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拟题和扣题

2020-03-02 08:17: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考作文指导——拟题和扣题

拟题的要求:

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范围要小,不要太大太泛。

2.题目要力求简洁凝练,标题不能过长,过长显得松散。

3.题目要含蓄隽永,忌直露浅显。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入胜的效果。

4.拟题要准确。标题的范围要尽量小且合理,要避免空泛,空洞无味,下抽象定义,喊标语口号。

5.题目要新颖诱人。作文题目要独出机杼,不落窠臼。善于应用艺术手法引人读兴。 拟题的原则:

一、围绕话题:

文题必须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般要求。话题作文中,话题就是内容范围,因此,它的文题要围绕话题,扣住话题。写作实践中,不能准确理解话题,自觉不自觉转移话题的现象还很普通。 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作,不少同学拟题为“谈错误”一下笔就将谈“对与错”的话题转变为谈“错误”的话题,又如“家——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用作以“家”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就很不错,而用作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的题目就不甚妥当。因为,这个标题中“家”处于中心地位,是谈话的中心,“交响曲”只是用以形容“家”的一种比喻说法,谁主谁从,一分析便知道。

总之,保证文题和文章选材界定在话题范围之内,最为保险的基本方法是:文题中包含有紧扣话题的标志词,即让话题标志居于文章的显著位置。

以“感动”话题为例, 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心灵的感动”、“感动之后的思考”、“寻找感动”、“都是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感动的力量”、“为平凡而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谈感动”、“今天,你感动了吗”等。 又如:以“发现”为话题,一些考生将话题标志巧妙融于文题中,拟出一些涵盖内容的优秀文题:“我发现了她的内心美”、“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瞬间的发现”、“创造才能发现”、“不寻常的发现”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标题可以是以话题为中心通过添加字词构成的一个短语,也可以是包含话题的一个句子。对于那些在拟题方面懒得动脑筋的同学来说,扩充话题拟标题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二、题目宜“大题小作”,“小”即指切入口以窄小为好,便于写深写透,写出特点。具体方法是:准确地领悟材料和话题的内涵之后,明确中心,选好角度,化虚为实,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使用独词式文题,即以单个词语作标题,或采用短语作标题,即在概念性的话题前加入一些表明自己态度观点的词。例如:以“幸福”为话题,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话题,可写的内容很多,命题为“奉献带来的幸福”、“幸福在哪里”、“我生活在幸福之中”比以“幸福”为题目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出特色。又如以“钱”为话题写作,“来之不易的钱”、“倾注真情的钱”、“君子叙钱”、“钱迷心窍”、“钱:福兮?祸兮?”等文题肯定比直接以话题“钱”为文题好写得多。

拟题的方法

1、扩展法-----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

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拟定文题

示例:《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今天,阳光灿烂》《一缕阳光》《阳光照耀的日子》„优点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想像法-------由所给的话题想像开去,让思维自由翱翔,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练习: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文题。

示例:《假如阳光是绿色的》《阳光女孩》《如果生活中没有阳光》《阳光王国》

优点 运用想像法拟题,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新力,同时也能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符号法---- 巧用数字、公式、标点,出奇制胜。

这种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

如《给予=快乐》、《我的2005》、《1+1>2——谈合作的重要性》《W=X+Y+Z》(W表示成功,X表示艰苦劳动,Y表示正确方法,Z表示少说空话)《那山·那人·那狗》

又如:

① “诚信”话题——《7-1 = 0》② “教育”话题——《1+1 = ?》

③ “学习”话题——《8-1 > 8》④ “团结”话题——《1+1 > 2》

⑤ “品德”话题——《忍让≠懦弱》 ⑥ “诚信”话题——《诚实+信用 = 财富》⑦ “成功”话题——《成功 = 实力+创新+机遇》⑧ “知识”话题——《人×知识 =∞》

标题①,强调了“诚信”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标题②,表明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思维。标题③,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来学习的好。标题④,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标题⑤,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标题⑥,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标题⑦,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标题⑧,显示了知识的力量。以上八例足以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无穷魅力,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4、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① “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② “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③ “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

