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读后感

2020-03-02 09:36: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进历史,珍惜今天

——《冲锋号》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冲锋号》,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电影没意思,而且是动画片!可是看了十分钟左右的时候,里边的人物、情景、动画的形象真实性慢慢地感动了我。

其实我对于那段历史并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八路军很伟大,他们用鲜血染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了解很多,引起了我的又一次感慨。

有一个小片段很好的展现了八路军的优秀品质,八路军一个个饿得瘦如骨柴,还要英勇奋战。虎子因为年龄小,加上要给“第一冲锋号手”大个子叔叔庆祝,一位好心的爷爷送给他们的一点点吃的和一坛酒,他没禁住诱惑给收下了,回去后,大个子叔叔,连长都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让他把那些都还给老爷爷。他还酒时阴差阳错地掉到酒缸里喝醉了,演绎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场面。回去后,大个子叔叔被取消了第一冲锋号手的职责,连长也去给首长认了错。虎子因为愧疚离开了八路军战队,后来阴差阳错地因为一位老奶奶被国民党抓去,后来带着重大的消息“白匪军准备在泸定桥两面夹击”再次跋山涉水地回到八路军部队。

泸定桥的惊险让每个人都为之感动,八路军真是越战越勇,什么艰难都抵挡不了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每有一个战士遇难,他们杀敌的力量就会强大很多,最后打败了白匪军。

特别是他们在过雪山的时候遇上雪崩,当时的连长为了救虎子和

诗诗,自己冻成了一个冰人,英勇牺牲了!他的姿势是那样的英姿飒爽,那样的威武!八路军从来想的都是别人,他们真的是伟大到毫不犹豫地舍己救人!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女战士要生孩子,所有的战士为了掩护她们,为了抵御杀敌,死了不少战士,有一个战士向连长(连长死后,大个子叔叔被任命为连长)“我们这么做值吗?”,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值!我们今天的战争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吗?”这句话让我百感交集,眼眶湿润了。

这个电影不仅让我们走进历史,更让我们从先辈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人的根本,也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新兴小学 白巧娟 2015年9月25日篇2: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儿童节那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冲锋号》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关于红军和白匪军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电影里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虎子的孤儿,别看他是个孤儿,他可厉害了,如果这部电影里没有他的话,那么多的人可能都会牺牲,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虎子不小心闯了祸了,大家都批评他,虎子羞愧之下就离开营地开始流浪去了,当他路过一位老奶奶家门口的时候,听到白匪军在欺负老奶奶,于是他就上前打白匪军,结果没打到还被白匪军抓起来了,到了白匪军的营地里,虎子就找机会把营地里的汽油罐全部打翻,用蜡烛往汽油里一放,整个营地里全部燃烧了起来。虎子的小伙伴小地瓜——就是一条大黄狗,从白匪军那里叼回了红军最缺的药箱,而且虎子还从白匪军那里听到一个消息,他们要攻打红军。于是虎子赶紧回到红军的营地,告诉了大个子叔叔,让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虎子可真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我真佩服你。篇3: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后感 2015年9月25日下午,在**党支部的安排下观看了《冲锋号》及文献纪录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部爱国影片。影片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良多。

电影《冲锋号》用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浪流少年经过长征的洗礼,成长为一名优秀红军战士的故事。影片以动漫表现手法,通过儿童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血战湘江、转战遵义、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等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为之感动:当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时;当红军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行进时;当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红军战士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时„„,艺术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的体现,虽然这些感人的场面以故事的情境、动画的形式展现,但依旧深深震撼了我。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这些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我的思考,当一个孕妇在草地上生孩子时,一个连的红军战士为保护帐篷里 的孕妇,牺牲了很多人。我也在想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否值得牺牲这么多生命,连长的话点醒了我,作为一名一个胸怀百姓、有着坚定理想和崇高信仰的共产党员,毅然选择去守护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不计任何代价,哪怕牺牲很多他的战友的原因是,今天所有的牺牲和流血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新中国的下一代,这不仅仅是一个小生命,他代表了新中国,代表了连长甚至是全体共产党员对希望和未来的憧憬,所以牺牲再多,他们都要拼命阻挡,看到新生命诞生,雨过天晴后太阳冉冉升起那一刻,预示着中国即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生,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影片中以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背景为开头,红军血战湘江损失惨重,但自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中国红军不结论是飞夺泸定桥、还是爬雪山过草地后得胜利会师,都一次一次取得胜利,历史一次次的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曹火星年仅19岁时在北京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创作了不朽之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平津解放后更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对历史实践的亲身感受,化作无穷的力量,谱写出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真理 的最强音,这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对于坚定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念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是一首人民之歌,是确切反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之歌,是颂党第一歌。我愿再次唱响这首歌,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

观影结束后,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壮与喜悦,铭记历史,才能烛照未来,中国梦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篇4:观《冲锋号》有感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

——观红色电影《冲锋号》有感

秀山一中 何爱国

应我校党总支要求,我于2015年11月10日在秀山保利万和电影院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冲锋号》,在此之前就听说这是一部以动画形式展现红军题材的影片,激起我对这部电影的好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早早就来到了电影院,期待着导演如何以动画形式展现这一宏大的题材,更希望通过这部红色电影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洗涤,找回自己曾经坚守的某些理想和信念。

