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0

2020-03-03 00:32: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虽然是一个经济上不独立的群体,可是他们却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是不少家长的共同心愿。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和关注往往超过对自身的关爱。“舐渎之情”使他们在孩子身上大把花钱也在所不惜。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吃要精美、穿要名牌、用要新奇,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要求。于是,不知不觉校园刮起了超前的消费之风,而同学间的互相攀比更助长了“风”势。可是,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的同学各家有各家的不同经济状况。面对收入微薄的父母,面对下岗的父母,“穷孩子”怎能伸的出手要钱?于是“寒酸”、“不潇洒”使这类孩子觉得“掉份”,脸上无光、心里不平衡。

有条件高消费的同学,物质上的优越对他们未必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玩物丧志”,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抵消了精神上的追求。害怕吃苦、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是青少年意志的消沉,害怕困难。他们很难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追求高消费对中学生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心里学家罗博士希望成长中的一代要多些“维生素No”,即对消费方面的要求、欲望,要主动加以拒绝,也就是常说“不”(NO)。他认为,人的一生不会事事如意,要想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挑战时不气馁,就要在孩提时代打好基础。一个青年人,不能期望自己的一切要求都能满足在消费欲望上更要加以节制,这关系到十年、二十年后的人生道路社会位置及竞争能力。

那么,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呢?

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应家庭经济条件之度,适应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应中学生消费需求之度,就是说,提倡同学们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要花,但在享乐方面不过分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髦的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这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是很不合情合理的。中学生还要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准则: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合适自己,而一味地追求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西国际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有个城市对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吸烟的占35%、饮酒的占38%,会打麻将的占70%。此外,还有同学进营业性歌舞厅,玩游戏机、赌博,这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应在修身、砺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青少年。

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 文明程度。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风貌,健康有益的。消费分为生存性的、享受性的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因为世界的资源有限。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中学生应当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它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实行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坚持坚苦朴素有可重要意义呢?

1、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2、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有助于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

健康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实现合理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则妨碍合理消费使人花冤枉钱,

甚至花钱买罪受。

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顺从大众的消费行为。—有自主意识,有主见。

逆反心理,排斥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拒绝循规蹈矩,追求怪异和荒诞。

冲动购物—克服冲动,理性消费。

消费缺乏自制力—打麻将、喝酒吸烟、玩电子游戏,饲养宠物等等。

宣泄消费—在不愉快,心情不舒畅时,大量购物或不量进食。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不良的消费习惯,不良的消费习惯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只有克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怎样才能克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呢?

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我们课堂所学的消费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消费,增强基本的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克服冲动的消费,理性购物。

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零用钱。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一、月零用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在高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大多数,其比例为58%,

而50-100的占29%,100元以上的占13%。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了“水涨船高”。

二、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的占了94.4%;其他亲戚给的占5.6%。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三、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21%;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0%,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它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的电脑游戏)的占36%,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3%。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在我校中学生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校中学生消费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来帮助改变我们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建议如下:

一、应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古人云:“节俭朴实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患。”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同学们不要将其抛弃。

二、不要过度重视物质消费,也应重视精神消费,高尔基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越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现在正进行新课改,新课改要求我们综合素质要高,实践能力要强,因此,我们要注重精神消费,不要将其忽略。

三、提倡绿色消费,提高环保意识。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现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以往的消费观念,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一个,我们应当保护它。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能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长论,所以,我们应该提倡绿色消费,以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应该牢记历史的使命,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超前消费、攀比、追名牌,变味的“人情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地把钱挥霍掉,这些学生在他们享受金钱的“乐趣”时,是否想到了受穷苦人吗。要知道贫困地区求学多么艰辛,中国消费水平尚不高,勤俭节约之风绝不能丢。同时花钱要花的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面对一些不良的消费现象,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行为,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

总而言之,中学生要懂得合理消费,不盲目从众,要以自己的家庭收入来合理消费,父母也不要自己的儿女想要干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下去对自己的家庭不好,对自己的儿女也不好,还有不与自己的朋友、

同学攀比。不一定人家有的你也一样有,毕竟家庭情况不一样,可能人家家有钱,而你家没钱,那这样人家有的你还一定要和他们一样吗,任何消费都要从家庭实际情况出发。如果说家里有钱我就可以多花点,当然能省则省,而自己家里没钱的人就要从家庭实际出发,能不买的就不买,能省则省,尽量帮父母省钱,帮他们减少肩膀上的负担,这样的中学生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记住一句经验话:能省的则省,不该花的不花。

我们应该学会节俭,用的合理,这样才会使父母感到放心。

在21世纪,竞争是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会站得住脚,而消费也是一种能力,而只有正确利用这种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我们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的工作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后悔自己在中学是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就要好好的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消费,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使我们明确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集体的协作的精神,坚定了我们对感兴趣的事的研究;通过这次研究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理财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方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也培养了我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课本上以及其它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群体协作的精神,坚定了我们对一些不太了解的事物的信心,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口才能力,对我们掌握消费方面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探索,使我们对原有的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对问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手段。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和研究,我们手里拿着辛辛苦苦寻来的资料,感到既充实又愉快;研究前期,老师就指导我们确立了“研究方向”;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去解决、去思考,这样一来,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增加了我们的才干,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孩子来讲,短短一个月,确实历练了不少,为我们以后的生活提前上了一课,同时,也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竞争非常大,在这次做研究调查中,我充实了自我,锻炼了自我,也升华了自我。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消费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新生儿家庭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材料]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0.doc》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