3大量痰静置后可 分为三层。痰液分层特征:上层为泡沫,下悬浓性成分;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4肺脓肿治疗原则:早期 足量 长疗程 治疗﹙抗生素﹚应持续8~12周。

Five支气管扩张症

1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 咳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

2体征是﹙三定啰音是指定性质 部位 时间﹚即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部分病人伴有杵状指。

3护理要点是促进排痰,排痰方法是体位引流,体位:抬高病灶部位,不宜头低位;时间:早 晨清醒后或饭前,1~3次每天,15~20分钟每次:鼓励深呼吸,辅以胸部叩击,协助咳嗽。 4大咯血的护理

⑴休息与卧位 大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取换侧卧位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利于键侧肺通气功能;

⑵饮食护理 大咯血病人应禁食,小咯血病人要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腹压增加而引起再度咯血。

⑶对症护理 安排专人护理并安慰病人。保持口腔清洁,咯血后为病人擦净血迹,防止口咽部异物刺激又发咯血,保持患者清洁,稳定其情绪,增加安全感。避免因精神紧张加重病情。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或镇咳剂。

⑷保持呼吸道通畅 无力咳痰者可经口鼻吸痰。重症患者吸痰前后吸氧,鼓励并协助患者轻轻咳嗽,不能屏气以免窒息。

⑸用药护理 垂体后叶素可减轻咯血:年老体弱或肺功能不全者要密切观察镇静剂或镇咳药用药后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

⑹窒息的抢救 ①头低脚高45º俯卧位,面向一侧②轻拍背部,清理呼吸道,刺激咽部咳出血块③必要时吸引器吸痰④给予高浓度吸氧⑤气管插管

⑺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咯血情况 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Six1肺结核传染源是痰涂片阳性的未治疗的携带者。

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3抗结核药物据抗菌能力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全杀菌剂有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半杀菌剂有吡嗪酰胺PZA和链霉素SM。抑菌剂为乙胺丁醇EMB

4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每天紫外线消毒病室,有条件的病人应单独一室

⑵病人咳嗽打喷嚏要用双层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痰液要消毒浸泡1小时弃去或焚烧;接触痰液要用流水清洗双手

⑶餐具要消毒,同桌共餐要用公筷,以防传染

⑷衣物 寝具 书籍等可在烈日下暴晒杀菌。

(5) 出门时戴口罩;

(6)保证营养的补充

Seven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支扩的临床表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双肺广泛的哮鸣音可并发气胸肺不张。

Eight {好好看看}1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脏。

2慢阻的标志性症状: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

3氧疗的原则:持续低流量吸氧 1~2L/min.

4呼吸功能锻炼

⑴缩唇呼吸:鼻吸气,嘴呼气 呼气时收腹 吸气与呼气比例为1:2到1:3

⑵膈式与腹式呼吸:取立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缓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经口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并上抬,腹部下降。

Nine早期发现肺癌最基本的方法是是 胸部X线检查。

Ten 大量胸腔积液首次抽液量不超过700ml。

Eleven1呼吸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2肺性脑病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缺氧或co2潴留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Qne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③端坐呼吸

Two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不起病人的腰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部,胫前。下午

肾源性水肿,眼睑部。睡醒

Three 1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流

2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表现:(1)心律失常:最重要表现,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

(2)胃肠道症状:畏食、恶心、呕吐等;

(3)神经系统症状:视力模糊、黄视、忧郁、眩晕和意识错乱等。

中毒处理:(1)立即停用洋地黄制剂;

(2)快速心律失常如血钾低可静脉补钾;如血钾不低可应用苯妥英钠;

(3)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应用阿托品或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4)严重地高辛中毒可应用地高辛抗体治疗。

Four 左心衰竭氧疗对湿化瓶的要求20%~30%的乙醇湿化

典型表现?

