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励志故事篇

2020-03-02 07:13: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周总理励志故事篇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故事

(一)

周总理十九岁赴日本留学行前,曾题“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并赋诗言救国之大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人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周恩来是彻底的“无产者”,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留下遗骨,却在无数后人心中

留下了应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

四十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毛泽东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

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回答却是———“我做不到。”

其实周恩来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时以上。

故事

(二)

一九一一年的一天,沈阳东关模范学堂一个教室的讲台前,站着魏校长。他在向学生提问:“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啊?”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说: “家里穷,上了学,将来好找事做。”另一个小同学说:“现在读书将来能过好日子。”这时,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红润脸庞的学生,笔直地站起来说:“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先是没听清楚,又问一遍,只见这个学生不慌不忙地说:“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英俊的少年人是谁呢?他就是只有十三岁的周恩来同志啊!

周恩来同志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其意思就是上学读书,是为了让祖国富强起来。那时,腐败的清朝政府,投降卖国,出卖民族利益,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周恩来曾在一个同学的爷爷带领下,到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军队在魏家楼村打仗和屠杀中国人的地方参观过。同学的老爷爷是个爱国的老人,他激愤地向孩子们讲了日本鬼子和俄国兵犯下的罪行,并讲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的故事。周恩来看到、听到这些,恨透了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恨透了反动的清朝政府。这些,更加激发了他好好读书,长大救中国的志气。

不久, 周恩来在学校写了一篇作文。文中写道: 学生上学读书正是为了将来肩负国家重任!作文里还谈到希望学校要为国家造就人材。

一九一三年八月,周恩来离开沈阳,又进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后来,他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还去日本留学。在去日本之前,他又回到沈阳的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他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一次表达了他献身给亲爱的祖国的宏伟志愿。

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实践着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志愿。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勤恳恳工作,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是多么值得我们崇敬与学习的啊!

周总理故事

周总理小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周总理外交故事

周总理小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中学生励志故事:人物篇

周总理的小故事

《周总理励志故事篇.doc》
周总理励志故事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