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什么

2020-03-01 18:07: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仪式感是什么?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比如开学时,新课本发下来,有的同学直接就开始用,有的同学却在家长的指导下细心的给书包上封皮,有些家长还会为孩子设计封皮。包书皮既能防止课本被磨损,也是新学期开始前的小仪式。让孩子意识到,从现在起,要端正态度,好好迎接新学期,之后,孩子每次看到书皮,都会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决心。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睡前故事能够有效的解决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每天晚上睡觉前,大人握住孩子的手,念图画书给他听。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目标,在孩子过生日时,为他举办一个仪式。 生日前几天,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意识到,他即将长大一岁,新的一岁,需要有点新变化。

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再想想具体用什么方法。孩子希望写字更漂亮,就要买字帖,每天临摹;想学会游泳,可以报兴趣班。目标不用过多,3-5个足以,这些目标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生日当天,吹灭蜡烛前,把几个目标重复一遍,在场的家人一起为孩子作见证。 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也赋予他们使命感,孩子会认为这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到时,不用家长催促,他们也会自己努力。仪式感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别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婚姻生活也需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对孩子事事上心,对自己却越来越随意,结婚前的诗和远方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其实仪式感并不空洞,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相反,它是发自内心的爱。在爱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他/她策划庆祝,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你们的用心,会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仪式感使爱情得以保鲜,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相亲相爱的,我们的家庭很幸福。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共进晚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

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找到属于你家庭自己的小仪式吧,固化它、美化它。坚持下去,成为家庭传统!

《生活需要仪式感》读后感

观看阅兵仪式后感

班级管理需要仪式感

让校园生活多点仪式感

于丹的生活仪式感

仪式感对女人到底有多么重要

校长捐助仪式上的感谢辞

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才可爱

仪式感教育给孩子们的意义

有时候,生活也需要一份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doc》
仪式感是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