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定稿]

2020-03-02 07:21: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20

14、

3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切实确立目标、合理实施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后,方可写出可行性教案。为此,教师备课应做到

1、有本学期总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

2、有单元教学目标。

3、有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完整的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4、根据教学内容和我校实际,教师要自制简易的教具,或者选择最重理想的教学用具。

5、用电子备课的,必须进行二次备课,拓展练习的设计和写教后记。为了醒目,用红水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晰、笔画规范、整洁美观等。

6、教师电子备课的格式与要求:

1、第一页为封面。

包含以下内容:

(1) 学年、学期、学科(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2) 年级(如: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

(3) 教师:——

2、每篇教案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教学内容; (2)预设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准备; (5)教学过程;(6)作业及板书设计;

(7)教后记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每一堂课必须做到:

1、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不挤占或挪用小学科的时间。

2、课堂上教师做到“微笑在课堂,激情在课堂,智慧在课堂,爱心在课堂,责任在课堂,创造在课堂,德育在课堂,规范在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

3、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大胆尝试运用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方法。

4、严密组织教学过程,准时上课,按时下课,合理分配时间,创造民主、和谐、合作学习氛围。实施分层达标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5、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板书工整,字体大小恰当,提醒学生正确的坐、立、读、写的姿势。

6、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讲多练,课内至少有十分钟练习时间,力争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7、提前进教室,组织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上课期间,不在教室内吸烟、喝茶、接听电话等,不坐着上课,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进行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更不允许教师随意离开教室。

8、关心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作业布置与批阅

通过作业练习以及对作业地批阅,既能达到对新知的巩固,又能反馈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作业布置与批阅要认真:

1、作业包括口头、书面、动手制作、上网搜寻资料、阅读文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相关的作业形式。

2、书面作业要在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侧重于知识运用的能力题和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问题。

3、要重视教材例题的变式训练和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题,课堂教学中已经利用和处理的重点习题,仍然要作为课外作业书面完成。

4、提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自主创新编制作业题,对现成训练资料要认真选择,不用偏题、怪题和过难题。精心设计作业练习,达到面向全体,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练习要有层次性、有坡度;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杜绝机械重复或体罚性作业。

5、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作业必须有检查和反馈,书面作业应认真及时批阅,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要讲评,切实做到“凡练必收、凡收必批、凡改必统计、凡讲必取舍、凡评必点拨、凡错必跟纠(跟踪纠错)”。不得将批改课外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和学生干部。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要进行针对性讲评。

6、重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先复习后作业,书写端正,解题过程规范清晰,错误及时订正。

7、作文原则上一周内批阅评点完毕, 每次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作文精批,要求先通览后细改,加眉批、总批,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批语精当;略批是要对作文进行统揽,整体把握要求,也要有批语,评价要客观,批语要注意以激励和引导为主。

四、辅导学生课内外学习和组织课外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要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区别对待,进行个别辅导。

1.确立公平教学的理念,关爱每一个学生,防止偏爱优秀学生,嫌弃困难生的倾向。

2.明确课外辅导的主要目标是转变学习困难生,全面提高合格率,消灭低分率。确定每学期的转困对象,仔细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潜在发展和家庭状况,寻找困难生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

3.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学习困难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去除厌学情绪,逐步排除过去累积下来的学习障碍。课内课外在学习困难生身上多投放一点精力,通过分层作业,作业面批,耐心讲解基础知识等把辅导落到实处。

4.结合学科特点,制订课外活动计划。认真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仔细选择活动教材,明确活动目的和方法。各科教师都必须主动做好有关的组织和辅导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课外活动任务,认真做好活动记载。

5.落实活动组织和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6.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启迪,知识扩展,能力和智力的提高。

五、组织考试

1、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改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必须坚持认真严肃的态度,不得阻止或动员学生不参加考试。

2、认真进行单元练习,单元学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测,及时批改、及时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3、考试后,教师要认真进行卷面分析,指出教学中的成败原因,切实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辅导学生的措施。试卷的评析要留存并有评点批注。

4、教师不能按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和张榜公布。

5、重视口头考查,坚持按照标准做好口头考查工作。

六、参加教学研究和业务进修

1、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业务学习、课题研究,在集体的课题研究中分担一定的任务,为集体的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和成果。

2、勇于承担学校和教研组交给的开课任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积极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拓展视野,增加内涵,提高理论和专业素养。

4、确立研究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实践、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5、把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作为自己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踏踏实实地研究,点点滴滴地积累,不断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提高的有效方法。

6、经常听课,在听课活动中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学习别人的长处,思考值得探讨的问题。

7、善于反思,勤于动笔,通过教后记,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等记录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教学六认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教学六认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执行“教学六认真”常规要求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六认真”的实施水平。

西王智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东桥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相关要求

川口中心小学学教学常规要求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龙门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计划

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要求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定稿].doc》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定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