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谋发展服务基层为群众[推荐]

2020-03-03 03:27: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扎根农村谋发展服务基层为群众——全椒县第四批选派工作纪实

去年三月份以来,在偏僻的全椒县西部山村——石沛镇周 岗村的崎岖山路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位骑着自行车匆匆赶路的年轻人。细心的群众发现,这个人操着外地口音,却非常关心本地事情。问后才知道,他,就是从省城新来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高超。眨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个外来书记的带领下,周岗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两委干部的“精神头”更足了,村部办公条件也更好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还成立了茶叶生产合作社,群众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在全椒,像高超这样,到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第四批选派干部共有18名。 全椒县第四批选派工作启动后,选派干部们吃住在农村,战斗在一线,团结带领选派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加快发展,选派村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变化。

“干什么,怎么干,群众说了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找准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上任伊始,选派干部就走村入户,与干部群众交流谈心,了解村情民意。襄河镇花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县纪委选派干部晋青文到村后,集中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村24个村民组,走访群众318人。先后主持召开村老干部座谈会2次、村民组长座谈会2次,村民代表座谈会3次,广泛了解村情,征求群众意见。武岗镇康合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县委党校选派干部刘成名在

1村两委干部的配合下,对全村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隔阂户进行重点摸排走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并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大墅镇肥全村地处三县交界处,人口多,交通不便,群众生育观念相对落后,计生工作一直处于全镇乃至全县后进。县信访局选派干部徐剑到村任职后,以计生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走访,实地了解群众对计生工作的认识、态度,宣传计生工作法律法规,帮助群众改变落后的生育观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第四批选派干部在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调研走访中,共深入213个村民组走访群众15400多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87场次,共征集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200多条。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许多选派干部联系实际,主持制定了本村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如:石沛镇周岗村根据村情,制定了《周岗村2010——2014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创建特色农业村和省级生态村的工作思路。马厂镇方岗村联系“难点村”治理工作实际,制定了《方岗村2010年工作计划》,突出做好村级组织建设、土地臵换、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村级组织是基层组织、推动、实践科学发展的“火车头”。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选派干部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火车头”建设。配强班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襄河镇花园村地处城

郊,工作量大,突击性任务多。该村两委班子职数为七人,但实际只有五人。为了加强工作力量,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晋青文经过认真考察,并报镇党委同意,选配了2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村民组长担任村干部,有效地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西王镇龙山村原两委干部职能交叉,人浮于事。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选派干部童友红到任后,对班子成员重新分工,理顺了关系,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强化培训,解决“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县林业局选派干部陈才、县物价局选派干部吴军手把手教给村干部电脑、复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使用技术,不仅增强了干部素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投入,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襄河镇邱塘村多方筹集资金60万元,建成了一所3层18间总面积700多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武岗镇砂石村、大墅镇汪店村、古河镇大同村等也都筹措资金,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六镇镇白酒村积极争取选派单位支持,对原村部进行维修、改造,购臵了新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液晶电视和档案橱柜等,并增设了文化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健全制度,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马厂镇新安村探索建立村干部四小时工作制,实行准机关化管理,保证了干部工作时间,方便了群众办事。十字镇陈浅村健全完善了村干部学习制度、上班签到制度、全天值班制度、计生信访信息员制度等,并着力在落实上下功夫,有效解决了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选派干部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信息、人脉等方面的优势,联系村情,结合实际,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石沛镇周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高超联系本村实际,以茶叶生产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目前该村生产的“周岗春雪”茶叶不仅在滁州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而且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去年,仅茶叶一项,每户茶农平均增收2000多元。十字镇陈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劲松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方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以金坝水产区为主轴,建设“四园区两中心”的总体功能布局规划,将逐步形成淡水养殖、良种繁育、农业种植、渔业产业化、生态旅游五个产业。规划实施后,必将发挥牵引作用,进一步加快陈浅村的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县农委选派干部於成祥充分发挥自身农技干部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农技培训,引导群众种植优质粳稻,2010年全村粳稻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5%猛增到65%,亩均增收20%。六镇镇白酒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昊积极发挥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作用,让他们把外面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乡,把村里的富余劳力带出去务工。2010年该村新增外出务工人员240余人,全村增加收入300万元以上。

选派干部还十分注重发挥项目资金“酵母作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全县共确定投资项目18个,其中投资经果林项目3个,水产养殖项目4个,农业分红项目7个,工业分红项目4个,每年可为选派村增加收入10多万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年多来,选派村共兴修道路120多公里,

开挖当家塘56面,疏浚沟渠43.8公里,维修电站7座。武岗镇砂石村地处丘陵,半山半圩,生产用水比较困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市政府办选派干部白礼和积极寻求市财政局综合开发办支持,争取项目资金22万元,对王集、砂石两个电灌站进行了维修,解决了14个村民组30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古河镇独山村位臵偏僻,村组道路较差,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富争取资金10万多元,铺设了近20公里的村组砂石路,实现了“组组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十字镇陈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劲松多次到选派和帮扶单位寻求支持,截止目前,已累计为特困户、残疾人和受灾群众争取了价值4.5万元的救助物资。石沛镇白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才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岗李村民组李蓉蓉、下贾村民组贾科两名学生家庭特别困难,即将面临辍学,他及时把这一情况向县妇联反映,县妇联与两名同学结对帮扶,给予每人每年500元的学习救助,解决了她们的燃眉之急。春节前,六镇镇东王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唐发树从县教育局争取资金4000元,看望慰问东王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许多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扎根农村 ,服务群众(材料)

浅谈如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扎根基层 服务农村演讲稿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大学生村官演讲稿)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做有为村官

《扎根农村谋发展服务基层为群众[推荐].doc》
扎根农村谋发展服务基层为群众[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