Five 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房颤,并发症是脑栓塞。

Six 二尖瓣狭窄常见并发症:房颤,右心衰竭,急性肺水肿,栓塞

Seven 心肌梗死(好好看看):MI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心电图:

心梗护理诊断:

疼痛:胸 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猝死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Eight1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

a脑血管的并发症:脑卒中 高血压脑病

b心脏的并发症:高血压肾病和慢性肾衰竭

c 其他:眼底改变及视力异常;鼻出血;主动脉夹层

2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指导

a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适当补充钾钙镁;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

b控制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的发生。

c限酒及戒酒。戒烟。

d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

e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f有规律的起居生活。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血压升高。

j坚持正确服药,忌忽用忽停。定期复查。

Nine 1病毒性心肌炎的休息与活动:与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个月;重症心肌炎病人应卧床休息三个月以上,直至病人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病毒性心肌炎护理: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异消化饮食,尤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病人出院后继续休息3~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减轻体力工作。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六个月或一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教会病人家属测脉率节律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Ten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见表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3消化性溃疡的用药护理

a抗酸药:氢氧化铝凝胶 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

b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

c质子泵抑制剂:奥美 兰索 泮托拉唑

Eleven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了再生结节形成 纤维组织增生 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

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脾大 侧支循环建立 腹水

Twelve1肝癌的实验室检查的甲胎蛋白AFP

2肝性脑病HE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3肝硬化如何避免诱发因素

a清楚胃肠道内积血减少氨的吸收b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c避免使用镇静药麻醉药d防止及控制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

e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4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急性腹痛我国患病病因:胆道疾病

胃肠减压的原因:减少胃酸分泌,抑制胰液分泌。

5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出现黑便表明每天出血量50~100ml;胃内积血250~300ml可呕血;400~500ml头晕心悸乏力;超过1000ml循环衰竭,严重着失血性休克。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One1晨尿的意义:浓缩 不受食物的干扰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前驱期1到6周,皮肤感染引起者比呼吸道感染稍长。轻者镜下血尿重者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尿液改变: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甚至肾衰竭。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急性期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病情好转后可由低盐饮食逐步过度到正常饮食。同时注意控制水钾和蛋白质。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病人患病期间应加强休息,急性期病人应卧床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适当增加活动。痊愈后,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但在一到二年内不应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劳累。

Two1肾病综合症:尿蛋白定性一般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尿中可有红细胞,颗粒管型。

2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3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1~3每24小时,。

慢性肾小球肾炎低蛋白 低磷饮食的目的: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

4尿路感染的健康指导

A规律生活,避免劳累;坚持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

B多饮水,勤排尿

C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要学会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

D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者,性生活后要立即排尿

E膀胱-输尿管反流者,每次排尿后数分钟要再次排尿

F告知病人尿路感染护理的重要性,教会病人识别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

G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勿随意停药,要定期随访。

5慢性肾衰竭: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GFR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 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Three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慢性失血最常见

2⑴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①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尽量穿棉质内衣;②皮肤清洁,水温适宜,禁用碱性肥皂,避免擦搓,勤剪指甲;③各种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扑打或损伤;④避免手术,减少肌内注射及各种穿刺;⑤使用止血带时间宜短;⑥穿刺部位交替使用,注射或穿刺部位拔针后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⑦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⑵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①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左右;②秋冬季节可局部

使用液体石蜡③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抠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④少量出血时,可用棉球填塞,局部冷敷,无效者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棉球填塞,出血严重时,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滴入,以保持黏膜湿润

3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反甲或匙状甲口角炎、儿童易激惹,怪食癖;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

4口服铁剂护理措施:⑴⑵咖啡同服,为促进吸收,可服用Vc等酸性药物或食物;⑶口服液体铁剂时需使用吸管,避免牙染黑;⑷服铁剂期间,粪便会变成黑色,此为铁与肠内硫化氢作用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铁所致,应做好解释,以消除病人顾虑;⑸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⑹观察疗效

