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院感季度小结范文

2023-01-01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季度院感小结

院感工作小结

1、一季度我院共出院423人,外科、妇产科合计出院184人,手术84例,Ⅰ类切口35例,Ⅱ类切口36例,Ⅲ类切口3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内科出院239人,住院部无院感病例发生。

2、住院部抗生素使用情况:1月份出院病人141人,抗生素使用130人,抗生素使用率为92.1%(Ⅰ联抗生素使用率51%,Ⅱ联抗生素使用率39%,Ⅲ联抗生素使用率2.1%),其中预防性使用46人,抗生素预防使用率为32.6%。2月份出院病人124人,抗生素使用107人,抗生素使用率为86.3%(Ⅰ联抗生素使用率54.8%,Ⅱ联抗生素使用率31.5%),其中预防性使用42人,抗生素预防使用率为33.9%。(附:抗生素使用情况统计表)

3、门诊部抗生素使用率目前无法统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议应由药房统计)。

4、一季度处理医疗废物共810斤,其中输液器704斤,注射器106斤。

5、戊二醛浓度监测每月一次,个别科室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更换。院感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五官科,无锐器盒,无医疗废物桶。

2、手术室(二手术间、无菌物品暂存间、打包间)、五官科,无紫外线消毒灯管。

3、医院各科室无洗手液。

4、医疗废物暂存间无标识,制度没有上墙,无上水、下水,无放置台。

5、胃镜室的消毒槽损坏不能使用。

6、戊二醛浓度监测化学指示卡、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含氯制剂化学测试卡需购进。

以上问题希望院领导协助解决。

院感科:×××

二○××年四月十日

推荐第2篇:院感季度安排

院感季度安排

第一季度

1、根据年度考核情况,修订并完善各项制度。

2、制定院感培训计划,针对上年存在的问题选择培训内容,安排培训人员及时间。

3、做好节日期间的工作安排。

4、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并做好统计,以书面形式上报院长、主管副院长、医务科。

5、做好上季度各科院感质量考核及总结,并将其考核结果上报院长、主管副院长、医务科。

第二季度

1、督促各科及诊室,按院感规范执行,控制院内感染。

2、加强监管力度,查找院感控制工作的不足,及时整改,迎接上级专家及领导的检查。

3、做好季度院感知识培训及季度考试。

4、做好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月。

5、做好上季度各科院感质量考核及总结,并,时间不少于6个将其考核结果上报院长、主管副院长、医务科。

第三季度

1、做好二季度工作总结,对存在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2、认真听取上级专家对我院院感工作检查反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3、做好季度院感知识培训及季度考试。

4、做好上季度各科院感质量考核及总结,并将其考核结果上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

第四季度

1.做好院感日常检查、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迎接上级专家及领导的年终检查。

2.实事求是的做好年终工作总结,拟定下年度院感委员会工作计划、院感科工作计划,培训计划,院感科年度工作安排、培训安排。

3.认真听取上级专家对我院院感工作检查结果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4.做好上季度各科院感质量考核及总结,并将其考核结果上报院长、主管副院长、医务科。

5.总结及分析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结果,将其存在的问题与科室院感控制小组人员仔细研讨,总结经验,加强感控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6.总结及分析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统计及分析。

7.仔细做好本年度院感工作总结,并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上报院务会商讨解决,以促进我院院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杜绝院内感染的暴发及流行。

院感科

2013-01-7

推荐第3篇:院感季度工作总结

篇1:第二季度院感总结

二〇一三年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一、召开“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

6月5日,由刘媛副院长主持,刘奇杰副院长、医教科、办公室、药械科、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5人参加的 “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首先通过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的决议;通报了2013年上半年院感工作和医院环境生物学、消毒灭菌物品监测结果。分析了2013年上半年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情况。并认真讨论了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院感委员会委员对我院感控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及全院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要求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提高防控意识,保证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二是要求各科室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制度及预防措施。三是科主任、护士长应各负其责,监管好本科室感染控制的每个细节,认真做好自查自纠,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院感质量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每月组织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按“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院感病例上报等进行检查考核,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监测不合格等情况,及时反馈、整改,至合格。

2、平时注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对新生儿室、产房存在的医护人员进出不能及时更换工作服、佩戴帽子、口

罩及手卫生等问题,及时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要求给工作人员配备需要更换的工作衣、工作鞋。主管院长多次在行政查房中要求科主任、护士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室的院感工作,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和手卫生的管理,使此项工作得到改善。

3、及时应对医院感染的发生。2013年4月24-25日妇产科、儿科4例发生新生儿感染“轮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事件发生后,科室及时上报,护理部组织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院内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

4、针对自治区卫生监督所3月28日对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的综合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并协助制定消毒登记本,规范医疗废弃物的交接程序及标示。

5、协助功能科制定院感控制工作制度,成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消毒登记本等,并指导落实执行。

三、对重点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5月29日8时,结合医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麻疹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护理部(院感科)对全院及重点部进行了专项检查,本次检查包括传染病的预检分诊、手卫生依从性、职业暴露等内容,随机抽查了医生和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高防控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

为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护理部以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为指导教材,于4月7日下午与医教科共同举办了全院医务人员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节选)”知识培训。为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落实到位,4月16日护理部会同门诊部对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发热病人接诊及消毒隔离措施等内容进行现场培训。4月17日,再次对医疗垃圾暂存间工作人员和全体保洁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手卫生”及“消毒液配臵知识”强化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院医务人员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为确保我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积极选派相关人员参加区内院感知识培训

1、5月16日,我院选派谢丽龙、杨丽娟、赵静娴、王丽艳等6人参加了由宁夏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全区“手卫生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有市医院护理人员表演的洗手操,又有紧张激烈的知识竞赛,同时还发放了多种手卫生知识宣传彩页。使我院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志受益匪浅,对推动我院手卫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6月8日,我院选派李春霞参加了“宁夏第二届消毒供应中心年会”。我院护理部谢丽龙、杨丽娟参会旁听。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核心职能是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在两天的年会活动中,来自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老师们紧扣规范的

消毒要求,与参会的各单位代表共同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很多弯路,使我们受益匪浅,

3、6月29日,选派谢丽龙、杨丽娟参加了宁夏医院管理协会召开的“2013年全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新进展研讨会”,我院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小组长等7人参会旁听。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技术方面的知名专家索瑶、武迎宏等前来授课,重点解读新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与操作要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六、编写下发“医院感染管理通讯”:

为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首次编印“医院感染管理通信”,通过“法律、法规、规范”、“院感知识问答”、“工作动态”和“院感监测信息”4个板块。积极宣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第一季度院感控制工作情况及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科室院感控制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使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更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七、积极参与医院建设工作:

1、在儿童医院建设方面,分别参加了“新院深化建设”“手术室深化建设”专题会议。多次与上级医院专家沟通、协调,为新院nicu、手术室的建设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在旧院改造过程中,对宫颈中心基地房屋改造、手术室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八、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工作:

2013年4-6月,医院护理部(院感科)每周两次到儿科、妇产科进行前瞻性病例调查,督促临床医生及时上报院感病例;每周两次到病案室进行回顾性漏报病例调查。采用前瞻性加回顾性调查方法,共监测住院病人671例,医院感染人数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0.89%,漏报率0%,见附表一。 附表一 第二季度院感病例监测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医院各类环境、消毒灭菌物品、消毒剂等细菌学的监测,总合格率为93.58%。空气超标部位为二楼手术室1# 手术间、三楼手术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新生儿病区治疗室;物体表面超标部位为三楼手术室ii#手术间治疗桌、新生儿病区湿化瓶。消毒剂浓度监测超标的部位为儿科治疗室抹布浸泡消毒液浓度不达标。经对所有细菌超标部位重新消毒后,复检均合格。超标科室应重点加强清洁消毒工作,氧气湿化瓶使用过程中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各科室要认真落实手卫生监管制度,科主任、护士长每月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存性,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第二季度环境生物学监测结果见附表二。

附表二 第二季度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篇2: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1.一月份院感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讲座培训,重点讲解了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了大家对院感知识的认识。

2.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每月对全院所有出院病例进行抗生素统计,对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上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针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环境卫生学检测不合格情况,深入科室查找原因,及时向分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的维修。

5.为防止重症监护室病人发生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联合医务科、护理部深入科室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现场指导,采取控制措施,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6.一季度有10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分别对其伤口进行规范消毒处置,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7.选派两名护士参加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资格。8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院感科制定了职业暴露的工作流程,并下发给各科室进行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领导知识院感工作,并为临床一线人员购置了护目镜。

9.6月1日迎接了济南市卫生监督所的监督检查,

下一步院感科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处理;逐步落实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时做好重点科室的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篇3:2013年第二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2013年第二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第二季度按季度安排完成了全院的院感工作,本季度工作总结如下:

1.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54份、物体表面40份、无菌物品31份、使用中的消毒剂26份、导管湿化瓶10份及紫外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均合格,医务人员卫生手46人次,不合格6人次(合格率为87%),并给以复检,复检均合格。供应室、口腔科高压锅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均合格。送检微生物监测标本80份,检出阳性率28份,未检出多重耐药菌。医疗垃圾分类清楚,无丢失,医疗垃圾暂存点打扫及时,消毒规范。发生职业暴露4人,普外科护士长魏芙娟、护士李继芳、大夫陈玉洲暴露源为乙肝病毒,手术室护士林艳珊暴露源为梅毒,均处理规范,上报及时。抽查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过期,但是发现河南飘安出厂的产包和江西益康出厂的一次性输液袋有质量问题,院感科将此问题及时反馈给药械科,药械科及时反馈给经营商,当天下午进行退货换货处理。本季度共监测收治病人2286人,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查阅出院病历2291份,未发现漏报。共抽查出院病历1264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630份,抗菌药物使用率49.8%,其中治疗用药占79.6%,预防用药占20.3%。存在问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存性较差;微生物监测标本送检较少。今后还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院感科

