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物个性化语言设计例谈

2020-03-02 00:23: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作文人物个性化语言设计例谈

在记叙文写作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可以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文章的情节发展,使文章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物语言呢?

一、根据说话人的身份设计语言

人的身份包括年龄、性别、阅历、职业、职务、社会地位和文化程度等多个方面,正是受诸多因素限定,才使某一人物只会讲出这一句话而绝不可能是另一句话。成功的语言描写必定符合人物的身份,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愚公移山》中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个人的话,语意相似,但绝不可以调换。因为愚公妻作为愚公的妻子,说的话是从关心角度说的,语气是怀疑中带着担心。而智叟作为愚公行为的反对者,说话的措辞和语气显然是在轻视和讥笑愚公。“甚矣,汝之不惠”,这样讥讽的话愚公妻是绝不会说的,“且焉置土石?”这样关注工程细节的话智叟也不会说,因为他根本反对愚公移山,不会关心这技术性问题,他们不同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说不一样的话。《范进中举》中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地位的变化而变化。范进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只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地说“岳父见教的是”。中举之后,他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了。可见,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所讲的话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身份变化后,说出的话,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用词、风格和表达方式也是不相同的。这正如我们平日对朋友、对长辈、对熟悉的人、对关系不同的人说话时会有不同的内容,也会用不同的口吻一样。在写作时,我们必须想清楚是谁在说,和谁说,注意人物身份的差异,设计出充满个性的语言。

二、根据说话人的性格设计语言

性格开朗的人,讲话往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性格内向的人,讲话往往谨慎小心、语言简练……说话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语言。《故乡》中对杨二嫂的语言描写,是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不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在这里,无需更多描写,杨二嫂尖酸刻薄、爱贪便宜的人物形象已十分鲜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听到狗的主人不是将军时,表示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骂狗是条“疯狗”、“下贱胚子”、“弄死它好了”;当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时,马上换了一副嘴脸,一种腔调,把小狗奉为“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称赞它“怪伶俐的”。瞬息之间,一人之口说出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他的谄上欺下、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见,只有了解和把握了说话人的性格,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我们在设计人物语言时,一定要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从描写人物的性格角度出发设计人物要说的话,使人物语言闪烁人物的个性光芒。

三、根据说话人的心理设计语言

语言描写不应是简单地告诉读者他们在讲话,而应是通过人物所讲的话,看出他们内心的忧虑、喜悦、迟疑、痛苦、矛盾、不安、赞美、害怕……《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面对邹忌“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的提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人回答中,其妻先从正面肯定邹忌之美,再与徐公比较,语气极尽赞美,表现了一种偏爱的心理。妾的回答与妻相比,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那样热情称赞,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心情。客人的回答用陈述句,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三人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也略有变化,表达了不同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课中所讲的关于语言的一段话,表现了他对祖国、祖国语言、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深刻揭示了韩麦尔先生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见,成功的语言描写,必能一针见血地展现出人物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我们进行语言设计时,可以通过分析此时此地说话人的内心想法,根据说话人的心理考虑措辞、语气,使人物的语言富有情感性,生动起来。

四、根据说话时的情境设计语言

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中,说的话是不同的。《曹刿论战》中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有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曹刿的答话内容都比较详细地说出了为什么,而第二次和鲁庄公说话,只是“未可”、“可矣”这样简洁的句子,这便是由说话的情境决定的,第二次对话是在战场上,用“未可”、“可矣”这样简洁的句子,与当时战场上的紧张局势相称,符合客观实际。第一次和第三次是战前和战后,有的是时间,说话便用不着那么急促了。《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在想着于勒发财回来让她们过上好日子时,就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当得知于勒穷困潦倒时则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母亲对于勒的不同评价是在不同情境中说出的,绝不可以颠倒。可见,进行人物语言设计时还要弄清说话的时间、地点、条件和矛盾冲突,根据这种情境,思考说话人的措辞、语气、说话方式等,使人物的语言和具体的情境相协调。

总之,在进行语言设计时,要从人物身上找出最精练的、最能典型地反映出该人物身份、个性特征、此时此地的内心世界,甚至人物鲜明的时代性语言,在写作时,还要注意思考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及有关动作,将语言描写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结合起来,使人物语言更有回味,人物形象更活灵活现,提高其艺术鉴赏性。

人物个性化语言描写作文教案设计

《白鹅》个性化阅读教学例谈

作文个性化例话

个性化作文谈片

作文指导例谈

教学设计例谈

作文人物语言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

《谈语言》教学设计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作文人物个性化语言设计例谈.doc》
作文人物个性化语言设计例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