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教案

2020-03-02 01:21: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课 标 要 求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3、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4、能运用美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宣传自己、宣传集体、宣传学校;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巧策划、筹备,集体布臵一个美术展览。

施教措施

1、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3、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4、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5、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积极性;

6、弘扬民族民间美术,提高民族自信心;

7、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思考与探究;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1课时 第2课 色彩的感染力 1课时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1课时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第1课 书林漫步 1课时 第2课 手工书设计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第4课 书间精灵——藏书票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2课 借物寓意 第3课 寄情山水

第四单元 自己办展览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复习与测试

2课时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① 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师):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发展,绘画逐渐淡化了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艺术家们更多的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抒发感情,对于绘画来说,画得像与不像、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尽力去表现和把握他当时的心态,画他所感动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好的画是画面自身显现出来的,气魄在画的骨髓里,气息是清新和自由的,色彩以它的活泼雀跃在尽情地对比并显现和流动于我们的眼前。就像现在展示的这幅马蒂斯经典作品《舞蹈》一样,他用强烈的原色作画,大胆地进行着冷与暖的较量,在画面上放上他所感受的色块,他用大面积的孔雀蓝作背景,并使用黑色进行蒸腾和蔓延,就如同人对上苍未知力量深深的敬畏和内心悄悄的祈语。舒展线条勾勒出的火红的人体,象征着生存的体温。手与手相挽在天与地之间起舞,这时我们好像听到了,那不是音乐而是惊天动地的鼓声。翠绿的大地在鼓声中被夜幕所覆盖,天地间不再拥有清晰笔直的界限,倒突出了人的轮廓与分量,舞动着的己分不清是生命还是火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这感性的现代绘画的世界中,领略色彩的无限魅力!(引入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四、色彩知识回(师):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五、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六、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④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课题:书林漫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

手段 ,例如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出示课题:造型的表现力(板书)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⑤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课题:寄情山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收集的相关图片、笔墨、宣纸、颜料。 教学过程: 【概念阐释】 (1)山水画

河姆渡时期,已用线刻表达观念性文化和定居的农耕文明。魏晋玄学促进了山水观念的转换,人们更加重视山水所蕴之道,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成为山水画的名作。 隋唐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日臻成熟,吴道子以墨笔挥写出疏体山水。王维以“水墨渲淡”表现出“画中有诗”的境界。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林立,画匠无数。 (2)花鸟画

中国画中,以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原始社会花鸟画已萌芽,两汉六朝初具规模。唐宋发展成熟。北宋《宣和画谱》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相继出现。明末徐渭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清初朱耷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等花鸟画大师。 【导入新课】

1)1955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远古居民日常生活所用器具中,发现了一个红色陶盆。盆内表面光滑,外部粗糙,盆内和盆口边缘绘有对称的鱼网纹和人面形彩纹,盆上的花纹是黑色。红底黑花是它突出的特征。精美的彩陶盆画面逼真,匠意巧妙,自然、质朴、生动、神秘,看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想一想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人面网纹盆?我们能否说出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和基本发展脉络?

(2)我们的祖先与山水朝夕与共,休戚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山水审美观。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关系..中国山川多姿多彩,钟灵毓秀,孕育了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春秋时,孔子就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战国庄子也说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他们都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中国古代的文人出则为仕,退则隐居山林,啸傲泉石,寄托性情。由此而产生滋长的山水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天地里,书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姐妹花缘物寄情、寓情于境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物我合一,风情万种,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用其辉煌夺目的成就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了最佳的注脚 。 【讲授新课】

中国画的特殊工具

1、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 (1)按表现技法分:工笔画写意画 (2)按题材分: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赏心悦目,国画精品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山水画是以庄学为根的,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就是庄学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 请欣赏当代画家对花木鸟兽的情趣心境 请欣赏当代画家对人物勾画的维妙维肖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的绘画很早就具备了卓越的“写意性”,独特的写意画成为人间奇迹。而这种极其抽象的功夫,在西方绘画中只有到了法国人毕加索的手里才有了发挥的可能。而在中国,似乎天生如此,并且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魏晋时期有顾恺之,唐代是吴道子,中国绘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气象已经蓬勃而出。宋元以后,从赵子昂到董其昌,其间诞生了许多国画大师,使中国山水画以及人物、花鸟无不精益求精,意境深远,格调高雅,中国写意画的成就达到了巅峰,特别是明清时期发展壮大的文人画,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精美绝伦,蔚为大观。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一脉相承,水墨功夫,清新秀雅,一派吞吐宇宙的气象,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一片生机盎然的天地,方寸之间展现无限风光。写意画在平淡中得真味,精神到处,风云际会,百态千姿,跃然纸上,万象众生,呼之欲出。

