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0-03-02 01:19: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摘要: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项活动发展十分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它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于是我们做了关于志愿者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意义,影响,发展

一、调查概况及结果

主要对志愿者基本信息、志愿者权责、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工作认证、志愿服务价值取向、志愿服务周期、志愿服务受尊重程度、志愿服务缺陷、志愿服务收获等问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0 份,实际回收问卷 235份,回收率为 94%,有效问卷为235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其中男生74 份,占32%,女生161 份,占68 %(见表一)。由于调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

表一调查对象分布表 性别 男 女 人数 74 161 所占比例32%68。

二、调查分析

(一)个人基本信息 关于受访志愿者的基本信息,男生占调查人数的32%,女生占68%,参加过任何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占69.3%。可见,大多数志愿者拥有一定的志愿者服务经验。 在受访志愿者中,性格外向者占26.9%,安静内向者占10.2%,性格亦动亦静者占59.1%,较孤僻、爱独处者占3.8%。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性格开朗、多面者目前普遍对志愿服务工作已有较高热情,希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充实课余生活,乐于人际交往,而性格内向、孤僻者则更倾向于将自己封闭在小范围中,对志愿服务工作有排斥情绪;二是志愿者服务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初步的宣传只吸引了乐于、善于人际交往者,而性格内向者则需要再争取。

(二)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看法和态度 1.关于对志愿者本身的认识 65.5%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本身是播种希望、奉献爱心的人,24.2%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人,只有4.9%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傻瓜或是在多管闲事。(见表二)而在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原因这个问题上,45.7 %的人认为是在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31.9%的人是士为了结识朋友、增加社会见识,7.5%和14.9%的人出于消磨空闲时间和集体组织不得不参加。可见绝大多数人对于志愿者本身有客观准确的认识,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对青年志愿者本身认识错误还是大有人在。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关心、关注志愿服务。 表二 对志愿者的印象 对志愿者的印象

2.98% 5.10% 65.50% 24.20% 1.92% 傻瓜 多管闲事 播种希望,奉献爱心 社会,关注民生 没印象2.关于青年志愿者权利 关于志愿者应享有哪些权利,调查结果按百分比排序,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获得志愿服务相关教育和培训70.6%,要求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经历证明53.2%,享受招工、招生部门的优先录取34.8%,遇到困难优先得到志愿服务帮助31.9%(见表三)。这表明,大多数志愿者有较高觉悟,认为志愿服务工作应是自愿、无偿的,而非有偿服务。同时,志

愿者对服务前的相关教育与培训工作和服务后的认证工作则相当看重。表三志愿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多项选择题) 选项 获得志愿服务相关教育和培训 要求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经历证明 享受招工、招生部门的优先录取 遇到困难优先得到志愿服务帮助 要求志愿服务提供人身保险 与志愿组织签定服务协议 获得一定的补助 不清楚 人数 166 125 82 75 73 50 38 16 百分比 70.6% 53.2% 34.8% 31.9% 31.0% 21.2% 16.1% 6.81% 3.关于志愿者服务需要的个人条件 79.6%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最需要的条件是具备爱心和正确的态度,11.0%的志愿者认为时间和精力最重要,其余9.4%的志愿者认为学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金钱等因素是最重要的条件(见表四)。可见,大部分人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青年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爱心奉献是其成为一个真正的青年志愿者的必要条件。 表四 参加志愿服务最需要的条件 参加志愿服务最需要的条件 6.51% 2.89% 79.60% 11.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学识/专业知识 技能/技巧爱心/正确态度 时间/精力 4.关于志愿服务时间 调查表明,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间一般属于集中一段时间参加的有38.7%,时间分散但较有连续性的参加39.8%,二者皆有21.5%。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持续在2小时及以下的占36.7%,2—4小时的占56.5%,4—8小时的占2.1%,8小时以上的占0.5%。一般利用一天中的课余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有11.0%,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包括寒暑假)的有 50.3 %,有空时任何时间的则是37.2%。可见,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仍存在不稳定性和间隔性,这反映出现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性较弱的问题。 5.关于志愿者服务的收获 关于志愿者服务的收获,39.1%的人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很快乐,27.2%感觉复杂、说不清,24.2%的志愿者感觉一般。37.8%的志愿者认为活动后收获很多,49.7%的志愿者收获一般,则还有7.23%的志愿者活动后基本没收获(见表五)。这表明,志愿服务工作仍然很不成熟,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领域狭窄,无法充分激发志愿者的活动热情;二是志愿者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志愿者积极性不高;三是缺乏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总而言之,志愿者服务体制不够健全是导致志愿者服务热情不高、收获不多的根本原因。 表五 志愿者服务后的感受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志愿服务后的感受 很快乐 感觉一般 不快乐 感觉复杂,说不清 没感觉