2013年5月27日 篇4:院感科第1季度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院领导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1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环境监测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游仙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签订了医院感染监测协议,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011年4月2日, 游仙区疾病控制中心对我院手术室、供应室、注射室、换药室的空气、物表、器械、消毒液等共抽检了十三个样品,所采样品经检验,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率在92%以上,在今后应监督各科室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使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率达到100%。

三、病历监测 2011年1-3月份感染率监测:1-3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1292人.未发生一例感染,对全院1-3月份406例无菌切口进行感染率调查,未发生1例感染,感染率为0。

漏报率的监测:2011年第一季度,我院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未出现一例医院感染病例漏报, 漏报率为0。

四、积极参与医院建筑设计

1. 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配合医院及科室完成对胃镜室、支气管镜室建筑改造工作。

2.在新建病房楼时,建议使用感应性水龙头、重点科室配备干手纸,院领导同意并正付诸实施。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建议治疗室和换药室的空气消毒全部采用动态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同样得到支持并正积极加以落实。

3.积极参与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及流程的设计。

4.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第三章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对我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了选址,并将具体方案和建筑要求提交院领导,得到院领导的批准。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

1.促成全院各科室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确定由指定人员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2.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

3.在3月份,区卫生监督所的医疗废物专项检查中,为我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提出了进一步的整改意见,我科正在积极加以落实中。

六、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1.定期抽查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2.定期查看中心静脉置管及留置导尿病人情况,要求医务人员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减少导管留置日。

4.通过感染管理委员会,协调制定了cd与手术室的之间器械交接具体操作程序,修订了cd各区职责和标准作业程序以及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卫生厅网站下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sop,并下发到相应科室并对照执行。

七、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 对近三年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 对新入院见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 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3.筹划并组织一次“手卫生宣传月”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感染防控,“手”当其。通过宣传月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行为的模式,提供安全的服务。

八、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

制订了医院各科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完善对重点科室的定期院感督导检查,每月到各科室进行打分考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逐步整改。通过1-3月份的几次检查,发现院感控制重点科室各存在以下问题 :

1.外科病房: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病房环境整洁度有待提高,医务人员掌握院感知识需进一步加强,空气培养未做到每月一次,在收治病人时未使用速干性手消毒液,拖布无分开使用的标记等。

2.内科病房:同外科病房。

3.妇产科病房:同外科病房。

4.妇产科产房:除了存在病房同样的问题外,还存在每月无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生物监测培养及记录。接送病人未使用交换车。

5.供应室:供应室的建设及布局流程、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还达不到“两规一标”的要求,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灭菌效果还未进行生物学监测,预蒸锅未进行每日一次的bd测试及登记备案,操作各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记录未健全,无冲眼设施、防渗漏围裙等职业防护用品设备,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存放条件不达标,无每月空气培养、医务人员手涂抹、灭菌物品采菌培养。

6.库房: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登记账册信息不全,未专门设置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库房,库房管理制度和出入库房登记制中度不健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存放条件不符合要求。 7.口腔科:布局不符合功能流程,无专用的器械清洗池,未配备洗消设备和速干性手消毒液,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及终末消毒未达到要求,无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口腔科器械灭菌未达到要求,消毒锅未做每周一次的生物学监测,灭菌器械的清洗流程及质量不符合ws310-2的要求,清洗时工作人员未按规范着装,无清洗培训上岗证,牙片室无门,无法进行放射防护,拖布无标记示分开使用。

8检验科: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环境整洁度有待提高,操作台未做到每日用消毒液擦洗,未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未备有冲眼器。

9输血科: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试剂许可证未建档登记,环境清洁还未完全达到要求,储血冰箱消毒未做到每周一次,储血冰箱内壁未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未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无每月空气培养、物体表面涂抹、医务人员手涂抹培养,拖布无标记。

10.注射输液室:治疗车物品清洁区、污染区分区不明显,未配快速手消毒剂,未做到每日更换床单或输液椅罩,做到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每月空气培养未做,拖布无标记。 11手术室:科室院感管理控制小组活动记录不健全,接送病人未使用交换车,每月未做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间等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涂抹培养及灭菌物品抽检培养,未及时清洁消毒机滤网并有记录,无麻醉剂消毒器。

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

2011年4月12日 篇5:2012年二季度院感检查小结

2012年二季度院感质量综合检查小结

根据毕节市中医院《2012年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相关要求,2012年6月27日-29日,院感办对医院16个临床科室进行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

一、检查结果(见《2012年第二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管理

1、胃镜室、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有关医院感

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不完整。

2、个别科室氧气筒未标识“满”或“空”。

(二)环境管理

由于场地有限,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不合理,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三)消毒隔离

1、部份科室未注明消毒剂名称,个别科室消毒剂未完全浸没医疗器械。

2、个别科室使用中戊二醛、“8.4”液浓度监测不合格。

3、个别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

4、个别科室皮试液、输液用药配制放置时间超过2小

时。

5、个别科室无菌溶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四)标准预防

1、部份科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执行不规范,口罩未完全遮盖口、鼻。

2、部份科室未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七步洗手不规范,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掌握七步洗手方法。

(五)医疗废物管理

个别科室医疗垃圾未分类、锐利类医疗垃圾未放入利器盒。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

3、进一步加强院感科对各临床科室院感工作的督导。

推荐第4篇:科室院感工作计划

2017年康复科院感工作计划

为配合我院管理科搞好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我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手卫生管理,进行手卫生依从率及洗手正确率的监测,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

严格按照我院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针刺伤的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按照“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暴露处理、登记及追踪管理,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三)加强消毒灭菌产品的管理

消毒灭菌产品包括消毒剂、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我科从设备科领处相关物品要按照相关制度把好入口关,严格做好索证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做好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登记。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科室制定院感年培训计划,每月进行一次科室内业务学习,各个层级的护士进行讲解,相互学习。质控中发现问题,及时抽出时间进行科室内业务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到及时整改。

(五)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六)护士长加强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质控护士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护士长做好督查工作。

推荐第5篇:科室院感工作计划

检验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本科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

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季度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标本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季度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培训记录。

推荐第6篇:科室院感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内镜室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洲,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二、内镜室的医务人员按“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操作。

三、分设单独的内镜清洗消毒和诊疗室,保证清洗消毒与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保证通风良好,内镜诊疗室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四、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分开。

五、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六、内镜及附件的配备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水平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七、使用后的内镜必须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保证消毒效果。

八、内镜及附件应一用一消毒/灭菌。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应一用一消毒。

九、采用戊二醛进行内镜消毒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全部浸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胃镜、肠镜浸泡时间不小于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时间不小于20分钟。并做好记录。

十、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管、清洗槽、冲洗槽等进行清洗消毒。

十一、内镜储存柜应保持清洁,每周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一次,并做好记录。

十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三、每月对灭菌物品如活检钳、细胞刷进行生物监测,每季度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以及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监测,保留原始记录。结果超标时应认真查找和分析原因,并及时反馈。

十四、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字认可。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一、艰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医疗废物目录分类》中医疗废物分类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分类收集,做好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

二、科室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置于医院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

三、在装医疗废物之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五、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及各科实验室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六、放入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七、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表、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专门机构处置。

八、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十、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一、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塑料袋用绳子扎口,容器将盖口拧紧,使包装物的封口紧实、严密。

十二、专用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十三、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填写内容包括:科室、日期、类别及特别说明等。

十四、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每日与运送人员互相填写交接记录,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门诊、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一、儿科门诊设单独出入口,建立预检分诊。

二、门诊、急诊各诊室应设置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及手消毒设施。

三、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四、各诊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桌面、地面、台面每日清水擦拭,必要时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

五、门诊常用的诊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时在清洁的基础上再用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七、诊疗器械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八、门诊、急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立即转诊或指引到感染科隔离诊治,同时做好登记并报告院感科。

九、疑似或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及肠道传染病病人,分诊护士应立即指引到感染科隔离诊治或到传染病院就诊,并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佩戴口罩。

十、疑似或确诊为特殊传染病的患者用过的物品和诊室均要做好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一、医疗废物(包括传染性病人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专人回收,交接记录齐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使用范围

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液传播性疾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

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l、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事件的处理、备案、记录,防保科登记备案,并根据相关制度预防注射疫苗。

2、职业暴露处理指导专家组负责评估和救治。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追踪监测。

三、应急处理程序

1、完整或有破损的皮呋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充分清洗;

2、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扎伤或割伤,应及时挤出污血,同时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包扎。

四、报告

l、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详细了解暴露的发生过程、严重程度等情况后,必要时通报医务部、护理部,组织专家对职业暴露进行评估。

2、非工作时间由科室负责人电话报院感科。

五、预防性治疗:由专家评估决定是否实行。一旦决定实行预防性治疗,应尽早执行,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尽量不超过24小时。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l一2周,也应考虑预防用药。

六、血清学监测统一由院感科出项目单据,体检部开具化验单,血样送检验科。具体监测内容根据暴露情况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惰况按规定追踪监测。

七、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监测费用由医院负责。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实行分级预警、动态管理 实行三级预警,分别采取控制措施

1、三级预警:①短期内一个病室同时或连续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②微生物室检出传染性强的病原体,尤其是从非传染科病人标本分离出;③发现新的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出现。

2、二级预警:①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③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一级预警: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l、在分管院长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及各科室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工作。

2、在启动应急预案时,各部门应无条件接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挥。立即成立调查、监测、控制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赶赴现场,开展救治、调查、预防、控制工作。

三、预案启动程序

1、三级警戒,由院感科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阼,经证实是医院惑染暴发时,应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由院领导批准后启动该预案。

2、二级警戒,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沲及疫情控制工作。

3、一级警戒,由分管院长亲自指挥,院感科、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控制救治工作,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派专家协助开展工作。

四、综合控制处理程序

(一)指挥程序

预案启动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组织、协调、安排工作人员及必需物资。

(二)报告程序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主管医生或科监控医生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证实后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

2、出现二级预警时,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领导,经调查证实后,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当出现一级预警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小店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同时网络直报。

(三)处理程序及原因调查

l、医疗救治组:

(1)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相关临床科室对感染病人作适当的治疗。

2、标本采集组:院感科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查找传染源,并指导正确的消毒、灭菌工作,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3、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查找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科室、人群和时间分布。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做出综合判断。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5、采取积极控制措施:

(1)感染源的管理:一旦被确诊为院内感染暴发或流行应立即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或转院;患者隔离期间谢绝陪视和探视,隔离病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病人居住的房间。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转至传染病院诊治。

(2)医护人员的防护:根据疾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防护镜,穿防护衣等;进、出隔离病房必须遵守规定的流程;操作前后必须清洗、消毒双手;隔离区或隔离病房设独立的医疗小组。

(3)消毒与灭菌:隔离区或隔离房的一切医疗、生活用品必须单独使用;医疗、生活垃圾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封,专车回收,密封保存;病房空气,每日酌情进行2次消毒;治疗台、床头桌、地面等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2-3次;病人转院或死亡后,按不同病种实施终末消毒(包括空气、墙面、地面、物品和运输工具等)。

6、感染控制后,应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并上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推荐第7篇:科室院感试题

2.无菌技术试题 [A 型题]

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

A、瓶签 B、瓶身有无裂缝 C、瓶盖有无松动 D、溶液有无沉淀 E、溶液有无浑浊 [答案]A

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A、4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8 小时 E、48 小时 [答案]C

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8 小时 E、48 小时 [答案]C

4、铺无菌盘时,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8 小时 E、48 小时 [答案]A

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无菌日期 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 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答案]C

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答案]C

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 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 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答案]E

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 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答案]C

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答案]B

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 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 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 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 天 [答案]C

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

A、6Pm B、7 Pm C、8 Pm D、11 Pm E、次日2Pm [答案]A 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

A、钳长的1/2 处 B、轴节下2cm C、轴节处 D、轴节上2-3cm E、轴节上5cm [答案]D

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

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 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 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 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 E、剩余溶液在24 小时内可用 [答案]C

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

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 [答案]C

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 B、注意使用治疗巾边缘对齐 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 D、有效期不超过6 小时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 [答案]D

16、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按原痕回包扎好,带端不打结 B、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C、包内物品被污染或无菌包被浸湿,须重新灭菌 D、24 小时后失效 E、4 小时后失效 [答案]E

17、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 B、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 C、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 D、取钳时应将钳端闭合 E、可用于取消毒的油纱布 [答案]E

1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

A、2 小时 B、4 小时 C、12 小时 D、24 小时 E、7 天内 [答案]D

19、经高压灭菌的纸塑包装物品,其有效期为:

A、1 年 B、2 年 C、3 年 D、半年 E、1 年 [答案]D 20、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每周更换消毒灭菌: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E、5 次 [答案]B

21、小剂量、单包装的皮肤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

A、三天 B、每天 C、一周 D、两周 E、两天 [答案]C

22、佩戴口罩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完全覆盖:

A、口腔和鼻子 B、口腔和下巴 C、口鼻和下巴 D、口腔 E、鼻子 [答案]C

23、药物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备齐:

A、所需用品和必要的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 B、常用药品,以便抢救时用 C、常用物品,以便抢救时取用方便 D、所有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都应备齐防护用具 E、给患者床边备好便器 [答案]A

24、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后:

A、向患者/家属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 B、告诉患者或家属操作步骤 C、治疗环境应清洁,整齐 D、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 E、向患者解释操作中的不适 [答案]A

25、干式无菌持物筒开启后其有效时间为:

A、8h B、6h C、4h D、2h E、1h [答案]C [X 型题]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用来夹取灭菌物品 B 到远处取物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C 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隔日消毒一次,保持其无菌 D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E 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平持和倒转 [答案]ABE

2、布置无菌区域时要保持操作区:

A.清洁 B.宽敞 C.消毒 D.明亮 E.一般处理 [答案]ABD

3、无菌物品的使用和保管,正确的是:

A.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在于无菌容器内 B.取出后未污染可立即放回 C.取用时必须使用无菌钳 D.应放在干燥固定地方 E.怀疑已被污染不能使用 [答案]ACDE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洗手、衣帽整洁、戴口罩 B.必须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 C.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完立即放回 D.无菌包开包后,有效期为24 小时 E.无菌盘有效期为4 小时 [答案]ABDE

5、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手套不慎被刺破或污染应:

A.立即消毒破口 B.立即更换 C.再加戴一副无菌手套 D.小心操作,不让破口碰及无菌物品 E.立即停止操作 [答案]BC

6、常用的持物钳有:

A.卵圆钳 B.三叉钳 C.长镊子 D.短镊子 E.大弯钳 [答案]ABCD

7、进入暴发型流感等呼吸道隔离病房时,医护人员戴口罩要注意:

A.佩戴两个外科医用口罩 B.佩戴纱布口罩 C.口罩持续使用6-8 小时 D.口罩须紧贴面部并完全覆盖口鼻、下巴 E.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下 [答案]ACD

8、脱手套时正确的是: A.不管有无污染,直接脱下 B.自手套口翻转脱下 C.先将手指部分拉下 D.将脱下的手套放在黑色垃圾袋内 E.已脱手套的手不能直接接触另一手套的外面 [答案]BE

9、老师今天指导小陈学习如何配制消毒液,在配制消毒液前,她应评估准备待消毒物品的: A.名称 B.材料 C.构造 D.性能 E.使用要求 [答案]BCDE

10、老师今天指导小陈学习如何配制消毒液,在配制消毒液前,小陈应做的防护工作:

A.洗手 B.戴口罩 C.戴手套 D.戴防水围裙 E.戴护目镜 [答案]ABCDE

11、老师今天指导小陈学习如何配制消毒液,在配制消毒液前,配好的消毒液应做好标签并标明:

A.消毒液的名称 B.有效浓度 C.配制时间 D.有效期 E.盛放的器械名称 [答案]ABCDE

12、老师今天指导小陈学习如何配制消毒液,在配制消毒液前,小陈在测定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时,你认为 哪些做得不对:

A.用搅拌棒将消毒液充分混匀 B.手持浓度监测试纸,一端放在消毒液上,浸泡5s 后取出 C.静置1s 后与试纸包装上的比色板对照 D.记录所监测的消毒液浓度 E.消毒液每日检测有效浓度 [答案]BC

13、以下关于戴脱无菌手套的方法,正确的是: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 C.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平视线范围内的水平D.如手套有破洞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 E.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强拉 [答案]ABCDE

14、口罩的使用原则包括:

A.佩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必须洗手 B.根据不同的医疗活动及对象选择合适的口罩 C.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 D.戴好口罩后应检查口罩的密合性 E.戴口罩后和脱口罩时,保持口罩的清洁干燥,避免触摸口罩的外面 [答案]ABCDE

15、铺无菌盘时,应注意: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铺无菌盘区域须清洁干燥 C.不可跨越无菌区 D.铺好的无菌盘尽早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 小时 E.无菌巾避免潮湿、污染 [答案]ABCDE

16、患者使用后的棉被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法进行消毒:

A.暴晒 B.紫外线照射 C.臭氧 D.高压灭菌 E.使用床单位消毒器 [答案]ABCDE 17.灭菌技术适用于:

A.需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物品和器材的处理 B.与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密切接触的物品和器材的处理 C.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处理 D.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物品的处理 E.SARS 病毒、H5NI 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的处理 [答案]ABCDE 18.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操作者应:

A.戴好帽子、口罩 B.实施规范的洗手或手消毒 C.必要时穿无菌衣 D.戴无菌手套 E.穿无菌衣,戴好眼罩 [答案]ABCD 19.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应:

A.遵守查对制度 B.核对患者身份 C.核对患者ID 号/住院号 D.评估患者病情 E.评估患者精神及心理状况 [答案]ABCDE 20.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的内容有:

A.操作目的、程序 B.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C.操作中配合的方法 D.操作中或操作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因素 E.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案]ABCD 21.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其环境应:

A.清洁、宽敞 B.空气新鲜 C.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D.操作前30min 停止清扫 E.操作前20min 停止清扫 [答案]ABCD 22.关于无菌物品的放置,其要求是: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B.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要设立专柜分开放置 C.无菌物品应按有效期顺序排放使用 D.无菌物品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E.接触无菌包前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答案]ABCDE 23.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

A.无菌包的名称 B.无菌包的灭菌时间 C.无菌包的有效期 D.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E.无菌包有无破损或潮湿 [答案]ABCDE 24.下列哪些物品宜优先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A.口腔诊疗的牙钻 B.鼻咽镜 C.使用后的开口器 D.腹腔镜 E.支气管纤维镜 [答案]ABCD 25.消毒灭菌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有:

A.使用后的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B.扩阴器、导尿术用物 C.引流管、引流瓶 D.口腔护理用物 E.气管插管用物 [答案]ABCDE 26.无菌物品取出后暂不使用,应:

A.用无菌巾盖好 B.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 C.包好放回原处待用时再取出 D.超过4 小时不得使用 E.不可再放回原处 [答案]ADE 27.放置无菌物品的存放架应:

A.距地≥20cm B.距地≥15cm C.距墙≥5cm D.离天花板30cm E.离天花板50cm [答案]ACE

28.工作人员发放无菌物品时,必须:

A.认真核对无菌标识 B.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方可发出 C.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在运输过程中须保持密闭 D.物品按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 E.运输工具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答案]ABCDE

29.关于消毒技术原则,正确的是:

A.物品在消毒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B.需重复消毒的物品,优先选用简单、符合环保要求的热力消毒技术 C.喉镜使用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抹干后,用75%酒精纱块擦拭消毒 D.患者使用的餐饮具、便盆、一人一用一消毒 E.消毒后的诊疗用品独立、密封包装 [答案]ABCDE

30.下列哪些是被视为已污染的物品:

A.湿包或有明显水渍 B.灭菌包掉落在地 C.包装破损 D.外包装指示带变色没有达到标准 E.误放在不洁的地方 [答案]ABCDE 31.物理灭菌法包括:

A.湿热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低温及辐射灭菌法 D.气体灭菌法 E.化学杀菌剂灭菌法 [答案]ABC

32.可采用湿热93℃,5min 热力消毒的物品:

A.呼吸机管道 B.麻醉机螺纹管 C.氧气面罩 D.氧气湿化瓶 E.麻醉口罩 [答案]ABCDE [判断题]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及容器内面,但对容器的边缘没有严格界定。( ) [答案]X 2.从消毒液中取出持物钳时尖端应张开,放人时持物钳的尖端应闭合。 ( ) [答案]X 3.铺无菌盘时,上层无菌巾应扇形折叠,开口边缘向内。 ( ) [答案]X 4.取出持物钳时,操作者只能手持钳的上1/3 处。 ( ) [答案]√

5.已抽吸的静脉注射药液,。其有效期是4 小时。 ( ) [答案]X

6.执行无菌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持物钳下2/3 不被污染。 ( ) [答案] √

7.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 ) [答案] √

8.用无菌持物镊夹取纱布后,可直接伸入酒精瓶内蘸取酒精。 ( ) [答案]X 9.未用完的无菌溶液应及时倒回瓶内,以免浪费。 ( ) [答案]X 10.当消毒液溅到眼部时立即用蒸馏水彻底冲洗眼部≥15min。 ( ) [答案] √

11.一般无菌操作后可摘下口罩,将清洁一面向内折叠放置备用,每天更换。 ( ) [答案] √ 12.外科无菌手术后,将口罩摘下,将清洁一面向内折叠放置备用,每天更换。 ( ) [答案]X 13.任何情况下口罩的使用不能>24h。 ( ) [答案] √

14.非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由供应室集中处置。 ( ) [答案] √

15.环境空气质量差及人流量较多的科室不宜使用干式无菌持物钳。 ( ) [答案] √

16.当手套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 ) [答案]X 17.脱口罩时,注意手勿触及口罩的外面。 ( ) [答案] √

18.医务人员在为同一病人进行治疗或护理工作时,视污染程度,从轻到重可不必更换手套。 ( ) [答案] √

19.穿脱防护鞋时,为了方便快捷,可直接用手协助。 ( ) [答案]X 20.一次性工作帽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 [答案] √

21.负压隔离病室只安排已经确诊的同种疾病患者。 ( ) [答案] √

[问答题] 1.医务人员进出感染病区穿戴防护用品时应遵循哪些程序? [答案](1)进入清洁区: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穿隔离衣、换专 用工作鞋。(2)进入半污染区:进入前穿套装工作服,如手部皮肤有破损者用防水敷料包扎后戴手套进。 (3)进入污染区: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予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目镜、手套专用工作鞋。 (4)离开污染区:应先脱手套,手消毒,依次脱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隔离裤、更鞋等,分别置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5)在半污染区,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 服,洗手和手消毒。(6)进入清洁区,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7)在下班前应进行个人卫生处置。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施哪些处理措施? [答案]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 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2)用75% 酒精、O.5%碘伏消毒伤口。(3)进行患者与操作者相关的血液监测。(4)定期追踪观察、实施预防性用药。 (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上报与登记。(6)做好相关资料的保密工作。

推荐第8篇:季度院感分析反馈

2011年一季度医院感染病历监测资料反馈分析

监测统计结果反馈及分析

1、发病率监测本季度出院人数1536人,发生医院感染32例(32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0%,例次率2.0%。

2、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居前四位的为:胃肠道12例次(37.5%),下呼吸道8例次(25%),上呼吸道6例次(18.75%),泌尿道3例次(18%),表浅切口感染1例次(3.1%),其他2例次(6.2%)。

3、不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心内科11例次(34.3%),其次为肿瘤科7例次(21.8%),内分泌内科6例次(18.75%),呼吸内科5例次(15.6%),妇科2例次(6.2%),普外1例次(3.1%)。

4、各类疾病发生医院感染居前四位的为:循环系统11例次(34.3%),恶心肿瘤7例次(21.8%),内分泌6例次(18.75%)。

呼吸系统5例次(15.6%), 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范,不得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二重感染和耐药菌,并对耐药菌株进行检测。

2、呼吸道感染可能与吸痰及病人抵抗力减弱有关。上呼吸道感染纠其原因多与环境温度及人为因素有关,未发现区域集中及时间集中的感染迹象。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与吸痰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今后将加强护士的无菌观念,对相关科室进行培训并考核。

2011年二季度医院感染病历监测资料反馈分析

监测统计结果反馈及分析

1、发病率监测本季度出院人数1619人,发生医院感染46例(47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8%,例次率2..9%。

2、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居前四位的为:胃肠道22例次(46.8%),下呼吸道9例次(19.14%),上呼吸道6例次(12.7%),泌尿道5例次(10.6%),表浅切口感染1例次(2.1%),其他4例次(8.5%)。

3、不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心内科11例次(23.4%),其次为肿瘤科10例次(21.27%),内分泌内科9例次(19.14%),呼吸内科9例次(19.14%),妇科4例次(8.5%),普外4例次(8.5%)。

4、各类疾病发生医院感染居前四位的为:循环系统11例次(23.4%),恶心肿瘤10例次(21.27%),内分泌9例次(19.14%)。

呼吸系统9例次(19.14%), 整改措施:

1、内科危重及长期卧床的病人较多,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针对这一情况,反应到护理部,要求护士加强巡视,督促病人勤翻身拍背,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防止交叉感染,。

2、做好护士的手卫生工作,防止通过护士的手传播疾病。

3、联系临床科室,向主任汇报院感情况,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工作,防止滥用,以免产生各种耐药性。2011年三季度医院感染病历监测资料反馈分析

监测统计结果反馈及分析

1、发病率监测本季度出院人数1449人,发生医院感染41例(42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82%,例次率2.89%。

2、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居前四位的为:胃肠道14例次(33.3%),下呼吸道11例次(26.2%),泌尿道7例次(16.6%),其他7例次(16.6%)。

3、不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科室为:呼吸内科11例次(26.1%)心内科9例次(21.4%),其次为肿瘤科8例次(19.04%),内分泌内科8例次(19.04%),普外3例次(7.1%),妇科2例次(4.7%)。

4、各类疾病发生医院感染居前四位的为:呼吸系统11例次(26.1%),循环系统9例次(21.4%),恶心肿瘤8例次(19.04%),

内分泌8例次(19.04%)。

整改措施:

1、呼吸系统居首位的原因可能还是跟长期卧床病人的抵抗力较差有关,已向主任、护士长沟通,要加强病房空气的消毒工作,吸痰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先吸气道再吸鼻腔。同类病人放同一房间。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评估导尿管情况,尽早拔除导尿管,每日做好会阴护理工作。

2、恶心肿瘤病人白细胞低于正常者,要对其采取保护性隔离,并限制人员走动及探视。护理人员操作时应遵循无菌原则,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推荐第9篇:科室应有院感材料

科室应有院感材料

1、本科室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及措施

2、本科室季度、年院感管理工作计划、目标、总结

3、每季至少有一次自查自纠,整改措施,持续发展记录

4、每月有院感相关知识培训、考核 (2.3.4点可以与科室工作放在一起)

5、每月有环境生物学监测:每月至少要有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手卫生学监测 ; 每季都要有全部内容记录

6、紫外线灯管管理:每日有累计小时,消毒记录,每季有星光卡强度监测

7、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监测记录:每日( 戊二醛),每星期(含氯消毒剂)

8、有医疗废物交接记录

9、终末消毒记录

10、输血输液反应登记(留取标本记录、细菌培养结果)

11、院感病例登记

12、抗菌素使用相关登记

13、外科、手术室、妇产科:有器械清洗步骤

14、手术室:有无菌手术切口情况登记

15、供应室:高压灭菌相关监测登记

推荐第10篇:科室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肾内科2016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在医院领导及院感科的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2016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本科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季度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科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每月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的监测

含氯消毒剂:每天一次,应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进行快速简易测试。

戊二醛:每周一次,采用戊二醛浓度测试纸进行快速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4、、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积照射时间。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应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测试。

5、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由本科室临床医师填写报告卡,按规定的时限和途径上报院感科。

6、加强对呼吸道、导尿管相关尿路、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自查相关制度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3、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第11篇:科室院感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依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检查并督促及时整改。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室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院长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是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1、根据中层干部的变动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建设,今年给配备了一名新的院感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今年强化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管理力度,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每月进行科室自查及整改,及时发现并消除医院感染隐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4、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2013年医院先后安排医院感染管理科(4次)和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如手术室、血透室、检验科、供应室、内镜室等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0余次,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11次,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本岗位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要求

1、2013年对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4 次,培训内容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培训2次,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2次。

2、对来院实习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护人员岗位规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考试6次。

3、对保洁工人进行培训1次,培训内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及地面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

共计11次,7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了医院职工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做到人人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责任感。

三、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严格质量考核,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各科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预防措施及工作流程。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加强重点部门(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环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内镜诊疗操作等)的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努力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各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按照“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考核记录表”,每月进行自查、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对科室自查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对没有自查、整改的科室扣质控分。 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督导检查,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落实整改,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四、实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目标控制

按照《全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3年工作任务分解量 化指标》及《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3〕37号)》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目标完成较好,除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不达标外,其余均符合标准要求。2014 年仍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及督查力度,确保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达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监测,1-12月共抽查住院病人1693例,发生医院感染者73例,感染发病率4.4%(去年同期3.0%),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主要是1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病房通风不良导致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已指导护士长加强病房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将入院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尽可能隔离治疗,并要求护士长监督保洁工人对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工作。

(2)对所有出院病人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13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发病率1.5%;漏报2例,漏报率2.8%;使用呼吸机患者72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

管患者313例,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4例,感染率1.3%;中心静脉置管8例,发生静脉置管感染1例,感染率12.5%;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清洁切口136例,发生清洁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0.2%。