5再障的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常用药:雄激素促进骨髓造血 急性(重型)再障首发症状为感染、出血,慢性(非重型)再障首发症状为贫血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

ITP首选药为糖皮质激素

7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8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病因糖皮质激素,然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以防肾上腺危象发生

Four白血病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⑴静脉炎及组织化死的防护: ①化疗时注意:1)合理使用静脉:反复多次化疗者,最好采用中心静脉或深静脉,留置导管供注射用;使用浅表静脉,选择有弹性粗直的大血管;先远端后近端;避免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2)避免药液外渗:确定针头在静脉内;输注化疗药物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拔针后压迫数分钟;使用多种药物时,先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再输注刺激性发疱性药物; ②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的紧急处理:1)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2) 回抽:不拔针,尽量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3)评估;4)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用解毒剂;5)封闭: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多点注射,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环型封闭,48小时内间断局部封闭注射2-3次;6)涂抹:可用50%硫酸镁、中药“六合丹”等直接涂在患处,每2小时1次;7)冷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8)抬高:药液外渗48小时内,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③静脉炎处理:1)局部血管禁止静脉注射;2)患处勿受压;3)尽量避免患侧卧位;4)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等药物外敷;5)鼓励病人多做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6)红、紫外线照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

⑵骨髓抑制的防护:①化疗期间要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初期为每周2次;②每次疗程结束后要复查骨髓象;③应避免应用其他抑制骨髓的药物;④工作人员避免药液沾染皮肤,影响自身健康;

⑶消化道反应的防护:①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避免不良刺激;②饮食指导:选择胃肠道症状最轻的时间进食,避免在治疗前后2小时内进食,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进食后可依据病情适当活动,休息时取坐位和半卧位,避免饭后立即平卧;③出现恶心、呕吐时不强迫进食,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④遵医嘱在治疗前1-2小时给予止吐药物,并根据药物作用的半衰期,每6-8小时重复给药1次,维持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⑤减慢化疗药物的滴速;⑥无法正常进食,应尽早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⑷口腔溃疡的护理:减少溃疡面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对已发生口腔溃疡者,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次,教会病人漱口液的含漱及局部溃疡用药方法;

⑸心脏毒性的预防与护理:用药前后检测病人心率、心律及血压,用药时缓慢静滴,<40滴/分,观察病人面色和心率,以病人无心悸为宜;

⑹肝功能损害的预防与护理:观察有无黄疸,定期检测肝功能;

⑺尿酸性肾病的预防与护理;⑻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协助病人采取头低抱膝侧卧位,协助医生做好穿刺点的定位和局部消毒与麻醉,推注药物速度宜慢,拔针后嘱病人去枕平卧

4-6小时;

⑼脱发的护理:①化疗前心理护理:说明化疗必要性及可能导致脱发的现象,但化疗结束后头发会再生;②出现脱发后的心理护理:鼓励表达内心感受,指导使用假发或戴帽子,协助病人重视自身能力和优点,鼓励亲友共同支持病人,介绍类似病人共享经验,鼓励参与正常社交活动;

Five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TH)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⑴常用药物周血白细胞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应停药;

3突眼护理:⑴预防眼睛受到刺激和伤害,外出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灰尘和异物的侵害;⑵指导病人当眼睛有异物感、刺痛或流泪时,勿用手直接揉眼睛;⑶经常以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无菌纱布或眼罩覆盖双眼;⑷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

Six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②高血糖高渗状态;③感染;④低血糖;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⑴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可反映取血前8-12周血糖的总水平,是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之一;⑵血糖监测:①空腹血糖:正常值,3.9-6.0mmol/L,

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7.0mmol/L考虑糖尿病;②餐后2小时血糖(2hPG):≤

7.7mmol/L为正常;7.8-11.0mmol/L为糖耐量减低(IGT);≥11.1mmol/L考虑糖尿病 Seven糖尿病足护理:

⑴评估病人有无足溃疡的危险因素:①既往有足溃疡史;②有神经病变的症状或体征(如足部麻木,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或胼胝形成)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的体征(如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③严重足畸形;④其他危险因素,如视力下降,膝、髋或脊柱关节炎,鞋袜不合适等;⑤个人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人或独居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等;

⑵足部观察与检查:每天检查双足1次,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疱、溃疡、坏死等损伤;

⑶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指导病人勤换鞋袜,每天清洗足部1次,10分钟左右,水温适宜,不能烫脚,可用手肘或请家人代试水温,洗完后用柔软的浅色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皮肤干燥者必要时可涂羊毛脂,但不可常用,以免皮肤过度浸软;

⑷预防外伤:指导病人不要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应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前端宽大、圆头、有带的鞋子,鞋底要平、厚,袜子选择以浅色、弹性好、吸汗、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大小适中、不粗糙、无破洞,帮助视力不好的病人修剪指甲,指甲修剪与脚趾平齐,冬天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灯保暖,谨防烫伤,同时应注意预防冻伤,夏天注意避免蚊虫叮咬;

⑸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步行和腿部运动,避免盘腿坐或跷二郎腿;

⑹定期做足部感觉的测试;

⑺积极控制血糖,说服病人戒烟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Eight1面部蝶形红斑是SLE最具特征性的皮肤改变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低嘌呤饮食

2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⑴抗核抗体(ANA)首选的筛查项目,敏感性高;⑵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诊断标记性抗体之一;⑶抗Sm抗体:特异性9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护理

a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温水擦洗,忌用碱性肥皂

b有皮疹或光过敏患者外出采取遮阳措施,忌日光浴。不要使用化妆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治疗

c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各种染发剂

d避免使用容易诱发风湿病症的药物,如普鲁卡因

Nine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多发生在四肢。

晨僵关节僵硬常在晨起时表现最明显,即早晨起床后自觉病变关节僵硬,如胶黏着样感觉,难以达到平时关节活动的范围,日间长时间静止不动也可出现此现象。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

2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

3脑疝的配合抢救:立即为病人吸氧,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或静脉注射呋赛咪,甘露醇应在15到30分钟滴完。注意甘露醇得肾衰作用,观察尿量和尿液的颜色,定期复查电解质。备好气管切开包,脑室穿刺引流包,呼吸机,监护仪和抢救药品等。

4腰椎穿刺点:一般选择第3-4或4-5腰椎棘突间隙

5腰椎穿刺术后护理:

a指导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

b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并发症。指导多进饮料多饮水,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至24小时,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

c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小时不宜淋浴。

第16篇:内科护理总结

2013年内科护理总结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3、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4、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3、护理部对护士每月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

吸氧、口腔护理。

4、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5、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科室坚持了每日对治疗室、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3、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4、治疗室能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四、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五、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

2、整体护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书写欠规范。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4、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一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长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17篇:内科护理总结

1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气管支气管黏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咳嗽 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

2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 适用于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活性扩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带 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力增高所导致右心扩张 肥厚或伴有右心衰的心脏病

4呼吸衰竭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缺氧伴二氧化碳滞留 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5心肌梗死 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6心绞痛 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 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是管腔狭窄 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8消化性溃疡 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粘膜的慢性溃疡 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主要变现慢性过程 定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为特点

9急性胰腺炎 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10肝硬化 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 再生结节形成 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11Cullen征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 由于胰酶或坏死组织液沿腹膜后间隙渗到腹壁下 至两侧腰部皮肤呈暗灰蓝色并发现脐周皮肤青紫现象

12,尿路刺激征 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13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 蛋白尿 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多有链球菌感染引起后引起