④ “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

⑤ “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⑥ “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⑦ “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又如《我渴望每天晚上都停电》《张三哥出嫁》《请珍惜你的痛苦》《100分,我恨你》请以“真”为话题,拟文题。

示例:《这是真情吗?》《真情从这里„„》《“真”,使我困惑„„》《真情永恒吗?》

5、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① “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② “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③ “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④ “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⑤ “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⑥ “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⑦ “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⑧ “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6、巧用修辞手法,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以“保护地球”为话题作文,拟题《寻找绿色》,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小心是把双刃剑》、《理想的阶梯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生动,给人美的享受。

(2)引用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直接引用:

①引用诗词

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陈锡添就为此写了一篇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个题目引用了唐朝诗人李贺诗中的一句,原诗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借用过来,非常贴切。琼瑶的小说《月满西楼》就引用了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碧云天》引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②引用歌词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一切尽在不言中》、《常回家看看》等。

化用:《我是服务的小行家》,化用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读书就是爱自己》(江苏徐州)化用娃哈哈矿泉水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又如: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都是课外书惹的祸》;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无止境》;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① “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② “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③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④ “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⑤ “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⑥ “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⑦ “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⑧ “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对偶《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4)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

包含哲理,令人回味。又如《自卑?自尊?》。

(5)设问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6)反语《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7)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8)双关由圆想到的题目:《圆与缘》。

(9)拟人式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 练习:请以“月”为话题,拟文题。 示例: >、>、> > >、《月亮天使》„„又如《访兰》、《诚心漂流记》、《善良回家》。

如何扣题

1.开篇快速入题。

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点明话题或文章的主旨,如议论文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记叙文可以开篇即点明主要事件,抒情散文可以开篇就提示“文眼”等。例如,《暖流》的开头一句话是“我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圈子里:许多股暖流在我身边形成了一个旋涡”,读完此句,读者会马上明白下文作者要写的是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一些幸福的礼遇,暖流不是自然界的暖湿气流,而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的关怀。作者这样写,一句话就领起了全文,不仅紧紧扣住了文题,还使文章显现出了高远的立意。也许,有这样一个精彩的开头,你也能写出一篇文质兼美、中心突出的佳作来。

2.行文过程巧切题。

行文中切题可以是围绕文题拟一组小标题分别行文;也可以是根据文题拟定中心句贯穿全文;还可以是在文章主体部分运用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句子彼此呼应,相互勾连,形成反复,进而实现巧妙扣题„„例如,高考优秀作文《你问我要选择什么》,全文就是以“你问我要选择什么”贯穿始终,写了自己选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颗彗星”“运往非洲的一粒粮食”“阿富汗的问候”“真善美”,表达了自己选择“真善美”的美好愿望。值得一提的是,用来点题的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几句话,可以是一句议论的话也可以是一句抒情的话。总之,或作点评,或贯穿全文,都应注意不宜过多,恰到好处即可,即只在当点处才点。

3.结尾呼应巧点题。

文章结尾运用抒情、议论或描写对主体内容作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揭示或推演,不仅可以呼应文题,深化主旨,还可以收到“豹尾一击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例如,高考优秀作文《感情和认知》的结尾是“感情让认知陷入迷惘的泥潭,让认知像拴了线的鸟雀无法像鲲鹏一样翱翔于蓝天。真正的认知是要拨开人间的烟雾,脱去感情的外衣,让真实的世界犹如初生婴儿般纯洁地再现于眼前”。这样结尾点题,能使文章的主题更为明确,中心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呼应文题在考场作文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发现文章出现偏离话题时可以用此法在结尾处归纳概括文意,以便挽救败局。

上述这些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写作时如果能运用得当,就可以使文章紧扣话题,避免出现偏题。

作文扣题

中考作文指导——拟题 开头 结尾 点题

题好文一半中考作文拟题六法

话题作文拟题指导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版)

作文拟题 中考作文辅导

拟题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拟题和扣题.doc》
中考作文指导—拟题和扣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