2、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株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监测, 1-12月共监测住院病人1693例,使用抗菌药物590例,使用率34.8%(去年同期34.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66例,构成比11.2%(去年同期16.8%),比去年同期下降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524,构成比88.8%(去年同期83.2%),比去年同期增加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347例,标本送检率66.2%(去年同期54.4%),比去年同期增加11.8%。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前瞻性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提高了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2)对所有出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13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使用抗菌药物1818例,使用率 38.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61例,构成比19.9%。治疗使用抗菌药物1457例,构成比8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884例,标本送检率60.7%;治疗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 707例,标本送检率61.1%。治疗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40例,标本送检率87%;均达到《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号)》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开展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发现多重耐药菌,检验科作为“危急值”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立即采取措施;检验科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督促临床科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季度检验科统计前六位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并作相关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各临床科室,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3年11月22日,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47例,当日出院患者12例,实查159人,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4例,感染发病率2.5%;抗菌药物使用43例,使用率27%;其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构成比

4.7%,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4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95.3%;联

合使用18例,一联25例,二联17例,三联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28例,送检率68.3%;

4、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2013年1-12月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例,手术切口感染率0.7%。i类切口136例, 抗菌药物使用3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22.1%;ii类切口251例,抗菌药物使用24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98.4%;iii类切口28例,抗菌药物使用2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六、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使用中消毒及每季度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科室整改。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按照规定对供应室、手术室使用的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做b-d试验;每月对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查采样做细菌学监测,严把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关,确保了灭菌后物品的无菌水平。

七、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 2013年6月及12月对医学装备科购进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液)进行鉴证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通知医学装备科,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复查均达标。防止因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消毒液)使用不规范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年度内医院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及消毒剂(液)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八、发挥消毒供应室职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资源,提高消毒、灭菌质量,2013年与护理部一起协调,将皮肤科、口腔科用后器械收归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保证了灭菌质量。

九、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运送及储存进行全程管理。对保洁人员进行了培训,每月深入科室指导检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及储存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加强了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管理,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顺篇2:2013年院感科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院感科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危害后,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院感科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从组织落实开始,加强灾后传染病症状监测及医院环境的消、杀、灭工作,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努力促进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现将本年度院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定期督导,着力提高传染病全员防控意识,确保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尤其是加强了重点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控力度,做到了报告率100%。

(一)传染病报告情况

全年(1-10月):共报乙、丙类传染病8种66例,无甲类传染病。其中乙类传染病有5种53例: 病原携带者22例、乙肝17例、肺结核10例、甲肝3例、菌痢1例;丙类传染病有2种9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手足口病4例;其他传染病1种4例:水痘4例;报告率100%。发病数排位依次为病原携带者、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甲肝、菌痢。病原携带者排在第一位,占了发

病总数的33.3%,比去年同期发病相比增加了14例。其次为乙肝,占了发病总数的25.7%,比去年同期发病相比增加了3例。

(二)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和督查考核。坚持每月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出入院登记本和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核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在收卡、审卡、网络直报时加强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报卡人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切实做到报告卡、登记本、网报、门诊日志、出院登记本等登记相一致。

(三)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

在医院领导组织协调下,迅速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设立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留观病房,及时组织人员学习《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检分诊处置流程并上墙;同时做好防控设施设备、防护用品、药械、药物等物资的储备。不定时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住院内科督促检查医务人员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实施情况,要求发现病例及时报告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做好档案记录。

(四)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加强我院发热、腹泻门诊就诊人员的监测,每日收集的信息在次日上午10:00前及时通过网络症状监测直报系统上报给县级疾控部门。

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

(一)质量控制

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与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细则,结合宝卫 发【2013】149号文件《关于开展医疗服务秩序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医疗质量,切实抓好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院感科坚持每月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检查内容,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防止医院感染在院内暴发。

(二)感染监测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目标性监测。全年监测住院和出院病历共356份,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病例7例,感染率为0.3%;手术总共782台次,其中住院354台次(外科手术179台次,妇产科175台次),ⅱ类以上手术的监测率为100%,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

2、开展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要求,下半年疾控中心对我院9个科室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13份,合格12份,合格率为92.3%。其中物体表面100%;医务人员手100%;使用中消毒液100%;灭菌物品及压力蒸汽灭菌器100.0%;污水处理系统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及时查找原因,并要求进行整改。

(三)加强管理,大灾之后防大疫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后,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消、杀、灭工作,

使用药物为二氯异氰尿酸钠速容泡腾片,使用浓度为1000mg/l水,每日消、杀、灭面积为10363㎡;同时加强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严防因管理不善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管理,从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具抓起,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全年职业暴露发生2例,本人未进行追踪监测。每年对后勤保洁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一次。

(五)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医疗废物暂存点负责收集管理除灵关片区以外的各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为此医院与泸州市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协议,院感科加大对暂存点管理人员和后勤保洁人员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储存管理的培训力度,使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医疗废物及时回收到暂存点,禁止倒卖医疗垃圾导致医疗垃圾的流失。医疗垃圾暂存点工作人员按协议要求及时与集中处置公司进行废物交接并做好记录,并做好消毒处理工作,院感科不定期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根据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配合科室做好胃镜室消毒管理工作。

三、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根据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

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全年集中培训了5次医院感染知识,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培训内容为: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医疗废物法制化管理、地震灾区预防性消毒、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地面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消毒药液与配制方法),清洁工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等。

2、为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和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根据需要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和常见传染病诊断的培训,共组织临床医护人员培训9次,清洁工和暂存点管理人员强化培训3次。院感专(兼)职人员参加市、县相关知识培训学习10次。

3、对新上岗的13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管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合格率为100%,合格后上岗。

4、全年共参加科室业务查房15次,科主任、护士长例会14次。针对院感质量考核情况,在例会上进行通报分析,要求科室进行整改 。

四、义诊宣传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 “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了“关爱妇女健康”义诊宣传活动;分别在10月、11月进行了“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医疗义诊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宣传资料;

五、积极参与医院建筑设计

1、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和线路的改建的设计。篇3:院感科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院感科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院感科上半年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质控、加强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及传染病漏报的发生。现将上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有计划、有自查、有督察、有检查、有总结。

在规定时间认真执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月自查传染病上报管理工作4次,每月督察医院内感染管理2次,每月月底进行主题年活动检查1次,并对1-5月份各类信息上报情况总结通报,有效地杜绝了院感病例及传染病病例漏报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学习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1.院感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积极掌握新发传染病诊断标准、防治知识及院感控制流程。 2.积极参加院外院感知识培训学习,6月13日带领全院11名院感监测员参加由xxx院感质控中心组织的院感学术年会,会上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关于《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部位院感诊断》、《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等知识的精彩内容。 3.积极组织院内院感预防与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院感知识方面重点加强了院感诊断、标准预防、多重耐药菌等知识进行培训学习;传染病管理方面重点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麻疹等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大家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及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三、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继续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 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指导临床,服务临床

积极主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工作,针对少数医生对院感诊断、传染病诊断概念不清问题,耐心督导各临床医师积极学习培训,掌握院感及传染病诊断的各项要求;指导医生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引导医生从思想上重视院感防控上报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积极做好每日一巡查工作,及时收集院感及传染病上报的各类卡片,谨防迟报漏报的发生。

五、加强院感、传染病管理及各类信息上报。院感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督查一次,每月对出院病例进行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筛查,1-5月份共筛查出院病例1752份。1-5月份全院共上报院感病例20例、传染病病例303例、死亡病例13例。查出院感迟报病例5份,传染病迟报病例10份,并将1-5月份传染病上报情况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各科室,采取补报措施有效杜绝了漏报情况的发生。针对自查、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通报,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对上半年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血透病例、农药中毒病例、食源性疾病病例、职业暴露上报数据汇总并通报。

六、进行院感监测工作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苗头,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散发率,及时发现并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上半年我科继续按照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进行院感日常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工作。依据相关标准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等日常监测,监测项目约200项次,对超标的个别项目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工作,对监测超标的项目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整改落实到位;积极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透析液监测工作,通过2013年对透析管道的有效整改,两次监测的所有项目结果均合格。

七、完成院感调查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根据xxx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4年xxx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文件精神,我科顺利完成了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现患率调查。

八、执行院感审核工作 上半年继续对医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采购及使用进行审核,确保产品合格,使用、保管规范。对医院新修住院大楼的血透中心、手术室、产房等部门履行审核职责,对这些特殊部门的设计、布局进行院感方面的建议,合理改进,尽可能使其符合相关标准。

七、加标准预防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原则,各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2、加强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使用中的吸氧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每日清洁消毒,更换无菌液,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3、落实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科室每月自测,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监测。各科室监测登记资料基本及时、准确, 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对策,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和医疗安全。每季度对各科室和重点院感部门的消毒隔离及监测工作有通报和整改意见。

4、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尤其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培训学习。

5、加强了手卫生宣传和管理,全体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抽查抽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洗手,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八、积极组织准备接受市卫监所和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上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管理检查,上半年共接受卫监所及市疾控中心的检查5次,对于检查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存在的问题、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污水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存在的问题积极上报医院领导,共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九、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上半年我院院感及传染病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对于好的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上半年存在的问题如下: 1.医院微生物室没有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分析,对医院感染的诊断以及耐药菌反馈存在一定的影响。

3.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欠规范。 4.督查时发现有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有时候分类不认真,卫生员有时候不使用专车专用运输容器运送,个人防护不注意。 5.手卫生以及标准预防还要加强执行力和督查。 6.传染病疫情报告还需加强管理,做到及时、准确无漏报。 7.还有一些硬件方面的不足,比如污水处理设施、手卫生设施、干手设备等;因为无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不合理,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欠缺等等。 8.手术室整体布局结构的不规范,流程不合理,器械清洗设施设备的欠缺等等,也阻碍了标准的执行。

对于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眼下新住院大楼即将投入使用,业务的增长迫切需要规范院感管理及传染病防控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总结经验,警钟长鸣,吸取前车之鉴,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把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院感科

2014年 6月 30 日篇4:2014年院感科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经常对病房、手术室、检验科、供应室等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对可能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院感制度。并进行了院感知识的培训及考试。

2、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每月有检查记录。

3、对全院进行了院感漏报率抽查,抽查病历240份。

4、以科室和医生为单位,每月对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了检查。

5、对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生素进行监测统计,增加了手术感染风险监测统计。

6、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7、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学习了洗手法,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规范了医院的拖帕清洗池,以颜色区分各种不同用房的拖帕清洗。

