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学设计详

2020-03-02 08:49: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夏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掌握生字词;

2、诵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对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一、预习要求

1、疏通字词。(给课后词语注音解释;对文中不懂的词进行补充;将易错词、多音字、形近字写在预习本上)

2、介绍作者。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3、给课文划分层次,概况各段大意。

4、弄清楚什么是比喻和拟人,并举例分析。同时回答课后第二大题。

二、独立学习要求(25分钟) 自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大意疏通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要求:用课文中现成的词语来回答)(设计意图:文章着力表现的是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学生抓住这一特点,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内容的“纲”。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总领全文。)

2、请在文中分别勾画出表现夏天特点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作者是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景致的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第一段的总领句去找相关句子,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关系,同时领会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进一步靠近文本。) (追问)夏天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夏感) a、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第三自然段)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第四自然段)

主旨探究

3、第三段写夏天的色彩为什么会写到春之色和秋之色?

4、熟读第四段,看夏天的旋律紧张了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作者用农民劳作来显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一写农民劳作辛苦,连用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二写农民精神紧张。

5、齐读文章第五段,思考为什么历来人们爱那春花秋月,作者却反其道行之,大声赞美夏

1

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最后一段与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比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无比喜爱及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作者赞美夏天其实表现了对劳动的歌颂,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

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三至五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巩固前面所学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写作能力。)

(方法:两个同学分别介绍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并举例分析,小组其他成员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赏析)

(1)先看比喻句:

A、“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B、“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C、“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2)再看拟人句: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

B、“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D、“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3)细致生动,富有韵致的句子:

A、“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

B、“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C、“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琅琅上口。

D、“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这些语言都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

E、“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品析:句中“不是……而是………”以及“细滋慢长”“蓬蓬勃发”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夏天作物生长的蓬勃有力,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

三、小组合作交流(15分钟+10分钟)

1、字词交流

2、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请在文中分别勾画出表现夏天特点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3、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4、回答独立学习中的三到五题。

5、赏析文中的语言。(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致生动的句子)

6、朗读小组(要求: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

7、提问答疑

四、班内课堂展示(30分钟)

1、字词展示

2、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学生在听同学朗读的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

五、课堂总结 (请学生小结)(五分钟)

作者梁衡以多情的笔调,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着力表现出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劳动者的勤劳之美。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品味,我们就会发现“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们身边!

六、作业

1、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秋天作一番描绘(300字以上)。

2、积累关于夏天的诗词。(最少五句)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 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

夏感教案(详案)

《夏感》 教学设计(一)

《夏感》名师教学设计

《夏感教学设计详.doc》
夏感教学设计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