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020-03-03 20:1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要得要不得 柴玉萍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2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此谓,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真的是中庸就好吗?我不敢苟同,纵横中国史,许多国事许多人深受其害,深苦其中。

《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选择中庸之道,莫须有致死,一代名将,叱咤疆场,杀敌无数,如此惨死,实有不值。个人生死事小,大宋江山顿成危厦,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人死于战乱。岳飞中庸,中庸宋亡。

明有崇祯帝,杀崇焕。‚依律磔之。家属岁十六以上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特流其妻、子、兄、弟,余不问。‛崇祯帝觉得自己处置的很中庸,很宽容,只磔袁崇焕一人,充军其妻子兄弟,而没有像《大明律》规定的那样,

1 满门抄斩。袁崇焕被一刀一刀地活剐,城中百姓蜂拥而至,看着袁崇焕血淋淋的身躯,听着袁崇焕痛苦万分的呻吟、嘶叫,用最恶毒的言辞诅咒袁崇焕,再吞下那一块块血淋淋的皮肉。崇祯帝‚中庸‛,造成千古奇冤,明亡。

现代,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好国内外的矛盾,如果国家还是用中庸之道去处理,国家将永无宁日。这儿有个很好的例子,孔子有一次用中庸之道去劝说土匪改邪归正,如何啊?差点被土匪杀了,吓得赶紧跑了回来,不敢再去了。国际问题也是如此,孔儒的中庸之道要不得。

再举个例子,单位实行年末考评,本意是要人人进取,择优而为。而在现实中,有些小人对真正工作或领导赏识的人恨之若骨,屡屡制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唯恐领导不以己为重心,事实上是威吓领导,领导中庸就只有委屈于恶势力,结果只有一个,‚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儿,考评反成了小人动手脚的最好武器。有些人从事的工作,若取中庸之道,会送许多人情,皆大欢喜;若认真严格执行规定,会得罪一些人。所以,赵双连董事长讲话切中利弊,任人唯贤,不简单以票取人,若都做老好人,谁做事?!

那么,中庸之道错了吗?我认为,中庸适应于教人仪体大方,进退得体,劝人为善,这是社会教化永远少不了的主题。真正在处理国事、世事时,中庸思想要不得! 二O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中庸

中庸

中庸

中庸

中庸

中庸论诚教案

《中庸·君子慎独》教学案例 朱丹

中庸》读书笔记

《中庸》读后感

《中庸》心得体会

《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doc》
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