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吴用

2020-03-02 04:42: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水浒传中的“诸葛亮”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是历史上有名的军师。在水浒传中,也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那就是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员之一的吴用。 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在水浒中的首次出场作者对其叙说道: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曾有一首《临江仙》赞吴用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就同样是军师而言,吴用与诸葛亮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就是两人都具有超凡入化的智慧。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而吴用同样是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智多星,是吴用的绰号。 智多星的含义不难理解,“智多”就是足智多谋,“星”是天神,按张庆建先生的说法就是:“意谓吴用的才智像天上的神仙,知前晓后,看透世上芸芸众生。”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是蜀汉第一丞相,也是三国第一军师。因为他的足智多谋,才有了一个个经典的战役。比如说著名的赤壁鏖战、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等。吴用的性格很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而且神机妙算,能利用别人的优点,以达成自己的目标。上山后巧激林冲火并王伦,从此奠定梁山基础,关于他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等等事件都无不显示出他的才华,无愧于“智多星”的名号。他是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两个人都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物。

另外,两人都是惜才之人。在《三国演义》中,阳群是三国蜀汉将军,本是刘璋的手下,为人忠义。诸葛亮先使赵云与之接战,竟然与赵云打的不相互上下,引起诸葛亮的惜才之心,想纳入麾下。但阳群生性忠义,不肯叛原主,诸葛亮三擒三放阳群,才使他真心纳降。可见诸葛亮对阳群的爱才之心。而吴用对梁山尽忠,对朋友重义,为人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诸葛亮在乱世三国中他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诸葛亮追随刘备,辅佐刘禅,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死在了为刘备尽忠的路上。而吴用作为追随天魁星的天机星,他的内心深处只为一个主服务,那就是宋江,他一生追随宋江,不愿改换去听从皇帝调遣。因他是天罡地煞中的大脑,他的命运也永远追随群星将神!最终坚持忠于宋江,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追随宋江而去。两人的忠义都是如出一辙,或许是智者都有他们所坚持的,不让他们顾性命,不为名利。

而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这等神化的技能,吴用却没有继承。吴用所学的只有周易与兵法,所以在故事的发展的某一方面就欠缺了。《水浒传》中这种神化的能力就由入云龙公孙胜承担了,公孙胜复姓公孙,单名胜,道

号“一清先生”。师从罗真人,学得一身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做“入云龙”。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这点似乎又比诸葛亮更胜一筹。在梁山招安后,他果然功成身退,继续回名山修道,从此不问俗世。公孙胜淡泊名利,正因为他的性格让他选择闲云野鹤的生活,他无疑是梁山好汉中最幸福的人物之一。比起诸葛亮与吴用,他也是能者的另一种归宿象征。

诸葛亮除了是一个军事,也是一个治世之才,诸葛亮在汉中曾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而吴用有没有这一方面的才能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们没有来得及实践,或许有,或许没有,在《水浒传》中都无关紧要了。

就命运而言,虽然刘备也懦弱,但比起宋江来还是好的。诸葛亮只是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但吴用就是不得其主,也生不逢时。就个性而言,同为智者,诸葛亮就属于真君子的达者,而吴用就是类君子的聪明人。吴用在《水浒传》中担任着军事的角色,虽然他号加亮,常以诸葛亮自比,但其实与诸葛亮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脑子虽然灵活,但结局是否都好,就要看能否将才智用于正途,能否深谋远虑,否则虽聪明却可能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茧自缚的下场与结局。

吴用,虽然在军事上是一个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人,但还是不够深谋远虑,性格被世俗逼迫的逐渐懦弱,早期随着晁盖的性格,吴用果敢、无畏,“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激林冲火并王伦,那是何等的生机勃发!到了宋江时代,智多星虽然仍不断地谋划出胜人之计,但变得世故而沉郁、动摇而畏缩。征辽时辽主的一番劝告,吴用则感觉“端的有道理”;扫平王庆凯旋而归,梁山好汉却不得入城。水军头领要军师“做个主张”杀回梁山,吴用回话:“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蛇无头不行,我如何敢自作主张。”那里还有事晁盖时“火并王伦”时的“智多星”的一点影子!

所以,比起茅庐里的诸葛亮,吴用明显的是不够成熟的,或许是受宋江的影响,变得不够坚定的,最终是不得善终,草草收场!

水浒传中考试题

水浒传中人物性格

水浒传中人物性格

水浒传中的儒家文化

水浒传中考试题含答案

水浒传中考试题(含答案)

水浒传中考试题(含答案)

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

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水浒传中的吴用.doc》
水浒传中的吴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