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论文

2020-03-04 01:5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思修课总结

班级:电子商务131 学号:1307130110 姓名:马超 电话:15777100748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那么,既然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就应该让自己做出改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应有的法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于是,在这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我学习到了这些方面的知识,也领悟到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在此,对这一学期的思修课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西大的思修课很特别,对不同的专题分由不同专业的老师来上课。老师们的学科背景不同,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讲课的方法和切入点也就各不相同。于是,这些不同的思想在我们脑海中会聚相融,最终我们学到的,就既有对人生、理想和道德的哲思,又有对法律、社会和国家的理性思考。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都很精彩,都充满了人生哲理。可惜本人文笔一般,不能一一娓娓道来,下面,就仅对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几方面做一些简单粗浅的个人学习总结。

一: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这一章是胡玲老师上的。在我看来,胡老师不仅讲课专业,而且非常有个性。她学哲学出身,对人生和价值的看法独特而到位,引导我们思考人生,创造价值。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每个人的社会身份、生活经历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有所差异。我们努力思考这些问题,就是为了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那什么才是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呢?伟大先贤马克思运用变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胡玲老师的讲解,就从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开始。在课堂和书本中,我逐渐发现,精彩的人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创造人生价值。书中介绍,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于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就要有一个高尚的人生目的、确定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了目的,就有行动的方向,有了积极的态度,就有行动的动力。人,只有在不断进取中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像“浮生若梦”这样的消极人生观不可能带来人生新境界。再来说说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应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奉献,自强不息。走与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胡玲老师在上课时,还重点讲述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懂得应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这是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

二: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这一专题由赖华莲老师给我们上课。赖老师是一位很随和的老师,讲课说话时慢条斯理,清晰从容。酷爱文学的她也向我们展示过她自己创作的诗歌,既具浪漫美感,又有现实韵味。跟着赖老师的思路,我们一起探讨了践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古今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经验总结、提炼和概括。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国传统,讲求谦敬礼让,推崇“仁爱”原则,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注重道德践履和自我修养。对待传统道德,不提倡对传统不加分析就全盘否定的虚无论,也不能持复古论的观点。我们应在正确认识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发扬传统精神,促进道德进化。

另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生活在当下社会主义社会大集体中的我们,践行和弘扬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是我们的共同义务和责任。这也是赖老师的另一个教学重点。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我们的社会身份不同,可能生活在不同层次,但为人民服务是不分到底贵贱的。无私奉献、见义勇为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诚实劳动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社会是一个大集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我们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二者辩证统一。大学生应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中。

三: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治理念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提高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的认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陈博雷老师教导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我国国家制度。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跟应该有所认识。宪法在效力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遵守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宪法相抵粗的法律是无效的。再一个,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有权利,但同时我们还有义务和责任。身为一名大学生,在我看来,当代大学生一般对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经常遇到的权利内容已基本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强烈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责任。经常把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受教育权利、恋爱自由权利、等等放到了自己拥有的首要位置上,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和自身价值提供条件并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权利、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却不考虑是否侵害了他人权利,是否对国家、社会造成危害。其实,我们应该培养法律的思维习惯,对法治具有足够信心。以自我为中心而过分追求个性和自我发展的做法是不理智的。我们应该履行每个人的义务,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结语

正如课本最后结束语说的一样,青年一代要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当今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迎来更多的机遇。祖国正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应肩负起这一重大使命。所以,在大学时期,我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将来步入社会,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远大理想,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绵薄之力。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让我们一起,与时俱进,成就自我,奉献祖国!!!

思修课论文

思修课论文

思修课论文

大一思修课论文

思修课论文(已排版)

思修课期末论文——中国梦

思修课学习心得

思修课重点

思修课学习心得

思修课读书笔记

《思修课论文.doc》
思修课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