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新生寄语

2020-03-02 07:33: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校长的新生寄语

大学校长,是大学之精神,是学界之楷模,是大学人才的个性化张扬与传承。 人类自从有大学存在,就有大学校长的思想和文化传承。大学校长的寄语是一种时代精神与

社会价值观,成为关于大学理念与风骨的隽永之言。

首篇 大学生的宁静之心

古代学者对大学生的期待,体现了历史文化价值观。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言曰,“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大学是纷杂世间一方知识的净土,学子们身处象牙塔虽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应多读读“圣贤书”,守住内心宁静。

蔡元培先生就曾对北大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提出关乎为学、为人,关乎为国家、为社会的期望。

他说大学生要有担当:“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

向新生说“只有看淡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他的嘱托,“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为始,希望大家志存高远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行的培养和内在品格的塑造,不被眼前的名利虚妄所蒙蔽,守护内心的净土,在不断修身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实现人生价值。”

复旦大学校长在与新生分享他做学生的经历中,提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2012年的开学典礼上,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提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赵校长对大学新生的嘱托恰与之相契合。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对大学新生也有相同的期望

他说:“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帮助你们激发好奇心、启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才能促使你们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着你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

责、对社会负责。” 他希望学生能够实事求是,遇事不跟风,不盲从,不依附他

人和权威。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用“宁静之心”“赤子之心”“担当之

大学不变的宁静与追求。心”关注着新生的内心世界,把“远离浮躁喧嚣,浸淫中外经典”作为寄语,展露着

综上所述,大学校长寄语将带领大学生一起坚守精神的沃土,让大学保存纯粹,为社会注入宁静与理想之力量。

第二篇 担当之精神

1932年,烽火频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就曾用

“大学不要因自己环境之舒适,而忘怀园外的情形。在中国今日状况之下,除安心读书外,还要时时注意到国家的危难”劝诫新生。

翻开南开大学2014年新生录取通知书,

龚克校长的寄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是南开文化的内核,是南开人终生恪守与践行的信仰„„惟‘公能’兼济且秉‘公’尽‘能’,方为真正之南开人,但南开人的‘功成名就’从来就不为‘垂史册’,只因‘传遗志’。一代代南开人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个民族的脊梁和基石,惟怀此抱负且矢志不移,方为真正之南开人。”

的确,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固然无可厚非,但若满心只存“小我”,甚而不惜损人利己,这样的大学生即便是针对社会需求把自己打造成“精英”,也不会是社会所需要。大学不能苛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做大事,但心中必存大志。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学典礼上说,“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社会的良心和成才的摇篮。。。。,这实在关乎大学的责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先贤口中的“大学”是指“大人之学”,是指不拘于物、不拘于己、不拘于时的“大学问”。

我们如今的最高学府自然也要教“大人之学”,不为一己之私,心胸广大,为社会带来风气的变革,成为国家的铮铮风骨。 培养优秀学子、建设一流大学、推动社会进步的步伐,这是一校之长的责任。而新生寄语中的深思与期盼,正折射出一校之长的担当、品格与风骨。

第三篇独立思考

清华大学校长的新生致辞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郑有良的期望

结语

校训

新生入学校长寄语

北大校长新生寄语

校长新生寄语集锦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新生寄语

《校长新生寄语.doc》
校长新生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