8、每月对病房、手术室、检验科及门诊治疗室等重要科室进行一次院感监测。检测项目有:空气、物表、台面、酒精、碘伏、工作人员手等。

9、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使其合格率达100%。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14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病房等重点科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157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98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17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19份,酒精采样培养5份,碘伏采样培养6份,碘酊采样培养2份,高压灭菌物品采样培养9份,手消毒液采样培养1份。合格率98.09%。之后院感办对不合格的3份采样培养进行了原因分析、反馈及整改,对不合格的3份重新做了采样培养,合格率为100%。

10、落实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要求,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等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1、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医院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规定,要求回收人员与临床医技科室严格交接、双方签字,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装好后密闭转运。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为医疗废物转

运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避免医疗废物流失,确保医疗安全。医院污水每日进行余氯监测,并增加了ph值监测,确保医院污水达到处理标准。

12、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对医院二次供水水箱进行了清洗、消毒、抽检,各项指标均合格。水箱巡查人员按规定进行了体检。

二、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需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索证把关,确保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并且杜绝重复使用。

2、、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的院感监测,如:手术室、病房、检验室等科室。

3、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测工作需更细化、更深层次,降低医院感染率。

4、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待加强。

5、小部分工作人员对感染性医疗废物与损伤性医疗废物、生活垃圾与感染性医疗垃圾分类不清,需加强学习院感知识。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 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3、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4、全员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使用医用垃圾袋及利器盒。

院感科 2014年12月3日篇5:2014年院感科半年工作总结 2014年院感科半年工作总结

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医务科、护理部的大力协助下,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制度、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现结合实际,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院感质量管理

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本年度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更新;进一步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明确了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职责。日常工作中,在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并常规进行督导、检查,严防医院感染爆发的发生。

二、教育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于2014年4月14日至4月18日参加了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软、硬试内镜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5月27日至5月31日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监测高级培训班并取得相应管理岗位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提高了管理专职人员自身素质,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与2014年1月17日对全院职工进行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 4月24日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消毒隔离、手卫生知识、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3.于2014年3月17日、4月23日对新进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三、监测 1.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了院感采样监测,尤其是对手术室、供应室、icu等重点科室,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每月全面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及消毒液等,对不合格部门、科室查找原因,择期再进行相关监测。 1—6月接受县疾控中心对我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抽样监测2次,包括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抽样监测,合格率100%。压力蒸汽灭菌容器监测灭菌合格率100%。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科室。 2.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5月全院出院总人数7640人,医院感染病例44例,漏报自查出院病历771份,漏报11例,感染率0.72%,漏报率20%。 3.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1月起在全院开展为期半年的i类切口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1-6月i类切口感染率0%。

四、医疗废物管理 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医疗废物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医疗废物不流失。医疗废物全部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理。

五、抗菌药物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于2月27日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培训;每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药物使用量排序通报,应用感染管理信息与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六、传染病管理 1—6月份传染病网络直报73人,每季度对传染病病例的种类及流行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有一个真实而详细的反馈。每月对内、外、妇、儿及相关门诊科室的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抽查,无漏报、瞒报或迟报传染病。

七、存在的不足 1.个别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须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制度的落实与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个别科室医院感染漏报率高,须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及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第12篇:重点科室院感管理

重 点 科 室 院 感 管 理

门诊部、急诊科院感管理制度

1、急诊室,儿科门诊应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并设立预诊台,由有经验的护士举行分预诊,门诊部应设巡诊护士,负责作好预检,发现可疑病患者,应指导病人去有关科室就诊。

2、室内保持整洁,工作有序、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有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明显标志。

3、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并有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摆放有序,有每日每周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4、室内每日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一次。有使用时间登记,监测记录。

5、各种无菌技术操作要正规,注射器、头皮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形称重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6、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能超过24小时。

7、碘酒、酒精瓶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镊子罐使用时应注明使用时间,4小时更换,常用无菌敷料罐内的灭菌物品一次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病人留观后,住院、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要认真做好终未消毒。留观病人的枕芯、棉絮、床垫用床单元消毒机进行消毒后待用。

9、静脉注射用的止血带一用一更换,用完泡入消毒液内。氧气湿化瓶和皮管吸痰器及胃肠减压皮管每个病人用后清洁消毒处理,并更换己消毒皮管备用。

肠道门诊院感管理制度

1.一般隔离要求

①肠道门诊为一般门诊与其它建筑物应保持一定距离或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肠道门诊应设有专门的出人口,遇有可疑者,立即隔离。

②肠道门诊诊室定期消毒,作好消毒登记。

③肠道门诊应设立隔离观察室,以便收治需要隔离观察的病员。

④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下水道。

⑤工作人员进肠道门诊前,必须穿工作服,接触肠道传染病人时必须穿隔离衣、工作帽和口罩,条件许可时应穿特殊胶鞋,但不能穿出肠道门诊,接触病员后应洗手。

2.肠道门诊防止交叉感染

①肠道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②肠道门诊或急诊室发现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消毒,并送转院。

③传染病员离开或死亡,室内床单等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

④传染病流行时,应设检疫岗,对就诊病人需经初查后,才挂号,可疑者隔离处理。

⑤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发热预检室院感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日用紫外线灯对各室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2、每日对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消毒,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消毒,卫生间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扫或喷洒、消毒。

3、医护与保洁人员应当穿保护性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脱掉手套后应洗手消毒,用后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放置在专用容器内消毒后送特垃圾处置。

4、医生诊断或治疗每位病人后须更换手套,洗手并消毒。

5、卫生工具专用,专池消毒洗涤。

6、侯诊病人及陪伴应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交谈。

7、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区分污染区(非限制区)、办公区、清洁区(半限制区)、无菌区(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菌物品专室或专柜存放,标记明确,有消毒日期和有效日期,按时间顺序固定排列。备用刀片、剪刀等器械可采用小包装高压灭菌。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三)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高压蒸汽灭菌,一用一灭菌。

(四)麻醉机每次手术前由麻醉人员负责安装,调试、登记,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一次性麻醉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术后麻醉机表面、麻醉用器具、袖带、听诊器、回收镇痛泵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擦拭不同单元的物品时应及时更换消毒巾。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扫。手术室每日常规清洁消毒物体表面2次,连台手术之间应对水平面物体表面清洁,未经保洁不能连台手术,手术造成污染后随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污染布类和清洁布类应分开放置。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纪录,保存备查。

(六)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七)手术室用专用对接车接送病人,车辆每天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随时消毒。

(八)空调送风口每日清洗表面,过滤网每周冲洗1-2次。各种过滤器根据手术使用次数和时间的不同设定清洗时间。

(九)损伤性医疗废物(刀片、缝针等)直接投入利器盒,其他医疗废物须置黄色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十)感染手术间应用于感染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须使用一次性敷料,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参加手术人员须加穿一次性隔离衣、戴双层手套、专用手术鞋,手术器械用后置密闭容器直接送清洗消毒,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双层黄色包装袋严密封扎,禁止参观感染手术。

(十)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控制人员流动: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活动,.尤其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

2、医护人员做好呼吸道隔离,有呼吸道感染者一律不得参与手术或护理病人。

3、限制手术台上翻动患者: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有必要翻动患者盖单时尽量轻柔,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手术区。

4、手术间的门户管理: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走廊的门户。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5、洁污控制: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两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式消毒,包括湿拭地面。

产房院感管理制度

一、产房应包括待产室和分娩室两部分。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产前病房和母婴同室病区相临近,便于管理。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各区有明显标志。产房内不得挂窗帘。分娩室内不得放置与分娩无关的物品。

二、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专用衣裤、鞋、帽,不佩戴戒指及带坠耳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产房每日一次2小时常规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好监测记录。产房接产后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接产所需器械应行高压灭菌,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日期。

五、辐射台、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六、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污染时,立即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浓度≥500mg/L)。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产房专用的拖鞋,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七、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处理。

八、接生和手术中的预防措施

1、接生或手术前,应严格刷手及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尤其要杜绝不刷手接生。手套被刺破及处理脐带和缝合伤口前,应更换新的无菌手套。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防止弄湿手术衣及无菌布单。

3、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经巡回护士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日期和灭菌指示带。

4、只有穿着无菌手术服装者才能接触手术台和无菌区域,其他人员必须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不可越过接产手术台传递器物,台上的物品不可越出台边。

5、助产用的器械应视为是相对污染的,必须与处理脐带的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6、处理脐带前必须用消毒液纱球擦手;缝合侧切伤口前应更换无菌手套;脐带残端消毒后应用2%碘酒烧灼,以预防感染。

7、台上剪刀、针头等锐器应远离新生儿,或用治疗巾覆盖,防止误伤新生儿。

8、羊水有臭味或疑有宫腔内感染时,应立即留取羊水培养,以便决定产后或术后抗生素的运用。

9、手术或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

10、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消毒或灭菌。

11、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一经打开,无论是否使用,均必须重新送洗并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旦开启,若未用完,也应视为已污染。

12、废弃的缝针,刀片等锐器,须放置于锐器盒内,达2/3量时即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3、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用完后应尽快消毒、清洗、消毒。

14、使用后的器具,应用流动水冲洗,擦干后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再清洗、打包、灭菌。

15、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后的干燥持物钳,并保存在灭菌后的干燥镊子罐内。每台手术或每次接生使用一套无菌器械及无菌持物钳(镊)罐。

16、氧气湿化瓶应每次使用前才加入蒸馏水,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备用。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夏天1周,冬天2周)使用。产包一经打开,超过4小时未用即视为已污染。

母婴同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各项规程。

二、患者安置的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三、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它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中止授乳及母婴同室,以防止感染扩散。

四、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五、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任何人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杜绝借手传播疾病,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六、母婴同室每天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及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至少20min。注意产妇及新生儿的保暖,防止感冒,每日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二次,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七、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病员出院后枕芯、棉褥、床垫用床旁消毒机进行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八、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九、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体温计、输液网套、压脉带、氧气湿化瓶及导管,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一次性盆子、便器固定使用,定期消毒,用后先浸泡消毒后毁形,再送入特种医用垃圾桶内。

