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法干警考试考试时间

2020-03-03 15:21: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1年全国政法干警考试即将开始,根据去年的情况,公告将在6月底各省陆续发布,政法干警考试分为四个层次的:专科层次,专升本,本科第二学位,研究生。学习2年毕业的去向也不同。具体可以参照2010年的考试信息。招录考试公告我们会及时更新的,看下这个专题吧新浪微博的地址很多的资料下载

的:http://t.cn/hdDJfe

2011政法干警考试交流QQ群:129335263。

华图网校名师:从申论给定材料作答轻松得分的五个步骤!

从申论给定材料作答轻松得分的五个步骤!

在《申论》考试中,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觉得很茫然,冥思苦索,不知从何处解答。其实,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来真正了解《申论》考

试的特点所致。《申论》考试是从给定资料出发解答问题,给定资料是解答问题的基础,从给定资料中提炼答题的素材和线索,是《申论》解题的必经之路和主

要诀窍。其实,试题所要求的答案,大部分包含在给定资料之中,关键是如何把答案的素材提炼出来。华图网校创造了一整套提炼答案素材的诀窍,下面把这些

诀窍的要点作以简述。

就整体来说,提炼解题的线索和素材,主要应在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这一步骤中进行。我们知道,阅读给定资料要在解答申论几道试题之前进,试卷中给

出的参考时间为40分钟。那么,怎么样通过阅读理解,从资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线索和素呢?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应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是通读。所谓“通读”,是指把试卷给出的文字资料,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遍。

二是精读。这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资料,找出解答试题的某些线索。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点小步骤来**作:

第一步,在精读之前,先认真看一下各道试题的内容,以便在精读时有针对性地在资料

中查找相关线索;

第二步,精读第一遍,主要查找第一道题(多为概括内容要点)的素材和线索。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除“段意——层意——中心”的“三段式”(已另文阐述) 外,还有一种简捷可用的方法。这就是“关键词提示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精读时,注意一些敏感的词汇的提示,如“状况”、“情况”、“态

势”、“特点”、“实质”、“前景”、“据某媒体报道”、“某领导指出”、“据数字显示”,等等。这些词汇后面紧接着的内容,即是对词汇内容的展开和 说明,即我们所要找到的对资料要点的表述。

第三步,精读第二遍,主要查找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或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方面的线索。在查找时,重点放在“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具体问

题”产生的原因,应视试题要求而定。在阅读时,要注意“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关键词,这些词后面的内容,一般即是“原因”的内容所在。

第四步,精读第三遍。主要查找资料中解决主要问题所提出的有关对策的线索。这些“对策”的内容,一般集中在某一段落中阐述,在其他段落中有零星内

容。在查找“对策”是,要注意“措施”、“办法”、“作法”、“方针政策”、“必须……”、“要……”、“将……”,等词汇后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

就是对“对策”具体内容的证明。

第五步,按“要点”、“原因”、“对策”顺序先后,分别对这三方面提炼出的素材和线索进行归类和梳理,使之条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以上

三方面的内容,加以联想和发挥,以补充资料给定素材内容的不足。其实,“要点”、“原因”、“对策”三方面的内容,即是试题的主要要求:“要点”往往

是第一题的要求;“原因”是第二题的内容(现在经常单独出题考查“原因”);而第三题的文章写作,往往离不开“原因”和“对策”两个重要内容。就目前考试

情况来说,不论试题如何出,其答案往往离不开“要点”、“原因”、“对策”这三大方面。如果有的试题提出新的答题要求,那么,应根据具体试题的要求,

在精读时从资料中找出新的答题素材和线索。

2011年公考申论辅导:阅读误区及正确阅读方法

来源:华图教育 李弢

在申论考试中,正确阅读“给定材料”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给的材料吃透,申论的考试就成功了一半。因

此,

一定要摒弃几种常见的错误阅读方法,熟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申论的阅读误区

(一)英语解题式阅读

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过程中,为了提高答题的速度,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阅读了英文材料后的题干和选项之后,再用浏览阅读的方式,在材料中迅速找

到答

题的信息点。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将该方法带入到了申论的阅读和答题之中。这样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找到的答题信息点不全面,并且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不

深刻,不能充分领会材料精神。

(二)局部陷入式阅读

与上述方式完全相反的另一种误区就是过于“认真”的阅读材料了。如果一字一句都不放过的“认真”研读,会使得考生的思考和答题时间不够。另外,

于“认真”的阅读会导致考生的思维被局限于整体内容的某个部分,不能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会非常影响对材料的全面理解。