14 肾病综合征 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15 白血病 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广泛而无控制的增长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 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症,其特征有甲状腺肿大,眼征,基础代谢增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17 糖尿病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肺源性心脏病 评估:病史及临床表现,除了解咳痰喘等变化外,关注病人头疼的主诉,有无意识障碍。结膜水肿,皮肤出血点,瘀斑,尿量,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有心衰者了解体重皮肤水肿和摄入情况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活动无耐力 体液过多 睡眠形态紊乱 潜在病发症:肺性脑病 尿毒症 护理诊断:营养过多 体液过多 活动无耐力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进高蛋白饮食,增加营养及抵抗力,严格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卧床休息避免过劳,严格控制水纳入量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T波缺血性改变高尖或倒置,S-T段抬高呈拱北向上的单项曲线,异常的病理性Q波

1、中医内科护理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2、中风中脏腑和中经络的鉴别要点:有无神志不清。闭症和脱证如何鉴别?闭症属实,症见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临床可见神智昏聩、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3、慢性呼吸衰竭保持气道通畅的护理措施:指导协助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每1到2小时翻身一次,拍背协助痰液排出。 用多孔导管经鼻或口机械吸引,刺激咳嗽、利于咳痰。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可湿化痰液,便于可出。

4、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时护士应如何配合抢救: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必要时用吸痰管进行机械吸引,并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以解除呼吸道梗阻。

5、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表现: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可大量粉红泡沫样痰,有窒息感,嫉妒烦躁不安,恐惧,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皮肤湿,两肺布满湿罗音。

6、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合理膳食、减轻体重、适当运动、气功及其他生物疗法。

7、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特点:胃溃疡: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规律性餐后痛,午夜痛较少。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常在上腹偏右,呈饥饿样不适感,下次进餐前疼痛,进餐缓解,又称空腹痛。

8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时的护理措施: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反应,及时监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脉滴注50%葡萄糖。掌握胰岛素注射时间,长、短效胰岛素混用时,先抽短效,再抽长效。注射部位应交替进行以免形成局部硬结,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第18篇:内科主治医师总结

内科主治医师总结

本人于1997年毕业进入临床,xx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总结如下: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论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建树。

自任职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下级医师的指导工作,培训下级医师进行各种常用内科操作,规范三级查访制度,提高下级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多次组织院内讲座,规范各种常规操作技能,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晋升评审,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

第19篇:内科护理总结

xxx医院内科护理总结

2014年是医院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和护理院长的领导、帮助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

一、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护理部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我科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修改了主班,治疗班和责任班工作流程,制定了电脑血糖监测操作和胰岛素注射技术等专科技术操作流程。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护理操作时严格三查七对;按护理级别巡视病人,按要求填写输液巡视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药品安全保管制度,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检查药品数量、存放环境,做好五常管理,建立清点物品药品的目录,避免贵重物资的丢失,如各种胰岛素注射笔,试纸等。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晚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质控护士参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

1、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理部的规定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并督促实施,及时监测实施效果,请质控护士每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在晨会上指出,大家讨论改进,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每周开两次晨会,按要求每周对护士进行提问,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每月的技能考核反应出来的主要缺点和注意事项。

3、每月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内容及健康教育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科室中的工作缺陷。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做好入院介绍和接待工作。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季度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不能解决的部分上报院工会协调解决或作为下一步医院建设的建议。

4、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申请值班,进岗倒班,由其带教老师接班检查其工作质量。

四、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部分内容通过晨会抽查,结合临床实际的病例的分析,提高护士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2、12个月中对本科室护士进行考核的项目有:吸氧、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鼻饲,留置导尿,输液泵,注射泵以及心电监护培训和考核。

3、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晚间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

4、坚持护理业务查房:科室护士每月轮流进行护理业务查房,针对不同的病例提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大家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5、本年度对4名新护士进行了轮转的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每个护士都有带教老师,负责全程的培训,人力资源不足时,跟班次后,强化班次职责和任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轮转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6、本科有三名护士参加电大护理大本考试,今年毕业,一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毕业后继续参加电大护理大本考试。

五、加强了科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病区消毒隔离制度,及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2、积极配合院内感染办开展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活动,掌握洗手指征。

