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个性教案

2020-03-02 22:00: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上个月到甘肃白银去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内容是《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包括三个内容①相互联系的水体(介绍地球上的水体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②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③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影响)。经过思考决定这样忽悠:②①③。现在开始……

我走上讲台就卖傻:各位同学,不好意思,我来自武汉,来的时候太慌,忘记带教材了。呃。。。呃。。。(装出很紧张,很抱歉的样子,甚至有一点点结巴)真的不好意思,所以…非常抱歉,呃…呃…这样吧,今天我们就聊聊天吧,大家也把书收起来。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看来只要不上课,大家都是很高兴的,大家都把书收了起来。(其实这是我设的一个陷阱,因为书本上啥玩意都写得太清楚,图画得太好,看了书我都没法提问了)

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武汉,我叫××(同学们都笑起来),是真名哦。大家听说过武汉吗?” “听说过!”同学们齐声答道。

“知道武汉有啥出名的吗?”我接着问。

“黄鹤楼。”“热干面。”……“美(和谐)女”(有人开始趁乱捣乱了,嘿嘿)

“哈哈,甘肃美(和谐)女也很多呀,嗯,大家说得都不错,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没有说哦,武汉地处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之处哦,知道吗?”我补充道。 “知道,知道!”

我仰望天空,哦,不是,是仰望天花板,若有所思的说道:“甘肃好像就没有什么大河哦。”

“谁说的?黄河呀!黄河就经过咱白银附近。”学生们不服气(我要的就是这句话,哈哈,不出意料的掉入陷阱了,别着急,后面还有很多陷阱,步步惊心呀!。)

“黄河在白银附近?”我继续装傻(在黑板上写下“黄河”二字)。“哦,那它最终流到哪去了?” “最后流到海洋去了呀!渤海。”学生继续说。我同时在黑板上写下“海洋”二字。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黄河一直这么流,怎么水总是流不干呢?”我继续装傻。 “天上会下雨呀!”学生可能也觉得我这些问题太幼稚,笑声一片的回答。

“那按你的说法,如果哪天不下雨,黄河水就干了?这几天没有下雨吧?黄河干了?”我继续问道。

咦,这下学生晕了,课堂更加吵闹了。喧哗之中有一个学生说话了:“还有山顶上冰雪融化的水呀!” “山顶的冰雪哪来的?”我问。学生张嘴就答:“天上的降水呀”。

“哦,是来自大气中的水汽。”(我得把大家的回答规范一下,我同时在黑板上写下“大气水”三字)继续刨根问底:“那大气中的水汽来自哪里呢?” “地面蒸发的水呀!”

“不对呀!你们不是说降下的雨水进入黄河,通过黄河流到海洋去了吗?哪来的水蒸发的?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呀!”同学们一下被我看似幼稚的问题逗乐了。

“海洋蒸发的水进入大气,然后再形成降雨。”有一个学生说道。

“大气降水都进入了河流吗?”我问道。“不是,还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学生答道。(我在黑板上写下“地下水”三字)

我:“各位同学,我有些闹晕了,这样吧,大家用箭头把黑板上的这些词连起来,或者用图画的方式表达黄河、海洋、大气水、地下水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马上都拿出了草稿纸,有连线的,有画图的。我一边在教室里转,一边看大家画。最后挑了三位有代表性的同学到黑板上画。这个部分真的出乎我们老师的意料,同学们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水循环的过程。原来大家那么有创造力,虽然画得和书上的图不同,但是大多正确的表达了这些水体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让大家给每一个箭头命名,大家在讨论中得出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

第四节 水循环 教案

2.4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公开课教案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个性教案.doc》
水循环个性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