(三)志愿者工作 1.关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尊重程度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是否受到尊重这个问题上,53.2%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经常能受到尊重,28.9%的受访者只是偶尔能甚至17.9%的志愿者不能受到尊重。这说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没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对志愿者的普遍认知度、信任度、尊重度比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广泛认识志愿者,了解志愿者工作,给予志愿者应有的尊重和信任。 2.关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受访的志愿者中,认为志愿服务社会支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群众对志愿服务缺乏认识占57.9%,社会各界支持不足占46.0%,资金不足占28.5%(见表六)。认为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认为服务过于形式化占63.4%,服务成效不明显占34.4%,活动受到太多限制占29.8%(见表七)。这就要求社会舆论对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关注,新闻媒介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关注、认知和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志愿服务组织结构应灵活化,仅依靠老思路、老传统,很难唤起志愿者的积极性,活动收效甚微。要使志愿者组

织管理社会化,把事务交给志愿者自己来管理,激发志愿者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使高校青年自觉地参加志愿服务。高校青年之所以参加志愿者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心和满腔热情,另一方面是想通过服务,认识自我,积累人生经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不仅考虑到受助对象接受服务和教育,同时考虑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自身的锻炼和提高。 表六 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政府重视 社会各界支持 不足 媒体宣传不足 资金不足 群众对志愿服 务缺乏认识 表七 当前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选) 3.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和形式 在如何获得志愿者信息的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66.0%)、同辈群体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36.2%)、志愿服务机构(34.0%)。而自发的志愿者团体、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和网络分别只占了12.8%、6.4%和14.9%,这说明志愿者信息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社会的认可度和宣传度远远不够。青年志愿服务和现代信息的联系不够紧密,仍有比较可观的发展潜力。在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上,则以群体活动为主,占67.9%。相比之下,单独参加的比例是15.0%,两者皆有的比例是17.1%。这说明现阶段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仍旧是以集体组织为主。强调集体,注重配合是增强志愿者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4.青年志愿者的认证体制 在青年志愿者的认证体制上,67.6%的人表示不了解相关事宜。在剩下了解相关事宜的人中,16.0%的人认为志愿者的认证只是形式而已,7.7%的人认为没多大意义,但对将来找工作有好处,76.3%的人认为是对志愿者的鼓励和肯定。这表明在了解志愿者工时认证的人看来,认证体制可以让大多数志愿者有一种归属感,从而增强他们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5.关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调查结果表明,35.7%的志愿者在参加活动前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37%的志愿者接受过有关志愿服务基本理念的培训,31.0%的志愿者接受过志愿者权利与责任的培训。可见,志愿者活动前的培训工作是整个服务活动过程中相对比较薄弱的一环。部分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清,热情不高,致使志愿服务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62.6%的志愿者希望接受服务专业技能的培训,38.7%的志愿者希望接受管理艺术方面的培训。这充分表明志愿者在接受培训方面的迫切心情。而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多数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未能满足志愿者的需要。

四、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及影响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式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的。

三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者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接受个人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结合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志愿者彩虹桥行动”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

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青年志愿者行动 报导

《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青年志愿者行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