十、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一、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二、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运,感染性废物置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三、新生儿的感染管理 (一)设施基本要求

1、洗手用的水龙头不可缠裹纱布,以防细菌滋生。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干燥。擦手用的毛巾应为灭过菌的小毛巾或纸巾(不能采用共用巾)。洗手池经常保持光洁,每日至少洗刷、消毒一次。

2、新生儿室应有淋浴设备。淋浴用具应每人一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浴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相对湿度不超过70%,以防止细菌繁殖,加温40-45℃。浴巾应灭菌后使用。

3、各种器械、用具固定专用,非特殊情况不得外借。如若外借,归还后应经消毒或灭菌后再使用。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柜内,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人员管理及卫生环境要求

1、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胸透、咽培养、大小便培养、HBV标记物等。

2、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非必要的个人用物不应带进新生儿室。

3、工作人员在做各种操作前均应洗手。洗过的手要用无菌巾或纸巾擦干,必要时可进行手的消毒。操作时的工作程序是:先行无菌操作,后行污染操作;先护理正常新生儿,后护理隔离新生儿。

4、非婴儿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本室人员应着本室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离开时应脱去专用着装。

5、严格执行各项消毒制度和卫生制度,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室内要求达到环境清洁,无卫生死角,保持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消毒。卫生清扫工具必须固定专用,用后经洗净、消毒。

6、室内的水池、水龙头等有水的场所,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7、新生儿出院后,对其床单应做好终末消毒,换下的布类、浴巾等不得随意扔弃,必须装入专用污衣袋内,送洗衣房清洗,并经消毒后方可重新使用;必要时进行灭菌处理。

高危新生儿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入室前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15秒,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非必要的个人用物不带进高危新生儿室。

二、非本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本室人员应着本室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离开时应脱去专用着装、操作时的工作程序是:先行无菌操作,后行污染操作;先护理正常新生儿,后护理隔离新生儿。

三、高危新生儿室原则上不准家属进入,即在探视时间也只允许父母中一人探视,并必须经认真洗手、穿隔离衣后才能入室,必要时戴口罩。感染流行期间严禁探视。

四、认真执行各项消毒和卫生制度,每日必须做好常规清洁卫生工作,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室内要求达到环境清洁、无卫生死角,保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消毒一次。卫生清扫工具必须固定专用,一用一清洗、消毒。

五、室内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和固定装置等直接接触新生儿的部分,都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或擦拭后方可使用。室内的水池、水龙头等有水的场所,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应每天用后消毒,更换湿化液、听诊器等诊疗器具应固定专用,用后进行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表一用一消毒。

六、隔离新生儿的各种用具,必须先经严格的浸泡消毒、洗刷,再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方可重复使用。

七、每次直接接触或护理隔离患儿或某一个腹泻患儿时,必须带一次性手套,或一用一消毒,不能戴同一手套同时护理几个腹泻患儿。

妇科、产科、儿科病房院感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衣帽整洁,不佩带耳环、戒指、首饰等,穿软底工作鞋。

2、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各种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治疗室每天通风换气.用≥500mg/L氯制剂擦拭物品及拖地,紫外线或动态消毒机空气消毒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周一次大扫除。

4、晨扫床及抹床头柜均按“一床一巾”进行,毛巾用≥500mg/L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凉干备用。

5、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换下脏被服不得随地乱丢,应放人污物袋,不在病室内清点。

6、有严重感染及危重病人。应安置在单人病室,病室要事先消毒。

7、传染病人未转院前应严格隔离,病人用物和病室每天要认真消毒,出院或转院后认真做好终未消毒。

8、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物品,均应严格消毒灭菌,敷料要严格按特殊垃圾处理。

9、病人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导管和引流管,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架,用后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

10、病房备用各种无菌包应随时检查,杜绝过期包。无菌和污染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

11、使用一次性大小便器,每次用后放入≥500mg/L氯制剂溶液内,浸泡30分钟后毁形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2、病人出院后棉絮、床垫、枕心等物品用床旁消毒机进行消毒后待用。

13、静脉注射用的止血带一用一更换,用完泡入≥500mg/L氯制剂溶液内消毒清洗后干式保存。

14、氧气湿化瓶和皮管用≥500mg/L氯制剂浸泡消毒后清洗干式保存。

15、遇有传染病或感染情况.要立即报感染管理办公室。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

院感管理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点放置。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过期)日期,凡消毒物品开包超过24小时应重新处理灭菌。

三、每日工作结束后,工作室、注射处置台必须作清洁消毒处理,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清洁工作应实行湿式打扫,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

四、各种直接检查病人的诊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各种注射用具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五、室内每日用动态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1次。

六、对发热、腹泻专科门诊等传染病人的治疗、注射,各种检查等,应与普通门诊病员分开,严格消毒。

七、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八、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药液不得超过两小时。

九、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启用时间。

十、碘伏、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及灭菌2次。

一、无菌持物钳、瓶灭菌后干式保存,使用4小时更换。

十二、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十三、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送特殊垃圾桶。

内镜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2-10分钟。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抢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5、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温度和时间按内镜说明书。

6、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戌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7、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

8、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灭菌的消毒液,内镜及附件,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9、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10、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做好记录。

11、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12、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录。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情况、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三、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钻针、根管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按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做到一人一套,对需反复使用的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器,印模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五、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六、口腔门诊患者,在检查前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洗必泰漱口。

七、治疗室地面,工作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拖地面,当地面明显被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

八、每日中午工作结束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用后一次性用品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毁形丢特殊垃圾箱。

九、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上述消毒液擦试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和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检验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四、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或灭菌;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六、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七、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九、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供应室院感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室内保持清洁整齐。

一、各工作间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地面用湿拖布擦洗每日2次,拖布严格按三区专用,各工作台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二、无菌物品存放间每日用动态消毒机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

三、清洁物与污染物、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传染和特殊感染用后物先消毒后清洗。

四、回收的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分钟,然后进行常规清洗、高压灭菌消毒。

五、灭菌器每日消毒完后外壳用清水擦拭,作到无尘。

激光室、荧光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衣帽整洁,进行各项妇科检查或治疗前应先用肥皂水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并戴一次性手套。

二、妇科检查治疗使用一次性臀垫,做到一人一巾一换。

三、窥阴器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打包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治疗室地面,工作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和拖地面,当地面明显被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

五、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

六、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用上述消毒液擦试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B超室院感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每天湿式拖地2次。

2、每天换床单1次,传染病人及时更换。

3、探头每天用中性肥皂水及清水清洗一次,用75%酒精擦一次。

4、腹部探头每人使用塑料薄胶套1个,阴氏B超阴道探头用优质安全套每人1个,一人换一张消毒臀垫,防止交叉感染。

洗浆房院感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路线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二、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

三、不得在病房清点污、脏被服,应直接放置污衣袋内运送洗衣房统一处理。浸有血液和体液的布类应置于防水袋内封闭运送。

四、各类衣服应分类清洗。

1、工作人员工作服必须与病人衣、被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

2、一般衣被用1%洗涤溶液溶于70℃以上温度在洗衣机内洗25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

3、感染病人衣服必须用70℃含有效氯500mg/L的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烈性传染病人的衣服应先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或烧毁。

4、有明显血、脓、便污染的衣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同物洗净,将该洗涤液煮沸消毒,再按传染性衣服洗涤消毒。

5、洗衣机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被后,应用90℃以上的热水或消毒剂消毒。

第13篇:院感检查小结

2016年院感质量综合检查小结

根据彰武县卫生局要求,按照《辽宁省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质控标准》2016年12月14日,四院院感办对妇幼保健院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

存在问题

1、目标性监测有关记录不完整。

2、口腔科护士对84消毒液浓度与配置方法不了解。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

3、处置室仍用胶布作为标签使用。

优点:

1、妇科儿科护士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手卫生依从性强。

2、护士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概念,治疗室分区明确。

3、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明确。

4、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5、各项院感台帐记录准确完整。

2016年12月16日 彰武第四人民医院

第14篇:院感培训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小结

今年我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计划任务基本上已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一、医生组培训:今年我们以医院感染诊断,职业防护为重点,以培训后考核情况看,对医院感染诊断的认识和了解有所提高。特别是院内感染的暴发和流行的概念能一改过去的模糊概念,到现在每个临床医生能对此定义有一定的理论概念。其他的临床医师对导管评估也有所进行,评估率升高。

二、护士:从日常考核和执行情况看,新护士对院感知识了解和熟悉程度较浅薄,所以考核得分普遍较低,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院感人员除了向有关负责人反映,要求各病区加强院感知识的强化练习,平时我们院感科抽查时,给予口头提问回答。

三、工勤人员:今年我们重点以消毒隔离、废物管理、职业防护为重点,从培训情况看,工勤人员对院感知识培训较重视,出勤率最高,几乎无缺勤,考核情况也较好。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小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16年1月6日14:30时在医院会议室举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职业风险与防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院医务人员全部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全院职工掌握了相关知识,尤其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深刻体会到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对个人、医院、患者、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真正树立“我的安全我负责;病人的安全我有责;医院的安全我尽责”的大局意识,

为我院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训后,按要求掌握所有的知识,并组织进行了考试,全院医务人员考试合格,并在以后的质量督查中随机抽答。

第15篇:院感自查小结

卫生院院内感染工作自查小结

根据县卫生局《关于做好院内感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现将元月份工作自查小结如下:

一、自查内容:

院内感染小组对全院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包括各项制度及落实情况,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及医疗安全管理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成立了原料感染委员会,责成专人负责,明确分工。

2.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

3.全院医护人员每季度参加一次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二、发现问题

1.各科室环境卫生较差。

2.紫外线登记不全

三、整改措施

限及时整改

第16篇:临床科室院感台账目录

临床科室院感台账目录

第一部分:制度与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三级网络组成及职责

2、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4、感控护士职责

5、消毒灭菌制度

6、感染监测制度

7、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8、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9、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医疗污水排放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奖惩制度 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感控制度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本科室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输血管理:

(1) 控制输血感染方案

(2) 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 (3) 报废血液登记表

(4) 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5) 输血后感染疾病登记表 (6)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7) 输血不良反应流程图

(8) 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播疾病时随访流程 (9) 输血后感染疾病随访表 第二部分:计划、总结、质控(PDCA循环)

1、本科室上年度总结

2、本科室本年度计划

3、院感持续质量改进(院感科及科室自查) 第三部分:院感应急预案、传染病、手卫生 应急预案: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a、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图 b、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c、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d、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e、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f、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g、工作人员病原体职业暴露报告卡 (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

(5)虹桥医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妇产科病区及输液室掌握) 传染病:

1、传染病防治法

2、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3、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4、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输液室、导医、医生)

5、肠道门诊病人预检分诊制度(输液室、导医、医生)

6、传染病临床异常诊断信息快速反应临床

7、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

8、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流程

9、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0、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12、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总则

13、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输液室、医生)

14、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输液室、医生)

15、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输液室、医生)

16、传染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手卫生:

1、手卫生管理制度和实施规范

2、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

3、手卫生设备及手卫生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第四部分:医疗废物

1、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医疗废物的各种管理制度

a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b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制度 c医疗废物内部运送工作制度 d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 e 医疗废物贮存制度

f医疗废物执业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g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制度

h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发生事故报告制度 i医疗废物奖惩制度 j医疗废物管理要求

4、医疗废物各级人员职责

5、医疗废物的分类

6、医疗废物运送流程图

7、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处理预案

8、医疗污水排放管理制度

9、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第五部分:科内院感培训计划、考核(包括科室监测计划)每次培训附有通知、总结、签名、照片、整改。

第17篇:科室院感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院感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受检科室:

时间:

总分:

项目

检查标准

分值

考核细则

扣分

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小组、小组职责,建立科室院感管理文档

10分

查看资料、组织、制度,未建立文档扣5分,资料不全扣3分,无记录、改进措施各扣1分。

2.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抽查院感知识

3.消毒效果监测报告整洁、齐全

4.定期进行院感管理质量分析,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记录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30分

实地查看,一项不合格扣2分

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液棉球现用现泡,无菌持物钳戊二醛浸泡消毒,每周更换一次

3.药物现用现配,注射器中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4.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一经打开在7天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5.进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在治疗台前、处理无菌物品、加药、注射等操作时戴口罩,进行无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6.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品需入橱内或带盖容器中,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1.治疗室、换药室紫外线灯消毒,记录规范;紫外线灯管清洁,每周用95%酒精擦拭并记录,各项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监测有记录

20分

实地查看,查看记录,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2.压脉带、湿化瓶、体温计、吸引瓶等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用品的消毒有登记

3.冰箱清洁定时除霜,无过期、污染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4.病人被服清洁无污迹,按要求进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脏被服禁止放在病房走廊上

5.

拖把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

1.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

20分

实地查看,查看记录,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2.传染性废物双层垃圾袋包装,并注明“传染性”字样

3.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样等,按时上交

4.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生活垃圾不得混入医疗废物

5.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毁形、消毒,每日移交有登记

1.工作人员了解标准防护的主要职责

10分

实地查看,提问,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抽查一人洗手,一步不合要求扣1分

2.工作人员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掌握洗手指征,执行七步洗手法

4职业暴露的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理.

消毒

效果

监测

1.

各项监测达标:空气监测、物体表面监测、医务人员手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等

2.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年2次

10分

查看报告,记录,每项占2分

3.

4.

5.

6.

7.

8.

9.

第18篇:科室院感监控自查总结

2015年第一季度科室院感监控自查总结

2015年2月,院感办联合护理部对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有手卫生、无菌原则、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医疗废物等管理。按《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进行打分。现将本季度情况总结如下:

存在问题

1、无菌原则:牙科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妇科无菌物品标识不清。骨伤科、针灸科、五官科无菌槽无标启用日期,无菌药液及消毒剂未注明启用日期。门诊治疗室一次性吸痰管过期。

2、消毒隔离方面: 内儿科、门诊治疗室氧气湿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单独包装。

3、标准预防方面: 牙科室一次性锐器用后未及时入利器合。

4、医疗废物方面:门诊治疗室登记本无废物交接时间。

二、改进措施

1、强调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应加强对科室感染管理质量的督查、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每项记录的登记工作;

2、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确保工作整改到位。

3、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监管,对质控工作随时督查、督导。对感染质量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督查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整改到位。

三、追踪:上述存在问题已整改落实。

2015年第二季度科室院感监控自查总结

2015年6月3日,院感办联合护理部按《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对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有手卫生、无菌原则、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医疗废物等管理。现将本季度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无菌原则:、肛肠科、针灸科敷料槽、棉球无标启用日期,消毒剂未注明启用日期。检验科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标识不清楚。肛肠科肛漏包过期。

2、消毒隔离方面: 骨伤科氧气湿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内儿科姚映勤紫外线消毒漏登。

3、标准预防方面: 针灸科一次性锐器用后未及时入利器合。

4、医疗废物方面:肛肠科医疗垃圾混放,检验科医疗废物未分类放置,废物交接未及时登记,垃圾桶脏、未及时清洁消毒。门诊治疗室废物交接不规范

二、改进措施

1、督促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加强管理,各科室加强对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做到人人掌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整顿,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跟进,各科负责人应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3、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监管,对质控工作随时督查、督导。对感染质量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督查的力度,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追踪:经对上述问题回访检查结果大部分己整改落实。

2015.6.15

2015年第三季度科室院感监控自查总结

2015年9月,院感办朕合护理部按《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对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本季度情况总结如下:

二、存在问题

1、无菌原则:五官科无菌槽无标启用日期,妇科无菌药液及消毒剂未注明启用日期。门诊治疗室茂康碘过期,检验科小棉签无启用日期。

2、消毒隔离方面: 内儿科干燥湿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单独包装,肛肠科肛窥槽、敷料槽超过24小时未更换,干燥泡筒启用后超过4小时。骨伤科罗玉婷紫外线登记漏登记。

3、医疗废物方面:骨伤科登记本无废物交接时间未按要求填写,先签名。

二、改进措施

1、召开各临床科室及护士长会议,通报各科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强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每项记录的登记工作;

2、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监管,对质控工作随时督查、督导。对感染质量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督查的力度。保证医疗安全。

三、追踪:上述问题已整改落实。

2015.9.25 2015年第四季度科室院感监控自查总结

2015年12月,院感办朕合护理部按《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对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本季度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无菌原则:门诊治疗室、内儿科、手术室、检验科小棉签无启用日期。手术室酒精启用日期无。

2、消毒隔离方面: 骨伤科干燥湿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未单独包装。

3、医疗废物方面:妇科、肛肠科医疗垃圾混有生活垃圾,门诊治疗室交接登记不规范。

二、改进措施

1、通报各临床科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强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每项记录的登记工作;

2、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各科自查原因,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护士长及临床科室负责人要加强对本科人员的监督,对质控工作随时督查、督导。

三、追踪:上述问题已整改落实。

2015-12-15

第19篇:.09月院感自查小结

2011年第三季度医院感染管理院内自查小结

根据医院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我院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已印发给各科室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定期在院内(包括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自查,现将本周检查情况小结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各科室都积极配合院感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已作出本科室院感小组人员的分工及院感小组工作计划。

2、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与操作规程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各科室的治疗室比较清洁整齐。人流室相对扎乱,已要求在岗护士每天认真搞好人流室的卫生工作,现以改进。

(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液棉球现用现泡。

各科的无菌棉签都有标明开启日期。

(3)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一经打开在7天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各科室的酒精、碘伏瓶都标注了消毒日期。日期标注统一标注为3天。

(4)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产房、手术室医务人员通道已配备医务人员专用清洁拖鞋、参观衣、口罩、帽子,并要求进入产房、手术室的医务人员换衣换鞋戴口罩帽子进入,其它医务人员在取得护士长同意的情况下换衣换鞋戴口

1 罩帽子进入;待产室物品放置整齐;孕妇进入产房通道鞋柜有备用拖鞋并要求产妇进入换鞋;并已配备相应浸泡拖鞋的桶,穿过的拖鞋能及时浸泡消毒。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治疗室、治疗车有速干手消毒剂,落实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制度。

每台治疗车已放置速干洗手液,严格落实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制度。

4、标准防护

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即入利器盒。

各科已改用一次性锐器盒(纸箱),并贴了医疗废物标签。

5、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中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使用中戊二醛灭菌剂每周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监测不达标及时更换消毒液,并有记录。

全科医疗部印发了《含氯消毒剂消毒监测记录》和《戊二醛消毒剂监测记录》至各科,各科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消毒剂已按要求实施监测并记录。

萝岗区联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20篇:二季度院感检查小结

2012年二季度院感质量综合检查小结

根据毕节市中医院《2012年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2012年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相关要求,2012年6月27日-29日,院感办对医院16个临床科室进行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检查,总结如下:

一、检查结果(见《2012年第二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管理

1、胃镜室、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有关医院感

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不完整。

2、个别科室氧气筒未标识“满”或“空”。

(二)环境管理

由于场地有限,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不合理,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三)消毒隔离

1、部份科室未注明消毒剂名称,个别科室消毒剂未完全浸没医疗器械。

2、个别科室使用中戊二醛、“8.4”液浓度监测不合格。

3、个别科室拖把无标识,未分区使用。

4、个别科室皮试液、输液用药配制放置时间超过2小

1时。

5、个别科室无菌溶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四)标准预防

1、部份科室护理人员标准预防执行不规范,口罩未完全遮盖口、鼻。

2、部份科室未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七步洗手不规范,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掌握七步洗手方法。

(五)医疗废物管理

个别科室医疗垃圾未分类、锐利类医疗垃圾未放入利器盒。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力度。

3、进一步加强院感科对各临床科室院感工作的督导。

附:

1、《2012年第二季度院感检查汇总表》

2、《2012年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院感检查存在问题》

院感科

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日

《科室院感季度小结范文.doc》
科室院感季度小结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