(三)无关联想式阅读

这种阅读误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的思维不够集中,读着读着就会联想到其他与考试不相关的事情。比如,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材料中讲

到中国

的汽车工业,部分考生会联想到买汽车的情况,甚至开始思考日本车或德国车的性能优劣等。这样会非常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四)口心喉唇式阅读

有部分考生,因为多年的阅读习惯,读材料时一定要将材料通过口读、心读、喉舌读或者唇读的方式读出来才能理解材料。这样的阅读方式最直接的负

面影

响就是拖慢了阅读速度,而且会让自己的阅读很吃力、很费神。

二、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读主旨

读主旨的意思是指,申论的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每段话的大致意思,即明白其主旨。注意,此处的主旨与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一个概念。对主旨的把

握不

需要像中心思想那样概括得非常严谨,只需要有个大致把握即可。

(二)标逻辑

因为申论的特殊行文方式,其内在逻辑是表现、原因和对策。也就是说,申论材料的重点,都在于材料叙述的特定事实的表现为何、表现产生的原因为何

应对该表现的对策为何。因此,在阅读时要将三者分别都明确标出,以方便答题。

(三)抓重点

在阅读时,要通过读主旨理解材料的意思;标逻辑,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以题目的设问为重点来材料中进行阅

读。

比如,200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的第一题要求概括汽车工业的现状和趋势。于是,考生在阅读时,要在读主旨和表逻辑的基础上,以材料中出现的汽车工业

现状与趋势的叙述为重点,迅速而准确的找到答题信息点,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和答案质量。

快速阅读并掌握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是申论考试得高分的必要条件。考生在备考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熟悉申论阅读的思路,这样才能

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

申论考试是为公务员队伍选拔人才,因此其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与其他考试不同,会要求更规范、更严谨的表达。而大多数考生对于这类语言风格不是非常了

解,在写作时往往表达过于随意,不够规范,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本文专门针对如何在申

论考试中做到规范表达为考生进行总结。

一、常见错误

在一次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课堂练习中,学生写出了以下的句子:

1、充分利用相关法制来管制食品的安全问题。

2、关于食品的质量问题弄得人心惶惶。

3、食品的质量问题主要在于其结构不够完善。

4、在新型的社会发展中,旧的结构理念需要修正跟上社会发展的步骤。

5、加强食品安全的培训工作。

6、使食品安全成为每个社会和每个单位成员的自觉行为。

7、促进安全的潜力十分巨大。

8、靠管理加强食品卫生工作。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现在许多考生书面表达能力欠佳,出现大量不贴切的语

句、不准确的话语。

二、错误分析

第一部分列出的句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句子表达不规范、用词不当并且不符合官

方正式语言、分不清主次。

第1句中“相关法制”表达不规范,应为“相关法律、法规”;“管制”词语使用

不当,应为“管理”。

第2句中“关于”词语不当,应为“由于”;“弄得”不符合官方正式表述应改为

“导致”或者“致使”。

第3句分不清主次不能正确陈述问题的原因。

第4句主观造词不符合理论和实际的表达方式,如“旧的结构理念”这个词语;词

语使用不当,“步骤”应改为“步伐”。

第5句结构不完整,“培训”缺乏限定语句不通畅表达不清楚。

第6句主干成分不正确,“食品安全”不能成为“自觉行为”。

第7句词语搭配不当,“潜力”不能用“促进”应为“挖掘”。

第8句主次不清,“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卫生工作”能解决的。

三、备考方法

申论作为考查准公务员的测试工具,不仅要考生有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还需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功底,要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提高申论写作要做到:

1、平时多注意积累申论的规范表达。如: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正式文件包括全国性会议文件,通过阅读这些合格的“官样文章”培养自己的语感、增强政

论性语汇表达能力。

2、加强词汇的积累,注意公文中动词的使用方式。申论文章中多使用动词、用好动词才能使论证有力度,要能通过使用不同的动词表达性质相同的事件。

在平时阅读时要养成一个记录动词的习惯,把不同的动词分门别类按照它们本身具有的特质归纳,如表达好的、进步方面的动词列出一行;表达不好的、消极方

面的动词另列出一行,这样不同性质有各种不同词汇,经常抄录的过程就是逐渐熟悉的过

程,只有词汇丰富,才能使表达流畅。

3、一定要勤于动笔。多多用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言论,不要经常只是“思考”中。只有写出来才知道思想与笔头还是有差距,这种距离主要体现在:头

