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中毕业班家长的建议

2020-03-01 21:37: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给家长的建议

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做人、做事,促进孩子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先应当从家庭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要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要从个体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少部分同学学习劲头不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然老师们一再强调,但内动力欠缺,学习效果不理想。

有的家长不重视这一关键时期,不关心、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人说中考不仅考学生,也在考家长,的确如此,家长的心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前心态。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全心全意为孩子忙里忙外的,但有的是帮倒忙,一片好心反引孩子逆反。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在此根据孩子的心理现状对考前的家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正确了解有关中考的相关详细信息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工作,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1、避免叨唠,尤其是当母亲的,总有过多的不放心,一句话恨不得说上八遍,“又考了吗?听懂了吗?”“怎么又看电视?这样还能上重点?”„„本来孩子复习紧张,情绪不太稳定,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更容易诱发不良情绪。这种督促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伤害感情。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少说多做。孩子不想听你讲话,不妨变换形式,比如写个纸条放到书桌上。

2、避免许愿,一些家长总想用一些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 “考得好,明年暑假给你买电脑”“考上重点班,带你到„„去玩”,其实这些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避免威胁,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努力而制造压力,“考砸了,我们就不管你了”,“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诸如此类的话会使孩子产生对中考的担忧和恐惧心理,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4、避免过度比较,有些家长为了激发孩子奋进,总是树立很多榜样,“你看你表姐多争气,考好了,重点学校轮番到家里动员”,“某某多争气,一模又是全班前三名。”这些看似激励的话对孩子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伤害了自尊心。越拿孩子的不足跟别人比,他就越觉得高不可攀,越自卑气馁。正确的做法是,多过程比较,少成绩比较,多和自己比,和过去比,和同等水平的比。

5、避免过度保护,很多家长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请假在家照顾孩子,把起居生活大包大揽起来,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不安,一种到了中考如临大敌的感觉,还增加心理负担,不利于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中考。

6、避免过多干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抓紧学习就着急,特想帮助孩子提高,于是对孩子的时间进行规划,不准这样做,必须那样做,可是效果适得其反。一位学生说,一举一动好似受监视,很压抑,家长的方法不适合我等,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但不要卷入太深。

7、避免期望过高,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水平提出期望,不要给孩子规定必须考上什么学校,最好不要过多谈论。引导孩子把关注的焦点,从考试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中来,告诉孩子只要踏踏实实走完这一年就行,这样孩子没有负担就能轻装上阵。

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无条件地支持和鼓励,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支持,在孩子烦躁时坐下来听他说说话,不要打断和评判,让他尽情宣泄心理垃圾,然后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很多孩子担心考不好而对 不起家长,针对这种心理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开导,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减轻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中医有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因此,与其让孩子服用药品或保健品,不如多给他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多一份自信和勇气,这比改善饮食、加强营养还更重要。

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

距中考开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有的家长和同学难免会产生疑问:“初四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三,成绩还能提高吗?这段时间该怎么办呀?”

对策:“还能提高吗”,这个问题只有自己能回答自己。如果在做之前,就先否定了自己“注定失败,我怎么也不行”,那结果会如你所料。如果不放弃努力,即使明天就中考也有可能提高。到这个时候,提高十几分不易,但丢掉几十分却很容易,所以不要轻易对自己说NO。

上届曾黉同学在中考前的复习中就做到了充分利用时间,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在一模考试时该生的时间在全区排988名,但在真正中考时她一举冲到八千人中的第121名。

“今后做什么”,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但大体思路是“抓基础+抓漏洞+抓重点”。基础一般的同学今后不宜再做偏题、难题、怪题,应注重基础,结合自己情况合理规划今后的学习:

(1)看以前做过的卷子,重点看错题,找出漏洞,不仅是知识点的漏洞,还有在考试心态、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再进行弥补;

(2)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3)做一些典型题目,注意练手

(4)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一定要抓住这个假期,进行补习。一个月真正想学的孩子,能有很大的进步。往年都有这样的例子,因此家长也不要气馁,孩子只要想学,在第一次综合复习之前都是机会!一定要抓住。假期里将不会的通过补习提高上来,年后就更有信心了。

初四六班

2011年1月

给毕业班的家长的建议

给初中家长十点建议

给初中毕业班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

老师给家长的建议(初中)

老师给初中家长的建议

初中毕业班家长主持词

给家长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

给家长的建议

老师给毕业班学生家长的建议

《给初中毕业班家长的建议.doc》
给初中毕业班家长的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