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开古茶园调研报告

2020-03-03 08:26: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贺开古茶园调研报告

茶叶,是我州最古老的经济传统产业之一,走过千年,几经兴衰,但从古至今一直保持了支柱性传统产业的地位。茶叶一直是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贺开村委会隶属于勐海县勐混镇,地处勐混镇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邻大勐龙镇、南邻格朗和乡、西邻曼蚌村委会、北邻布朗山乡。贺开村委会是一拉祜族为主体的山区村委会,共有849户、4009人,人均纯收入2589元,拥有自然成片的14000亩古茶园,古茶园分布情况如下:曼贺勐1024亩,曼贺纳584亩,曼弄老2559亩,曼弄新2441亩,曼迈3016亩,曼囡609亩,邦盆老1142亩,邦盆新979亩,广岗476亩。是云南省茶叶原产地之一,勐海茶区的核心区域。

贺开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曼迈、曼弄新寨、曼弄老寨三个拉祜族寨子,土壤为黄棕壤,古茶园集中连片。古茶树平均密度一般在132珠每亩左右,基部围0.82米左右,树幅约3x25米,树高平均在2.5米。管理上不施任何化肥、农药,仅除去茶园中的高草。古茶树生长在村寨附近,树木茂盛、阴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还有生长于村民房前屋后,茶树长势旺盛,构成了一副“林中有茶,茶在寨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景观。

但是群众对古茶树资源的利用还处在一种初级、粗放的开发利用状况,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高附加值得发挥出来,在当今社会,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水平提高,无公害茶、有机茶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在这样的情形下,合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古茶树资源,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同,知名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大不同。在知名度较高的老班章,古茶树原料所制晒青茶,每公斤开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价格是普通茶树茶叶产品的二十至五十倍甚至更高,其经济上的价值显而易见的。

古茶园的单产不高,大部分在

10至20公斤每亩之间,这固然和古茶园植株稀少,古茶树普遍树势较弱有关。但群众不合理的采摘管理方法也是造成古茶园单产较低的原因。通过古茶树资源保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古茶园管理技术措施,增加古茶园产量,是增加山区名族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对外宣传古茶树资源优势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内在品质。并赋予古茶树茶叶产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使古茶树茶叶产品得以较大升值。通过效益来提高激发群众自觉管理、保护古茶树,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 现存在的问题和我个人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在古茶园内私搭乱建、乱砍滥伐,毁坏现象严重。农民对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有意无意的砍伐古茶树。

2、家庭制茶坊普通简陋,卫生条件差,制作粗放,外形不一,质量堪忧。

3、古茶园管理粗放,普遍存在只采不管的问题,苔藓、地衣、寄生植物没有得到及时清除,古茶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古茶园退化严重,产量低下。

二、建议:

1、落实好古茶园资源保护条例,古茶树资源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十分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茶史、茶文化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要把保护法规、措施落实到实处,切实保护好现存的古茶园资源。同时,对古茶园采取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办法,实行严格的管养,采摘技术规程,做到即有效保存有能合理利用,以合理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

2、针对茶叶作坊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生产标准,不具备条件不准加工,加强管理,提高茶叶加工技术,保护茶叶品质和质量,打击台地茶冒充老树茶叶等假冒伪劣行为,共同维护当地的平牌。

3、古茶园与森林共生,形成了特定的生物群落,保护好森林,自然生态平衡是保护古茶园的基础,严禁乱砍滥伐林木。同时,合理采摘古茶树,并清除古茶树上的寄生植物、病虫、枯枝,有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发育。

4、加强古茶园保护的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共同做好古茶树资源的保。同时,由茶叶协会组织对古茶园资源及保护工作进行包装宣传,扩大古茶园的知名度,并申报世界遗产,以争取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古茶园保护的支持。

贺开新农村指导员

陈 智 2011年10月10日

古茶园

古茶园承包经营协议

南贺村调研报告

茶园实习报告

茶园乡煤炭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古槐花又开

开 业 祝 贺 词

古城镇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古莲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千年古郡开新篇

《贺开古茶园调研报告.doc》
贺开古茶园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