脑中的表达可以只是大概的、通俗的、甚至仅仅为一种模糊的看法,而下笔之时与落笔之后才是实在的、可感觉的。只有落实到字里行间真正用笔、用规范性词

汇表达出来,申论写作才能提高。

解读国考申论定义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及步骤

来源:华图教育 丁溆

2010年国考的综合管理类申论考题中,第一题是定义类题型,很多考生对这类题型准备不充分,使得短时间内很难将题解好,从而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本文 将结合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为广大考生介绍定义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一、题型分析

定义类题型在申论考试中并不是首次出现,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已经开始

考查定义题,真题示例如下:

【例1】2007年国考申论第三题: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

地”和“地荒”的含义。

【分析】本题要求根据资料进行简单地分析、归纳、提炼、加工,然后形成解释性答案,没有“准确、简明”的要求。并明确规定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

(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例2】2010年国考申论第一题: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

么意思。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短时间内用不超过字篇幅来准确表达一个有深刻含义的词的确难度,但是只要考生掌握解题的思路步骤,完全可以用答题技巧快速答

出、答准定义类题型。

二、思路详解

本文以2010年国考申论的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详解具体的解题思路。

1、从材料中找到该词的位置

一个词在材料中出现的位置往往是有关这个词主要信息的要处

材料表述如下:

“2007年,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超标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调查显示,2003年

至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主要污染物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

于陆源排污、河流输入和海上养殖业。近年来,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赤

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输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

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年。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

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

而已!”

如上,“死海”在材料1中由“权威部门指出”,出现之前有标示结果的常见词:“调查显示”、“指出”、“实际上”等,这告诉考生:要求下定义的词

带有总结结果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后果得出结论的特定词。

2、确定该词的本质属性,即该词所特有的性质。

本质属性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特定

词“死海”的内涵指:渤海污染严重到没有活力不能自净的地步,类似失去了生命力;外延指:世界范围内渤海一样出现污染问题的一类海洋。这样由小到大逐

渐将该词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受污染的海洋系统。

3、区分目标指向。

出题意图是通过特定词来考查考生对事实指向的角度。“死海”的目标实际指向

了污染与环保问题。

4、写作答题

答题时要写好三句话:第一这个词是什么(介绍该词出现位置的具体情况,用缩写法概括);第二这类事物怎么了(指出该词的内涵与外延);第三该词带

来什么(表明由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视角)

5、参考答案

“死海”是指:海洋污染导致发生海域、赤潮等灾害并致使许多动植物遭到毁灭的严重问题(第一句话);问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

且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第二句);因此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保(第三句)。

申论新题型“理解句子”的解答方法

华图教育 丁溆

温馨推荐:备战2011国考,行测五大模块精华汇总 申论能得60分 70分 80分资

料大汇总

2010年国考申论不仅对两类考生采用两类试卷开始考试,同时也出现针对两类考生

的不同新题型。

如国考综合管理类考生试卷第2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

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这个题干要求是对引用材料中的话进行理解,不同于传统概括题、分析题等类型的提问方式,这种题目让许多考生摸不着答题方向与思路。

同时浙江2010年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这种提问方式:

1、按要求谈谈对以下两句划线句子的理解(20分)(1)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奢侈

吗?(根据资料

一、二作答)(10分)(2)从当前形势和长远看,大面积对化石能源实施价格补贴显然是不适宜的。 (根据资料三作答) (10分)要求:(1)

准确、全面、简洁。每一小题字数分别不超过150字。(2)两道小题都答在答题卡第一题页面位置并写明小题号,两小题之间空两行。

这种新的提问方式,其实并没有脱离常见的概括题与分析题的窠臼,也没有放弃考查考生归纳概括与分析能力,对句子理解的过程实际是分析能力的考查,

而进行答题时需要根据材料概括好信息点,因此对句子理解是分析题与概括题综合考查的

旧题型,即是用“旧瓶子装新酒”。

要解答出这类题,首先要看题干内容,分析提干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在说问题还是在强调做法带来的后果?其次把这句话放回到材料中,找出这句话的出

处及其相关的信息点;最后根据题干概括出要点。

如解答国考综合管理类第一题第二小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 已!”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通过分析句子可知这句话主要在说明海洋污染带来的危害,不仅毁灭鱼儿家园还会毁灭人类;这句话出现在给定材料一中,其中还有这样的表述:

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输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 年。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

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 从给定材料中可以找出“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这些信息点表明这句话重点强调污染

带来的更多危害,根据找到的信息点答案为:“海洋的污染不仅仅会毁灭鱼儿的家园、破坏海洋生态的平衡,进而破坏自然生态,特别是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的发

展,对人民的生活造成消极影响,这将是其更加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更进一步会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造成整个人类社会的严重发展障碍,甚至是

毁灭人类自身。”

所以这句话理解是要概括出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分析后概括影响的题型。 对于浙江考试的分析也应如此进行,但是明显的是题干中的两句话都是关于问题的表达,所以是要考生概括问题的原因的。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原因,按照概括原

因的解答方法有条理归纳出信息点即可。

这种对句子理解的新题型关键要把握住题干问题的内容表述是什么,只有分析准确了,从材料中才能找出有效信息点,具体解答中还是需要概括的方法。

华图网校名师:高分申论文章标题的五大设计秘诀

申论文章在申论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做文章的第一步,审题先行,审完题之后马上要进行的就是拟题了,面对申论当中给出的资料或材料,拟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拟一个响亮的题目,让人看了过目不忘,一见倾心呢?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聪慧的眼睛,往往最先抓住读者或阅卷老师的眼睛,达到先声夺人 的 效果。尤其是考场文章,题目的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题好文一半。拟一个好题目并不容易,然而,只要熟悉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写出大放异彩 的 文章来,使人“心动神怡一瞥间”。

通过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分析资料存在问题,明确拟题地要求。探求拟题地方法,快速准确地拟题。积极创新思维,力求脱颖而出。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专家认为,文章的题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点明文章的主题、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要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明确了拟题的要求,就可以判断自己拟出的题目是否符合要求,可以给自己一个初步的定位。当然,只明确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

具体方法,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做。

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抢眼、响亮的题目呢?五大拟题秘诀教你如何打造高分申

论!

华图网校名师:教你如何写好申论开头(文章开头很重要)

华图网校名师辅导:申论十种经典开头方式讲解(建议把下面的文章复制下来慢慢研究,我想大家关于写文章开头这个问题应该都有点头疼吧!)

构成文章,确定了观点、选择了材料之后,确实要为其穿上语言的外衣,才能呈现于读者面前。任何人做文章都是依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认识而提炼出中心观点,以确定文章的主脑;其次是依据表达中心观点的需要,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必要的典型的题材,以铸造文章的血肉;最后是选择相应的表达形式,形著于文字。由此可见,文章要素的观点是对写作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文章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要素构成的,文章三要素缺一不可。没有来头,材料便失去了灵魂,没有主体,不但观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连形式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结尾,观点和材料皆失去变为现实的载体,文章三要素按着一定思维方式的组合结合体。文章的开头是总的方向。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申论n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特归纳如下几类经典开头,仅

供参考。

华图网校专家:揭秘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成功的前提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出来后,申论过关率还不到5%。很多考生都疑惑不解,为什么我的申论成绩这么

低呢?

笔者综合阅卷老师的信息反馈,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平均分大致是30多。有一位成绩为43.5分的申论作者在考试后写下了这样一首“申论败笔诗”以为感慨:“提笔迷迷茫茫,落笔彷彷徨徨,绘笔杂杂乱乱,收笔凄凄惨惨。”面对如此惨淡的境况,到底

有哪些因素影响考生的申论成绩呢?

华图网校名师:高分申论之策论文题目成败之关键 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试策论文中,有些是给定文章题目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文章的题目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的。对于考生万事开头难,首当其冲的难就是如何拟定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但由于政府文件和各类公文题目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同于一般文章,题目不能太新颖和花哨的,题目要平实直接点明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章的中心内容 根据多年来的考试辅导经验和搜集高分申论作文进行研究对比发现,高分申论策论文的题目

一般有如下三种模式: (1)直接点题型题目

一般而言,在策论文中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实用、平实,也比较保险,易于为考生所掌握。

其基本句式如下: 进一步加强„„的对策 关于„„的对策

比如可采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对策》、《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等题目。

(2)强调中心论点型题目

强调中心论点型题目即以中心论点或中心对策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策论文的题目特点是中心突出,让人一目了然,其基本句式如下:

„„关键在于„„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之道 备考、临场六大注意事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如何备考?在考场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针对这一问题,华图孟老师从

