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总结

2020-03-03 06:3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遥 感 实习总 结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为期两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结束了,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实习中。虽然是满天的时间,但是由于教室还有其他人占用并不能在那全天使用,所以说是两周实习但是我们能用是时间依然很少,我们要力抓每一分每一秒,熟练操作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整个实习是以黄河水院为基础图形。通过格式变换、几何校正、图像剪裁、图像分类,以及最后的专题地图制作。

实习的过程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只要动手,计算机几乎自动化的替你操作,复杂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又有好多选项和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参数的设置很有讲究。所以在练习中我遇到好多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软件和课本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数据预处理。我们需要进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由于各种误差所以遥感图像存在着几何变形,因此需要在操作前进行几何校正。流程如下: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打开两个视窗窗口),第二步:启动几何校正模块,第三步:启动控制点工具,第四步:地面控制点(GCP)的采集,第五步:采集地面检查点,第六步:图象重采样,第七步:保存几何校正模式。其中最关键最难的就属地面控制点的采集,我们使用的是二次多项式,所以得选取六个控制点然后再选出六个检查点。但是图像存在着误差,而我们要把误差控制在一个像素以内,这就更加困难了。在进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练习,精度慢慢的就达到了,但是图纠正后依旧不是很好,在询问同学后发现原来是点的分布不是很均匀,所以导致了图的变形。在图的校正后就得进行图范围的裁剪得到所需的范围。裁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规则分幅裁剪,一种是不规则分幅裁剪。规则分幅裁剪需要知道坐标,而不规则分幅裁剪则只需要在图上手选出需要裁剪的范围。而我们没有坐标只能用不规则分幅裁剪。

第二项就是图象增强处理,主要包括:空间、辐射、光谱增强处理的主要方法。空间增强:包括卷积增强处理,辐射增强: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光谱增强:主成份变换、缨穗变换、色彩变换。这一项比较简单,通过指导书和上课的学习,这些增强只要知道步骤就能很快完成。

第三项我认为也是最关键的一项,遥感图像的分类,所谓的遥感图像的分类就是通过人工目译或计算机自动分类处理相结合识别出地物属性。我们做的分类是非监督分类,在进行的分类评价时,应用分类叠加方法来评价分类结果、分类精度及定义时应注意分类文件在上,而且取消栅格参数中清楚选示选项,以使两图像叠加显示。非监督分类步骤如下:第一步:显示原图像与分类图像,第二步:打开分类图像属性并调整字段显示顺序,第三步:给各个类别赋相应的颜色,第四步:不透明度设置,第五步:确定类别专题意义及其准确程度,第六步:标注类别的名称和相应颜色,第七步:将相同的类进行合并,最后分为五大类:建筑物、道路(空闲地)、水系、草地和灌木林。

第四项是制作专题地图。其操作步骤为:

一、准备专题制图数据,

二、生成专题制图文件,

三、确定专题制图范围,

四、放置图面整饬要素。而图面整饰又包括1.绘制格网线与坐标注记,2.绘制地图比例尺,3.绘制地图图例,4.绘制指北针,5.地图名称的设定,6.地图的保存。其中创建格网中可以设置格网线的多少和起始值,这一步主要是对制作专题图的一些整饰,可以使图美观易懂。

为期两周的实习结束了,经过这次系统全面的实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遥感图像的操作流程,也掌握了面对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让我对课程有了更确切的理解,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同时加深了对理论部分的重点理解,还提升了动手能力。

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B思考题总结

北京林业大学《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报告范本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复习纲要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推荐)

遥感图像处理应用实验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实习二

图像处理14章总结[推荐]

《数码图像处理》选修课总结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总结

《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总结.doc》
遥感图像处理实习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