3、科室每日对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季度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巾一湿扫。

5、病房用消毒液拖地两次(1:500的84消毒液)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六、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通过护士的床头的个体化教育和每2周一次的小组教育,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2、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900个,抢救病人 人,

七、存在的问题

1、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

2、优质护理工作处于探讨深入阶段,年轻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欠规范。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低年资护士较多,基础护理不到位,忙于日常治疗工作。

4、病人多,病区小,加床无法避免,床间距不够,比较拥挤,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

一年来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护理质量、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2014年12月18日

第20篇:内科实习总结

姓工准

对出会

内校与

科门感首

系症应

统状对

等也措我病地和病关

短、实受先疾较施印病上值人注

的急习。 是病复非象人厕班平他

内较杂常最抢所医躺的

科常,重深救而生,血

,见病要的的导还给压

呼,情

吸由变

系于化

统大快

,多,

循疾所

环病以

系起掌

统病握

,急熟

消骤练

化,的

实诊时

习科也

生做都

活下实

结重习

束点过

了总,

,结但

由。这

于这次

时两有

间个了

有科新

限室的

只刚体

名作考

:单证

郭位号

芳:

芳 承

:080193132550

。 是全致有他和

在过的我带氧

呼程暂立上饱

吸。时刻呼和

内那缺跑吸度

科位氧向面。

,患,病罩与

一者听房,此

次是到,监同

对因报老护时

一为警师仪,

位自,快,又

肺己老速并

心下师让且

20 x 20 = 400

有变所护揪情注熟的到他大多复松

几化有仪心的意练声了们的小正了

个发人的,进力操音医身压时常口由必敏合高

医展的表药一都作,生上力的,气此须捷。度

生,神情物步高,安和,,抢病。 ,具的医统

我备思护一

深精维配的

刻湛冷合,

地的静至目

体护的关标

会理头重都

到操脑要是

了作,,为

作技熟医了

为能练生给

一,的和病

名同与护人

护时医士缓

理还生的解

人必默职或

也抢经,进发度紧静护医恐救人

赶救都一入展集张极士生怕,从

到计绷会病。中而了手护只呼死

病划紧儿人无。不。中士有吸亡

房也着看体论医慌病,们他,线

开随。看内是生张人把的们心被

始着我病,医们,家亲肩自跳拉

会病一人所生缜病属人膀己,了

诊情会的有还密房把生上知血回

,而儿表人是判里病的此道氧来

病灵盯情都护断除人希刻。饱,

情活着,在士,了的望承经和所

在多心为观,护呼生寄载过逐有

不变电病察此士吸命托了一渐人

断,监人病时们机交在多个恢都

员须契责

,有配是

解士

除做

生到内方与调同及接

,掌理自老体抢一更没己

我握工己师会救名要有的

积各作的的到病急熟的聪

理密科式护解病家着极项,不热了人诊练耐明

上切系密理好症属实主急细足情护生护掌心才

和配的切中心给的习动诊心之指士命士握和智

心合疾相,理予认的,护听处导工,,各爱,

理,病关我,相可科遵理取。,作照不项心以

上才的,运建应

的能发所用立的