备考心态、阅读技巧、作答技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树立信心,坚定信念

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在已经成了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考,报考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类是146万,较上年相比,报考人数足

足增加了46万,中央机关平均报录比例是253︰1,平均录取比例是59︰1。所以广大参加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首先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心,坚信自己能

够考得上,并在此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以后的从容对答打下坚实基础。否则,一旦丧失了信心,考生就无法在考试中坚持到最后,并

最终取得成功。

二、调整心理,应对自如

很多考生都慨叹现在的申论考试试题真的是太难了,从而出现了畏难情绪。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试题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要难都难,容易

则都容易。对广大考生来说,只要从所给材料当中,挖掘出反映其本质的东西,并恰当地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答案,那么再难的试题对考生来说也不难了。与

之相对应的是,看上去再容易的试题,考生若不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抓不到它的关键的要素,那么这道题也是非常难的。

另外,在考试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了在,就是许多本来非常熟悉的一些案例、材料等,一时间居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考生在心理上一定要放松,或者暂时放一放,等做完其他题目后再来思考,可能会豁然开朗,

从而能应对自如地答出试题。

三、阅读材料,升华主题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所有的试题都须紧紧围绕材料来作答,都要依托材料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材料当中隐含

着考生需要掌握的全部信息和内容。考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吃透、弄熟材料。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升华主题。

考生要注意对材料进行综合的运用和发挥。尤其忌讳照抄照搬原材料当中的内容,有的考生在考试时不能娴熟的引用材料,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把许多数

字、案例、过程都抄了进去,结果显得杂乱琐碎。这是申论考试的大忌,它直接导致了两个不好的后果:一是信息点把握不全,抓不住关键地方。另一个很容易

超出字数的限制,而又言之无物。

四、仔细审题,把握条件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审题是极其重要的,审题不准确,就很容易出现跑题偏题现象。比如说,有的文章是让写策论文,如果审题不准,则可能写成 政论文。所以,审好题目是申论考试成功的重要一环。

在审题中,考生一定要把握题中所给的许多限制性条件,诸如材料的出处,字数的限制,文种的要求,虚拟身份的要求等等。只有这样,考生在考试中才能

做到对答如流,从而做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凤头豹尾,前后呼应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最后一篇大作文,事实上是一篇特殊的议论文,其开头和结尾都非常重要。开头部分开篇明义,表明作者的鲜明的观点,结

尾再进一步升华主题,总结观点,与开头遥相呼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写文章所讲究的“凤头豹尾”,它一方面使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完整,另一方面做到有

始有终,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映象,从而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六、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的试卷很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的映象,使他们第一眼对试卷产生好感。这就是常说的“首因效应”。所以,卷面的第一映象分是很重

要的,考生在作答时,字迹要尽量写的清晰、漂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尽可能写的工整一些,从而使卷面显得比较整洁。语言上要自然流畅,切忌字迹潦

草、乱涂乱改现象发生以及用词不当、结构紊乱等现象出现。

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 张小龙

【作者简介】张小龙,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中山大学博士,长期从事公务员面试和申论培训,主讲国家和地方班次多达几十场,具有丰富的

实战经验,曾多次命中申论和面试题目。其中包括广东省和深圳市2007年申论题目,广东省深圳市2008年的面试题目。张老师理论功底扎实,阅读面广,眼界开

阔,授课针对性强,深受学员的尊重和信任。

我曾经多次命中过申论考试的题目,教研中心的同事和一些学生总是说我猜得很准。听了这些不知道是恭维还是嘲笑的话我从来都不置可否,我的“猜”是

有依据的,确切地说不是猜,而是推。

申论考试考什么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二是考试大纲;三是历年的真题。

当前国家政策主要有两大口号,一是和谐社会,二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立足于现在,侧重讲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的基本保障的问题;科学发展是展望未来,

侧重于国家的开拓创新。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了两个主题,一个是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这个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另一个话题是科

技创新的问题,这个话题侧重讲国家未来的发展。

涉及稳定和发展这两个主题的话题很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和这个两个主题相关,我们再把复习的范围缩小一点,这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考试大纲: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

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这段内容告诉我们,申论考察的对象是社会问题。既然申论考察的是社会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是一个现代汉语,是从西文

society翻译过来的,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之一是有共同利益和文化及追求的共同体。在西文中社会(society)一方面和国家(nation)相对,另一方面和个人

