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2020-03-03 11:38: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资料(7--8课)班级:姓名:小组:

第四单元·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1、规矩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2、为什么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主要有哪三类?1)道德;2)纪律、规章;3)法律。

4、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是什么?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即:为什么说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的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的保护作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用品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6、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看待法律?

1)学法、守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2)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3)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1)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根据其危害程度的轻重,可以将它们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属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严重违法行为,又叫犯罪行为。

3、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A、它们,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法。

B、: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严重;

C、: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4、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1)它们都是违法行为;

2)它们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3)它们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5、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后,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发展成犯罪。

6、刑法的含义是什么?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7、刑法的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8、犯罪的含义是什么?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9、犯罪具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注意: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历的刑事处罚。

10、刑罚的含义是什么?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11、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分别又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1)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2)(2)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2、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溥、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以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13、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如果有道德、法律的约束中,他会理智地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如果没有这些约束,就会胡作非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图当前不顾长远。

1、犯罪的危害: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图了痛快,其实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2、、我们对待犯罪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1)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2)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3、规范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6、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7、青少年如何防患于未然?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第四单元·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1、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哪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扶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6、家庭保护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这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7、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8、学校保护的内容(范围)是什么?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9、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0、社会保护的内容(范围)是什么?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11、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是什么?

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12、司法保护的内容(范围)是什么?

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

13、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什么?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非诉讼手段的方式有哪些?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

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含义是什么?

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诉讼的意义是什么?(即:打官司的重要性)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刑事诉讼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由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

9、民事诉讼的含义是什么?

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10、行政诉讼的含义是什么?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1、为什么我们要敢打官司?

因为打官司可以使违法行为受到惩罚,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是懂法、护法的表现。打官司是光彩的事,我们要敢打官司。

12、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1)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2)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3、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方法有哪些?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面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答题方法指导:

14、遇到他人违反法律规定让你做些违法乱纪的事,你该怎么办?

(例;网吧老板请你去网吧玩;某人向你推销口袋书等)

依法自律,坚决拒绝;指出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

15、从一般违法到犯罪的发展给你的启示:(从中吸取的教训)

我们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依法自律;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小事做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当自己有了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加以改正,防止滑向犯罪的深渊。

16、对某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进行评析:

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17、面对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办)?

1)、寻求老师、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帮助;

2)、寻求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

3)、向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机构咨询和求助;

4)、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年级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政治(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七下政治期末习题(六)附答案

七下政治期末习题(四)附答案

七下政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苏教版七下).

七下政治期末习题(二)附答案(推荐)

政治复习资料

政治复习资料

《七下政治期末复习资料.doc》
七下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