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

2020-03-02 04:33: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

沙市实验中学 张素萍

宽容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容人之量,特别是能宽恕别人的过失的道德行为特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育呼唤教师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真诚的爱,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用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那些难忘的故事,大多是行为另类的学生给予的。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力戒讽刺挖苦,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一点一滴的进步,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实,采取特殊的措施,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1)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宽容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2)宽容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

(3)宽容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二、宽容善待学生应以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为基础。

爱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的生活状况,关心他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逆反心理强,有时很难与父母作较好地沟通,在这个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心愿》的随笔中就说,希望老师能与他谈谈心,因为他有许多人生的困惑,包括对父母的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矛盾。我认为,这样的谈话恐怕不是这一个学生的心愿,而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愿。人们常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我们老师在随时随地的关爱之中去实现的。其次,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切忌使用不当的语言,尊重他的想法,加以正确的指导,唯其如此,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你当作朋友。处于初中生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但只要老师把道理讲清楚,采取一种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很多事情是可以迎刃而解的。理解学生,就是在我们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要有一种换位意识,充分的去理解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告诫师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学生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解就显得尤为关键。信任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有些父母常说,我那么爱他,为他做牛做马,一切都不让他操心,可他还是不满意。其实,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孩子,就要相信他:对他力所能及之事,应放手让其自己去做;对他稍有难度之事,要正确引导、鼓励;对他特别困难之事,让他量力而行。教育孩子是这样,教育学生我认为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大有神益的。而且,信任学生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他从不完美变得完美,这不就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吗?看人不可看一点,而要全面地认识了解他,使他相信自己有一丝光,就能照亮一片。

三、要真正做到善待宽容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经常注意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而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的期望及时代的盼望。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的责任,干好教师这份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问题,使矛盾简单化,为真正做到宽容善待学生提供有力的保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我们下一代健康发展。

宽容和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教育的一种美丽。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一颗教育好学生的心,爱自己的学生,有爱就有宽容,有宽容就有鼓励和赞美。生活在宽容的世界里,我们都会自信、快乐!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学会宽容 善待他人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

学会宽容 善待他人

《学会宽容 善待他人》演讲稿

学会宽容学生

学会宽容学生

学会宽容 善待他人主题班会

“学会宽容、善待他人”活动方案

《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doc》
学会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