(individual)或者私人(personal)相对。国家的问题一般只和掌握政权的政府相关,比如我们的外交、军事、宗教等问题,甚至包括我们官僚的治理等等,这些

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政治问题。私人或者个人的问题只与个人相关,比如商业买卖等,这种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事纠纷。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类问题就是与

这两者都相关,但是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公共性。公共性,简单说来,就是指这些事件是共同的事,不只是某些主体自己的事。从否定的方面说,它不是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地区或者哪一个时段

的事件。从肯定方面说,它是涉及整个社会甚至是人类的事件。这些事件是需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这里的大家包括多方面:国家、集体、行业、企

业、中间机构、个人……比如药品安全问题,政府有责任进行监管,行业有责任自律,药品安全检测机构有责任进行监督,企业有责任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

识,个人有责任协助调查与监督。公共事件具有社会性,这样的事件没有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力量能够把它处理好。2005年的三农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农民自己

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出现从原因上来说,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原因,从后果上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给社会、国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所以,这样的问题

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了。再比如2004年的汽车发展问题,看起来也是一个单独的行业发展问题,而材料反映出的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性以及这样的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关系问题。

2.长期、普遍性。社会问题不会今天突然出现,明天就消失了,而是持续的;也不会是这个地区特有而别的地区没有的。我们知道有的地方考试看起来考的

是本省本区域的问题,尤其是浙江省考特别明显,但是浙江省考2009年3月考的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历年的考试考过社会保障和公平的问题、能源危机

的问题,没有一个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它只是结合了一些当地的例子来把这些问题引申出来。国考就更加不用说了,比如我们2008年的环境污染的问题,2009

年涉及的我们技术落后创新不足的问题等等。很多同学在参加地方考试的时候,总是想去收集地方时事热点,这是没有必要的。我经常开玩笑说,你想要知道我

们申论考试要考什么,你就看看我们从中央到地方,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每年都要解决,但是总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是我们申论考试要考

的话题。

3.与现实条件和价值判断的相关性。我之所以把这个两个特点概括为一点,是因为这两点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前面说到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但是

在每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突出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都是属于社会问题,它们之间有时候会存在矛盾,一旦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有取舍,两者

对于我们的政府来说哪一个更加重要呢?这就要看现实条件,也可以说是历史背景,如果是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那么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而现在,我

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尽管遇到了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还是呈较快速度增长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环境保护

就显得更加重要。2001年四川省申论考试考的是招商引资的问题,材料里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不足,对策是我们如何更多更好地招商引资提出

来的。2006年北京市同样考的是招商引资的问题,材料涉及到内容和四川省考的恰恰相对,主要是说盲目招商引资,把环境污染和一些骗子都招来了。这里非常 明显地体现出,时代变化了,经济发展了,资金的地位下降了,对生态效益的要求提高了。时代变化也带来了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前政府单纯地强调GDP,现在

加了两个口号,一个是绿色GDP,一个是单位GDP能耗,同时还提出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文化建设等等概念来消解GDP作为考核官员和政绩的核心地位。

能不能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呢?我们再结合历年考试的主题来进行分析:

2000年:环境污染导致的纠纷。

2001年:药品安全问题。

2002年:网络安全问题。

2003年:安全生产问题。

2004年:汽车发展现状和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问题。

2005年:农村的建设。

2006年:突发性公共事件问题。

2007年:征地纠纷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2008年:水电开发中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

2009年: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的问题。

可以看出,具有社会问题的上述三个特性的主题很多,我们再把范围缩小一点。就现在申论的命题走向来说,基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紧贴民生的原则。也就是说,申论考试侧重关注民生问题。什么是民生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民。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是“以劳动为主体的

社会基本成员”,我们把它说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要靠劳动吃饭的人,这样的人是什么人,是最普通、最广泛、最一般的人,这是民的最基本含义之一。此外,

民还特指一部分人,哪一部分呢?这就有必要说说民与人的区别了,有学者为了某种目的,曾把民与人分开,我们在讲到民的时候多是说小民、草民、难民、贱

民、流民;在讲到人的时候都说大人、官人、先人、贤人、达人、神人、圣人。在金文里,民是跪着的,人是站着的,孔子说到民的时候会说,役民、使民,民 是被动的,是被驾驭驱赶的对象,说到人的时候就讲仁而爱人,人是被尊重、被理解的对象。有人就说,民是被统治阶级,人是统治阶级。我们现在没有阶级

了,但是在我们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下,有强势群体,也有弱势群体,那部分弱势群体就是我们的民。弱势群体是那种按照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他们的生活

