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井冈山之行

2020-03-01 21:24: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的井冈山之行

这次有幸去井冈山学习,首先要感谢厂党委和车间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也是我心中敬仰的革命圣地。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开班仪式,井冈山党校副校长给大家介绍了井冈山及党校的相关情况,并向学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进行宣誓、敬礼、脱帽、肃立、齐唱国歌等环节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了此次体验式学习的序幕。

接下来的几日,我们身着红军服,头戴军帽,走过黄洋界哨口、朱毛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革命圣地,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出现在眼前,红米饭、南瓜汤、毛主席的读书石、朱德的扁担、红军战士们打造农具、武器的生活景象,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通过这些真实的革命景物和传奇的故事,我的心灵真的被震撼、被感动,感慨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心情激动但又悲喜交加,对革命先烈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对我们党曲折的成长历程,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几天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最深的记忆和印象是“小井红军医院”,它是由原来的茅坪、大井两个医务所扩建而成的。最初取名为“红光医院”,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医院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为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医院院长曹镕,党代表肖光球,党总支书记曾志,医务室主任段致忠。红光医院在1929年元月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

听老师讲,当时小井红军医院有130多名重伤员住在红军医院里,不幸全部被捕。他们把红军伤员押到附近的一个稻田里,严刑拷打,妄图获悉红军的情况。红军伤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始终守口如瓶。最后敌人疯狂地用机枪扫射,血流成河全部伤员壮烈牺牲。英雄们倒下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井冈山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这130多名英雄究竟叫什么名字,史料上没有任何记载。解放后,根据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回忆,才得知吴鸿禄、李玉发、朱娥龙和邓颖发等20多名伤病员的名字,大部分则为无名英雄。听后我眼含热泪对革命英雄不怕死的精神而敬佩。

在给英雄献花时,我轻轻地放慢脚步,想多一会停留在在这片红土地上,想多一会同地下的英烈交流,感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中国的解放,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轻轻地拭去了眼角的泪滴,踏着革命先辈英勇牺牲的足迹。我想,我们到井冈山来学习,不仅仅是瞻仰革命先烈,更要发扬井冈山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工作细节中,带头落实、执行公司和工厂党委、厂部的决定、决议,尤其是在两厂整合后,我们要更加务实工作,为建设、发展更加美好的车辆工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感想

井冈山之行有感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思想汇报

一、井冈山之行感悟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定稿)

红色之旅——井冈山之行

《我的井冈山之行.doc》
我的井冈山之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