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唱山歌》教学设计

2020-03-02 10:0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唱山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模仿等方法学习这首歌曲。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并能够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那里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女歌手,她的名字叫刘三姐。刘三姐因为歌声动人,被称为广西壮族的歌仙,今天让我们随音乐《唱山歌》一起走进桂林,一起去听一听刘三姐的歌声。

(二)学唱歌曲、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的,情绪委婉。 2.复听歌曲并设问: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介绍歌曲背景。

这首歌曲是一首传统的壮族民歌,后来被电影《刘三姐》用作插曲,主要讲述的是刘三姐用歌声同财主斗争的故事。壮族歌曲的特点是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旋律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可以分为几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第一句为前两行,后三行是第二句。

4.学唱歌曲,教师弹琴范唱第一句学生跟唱第一句曲谱。 5.朗读歌词后填词演唱,教师纠正一字多音的演唱方式,并练习。 6.学唱歌曲,教师弹琴范唱第二句,学生跟琴演唱第二句曲谱。 7.填词演唱,并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方式。 8.完整的演唱歌曲。

大家唱得非常好!老师仿佛被同学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1.教师展示广西地图指出壮族人口分布区域,介绍壮族。同时展示漓江风光、阳朔风光、壮族服饰、民居、壮族歌舞等相关图片,引发民族自豪之情。

2.从歌曲中感受到壮族人民有什么特点?(爱唱歌、歌多、乐观、坚强、勇敢)从歌曲中,你们感受到壮族人民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群山环绕,河流弯曲的山水之间。) (四)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中的一首,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壮族以及我国其它民族的民歌!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四、板书设计

来源:上海教育人才网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语文《口技》教学设计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唱山歌教学设计

唱山歌教学设计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音乐《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美术《游春图》教学设计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青花瓷》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牧歌》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同位素》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唱山歌》教学设计.doc》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唱山歌》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