可能会越来越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我们的政府予以更多关注,并进行调节。

我们历年申论考试的主题,没有一年和民生没有关系,要么是关系到最普遍的人,要么是关系到某部分特定的弱势群体。根据这个原则,在我们国家申论考

试的主题中,我们首先可以排除那些只与国家大政方针相关而与老百姓的生活很远的宏观的大话题,如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划发展纲要之类的;其次可以排除那些

与强势群体相关的话题,如股市的问题、商品房的价格问题等。有人会问,股市问题为什么不是民生呢?道理很简单,炒股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资本和文化

的,不是弱势群体,我们国家目前也还没有达到全面炒股。商品房的价格为什么不是呢?我的回答也很简单,要买或者想买商品房的那部分人是人不是民,如果

要关注住房问题,政府主要要关注的应该是基本的住房保障的问题。

第二,关注社会稳定的原则。说得通俗点,申论考试会侧重考查那些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主题。有的人会说,2009年考察的科技发展不是锦上添

花吗?仔细阅读了材料就会知道,为什么要谈科技创新和发展,是因为如果不发展科技就会影响到企业社会和国家的生存。申论考试历年的主题多次涉及安全问

题,安全问题不解决,安全得不到保障,谈什么发展。另外申论考试也多次涉及农村问题,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结构失调,都会给国家的稳定带来隐

患。就这点来说,在近几年,申论考试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之类的话题可能性不是很大。没有文化我们生活,我们还可以创造文化,解决不了就业,经济不能发

展,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这些才是我们政府认为的头等大事,正所谓稳定压倒一切。

通过上述的分析,今年考试可能考什么主题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判断了。我一直认为,考怎么样的的主题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掌握答题的语言表达和

思路。即便是知道了考试的主题是什么,离赢得考试还很远。我不希望大家仅仅把这个考试当作一个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工具,而是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考试,让大 家了解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培养起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些基本能力。

常识判断 判断推理

42.A.[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题干中奇数项图形都是直线图形且直线数依次减少。所以选择A选项。

2011四川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

43.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第一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是里外结构,后两个图形是外接的,且第一和第二个图形,第二和第三个图形都有共同的图形;第二

组图形中第一个图形是外接的,第二个图形是里外结构,依此规律,所选图形应该是里外结构且所含图形应和第二个图形有共同的图形。所以选择B选项。

53.D.[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交换”。只有D选项中体现了交换。所以选择D选项。

57.C.[解析] 香烟中有尼古丁,甘蔗中有糖,B,D选项都是种属关系。所以选择C选项。

59.A.[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题。嫦娥二号是用来探月的,化妆品是用来美容的。所以选择A选项。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1四川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

76.A.[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的行文脉络为“总—分”式,开篇重点介绍“红段子”就要在中国手机短信中流行,总领全文。后文逐一介绍了相关

的活动以及对于红段子的解释介绍,属于叙述部分。那么段首句才是文段的重点,A是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而C、D两项为片段信息,并非重点,B是无关选项。

所以选择A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36.A[解析]本题考查公倍数,10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数有250个,能被5整除的数由200个,能同时被4和5整除即20的倍数有50个,因此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250-200+50=600个,所以选择A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38.C[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小王到达B地后向回返,经过15分钟与小张相遇,说明当他到达B地的时候领先小张(40+48)÷4=22公里,因此小王到达B地

所花的时间为22÷(48-40)=2.25小时,AB两地距离=2.25×48=132公里。所以选择C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36.A[解析]本题考查公倍数,10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数有250个,能被5整除的数由200个,能同时被4和5整除即20的倍数有50个,因此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250-200+50=600个,所以选择A选项。

38.C[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小王到达B地后向回返,经过15分钟与小张相遇,说明当他到达B地的时候领先小张(40+48)÷4=22公里,因此小王到达B地

所花的时间为22÷(48-40)=2.25小时,AB两地距离=2.25×48=132公里。所以选择C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36.A[解析]本题考查公倍数,10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数有250个,能被5整除的数由200个,能同时被4和5整除即20的倍数有50个,因此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250-200+50=600个,所以选择A选项。

38.C[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小王到达B地后向回返,经过15分钟与小张相遇,说明当他到达B地的时候领先小张(40+48)÷4=22公里,因此小王到达B地