国画,也叫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臶。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画的基本常识:

一、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战国至汉 岩画、壁画、陶画

画 游牧渔猎等生活画面

珍禽异兽

神仙鬼怪 线条稚拙

色彩简单

色彩鲜艳

气势宏大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浪漫

神秘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原始]花山岩画 《战争庆典牧放图》

『请观察』:下面三幅图画,说说他们都是一些怎样的内容,体现了哪个时期的艺术的什么特点?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这是绘图艺术的源头。 陶器上的图案有什么涵义吗?为什么画鱼而不是其他动物?

1、新石器时代:集体舞蹈图、人面纹岩画

特点:自然、质朴、粗犷、浪漫 2.战国:从萌芽走向成熟

特点: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题材为珍禽异兽(龙凤)历史原因:人们对吉祥动物的膜拜

春秋战国时代,丝绸早已有很大的发展,帛画流行。目前保存下来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有: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的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画法用流畅的单线条勾勒为主,以平涂和渲染的色彩为辅。 1974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共四幅:;墓主人出行的场面身着红袍,戴冠佩剑, 士卒侍从,绘有车马行列,还有鸣金击鼓的乐舞场面。全画现存百余人,数百匹马,数十乘车。 3.秦汉:门类丰富

特点:门类丰富;以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为主。

历史原因:人们对鬼神的膜拜、汉代流行“视死如生”的风俗。

二、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文人画) 魏晋时期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盛世唐朝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4.魏晋:绘画的转折期

特点:①绘画理论的总结 ②“以形写神”③文人画出现 历史原因:“魏晋风度”,注重个性。

思考:“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士人群体的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文人画? 魏晋以来的社会风貌(社会背景)

(1)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 (2)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 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并开始形成理论。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博学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他的这些画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他将绘画推向了自觉。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小结:

⑥ 第四课 自己办展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画展的基本设施、特色、效果。

(2) 筹办班级美术作品展,首先应对展览的目的、主题内容、展出的特点、方式、规模、

时间等进行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展出地点、时间,周全地筹划整体工作。展览的题目可以以画种、班级或表达某种理想等起名,如“装饰画展”“x年级x班书画展”“金秋书画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画展的基本特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且尝试策划一次学生画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一次画展的策划过程,并亲身实践,参与设计,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画展呢?它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新课讲授 发展阶段1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画展的现场图片,展示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画展。发展阶段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书画展览策划书案例》,了解书画展览的基本内容,对具体策划内容做详细地解释。 课堂练习

运用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详细的画展策划书。 课堂评价

对学生的策划书进行相应的点评。

⑦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内容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发展阶段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 直线的运用。 (2) 曲线的运用。3) 圆形的运用4) 三角形的运用。 (5) 举行的运用。

2、形式法则的形影: (1) 比例与尺度。 (2) 对比与统一。 (3) 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 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臵。

(2) 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 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组织 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音乐,图片)

二、1.演示课件

学生观看图片,启发学生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视觉展示的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联想生活中感兴趣的场景,选取适合本课主题的画面。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 论、探究)

出示课题:视觉展示设计

请学生浏览课本(29页—32页) 1.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概念。 演示相关作品

2.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种类。 演示相关作品

3.讲解视觉展示设计基本要领。 演示相关作品

学生欣赏设计作品,分析思考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设计元素,表达了怎样的情节和意境。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 作品,启发学生如何 欣赏设计,学会全面观察和了 解作品中的形象设 计。学会从形象、形式的设计中去理解作品

四、1.如果让我们为学校设计展示空学生提出个人学生在独。

组织学生讨论 间,大家应该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设计?(可根据学校的工作设定主题)

2.组织同学讨论设计方案。

见解 有主题的组织学生讨论。

立发表见 解与相互交流中增进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团体工作的能力。

五、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校园的设计。

和老师一起总 结本课知识点, 积极参与校园设计。

六、课后;布臵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教案 (8)

教案8

教案8

拿来主义教案8

8守信教案

汉语拼音8教案

高三教案8

练习8教案

《雷雨》教案8

硬笔书法教案8

《8教案.doc》
8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