痛给生以自良健

苦病与平己好康

,人病时掌的教

只带人在握生育

有来的与的活指

当最心病知方导

医大理人识式,

生利状接,,赢

和益态触鼓并得

护。 和的励针了

行治病对病

为疗人不人

。 室循操各在耐的顾仅急;真

是急作位急心艺危要救要心

急诊技老诊言术重熟操在真

诊各能师实传性病悉作紧城

科项,的习身和患各,急的

在规认教期教专的科还情态

急章真诲间,业第专要况度

诊制完,,是性一业具下对

实度成努通我。线的备,待

习,各力过更急。理常动病

期熟项完给深诊作论人用人

间练护善位地是为,所自,

认简实的作日

真单习认作成

地,的识风为掌

合陌为新脚护是共吃一眼,有

实生自鲜的士用同饭位相看些

践的己的,长自讨休和看到无

做但这,,一握,工有东也看己论息蔼,大地

好绝段我踏名了几作基西不在的病,可而家自

与非时牢踏优这年环础,向眼实例和亲是都容

病一间记实秀些的境,有带里际,她的时那,

人朝,急实的是工,整时教记行上在大时么后

家一使诊地临远作只天还老在动班一姐刻努悔

属夕我严做床远经是吊对师心教一起姐刻力解

的能对谨好护不验工儿刚请上育起根,在工决

沟完护求每士够让作郎毕教,我工本尤用作不

通成士实一。 的我中当业,他,作没其语认了

,很还的的凡没比学有是言真问

关快不,实事有如习距对和学题

键适踏觉习自批和,离我行习关

是应实得生作评实下感更动,键

理了,没指主我习班,没教我在

论这总什手张,学一就有育感于

结个认么画,而员起像另我到行

。的工,项

这。作认工

些通有真作

工过了谨,

作在进慎争

看急一的取

似诊步工早

动我知了晚,现展工识汰

,自道,上改自社作,。

更体用理预还境康

新护,心防要的为

,理扩理和面影目

着贯概展社保向响标

医彻念为会健家。所

学护和全方服庭护进

模理工面面务,理行

式程作照的,社程的

的序模顾需护区序一

改,式病要理,是系

变以已人,服重以列

,人逐和还务视促有

护的步满应不自进目

理健在足包仅然和的

的康临护括服环恢,

概为床理对务境复有

念中推对健与和病计

不心广象康个社人划

断的和的人体会的的

的整运生的,环健护

慢己自白回进己会中运

慢也己天到护的在严用

的觉的在宿理收进格到

大得观工舍方获步要实

家不念作开法还,求际

都懂转中始加真要自工

说的变遇啃深不想己作

我问了到书记小跟,中

变题,的本忆,上刻去

了一已各,。学时苦,

,下经种以一无代认才

虚子投病纠段止的真不

心变入例正时境步的会

了得到,认间。伐钻被

勤多工各识下科,研社

快了作种的来学就理会

了,中问不我在要论所

,我去题足发发在知淘

理馈解对佳

活功决象健

动能问进康在

呼、

吸小

道儿通

完都,一在遇这同全神病

全新理样具到种了部圣人

不鲜论我体不疾整掌而有

,的题行状内感肺过同,和知操常病天握光高

是过的运态儿染炎这,尤实道作见的抢,荣度

一程工动。 科、等次刚其践怎的的名看有的的

实上等实毕对根么时病称书了职责

习呼的习业各本使候历,本这业任

中吸护我时种结理也在其,次,心

对道理的刚护合论能不他恨的树。

内大都体接理不运知像一不经立同

儿量有会触操到用道从概得历良情

科出了与临作一到为前不一我好心

常血一刚床只起实什只清下更的和

见、定出实是,践么知楚把热医爱

病婴的校习盲而中要道,所爱德心

如幼提门感目这,这病现有护医,

急儿高的觉的次相样人在的理风忠

性腹。 实什模却反做得却内这,于

习么仿不,,的不容一对职上泻

个,作,

综护坊全

合理方面

的程法的

。序,整

动是运体

态科用护

的学护理

具的理,

有确程使

决认序其

策问对达

和题护到

反和理最

守理护开能决病

廉理理拓力病人

洁论科创和人服

奉和研新分存务

公人的,析在,

,文基具能的做

具科本有力或一

有学知较,潜名

一知识强能在合

定识,的用的格

的,用实护健的

文以于践理康“

化及钻技程问白

修参研能序题衣

养与业,的,天

。护务敏工全

必理技锐作心

要教术的方全

的育不观法意

护和断察解为

使”!

《内科自我总结范文.doc》
内科自我总结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