所花的时间为22÷(48-40)=2.25小时,AB两地距离=2.25×48=132公里。所以选择C选项。

201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36.A[解析]本题考查公倍数,10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数有250个,能被5整除的数由200个,能同时被4和5整除即20的倍数有50个,因此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250-200+50=600个,所以选择A选项。

38.C[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小王到达B地后向回返,经过15分钟与小张相遇,说明当他到达B地的时候领先小张(40+48)÷4=22公里,因此小王到达B地

所花的时间为22÷(48-40)=2.25小时,AB两地距离=2.25×48=132公里。所以选择C选项。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36.A[解析]本题考查公倍数,1000以内能被4整除的数有250个,能被5整除的数由200个,能同时被4和5整除即20的倍数有50个,因此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

的倍数的数共有1000-250-200+50=600个,所以选择A选项。

38.C[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小王到达B地后向回返,经过15分钟与小张相遇,说明当他到达B地的时候领先小张(40+48)÷4=22公里,因此小王到达B地

所花的时间为22÷(48-40)=2.25小时,AB两地距离=2.25×48=132公里。所以选择C选项。

26.A.[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23=5的平方-2,46=7的平方-3,77=9的平方-4,116=11的平方-5,所以(

)=13的平方-6=163,所以选择A选项。

30.B.[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7=6+1,14=7+6+1,28=14+7+6+1,所以(

)=28+14+7+6+1=56,所以选择B选项。

2011年国考的钟声已经敲响了,从招考简章来看,虽然增加了许多限制条件,但是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没有降低。申论这一门科目在国考中又是考生普遍感

到比较困难和难以把握的,通过历年考试的平均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那么考生们如何才能在申论这门科目上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呢?兵书有言:“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认为,考生充分备考是赢取这场战役的最关键因素。如何从容又聪明的备考呢?

首先,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备考。

有些考生往往怀有一种侥幸心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考试,并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去备考。尤其是申论,很少有考生拿出150分钟的时间去认真的做一份

申论试卷,总结做题方法。同时,有些考生在申论考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申论就是抄材料没有必要去准备。这两种心态在申论的过程中都是不正确

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各位考生既然已经确立了参加国考这个目标,那就要认真的去复习,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树立必胜的信心。温家宝总理

也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另外,虽然申论考试的答案寓于材料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去照搬照抄材料,那么如何去有效地整合材料,提炼

有用的信息点也是有规律有方法可循的。“心态决定成败”,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备考。

其次,要认真钻研真题,总结做题方法。

申论历年的考试真题是经过命题者们仔细钻研,反复推敲才呈现给各位考生的。备考国考的考生需要认真研究历年的国考、联考以及各省的省考真题,在做

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各位考生要注意的是要反复的去做这些真题,这

实际上是一个做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循环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操千剑而后识器”,相信,经过反复练习,考生的申论成绩一定会有一个

大幅的提升。

第三,要熟悉政策理论,关注时政热点。

申论考试的材料通常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热点,侧重考察考生对一些政策理论的掌握程度。中央的大政方针以及政策理论对申论考试相当重要,也能够反映考

生是否具备公务员应有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在申论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不具备一些时政理论知识,也不会写出一篇

立意深刻的文章。因此,考生在备考2011年国考的过程中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重点记忆一些时政理论方面的内容。如考生可以阅读2009年和2010年《半 月谈》的半月评论,《南风窗》、2009年和2010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参考书目,通过阅读这些比较经典的文章,考生可以学习它们的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的

思路,进而锻炼自己的申论思维。考生们还可以关注比较好的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1+1,通过这些评论性的电视节目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多角度地去

思考问题。另外考生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关注政府网站,如中国政务信息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及时的了解国家的一些理论政策和时政要闻。

第四,要勤于动手,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形成申论思维。

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切记不要眼高手低,一定要亲自去做题,写成文本形式的答案。只有把答案写出来之后才能知道有没有达到字数要求,有没有错别字,

语言表述是否规范,逻辑是否清晰。同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多去思考,针对一个社会问题要按照申论的思维分析它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申论备考对考试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把握正确的备考方法,形成科学的备考策略,从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华图教育 刘宗燕)

【安徽省政法干警】考试科目

河南省政法干警考试考试时间

广西政法干警考试时间预测

黑龙江省政法干警考试时间预测

湖南政法干警考试面试时间

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时间安排

安徽省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省政法干警

湖南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笔试时间

湖南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笔试时间

《安徽省政法干警考试考试时间.doc》
安徽省政法干警考试考试时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