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2020-03-02 06:42: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XX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的起到教育作用,我单位坚持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宗旨,把学习教育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X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常山县烈士纪念碑自建成以来,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红色传统教育的主旋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批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等部门都极力倡导传统教育,将上述载体作为常山人民“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在清明节期间追思烈士,感悟人生,提振精气神的场所,而且在经费保障上,用地指标调配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都立足职能,充实教育资源,挖掘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常山县烈士纪念碑基本情况

常山县烈士纪念碑位于常山县东明湖公园西入口处北侧的第一个山坳里,离东明湖公园西大门仅40米。纪念碑前有一条6米宽的主干道,中部由西南向东北呈梯田上升趋势,还有一条山路自南向北向内延伸,同时配以小广场,在整体布局上,广场式入口,给人庄重、气势磅礴之感,在平时,可为游客集合或学生集合之用。目前,因县烈士纪念展馆项目的实施,砌筑了围挡,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预估在XX年底前,可以在上述区块全新还给群众一处高档的缅怀烈士的好场所……此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纪念碑四角所对位置配置了四棵大雪松,背面山坳间主要栽植雪松、柏树、香樟等高大乔木作为整体背景,再利用原双峰连绵的松树林涛,烘托了纪念的主题和肃穆的意境。纪念碑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高米,底座正面以浮雕及诗歌的形式表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5个不同历史时期的108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常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以来,已承载起纪念、祭扫、教育的功能,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接受先进性教育的基地,此处已成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二、常山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背景及烈士内涵

为缅怀先烈,继承遗志,激励后人,1968年常山县在芙蓉乡建起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芙蓉乡是我县革命老区之一,1937年中共西源区委在此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因寡不敌众,10多名革命志士在芙蓉乡被国民党杀害。由于芙蓉水库将建成,这里成了淹没区。XX年,中共常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纪念碑迁移至县城东部风景秀丽的东明湖公园内。XX年8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XX年9月30日落成。新建的常山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规划面积为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纪念碑XX年12月27日上午,常山县民政局会同原芙蓉乡政府、县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在原芙蓉乡所在地举行革命烈士纪念碑迁移仪式,在县城东明湖公园新建一处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将原芙蓉乡革命烈士遗骨同时迁移。选址严谨、规范、大气。因为,东明湖公园是常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战争年代革命先烈重要的活动地点之一。

1932年9月至1933年1月,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赣东北红军,进入常山县境三打球川镇,并于1933年6月建立了中共常山县球川区委,组织发动群众,支援江西中央苏区,打破了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1934年9月至11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两次转战常山停留6天,行程180多公里,英勇顽强,袭取常山城,巧渡常山港。1936年8月,中共常山西源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建立,领导当地人民和红军游击队展开对敌斗争,西源区委书记董日钟(兼区苏维埃主席、区游击队队长)率西源区游击队处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在腰溪的棋盘山一带伏击。在1937年2月17日,董日钟和区委干部段腊痢等隐蔽在麻山顶上,因叛徒告密而被包围,虽经奋力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次日被押到常山县城杀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在我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常山籍与常山区域中总共涌现出100多名革命烈士,现葬在常山区域的各时期的革命烈士有53名,共兴建了18穴坟墓(碑)等烈士纪念设施,遍布全县9个乡镇。这些烈士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县烈士纪念碑作为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记录着光辉的革命史迹,凝聚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应积极地、与时俱进地把它建设好、管理好,使其真正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教育阵地和为政府形象增光添彩的“窗口”。近两年,县民政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理念,高点定位,在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和管理上,确立了 “四个转变”的新思路,即:在管理模式上,由传统的守陵看墓向积极开发“红色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发挥教育阵地作用转变;在陈展手段上,由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向全景画、声、光、电、影等高科技手段转变;在营造氛围上,由过分庄严肃穆向宣传教育、游览休闲,园林化、公园式多功能转变;在教育形式上,由单纯的祭扫、瞻仰向请进来、走出去,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等多形式转变。

随着县烈士纪念设施的提档升级,不仅使周边的设施、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重要的是县烈士纪念碑的社会教育功能有了显著增强,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拓展和提升。近年来,在县四套班子领导在烈士公祭日集中追思活动的引导下,县民政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改变过去“固守阵地”的做法,积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扩大革命烈士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一是利用好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和重要节假日,积极对外进行宣传,协助相关单位组织学生、干部、工人等各界群众到烈士纪念碑参观,缅怀先烈,开展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进行集中宣传。二是充分发挥来自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区、学校、社会团体的各个单位的作用,平时加强与工作联系,以多种形式共同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与县域外旅行社牵线,介绍旅游和职工疗养团队到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游览,把县域内的红色旅游品牌推介到全国各地。四是注重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近年来,县民政局注重更加注重烈士纪念设施的精神面貌和形象的塑造、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更加突出烈士纪念设施发挥主题功能、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面。

四、浓郁氛围,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副其实

每年有数千人次的干部职工、驻地部队官兵、各界群众、师生员工前往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祭扫烈士英灵和进行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走进烈士陵园,能感受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曾感受过的那种澎湃与激情,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带孩子来这里可以让他真切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洗涤……”经常带孩子来烈士纪念碑的赵女士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来,至少有18万多人次在此处开展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常山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弘扬革命精神和烈士事迹的重要载体,为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热情,近年来,常山县民政局积极开展缅怀先烈、继承革命传统主题活动,加大烈士纪念碑软硬件建设投入,倾力将烈士纪念设施打造成我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XX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3月6日下午,陕西省学前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文明、唐宏,到烽火镇调研烽火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原咸阳市副市长王保京、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建强、镇党委书记李国梁、镇长高洁、镇党委副书记苏党卫陪同调研。

文明一行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好玩城、泾河小镇、烽火塬等重点旅游项目,听取烽火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汇报,充分肯定烽火镇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做法,对烽火村把乡村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村史党史国史一脉融合,给予高度好评,并对创建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座谈时,大家各抒己见,充分交换意见建议,交流气氛轻松融洽。

李国梁表示,烽火镇将虚心接受专家学者们的意见,结合镇情实际,进一步开拓创新,加强沟通与协作,为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策群力,为传承红色基因、传递革命精神贡献智慧和力量。

XX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造古镇旅游品牌,不断增强景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全方位提高景区档次,今年来,我公司千方百计加大景区建设与保护投入,努力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以及爱国主义影响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公司在开展爱国教育活动的方式上有所变革和创新。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基本做到陈列不断充实资料,常办常新;专题展览紧跟形势,主题鲜明;陈列方式则突破过去的“图片和挂板”的模式,采用实物、场景模式以及在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在钟楼广场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宣传口号等方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再次,公司在工作思路上积极探索,主动与社区、部队开展联动活动。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的起到教育作用,我单位坚持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宗旨,把学习教育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通过青少年喜好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开展一些针对性强,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如组织青少年观看皮影戏、参观张充仁纪念馆等,加强青少年对古镇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历史的了解,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某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某年关于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方案

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某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doc》
某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