该片讲述了一个名叫虎子的流浪儿从不被人们关心爱护,到后来偶遇红军战士,在红军连长的教导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也凭着自己的机灵和勇敢挽救了很多红军战士的生命,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亲眼目睹了红军战士在人们群众生命财产为难之时的敢于担当、冲锋在前、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真实场景,并被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被红军战士的理想信念所鼓舞,最后融入红军队伍,为红军队伍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重温经典,勾起我们对那些艰难困苦的回忆,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回味历史,提醒我们对现在和平社会的珍惜。正如我们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目的不是要向世界展示强大,炫耀武力,而是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的纪念提醒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警示人们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贫穷必挨打的历史经验教训。 战争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少数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中国,担心着我们国家的强大,阻挠我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各种手段渲染中国威胁论,试图浸湿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脚步已迈入二十一世纪,战争的硝烟已逐渐散去,一部分人的思想开始麻痹、放松、甚至随波逐流,更有甚者发表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完全丢失了我泱泱中华艰苦奋斗、勇于抗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民族精神,迷失在自由散漫、唯利是图、享乐奢靡之中,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丧失殆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去甚远,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背道而驰。影片中展示了这样一个片段:为了保护一个快要生产的孕妇,红军战士搭起一顶小帐篷,几名红军战士在帐篷外抵挡着敌人的枪炮,直到这名孕妇顺利生产,“虎子”因此而受感动。看到此处,我不禁对红军肃然起敬,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对新生命的敬畏和为下一代赢得美好未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我相信在场观看的所有观众也应该和我相似的感受。是的,我们这一代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我们的和平不正是靠着前辈们的英勇拼杀、凭着他们对理想信念至死不渝的坚守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所换来的吗?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需要我们继续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为我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篇5: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观后感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那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那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每当听到这句歌词,我总会想起我们的祖辈,那些为我们打下新中国的祖辈,那些让中国重新挺起脊梁的祖辈。他们一个个都是无名的英雄,在历史的浪花里也许也只留下红军这个称号。但是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以身为共产党而荣,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在11月21号,听班长说学校会在操场那边放电影。想来应该是红色影片。回想起多年来,似乎只是看过《小兵张嘎》,之后也只是看了几部的抗日片。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看过这类的红色电影。真巧今晚月色正佳,于是便叫上同学一同前往。想要看看这久违红色电影。 操场上已经人来人往,似乎很多大一的师弟师妹已经早早来到。是哦!他们如今正在军训,今晚的电影说不得帮他们省了一晚的训练。不过老实说,看着操场上面军装一片。其震撼还是挺大的,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一群红军在这里开会。不过说起来,除了这些小鲜肉外,我好像看到很多领导比我还先到场,那个光头不就是我们系的辅导员吗,咦!周主任也来了,还跟一群年老的领导在说话。不管今晚的电影怎么样,至少这排场已经值得我为之等待,为之观看。

遥望全场,大家席地而坐。此时,大地是我们的椅子,黑夜是我们的帷幕,我静静的坐在那。看着那电影。总觉得心里有什么在涌起。似乎再一次听到那条龙在怒吼。回顾那段历史:血战湘江誓死突围的惨烈,急夜行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衣不蔽体征服雪山的豪情、食不果腹横跨草地的坚韧。都在影片中重现。我不断的在想,假如当时在场的是我们;假如当时扛起革命大旗的是我们,我们能否想前辈他们一样。凭着理想和信仰;凭着满腔热血,通过那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即使冒着枪林弹雨,即使大雪纷飞。老实说,当我看到大个子为了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那座雕像矗立在大雪山上时,我的眼眶似乎有什么要冒出来。一方面,是为历史、为影片中人物的那种精神感动;另一方面,是为现实,为仅仅半个世纪后的当今中国就有如此之大的信仰落差而感伤。这片子充满了对共产党员及其理想的赞颂,我不觉得这种理想主义有任何的错。相反,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红色影片”,就嗤之以鼻,我反倒要质疑一句,究竟是红色信仰的笃信者,还是它的诋毁者,哪类人 更体现着中国人的劣根性? 每次看到影评上都是对红色电影的批判,而有的时候那些批判纯粹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有些人都没看过那个影片就发出那影评。他们说我们被洗脑了。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被西方文化洗脑呢?我不是左派,甚至不是共产党,只是一名大学生。也正因为我是大学生,我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在网络上发表什么影片不好,什么政策不好,而是努力学习。电影拍得不好,那行;我们就去学动画设计,学影视制作。拍一部不输给国外的影片。觉得这部影片会洗脑,那我们就去学哲学,学历史。用事实说话。我也不是一味的赞誉红色影片,我也曾经认为中国的红色电影不行。我甚至跟他们调侃过一些国产抗日剧出现手撕鬼子的镜头。但我还是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去寻找讴歌共产党员精神的所谓红色影片去看,无论是讲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还是讲和平年代的模范典型,我每每都深受感动和鼓舞。因为即使有很多镜头可能是虚假但只要有一些是真的,那就足够了。过去英雄身上那种忘我的牺牲精神、那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精神,都是不会过时的,都是永恒的闪耀的指明灯。

《冲锋号读后感.doc》
冲锋号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