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赶海教案

2020-03-02 03:28: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1 赶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感知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1、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的地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 、齐读课题,说什么是赶海?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强调读书要求a 读准字音 b 读通顺句子 c 画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各自轻声读课文。 3检查字词朗读

支 暑假 俘虏 夹 长须 捏 舅舅 抓住 东逃西窜

(多种形式朗读

个别读

正音 集体读) 4 小组交流一疑难词语。 束手就擒 俘虏 沐浴

三、检查读课文情况

1、学生按小节轮读课文,相机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2、重点句子齐读。

四、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叙述了赶海的哪些趣事? 2 交流

(海边追赶浪花—— 摸海星 抓螃蟹 捉大虾—— 满载而归)

五 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小组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重点指导:

舅:字头“臼”要写得扁一些,整个字不要过长。 虏:虎字头第三笔是横钩 里面是力。 捏:右下部分是“土”。

3、学生描红,临写。

老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展示、欣赏。

五、课堂总结

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两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 学习第3小节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描绘生活中的有趣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第3小节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描绘生活中的有趣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说说课文描写了赶海的哪些趣事? 2.听写新词:

支 暑假 俘虏 夹 长须 捏 舅舅 抓住 东逃西窜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

(2)讨论交流(摸海星 抓螃蟹 捉大虾 )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

(3)指导读。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 讨论写法 仿说练习

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

(2)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

2、教师小结:

虽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最有趣的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说。

4、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作业

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最有趣的一件事写下来。

11赶海教案

11赶海教案简

11赶海第一课时

赶海 教案

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11赶海教案.doc》
11赶海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