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案例

2020-03-03 17:23: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木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木渎镇概况

1.1地理位置

木渎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东与苏州市西南郊相邻,南与横泾、越溪两镇交界,西与胥口、藏书两镇相接,北与枫桥镇和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东距苏州市12公里,距苏州新区10.8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西距光福机场8公里,西北距无锡市50公里,北至张家港码头70公里。紧靠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京杭大运河,为苏州市西南部各乡镇和风景区之交通枢纽。地处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开发区和上海经济区大都市圈内。

1.2区划人口

木渎镇东西最大距离7.3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9公里,面积34.50平方公里。木渎镇辖8个居委会、10个村。201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6万人。

1.3历史文化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三国时,木渎已是三吴重镇。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后裔,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其中木渎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

1949年4月解放后,为木渎区政府驻地。1952 年升为县直属镇。1954年9月划归苏州市郊区。1958年8月,复划归吴县。1985年金山乡与木渎镇合并,遂成为镇管村的建制镇。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甘肃省庆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松溪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韩家汇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1984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类

杭州市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案例.doc》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